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建议(通用4篇)
选用建议 篇1
在水泥厂的污染排放总量上, 窑头和窑尾废气粉尘排放量不仅是最大的, 而且还存在CO2、NOx和SO2等污染物。根据资料分析, 窑尾粉尘中, 3.2μm以下颗粒占72.3%, 且烟气含尘浓度较高, 对PM2.5贡献较大。目前已经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的窑头和窑尾除尘设备中电除尘器占大多数, 其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多数不能达到环保新要求, 袋除尘器因维护管理和滤袋更新不到位也存在超标排放问题。为此, 必须对窑头和窑尾除尘设备进行改造或更新。本文依据有关专家观点和水泥企业实践经验, 阐述一些看法, 供水泥企业窑头和窑尾除尘设备改造时参考。
1 袋除尘器应用及选择理由
1.1 早期窑系统袋除尘器应用比例较小
早期使用机械振动型清灰方式的玻纤大布袋除尘器, 其过滤风速低, 系统阻力大, 滤袋寿命短 (3~12个月) , 除尘设备体积大, 日常维护工作量大, 因窑系统工艺控制不稳定, 加上当时的水泥企业对除尘设备的控制手段不足, 时常出现烧袋现象。由于上述缺陷, 玻纤大布袋除尘器在窑系统除尘上应用较少。反吹风袋除尘器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水泥窑系统, 国内应用主要在90年代末期, 采用玻纤滤料。因清灰方式的改进, 与玻纤大布袋除尘器相比, 尽管反吹风袋除尘器的设备阻力有所降低, 但其在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除尘设备的应用占比也是很小的。21世纪初, 脉冲袋除尘器在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应用不断增加, 其主要用于环保要求较高地区的水泥厂。从全国范围看, 目前应用在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的袋除尘器占比仍然大大低于电除尘器。
1.2 新型干法窑系统首选脉冲袋除尘器
脉冲袋除尘器是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袋除尘器的首选。主要理由是:与其他清灰方式的袋除尘器相比, 其运行阻力小, 滤袋使用寿命长, 日常维护工作量小, 综合运行费用低, 除尘器出口粉尘能稳定达标排放。河北省鹿泉九里山水泥厂电除尘器、北京琉璃河水泥厂反吹风袋除尘器和亚泰集团哈尔滨水泥厂窑尾行喷脉冲袋除尘器电耗比较见表1。
1.3 袋除尘器更适应新标准
我国水泥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从1985年开始制定的, 标准经过二次修改, 对污染物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窑头和窑尾的粉尘排放浓度标态下由400mg/m3调整到50mg/m3 (GB4915—2004) , 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和袋除尘器都是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的。随着GB4915—2013新标准的实施, 袋除尘器在水泥窑系统应用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因此, 未来袋除尘器在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的应用比例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1.4 余热发电为袋除尘器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因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烟气温度较高 (窑头高于250℃, 窑尾高于300℃) , 难以直接通过袋除尘器处理。随着余热发电技术在新型干法水泥窑应用越来越广泛, 经过余热发电后的烟气温度下降到200℃左右, 可以直接进入袋除尘器处理 (为了防止意外, 还需要设置冷风阀和烟气降温措施) , 为窑系统应用袋除尘器创造了条件, 而且也简化了工艺流程。
1.5 窑系统提产对袋除尘器影响不大
从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窑的实际产量看, 水泥窑的实际产量超过设计产量10%~15%是十分普遍的。因设计时电除尘器富余量不够, 其出口粉尘排放可能难以稳定达标。随着产量提高和烟气量增加, 对袋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影响是很小的, 但容易造成通风阻力上升和清灰周期缩短, 影响滤袋的使用寿命。
2 选择电除尘器的理由
2.1 高湿烟气适合应用电除尘器
因早期水泥窑工艺系统漏风较大, 对管路和除尘设备的保温重视不够, 尤其是湿法窑和立窑, 烟气含湿量较大。烟气容易在除尘器中结露, 造成袋除尘器糊袋现象, 阻力大幅上升, 影响通风和水泥窑的生产。而高湿度烟气反而有利于粉尘比电阻的降低, 有利于电除尘器的高效运行, 提高除尘效率。当前使用电石渣作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窑, 因烟气含湿量大, 粉尘比电阻低, 比较适合用电除尘器除尘。
2.2 电除尘器成本低
长期以来, 水泥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企业生存, 不断降低成本是水泥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与袋除尘器相比, 电除尘器无论在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和综合运行费用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见表2) , 这也是数年来水泥窑系统应用电除尘器的数量大大高于袋除尘器的主要原因。
万元
注:袋除尘器采用进口覆膜滤料。
2.3 电除尘器维护工作量小
从运行操作上看, 电除尘器维护工作量和综合运行费用低于袋除尘器 (见表2) 。尽管电除尘器维护技术要求较高, 但因国内电除尘器维护与技改的专业厂家较多, 其大、中修工作多数实行服务外包。水泥企业对电除尘器的维护感到不是很费力。
3 选择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理由
根据文献报道, 目前水泥企业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使用电袋复合除尘器多数是由于电除尘器的出口粉尘不能达标排放, 在原来电除尘器的基础上改造为电袋复合除尘器。其优点是:
1) 充分利用原来电除尘器的壳体和电源, 可以节省技术改造费用。
2) 由于采用电除尘第一电场作为预除尘, 进入袋除尘的烟气含尘浓度大幅降低, 有利于其采用脉冲在线清灰方式 (也可采用离线清灰) ;也利于延长袋除尘的清灰周期, 延长滤袋使用寿命 (可达4年以上) 。
3) 因采用第一电场作为电除尘, 除尘设备阻力比袋除尘器低, 维护和运行费用低于袋除尘器, 见表3。
注:表中估价是以2003年物价为基础。
4 三种除尘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1) 随着节能减排的推动, 目前国内多数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采用了余热发电装置, 使进入除尘设备的烟气温度大幅下降, 但粉尘比电阻仍然很高。如果使用袋除尘器, 只要适当降温 (利用原增湿塔) , 就能满足袋除尘器的使用要求 (一般低于200℃) 。如果使用电除尘器, 要使烟尘比电阻达到电除尘器的使用要求, 需要大幅增加烟气湿度, 容易造成增湿塔“湿底”现象。因此, 选用电除尘器除尘需要对增湿塔进行改造, 同时要注意尽量减少系统及设备漏风。
2) 当前, 影响电除尘器高效运行主要原因是气流均布装置、振打装置和阴阳极距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操作管理不当也是原因之一。针对电除尘器出口粉尘不能达标排放的现状, 一些水泥企业迟迟没有对窑系统电除尘器进行技术改造。除改造电除尘器需要费用外, 如果将电除尘器改造为袋除尘器或电袋复合除尘器, 其阻力高于电除尘器1 000Pa左右, 风机运行费用会增加;同时还有可能需要对窑尾排风机技术改造, 大幅度提高技术改造的总费用。
3) 根据近年来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除尘设备改造后运行情况的介绍, 滤袋在袋除尘器一次性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 且是易耗品, 提高滤袋使用寿命, 可以降低袋除尘器的运行费用。电袋复合除尘器具有电除尘对含尘废气进行粉尘预处理的效果, 能大幅降低进入袋除尘的含尘烟气浓度, 延长袋除尘的清灰周期, 不仅能够延长滤袋使用寿命, 同时也能稳定除尘设备的运行阻力。在电除尘器的技术改造方案中, 采用电袋复合除尘器方案也是一项很好的选择。
4) 近年来, 由于电除尘器技术进步, 促进了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大幅提高。根据文献报道, 移动电极技术在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变情况下, 可以减少电场数量 (见表4) ;高频电源代替普通电源可大幅提高运行电压和电流, 提高除尘效率 (见表5) , 同时还能提高电能效率, 节约能源。在电除尘器容量有保证的前提下, 建议组合使用电除尘器的新技术来进行改造。
5) 目前国内水泥生产线规模多数为2 500t/d和5 000t/d (尤其是4 500t/d窑型, 其实就是按照5 000t/d设计的) , 以这两类新型干法水泥窑为例, 其实际水泥熟料产量多数高于设计产量10%~15%, 实际烟气含尘浓度和烟气量均高于设计值。设计中预留的除尘设备富余量难以应付水泥窑大幅增产的需要。如果是袋除尘器, 尽管其出口粉尘排放浓度没有大幅上升, 但其过滤风速的大幅上升和入口含尘浓度增加, 使袋除尘器的清灰周期缩短, 降低了滤袋使用寿命, 同时也增加系统运行阻力。如果是电除尘器, 是难以应付工况的变化 (10%~15%) , 电场中烟气风速提高, 除尘效率下降, 其出口粉尘超标也就不难理解了。
5 建议
1) 为适应水泥行业新的环保标准, 确保除尘设备出口粉尘稳定达标, 新建水泥企业的水泥窑系统应优先选用袋除尘器, 采用脉冲清灰方式。选用电除尘器时应充分考虑出口粉尘排放稳定性与水泥厂所在地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2) 标态下粉尘排放浓度按照100mg/m3标准设计的水泥企业, 甚至标态下粉尘排放浓度高于100mg/m3标准设计的水泥企业, 其电除尘器的电场数较少 (一般为3~4个电场) , 设计时处理烟气的富余能力有限。其电除尘器可更新或改造为袋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这需要经过计算除尘器的处理风量能力和窑尾排风机情况。
(1) 对于3个电场及以下的电除尘器, 建议采用更换为袋除尘器的方案。
(2) 对于4个电场的电除尘器, 建议改造为袋除尘器或者电袋复合除尘器。主要视电除尘器本体大小和入除尘器的烟尘浓度等因素来综合选择。
3) 标态下粉尘浓度按照50mg/m3标准设计的水泥企业, 可采用电除尘器升级改造, 提高除尘效率。如, 采用高频电源、最后一个电场采用移动电极和湿法除尘技术等。
4) 目前国内使用的电袋复合除尘器是因为电除尘器使用效果不好时被动改造而成的, 电袋复合除尘器有利要素可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 建议有关机构和公司研究开发电袋复合除尘器在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的应用。
6 结束语
1) 随着国内大范围雾霾天气出现和持续时间增加, 社会对环保的关注度在不断上升, 水泥企业作为高消耗高污染行业, 环保达标排放是其生存的前提。加快污染治理, 实现达标排放将是未来水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自觉行动。
2) 水泥行业产能的高度过剩, 必然要经过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除市场因素外, 环保达标排放也是一项重要的选择指标。根据新污染排放标准的要求, 水泥企业应尽快制定污染治理计划, 争取主动。
3) 随着社会进步, 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将越来越严格, 比如企业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清洁生产审核标准要求提高等。水泥企业需要提前对环保进行规划和准备。
4) 由于电除尘器新技术在国内水泥企业应用较少, 其稳定达标范例也较少, 建议广大水泥工作者与环保企业共同探索和研究, 争取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作杰.水泥窑尾及生料磨系统应用行喷脉冲袋除尘器的研究与实践[J].水泥, 2005 (11) :38-41.
[2]李尚才.回转窑窑尾袋除尘器采用不同滤料和清灰方式的初步分析[J].水泥, 2002 (5) :16-18.
[3]周春荣, 郑裕忠.窑尾电除尘器与袋除尘器的技术经济分析[J].水泥, 2005 (12) :37-38.
[4]林宏.电-袋复合除尘器开发与应用[J].水泥, 2005 (2) :37-40.
[5]周万亩, 高进, 孙欣林, 等.水泥行业在用电除尘器的升级改造[J].水泥, 2012 (2) :53-55.
选用建议 篇2
【关键词】教材选用教材管理教材质量
高质量的教材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体系、教学思想、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建立科学的教材选用体制,是加强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1]。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材选用质量,是地方高校建材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地方高校教材选用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1.教材选用质量不高。地方高校的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不同课程尤其专业课程的国家级优秀和规划教材选用率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也慢,整体教材选用质量不高,不符合教学评估的要求,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保障。
2.教材选用工作不被重视。有些教师和基层教学单位责任心不强,对教材的选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使教材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有些课程选用的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先进性、 科学性、创新性的现象普遍存在。
3.教材选用机制不健全。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由于种种校内原因,对教材的选用过程疏于管理、监管不到位。因此导致教材选用质量良莠不齐。地方高校急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行的教材选用机制。
4.教材选用信息缺乏。由于地方高校一般处在非中心城市,缺乏良好的教材信息渠道,教材出版信息闭塞,供师生选用教材的信息量少,教师无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时获取最新的优质教材信息。这些都严重制约地方高校的教材选用工作,进而阻碍了高质量的优秀教材进课堂。
二、加强地方高校教材选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确保选用高质量的优秀教材进课堂,在遵循择优选用、规范系统、适用经济、教师主导、管理部门宏观指导的原则思想下,地方高校应该着重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1.建立规范可行的教材选用制度。一般高校现在普遍存在传统的教材选用流程流于形式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一些教师和基层教学单位选用教材的随意性。针对这种情况,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强化管理审核监督职能,制定出严格规范的教材选用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杜绝教材选用过程的随意性。例如:建立健全新教材分级审批、自编教材试用评优、教材质量跟踪和信息反馈、教材定期检查评估、教材信息员等制度。给基层教学单位切实权力,使其与在教材选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相适应。使学院、 系、 教研室真正发挥自己的教学职能作用,从而使提高教材选用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教材管理部门还可以考虑建立第三方教材选用监管部门,建立一个独立于教材选用和教材供应的第三方教材选用监管部门是杜绝教材选用不合理的有效手段。教材选用和供应中的利益都不涉及第三方监管部门,那么监管部门才能更加公正地来判断教材好坏,也能更好地杜绝影响教材选用工作正常进行的经济利益因素[2]。
2.建设教材样书架。为了给教师和基层教学部门提供最新、直观的教材信息,使他们不仅能看到教材书目,而且能了解到教材的详细内容,并对教材质量有直观的判断和评价。教材管理部门应配合教学改革,本着节约资金、资源共享的原则,想方设法建设教材样书架。样书架可以将本校各专业使用的不同层次类别的教材样书集中展示,方便选用者进行对比选择,真正实现教材的平中选优、优中选优,最终选出适合教学实际的好教材。样书的获取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主动与出版社联系获取赠书。样书架方便教师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避免选用的盲目性、对某种教材内容的一知半解、不能深入了解教材内容、不能结合教学实际选择适用教材的弊端。
3.组织举行各类优秀的和新教材展示活动。随着出版社经营体制的改革,为了紧紧抓住高校这个教材消费的主要市场,各出版社都主动到各高校举行优秀和新教材展示活动。高校应该紧紧抓住这样的机会,密切联系和配合各大出版社进入校园进行优秀、新教材的展示活动。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将第一手的教材信息展示给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师和管理者,并给教材选用者提供一个与出版社编辑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使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了解到适时的最新教材信息,为选用优秀高质量教材提供前提条件。
4.开发建设教材选用信息平台。高校教材管理部门应积极搜集和整理各类教材出版信息, 主动与相关出版发行部门联系,索取最新教材目录。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与本校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信息库,开发建设教材选用信息平台,介绍各个出版社教材选用平台网址、操作方法、使用说明等信息。为教师、基层教学单位和教材管理部门进行及时有效沟通搭建信息平台,使教材的选用过程能进行及时地信息反馈和互动。从而为选择优质教材提供了技术和手段保障。
5.做好教材选用评价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教材选用评价体系,提高教材选用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对一门课程所使用教材好坏的评价, 可以为教材管理部门提供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评价信息,为进一步指导教材选用工作提供坚实的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组建一支专业的教材评价队伍。(2)尽快建立教材评价标准和体系。(3)学生参与评价。(4)采取基于网络技术的教材质量评价管理方式。
三、 结论
通过对地方高校教材选用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对地方高校提高教材选用质量、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和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还会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新的方法手段,为推动地方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选用建议 篇3
1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小城镇相应的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建立或不完善。2年来, 我国各类乡镇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导致一些中小城镇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中小城镇水污染比较严重, 其中水体中所含有的氮及磷等污染物超标造成了我国相当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 不少河流、湖泊丧失自净能力, 成为一汪死水, 已经对人民的生活及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3]。
2 可供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
2.1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 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该污水处理工艺是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的。该工艺的技术优点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及管理方便等, 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污水处理法类型主要包括:卡鲁塞尔 (Carrousel) 氧化沟、帕斯韦尔 (Pasveer) 氧化沟、T型氧化沟 (三沟式氧化沟) 、奥尔伯 (Orbal) 氧化沟、DE型氧化沟及一体化氧化沟等。我国的污水处理一般采用卡鲁塞尔 (Carrousel)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日处理污水的规模逐渐扩大, 处理工艺日趋完善, 同时也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构造形式。其主要优点包括:一是进出水装置简单;二是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 由于池体狭长, 又类似于推流式;三是BOD负荷低, 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 排泥量少;四是污泥龄长, 具有脱氮的功能。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易稳定、能耗低、出水水质好、除磷脱氮效率高、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主要缺点: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 存在泡沫及污泥上浮、污泥膨胀、污泥沉积、流速不均等一系列的问题。
应用范围:氧化沟工艺目前在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中被广泛应用。
2.2 A2/O工艺
A2/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主要是进行脱氮除磷以获得优质的出水, 可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 是一种深度二级污水处理工艺。A2/O工艺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一是脱氮。缺氧段应将DO值控制在0.7 mg/L以下。另外, 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 可对水中的BOD进行利用, 将其作为有机碳源 (即氢供给体) , 将好氧池混合液中的亚硝酸盐及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以脱去氮元素。二是除磷。在厌氧状态下, 污水中的磷释放出聚磷菌, 在好氧情况下, 可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 以污泥的形式沉淀, 最终排出系统。
A2/O工艺的优缺点: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控制BOD5和SS为90%~95%, 总氮为70%以上, 磷为90%左右, 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 工艺比较成熟。该工艺的主要缺点为:运行费及基建费均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 具较高的运行管理要求, 因此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 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 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 才采用该工艺。
应用范围: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中被广泛应用。
2.3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其基本特征是设施比氧化沟工艺简单, 比较节省空间, 且处理效果好。污水的生化反应、沉淀、排水及排泥等工艺均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 既省去了污泥消化池及初沉池, 还省去了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有些SBR工艺脱氮除磷功能很强。SBR工艺具有较高的自控要求。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主要优点:工艺流程简单, 运转灵活, 基建费用低, 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 具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出水可靠。局限性:反应池的进水、曝气、排水过程变化频繁, 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水量较大时会暴露出容积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不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采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规模一般在日处理2万t以下, 日处理规模大于10万t的污水处理厂一般不采用SBR工艺) 。
应用范围: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被应用。
2.4 湿地处理工艺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的原理是对自然生态系统中化学、物理及生物的共同作用进行充分利用, 以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污水湿地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以下5个方面:一是利用天然湿地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二是把处理过的出水引入天然湿地进行处置。三是对已处理的出水或已经过部分处理的污水进行处理, 以改造和建立平衡的湿地生态, 进而对湿地受害的原生物群落进行恢复。利用人工湿地直接对污水进行处理。以保护湖泊、河流为目的, 利用河滩、湖滩的天然湿地对河水进行净化。
湿地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生物通道是一种自然的污水处理系统, 与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投资少、运行维护成本低廉的优点, 较为适合于自然水体的净化。其污水收集管网系统不必集中汇合于某一地, 而是分区域铺设管网, 管网建设费用大大降低;同时, 不用建设污水处理厂。主要缺点:占地面积大, 污水收集受城市地形以及环境影响较大等。
应用范围:处于摸索阶段, 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3 选用建议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用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工程造价低, 省能耗, 省运行费及占地少;运行管理简单, 控制环节少, 易于操作[4];因地制宜, 结合处理厂所在地区特点, 污水处理可分期、分级实施。通过对以上几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分析, 认为有必要详细地比较各种工艺技术, 以确定出最佳工艺, 才能使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作真正达到治理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的目的, 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 有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化与和谐发展。污水处理厂的运转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当其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正常运转时, 不能确保出厂外排水质的达标排放, 使其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污染源, 这是所有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者、建设者以及管理者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5]。如何避免该类因素存在, 笔者认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选用时可采用“1+1”的污水处理模式, 以促进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健康运转, 最大化地实现出厂废水稳定达标外排。“1+1”污水处理模式推荐用“氧化沟+人工湿地工艺”系统, 可能有人担心这样会额外增大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 关于资金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打时间差的方式逐步得到解决。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前面已作了分析, 可作为近期规划先建设并运营起来, 人工湿地工程可远期规划, 分步实施[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般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 为此, 各级政府对城市生态景观方面的工程规划项目也越来越多, 建议在中小城镇中涉及市政生态景观规划的项目把生态湿地处理工艺的技术规划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推广实施, 甚至可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考核指标, 其远期的生态湿地治理工程可逐步在市政、居住小区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有关景观设计规划中渐渐得到分解、消化。通过该种方式不仅节约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 而且还可以把污水处理厂中经适当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指标的中水作为城市景观水再进行资源化利用, 从而最大程度地削减污水处理厂运转负荷及运营成本, 真正达到城镇污水减排甚至零排放的目的, 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目标发挥出积极的作用[7]。当然,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探索、实践、再探索的不断往复的过程, 每个中小城镇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污水处理厂, 并结合当地污水的水质、水量、气候、温度、经济、气象、地理、管理人员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处理方案进行设计, 同时做好各工艺方案的比较, 选择出最佳方案, 并及时改进、完善此项工作,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8]。
摘要:分析了中小城镇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 并针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用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以期为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工艺,建议
参考文献
[1]赵宁宁.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选择[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1) :296.
[2]孟峥嵘, 王春明.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交通企业管理, 2011, 26 (12) :50-51.
[3]李伟阳, 张丽娜, 杨树嵩.分析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J].中国化工贸易, 2011, 3 (11) :134-135.
[4]张凤华.城市污水循环利用的工程应用[J].科技资讯, 2011 (33) :45.
[5]李秋红, 孙秀田.浅谈中小城镇污水处理[J].科技信息, 2011 (23) :I0070-I0071.
[6]于晓曼, 张良运.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1, 15 (3) :381.
[7]何强.西部小城镇污水处理经济适用技术[J].给水排水, 2011, 37 (3) :1-3.
选用建议 篇4
1 主要虫害及所选对口药剂
1.1 主要虫害
水稻害虫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心虫以及稻水象甲、稻蓟马等。
1.2 对口杀虫剂
1.2.1 毒死蜱。
其毒性中等, 在作物叶片残留短、土壤降解快, 具触杀、胃毒、熏蒸等作用[2], 用于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收获安全间隔期为7 d, 是防治抗性飞虱的理想药剂。
1.2.2 三唑磷。
为广谱杀虫杀螨剂, 具强烈触杀、胃毒作用, 可杀灭鳞翅目昆虫卵和幼虫, 为防治二化螟主推品种, 长期连续单一使用会产生明显抗性[3]。实践中应注意与氟虫腈等轮用或混用, 可避免褐飞虱再猖獗[4]。
1.2.3 噻嗪酮。
为昆虫生长调节剂, 触杀作用强, 具有对稻田天敌无危害、与常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等优点, 一般施药后3~7 d才显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直在防治稻飞虱上推广应用[5]。目前, 湖南省稻飞虱已对噻嗪酮敏感度下降, 需交替或轮换使用, 延缓稻飞虱抗性发展。
1.2.4 氟虫腈。
为广谱杀虫剂, 渗透、胃毒和触杀作用强, 对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等害虫效果显著且对水稻无药害。推广10多年来, 一直保持很高的杀虫活性[4]。应适当加大用量, 且可与杀虫单、三唑磷、乙酰甲胺磷、Bt等混用, 以提高药效。
1.2.5 丙溴磷。
其具有强烈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对抗性害虫防效突出。据笔者试验, 药后25 d依然对二化螟有一定防效[6], 为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1.2.6 阿维菌素。
其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不易产生抗性、对天敌安全、生态环保等特点, 与氟虫腈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强, 药后25 d对二化螟防效仍达89.62%[7]。目前, 水稻病虫害对阿维菌素均很敏感, 可与毒死蜱、三唑磷等混用。
2 主要病害种类及对口药剂
2.1 主要病害种类
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以及生理性病害和受气候影响的其他病害。
2.2 对口杀菌剂
2.2.1 井冈霉素。
为一种无抗性、内吸作用很强的高效杀菌剂, 可与酸性农药混用, 施药时稻田保持3~6 cm水层3~5 d的效果会更好[6,7], 安全间隔期14 d。
2.2.2 丙环唑·苯醚甲环唑。
水稻破口前后7 d各用药1次, 可防治水稻穗期多种真菌病害。早期使用对水稻生长、防治病害调节能力强, 抽穗后使用, 对提升产量、质量效果明显。
2.2.3 戊唑醇。
为高效广谱、内吸型三唑类杀菌剂, 具杀菌活性高、内吸性强、持效长等特点, 可用于防治疗稻瘟、纹枯、稻曲等多种真菌病害。
2.2.4 咪鲜胺·松脂酸铜。
为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 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 防效明显。水稻破口前后5 d各用药1次, 可有效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
2.2.5 禁限用农药。
主要有甲胺磷等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菊酯类药剂。后者具有毒性蓄积性,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已对其在农产品中的残留作出了严格限量[8]。
3 绿色防控配套技术措施
3.1 防治目标
综合考虑病虫害发生格局、程度、药剂杀虫谱、毒性等因素, 制订水稻全生育期的最佳绿色用药方案, 即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 以农药低残留为目标, 实现药剂防治过程最优化、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3.2 防治策略
最大程度地减少药剂总量, 确保水稻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全面监控, 主攻重点, 一药多治, 轻重匹配, 狠治中期, 确保生长前期、后期作物生长良好[6]。
3.3 防控措施
一是严格按防治指标给药, 不打保险药;二是病虫害轻发生、盛期短的用短效药剂, 重发生和盛期长的用长效药剂, 以降低残留;三是在多种病虫害并发时力求一药多治;四是坚持同一种药剂不连续使用;五是合理添加增效助剂以增加药效。
4 建议
4.1 防重于治, 防治结合, 提高整体水平
一是坚持防治时间部署、防治方法、药剂配方“三统一”原则。二是实施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示范。三是采用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 减少田间用药次数和剂量, 提高防治水平。
4.2 重视预测预报, 因地制宜合理用药
一是加强病虫测报, 科学制订配方, 确保防治效果和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以农药经营户、科技示范户技术培训为契机, 转变用药观念。
4.3 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投入, 鼓励技术攻关, 研究整套病虫害防治指标、最佳防治适期、高效低毒药剂及其配方试验等操作性强的防控技术规范。
4.4 出台相应标准, 完善防控体系建设[3]
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水稻病害专业化防治指标、防治技术、危害损失赔偿标准和涉农纠纷仲裁调处办法等规程, 依靠基层农技网络, 加快植保新技术推广, 鼓励社会各级各界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承包服务, 规范防治服务, 保证产品质量安全[9]。
总之, 坚持总体防治, 一药多治, 合理轮治, 利于降低成本, 提高防效, 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发展, 确保水稻病虫害可持续绿色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 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燕涛.水稻害虫可持续治理中杀虫剂适用性评述[J].农药, 2007, 46 (9) :580-585, 593.
[2]沈卫新, 倪利锋, 叶根如, 等.水稻病虫草无害化治理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 2005 (3) :33-34.
[3]钟决龙, 南天竹.我国水稻主要害虫发生防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C]//第八届全国农药交流会论文集.南京: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08:88-91.
[4]杨燕涛, 杨凌锋.毒死蜱、噻嗪酮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7, 28 (8) :24-27.
[5]张夕林, 杨燕涛.治理水稻害虫药剂的选择与应用[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8, 29 (8) :46-50.
[6]石磊.水稻害虫抗药性研究和可持续治理技术[C]//第八届全国农药交流会论文集.南京: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08:211-217.
[7]刘琼光, 王振中.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侵染规律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5 (3) :55-57.
[8]冯成玉, 孟爱中, 于宝富, 等.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调查初报[J].植物保护, 2008, 34 (1)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