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的理想

2024-11-14

黑木耳的理想(精选6篇)

黑木耳的理想 篇1

黑木耳因其食用及药用价值已成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1]。因产品需求量大,黑木耳栽培量逐年增涨,加之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及严格限伐政策的实施,使得栽培黑木耳的原料——— 木屑的价格也逐年上涨,使黑木耳栽培成本越来越高。寻找能代替木屑的原料来栽培黑木耳已成为业界共识,也是近年来食用菌科研人员的任务和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秸秆是农作物茎叶(穗) 部分的总称,是农作物在收获子实后的剩余部分,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并且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随着粮食总产和单产的逐年增加,秸秆资源更显丰富, 农民焚烧过剩秸秆造成环境的空气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秸秆具有来源广、 数量多、价格低、开发利用潜力大等特点,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如玉米秸秆中含粗纤维31%~41%,粗蛋白3% ~5%[2];稻壳中约含40%的粗纤维和20% 左右的五碳糖聚合物以及20%左右的灰分和少量粗蛋白和粗脂肪;玉米芯中富含纤维素、淀粉及多种氨基酸[3],合理利用可代替木屑进行黑木耳栽培。利用秸秆代替杂木屑栽培黑木耳不仅可以减少树木砍伐,也可以减少秸秆燃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为此本试验利用玉米秸秆、稻壳等秸秆代替木屑栽培黑木耳,旨在为种植业废弃物利用及开拓食用菌栽培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菌种为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公司选育的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的黑木耳丰收2号。

1.2方法

1.2.1菌种制备1母种的制备:采用PDA培养基,其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 000mL。制备方法:马铃薯入水煮至酥而不烂,取滤液,加入琼脂慢火溶化,加入葡萄糖, 趁热分装于20 mm×200 mm的试管中,每管14mL,塞好棉塞,于121℃(压力1.1kg·cm-2)下灭菌30min,待压力降为0、温度70℃左右取出摆斜面,冷却后备用。在消毒后的超净工作台内,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将试管接入黑木耳菌种,25℃恒温培养10d左右,待菌丝长满管即为母种。

2原种的制备:采用传统通用培养基,其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含水量65%。制备方法:按比例取不溶于水主料与辅料干拌均匀,将溶于水辅料溶于水中,倒入料堆, 使料含水量65%,反复翻堆搅拌均匀后装袋,菌袋规格为16.5cm×34cm×0.05cm聚丙烯袋, 每袋装料800g,121℃ 下灭菌2h,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取出,在超净工作台内接菌,每支母种试管接4袋原种栽培袋,接种后置于25℃培养室内避光培养,30~40d长满袋备用。

3栽培种的制备:培养料配方共设5种,以传统配方为对照组,配方成分详见表1。

原料预处理:将玉米秸、玉米芯等粉碎(直径≤0.5cm),根据每组配方比例备料、拌料,拌料、装袋方法与原种相同,含水量65%,pH自然。 使用菌袋规格与原种相同,每袋装料360g,每组配方20袋,灭菌、接种方法与原种相同。

1.2.2发菌管理接种完毕的栽培种移入培养室内,25℃ 恒温条件下避光培养,另每组取3袋分别在温度不同(20、22、23℃)其它因素相同条件下培养。定期记录菌丝生长速度,每天定时通风,每2d检查有无感染情况,每3d培养室消毒1次(用高锰酸钾和甲醛)。25~30d长满袋(25℃下)。

1.2.3出菌管理长满菌丝的栽培袋用割口机划口后移至出菌室,放置5d后待划口处伤口愈合开始喷水保湿,初期以雾状为主,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避免直接喷到划口处,7d后划口处出现黑色耳线(原基形成)。原基形成后可加大喷水量,当耳片伸长至0.5cm可加大喷水量,并增加喷水次数,在浇水过程中要遵循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原则,即连续浇水几天后要停水2d,待耳片干透再开始浇水。喷水在早晚进行,如温度过高, 可略喷少许水降温,保证菌丝不受伤害。喷水时应注意:水流要细、匀,时间要长些,水质要洁净、 无农药或污染,水的温度要与菌袋的环境温度相近,自来水温度较低,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用,如遇雨天湿度大时不用浇水。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温度下菌丝生长速度

由图1及表2可见,不同组别菌丝在不同温度下其生长速度不一致,各组别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菌丝生长速度加快,其中含秸秆配方均比对照组配方菌丝生长速度快:20℃时生长速度最快的为C组,其次为B组和D组;22℃时生长速度最快的为D组,其次为C组;23℃时生长速度最快的为D组,其次为C组;25℃时生长最快的为D组,其次为C组。对照组在各温度下生长速度均为最慢。因此在养菌期间可适当提高养菌温度, 尤其在养菌初期,可使菌丝迅速定植,降低感染机率。

2.2不同配方培养黑木耳生长情况

由表3可知,菌丝长势上,秸秆配方菌丝长势除配方B与E稍逊外,其它组别菌丝长势健壮, 与对照组无差别,从菌袋外观观察有的甚至比对照组菌丝洁白厚重。这是因为秸秆物质含有黑木耳生长所需的基本物质且易被吸收,因此其长势及生长速度较快,而木屑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速效养分少,其难被直接利用,需添加速效辅料。在感染率上秸秆配方都有感染,其中A与E感染率最高,而对照组无感染。由于秸秆物质中易被降解的营养物质丰富,适合黑木耳生长的同时也适合各种杂菌生长,因此感染率较高。在各配方长满袋的时间上,除E组与对照组相同, 其它均较早长满袋。从原基形成时间上,含秸秆配方较对照组形成时间提前1~2d。产量对比, 秸秆配方产量均低于对照组产量,配方D产量与传统配方最接近。由图2可见,配方B、C与E耳片略发黄,较对照组颜色浅,配方A、D耳片颜色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3结论与讨论

玉米秸、玉米芯和稻壳粉等秸秆可以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并且菌丝萌发健壮洁白,与传统的木屑配方差别不大,但秸秆配方在养菌后期易感染杂菌,这可能与秸秆所含营养物质较木屑多易被杂菌分解有关。养菌期间,随着温度的升高,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加快,但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资料表明[4],温度越低菌丝越健壮,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温度超过30℃后菌丝生长速度快但菌料失重多,菌料脱壁明显且耳片颜色浅甚至产生黄色耳片、耳片薄污染率高。

试验中秸秆培养基菌袋采收时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潮耳上且采收量较对照组第一潮耳大,采收完第一潮耳后期出耳量较对照组小。本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木屑20%、玉米芯58%、稻壳粉20%、石膏1%、石灰1%。秸秆培养基配方产量低于传统配方,产量最高的与传统配方产量差别不明显,且其耳片质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其它秸秆配方耳片质量与对照组相比颜色略发黄。 本试验只对单一黑木耳品种进行了研究,对其它品种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近年,黑龙江省随黑木耳种植量的增加,对木屑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又有国家的林木限伐政策,使黑木耳栽培原料价格上涨,使栽培成本提高[5]。综合评价,虽然秸秆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产量略低,但玉米芯、玉米秸、稻壳等秸秆资源丰富,原料来源广泛,降低了对木屑的依赖性, 降低了黑木耳生产成本,且拓宽了秸秆资源利用途径,值得深入研究、实践和推广。

黑木耳的理想 篇2

作法:黑木耳用凉水泡发40分钟到1小时,用手捏,感觉全部软透就行。

把泡发好的木耳的头头切掉,再换水洗干净。鸡蛋打散。

热锅放油,放姜片爆香,倒入木耳翻炒几下,加水。

水沸后调味,均匀倒入蛋液,葱花,不用搅拌,熄火盖上盖子几分钟。

这样的蛋花出来是一整片的,很好看,也有口感

要是喜欢小片蛋花的话,倒入蛋液之后不要熄火,不断搅拌一分钟就好了。

1.黑木耳发开洗净,红枣洗净,1.将干木耳泡发,中间最好换几次水,最后反复冲洗干净。

注:最好不要食用新鲜木耳,因其中含有“卟啉”的特殊物质,人吃了后,经阳光照射会发生植物日光性皮炎,而干木耳在曝晒过程中大部分卟啉会被分解掉。食用前浸泡、冲洗,才能最大限度除掉有害物质。

2.每颗红枣切一刀,这样煮出来的汤比较浓,如果怕麻烦,可以多煮会,效果也差不多。

3.红枣放入锅中

4.加入两碗水

5.煮15分钟左右,至汤汁比较浓时

6.放入黑木耳,再煮10分钟左右

7.加入一匙红糖调味,如果不喜欢红糖,也可加白糖或盐调味

8.一碗浓浓的甜汤就做好了

小窍门:

1.不要和海鲜一起吃,否则容易腰腹疼痛。

2.肚子不舒服、胀气的时候,先不要吃。

黑木耳单核菌株交配型确认的研究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黑29”,由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提供。采用原生质体再生法获黑木耳“黑29”单核菌株100多株,经过表观形态观察、对峙试验选出18株单核菌株,分别命名为: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29-10、29-11、29-12、29-13、29-14、29-15、29-16、29-17、29-18,用于其他试验确认单核菌株交配型。

1.1.2 试剂

0.1mol/L pH 6.4的磷酸盐缓冲液,TBE缓冲液0.09mol/L,Tris-硼酸,0.002mol/L EDTA。

1.1.3 培养基

c PDA母种培养基,OGF液体培养基。

1.2 方法

1.2.1 菌丝表观形态观察

将“黑29”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转接于c PDA母种培养基进行插片培养,待菌丝长至载玻片上后进行荧光检测[2,3]。将荧光检测确认为单核的“黑29”菌株重新转接于c PDA平板上,观察菌丝生长情况[4]。

1.2.2 酯酶同工酶技术检测“黑29”单核菌株交配型

用OGF培养基,供试菌株静止培养15d,过滤收集菌丝2~3g,-20℃下冷冻16h。冰浴研磨成糊状,低温12000rpm离心30min,冷冻备用。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胶浓度7.5%,浓缩胶浓度2.5%。电极缓冲液Tris-Glycine系统,pH8.3。溴酚兰作指示剂,4℃电泳。浓缩胶电压为120V,分离胶电压为220V,电泳4.0h左右,指示剂距前沿线1.0cm时取下凝胶,用醋酸-α-萘酯和坚牢兰染色[5]。

1.2.3 黑木耳单核菌株回交试验检测其交配型

将已选出的单核菌株29-7与29-7、29-1、29-4、29-11、29-16两两配对,分别接入c PDA平板培养基中,菌株间距1.0cm,25℃恒温培养,7~10d后观察不同菌株菌丝交汇后的生长情况。取两菌株中间交汇处的菌丝进行纯培养,做常规出耳试验[6]。配对组合编号1号:29-7与29-1;2号:29-7与29-4;3号:29-7与29-11;4号:29-7与29-7;5号:29-7与29-16。观察栽培过程中袋内菌丝生长情况、现耳芽情况和出耳情况,确认“黑29”单核菌株交配型。

2 结果与分析

2.1“黑29”单核菌株表观形态观察

(1号:“黑29”双核菌株,2-19号分别为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29-10、29-11、29-12、29-13、29-14、29-15、29-16、29-17、29-18。)

在c PDA培养基上,“黑29”单双核菌株菌丝形态、生长速度、色素产生情况差异都很大。“黑29”双核菌株菌丝粗壮,气生菌丝浓密,长速块。29-7气生菌丝发达,菌丝非常纤细洁白,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无色素产生;其余单核菌株(29-1、29-2、29-3、29-4、29-5、29-6、29-8、29-9、29-10、29-11、29-12、29-13、29-15、29-16、29-17、29-18)菌丝生长速度慢,菌丝长势非常弱,气生菌丝少,培养后期菌丝停止生长,生长过程中色素分泌多(图1、表1)。由表观形态可初步将18个“黑29”单核菌株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29-7,是一种交配型;第二组包括:29-1、29-2、29-3、29-4、29-5、29-6、29-8、29-9、29-10、29-11、29-12、29-13、29-14、29-15、29-16、29-17、29-18十七个菌株,是另外一种交配型。

2.2 酯酶同工酶技术检测“黑29”单核菌株交配型

(第1、10泳道为29双核菌株,第2-9泳道分别为29-1、29-2、29-3、29-4、29-6、29-7、29-7、29-8,11-17泳道分别为29-11、29-12、29-13、29-15、29-16、29-17、29-18。)

通过酯酶同工酶电泳检测(见图2),可知培养15d“黑29”双核菌株酯酶同工酶酶带间界限不清,超过了最佳培养时期。所有单核菌株酯酶同工酶酶带清晰,分辨效果好,所有“黑29”单核菌株只有两种同功酶形态。“黑29”供试的单核菌株有三条共有酶带Rf2、Rf6、Rf7。单核菌株29-1、29-2、29-3、29-4、29-6、29-8、29-11、29-12、29-13、29-15、29-16、29-17、29-18酯酶同工酶谱带完全一致,属于一种交配型;单核菌株29-7酯酶同工酶谱带与其他单核菌株有很大差异(见图2、表2、表3),29-7与其他单核菌相比,缺少Rf1、Rf3、Rf5、Rf8四条谱带,比其又多出Rf4、Rf9两条谱带。可以判定,29-7单核菌株是另一种交配型,这一结果与表观形态观察结果一致。

2.3“黑29”单核菌株回交试验检测黑木耳单核菌株的交配型

从18个单核菌中选29-7与29-1、29-4、29-11、29-16两两配对接种于c PDA平板。如果两菌株是属于不同交配型,两菌株相互亲和,菌丝交汇后应该产生双核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应有所变化;如果两菌株是属于同一交配型,两菌株间不亲和,菌丝交汇后生长无变化。

29-7与29-1、29-4、29-11、29-16两两配对接种于c PDA平板,25℃下恒温培养,菌丝交汇后,菌丝生长有明显变化:菌丝比单核菌株变粗壮浓密、生长速度加快(见图5、图6)。而29-7与29-7交汇后菌丝细弱,生长无变化(见图3)。29-1、29-4、29-11、29-16四个单核菌株之间两两配对后,菌丝交汇后生长无明显变化,菌丝生长不舒展,生长速度慢,后期停止生长(见图4)。说明29-7与29-1、29-4、29-11、29-16单核菌株交汇后形成了双核菌株,29-7与29-1、29-4、29-11、29-16不属于同一种交配型,两单核菌株亲和形成了双核菌株。而29-7与29-7之间、29-1、29-4、29-11、29-16四单核菌丝之间,两两配对生长交汇后未形成双核菌株,属于同一种交配型,两菌株之间不亲和。

2.4“黑29”单核菌株回交栽培出耳试验

菌丝培养阶段(见图7):取29-7与29-1、29-4、29-11、29-7、29-16两两菌株交汇中间部位菌丝重新培养进行常规出耳试验,接种栽培袋后,培养阶段,4号(29-7与29-7回交后菌株)萌发慢,长势弱,吃料慢;29-11与29-16回交后交汇处菌丝接入栽培袋未萌发未吃料。现耳芽阶段:4号无耳芽出现,没结实。说明配对菌株生长交汇后不亲和,未形成双核菌株。而29-7与29-1、29-4、29-11、29-16回交后菌株(1号、2号、3号和5号)在菌丝培养阶段,菌丝萌发正常,长势好,吃料快;现耳芽阶段:1号、2号、3号、5号均有耳芽产生;出耳阶段:1号、2号、3号、5号产生了子实体(见图8)。说明配对菌株生长交汇后亲和,形成双核菌株。证实29-7与29-1、29-4、29-11、29-16不属于一个交配型。

3 讨论

用纤维素酶制得黑木耳“黑29”原生质体,通过原生质体再生获得单核菌株,经荧光显微镜检确认“黑29”单核菌株100多株。制备的原生质体两个核的再生能力差异很大,获得的100多个单核菌株中有2个菌株属于一种交配型(29-7),其余菌株均属于另一种交配型。“黑29”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株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色素产生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黑木耳其他菌株的情况是否如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本研究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制得黑木耳“黑29”单核菌株,用荧光显微镜确认单核菌株的真实性。通过菌丝表观形态观察、酯酶同工酶电泳、单核菌株回交试验和单核菌株回交栽培出耳试验确认“黑29”单核菌株交配型。

关键词:黑木耳,单核菌株,交配型

参考文献

[1]杨新美.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50-151.

[2]杨新美.食用菌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8.

[3]罗信昌,陈大年.食用菌核荧光染色技术的研究[J].真菌学报,1990,9(1):64-68.

[4]何培新,申进文,罗信昌,等.木耳孢子单核菌株培养性状多态性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3,10(2):1-4.

[5]韩增华,张介驰,戴肖东,等.黑木耳液体菌丝球长期保藏菌种性状研究[J].食用菌,2007,29(1):21-22.

黑木耳硒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篇4

黑木耳、富硒黑木耳:由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食用菌生产基地提供。黑木耳硒多糖提取液: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协助提取。使用前用蒸馏水稀释, 经高压蒸汽灭菌, 制成黑木耳硒多糖溶液及黑木耳多糖溶液。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肉瘤180 (S180) 及艾氏腹水瘤 (EAC) 株:购自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实验时在无菌条件下, 用生理盐水稀释成癌细胞悬液, 浓度为3×166个细胞/ml。昆明种小鼠:购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取健康小鼠120只, 体重18~22g, 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 每个实验组又分成6小组, 每组10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 予等量生理盐水;第2组为环磷酰胺组, 剂量为30mg/kg·d-1;第3组、第4组为黑木耳多糖组给药剂量为20mg/kg·d-1和40mg/kg·d-1;第5组、第6组为黑木耳硒多糖组, 给药剂量为20mg/kg·d-1和40mg/kg·d-1, 用灌胃法给药。

2.2 黑木耳硒多糖对小鼠S180瘤的影响

第1实验组的6组小鼠, 在小鼠右腋皮下注射S180瘤细胞悬液0.2ml, 次日称重后开始连续给药10天, 第11天小鼠称重后处死剥瘤称重, 计算抑瘤率[1]。

统计学处理:各种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用MATLAB软件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用t检验判断有无显著性 (下同) 。结果见表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P<0.01;与环磷酰胺组比较△P<0.05;与黑木耳多糖组比较#P<0.05 (下同)

2.3 黑木耳硒多糖对艾氏腹水瘤的影响

第2实验组6组小鼠, 腹腔注射EAC细胞悬液0.2ml, 次日开始给药, 分组及剂量同上, 连续给药7天后, 观察接种后小鼠的生存时间[2]。结果见表2。

3 讨论

世界许多地区癌症死亡率与血硒浓度呈负相关。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硒能降低癌症的发生, 外源性补充硒能预防和抑制致癌剂诱发的多种肿瘤[1]。但关于黑木耳硒多糖抗肿瘤作用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黑木耳硒多糖为实验组, 观察了不同剂量黑木耳硒多糖对小鼠S180及艾氏腹水瘤的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 黑木耳硒多糖及黑木耳多糖均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且黑木耳硒多糖组效果优于黑木耳多糖组, 黑木耳多糖高剂量组的效果与环磷酰胺组相当, 黑木耳多糖低剂量组较环磷酰胺组为弱;同时, 黑木耳硒多糖、黑木耳多糖可延长小鼠生存期, 黑木耳硒多糖组效果优于黑木耳多糖组及环磷酰胺组。

实验中观察表明黑木耳硒多糖及黑木耳多糖不但可抑制肿瘤生长, 且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而以黑木耳硒多糖高剂量组效果更佳。很多实验均证明[3]。硒在人类与肿瘤的抗争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硒也有“双重性”, 适量有益, 大剂量应用时则存在安全性问题。而肿瘤患者应用硒时往往依赖于大剂量, 效果才会明显, 这就要求患者在选择补硒制剂时, 量要格外慎重。硒分为无机硒、有机硒两种。无机硒主要是亚硒酸钠, 过量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有机硒是最好的硒源,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转化的有机硒最为安全有效, 不会与其他药物产生拮抗作用, 有利于人体吸收。黑木耳硒多糖即为有机硒制剂,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徐淑云, 卞如濂, 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766.

[2]曹洁.硒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癌变.畸变.突变, 1992, 4 (5) :49.

棚栽黑木耳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篇5

1 黑龙江省棚栽黑木耳存在的问题

第一, 温度受外界影响大。每天的高温阶段, 都会影响木耳的生长速度, 并有可能滋生其他菌类, 造成减产。第二, 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一般为了降低温度, 要在大棚塑料薄膜的外边再覆盖上一层或几层遮阳网。虽然这样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温度, 但是却阻碍了棚内的通风, 减少了二氧化碳的补充。第三, 湿度保持困难。木耳生长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很高, 不仅要将菌袋浸透, 还要求菌袋周围的空间湿度在特定时间内保持在一定水平。第四, 棚内环境的调控难以掌握。棚内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三者之间的平衡, 以人工方式很难控制, 基本靠经验来运作。第五, 靠天养殖。一旦遇到高温天气, 只能将大棚塑料膜揭开, 晒棚而且不喷淋, 保持棚内干燥, 这对于木耳的质量、产量有很大影响。

2 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

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在田间地头, 这种环境湿度大, 时常断电。而且系统的使用者为农民, 要求操作简单、方便, 成本要低, 易于维修和更换。系统控制的内容主要是对大棚内温度、湿度、通风、喷淋、光照和气体成分做采集和控制。因此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 利用相应的降温手段, 使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5℃以下, 以保证木耳处于生长期。第二, 黑木耳生长过程中, 主要依靠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 考虑二氧化碳浓度, 在前两者都在允许的范围内再考虑湿度, 界限如下:温度<25℃时, 二氧化碳浓度≥2 000ppm, 湿度可以达到90%以上;温度>25℃时, 湿度<40%RH[1]。第三, 当环境参数满足时, 考虑调控更精准的、适于木耳生长的环境参数控制方式。

3 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各部分说明

根据采集参数和控制的执行设备, 设计棚体结构如下图2所示。

3.1 降温水帘风机

降温水帘是一种特种纸制蜂窝结构材料, 其工作原理是“水蒸发吸收热量”。即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上往下流, 在湿帘波纹状的纤维表面形成水膜, 当快速流动的空气穿过湿帘时, 水膜中的水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然后蒸发带走大量的潜热, 使经过湿帘的空气温度降低, 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2]。

当风机与降温水帘的距离在30m左右时, 保持棚内良好的密封, 如图2所示, 当使用水帘风机降温时, 关闭顶部通风口、放下侧卷帘, 这样通过降温水帘可以使棚内的温度降低5℃~8℃。配有水箱 (水池+水泵) 进行水循环, 并考虑到大棚顶部要有可靠的支撑以保证水帘和风机的固定。

大棚尺寸为长30m、宽10m、顶高3.7m, 经过通风量计算, 采用两台1.1k W的重锤式风机, 380VAC供电, 交流接触器方式控制启停, 安装时在棚顶要有可靠的支撑。

3.2 遮阳帘布

通过在大棚的上方铺设帘布, 防止阳光直射, 从而降低棚内温度。但需要在大棚外部搭建框架, 设计安装时考虑到防风并按照大棚的朝向来设计遮阳幕布的框架结构, 最终实现以较少的结构覆盖整个大棚。

3.3 棚顶的天窗

在棚顶开设天窗, 要考虑密闭性, 防止雨水进入棚内, 以免其他菌类滋生, 影响木耳生长质量。

3.4 喷淋

喷淋分为两部分:第一, 棚外喷淋, 降低大棚周围环境温度。第二, 棚内喷淋, 为菌袋补水, 增加环境湿度, 降温。在棚内外铺架水管和喷头, 采用电磁阀和管道水泵控制方式。

3.5 棚侧通风

采用在大棚侧面安装电控风门方式达到通风的效果, 降低棚内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在结束期可以加快自然干燥速度。

3.6 控制部分

通过棚内的各种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处理后传给控制单元PLC, PLC按照编写的程序控制执行设备的启停, 以完成对监测参数的控制要求。控制部分组成图如图3所示。

4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棚内湿度高

该系统传感器和通信线缆的防水、防潮是一定要解决的问题。本次设计之初已经考虑到防潮的问题, 为传感器变送板加装防水外壳, 壳体内放置干燥剂, 并使用防水航空插头, 但现场试验时发现, 由于壳体封闭性能很好, 壳体内部空间与壳外不通风, 无法散热, 电路板上的二极管指示灯及七段码LED显示长时间发光, 使运行造成壳体内部温度升高, 传感器探头部分采集实际温度值偏高。根据实际情况大棚中观察参数值可以由人机界面触摸屏完成, 变送器部分只是方便参考, 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将LED显示去掉, 只保留一个发光二极管作为电路板正常工作的指示灯, 并改成贴片方式减少功率。二是增加显示按钮, 在变送板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个外置按钮, 平时不显示, 按钮按下, 周期性显示采集的参数, 显示三遍后停止显示。

4.2 棚内空间参数差异

设计时考虑棚内空间为300m2, 由于区域比较大容易出现参数死角, 各种传感器多点分布采集, 并作了垂直方向的落差布置, 即每个传感器的高度都不同。实际测试中发现水帘与风机之间的距离为30m, 温度相差3℃左右, 温度相差较大, 不利于控制木耳产品的统一性。解决方法是在水帘与风机之间加装环流风机, 并增大重锤风机的外结构尺寸, 加大风量, 同时将风机折页的最终开启方向与地面成30°, 防止增加大棚进风口的风温。

4.3 降温水帘水流控制

降温水帘水流过大, 水从水帘外部流走, 没有形成水幕, 降温效果不理想, 水流较小时, 水帘上部分有水幕, 下部分已经干了, 造成棚内高低区域温度差。解决方案是调节阀门, 控制水流的大小, 对水帘的结构进行调整, 将水帘供水部分加厚, 包住蜂窝纸的部分加大, 并将进水管的出水口由原来直接对着蜂窝纸, 改为冲着外包壁, 使得水流由外包铁皮流到蜂窝纸上减少冲击, 降低水流强度。降低水泵的功率, 由于水帘的高度在2.7m左右, 水池底部与水帘最高处也不到4m, 因此将抽水泵改成自吸泵, 降低水压。

4.4 为水帘加装防护网

野外昆虫较多, 由于蜂窝纸排列形状和水流的关系, 昆虫进入后很难出来, 昆虫尸体堵塞蜂窝孔, 是造成水幕面积、风量减小的原因, 即使使用高压冲洗也很难清理干净。在加装防护网时也要注意到, 防护网与水帘之间至少间隔1m, 防护网与水帘距离太近会造成风阻, 减少进风量。

5 结论

通过加装传感器, 对生产黑木耳的出耳棚做智能化改造, 使棚内环境更适合黑木耳生长, 同时也提高了系统对异常环境的抵抗能力, 提高黑木耳栽培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课题组在海林菌类实验基地进行了初步的测试实验, 证实可以通过水帘风机、喷淋方式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5℃,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某一菌种, 例如黑威15、黑29等品种的生长过程进行环境参数的模拟和控制。

摘要:利用传感技术、单片机和PLC技术, 以通风、遮阳、喷淋等方式, 设计适用于棚栽黑木耳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系统可对大棚内外环境、参数进行监测, 采用遮阳、侧卷帘、外喷淋、水帘、通风等多种方式确保棚内环境适于黑木耳生长。

关键词:传感器,棚栽木耳,温湿度控制

参考文献

[1]訾惠君.黑木耳、网脉木耳、毛木耳标准化栽培技术[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9.

黑木耳的理想 篇6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黑木耳、玉米粒, 市售;硫酸铜 (AR) 、硫酸钾 (AR) 、硫酸 (AR) 、硼酸 (AR) 、氢氧化钠 (AR) 、盐酸 (AR) 、95%乙醇 (AR) 、甲基红 (AR) 和次甲基蓝 (AR) 。

1.2 仪器设备

DS32-Ⅱ型双螺杆膨化机, 济南赛信膨化机械有限公司;AA-6701F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日本岛津;KDT-1000全自动定氮仪, 苏州天威仪器有限公司;101-1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金坛市华龙试验仪器厂;DWF-100型电动粉碎机, 带6O目筛, 河北省黄骅县科研器械厂。

1.3 方法

1.3.1 加工流程

原料→粉碎 (过60目筛) →调配→着水调质→挤压膨化→调味→烘干→包装

1.3.2 膨化工艺条件的研究方法

首先考察含水率、温度和转速等因素对纯木耳粉膨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纯木耳粉的膨化条件 (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用正交试验助手计算) ;然后在此基础上, 掺入膨化效果良好的玉米粉作为膨化辅料, 改善产品的酥脆性。

1.3.3 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将一定质量试样加入称量瓶, 准确称其质量, 然后在98~100℃恒温烘干至前后2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水分含量的计算公式:

1.3.4 膨化度的测定方法

随机取样品10段, 分别用游标卡尺量出每段样品的厚度与宽度, 计算各段挤压物横截面积, 求平均值, 依照下式计算膨化度。

1.3.5 产品质量分析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钙、铁含量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微生物检测执行GB 4789.2-2010和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2.1 纯木耳粉膨化试验及膨化条件的优化

木耳粉的膨化效果主要取决于物料的粒度大小、原料含水率、膨化温度和膨化机螺杆转速等因素。鉴于粉碎机自带60目筛 (粒度250μm) , 粒度大小满足膨化要求, 本试验通过考察原料含水率、膨化温度和膨化机螺杆转速等三因素对膨化度的影响。

2.1.1 含水率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膨化加工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 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迅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 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 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的结构变化, 从而使之成为具有蜂窝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的过程。膨化效果与物料中水分的含量密切相关, 物料含水量越大, 可能产生的蒸汽量越大, 膨化动力越强, 膨化效果也好。但物料所含水分过多时, 会导致淀粉提前糊化、蛋白质超前变性, 降低膨化效果, 而且含水量偏高也容易使成品回软。因此, 在膨化前必须调整物料适宜的含水量, 以保证最佳膨化效果。在膨化温度120℃和螺杆转速250r/min条件下考察原料含水率对膨化度影响, 由图1可知:木耳粉含水率18%时具有最好的膨化度。

2.1.2 温度对膨化度的影响

调整木耳粉含水率至18%, 螺杆转速保持在250r/mim, 考察膨化温度 (机筒温度) 对膨化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温度低于100℃时, 膨化效果不好, 主要是由于水分子气化率低, 膨化动力不足。温度高于100℃膨化度剧增, 超过120℃, 膨化度增幅变缓。继续升高温度, 膨化度也有所提高, 脆度也因水分残留量减少继续提高, 但超过140℃, 开始出现碳化使产品带有焦味, 因此膨化温度控制应不超过130℃。

2.1.3 螺杆转速对膨化度的影响

螺杆转速对膨化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螺杆转速过低, 物料在挤压机内所承受的剪切作用小, 膨化度较低, 但螺杆转速太大, 物料在挤压腔中停留时间过短, 从而使原料的糊化不完全, 也会影响膨化效果。根据含水率和温度对膨化影响结果, 将木耳粉含水率调至18%和膨化温度提高到130℃, 考察螺杆转速对膨化度影响, 由图3可知:螺杆转速275r/mim时, 膨化效果最好。

2.1.4 纯木耳粉膨化条件的优化

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 选定原料含水率、膨化温度、螺杆转速及粒度作为4个考察因素, 其中各取3个水平, 以膨化度为考察指标, 按L9 (34) 正交表进行试验, 优化膨化条件, 其中粒度为空列, 用于方差分析。试验结果及其极差分析、方差分析见表1和表2。

极差分析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 三因素对膨化度影响显著性为A>B>C,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3C2, 即含水率18%、膨化温度130℃和螺杆转速275r/min。

2.2 木耳粉与玉米粉配比

木耳粉中果胶含量较高, 淀粉含量较低, 膨化产品组织较硬, 需加入膨化辅料以改善产品的酥脆性。玉米粉淀粉含量高, 膨化效果好, 在木耳粉中掺入玉米粉, 能够提高原料中淀粉的含量, 使其与木耳粉中的蛋白质、果胶和纤维素等高分子物质一起构成膨化料中微孔结构的骨架材料, 在膨化过程中形成稳定均匀的微孔结构, 提高木耳粉的膨化度, 改善膨化产品的酥脆性。

根据纯木耳粉膨化工艺条件, 控制原料含水量18%、膨化温度130℃和螺杆转速275r/min, 考察玉米粉掺入量对膨化度的影响, 由图4可知:膨化度随着玉米粉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大, 产品的脆度和香味也随之提高;玉米粉掺入量20%~30%, 膨化度增幅最为明显, 脆度也明显改善;玉米粉掺入量超过40%后, 膨化度依然有所提升, 但是脆度变化不明显, 而且产品玉米味重。因此, 玉米粉掺入量应控制在30%为宜。

2.3 烘干与调味

挤压膨化产品水分含量一般在7%~10%, 水分残留量偏高, 容易回软, 需将挤压膨化产品在100~110℃烘烤10min左右, 将水分含量控制在3%以下, 使产品具有比较长的保存期, 同时也使产品更加松脆。烘烤后在干燥空气中冷却后在进行包装。

产品带有淡香玉米味, 但口味淡, 可在烘烤前用盐粉、糖粉或其他调味剂进行调味, 制成不同风味的产品。

2.4 产品质量指标

感官指标:色泽光亮、棕黑色, 口感香脆。

主要营养指标:每100g产品中粗蛋白质9.1g, 脂肪2.4g, 钙30.6mg, 铁13.0mg。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2×104cfu/g, 大肠菌群落数≤0.5MPN/g, 致病菌未检出。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木耳粉的膨化效果和脆度等与原料的含水率、膨化温度、螺杆转数及膨化辅料玉米粉的掺入量、以其后期的烘烤等因素有关。即食黑木耳膨化食品加工工艺条件为膨化辅料玉米粉掺入量30%、原料含水率18%、膨化温度130℃和膨化机螺杆轴转速275r min, 膨化产品的烘烤温度为100~110℃, 烘烤时间10min;产品可用调味品调味制成各种口味。本产品为高蛋白、低脂肪、高钙和高铁的黑色食品, 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摘要:以黑木耳和玉米粉为主要原料研制即食黑木耳膨化食品。通过考察原料含水率、膨化温度、螺杆转速和玉米粉掺入量等因素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加工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膨化辅料玉米粉掺入量30%、原料含水率18%、膨化温度130℃和螺杆转速275r/min;挤压后烘烤条件为温度100~110℃、时间10min,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关键词:黑木耳,膨化,工艺条件

参考文献

[1]吴宪瑞.黑木耳的质量标准及其营养成份[J].中国林副特产, 1996, 36 (1) :21-22.

[2]郭素芬, 李志强, 曾光, 等.黑木耳对试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期的影响[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 10 (9) :774-776.

[3]刘雅静, 袁延强, 刘秀河, 等.黑木耳营养保健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 (10) :66-69.

[4]Moiwe.Effects of extrusion cooking on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fullfat soy and sweet potato[J].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1998 (53) :37-46.

上一篇:医学仪器中理论与标准下一篇:胃肠护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