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地区

2024-09-26

火山岩地区(精选11篇)

火山岩地区 篇1

1 概述

本次利用geoframe地震解释系统, 通过研究地震剖面, 相干体的提取及其水平时间切片的不同形态来却别一般岩体与火山岩体, 最后利用波形分类技术确定岩相分布。

长岭地区在地震剖面上火山岩特征为:在火山岩上部常出现披覆构造, 内部反射为强振幅、低频、断续反射, 具有亚平行, 斜交杂乱反射结构, 具有明显的顶底反射截面, 其顶面反射杂乱活断续弱发射, 底部有的发育火山通道 (图1) , 在时间切片上, 火山岩与沉积岩反射特征有明显区别。

遵循“等时对比, 分级控制, 突出火山岩的成因, 与储层相联系, 便于应用”的原则, 对松辽盆地采用四级旋回划分方案。这样做的既有利于火山岩地层格架的区域对比, 又能有效地统一勘探、开发中火山岩地层格架的划分方案, 进一步细化地层格架的划分, 服务于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在盆地火山岩的相关研究中, 期次是指一个喷发中心一次相对集中的火山活动, 在物质成分、喷发方式及喷发强度的规律性变化中, 所形成的一套相序上有成因联。火山机构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 来自于同喷发源的火山物质围绕源区堆积所构成的, 具有一定形态和共生组合关系的各种火山作用产物的总称。

根据本区火山岩发育状况及地震反射特征, 以火山岩最发育的长岭地区为重点, 建立了以火山口识别为出发点, 以火山机构、火山期次、岩相划分为主要内容的火山岩地震识别预测的技术流程, 为精细描述区内火山岩圈闭奠定了基础。

2 火山口识别

火山口的识别是确定火山机构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研究过程中, 首先利用T4构造趋势面变化定性圈定火山口发育区。在T4构造图上可以明显看出, 由于火山口附近往往发育较厚的火山岩, 后期受差异压实等影响往往形成局部构造高;在初步圈定火山口发育区之后, 然后利用沿层切片来确定火山口具体发育位置。从T4往下每20ms沿层切片图上可看出, 火山口在切片图上表现出的圆环状特征比较明;然后通过常规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和瞬时频率剖面, 确定火山口形态大小及其分布。火山口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是:下切地层、产状陡立、明显下凹、呈蘑菇状, 内部反射相对杂乱。

3 火山机构划分与描述

在确定火山口形态及分布之后, 火山机构在纵横向的分布范围及叠置关系是本次研究的重点。通过查干花地区多条连井地震剖面对比分析, 可以发现, 不同火山机构之间接触关系在常规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地震同相轴产状的变化、厚度变化 (楔状) 、反射强度变化以及纵向上相互叠置等特征。因此, 通过地震剖面的加密解释和网格化对比, 可以确定不同火山机构的形态特征及接触关系。

综合利用地震、属性等资料确定了长岭断陷前训子井圈闭火山机构的平面、纵向分布范围, 火山机构面积93.96km2。

4 火山期次划分

根据已钻探井的测井、岩心资料, 营城组火山岩总体上可分为两个大的期次。火山机构期次的划分, 受限于火山喷发的偶然性、复杂性, 在火山机构之间开展期次的对比难度较大, 目前的对比仅是在空间上的相对关系, 并不一定是完全等时的。根据勘探生产的需要从已知井出发将营城组上部火山岩划分为二期, 从单井资料出发在地震资料上进行标定, 刻画不同期次之间的叠合关系。在平面上对区内分布最为广泛、主力含气层的第二期的范围进行了追踪, 从追踪结果来看, 第二期火山岩分布较广。

5 结论

根据钻井岩心、薄片分析, 区内揭示的营城组火山岩主要发育溢流相、爆发相、火山通道相、侵入相以及沉火山岩相等岩相, 共四相八亚相。爆发相形成于火山作用的早期, 可分为四个亚相:溅落亚相、热碎屑流亚相、热基浪亚相、空落亚相。通常在地震上表现为丘状外型, 顶部为强反射, 内部呈杂乱状、反射弱。

火山通道相位于整个火山机构的下部, 形成于整个火山旋回同期和后期, 是岩浆向上运移到达地表过程中滞流和回填在火山管道中形成的火山岩类组合。火山通道相可以划分为火山颈亚相、次火山岩亚相和隐爆角砾岩亚相。通常表现为丘形-楔形、连续性差-中、中弱振幅、中频, 呈“束”状特征。

火山沉积相是经常与火山岩共生的一种岩相, 可出现在火山活动的各个时期, 碎屑成分中含有大量火山岩岩屑, 主要为火山岩穹隆之间的碎屑沉积体。火山沉积相可分为含外碎屑亚相和再搬运亚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中-强反射, 连续稳定, 与正常沉积岩很难区分。

从波形分类的识别效果来看, 营城组上部火山岩主要为溢流相和爆发相在波形分类平面上主要表现为波形杂乱的地震相特点, 总体上来讲, 爆发相较溢流相更为杂乱, 火山沉积相和碎屑岩主要表现为波形相对稳定的地震相特点。

摘要:随着松南气田的发现, 松辽盆地长岭地区火山岩气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寻找深层火山岩, 刻画火山岩成为长岭地区寻找深层油气主要手段, 经过研究得出该地区营城组上部火山岩主要为溢流相和爆发相在波形分类平面上主要表现为波形杂乱的地震相特点, 碎屑岩主要表现为波形相对稳定的地震相特点。

关键词:火山岩,溢流相,爆发相

参考文献

[1]杨立英, 李瑞磊.宋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火山机构和火山岩相地质-地震综合识别[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07.37 (6) :1083—1090

[2]陈国俊, 王纬.地震相相干体软件开发及其应用.工程击球物理学报, 2004, 1:399~4.3

[3]陈建文, 王德发, 张晓东.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分析[J].地学前缘, 2000, 7 (4) :371~379

[4]张玉明, 李明, 李瑞磊.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系天然气藏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27 (6) :841-848

火山岩地区 篇2

本文对甘肃省夏河县红墙地区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白垩纪地层中发育的中基性火山岩,属于碱性火山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该套玄武岩具有低且变化较小的SiO2 (45.32%~46.83%),低MgO含量高,变化较大(7.68%~9.48%),具有较高的Cr (228~441μg/g)和Ni (140~217μg/g)含量.所有样品都表现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平滑分布模式,轻重稀土分异中等,(La/Yb)CN=9.9~22.9,重稀土弱分异,(Gd/Yb)CN=2.6~3.0,Eu异常不明显,Eu/Eu*=1.04~1.08.Ba,Nb-Ta和Th-U不亏损,Rb,K相对亏损,Sr正异常.该区火山岩具有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 ,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不大(87Sr/86Sr(t)=0.702766~0.702920,εNd(t) =8.42~10.15,t=110Ma),与Hawaii-OIB的Sr-Nd同位素组成相似.其所有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火山岩具有类似OIB的.特征,可能是含软流圈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对西秦岭地质构造背景和演化历史的分析,暗示该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早期深俯冲再循环扬子地壳对源区也有一定贡献,其起源可能与构造走滑作用导致岩石圈伸展碱薄和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这为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

作 者:范立勇 王岳军 李晓勇 李超文 FAN Liyong WANG Yuejun LI Xiaoyong LI Chaowen  作者单位:范立勇,FAN Liyong(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王岳军,李超文,WANG Yuejun,LI Chaowen(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火山岩地区 篇3

关键词:“三江”地区;嘎衣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

引言:“三江”地区指的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是我国主要的“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主要集中在“三江”地区的乡城主弧带中,到目前为止,在周围的呷村、嘎衣穷、东山脊等矿区都发现了此类块状硫化物矿床,经过多年地质勘查发现此类矿石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尤其噶衣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蕴涵的金属矿包括铜矿、锌矿、银矿,总含量高达58万吨之多。具有很好工业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就噶衣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找矿模型,希望对找矿工作有一定帮助。

1噶衣穷矿床地质特征

1.1噶衣穷矿床地层分析

噶衣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阿木拉组下段岩性比较单调,主要由黑色泥岩、板岩、杂砂岩为主要特征;根隆组主要由结晶灰岩和不够稳定的变基性火山岩组成;三叠统勉戈组主要由火山岩组成。从其组成形式看属于复杂多变的火山-沉积岩系。噶衣穷多金属就产于英安质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 噶衣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区三叠统勉戈组地质观察图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噶衣穷火山活动范围大致可以分为3个喷发-沉积韵律,从下往依次是第一韵律火山岩,其厚度大约是230m,火山岩脉状、网脉状矿体的出产地。第二韵律火山岩其厚度大约210m,是英安质凝灰岩和英安质角砾凝灰岩的主要出产地。第三韵律火山岩其厚度大约是120m,是铅、锌、铜矿化层主要是出产地。

嘎衣穷勉戈组下段火山岩岩石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流纹岩属于钙碱系列,玄武岩属于拉斑系列。英安岩属于高铝,低钛低钙的特征,流纹岩属于高铝高硅,低锰低铁特征。玄武岩属于高铝,低钾低铁特征。都属于滤过饱类型,是岛弧火山岩最明显的特征。从基性火山岩到酸性岩,其铜、铅、锌、银的含量逐渐增高。

1.2噶衣穷矿床矿体特征分析

由于噶衣穷多金属矿带呈现成出西北方向分布,长度达1000m,最大宽度是100m,最小宽度是20m。到目前为止已经勘察发现10多个金属矿体。根据其地理位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上下两个矿带。其中上矿带是碳质板岩和安山质凝灰岩的金属矿,该矿带在平面上呈现“S”形态,长度达到450m,最宽处达20m,最窄处达10m。最大厚度大约是20m,评价厚度在9.5m左右,其中铜含量是0.21%,锌含量为1.45%,铅含量为1.12%。下矿带呈现东西走向,长度达1100m,最宽地方达到180,最窄地方达到70m,厚度大约在15.68m~22.5m。其中铜含量是0.8%,锌含量是2.65%,铅含量是1.85%。

1.3噶衣穷矿床矿石种类

通过对噶衣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区的地质进行勘探,发现该矿区中矿石主要是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以及少量的孔雀石、蓝铜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矿石主要呈现半自形、条带、脉状形态分布在岩石当中。其矿石结构主要呈现层纹带结构、胶状体结构、粒状结构等。主要构造有网脉状、脉状、条带状结构。矿石的类型根据有用金属矿物可以分为铜铅锌矿石、铜矿石、铜锌矿石等,根据矿石结构可以分为我条带状矿石、快状矿石、角砾桩矿石等。

2 噶衣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区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

2.1成矿模式具体分析

由于晚三叠世俯冲造山期的现象,经常在义敦古岛弧带发生,在此种情况,“双峰式”火山就形成了,同时在弧间裂谷作用下,就形成了张裂系列出,从而有效控制了成矿热水系统的发育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分布。噶衣穷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在断陷盆地内部火山洼地内部,为硫化物的存放和形成提供了重要空间,火山喷发出的岩浆不但为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多金属流体,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热量。在火山周期喷发间歇性张裂的作用下,使得硫化物沿着盆地内向沉积断层或者断裂带转移,从而就形成了噶衣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其理想模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

2.2找矿模型的选择

通过上述分析,就可以确定噶衣穷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找矿模型,具体如下。

2.2.1噶衣穷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在裂谷盆地的引张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

2.2.2噶衣穷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受到沉积岩的控制,产自于“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而成的酸性火山流纹质英安凝灰岩中,在找矿过程中只需要开采流纹质英安凝灰岩就能得到相应矿,大大减少选矿的范围和时间。

2.2.3噶衣穷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其金属矿体即有上部的层状、块状矿体,也有下部的网脉状矿体,具有明显双层结构空间产出特征。

2.2.4噶衣穷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成矿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强烈蚀变作用发生,在此矿床中普遍发育强烈的的碳酸岩化、硅化、云母化岩,是成矿最佳地段。

2.2.5矿床出露地表,在长期氧化淋滤的作用下,形成了孔雀石、兰铜矿、褐铁岩等矿物组合,是目前该矿床找矿过程中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结束语:综上所述,“三江”地区嘎衣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非常复杂,而且涉及到范围比较广,本文结合理论好实践,并查阅大量文献,通过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三江”地区嘎衣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希望对我国矿床地质勘探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毛启贵,王京彬,方同辉,于明杰,朱江建,张锐,付王伟,高卫宏. 东天山红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J]. 矿产勘查,2016,01:17-30.

[2]李小虎,初凤友,雷吉江,余星,张平萍. 青海德尔尼铜(锌钴)矿床硫化物Cu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探讨[J]. 地学前缘,2014,01:196-204.

[3]刘兵. 阿尔金山喀腊达坂一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 西北地質,2014,04:264-268.

火山岩地区 篇4

按火山活动时的地理环境,本区火山岩既有陆上喷发火山岩又有水下喷发火山岩,且均含有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本区哈尔加乌组的火山岩主体属于经多期喷发作用形成的水下喷发火山岩[1]。垂向上具有明显的韵律性:正常沉积—火山岩层—正常沉积—火山岩层。从岩性上看,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气孔发育较差,该层系碎屑岩较卡拉岗组发育。在地震剖面上,火山岩体多为高频强振幅下的低频杂乱空白反射,火山岩体较孤立,丘状外形是其最典型的特征(图1a)。而卡拉岗组主要为陆上喷发火山岩体,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和安山岩。垂向上没有一定的韵律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呈平行中弱振幅低频反射特征,是一套层状大面积分布的火山熔岩(图1b)。

2 火山岩岩性特征

通过对牛圈湖-马北地区15口取心井普通岩石薄片、铸体岩石薄片的偏光显微镜的镜下鉴定,发现本区主要发育基性-中基性的碱性-钙碱性系列火山岩[2],其中熔岩占44.91%,火山碎屑岩占55.09%,进一步划分出38种岩石类型。以玄武岩、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岩屑凝灰岩和伊丁玄武岩所占比例较大,此外安山岩、粗面岩、粗安岩次之(图2)。测井识别岩性六种,为玄武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粗面岩、凝灰岩和沉凝灰岩。

3 火山岩岩相特征

本区钻井揭示的火山岩相只有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以溢流相最为发育。结合地震相特征将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火山岩相划分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五类,并将这些相划分为10个亚相(表1)。

3.1 爆发相

爆发相主要分布于火山喷发期次初期,主要以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为特征,横向上向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过渡。爆发相由于堆积厚度大、成层性差,因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连续性差、中-弱能量的杂乱反射特征,电测曲线上明显地区别于溢流相,其中火山角砾岩以自然伽玛(GR)箱型中低值,密度测井(DEN)高值,自然电位(SP)低负异常值,电阻率(RD)中高值的特点;凝灰岩具有自然伽马(GR)齿化块状高值,密度测井(DEN)中值,自然电位(SP)中负异常值的特点。

3.2 溢流相

本区溢流相主要分布于卡拉岗组,以基性玄武岩和安山岩为主。形成于火山喷发旋回的中期,它具有喷出温度高和粘度低-中的特点,因而在喷出岩中它们具有流动性强、黏滞性低、产状平缓、厚度和成分较为稳定的特点。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中-强反射,呈间断性连续,楔状结构、斜交结构。测井曲线中电阻率曲线表现为自然伽马(GR)块状低值,电阻率(RD)中高值,声波时差(DT)中低值的特点。

3.3 火山通道相

本区井上火山通道相没有揭示,在地震剖面上可以很好识别表现为锥体顶端的正下方,产状近于直立,呈柱状,内部反射断续、杂乱。通道内不同岩性、不同结构、不同颜色的火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相混杂[3]。

3.4 侵出相

侵出相在本区井上很难确定,仅能从地震相标志来识别。形似穹隆于火山口上部,地震剖面上为断续反射,以底部为中心同相轴呈伞状向外发散,同向轴出现直立,且横向上粗糙不连续。

3.5 火山沉积相

本区的喷发沉积相主要发育于火山岩体的顶面,之下往往是火山岩优质储层发育带。位于不同火山口之间低洼地带,碎屑成分中含有大量火山岩岩屑,主要为火山岩穹隆之间的碎屑沉积体。研究区卡拉岗组的火山沉积相不发育,而哈尔加乌组较发育,这与沉积期火山活动的强烈有很大的关系。即火山间歇期时间短,风化剥蚀作用影响的范围有限,致使正常沉积的范围相对窄。但受晚古生界不整合面的控制,研究区东北出现火山岩的剥蚀形成风化壳储层,分析认为在其西部是火山沉积相的主要发育区域。

4 火山喷发模式及岩相模式

火山岩喷发类型可根据熔浆喷发形式划分出不同的喷发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4,5]:①中心式喷发其主要特征为:火山口明显,大部分火山岩体沿深大断裂成串分布;个别火山口沿伴生断裂零星分布;以爆发作用为主能量强,主要岩性为火山碎屑岩,其次为熔岩;地震剖面上可见明显的火山口,其内部呈反射杂乱的丘状结构。②裂隙式喷发其主要特征为:岩浆沿裂隙涌出无明显火山口;喷发能量弱,主要岩性为熔岩;地震剖面上同相轴连续性好,中强反射。本区的喷发特征以溢流相为开始的居多,通常在喷发的末期由于熔浆的黏度变大、能量的聚集而最终产生爆发,但以爆发相开始的喷发,往往厚度较小,而随之的溢流相厚度较大,说明本区的喷发强度总体不强,以溢流方式喷发为主。因此本区以裂隙式喷发为主,中心式喷发为次。并总结出本区岩相模式为两种(图3):①溢流—沉积。即火山喷发时主要以溢流过程为主,很少或几乎没有爆发过程。横向上自火山口由近及远分为三个相区:火山通道-侵出相区、溢流相区、火山沉积相区。垂向上,最下部为火山通道相,继而为溢流相,侵出相仍位于顶端。②爆发—溢流—沉积。由于爆发作用在火山口处的堆积厚度达到最大,同时锥形坡度也最陡,这种现象随距离的变远而减弱。

5 火山岩岩相展布特征

根据构造分析、地层厚度变化和单井岩相分析,结合地震资料,通过建立地质-地震对应关系[6,7],编制出牛圈湖-马北卡拉岗组,哈尔家乌组的火山岩岩相分布图(图4)。从图4a可以看出,爆发相沿断层呈串珠状分布,说明断层对火山口起主要控制作用。工区中部和南部爆发相较多,北部有少量分布,表明这一时期仍是中、南部火山活动较强。喷溢相整体上在各层都有分布,与爆发相相比占优势。火山通道相主要受断裂控制,沿断裂两侧呈串珠状分布,走向以东南向为主;卡拉岗组火山岩爆发相沿西南断裂呈串珠状均匀分布。溢流相主要分布在工区的西部和北部两侧,只发育1处侵出相。从爆发相的分布规律可知,断裂对火山口起着控制作用。爆发相在全区都有发育,主要在中部均匀分布,说明中部为火山口发育区,火山作用强烈。

因此本区火山岩相演化规律整体上看,在哈尔加乌组早期,北部火山活动比较强烈,南部也有火山口分布,但规模不如北部大。其余地区多为喷溢相。到哈尔加乌组晚期,南部火山活动加强,北部随之也逐渐变强,其余地区多为喷溢相。到卡拉岗组时期,中部火山作用加强,南部火山活动也有所增加。爆发相主要在中部沿东西走向呈带状分布东西两侧溢流相大面积发育。所以整个过程是由弱变强再变弱。火山口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沿断裂两侧呈串珠状分布,走向以东南向为主。

6 结论

(1)识别出石炭系火山岩以基性-中基性的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组合类型为主,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2大类、38种岩性类型。

(2)结合地震相特征将牛圈湖—马北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火山岩相划分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 以溢流相最为发育。存在两种岩相模式:①溢流—沉积。②爆发—溢流—沉积。且以裂隙式喷发为主,中心式喷发为次。

(3)本区火山活动是由弱变强再变弱的一个过程。火山口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沿断裂两侧呈串珠状分布,走向以东南向为主。

参考文献

[1]王静,国景星,盛世锋,等.商河油田水下喷发火山岩储层特征.断块油气田,2008;15(2):40—42

[2]罗权生,王鑫,文川江,等.牛东区块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岩性岩相特征.吐哈油气,2008;13(3):201—208

[3]张慧,柳成志,于海山,等.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相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8):4154—4160

[4]王璞珺,迟元林,刘万洙,等.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4):317—325

[5]刘俊田,赵兴启,杲先进,等.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岩性岩相模式.新疆石油天然气,2010;6(3):11—17

[6]杨立英,李瑞磊.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火山机构和火山岩相地质-地震综合识别.吉林大学学报,2007;37(6):1083—1090

火山岩地区 篇5

湖北金牛火山岩盆地火山岩成因及构造环境

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的`研究,笔者认为金牛火山岩盆地中生代岩浆活动存在多个发展阶段,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的岩浆侵入及火山初始爆发-间歇、白垩纪的鼎盛-减弱-衰亡.这些差异性和过渡演化趋势,反映中生代火山活动是受同一构造机制作用而发生与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不同阶段热动力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

作 者:周世卿 李雄伟 汪国虎 ZHOU Siqing LI Xiongwei WANG Guohu  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武汉,430022 刊 名:资源环境与工程 英文刊名: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年,卷(期): 23(4) 分类号:P588.14? 关键词:火山岩成因   陆内裂陷   燕山晚期   金牛火山岩盆地  

火山岩球场不打球的享受 篇6

即使你不玩高尔夫,只是匆匆的一瞥,它的壮美与恢宏都足以摄你心魄。要知道,这个在火山裸岩之上建造起来的国际锦标赛高尔夫球场,在亚洲是独此一处。

作为海口观澜湖的标志,独具特色的火山岩风格高尔夫球场Blackstone无法不让人在第一眼就爱上它。在这里,站在球场之上,四周皆是粗犷原始的黑色裸岩,一望无垠的天际线,点缀其中的古荔枝,低矮古朴的石屋,蜿蜒而行的石墙,充满辽阔、苍茫、自然的质感。远处,是“黑与蓝”交接的天际,辽阔、苍茫、静谧让人顿生身临月球的错觉。此般体验常常让人联想起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 1971年在月球上挥杆的感觉。

2010年10月份在这里上演的亚洲高球娱乐盛典——观澜湖世界职业明星邀请赛,凯瑟琳•泽塔•琼斯、休•格兰特、迈克尔•菲尔普斯、陈道明、冯小刚、蒙哥马利、尼克•费度等在球场挥杆的身影似乎仍历历在目。这场亚洲史无前例的高球娱乐盛事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明星大腕、高球名人集结一堂,除了128万美元冠军奖金的吸引力外,观澜湖•海口国际高尔夫度假区本身的魅力当然功不可没。对于这些国际级明星而言,他们早就环游了世界、见惯了大场面,没有特色的东西休想入他们的法眼。就让我们跟随巨星在观澜湖•海口的脚步,共同体验这个亚洲独一无二的集高尔夫运动、悠闲度假于一身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吧!

step1 游览八个别具特色的球场

壹号场 BLACKSTONE

这是全球高尔夫爱好者慕名朝圣的球场。面积达350英亩 (2125 亩),完整保留着万年火山熔岩石的原始地质,在返朴归真的自然中,穿行于茂密幽静的古林老树,享受不断变化的挑战。这个世界级比赛场地的设计独特,总长度逾7808码,让观众以最广阔的视角来观看比赛,尤其在最后几洞,观众能从多个角度见证胜利的时刻,这样的球场才不失为真正的世界顶级比赛场地。

贰号场 SANDBELT TRAILS

具有澳洲著名的带状沙地球场之鲜明风格,总长度逾7325码。白沙闪耀的大沙坑是这一球场的一大特点,在绿茵绵延的开阔平原上,林立着澳洲色彩的桉树,点缀于距离适中的果岭与发球台,让人感受这份沁人心脾的绿意。

叁号场 THE VINTAGE

延续了19世纪高尔夫球场的经典风格,总长度逾7297码。依循山形而设计的球道,保持最自然的地形地貌,在青葱茂密的幽谷丛林间,四处可见堤、壶状坑、垄及长型沙坑等天然障碍,蜿蜒的石墙独树一帜。

肆号场 STEPPING STONE

短三杆球场,击球一杆上果岭,然后就是果岭推杆,球道周围都被火山岩和大片沙坑包围。这个球场和周围自然景观融合得天衣无缝。

伍号场 LAVA FIELDS

独有的天然黝黑矿沙坑与万年熔岩石不规则地布满球场。一片广角平原,两旁稀疏的树木,尽显荒原气质,让视野更辽阔。平原上的沙与熔岩完美融合,不愧为举世无双的球场奇观,是挑战性极强的国际赛事球场。

陆号场 MEADOW LINKS

参照美国早期的传统式球场,采用公园式布局,在开阔草地上点缀着郁郁的树丛,球道和障碍呈独特的几何造型。“教堂长椅”式的沙坑、茂密草坪覆盖的沙坑和天然草为球场平添了开阔草原的独特感觉。果岭面积较大,从而增加了推杆的难度。

柒号场 THE PRESERVE

以茂密的棕榈树丛为骨干的绿化区,为这块易于上手的球场定下了美丽景观型球场的基调,设计风格颇具现代性。宽大的球道中以沙坑作为间隔停顿,果岭区域被山包环绕,中间的推杆面造型遵循现代信条。大量的开花灌木和地被植物组成的景观区鲜艳而生动,在整个球场中营造出支配性的印象。而棕榈树群则有效地遮挡了阳光,给人以舒适放松感。

Step2全球风格温泉

观览完球场之后,可以尽情享受观澜湖的“水”。海口观澜湖的康体中心的泳池长不过20米,是“飞鱼”菲尔普斯曾经大展拳脚的地方。他每天除了打高球,都会在这个泳池中训练一个多小时!这个泳池十分独特,四周都是嶙峋的石壁,配合上梦幻的灯光,就宛若一汪神秘的岩洞秘潭,也难怪这里会成菲尔普斯在观澜湖的“私家泳池”。更绝的是,菲尔普斯除了在陆上挥杆之外,更是将高尔夫球带到了这个泳池中,成功地将游泳与高球这两项他最爱的运动结合到了一起。

如果想要畅游,逾一万平方米的户外水上主题公园保准让你过瘾,这里设有游泳池、人造沙滩、高空绳索越野设施、儿童水上乐园,以及池畔派对、现场表演等精彩的休闲活动!观澜湖•海口的矿物温泉的亚洲区免费开放给房客,这里有太极泉、勿忘我泉、紫罗兰泉等不同功效的温泉,多达60多个温泉池,而中东区、美洲区、欧洲区的温泉池全部开放后将达到200多个。是亚洲最大的SPA中心,汇集了七大风格的SPA疗养体验,贪靓的女士们一定不要错过!

Step3 美食的诱惑

运动完一番,你一定会想大饱口福。据工作人员透露,休•格兰特可算是遍尝了这里的美食,他在观澜湖•海口的五六天里已经将度假区内的每间食肆的拿手菜都品尝了一遍,每款都令他赞赏有加。观澜湖•海口的会所及酒店一共拥有12间中西风味食府,提供丰富的佳肴美味,不论是顶级中西食府、池畔美点,还是主题餐厅、情调酒廊,均可令你食指大动。

这里的酒店客房统统成为众多明星、高球名人的“行宫”,说不定你要住的那间客房就是之前某某明星住过的哦。这里每个类型的客房,即使是面积最小的豪华客户,都显得高贵与大气,其温馨、柔和的灯光处理给人以归家的“自在”,而酒店客房窗外Blackstone高尔夫球场的壮阔景致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酒店的客房装潢以自然物料与雕塑陈设为主,被打磨得异常润滑的火山岩地板、火山岩墙面韵味十足,使房间风格独树一帜又高雅稳重,让人不禁触摸。而开放式浴室的按摩浴池及热带雨林花洒足以为你洗去畅快挥杆之后的疲惫。更为难得是,这里的热水都是原生的矿物质水,瞬间就可让身体宛若焕然新生。如果你有能力,大可以体验凯瑟琳•泽塔•琼斯当时下榻的总统套房,这里的总统套房分上下两层,多达350平方米,除了客厅、饭厅、厨房、书房、衣帽间、客房、超大型卫生间,还备有专门的SPA按摩房并提供专门的SPA服务,尽显总统套房的尊贵。

>>Tips:

特别报道

2011海口高尔夫与旅游主题论坛隆重开幕

2011年3月19日,2011海口高尔夫与旅游主题论坛在观澜湖度假区举行。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副主席让•克劳德•鲍姆加藤、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李仁臣等600多位国内外高球巨星、社会名流等嘉宾出席本次论坛。

火山岩地区 篇7

兴城-丰乐地区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东南断陷区徐家围子断陷兴城鼻状构造前端, 主要储层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沉积, 近年来,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勘探取得一系列突破[1,2,3], 兴城-丰乐地区也成为大庆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地区。该区火山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裂缝发育, 具有一定的储集条件。火山岩成分复杂, 结构、构造差异性大, 储集空间复杂, 非均质性严重。通过岩心、薄片、化学分析等资料的分析研究, 对研究区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1 火山岩储层特征

通过对该区岩心、薄片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 利用邱家骧的硅-碱法对工区火山岩进行化学分类命名, 将该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类型划分为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2大类7亚类21种类型。通过统计, 研究区营一段火山岩以火山碎屑岩为主, 其次是火山熔岩, 其中火山碎屑岩占69.79%, 火山熔岩占30.21%。其中重要的储层类型为球粒流纹岩、石泡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

1.1 火山熔岩类

该岩类从中性到酸性有安山岩、珍珠岩、流纹岩。

安山岩:岩心一般呈暗紫色, 斑状结构, 流纹构造、气孔、杏仁构造或块状构造。岩石中部分构造缝被长英质充填。主要见于徐深1-2井。珍珠岩:岩心一般呈灰色、灰绿色和深绿色, 玻璃质结构, 珍珠构造, 岩石几乎全部由火山玻璃组成, 含少量的透长石和石英斑晶。主要见于徐深1-2井、徐深1-203井。

流纹岩:岩心一般呈灰色、灰白色, 斑状结构, 基质具球粒结构、隐束结构、霏细结构和玻璃质结构, 常具流纹构造, 有时发育气孔和杏仁构造。主要见于徐深9-1井、徐深6-3井、徐深1-3井、徐深23井。

1.2 火山碎屑岩类

该岩类主要包括凝灰岩、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角砾熔岩。

凝灰岩/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岩心一般呈灰色、深灰色和浅灰绿色。部分岩石中可见碳酸盐交代长石假象。主要见于徐深1-2井、徐深1-4井、徐深9-1井、徐深6-3井。

熔结凝灰岩:岩心一般呈灰白色、深灰色, 熔结凝灰结构, 岩石次生变化有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主要见于徐深1-4井、徐深6-3井、徐深9-1井。

流纹质凝灰/角砾熔岩:岩心一般呈灰色、绿灰色。石英和长石熔蚀现象常见, 岩石中可见流纹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主要见于徐深1-2井、徐深6-3井、徐深9-1井、徐深1-3井。

2 孔隙结构特征

2.1 孔隙类型

研究区原生孔隙以气孔、脱玻化微孔、杏仁体内孔和粒间孔最为发育, 是该区营一段火山岩储层中分布最广和最为重要的一类储集空间, 由岩石的成岩阶段形成。研究区的次生孔隙以溶蚀孔隙最为发育, 亦是该区营一段火山岩储层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储集空间, 由岩石的成岩阶段和成岩后的溶解作用形成, 主要包括砾 (粒) 内溶孔, 长石晶屑 (斑晶) 内溶孔, 铸模孔, 岩屑粒内溶孔, 基质内溶孔。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一般以组合形式的出现, 如溶蚀孔隙、铸模孔等, 成为研究区重要的储集空间。

2.2 裂缝类型及特征

根据岩心观察、岩石镜下鉴定分析, 该区裂缝主要发育收缩缝、层间缝、炸裂缝、贴砾缝、风化缝、缝合缝、溶蚀缝、构造缝等。裂缝走向多组, 主要走向为北西向, 发育也具有多期次, 其中晚期裂缝一般未被充填, 开启程度较高, 火山岩储层主要裂缝类型为构造裂缝、炸裂缝和溶蚀缝, 其中高角度裂缝发育所占比例较大。裂缝发育一般受断层控制, 断层附近裂缝发育程度较高。这些裂缝不仅使孤立的原生气孔得以连通, 而且还增大了火山岩的储集空间。

3 储层控制因素

3.1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依据各种成岩作用的形成机理, 将研究区成岩作用划分为12种, 对火山碎屑岩来说, 形成有利储层主要有溶解作用、构造作用、风化作用以及脱玻化作用, 其中溶解作用使火山碎屑岩的孔隙变大、连通性变好、渗透性变强。构造作用一方面产生构造裂缝, 另一方面使孔隙连通性变好, 从而使岩石中流体的流动性增强, 为溶解作用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风化作用是在风化过程中产生风化缝, 其作用与构造缝的作用相同。脱玻化作用使岩石中的体积缩小, 从而形成使岩石物性变好。对火山熔岩来说, 形成有利储层主要有冷凝 (却) 收缩作用、挥发分逸散作用、溶解作用、构造作用、风化作用以及脱玻化作用, 冷凝收缩作用使岩石体积收缩表小, 形成弧形、同心圆形的收缩缝, 特别使对孤立气孔起到连通作用。挥发分逸散作用形成气孔构造。

3.2 岩性对储层的影响

通过对该区营一段293个样品13种岩性的统计可知, 该区平均孔隙度的分布范围0.49-19.95%, 平均孔隙度最高的是石泡流纹岩, 平均孔隙度最低的是集块岩, 前者约是后者的40.7倍, 13种岩性的平均孔隙度值为5.9%, 有69%的岩性的孔隙度值小于平均孔隙度值。13种岩性的总平均渗透率为0.26×10-3μm2, 分布范围0.03-0.9×10-3μm2, 平均渗透率的最高值熔结凝灰岩0.9×10-3μm2与最低值凝灰岩0.03×10-3μm2之间相差30倍, 有61%的岩性平均渗透率值小于平均渗透率值。

3.3 交代-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火山期后热液活动、构造运动都会引起大规模的热液流体活动, 而热液作用无一例外都是从碱交代开始的, 发生碱交代作用的流体对火山岩的直接影响是引起物质的带入和带出, 使火山岩体处于开放体系下, 导致原有矿物发生交代蚀变、溶蚀, 使岩石内部结构受到破坏而造成强度减低, 形成次生孔隙多的岩石, 这些次生孔隙发育成带就会为深部油气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集的空间。对于火山岩储层来说, 溶解作用是形成次生溶蚀孔隙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改善储层物性起重要作用。经研究发现在研究区深部烃碱流体广泛存在, 这种流体具有独特的溶解和运输能力, 在本区各井中都存在这种溶解现象。

4 结论

4.1 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火山熔岩和火

山碎屑岩, 石泡流纹岩、球粒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储集空间最为发育。

4.2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划分孔隙和裂

缝, 原生孔隙以气孔、脱玻化微孔、杏仁体内孔和粒间孔最为发育, 次生孔隙溶蚀孔成为发育有利储层的重要条件。火山岩储集空间具有孔隙-裂缝双孔特征。

4.3 火山岩储集空间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 而其中主要受到成岩作用和交代-溶蚀作用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綦敦科, 齐景顺, 王革.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 2002, 9 (4) :30-31.[1]綦敦科, 齐景顺, 王革.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 2002, 9 (4) :30-31.

[2]曲延明, 舒萍, 王强.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 29 (3) :13-16.[2]曲延明, 舒萍, 王强.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 29 (3) :13-16.

火山岩地区 篇8

欧利坨子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古近纪发育了多期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巨厚的火山岩沉积,火山岩的岩性主要有玄武岩、粗面岩和凝灰岩(吴昌志等,2003)。

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是本区火山岩油气藏的主要储层,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以裂缝一孔隙型为主,孔缝配置关系复杂,储集体含油性变化大。因此,对裂缝的识别及定量预测,成为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工作之一。

1 裂缝识别

1.1 岩心裂缝识别

通过对欧利坨子地区岩心样品古地磁测试,该区火山岩构造裂缝走向以北北东一南南西向和北西一南东向为主(为张性缝),其次为北东一南西向、近东西向和南北向。经统计:中高角度裂缝占90%,低角度裂缝占8%,水平裂缝只占2%。

1.2 裂缝的测井识别方法

岩心、薄片观察描述结果表明,本区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中裂缝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测井资料反复试验和处理确认,在本区可以较好地利用测井资料进行裂缝储层识别和评价。

1.2.1 倾角测井。地层倾角测井是探测天然裂缝各种方法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六臂倾角仪为例,地层倾角测井记录的6条微电阻率曲线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能够比较精细地探测到井壁6个方位上裂缝的位置和产状。在对地层倾角处理的基础上,与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的识别和解释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为裂缝级别的划分提供重要依据。1.2.2地应力测井。XMAC测井仪即交叉式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不仅能测得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由于其探测深度大,在各向异性地层,尤其是垂直裂缝发育层段,横波产生分裂,结合成像测井,可以识别地层的有效裂缝。1.2.3声波时差测井。火山岩石学特征与岩性、孔隙(裂缝)及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声波测井己成为确认裂缝储集层的重要手段,在此只讨论声波时差测井。在裂缝发育部位,对于高角度裂缝,声波按最短时间传播声程的原则将绕过裂缝或溶洞,因此,它对高角度裂缝的反应不灵敏。对于斜交、水平或网状裂缝,声波在其中传播时的能量耗损较大,时差就会变大或发生声波跳跃现象,呈现短小的锯齿状。1.2.4放射性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自然伽马测井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火山岩中的裂缝。由于裂缝中的流体密度比储层骨架密度低得多,因此,一般在裂缝发育部位显示出低的密度值,曲线变化幅度大。在裂缝发育层段上,中子测井显示为高的中子孔隙度值,而伽马中子显示为低值,无铀伽马和自然伽马曲线变化幅度明显变小,另外,地下水中的放射元素很容易沉淀在裂缝壁上,因此,3700测井系列中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中铀、钍含量在裂缝处都有所增加,钾的含量由于岩性因素而降低。

2 裂缝参数计算

本区粗面岩基质渗透率与具有相当孔隙度的常规储集层相比明显偏低。火山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气孔和杏仁孔常常是孤立的,互不连通,这是造成基质孔隙度虽然较大但基质渗透性却很差的根木原因。裂缝则是连接孔隙的主要通道,是渗透率的主要贡献者。裂缝对储集层的物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裂缝孔隙度一般难以准确测得。

2.1 应用双侧向电阻率差异法判别裂缝状态

对于高角度裂缝,裂缝被泥浆深侵,使深、浅双侧向都只能探测到裂缝侵入区,双侧向电阻率都有所降低,但浅侧向数值降低得更快,因此在曲线上呈现正差异,其差值的大小反映了裂缝的发育程度。对于低角度裂缝特征,双侧向电阻率呈现负差异特征。网状裂缝响应特征介于高、低角度裂缝之间。

低角度裂缝角度一般在(0~50度),倾斜裂缝角度一般在(50~75度)、高角度裂缝角度一般在(75~90度)。对裂缝状态的判断可利用以下方法:

式中,RD和RS分别为深、浅侧向电阻率,当Y>0.1时,为高角度裂缝;当0

2.2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确定裂缝孔隙度

为充分反映地下储层的真实情况,在对三孔隙度曲线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储层发育程度对测井曲线的影响,应用成熟的中子-密度交会技术求取总孔隙度。

纯地质意义的基质孔隙度是指未经风化溶蚀的基质岩块的孔隙度。应用声波测井求取的基质孔隙度不仅包括晶间孔隙、粒间孔隙,还包含均匀分布的细小溶孔及微细裂缝。因此利用以下方法确定的裂缝孔隙度,主要包括对储层渗透率影响较大的那部分裂缝孔隙度。

a.总孔隙度φt的计算:依据确定的密度骨架值和中子骨架值,采用体积模型计算,即:

式中,φN为中子孔隙度;φD为密度孔隙度。

b.裂缝孔隙度φf的计算:在计算出有效孔隙度φt和基质孔隙度φb的条件下,按下式计算岩石裂缝孔隙度φf:φf=φt-φb

3 裂缝预测

3.1 裂缝发育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3.1.1 岩相与裂缝分布关系。因粗面岩具有特殊的产出形态,致使储集层具强烈的非均质性。据分类分岩相统计,岩体上部的物性好于下部,边部的物性好于岩体中心。发育在熔岩顶部的火山岩,受后期溶蚀、淋滤、构造破坏等作用最强,各种储集空间发育,多数可作为油气的优质储层。这也是粗面岩油藏多储存在火山岩体顶部和构造破碎带的重要原因。3.1.2构造与裂缝发育关系。本区构造缝及溶蚀孔缝较常见,构造裂缝是本区主要的次生裂缝,构造缝中的高角度缝、直劈缝较常见,其所反映出的应力场与区域或局部的应力场一致。构造裂缝的产生与喜山运动I、II、III幕的强烈影响相关。

构造裂缝主要发育在断层附近,在构造破碎带内裂缝发育、裂缝密度高,远离断层裂缝密度减小,并受边界断层和次级断层走向控制,其相交部位,裂缝发育方向变化大。以欧48-40-24井为例,2890~2960米裂缝发育,XMAC测井确定裂缝发育方位近东西向,其相邻大断层走向为近南北向,说明本井的裂缝形成与地层东西向受挤压有关。

3.2 测井资料分析预测裂缝储层

通过测井资料分析,本区火山岩储层电性与含油性的对应关系较为明显。3700测井资料中的中子、密度、时差等“三孔隙度”测井系列结果能够反映地层总孔隙度的情况,其中的中子曲线可代表地层含烃指数,对油气的反映较为明显。通过对三条曲线与试油、生产动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优质储层具有高中子、高时差、低密度的特点,油层声波时差值大于62,电阻率在50~300之间。本区粗面岩裂缝孔隙度与基质孔隙度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裂缝孔隙度集中分布在0.2%~1.5%之间。在火山岩具有一定厚度的前提下,裂缝孔隙度大于0.6%,或者基质孔隙度大于8%,都可以成为良好的储层。通过以上结果的综合应用,将该地区火山岩储层的裂缝分布按裂缝密度划分为3类,如表1所示:

经统计后发现,在欧14井-欧26井一线、欧48井区裂缝最发育,属优质储集层分布区;欧15井和欧27井存在一定的裂缝发育带,储集层性能属中等;欧19井、欧602井附近裂缝不发育,储集性能亦较差。

结束语

本区火山岩裂缝的发育状况极其复杂,从结果看,裂缝对储层物性的改造非常明显。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解性以及各种方法的局限性,使我们还很难只用一种方法就解决裂缝识别及预测的全部问题,相对精确的储层裂缝定量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摘要:以岩心分析为基础,建立了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裂缝的测井识别和计算方法,在单井裂缝参数计算基础上,结合岩相及构造影响因素,预测裂缝的平面分布特征,确定裂缝与优质储层的关系。

关键词:粗面岩储层,测井,裂缝识别与预测,欧利坨子

参考文献

[1]李伟,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解释[J].特种油气藏,2001,8(1).

[2]赵澄林等,辽河盆地火山岩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64-70.

火山岩地区 篇9

1、研究区地质概况

1.1 研究区储层地质特征

石炭纪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壳极不稳定, 构造活动强烈, 火山活动频繁, 经历了海陆相交互发育阶段。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塔木岗组 (C1t) 、滴水泉组 (C1d) 、巴塔玛依组 (C2b) 、石钱滩组 (C2s) 和六棵树组 (C3l) 。石炭系上覆地层主要为中二叠统将军庙组 (P2j) 和平地泉组 (P2p) , 将军庙组分布仅局限于博格达山和克拉美丽山前凹陷, 平地泉组分布广, 除了在一些古隆起缺失外, 大部分地区平地泉组超覆于石炭系之上[1]。

文中讨论的XQ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是整个准噶尔盆地东部火山岩中很小的一部分, 准东石炭系火山岩层是一套多期喷发, 多期改造而成的, 各种岩相相互叠置, 连成一片的岩层。

1.2 研究区石炭系构造特征

目前勘探工作中采取的物探方法对于探查火山岩体存在难度, 主要是因为火山岩体在地震资料上的反射特征不太清楚, 因此利用地震资料来识别火山岩体较为困难, 同时即使判别出岩体但是缺乏岩相依据, 对于以岩相为主要判断油藏规律的火山岩油藏来说该种方式用处不大, 所以试油手段可以说是对储层产能评价的主要方法以及储层产能的资料的唯一来源。

对于研究区内储层构造特征的研究主要采取地震方式与钻、录井以及测井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 通过地震方法识别储层中的断裂分布, 以及储层与上下地层中断层的关系, 是否存在继承性;然后通过钻、录井资料揭示该地区岩性资料, 并结合测井资料解释该区域的岩相资料;最终通过试油工作结合该地区已得到的岩相资料以及构造资料相结合, 对于该地区的油藏分布以及产能规律能够做到较好的解释。

研究区内发育有多条、大小规模各不相同断裂, 其构造断裂虽繁杂, 但也并不是无章可循, 其位于基岩之上, 与基地的深大断裂相互印证, 储层大的断裂方向基本呈现一致, 大的区域内整体上表现为棋盘格状[2];XQ地区发现油气藏的巴塔玛依内山组的火山岩, 钻遇石炭系地层主要岩性火为山角砾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花岗斑岩等。

XQ地区石炭系地层由WS—NE方向是逐渐隆升的, 储层中断裂发育且大的连续断裂多呈W-E方向, 南北方向多为短小不连续断裂。

2 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物性

研究区内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属于孔隙-裂缝型储集层, 储集层物性受火山岩岩相及构造裂缝共同控制, 以喷出相中爆发亚相的火山角砾岩最好, 溢流亚相的中酸性流纹岩等次之, 火山沉积相中的凝灰岩等的物性相对较差。裂缝类型以中酸性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中构造微裂缝、网状裂缝较为常见[3]。

2.1 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岩性及岩相概况

通过个人对该地区钻、录井资料的的总结以及构造、岩性分析, 总结出该地区各井所涉及的火山岩相总结如表1, 试油过程中出油层位主要集中于火山溢流相以及火山爆发相, 其中溢流相以及爆发相共有9层, 其中6层都呈现出较好的油气显示, 获油气率达到了66.7%, 同时对于火山沉积岩相等比较致密的岩性, 油藏往往较难富集, 部分见到油气显示的试油层位, 也是通过构造应力所产生的裂隙而进行储集的, 但是这一部分的富集程度相对来说较差;同时在部分溢流性火山岩中并未有油气显示, 从中可以看出, 虽然火山岩相在该地区作为控制油藏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 但是构造断裂的控制也不可忽视。

2.2 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录、测井及试油概况

首先, 通过对研究区域内试油层的录井及测井解释, 大部分试油层解释为含油气层, 表明储层有非常好的油气储积性, 通过试油作业, 也证明了区域内确实含油性比较好, 但是局部地区的含油性出现了一些异常, 例如部分地区解释与最终结果不一致, 甚至出现了偏差较大的结果, 这是因为火山岩相分布控制的结果。

另一方面, 通过XQ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地层的录、测井的基本数据的分析, 发现研究区域内仅两口井在已试层位的基础上得到了与录测井结果相符合的试油结论, 其余大部分试油井试油结论一般都要低于录、测井的结果 (如表2) , 其中XQ2井所解释结论更是产生了较大的偏离, 研究认为这是这种情况是由于作为解释火山岩储层, 尤其是在测井解释过程中, 所测得的各项数据相对于常见的沉积岩来说, 各项数据以及数据组合都偏高。

2.3 XQ地区C2b储层原油特征分析

首先, 已有的勘探成果以及试油作业取得的原油样品化验分析相佐证, 研究区内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储层所含原油部分源于石炭系滴水泉组或巴塔玛依组炭质泥岩, 一些源于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 还有一些为二叠系和石炭系烃源岩的混源油。同时研究表明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位于继承性的古隆起或向生油凹陷的过渡区, 油气主要集中在石炭系风化壳附近和火山岩内部裂缝发育带[4]。

目前, 所取得的资料中表明, 仅XQ2井所取得原油样品来自于石炭系巴塔玛依组炭质泥岩, 所以该井油藏属于自生自储型油藏;同时取得油样分析的其他井表明油源来自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 还有一些为二叠系和石炭系烃源岩的混源油, 这些都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新生古储型油藏特点, 从这一点研究来说研究区域内各试油井生储组合关系的不一致性, 也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油藏受到了构造控制较为明显, 研究区内部分为断块油气藏。

另一方面, 根据研究区域内所取油样分析, 在相同油源的基础下, 由北向南原油的密度是逐渐减小的, 粘度也是逐渐减小的 (如图1) , 说明以二叠系为主要油源的储层中原油是由北向南运移的;同时在图1中可以明显的看出, 不同油源的原油存在较大的差异。

2.4 XQ地区C2b储层水化学特征分析

XQ地区C2b储层水样分析结果显示 (表3) 区内水型为Ca CL2型, 表明储层圈闭完好, 对油藏有好的保存条件。

同时从区域内矿化度的数值特征可以明显看出, XQ2井为自生自储型油藏;XQ011井为二叠系油源储集, 是较明显的新生古储型油藏;而XQ10井以及XQ5井矿化度值介于两者之间, 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混源油的特征。

另一方面, 水样矿化度与油藏丰度成正相关, 根据该地区水样分析结果, 矿化度的不规律性, 说明各井所在区块含油丰度不同, 那么是否可以判断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为断块型油气藏, 且呈点状分布, 相互圈闭完好, 各不相连。

XQ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试油层位产能整体较好, 在区域内多口井上都达到了工业油流标准, 同时通过统计发现, 大部分地层通过压裂改造都能有较好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发现像XQ2井这样自生自储型有藏产能较好;而新生古储型油藏或者混源性油藏需要进行压裂后能产生较好的效果;由此并结合前面的分析可推断, 区域内大部分断块并不相连, 油气主要来源于自生或者是上下地层中的生油层, 从这一结论可推断建立该地区的油气聚集模式。

3 结论

通过以上讨论综合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

(1) XQ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试油结论在证明:火山岩的爆发相及溢流相是油气储存及运移的好的场所, 同时岩相结合构造裂缝更是油气储存与运移的绝佳场所;

(2) XQ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所得水样分析结果显示, 产油层位所在油藏圈闭保存条件完好, 油藏并无散失, 但同时似乎也说明了区域内该组油藏呈断块状分布, 呈点状产出, 这一特点通过该地区处在不同构造高度的井产能的不规律性也可验证;

另一方面, 油样与气样的分析结果却显示出不同的运移方向, 相互矛盾, 综合前人大量研究及该地区构造发育的情况以及岩相特征分析, 该层即作为生油层, 同时又作为储层, 经过多期构造运动, 同时因为油、气运移速度的不一致导致了今天运移方向的矛盾产生。

(3) 总结以上这些规律, 对于XQ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所富集油藏的几个特征:

(1) 首先区域内油藏为各断块之间连通性较差的断块油气藏, 同时与岩相共同控制;

(2) 油藏为自生自储型, 自身存在于良好的圈闭之中, 由构造断裂作为运移通道从较低位置的生油层将原油运移而来, 这种以XQ2井为代表;

(3) 油藏为新生古储型, 同样具有好的圈闭, 是从较新的生油层中通过大的断裂将原油运移而来;

(4) 油源为混合性油源, 存在于断裂深大的地区, 在富集深层油源后又富集了新生成的原油, 形成了混源油藏。

参考文献

[1]解宏伟, 田世澄, 胡平.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成藏条件[J].特种油气藏2008, 15 (3) , 29-33.

[2]陈新发, 曲国胜, 马宗晋.准噶尔盆地构造格局与油气区带预测[J].新疆试油地质2008, 29 (4) , 425-430.

[3]国建英, 王东良, 林 潼.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气藏形成条件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 (9) , 112-116.

火山岩地区 篇10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构成规模宏大的火山岩带,其分布延伸到蒙古和俄罗斯境内,是东亚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兴安岭火山岩带是中生代火山岩集中分布区。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地质调查、火山岩年代学与成因学研究等,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基本建立了区域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的时空格架;相对而言,位于大兴安岭中部的扎兰屯地区则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中生代火山岩性岩相的研究还不甚清楚。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省交界处,东南部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北部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主要乡镇有成吉思汗镇、中兴乡等。地处大兴安岭中段东坡,山脉总体呈NNE向延伸,地势较低,相对高度一般在200~600米之间,为中低山区,相对高差不大。总的地势为西北高南东低。由于地势的这一特点,西北部基岩出露较好,东南部多为第四系或农田覆盖。

1-国界;2-盟界;3-省界;4-铁路;5-工作区;6-高速公路;7-国道;8-省道;9-界道

2 扎兰屯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

扎兰屯地区火山岩露头较差,普遍缺乏连续的地层出露。为了查明本区火山地层的岩性岩相特征,经比较后选择了三条火山岩基本连续出露、岩性岩相齐全、基本能代表各自火山地层组的地质路线,编制了三条实测剖面,进行详细的火山岩岩性岩相学研究。

实测剖面介绍:

(1)蒙古屯梅勒图组实测剖面(PM211)

研究区梅勒图组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出露于研究区东北部的大河湾镇以北地区,另外在徐地营子、保安屯等处也零星出露。主要岩石类型有灰黑色、灰紫色玄武岩、玄武安山岩,斑状结构,气孔状构造,斑晶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含量较少(5%),基质为隐晶质结构。

在大河湾蒙古屯西山实测了梅勒图组(K1m)的火山机构剖面(PM211),走向北东23°,露头较差,为一相对高度为100m的山丘,表现为三级阶地。剖面起点为下伏玛尼图组安山岩,终点被第四系覆盖,发现有安山岩野出露,推测为龙江组安山岩。剖面可根据岩性岩相划分为7层,在室内按照地层层序和岩石组合特征由下而上将其划分为4层。该火山机构地层厚度>149.3m,火山口南西侧剖面岩石出露较好,可代表该火山机构剖面的岩性岩相,至上而下为:

该火山机构呈现中心式喷发,以溢流相玄武岩为主,共可分四个喷发期次,第一次喷发强度较大,形成灰褐色玄武岩,形成一级台地;第二次喷发形成灰黑色玄武安山岩,构成第二级台地;第三次喷发强度较弱,形成灰黑色玄武岩,厚度较薄;第四次喷发主要岩性是灰黑色玄武安山岩,地貌上构成小山顶,沿裂隙还有少量基性岩脉侵入。扎兰屯地区甘河组分布范围小,大部分以小山包的形式出现,火山岩相表现为溢流相,岩性主要以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为主,局部地区可见杏仁、气孔状玄武岩(图2)。

(2)大黑山白音高老实测剖面(PM213)

研究区白音高老组分布广泛,岩石类型有:灰白色、灰褐色流纹岩,斑状、球粒结构(图3),流纹构造,风化较严重,易碎,新鲜面灰白色,风化面褐色,斑晶由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组成(含量分别为7%、4%、5%),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灰色、褐灰色,凝灰结构,火山碎屑物含量约70-80%(其中达砾级含量占6-8%),主要由晶屑、岩屑组成,晶屑占70-80%,由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及黑云母组成,其中石英约占25-30%,碱性长石约占40-45%,斜长石约占20%,黑云母约占5%;岩屑粒径较大,一般为0.5-2.5mm,最大达10mm,岩性较复杂,有微粒凝灰岩、石英岩、细晶岩等;胶结物主要由极微细凝灰质组成;灰褐色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熔岩,凝灰熔岩结构,由火山角砾、火山灰和熔岩胶结物组成,含量分别为5%、35%、60%;火山角砾粒度为2-5mm,呈棱角状;凝灰质碎屑主要为晶屑;斑晶占熔岩的35%,主要由碱性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白音高老组地层上部主要由熔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组成;下部主要为含砂砾岩、砾岩和粉砂岩。

在大河湾大黑山实测了白音高老组(K1b)火山机构剖面(PM213),剖面走向南东146°,因庄稼植被覆盖严重,露头较差而不连续。剖面地层共分为20层,在室内按照地层层序和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合并为7层。该地层厚度>520.8m,由于火山口两侧岩性组合基本相似,且南东侧剖面出露情况较好,因此以其为代表进行描述。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

综上所述,大黑山白音高老组(K1b)火山机构主要岩石类型有灰白色流纹岩、灰白色角砾凝灰岩、灰绿色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灰紫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灰白色集块角砾岩。根据岩性岩相关系,将灰白色含角砾集块岩所处位置确定为古火山口,火山口中心产状近直立,两侧岩石产状逐渐变缓,倾角介于60°-75°,向内倾斜。火山通道附近出现灰紫色流纹岩,流面清晰,石英晶洞较发育,大小不一,5mm-10mm居多,可见次火山岩相的流纹斑岩侵入。由外围向火山通道,火山碎屑岩的碎屑粒径逐渐变大,其中含角砾集块岩的个别集块可达0.5m,凝灰质胶结。

由上可以看出:该火山机构以酸性岩浆爆发与溢流交替进行为特征,岩石颜色以灰白色、灰绿色、灰紫色为主。早期主要经历了酸性岩浆的强烈爆发,在近火口和火口外围形成爆发相流纹质角砾熔岩、火山碎屑流相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降落相的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中期在火口外围有短时的流纹岩溢流,和早期喷发并未见明显的喷发间断,而基本上是连续的火山活动,说明它们喷发的时间间隔不长,鉴于当时整个东北地区的区域火山活动猛烈而频繁,且继普林尼式爆发之后,常因大量挥发份的逸出而转为较平静的溢流式喷发(邢光福等,2007),这套流纹岩也有可能继是普林尼式爆发性喷发后的溢流式喷发产物;晚期又出现了酸性岩浆的强烈爆发,形成具有压结作用的火山通道相的流纹质角砾岩,且伴有爆发崩塌相凝灰质胶结的流纹质集块角砾岩,主要集中于火口中心处。火山机构内爆发相和溢流相交替进行,爆发相相对发育,近火口处有大量的熔岩和火山角砾岩,岩层倾角相对较陡,总体倾向火口,倾角介于60°-75°;远离火口主要是流纹质凝灰岩,岩层倾角总体逐渐变小,倾角介于30°-39°,总体反映了该火山机构具有层状火山特征。

(3)内蒙古扎兰屯市徐地营子沙里沟玛尼图组实测剖面(PM214)

研究区玛尼图组出露面积较大,受后期的构造改造影响形成宽缓的向背斜构造,在古里金-达尔民族乡以西,龙江组地层主要向北西西向倾斜,古里金-达尔民族乡以南龙江组地层向南东东方向倾斜,在团结村-半砬山一带地层产状较不稳定,显示受到较强构造改造作用。岩石类型为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为主,在大河湾、绿色林场周边分布大量紫红色安山岩,在成吉思汗译站、大水泉村、姜家围子附近有少量砾岩出露,该砾岩具有山前快速堆积特征,可能是盆地形成初期玛尼图组的底部。在陶家窝棚玛尼图组沉火山碎屑岩被上覆白音高老组流纹岩整覆盖,在高台子附近白音高老期次流纹岩侵入玛尼图组凝灰质砂岩内部,在大河湾镇附近灰紫色安山岩覆盖于凝灰质砂岩上面。

该剖面位于内蒙古扎兰屯市徐地营子大北沟村西山。岩石类型主要是凝灰质砂岩、凝灰岩、灰紫色凝灰质复成分砾岩、流纹岩、安山岩等,剖面两端均被第四纪覆盖,未见其与其它地质体直接接触关系。剖面地层共分为20层,在室内按照地层层序和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合并为18层。该地层厚度>1344.44m,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

由上可知:剖面中未见到有火山颈相等岩石,且岩石产状稳定,均向北西西方向倾斜,说明剖面所在位置没有火山机构存在,表现为以接受稳定的凝灰质砂岩、含砾凝灰质砂岩、含砾砂岩等陆源碎屑物及爆发空落相凝灰岩、角砾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沉积为主,剖面中出露的的溢流相火山岩可能为其它地方火山爆发流到此处,或被喷射到此处形成爆发相内部的溢流相透镜体。

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初步判定其据有湖盆沉积的特征:岩石内部含有普遍含有具有一定磨圆程度的砾石及陆源碎屑物质,显示其在形成过程中有水动力环境的加入,同时剖面中存在较厚的凝灰质砂岩也进一步证明上述分析的正确性;剖面中地层产状较稳定,平行层理发育,显示其形成于相对静水环境;内部含有陆相似木贼植物化石,显示其形成于湖沼环境。

3 扎兰屯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活动作用分析

根据上述各地层代表性实测剖面的岩性岩相特征,可以将本区火山作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现由早到晚分别叙述之:

第一阶段:早白垩世早期本区发生第一期强烈的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依据实测剖面(PM214)查明的龙江组地层层序及其岩石组合类型,将第一阶段划分为三期:前期火山活动剧烈,主要形成爆发空落相凝灰岩和角砾凝灰岩,这一岩石组合是本区龙江组火山岩系的主要岩石类型,而本区也未发现有与火山口有关的岩石,说明第一阶段前期本区主要接受火山碎屑物的沉积;中期,本区进入平静期,以接受稳定的陆源碎屑物为主,形成玛尼图组地层中段的凝灰质砂岩、凝灰质含砂砾岩;本阶段后期火山活动再次爆发,形成玛尼图组上部的含角砾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之后进入平静期。

第二阶段:继第一阶段平静期之后,本区进入了了第二次火山爆发,此次火山喷发主要表现为普林尼式爆发与平静溢流交替进行,形成了光华组碎屑流相熔结凝灰岩、爆发相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和溢流相流纹岩,本阶段火山活动的结束标志着本区火山活动高潮期的结束。

火山岩地区 篇11

摘要:本文对火山岩台地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对在火山岩客土栽培西瓜、甜瓜的栽培成功经验进行了介绍;对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的西瓜、甜瓜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对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西瓜、甜瓜栽培与销售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填补了火山岩台地客土造田以来从未栽培西瓜、甜瓜的空白,给火山岩台地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火山岩客土;西瓜;甜瓜;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G2014n0014)

中图分类号: S6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60

1火山岩台地概况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宁安市境内的镜泊湖是1万多年以前火山爆发形成的燕塞湖,由于火山爆发时大量熔岩流向周围,造成了凹凸不平的岩浆台地地貌。由于岩浆台地大面积岩石裸露在外,又缺少地面植被覆盖,所以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环境,其特点是白天温度高,而夜间骤然降温,空气温度偏低。这种小气候非常适合西瓜、甜瓜糖度的积累。岩浆台地是未曾污染的净土,对西瓜、甜瓜腐斑病、恶果病等病害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岩浆台地地下蕴藏丰富的水资源,所以只要能够解决表土层问题,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就能开垦出优良的农用耕地。

2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耕地特点

2.1 田块小、漏水、土瘠、水温低

由于火山岩浆台地凹凸不平,人工填充客土后形成的土地面积较小,极大地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另外由于火山岩浆龟裂形成很多缝隙,所以客土造田后具有漏水问题。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的土壤主要来自附近山上挖掘的黄粘土和山沙土等生土,缺少西瓜、甜瓜生长所需的有机质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灌溉水源一是来自500米外的宁安市小北湖自流地表水;二是人工打井,从地下抽取的地下水。地下水的水温较低,一般比地表水低3℃~5℃。

2.2 机械化耕作困难

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造田,最大地块3~4公顷,最小的0.2~0.5公顷而且极不规则,西瓜、甜瓜栽培机械起垄、夹肥、覆膜难度大,其原因:一是土层厚薄不均匀;二是田块小,且不规则;三是造田时客土中的大小石块都给西瓜、甜瓜栽培中的机械化作业带来困难。

3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种植西瓜、甜瓜栽培技术要点

3.1平整土地

由于田块小、土层厚薄不均,最厚的土层60厘米,最薄的土层30厘米,而且土层里有较多的浮石,整平土地起垄要靠铲车,夹肥可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作业。西瓜垄和甜瓜垄均采用起1.2~0.8米的大垄。由于垄上有浮石,采用人工覆地膜的办法,随覆地膜随将垄上浮石清理出田外或暂时放置垄间,待后期逐渐清理。

3.2品种选择

2014年,我们在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造田上栽培了西瓜4个品种,甜瓜7个品种,这些品种均表现出好的品质,可以说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造田对西瓜、甜瓜品种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达到品种的栽培技术要求都可以在台地客土上栽培。

3.3田间管理

3.3.1西瓜栽培 京欣类西瓜采用不整枝,留单瓜的方法管理;小果型西瓜采用不整枝,留多果,连续采摘的方法管理;无籽西瓜采用断主蔓,侧蔓留双果或三果的方法;授粉采用人工和放置蜂箱的办法保证坐果率。大果型西瓜公顷保苗7~8千株;小果型西瓜垧保苗9000~10000株 。甜瓜栽培:公顷保苗1.8万株;1.2米大垄采用拐子苗栽培,4叶定芯,4蔓整枝。

3.3.2肥水管理 由于客土和生土土壤较为瘠藻,西瓜公顷施复合肥应不低于350~400公斤;甜瓜公顷施复合肥不低于500公斤。由于地块小、不规则、高低不平,不适合自流灌溉,采用覆地膜前铺设滴灌带,应用滴灌技术;西瓜、甜瓜的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可应用滴灌注肥使肥水一体进行施肥浇水。滴灌要依天气情况和西瓜、甜瓜长势情况做到勤浇、少浇。由于地下水水温较低,应提前抽水后晒水2~3天,这样避免了地下水温低的弊端,并且能提高水温3℃~5℃。

3.3.3病害防治 西瓜、甜瓜的病害防治主要是预防腐斑病、恶果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火山岩台地周边环境虽然无污染,客土是生土,以上几种病害防治也不可忽视,因为机械作业少,人为作业多,各种病菌的传播由于人为作业频繁可能产生侵害。

4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的西瓜、甜瓜产业发展

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西瓜、甜瓜栽培具备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条件,无任何污染,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病害相对少,有利于生产出高品质的西瓜、甜瓜。但是因为面积少,产量有限,即使是逐年开发,也因受台地总面积的制约和客土造田量的制约,其产品仍难满足市场要求。

4.1建立一体化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社

建立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西瓜、甜瓜栽培专业合作社,实现参与各方的整体效益。在西瓜、甜瓜栽培上实施大棚栽培,双覆膜栽培,单覆膜早、中、晚期每期栽培;在品种的选择上选用早、中、晚品种,选用大、中、小果型品种,尤其要选用高档的、精品瓜栽培,使火山岩台地人工客土栽培西瓜、甜瓜产品真正成为美味极品。

4.2实施原生态有机耕作体系

建立火山岩原生态有机耕作标准体系,严格实施操作规程,创新火山岩西瓜、甜瓜栽培技术体系,保护好火山岩台地客土西瓜、甜瓜的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 樊祺诚,等.镜泊湖全新世火——岩浆的多样性[J].自然科学进展,2005,(08).

[2] 盛中方.镜泊湖火山群与熔岩隧道[J].黑龙江地质,1982,(01).

[3] 赵汝军.火山岩客土稻田的水稻生产实践与探索[J].中国稻米,2012,(04).

上一篇:江西教育下一篇:数学推导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