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2024-10-25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精选12篇)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篇1

1 育秧准备

1.1 床土准备

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壤土。大田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kg/667m2作床土, 另备未培肥过筛细土25kg作盖籽土。

1.2 秧田准备

秧田地最好在上一年秋季翻地, 翻地后经过一冬的风华, 有利旱找平、旱作床、作床后在压实, 做成宽1.5m, 长10~15m的床面, 挖好床头沟和排水沟以利排水。

1.3 种子准备

选择优质、高产、稳产、分蘖中等、抗性好的盐丰47, 一般大田用种量为2.5~3kg/667m2。机插育秧的播种量相对较高, 一般的芽谷播量为120~150g。

2 育秧技术

2.1 机械化育秧播种

准备适宜数量的硬塑盘作为托盘周转。播前要调试好播种机, 使盘内底土厚度稳定在2~2.5cm;精确调整好播种量, 使每盘播芽谷稳定在预先确定的适宜范围;覆土厚度0.3~0.5cm, 以看不见芽谷为宜;洒水量控制在底土水分达饱和状态, 覆土后10min内盘面干土应自然吸湿无白面。

2.2 高温高湿促齐苗

播种到出苗期一般为棚膜密封阶段, 以保温保湿为主, 只有当膜内温度超过35℃时才可于中午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降温, 随后及时封盖。此间若床土发白、秧苗卷叶时应灌“跑马水”保湿。

2.3 及时炼苗

在秧苗出土2cm左右、不完全叶至第1叶抽出时 (播后3~5天) 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 遇烈日高温容易灼伤幼苗。

2.4 用好“断奶肥”

断奶肥一般在一叶一心期 (播后7~8天) 施用。秧池田用腐熟的粪清500kg/667m2兑水1 000kg/667m2或用尿素5kg/667m2 (约合每盘用尿素2g) 兑水500kg/667m2, 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

2.5 看苗施好送嫁肥

一般在移栽前3~4天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叶色褪淡的脱力苗, 用尿素4~4.5kg/667m2兑水500kg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 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 用尿素1~1.5kg/667m2兑水100~150kg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 切勿施肥, 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

2.6 适时控水炼苗

晴天保持半沟水, 若中午秧苗卷叶时可采取洒水补湿。阴雨天气应排干秧沟积水, 特别是在起秧栽插前, 雨前要盖膜遮雨, 防止床土含水率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栽插。

2.7 坚持带药移栽

在栽前1~2天用2.5%快杀灵乳油30~35ml/667m2兑水40~60kg进行喷雾。在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区, 防治时应加10%吡虫啉乳油15ml/667m2, 控制灰飞虱的带毒传播危害, 做到带药移栽, 一药兼治。

2.8 正确起运移栽

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 叠放于运秧车, 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 切勿过多而加大底层压力, 避免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 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 让其秧苗自然舒展, 利于机插。

3 机械插秧技术

3.1 水田耕整机械化工艺路线

在满足农业技术和机插秧技术要求的前提下, 合理选择、使用水田灭茬耕整机械化工艺和作业机具的技术。先灭茬耕翻、晒垡、灭茬碎土、灌水泡田、耙田、耥平田面。

3.2 作业技术要求

旋耕深度10~15cm, 犁耕深度12~15cm, 不重不漏;田块平整无残茬, 高低差不超过3cm, 表土硬软度适中, 泥脚深度小于30cm, 沙壤土插前沉淀1天, 壤土插前沉实2天, 粘土插前沉实3天, 提前灌水泡田12~24h后进行灭茬耕耙作业;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 泥浆深度5~8cm, 水深1~3cm, 要求上糊下实。

参考文献

[1]臧勇.水稻机插大棚 (工厂化) 育苗技术[J].北方水稻, 2010, 40 (2) :51-52.

[2]王彦, 王力波.水稻工厂育苗机械插秧技术经济分析[J].价值工程, 2011, 30 (15) :140-141.

[3]王宇.工厂化大棚育苗培育机插壮秧的几点技术措施[J].北方水稻, 2014, (4) :63.

[4]马兴全, 侯守贵, 代贵金, 等.辽宁水稻大棚工厂化育苗技术[J].中国稻米, 2015, (2) :77-79.

[5]游爱兵.浅谈水稻机插秧的优势及工厂化育苗技术[J].湖南农机, 2011, 38 (6) :19.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篇2

水稻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镇新海村进行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尝试,并获得成功.经几年努力,全镇机插稻面积从300亩发展到近万亩,目前已拥有高速插秧机13台、手扶式插秧机5台.通过多年实践证明,要搞好机插稻,培育壮秧是关键.由于机插稻秧龄弹性小,栽插时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即使育好秧也不能插好田.因此只有改变自然条件,增加抗灾能力,培育优质壮秧,才能大面积推广机插稻.笔者在新海村进行了水稻大棚(简易工厂化)育秧试验,采用钢架大棚、塑盘育苗、机械播种的方法,获得成功.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作 者:陆永良 姚雪球 倪雪荣 王志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农技站,215427 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S5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 篇3

东方鲀(Fugu)是一类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的水产珍品。据测定,每100g肉中含蛋白质18.7g,比黄鱼的含量要高;而脂肪的含量为0.26g,是鱼类中脂肪含量最少的一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因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食与熟食皆宜,并可制成风味独特的干制品,被我国沿海渔民和日本、韩国国民视为上等水产品。东方鲀还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鱼类,其生殖腺、内脏及表皮等器官中含有剧毒的神经性毒素,称之为河鲀毒素(TTX),在医学上极有应用价值,国际市场每克河鲀毒素售价高达5—6万美金。福建省东方鲀养殖规模大,但大部分养殖模式皆为个体形式:投资分散、养殖成本高、技术水平有限、市场风险大。因此发挥企业优势,集中资金,产研结合,开展菊黄东方鲀(Fugu flavidus)工厂化人工育苗及海水池塘高效养殖技术开发,形成产业化水平,对东方鲀养殖业健康、持续向前发展,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具重要意义。

1 菊黄东方鲀生物学特性

菊黄东方鲀俗称艇巴、乖鱼、菊黄、满天星等,分类上隶属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鲀科(Tetraodontidae)东方鲀属(Fugu),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和渤海。体背面与腹面均被较强小刺,体深黄色,腹面白色,胸鳍附近体侧有一菊花状边缘的横长黑斑,位较低,大部分为胸鳍末端所掩盖。无鳞,无腹鳍。肉无毒,但精巢、肾脏、皮及肠毒性强,肝脏、卵巢及胆汁有剧毒,内脏为提取河豚毒素的重要原料。人工饲养条件下,菊黄东方鲀养殖1周年,体重可达100g~250g,养殖2周年,体重可达300g~500g。2冬龄性成熟,产卵期为3~6月份,一次性产卵,卵为沉性粘性卵。

2 亲鱼的来源与强化培育

亲鱼是人工育苗的物质基础,获得一定数量质量好的亲鱼是育苗成功的先决条件。本项目采用亲鱼,2007年3月份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养殖池塘严格挑选菊黄东方鲀亲鱼600尾,♀:♂=5:1,平均体重451.0g。亲鱼年龄为3冬龄。挑选后亲鱼放于后海育苗室水泥池中进行产前强化培育,暂养密度为3kg/m3~4kg/m3,投喂牡蛎肉,每天投喂4~6次。同时避免惊扰,保持环境安静。日换水量1~2次残饵及排泄物及时吸出以免影响水质。催熟、催产期间,由于多次操作影响亲鱼摄食,此时更应耐心投喂,保证亲鱼整个催产期间的营养需求。

3人工催熟、催产

菊黄东方鲀无明显副性特征,在未成熟时难于从外表区分并准确挑选雌雄个体。达性成熟年龄后,在繁殖季节,可初步判定亲鱼雌雄:雌鱼腹部较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轻压腹部较软,腹部前后均匀一致;雄鱼腹部较紧缩,两侧有条较硬肉块,有的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从生殖孔流出。若挤不出白色精液的亲鱼,暂时不能断定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必须经催熟、催产后进一步认定。

菊黄东方鲀催熟、催产用激素为地欧酮(DOM)、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其注射剂量分别为(按每kg雌鱼重量计算):DOM2.0~2.5mg/kg;LRH:2.0~4.0g/kg;HCG:300~500IU/kg。雄鱼注射剂量灵活掌握,通常为减半,成熟度好时不注射。催产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菊黄东方鲀亲鱼催熟、催产注射时间一般在上午9:00~10:00、下午15:00~16:00进行。注射部位主要为胸腔注射:从胸鳍基部向胸腔内与身体呈45度角入针,入针深度为1~2cm,不能太深,以免伤及脏器。也可采用背部肌肉注射。

菊黄东方鲀亲鱼经暂养正常摄食后,密切注意其性腺发育情况及时进行催熟、催产,以提高亲鱼获产率。菊黄东方鲀人工催产以小剂量多次注射为好。第一针主要目的为催熟,注射DOM或LRH;第二针后则注射LRH与HCG混合物。注射剂量视亲鱼成熟情况而定。

菊黄东方鲀产卵方式与其它东方鲀(双斑东方鲀、红鳍东方鲀等)一样,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自行产卵亲鱼少,绝大多数亲鱼必须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即干法授精。具体做法为:当发现有临产雌鱼时,先挑选一定数量(视临产雌鱼数)成熟度好的雄鱼作准备,然后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提取亲鱼头部,另一人双手抓尾部,抓鱼头之人右手自上而下缓缓推挤腹部,成熟卵即会顺利流淌出来,然后挤入适量精液,摇匀或用鸡毛搅拌均匀,静置3~5分钟,慢慢加水数次,将多余精子冲洗干净,至水清为止。装卵容器以新塑料桶为好,以减少受精卵粘附桶壁。菊黄东方鲀为一次性产卵型鱼类,卵子发育同步,人工授精时必须一次挤完。在人工授精过程中,雌鱼经常出现鼓气现象而影响挤卵,可采取把亲鱼倒放于湿毛巾上,轻拍其身体两侧,待气消后继续推挤。

500尾雌菊黄东方鲀共产卵30.3kg。

4 受精卵孵化

受精卵收集后置于0.5m3孵化桶中孵化,孵化用水为砂滤海水,孵化密度为1个/ml~8个/ml,大充气,使受精卵上下翻动。经144h~156h仔鱼开始孵出,从仔鱼开始孵出至孵化完毕还需2 d~3d;孵化期间应及时捞去表面的泡沫、油膜,保持水质清新。换水量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为:第1d~4d,每天50~60%;第5d~6d,每天150%~200%;第7d~8d,每天70%~80%。

30.3kg受精卵共孵出仔鱼1800万尾。

5 仔鱼的分离

菊黄东方鲀从部分仔鱼开始孵出至全部仔鱼孵出需经2d~3d,由于仔鱼孵化前后时间相距较长,为保证仔鱼发育良好,先孵出的仔鱼要及时与未受精卵、未出膜卵分离。第一天孵出仔鱼,数量少(占总孵出量10%~20%)而且运动能力较差,停气后基本不上浮,不适宜进行仔鱼的收集;第2d、3d为仔鱼的集中孵出期,开始进行仔鱼的收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收集前先换水80%,保证水质清新和充足的氧气;收集时停气2min~3min,未孵出卵及死卵沉于孵化桶底部,仔鱼上浮于水体表层,此时用水瓢把上层仔鱼轻轻移入另一盛有干净海水的孵化桶中,上浮仔鱼基本移出后迅速恢复充气。移出仔鱼集中于另一孵化桶中进行暂养,微充气。

6 仔鱼前期培育

菊黄东方鲀仔鱼收集后,放于室内水泥池集中培育7d~15d,可提高其成活率。使用前用漂白粉消毒,进水经5micron海水过滤袋过滤,放苗时水位控制在1m,以后每天加水20cm~30cm。放养密度为1万尾/m3~8万尾/m3。仔鱼孵出后第5d开口,可以直接投喂轮虫,密度为5个/ml~8个/ml,每天投喂2~3次,第10d投喂密度为8个/ml~10个/ml,轮虫投喂前需用小球藻或营养强化剂强化24h。每日添加适量的小球藻以调节水色,密度为2-3×106cells/ml。每天加水或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换水量为:第5d~8d基本不换水,每日添加少量新鲜海水;第8d~12d每日换水30%~50%;第12d~15d每日换水70%~80%。培育期间每日认真观察仔鱼摄食情况,测量水温、盐度、饵料密度。

1800万尾仔鱼经前期培育共培育出后期仔鱼1500万尾,成活率为83.3%。

7 仔、稚、幼鱼后期培育

放仔鱼前池塘彻底清塘,保留水深30cm,每667m2用25kg漂白粉或100kg生石灰带水消毒,检查池中杂鱼虾是否全部死亡。确定消毒有效后,进水100cm左右(进水必须经过100目筛绢过滤,以免杂鱼虾及杂鱼虾卵、幼体入池)。然后进入放仔鱼前水质调节及活饵料生物培养(肥水)。肥水一般用无机肥料(如尿素、过磷酸钙等),也可用杂鱼虾肉浆、鳗鱼粉等,具体用量及种类视池水情况及放仔鱼时间而定。春季水温慢慢升高,一般经3d~5d肥水后,池中天然饵料生物大量繁殖,达到一定密度,即可考虑投放仔鱼。放仔鱼前主要注意天气变化(如刮风等)及池水温差。放仔鱼后15d~20d,菊黄东方鲀主要摄食池中的天然生物饵料,此后即可驯化投喂人工饲料。因此土池培育前期的关键是培育足够量的生物饵料,供菊黄东方鲀摄食,此阶段主要投喂杂鱼虾浆拌鳗鱼粉,均匀泼洒,每天两次。每天晚上检查池中生物饵料密度,及时调节第二天投喂量。培育后期,随着仔鱼发育生长,单靠池中天然饵料生物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应开始投喂人工饲料进行驯食。人工饲料包括鲜活鱼肉糜(块)和人工配合饲料。土池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水质监测、投饵、巡塘等。每天测量池塘水温、盐度一次。投喂饵料时适当延长投喂时间,尽量让稚幼鱼都能摄食,以防稚幼鱼参差不齐而影响其成活率。培育前期基本不换水或少量换水,减少生物饵料流失;培育后期残饵量及鱼苗排泄量增多,必须勤换水、多换水。根据天气及稚幼鱼活动情况,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和调节水质。平时做到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时进行水质测定和仔稚幼鱼生物学测定。

前期培育1500万尾仔鱼经后期培育,共培育出菊黄东方鲀幼鱼(平均全长4.5cm)380万尾,育苗成活率25.3%。

8 病害防治

(1)烂鳍病

病因:此病于亲鱼入池后数天发生,可能与亲鱼捕捉运输等机械操作受伤感染有关。

症状:鱼体的胸鳍、臀鳍、尾鳍等处溃烂,有的溃烂处充血发红。

防治方法:

①挑选亲鱼时尽量选少受伤亲鱼,运输、操作时小心谨慎;

②用(1~2)×10-6(m/m)聚维酮碘浸泡,连续2d~3d;

③用0.1%KMnO4溶液涂于患处,静待1min~2min后放回原池。

(2)隐核虫病(白点病)

病因:鱼苗感染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

症状:病鱼的体表、各鳍鳍膜和鳃有大量虫体寄生,严重者形成一层白色混浊状薄膜,肉眼可观察到许多白点。病鱼摄食差,呼吸困难,游泳无力,最终窒息而死亡。

防治方法:

①鱼下塘前彻底清塘、消毒;

②淡水浸泡病鱼10min~30min,连续3d~5d;

③用0.3×10-6(m/m)醋酸酮全池泼洒;

④用1.0×10-6(m/m)硫酸铜和0.4×10-6(m/m)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⑤用(30~50)×10-6(m/m)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⑥用(1.0~2.0)×10-6(m/m)舒平全池泼洒。

(3)海盘虫病

病因:鱼苗感染海盘虫

症状:海盘虫寄生在鱼体的鳃丝上,由于其刺激和固着器损伤,使鳃部大量分泌粘液。大量寄生时,鳃丝变白,鱼体消瘦,体色变黑,游泳无力,沉底死亡。

防治方法:

①鱼苗捕捞放养(特别是移入小水体养殖)前用淡水浸泡10min~20min;

②用6%~8%浓盐水浸浴病鱼5min~6min;

③用(100~150)×10-6(m/m)福尔马林浸泡20min~30min;

④用0.5×10-6(m/m)敌百虫全池泼洒。

(4)气泡病

病因:育苗池中单胞藻大量繁殖,水中含氧量呈过饱和状态引起。

症状:稚幼鱼皮肤与肌肉之间产生许多气泡,使鱼苗失去平衡,游泳缓慢,浮于水面打转。

防治方法:

①控制单胞藻大量繁殖;

②加大换水量。

(5)畸形病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营养有关。

症状:鱼苗畸形、脊柱弯曲。

防病方法:

①投喂鲜活饲料,勿用单一品种;

②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精选饲料原料并保证质量;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篇4

1 大洼县农业及水稻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

大洼县隶属于辽宁省盘锦市, 位于盘锦市南部、辽东湾北岸, 辽河、双台子河冲积的三角洲上。东南及南部为大辽河所环抱, 隔河与海城市、大石桥市及营口市区相望, 西濒渤海, 北与盘锦市区、盘山县相接壤。地处东经121°48′~122°21′, 北纬40°41′~41°09′之间。全县下辖14个镇, 面积约1 683km2, 总人口约40万人, 属于南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无霜期175天左右。大洼县已形成以水稻生产为基础, 棚菜、水产、畜禽、芦苇五大主导产业全面发展的大农业生产体系。

2013年全县水稻工厂化育苗已形成以市场为依托、工厂化育秧基地为主导, 农户积极参与的格局。育苗辐射范围已扩展到全县14个镇及周边县、区, 有效引导全县73万亩水田向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以科技为支撑、秧苗供应与生产示范有机结合的工厂化育秧基地中心。

1.1 大洼县水稻工厂化育苗的主要做法

1.1.1 大洼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工厂化育秧+基地”的形式, 带动农户形成规模化的支柱产业, 借助国家惠农政策, 由国家、农户自筹资金6 400万元建成占地2 300亩、1 600栋规模的工厂化育秧基地。

基地通过“品种选择+代育+代插+代收”的方式提供一条龙服务, 并大力实施集约化工厂育秧技术, 以创新性的发展模式推动大洼县现代农业发展。

1.1.2 加强指导培训, 提升科学化水平

以工厂化育秧高技术准入为基础, 育秧基地或农科站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指导培训, 包括田块整理、移栽规格、施肥情况和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对农户提出建议, 减少农户损失。

1.1.3 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产销体系

一方面, 加强宣传, 积极引导农户选用工厂化育秧进行移栽, 提高秧苗抗病虫害能力及水稻单产;另一方面, 通过村级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信息, 积极与农户联系衔接进行订单化生产, 逐步拓宽工厂化育秧的销售渠道, 增强了育秧基地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使工厂化育苗逐步形成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机制。2014年全县工厂化育秧基地共发展18个合作社, 会员达6 500余人, 入会土地面积达3万余亩。全县工厂化育秧基地共育640万亩秧苗, 可供35万亩水田机插用秧苗。

1.1.4 创新服务运行机制, 奠定标准化、工厂化育秧基础

育秧基地运行主要采取两种模式, 一是商品秧苗模式:基地统一育秧苗, 农户购苗;二是代育模式:农户或基地指定品种或自购品种, 基地收取一定费用后代为育秧苗。大洼县积极推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机制, 对农户移栽的秧苗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基地通过进一步加强与农户、村级专业合作社联系, 采取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工作方式, 扩大育秧规模, 提高秧苗质量, 为大洼县工厂化育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水稻工厂化育苗存在的问题

2.1 农户种植观念落后, 制约新技术的推广

受传统农业耕作思想的影响, 大洼县水稻种植业长期以来是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 种植规模小, 生产效率低, 制约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2.2 资金短缺, 育苗大棚自动化程度低

由于本地工厂化育苗的大棚多是农户自建的, 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水平上有一定的欠缺, 导致大棚的质量与标准化、自动化高的育苗大棚相比具有一定差距。

2.3 水稻工厂化育苗的相关配套技术不完善

工厂化育苗的有关育苗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管理规范等还没制定和完善, 难以提高秧苗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在育苗温室结构建筑、育苗设备与设施、基质配置和加工、育苗环境因子控制、育苗技术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农户育苗技术含量低。

2.4 投入高、效益低, 严重影响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由于工厂化育苗的棚室建设投资较高, 秧苗的利润较低, 且需要消耗水、电、人工等运营成本, 育苗大棚在出苗后处于闲置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企业投入成本回收慢, 经济效益低等后果, 严重影响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3 加快推进水稻工厂化育苗发展的措施

3.1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农户素质

根据农时, 邀请专家开办技术培训班为工厂化育苗的农户进行专业培训,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送技术、送服务到田间地头, 利用科普大集, 大篷车等方式无偿发放宣传手册, 利用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传播工厂化育苗技术。

3.2 增加项目投入, 争取资金扶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的项目资金, 加大工厂化育苗方面的补贴资金力度, 减轻农民负担。在贷款和税务减免方面, 银行、税务给予企业和农户以政策扶持。

3.3 因地制宜, 制定技术操作规范

根据大洼县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推广方面的调查研究, 制定统一的技术操作规范, 减少农户损失, 提高效益。

3.4 搞好示范推广, 提高棚室利用率

积极探索工厂化育苗有效的经营方式, 提高水稻工厂化育苗的利润空间, 增加农民收入。学习其他地区成功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 搞好示范推广, 提高棚室利用率。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洼县水稻工厂化育苗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提出加快大洼县水稻工厂化育苗的措施, 为更好地实现大洼县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篇5

工厂化育插秧以建设标准化育秧工厂为前提,主攻育秧薄弱环节,实行机械流水线播种、大棚绿化旱育、机械栽插、配套大田管理,融合农机农艺技术。该技术能培育适宜机械化栽插的适龄壮秧,规范机插作业。根据机插水稻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大田肥水管理,能有效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足穗、攻大穗、从而实现稳产高产。

一、科学选择品种

选择适宜机插特点(短秧龄、低位分蘖力强)高产、优质、多抗水稻品种。无茬口矛盾的(如空闲茬、早熟油菜茬等),可选择生育期相对较长、增产潜力大的品种。茬口季节紧张的(如小麦茬),应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高产稳产品种。一般中籼杂交稻选择全生育期135天以内的品种,常规中粳稻选择全生育期140天以内品种,尤其是麦茬稻应严格掌握。采取钵育机插秧的品种,生育期可以适当延长10

天左右。

二、旱管培育壮秧

1、明确机插壮秧标准。毯状秧苗要求秧龄20±3天,叶龄3.5-4.5叶,苗高13-18厘米;每平方厘米成苗常规粳稻1.8-2.5株,杂交稻1.2-2.0株。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苗基部扁宽,叶挺有弹性,均匀整齐,无病虫害。秧块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钵育机插秧龄30±2天。叶龄4.5-5.5叶,苗高15-20厘米,平均单株带蘖0.3-0.5个。

2、科学配制营养土。营养土要求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等。要因地制宜,首选熟化的菜园土(未施过草木灰、土壤呈酸性),其次是旱地土,再次为稻田土,无论采用何种土壤均要经秋冬翻耕晒冻、春耖耙细。营养土培育最好在冬季或早春施肥培育;未经冬季或早春施肥培育的,在育秧前提早30天的,施用三元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培肥,在育秧前提早15天的,施用旱育壮秧剂(比例1:200-250)培肥秧床土;未能提前培肥,可取肥沃素土粉碎过筛使用的,秧苗床配套追肥。未用壮秧剂的要进行床土消毒。备土数量要求,每栽插一亩大田需备100公斤营养土,另配20公斤盖籽素土。

3、适期适量播种。以保证水稻安全抽穗扬花为前提,科学控制好播栽期下限和机插秧龄,同时视前茬让茬时间、品种类型和适宜秧龄确定播种时间。一季稻播种时间,空闲田4月上中旬,油菜茬5月初-5月15日前,小麦茬5月中旬-5月25日前。播种量:适度稀播匀播,播前要经种子处理(晒种、精选、消毒、浸种)。毯状机插按标准盘(58厘米×28厘米×2.2厘米)计,杂交中籼稻品种每盘播干谷70-80克(湿芽谷90-100克),每亩大田16-18盘,折合大田用种量1.5公斤左右;常规品种每盘播干谷100-120克(湿芽谷130-150克),中稻每亩大田22-24盘,大田用种量2.5公斤左右。要求盘中种子分布均匀一致。钵育机插,按钵盘规格(61.8厘米×31.5厘米×2.5厘米)计,常规种每盘播芽种50-60克,杂交种每盘播芽种25-30克;每钵常规种4-6粒,杂交种2粒;每亩大田33-35张。播种时间,空闲田4月上旬,油菜茬5月上旬,小麦茬5月上中旬。不同品种类型大田

用种量同上。

4、机械流水线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流水线或活动式播种机具播种。提前摆放秧盘,秧盘内铺装厚约2.0厘米的底土,适量浇透水,机械精控播种后覆土盖种,一般厚度2-3毫米,以不让种子外露为宜,种盘转移进行码堆封膜暗化出苗或移至育秧大棚摆放。

5、全程旱育管理。苗期管理坚持旱控育秧,采用育秧大棚防雨水。二叶一心期前以湿润为主,二叶一心期至移栽前以旱管为主,不旱不喷水。补水方式为喷灌、沟中暗灌为优。水分管理与温度管理相配套,采取大棚保温的要监测棚内温度变化,注意适时打开四周降温防烧苗。秧龄设计在20天以上的,要配套化控管理。一般采用壮秧剂培育营养土,或稀效唑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培肥营养土的苗期一般不追肥,仅追“送嫁肥”和“送嫁药”;未培肥直接用素土播种的,要早施“断奶肥”和“送嫁肥”。

三、提高机插质量

1、提高耕整地水平。整地质量要达到机插作业的基本要求,大田表面平整、田内干净无残茬,土壤软硬适中。最好采用旱翻耕、晒晾垡、水整平;翻犁或旋耕深浅一致,不重不漏,浆、水分清,耕作层适度

沉实。

2、调节适宜株距。插秧作业前,须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一季稻在插秧机行距固定(30厘米)的条件下,可因品种、茬口等不同,相应调节株距(12-16厘米)。

3、把好机插质量。毯状插秧机,要求机插漏插率≤5.0%、伤秧率≤4.0%、均匀度合格率≥85.0%,且达到行直。力求穴苗数匀(杂交稻2-3本、常规稻3-4本),浅栽插,靠行准确,田间无空行。钵育机插采用专用的钵育插秧机插秧,穴数及插(摆)秧深度均匀一致,不丢穴,不空边,保穴率达到98%以上。

四、强化田间管理

1、合理施肥。肥料运筹上,重施基肥、减少分蘖肥、中氮后移。毯状秧大田氮肥的基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杂交中籼稻为5:2:3,常规粳稻为4:2:4。钵育机插秧大田氮肥的基肥:分蘖肥:穗粒肥比例,杂交中籼稻为4:3:3,常规粳稻为4:2:4分期施用。二种方式的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基肥和促花肥各占50%。

施肥方法上,基肥采取先施肥,后翻耕,全层施;分蘖肥分两次(第一次栽后5天左右早施,第二次视苗情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2.5叶施);穗粒肥,杂交中籼稻促花肥和保花肥并重,各占50%左右,常规品种以促花肥为主。

2、科学管水。总体目标是防僵苗促早发,控制高峰苗,后期防早衰。一般机插前要沉淀泥浆,薄皮水栽秧,栽后薄水(0.5-1.5厘米)护苗,5-7天轻晾露田,促扎根立苗,浅水湿润间歇灌溉促早发;超前搁田(杂交中籼稻达到目标成穗数的75-80%,常规品种达到目标成穗数的80-90%),分次轻搁田,由轻渐重,控制高峰苗为目标成穗数的1.3-1.5倍;后期湿润间歇灌溉为主,成熟前7天左右断水,活熟到老。

3、适时防治病虫草害。根据病虫发生规律,重点抓住水稻苗期和大田破口期两个关键生育阶段,秧苗移栽前3天用好“送嫁药”,破口前根据品种特性、病虫预测预报,确定主治对象,稻曲病要在破口前10-15天进行,合理混配药防治。

化学除草最好结合整平后沉淀泥浆时,于栽插前土壤封密处理;大田化除要适度推迟,即待返青后(发新叶2片)施用,保持浅水不过秧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篇6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蔬菜;技术要点;苗龄;基质

中图分类号:S5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5-0003-03

穴盘育苗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育苗技术,是以草炭、蛭石等轻质材料作为育苗基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该技术省工、省力,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与自育自用、自给自足、营养钵加床土的传统育苗相比,具有作业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抗灾能力强、秧苗素质好等显著优点。采用穴盘方法育苗,苗龄比常规苗缩短10~20 d,劳动效率提高5~7倍,且幼苗抗逆性强,定植时不伤根,没有缓苗期。裸根苗的成活率常受影响,而穴盘育苗属于带坨移栽,定植田间后缓苗快、成活率高。培育适龄优质壮苗是蔬菜生产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提高蔬菜生产综合效益的关键技术。没有蔬菜育苗标准化,就没有蔬菜生产现代化。穴盘无土育苗使蔬菜秧苗生产快速、优质、高产、高效,可实现创新示范推广蔬菜生产新技术的目标。

为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中因育苗水平低而造成的减产、效益下降等问题,辽宁省坚持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示范推广,效果显著。实践表明,与营养土钵育苗相比,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成苗率提高10%、苗期病害发病率降低15%、适龄壮苗率提高15%;每667 m2节省育苗用工6个,减少农药施用量25%。

1 育苗前准备

1.1 育苗设施

大型育苗场需配备大空间温室、大型连栋温室、钢架无柱塑料大棚。配套设施包括精量播种机、穴盘、活动式育苗床架、水肥供给系统、水帘风机,以及遮阳、保温和补光等设备。

1.2 育苗基质

育苗基质是穴盘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基质由有机组分(如草炭、椰糠、有机肥等)、无机组分(如蛭石、珍珠岩、河沙)组成,并混有少量肥料(如化学肥料、生物肥)。目前用于穴盘育苗的基质材料主要是草炭、蛭石和珍珠岩。草炭pH值5.5~6.0,EC值0.3 ms/cm,纤维长度0~7 mm;蛭石粒径3~7 mm;珍珠岩粒径2~4 mm。

依季节调整基质配方:4~9月用草炭、珍珠岩和蛭石,配比为7‥1‥2;10月到翌年3月为7‥2‥1。虽然草炭和蛭石含有一定量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仍不能满足多数蔬菜苗期生长需求。在穴盘育苗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除肥料外,播种时还要加入适量水,以保证基质含水量在50%左右。

1.3 穴盘选择

育苗前,按照育苗种类、育苗及计划苗龄确定育苗盘种类。国际上使用的穴盘多为54 cm×28 cm。蔬菜一次育成成品苗的常用穴盘为50孔、72孔、128孔和288孔。黄瓜、茄子、甜瓜育苗用50孔和72孔盘较为适宜;辣椒、番茄育苗常用72孔和128孔盘;菜花、芹菜、甘蓝等用98孔和128孔;叶菜类蔬菜适宜用288孔盘。

孔穴深度影响孔穴中的空气含量,深盘可为幼苗提供较多氧气,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孔穴大小及孔穴营养体积影响幼苗生长发育速度和植株早期产量。在相同苗龄条件下,植株根系的营养体积不同,植株生态及早期产量有较大差异,但总产量无较大差异。小孔穴苗盘因基质水分变化较快,管理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相反,大孔穴苗盘管理较为容易。

2 育苗关键技术环节

2.1 种子处理

在常规种子消毒技术基础上,强化种子温汤浸种消毒技术。依据作物种类确定浸种温度及时间。种子消毒处理措施包括温汤浸种和药剂处理。播后进行覆盖。将穴盘错开摆放后,送入催芽室或摆放在棚室架床上,浇透水后再进行催芽。

2.2 水肥温光管理

通过地热、空调、风机、水帘和植物生长补光灯、遮阳网等有机结合,应对低温寡照、高温弱光营养生长偏旺等问题,保证育苗棚室的温光条件最合适秧苗营养与生殖生长。

严防根际低温,但温度不宜超过30 ℃。每7 d施肥1次。对含肥料的营养基质进行浇水,但不要浇透,后期补充营养液或叶面肥。选用全水溶、全营养复合肥料。铵态氮与硝态氮交替使用调控秧苗,有徒长趋势时控制铵态氮,增加硝态氮肥;秧苗老化硬化时,增施铵态氮,减少硝态氮肥。遇低温需要控制铵态氮肥。使用硝酸钾和硝酸钙促进植株生殖生长。

2.3 株型调控技术

2.3.1 风动调控 采用风机风动调控技术。保持空气流动,棚内风力小时启动水帘风机或环流风机。

2.3.2 温光协调调控 夏季当部分小苗顶出时,若温度偏高则遮阳降温,但不可放风降温和提前撤掉床面覆盖物。冬季经常清洁棚膜,白天打开棚室内覆盖物,阴天适当放风防止温度偏高。5—9月光照维持在

30 000 lx。温度28 ℃时拉上外遮阳网;超32 ℃开启水帘风机。棚内全面喷水保湿。10月到翌年4月,冬春季连续2 d光照强度低于3 000 lx时,开启补光灯。

2.3.3 化学调控 不能有效控制秧苗徒长时采取化学调控,但用前必须进行试验,使用矮壮素100~200 mg/kg或多效唑80~100 mg/kg。配合使用甲壳质10 mg/kg、黄腐酸0.1%~0.4%,于播种前作为底水浇灌基质中。

2.4 苗龄与壮苗标准

2.4.1 苗龄 根据蔬菜种类,选择适宜孔数的穴盘,并根据育苗季节严格掌控育苗天数(日历苗龄),全面普及以小苗龄取代现蕾大苗。黄瓜苗龄20~30 d,辣椒苗龄30~45 d,茄子苗龄30~50 d,番茄苗龄25(夏)~ 50(冬)d,甜瓜苗龄30~35 d,西瓜苗龄30~40 d,菜花和甘蓝苗龄25~30 d,白菜苗龄15~20 d,西芹苗龄45~55 d,生菜苗龄35~40 d。

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 篇7

穴盘苗生产对种子的质量要求较高, 出苗率低易造成穴盘空格增加, 形成浪费, 出苗不整齐则使穴盘苗质量下降, 难以形成好的商品。因此, 蔬菜穴盘育苗通常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国外一些公司, 种子质量好, 很多品种的出苗率可达95%以上, 且已经经过包衣, 可以不必经过种子处理直接播种。一般的种子可采用先浸种催芽再播种的方法。播前采用温汤浸种, 将选好的种子放入55℃水中并迅速搅动至液温降到30℃以下, 开始浸种。不同种类的蔬菜浸种时间不同, 黄瓜3h~4h、甜瓜6h~8h、西瓜8h~10h, 番茄5h~6h, 辣椒8h~10h、茄子浸种10h~12h, 浸泡后的种子反复搓洗几次, 洗净后沥干水分, 根据生产的需要可催芽也可直接点播。一般价位高的种子如黄瓜、西甜瓜都采用催芽点播。催芽的方法是将浸泡洗好的种子沥干, 放在干净的湿润纱布上摊开, 厚度lcm平放在盘中, 上面盖两层湿毛巾, 放在28℃~30℃恒温箱里催芽, 为保证温度均匀防止种子受捂发霉, 每天用温水清洗两次, 待种子大部分露白即可点播。

二、基质, 穴盘消毒

新配备的基质每1m3用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150g, 拌匀覆膜堆闷2d~3d备用, 或装盘播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将基质浇透即可。收回来的旧穴盘清水洗干净放在1000倍高猛酸钾水溶液或4O%甲醛100倍液中浸泡30min取出晾干备用。

三、基质装盘

将基质用清水拌湿润, 即可装盘播种。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不同孔格的穴盘, 用薄木板将基质刮装入穴孔后刮平摞起, 高度80cm~100cm, 在空穴盘上面放一与穴盘大小一样的平整薄木板, 连同空穴盘一起放在装基质的穴盘上轻轻下压, 下压深度为1cm~1.5cm, 不宜过深或过浅, 然后播种。催芽的种子每穴点播1粒, 没有催芽的种子每穴点播1粒~3粒。播好后覆盖基质刮平, 消过毒的基质浇清水, 没有消毒的基质浇消毒液, 浇透水摆放在苗床, 棚温控制在28℃~3O℃以利出苗。如在6月~9月育苗, 中午利用遮阳网适当遮光, 以防基质温度过高, 造成烧芽伤根死苗现象。

四、苗床管理

㈠苗期水分管理 水肥管理是育苗的重要环节, 穴盘育苗供水最重要的是均匀度, 在人工浇灌时力求均匀。一般种子点播后浇1次透水, 以后保持基质湿润就行。在幼苗顶出基质后, 过湿容易引发苗期病害, 过干子叶不能顺利“脱帽”。子叶展开后, 可适当控制基质水分, 使基质表面湿润, 具有较多的氧气, 促使根系向下生长, 并能防止基质表面青苔的生长。这个阶段选用细雾喷头, 尽量避免冲倒幼苗。心叶伸出后, 幼苗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此时幼苗对水的需求量也较高, 要轻重结合, 轻一次重一次。轻浇水时, 水渗至穴盘基质的3/5, 重浇时要浇透, 保持整个穴盘的水分均匀一致。其次是穴盘苗因穴格小, 每株幼苗生长空间有限, 穴盘中央的幼苗容易互相遮光, 并因湿度高造成徒长, 穴盘边上的幼苗通风较好而水分容易蒸发, 出现一边高一边矮的边际效应现象, 过7d~lOd将穴盘调换方向, 来克服此种现象。在实际育苗供水方面还应注意下列几点:阴雨天日照不足且湿度高时不宜浇水;浇水时间午前为主, 下午3点后不可灌水, 以免夜间潮湿徒长;穴盘边缘苗株易失水, 必要时应补水。

㈡苗期肥料管理 无土穴盘苗大龄秧苗需要及时补充肥料, 蔬菜穴盘育苗的追肥是将水溶性肥料按要求比例稀释后, 在浇水的过程中施入。目前有许多市售的水溶性复合化学肥料, 具有各种配方, 皆可溶于灌溉水中进行施肥。随着幼苗的生长, 肥料浓度也逐渐增加, 施肥的次数与蔬菜的品种和苗龄有关, 但在阴天弱光时尽量不施或少施。所选用的肥料最好是含有微量元素的优质高效完全溶于水的肥料, 如可用O.5%kh2po4加0.2%的尿素补施, 以防幼苗脱肥。但从育苗到移栽情况来看, 一般商品基质不需要追肥, 自配基质追肥时可随浇水补充N-P-K全量复合肥料。

㈢苗期温度、光照管理

第一, 温度。温度管理是培育高素质种苗的重要环节。播种到出苗保持3O℃的温度环境, 以利于快速出苗, 80%以上的苗出来后, 白天温度降到20℃~25℃左右, 夜温8℃~15℃进行管理。以后视苗情长势长相, 白天温度降到2O℃, 夜温12℃~15℃, 有利于培育出高素质的壮苗, 切忌高温出现高脚苗, 影响菜苗的商品价值。

第二, 光照。植物形态与光有关, 植物自种子萌发后若处于黑暗中生长, 易形成黄化苗, 其上胚轴细长、子叶卷曲无法平展且无法形成叶绿素, 植物接受光照后, 则叶绿素形成, 叶片生长发育, 且光会抑制节间的伸长, 故植物在弱光下节间伸长而徒长, 在强光下节间较短缩。因此在穴盘苗生产上, 为顾及成本不宜人工补光, 但在温室覆盖材质上, 必需选择透光率高的材料。冬春季育苗, 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光照, 如后墙挂反光膜。

五、苗期病虫害防治

幼苗出现真叶时, 应及时喷药防病, 可喷施苗康1次, 或75%百菌清1000倍液, 或苗菌敌1500倍液, 根据情况可防病2次~3次。防虫药液浓度不能超量, 以防幼苗受药害, 最好在通风口使用防虫网, 也可在幼苗出真叶时挂黄板诱杀斑潜蝇、白粉虱。

六、菜苗的运输及定植

㈠菜苗的运输方式 菜苗的运输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起苗装箱运输, 另一种是带穴盘运输。装箱运输要求大龄苗, 菜苗要用地膜包裹, 严防在运输途中失墒跑水影响成活。带穴盘运输时运输车有车棚, 冬季还要装保温设施, 内设苗盘架, 互不挤压, 有利于长途运输。

蔬菜工厂化育苗设施及关键技术 篇8

关键词:蔬菜,工厂化育苗,设施,关键技术

工厂化育苗, 又称快速育苗, 是运用一定的设备条件, 人为控制催芽出苗、幼苗绿化、成苗、秧苗锻炼等育苗各阶段的环境条件, 按规定流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适龄壮苗的一种育苗方法。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前景非常广阔。培育春季栽培所需要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秧苗, 均可参考下述要求建造小型育苗工厂, 并根据相关技术进行生产。

1 工厂化育苗设施

1.1 催芽室

催芽室是专供种子催芽和出苗的场所, 容积6~8m3。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性能。目前使用的催芽室多建于温室的一角, 其主要设备有育苗盘架、育苗盘和加热装置。育苗盘架用来放置育苗盘, 可用2.0~2.5cm角铁制成, 其设计大小要与催芽室的容积相配套。

育苗盘用来播种催芽, 规格应与育苗架配套。一般长为40cm, 宽为30cm, 高为5~6cm。每个催芽室1次可放育苗盘120个, 可供1.33hm2茄果类蔬菜田用苗。通常情况下室温保持28~30℃, 相对湿度保持85%~90%。

1.2 绿化室

绿化室主要用于幼苗见光绿化和锻炼并育成小苗, 多设在温室中。要求绿化室具有良好的遮光条件和保温性能, 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绿化室面积一般120~150m2。

1.3 分苗室

分苗室必须有良好的采光条件, 塑料大棚多建成南北向, 其受风面较小, 棚内温度和光照也比较均匀。棚温与棚的大小关系密切, 温棚越大保温性能越好, 棚内温差也小, 但过大管理不方便, 一般以每棚333.4m2左右为宜。塑料大棚内最好做成电热温床, 需电设备主要是控温仪及电热线。120m2绿化室需分苗面积666.7~1 333.4m2。

以上设施类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应用灵活、一次性投资较小, 适宜于以村为单位或个体户的育苗。

2 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

2.1 播种前准备

播种前主要是准备基质。工厂化育苗所用的基质应具有性质稳定、孔隙度较大、对秧苗无毒等特点, 同时还要考虑基质的来源和价格。目前栽培中应用较多的是碳化稻壳或者东北产草碳土, 与等量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后使用, 效果良好。

各种蔬菜对基质的p H值要求各有差异, 如黄瓜要求p H值5.5~6.9, 西瓜要求p H值6~7, 番茄要求p H值6~7。因此, 在使用前要用p H试纸检测基质酸碱度, 并根据不同蔬菜的具体需要加以调整。为保证秧苗健壮生长, 预防苗期病害发生, 基质最好进行消毒, 可用多菌灵和代森锌等药剂处理, 每1m3基质用多菌灵40g;或代森锌60g。将药加入基质中, 充分拌匀, 堆放, 用塑料薄膜覆盖2~3d, 撤去薄膜, 药味散净后方可使用。

2.2 播种

(1) 基质装盘。将备好的基质装入育苗盘, 压实取平。基质装盘后随之浇水, 使含水量达到80%。

(2) 播种。将催出芽的种子播入育苗盘, 用混配基质盖1cm厚, 用喷雾器喷水, 喷水要湿透基质, 手握混配基质有水溢出即可。混配基质用碳化稻壳或草木灰和细砂以5∶1混合而成。

2.3 催芽出苗

将播种后的育苗盘放入催芽室中, 控制适宜的温湿度, 催芽出苗。

(1) 温度。放育苗盘之前, 催芽室的温度应达到20~25℃, 相对湿度达到80%~90%。放入育苗盘后, 给予适当的变温管理, 控制催芽室内的温度, 可使出苗健壮。

(2) 水分。催芽室温度较高, 水分蒸发量较大, 育苗盘表面干燥, 可及时喷水1~2次。当出苗率达50%~60%时, 喷1次水, 有助于种皮脱落。喷水最好用25℃左右的温水。

2.4 绿化

育苗盘中出苗率达60%左右时, 即可将育苗盘由催芽室移入绿化室, 进行秧苗绿化。

(1) 绿化时间与温度。不同种类的蔬菜秧苗, 所需绿化的时间及控制的昼、夜温度不同。如番茄需昼温25℃、夜温15~18℃;辣椒、茄子需昼温26~28℃、夜温20℃;黄瓜需昼温26~28℃、夜温18℃。子叶展平时停止绿化, 遇阴天温度可适当降低3~5℃。

(2) 秧苗管理。绿化阶段应增加光照强度, 延长光照时间, 使秧苗光合强度增加。育苗盘移入绿化室的前1~2d中午, 天晴时秧苗需覆盖遮荫。为保持一定的温、湿度, 除温室加温外, 育苗盘上可搭盖塑料薄膜保护, 一般可于上午9时揭开, 下午4时盖膜, 晴天下午盖膜前需喷1次水。

(3) 供给营养液。蔬菜秧苗生长发育需要吸收氮、磷、钾、钙、镁等大量元素, 也要吸收铁、硼、铜、锌等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 多数蔬菜在苗期吸收氮、钾较多, 吸收磷较少。子叶口展开后应及时供给营养液, 促进秧苗根系早吸收养分, 使秧苗生长健壮。供液的方法一般采用喷液法或灌液法。为避免营养液浓度高灼伤幼嫩的秧苗, 幼龄秧苗供液浓度应偏低些, 并配合及时喷水, 防止苗床干旱。采用灌液法供液时, 应防止育苗盘内积液过多, 以基质保持湿润为度。如果在子叶期分苗, 供液2~3次即可, 若推迟分苗, 可每3~5d供液1次。

2.5分苗

瓜类蔬菜只进行1次分苗, 在秧苗第1次真叶显露时, 可直接将育苗盘中的瓜苗, 移入营养钵、装培养土的纸筒或分苗畦中。分苗后的管理与早春育苗中第1片真叶显露后的管理相同。

番茄、茄子、辣 (甜) 椒育苗, 一般要进行2次分苗。秧苗第1片真叶显露时, 进行第1次分苗, 可将秧苗移栽到另外的育苗盘中, 苗距3cm, 育苗盘的基质可用50%的碳化稻壳或草碳土加50%的培养土混合而成。第1次分苗后至第2次分苗前, 配置营养液, 浇灌1~2次, 补充营养。秧苗2~3片真叶期进行第2次分苗, 将秧苗移栽到营养钵、装培养土的纸筒及分苗畦内, 分苗后的管理与早春阳畦育苗分苗后的管理大致相同。

2.6秧苗适期进行锻炼

工厂化育苗过程中, 某些蔬菜作物秧苗在一定阶段需要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和矿质营养, 根据苗情促控结合, 使秧苗健壮生长。茄果类蔬菜育苗于第2次分苗缓苗以后 (有的苗床上减少播种量和适当间苗, 在二至三叶期只进行1次分苗) ;瓜类蔬菜于三叶期后, 应根据天气状况和分苗设施的防寒保温性能, 注意搞好保温和适时通风, 并按苗龄大小, 控制相应的温度, 秧苗偏小, 温度可稍高些, 秧苗较大, 温度应稍低些, 确保秧苗长成适龄壮苗。

河套地区黄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技术 篇9

1.黄瓜

津绿30、津绿38、德尔系列。

2.砧木

白籽南瓜。

二、嫁接方式

黄瓜嫁接有靠接法和插接法两种方式, 每种方式的育苗方法各不相同, 靠接技术难度大而且不易成活, 因此这里只介绍插接法。

三、准备工作

1.安装热风炉

河套地区温度较低, 为了保证苗木所需的正常温度, 依据不同温室的状况每栋温室中安装1~2 个热风炉, 并在使用前进行调试。

2.棚室分隔

温室面积大, 嫁接工人数量少, 不能一天嫁接完一栋温室中的苗木, 则应根据嫁接工人每天的嫁接数量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空间, 以便于操作管理。

3.棚室消毒

将地整平后, 用杀菌剂对地面、墙体等棚室表面进行消毒, 随后密闭棚室10 天左右, 进行高温闷棚杀菌。

4.种子消毒

先将黄瓜种子在太阳下晒种6 小时以上, 而后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并不停地搅拌, 待水温降至25℃左右时, 换上清水, 再浸泡6~7 小时, 然后倒干净的纱布中包好或置于恒温箱中催芽24~30 小时, 催芽的温度为28~30℃。 待80%的种子“露白芽”时即可播种。

白籽南瓜种浸种方法与黄瓜种浸种方法基本相同。

四、插播的方式

1.用50 孔育苗穴盘, 装入育苗基质, 每袋育苗基质中拌50%多菌灵15 克并加适量的清水拌湿, 基质干湿度的标准是:手握基质成团, 手缝中有水滴溢出, 但不滴水为宜。 然后将拌合好的基质装入50 孔的育苗盘中, 点播种子后, 再在上面覆盖蛭石或基质。

2.分批播种

应根据嫁接工人每天能够嫁接的最大数量, 分别将砧木和接穗分批播种。

3.出苗前后的管理

南瓜和黄瓜在出苗前只要温度不超过40℃不放风, 但不可缺水。黄瓜出苗达三分之二时, 及时揭去覆盖的地膜。出齐苗后揭开小拱棚上的膜或适当通风降温练苗, 使床温降到25℃。 南瓜苗出到三分之一时, 将覆在穴盘上的地膜揭掉只留小拱棚。出苗达到三分之二时, 揭去小拱棚上的膜, 待南瓜苗的子叶展平, 第一片真叶初露而黄瓜苗的子叶完全展开时, 即为插接的最佳时机。

五、嫁接

1.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嫁接所用工具有刀片、竹签、小刀、小桌和小凳等, 此外还需准备地膜、遮阳网等。 嫁接应在棚内进行, 要做到防风、防晒、防雨, 保湿、保温, 便于操作。

2.嫁接

提前20 分钟将黄瓜苗取出。放在有水的茶盘中, 使根浸泡在水中。 要彻底去除砧木的 (南瓜) 生长点。插接时将砧木穴盘放在工作台上, 用一光滑削好斜面的竹签, 从砧木子叶基部的一侧以45 度角斜插进去, 深度到砧木下胚轴的表皮为止。嫁接时应以两人一组为宜, 一人削黄瓜苗成楔形, 另一人在砧木 (南瓜) 上扎孔并插入黄瓜。 插接穗时要做到稳、准、快, 使二者切口紧密结合, 黄瓜与南瓜的子叶着生方向呈十字型。

六、嫁接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

适合黄瓜嫁接愈合的温度为25℃, 温度低, 接口愈合慢, 影响成活率;温度高, 易导致接穗失水萎蔫, 嫁接后1~4 天内白天保持24~26℃, 夜间18~20℃, 5天以后逐渐通风、降温, 白天22~24℃, 夜间13~15℃。

2.湿度管理

嫁接苗床的空气湿度太低, 接穗易失水萎蔫, 严重影响嫁接的成活率。 嫁接后2~5 天内, 苗床湿度应保持85%~95%, 如果发现穴盘缺水, 及时喷水。 嫁接5~6 天后应根据其愈合情况去掉穴盘上的地膜。

3.遮阴防晒

遮阴的目地是防晒和降温。方法是在小拱棚的外侧或温室外加盖遮阳网或草帘进行遮光, 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 一般嫁接2~3 天后, 可在早晚揭除草帘, 接受部分散射光, 以后逐渐增加可见光的光照时间, 7天后进入常规管理。

4.通风换气

黄瓜嫁接后的3~5 天可少量通风, 且风口小, 时间短, 以后逐步加大通风量, 通风时间也要逐步延长, 一般9~10 天后可进行大通风。 如果发现秧苗有萎焉现象, 应及时遮阳喷水并停止通风。

5.炼苗

定植的前7 天开始炼苗。方法是逐步加大通风量并降低温湿度, 使其生活环境接近或与栽植的环境基本一致。

摘要:目前巴彦淖尔市温室所种的黄瓜90%以上为嫁接黄瓜, 但其苗木几乎全部来自外地。外地苗木的缺点是病虫害严重、缓苗慢、效益低, 实现嫁接黄瓜苗本地化势在必行。这项技术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巴彦淖尔地区进行过试验, 但并没有投入生产, 在作者的艰苦努力下终获成功, 并投入生产。

关键词:工厂化,嫁接育苗,温度

参考文献

[1]吴平, 柯东晖.大棚黄瓜嫁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 2010年22期.

[2]张丽华.黄瓜嫁接栽培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08期.

西瓜工厂化中药渣基质育苗技术 篇10

关键词:西瓜,工厂化育苗,中药渣基质

西瓜工厂化育苗技术是一种运用一定的设备条件, 人为控制催芽出苗、幼苗绿化等育苗环境, 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培育出高质量的适龄壮苗的育苗方法;它具有用种量少, 占地面积小, 减少病虫害发生, 有利于统一管理, 推广新技术等优点[1]。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越来越老龄化, 单家独户的育苗方式不仅苗期管理繁琐, 良种难以推广, 而且西瓜生长参差不齐, 品质得不到保障, 无法把西瓜产业做大做强。

西瓜的工厂化中药渣基质育苗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增强植株抗病、抗灾能力, 从而保证西瓜的高产稳产和优良品质, 有利于西瓜良种化、产业化的发展。这种技术符合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生产的需要, 有利于解决中药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西瓜科研小组在西瓜工厂化中药渣基质育苗方面进行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西瓜的工厂化中药渣基质育苗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厂地选择

选择远离环境污染源、生态良好、水质优良、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建厂[2]。根据上述要求我市蔬菜高新园完全符合上述条件。

2 设施条件

主要设施有日光温室、基质搅拌机、恒温箱、大棚、灯光、加热线、穴盘和苗床, 防虫网、黄板、遮阳系统、补光系统、喷淋系统、加温和降温系统等。

3 准备工作

3.1 成品苗形态标准

成品苗的子叶完整, 具2~3片展平真叶, 叶片深绿、肥厚。茎粗4.0~5.0 mm, 株高15 cm左右。根坨成型, 根系粗壮发达。无病斑、无虫害。春季苗龄30~35 d, 秋季苗龄15 d。

3.2 设施、设备消毒

3.2.1 大棚消毒

每667 m2大棚用1.65 kg K2Mn O4、1.65 kg甲醛、8.4 kg开水消毒。方法是将甲醛加入开水中, 再加入K2Mn O4, 产生烟雾反应, 封闭48 h消毒, 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3.2.2 穴盘、平盘消毒

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苗盘15~20 min, 然后在上面覆盖1层塑料薄膜, 密闭10 d后揭开,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3 基质配制与装盘

3.3.1 基质配制

要求育苗基质具有保水、持肥、吸热和透气性能。我们常用的育苗基质有中药渣 (经3个月的充分腐熟) 、泥炭、珍珠岩等, 配方为药渣、泥炭、珍珠岩 (粒径3 mm) 的比例为5∶3∶2, 每m3基质加20 kg膨化鸭粪拌匀, 用40%甲醛100倍液熏闷3 d消毒, 敞开通风2 d后, 即可装盘。

3.3.2 穴盘的选择与装盘

穴盘选用72孔塑盘, 也可用10 cm×10 cm营养钵。将含水量50%~60%的基质装入穴盘中, 稍加振压, 抹平即可。

3.4 品种选择

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 春季保护地栽培要求耐低温、弱光、早熟、优质的品种, 露地栽培应以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为主[3]。

3.5 育苗季节及设施选择

主要分2个季节, 冬春季育苗 (12月中旬—次年4月下旬) 和夏季育苗 (6月上旬—7月下旬) , 具体育苗时间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冬春育苗可采用大棚套小棚的办法或在有加温设备的日光温室中进行, 夏季育苗在有降温设备的日光温室或连栋温室中进行。

4 播前处理及催芽播种

4.1 选种晒种

除掉秕子、虫蛀、破损、霉变子及其它杂物。然后趁晴天气温较高时晒种1~2次, 3~4 h/次, 厚度不超过1 cm, 每隔2 h左右翻动1次。

4.2 消毒灭菌

用水温约55~65℃温水烫种15 min, 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 h;药液浸种后用清水洗净, 然后放入30℃温水浸泡5~8 h。

4.3 保温催芽

在催芽前, 先把浸好的种子在室内摊晾至种皮无水迹后再进行恒温箱催芽。催芽需注意以下2点: (1) 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3℃; (2) 种子出芽长度以露白为度 (<5 mm) 。

4.4 播种

人工播种时, 播种前1 d润湿基质, 将种子平放于穴内, 1穴1粒, 上覆盖1层基质, 用清水润穴面。

5 育苗方法

5.1 早春育苗

早春采用电热线加温和多层覆盖育苗。将育苗盘、营养钵置于80~100 W/m2的电热线上, 并在盘 (钵) 上放一些稻草和盖1层新地膜, 出苗前高温 (30~35℃) 、高湿 (相对湿度95%) 促使西瓜出苗。待瓜苗30%~40%出土时揭除盘 (钵) 上的稻草、地膜, 逐步降低温度 (白天23~28℃、夜间16~20℃) , 以抑制下胚轴伸长。

5.2 秋延后育苗

秋延后采用防虫网、遮阳网覆盖的避雨棚短龄育苗方式。防虫网要求40目以上, 遮阳网透光率为50%~90%, 避雨棚一般裙膜揭开, 大风等恶劣天气封闭裙膜。出苗前用喷淋系统降温和补湿, 出苗后增加光照强度和延长日照时数, 控制浇水量[4]。

6 苗期管理

西瓜第1真叶展开后白天升温至28~30℃, 并用无土营养专用肥 (p H值为5.5~6.5、EC值为0.8~1.2每隔7 d浇1次;秋季及时用根病净500倍液灌根1次, 防止枯萎病的发生。春季每m2安装60 W白炽灯进行补光16 h, 每增加1片真叶, 缩短1 h补光时间, 促进雌花形成和分化。瓜苗长至2叶1心时, 用安吉丰收宝500倍或“植物动力2003”2000倍叶面喷施1次, 提高瓜苗素质[5]。起苗前7 d降温 (白天20℃、夜间15℃或去除遮阳网, 控肥控水, 进行炼苗, 并用多抗灵100~200倍、杀虫素2500倍防病和治蚜1次。

7 综合防治

7.1 农业措施

育苗前将所用设施和设备全面消毒;温湿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保证达到各育苗阶段所需要求;在不影响温度需求的基础上可适度加大通风量, 避免浇水过多造成湿度过大, 诱发病害。

7.2 物理防治

将育苗设施所有通风口及进出口均设40目的防虫网。设施内张挂黄板, 约每10 m2/块, 诱杀白粉虱、蚜虫等。

7.3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时, 应严格执行GB 4285和GB/T8321的相关规定。

7.3.1 病害防治

(1) 猝倒病、立枯病除育苗设施消毒外, 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2) 炭疽病、蔓枯病可用75%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 每5~7 d喷雾1次, 连续喷3~4次。

7.3.2 虫害防治

(1) 菜青虫、小菜蛾用5%定虫隆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 (2) 蚜虫、粉虱可用2.5%扑虱蚜1000倍液药剂防治; (3) 螨虫、潜叶蝇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药剂防治; (4) 蓟马可用40%绿菜宝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8 其他方面

另外, 还需做好起苗、检验、包装、运输和建档等西瓜工厂化育苗的后期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永和, 倪宏正.大棚西瓜基质穴盘工厂化嫁接育苗技术[J].上海蔬菜, 2013, (4) :69-72.

[2]孙兴祥, 倪宏正, 尤春, 等.西瓜穴盘基质嫁接育苗技术[J].中国瓜菜, 2010, (6) :48-50.

[3]丁明, 黄丹枫.西瓜嫁接育苗与机械嫁接技术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 2012, (6) :1-6.

[4]张娟, 李俊玲.西瓜双断根嫁接与基质育苗技术[J].中国瓜菜, 2012, (3) :48-49.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 篇11

关键词:晒种;消毒;炼苗;施肥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29

1 稻种选择

水稻品种对于水稻的高产质优十分关键,在选种时,要重视高产指标,还要兼顾其他指标,比如抗倒伏、抗病虫害、耐密等,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积温情况等因素,综合各种因素,全面衡量,才能选出适合的品种,在选种时,要以适种为原则,切勿盲目选种,避免所选品种因“水土不服”而导致产量不理想。

2 种子精选

品种确定后,种植者购种时一定要到正规厂家购买选定的品种,选购时要查验证件是否齐全,注意包装是否规范,包装上的电话及一些标识是否与证件上一致。现在种子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定要多加小心,避免购买到假种、劣种。购回的种子,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精选,剔除残粒、伤粒、虫咬粒、瘪粒,留下成熟饱满、品相上好的种子,选后的种子,能保证出芽率及苗齐苗壮。

3 晒种消毒

选择晴朗的天气,利用充足的阳光进行晒种,种子薄摊在平整的水泥地上,如果没有水泥地,可以用厚塑料布先铺在地上,然后再摊种,摊种时要注意不要过厚,让阳光能充分照到每粒种子。经过日晒,能增加种子的活性,同时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别,以便在浸种时能均匀吸水,这样能够达到出苗齐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发芽率。阳光中有紫外线,能杀灭种子表面附着的细菌,起到消毒作用。

4 浸种消毒

消毒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种子表皮和种子内部的病菌、病毒,其中最主要的是消灭和防除水稻恶苗病。如果能按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可保不发生恶苗病。在使用浸种剂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使用只有肥料作用的浸种剂,这样的浸种没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会造成恶苗病发生。恶苗病一旦发生,是不可防治,从苗期一直到水稻后期都会出现死株现象,损失惨重。

消毒的方法:将选好的种子,用25%的施保克或使百克2000~3000倍液浸种消毒,防止恶苗病。同时加入小叶敌,促进种子早生快发。水温保持15℃~16℃(室温),浸种6~7天,每天搅拌1~2次,使种子充分吸收吸药。

5 催芽

每年都有因催芽失败而造成弃种换种的现象发生,而采用催芽器催芽,能确保发芽整齐一致。如果没有催芽器,可以在炕上铺20厘米厚的稻草或一层木板,上铺农膜,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后,摊在农膜上,再用农膜将种子包严,内放一支温度计,使种子在30℃~32℃的条件下破胸,但要经常翻动,防止高温烧芽,这是催芽是否成败的关键。当有80%的种子破胸,露白,将温度降到25℃,经常翻动,当芽长1~2毫米时,将种子摊在室内阴凉处晾芽6小时后待播。

6 做床

苗床最好选在水源和交通方便的旱田上,如在水田地里育苗,不易在低洼易涝田块上做床,床面尽量高一点。床土要选肥沃、无病菌、无草籽、偏酸性、通透性好的土壤,如山地腐熟土、草炭土、葱地土、坝边土等,做床时,要干整地干做床,使床土平整细碎,土质疏松。做好床后浇透水,不用抹平,以免破坏床土的理化性状。壮秧剂一般都有施肥、消毒和土壤调酸等性能。把壮秧剂均匀施入床土里就可以了。如床土肥力低,可增施一部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未腐熟好的有机肥不要在苗床上施用。

7 适时播种

播种可以机播也可以人工播种,现在多用机播,省力省工,效果好,但在播时一定要控制好密度,不宜过密,多采用稀播,一般每平方米用种量在200~250克,如果苗不够,可以增加苗床补足,切不要把播种密度增大。播种时间,晚熟种在4月15~4月25日播种,中晚熟种在4月25~5月初播种。

8 通风炼苗

现在育苗多数在大棚中进行,苗的长势情况及苗的质量,与通风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农户在育苗时,往往忽略这一环节,通风不及时,导致稻苗徒长。一般稻苗在一叶一心前,要求温度较高,温度要达到30℃~35℃,这时可以不通风,但如果遇高温天气,棚中温度超过35℃时,这时要把棚两头打开,通风降温,温度降到30℃以下时,就要及时封棚,避免温度进一步下降。当稻苗长到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时,这时要求的温度就有所降低,基本在25℃~30℃便可,而这时,外界温度也随着升高,遇到天气好时,棚中温度会超过30℃,应及时通风降温,保持温度不超过30℃,当长到二叶一心到三叶一心时,这时温度达到23℃左右,便可满足其生长需要,如果当外界气温能稳定在13℃以上时,就可以在晴天上午,把棚膜完全去掉,保持与室外同温,进行炼苗。在通风时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不宜过大,温差过大容易造成青枯和蒸苗,遇在风大温高天气时,可通过浇水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9 苗期病害的防治

水稻在育苗阶段,主要容易发生烂种、烂芽、立枯、蒸苗等病害,发病原因有很多,如种子质量、土壤透性、苗床肥力、病菌、土壤中的消毒不彻底等,往往这些因素也会综合作用,使秧苗发生病害。另外长期低温及土壤中水分过多也为病害发生提供了条件。防治病害的方法就是在育苗的每个环节都狠抓到位,确保病害没有产生的诱因。一般按上面的育苗技术要点操作,很少会发病。如播种后遇低温、多雨漫水时,应及时挖沟排水降湿增温,尽量减少发病机会。在秧苗发病时可施用壮苗宝、敌克松等药剂进行防治。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篇12

1) 无性系的增殖扩繁。利用植物体的器官或某一部分组织的细胞进行无性增殖。如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育苗中, 主要应用营养器官如芽或顶端分生组织、鳞茎等进行培养, 这样培养获得的营养系后代相对变异最小, 可以保持原品种的品种特性, 进行所谓工厂化育苗繁殖各种优良品种或优良单系。无性系的增殖扩繁尤其是悬浮培养的细胞无性系也可用于提炼生产各种药物、调味品等生物制品。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调节, 常可提高所需有效成分的含量而提高生物制品的产量。

2) 获取无病毒苗。在试管内利用微茎尖 (<0.1~0.2 mm) 培养, 并结合应用热处理等技术, 可以脱除植物的多种病毒, 获得无病毒的种苗。

3) 杂交育种。在试管内无菌培养条件下进行人工授精, 或利用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并进行培养。常用于育种研究和获得杂种后, 培育新品种 (系) , 有利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难题从而创造新物种。

4) 人工诱变筛选育种。在组织培养过程中, 结合各种人工诱变技术, 如染色体加倍、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等, 对诱变的细胞或组织进行培养诱导和筛选。常用于人工诱变育种。

5) 植物外源基因导入。将外源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通过高压基因枪或农杆菌的质粒DNA栽体导入目标植物的外植体细胞或原生质体, 并进行再生诱导和筛选培养。常用于生物工程育种, 能有目的地改良植物的某种性状。

2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 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 该技术已成为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植物生理、生化、病理、细胞分化、细胞器功能、染色体遗传、基因标记定位、基因工程、细胞融合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换、育种和快速繁殖无性系及进行药物生产等方面也已获得了广泛的实际应用效果。

2.1 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交换

试管内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材料, 特别是保存无性系材料可以大大地节省土地、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 便于种质资源材料的远距离之间的交换, 可以有效地避免病虫害的人为传播。保存的方法, 一般按保存的时间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生长抑制剂, 如多交唑等, 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可以保存数月或1年才继代培养一次;另一种则是利用液氮冰冻保存, 可以保存数年。

2.2 组织培养育种

1) 胚培养。

离体胚的培养是组织培养中最早获得成功的器官培养物, 它对克服远缘杂交和一些特早熟或无籽果育种中的种子败育等问题的解决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在无籽葡萄的育种工程中, 也正在研究其杂种幼胚的培养, 以期获得无籽葡萄新品种。

2) 胚乳培养。

利用胚乳培养是获得三倍体无籽果实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苹果、柑橘、梨、枣、猕猴桃、枇杷等许多重要果树上都已能获得胚乳培养的植株。通过胚乳培养获得的三倍体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可望获得6倍体等多倍体植株。一般来说, 多倍体植株生长旺盛, 果实大, 这在育种上同样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胚乳培养的育种研究常成为果树育种家们颇感兴趣的课题。

3) 花药培养。

利用花药培养诱导花粉形成单倍体植株, 不仅可以迅速获得纯系材料, 更便于对隐性突变的分离。目前已有上百种以上的植物花药培养获得了成功, 有些作物已利用花粉单倍体育出了新品种应用于生产。

4) 胚珠培养。

利用胚珠培养也有可能获得单倍体植株。利用胚珠培养结合试管内受精的方法, 再与胚培养技术结合起来, 有可能在育种工作中克服杂交不亲和等障碍而获得远缘杂交的成功。

5) 原生质体培养。

利用原生质体培养筛选突变细胞无性系, 进而进行细胞融合, 有利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困难, 获得远缘杂种新类型。此外, 由于原生质体有胞饮现象, 它可以摄取生物大分子 (如蛋白质、核酸、病毒、噬菌体等) 和细胞器 (如核、叶绿体、线粒体等) , 因此, 可以进行外源遗传物质的引入, 产生遗传上经修饰的细胞。对开辟新的育种途径和遗传工程研究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6) 诱变与筛选。

借助细胞、组织培养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 进行诱变育种, 可以提高诱变效果。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常常更便于有目的地筛选突变株系。特别是对抗性 (抗盐、抗病等) 株系的分离和筛选。这也是极有发展前途的育种途径之一。

联系人:金绍黑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金鹰翔生物技术研究所

地址:成都二环路南一段20号

邮编:610021

电话: (028) 85214675 88830262

上一篇:地方品牌下一篇:区域经济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