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科学选用

2024-08-28

阿司匹林的科学选用(通用7篇)

阿司匹林的科学选用 篇1

1 链条的类型

一般为金属的链环或环形物, 多用作机械传动、牵引。链条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区分为传动链、输送链、曳引链和专用特种链4种。传动链。主要用于传递动力的链条;输送链。主要用于输送物料的链条;曳引链。主要用于拉曳和起重的链条;专用特种链。主要用于专用机械装置上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链条。

2 农用链条的科学选用

链条在各类农机中属零部件配件, 又是易损件。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由于链条品种规格繁多, 链条不仅能满足大量的一般机械要求, 而且在满足特种需要方面更是其他传动方式难以甚至无法替代的。如稻麦收割机, 以久保田半喂入收割机为例, 无论PRO488、PRO588、PRO688等机型, 从收割至脱粒直到切草一系列功能的完成, 链条起到了传动和输送的协调作用。该机选用了2种类型的链条, 一种是带拨指的415系列链条, 另一种选用了33系列的夹持输送链, 整机共选用15根链条12个规格。

又如久保田全喂入收割机, 除传动用的常规链条外, 其输送槽就选用了C2060带“O”型密封圈的双节距输送链, 这种带“O”型密封圈链条在大马力的摩托车上已普遍使用, “O”型密封圈链条就是在链条的外链板和内链板之间增加一个耐油、耐高温的丁形“O”型密封圈, 其作用使链条在运转中肖轴和套筒之间始终保持润滑作用, 也有效阻止杂草、泥土进入绞链之中, 提高链条的耐摩性能和使用寿命, 适用于环境恶劣, 又可以在运转中长期保持润滑功能的使用工况。国内锋陵、星光、中机南方、宇成、安格尔、沃得等公司生产的全喂入收割机, 其输送槽也普遍采用12A的双节距输送链, 该链条的选用适用于传动功率不大, 速度较低以及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和输送工况。

由于国家“三农”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导向下, 特别近几年来, 粮食作物的农业机械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 国内外一些有一定研发能力的制造企业, 已逐步转向经济作物新机型的研制, 经济作物收获机正在升级换代。根据本人对市场的了解和主机企业的接触, 这些收获机上选用的传动和输送功能大多是S型、C型的钢制滚子链条。

我国的S型、C型钢制滚子链和附件标准GB10857-89是等效采用ISO487-1984的, 其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是一致的, 这种链条在农业机械行业上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形成了独特的系列产品。这种链条是从早期的可锻铸铁链条演变而来, S型为∞字链扳, C型为直扳型链板。适用于作物和物品输送时链板在轨道上滑行的场合, 而C型链板中部可供选用模压加工的凸台 (凸台应高于销轴铆头) 是适用于链条水平面内运行时以凸台为滑行副与轨道按触, 避免销轴端部的摩损、防止链条散架失效。

GB10857-89标准还规定了S型和C型2种系列的滚子链, S型是主导系列, 规格从S32~S88共8种, 最小抗拉载荷并不是都成正比。有3种规格 (S45、S52、S55) 的链条, 它们的最小载荷相同, 而节距和滚子外径以及链条重量却不同, 选用时应予以注意。标准中的S55、S62两档规格是大滚子结构, (滚子直径大于链板高度) 工作时应在轨道上运行。

标准中规定的附件结构有K型、M型、C型和F型4种, K型附件是折弯链扳结构, 可在附件上铺设平板成为顶托式输送机用的输送链条, M型附件是加高链扳结构, 可在其上面加设二级附件制成推式或顶置滚子等各类输送用链条, C型附件在农机上常用来制成拔禾用链条, F型附件可装上二级附件后制成各种推式功能的输送链。

3 链条的正确使用

链条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传动的作用。要让链条的传动作用发挥到最好, 链传动的正确使用方法:必须保证两链轮的回转平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否则容易使链条产生不正常的磨损或者是链条容易脱落。俩链轮中心连线最好是水平的, 尽量避免垂直传动, 以免与下方链轮啮合不良或脱离啮合;链传动的张紧力并不决定链的工作能力, 知识决定垂直度的大小, 张紧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移动链轮以增大两轮的中心矩。如中心距不可调时, 也可以采用张紧轮张紧, 张紧轮应装在靠近主动链轮的松边上。还可以用压板或托板张紧, 特别是中心距大的链传动, 用托板控制垂度更为合理;链传动的润滑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宜的润滑能够降低链条的磨损, 延长其使用寿命。人工定期用油壶或者是油刷涂抹;油浴润滑或飞溅润滑, 采用密封的传动箱体, 前者链条及链轮一部分浸入油中, 后者采用直径较大的甩油盘溅油;油泵压力喷油润滑, 用油泵经油管向链条连续供油, 循环油可起润滑和冷却的作用。链传动使用的润滑油运动粘度在运转温度下约为20~40mm2/s。只有转速很慢又无法供油的地方, 才可以用油脂代替。

摘要:近年来,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的保有量逐年增加, 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承担传动和输送功能的链条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要想让机械在良好技术状态下完成作业功能, 链条的选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农用机械链条,科学选用,使用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 篇2

一、采取各类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虽然目前绝绝大多数小学课堂都开设的科学教学科目, 并且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也有显著提高, 但是相对语文、数学等主科来说, 仍属于边缘学科, 而且学校以及社会并未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这也在某一程度直接导致了教师在课前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关教学热情, 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仍旧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在这个大环境下, 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热情, 而科学研究却表明当人在处于竞争环境中, 人们通常会渴望更好的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的动力也会更加的强烈。所以, 本地的小学教学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举报校园科学教学竞赛或是区域间的科学竞赛活动, 让更多的教师能够直接参与进来, 通过这样的竞争能够在某方面激励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 在课堂上认真授课, 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并且批阅, 最终教师也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研究, 积极思考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为了更好地完成科学竞赛活动, 教师也需要阐明相关的教学方针和策略并且通过实践教学, 让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并且有所学习, 这样帮助更多的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 最终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实践活动

科学课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 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要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升。所以教师也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来进行科学探索, 使得学生树立起相应的科学观。例如在学习“温度的测量”时, 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温度的测量, 怎样认识实验用具, 怎样操作实验用具, 并且如何进行有效地实验数据记录等。在教师演示时, 教师就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在每一个步骤所选用的道具, 以及操作的动作是怎样的。当学生自己亲自进行演示时, 一定会与教师的操作步骤和动作存在偏差, 比如把温度计放到烧杯中时温度计的置放方式和置放位置都需要保持一个标准的状态, 而学生在操作时可能会忽视这些细节, 导致实验的结果也会和教师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出入。因此, 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强调学生们的出错点, 更正他们的操作方法。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指点后就会明白自己实验的错误点, 并且形成自己的认识, 再次操作实验, 加深印象, 从而学习到温度测量的正确方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操作、纠正, 最后学习到正确的方法, 对这一课的知识掌握到位。所以, 学生独立自主的实践探究活动才是科学学习的根本, 并且也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探究过程中才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出错地方, 并且能够根据教师的指点进行及时地更正, 到达学习的效果。

三、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快乐

小学阶段的学生出于一种好奇心极强和探索心极强的阶段, 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 然后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到科学的课堂中去。而实验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迎合了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例如在浙教版小学科学“校园的树木”这个课题中,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搜寻校园内不同树木的情况。比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分别让他们负责收集不同树木种类的树叶、树皮, 然后把收集到的树叶和树皮进行分类和整理, 确定好哪些是属于大树的, 哪些属于小树或者小草类的。最后教师教学生用放大镜等工具来对这些树叶和树皮进行观察, 并且记录好这些树叶和树皮的外形特征, 比如树叶的叶子长度、叶子的茎向、叶子的厚度, 还比如树皮的厚度、树皮的粗糙程度、树皮的硬度等方面都是可以记录下来的内容。更可能的是, 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水草生物, 教会学生如何制作植物标本, 作为自己的珍藏品。这个环节也正好迎合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促发着学生们的兴趣, 因此教师能够顺利带动学生进行科学课堂的学习, 学生们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 进一步地爱上这门学科。

教师还可以把学生身边常常见到的动物作为实验的对象, 例如浙教版小学科学中“寻访小动物”这个课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校园中的动物, 比如“金鱼”、“蚂蚁”、“蚯蚓”、“蜗牛”等都是可以容易见到的动物。教师们可以让学生去观察金鱼游泳时嘴巴的运动状态, 蚂蚁是如何进行食物搬运的, 蚯蚓是如何钻进土堆里的, 蜗牛爬行的痕迹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平时会感到好奇的问题, 所以这也更加激励着他们去观察和探讨。学生们自己拿着放大镜和其他工具进行探索体现了小孩子融入大自然的状态, 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也能够体会到实验观察带来的快乐, 增加了对科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改革中教学曲目的科学选用 篇3

一、声乐教学

人类通过自身的嗓音条件作为独特的乐器,利用优美华丽的辞藻进行音乐形象的艺术塑造,通过声音的表达来传递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之情。在我们的声乐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类似于与其学习那样简单,进步飞快。只有在学习者完整的掌握了相对应的学习课程之后才能对于声乐学习有所感悟。由此来看,声乐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系统理论的指导,能够是学生运用自身的嗓音传达出乐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内涵。要想使得学生充分的掌握唱歌的理论方法,教师不仅需要进行声乐的教学还要使学生掌握声乐理论知识, 这两者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

二、教学曲目的选用

(一)学生的声部条件为基础

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声部类别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声部条件对于声乐演唱的作用,并根据声部特点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曲目的选择。教师首先应该掌握学生声部特点的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声部特点进行相对应的训练。如果学生的声部特点在低声部,那么相应的训练曲目就要在低声部;如果学生的声部特点在高声部,那么相应的训练曲目就要在高声部。如果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全部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标准进行练习,很容易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果低声部的学生演唱高声部的训练曲目,这种情况下就会对学生的声带产生不利影响。而降低声部的曲目应用于高声部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联系到情况下就会压迫自己的喉咙,造成音色缺失,导致练习无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声部类型差异性进行选择曲目应该加以尊重。教师也不能循规蹈矩,完全拘泥于声部特点的教学训练。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声乐类型差异性的培养,对于学生其他的声乐演唱风格进行开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歌唱潜力,培养学生歌唱天赋。教师必须对学生和训练曲目做到详细了解,并且自身能够了解各种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根据学生自身的声部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曲目的教学,针对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弱点与难点进行不断地调整,适当做出改进。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对于学生来讲具有突破性挑战的曲目来优化学生的演唱结构,从而保证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能偶最大程度的开发与扩展。

(二)学生的自身素质为基础

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声部特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曲目。否则的话不仅不能够达到声部教学的理想状态,还会使学生产生不适心理。如果在教学中训练曲目难度偏大,不符合学生的基本能力,这时就很难进行正常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声乐教学曲目难以改善学生声乐水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所以在进行对于声乐教学曲目选择的情况下,教师务必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声乐基础水平与声乐能力的不同程度划分为不同的教学阶段,然后依次的进行稳固提升。教学的阶段呈现初期教学、 中期教学、后期教学这样递进式的阶梯层次,按照每个阶段的能力不同选择适应难度的训练曲目,保证符合各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相适应。这样的做法不仅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声乐教学的锻炼目标与能力,还可以通过曲目的联系来提升学生自身的声乐素养。

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在学生刚开始进行声乐联系的时间定为初期教学阶段。保证声乐作品的内容短小精悍、技术含量少、旋律简单优美,结构平稳。到了中期教学阶段,教师就应该适当提高教学曲目的难度,并且加入声乐技术的教学,乐曲结构规整并且符合声乐曲目的篇幅性。在后期教学阶段,曲目的选择就必须选用音域跨度大、感情起伏、篇幅教程、结构复杂的声乐曲目。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在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对于歌唱环节的自我调整和控制,保证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巩固教学基础并且拓展学生的音域。这一过程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声乐演唱方法,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加血神对于声乐作品的理解,同时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声乐作品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以学生的自身气质为依据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个性化教育,就要详细的分析气质类型特点,准确的确定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

声乐作品想要具有吸引力和独特的魅力,离不开声乐表演者自身的良好气质。通过声乐教学过程的不断实践,每一个声乐作品经过不同表演者的演唱都会有姿态万千的特点,这一现象的成因就是由于学生自身气质所影响的。尽管学生气质类型繁多,但是还能够总结归纳出四中普遍的气质类型。具体情况下,具有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教师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应该选取能够锻炼自信心和表现力强的音乐作品。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必须选择难度相对小的作品,对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多血质的类型具备很强的模仿力,性格也相对活泼,但是心里十分敏感。所以针对这类学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择的曲目也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激发学生探索与钻研的兴趣。胆汁质类型具有外向、精力充沛的性格特征,常常能够表现出对于音乐作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但却存在着对于音乐细节和时间上把握不理想的情况。针对这类学生必须选用情感变化强烈的声乐作品, 充分的了解学生自身的兴趣记性选择联系,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突出优势,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对于教学改革中声乐曲目的选择必须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一切都应该注重对于学生自身的培养,保证做到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支持与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积极性,对于曲目的选择必须能够是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声乐教学改革的意义。声乐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进行不断的完善,对于改革过程中的课程进行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才能够培育出更加优秀的栋梁。

摘要:声乐教程课改,对于声乐教学过程中曲目选择尤为重要。声乐曲目的选择必须能够真实的反应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要求。根据目前情况下音乐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能够具备一定审美素养的基础,完善音乐教育的理念,并且对于声乐学习过程中要能够通过理论实践进行实际分析。对于曲目的选择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的目标,这样才能成功的实现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 篇4

一、挖掘小学科学的情感因素,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产生于生物世界, 人们生活在生物世界, 所以生物教学内容于学生自身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作为小学入门的基础课程, 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 促使学生可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这个生物世界。目前, 在科学教学结束之后, 学生普遍表示“:不知道科学是要做什么的”,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态度充分说明了科学教学目标没有实现, 学生没有对科学形成正确的理解。因此, 在新形势下,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需要教师深挖小学科学蕴含的情感因素,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科学“植物的一生”教学的时候, 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后, 教师要求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 将种子播种后观察种子发芽, 长出根、茎、叶、花的整个过程。学生在仔细照料植物的时候, 对植物产生了浓烈的感情。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也可以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具有重要作用。在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一生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出了学生的兴趣, 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设置这个小任务的时候挖掘出了与学生兴趣点相似的部分, 小学生活泼好动, 而且种植植物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这对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 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挖掘出科学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情感因素, 贴近学生的兴趣点, 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 就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从而为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渗透探究理念,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是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铺垫, 而物理学科也是对小学科学学科的延伸。大部分初、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 普遍反映“:物理简直太难了, 根本听不懂。”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科学课程没有有序展开, 学生没有形成科学的意识, 缺乏科学理念的奠基, 导致学生深入探究学习中遇到了非常大的障碍。所以, 必须有序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探究理念,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再以“植物的一生”教学为例, 在引导学生动手种植植物之后, 教师再次深入剖析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为什么种植植物的时候要适当浇水呢?”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天马行空的思考问题的答案。有学生说“:给植物浇水是为了避免植物干枯而死, 适当浇水是因为不同的植物对水量的需求不同”, 也有学生说“:给植物浇水是为了让植物更好的生长”学生众说纷纭。教师的渗透提问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学生亲身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 既有利于学生从探究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还可以逐渐提高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对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和拓宽科学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 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 在科学课堂教学的时候, 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学生兴趣缺失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也对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了打击。所以, 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 必须适当拓展和创新科学教学内容, 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 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出学生的学习需求,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 在开展“关心天气活动记录”教学活动时, 教师让学生记录下每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例如今天天气怎么样, 气温有多高, 雨下得有多大, 刮什么风, 属于哪一气候与季节等等, 这些教学内容都直接来源于学生生活, 学生在记录生活的时候, 就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拓展科学教学内容的范围, 将理论教学内容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既可以有效简化教学内容的难度, 对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实现打造高效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颖.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李然.小学科学教育的人文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许雯.小学科学教科书插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4]肖菊连.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阿司匹林的科学选用 篇5

在高校面临转型发展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哲社研究及其评价工作。10年前,中共中央在 《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要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评价哲学社会科学要注重原创性,注重实际价值[1]。教育部、财政部在2011年下发的关于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 2011—2020年) 》 的通知中,指出: 深入实施 “繁荣计划”,需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教育部社科司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出: 统筹推进科研评价综合改革,积极开展评价改革试点。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标准和指南建设,组织编写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南》[2]。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哲社研究的评价工作,将为提高哲社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质量提供保证,为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基础资源保障,为社科学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保障。高校哲社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笔者结合国内普通高校现行的一些科研评价条件,对高校哲社研究评价的指标进行适当的选取,对于相关指标内容的应用进行剖析,仅供同行参考。

1高校哲社研究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

参照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价的常规指标构成体系,高校哲社研究评价的指标内容体系也应有多个层级。一级指标是评价的统领,二、三级及以下层级的指标是评价的细化和入手点,也是评价的观测点。本文在坚持以研究成果为主要评价对象的基础上,把科研产出、科研效益和科研投入作为一级指标,其他相应层级的指标也同时列出并予以分析。 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不同评价指标所占权重也所不同,尤其基础指标 ( 也称底层指标) , 它是评价指标体系中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3]。具体指标及其权重见表1。

1.1科研产出

高校哲社研究的产出是指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利用科研投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所形成的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科研成果。科研产出不仅以多种载体文献和实物形式存在,还以潜意识的理论思想形态存在。 “科研产出” 作为高校哲社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中的主要指标 ( 一级指标)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服务。由于哲社研究是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为主,那么高校哲社研究的产出不是只看科研成果对当年社会的影响,还要看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 可能在未 来相当长 的时期内 产生的影响[4]。

高校人文教育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带动了高校哲社研究的发展,哲社研究也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地方服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产出。从较为宽广的范围看,高校哲社研究的产出涵盖了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 ( 二级指标) ,二者也有多种表现形式。作为科研直接产出评价指标的具体成果 ( 三级指标) ,主要有论文、著作 ( 教材) 、普及读物、研究报告、咨询报告、非纸质出版物等。 哲社研究的间接产出主要包括: 培养的人才,形成的科研群体、科研团队,新增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包括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重大重点项目、高级别成果奖、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等。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中,间接产出的相关内容往往被人们忽视,今后对高校哲社研究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具体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和完善间接产出指标的有关内容,以建立和完善有数量但不唯数量、以质量为导向和核心的评价体系[5]。

1.2科研投入

通常我们论及的科研投入,多指科研经费投入。 从哲社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整体考虑来说,科研投入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指标内容。具体地说,高校科研投入是指高等院校及其附属科研机构在科研活动中,为满足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所投入的人、财、物等要素的总和[6]。不可否认,科研经费作为科研投入的主体部分,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购置研究设备必需的基础条件。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社科类研究经费的投入就如社会公益事业一样,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投入相比,哲社研究的投入显得更少。比如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从 “十一五”初的4亿元投入至今,已连续5年没有增长,高校哲社研究经费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7]。把科研经费作为哲社研究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将有利于解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具体评价中,既要考虑高校筹集的哲社研究总经费,还要考虑其占学校科研总经费的比例。

高校哲社研究能够出多少成果,成果的质量水平如何,要看投入的科研人员数量尤其高层次的人才比例,以及形成的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团队的数量与水平。一些高校在下达科研任务时,往往把二级单位中所有文科类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部门的人员都计入哲社研究队伍行列,这几乎成了 “全民” 科研。科研人员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需要重视以下几个观测点: 从事哲社研究的人员总量,哲社研究人员占本校科研总人数的比例,科研团队的数量和能力水平,科研基地的数量及其作用。目前, 众多高校在哲社研究团队的形成与科研基地的建设上,大大逊色于自然科学。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建立的社科类研究院所、政府决策基地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人员、基地这些指标内容是高校科研评价活动中容易忽视的内容,也是哲社研究考评的薄弱环节,需要对此改进。科研投入中的设备设施、文献信息资源等指标内容见表1所示。

1.3科研效益

对高校而言,学术研究也是追求效益的。高校哲社研究的效益标准往往定位在花费的财力、人力、 时间尽可能地少,而得到的利益尽可能地多[8]。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涉及价值判断、性质判断和时间判断等问题,这些都是无法量化的。因此,哲社研究的效益评价难度较大。为利用好 “科研效益”这项指标,对其给予客观、科学地评价,哲社研究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应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 在定性方面,具体考察代表性学术成果的创新性、 科学性、前沿性、社会与经济效益以及其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9]; 在定量方面,把社会服务效果、科研成果影响力、科研投入直接利用率等内容作为评价的观测点。

1. 3. 1高校哲社研究的直接效益体现于社会服务效果。高校哲社研究为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服务,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为民族振兴建言献策,为社会文明传承创新,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引领与决策的智囊作用。这些服务主要体现在对政府、 企业等相关部门提供的咨询报告、调查报告等方面[10],还体现在为地方服务业发展提供的人才据教育部社科司统计,近3年来,我国高校社科界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2. 4万份,其中1. 3万份被采纳[11]。社会服务的效果如何,直接展示了高校哲社研究成果的效用程度。然而,目前多所地方高校没有把学校对地方经济贡献度、对人才培养贡献度等直接效益内容列入哲社研究评价体系[12],这难免使哲社研究出现研究方向不明、学科建设滞后、服务社会脱节的现象。

1. 3. 2高校哲社研究成果影响力主要取决于3项指标

( 1) 成果获奖。在不同部门组织的社科类成果奖评选中,人们常常把 “社会影响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点,这反过来说明成果获奖能够体现科研成果的社会效应。这里笔者选择省部级哲社成果奖为观测点,如: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有关部委办评定的人文社科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 2) 论文论著的社会影响力。众多高校把论文被 “SSCI、A&HCI、CSSCI”收录、被 “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作为评价标准,论著则是以出版发行数量为标准。 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反映出论文论著的学术水平。比如很多低质量的论文只要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就会被CSSCI数据库收录; 众多的所谓 “专著”,为了多方经济利益,一次性大量印刷的比比皆是。因此,在利用 “论文论著的社会影响力”这一评价指标时,对于学术论文,既要看论文被检索刊物及其数据库的收录情况,更要侧重于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以及获得的成果奖励级别; 论著则在同一个学科内部来看其被引用率的高低, 同时适当兼顾印刷次数、数量以及被文献信息机构收藏情况。( 3) 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考察学校独立举办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情况,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数量和宣读篇数,本校人员被国外学术机构外聘或讲学的人数和人次。这一指标可作为哲社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促进学校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和培养。

1. 3. 3科研成本效益体现于科研投入的直接利用率。高校哲社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多参量投入和多参量产出的开放系统,其投入的直接利用率是指科研经费、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有效利用率。这是一项衡量哲社研究活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一项很难精确计算的指标内容,它涉及科研过程的管理和监督。选取此项指标是为了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与使用效率,改变哲社研究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的现状, 形成财力、人力、物力等比较合理的构成关系。在积极争取经费投入和研究设施投入的同时,敦促哲社研究人员把科研经费能更有效地用在研究项目上。 通过对科研投入直接利用率的评价,恰当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哲社研究的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科研经费的直接利用率即直接用于研究的 ( 直接和间接) 费用与来源总经费之比; 设备资源包括各种设备设施、可用文献信息资源等,其直接利用率可以从利用频次来评价,比如研究基地设施的利用频次; 人力资源的直接利用率可以把本单位哲社研究人员的参与率、科研团队成员、科研项目成员的参与率作为观测点。

2高校哲社研究评价指标的科学应用

2.1制定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哲社研究评价指标选定后,在一定时间内应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评价工作的常态化和连续性。但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内,对低层级指标的权重可做适当调整,同时不断完善观测点的具体内容。 为保证高校哲社研究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对所确立的各级指标要设定参考系数 ( 权重) ,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结合以上选取的指标,在此给出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2科学使用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量化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更多的高校是利用指标量化评价法,通过对科研成果,如出版的著作 ( 规划教材) 数量、发表论文的数量及被引频次、期刊级别等,进行量化统计分析[13]。然而,现实期哲社研究成果评价中有些指标是无法量化的,一些单位对无法量化的指标强行赋值量化[14],致使体现科研产出的质量指标被忽略。所以,笔者在进行哲社研究评价时,能够量化的指标一定要科学使用,不能简单化滥用。比如, 不能简单地把欧美发达国家信息服务机构的社科类文献索引强作定量指标,毕竟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15]。

从表1可以看出,能够量化的评价指标较多。 把一些可量化的内容作为评定哲社研究学术水平的指标,既能保证评价标准稳定、操作容易,又能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16]。但在评价中,还需要对一些量化指标灵活应用,不能过分看重数量,否则容易造成评定标准的机械化。有的高校过于看重核心论文的刊发篇数,导致许多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质量低下,专业论文却不在本专业的核心期刊上, 盲目追求发文率,形成了 “为发文而发文”的学术坏风气。还有一些高校在科研绩效考核中,过于看重论文被索引、文摘等二、三次文献的转载量。例如,某一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规定: 论文发表后若被SSCI、A&HCI、CSSCI等源刊检索、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每篇计800分。而聘任在科研为主正高四级岗位的人员,一年的科研工作量要求仅仅是360分。对于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这一指标也有不科学的地方,譬如职业教育类的刊物,全国公开发行的只有十几种,《复印报刊资料· 职业技术教育》收录的论文,绝大部分遴选于这些刊物。相对而言,该专业刊物的论文被转载率就比较高,其转载量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出该专业的学术水平。对于这些可量化的指标,在具体评价时还需要结合学术成果的创新性、前沿性。

2.3正确处理研究成果的效益指标

2. 3. 1正确对待经费投入与成果产出的关系。因为哲社研究成果具有社会效益的滞后性、衰减性,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17]。高校哲社研究产出的成果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大部分成果的效益性是无法与金钱对等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产出成果数量来衡量科研经费的效用性,而应把经费作为改善高校哲社研究物质基础条件的指标,使学校内部重视并加大对哲社研究经费的投入,同样也让政府、社会、企业等部门重视对哲社研究的投入。另外,通过对成果产出情况的考核,加强高校哲社研究队伍的学风建设,提高社科研究中有限经费的利用效率。

2. 3. 2正确运用科研产出的相关指标内容。对于科研产出,不仅要注重直接产出,还要高度重视间接产出。高校哲社研究过程中人才的培养、科研团队的形成、新获批的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和重大重点课题等,都是间接产出的成果,体现了高校哲社研究的潜在价值效益。在具体应用时,学校和评价机构要不断提高间接产出这一指标的权重,加大考评力度。运用产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有利于高校培育青年学术骨干,为高校哲社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构筑强有力的学术后备人才梯队。

2. 3. 3正确处理成果效益的综合评价。尽管高校哲社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当前哲社研究成果的总体转化应用率低,成果转化率亟待提高。学校需要 “以评促建”,积极引导社科研究人员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以原创为价值取向, 及时把咨询报告、调研报告等研究成果进行转化。 同时建设学校智库,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哲社研究成果社会影响的测评力度, 引导高校社科研究人员重新认识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不再局限于论文论著的被引用和收录的传统评价。 开阔研究视野,把国际学术交流和国内高层次成果奖作为评价指标和新的推动力,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走出去”,不断提升在社会上的综合影响力, 从而使高校各项社科成果发挥出更佳的社会效益。

3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需求愈加凸显。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工作更显重要。 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我们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科学选用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今后的科研评价工作中,按照 “以定性指标为指南,以定量指标为依据”的原则, 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并保证相关指标数据的易得性、有效性、权威性。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进一步改进科研评价工作,引导高校学者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从而顺利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工作急需改进,从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出发,选取并分析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确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应评价指标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糖友如何科学选用食用油 篇6

食用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甘油三酯 (脂肪) 是由甘油 (约10%) 和脂肪酸 (约90%) 组成的。脂肪酸的种类很多, 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脂肪酸的含量是不一样的, 所以也就决定了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不一样。

糖友科学选用食用油的总体原则

1.控制总量比种类更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食用油的数量远远比种类更重要。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油, 进入身体后都将增加能量负荷。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热量9千卡, 这是同等重量的另外两种产热营养素 (蛋白质和糖类) 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热量的两倍多 (蛋白质和糖类为4千卡) 。因此建议每人每日食用油用量控制在15~25克, 具体用量需要根据其他食物中提供的热量来进行个体化考虑。

2.控制总量的同时宜兼顾各类脂肪酸的摄入量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热量应为饮食总热量的25~30%;每日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要超过饮食总热量的10%, 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应少于总热量的1%;避免或限制下列食物: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300毫克/天。

3.食用油种类宜多样化

如果有可能, 尽量多尝试一些不同的食用油, 而不要老是盯着一种油吃, 因为不同的食用油的营养价值也有所差别 (见下文详述) , 经常换着吃可以互相补充各自的不足。

4.植物油比动物油对糖尿病患者更好

常用的食用油可以被粗略地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动物脂肪, 例如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鱼油等;另一类是植物油, 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茶籽油、橄榄油、米糠油、芝麻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

一般而言, 动物脂肪 (除鱼油外) 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 而植物油 (除可可油、椰子油外) 则大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糖尿病患者宜食植物油、少食动物油, 这样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 减轻脂类代谢紊乱。

5.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最好与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相结合

适当体力活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体重, 同时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可以改善血糖控制, 其在糖尿病防治中的有益作用已经得到了国际国内的普遍公认。

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地运动12~14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 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 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各类植物性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1.大豆油

大豆油是以大豆为原料生产得到的食用油。大豆的营养价值高,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种植。大豆的含油量较低, 仅为16%~24%;大豆毛油中含2%左右的磷脂 (其中卵磷脂约占33%;脑磷脂14%;肌醇磷脂17%) 。值得一提的是, 大豆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

大豆油的主要营养特点是富含人体需要的两种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和α-亚麻酸) , 这两种脂肪酸的比例也比较适当, 因此是有利于健康的理想油脂。大豆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 (50%~55%) 、油酸 (22~25%) 、棕榈酸 (10~12%) 和亚麻酸 (7%~9%) 等。另外大豆油的维生素E含量也很高。

2.菜籽油

菜籽油是我国的主要食用油种之一, 取自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籽, 其含油量为30~50%。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受产地、土壤、气候及品种的影响较大, 我国部分地区传统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范围为:棕榈酸2%~5%;硬脂酸1%~2%;油酸10%~35%;亚油酸1 0%~2 0%;亚麻酸5%~1 5%;芥酸25%~55%;花生四烯酸7%~14%。

传统菜籽油因为芥酸含量较高, 曾经引起营养学领域对菜籽油营养价值的极大争议。动物实验发现, 芥酸含量较高的菜籽油喂养幼鼠, 可以导致心肌出现脂肪沉积和纤维组织形成, 但中国和其他国家已经食用菜籽油多年, 并未出现类似的现象。尽管芥酸对人体是否有害尚缺乏充足的科学证据, 但很多科学家仍建议谨慎对待。

目前市面上的精炼菜籽油大多数为低芥酸菜籽油, 其营养学特征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 (棕榈酸低于4%) , 而油酸与α-亚麻酸含量相对较高 (约60%) , 在常见食用油中, 其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茶籽油;除大豆油外, 菜籽油是含有明显数量α-亚麻酸的另一种油脂。

3.花生油

花生油为油料作物花生果仁中的脂肪, 花生仁含油40%~51%。花生油具有很诱人的风味, 因为花生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大豆油、菜籽油高。花生油一直保持了采用压榨法制油的工艺, 主要是为了保持花生油的香味。因为如果用浸出法制油, 在去掉溶剂的同时, 花生油的风味也就被去掉了, 所以花生油采用压榨法, 不是因为保留花生的营养, 而是为了保留花生的风味。

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独特, 含有6%~7%的长链脂肪酸 (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 。从其营养特点来说, 其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相接近, 其缺点是缺乏α-亚麻酸, 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比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常用的植物油高。

4.玉米油

玉米油, 又称玉米胚芽油, 南方也称为粟米油, 是从玉米的胚芽中取出来的植物油。玉米胚芽占全玉米粒的7%~14%, 胚芽含油36%~47%。

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一般比较稳定, 亚油酸含量为55%~60%、油酸含量25%~30%、软脂酸10%~20%、硬脂酸2%~3%、亚麻酸含量在2%以下。由此可见, 玉米油的亚油酸含量高, 而且研究表明其降低胆固醇的效能优于其他高亚油酸含量的油脂, 故玉米油为高营养价值的油脂。同时玉米油的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高, 仅次于小麦胚芽油, 但是其主要缺点也是缺少α-亚麻酸。

5.葵花籽油

葵花籽分为食用和油用两个品种, 油葵含油量较高, 约为20%~40%, 主要用于榨油。葵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15%左右, 不饱和脂肪酸约8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约为1:3.5, 所以葵花籽油是为数不多的含亚油酸高的油脂之一, 甚至其亚油酸的含量比玉米油还高, 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因此有人将它与玉米油列为健康保健油。和玉米油一样, 葵花籽油也缺乏α-亚麻酸。

6.芝麻油

芝麻是中国的传统油料作物之一, 有白、褐、黄、黑等品种。各类芝麻平均含油约45%~58%。芝麻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和花生油相似, 含饱和脂肪酸20%, 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麻酸基本相当。芝麻油具有独特的香味, 因此在中国人习惯于使用芝麻油作调味料, 或者作为凉拌菜用油。

7.亚麻籽油

与其他食用油不同, 亚麻籽油的主要成分是α-亚麻酸 (44%~61%) 。同亚油酸一样, α-亚麻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虽然是人体非常需要的营养物质, 但它容易氧化, 而且实际上人类每日α-亚麻酸需要量不多, 不需要大量的食用。

8.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木本植物油, 是从橄榄树的果实中得到的。橄榄油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压榨工艺—冷榨工艺, 其品质与压榨次数直接相关。第一次榨出的油 (即初榨橄榄油) 其色泽和口味都很好, 第二次榨出的油其品质明显不如前次, 呈色较深且色泽和口感略差, 以后榨出的品质依次递减。

橄榄油的营养特点是富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特别是油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是所有食用油中含量最高的, 而所含的胆固醇则是所有食用油中含量最低的, 因此对于预防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橄榄油的α-亚麻酸十分缺乏, 几乎是没有的。由此可见, 橄榄油价格昂贵, 但其营养成分却不如大豆油全面, 因此长期单用橄榄油炒菜是显然不合适的, 每天喝一点橄榄油更是非常不科学的。

9.茶籽油

茶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 其中主要为油酸 (79%) , 仅次于橄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橄榄油相似, 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油脂。

10.红花籽油

红花籽油的营养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 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特别高 (77%) , 比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均高, 但同样缺乏α-亚麻酸。

糖友科学选食用油方法

1.糖友不宜多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

食用油中最重要的营养素是脂肪酸, 而脂肪酸的比例是否合理是食用油的营养核心。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后者又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如亚油酸、亚麻酸) 。

衡量油脂的营养价值有两个指数, 一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二是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含饱和脂肪酸过高的食物可以导致血浆胆固醇升高, 相反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糖尿病患者多伴发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为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要适量, 宜提倡多用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限制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根据脂肪酸组成 (见表) , 可以将食用油脂分为以下几类:饱和脂肪酸油脂, 如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脂;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 油脂, 如橄榄油、茶籽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多不饱和脂肪酸, 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红花籽油、芝麻油及亚麻油等, 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亚油酸型 (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红花籽油) 和亚麻酸型 (亚麻油、大豆油、茶籽油) 。由此可见, 没有哪一种食用油能够完全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 经常换着吃可以更好地保证自身的营养全面与身体健康。

2.大豆油、橄榄油、调和油, 你选谁?

在单一油种方面, 大豆油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特别是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比较全面, 而且大豆油几乎是市场上价格最低的食用油, 因此无疑很多购买力比较弱的人群反而吃到了营养价值比较全面的大豆油。

近年来, 橄榄油的市场宣传力度较大, 因此, 很多经济条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开始向橄榄油蜂拥而至, 极为追捧。但是正如前所述, 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 胆固醇含量很低, 对预防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很有好处, 但是其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α-亚麻酸) 含量很低, 特别是α-亚麻酸几乎没有。而亚油酸、α-亚麻酸为人类必需脂肪酸, 长期单用缺乏亚油酸、α-亚麻酸的橄榄油显然对身体不利。

调和油是根据使用需要, 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为主要原料, 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玉米胚芽油、茶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特种油酯。目前市面上的食用调和油结合了中国人饮食的实际情况, 能够使人体对脂肪酸的摄入量达到1∶1∶1的最佳比例, 并且富含维生素, 而且还保留了花生油、芝麻油等油种具有的特殊香味, 炒菜时色香味俱佳。因此,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 调和油也是糖尿病患者合理用油的理想之选。

阿司匹林的科学选用 篇7

一、对应与突破原则

即对应目标与突破难点。选择探究材料切忌盲目, 玩“新意”与“照搬照用”, 其结果是“乒乒乓乓”“热热闹闹”而一无所获。选择的材料应是为探究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服务, 每个探究环节的目标决定了教师选择怎样的材料, 而灵活选用材料更是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深入探究。

(一) 对应目标, 有的放矢

“材料引起探究, 材料引起活动。”然而, 并非什么材料都能拿来探究, 也并非所有材料一股脑儿地放在一起探究。只有指向于探究目标的、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科学概念的材料才是我们要让学生探究的材料。借助对应的典型材料, 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一切建筑在教师对整个探究教学活动的清晰的结构之上, 需要教师明确每一环节的探究目标。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探究教学结构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环节:

对应的环节目标为:

1.激发兴趣, 暴露前概念:敲、碰撞、弹、踢、摩擦等各种方法发出声音。

2.在对比观察中发现发声物体的共同现象或状态:振动。

3.产生问题, 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

4.借助典型材料深入探究, 验证、反证猜测, 完善核心概念。

5.应用与拓展:寻找人体中的发声器官等。

围绕以上环节目标选择相应的材料比较科学合理。如在第1环节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体现各自的想法与个性, 有的采用各种乐器发声, 有的用多媒体播放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有的甚至现场弹奏一曲, 学生兴趣盎然。而第2、4环节中材料的选择则不能随意, 必须典型、有结构, 环节2的材料要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观察到物体发声同时在不停“振动”的现象, 显然尺子、橡皮筋等材料不但选材方便且能达成此目标, 可以成为本节课的基础材料。而环节4的材料不但要让学生“看”到振动, 更要让学生“摸”到振动, 多感官的震撼刺激都为了指向本课的核心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此, 选用音叉 (看见“水花四溅”、感觉“麻麻的”) 、弹棉花的弓 (看见“棉絮飞舞”) 等材料便有了针对性, 这与目标的达成紧密相关。日常教学中, 如果能从以上环节目标出发选择对应的材料, 则能发挥材料的真正价值。

(一) 突破难点, 灵活选材

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载体,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不恰当的材料, 不但使学生偏离探究方向, 甚至会使学生的探究在相互干扰中云里雾里, 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针对学生探究的瓶颈, 灵活地选用典型材料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有效探究、深入思考, 在认知冲突中统一, 在思维发展中建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声音是由敲、碰撞等产生”的片面的前概念转变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完善的科学概念, 教学的策略为:从“否定—形成—完善”三个梯度建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选择的材料便要体现以下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观察到“敲、碰撞”后物体还在持续发声, 否定只有“敲、碰撞”才能发声的错误经验;二是让学生清晰地观察、感受到物体发声的同时在不断地“振动”, 形成“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新概念;三是让学生发现“制止物体振动, 声音同时停止”的现象, 反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进而完善新概念。以此灵活选择不同层次的探究材料, 才能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困难, 从不全面、错误的前概念走向科学的完善的新概念。由此, 好多教师不得不从众多的材料中去对比、筛选材料, 甚至改造、自制教具, 都是基于突破难点出发, 这样的选材与制材值得我们学习。

二、深入与建构原则

即深入探究与建构概念。材料使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探究, 完善科学概念, 构建起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在教学中, 选用丰富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能帮助学生的探究活动走向深入, 由此建构起正确的科学概念。

(一) 丰富材料促探究深入

丰富的探究材料不仅是学生探究活动乐趣的来源, 更是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由于活动的层次性, 环节目标的递进性, 科学概念的建构性, “一样材料上一课”的教学难以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 (复合型或组合型的材料除外) 。丰富不是体现在数量上, 并非越多越好, 而是在材料的层次与多样上。

综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 学生在本课中使用了钢尺、橡皮筋, 以及音叉、锣、鼓、吉他等各种乐器。从学生参与的角度观察,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意犹未尽。然而这些材料并非一股脑儿发给学生, 而是在呈现时机与顺序上发挥每种材料的价值。如在让学生初步观察发声物体的现象与状态时使用钢尺与橡皮筋, 目的在于它们在发声的同时“振动”现象明显, 便于学生“看”到。而在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的深入探究中, 仅凭这两种材料显然缺乏说服力。因此, 音叉、鼓、弹棉花的弓等材料的使用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求。手摸音叉有明显的麻感, 放入水中水花四溅, 豆子在鼓面上“跳舞”, 既让学生看得到, 又让学生触感得到。显然, 这些材料的使用在验证“物体产生声音的同时是在振动的”活动中体现了明显的优势, 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趣味, 更充分。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 因为学生观察、体验深刻, 交流互动尤为热烈, 只要教师稍加追问, 学生就能较完整地表述清楚。在这样丰富多样的材料运用下, 学生的探究活动自然走向深入, 探究价值大大提升。

(二) 结构材料促概念建构

材料的种类、组合、数量以及投放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 “有结构的材料”一般都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 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 体现教材的科学性, 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还应具有趣味性, 使学生喜欢, 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 为了让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 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几种有结构的组合材料:1.队鼓和米, 从米的跳动来感受鼓面的振动;2.音叉和水, 从水的波纹来感受音叉的振动;3.弹棉花的弓和棉花, 从棉花的飞舞来感受弓弦的振动;4.各种弦类乐器。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行验证, 由于提供的材料不但典型, 而且有结构, 因此, 不管学生选择哪一组材料, 都能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当各种物体发出声音时, 它们都在振动。正是这些有结构的材料, 为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提供最大的助力。而锣与人组合的“令行禁止”游戏活动, 在“开始, 敲锣;停, 按住锣”的互动中, 更是非常直观自然地让学生看到了“停止振动声音也没了”的现象, 以形象趣味的方式反证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使本课核心概念的建构更趋完善。

三、产出与发展原则

即产出效益与发展思维。材料的充分利用是材料在学生探究活动是否发挥探究价值的保障, 决定着探究教学的产出效益。一次成功的材料利用必定体现为学生思维的真正灵动, 探究后研讨的热烈深入。

(一) 多次利用促产出效益

一份有结构的材料是能通过材料的有机组合, 在不同时候的呈现时机而在课堂上被多次利用, 每一次有每一次的可探究之处, 每一次有每一次可探究的价值。

在常态教学中, 教师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 可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下精选材料, 在有限的材料下, 充分地利用材料, 使材料的价值最大化。如有教师在声音一课的导入部分准备了许许多多乐器供学生分组探究, 只为了让学生能用各种方法使乐器发出声音, 而在后续的探究活动中并未再次使用, 材料的利用率并不高, 这多少有点奢侈与浪费, 教师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呈正比, 成本显然有点高。相反, 有教师利用音叉、鼓、锣等乐器“发声”导入, 在后续的验证实验中再次让学生分组实验, 前后两次呈现, 目标不同, 价值不同, 充分提升了材料的效益。

(二) 合理利用促思维发展

材料准备丰富多样, 但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 也难以发挥材料的真正价值。科学合理利用材料, 才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观察到与自己已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 进而在认知冲突、思维碰撞中发展。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 教师从学生认为“敲、碰撞等产生声音”的前概念出发, 提供能持续发声的材料, 使学生发现钢尺、橡皮筋等物体在不拨动、敲击的情况下还能不断发声, 进而引发对原有认识的“否定”。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新的现象:它们在发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同时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由此, 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开始在学生心中初步建构。在后面的验证实验中, 学生借助典型材料一次次地感受“振动”, 不仅看到, 而且触摸得到。还在“令行禁止”的敲锣游戏中体验“制动”, 反证猜想。这样, 学生经历了从“发现振动, 提出猜想”到“感受振动, 验证猜想”, 再到“体验制动, 反证猜想”的思维发展过程。在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验证了自己的假设, 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新概念并感受到了探究的快乐, 这样利用材料便是发挥了材料的内在价值。

上一篇:抗干扰措施下一篇: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