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

2024-09-26

江西教育(精选12篇)

江西教育 篇1

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两大的教育思潮, 对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实现21世纪全民教育的目标, 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 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

一、终身教育———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一词英语为“Lifelong integrated education”。意思为“终身的综合完整的教育”。顾名思义, “综合统一”是终身教育的特征和主要意义所在。“综合完整”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从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及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层面分析, 人的教育从个体扩展到社会, 即个体教育和社会教育; (2) 从人一生接受的整个教育情况分析, 应该包含人在不同阶段接受的全部各种类型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即人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是影响巨大的世界教育思潮, 使人们对教育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由本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他认为, 人的前半生时间用来学习、积累知识, 后半生则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 机械的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 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 各项内容, 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 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教育应该贯穿“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的全部过程”, 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 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以终身、教育两个概念为基础, 关注人们的生活、学习。在我国,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首次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在1995年的《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 将终身教育理解成“与生命又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它不仅重视终身教育在职业训练方面的功能, 而且更加重视他在人格塑造、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以及批判精神方面的作用。

二、成人教育———从“学历”走向“能力”

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召开, 到1997年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发布《汉堡成人学习宣言》, 国际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在发展和创新成人教育的理念。成人教育是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常被称之为业余教育、工农教育、社会教育、回归教育等。从办学形式看, 成人教育主要包括———扫盲教育、成人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教育、远距离教育。

成人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教育的特性, 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 成人教育通常被当作是普通教育的补充, 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许多成人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 只注重在学历上与普通高校看齐, 让成人学习者最终拥有“专科”、“本科”学历, 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单一。长此以往, 成人学习者有可能在知识素养上不及普通高教的学生, 能力上又不符合成人高教培养目标, 最终, 在社会中难以定位, 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

《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成人教育, 使公民接受多种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些都已成为发展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基础, 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我国成人教育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在知识经济、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 成人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得到确认, 不能被淡化, 也不能被替代。成人教育也在不断尝试, 用一种新的眼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理解和重塑自身, 时时刻刻进行改革, 尝试在概念与内涵上做出新的、突破性的认识, 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从重视“学历”走向了重视“能力”。关注成人个体的差异和具体的学习需要, 注重成人学习者各个方面能力培养, 指导人们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通过任何形式的学习, 成人学习者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而且也能结合生活和工作实际, 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获得一技之长, 增强社会竞争力。

三、全民教育———实现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

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中全民教育被权列为基本的人权, 20世纪90年代, 全民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题, 在1990年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 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 对全民教育进行了新的审视, 使“英才化”的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现代化”的教育, 对各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全民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事业, 引起了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注, 并形成了统一的行动纲领———达喀尔行动纲领。

全民教育重视教育平等, 教育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 利用各种手段提供教育机会, 缩小教育上的性别差异;强调教育民主, 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 如注重基础教育和扫盲、普及初等教育、普及入学机会等, 使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获得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进入21世纪, 全民教育注重实际, 利用区域间的合作, 合理和科学的开发各种教育资源,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四、成人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广泛传播, 开阔了成人教育的视野, 扩宽了成人教育与社会的接触, 促进了成人教育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对成人教育的功能、性质和目的有了新认识。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把接受正规学校的教育, 特别是最终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 作为立足社会, 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和方法。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尽管正规的学校教育现在还是教育体系中的主体, 但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个体, 使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新的知识, 接受新的思想, 这样就急需接受不同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成人教育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也发生了及时地转变。成人教育逐步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成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成为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实践领域。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从教育制度上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因此, 应该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中重新认识成人教育, 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中构筑成人教育的新理念。本着终身教育的宗旨, 成人教育注意倡导学习贯穿个人一生的社会理念, 满足个体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 开发、整合和利用国家、社会的多种教育资源, 服务成人学习者, 提供给成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环境, 建立一个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体系。新的趋势和方向令人鼓舞、欣慰, 21世纪的成人教育发展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应当基于新的定位, 实施战略创新。积极进行改革,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 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 协助劳动者提高生存、生活技能, 适应激励的社会竞争, 使成人学习者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开发自身的潜能和资源, 实现人终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促进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五、我国终身教育的科学归宿———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是美好的, 然而我们世界的现实是严酷的。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勒斯·曼指出: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 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多少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 而在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 (2)

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赞同终身教育的思想, 但是, 由于诸多原因, 许多国家还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满足所有人受教育的愿望, 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甚至贫困的发展中国家, 有些甚至连最起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也无法落实。在发展中国家, 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是教育机会的欠缺和不均等性。尽管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 仍然没有达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2000年全民教育评估表明, 许多国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但是,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还有一亿多儿童仍然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 而且成人文盲也有增无减, 8亿多成人是文盲。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这与全民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现实是十分严峻的, 如果全民教育的目标得不到实现, 不加快步伐, 那终身教育就只是纸上谈兵, 最终沦为空谈,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全民教育是我国21世界终身教育必然而又务实的选择和科学归宿.

六、我国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全民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使所有的青年和成人, 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地层的弱势群体, 均有机会接受能真正地、充分地满足其基本学习需求的教育, 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人教育应被视为对全体国民的素质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的广泛教育方式, 其最终目标是建成促进全民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在我国, 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一) 扫盲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

1.功能性扫盲的提出

近年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功能性扫盲”的新概念, 根据这一要求, 扫盲工作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开展基本读写能力教学的基础性扫盲的过程中, 要注重实用, 注重识字教学内容贴近扫盲对象的工作生产和生活, 将学习文化同学习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如可以把科技普及教育的内容编入识字课本或由单位编写通俗的生产技术的补充教材。二是对已经脱盲的成员包括农村全体成员, 进行功能性扫盲, 以帮助他们扫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岗位上因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种种障碍。其内容可以包括科普法律医学保健消费保险社交礼仪等。

2.扫除“现代文盲”的提出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 不识字, 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为区别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文盲, 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为“现代文盲”。“现代文盲”在现实生活中单就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成人来说, 也大有人在。因此, 扫除”现代文盲”成为21世纪扫盲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 妇女教育的广泛开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有关国际教育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问题。国际社会一直在为提高妇女的地位、推进妇女教育的进程而努力。对妇女进行教育是当前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妇女教育的重点和实施全民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

对妇女进行教育, 是提高妇女地位的主要途径关键, 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关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为二十一世纪做准备》一书中指出:在使全球社会为21世纪做好准备的总努力之中, 教育的作用、妇女的地位是必须强调的三个关键因素的两个。 (3)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提高人民素质, 通过合理、快捷的人力资源开发渠道, 把我国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会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女孩就会获得和男孩平等的受教育权, 女孩获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也越大。这样, 妇女接受教育会对后代子女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对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全民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可以产生巨大作用。

新的理念给我们启迪, 在21世纪的今天, 成人教育应实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 成为整个正规的继续教育或非正规的不断学习的过程。我国成人教育践行全民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 主要表现在通过种种活动的开展, 使成人教育走进社区、走向农村、深入企业, 促进全民自觉、平等、和宽容地参与生活、工作和学习, 实现构建全民参与的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从而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虽然任重道远, 但是前景无限光明。

参考文献

[1]沈文英.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 1999 (12) :46.

[2]刘萍.论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成人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 2000 (3) :13.

[3]董建红.2000年世界全民教育评估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7) :60-61.

[4]黄志成.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趋势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3) :27-28.

[5]何爱霞.社会化研究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理论支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1) :94-95.

[6]盖雨鸥.再论终身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 :24.

[1][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16.

[2]徐荣远.全民教育:21世纪的行动纲领[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8) :26.

[3]周卫.贫困中的期盼——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和妇女教育[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1.

江西教育 篇2

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为了保证师生在夏季里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校德育处利用升旗时间,进行了汛期安全教育,并做出以下一些要求:

1、加强游泳安全教育及管理:强化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做到“五不”: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结合本地实际,不得到坑河,鱼池洗澡游泳。

2、防雷击:汛期内,雷雨天气较多,上下学途中或者日常生活

中,要注意避开大树或者危险建筑,远离雷电可能带来的危险伤害。

3、注意交通安全:如今,正是夏收时节,当地百姓把麦子晾

晒到马路上,那是他们的血汗钱,希望大家知道珍惜,因为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要体谅农民挣钱的来之不易。在这样马路被占据了一半的情况下,要求所有教师和学生不得并行骑车,不得横冲直撞,要遵守交规,要时刻保持警惕,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汛期安全知识教育

一、汛期安全:

(一)汛期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防汛宣传教育工作。学生应该多学习,掌握防汛知识、技能。

(二)暴雨天气要注意防雷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

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三)暴雨天气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

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回去要告诉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四)严禁学生私自到河畔游玩、游泳:

1、不要私自或结伴去看河水,到河里游泳。有发现同学私自去河边的要及时阻止,阻止不了的要及时汇报学校、老师,以便学校、老师劝阻、批评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2、请同学们不要在汛期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坑、塘、和水库附近玩耍。

(五)要注意校园等房屋设施的安全

1、暴雨过后,学校要派教师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隐患要告知师生并及时处理。

2、暴雨过后,师生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六)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学生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如确有必要,要由成人陪同。

汛期防汛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12-3-15 13:50:35

近日来,针对连续不断的突降暴雨的天气情况,秀屿区实验小学切实做出部署,要求全校老师扎实抓好汛期学校防汛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各处室、年段、班级积极行动,大力搞好宣传,确保汛期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切实落实学校防汛工作责任。各年段、处室要高度重视学校防汛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领导,层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二是健全完善学校防汛应急预案。学校根据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学校防汛应急预案,通过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确保防汛工作到位。

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范、避险及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安置地点、自护自救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防汛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学生可迅速撤往安全地带,切实保证师生生命安全。

三是建立学校防汛预警联动机制。各年段、处室在汛期要加强与未保办联系,随时掌握汛期安全动态,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信息。一旦发生灾情,要第一时间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全力保障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四是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学校将组织校务成员,针对汛期到来极易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校舍基础浸泡、地基下陷、墙体酥松、屋顶漏水等不安全因素,对学校周边山体、桥梁、校舍、设施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治。学校将密切关注地势低洼、滑坡地段、河道附近的校舍,确保排水设施畅通,对学生上、下学途中的险情隐患认真调查。

五是加强师生防汛安全教育。各年段、处室要以“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为方针,学校将利用升旗仪式、思品课、各班黑板报、宣传栏、班队会、校园广播、原上草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汛意识和增长防汛知识。

江西教育要闻录 篇3

8月5日 全省首届“乡村教师健康拓展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昌举行,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出席启动仪式。

◎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规范民办高校督导专员(党委书记)薪酬、工作用车,党委副书记报审和校长、副校长报备的通知》

8月6日 省教育厅印发《<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委厅内部任务分工及明确有关事项的通知》,切实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8月7日 省教育厅出台《推进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8月11~12日 第五届全省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在南昌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志华出席。

8月12日 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在南昌联合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布置会,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出席并讲话。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四家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

8月13日 省政府法制办召开《江西省教育督导办法(草案)》专家论证会。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听取专家们的修改意见。

8月15日 委厅2014年调研项目推进工作会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8月18~22日 江西省第十五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班举办,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出席开班仪式。教育部语用司司长姚喜双教授应邀作专题讲座。培训期间,省语委为江西省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江西卫视新闻主播刘玲华同志颁发聘书。

8月19~20日 江西省高校办公室工作研究会2014年年会在景德镇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润保出席并讲话。

8月19~22日 教育部语用司司长姚喜双在赣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系列调研,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陪同。

8月21~23日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来赣检查开学工作,并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兴国县和教育部对口支援的上犹县调研指导。省委书记强卫,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副省长朱虹,委厅领导虞国庆、喻晓社、肖志华出席相关活动。

8月22日 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办学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指导工作方案》,指导推进各地专项整治工作。

8月26日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主持召开共青大学城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第一次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及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共青城市、中航共青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8月27日 共青大学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正式获批建立。

◎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规范工人身份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和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8月28日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南昌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专题汇报会。工委书记、厅长虞国庆主持并讲话。副书记、副厅长喻晓社,副厅长程样国出席。

省教育厅下文表彰全省第三届中小学“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

8月31日 首届长江公共外交高峰论坛在九江学院举行。原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前主任戴秉国,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赵启正,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吕凤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省政府副省长朱虹,省政府副秘书长宋雷鸣,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以及众多公共外交专家、高校学者、企业领袖等出席会议。

◎我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全面结束。全国在赣招生普通高校录取我省考生总数为254617名,完成招生计划的121.8%,录取率达78.1%。

江西教育史上的书院教育 篇4

一、书院的产生、发展与兴衰

中国古代书院始于唐, 兴于宋, 元明时期得以延续, 清代则遍及全国各地。1901年光绪一纸诏令将书院改为西学学堂, 晚清新政后西方的教育制度被引进, 新文化运动后则完全废除书院。唐代书院主要是为读书人和一些文人学士参加科举考试和读书休闲之用, 如白鹿洞书院就曾是李渤兄弟隐居读书的场所。宋代, 随着理学即新儒学的兴起, 书院的规模、性质与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讲授儒家经典为宗旨的一些学者在各地兴起的讲学之风使书院增多, 书院成为复兴儒学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南宋朱熹为书院的兴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江西的白鹿洞书院 (1179年) 和湖南的岳麓书院 (1194年) 都由朱熹重修而成。明代的王阳明也非常重视书院的创建, 所到之处都有书院相伴。

在中国书院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江西书院的影响远胜于其他省份, 起步早, 数量多。据统计, “自唐至宋, 江西书院达1071所, 居全国之首。南宋时期, 全国书院总数为500余所, 江西就有161所, 位居全国第一”。元代书院据统计全国共有408所, 江西以94所居全国之首。书院鼎盛时求学人数达数千人。庐山白鹿洞书院, 吉安白鹭洲书院, 铅山鹅湖书院和南昌豫章书院合称江西四大书院。其中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它推行的教育体制、倡导的学术思想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

中国的书院历经风雨, 从曾经的喧嚣到最后无奈的消退, 江西书院也不例外。元代, 书院完全官学化, 明代书院官学化程度略逊于元, 但期间四次毁天下书院, 江西书院也遭到严重破坏。清代江西书院虽得以恢复, 但已渐渐失去了它的思想传播功能。

二、书院教学在江西教育史上的重要作用

1. 发展教育, 传播文化, 培养人才。

据史料统计, 自宋至清, 江西共有进士10553名, 其中宋代5490名, 元代207名, 明代3067名, 清代1789名, 居全国前列。此外, 书院塑造了许多文化名人。以抚州书院为例, 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和曾巩, 戏剧大师汤显祖, 理学大师陆象山, 父子词人晏殊、晏几道, 思想家李觏, 地理学家乐史和朱思本等。尤其是宋明时期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 其中一部分人从政之后按照儒家的仁民观, 革除弊政, 施行惠民政策。大多数则在各地从事教育, 培养人才, 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2. 开展学术交流, 进行学术创造。

书院在培养人才的同时, 又承担着学术交流和学术创造的任务。许多学者、思想家在参与书院教学活动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流派, 大大推动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三次浪潮:宋代的程朱新儒学, 明代的王湛心学及清代的乾嘉汉学等都与书院密切关联。由于书院的办学体制有别于官学和私学, 它有相对独立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使得学术大师们可以在书院中自由地交流辩论或著书立说。如宋明时期由于书院自由讨论, 问答式的授课方式使得很多重要的儒学理论以语录体的形式保存下来, 从北宋的二程到南宋的朱熹, 明代的王阳明等都有这样的语录。

书院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古代的书院是开放的, 学者们可以到各地进行讲学交流活动。公元1175年江西铅山著名的“鹅湖之会”就是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 虽然朱熹与陆九渊终因见解不合而散, 但对完善各自的学说起到重要的作用。

3. 议论时事, 发表政治主张。

从孔孟开始到宋明的理学家, 儒家直接参与政治, 实施儒家主张的机会很少。他们主要通过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也是按照儒家对“道”的追求, 教育学生在读书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政治, 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三、古代书院的教学特点

书院从产生到消退历时近千年, 为江西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它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为此有人拍手称快也有人扼腕叹息, 上世纪20年代, 胡适就曾感叹:“书院之废, 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来学者的自动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国学泰斗季羡林在为岳麓书院主编的《书院》辞典作序说:“中国的教育以前是官学和书院两条腿, 现在只剩一条腿了!”以下就以白鹿洞书院为例探讨古代书院的教学特点。

1. 学规的完备性。

白鹿洞书院并非中国最早的书院, 却是众多书院中最完备的书院, 它的教学传统与教学法规成为历代书院的楷模, 这都要归功于朱熹为其制定的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内容在学生的治学、修身、处事及待人接物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尤其是其中的“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由儒家经典语句形成的学规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体系。

2. 办学方式的开放性。

虽然书院招收学生有严格限制, 但它的教学是面向广泛的社会群体, 故在传授对象方面极为开放。

3. 教学目标的专一性。

书院的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涉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它实行的是一种通才教育, 不分科系, 以人文教育为主, 教学生重在做人, 修身养性, 完善人格。

4.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书院实行山长 (院长) 负责制。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有教师的升堂讲说, 也有学生个人的“读书, 作业, 自修”。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讲解指导, 此外还提倡读书会讲形式, 强调师生间的互动。

5. 学术研究的开创性, 学术创造的自由性。

同一所书院里允许打破门户之见, 开展百家争鸣。如公元1175年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即为不同学派在同一书院讲学树立典范。学术创作上, 各家代表也是为毕生之所学著书立说, 全无功名利禄的羁绊, 书院是学术创作的一方净土。

四、江西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总体看, 中国的大学包括江西的各大高校在内的大学体制仍属于典型的舶来品。江西大学教育的现状其实也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缩影,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班级授课制, 教学内容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 知识成为工具。

学校里分学科和专业, 校中设系, 系下设专业, 学生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为主。

2. 教学方法多用讲授法。即使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以教师单一的讲授为主, 师生之间关系冷漠, 缺少互动。

3. 人才制度的不自由。

年轻人才缺乏, 即使是重点大学, 大师级的人物也屈指可数。近几年大学里的近亲繁殖现象屡见不鲜, 严重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学术讨论和争鸣。

4. 学风浮躁, 学术环境的不自由, 学术研究上的弄虚作假。

一些大学教授知识面不广, 治学不严, 为数不少的人只注重表面的学历学位, 不研究真正的学问, 甚至还有学术造假的现象。学生中能安心做学问搞研究的寥寥无几。

5. 教学内容上人文教育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 很多学校以就业为前提设置专业和课程, 忽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类院校和各类职业院校, 学生的人文素养薄弱。如理工科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不了

WENJIAOZILIAO

解, 不具备应有的人格修养, 缺乏理想信念, 更不用说科学创造精神。

著名华裔数学家,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中曾指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些弊端:年轻人才缺乏, 经费不足, 人文教育匮乏, 开放性不够, 评审制度不健全, 研究与教学脱节, 行政管理官本位等。

五、书院教学模式对当今大学教育的启示

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弥留之际曾留下遗憾:为何六十年来, (中国) 出不了大师和杰出人才?大学里能培养出高技能的莘莘学子, 但高技能并不等于高素质。一所大学该如何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积极进取且能自主学习的人?

首先, 学校本身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梅贻琦先生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 溯其源流, 实自西洋移植而来, 故制度为一事, 而精神又为一事。虽然模式可以照搬西方, 但文化却不可以照搬, 因为文化是历史的产物, 是一个民族精神传承和价值取向的反映。”要解决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使江西的大学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 湖南大学邓洪波教授的主张“承朱张之绪, 取欧美之长”, 即将传统的书院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教育结合可为参考。其次, 淡化学校的行政化, 培养师生的文化使命感。

其次, 学术研究上摒弃抄袭、拼凑, 重建学术尊严。倡导学术研究的开创性, 学术创造的自由性, 舍弃功名利禄的羁绊, 让学校成为学术创作的一方净土。

再次, 教学方法上, 不采用单一的“教师讲, 学生记”的灌输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 可以结合时代特色, 让学生借助网络进行改造性学习, 教师也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共同成长, 做到“教学相长”。

最后, 在教学实践中, 建立多样化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如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还可以开讲座, 举办知识竞赛及演讲、辩论活动, 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总之, 学校在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的同时, 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宽容、理解, 明白修身处事及待人接物与治学一样重要。

如今江西也拉开了生态经济的帷幕。江西的崛起除了要更新观念, 创新机制外, 更需要大批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因此, 落实教育创新势在必行。建设21世纪的大学文化, 可充分挖掘书院文化的精髓,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江西的大学教育能在世俗化、大众化的潮流中一枝独秀, 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罗传奇, 张世俊.临川文化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11.

江西教育 篇5

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开好局、起好步,牢牢把握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巩固业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新闻宣传内容,创新教育新闻宣传形式,改进教育新闻宣传手段,提高教育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使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再寻新突破,再取新成就,再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2011年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牢牢把握素质教育战略主题,紧紧围绕提高“五率”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切实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积极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宣传要点

一是加强对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把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全省教育系统不断把学习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引向深入的宣传;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围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集中宣传各地各校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宣传;对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进一步推动落实“三个优先”、达到教育经费占GDP4%的宣传等。通过对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工作成效的宣传,充分展现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团结一心、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

二是加强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加强形势政策和省情教育,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和诚信教育进校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宣传;对启动素质教育推进工程及进展的宣传;对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的宣传;对深入推进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宣传等。通过这些宣传,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素质教育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主题的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三是加强对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依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宣传;对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完善保障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的宣传;对启动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扩充工程,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宣传;对加强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和城镇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宣传;对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特殊教育的宣传;对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宣传等。通过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方面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全面展示我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优化教育形象。

四是加强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开展“立足产业抓对接,十万学生进园区”活动,完成94个工业园区和职业院校领导交叉任职对接工作,全面推动九个对接工作落实的宣传;对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四大工程”的宣传;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泛推行订单培养,完善弹性学习制度的宣传;对启动“十二五”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深化校企一体化合作计划,加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宣传;对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城镇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宣传等。通过全面深入宣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项举措、工程的最新进展,充分展现我省职业教育战线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

五是加强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及其成效的宣传。包括对继续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动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宣传;对完善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探索省部(行业)共建高校的运行新模式和省市共建区域高职院校新机制,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宣传;对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的宣传;对进一步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宣传;对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宣传等。通过宣传各项工程、计划取得的最新进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我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做出的新贡献。

六是加强对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完善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的宣传;对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健全民办学校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特色发展、规范发展的宣传;对民办高等学校在省级科学研究平台、重点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的宣传等。通过宣传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新进展,充分展示我省民办教育在巩固中发展、在规划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所焕发的新活力,呈现出的新气象。七是加强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宣传、表彰优秀模范教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宣传;对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推动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作制度的宣传;对实施教师国家培训项目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加强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宣传;对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统一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实施“特设岗位计划”,确保首批国家免费师范生回省落实任教岗位和定向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举措和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的宣传,进一步展现新时期人民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八是加强对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全面实教育民生工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资助体系、扩大资助范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得起学的宣传;对组织实施《江西省2011年普通高考改革方案》,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宣传;对巩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公平就业、安全就业“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全力以赴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对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宣传,充分展现教育部门把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认真解决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人民更好地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九是加强对提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全省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提升机关效能年”活动及取得的成效的宣传;对加强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健全教育行政部门机关工作制度和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宣传;对加强规范各种办学行为、各种考试和各种招生及民办高校等重点领域所取得的成效的宣传;对全面实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加强教育规范管理的宣传,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牢固树立依法高效治教办学的观念,促进全省教育持续协调有序发展。

十是加强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以做好教育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围绕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带动整个教育系统党政班子、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宣传;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和生机与活力的宣传;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宣传;对教育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校务公开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宣传,进一步树立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光辉形象,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唱响共产党好的时代主旋律,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三、工作重点

一是大力度做好教育政策的宣传。政策宣传对于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战线要紧紧扭住大力宣传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这个中心工作,通过与媒体更多形式的联合、开办节目等,寻找新途径、采取新办法、开拓新领域,将重大教育政策和重大教育举措及时、有效、全面、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给受众,努力把中央和省里的重大教育决策部署宣传到位,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教育政策解释到位,把正面声音唱响唱大,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育宣传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整合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教育期刊社和江西教育网信息员队伍,加强对信息员新闻专业素质培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加强教育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江西教育电视台在教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教育电视新闻报道工作,努力提高报道宣传水平。切实加强网络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提高江西教育网在网络教育新闻宣传中的引领作用,努力掌握网络教育新闻宣传的主动权。进一步办好《江西教育》等教育刊物,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效;加强对各地、各高校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努力形成教育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立完善舆情研判、宣传策划、专家引导机制。完善舆情研判机制,增强知晓舆情、分析舆情、引导舆情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宣传策划机制,在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重要政策、推出重大典型前,做好宣传策划。建立专家引导机制,通过撰写文章、评论,接受采访等多种形式,做好日常引导和应急引导,引发公众对教育的深刻思考,把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引导到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是组织“教育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抓住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这一契机,组织新闻采访团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具体、生动、形象地报道各地各校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全面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切实把各地各校教育事业的新成就、新经验、新的大好局面宣传足、宣传透,把广大师生的精神振奋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进一步坚定投身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事业的信心;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

江西教育要闻录 篇6

●11月5日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

●11月7~9日 由省教育厅、省文明办联合主办的2014年全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在新余市渝水区举行。

●11月10日 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史蓉蓉出席并讲话,省教育厅巡视员周金堂主持。江西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在会上介绍了各自的特色工作和经验。

◎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工作的意见》。

●11月11~13日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分别召开本科院校座谈会、职业院校座谈会和基础教育座谈会,听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师代表、专家学者对我省2014年教育工作的评价,重点征求对2015年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委厅领导喻晓社、郭奕珊、杨慧文、肖志华、吕玉琪等出席。下旬,委厅领导分7个小组到各设区市教育局和高校开展督查调研,了解2014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谋划2015年全省教育工作任务。

●11月14日 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省教育厅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实施意见》。

●11月14~15日 首届江西省高校专利成果交易会在南昌举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出席并致辞。省政府副秘书长晏驹腾,省科技厅厅长洪三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吕玉琪出席。本届交易会共有50余所省内高校、500多家省内外企业参加,共征集到1500余项专利技术、高科技成果及其新产品,达成合作意向60余项,签约项目23项、金额2600万元,现场参观和在线对接人数达3万余人。

●11月18日 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对口支援上犹县2014年度协调会。协调小组组长、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主持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赣州市教育局局长余炜,上犹县县长余业伟等参加会议。

●11月18~20日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就全省高校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情况,先后深入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学院调研督查,并听取高校关于省教育厅做好2015年工作的意见建议。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润保出席部分座谈会。

●11月19日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大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省教育纪工委书记杜志刚、副厅级纪检员王建元出席。

◎全省29万余名大学新生参加安全知识集中教育活动效果检测考试。

●11月21日 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座谈会在丰城市召开。副省长朱虹出席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作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志华主持会议。截止2014年8月,共下拨专项资金33亿元,完成校舍改造项目学校2625所、教学装备类项目学校1442所。

◎省教育厅召开2014年县级政府教育工作情况报告会,2014年接受省级综合督导评估的20个县(市、区)政府作汇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出席并讲话,委厅领导喻晓社、程样国、杨慧文、汤赛南出席。

◎省教育厅通报峡江中学等9所学校教育乱收费问题查处情况。

●11月24日 我省2015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工作顺利结束。全省共有354641名考生报名,比上年增加28669人,同比增幅8.79%。

◎香港言爱基金捐建赣州市思源实验学校项目推进会暨签约仪式在赣州举行。言爱基金计划2014年向赣州捐助7000万元人民币建设7所思源实验学校。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出席并讲话。

●11月27日 副省长朱虹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调研“金牌讲解班”教学改革工作,并为“金牌讲解班”学员授课。

●11月28日 省教育厅公布我省高等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专家库名单,南昌大学胡伯项等805位同志为首批专家。

●12月1日 省教育厅启动全省第七次特级教师评选工作。计划评选240名,向一线普通教师倾斜。

●12月4日 委厅领导史蓉蓉、喻晓社、刘润保、肖志华、肖辉等巡视我省2014年成招录取现场。2014年我省成招报名总人数86762人,招生计划数64695人。

◎副省长朱虹主持召开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省政府副秘书长宋雷鸣出席。

◎《江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出台。到2016年,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12月4~8日 全省第三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在南昌市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志华,省总工会副主席、省教育工会主席柯进水出席活动颁奖仪式。

●12月4~10日 省教育纪工委在南昌举办全省高校办案人员培训班。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对培训班提出要求,省纪委常委肖德福出席开班仪式并作专题辅导,省教育纪工委书记杜志刚作开班动员讲话。

●12月5日 省教育考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我省2015年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我省从2015年起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从2017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外语一年两考和不分文理科。

◎省委教育工委印发《干部轮岗交流的实施意见》。

◎新中国成立65周年江西省65个改革风云单位(人物)榜单揭晓。江西教育期刊社榜上有名,全省仅有两家出版单位进入榜单,该社是其中的一家。

●12月6日 副省长朱虹出席江西财经大学第三十届合唱艺术节暨“一二·九”大合唱晚会。省政府副秘书长宋雷鸣,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等参加。

◎江西省第二届外国留学生汉语大赛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决赛,24名在赣留学生比拼才艺、展示汉语文化水平和江西民俗文化特色。

●12月9日 委厅领导喻晓社、刘润保、汤赛南、肖辉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点,巡视2015年普通高校艺术招生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统考工作。今年全省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类(非美术与设计学类)考生共计11154人次。

●12月10日 省教育厅和省联通公司在龚全珍同志工作过的萍乡市莲花县坊楼中心小学举行捐赠仪式,向学校捐赠价值200万元的教育信息化“班班通”设备及产品。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省联通公司副总经理温涛出席并讲话。

●12月11日 2014年省高校章程核准委员会会议在南昌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主持会议。对南昌大学等16所高校报送的大学章程进行评议。

●12月13日 “江西风景独好——全省高校集邮知识电视展示活动”总决赛在江西财经大学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史蓉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梅毅,省邮政公司副总经理、省集邮协会会长戴书华等领导出席并颁奖。

●12月14日 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展示活动决赛在宜春学院落幕。

●12月15日 全省民办高校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副厅长杨慧文主持会议,全省17所民办高校的董事长(理事长)、督导专员(党委书记)、校长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2014年个别违规招生的高校。

●12月17日 省教育厅印发《江西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12月19日 江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培训会在南昌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志华出席并讲话。

●12月20日 第十三届全省高校摄影艺术作品展开幕式暨摄影艺术作品大赛颁奖仪式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到场指导并参观作品展。

●12月23日 省校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省教育厅召开省校合作对接协商座谈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出席并讲话,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主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所高校应邀参会。

●12月24日 省委教育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12月25日 省委教育工委召开会议研究确定首批12名正处实职干部轮岗交流。

●12月26日 副省长朱虹出席共青大学城建设项目开工仪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主持,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出席。

◎江西高校数字图书馆开通。数字图书馆以江西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为中心门户网站,建立服务全省86所高校,以及井冈山干部学院、省委党校、省科学院等单位的开放型、分布式的文献资源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

●12月28日 为期一个月的全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答题活动结束。共有11336所学校的5730524名学生参加,学校参加率为83.33%,学生参加率为85.38%,平均成绩为82.83分。

●12月31日 江西增设华东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和宜春学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为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江西教育 篇7

“教育定位”再思考

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学术界争议的老问题。

按三分法, 知识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前两者称科学, 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可重复, 是规律的代名词, 掌握科学即掌握规律;后者称学科, “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知识”, 它是研究人性、教养等人本身的文化现象, 如哲学、宗教、神学、文学、心理、教育等, 是反应人的理念、信仰、精神、人格、期望、灵性、体验、境界等, 不具有规律的属性。

教育拒绝重复, 是创造。教育不是遵循规律育人, 而是育人去发现真理。至今为止, 被实践、实验证明, 学术界认可的根本性、全局性的教育规律还没有, 或者说还没有被发现。教育属于人文, 有不确定性, 是一种理想。教育的本质是创造, 属高层次的智慧, 最好不提或少提“教育规律”。

教育的对象是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故此,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育的灵魂, 是人本教育的根本思想。

由此演绎推理, 教育没有统一, 也不必要制定统一的目标。创造永远是奇数, 是打破统一。同理, 进行历史反思, 我国教育一直强调统一, 教育改革 (含课改) 都是统一的变式、延续。教育真正的返璞归真, 是回到人自身, 实现人的解放。

原初的学校及其演进

人类初始没有学校。生产发展, 物质有了剩余, 少部分人从生产中解放出来, 成了悠闲者, 他们聚一起闲扯, 谈论趣文逸事……像今天的知识沙龙、茶馆聊天, 这就是原初学校的雏形。在希腊语里, 学校一词就是“闲暇”, 在希腊人看来, 学习属于动物摆脱生存繁衍之后的事情。据考证, 约公元前387年古希腊的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 称学园, 是松散、随意、自由交谈的地方。

早期的大学是个行会。大学来自西方, 出现在中世纪, 是少数人联合起来寻求彼此间的保护、援助组合的一种群体, 就是当时普遍存在的行会, 按现代术语称社团。由于教权 (宗教) 与王权 (政府) 相争, 他们钻了个空子, 在教权与王权相争的缝隙中找到了空间, 发展壮大起来。像所有的行会一样, 既不屈从于教权, 也不屈从于王权, 是天然的独立于宗教、政府之外, 孕育自由思想、按理性运行的一种中介 (立) 机构。

大学是“社会良心”。后来教权、政权合二而一 (政教合一) , 主宰社会, 干预 (影响) 民主、自由, 学校就演化为对抗、批判“政教”的力量, 西方大学就是在批判、对抗中产生的。历史证实, 学校和政权对抗可以避免被同化, 大学有大学的文化,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两者保持距离可以双赢。学校独立、高雅、圣洁, 成了追求真理、引领文化, 公平、正义的“社会良心”, 知识分子以公证、讲理为己任, 沦为“公知”、说“反话”的人。

大学是研究学术场所。大学一开始就重视学术、研究学术。学术分两类:无用学术和有用学术。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无用”、“有用”, 忠诚于知识是原初大学给后人留下的珍贵学术思想。

大学和教权、政权是分分合合, 到了阶级社会, 教育被定为“上层建筑”, 异化为政治的附庸、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工具化——人工具化, 必然导至教育“无理”、“无家”, 进而失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

学校是出思想出智慧的地方。学校起源于悠闲。悠闲是学校的文化之母, “悠闲和单纯的消失”, 乃是“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金字塔的创造者不会是奴隶, 应该是一批悠闲的人”。教师是创造性的职业, 他们的自主权、悠闲太少了, 笔者赞成给教师设立学术假期, 每三、五年放一个学术假期, 由教师自己确定读书、进修、探险、旅游、做访问学者、亲近大自然……增长智慧, 体现教师的意义。

学校是意识形态的独立机构。原初学校是一部分悠闲的自由人聚在一起议论是非的地方, 大多数内容给社会主流意识、“政教”核心利益没有必然相关, “只管是非不管利害”。学校自治和政府保持一定距离是世界大学共同的特征。

学校的智力资源和批判精神。其一, 学校是智囊, 为政府决策、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供政府选择;学校还有干预政府的功能, 即“学术干预行政行为”!这种干预的实质是理性的、积极的支持。世上没有完美, 干预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如果学校失去这种功能, 当下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承担这个任务。昔日的“大学合并”运动, 眼下教育的“均衡发展”措举等, 是缺少干预的信号。其二, 教师初始就是有叛逆个性、批判责任的人。当然, 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不同, 自古读书扮演“教化”、“忠君”的角色, 缺乏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

应保留学校的“行会文化”。大学自古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可以原谅教师的不修边幅, 不能原谅他的肤浅无知。有建树的大家, 都有特殊的思维方式、不为人拘的执拗, 历史证实, 人类认识的飞跃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古怪”、“乖张”人的智慧。

“行会文化”就是给学校充分的民主、自由, 在学术的框架内, 允许无边界的谈论、研究、实验“无用的”、“离谱的”、“不搭界的”、“无人管的”、“高风险的”……问题, 开设“不相干”的课程, 教授可以讲授自己研究的成果, 自己有兴趣的、认为是最精彩的东西, 甚或艰涩难懂的内容。大学不是职业教育, 是出精英的地方, 不能太功利、太现实, 要有梦想、有点乌托邦精神。没有独立自由、异想天开的教授, 没有他们的奇谈怪论、轶闻趣事, 何谈大学精神, 何有科技、文化的繁荣。智慧、创造、大师是解放使然, 不是“规划”、“工程”制造的。

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

自然是天赐的最美的“诗性”。人无力改变自然的秩序, 只能安适于自然法则之中。

夸美纽斯 (1592~1670) 在世界第一本教育学《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源于自然, 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顺乎自然”, 教师“是自然的仆人”。换句话说, 教育是敬畏自然, 忠于自然, 不是“改造”、“驯服”!

近500年过去了, 实践证明, 自然适应性法则是教育的根本法则, 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适应的实质是发展, 在适应与发展的矛盾统一中创造自身。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和法则一脉相承, 是法则的延续、升华。

建国后, 受反映论影响, 教育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 受国体制约, 淡化了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人。人本, 是以人 (性) 为本, 人本教育人是核心, 是保护天性、顺乎自然, 教育目的是人自身的提升、完善、美化;反思“应试”, 知识是核心, “教育”是为生活、生存进行的训练, 培养“接班人”、“劳动者”, 严格的讲, 不是教育, 是天性虐待。自然适应的内涵:

1. 顺应天性 (本性) 。

顺应天性是教育由国家立场回到人的立场, 由功利回到人自身。

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其一, 天生潜能。潜能是土壤, 提供了教育的可能性。“临终忏悔”:一个牧师听了1万个人的临终忏悔。84岁时听了一个布店老板忏悔:我年轻时和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 他的成绩不如我, 最后他成了世界最优秀的天才音乐指挥家, 我成了卖布郎。牧师的墓志铭:“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世界上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它启示我们,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选择得当, 用心去做, 人皆可成才;“巨大潜能”是共识, 潜能到底有多大, 还没有实验佐证!其二, 天生差异。遗传不平等, 马克思叫实质不平等。天性差异决定教育差异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对实质不平等的人进行平等 (均衡) 的教育是制造新的不平等 (不公平) ;遗传独特性, 每个人的遗传都有自己的强 (长) 项, 教育应扬其所长, 对没有天赋的项目强教是“骡子弹琴”、“草狗打猎”;其三, 天生爱心。爱是天性、是教育的起点, 因为爱他所以教育他;善心, 人人有善心, 要教人学会宽容、为善;爱美, 爱美是动物的本能, 如凤凰展翅……人来源于动物, 永远保有爱美之心;恋爱, 恋爱是性成熟的正常、健康心理, 青少年恋爱属纯恋, 是一次有益的生命体验, 就教育而言, 不是批判, 是指导;其四, 天性向上。“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向上、向前、向好是人的天性, 教育要相信人、尊重人,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其五, 天生灵感。创造是人的潜质, 灵感有含智量的高低, 没有没有灵感的人, 要教会学生珍惜灵感、捕捉灵感;其六, 天生真实。真诚、纯洁、坦然是天性, 儿童起步的认知是具体思维、动作思维, 思维和实物融为一体, 他们的看、想、说、做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 儿童最真实, 说实话、讲真言。反观, “说谎”是发展、是智慧, 是思维和实物分离、思维抽象的表征。这是认知层面;从道德层面讲, 教育是激活真实的天性。俨然, 教育不是讲理 (认知系统——是非判断) , 是唤醒 (心理系统——情动领悟) !其七, 天生好动。好动、好玩是天性, 是健康的表现。身心发育需要活动, 通过活动促其发展。当前教育的通病是儿童活动量不足、内容单调, 创造性活动更少;其八, 天生好问。好奇、幻想是天性, 孩子是做梦年龄, 对未来的憧憬、对知识狂热的兴趣等萌发的质疑思维胜于黄金, 是一切科学发明和人文思辩的源泉;其九, 天生内向 (或外向) 。人的内向、外向是天生的, 应扬其所长。市场经济有利于外向人的发展, 内向的人谨慎、稳重、善于倾听, 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 是领导角色的天然素养;其十, 天生自私。生物学确认基因是自私的, 叫“自私基因”。动物为繁衍自身期盼最大限度地和异性交配, 所以, 自私、嫉妒是动物的天性, “先为己后为人是科学的人生观”。可见, 教育不是批判自私, 而是引导做自己利益的保护者, 以自私为动力提升自我, 理性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自然生长、发展不可改变的顺序、周期。一个天真的小朋友, 看到蚕蛹缓慢艰难的破茧过程, 好心剪口破茧帮其出壳, 快速出壳的蚕蛾十分砢碜, 成了沉疴。

如果将循序渐进和“速度”、“效率”联系进行思考, 循序渐进是“最快速度”、“最佳效率”。教育是播种, 教师是农夫, 植物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能躐等飞跃是公理。所以, 教育教学一般不易提“高效”、“革命”、“跨越式”等激进的口号。过犹不及, 前苏联的“高难”、“高速”, 中国大跃进时的“教育革命”, 文革时的“开门办学”等, 足够使人清醒。

3. 普遍永恒。

普遍永恒是自然属性, 教育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个“普遍永恒的范畴”。所谓普遍, 凡有人的地方都有教育;所谓永恒, 教育和人共存亡。普遍永恒:其一, 教育是稳定 (或滞后) 的常态事业。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的过程, 是实实在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常态事业, 所以, 教育不适宜轰轰烈烈, 经常开展运动式的检查、考核、评比和过度竞争性的活动, 现实证明, 这些打破正常秩序、影响正事、破坏自然的活动, 已构成教育的灾难!其二, 教育是人类共有的、共同的财富。国与国之间的教育有先进落后之分, 没有不可超越、不可学习等实质性差别, 所以, 教育应弱化国家界线、政治意识, 不易提“为政治服务”、“中国特色”等口号, 应提为“人类”服务、资源共享, 思考如何做出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行为”! (未完待续)

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

江西教育 篇8

目前,有些学生在生命、生存和生活方面的认知偏差,漠视生命价值、生存能力低下、生活方式亚健康的现实,凸显出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体育教育手段使学生认知生存的内涵及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在成长过程中将个人幸福、家庭幸福、团体幸福、民族幸福、国家幸福、人类幸福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运动与三生教育的延伸和衍生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针对当前学生体质的持续下滑尤其是学生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下降提出了若干实施意见:“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春冬季长跑,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些举措无疑旨在提高学生健康成长做出的努力。但在活动实施评价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量化指标,对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生存等能力的教育却未能进行有效评价,疏忽了情感上的教育和启发思维的教育。

体育教育是实现三生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去面对、克服、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2012年北京特大洪水,洪水把车甚至矮小的房子都淹没了,唯有部分高高的大树还挺拔着,有些人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树挺拔,而自己被洪水冲走吞噬。如果遇到这样困境的人,具备攀爬或者游泳的基本生存能力,就可以延长被救助的时间或实施自救。许多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疾病或人的死亡与心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心理情绪低落者会致使很多疾病生成和加速死亡,而体育锻炼能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促使人体健康成长。

生命和谐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不仅给人身心健康,且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美[4]。运动中,不仅展现了身体美、技术美、战术美、精神美、人文美、和谐美等生命因子,也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体育教育中,教师教授学生怎么去追求和谐,怎么去学习和谐,可以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尤其是体育竞技,激烈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是和谐的竞争,是追求生命和谐的象征。中美著名的“乒乓球外交”,奥运会的口号,均赋予了追求和谐而奋斗努力的精神。众所周知,生命的宝贵,生命的脆弱,身体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肩负着身体教育的体育教育,对生命的教育密切相关。

生命和谐度,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幸福的重要基础,同时又与社会和谐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乃在于全体人的幸福,当然包括一切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和应有价值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和谐是整个和谐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谐,也是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个体生命的和谐度缺失,在道德自我约束下,易于引发个人对于社会,对于环境的非理性的冲击,常常会引发忧郁的、病态乃至于仇视的眼光看待社会和周围的环境,对社会和环境作出不理性的行为,导致做出与社会和谐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举动。因此,增进生命和谐度,无论是对于社会的和谐,还是个体生命的健康与价值,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生命负责的教育。罗崇敏先生说:“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走向幸福”,客观地说,“三生教育”并不是教育理论创新,而是对教育本真的一种回归,所以三生教育就是一种教育本真的回归。对教育回归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部艺教委专家周荫昌教授这样说道。

2 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三生教育关系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体育的目标[5]是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部分有特长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1 三生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深层次的体现

增进健康与生存,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健康被人们视为生存能力强,生活质量高,生命长寿的状态。持续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学生健康,而且能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和适应性,提高机体神经、体液和生物节律性,从而促进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与能量代谢、肾脏机能、内分泌机能、感觉与神经机能的发育和完善[6]。

2.2 掌握运动技能是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延续

人每天无论是通过徒手、器械或工具都离不开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活性的运用,从吃、穿、行、乐的生活都离不开运动。基本的生存能力来自于技能的掌握,有了生存能力,才有生活和生命的论述。在体育技能的掌握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动作的纠正,从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的过程转变,这种技能的学习,不仅仅是某个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是为了将来生活和工作的生存能力储备而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储备更多的运动技能,激发和提高运动技能,让人生在走、跑、跳、投中突显优秀,提高适应社会和坏境能力,提高生存保障,从而改善生活态度,提高生命质量。

2.3 体育运动是生存、生活和生命的需要

体育锻炼能够促心理健康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7]。人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是人体健康的2/3。通过中长跑体育锻炼,中长跑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艰苦奋斗,不仅是对提高学生吃苦耐劳,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挑战,也是对学生心、智、体、能的磨砺。坚定的毅力等有积极作用,在兴趣爱好项目中,轻松愉快的活动不仅能减轻生理和心理负担,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在对抗项目中和在还是集体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增加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交流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进师生之间,因此在增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机体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对改善人的生活和提高生命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3 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方法及其途径

三生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青少年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珍爱生命,认识三生教育的本质、理解其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而体育教育是实现三生教育的重要载体与途径之一。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三生教育必须结合生存,生活生命和教育的特征与目的,结合影响体育教育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等具体情况展开。

3.1 从战略层面重视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

一是要重视体育教育融入三生教育;二是要重视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改革之中,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价值观和传统教学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辅之以配套政策措施,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

3.2 切实将三生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计划和考核中

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师生互动优势,以人为本,通过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的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运动技能之外的精神世界,拓宽渠道,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生动活泼的开展体育教育,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使得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得以贯彻实施。

3.3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对教师队伍进行业务培训,了解、领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政策支持,加大财力支持,保障教学场地、器材等基本物质条件。

摘要:结合“三生教育”教育观与体育的教育价值分析,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三生教育”是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是实现社会与生命和谐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索“三生教育”教育观下体育教育的方法及其途径。

关键词:三生教育,体育价值,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1- 38.

[2]郑锋,代春玲.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7:1-29.

[3]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6:1-51.

[4]李红.体育的美学价值与陶艺教育——兼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76-81.

[5]兰亚强.新世纪学校体育功能和目标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1,5(4):63-64.

[6]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2.

江西教育 篇9

一、“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之联系

真正称之为“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之人, 必定有其共通之处, 即实践上的影响力和理论上的创造性。

实践和理论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人们自觉地从事教育实践的时候, 他实际上开始了对教育的理性思考”[1]。当教育家在从事教育实践的同时, 钻研教育的理论、探索教育的规律, 把经验和思想上升到理论的形态并著书立说, 那么, 他同时也就兼有了教育学家的角色, 如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等。同样, 对于教育学家来说, 当他不仅仅满足于对教育理论的研究, 以及学说、观点的提出, 还亲身从事教育实践, 那么他同时也就兼有了教育家的角色, 如陶行知、陈鹤琴、杜威等。[2]

教育家与教育理论的联系是紧密的。“教育实践经过教育家们的整理、加工和提炼, 不断地积淀为教育经验、教育制度与典章、教育理论及论著。”[3]“一个真正的教育家, 不仅应有自己的事业实践, 而且更应有自己的思想理论。有如产品的生产, 陶模样品可以给人实物示范, 但真正能让人掌握制作之方则更在于原理的说明”[4], 教育实践可能先于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可能同步于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也可能落后于教育理论。大部分教育家教育实践的基础来自于对前人教育经验的总结, 也就是说, 教育家大多是在已经形成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的。同时, 教育家必然是有自己思想的, 其思想来源于从事大量教育实践获得的经验积累, 这种教育实践在教育家个人自身理论框架的建构下, 不断形成新的教育理论。因此, 有些教育家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理论家, 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进行着完善。而在某些时候, 教育家的实践也可能走在教育理论之前, 在实践过程中挑战着现有的教育理论, 并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间接推动教育理论向前发展。由此看来, “如果没有教育家, 就不会有教育理论;如果没有教育理论, 就不会有教育家的不断涌现。”[5]

教育学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是紧密的。“教育理论乃是一种‘选择性’理论, 它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结构下得由实践理性对教育问题进行裁决的选择性方案。”[6]教育学是“教育”的理论, 它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关怀, 一种人生价值的追求, 一种社会文化理想的追求, “教育学的这种关怀、追求和表达不是在教育学活动和教育活动之外的, 而是在教育学活动和教育活动之内, 体现在它对教育所做的每一点理解上, 体现在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原则、方法等规则性、技术性的知识之中。”[7]如果将教育学仅仅定义为体系化的、教科书化的、或所谓科学化的教育学, 那只不过是一种存在于理想中的教育学罢了。纵观国内外教育理论的发展进程, 教育学仍是一门还不完全成熟的学科, 这是由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关系不正常”[8]。教育实践受整个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制约, 因此, “脱离对教育实践的实际影响去奢侈地谈教育学的发展, 不仅思想方法是脱离实际的, 而且也不能准确地总结和概括出教育学的发展规律”。[9]教育理论必定是来源于教育实践, 并最终关怀教育实践的。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教育智慧, 深刻影响着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因此,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的区别与联系不仅仅在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交错, 而是当他们面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时做出了自己的双向选择:以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 以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

二、“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之差异

虽然同时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有着卓越成就, 但教育家永远是教育现实的执行者, 他们追求的是教育的实然状态, 用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教育学家永远是教育现实的抱怨者, 他们追求的是教育的理想模型, 用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当“家”们对教育做出的选择不同, 他们之间的区别也就自然生成。

首先,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形成的时间不同, 前者随着教育活动的产生而形成, 而后者只可能形成于教育活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上并不完全同步, 在某些时候甚至还相去甚远。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活动, 但是, 教育学家的产生却只有短短几百年的时间。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之上, 使教育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纵观教育学史, 无论是在“经验———描述”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科学———实证”阶段, 还是在“规范———综合”阶段以及“科学———人文”阶段, 它的不断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都与教育学家的努力分不开。因此, 教育学家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教育学科的成熟与完善。

其二,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研究对象不同, 前者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人, 而后者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理论。教育的对象有其构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对象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知识的差异、认识的差异、需求的差异、能力的差异等。教育既关注内在的人, 也关注外在的人。教育家不但要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及意义, 努力从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提升人;也要关注以什么样的方式唤醒人、生成人、提升人。因此, 教育家确认自我价值选择以及选择教育规律的基点是“人”。而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 揭示教育发展合理性和建构合理性教育的学问”[10]。教育学家的研究对象只可能是“教育存在”, 包括教育现象和教育思想。因此, 教育学家确认自我价值以及选择教育规律的基点是教育、教育现象、教育思想、教育问题等。因此, 教育家关注的侧重点是实践形态的人, 教育学家关注的侧重点是理论形态的教育学。

其三,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研究任务不同, 前者的研究任务为“形成什么样的人”、“如何形成人”, 而后者的研究任务为“形成什么样的教育学”、“如何形成教育学”。教育家的研究任务多指向于教育的活动领域。教育的最高要求或终极目标都是形成人和成就人。[11]因此, 但凡能被冠以“教育家”名号的人, 必定是在对“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设定目的、提出建议、寻找合适的途径与方法, 并取得较大成就、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而教育学家的研究多指向于教育的认识领域。教育学家倾向于关注作为学科体系而存在的“教育学”, 注重对理论体系的建构, “为以独特的范畴、术语、逻辑描述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 揭示教育特征或教育规律, 论述教育价值取向或行为规范”[12]。教育学家提出问题, 有可能来自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 但更多的是对教育事实、教育现象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反思, 且教育学家也不直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而是注重对教育的思维和逻辑把握, 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活动, 为变革教育实践提供理性认识与经验方法, 通过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而改变教育实践活动。

其四,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研究方法不同, 前者的研究主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验与实践来完成, 而后者主要通过思想和观点去分析教育存在。作为教育家, 其研究的领域涉及人类社会教育事件、教育事实、教育现象的方方面面, 不仅涉及教育理论研究, 同时也包括教育的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由此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育家。教育家任何时候都不能独立于教育实践活动之外, “把从未当过教师的教育理论家当作教育家是不合适的”[13]。教育家必定是教育活动的行动者, 参与教育过程的设计、执行、评价等诸多方面。而教育学家与教育实践活动之间可能保持一定的张力, 既可以完全参与其中, 也可以作为观察者游离于实践活动之外。教育学家的研究是应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 经验的归纳、类型的比较、理论的演绎等逻辑思维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学家通过反思教育存在、建构教育理论体系, 并最终以书面的方式来展示思维结果。

其五,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衡量标准不同, 衡量前者的首要标志是他们在教育实践工作中的业绩, 或育才有方、或治学有方, 而衡量后者的首要标志是他们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或提出新的教育观点、或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家的“产品”通常是受过教育的人, 其在教育领域的侧重点在“为”。因此, 任何学科领域专家, 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卓有成就, 并能创造性地教书育人, 也是可以获得“教育家”称号的, 比如钱学森, 我们不仅认为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教育学家的“产品”通常是教育学论文、著作, 其在教育领域的侧重点在“著”。在孙孔懿的《论教育家》一书中, 将教育学家定义为:“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学著述方面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14]。因此, 有学者总结教育学家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标志:以教育学教学和研究为基本职业;对教育有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并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对教育学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贡献,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 但凡教育学家, 其研究领域必定离不开教育学领域。

总之, 我们既要认识到“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共同具有的实践上的影响力和理论上的创造性, 同时也不能漠视常见刊物上对“教育家”和“教育学家”概念的混用。虽然对何谓“教育家”、何谓“教育学家”这样的追问, 目前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 就如同学界不停地对“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史”与“教育学史”、“教育问题”与“教育学问题”……等概念的解释、辨析、澄清一样, 但是, 我们对答案的追寻却永远存在于追寻过程之中。

三、“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之定位

论“教育家”与“教育学家”的异同, 重点不在于厘清教育领域中貌似相近的两个概念, 也不在于澄清对教育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成见, 而在于在教育的话语场域中为两者找到明晰的定位。

当前, 人们热议“教育家”, 呼吁社会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空间, 让更多的“教育家”成长, 呼吁更多奋斗在教育领域的人们朝着“教育家”的理想迈进。但同时也有学者提出, 我们的时代不缺少教育家, 而是我们对教育家的定位太高了。真是如此吗?陶行知先生将教育家的定位总结为两点: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在《陶行知全集》中:“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即是创造精神,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即是开辟精神”。即便以如此简明标准衡量之, 中国教育领域的从业人员能够站出来标榜自己为“教育家”的也可谓勇气可嘉。有学者总结了当代中国没有教育家的主要原因:泛政治化的教育是造成建国以来教育家匮乏的首要原因;急功近利的学术研究是当下中国缺乏教育家的主要原因;以金钱为办学目的的学校教育污染了教育家的成长土壤;高考紧箍咒限制了教育者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5]勇于面对教育家在现时代的缺位, 正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对自身的反思。

当然, 也不乏有学者提出中国更不可能产生自己的教育学家, 因为中国根本没有自己的教育学。“在学科化的意义上说, 中国古代并无教育学。虽然在论及教育史的时候, 总要把教育思想史的触须伸向先秦或更早的时候, 但这并不是在探索教育学的上限。”[16]中国教育学的出现一开始就是以学科的形式被“移植”而来的, 是一种“进口的教育学”。虽然, 有大量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不懈地做着将教育学“本土化”的工作, 但“似乎更擅长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 拿不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本土化理论”[17], 这就导致了中国教育的历史与国外的教育学之间的另类“嫁接”, 也是中国的教育学无法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而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尖锐的问题, 即“现代教育理论家是职业化的, 已不像古代的教育理论家那样同时就是教育实践工作者, 发达的信息技术越发使他们可以远离教育实践坐而论道”[18]。很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整日摆弄一些新概念、新主义, 装出一副处在理论前沿的样子”[19], 对活生生的教育实践要么漠视、要么无能, 这也是导致教育学家为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世界范围内, 不仅存在着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自身的追问与反思, 同时也存在着两者之间的相互指责:前者指责后者不按教育理论办事, 后者指责教育理论的空洞、抽象、脱离实际。[20]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 正是我们为“教育家”以及“教育学家”寻找合理定位的真正原因。如果“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一味地纠缠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紧张, 既有害于理论的发展也不利于实践目的的实现。然而, 两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张力似乎也是“必须的”、“有益的”。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教育学教授莫里斯指出, “如果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需求之间缺乏一种创造性紧张, 教育学研究就会陷入与教育实践毫无关联的经院式研究, 或者坠入到非反省性实践的合理的防御之中。”[21]因此, 我们大可不必费时费力地去消解“教育家”与“教育学家”在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紧张关系, 而更应该正确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 在以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和以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的双向选择中, 促使双方“在认清自己使命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展开认真的、切实的、真诚的、实事求是的对话”[22]。

摘要:“教育家”与“教育学家”的区别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践”与“理论”的差异。虽然“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在教育的领域里, 实践和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理论无实践和有实践无理论, 这两种人都不能称之为“家”。反之, 一个教育家, 可以同时是教育学家;一个教育学家, 也可以同时是教育家。之所以形成“教育家”和“教育学家”, 其存在只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一种双向选择, 即以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 以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厘清“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之间的异同, 避免二者一味地纠缠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紧张, 建议两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张力, 并在认清自己使命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展开真诚的、切实的、实事求是的对话。

江西教育 篇10

首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 而且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可以说, 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学构建“情感教学模式”, 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 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为途径才能实现的情感体验的美学观。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情感体验。所谓音乐审美意识, 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所谓音乐情感体验 (即审美体验范畴) 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在对音乐形式与情感内含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音乐的美只有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才能升华出美的品味。由此产生特殊的审美喜悦 (即美感) , 才能获得真正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既是听觉艺术, 又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这是从美学的角度, 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主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再次, 音乐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主观感受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既不是纯生理的喜怒哀乐, 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 而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思想倾向性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于音乐教育手段中的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的关系, 比其它艺术教育中的这种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因此,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更容易在情感上为人所接受。举凡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教学, 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和交流, 而那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育教学, 有悖于音乐的审美特点, 很难获得成功。

最后, 音乐教育本是一项审美教育, 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情趣, 而且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 渗透德育, 开发智力、促进智育, 都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 在音乐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情感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机械训练为主动参与、乐于发现。这样的模式,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江西教育要闻录 篇11

4月1~2日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履新伊始,集中两天时间,以“转作风,走基层,强服务”为主题,深入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调研。委厅领导喻晓社、程样国、吕玉琪陪同调研。

4月3日  2015年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井冈山大学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出席并讲话。

4月9日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一行走访教育部。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李卫红、郝平、刘利民,部长助理林蕙青、陈舜先后会见黄小华、叶仁荪一行。副部长刘利民主持召开座谈会并讲话。

4月10日  由省教育厅、省国资委和省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青春创业行·开启未来路”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公开课活动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开课。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出席并致开幕词,省国资委副巡视员张思益、省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周俊杰出席。

◎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确定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技能实训中心等20个实训中心为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中心。

4月11~13日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举行。全省共设置13个考点,48434人报名参加86399科次考试。其间,委厅领导汤赛南、王建元巡视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学院考点。

4月13日  全省推进依法治教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出席,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作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主持会议。省司法厅副厅长、省普法办副主任肖良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部门在法治江西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提出指导意见。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赣州市教育局、安福县教体局分别作交流发言。委厅在家领导出席。

4月16日  省教育厅召开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工作调度会,全面启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主持会议并讲话。

4月17日  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决定全省2014~2016年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4月21日  2015年全省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会在南昌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副巡视员曹连平出席并讲话。

4月23日  2015年全省教研工作会议召开。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出席并讲话。省教育纪工委书记杜志刚作题为《法治教研》的专题报告。

4月24日  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和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相关政策。公布我省2015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工作相关规定,全省招收普通专升本高校共23所。

◎省教育纪工委出台《关于加强教育系统“红包”问题常态化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划定“十不准”红线,明确“红包”治理工作要求,健全“红包”治理工作机制,全面引导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深入推进全省教育系统“红包”问题常态化治理。

4月25日  2014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项目爱心图书馆读书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我省15篇征文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共有14篇获奖,其中一等奖4篇,并荣获团体奖。我省横峰县葛源中学杜慧瑶同学代表全体获奖学生在颁奖大会上发言。

4月28日  委厅召开2015年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暨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视频会议。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出席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主持。

◎省委教育工委印发《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约谈制度(试行)》。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名单,全国共有82个项目入选,我省江西中医药大学、井冈山大学取得优异的成绩,各有2个项目入选,入选项目数位于全国前列。

4月29日  委厅召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4年度工作考核测评会。省委第七考核组组长陈小平,副组长肖平学一行8人出席。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主持,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代表委厅领导班子做年度述职。委厅领导,机关处级干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省教育考试院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等参加会议。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到南昌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陪同。

◎省教育厅印发《2014年度省教育厅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教育为何?教育何为? 篇12

教育从何开始?教育从人的发展需要开始, 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的前提。学校教育生活中, 经常有师生冲突的事件发生, 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师生之间互相读不懂:教师看不懂学生, 学生也不理解教师。这种“不懂”的背后, 有认知因素, 也有归因方式, 还有价值感觉方式的不同, 深层次的还触及到文化层面。比如, 教师批评学生的旷课行为, 学生反驳教师, 让教师把说话的声音放低点, 学生显然是对教师的说话方式感到不满, 而背后反映的是一种尊重的需要;又比如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对抗性非常强, 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对教师的不尊重, 如有的学生对老师从来不叫老师, 这是一种典型的因归属感的缺失而导致安全感、爱等方面的过度缺失而产生的行为反应, 很多教师遇见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办好, 常规方式显然行不通。从年龄段来说, 凡是学生自我概念建立的关键期, 如果对学生挑战不够, 就会出现在常规状态下的不适应, 而这些说到底都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联系在一起。

所以, 要使得教育具有针对性, 找准教育的起点, 使教育有作为, 第一个前提性条件就是读懂学生需要, 这是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展开的基础性条件。很多情况下, 教育实效性不高甚至逆反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具体、深入地分析出学生需要。而在教育学视野中对学生需要的解读, 不能脱离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一般知识。

但仅有这些一般知识是不够的, 读懂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来自现场的具体需要解读基础上的。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 第一个职业兴趣就是读人的兴趣, 如果学生出现异常或有了什么与教师预想不一样的状态表现时, 教师的职业心态应该是: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这样的反应背后说明学生有了什么样的需要, 这种需要为什么会出现, 是一种普遍现象, 还是比较特殊或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呢?而不是简单的“没救了”或“没办法”的抱怨和无奈。某种意义上, 教育是一个读的活, 读学生的活。读懂学生的成长需要, 在满足成长需要的基础上, 提升需要, 甚至创造需要。

但要能够读懂需要并不是件容易事, 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有基础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就基础性需要来说, 有的需要, 比如衣食需要, 在需要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 是底线需要, 是必须满足的需要。所谓基础性需要基础上的发展性需要则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创造自我的需要实现过程。如果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发挥点拨、引导、提升的作用, 容易导致学生满足需要方式的异化, 走上自我发展的误区。人总是需要得到承认的, 被忽视的学生往往会自行找到需要替代, 用不同的方式甚至消极、反价值的方式来满足需要。读不懂学生需要, 教育就成了对不了病症的“下药”, 有的教师不知道如何“下药”, 有的教师“胡乱下药”, 这些都导致教育效益不能最大化。在读需要过程中, 需要划分什么需要是合理的, 什么需要是不合理的;什么需要是积极的, 什么需要是消极的;什么需要是正常的, 什么需要是不正常的;什么需要是关键的, 什么需要是表面上的;什么需要是真实的, 什么需要是虚假的, 等等。读需要的本领是教师第一基本功, 也是关键基本功, 只有知道了需要是什么, 才能找到满足需要、提升需要、创造需要的策略。

古往今来的教育精品或教育杰作中, 教育家都是深入观察自己的工作对象, 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深入解读, 无论是有理论框架的读, 还是凭经验实践反思性的读, 无论是个体的读, 还是集体的读, 总归其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对学生的正确分析。搞不懂学生是很难有有效的教育对策的, 即使偶尔碰上了, 也是缺少意识化的“瞎猫遇见死老鼠”。解读需要需要教师有读人、研究人的兴趣, 还要有在实践和现场中解读需要的技巧和能力, 因为, 教师工作现场中的人或学生是具体的, 只要是具体的就是丰富的、充满变化的。具体的人在具体时空中的变化会改变需要的形态、方式, 而且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都会不同。如果按照理论的分析框架, 不同学科框架都给我们提出了从生理、心理到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需要结构;同时, 从个体和群体, 还有不同发展年段, 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需要类型和特点。但是,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 任何其他学科意义上的需要研究都不能代替在具体现场中的教育学意义上的具体的解读。在教育学视野中, 主要关注的是具体的成长需要, 是对在不同场景中的需要呈现形态以及在不同活动中的需要呈现状态的解读。只有在真实的实践中的解读才是具体深入的, 任何理论的抽象都不能代替具体的针对性的解读。没有具体的解读, 教育之矢就失去了靶子, 即使射中靶子, 也不是靶心。解读需要、读懂需要是教育开始的前提, 并贯穿教育始终。对于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来说, 教育为何, 教育就是读懂需要;教育何为, 教育就是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 提升和创造需要。

二、寻找可能

需要提供了可能, 但不是需要就是可能, 就是一种教育学意义上的可能。满足、提升、创造需要还需要一个关键环节, 就是能够找到可能, 找到可能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关于教育是否可能和存在的前提假设。如果学生或人没有发展的可能, 那么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提升和创造也就是理想的而不是现实的。但可能在哪里?却是一个需要智慧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状态,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真正地形成研究学生的意识和立场, 找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只有读懂了学生的需要, 读懂了学生作为一个人成长的需要, 教师才可能看到学生发展的可能, 而这是教育的前提。人是可能的, 是可塑的, 这只是教育学的假设, 更重要的是需要发现和找到每个人的具体可能, 这是教育工作的关键。光有需要还只是一个条件, 将需要转换为现实可能, 还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通过尝试、敏感、技巧等将抽象需要转换为具体需要, 将自在需要转换为可以发展的可能, 把需要改变为教育资源。比如一位教师与学生吃饭时, 看到学生用筷子打击各种碗, 这种在一般人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 在这位教师眼里却觉得不错, 有节奏感, 教师就鼓励这位同学立志考艺术学院, 结果学生考上了, 这可以看做是将需要变可能的经典。具有教育学眼光的教师, 往往就能将发展需要转换为现实的教育可能。从需要转换为发展可能, 把抽象的哲学意义上的可能转换为具体实践场景中的具体的现实的可能, 是教育工作是否有智慧的一个标志。

提升和创造需要的前提是寻找到可能, 只有在可能性上有了具体突破, 才能实现需要的替代、迁移、整合以及需要满足机制的建立等。没有了可能, 找不到可能的教育同样是盲目的, 或者也是在别的视野下的需要解读, 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学视野下的需要解读。一旦对需要有了真切的教育学视野的解读, 也就找到了在一种教育意向支配下的发展可能, 为此, 教师的第二个基本功就是发现或寻找可能。这种可能是具体可能, 可以在教育意向支配下的可能, 可以转变为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的可能。一旦找到了可能, 就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 找到了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也找到了教育发力的聚焦点。针对着现实具体可能的教育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可能, 这种可能是一种自为的需要, 是一种不断的动态调整着的需要, 使死的自在需要活起来的是现实可能的出现, 而这需要我们去具体地发现甚至尝试, 因为可能是教育生成出来的。

生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以出口为标准。以升学为标准来评价学校的。这使得学校在选择生源时, 特别注重学生的现实基础, 因为学生的入学成绩直接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以及教师的投入和花费的精力。但就现实的学校选择来说, 生源差异毕竟是现实存在的, 不可能都让人满意, 这就使教师在判断教育成绩高低以及衡量自己、评价自己的工作中, 特别注重对生源的评价, 如果学生生源比较好, 就可以有好的结果, 如果生源差, 工作难度就大。如此以来, 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出现了不可能定理或“唯生源论”, 这样的归因与教育活动的本质是矛盾的, 也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宿命论, 否认了教师工作本身的创造性。

教育从可能开始, 因为人具有可塑性, 如果人不可塑, 那么, 就谈不上什么教育了。教育的起点是从可能开始, 如果我们认定学生发展的不可能, 教育自然会迷失。在很多教师教育失败的案例中, 第一是教师读不懂学生, 看不懂学生, 缺少认识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方法, 这样, 教师就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信息缺少敏感性, 无法真正读懂学生。第二是教师知道学生的需要, 但发现不了现实的教育可能, 没有办法为自己开展教育工作创造教育机会, 这里的关键是教师知道学生的需要, 却无法有针对性地把这种需要转换为具体的可能。

三、择机转化

读懂了需要, 找到了可能, 只能说具备了形成具体教育意向的工作思路, 但不等于已经进行了真实的教育活动。真实有成效的教育活动, 不但要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还要把握住教育契机, 教师需要学会等待或及时抓住机会。如看到学生敲碗, 教师马上就表扬、鼓励, 不但对这个学生没有好处, 还会给其他同学带来负面影响。所以, 把握好教育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 由于缺少教育机智和策略, 很多教育机会被白白浪费, 生成出来的教育资源也不断地流失。教师如果缺少捕捉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即使出现了时机, 教师也把握不住, 更不要说为了能够解决学生的问题而创造机会了。因此, 选择时机很重要。如果看到了学生发展的可能, 抓住机会, 有效地进行转化和引导, 其效果可想而知, 有时候这种转化是靠教师个人实现的, 有时候是靠营造集体氛围借劲发力的。

在一些教师的教育生涯中, 尽管他们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也看了很多书, 但由于教育学意识的淡漠, 教育实践经验积累的不够, 总是由于火候不到而错失良机, 时机把握不好反而使得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如果不加以适时引导, 那位同学也就一直只能在吃饭之后靠敲碗体现自己的才能, 这不但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流失, 同时也助长了一种不良行为。在很多教育家的成功作品中往往就是火候掌握的好, 在恰当的时机, 使用恰当的方式, 加以恰当的点拨, 结果收到了教育的成功。择机转化是教师的又一个重要工作原则。

四、处理适中

学生的发展有反复, 教育也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日常事件的处理中, 即使是在把握住机会的时候, 对于事件以及教育机会的处理也有一个度的要求。处理问题或事件, 适中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适中了, 不偏不急, 教育才能细水长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 面对突发事件或学生教师之间的冲突, 教师的“度”的把握能力非常重要。这种度就是适中, 也就是教师在处理事件、冲突过程中如何能够把握好度, 达到适中的地步和要求, 这是教育的艺术。有时候, 教师虽然非常有理, 但如果处理不好, 学生也会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教育工作的人文性不允许教师有一种得理不饶人的态度, 对于社会而言, 可能首先是合法、合理, 然后才是合情, 而学校教育工作恰恰相反, 首先是合情, 然后是合理, 最后才是合法, 只要是在常态的情况下。更何况, 教育在本质上是允许人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 所以, 在处理事件、问题时, 适中、弹性和一定的宽容度是非常重要的, 它体现教育的人文情怀。做人的工作就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工作。打开心灵的大门, 让心灵充满成长的欢乐, 就必须有一定的宽容度, 最人性的工作往往是最宽容的工作。但宽容不是纵容, 如何在处理事件和冲突中达到适中是教师的教育智慧。而读懂了需要, 找到了可能, 选择好了时机, 处理适中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五、赋予意义

教育生活说到底是让师生共同过一段或长或短的精神生活。有意思的生活就在于有意义。而意义是多向、丰富的, 因此, 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意义的生成机制, 是一个立体、复杂、有结构的活动。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使得知识和规则在精神层面内化, 这种内化表现为对知识的理解、在规则上的自律及自我负责意识的形成等。而要达到这种内化状态就必须要有意义, 可以被学生反思并接受的意义。教育作为一种价值介入活动, 其本身就要求进行不断地赋予意义的活动, 教育机制本质上是一种构造意义的机制, 赋予意义是提升教育境界的终极关怀。那么, 赋予什么意义呢?赋予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意义。而意义的丰富性, 则正是给教育创造留下了广阔天地, 给教师的智慧留有发挥的空间。意义的增生性、扩展性、渗透性使得教育生活充满了乐趣, 使得师生可以毫无保留地进入生活世界, 甚至带来教育的惊诧, 比如有的中学生就是不理短发, 教师实在没有办法, 说了句:就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也剃个头吧。学生居然就把“难剃的头给剃了”。面子也是一种意义, 教师的面子比学校的规定要大多了, 所以, 教育还要“讲面子”。意义使得教育始终是一种充满意味的工作。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 可以生成教育意义的时机无时无刻不在我们每天的学校生活中, 关键是看教师是否具有教育学素养, 是否有教育意识。

总之, 教育活动就是一种读懂学生需要的活动, 寻找发展可能的活动, 选择捕捉教育时机的活动, 机智适度地处理各种事情、事件的活动, 而最终是一种不断地赋予生命成长意义的活动。教育为何?教育为此也。教育何为?教育此为也。

上一篇:垂直绿化设计下一篇:火山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