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4 火山和地震》

2024-06-09

科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4 火山和地震》(共3篇)

科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4 火山和地震》 篇1

火山和地震

赫章县白果镇中心小学 陈招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资料。

2、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模拟地震的形成。

3、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现象。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防措施。

3、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人为了生存可以战胜自然。

2、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教学重点:

火山和地震的具体成因。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是运动的。教学准备:

地震模拟器、水槽、火山喷发模拟器、气球、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时的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复习: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向大家介绍吗?(地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过渡揭题:今天这两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和地震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

3、学生交流:关于火山和地震你知道些什么?

4、通过片段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二、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1、过渡:大家去过科学宫,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2、学生交流:学生阅读提问,对答。

3、过渡:为了更好得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学生气球喷水实验(几名)

教师模拟实验。(土豆泥实验)

4、师生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 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5、拓展:学生介绍火山知识。

三、渗透法制教育

1.给学生播放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时的录像资料。

2.通过观看,使学生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地震频发区的地震工作尤为重要。3.教师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同学们听说过吗? 第五十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查清受灾情况,提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配置方案,并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迅速组织抢救被压埋人员,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互救;

(二)迅速组织实施紧急医疗救护,协调伤员转移和接收与救治;

(三)迅速组织抢修毁损的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四)启用应急避难场所或者设置临时避难场所,设置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简易住所和临时住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确保饮用水消毒和水质安全,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四、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过渡:我们知道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通过图片我们已经略知一二。

2、研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的原因: 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毛巾实验)

3、研究地震的危害程度:

学生活动一:水槽落子实验。

P23学生活动二:纸箱地震模拟器实验,判断地震的中心与强弱。

学生活动三:画图(地震的中心与强弱)

交流:

4、小结。

五、读故事说体会:

1、过渡: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的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还有伟大的发明。

2、听故事,谈体会:(科学家夫妇献身故事,张衡的研究。)

从这两个故事中,你能告诉大家什么呢?

3、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两种自然现象,或者其它现象?

4、地震来临时我们怎么办?印度洋海啸对你的启示?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

六、总结,拓展:

板书设计:

火山和地震

形成原因 预防措施

六年级科学《火山和地震》评课稿 篇2

9月17日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在三楼微格教室聆听了龚老师执教的《火山和地震》这一课,我感到这节课是一节好课,是一节真真实实的、对于我们每个科学老师来说确确实实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科学课。

首先我来说说龚老师吧,龚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流畅,板书工整、有条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条不紊,教学基本功扎实。

其次,在本节课中,龚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 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火山和地震现象,离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龚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替代抽象、枯燥的课本,以解决无法跨越的时空限制,将宏观的地球浓缩进教室;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眼前;把复杂的.地壳运动、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这样,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再次,龚老师采用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等形式,不但使学生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的成因从表象认识建立到概念的高度,而且使学生在观察、合作交流、整理信息、科学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两个细节要注意:

1、酒精灯加热的方法要指导一下。

2、大屏幕上的课题“火山与地震”,应为“火山和地震”。

★ 评课稿范文

★ 电磁铁课件

★ 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评课稿

★ 《文件》评课稿

★ 爱莲说评课稿

★ 《鸟语》评课稿

★ 《关雎》评课稿

★ 加法结合律评课稿

★ 体育评课稿

八年级地理地震和火山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并能结合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能够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和火山的分布。

通过阅读有关地震的检测和预报的知识,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地质灾害中影响特别大、危害特别严重的,又当属地震。火山在我国危险不大。所以教材详讲地震、略讲火山。关于地震,教材分了三个标题:“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选学课文)。这三个标题的思路是:告诉事实——分析原因、图示分布——教会预防。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建议采用讲授法和学习指导法。

关于“多地震的国家”的教学,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看书。“主要地震带”的教学。要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原理讲清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四个主要地震区结合图进行教学即可;地震的危害是通过一段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认识到地震确实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标题。“地震监测和预报”,虽然是选学课文,但却是重要的防灾常识,且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课时也允许,所以“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要组织学生学习。关于“火山的分布”的教学,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明确我国活火山不多,危害不大;二是把教材中出现的火山名称在图3.23中找出,读出所在省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教学过程 〉

(引课)在第二节的探究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我国的三列横向和三列纵向山脉的成因,它们是因受到的挤压力隆起而形成,这个过程是缓慢和漫长的,当这个变化缓慢进行时,人们不易察觉,而当地壳发生突然断裂和错动时,人们就感觉到大地在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板书)第四节 地震和火山

一、多地震的国家

(学生活动)考虑从哪些方面得知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从课文中找答案。(总结)从两方面说明:一是文字记载地震最早;二是发生地震次数很多。

(讲述)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分布都是有规律的,地震也是如此。它们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就是这样的地区。(学生活动)回答世界两大地震带。(演示课件)世界两大地震带

(学生活动)看计算机课件的演示,考虑我国的位置同两大地震带的关系。

(总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衔接处,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演示课件)中国的地震带

(讲述)我国的地震集中分布在如图的四个地带。(演示课件、讲述)中国的地震带(四个地震带,略)

(讲述)我国有资料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中。唐山大地震给我们造成巨大损失。(演示课件)唐山地震。

(讲述)地震的破坏力这样大,有无办法预防,从而减少损失呢?(学生活动)自学教材中的“选学课文”和“读一读”。

(讲述)火山同地震一样,也是一种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危害。但火山在我国危害不大,活火山很少。(学生活动)读图3.21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座著名的火山。(总结、反馈练习)〈设计思想〉

本节虽然将我国的地震,但一定要结合世界的两大地震带的分布,才能从原理上讲清我国多地震的原因和地震带的分布。通过计算机课件把二者之间的联系,动态的表示出来。有关唐山地震的影像资料,意在告诉学生,地震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今后投身科学研究工作。〈板书设计 〉

第四节 地震和火山

一、多地震的国家

二、主要地震带:1、2、3、4

三、地震的监测和预报

四、火山的分布

探究活动

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块薄泡沫板,出思考题:

上一篇:公司高级养殖技术顾问聘用协议书下一篇: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