营林生产

2024-10-18

营林生产(共12篇)

营林生产 篇1

摘要:营林生产是林业部门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 本文就营造林的模式现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营林生产,现状,思考

1 现造林工程的模式

造林工程基本模式为林局下达造林任务, 明确造林地类要求, 确定造林树种、规格、密度和投资, 由林场组织实施, 完成后林局在林场自验的基础上, 林局 (或者省厅) 组织验收。

2 现有模式的优缺点

现有模式的优点为林局便于管理, 在相同树种、苗木规格和接近的立地条件下, 投资相同, 便于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和监督。缺点为树种单一, 不能为后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3 对造林工程的几点设想

3.1 关于造林地类及造林方式的选择

在当前国有林场宜林荒山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适当增加灌木林改造和疏林地加密工程。

3.2 造林树种选择和培育目的改变

在现有基础上首先造林应与林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 造林的培育目的能否定位为培育林分和提供苗木, 这样造林目的定位为提供苗木, 造林树种选择上就由林场根据自已的培育目标确定。适当增加阔叶树和灌木的培育, 在定向培育的基础上由林场自已确定合适的造林密度。

3.3 改变造林后续管理模式

改变以前造林后缺乏管理的模式, 在定向培育的基础上实现造林地苗圃化管理。

4 林业工程注意事项

4.1 加快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良种培育基地建设主要包括:资源收集圃 (引种区) 、种子园、对比试验林、采穗圃、示范林、良种繁育圃、母树林等。资源收集圃是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场所, 其主要功能是收集保存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家系和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资源, 为林木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同时收集圃可兼做引种试验区, 有的还可兼作采穗圃。

良种繁育圃是林木良种繁殖和培育的场所。它与一般生产性苗圃的主要区别是繁殖良种基地确定树种中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和无性系, 为林业生产提供良种壮苗。示范林是对选育或引种成功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和无性系集中种植展示林地, 主要起示范推广作用。母树林是以优良天然林或种源清楚的优良人工林, 通过留优去劣疏伐, 或用优良种苗以造林方法营建, 用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林分。母树林适用于无性繁殖困难, 以有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尤其适用于针叶树种。建立母树林的技术简单, 成本低、投产早、见效快, 它是当前提供造林种子的主要来源。不同树种良种繁育途径不同, 一般以有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如针叶树用材林树种) , 以建立种子园、母树林为主;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树种 (如大部分阔叶用材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 , 以建立采穗圃为主。

4.2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苗圃管理和选择造林树种

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步伐, 种苗必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苗圃管理要追求高效化, 提高管理技能,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降低管理成本, 降低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育苗生产要紧紧围绕本地林业生产的市场需求, 根据苗木需求市场确定培育的品种, 搞定向育苗。加强人工林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 造用紧密结合, 以满足林业生产所需。种苗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等几个指标来确定苗木等级, 在苗木综合控制条件达到要求后, 以根系、地径、苗高为主要判定指标, 并遵循以下原则:根系、地径和苗高不属同一等级, 以根系级别为准。地径和苗高不属同一等级, 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合格的苗木可出圃造林, 不合格苗 (废苗) 不允许出圃造林。加大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的认识。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 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选择合适的树种, 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 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 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改变造林中数量与质量的失衡, 改变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的现状。

4.3 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

丰产林的培育要加大造林密度, 变林分抚育为苗木移植, 原先的林分抚育, 砍伐劣质木不仅浪费苗木及林地养份, 并且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 在加大造林密度上集约经营丰产林, 在不同时期移植影响生长的苗木, 在增加林场收入的基础上调整了林分结构。

4.4 适地适树,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和天然林造林

真正将适地适树落到实处, 改变同一造林小班只造一个树种的错误做法。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 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 如青杨、桦树、核桃楸、辽东栎、榆树、山桃、山杏等天然苗。天然苗经过大自然的筛选, 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 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 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在营造林上要加强造林成效的考量。

营林生产 篇2

2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种苗应作为一种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但很多企业的营林生产管理形式仍然比较落后,没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过分关注于眼前利益,忽视了林业工程的长远发展,缺少适应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新型生产管理机制。

(2)一方面,在自身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下,我国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数量化的专业林木培育基地;另一方面,母树林管理上缺少必要资金支持,导致母树林得不到及时更替,且树种单一,这些都使得我国林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占优势,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3)没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专业的技术性人才,管理人员的权责、分工不明确,致使营林生产管理水平不高,未将工作落到实处。

(4)造林时在苗木成本上花费过多,且树种结构配置不合理,甚至存在失衡现象[1]。具体表现为在优良树种选择和壮苗选育上缺少正确认识,特别是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天然优质苗木,以致在培育苗木方面和苗圃生产管理方面发挥不出应有作用,新林与老林造成林木质量与数量发展不相协调。

3改善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的具体举措

3.1创建合理管理制度

强化营林生产管理的意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自身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身上,并辅以适当的奖惩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确保各项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

3.2加强专业营林生产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引进相关人才的同时,应该将培训现有队伍的工作落实,为营林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目前我国比较缺少林业人才,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完善的措施,尤其没有健全的管理和激励制度,这样,人才问题就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必须根据工作需求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与管理模式,进而有效实行人才引进与员工培训这两项工作,这样才可以顺利开展营林管理工作。

3.3注重专业培育基地的建设

从营林工作角度来看,选种以及育种这两项工作非常重要。其一,林业企业必须建立具有规模的种子园,然后分析本地区自然环境,最后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选取合适的林木品种。其二,应该大规模生产母树林,并对该树林进行科学的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新老树木交替的工作,应用品种相同且树龄较小的树木来替代母树林,这样便可以有效的改变以及优化母树林的实际生产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质量的有效提高。

3.4重视对低效林的改造

从我国林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低效林仍然是阻碍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一方面,低效林创造不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面积低效林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实际的营林生产管理中应重视低效林的改造工作,降低残次林、劣质林、低产林所占比重。具体介绍以下几种改造方法。(1)补植补播。此种方式适合于那些林木分布均匀,但郁闭度小、树种结构单一的残次林或劣质林,具体的补植方法有均匀补植、林冠下补植、块状补植和竹节沟补植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林地的林木分布、目的树种等情况来确选定补植办法。补植补播的优点在于工作量小、发芽成苗的成功率高、植苗易成活,且不会对林地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2)封育改造。此种方式适合于自身具备天然更新能力,且分布有阔叶母树或是通过天然方式更新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林分,有人工促进和封禁育林两种方式。(3)更替改造。此种方法主要通过保护生长态势良好的林木来逐步实现适生树种的更替,通常要利用3~10年的时间进行逐批次保留;改造强度以低于蓄积量的30%为宜,且严禁对其进行一次性的皆伐重造,此种方法还提倡多种树种混交的方式[3]。

3.5把市场需求当做培养优良苗木的指导方向

营林生产管理时,掌握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并以市场作为导向进行苗木的培育,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随着林木工业的快速发展,营林生产管理面临着多样化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必须不断加强营林的生产管理,这就需要全面的分析市场的需求与发展方向以及林产品的实际生产结构,进而使生产的林产品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林业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3.6加快林业生产的机械化建设脚步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类型和功能的农业机械不断出现,这不但提高了林业的实际生产效率,还有效的节约了劳动成本以及提高了营林的生产质量[4]。此背景下,一定要应用机械进行林业生产,进而推动我国林业向着现代化发展方向迈进。笔者认为通过林业机械的协助,营林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将有所提高,最终还会促使林业企业构成一个庞大的营林规模。

4结语

营林生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能够有效保障森林资源的储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因此,在实际的营林生产管理当中应正视存在于当前管理工作之中的不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培育基地建设、低效林改造和机械化生产等多方面入手改善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提升营林生产管理水平,切实发挥出其在林业工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乐.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才智,2012(19):342.

[2]黄元清.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现代园艺,2013(20):224~224.

[3]孟庆敏,尼同明,孙军,等.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7):61~61.

浅析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键词:营林生产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115-01

当前,人们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森林身为其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林业资源的使用随着人类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人均数额的递增、人类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的提高,令营林生产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是,营林生产里具有较多的问题,例如:人们不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过度采伐,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给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形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一定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整体上实施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对策。

1 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林木选种错误

在营林生产的过程里,如何选择树种十分关键。一棵好树种的木材、质量、价格乃至生长周期都会非常令人满意,对于营林生产也可以产生较大的获益。林木的选择不仅要多多参考书籍的意见,还要通过大杨树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考量。当前,营林生产的盈利能力较弱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林木在选择上不是壮苗和良种,使得产量和质量都不符合高标准的要求[1]。

1.2 没有合理规划盈利计划

计划对于生产起到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很多经营者都没有对营林生产的购置林种以及种植进行有效的规划。也就是说目前的营林生产处在一个无准备的状态,使得投入的资金和获益无法平衡。比如:许多林农进行种植时,都是通过大杨树地区当时的市场状况进行树种的筛选,而可以收成的时间已经是2到3a或者是4到5a之后,市场的情况早已不同,种植的树木也只能获得较低的价格,使得盈利过低或者负盈利。并且在种植时,一旦选取了单一的树种进行种植,在收获的时候,就会导致单一树种种植和混合树种种植的盈利差别。这些原因是因为在营林生产以前并没有做好规划,使得生产方面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

1.3 缺少科学指导

在营林生产的过程里,一旦欠缺科学知识进行指导,就会令生产的效率以及经济的效率无法提升。林木种植和农作物种植存在相通之处,只有合理的种植才可以最大的提升木材质量以及缩短种植周期。例如:通过科学的方法种植林木密度,可以较好的提升林木的采光性,地理环境相适应的树种选择可以对树木生长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是在当前来讲,营林生产的经营者均不够了解营林生产的相关知识,在种植的过程里并没有考量到大杨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树木的密度及树木的混合种植情况,使得树木的采光度较差,采光率较低,树种分叉过多。有利的一面是收成周期大大缩短,不利的一面是无法种植出品相良好的木材,导致亏本情况的发生[2]。

2 营林生产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

只有加强了后备资源的培育,才可以让森林抚育工作的质量及成效稳固提升。通过调查设计持续提高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以设计一处审批一处为原则,为林业局审批抚育设计、抚育工作的全面进行给予强大的力量。

在林业经营方面采取立体研发以及复合经营的方式,通过森林经营方案以及不同的技术规程进行,在禁伐区通过卫生抚育预防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来发挥林业的最大生态效益。

而面对商品林则该抚就抚,该改就改,该造就造,同时尽量改变森林只是提供木材的理念,有效发挥和运用森林本身持有的生态优势,执行立体化开发,创建林农、林果、林药、林蛙等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为提高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转变对林业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有效的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方法,分别实施不同的经营措施。

2.2 做好树种运营机制

想要令苗圃在市场当中创建出完善的竞争机制和多种经营机制,就要通过相应的承包方式或者私人经营方法来做好树种经营。为了保证造林树种的质量,可以签订回收合同的形式通过树种的等级规定树种的单价,实现以质论价。为保障树种的质量和造林的质量,进一步降低育苗和造林成本,激发苗圃的竞争机制,可以把苗圃当成树种的市场,在确保造林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林场的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里自由的选择需要的树种。也可以通过订单的方式扩大育苗市场,苗圃无需束缚在只培育树种方面,还应当将花卉、绿化苗、野生植物驯化、经济植物等进行培育,可以在闲置的苗圃里进行种植业,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收入,还可以降低育苗生产的投入[3]。

2.3 提高更新造林管理,减少生产投入

首先,实施天然更新营林的方法。近几十年来,大杨树地区的营林生产有了较大的进步,造林的成活率以及保存率也在逐渐提高。可是,当前因为在造林补植树苗数量依旧处在过去的传统方法上,使得造林面积保存的树木超量,不但会对树种造成浪费,还会提高造林和抚育的工作量。

其次,降低树种的成本。降低成本主要在于降低树种的成本。不但要透过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树种成本,透过合理降低造林树种的投放量进行实施。还要降低树种单棵的成本,可以透过提升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和加快苗木培育周期进行实现。并且,更新造林用苗改变了只通过树种培育人工树种的局限。

再次,把适地适树落实在实处。近几年里,在造林地块里有很多立地环境都过于复杂,应当因地制宜选择优良树种,不然,就会违反了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形成无谓的浪费。

2.4 提高集约经营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对于集约型经营林业采取的做法只是为了修枝或施肥,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较大,可是林木在生长中未必完全符合丰产林的标准。因此,想要获取最大的林木生长量,就要不断扩大投资力度,持续通过林木的长势采取相应的抚育方式,直到林木能够收获为止。

2.5 通过有效措施持续提升造林质量

由于造林技术的使用,使得大杨树地区的造林质量逐年提升。营林生产不仅要强化管理,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严抓造林质量。并且要从全面实施领导责任制,透过制定措施保质保量的将造林的生产任务进一步完成。

3 结语

营林生产对国家和地区来讲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为了确保地球的生态平衡,加快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加强对营林生产的管理,只有如此,才可以加快营林生产体系的步伐,加快经济的提高,提升百姓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春东.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231-232.

[2]李哲.吉林珲春市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0(11):172.

浅析营林生产的改进对策 篇4

关键词:营林生产,生态保护,植树造林,改进对策

现阶段, 我国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基本经营方式, 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某些要求相偏离, 因此,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 在目前的营林生产工作中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来使营林生产工作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增强对森林抚育质量的有效管理

近些年, 通过对森林等后备资源的有效培育, 现阶段的抚育工作质量已经显著提高。在这个环节中, 从最初负责审计调查的相关审核人员, 到培育过程中的相关监督人员, 都应做到对不符合相关质量规定的设计应一律返工处理, 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地块应进行及时退回处理, 并严禁重复性上报。同时基于全年度的基本作业, 应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审一批一”的基本原则, 以随时为以后相关林业局的抚育设计审批以及日后的抚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执行提供相应保证。在森林的具体经营上应本着立体开发的基本原则, 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应用。在采用复合经营时, 一定要依据相关的森林经营方案以及相应的技术流程和规章制度来开展经营与抚育活动。在禁伐区, 应主要以相应的卫生抚育为主要内容, 并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以实现在经营和抚育过程中, 将森林自身生态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在限伐区, 可以进行一定的抚育活动, 并依据一定标准进行一些简单的更新性采伐活动, 并尽可能的开展和实施造林活动;对于商品林, 则主要以遵循“能抚则抚, 能改则改”的基本原则, 开展经营和抚育活动, 并依据其具体现状, 改变以往森林只能简单地提供木材的思想认识, 通过在经营过程中, 通过结合森林等自身一些独特的生态优势, 实施相应的立体开发, 并通过应用林农以及林果和林药等一些复合的经营模式, 来进一步加强森林的后备资源的有效培育力度。对天然林中的幼林进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 在抚育以及经营过程中, 应从当地的实际现状出发, 依据急需抚育森林的现状, 将其主要划分成为封户型以及抚育型和补植改造型, 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以及规章制度, 来搞好这个环节的经营抚育工作。

二、应用相应的苗圃运营机制

应该说, 森工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应将苗圃逐渐推向市场化, 并对苗圃实施相应的竞争机制以及其他经营机制, 当然可以应用承包形式或者是其他一些私人经营方式, 来做好苗圃工作。此外, 为了能在以后的作业过程中, 能够确保造林用苗, 企业还可以依据一定标准通过签订回收合同来做好苗圃工作。此外在这个环节中, 还应依据实际现状, 来制定与其相对应的激励奖惩措施, 并尽可能按照苗木的等级来制定相应的苗木单价, 争取实现以质论价。另外, 为了能够在苗圃作业过程中确保苗木质量以及相关的造林质量的基础之上, 尽可能地降低和缩减造林成本, 并通过激活相应的苗圃竞争体制, 将苗圃看做抚育过程中的种苗市场, 并尽可能地实现在满足造林质量的有效前提下, 相关的林场设计自由选择权。同时, 森工企业还应做到满足本单位植树造林的前提之下, 寻找一些其他客户资源, 并通过订单育苗的基本形式来不断的拓展和开发育苗市场。我们常说苗圃抚育以及经营活动不能只是简单地局限于相关的培育造林工作, 还应依据一定流程来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花卉以及绿化苗等, 对一些闲置暂时不使用的苗圃地可以将其对外承包出去, 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职工自身经济收入的提高, 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和缩减育苗生产成本。

三、对造林管理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 并尽可能降低生产投入

近些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 我国的森工企业不但在营林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有效的进步, 在造林成活率等方面也稳步上升。但在某些方面仍暴露出诸多问题, 比如在造林最初时期的植株数环节中, 还是采用以往的经验, 通过加大初始植株数来保障其成活率以及生产率, 造成在植林过程中, 一定单位面积内存树过多, 这样不但导致苗木的浪费, 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大了植林以及抚育和维护的工作量。另外, 在对林冠下进行相应植树造林时做到适地适量, 通过对天然苗木的充分有效利用, 来降低和控制植林环节中的苗木投入量。对在近段时间内有可能要进行采伐作业的成年林, 采用天然更新或者是人工式促进更新的方式, 进行相应的抚育和采伐作业, 以有效避免在以后的砍伐作业时, 出现回头采伐的情况。

四、总结

近些年,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城市发展与建设, 以及国家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力度, 这些都极大促进了我国营林生产业的发展。本文就结合在营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对如何做好营林生产及其改进工作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参考文献

[1]刘继元, 关学敏, 张志坤, 程春光.森工林区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02) .[1]刘继元, 关学敏, 张志坤, 程春光.森工林区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02) .

[2]艾立鹏.关于营林生产中存在若干问题的探究[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 (20) .[2]艾立鹏.关于营林生产中存在若干问题的探究[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 (20) .

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摘要:本文主要从营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营林生产生的目的。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

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1.2 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

1.3 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

1.4 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造用结合不紧密,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

1.5 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营林生产的对策

2.1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①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是同样道理。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第三代,而我省很多林业局的红松种子园建设才向第二代发展。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不仅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还急需建立水曲柳、柞树等阔叶种子园。②森工企业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2.2 搞活苗圃运营机制。森工企业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签定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单价,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

企业允许苗圃在满足本单位用苗的前提下,到企业以外的单位寻找客户,采取订单育苗的形式拓宽育苗市场。苗圃不应局限于培育造林苗,还应该培育花卉、绿化苗、经济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驯化等,对闲置的苗圃地可以对内承包发展种植业,既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又降低育苗生产的投入。

2.3 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1、改革开放以来,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更新造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而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10年前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既浪费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此外,对林冠下造林要适地适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对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

2、降低造林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苗木成本。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

3、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经过大自然的筛选,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 真正将适地适树落到实处,改变同一造林小班只造一个树种的错误做法。2.4 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对用材林分,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所谓的木材资源质量差、数量不足,主要针对实木或单板型人造板而言,如锯材、胶合板等对树种、材质、径级、长度都有特定的要求,原料缺陷决定着产品等级和出材率。若考虑非单板型人造板,数量与质量问题就得重新认识,这类产品对树种、径级、长度、木材缺陷无严格要求,有原料供应的广泛性和便利性。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本着培育小径材丰产林的原则,杨树在幼龄期对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及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较强烈。对杨树造林地每年至少施肥两次,以施生物有机肥为佳,结合除草同时进行全面松土,争取做到涝排旱灌,造林地内绝对不允许积水,在杨树高生长期,根据杨树对水分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块可以进行适时灌溉,同时要做好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杨树病虫害角度来讲不易重茬作业,根据对木材原料需要及杨树的生长情况,可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间伐,然后采取林粮或林药间作对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短周期小径材速生丰产林,或者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它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2.5 加强集约经营管理。

营林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61

1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营林生产的核心任务就是增加树木的数量,增大森林的面积,提高林木的质量及林产品的最大产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是要有林木的良种基地,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种子园建设类型单一,母树林的更替落后,而且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二是要有良好的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但实际情况是育苗产出水平低,难以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苗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三是更新造林中,数量及质量都达不到预期要求,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的情况,苗木成本高,树种比例不合理,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有很多工作失误,而且重视不够;四是人工林的发展落后于市场需要,没有定向培育的长期规划,满足不了原材料的市场需求。在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的经营上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集约管理,一些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2 相关的对策

2.1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优良树种是林业丰产的关键,所以要加强种苗基地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营林生产过程中的优质种苗供应。同时引进新品种,尽快改良母树林的栽植结构,根据营林生产需要对母树林的构成进行科学调整,合理安排,提高母树林的质量,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生产需要。

2.2 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林木育苗质量的好坏,是由苗圃的整体生产实力及经营管理水平决定的。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林木种苗都是由苗圃提供,所以要加强苗圃管理,搞活苗圃的运营机制,提高苗圃的产出水平,满足林木育苗的高质量要求。应把苗圃的经营推向市场,增强苗圃的自主权,适当放开苗圃的体制约束,引进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增强苗圃的自身活力,达到满足造林用苗的目的,同时提高苗木质量,保证造林质量。苗圃在市场的指导下,在保证营林用苗的同时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同时可以开展多种经营,培育花卉、绿化苗、经济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驯化等,充分利用闲置苗圃地,努力提高经营收入,增产创收,提高苗圃的整体生产水平,为优质苗木的生产提供保障。

2.3 加强更新造林管理

近些年,由于新技术及新方法的运用,营林生产方面较之过去的传统管理方式有很大进步,使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有了一定的上升,但在保证成活和保存的同时,却影响了更新造林的速度,使得单位面积的树木过多,对苗木管理、造林、抚育、林地优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且相对增加许多成本,所以在更新造林方面要加强管理,减少成本投入。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在更新造林用苗方面,应尽量选用现有天然苗木,因为这些苗木经过自然选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生长性,可以就近移植,降低成本,实现适地适树种树,提高林木的产量。

2.4 造林树种的选择要以市场为指导

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是指导一切产品生产的基准,林业生产也同样要准确捕捉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的导向进行营林生产工作,特别是集约经营丰产林,更要把握市场需求,以此为导向进行有计划的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林产品工业逐步细化,越来越向深加工方向发展,过去的实木利用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已经从实木利用阶段,经过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阶段,现如今已经发展到非单板型人造板阶段,所以在营林生产时,一定要研究林产工业的发展速度,对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都要有准确的掌握,然后根据需求制定营林生产目标。然后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的原料需求,对现有的丰产林进行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优化。通过加强林地管理、林木管理等措施,做好防病防虫、保证水分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丰产林的高产丰产,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经济收入。

2.5 加强集约经营管理

林业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在林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肥力、气候、水肥供应、抚育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简单的栽活就可以放手不管。精细化管理对于林木丰产十分关键,所以一定要加强集约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一方面是加大管理投入,一方面是增强管理力度,引进先进技术,狠抓细节管理,根据林木的不同品种,不同长势,科学安排肥水,定期做好防病防虫工作,同时加强抚育管护,保证林木能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采取长期集约经营管理的手段,以确保幼林健康稳定的生长,达到成林成材、高产丰产的目的。

3结语

总之,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林业工作者,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多思考、多分析、多研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对策,确定营林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林业创收做出应有贡献。

营林生产的经济适用技术研究 篇7

1 存在的问题

1.1 总体滞后的林木良种培育基地

历史欠账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于我国的林业经济培养上, 犹如滚雪球一般至今遗留, 其严重影响的后果致使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与市场没能良好地接轨, 随之而来就出现了更替缓慢的母树林、类型单一的林木种子等等, 这许多问题的出现就严重影响了良种更新换代的进程。还有就是育苗生产组织形式与市场脱节脱钩, 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的生产形式最后使得种苗的投放与市场形式格格不入并被市场所排挤。

1.2 不平衡的更新造林数量与质量

追究跟风现象或者投机现象频频存在的原因, 主要是对于市场化导向的摇摆不定没有做到坚持到底。造林总投入中苗木与成木的极度不和谐, 构成树种的结构比例不均衡, 没有落实适地适树, 对壮苗与良种的引种、选育、推广存在诸多不正确的认识, 在如何利用天然的苗木方面也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1.3 营林与市场脱钩

因为信息或机制不完善的因素, 人工造林由于事先没有进行长远的定向培育考量, 以致后期供大于求的现象在市场投放频繁出现,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有着许多负面的影响。

1.4 集约经营

集约化管理思路并不是十分很清晰, 短期行为存在于幼培丰产林、丰产林的经营管理措施上[1]。

2 营林技术的应用

2.1 加强建设苗种基地, 培育合适的良种

良种之于农业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良种选择的好坏决定着农业在丰收时是否能够优质高产, 在林业生产中也是同样的道理。种子园是培育林木良种的基地, 在林业发达的地区或者国家其种子园已发展到了第三代, 基本已经将速生丰产林作为人工造林的标准。可是在我国其实际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以东北地区的种子园为例, 不但某些种植园还处于第二代的状态, 同时有些林业企业以初级种子园的形式培育云杉种子与落叶松, 更有甚者某些阔叶树的种子园仅仅处于刚起步阶段。纵观整体, 无论从经营类型经营技术、或者是建设规模来说, 我国目前种子园的发展状况要比营林生产用种的需求速度滞后许多, 接踵而来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如经营树种单一、树种更新滞后或者缓慢、品质差等等。

2.2 未来造林树种选择基于的基本原则

考虑到森林生态功能是否可以提高, 在选择树种可以要求树种有较强的保持水土能力, 然后就是林业收益或者效益能否提高, 在树种考虑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品质好且切合市场需求、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就水土保持角度看来, 未来着力的方向应该是常绿阔叶林, 以市场收益为出发点, 将市场优质杂木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混交林可以选择以常绿阔叶林母树种为主, 与此同时发展和培育珍贵阔叶林基地、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母树林的组成, 如此阔叶林的涵养水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又可以良种化林木, 上述原则的提出其本质在于将市场需求纳入到了考虑范围之内, 保证了收益良好性。

2.3 造林方式的革新

管理思路滞后于市场形势、种植方式落后、种子品质下降等问题常常出现在传统的造林方式中, 这就很容易导致林木质量差、林木的投放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林木生产速度缓慢等情况,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只会导致林农丰产不丰收的结果, 到头来只会打击人们造林的积极性, 故在造林方式上以思路更新为基础再进行种植技术的更新。

2.3.1 树立混交林营造理念, 科学合理配置树种

从防止森林病虫害、平衡林分结构、生物的多样性等角度出发, 以持续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为实现目标, 树种科学配置营造混交林应该大力提倡, 促进稳定与合理的林分结构的形成与完善, 从而使生态系统对抵御病虫灾害破坏的能力加强, 以森林环境总体平衡为前提不仅实现林种营造多样化同时也实现林木的健康快速生长。

2.3.2 实行多树种配置的营林模式

多树种配置营造方式指的是以株间混交和行间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设计, 在树种搭配时综合考虑, 原则上遵循“适地适树, 改树适地, 选地适树, 合理配置”, 科学合理地进行树种配置。比如说考虑到林种的问题, 之前的针叶林进行过林分疏伐或者皆伐后, 在补植树种时不应该是针叶纯林而是针阔混交林, 经天然更新下种及时间推移最终就发展为天然常绿阔叶林, 如此林分的高生长量得到了充分保持。

2.3.3 适应林业市场化要求

对于集约经营丰产林、强化利用集约化管理更新造林树种的培育上, 要坚持市场导向, 选择培育对象时应该以短周期速生或高品质的用材林的小径纤维林分、市场需要为主。虽然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农场丰产林、幼培丰产林集约化管理得到逐渐推广, 但是短期性和投机性的问题也频繁出现, 仅仅采取精细化施肥或修枝等浅层次的集约经营措施, 大量的投资周期普遍选择也只是在2年左右, 致使林木的生长标准并不能达到丰产林, 这就是集约化管理的内涵未能充分理解的表现。遵循作物生长规律和坚持科学管理是集约化管理前提, 在进行林木培育时, 短期实现最大化的林木生长量那就必须适时地抚育管护, 同时依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维护直至丰收为止;尤其是想要缩短其培育周期的那些短周期速生丰产林则必须以长期集约经营管理为手段。依照目前的实际来看, 我国现有已成林的人工林面积远远低于验收造林合格的面积, 也就是说在3-5年的幼林抚育结束后造林小班依旧需要继续集约化管理[2]。

3 结束语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营林生产过程存在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地介绍, 可以得知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市场化的营林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也正是因为这个根本问题的无法解决致使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伴随我国林业改革的步伐, 充分利用林业发展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抓稳、抓好应用新型的营林技术发展林业的机会, 扩大林业产业、提高农户林业收入, 最终实现国民的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希望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摘要:新世纪的中国也与全球大多数的国家一样面临着由于环境问题导致的日益紧缺的森林资源问题, 在营林技术改进上兼具经济和生态 (环保) 功能的森林资源如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以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释放森林资源潜力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文章从营林生产中存在的总体滞后的林木良种培育基地、不平衡的更新造林数量与质量、营林与市场脱钩、集约经营的状况出发来分析问题,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营林生产的经济适用技术, 从加强建设苗种基地培育合适的良种、未来造林树种选择基于的基本原则、造林方式的革新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希望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林生产,经济适用,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慧敏.当前营林生产及其经济适用技术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08:180.

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篇8

1 做好林木良种的推广工作

1.1 加强林木良种的选育

要按照我国林业发展的相关规划, 来对优良的林分以及优良的单株进行选择和保存, 从而建立起良种的资源生产和收集基地, 加强对良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2 推进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还要推进良种基地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质量的逐步提高。要加大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对现有的林木良种进行扶持。此外, 还要加强对特色经济林以及珍贵用材林等良种选育, 建立起良种基地的相关规划, 完善良种基地的结构和空间。

1.3 加强对林木品种的审定

对现有的林木品种审定方式和办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还要加强对品种的审定力度, 制定出一系列林木良种宣传的推广方式, 建立起补贴制度, 从而充分将单位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

2 坚持科技兴种

2.1 构建种苗科技平台

要努力搭建种苗的科技平台, 对依法治种加以强化, 从而对种苗进行科技攻关, 对种苗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科技资源加以整合, 建立起科研的创新激励机制, 设立专项种苗攻关经费, 对育苗方式也要进行全面改进, 促进我国育苗技术的全面提升, 对现有成果还要做好推广工作, 将现有的科技成果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真正地做到科技兴种。

2.2 加快种苗标准化建设

要加快对林木种苗标准的修订工作, 对相应的规划方案加以制定, 从而逐步地建立起林木种苗的标准机制和体系, 对林木种苗的质量进行源头管理。还要注重对过程的管理, 只有将这2种管理方式加以结合, 才能够对林木种苗的生产过程加以规范, 促进林木种苗发展水平的提升。

2.3 强化林木种苗质量管理

各地区都要逐步建立起林木种苗质量检查检验机构, 对相关检验责任加以明确, 促进检验人员队伍的稳定和优化, 提升治疗检验机构的能力, 从而确保林木种苗质量。

3 加强种子基地管理

加强对种子基地的管理力度, 提升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促进苗木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林木种子基地的经营管理体制加以创新, 将管理思想设定为严管种子以及搞活苗木。此外, 还要对林木种子基地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 加强管理力度。增加对种子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 还要加强抚育管理, 确保种子质量的提升, 促进种子产量的提高。为了能够提升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 就要开展多种模式的经营, 将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经营方式方面, 可以采用承包的方式, 同林业科研以及相关推广单位合作, 实现共同建设, 促进种子基地建设效果的全面提高。

4 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加强行政职能,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林木种苗的稳定发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加强林木种苗的管理力度, 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将工作的经费加以落实, 对种苗管理的职能加以明确, 对管理关系加以理顺。还要加大对种苗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升他们依法行政的能力, 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作风硬的种苗管理队伍。还要建立起稳定的林木种苗投入制度, 从多个渠道来进行种苗专项资金筹集, 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良种的选择和培育、保存等方面。做好种子基地的日常维护工作, 加强对林木种苗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林业部门要能够认识到林木种苗发展对整个林业部门发展的重要意义, 将林木种苗的发展和建设, 作为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环节,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林木种苗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营林生产效益的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 营林生产效益的提升要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只有全面地将科学发展观加以贯彻和落实, 才能够真正地坚持科技兴种、强化服务等原则, 真正地做到面向我国林业生产和发展的实际, 为我国的林业发展以及营林生产效益的提升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国春, 张晓艳.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宏观效果分析及后续问题的浅析[J].民营科技, 2008 (2)

关于营林生产管理问题探讨 篇9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管理

1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做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滞后的一个产业, 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没有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 缺乏必要的培植基地, 导致幼苗的移栽不及时。

1.2 林业缺乏与市场的衔接, 在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上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1.3 在造林上缺乏足够的认识, 种植结构及良种的选择上都存在误区, 造林存活率低,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造林的成本。

1.4 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 造用结合不紧密, 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 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

1.5 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 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2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选育林木良种是营林生产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了林业生产的长远利益, 森林企业不仅要扩大种子园的规模, 还继续建立一批适应本地生产的树种。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生产比重, 调整现有母树林的组成结构, 并加强抚育管理。

2.2 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森工企业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 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 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 搞活苗圃。苗圃不应局限于培育造林苗, 还应该培育花卉、绿化苗、经济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驯化等, 对闲置的苗圃地可以对内承包发展种植业, 既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 又降低育苗生产的投入。

2.3 培育适合市场的优良树种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 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选择合适的树种, 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 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 对用材林分, 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 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 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 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所谓的木材资源质量差、数量不足, 主要针对实木或单板型人造板而言, 如锯材、胶合板等对树种、材质、径级、长度都有特定的要求, 原料缺陷决定着产品等级和出材率。若考虑非单板型人造板, 数量与质量问题就得重新认识, 这类产品对树种、径级、长度、木材缺陷无严格要求, 有原料供应的广泛性和便利性。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 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 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本着培育小径材丰产林的原则, 杨树在幼龄期对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及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较强烈。对杨树造林地每年至少施肥两次, 以施生物有机肥为佳, 结合除草同时进行全面松土, 争取做到涝排旱灌, 造林地内绝对不允许积水, 在杨树高生长期, 根据杨树对水分的需求, 有条件的地块可以进行适时灌溉, 同时要做好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杨树病虫害角度来讲不易重茬作业, 根据对木材原料需要及杨树的生长情况, 可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间伐, 然后采取林粮或林药间作对其进行土壤改良, 形成短周期小径材速生丰产林, 或者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它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2.4 加强营林生产质量验收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营林生产质量验收管理工作, 确保营林生产质量, 林业局森林经营公司负责全局营林生产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并负责全局营林生产质量检查验收的日常管理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需要与其它部门共同检查验收的生产项目也由其负责协调、组织和实施。各林场按照林业局的要求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负责本单位营林生产的组织、指导及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各项营林生产的检查验收工作实行“三级”验收制度。一级是林场对各生产项目逐小班 (株、块) 进行全面验收;二级是林业局营林部门按照一级验收上报的小班明细逐小班 (株、块) 进行全面验收;三级验收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营林生产质量检查验收办公室或相关部门联合抽检验收。各项营林生产的检查验收工作实行逐级验收、逐级上报申请的工作程序, 每一级都必须以文件的形式提出正式的申请验收报告并附自检结果、小班明细等材料, 接到报告的上一级应在15日内对申请验收的项目开展工作, 如确有客观原因不能按时进行检查验收的, 也应在接到报告的20日内以书面的形式答复申请验收单位。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必须要制定检查验收工作方案, 方案包括检查验收时间、项目、内容、内外业采取的检查验收方法、计算方法、结果统计以及检查人员情况等。

2.5 加强营林生产质量管理

2.5.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林业是农民增收重要组成部分, 营林是林业的基础, 各村要把林业生产列入一项主要工作,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 做到计划早落实、思想早发动、资金早安排、造林早行动, 确保各项营林生产计划全面完成。

2.5.2 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继续优化林种结构, 提高林分质量

进一步抓好生态公益林, 特色基地等工程建设, 加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力度, 及时完成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更新。

2.5.3 突出重点, 加快森林产业的发展。

(1) 是加快林地的流转, 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森林发展; (2) 是通过低产林改造、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更新等多种措施来增加森林面积; (3) 是以林业示范园区 (基地) 等建设为突破口, 加快效益林业建设, 努力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2.5.4 加强营林作业设计, 提高造林成效

凡纳入年度计划的营林项目必须先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一经批准不得更改, 没有作业设计或作业设计未经批准的不组织实施。

2.5.5 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公益林建设标准进行管理

严格落实管护措施, 采取封山 (护) 育林、人工造林等经营措施, 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顺利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以森林病虫害预防、生物防火带建设为主, 应重点抓好生物防火带建设, 在防范森林火灾中发挥作用。

3 结束语

要指导林场因地制宜地建立完善营林管理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各项经营责任制和生产责任制, 不断提高营林生产管理水平, 使我国林场建设从形式到内容, 从质量到数量有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哲.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吉林农业C版, 2010, (12) .

[2]杜长清.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7) .

[3]马景财.关于如何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11, (12) .

刍议如何有效提高营林的生产效益 篇10

1 林业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 苗木选种不合理

受营林投资规模的影响, 有些林地树种选择不合理, 倾向培育难度小、当年造林成活率高的树种, 但是这类树种往往对水肥条件要求很高, 能够在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强、背风向阳的阴坡阳坡获得很好的长势, 而在土地贫瘠的梁顶、风口等位置的成活率就很差, 即便能成活, 也生长缓慢, 当年春栽植成活率超过90%, 但越冬保存率不高, 次年春干旱会再次造成苗木死亡。

1.2 重采轻造

现阶段, 我国营林工作面临着重采轻造的问题, 很多林场都存在着采伐面积远超造林面积的情况, 一些苗圃地也被挤占, 优质苗木供应困难。许多林木生长周期长, 见效慢, 优良树种缺乏, 营林生产进展缓慢。与此同时, 一些林地营林生产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 种子林基地建设品种单一、更替缓慢、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育苗生产形式和市场需求脱节、造林数量质量不成比例。还有一些地区苗木成本偏高, 树种结构不合理, 营林计划缺乏长远考虑, 森林抚育不到位, 营林水平不高。

2 营林生产效益提高策略

2.1 种苗基地生产建设

营林工程建设都是从林产品幼苗的筛选栽种开始的, 所以苗木选择和苗木基地建设是营林工作的重点, 是高质量营林工作的基础。在建设种苗基地时, 要注意对营林种苗生产基地的选择, 优先选择适于苗木生长的区域, 综合考虑区域内土质、土壤营养情况和土壤矿物质以及周边环境对苗木生长带来的影响。

2.2 林产品结构调整

2.2.1 优良苗木品种的引入。

为了提高林木质量和抗病性, 要积极引入优良苗木品种, 选择长势旺盛、适应当地环境、生长期合适且抗病能力强的优良树种。

2.2.2 强化林木产品市场开发。

为了增加林木的附加价值, 要逐渐加大对林产品的开发力度, 做好林木的深加工, 提高林木利用价值。

2.2.3 林木生产附加价值的发掘。

为了进一步扩大营林工程的经济效益, 可充分发掘林木生产的附加价值, 例如开展生态旅游, 通过对林木结构的调整和花卉园艺植物的引入, 发挥营林工程的观赏功能, 开展绿色生态旅游, 吸引游客,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3 营林类别的细分

基于因地制宜的营林工程基本原则, 对营林类别进一步细分, 统筹规划, 优化人力、财力与资源配置, 合理划分安排营林区域, 改变传统老旧的营林结构, 从长远商业价值的角度出发, 积极培养后备优良树种, 提高后续营林工作的供应稳定, 同时提高营林的收益。划分营林类别之后, 还要对不同营林目标的区域制定详细的营林流程, 方便分类营林工作的开展, 并按照林木实际生长长势, 规避火灾风险, 将林木细致划分为改造、抚育和速生林等类别。

抚育林木要选择土体深厚的培育区域, 确保肥力满足抚育需要, 配合必要的修剪和施肥等营林措施, 培育绿化林, 提高林地总产能。改造林地由于林木质量多种多样, 林木结构复杂, 可根据针阔混交的原则, 改善原有林地的抗病性能, 而稀疏林地则要采取全面封育措施, 通过这样的营林细分和针对性营林计划的落实, 提高营林工作的有效性。

2.4 根据林分直径制定采伐与抚育策略

根据立木平均直径确定林分采伐期, 林分相对年生长量低于设定目标水平, 认为林分经济成熟。要做好高质量立木的蓄积工作, 进行幼苗的早期抚育。营林的前2年, 要定期清理林地、控制灌木和杂草等地面植被。

幼林的抚育时间和林分密度依据森林经营目标而定, 土壤肥力比较理想时, 可保留适当比例的阔叶树种和灌木, 改善林地内的物种多样性。为了增加林分经济产出, 需要进行修枝, 因此可适当增加无疤痕木材比例, 对健康并且至少中等材质以上的林分进行修枝。林分间伐时间和密度要视林分预测模型而定, 通过间伐进一步提高木材质量, 增加树干直径, 提高营林经济效益。针叶林的修枝和低强度间伐可同时进行, 依据林分发展阶段和林分密度预测间伐时间和蓄积保留量, 根据立木蓄积量、立地类型和间伐密度以及经济目标确定间伐次数, 一般控制在1~3次。

3 结语

营林工作是林业生产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 要进一步提高营林生产效益, 需要从根据林木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积极引入新的营林技术和管理理念、强化苗木基地建设工作、林地功能细分和针对性营林计划的编制与执行等方面入手, 提高营林工作的科学性, 从而全面提高营林工作的综合效益。

摘要:主要研究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策略, 分析了营林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阶段营林工作面临的困境, 并以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营林工作实际情况为例, 对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进行了讨论, 认为营林管理是林业生产中的关键性工作, 对提高林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林,管理,苗木

参考文献

[1]王爱国, 韩丽晶.刍议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4) .

[2]刘志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今日科苑, 2015 (04) .

营林生产 篇11

摘要国有林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生产基地,在全球都在重视生态环境的今天,加快国有林场生产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有林场营林生产投资的内部审计,是处于林场经营活动的重要地位,在林场生存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地位和作用显得尤其突出。本文通过对国有林场营林生产投资的内部审计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内审对国有林场监管对企业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有林场营林生产营林投资内部审计

前言

发展林业生产,加大营林生产投资,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这是国有林场长期担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由于我国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特殊背景,长期以来审计工作的重心局限于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突出了“监督职能”而忽视了“服务职能”,不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内部审计机构大都是企业内设机构,基本上处于管理层领导之下。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和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都得不到保障。营林生产是国有林场森林培育的基本工作,也是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对国有林场营林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审计,是监督其健康营运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一、国有林场营林生产投资内部审计的方法

1.营林生产成本包括幼苗栽植、幼林抚育、中幼林管护、成熟林管理、病虫害防治、森林管护等所发生的一些费用,具体包括:整地、挖坑、栽植、浇水等造林工程;施肥、中耕除草等抚育工程;森林管护、防虫等一系列管理工程项目。国有林场营林生产投资,大多以发包方式将工程承包出去,也有生产方自己组织内部职工直接参与造林的形式,但一般采取第一种方式居多,要对这些工程进行发包,招标,签书面合同。首先,内部审计要对这些合同的招标程序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于承包人的合法证件、承包资质以及生产能力等审核是否具备招标条件。其次,审核实际操作是否按照造林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施工,检查是否严格按照造林设计书上的规定地块、树种,及是否按照各项造林技术规程进行营林作业,并保证达到所要求的的成活率及符合技术规程的规定,是否有业务部门单项验收合格单和工程竣工报告。最后,内审人员要把审计重点放在营林投资工程款结算的审查,严格履行财务制度,完善责任划分,应严格审核工程日报单和造林及其他劳务雇佣人员工资明细表,并且要附用工人员身份证明复印件、联系方式等信息。以确保合同真实履行和营林资金有效利用。

2.企业内审人员应从营林投资的工程项目入手,根据营林生产报表的资金支出项目对照营林投资单位编制的营林生產作业设计书、年度投资计划进行审查,进而审查营林投资工程定额的合理性、营林投资合同的严密性、工程招投标控制实施的合理性、营林投资任务变更程序的合法性,投资计划变更是否严格按程序报告批准、营林投资工程款结算的手续是否齐全等方面,确保营林生产投资资金不被挪用、少支、假支。结合这些预警信号捕捉疑点,内审人员可以通过基本情况的介绍,听取企业基层人员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发现疑点。还可以通过对已掌握的部分资料、证据及其他线索的运用,对当事人、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口头质询,了解核实有关情况,以此获取有关新的证据和线索。内审人员要灵活运用观察取证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和证据;通过主要分析财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财务信息与相关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异常的或难以令人信服的程序或关系,包括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或地点异常;执行人异常;程序、政策或方法异常等。

二、国有林场营林生产投资内部审计细则

查证营林生产作业设计书的设计定额是否合理,将实际营林生产支出定额与设计书设计定额相比,查看是否有比设计定额高的情况,将实际营林投资项目与营林生产作业设计书项目进行对比,应注意查看与设计误差较大的项目,查明误差原因。将年度投资计划与实际支出进行对比,查明差额较大或异常项目的原因。注意查看其中的“其他支出”项目,有无挤占生产性资金的现象。将实际生产定额与生产合同或集体定价记录相核对,查看是否有不一致的情况,查证被审计单位是否有建立集体定价的制度,将实际生产支出单价与合同价格或林场内部集体定价记录相核对,查看是否有不一致的交易,对直接支出,未附有验收单的项目应查看有无报批手续;检查凭证,核对付款单与验收单的开单时间、数量、单价,看其是否一致。若有异常,应结合该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情况查找线索,查看营林生产投资合同是否存在明显的漏洞或不合理的条款。查看验收单上是否有现场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分管负责人签字。查看结算开单日期是否和生产结算单的开单日期一致,查看营林生产支出明细账,重点核对定额、数量、时间异常的项目,并查明原因和资金去向。

三、如何加强对营林工程招投标监控

1.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应针对国有林场的营林投资项目和公开招标的方式,从生产流程、招标流程管理入手,加强监督,减少漏洞,提高管理效益。营林投资工程项目是否经过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设计人员是否根据单位营林生产作业设计书编制年度投资计划,计划的建设任务、内容、进度、资金、效益等情况是否可行。营林投资工程定额的产生有无异常,查验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操作规程, 审查与林场的传统经验定额偏差状况。查证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合理的生产验收、结算制度,查看是否有未验收就结算生产工资和预支工程款的情况。审查中标方是否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营林项目规定的标准、数量进行作业,主要施工内容是否变更。验收主要采取内业核查与外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营林作业项目及工程内容进行审计。

2.审查是否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是否将投标单位应具备的营林资质条件向社会公告。审查国有林场对投标人进行资质审查记录,审查投标人是否具备参加投标的资质条件,提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林资质证明、企业法定代表人证书、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或被委托人身份证等手续是否完整。审查投标人交纳投标押金情况,是否及时足额按招标公告约定交纳押金。审查是否有经过招标领导小组根据营林项目设计资料和作业条件确定的营林生产工资、生产定额,是否有依据市场调查情况测算造林、抚育、补植、管护项目等平均市场价格,测算出投标总价款,最后确定招标标底的记录,审查标底确定是否符合常规。审查投标、开标、流标的记录档案。

3.采取逐片检查核实,主要核实树种、规模及地点是否符合设计,建设质量和经营管理措施是否达到技术规范或规程要求。造林工程或苗圃工程采取全查实测或抽查实测。按照国家标准对造林成活率和密度采取样园或样行进行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工程是否执行招标书、工程监理标准;建设规模及投资是否突破设计;建设标准是否提高或降低;建设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审查是否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项目管理,是否存在擅自调整或改变设计方案的情况。

四、营林投资项目内部审计重点

国有林场人员及参与调查设计人员是否参与或合伙参加竞标。招标领导小组成员及调查设计人员是否收受投标人好处,泄露营林作业调查设计的数量、规模或标底,或在招标前向他人泄露参与招标人的姓名及其他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的其他情况。林场检查验收过程中是否出现违规验收,验收后,树种、面积、数量、质量是否在误差范围内。营林投资任务变更、投资计划变更是否严格按程序报告批准的审查。营林投资工程款结算的审查。查证被审计单位是否有建立合理的生产验收、结算制度,查看是否有未验收就结算生产工资和预支工程款的情况。跨年度结算的审查。查证跨年度结算的原因,是否存在虚支、套取营林资金的情况。

五、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的应根据国有林场生产经营的特点,结合各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并以中央五部委发部的内控制度制度为基础,参照现代企事业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国有林场管理特点,制定出符合国有林场营林生产投资的内部审计程序方法,以使内审工作更好地为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服务,有效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许天祥.如何做好内部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黄群.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成因分析.时代经贸.2006(5).

[3]刘科.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现代商贸工业.2007(12).

[4]刘琳,陈小林.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审计与理财.2009(11).

营林生产成本核算问题的理论探讨 篇12

1 成本核算中的问题

1.1 错误定位

每每听到成本核算, 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利益是多少。其实, 营林产业的目的并不是利益, 而是公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 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 所以通过营林产业来改变现状。但是很多人却把这个当成了一个商机, 一个赚钱的手段。所以在核算方面中更多注意到的是利益, 这样就会导致使用错误的核算方式。这样一来, 可能不但没有改善环境还可能会导致更恶劣的情况。所以, 一定要改变人们的观念, 对营林产业正确定位, 这样才能够提高环境质量, 发挥营林产业的作用。

1.2 营林的账目

对于一个产业的成本核算, 少不了计算, 更少不了账目。很多时候, 成本核算上的问题, 不仅仅是计算方式上的问题, 还因为账目的不准确。所以想要解决营林产业成本核算问题的根本, 就是应该要进行记账, 然后在后期核对账目, 计算成本的时候才能够有保障。

1.3 不合理的核算方式

随着营林产业的发展壮大, 营林成本的核算上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其实, 营林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影响营林成本的关键。在核算的时候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 在结果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营林产业主要是一项以公益为主的事业, 虽然目的并不是盈利, 但是不精准的计算也会对营林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2 解决营林问题的对策

2.1 正确定位

因为对于营林产业的错误定位, 以为它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而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应该对营林产业进行重新正确的定位。首先要丢弃掉以营利为目的的错位观念, 将保护环境, 让家园绿色化的正确观念传播出去, 让大家明白营林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公益事业。与此同时, 也要转移营林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 营林产业既然是公益事业, 那么在财务上就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营林产业财务部的工作不应该仅仅是计算盈利的多少, 还应该将各项开支公之于众, 让相关部门进项讨论, 看看是否有些不必要的开支。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省一些资金, 而多出来的就可以用到营林的发展和壮大上。除此之外, 在营林产业中还应该注意宣传营林产业的公益性, 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甚至是加入进来, 更重要的是这样子能够让营林产业的工人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营林产业的工作人员彻底的摒弃曾经的营利观念, 正确定位营林产业。为了营林产业的成本的核算的准确性, 还应该加大对于营林产业财务部的重视, 让他们明白他们做的是有益于全世界人民的事情, 所以在工作中应该要更谨慎, 避免犯原则性错误, 也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包干方式, 实行按实际工作量和费用编制成本计划, 这样一来能够增加营林产业的收益。虽然营林产业是一项公益事业, 其主要目的不是利益, 但是并不代表不需要盈利, 不盈利却还亏损的情况可不是营林要的。面对这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公益事业, 相信在正确的定位后, 人们对其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 这样一来我国的绿色事业就会越来越昌盛, 同样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2.2 营林产业的账目建立

面对现在营林产业中账目核算不合理的现象, 应该将产业中所有的资金的去向进行管理和记录。传统方法中多是财务部将成本和收益进行计算然后公开, 可是这样一来, 大家就只知道最终结果, 而不知道细节就很难能够解决问题。所以, 想要从根本上治愈, 应该先检查一下账目的明细。财务部应该将每一项开支, 不论大小, 都记录下来并做成文件, 然后在最终进行营林产业核算的时候, 经过正确核算的方法, 看是否还会有问题。其实, 这样的方法还能够避免经济问题, 在账目出现问题时还能够有所依据。同时, 传统的营林产业在核算成本的时候, 核算周期较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数据的丢失或者是市场的改变都会导致核算的不准确。现在营林实行按年度、林种、小班分户计算成本, 澄清历年营林成果的成本, 这样子可以避免在年终核算营林产业成本时出现大的纰漏。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对成本进行一次清算, 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避免问题在循环中变大。营林产业的成本核算问题, 不仅仅是关乎营林产业的利益, 与营林产业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 为了营林产业的发展, 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对于营林产业的账目应该实行透明化, 这样还能够更好地解决账目中出现的问题, 有利于营林产业核算的精确度。

2.3 成本核算的模式

成本核算的关键是合算的方式, 不同的计算方式对于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在核算之前应该确定核算对象。现在实行按年度二林种、小班分户计算成本, 所以可以以小班为一个核算对象。接下来要确定营林生产周期, 确定之后才能够确定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期, 同时还需要确定核算的计量单位!其实不同的核算对象, 合算的周期和计量单位都会有所差别, 因此面对不同的核算对象要有所变通。不合适的核算方法会导致计算误差, 致使经济方面出现问题, 甚至会影响营林产业的发展。除了要有合适的计算方式, 还应该要完善核算制度。譬如, 很多时候在进行营林成本核算时, 都没有把营林投资借款利息支出列入营林成本核算, 这样一来就会降低营林成本核算的准确度。除此之外, 由于营林产业的预算方式的不合适导致无法核算出准确的成本, 所以在完善核算制度的时候还应该对于预算进行规定。在核算的时候, 还应该要确定核算成本的项目。例如森林植保设施是合算的项目之一, 但是其他的设施却不是。因此在核算的时候要避免将错误的项目带到核算中, 如果核算的项目都不正确, 那么不论是什么样的核算方式, 多么完善的核算制度都没有效果吧。营林成本的核算对于营林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营林产业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喜爱, 但是不断亏损对于营林产业的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忧患。因此, 要坚持正确的核算方式和完善的制度, 将营林产业发展下去。

结束语

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 营林产业成为了人们保护家园的一种途径, 因此要注重营林产业的发展。而发展中的第一要素, 就是经济, 如此看来, 营林产业的成本核算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准确的成本核算, 可以为营林产业带来盈利的机会, 是营林产业发展的一种保证, 所以营林产业成本的核算不但要有所依据还要准确无误。这样一来, 营林产业的发展才能够越来越好, 也会让环境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结课下一篇:对比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