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九

2024-05-16

普九(精选5篇)

普九 篇1

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 商洛市西部, 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 辖10镇6乡1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总人口16.5万人, 是中国西部典型的山区贫困县, 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203所, 其中小学191所, 初级中学10所, 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各1所, 在校学生29952人, 教职工2470人。

“九五”期间, 柞水的教育是商洛市七个县 (区) 中办学条件最差、师资力量最差、教学质量最差的后进县份。县财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 自身的“造血”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 每年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弥补自然灾害损失。但是, 要改善柞水的办学条件, 消除危漏校舍的威胁, 完成艰巨的“普九”任务, 资金是最大的瓶颈制约。面对这种县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县委、县政府本着“越穷越要办教育, 再难也要攻‘两基’”的理念,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掀起了柞水教育史上领导重视程度最高、群众发动最充分、政府投入最多、捐资助学力度最大、校建规划和质量最好的“普九”热潮。全县通过争、投、捐、集、借、贷、垫等筹集资金形式, 完成了近亿元的“普九”工程投资, 实现了柞水教育事业历史性突破, 2004年通过了陕西省“两基”评估验收, 2005年通过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验收, 2006年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2007年通过了国家“两基”评估验收, 成为陕西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县、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县和西部地区教育“两基”攻坚先进地区。

“普九”任务的完成无疑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但是巨大的债务负担又成为柞水发展中一个新的问题, 如果处置不当则会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基于这一认识,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化解“普九”债务, 作为本届班子履职的头等大事, 下定了“宁可少上几个项目、宁可牺牲GDP增速也要把‘普九’债务化解好, 把教育的事情办好”的决心, 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 逐步地、良性地化解了一些“普九”债务, 有效防止了因“普九”引发的社会矛盾, 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一是强化领导, 夯实工作责任。按照“还债也是政绩”的要求, 县委、县政府把偿还“普九”债务纳入破解柞水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内容, 决定从2006年开始, 用四年时间消化“两基”债务, 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普九”债务清理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了“普九”债务联席会议制度, 制定了《柞水县“普九”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实施方案》, 推行了县级领导包抓乡镇“普九”债务化解工作机制, 严格实行县长、乡镇长、财政局长、教育局长、学校校长“五长”负责制, 确保了“普九”债务化解健康有序进行。坚持“普九”债务化解以县为主的工作方针, 将全县“普九”债务化解任务进行了分解, 并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作为评优树模、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化解“普九”债务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还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等方式,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普九”债务化解的建议意见, 及时掌握“普九”债务化解工作情况, 有力地促进“普九”债务化解。

二是清理核实, 锁定债务规模。清理核实工作是“普九”欠债偿还整个工作的基础。针对柞水“普九”工作历时长、债务形成原因复杂等现状,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对涉及“普九”债务的相关因素实行统一政策标准, 明确规定欠债利息超出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部分不负债、非义务教育基建支出不负债、移民迁校支出不负债、民办义务教育支出不负债, 防止因口径不一而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按照“五锁定”和“一查清”的要求 (即锁定工作时间、锁定学校范围、锁定达标项目支出、锁定债务本金、锁定债务利息和查清“普九”收入) , 先后组织县财政局、教育局、监察局、审计局等单位对全县“普九”负债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 基本上查清了乡镇“普九”工程的项目, 开工竣工时间、投资规模、工程决算、工程承包人欠款情况。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方园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县中小学“普九”债务逐校、逐工程、逐项目进行决算审计, 县财政、教育部门以方园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为准, 逐学校、逐工程建立债务台账, 确保核查结果公正、公平。在此基础上, 从县监察、财政、教育、审计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三个巡察小组, 分赴各乡镇、各学校实地检查督导, 对检查中发现和事务所审计中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 明确处理办法。通过清理核实, 全面掌握了全县“普九”欠债的债务结构, 了解了每笔债务的来龙去脉, 锁定了债务偿还总额, 为偿还“普九”债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多重沟通, 加大感情投入。面对自给能力弱的吃饭型财政, 县、乡党委和政府通过扎实细致的思想动员, 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 以一种特殊的情感打动人、感染人, 争取社会各界对“两基”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唤起了全社会关心、支持、资助柞水“两基”工作的热潮, 涌现了九匹骡子建校、百岁老人捐资、村干部腾基让地等感人事迹, 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完成了“两基”达标任务。“普九”校建刚一结束, 面对捉襟见肘的财政现状, 一度出现了债权人堵政府、封学校、锁教室讨要债务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现状, 县委、县政府在积极拓宽筹资还贷渠道的基础上, 充分吸纳“普九”校建工作经验, 把做好债权人的思想工作作为缓解“普九”偿还矛盾的有效手段, 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多重沟通的办法,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争取债权人的体谅, 为全面清偿“两基”债务赢得缓冲时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动约见部分债权人, 积极作好解释, 表明工作态度, 承诺还债计划, 增进了债权人对“两基”工作的理解, 稳定债权人情绪, 消除一些社会矛盾, 确保债务有序平稳化解。

四是多方筹资, 破解债务难题。完成“普九”欠债偿还工作, 筹措资金是关键。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资金筹措难题, 明确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和教育费附加足额用于化解“普九”债务、社会捐赠资金全部用于化解“普九”债务、撤并后闲置的学校资产公开拍卖变现后用于化解“普九”债务、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化解“普九”债务。对筹集的用于化解“普九”债务的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由分管县长负责, 从县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普九”办公室、监察、财政、教育、审计、农行、信用联社、会计结算中心等单位抽调专人, 组成兑付工作小组, 在每年的春、秋季开学和春节前后, 按照锁定的债务, 坚持即优先偿还乡镇学校债务、优先偿还教师等个人融资债务、优先偿还有利息负担的债务、优先偿还小额度债务的“四个优先”原则, 逐校逐工程队兑付债务, 保证有限的资金安全地兑现到债权人手中。实行“普九”债务台账动态管理制度, 对已兑付偿还的债务, 由财政、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分别核减台账, 做到偿还一笔、登记一笔、销号一笔。目前, 全县已化解“普九”债务2280万元。

五是跟踪监督, 严格控制新债。认真解决“普九”欠债, 甩掉负债包袱, 是推动柞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防止出现一边清理旧债、一边产生新债的问题, 县上采取三条措施建立“普九”债务管理长效机制。一是落实“五长”责任制。对已锁定的“普九”债务, 实行县长、乡镇长、财政局长、教育局长、学校校长负总责, 直至债务全部消化结束。二是加强监督检查。抽调相关职能部门干部, 深入各学校对已核销的债务进行检查, 重点查偿债资金是否真正兑付给债权人、是否有挤占挪用偿债资金行为。三是严格控制新债。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农村中小学不得举债建设”的规定, 强化中小学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项目的审批, 对超标准、超预算和无资金来源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立项;严禁部门和乡镇向学校下达各类达标升级要求, 严禁学校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 对擅自负债的相关责任人按照“谁负债, 谁偿还”原则从严追究责任;严格按规定足额安排学校公用经费, 杜绝盲目举债、高息举债行为, 努力防止农村义务教育新增债务。

普九 篇2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水冶镇一中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77年,位于安阳县水水冶镇中心地段。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1854名左右,教职员工134名,其中专任教师122名,其中本科34名,师资达标率100%,学校占地70亩,建筑面积11700平方米,生均6.5平方米,仪器达二类标准,图书生均16册,结业率99.34%,毕业生体育合格率99%,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99%。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已任,积极开展“双争双创”活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安阳县“文明单位”、“教学常规管理基准化学校”,并荣获市教委学校管理“千秋杯”奖,97年一举被省教委、省委高校工委命为“文明学校”,98年获市教委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00年市关工委、林州红旗渠管理处又授予我校市教育局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先进单位。

二、“普九”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学校建校20多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开足开全教学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学校认真贯彻省政府实施《义务教育》办法,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团支书参加的学校义务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普九”工作措施和方案,学校每年组织师生走上街头,义务宣传《义务教育法》,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提得高”,为使学生“为使学生”进得来,学校实行了免试入学,招生范围内小学毕业生全部录取,入学率100%;为使学生“留得住”,学校采取为特困生免交杂费制度,2001年为326人次减免了杂费,共减免杂费、借读费19350元;为使学生“提得高”,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优化育人环境。在教职工中开展“我为一中添光彩”、“六比六赛”和“教师形象大讨论”等活动,激发了教职工教书育人积极性,并在教职工开展“献爱心、一帮一”活动,扎扎实实做好差生转化工作,我校转变差生工作曾在“河南关心下一代”报上发表。

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全体教职工认真钻研业务,深化教育改革,中招成绩,逐年提高,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中招成绩均创建校以来最佳成绩,名列全县前茅;特别是2004年中招,全县1-7名均被我校夺得,在数量和质量上双双均取得最佳成绩。学校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轨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校组建了舞蹈队、篮球队、小足球队、田径队和美术、书法、武术等兴趣小组,学生业余活动丰富多彩。

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学校把培养“四有新人”为已任,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主要做法:

1、成立德育教育领导小组,协调全校德育工作。

2、建立德育教育基地。99年我校把河南省德育教育基地――汤阴县岳飞庙作为教育基地,2001年我校又把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林州市红旗渠作为教育基地。两年来,学校共组织4000余人分别到汤阴岳飞庙和林州红旗渠对师生进行艰苦奋斗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好的效果。

3、军(警)校共建。为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校与当地驻军54857部队三营九连和县消防中队建立了军校共建文明单位。学校组织师生到部队慰问演出,打扫卫生,参观军事演习,请部队首长到学校作报告,提高了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觉悟。2001年,学校抓住“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国庆50周年、澳门回归等重大太典活动为契机,开展《我爱中华》、《我爱一中》、澳门回归知识竞赛等活动。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一个不能少》、《背起爸爸上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激发了学生为祖国而学习的热情。

4、加强法制教育。校聘请了老城区派出所所长王玉林为法

制校长,每学期给学校师生上一次法制课。2001年县电视台在我校拍了法制教育专题片。

5、学校坚持升国旗制度和“国旗下的讲这片大”组织学生学习运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还实行了文明执勤制度,以班为单位轮流执勤,学校制作了“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爱老师、爱劳动”等佩带数十条,上下学执勤人员佩带执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也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人人参与执勤,提高了学生文明礼貌意识。

最后,诚恳市政府“督导”检查团各位领导专家批评和指导。

“普九”教育中的新情况 篇3

【关键词】学校建设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1 规范化学校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家乡××镇2006年以来,根据新时期生源情况、学校布点、学校规模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将原来办学规模偏小,功能场室欠缺,设备设施落后,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的23所中小学,依据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进行学校建设和改造。镇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全力推进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先后撤并了17所“麻雀”学校,在保证学生顺利入学的前提下按照适度集中的原则,保留1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学校和完全小学3所,将保留的学校全部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标准进行打造。

调整改造后的中小学,依据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达到“三室一场五有”:标准配置教室、实验室(包括电脑室、语音室和小学的功能室)、阅览室和运动场(包括必要的运动器材);生活设施实现“五有”,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有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有可供教师工作休息的住房,寄宿制学校还要有符合安全标准的学生宿舍、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学生食堂。基本满足义务教育阶段教学需要。为保证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解决边远山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镇政府积极争取当地“上市公司”的大力支持,免费接送学生上学和提供午餐,仅此一项该镇“上市公司”每年就要投入近10万元。镇政府从2006-2009年,先后投入6100多万元资金用于学校和完善教育教学设备。规范化学校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现在所有学校均达到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标准,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目前,该镇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层次学历78.9%;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层次学历74.1%;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8.6%,其中本科以上层次学历50%。全镇45岁以下的教师都掌握计算机网络使用和多媒体教学技能。各个学校80%以上的学科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时覆盖率达40%以上。2006-2009年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为100%,小学年辍学率为零,2009年初中辍学率下降为0.8%,17岁完成率2009年上升到98%,毕业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近三年来,全镇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后进生转化率均达80%以上,违法犯罪率均为零。较好地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巩固了“普九”成果。于2009年被当地人民政府验收评为“教育强镇”。

2 规范化学校建设出现新情况

当前农村有较多的“麻雀”学校,全校1-6年级学生相加都不到20-30人,学校付出的教育成本确实很大。依据生源情况、学校布点、学校规模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进行重新布局很有必要。然而有一些乡镇在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学校重新布局后,学生是集中到了基本满足“三室一场”的完全小学或教学点读书,由于投入不足,在较长时间里都没有解决符合安全标准的寄宿制学生宿舍和符合卫生标准的学生食堂。学校只好临时租用专车每天接送学生到学校上课。据村民反映,接送费(包括午餐费)依据不同路段每个小孩收取费用不同,例如10公里内155元,8公里145元,5公里120元不等。租用的接送车辆与负责午餐的负责人一般是同个承包人,用午餐费与车辆运输费相互调剂的二合一办法,节约成本。不然亏本无人肯承包。每月每个小孩一百几十块钱,城市人不算多,可在经营规模单一乡村就不少了,需要用200斤的稻谷卖的价钱。一学年10个月计算,就要2000斤的稻谷,现在农村地少,卖完2000斤的稻谷,到那里寻找钱去。农村中2个小孩的家庭比较普遍。出外打工每个月要付这样的数目也负担很重。

有一个乡镇,一河之隔自然形成二个片区。一片区从11间小学撤并后形成1间中心小学和1个中心小学教学点,学生共1600多人;另一片区从11间小学撤并合成一间学校,学生共360人。学生是集中到了有“三室一场”学校读书,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是符合安全标准的寄宿制学生宿舍同样没有解决。学生只好走读,中午在学校寄餐。由于学校没有租用专车接送学生,路途10-20多公里远地的学生家长只好在镇中心附近租房照顾小孩倍读。她们是同村好几户家庭的小孩合聚在一起共同租房,由于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要外出打工,照顾小孩和倍读的任务往往是祖父母辈,并且他们是夜晚才来到租房照顾小孩和倍读,白天早上不得回老家种地,天天奔波。合租房的钱也是几家分摊的。每个月每户要付100多元的房租费及约200元的生活费,加起来大约要300元,负担也很重。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与不完全是自己亲人的老人生活在一起,很少有共同语言,沟通上容易出现问题,同时又没有其它文娱活动,心里感到很苦闷。可见租房读书学习的效果很不好。引导不好,容易诱发学生误入歧途。

3 留守不放心、借读负担重,成了当前农村家长的两难问题

“普九”教育,国家规定学费和书杂费是全部免费,而且有严格的制度管理来控制学生流失。按理说老百姓家长应该非常积极地送小孩读书。由于有些地方“普九”教育仍然实行属地管理,超地段要收取“借读费”。当前,“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打工”到处迁移,学生流动性很大。当地基层学校倒是喜欢学生流动。因为是“普九”教育中,当地政府按学生的实际总数,拨给每个学生144元。这144元要支付学校中的一切费用,包括水、电、设备维修、教学中的开支和接待费等等。农村基层小学现在普遍人数都较少,这些钱根本不够用。有流动学生可收取一些借读费,以补充学校经费。当地农村家庭的小孩,要不成了留守儿童,要不就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寄读在非户口所在地。某小学在校学生600多人中,就有210名借读学生,占35%。特别在山区农村小镇,父母外出打工的比例较大,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越为突出。他们大部分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居住,这些孩子都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比一般孩子任性,学习缺乏毅力,生活作息时间无规律,抗挫折能力非常差,或多或少存在着“叛逆”的行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正常教育。借读负担重,留守又不放心,成了当前农村家庭孩子读书的两难问题。

以上情况表明,进行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后,有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反而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虽然这些可能是社会前进中暂时存在的问题,或是工业社会转型中暂时存在的问题,总之,需要引起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 教育资源应该合理利用

4.1 加大投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各地政府财政要加强加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投入,确保规范化学校建设所需资金。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改造中,基层学校热衷办学前班。因为学前班可依附在小学,1个学前班的学生可以依照“幼儿园”收费标准收取费用350元,差不多是政府拨给“普九”经费的2.5倍。这种用“学前班”代替“幼儿园”活动为主的教育模式教育儿童,必然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建议将“模糊的学前班”,严格要求地规范成真正“幼儿园”模式,试行校内设园,认认真真地独自完成“幼儿园”的任务,或将重新布局撤并后闲置的学校校舍办成名符其实的幼儿园,而不是“偷梁换柱”。名正言顺收取不同阶段的费用,补充教学经费不足。必须加强领导,纳入教育统筹,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积极鼓励捐资助学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借鉴免费接送学生上学和将寄宿问题、中午在学校寄餐问题,纳入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中统筹解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2“硬件”与“软件”建设兼顾并重

规范化学校建设不能操之过急。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分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鼓励和支持各地在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学校办学模式改革,采取合并、一校多区或集团办学等形式,实行优质公办学校与薄弱学校联体办学,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进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硬件”建设。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原则,坚决取消“借读费”,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农村保留的初小和教学点要纳入乡镇中心小学或片中心完小统筹管理,保障正常运作并逐步提高办学质量。下大力气加强寄宿学生的校外管理和辅导,从各个渠道多宣传留守孩子教育现状及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努力解决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从而达到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合力的“软件”建设兼顾与并重。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上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师生安全,创建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义务教育的要求。

4.3 将闲置校舍改造成敬老院或文化活动中心

依据生源情况、学校规模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学校重新布局后,原有好多学校空出闲置。有的乡村将原有的校舍承包给养鸡户养鸡,有的闲置在那里,任由风吹雨打,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据调查发现,现在空出闲置的许多学校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在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进行危房改造工程中,由华侨热心捐献的希望小学。这些学校在那个年代里,教师到那里工作只需带上内衣就可以了,一日三餐及生活用品(包括衣服的统一服装、床上用品、电风扇、办公设施)的费用、每年的奖教奖学金,全是由华侨捐献的。现在钱花光了,学校也撤并了,春节有些华侨回家探亲,看到这些情况内心的感觉很不是滋味。要防止出现资源的浪费和不切合实际的重复建设。对闲置的校舍置换成敬老院或文化活动中心,活跃当地的文化生活,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或将闲置的校舍置换其它用地,将置换出的资金补充在学校建设中,为普及九年义务均衡发展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09)26号.

普九自查报告 篇4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黄石市中山小学,原名黄石市人民街小学,创办于1926年,占地面积14652M2,建筑面积19953M2,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2674名。是黄石市规模较大的一所公办小学。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固定资产约1400余万元,建立了校园计算机教学网络系统,电子图书阅览系统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保证了学校教学之需要,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干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30人,获大专学历的有86人,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职称的有6人,中级职称的教师有108人,其中有省、市学科带头人10人,有省、市、区骨干教师40余人,26名教师分别是市、省、全国有关小学学科研究学会会员或理事,20余名青年教师在省或全国级的课教学评优课中获一等奖,教师中有100余篇论文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学校德育(礼仪教育)和民俗体育引进课堂成为学校两大办学特色。其体育科研成果‚三舞‛校本教材《龙〃狮〃扇》受到中央教科所、省教研室,省教科研所的充分肯定,最近被列为全省中小学体育活动课教材。

近几年来,学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坚持‚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化办学水平,‚十五‛期间学校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荣誉,主要有:‚全国汉语拼音直读法研究实验先进单位‛、‚全国数学启发式实验教学先进学校‛、‚全国‘注提’实验先进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三操’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音乐教改先进学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教改实验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湖北省电化教育先进学校‛、‚湖北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综合实力50强学校‛、‚湖北省100所教改名校‛、‚黄石市德育(礼仪)教育示范学校‛、2005年授予‚全国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校‛。

第二部分

学校迎检过程

2006年9月上旬接到省‚普九‛工作检查的通知后,我校十分重视复评迎检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规范办学行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好迎检和自评工作。

一、宣传发动提高认识

我们首先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习评估标准。再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明确这次检查的意义,提出具体要求,把‚普九‛迎国检有关资料复印做到行政人员人手一份。

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学校出现了以迎检为中心的‚党员争先进,教师做楷模,学生促发展,学校葆品牌‛的热潮。

二、成立机构制定方案

为了加强对迎检工作的领导,保障复评迎检工作的有序进行。黄石港区政府成立了以汪岚副区长为组长、张和均局长为副组长的区迎检工作指导小组,学校成立了迎检工作实施小组,同时也成立了专题工作小组,按要求制定方案。广泛收集信息资料,本着准确、详实、真实的原则,各项工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经过收集整理,写出材料目录,填写各种表格表,最后规范建档。

第三部分

“十五”期间主要工作和体会

我校被授予省示范学校以来,学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根据学校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现就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作如下汇报:

确立办学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思路

一、恪守“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作为有近80年办学历史的中山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学

校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它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山人的心血与智慧,这就是激励我校自身前进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它具有中华民族传统色彩,也有现代教育的深厚底蕴。

‚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完整深刻地表述了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目标,突出了主体性、协调性和完全性这一丰富内涵。

自主发展奠定的基础是人本思想确立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教育创新的根本要求,是获得成功的根本途径,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求知意识、求异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在主动认知和探索过程中去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增强学生自主、自律、自治的精神和能力,由被动变主动,不断增强自信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使他们全员、全面、全程得到发展。

和谐发展是客观规律,是社会要求,和谐以协调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使学校教育持续协调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

争的社会,又是一个需要相互合作的社会,学生需要和谐发展,教师需要和谐发展,学生与学校需要和谐发展,师生需要和谐发展,学校育人软环境与硬环境也需要和谐发展,学校、社区、家长更需要和谐发展。总之,和谐的氛围才是育人的最佳环境。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融洽相处的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和亲合力,包括学生交往能力,关心体贴,尊重他人,热情友善,谦虚主动,冷静思考的品质。只有具备这些,才能具有团队精神,只有具备这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体现。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学生品德,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培养,使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少年儿童将来成人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培养主动性和适应性。发掘他们的秉赋潜能,让少年儿童人人能够享受到成功,并得到全面发展。

普九 篇5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普九”债务

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危及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问题对积极防范和治理农村债务风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现状

农村“普九”债务是指国家在全面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学校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而产生的债务。

我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标准,并逐县检查验收。在教育投入不足和“普九”达标压力的驱使下,基层政府和学校不得不举借债搞建设,遂形成了全国大范围内的“普九”债务问题。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部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债,据统计,仅农村“普九”负债就高达500多亿,而且具有欠债分布地区广、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等特点。全国现有“普九”欠债中拖欠8年以上的占1/3以上。由于多种原因,大量的“普九”债务逐渐成为“死债”,无力偿还。

农村义务教育的“普九”债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调查发现,农民教育负担沉重,农村学校校舍简陋破败,教学条件恶劣,县乡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后债台高筑,许多地方发生了债权人堵政府、封校门、赶学生、锁教师、阻止教师上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2. 农村“普九”债务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

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危害到了社会稳定。因此,解决“普九”债务问题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1有助于深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具体落实了“普九”债务的主要承担人以及具体的偿还措施,虽然目前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实施细节还处于制订过程,但是应该看到,关于农村“普九”债务问题的危害已经被党和政府所认识并高度重视,各项政策处在不断的修订过程中,具体的责任也已经落实到位。相信很快这个落在农村义务教育头上的沉重担子就会彻底解决。

2.2有助于促进全国乡镇债务的化解 农村“普九”欠债是全国乡村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化解对于减轻乡镇的债务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仅农村“普九”负债就高达500多亿元,加上城镇义务教育“普九”负债,该债务总量至少占全国乡村债务的1/10。由于缺乏偿还渠道,乡村负债一直是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沉重的乡村债务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减少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及投入,导致了乡村公共权力机构或组织的瘫痪,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各种危机。从对部分乡镇、村的调查情况看,不良债务问题已引起了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普九”债务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减轻乡镇的债务负担,而且有助于为化解乡村其他公益事业债务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2.3有助于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央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普九”债务和其他乡村债务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地方为了偿还债务,挤占挪用村内“一事一议”的公益事业簿资款,还挤占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及时化解“普九”债务,严格控制新债,可以进一步消除不稳定因素,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长远的、可持续的智力支撑。

3. 化解农村“普九”债务问题的策略

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就其策略来说,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3.1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 农村“普九”债务深刻暴露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差、社会文化落后的现状,让县一级政府或家庭主要承担教育经费在可行性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让家庭负担义务教育经费也有悖于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事务这一属性。“以县为主”的投资管理体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不合理的现状。为此,国家应把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进一步上移,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国家公共教育财政新体制,切实解决“普九”债务问题。

3.2逐步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普九”债务的偿还机制 在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后,应遵守义务教育投资的可行性原则,根据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来确定其化解债务的比例。根据国际比较与预测,各级政府负担教育经费的比例应达到85%~90%(目前我国尚没有突破75%),各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应是中央为15%~20%,省一级为20%~25%,县一级为65%~70%。在此基础上,要考虑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异性,中央和省、市级政府要配套相应的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普九”债务配套资金的倾斜力度,加快贫困地区“普九”债务的偿还进度。

3.3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程度,应该说离法律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应该把教育投入纳入法制化轨道,建议尽快制定《教育投入法》,以法律的形式把国务院、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应该投入教育的经费比例明确起来,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这样的基础性工程,需要政府予以高度关注,法律法规是其稳定发展的主要保障之一,尽快修改完善原有法律和制定新的法律可以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法可依,得到保障。

3.4国家要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地方还债 国家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对还款及时的地区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在偿还上,建立“普九”债务化解激励机制,提倡“偿债也是政绩”的理念,将偿债实绩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范畴,对偿债实绩实行“以奖代补”。对市、县政府每偿还一定数量的“普九”欠债,中央和省级政府就按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奖励经费可继续用于偿还“普九”债务,以此形成良性循环直至债务完全化解。

3.5利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 建立政策性的教育银行,通过贷款、投资、担保、补贴、贴现等资金运作方式来保障教育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发行教育彩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教育;以国家投入为基础,建立全国性教育发展基金;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捐资农村教育等。

4.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4.1预防新债务的产生 对涉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项目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通盘考虑,确需建设的项目要用政府财政资金解决,不留缺口;建立健全债务监控体系。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探索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实行债务控管领导责任制。不得超越自身财力借债搞建设、上项目,不得搞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会计管理。加强学校预算审核,对超标准、超预算和没有资金保障的建设项目与投资不予批准,严格控制公务支出,严格控制学校的公用经费支出,严禁超标准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严明纪律,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地方在筹集偿债资金时,要确保资金来源稳定可靠,不能借新债还旧债,不能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不能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4.2避免专项拨款的不当使用 应根据化解情况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拨款,国家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债务情况给予补助。这些专用款项是化解农村“普九”债务的最主要来源,必须要保障这些资金真正用到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上,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发生。

上一篇:历史新课的导入艺术下一篇:加工企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