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品牌

2024-10-25

地方品牌(共12篇)

地方品牌 篇1

品牌就代表着媒介的市场,也代表着媒介的经济实力。本文以淄博电视台为例,分析地方媒体的现状、地方媒体收视率与品牌之间的联系,以及地方媒体打造品牌的策略。

1 地方媒体现状

地方媒体由于本身受众有限以及媒体竞争意识不强,大都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加之人员更迭频繁,也缺乏一以贯之的品牌打造、维护、提升思路,品牌资源的优势没有被充分重视和利用。有的地方媒体在受众心目中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也很少有人以传统媒体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面对媒体竞争加剧的现实,如果想保住阵地、站稳脚跟,就应迅速改变这种意识与现状。

2 地方媒体的收视率与品牌打造的关系

品牌源于古挪威语“brand er”,意为“打上烙印”,早期一直用于标识产品,使之易于辨别和确认。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产业,和其它产业一样,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为自己制定考核目标,需要有一个标准来约束自己,收视率就是一些媒体的考核标准。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将收视率与节目质量好坏相挂钩,是在收视分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对于广播电视来说,谈得最多的就是收视率。从最简单的层面来讲,节目的收视率与节目的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节目中存在这种矛盾冲突的事件,或者是节目中出现比较新奇的以前没有遇到的事情时,收视率一般就会在2以上,但要是节目中大多数是报道一些街头小事、鸡毛蒜皮之类的事件时,受众大都已经看腻了,所以就不会在此过多停留,收视率也就会降低。

品牌是媒体在受众心目中具有固定化和标识化,是受众在长期观赏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品牌价值的频道或栏目便具有一般频道或栏目不可企及的收视率,这种受众忠诚度对广告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据央视提供的2005年春晚广告报价单显示,央视春晚前后的广告套装起价为每5秒159~233万元,每15秒298~438万元;除夕下午的“卡通拜年”广告价格也报出每10秒145万元的起价;定于8时和零时的两则报时广告,更是分别喊出了480万元和680万元的起价。由此可见,品牌对于一个媒体来讲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3 打造媒体品牌的策略

一个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取决于它有多少个频道,而品牌频道需要品牌栏目做支撑和保障。因此,媒体在强化品牌经营意识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强节目包装、频道包装甚至媒体整体形象的宣传和包装。另外,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是塑造广播电视媒体形象的重要环节。

品牌栏目应具有独特的风格、创新的意识、精良的制作、忠实的观众,以及高知名度、高使用频次和高欣赏指数,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短时间内收视率高的电视栏目并不一定就是品牌栏目,真正的品牌栏目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品牌栏目最重要的要从内容做起,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幸运52》《开心辞典》等,之所以深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不是因为它在形式上搞得热闹,而在于其内容的耐人寻味、丰富多彩、深刻有内涵。此外,内容上去了,还要注重包装。广播电视栏目的包装与一般商品的包装含义不尽相同。作为频道的一个组成部分,栏目的包装是从属于整个频道的包装的,但是栏目的包装还包括内容的包装,这主要是靠后期制作在片头、片花、标版、片尾等方面所下的功夫。

片头是一个栏目的脸面,由视、听等综合元素构成,向受众告知节目的开始,预告节目的内容、主题,展示节目的风格,吸引受众对节目的注意力。片花,在制作过程中,要力求新颖,达到耳目一新的感觉。标版,与节目风格形成统一,在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的那段时间,所有电视台的标版全部统一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体现了一种品牌栏目的包装理念。片尾应简洁明了的运用于品牌节目的署名或作为广告的载体,但在风格上应与节目整体风格一致,给受众留下深刻且良好的印象。

总之,要想做出自己的品牌栏目,不论是节目内容、节目质量,以及主持人的打造方面,每一点都是不可或缺的。地方媒体目前面临的最有利的发展方向,就是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栏目,而不是转载,或者引进其它媒体的节目。只有栏目真正成了自己的东西,才能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顿德化.广电集团核心竞争力打造[J].新闻前哨,2005,(2).

[3]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地方品牌 篇2

一、以身作则,当好师生的排头兵。

偌大一所学校,承担着众多学子的培养教育任务。身为一校之长,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办好一所学校绝非易事,需要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而这一切的思想基础则是对校长的认同。要做好领头雁,就要打造好自身。所以,我在工作中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先律己后律人。带头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规定,不把自己凌驾于师生之上;责任面前进一步勇于承担,利益面前退一步以人为先;为了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工作,不惜牺牲个人的时间甚至是利益;不仅注重具体工作的谋划,而且善于身先士卒,亲临一线;视同事为朋友,施以真诚的关怀;视学生如己出,施以全面的教育;平等待人,不分远近;公正处事,不分亲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重大问题都要召集有关人员集体磋商;努力增强办事的透明度,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对下属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对下属的过失给予必要的指导。因此,赢得了师生的信赖,形成了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依法办学,优化管理

几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融治学严谨的优良作风与改革创新的精神于一体,不折不扣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政策。坚持“为学生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的办学思路,提出“学校全面管理,教师全面育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落实“德育为先导,教学为中心,安全为第一,服务为宗旨”的管理意识。细节决定成败,和谐促进发展,我校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以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为契机,以保稳定、促和谐、求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确定了“健全制度,确定岗位,明确职责,确保落实,大事抓具体,小事抓到位”的管理思路,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发挥党小组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民主管理作用,这样既增强了干部教师爱岗敬业的自觉性,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过去的事找人变成人找事,人主动干事的局面。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成绩明显提升。

三、强师固本,全力强化教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我校全体干部队伍立足本职,严格要求,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1、以身作则,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雁阵不乱靠头雁,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坚信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教师。(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工作讲程序、讲民主、讲原则。从各项工作思路的拟定出台到学校各项重大的决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使议事决策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2)讲团结、讲奉献,廉洁勤政,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经常相互交流沟通,想在前、干在前,奉献在前。(3)坚持学习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周一例会、带班值班、走进课堂、走进教研组、走进学生之中。督促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4)讲开拓创新。确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管理理念,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总之,强化责任、大局、自律、廉政意识,常听为民之言,常思兴校之策,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师生利益为重。带领师生抓管理、重质量、铸品牌、谋发展。现在我校班子团结向上,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重师德、促师能,提高教师素质。师德是全校之本,名师是强校之本。

(1)实施职业教育工程,铸就教师高尚师德。一是学校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由校长、德育副校长、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做到指挥灵活,信息畅通。树立“时时处处有德育,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制定了教师劳动纪律、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考核细则。二是坚持政治学习不让步。利用自学和周三校会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使教师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爱自己;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三是坚持名师工程不让步。开展“十佳教师”、“三育人”、“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着力使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教师脱颖而出,引导和激励干部教师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四是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不松劲,学校把师德教育作为一项议事日程归入学校各项活动内容,让教师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都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时时处处要做到为人师表。三年来,我校调走5名教师,有13名教师因病或产假不能上课,但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给汶川大地震捐款活动中,我校教师在全镇捐款最多。

(2)创新机制,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我们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科研。靠管理上台阶,向科研要质量。

①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科学合理调配师资。

落实课程计划,各个学科有教师能上课、骨干教师上好课,对于国中、部分乡镇中学来说决非难事,但对教师资源短缺、教师年轻化、学历层次低的我校来讲并非易事。落实课程计划,科学安排教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下大力气,从长远长效着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考试学科与考查学科并重,中考学科与非中考学科并举,科科是专任教师。每个年级老中青、骨干、非骨干搭配,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资源共享,逐渐形成小调整、大循环的格局。尤其史地生同科两名教师兼两个年级课,这样学业考查既无埋怨、又有利于评价。体育练起来了,美术画起来了,音乐唱起来了,这样科科有人上课,并力求上好每一节课。同科成绩差距缩小,尤其是注重了基础,减轻高年级的负担,清除了过去由兼课带来的抢课、占课、无人上课等现象,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2008年在八、九年级学业考查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②常态管理,常规常新

一是我校采取个人自学、校内辅导,外出培训等形式使每位教师研究新计划、钻研新课标、吸纳新理念。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只要有去外地学习的机会我们从不放过,而且大多数打专车,因为这样的机会对我们太重要了。学校仅有三台电脑,但只要用于教学,对教师长期开放,并免费提供各型号用纸。二是教师每一个月至少要写一篇学习心得、一篇教学反思,听两节课。教案使用四联式,有内容,有环节,有师生活动。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写好一个教学设计,写好一个教学案例,说好和评好一节课。三是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鼓励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三个关注”:关注学生状态、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重点抓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养成。

③教科研并举,走科研兴校之路。

抓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提高专业水平。我校采取抓教师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的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我校教师能够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目标,教师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跟进,检测、反馈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实现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目标。在每学期开展的“优秀课”、“展示课”、“复习课”和深化课改的基础上,07-08第二学期我校又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同学科教师自构、互构,学校听评展示总结,并与镇中联合开展,有五个学科教师被推荐参加县同课异构活动,2008-2009我校教学正在探索如何推进高效教学。我校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推进课改顺利进行。把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学各个环节、多个学科,把实验研究和课改及校本培训融为一体,用课题实验带动培训,以培训推动实验,以实验推进课改。

目前我校已基本上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方法创新,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为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及学校制定的各项台帐指标,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养成教育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克服德育中的形式主义、空洞说教的良好方法。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是制定升旗、纪律、卫生、学习、劳动等各项要求和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二是认真学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真正明白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三是把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纳入常态管理,强化培养、训练,我校以《中学生日常规范》为蓝本,立规范、重训练;抓典型、重激励;讲效果、重宣传。强化基本训练,如:发型、坐姿、摆车子、卫生、礼仪、值勤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训练、检查、指导。四是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各种教育,使之健康成长。如我校每周轮流让各班学生升旗,每年开展一次队列比赛和群体运动会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五是严厉惩处抽烟、群殴、上网吧等违纪现象,定期搜缴火种、刀具、棍棒等,绝不姑息。通过努力,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校园环境整洁了,学生之间团结了,学习气氛浓厚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律意识明显提高了。

五、辛勤耕耘,喜结硕果

2008年在蓟县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成果被评为县级一等奖;2008年县级立项课题被评为一等奖;08年论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全国初中校长论坛征文中获国家级二等奖;08年在德育研究工作中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工作者,09年论文《正确运用多元性评价造就合格建设人才》获双成果市级二等奖。2007年八年级学业考查地理、生物合格率全县第三名、优秀率全县第四名,中考成绩正取率高于县平均录取率8%。2008年八年级学业考查合格率、优秀率分别位于全县第六名、第七名,九年级学业考查合格率、优秀率分别位于全县第四名和第二名,中考合格率全县第三名,优秀率全县第四名,高中阶段普及率全县第四名。今年中考再创佳绩,正取率高于全县平均十三个百分点。2008年七个立项课题已结题,其中一个获市级奖、六个获县级一等奖。2007年我校被评为县级平安单位;2008年被评为义务教育完成率市级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市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2008被评为县级教学质量先进学校;2008年被评为县级体艺工作先进学校,并代表县参加市级验收,得到市领导的肯定;2008年被评为县级交通安全达标校;2009年被评为县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六、存在问题

1、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艺术有待提高。

2、开拓创新精神力度不够。

今后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加强管理,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心系教育 情系师生 尽心竭力干事业

单位:马伸桥镇宋家营初级中学 姓名:

关注民生质量 扶持地方品牌 篇3

据陈伯玖介绍,衡阳实施“质量兴市”战略5年来,政府、企业对质量的重视程度都大大提高,特别是在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方面,相应的质量意识更有所增强,名牌数量增多,每年抽查的产品合格率成直线上升。尤其是老百姓的质量维权意识在大大改进,每年“3·15”、质量月多方媒体会大力宣传质量保证,此时民众的投诉电话就不断打进来,作假违法行为在不断减少,前几年南岳假酒假烟都是在大街上公然销售,其明目张胆程度让人瞠目结舌,但现在想找个窝点都非常难。

以前说到小作坊就头疼,现在通过多年的整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陈伯玖告诉记者:“衡阳老百姓特别喜欢吃米粉,全市有100多家米粉小作坊,但有很多家小作坊制造米粉的米都是陈化粮,陈化粮内含有致癌物质是不能食用的,只能经过处理后用作工业材料,而且用陈化粮制造出来的米粉是发黄的,小作坊老板为瞒天过海又在米粉中加入黄曲霉素,这是致癌物质。经过我们检查整改之后,不合格的厂家全部停止生产,现在全市的32家米粉企业组成了两家联合企业,进行规模生产,也方便我们管理,现在生产出来的米粉可以放心食用。”

陈伯玖认为,品牌战略是“质量兴市”的重头戏,指导思想上紧贴衡阳经济,衡阳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虽然不能与沿海地区相比,但交通四通八达。加上衡阳是一个老工业基地,虽然说老国有经济改革非常难,但它为衡阳沉淀了老设备、资产、人才等诸多优势。

对下阶段衡阳质监局工作的部署,陈伯玖表示,要强化对企业的扶持,重点帮扶一些重点产品做成湖南名牌。现在衡阳有48家湖南名牌,2家中国名牌,在全省排名第二。现在还有很多做得相当不错的企业如电线电缆、钢炮厂、陶瓷,都是备选的中国名牌,因为现在国家还没有这些相关行业的评定。名牌不是评出来的,是在政府的扶持下企业自身创造出来的。

地方卫视的品牌建设策略 篇4

一、当前地方卫视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末开始, 中国地方卫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度过了早期的探索和尝试阶段, 频道定位已初步形成, 品牌的打造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正稳步进入到品牌深化和产品升级的上升阶段。2010年, 地方卫视再掀改版热潮:东方卫视提炼“海派”精华, 以“风从东方来”彰显大气和广博;陕西卫视以“人文之纹”描刻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纹路和印记, 江苏卫视则从“情感中国”升级到“幸福中国”, 彰显出地方卫视要做一个全国性频道、全国性品牌的勃勃雄心;从中不难看出地方卫视间竞争之激烈。

(一) 地方卫视的竞争现状。

从竞争对手层面看, 地方卫视面临着中央电视台、地面频道、境外传媒机构以及其他地方卫视的竞争。而在卫星电视方面, 中央电视台的竞争优势则十分明显, 无论从市场份额, 节目的覆盖率等方面, 其都具有绝对的优势。至于品牌发展策略, 中央电视台也是各地方卫视争相模仿的对象, 开“频道品牌化”和“品牌主持人带动战略”风气之先者恰恰是中央电视台。而与地面频道相比, 地方卫视则处于明显的竞争地位, 地方卫视的品牌创新常常以地方频道作为试点, 以减少地方卫视创新的风险。境外传媒则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凤凰卫视, 其主要的信息来源大多来自于境外媒体, 而且大多数国内节目也是模仿西方媒体而来的。但在境外媒体并没有完全进入中国市场的当下, 地方卫视之间的竞争还是近些年来各地方卫视所要正视的主要矛盾。

(二) 地方卫视发展的瓶颈。

在卫星电视的竞争中, 各地方卫视都深知“内容为王”是办好节目的“杀手锏”, 但人力、财力、物力上的相对匮乏, 导致许多卫视在面对严峻的市场压力时, 只能依靠克隆其它卫视节目来维持生存。直至1998年, 湖南卫视的异军突起, 尤其是《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这两档揉合了台湾综艺节目及湖南特色节目的热播, 让其他地方卫视的电视人感受到了“原来节目也可以这么做”, 随之而来的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疯狂模仿;直至今日, 当江苏卫视推出新式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东方卫视推出新式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 国内地方卫视间抄袭模仿之风照样“涛声依旧”。这种忽视节目原创性、差异性的做法, 已成为制约地方卫视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地方卫视品牌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 名牌主持人带动策略。

明星主持人和电视品牌节目之间存在着很高的关联度。他们往往是名牌节目的制造者, 比如, 提起《东方时空》就会自然的想起敬一丹、水均益和白岩松, 谈及王小丫, 则会想到《开心辞典》。品牌节目树立了名牌主持人的公众形象, 同时这种名人效应又吸引观众不断地关注品牌节目。那么, 怎样才能策动好名牌主持人带动策略, 使其成为地方卫视品牌建设的利器之一呢?笔者认为方法有二:一是把握品牌主持人的个性, 使其与品牌节目的风格充分融合, 努力营造出“节目如人, 人即节目”的收视效果, 让二者携手并进、共同成长;二是加强品牌主持人的宣传活动, 如包装影视明星般着力打造品牌主持人。在这方面, 湖南卫视已经走在了前面。其极力支持品牌主持人参与各类艺术实践的做法, 让品牌主持人在赚足了人气的同时, 亦为扩大品牌栏目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二) CI包装战略。

CI识别系统是各类企业现实的理性再现, 它代表着公众、个人或所属群体的意向与社会文化指向。因此, 通过CI包装战略, 不仅可以提升品牌栏目的知名度, 更可以提升整个电视台的品牌号召力。在这方面, 凤凰卫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其具有很高识别性和审美趣味的CI识别系统, 不仅寓意吉祥, 更昭示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其金凤凰标识无处不在的成功运用, 不仅深入人心, 更为凤凰卫视做足了广告、赚足了人气。

(三) 品牌栏目战略。

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 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电视栏目同样如此。因此, 在品牌栏目的成长过程中, 应着力做好品牌栏目的维护工作, 通过对品牌栏目不断地创新, 源源不断地提供与同质节目具有差异性的内容, 确保品牌栏目的品牌影响力长红不衰。进而达成品牌栏目对地方卫视品牌建设的助长推进作用。在这方面, 湖南卫视及其品牌栏目《快乐大本营》做得较为成功, 其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四) 优化节目编排策略。

调查显示, 人们往往习惯于在18:30—22:30之间暨传统的“黄金时段”里收看电视, 因此, 这一时间段往往成为了大多数品牌节目争相抢占的要塞重地。但是, 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同样不容忽视。其拾遗补缺般的功能, 当为细节决定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 央视一套的做法值得借鉴。其充分利用午间这一非黄金时段, 连续推出《新闻三十分》和《今日说法》, 不仅保持了央视的收视率, 更培育了观众午间收视习惯的养成。因此, 科学的节目编排, 不仅有助于品牌栏目的品牌成长, 更是地方卫视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参考文献

[1]余海, 吕萌.省级卫视文化品牌提升策略研究——以安徽卫视品牌建设为例[J].现代视听.2009 (11) .

[2]张延伟.凤凰卫视与湖南卫视品牌建设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7.

关于地方电台品牌节目打造的探索 篇5

一、“**热线”的创办及时代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的多发期。党中央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现实主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热

线”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

**市汽车客运中心站即将退休的职工***女士,因中年丧子,痛不欲生,几次欲自杀都被家人及时解救。1998年底的一天,她偶然听到了**人民广播电台《**夜话》节目,主持人洪亮而清脆的声音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她,她听了一段时间,渐渐地爱上了这档节目,仿佛重新找到自我的她以后便多次参与到节目中来,同主持人一道,面对面与听众交流,谈家庭、婚姻、理想和爱情,不久,听众接受了她,并亲切地称她为**。因节目时间有限,每次做完节目总觉话尤未尽,有些话也不便于公开,于是她蒙发了在自家开通一条热线作为《**夜话》节目延伸的想法,她与主持人一拍即合。2002年初,“**热线”正式开通,24小时免费为社会服务。**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营造社会和谐氛围。“**热线”接到最多的是有关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矛盾纠葛的电话,有的青年人恋爱不成反目成仇,扬言要杀对方全家;有的因丈夫有外遇,妻子要毒死丈夫;有的因妻子红杏出墙,丈夫要砍妻子等等。**用自己的爱心,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将矛盾一一化解了。应该说在一定范围内营造了一种和谐氛围。**义无反顾,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有时是冒着“老命”去现场阻止犯罪。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年过半百的**凭什么能解开“千千结”,答案很简单,就是一颗慈母般的真情和爱心。她多次把受害女方接到自家同吃同住,耐心开导,直到沟通和好为止。她多次到劳教所、监狱去看望那些失足青少年,给他们送去水果、衣物、图书,勉励他们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如果我们都像**那样,做一个家庭的和谐稳定工作,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热线”24小时免费为社会服务,电话费、接待费、学习路费,向贫困学生、危重病人捐款一年开支上万元,而他们夫妻俩工资每月仅有860元,还要赡养一个78岁的婆婆,生活并不宽裕。虽然,许多领导在看望她时,曾给予她经济上支助,她都一一谢绝。她说,当初我开办热线就是义务的,如果收了钱,这热线就不值一分钱。一个普通共产党员、退休职工,能有如此大的胸怀和义举,不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的吗?

二、“**热线”与媒体互为因果

“**热线”是媒体精心培育打造出来的品牌,又反过来提升媒体的影响力,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热线”从萌芽、雏形到最后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98年底,***跟所有听众一样收听**人民广播电台夜间谈话节目《**夜话》,所不同的是她带着思考、带着疑虑、带着情感参与到节目中来,并走进直播室与主持人一道同听众交流,下节目后又与主持人、记者一道走村窜户,扶贫济困,解决节目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要办的急事难事。**人民广播电台于2003年7月依托《**夜话》节目成立了爱心扶助会,让***担任副秘书长,使她有机会多次组织义务献血、义卖、义捐、救助贫困学生等公益活动。从而奠定了**能做善做社会公益活动的基础,也为“**热线”品牌的成形奠定了基础。“**热线”2005年元月获湖北省首届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七月获得全国百名公益事业新闻人物奖。“**热线”已成了响当当的知名品牌。

**电台培育打造了“**热线”品牌,反过来,“**热线”品牌又在不断提升**电台的形象,形成了良性的互动链。2005年初,“**热线”每周四定期与听众交流,交流的话题更深入、更广泛,参与的听众逐步扩大,影响力也更大。而且,通过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交通报、湖北日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热线”品牌更是响誉全国。各媒体在宣传**热线的同时,也少不了宣传**电台为发现、培育“**热线”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为“**热线”的形成所搭建的平台。2005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播出“**热线”后,全国各地打进**电台和**家的电话不断,有的寻问电话、地址,有的要求来访取径,有的要求与**电台合作。10月26日晚,**人民广播电台《**夜话》节目就成功地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夜访百家》合作做了一期“**热线特别节目”,一个小时的节目,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互动,宣传了“**热线”,同时也宣传了**电台和**市。

三、“**热线”的未来走向

“**热线”在生活中不断延伸,在延伸中不断升华。那么未来的“**热线”是怎样的,热线还能热多久呢?

让热线连接每个志愿者。“**热线”通过各级媒体的宣传,在全国一定范围内有了一定知名度,她将逐步成为**的知名品牌。目前,有许多听众朋友通过电话、信件表示愿意当“**热线”的志愿者。在2005年10月26日晚,**人民广播电台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热线”特别节目中,其中有个女青年在谈话中这样说到:**,我曾经得到过您的帮助,我想您成了名人,一定很忙,如果您招志愿者我第一个报名。面对许多陌生朋友的迫切要求,“**热线”应当考虑招

募志愿者,开展更广泛、更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将热线办到互联网上。要把热线办得名副其实,办得更加深入人心,更有影响力,***还有一个设想和心愿,就是把热线开办到互联网上,让更多的人受助于“**热线”。目前,电脑正在普及,上网人数与日俱增,将“**热线”搬到网上去,可以服务更多的朋友,让它走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通过热线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解**。2005年9月,**市交通局已筹划了**工作室,配备了电脑,将**热线开办到互联网上已是指日可待。

地方品牌保卫战中如此腰斩强敌 篇6

市场竞争既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空间、时间和策略组合的竞争。

首先,一线品牌虽然实力强大,但具体到某个作战区域,他投入的兵力资源不见得比小品牌多,这就是我们空间上的优势;

其次,一线品牌的决策可能更精准,但环节繁杂,行动臃肿,这就为小品牌赢得了时间上的优势;

最后,一线品牌进攻某一区域,往往并不是不惜代价地投入,而是利用其品牌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市场资源(比如经销商资源、终端资源、媒体资源、行政资源),如果我们在竞争中很好地利用策略,破坏它调动这些资源的过程,阻止其发育渠道,延缓其建设终端,封锁其开展团购……其综合竞争优势也就很难发挥。

笔者曾经参与过跨国企业对地方品牌的收编,也曾指挥过地方品牌对抗行业巨头的根据地保卫战,笔者认为:只要产品品质过硬,资源融合到位,策略运用恰当,大品牌不是不可战胜,至少可以平分秋色、各得其所。

强攻落地难

J品牌是国内地方白酒品牌,年销售额5亿元,在F市占有率70%以上。其对手G品牌,年销额40亿元以上,与J品牌是同属一省。2008年,G品牌携全国市场高歌猛进之余威,想一统省内市场,大举进攻J品牌根据地F市。

J品牌团队有效整合资源,成功运用“七字剑诀”,城池固若金汤。下面结合当时的攻守形势,解读一下怎样利用这七招化解强敌的进攻。

剑诀一:气。

有备而来的大品牌,更相信“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所到之处最善使用的是“攻心战术”。比如常常在市场上散布如此言论:“我们是上市公司、跨国企业,这个市场迟早是我们的”,“这个小企业很快会被我们收购,谁先合作谁先受益”。

大品牌甚至会主动派员与对手的各层级销售人员接触。一时间,从业务队伍到渠道、终端,都会面临巨大的思想压力,总有人会左顾右盼,抵抗起来不是那么坚决,市场防线一冲就垮。

在G品牌计划在F市招商的时候,防守方J品牌就分级召开了多次鼓舞动员会。告诉全体将士和经销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战争,我们愿意投入更大的资源,愿意投入更好的产品、愿意加强我们的服务,并把这次强敌入侵作为一次提高业务技能、凝聚团队精神、提高服务水平的契机。营销士气从此变得更高昂,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变得更透彻。

在很多攻防之战当中,失败方往往首先败在对敌人的失察以及无招应对。

剑诀二:引。

在竞争中我们要引导竞争的方向,不要让竞争对手打击到我们的优势区域或优势产品。我们可以把战火引开,也可以把市场细分(比如主打高端、中端、低端中的某一个档次,或某一个消费群体),在局部中树立优势,即错位竞争。

F市主流消费的价位水平是98元128元/瓶,J的主打产品“J十年”价格是108元/瓶。G品牌进攻F市,选了三支产品:一支38元/瓶(这个价格带产品J品牌有好几支,G的产品没一点胜算,在此不表);一支“G十二年”,128元/瓶,目标直指J核心产品,而且利润与促销空间更高;一支“G十五年”,148元/瓶,用以树立形象(只有在这个价格带的产品取胜,它才能算占领市场)。

“J十年”是J的现金牛产品,为了避开在这个价格带上的拼杀,于是J快速推出“J十六年”,售价148元,并大做广告和促销,开展一系列的赠饮和品鉴活动,把战火引到148元的价位上来。如果去掉促销和奖品,“J十六年”价格还不到128元/瓶,不仅打击了对手的“G十五年”产品,也压制了对手的“G十二年”产品,更重要的是保护了“J十年”产品。

剑诀三:压。

即终端压货拦截。此招看似常规,但做与不做,结果差距很大。

为了防止对手在终端铺货,J品牌采取了一劳永逸的措施,在糖酒会前,与各终端签订年度达量奖励协议,签协议与不签协议价格相差6元/瓶,如果提前付款还有更大的奖励,此举让40%的终端都与J品牌签了年度合作协议,给对手的铺货制造障碍。

剑诀四:封。

对手仗着品牌优势、利润优势,一进入市场就大举操作团购,企图在单位、机关和意见领袖阶层建立品牌基础。而J品牌是当地利税大户,在同等条件下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于是,J品牌联合酒协、工商联、经委,邀请政府领导召开多次会议,强调支持地方企业,政府一二把手均明确表态要求各单位优先采购地方产品,公务招待使用地方产品优先报销……J品牌还与当地各大单位、协会建立年度合作关系,提供内部订制产品,进而封杀了对手的团购市场。

剑诀五:盯。

对手G品牌一进F市场,J品牌就实行了片区承包制,盯紧每一个渠道客户,对可能被对方拉拢的渠道客户实行隔天拜访制,发现有终端进货,就多方面做工作,给以最大的优惠政策,签订长年合作协议,最终把这些终端客户拉回来。即使拉不回来的客户,也提高了他们与G品牌的谈判胃口,影响其销售积极性。

剑诀六:粘。

对方毕竟是强势品牌,进入市场以后,很快取得了一定的铺货率,接着他们开始做促销活动拉动,比如:在卖场做买一赠一,在酒店搞抽奖活动,到各大单位做免费品鉴,想以此启动消费者。

针对他们的活动,J品牌采取了粘住、跟进的策略:他做买一赠一,我们就做买一赠“1加1”;他上抽奖,我们就上每桌赠送;他做免费品鉴,我们就做品鉴再赠送。死死粘住对手,让其促销效果化为泡影。

对手实力再强,也不可能是无限期促销。由于我们的跟进,对手的促销活动基本没取得明显效果,他们的终端也没有了二次进货的积极性。

剑诀七:掐。

面对强于我方数倍的对手,我们从哪里进攻才能打击其要害、掐住其七寸呢?

G品牌进攻F市,是通过经销商来运作市场的。J企业再小,也比经销商的实力强,更关键的是,经销商的坚持一定是有限度的。

G品牌虽然愿意大力支持市场,但所有的费用都需要经销商垫付。G品牌的报账程序复杂,而且多是给货不给钱。

由于J品牌采用上述的几大竞争策略,让G品牌的经销商不能形成有效销售,库存压力增大。由于一家客户销量有限,G品牌又萌生了寻找团购客户的想法,这又让原经销商心存不满。

J品牌乘机动用多种关系对G品牌经销商游说,仅大半年时间,这家经销商就与G品牌分手了。经过两年的攻防,G品牌换了两位区域经理,换了三家经销商,仍然没有占领F市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品牌虽然实力雄厚,它的资源也要一批批地投向市场,而且总是需要试探的时间,厂商之间总是需要磨合,业务人员总是需要业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除了品牌拉力,行业巨头并不见得拥有绝对优势。前提是我们要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充分整合资源,及时把握战机,运作手法足够灵活。

浅析地方台栏目的品牌塑造 篇7

关键词:电视节目,电视栏目,品牌塑造

前言:

想要牢牢抓住消费者, 就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样, 作为一档电视栏目的编辑, 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样的节目内容才是观众真正喜闻乐见的。只有围绕观众, 以观众需求为中心, 对栏目进行精确的定位与品牌塑造, 才能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办好栏目, 打造名牌栏目的同时, 也能将电视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入最大化, 从而激发广大广电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最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一、加强电视栏目的定位

关于定位的重要性, 我们不妨听听中山大学教授、中国营销研究中心CMC主任卢泰宏的说法, 他认为:“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今天, 能够坚实地把收视率牢牢地占据在自己的阵地上, 我们就不能不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断地审视‘定位’的重要性。”

1. 准确定位, 锁定用户群体

随着国民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 观众的想法越来越个性化, 变得比以前更加地众口难调, 没有哪一档电视节目能够满足老中青多代人的共同口味。因此, 一个节目要想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喜好, 就必须有所求而有所不求。为了做到精准定位, 栏目组可以通过与第三方商业机构或者城市调查队合作, 通过内嵌软件的方法, 对节目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得到第一手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最终明确各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同时要详细获得观众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兴趣爱好、观赏口味等数据, 并建立专门的数据库, 从不同维度对观众进行筛选和对比, 最终确定自己的目标群体, 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性地制作电视节目。

我们就以南阳电视台最大块头的日播民生新闻栏目《宛都播报》为例, 节目突出以民生情怀服务百姓生活、以新闻现场传递最新动态、以媒体眼光观察社会热点、以社会声音表达群众话语权, 通过精心构思、巧妙安排, 将用更加民生的眼光观察社会, 用更加民生的理念表现新闻。

2. 节目制作坚持内容为王

现在很多节目都喜欢讲究排场, 花大钱请到著名的嘉宾和明星, 耗费巨资来布置舞台和演播室, 但是这些都是在做节目的表面功夫, 实际上真正吸引观众的还是栏目的内容设置。例如国外的discovery探索频道, 他们的节目都是到户外进行实景拍摄, 没有主持人, 没有演播室, 却以独特的内容、新奇的剪辑方式赢得了大批的忠实观众,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同样, 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主要靠《焦点访谈》等节目真实的采访记录来支撑, 湖南电视台的《快乐男声》也是依托自身独特精良的制作成为少男少女们心中的最爱。因此保持大量的特色内容的制作是我们争创名牌栏目的根本和基础。有些地方台在运作过程中,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 节约时间, 不断地从其他电视台购买新闻节目, 甚至盗播节目内容。要知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对节目内容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漠视将最终让栏目的品牌塑造化作泡影。

二、加强栏目内部建设

1. 培养明星主持人和制作团队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栏目与观众之间的最佳媒介。再好的节目、再精良的制作都离不开主持人绘声绘色的表述。同样, 编导负责节目内容的把控和掌握, 因此他们对节目质量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正如苹果手机的辉煌来自于乔布斯本人的创意一样,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 管理团队的作风决定了产品的风格。同样的道理, 栏目编导的风格也决定了整个电视节目的走向。只有将编导的个性、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与整个节目的品牌形象联系起来, 才能给观众有统一的感受。同时, 栏目组还要加强主持人和幕后工作者之间的联系, 通过组织活动、共同工作、参加排练等形式, 让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默契, 这样才能配合得天衣无缝。

2. 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

根据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不难明白观众的要求和品位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时尚的脚步从未停歇, 因此再好的节目, 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对内容进行调整和改版, 那么最终还是要被观众所淘汰掉的。但是, 俗话说的好, 创业难, 守业更难。对于电视工作者而言, 想要在已有的王牌节目的基础上再创佳绩, 获得新的突破和成就, 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因此, 能否保持持续的创新精神, 推动节目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出现, 是成为争创品牌电视栏目的一大考验。为了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仅要推动内容的创新, 更要从根本上加强节目制作团队的建设, 不断地吐故纳新, 通过应届毕业大学生招聘等方式吸收新鲜血液注入到我们的制作队伍中来, 让团队持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作为早就拥有一定美誉度的品牌栏目, 2009年, 《宛都播报》栏目进行全新改版, 改版后的《宛都播报》以民生情怀服务百姓生活、以新闻现场传递最新动态、以媒体眼光观察社会热点、以社会声音表达群众话语权, 新增了《第一时间》、《宛都透视》、《社会声音》、《百姓故事》等重头节目, 收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中央电影学报编辑部编, 《怎样提高影视创作水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高雁编著, 《电视节目编导艺术》, 上海电影学院出版社, 2007年版

地方性高校的品牌竞争提升研究 篇8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品牌竞争

地方性高校和部属、省属重点大学相比,有着先天的不足,如教育资源、师资水平、生源、政策扶持力度等。但地方性高校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品牌价值往往受到忽视。因此,地方性高校应该借助品牌,走品牌竞争之路,将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效应。

一、地方性高校品牌及品牌竞争的含义

1.

地方性高校品牌是地方性高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社会对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认可程度。

2.

品牌竞争,即在满足消费者某种愿望的同种产品中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竞争是产品、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竞争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等主体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地方性高校实施品牌竞争的必要性

1.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现状迫使地方性高校需要品牌竞争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等教育市场从“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地方性高等教育更是如此。首先是高校间的竞争已经弥漫全国,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更是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其次是生源危机,2009年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这种趋势严重威胁到地方性高校的生死存亡。因此,高等教育市场也迫切需要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提升高校竞争力,必须提升其品牌竞争力。

2. 地方性高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引入品牌竞争的必要性

地方性高校的特点主要有:①历史形成多样性,地方性高校主要来自于以下形式:专科院校升格、学校合并以及新建院校;②生源范围相对较窄,地方性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化以前,主要以本地生源为主,外地学生较少,学校对外知名度较低;③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不足,受师资水平、生源和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导致学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不足。地方性的这些特点导致其缺乏特色品牌优势,品牌知名度较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引入品牌竞争不仅在于能适应高等教育市场发展的要求,关键在于借助品牌竞争这一工具,降低或消除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因素,寻求更加明晰的发展战略,突出特色,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学校的发展空间。因此,引入品牌竞争是地方性高校适应高校竞争的重要手段。

三、‘地方性高校的品牌竞争提升研究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一是创造知识;二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高校品牌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学生品牌;二为专业或学科品牌;三为学校品牌。高校品牌和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都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以奉献社会为最终目的。这就为地方性高校的品牌竞争提供了思路。

1.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是指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在一定的组织和管理下,运用现有的校园基础条件和制度规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并形成多角度、跨学科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园风气。

校园文化建设要本着开放、创新的思想,注重对校风学风、校园精神的提炼,与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

应鼓励鼓励学生通过选择本专业以外的活动,以建立跨学科、综合性社团等方式,形成多维智力结构,加速信息交流,以达到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了解科研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改善学生心智模式的目的。

2. 加强学科建设,增强软实力

科研能力是衡量大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地方性高校的软肋所在。地方性高校由于缺乏组织性,科研凝聚力差,学术梯队建设缺乏有效机制,导致学科建设没有重点,难觅突破口。因此,将地方性高校的科研实力整合,集中攻关核心课题,形成学科群,是增强学校软实力的唯一途径。

以当前的市场经济需要为基础,重点推出具有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学科门类,发展特色专业,培养精品人才,将学校资源向这类学科倾斜,做专做精,寻求科研成果的突破,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提升竞争软实力。进而发展交叉学科,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学科间的结合,增强学校特色专业的亮色,增强学术梯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地方性高校的品牌传播策略

(1)积极参与校外合作是关键。学校让外界认识自己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多与校外单位合作。让外界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不仅能为地方性学校本身带来效益,更能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争取到与重点大学相竞争的机会。

(2)学生是学校品牌的最大招牌。借助学生推广学校品牌应抓住两个重要环节:招生和毕业生。

招生阶段是向各学生家长和社会推荐自己的绝佳时机。地方性高校往往在综合实力方面和重点大学相形见绌,但他们可以突出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强调其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既是对学校品牌的传播,又对生源有了一定的把控。

毕业生是学校实现服务社会的“终极成果”,因此,毕业生的就业程度和取得的成果都是学校的活字招牌。地方性高校生源较为集中,毕业生的就业分布也会较为集中,因此,学校和毕业生的联系和沟通方式较为全面和及时,这是地方性高校比重点大学具有的先天优势。因此,地方性高校可以借助校友会等多种方式,掌握优秀毕业生的相关资料,抓住典型毕业生的成功案例更具说服力,是学校向外界宣传的渠道。

(3)公关活动是展示学校品牌形象的必要手段。借助传媒的力量,将学校的学术报告、科研进展、成果奖励等对外宣传,可以提升学校的学术知名度和社会好评;多参与当地政府政策的发展战略规划,献计献策,促进产学研结合,为服务社会不仅只提供学生这一“产品”,更能增砖添瓦,作出更大贡献,扩大地方性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罗凤兰.地方性高校品牌建设探析[J]理论导报,2008,(12)

[2]谢祁.高校品牌延伸战略体系及其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 2006,(1)

地方媒体应发挥本土化品牌优势 篇9

关键词:地方媒体,品牌优势,独特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央、省、市级媒体的冲击, 地方台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要想在媒体大战中拥有一席之地, 更好地服务于基层, 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 发挥自己的优势, 打造自己的品牌, 形成自己的品牌栏目, 聚集自己的人气, 提高收视率, 力求本土节目内容具有独特性、难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一、增强创新意识, 做足做新做活本土化新闻

“创新”不仅是提升自身产业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更是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必然选择。[1]虽然地方媒体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劣势于“中省”媒体, 但地方媒体要能找准自己的方向, 做好做足做新做活本土新闻, 节目内容力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例如, 近年来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在原有《直播威海》等栏目的基础上, 先后推出《希望的田野》等服务三农的版块栏目, 并且结合国家的海洋战略和威海临海的特色隆重推出了有关海洋的一系列栏目。

二、找准定位, 发挥优势

当地新闻的优势就在于身处基层, 接地气。正因为这一独特优势, 成就了地方媒体, 使它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 如何在自己的地盘上, 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一) 做大做强新闻宣传, 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

首先, 要做好本土时政新闻的报道工作, 及时、准确地传达好党的方针和政策。2015年,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持续聚焦“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这个重大主题, 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理念, 着力改进宣传形式, 大力强化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报道, 工作扎实有效, 亮点频现。其次, 民生报道转型提升。《直播威海》等栏目融合全市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 更加重视把握好时、度、效, 及时跟踪群众关注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问题, 确保正面引导。

(二)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地方媒体最容易做到, 对群众精神层面的引领影响力也最大。[2]因此, 地方媒体要把群众的需要, 当做自己追求的目标, 做到真正为群众服务, 要多深入基层, 多了解百姓需求, 多出百姓喜爱的作品。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扬帆在即的重要节点上, 《威海新闻》陆续推出了《精彩十二五》大型系列报道, 此次系列报道深入威海市的各个行业和领域, 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去感受十二五以来威海市发生的巨大变化。鼓舞全市上下更加凝心聚力, 去创造一个更加丰盈的幸福明天。

(三) 关注本土, 宣传本土

为此,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海洋信息发布》《魅力海洋》等有针对性的海洋栏目。整个节目紧扣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也积极宣传本土的海洋美食、海洋文化、海洋信息, 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

(四) 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全面利用好新媒体

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中,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也尝试加入新媒体的行列, 把每天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通过微信、互联网等方式同步传播, 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目的。

三、加强策划, 精心打造受老百姓欢迎的栏目

品牌是媒体最好的资源, 如果说在过去的媒体竞争中是要以内容称王, 那么现在则要靠品牌来卫冕, 赢得市场、赢得未来。[3]因此, 地方台要发展, 必须要有受老百姓欢迎的当家栏目, 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形成自己的风格, 提升自己的人气。例如, 2004年9月20日, 笔者所在的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便创办了自己的当家栏目《直播威海》, 该栏目定位于热点、难点、焦点、百姓话题、群众呼声、社会现象和反映社情民意, 每期节目紧跟社会每个阶段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节目播出。

同时,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还努力坚守社会担当, 彰显媒体社会责任。《行风热线》和《直播威海》节目充分发挥“连心桥”作用, 成为全市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的重要依据。

2015年11月,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还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君子之风·慈善威海”活动, 新开设了电视文化节目《中华经典》, 着力传播君子文化, 倡树君子之风, 陶冶市民道德情操;继续开展“惠农、惠企、惠民”大型公益行动, 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大媒体每天安排刊播60个左右版本的公益广告, 每天刊播近300次, 累计近30万次,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 受到山东省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的通报表扬。

四、积极配合地方工作, 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和报道, 反过来, 媒体也是通过宣传报道工作来提升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威海市广播电视台的电视海洋频道深耕蓝色经济、人居生活、休闲旅游、特色运动等领域, 呈现出专业频道的特色, 有力配合了全市蓝色经济战略的实施, 得到了山东省海洋和渔业厅的肯定。电视精彩威海频道, 主动策划, 在淋漓展现威海自然风光的同时, 融入更多人文历史元素, 更加受到了威海市民和来威游客的好评。

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 威海素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 每年都会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不仅如此, 一些国际赛事和活动也瞅准了威海的优美环境, 把赛场搬到了威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市广播电视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不断开拓创新, 在搞好对内宣传报道的同时, 积极拓展对外宣传报道力度。近年来, 该台还借助协办、承办各种文化活动的机遇, 不断推出新的节目品牌。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威海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地方媒体的身价, 更让百姓爱上了自家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常江, 何天平.平台化差异化互动性解读湖南卫视的内容生产创新[J].新闻与写作, 2014 (8) :9-12.

[2]郭起华.如何做好地市报的文化报道[J].新闻与写作, 2014 (11) :96-97.

地方品牌 篇10

东北很少有人不爱吃小鸡炖蘑菇, 而西北人则更偏爱油泼辣子……面对一个地域广阔而众口难调的市场, 康师傅的办法是, 用200种地方口味方便面迎合顾客的口味。

餐馆里有这样一种食客:他们只点一种食物, 每人一份, 浅尝辄止, 反而用更多时间记录、讨论, 过程中还不时地在碗碟中挑挑拣拣。如果这些人不是美食评论家, 那么很可能是康师傅的地方口味开发小组成员。他们的任务是要考察地方菜式, 以确认是否可以作为康师傅方便面即将上市的新口味的标杆原型菜。

团队由20多人组成, 8年间走遍了中国各个省份。而康师傅事业部也以口味来命名, 比如东北炖、江南美食、本帮烧等。2009年康师傅的销售额170亿, 其中地方口味产品占到24%。

但是康师傅开发地方口味, 最初却并非出于主动。

1992年, 康师傅从台湾进入内地, 仅有一款红烧牛肉面——这是典型的台湾地方口味。由于竞争不激烈, 康师傅红遍全国, 业绩也在1997年达到高峰。那以后, 业绩不断下滑, 从1997年的42亿下滑至2002的38亿。

康师傅最先想到在包装上做文章。但仅凭从碗面到杯面、桶面的外观变化, 收效甚微。在一番调查后, 康师傅发现, 消费者对单一口味的方便面经感到厌倦。

西南经销商曾反映红烧牛肉面不够味, 要在面里加油辣子, 当地人偏爱辣口味, 于是2003年, 康师傅率先在西南推出了第一个地方口味的系列产品———油辣子传奇。

从此, 康师傅开始尝试转变:与菜系相结合、做地方口味。

为了配合地方口味产品的开发, 康师傅经过严格筛选招聘了7位“地方口味专员”, 这些隶属于研发部门的口味专员常驻于康师傅在全国下设的7家分公司, 主要工作是在当地寻找有特色的地方口味。

此后, 康师傅通过不断推出新地方口味产品的方式, 比如, 2009年油泼辣子面的诞生。

但推出一个地方口味产品的过程却不如想象那么简单。

2008年底, 企划部将发源于陕西的酸汤面列入了开发专案。首先搜集酸汤面的资料, 并列出当地做得好的餐馆, 请康师傅在当地的厨师顾问做推荐。这些厨师顾问也是康师傅层层筛选的———由地方餐饮协会推荐, 通过研发中心和总经理面试, 在厨房实地烹制过地方特色菜品, 善于言谈、厨艺高超且了解餐饮流行趋势。

一番梳理后, 分布于西安、宝鸡、岐山在内近80家餐馆入围, 两周内, 将这些餐馆的酸汤面都吃一遍, 并从中筛选出口味较突出的。

一天三餐都吃酸汤面, 这是工作不容易, 好在口味专员都是行家, 尝一口就能分辨味道和配料, 而重点则在拍照、记录。

踩点结束, 公司开始将筛选餐馆。然后, 一支由口味研发员、调香师、企划专员构成的研发小组, 登上了飞往西安的飞机。

接下来, 这支由4至5人组成的小组,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行程, 分3天尝遍入选餐馆的酸汤面。考虑到在不同时段, 当地人吃酸汤面时会在辣度、酸度、面的分量等方面有不同选择, 将这些餐馆按照其提供酸汤面的时间段, 以早餐、正餐、夜宵分类, 每类各取几家。

经过走访, 研发小组会选出其中一两家不错的餐馆, 邀请当地厨师顾问品尝, 结合他们的意见, 选其中一家作为油泼辣子面的原型。

新口味在实验室研发成功后, 还要制成样品拿到当地找消费者做测试。消费者品尝后, 按照康师傅事先设定的项目打分, 总分达到一定分值后, 才能量产, 否则要继续修改。

前后经过三次测试才推向西北市场的酸汤面, 带动了区域销售, 使得区域地方口味的年成长率达到了30%。

然而, 也并非所有地方口味都会被开发。康师傅一方面要遵循“大数原则”, 毕竟提供适合大多数当地人口味的才更容易在商品化后获得成功, 否则无法获得足够的销量支撑;另一方面要考虑成本。康师傅在中国高端方便面市场的份额达到70%, 是价格制定者。市场上, 袋面价格2元, 碗面3.5元, 超过这个价格也没有增加重量或特殊的东西就很难卖。发展新口味就要在这个价格范围内, 换句话说就是从售价反推, 毛利是多少, 你能投入的成本就是多少, 所以开始的时候就不能天马行空。

地方品牌 篇11

假如给中国的地方品牌(土特产)列一张清单,相信是中国人都会自豪得热血沸腾,什么叫地大物博?什么叫物产富饶?随便在地图上指个县城,就有一种以上的土特产。

既然能成为一方水土的代表,土特产一定是经过长期历史验证、有群众基础的好东西。按照惯常的思维,好东西无国界。可事实是,“土特产”的字面意思也传达了它的致命瓶颈:区域局限性,如同孙悟空给唐僧画的一个圈,中国90%的土特产只能固步自封、原地睡大觉。

我们曾看到上好的东北寒地黑土生态原粮几块钱一斤廉价出售,山西土特产商店里晋祠小米、滩枣在简易包装里贱卖,美味的平遥牛肉走不出山西。即使走向全国的涪陵榨菜也是几毛钱一袋卖了几十年,甚至天津泥人张、潍坊年画、河北鼻烟壶等传统艺术因赶不上商品化浪潮而濒临消失。这样的情况几乎是所有土特产的宿命。

米、枣、牛肉可以论斤称,可是别忘了,文化无价。什么是文明古国?在地图上随便指个小城小镇就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渊源,这就叫文化。对于一个区域来说,文化是血液里的,是侵略不走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

所以,土特产不值钱,要为土特产穿上文化的外衣才值钱。

研究土特产,必须研究它所在区域的文化,研究区域文化,必须连同它的自然资源、耕作、植物、动物、风俗、历史、建筑、语言等的无数细节同步研究,你会发现,这一切背后都被同一条线串着,这条线就是地缘文化。

什么是地缘文化名片

要理解地缘文化名片,得先追溯一下名片的渊源。

名片源起于秦朝,秦朝统一了文字,分封了诸侯王。各路诸侯进京述职,就要先送礼,并附上自己的名字和官职及其他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以告知礼是谁送的。这个写了个人信息的竹片木片叫“谒”,是最早的名片。到了汉代,造纸术发明后,“谒”由竹片改成了纸片,叫“刺”。唐代,新科状元要四处拜访位高权重者为师,拜师之前,必先递“门状”,即名片。到明代,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算是现代名片的雏形。清朝时与西方的交往增加,才正式有“名片”称呼。

谒——刺——门状——名帖——名片,我们从中发现,名片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传达个人优质信息。

这样我们不难理解地缘文化名片,必然是某地缘区域的优质资源集合,浓缩了区域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精华。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最关键的,此优质信息一定要有认知基础。

对于商业来说,地球村、全球一体化是极具诱惑力的字眼。表面上看来,战场大了,空白多了,拳脚施得开了,但是,地理差异产生的生活形态差异,种族间长期形成的语言、文字、宗教的隔阂,历史背景差异产生的价值观背离……决定着不管地球村的呼声多么高涨,人们的心智图像却被上述文化差异分割开,如同一个圆被分成无数个扇面。

心智差异决定认知差异,导致不同文化带覆盖下的区域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独特性。即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胎记,大众对某一区域文化独特性的认知,形成地缘文化名片。

地缘文化产品开发的第一原则

产品不是产品,文化才是产品

研究中国的区域文化,我们需要回到战国时期,把34个省看做34个各自独立的文化单元。这样,我们会看到云烟、云药、鲁酒、晋醋、川菜、杭州茶、金华火腿……细细数来,每一个省在消费者心智中都留下了至少一种土特产资源或旅游资源或历史文化资源,任何一种土特产都能在地缘文化上找到来龙去脉。

同理,瑞士表、法国葡萄酒、德国汽车、意大利面布托尼……这都是地缘文化名片在消费者心智中产生的作用。

地方品牌的需求长盛不衰同样来自文化。中国是礼仪大国,走亲戚要送礼,从外地出差回来要给同事带礼物,去外地旅游总要买点当地土特产给亲人朋友。地缘文化名片产品的打造,难度在于对文化的把握,需要企业跳出传统的产品思路,要做到“卖什么忘掉什么”。此时,产品不是产品,文化才是产品。地缘文化名片产品的开发有两步:一是挖掘并梳理区域优势文化元素;二是将优势文化提炼成符号和载体,附加在商品上。

榨菜,凭什么卖2000元

2006年,重庆乌江榨菜集团就遇到了开发地缘文化名片的重任。

最初,重庆地缘文化名片礼品的需求来自当地企事业机关单位。因为大家都知道重庆涪陵是中国的榨菜原产地,一个来自重庆涪陵的人去外地出差或访友,常常要带本地的稀罕土特产做礼品,榨菜当然是礼品首选,而现有的榨菜产品都让人觉得“拿不出手、没面子”。乌江作为涪陵的龙头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建议和要求下决定开发一款“拿得出手”的文化礼品。企业最初计划定价500元时,内部已充满争议,谁也没有想到这款产品最终要卖到2000元。

什么样的榨菜拿得出手?什么样的榨菜能配得上名片的称号呢?这样的要求必定要从文化上寻找灵感。

史料记载,巴人制咸菜有一种古法工艺叫“倒匍坛”,即将腌菜坛倒置存放,以确保真空。古时巴国女儿从小便学制榨菜,并选一坛最好的榨菜“倒匍坛”存放直至出嫁时做妆奁。

乌江集团组织老专家研究并复制古法榨菜的“倒匍坛”工艺,经3至5年窖藏,开创了中国榨菜文化的奇迹。以“倒匍坛”工艺陈年窖藏的榨菜开坛时奇香袭人,口感更韧,且营养成分含量比一般榨菜高。

一个大创意由此诞生:乌江沉香榨菜,以“倒匍坛”工艺,沉香5年榨为物质卖点。这款担当着名片功能的乌江高端榨菜,除了要具有涪陵地区乃至重庆地区传统土特产这一具有地缘专属的印记外,还要有一种能产生高附加值的文化底蕴。只有当这一产品具有承载并传播重庆独特文化的名片职能时,才可能获取高附加值并获得丰厚利润。

一场文化苦旅拉开帷幕。

“巴掌”一词源自何处

天赐盐泉孕育了“巫人”,《山海经》记载的“灵山十巫”乃巴国先人。到了距今7000年前,第一个统一的巴国政权建立,史称巫咸国。巫成人坐享盐之利,创下丝毫不逊于黄河文明的远古文明。上古时代的先民皆知盐来自巴国,又因泉盐贵于池盐、井盐、海盐、岩盐等,巴盐华夏闻名,也称盐巴。因为盐,巴族是世界上唯一用战争书写整个民族历史的政权。

这只是巴国辉煌历史的开端。

你知道是谁缔造了秦始皇地宫的“百川江海”吗?你知道为什么咸菜起源于巴人吗?你知道什么是咸鸟吗?你知道咸菜为什么叫成菜吗?你知道为什么重庆市到处可见怪异的掌形图文吗?你知道三星堆里的神秘面具象征什么吗?

历史将重庆的地缘文化线索呈现给我们:“巴国文明——盐文化——咸菜文化”,这三个文化元素正是乌江地缘文化礼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一款榨菜产品,让你品不尽7000年巴文化。

2007年3月18日,由品类营销机构策划并与乌江榨菜集团共同开发的“重庆文化名片”——乌江沉香榨菜上市发布会暨经销权拍卖会胜利召开。“重庆文化名片”——乌江沉香榨菜全国建议零售价2000元。乌江沉香榨菜承载了7000年的巴文化、盐文化、咸菜文化。此番上市,引起广大经销商强烈关注,拍卖会上,最终以1000777元被重庆宝丰农业有限公司竞得全国独家经销权。

可喜的是,具备地缘文化名片功能的土特产正在苏醒。

不久前,山西天价5000元的地缘文化礼品醋低调面世一附加着晋商文化的《晋商三宝》,附加着大槐树寻根文化的《槐乡五珍》(槐花蜜、槐香醋、槐蕾茶、槐花粉、槐花小调酒),用产品为消费者展现山西的千年历史画卷……

看到这款产品你就会发现,中国小看了山西。

在人们心智中山西是黑色的,煤和煤窑带来的重度污染、矿难,一提及就是扑面而来的负面影响。这让我们误以为,山西没有文化。其实不然。山西博物馆的青铜文化居全国第一;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中国人真正的“根”、“老家”,每年有40万人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山西五台山是佛教文化四大名山之一;我们甚至从这款天价醋上发现了在轻商重仕的封建社会,晋商为什么不做官而选经商的根源。

不是没有文化,只是负面影晌过于强势,掩盖了优势文化的光华。

地方品牌 篇12

一、地方台新闻栏目要定位清晰, 吸引并获得地方观众认可

要想更好的突出地方台新闻栏目的品牌影响, 就一定要对新闻栏目进行清晰的定位。因此, 一方面, 要重视新闻栏目在地方台节目中的地位, 通过新闻栏目维护好地方社会形象, 让人民群众看到本地区发展较好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 需要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引发的不良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1]另一方面, 为了让本地形象更加真实,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定要报道一些在当地有新闻价值、能够凸显地方特色的事件, 以获得当地群众的认可。在定位新闻节目时, 视点要高, 既要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 又要体现地方新闻栏目的独特特征, 多向民生新闻靠拢, 通过聚焦民生事件, 吸引本地百姓观看, 使新闻更加贴近地方生活、地方民众、地方实际, 从而保证新闻栏目的区域性品牌影响力。

二、提高地方台新闻栏目的吸引力, 培养民众收视兴趣和习惯

要想有效的突出地方台新闻栏目的品牌影响力, 必须提高地方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具体的操作方式主要包括:首先, 在新闻栏目的内容设计上, 要将社会新闻作为主要的报道点。例如, 对一些地方突发性、趣味性以及离奇性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的报道。其次, 在写新闻稿时, 要多进行悬念的设置, 尽量把新闻稿的故事情节写的浓厚一点, 报道对象生动形象一点, 并且向生活化方向倾斜。[2]此外, 在报道的表现手法中, 一定要注重现场特殊场景的利用, 将那些富含冲击力、震撼力的画面真实地呈现出来,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运用特技或者加入背景音效。通过富含较高爆炸性、娱乐性、趣味性的新闻报道模式, 有效提高地方新闻栏目的吸引力, 培养地方民众的收视欲望和习惯, 逐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地方台新闻栏目要利用个性化主持, 突出地方民众口味

地方性新闻栏目要想突出品牌效应, 节目主持人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新闻品牌栏目的主持人, 要具备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专业特长, 用自己与众不同的主持特点来吸引观众。[3]同时, 地方新闻栏目的主持人还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新闻栏目的主持并不是非要选择一些帅哥美女, 而是要选择那些符合地方语言特色、有地方文化素养的人来担任。地方台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 应该改变传统的看稿讲新闻的方式, 而应尽量脱稿说新闻。为了增加新闻的娱乐性, 可以采取拉家常的方式, 用愉快、轻松的语气播报新闻, 拉近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突出新闻的地方口味, 让本地观众更容易接受。还可以利用富有地方性特色的语言对新闻进行适度调侃, 提升新闻的地方趣味和传播效果。此外, 地方台新闻栏目的主持人要重视在线下同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及时了解观众的收视需求, 虚心听取观众意见, 进而实现自身节目主持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地方新闻栏目要紧贴地方百姓的现实生活

地方新闻栏目的新闻报道不仅要紧贴地方百姓的生活实际, 还要通过多种互动宣传形式, 提高地方民众的互动意识和参与意识, 从而增强地方新闻栏目在当地观众群体中的影响力。首先, 地方新闻栏目组可以充分利用栏目组或栏目主持人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提前预报当天节目的精彩内容, 对一些热点新闻事件与网友进行互动讨论、投票, 邀请公众通过留言或发私信等形式积极提供新闻线索, 不定期征求节目发展意见等等, 在栏目与观众之间搭建多渠道的沟通桥梁。其次, 地方台的新闻栏目要适当增加民生新闻的播放比例, 主动走到百姓身边, 收集更多的民生素材, 帮助民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这样民众才会逐渐发现和肯定地方台新闻栏目的价值。例如, 对小区物业服务不到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进行曝光, 督促相关主管部门调查整改等, 以有效凸显地方新闻栏目的地方影响力。让观众觉得地方新闻不仅有趣, 而且有用, 能为自己、身边的朋友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再次, 地方台的新闻栏目组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公益性或免费性的活动, 提高新闻栏目在地方群众心中的地位与形象, 提升栏目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 给提供新闻线索的观众送礼品, 邀请观众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都可以大大增强民众的参与意识, 拉近新闻栏目与民众心理的距离。

此外, 地方台新闻栏目还要做好栏目的包装、宣传及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对新闻栏目开办宗旨、服务口号进行深入宣传, 深化、扩大新闻栏目在地方的知名度, 使地方新闻栏目成为地方民众表达民声的重要通道, 突出栏目价值, 不断打造更强的地方影响力。

五、结束语

地方台新闻栏目要突出自己的品牌效应, 除了要对节目进行清晰的定位外, 还要通过各种方式, 适度的提高新闻栏目的娱乐性、亲民性, 增强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地方口味, 与地方民众紧紧系在一起, 为民发声, 从而不断提高新闻栏目的价值和传播效果, 扩大栏目的品牌影响力, 在地方形成强有力的媒体市场竞争力。

摘要:与中央台和省级卫视台新闻栏目相比, 地方台新闻栏目的信息资源相对较少, 名牌影响力的区域性特点比较突出。因此, 地方台新闻栏目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 创新栏目的内容以及形式, 形成自己的新闻特色, 突出品牌形象和影响, 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地方台,新闻栏目,品牌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小敏, 刘冰, 肖凭.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的发展对策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3) .

[2]张师聃.城市电视台新闻栏目品牌化的路径选择[J].记者摇篮, 2011 (12) .

[3]任跃.新闻栏目如何“美丽”——略谈电视新闻栏目的艺术性[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5) .

上一篇:民族高等院校下一篇: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