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

2024-06-09

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精选9篇)

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总是在解题者的一定认知结构中进行的, 解题方法是所给条件信息刺激解题者认知结构中相关因素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波利亚的解题表里, 解题分为4个步骤: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行计划、回顾.遵循这一程序, 可以减少解题的盲目性, 预防因审题不周而解法不当;预防因漫无计划而瞎碰乱撞;预防因讨论不全而草率作结.而现在很多高三学生, 拿到一道数学题, 尤其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 往往束手无策, 找不到正确有效的思路, 以致数学成绩很难提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 从而有针对性、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避免和排除这些障碍, 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学生常见的三种思维障碍

1.受思维定式的影响

思维定式指的是一种思维惯性, 即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在很多情况下, 思维定式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或专注性.它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当这种趋向与当前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 就可产生积极有利的促进作用;当它与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 就会产生消极不利的干扰作用, 这就是思维定式的负效应, 也就成了思维障碍.

例如:在解三角函数综合题时, 经常会碰到以下类型的三角函数式化解, 如f (x) =sin2x+sinxcosx, 而学生在求解时, 一拿到题目不假思索的就进行提取公因式, 化成f (x) =sinx (sinx+cosx) , 以至于思路受阻, 无法再解下去.而本题实质上是用二倍角公式化简成undefined.这就是思维惯性造成的解题思路受阻.

2.分割、孤立障碍

观察是思维的前提, 而联想又是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加强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引导他们深入观察各类题型的结构特征, 善于联想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技巧, 对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迅速解题、灵活运用是极有好处的.而许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题时都缺少仔细的观察和必要的联系, 因此在做一些陌生题型时往往会出现思维障碍的现象.

例如:已知|a|≤1, |b|≤1, 求证:undefined.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提问, 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通过三角变换证明的 (设a=cosα, b=sinβ) , 理由是|a|≤1, |b|≤1.这恰好反映了学生对利用三角代换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的了解比较肤浅, 没有真正掌握此法的实质, 而错误地把两个毫不相干的量 (a, b) 建立了具体的联系.

3.知识结构的缺陷

完整合理地知识结构是产生多种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系统的结构知识, 对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高中数学课程, 数学的抽象性、理论性强等特点充分显现, 对基本知识、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及运用明显强于初中, 学困生普遍感到进度比较快, 要求比较高, 对于他们来讲常常会混淆各种概念, 一些概念的错误理解在长时间内不能改正.

例如:在《三角函数》一章中, 公式很多, 变换灵活, 如果只是机械地识记公式, 而缺乏理解公式的推导及公式间的联系和区别, 也就不可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角、函数名称及幂的变换, 从而造成学生能力结构的缺陷, 直接影响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停留在字面上, 没有探究心理, 没有足够的动力从深层次上理解概念、公式及相关定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避免和排除思维障碍,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维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一名学生只会以一种固定的方式或教师教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是无法产生创造力的.应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思维方法, 不断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例如:设数列{an}的前n项和undefined是常数, n∈N.

(1) 若c不为0, 求证:{an}不是等差数列;

(2) 若c=0, 求证:对任意大于1的自然数n, 和数cos2an-1+cos2an+cos2an+1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

现给出第 (2) 小题的3种证法:

证法1: (三角法) 利用降幂公式将通项undefined代入, 再利用和差化积可证得结论.

证法2: (三角法) 将undefined代入和式, 再利用降幂公式可证得.

证法3: (数学归纳法) (1) 当n=2时, 可得undefined

(2) 假设当n=k (k≥2) 时, 有

undefined,

则当n=k+1时, 由undefined, 得

undefined

即当n=k+1时, 结论也成立.

综合1, 2可知, 当n≥2时, 结论成立.

2.利用数学问题的改造功能,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创造性才能的重要特征之一,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抵制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途径是很多的, 利用数学问题的改造与变换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所谓数学问题的改造与变换是指:在一道题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变式教学.变式教学中,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同时也有效地减少某些片面的思维定式的形成, 以加强思维定式的正向迁移.

3.关注知识的理解、构建和调度

学生经常会问这样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上课听得懂, 作业也会做, 考试却答不出?”“为什么题目稍微一变就做不出来?”……此类问题其实都和做数学题能否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有关, 属于对知识的理解、构建与调度的问题.

所谓做题有效果, 要的就是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不是靠小聪明, 而是靠将理解、构建、调度三个步骤落实到位.题目解答完毕只是掌握知识的开始, 认真总结反思才会有稳步的提高.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好理解、构建与调度呢?

(1) 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思维轨迹

在恒成立与能成立问题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题组:

问题1:若f (x) =x2+8x+a≥0在R上恒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

变式1:若f (x) =x2+8x+a≥0在[1,2]上恒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

变式2:若f (x) =x2+ax+8≥0在[1,2]上恒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

变式3:若f (x) =x2+ax+8≥0在[1,2]上能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

问题2:已知undefined, 若f (x) ≥g (t) 在[1,2]上恒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

变式1:已知undefined, 若f (x) ≥g (x) 在[1,2]上恒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

变式2:已知undefined, 若f (x) ≥g (x) 在 (0, +∞) 上能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

这样,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 有助于学生归纳和总结, 教师也可在这一过程中, 指导学生理解、建构与调度知识.

(2) 让学生看到学习群体的思维转变

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材、教师、学生三种思维活动.但当前的数学教学, 其信息的传播大多局限于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这两种模式, 而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影响重视不够.其实学生群体的最大特点是互补性, 学生在相互研讨、探究、补充交流、评价完善的环境中获取到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学到别的学生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詹加清.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排除策略[J].中学教研, 2009 (5) :20-22.

[2]陈金瑞.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福建中学数学, 2006 (2) :9-11.

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 篇2

“我以前觉得最难的是寻找创作的灵感,

但是我后来发现通常不是我找到灵感,而是灵感找到我。

这也是我之所以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只要不放弃,

用心体验生活里发生的一切事情,灵感就会自动找上门。”

对已过不惑之年的陶喆来说,名望、流行都不再是羁绊,

“我都过了35岁了,这是一个可以用平和心态看社会的年龄,我希望我的音乐可以反映我的心态!”

如果不是特别地关注,人们不大能注意到陶喆已经42岁了。

出道14年,陶喆一共只出了8张专辑,其中还包括了一张EP和一张精选集。对音乐的执著让陶喆经常淡出这个善于遗忘的时代,但当他拿出新作时,又会迅速再次引起整个乐坛的关注。

陶喆的作品风格大多明亮畅快、愉悦婉转,但在轻快之下,却隐含了庄重严肃的主题。难得的是,他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不显得过于沉重,也不流于浮躁。很多当代的音乐人都曾在采访中对陶喆赞誉有加,认同自己的音乐受到了陶喆的影响。

巨蟹座的很多音乐人都有与陶喆类似的特点,他们拥有超群的直觉和敏感,能自如地传达内心的感情,同时又关注这个时代的变化和精神,因此音乐中常带有一些悲天悯人的味道。比如老一辈的罗大佑、李宗盛、许巍、汪峰、张学友,新生代歌手曹格、温岚、方大同等等。音乐的本质是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巨蟹座因其对人性的包容和理解以及自然的表达,让他们在这个行业里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陶喆在采访中把自己多年的音乐追求概括为“爱与梦想”。“尤其在现代的社会里,多数人为了应付庞大的生活压力,都活得汲汲营营,反而忽视了‘人’的存在本质。因此,我希望歌迷因为我的音乐而有力量去爱,有力量去寻找梦想、完成梦想。”

“我也喜欢跟‘有梦想、有热情’的人一起工作,也许他不是一个很懂音乐的人,但一定要是热爱生活、积极拥抱生命的人。这样的热情会让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充满动力与活力。”

巨蟹的感受力

陶喆的父亲是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陶大伟,母亲是京剧名伶王复蓉。得益于音乐世家的便利,陶喆从小就展现出音乐的天赋,五六岁接触了西方音乐,15岁时离开台湾去美国读书,开始与同学组乐队。父亲送给他一把吉他,他上厕所时也抱着不放。

除了音乐的技巧,陶喆对生活中的故事喜欢留心观察。他常跟幻想出来的兄弟姐妹说话,让父母吓了一跳。“小时候我爸常会说故事给我听,耳濡目染之下,我不只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跟别人分享故事。我常常会去观察生活里的各色人物,仔细感受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它们经常让我深受感动,这让我体会到任何平凡人的生命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陶喆尽管在音乐上表现出了天赋,但当时音乐并不是他的第一选择。他在美国主修心理学和电影。喜欢观察与学习,是陶喆大学主修心理学的原因。“我喜欢观察周遭人们的行为与反应,会关心他们的生活,希望他们都可以过得很快乐。

25岁前的陶喆,电影是他全部的梦想。“可能是我电影的梦想太大了,超越了音乐和其他一切。那时只看得到电影,所有东西都被电影蒙住了。”

陶喆有丰富的“兼职”经验,因为很赞同国外教育文化的陶大伟在陶晶13岁的时候就停掉了他的零用钱。陶喆到餐厅洗过盘子,做过家教,大学毕业后还瞒着父母做了18个月的警察。随后,陶喆转到了乐器行工作,从职员升到经理,“我觉得离电影越来越远”。直到23岁时,陶喆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王治平。王治平是台湾的音乐制作人,一天偶然逛乐器行,陶喆为他做翻译。王治平也给陶大伟做过音乐,“听你父亲说你也自己写音乐,下次给我听听看”。陶喆依言把小样邮给了王治平之后,也没在意。两周后王治平打过电话来跟他说:“三首歌,我要了。你能不能用一周时间编好曲?”一周后,赶鸭子上架的陶喆真的做好了编曲直接带到录音棚,“我记得他当场数给我现金大概有1500到2000美元。我想。哇,一个月的薪水一个礼拜就赚到了。我那时才意识到音乐也可以是一个饭碗。从那天起,我就一直在做音乐了。”

问到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陶喆反复强调着观察和感受的重要。

“不管是音乐创作或电影拍摄,我觉得核心价值在于作品本身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创作者用他独特的方式诠释这个故事。音乐曾经只是我的兴趣与习惯,如今我很幸运地可以让音乐成为我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可以让我与别人分享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动。”

自如地释放感情

陶喆在台湾被称为“R&B音乐教父”,周杰伦、S.H.E、阿信(信乐团主唱)、TANK、周笔畅等歌手都公开表示受到过陶喆R&B曲风的影响。

陶喆觉得自己对R&B的理解缘于R&B的精髓是一种表达上的释放。“很多华人一向被教导要内敛。要压低自己的情感。但是表达情感在R&B里是必须有的,在摇滚里也是,崔健、罗大佑没有压抑自己,他们的音乐也有R&B元素。R&B是从黑奴生活模式里来的,里面有生活、历史、悲伤。不是戴链子、开大轮胎车子、跟穿比基尼的女人出双入对的人才可以唱R&B。其实很多少数民族音乐,包括中国、中东的民谣里都有R&B元素。”

陶喆的曲风有一种流畅、自然的感觉,陶喆认为这是他“释放”风格的佐证。他写作歌曲不喜欢反复推敲、修改,写歌、录歌都极快,认为一气呵成虽然有缺憾,却有一种真实之美。他说:“创作的灵感要很随意地表现,创作出的音乐才不会做作。我一向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崇尚最自然的表现。”

时下在流行什么、观众愿意接受什么,陶喆坦言自己并不是特别在意。“我都过了35岁了,这是一个可以用平和心态看社会的年龄,我希望我的音乐可以反映我的心态!我现在做音乐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了。”

陶喆的新专辑《太美丽》曾被乐评人认为缺少创意和突破,陶喆则认为这张专辑和过去相比更加自然、质朴。以前他的音乐比较有批判性,但《太美丽》是温和、平静的。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陶喆在制作《太美丽》时,唱片公司的一个主管曾对他讲:“这个专辑应该还有《黑色柳丁》、《孙子兵法》那样批判性的歌曲,那才是你的风格。”陶喆的反应是:“你可以特别喜欢我的某一首歌,但你不能要求我每张专辑都做那样的东西,就像不能要求斯皮尔伯格永远拍《拯救大兵瑞恩》,不能要求张艺谋永远拍《秋菊打官司》一样。”

对于自己到底需要多红才够。陶喆十分随性地看待。“没有任何一个艺人能够永远领导市场,不管是麦当娜还是谁,都不可能做到这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他看来,歌手就应该用心做音乐,“那种一年拍几个广告,出席各大宣传活动,拍偶像剧和电影的全面出击的行为,使现在的乐坛环境太滥、太商业化,音乐都好像已经变质。变得纯为娱乐别人。”

陶喆私底下的性格比较矛盾,一部分的他是比较坚

持的、执著的,一旦决定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很完美主义;可是另一部分的他又希望自己能过得非常

轻松,总有突发的创意,想要即兴地放纵自己。两种极端的性格让陶喆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子。

低调和爱

在很多与陶喆一起工作过的人眼里,陶喆是一个很难被说服的人。他的专辑通常是他自己一手包办,在歌手里算得上自主空间相当大的。

尽管如此,陶喆仍偶尔会抱怨:“我认识很多不懂音乐的老板,我去过无数制作会议,他们都是讲这个歌的副歌不够上口、不够安全,而没有关心这个歌是否好听,是否适合一个歌手。”陶喆用自己的歌词做了回答:“现在音乐是Free,干吗买专辑,难道要我演偶像剧?No,虽然我不帅也没那么年轻,但还有做音乐的心。”

台湾的音乐教父罗大佑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和陶喆的相似之处:“我们都是在‘慢’里求取一种成长,艺术生命的成长,音乐性格的成长。”——

——“他的音乐成长过程是一种比较习惯性的方式,像我当初一样,从最初的喜欢音乐,到开始写歌、找唱片公司,再到自己演唱。他一开始是制作音乐,他知道一个艺人的个性是怎样成长的,也知道怎么样去呈现一个艺人的风格。一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自己出了一张唱片,一出来就很受欢迎。陶喆做事情有一点跟我蛮像,就是通常速度会比较慢,别人可能会比较讨厌这一点。他不是那种一年出一张专辑、两年出一张合辑的歌手。这种严谨的态度是一个音乐人必须有的一种态度。”

与罗大佑对陶喆的欣赏相应的是,陶喆对罗大佑也推崇备至,称他为自己“音乐的灯塔”。“罗大佑是我音乐的灯塔,另外,我也是一个甲壳虫的忠实歌迷。我觉得罗大佑与约翰·列依对我的影响不只是音乐的创意,更多的是他们透过音乐所传达出来的讯息。他们的音乐不只是谈情说爱,更多是源自他们对人与世界的关怀。这些观点深深影响了我的生活与创作。”

在陶喆的概念中,国外许多人都是隔两三年才会发一张专辑。而且陶喆也不觉得时间的长短是制作主要考虑的元素,虽然有时唱片公司会给一些压力,但是陶喆依然坚持用自己的节奏打造出最完美的作品。“要能够完整传达出当时我的想法与概念,而不是为了应付时间与市场压力而制作的急就章专辑。”

不在乎流行

陶喆也承认现在的环境并不好:“我觉得现在的音乐圈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那就是一些有品质的歌曲却不能流行,歌迷们越来越不注重音乐本身,这样会造成整体水平下降。”

陶喆平时听的音乐都不是音乐排行榜上占据高位的歌曲,反而是甲壶虫乐队时期的经典作品。“我觉得那时候的歌特别耐听。我特别想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或者再早一些。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陶喆认为,那个时候资讯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人们有足够的时间用心去听音乐。“我觉得其实资讯量过大不见得是好事情,现在人们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筛选资讯上,看什么、听什么都是走马观花!”

“当年的甲壳虫乐队在美国的一场演出选择了一个棒球场,来了五六万名观众,演出结束后他们决定再也不搞大型演出了。因为只有最前面的2000人能看清楚,那5万多人获得了什么呢?虽然他们是全世界最火的乐队,但从此他们只办2000人以内的小型演出。现在大家都在追求票房、追求奖项,我不想如此。我不在乎专辑卖多少钱,不在乎有没有市场。我不会因为这些外界的事情或压力屈服,也不会因为最近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就是想写我想要的歌,说些我想说的故事。”这是陶喆一贯的态度,对音乐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觉得流行音乐最大的毛病就是会一窝疯,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存在许多有坚持、有想法的优秀音乐人,‘我觉得应该要多发掘出不一样的声音。而创作者也应该要多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不管是作词、作曲或乐器演奏,对于自己有兴趣的就要花时间学习并练习,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家庭和责任

与很多艺人创作时和家庭适度抽离不同,巨蟹座的陶喆非常感激家庭在自己追寻音乐道路上所给的重要支持。

“我的父母一直很尊重、支持我的决定,他们很鼓励我在事业上作冲刺。他们以前也是艺人,所以他们很能体会艺人不稳定的工作模式。他们这种开放的态度,让我更珍惜我们家人可以相聚的时刻,我有时间就会多陪陪我的父母。”

年轻时从家庭得到的温情也让陶喆更清楚自己背负的责任,“很多人都在依靠我,包括我的父母亲。”

从2010年开始,陶喆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伟大音乐”,这家公司在两岸三地都有办公室,内容涉及音乐与电影、演艺经纪和影视制作。

做老板和做歌手真的完全不同,陶喆非常坦诚:“现在我常常会更多地考虑未来公司的发展、人员的管理、市场的方向等等,而这些都是过去的我完全不需要考虑的。有时候,在有条件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会抽出几个小时去‘上班’,是真的上班,无论台北亦或北京。只要没有演出,不在写剧本的时候,我就会背起包去上班,跟我的员工们认真地开会,讨论制作方向,如何高效完成工作,怎样才能节约开支……等等等等。”作为一个职场中的陶喆,可以说还是个新人。“一年后,再来接受你们的采访,我相信我可以说更多我的职场故事。”

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 篇3

所谓语境 (context) , 源自语言学、叙事学, 意指语言片段的上下文、前后段或者话语中的前后关系。[1]公元前的西方国家及春秋时期的中国就已经将语境引入到文章的阐述中;自从18世纪被引入到建筑学领域, 常指地域文脉, 即建筑周边的物质环境、独特信息及其内外时空的关联关系。[2]建筑的自然语境包括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景观环境等。多年来,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受到诸多建筑师及规划师的全方位关注。到今天, 建筑创作中对于建筑与自然语境之间关系的塑造更应注重建构物质空间、环境气场在特定时空中的“关联耦合”。[3]

创造表里如一的建筑作品需要对其所处的自然语境有深刻了解, 针对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 因地制宜, 在设计中恰如其分地表达。[4]在内蒙古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设计构思过程中, 我们注重建筑对当地自然语境的回应, 建构环境、建筑、内部空间的关联耦合, 并遵循以下原则:在规划布局上, 形成具有适寒性的博物馆群体空间, 打造城市文化交流平台;在整体形象上, 提取寒地冰雪文化, 塑造具有时代感、标志性、文化性的博物馆建筑形象;在功能布局上, 各功能区有机组合, 通过微气候的调整突出寒地建筑内部空间的舒适适宜。

一、御寒适光的群体布局

博物馆选址于呼和浩特市新老城区交界处, 南二环与兴安南路交汇口, 是该区域的重要城市节点。基地东侧是国土资源厅办公楼, 北侧是住宅小区, 在两条道路的交汇口处将要进行城市高架桥的建设。博物馆的规划布局首先应顺应城市的整体规划, 并以所在区域的自然语境特点为依托, 对地理场域作出回应, 因势利导, 实现建筑与地区气候特征的关联耦合, 形成突破常规的群体布局。

1. 御寒导风

内蒙古地区是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 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呼和浩特冬季严寒且漫长, 多数地区冷季长达半年之久, 平均气温为零下28℃左右, 寒流主要来自于西北方向;冬、春两季多大风天气, 年平均风速在3 m/s以上, 部分地区的全年有风日甚至达到了272天以上。因此, 设计需要依托特有的自然语境, 采用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形体组织, 使建筑防风御寒, 有效地疏导寒冷气流。

方案以一条穿插于各区域的带状开放空间将所有空间串联, 并分隔出临南二环的外部广场及博物馆内部庭院, 展现动态的群体形态 (图1) 。外轮廓的整体弧线形成具有张力的场地控制线, 从而有效引导冬季寒风平滑地通过, 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抵御寒风侵袭 (图2) 。内部庭院为人们提供一个契合寒地语境的U型室外展场围合空间, 在周围建筑界面的庇护之下形成建筑室外一处遮风避寒的场域, 实现室内外空间与寒地城市空间的关联耦合 (图3) 。

建筑形体在西北方向打开, 组织贵宾、货物、办公等辅助功能, 同时庭院与外部广场在建筑下部空间连通, 使建筑对西北方向来的寒流形成疏导而非遮挡。这样, 从庭院空间到建筑南侧的弧形入口下部, 再到庭院的西北侧, 形成了三部分平缓过渡的气候环境场域, 避免了强烈的室内外气候差异。

2. 合理适光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各个功能空间的采光要求。展示区域没有太高的采光要求, 需要采光的主要空间包括共享大厅、休息厅等公共空间及科技办公空间。博物馆的入口大厅设于庭院的东北侧, 面向西南, 并设计有大面积玻璃幕墙, 以保证博物馆入口大厅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照射。

结合日照分析, 为了避免对北侧住宅的遮挡, 将研究中心高层建筑建设于基地西南侧, 对整个地块形成强有力的控制。形体的弧度与城市转角及东侧的国土资源厅高层建筑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通过计算, 方案对北面的住宅进行了合理距离的退让, 同时北侧展厅屋顶的北向设计了适当的坡度, 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满足住宅的自然采光。

二、冰雪形态的抽象构成

1. 冰雪神韵的形体塑造

创作摒弃了寒地建筑集聚紧缩的传统模式, 而是采用更加舒展的形态表达自然神韵。博物馆流畅自然的建筑态势, 如同大地上的纷白瑞雪, 隐喻“祥云”之姿, 彰显了雄浑草原所孕育的质朴奔放的地域性格。博物馆区及资料研究中心的建筑体量如同切削的冰川, 隐喻了内蒙古的寒地语境。建筑整体浑然天成, 浑厚的形态铸就了壮美磅礴的中国北方寒地草原风情, 平实地表达了精神层面的美感。建筑形体犹如聚宝的银盘, 托起博物馆区和资料研究区, 象征着内蒙古自治区用丰富辽阔的自然资源养育着当地的广大民众。

2. 标志形象的视觉强化

考虑到高架桥上的观察角度, 高层建筑部分采用弧形体量, 南高北低, 形成优美的天际轮廓线, 也为城市主要道路转角设置了标志性节点。同时建筑的第五立面也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态势, 为人们提供了富有层次的空间视觉效果。在建筑的主要入口处, 设计有超尺度的弧形入口灰空间, 以强化其标志性, 塑造区域的视觉焦点。超尺度入口空间和具有张力的高层建筑的组合, 也为高架桥下部的城市广场区营造了具有内蒙古壮阔气韵的视觉效果。

3. 冰雪形态的表皮转译

外墙表皮图案构成的设计采用了抽象的虚实肌理, 使整个建筑宛如冰雪覆盖, 形成对寒地独有的冰雪形态的转译, 使人们在细节上感受到内蒙古地区独有的寒地风情。主要展厅建筑的深色外墙体以抽象化的细节表达出地域的自然意蕴, 细长的玻璃窗如同冰凌, 厚重的墙体与一层的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 促使人们从各个角度感知建筑与自然的关联。

三、调整微气候的空间组织

在北方严寒地区的语境中, 如何在舒展的建筑形体内部打造适应气候条件的舒适空间, 也是本项目设计的挑战之一。我们根据御寒需要将功能空间进行了有序组织, 避免了传统空间的单调死板, 各功能用房如同高山流水般沿开放庭院自然地散布开来, 并结合多个共享热缓冲空间调整室内微气候。

博物馆采用外部封闭、内部开敞的空间模式, 入口大厅及临时展厅形成了内部共享中庭, 作为组织博物馆空间和交通的核心, 参观人流经由此处抵达各功能区。展厅环绕中庭沿封闭外墙布置, 增加了外界面的御寒作用, 外立面仅开设窄长条窗作为点缀。共享中庭在建筑内部空间微气候调整上起着重要作用, 中庭的天窗与室内遮阳系统结合使用, 在夏季利用自然风压进行通风, 结合遮阳百叶阻挡热辐射, 保证空间的凉爽;冬季则闭合遮阳系统, 使充足的阳光照射整个中庭空间, 调节热能的储存与释放, 创造适宜的内部空间。同时, 共享大厅及各个展厅之间的休息区均采用绿植环绕, 打造了舒适的内部空间。

建筑内部空间布局通过层次化的处理, 在门厅、回廊、展厅、休息空间等区域形成多层次的热缓冲区, 实现建筑空间与自然语境的多层次关联耦合。这些热缓冲区不仅减少了外围护体系的热量损失, 更为参观者提供休息空间, 营造了文化氛围, 同时也成为内外景致相互渗透的空间介质。

结语

结合本项目的创作过程, 笔者有以下思考:首先, 寒地建筑创作是对寒地自然要素在深入认识基础上的自然转化, 而非刻意的照搬条框;其次, 寒地建筑创作应抓住最有代表性的地域元素进行再创作, 深入挖掘寒地独有的自然语境, 用个性来凸显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再次, 寒地建筑创作在塑造标志性的同时也应考虑严寒地区的技术适宜性;最后, 寒地建筑创作更应重视建筑微环境的舒适度, 理性引导公众的认知和审美。

参考文献

[1]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再解读[J].华中建筑, 2007 (1) :2-3, 12.

[2]卢峰, 李骏.当代建筑地域性研究的整体解读[J].城市建筑, 2008 (6) :6-8.

[3]陆邵明.全球地域化视野下的建筑语境塑造[J].建筑学报, 2013 (8) :20-25.

让数学自然地流淌 篇4

[关键词] 高中数学;经典例题;知识迁移

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将教材上的知识完完整整地教授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而是培养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能力,将学的知识能运用到新的学习中去,甚至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得到应用;这种能力培养属于知识迁移的范畴,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同时能锻炼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模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本文结合高中数学中经典例题的教学和练习,来分析知识迁移的实现过程.

通过开放性题型练习,分析知识的形成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教学,避免学生养成机械性学习的模式或概念.其次培养学生形成更高的概括能力,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 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教学与灌输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思想逐渐有所转变. 再次,要有全局和整体的观念,注意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便于学生巩固和复习,比如对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点的思想和性质的总结. 最后,提倡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于复杂多变的众多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养成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的思维方式.

思维定式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障碍,学生需要克服常规、惯性的思维定式,向灵活多变、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的方向去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锻炼思考能力,开阔思路,更利于知识迁移的实现. 比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为对函数这一概念重点分析讲解,采用开放性习题设置的方式,对例题进行设定,选学生板演.

1. 基础题型设计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样的常规题型:已知函数f(x),满足f(x)=4x2+5x+6,求f(x)+1.

结合基础知识的学习,函数的基本概念为:非空数集A中的每个元素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在非空数集B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与它相对应. 根据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很容易知道f(x+1)是f作用下(x+1)中的对应值;所以可以得出f(x+1)=4(x+1)2+5(x+1)+6=4x2+13x+15.

在对基础知识有初步的掌握后,适当增加练习题的难度.

2. 同题型之间的知识迁移

变式1:已知函数f(x+1)=x2-4x+7,求f(x).

很容易想到“配凑法”:可以用配方的形式进行配凑f(x+1)=(x+1)2-6(x+1)+12,然后将x+1替换成x;或者可以用“换元法”:如设x+1=a,则x=a-1. 由此得出:f(a)=(a-1)2-4(a-1)+7=a2-6a+12. 将a用x替换,最终可以得到f(x)=x2-6x+12.

3. 不同题型之间的知识迁移

变式2:求函数f(x)=x+的值域.

此题可以选用“换元法”:令t=,建立x与t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将函数化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进而转化成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变式3:求函数f(x)=sinx+cosx-sinxcosx-2的最值.

此题通过同角三角函数的公式(sinx+cosx)2=1+2sinx·cosx,可以找到sinx+cosx与sinx·cosx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换元的方式,令t=sinx+cosx=·sinx+,得到sinx·cosx=,进而将函数转化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在以上例题的求解中,无论是用了“配凑法”,还是“换元法”,其实都是源于学生对于函数概念中两个非空数集之间“单值对应”的理解与应用,在解题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所以,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应该注重基本概念的、基本原理的理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更广泛地实现知识的迁移.

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

数学知识作为一种基础学科,在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数学王子高斯曾说:“数学是科学的女王”;伽利略也说过:“只有用数学才能参透大自然这本神秘的书籍”,可见数学在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中所占地位之高.

函数y=sin(ωx+φ)在电学、弹簧振子运动等物理现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数学与物理跨学科的知识的迁移,而且物理中的电学,弹簧振子运动的实验现象又给了三角函数y=sin(ωx+φ)在一个形象生动的诠释. 试想一下,如果在数学课上多介绍数学知识在各学科之间的迁移,那我们的课堂还会枯燥么?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那我们的学生的应用创新的能力还会差么?

生活原理与数学知识的相互迁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既是教学效果的体现,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所以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灌输,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当下社会、生活相关的因素作为习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学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根据已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讨论和计算,选出最合适的方案,比如与三角函数相关的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某小区共33层,每层高度为3米(如图1),每栋楼之间的距离为60米;已知冬至当天影子长度最大,如果想要全天都能有良好的采光,买房时最低要选择第几层?

nlc202309090806

图1

结合数学知识来说,这是很典型的三角函数题;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三角函数基础,但真正遇到这样的题目多少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同时日照的数据也受到了当地的季节地域关系的限制,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解题,所以教师在题目设定之后,先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个途径去寻找数据. 通过老师的指导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有个关键的解题难点,即60米的楼间距是前楼高度为多少投射出的阴影?进而构造解决问题的函数模型如图2.

图2

根据学生搜集的数据可知:冬至当天影子长度最大,又结合地理知识可以得出冬至日该小区的太阳高度角为∠EDA,相应可以得出前楼的高度为60·tan∠EDA米,进而可以得出,满足全天采光要求需要选择的99-60·tan∠EDA以上的高度,最终得出最低要购买哪一楼层.

经过这样题型的分析和运算,可以将学生原有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结合,不仅巩固提升三角函数的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长期累积,可以更好地将数学思想融入实际生活中去,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

对提高数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几点建议

提高数学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手段无疑是结合经典例题,进行强化练习,从而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经典例题实现知识的迁移,除了上述的两种开放性题型设置、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题型设计,还有比如联想迁移、转化迁移、多解迁移和多变迁移等实现方式. 因为数学本身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为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采用多种方式来加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由于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的迁移可能性较大,联想迁移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一迁移能力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思维基础之上,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例如:已知a,b,c,d都是实数,且a2+b2=1,c2+d2=1,求证:ac+bd≤1. 这道源于教材的题目是隶属于解不等式范畴的题型,解决它的方法有很多.

解法一:根据函数的对应以及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将a与cosα、b与sinα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将a2+b2=1转化成cos2α+sin2α=1,同理,将c2+d2=1转化成cos2β+sin2β=1,则ac+bd=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1,所以ac+bd≤1.

解法二:设p=(a,b),q=(c,d),则p·q≤p·q,即ac+bd≤·,

所以ac+bd≤1.

在这道题目的求解过程中无论是解法一:不等式向三角函数的迁移;还是解法二:利用向量数量积的相关知识迁移至不等式的证明中. 以上两种解法显然较其他解法来得更为精炼与自然,而这就是数学知识迁移的魅力所在.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迁移的实质是概括,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识.教师对经典例题的讲解、分析,并指导学生练习是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的关键. 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迁移能力培养方法的设定,对教学内容做好选择与整合,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

?摇?摇对于数学知识由同一学科的知识迁移,到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由理论知识的学习到生活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学生强化学科知识的需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数学知识本身教学的需要. 布鲁纳指出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往迁移的“光明之路”. 让我们指导学生走上这条光明之路,让数学在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中自然地流淌!

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 篇5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提供合作机会

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多课程中都被运用到,当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实际教学内容适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机,要明确合作学习模式并不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也不是在每一节教学中都需要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是他们乐于参与的天堂,美术教学中利用美术教学游戏融于教学中,可以发挥兴趣的魔力,使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全身心投入、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将各种颜色的图片穿插在儿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儿童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例如:《形与色》一课中,在认识常用色彩学习内容中,如红、黄、蓝、绿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种颜色系列的水果、动物、植物等卡片,红色系列收集红苹果、红枣、西红柿、红石榴、红枫叶等形状;绿色系列收集猕猴桃、绿甘蓝蔬菜、绿色树叶、绿色葡萄、西瓜等形状;黄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柠檬、杏、梨等形状;蓝色系列收集蓝莓、蓝色大闪蝶、浅蓝色的天空、深蓝色的大海、马兰花、蓝色金龟子等卡片。根据收集的卡片数量混合后平均分配给全班学生。小朋友,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谁找得快又准。接下来老师每讲完一种颜色,看看谁手中的卡片和老师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举手,到讲台上在老师卡片周围放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认真听完老师讲课后,争先恐后地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台上准确的位置。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二、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很多发明都是从创造开始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艺术方式和手段进行表达,让学生在乐趣探索的过程中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可以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法:老师教学时要对实物进行展示,学生在这个时候就能够明白任务,老师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创作。如上《画一顶帽子》这课的时候,老师最好能够出示几个不同颜色和不同外形的帽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的材料能让帽子有不同形状和质地,学生可以用自己挑选的材料制作帽子,不但自己做出漂亮的帽子,还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制作出雨伞帽、魔法帽等“新品种”,学生用的材料各种各样,有的学生用塑料瓶子制作帽子,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形状学生能够制作出很多有新意的帽子。学生还可以介绍自己帽子的功能,比如,塑料帽子能够防止淋湿。老师要灵活运用语言,通过语言情景使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不断大胆想象,如彩塑课《青蛙》这课中,老师有声有色地讲述一些青蛙的童话故事,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会越来越宽,学生在想象中进入到青蛙王国中。学生喜欢模仿,有时候就会运用面部表情模仿青蛙的有趣动作,在形神兼备的动作表演过程中增强对青蛙的认识。

三、给予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美术教师批阅学生的美术作业时,要用师者的真挚及诚恳的心态对待所教学生,多给予他们一些表扬与鼓励,不轻易否定一个学生的成绩,从作业中找寻学生的点滴成绩及进步。要知道学生的童真、童趣就融合在作业之中,是那样的纯真、自然,完全没有故意的修饰成分在里面,从作业中品味学生内心的世界,多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师者千万不要吝啬表扬、鼓励。因为你的一个手势,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神情,都将成为学生学习上进的动力。学生有了上进的动力,意志力就形成了,美术教学目标将会实现。

四、引入音乐元素,凸显节奏韵律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音乐相对流动,是时间艺术,美术相对静止,是空间艺术。美术与音乐的整合符合动静搭配原理,将学生内心所思、所想与思维创造的音乐艺术,以可视化的美术艺术呈现出来。同时,美术教学可以借助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如“听音乐画音乐”这一小节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美术与音乐结合起来,在感悟音乐的同时自由想象,画出学生心中所想,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音乐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以不同的线条、色彩搭配、画面设置彰显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魅力。又如引入“彼得与狼”音乐艺术,引导学生在音乐故事中畅想,发散思维,深入学习美术知识。以音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将音乐思维中的意境以可视化美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五、运用互助互动,进行想象能力的互补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想象的水平,表象丰富,想象就开阔而深刻,表象贫乏,想象就狭窄而浮浅。人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能同心协力讨论如何解决问题,那么一定会使问题迎刃而解。如我在上《杯子的设计》一课时,让他们从杯的形状、材质、作用等方面谈谈设想,畅所欲言,可以在他人设想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比比谁想得更出色。他们有的说制作一个带有蓝猫的杯子。看到喜欢的杯子,就想起喝水。有的说制作一个能在太空中用的杯子,还能保温。国家与国家间的友谊杯,还有各式卡通杯、水果杯、学习杯。在学生讨论互动的情形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发而不可收,也带动了一些思维并不活泼的同学,最后,学生的作品设计得都不错。还有同学得了小小设计师的美誉。

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 篇6

1.以自由和谐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尝试

尊重学生的渴望自由学习天性, 注重运用和谐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尝试学习英语, 能更好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以自由和谐情境来活化课程教学, 能更好体现课程的人文化教学理念, 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在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情境中, 多从学生的学习认知需求出发,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和主动表现, 让课堂成为他们主动表达的乐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信任和帮助来鼓励他们进行自愿互动学习, 增强他们的学习认知体验。教师多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以朋友的身份来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和交流, 帮助他们不断激活自身的学习思维感知, 升华思维情感。自由和谐情境创设, 不仅能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好感和亲和力, 更能够使得他们在富有情趣性的课堂主动融入学习过程,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英语。

通过自由和谐情境创设, 更能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地位和作用, 改变被动学习接受的问题。例如, 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的Unit 2 Le’s make a fruit salad! 的“Story time”教学中, 将教室布置成厨房的格局, 要求学生就“How do we make a cook?”表达自己的理解感知。可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围绕“Do you know these fruit?”和“How do you make a fruit salad?”展示各自的厨艺, 以此来激活他们的阅读理解潜能。通过这样的自由和谐情境引导, 能更好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感知策略方法, 深化感知。

2.以自然交流展示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传统的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使得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学习。建立在这样被动压抑下的课堂教学, 势必让学生缩手缩脚, 不能自然地舒展自己的学习心情。给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人翁机会, 不仅能体现课程的生本化教学理念, 更能使得学生在自然交流展示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自然交流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认知感悟, 能使得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更为丰富和多彩。按照课程教学要求, 给学生更多自然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带着激情和好奇大胆尝试, 能在体味课程教学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发现更多学习的精彩。教师在教学中, 让学生有充足交流展示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思维感知来丰富舞台, 扮演属于他们自己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不仅能活跃课堂学习情境氛围, 更能够使得学生在自我尝试表达运用中增强认知体验, 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

这样的自然交流展示, 能帮助学生在主动运用过程中强化认知体验。例如, 在四年级上册Unit 6的At the snack bar的“Story time”教学中, 不妨建议学生扮演Mr Green、waiter、Helen、Mike等角色, 引导他们围绕“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进行相互对话交流, 深化阅读感知。在此基础上, 可建议学生就自己喜欢的角色, 鼓励他们对“怎样表达自己想要的食物?”进行综合思考, 鼓励他们围绕“What do you do at the snack bar?”进行自由交流, 将他们的学习认知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

3.以自主合作探究支持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的自然展示过程其实也是他们语言表达技能不断积累运用过程。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 能使得他们将自我认知感悟转化为合作探究过程, 让他们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更为学生踊跃发言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引导他们在彼此合作过程中, 围绕学习任务, 有目标地予以探究。尊重学生自愿选择权力, 鼓励他们运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等方法来相互合作交流, 引导他们主动表达交流;多运用形成激励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让他们在彼此合作探究过程中享受自由学习的快乐和积极向上的自信动力。建立在这样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基础上的运用, 能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自由, 有效激活他们的学习内驱动力, 将语言知识积累自觉主动转化为实践运用。如上所述, 英语教学中从学生学习认知需要研究对策, 为他们创设和谐学习情境氛围, 发挥他们主体学习能动性, 对增强学生学习认知体验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自我主动实践体验中感受英语学习的过程, 体味学习快乐, 利于激活他们学习内驱动力, 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摘要:尊重学生学习差异, 创设和谐学习情境氛围, 有效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围绕学生英语学习需要, 突出自由和谐、自然求知和自主探究策略运用, 利于活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学生主体学习需要基础上的教学策略运用体现了生本主义教学理念,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和谐,愉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第2版

[2]崔恒俊.快乐学习英语, 自由享受过程[J].考试周刊, 2013年76期

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 篇7

在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吴加全老师的主持下, 《“自然—目的”性教学实践研究》已初现成效, 确立了“自然—目的”性教学的呈现结构:确定主线 (制定目标) ——创设情境——暴露问题 (实施目标) ——提炼建构 (明确目标) ——变式反馈 (深化目标) , 其中“暴露问题”就是在数学情景中,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探索问题, 展示过程, 暴露问题, 矫正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

那么,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使“暴露问题”这个学习活动能巧妙、自然的生成呢?我们的课题研究做了以下尝试.

一、要营造“学生无错”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暴露问题

所谓“学生无错”, 即不轻易否定学生, 每一个学生的答案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他们在剖析自己答案时, 教师可用数学原理加以引导, 使学生在没有压力, 没有权威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暴露问题, 并逐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实现“学生无错”, 教师需要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激活学生的学习“内源”, 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生活的温馨, 体验到课堂交往的快乐, 收获到课堂学习的愉悦, 从而内生并保持一种对于课堂生活的自我归属感.这时, 学生心情放松, 思维敏捷, 常会有奇思妙想, 也可能忘乎所以, 信口开河.此时的“奇思妙想”、“信口开河”均是学生暴露错误的机会, 也是引发教师授课灵感, 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时机.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 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 体验到学习的进步, 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 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巧妙、自然地利用“问题”资源, 诱导学生暴露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课堂越来越开放.合理、有效地利用“问题”资源, 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掌握学情, 熟悉知识结构, 能预知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而在教学中预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研讨中, 敢于暴露问题, 诱其质疑、争论、反驳, 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从而加深对易错点的认识和记忆.

“暴露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生碰撞的过程, 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 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 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 在争论中明理, 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三、采用迂回战术, 教师是问题的暴露者

当学生由于思维层次或知识结构的局限, 无法暴露问题时, 为了避免直接或生硬地将问题暴露出来, 教师更应发挥教学智慧, 让“问题”巧妙、自然地“暴露”.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迂回战术, 比如, 讲解习题时, 故意展示错误, 让学生来“找茬”或者在某个环节教师有意犯错, 让学生来发现改错……这种情况下教师是问题的暴露者, 而学生发现了教师的“问题”, 并解决了问题, 对学生来说, 是不是更有成就感!

乌鲁木齐县的自然地 篇8

最能体现对自然的尊重, 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功能性的建筑体量就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园林在这里成为自然精神和大宇宙生气、节奏的聚集处。园林中的建筑不再是物质上的建筑, 园林不再仅仅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于是园林因“气”的律动成为活泼的生命之源。

1. 造型与自然

在中国的文化中, 造型固然是重要的, 但是更能体现建筑特点的就隐藏于体块内部的意识、观念、想法。安阳殷墟是商朝的标志, 其中出土的甲骨文是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长城是秦王朝暴政统治的缩影同时也是能够统一中原大地的功臣;明清时期的紫禁城是集权统治的中心, 是多个民族文化交融所留下的精髓……这些正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之美所在。

2. 中国园林空间造型的特征

中国的园林高度注重人与自然的亲和、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身临其间, 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使环境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启示。空间规划时反对刻板的造型, 反对机械的程式, 反对秩序的规划。其讲究因地制宜、道法自然, 因而在“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变幻之中体验自然的奥秘, 追求自由的境界。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自由。

2.1 轴线

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 都会有数条轴线贯穿其中。私家园林中, 轴线就是府邸轴线的延续, 因而加强了府邸与园林的关系, 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但为了避免规划上的单调, 一般会在轴线两侧建造观赏价值较高的建筑, 形成视觉中心。利用主次结合的布局手法, 使人们在主轴上观赏主要景点时同时会被次轴上的景点所吸引, 增加了园林的空间感。

2.2 变化的空间序列

人们对园林空间的感知是以园林内的某一物质要素为视觉中心, 来观察园林内各个组成部分, 从而获取园林空间结构。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规划手法来体现园林中某个角落的造型。

2.2.1 空间对比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在空间中的处理手法上经常会采用对比的手段。在整体布局上, 注重游人视线的不断变化, 景致会产生小大, 低高的韵律感, 使空间会显示出生动、自然且不露痕迹的“以无尽尽之”之感。[1]

私家园林由于本身建筑面积的局限采用以小衬大通过视线的变化来达到扩大建筑范围的方法。皇家园林占地较广, 为了更加凸显皇室贵族气质, 皇家园林同样会采用这样的造物手法。皇家园林常与宫殿相连同私家园林与府邸相连的总体结构一样。经过封闭的院落空间, 转折后进入空间开朗的园林中, 有限的人工建筑庭院空间与无限的自然山水空间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

从总体布局角度看, 景区内不同建筑群之间空间的对比;单体建筑之间空间的对比;庭院之间空间的对比;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对比等。从空间形式角度看有空间大小的对比;空间虚实的对比;空间形体对比;闭合与开敞空间对比等。我国园林建筑师巧妙运用这些对比关系, 进行园林建筑空间处理, 诞生了许多令人叫绝的艺术作品。

2.2.2 空间组合

园林中的“曲径通幽”最后总会伴随“豁然开朗”。

在某些园林结构中, 会以院落空间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产生许多更小的建筑院落。另一些园林中, 会采用由四周向中心收缩的手法造型, 以水为中心布局向四周延伸, 水在这里既阻隔了空间又扩大了空间, 丰富了园林中的景致。周围通常会采用隔景、借景等方法, 在使游人“雾里看花”几经转折后顿时豁然开朗。

2.2.3 空间优化

在古代园林设计中, “道法自然”被作为基本的设计原则保留下来。[2]理水造景, 叠山造景, 修建筑景, 花木造景, 动物造景构成中国园林的五大要素。

古人云:“水性至柔, 是瀑必劲”、“水性至动, 是潭必静”。而在中国古代园林中, 基本上是“无园不水”。“一池三山”、“山水相依”、“背溪随地作低平”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3]

园林中, 由于空间的局限性, 山的造型空间狭小, 叠石山成为最有代表性的假山艺术。其布局及造型多呈现幽静、闲适、古雅、淡泊。[4]假山在园林中靠着它特有的表现力, 与水相结合, 刚柔并济, 充实了空间形态。

我国传统建筑以木质架构为主, 这就意味着建筑体量一般较小, 单体造型较为简单, 在园林中常有厅、堂、楼、阁、轩、榭、舫、亭、廊等, 丰富了空间的可观性。

花木是园中造景的素材, 同时也是观赏的主题, 并且园中建筑也常以周围花木命名。利用花木的季节性, 形成园中四季独特的景色。

动物作为自然生态环境中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在对大型园林的造型中结合大规模的自然山水营造, 让动物在其中发挥其活跃的一面, 满足园林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小型私家园林中, 多以设置鸟笼, 兽馆的形式让动物在园林空间中生存。

园林建筑与山、水、植物有机结合, 情景交融, 构成优美的风景画卷。“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园林创作的基本思想, 而园林建筑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

3. 结语

造型源于自然, 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 来自自然的花鸟虫鱼都可以称为绘画的题材, 有时, 使画面产生联想的空间恰恰是以无代有, 同样, 在园林空间处理上, 虚实相间, 让空间有足够的“空”间, 让人驻足流连, 达到借景离情的意境。

盲目模仿西方城市摩天大楼景观的时候,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学者正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和古代文化遗产, 为塑造现代人居住环境自然协调寻找新的灵感启迪。[5]

摘要:本文在浅析了自然对造型的影响基础上, 探寻了中国古代园林空间造型手法。在工业高度发达的现当代, 我们更应该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 找到适合人类前进而且不破坏自然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自然,空间造型

参考文献

[1]王昀, 空间的界限[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8

[2]莫殿霞,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文化观[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7. (6) ;62

[3]张富云, 赵燕, 于江波, 园林水景配置与设计[J];广东园林;2005. (1)

[4]http://www.yihed.com/News/news/200811713401.html

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 篇9

电影的主人公平野勇气原是个孱弱、废柴式的城市男孩,升学考试落榜后,勇气偶然间受到海报的鼓动,报名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木工学习班,满腔热血地来到了三重县——一个风景虽美却交通闭塞、没有现代通讯的深山村子。初次接触伐木工作的勇气极不适应乡村的工作和生活,他吊儿郎当、逃避课堂,不把林工当作一回事,一心只想“离开这个鬼地方”;但是渐渐地,勇气受到了工友们的感染,开始自觉起床、用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对待伐木职业,终于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可,还被邀请参加村里48年一次的大祭祀,共同砍伐“树王”,为山林和人类祈福。实习期满后,勇气依依不舍地与美丽的自然、幽静的山村和善良的朋友告别,回到了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却在家门口嗅到了木头的芬芳气息,勇气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山林难以割舍的情感,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充满原始美好气息的三重县。

山林与城市

从最直观的层面而言,《恋上春树》呈现出的灵秀山林和苍翠树木很容易唤起观众对林木的向往之情,也让人很自然地将林区生活与都市生活并置和对照。一提到都市,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高耸的现代建筑、繁忙的上班族和拥挤的车道,同时也会联想到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与城市的现代化生活不同,山里的一切都是缓慢而宁静的。电影中,平野勇气被分到中村林区,汽车在一座座茂密的青山中穿行。这是树的世界,是幽静的天堂,林木苍翠参天,风在林海中穿梭回响。村子距离县城的商业街很远,即使开车也至少要两个小时,对村民来说,两个钟头的车程已是十分便捷,可对来自城市的勇气而言,却是不可思议的漫长。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都市,就像一台不分昼夜、永不停歇的永动机,不断地追逐效率与利益;而依靠土地和雨水为生的村民和山林,却百年如一日地养护着和谐的自然,彼此扶持着对方的生存与繁衍。林工管理和修剪山林,有利于树木吸收雨露、茁壮成长,结实良好的木头又是村民和工人的生活必需和收入来源,在这里,自然与生活一样重要和神圣。

向往大城市与热爱大自然,似乎从来就是一个矛盾。亲近自然就意味着要离开城市的浮躁和喧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和梭罗瓦尔登湖小驻都是对城市生活采取的逃离态度。在《瓦尔登湖》中,梭罗仔细记录了自己与自然相处时的感悟,从春天到冬天,阳光风雨变幻,心境却不骄不躁,亲手建造木屋,开荒种植蔬菜,与小动物打交道,与神秘的自然和谐相处,梭罗绘声绘色地描绘着人与湖的心灵沟通。然而与此不同的是,电影《恋上春树》中的村民原本就是世世代代的山林中人,他们隐居于此并不是要逃避城市的喧嚣,也不是出于某种心灵内在的追求,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桃源人”,更是整片森林千百年来的敬畏者和守卫者。时代变迁,环境变化,汽车、电锯和地理信息系统改变了村中居民的生活,却从未动摇人与深林共生共融的美好理念,科技被用于保护树木,科学育种,合理采伐,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既维护了森林生态的和谐与长存,也哺育了村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

然而,电影主题显然还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古语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勇气第一次参与砍掉了一棵百岁之树,他深深感受到大树的威严与林工工作的专注和细致。在木材交易场上,中村林区的山木卖出了惊人的高价,返程的路上,勇气兴奋地问村长:“这么好的价钱,为何不把老树都砍掉?这样我们就成千亿富翁了。”村长反问他,如果现在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把老树都砍伐殆尽,那我们的后代将如何生存?现在砍伐的百年老树是一个世纪前林工种下的,前人栽树,后人才能乘凉。同样,林工现在种下的一棵棵幼苗,也只有在百年之后才有这样的价值,植树人辛劳付出的成果他们自己是看不到的,这是用今日的奉献,为后代积累财富。尊重前人,牵挂后代,这何尝不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应有理念!因此,电影取材和讲述的虽然是森林故事,实则是对全人类未来的关切。

回归原始的纯净

几乎是每一类主题都无法回避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传统通常意味着回归本真,从原始生活中汲取营养,而“现代”却常常站到了传统的对立面,意味着开拓、掘进和破坏。喧嚣久了,便会渴望宁静,《恋上春树》中充满了对原始和传统的赞美,这对疲于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无疑是心灵的抚慰。

在电影中,勇气的成长就是从“现代”到“传统”的反向过渡。勇气自小长在城市,衣食无忧,叛逆又渴望独立,他带着城市文化进入僻静原始的三重乡村,伐木工作虽然疲惫枯燥,却处处充满人性的温情,前辈与喜对勇气照顾有加,看似严厉实则关切;直纪为饥肠辘辘的勇气送来午饭。生活中的感动和惊喜使勇气渐渐褪去了城市的焦躁和浮夸,变得纯真自然,他认真学习伐木技巧,聆听前辈经验,尊重长辈,敬重神灵。传统并不是封闭的,而是有限度地接受现代文明的滋养。村民们在传统中生活,又能将现代技术加以运用:虽然在林区没有手机通讯讯号,没有抽水马桶,但他们却能运用先进的定位系统来管理山林;林工们不仅能熟练运用原始拉锯,也掌握了现代电锯的操作。回归传统,从原初中找寻现代的影子,这或许是影片认可的最佳生存方案。

回归传统并不意味着丢弃对神明的信仰。现代科技的实证精神已判决了上帝的死亡,人类失去了精神指引,在信仰缺失和狂欢化的后现代文化模式下,人们心中实际上是呼唤神的降临的。影片中,原始林区居民们虔诚地供奉着山神,驾车经过神像时,村民们都会停下车静默祈祝;盛大的祭祀典礼上,男性村民清一色只穿兜裆裤,用赤裸的身体传递对神明的坦诚的敬仰。村民们认为,山林是受神明看管的,以伐木为生的他们自然也受到神明的看管与庇佑,因此,“留山日”禁止一切砍伐作业,也禁止人们踏足山林——传说此时进入山林的人将不再出来,因为这一日正是山神清点山林树木的时候,如果人在里面,也将被作为树木,从此留在林中。然而,村民们对神灵的信仰虔诚却不愚昧,当小孩儿健二在“留山日”闯入山林失踪后,村民们打破禁忌入山寻人。虽然勇气在山神的引领下找到小孩儿的一幕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实际上却是对前面男主角掰了一块饭团孝敬神明的回应,这恰恰是神明对勇气和全体村民的庇佑。

那么,当现代都市人带着无知和猎奇的心态闯入寂静的山林时,村民又该如何应对?影片中,勇气前女友以拍摄纪实片为名与一众青年朋友闯入山林,他们把林中生活当作一次狂野的度假,用新奇而嘲弄的眼光注视着林工们的劳作,当树木轰然倒下,都市男女的反应竟是大笑和嬉闹。当纯净和虔诚的环境被打破,都市与乡村的矛盾便尖锐起来。勇气最后怒不可遏地将青年男女相机中的内存卡丢弃到了丛林深处,并呵斥他们即刻离开这片不容玷污的土地。来自“城市”的勇气最终将野蛮的城市流弊逐出了“乡村”,这其实也意味着原始的乡村精神对城市弊病的净化和改造。

在自然中成长

人类本就起源于自然。原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食物链的一个环节,而后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摆脱了刀耕火种的生活模式,进入到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现代社会是否促进了青年的成长?电影中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勇气自出生便在城里生活,可他却没获得一点长进,而他在三重县经历的却是脱胎换骨的一年。事实上,勇气的改变不只是受村民的影响,更受到自然的洗礼。

初到山村,勇气便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胁”,从清晨悠闲爬过脸颊的蜥蜴到密林深处的水蛭,从出没于山野的蝮蛇到盘中的鹿肉,勇气深刻感受到乡村生态对城市文明的“入侵”。勇气第一次拿起电锯时,风从树干间蹒跚而过,木茎的断裂声、树叶的婆娑声、飞鸟的扑棱声在林中穿梭回响,参天大树倒下时的轰然不免使勇气胆战心惊,他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林中的暴雨来得突然,雨水滋养土地的声音,滴落发梢的黏腻感,仿佛都是自然对他的洗礼和净化。

不过,自然对人类的教育是需要时间的。和勇气一同前往山村的“工友”大多放弃了乡村的历练,选择重回城市,他们是“自然教育失效”的案例。每年的夏天,为数众多的游客克服高原缺氧的困难,经过漫长的旅途,到西藏的人间仙境寻求放松和慰藉,然而旅程结束,他们仍旧要回归城市的喧闹,他们又能获得多少自然的启迪?现代都市为生活营造了种种的便利,也隔绝了传统生活的“自在”,煤气灶和各种厨具取代了山野间的袅袅炊烟;豪华的轿车与落地窗彻底遮盖了蓝天白云;公园和人造盆栽的风头盖过了山林鸟兽和山溪田园。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城里用柴火煮饭或是用墨镜仰望蓝天就能得到自然的滋养?当然不是。影片告诉我们,要接受自然的教育,就必须打破对固有价值观的执着,带着“自然心境”而非“城市心情”与自然磨合,在自然中成长。

上一篇:媒体记者下一篇: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