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通信(共12篇)
平台通信 篇1
引言
传媒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比时效, 看谁的速度更快, 通讯的重要性显得十分重要。每年“两会”期间, 前方记者需要不断与后方指挥部进行方案沟通、信息交换, 以便前方能即时收到后方指令, 后方总部也能即时收到前方反馈的最新情况, 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同时, 随着南方报业的不断发展, 分支机构已由广东省各地级市逐步发展到全国, 现已形成以广州为总部, 北京、上海、深圳等为重要办事机构, 广东省各地级市为分支机构的地理布局, 大的办事机构人员超过500人。各外地办事机构需要频繁的与总部进行通讯沟通, 相互间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即时通讯工具、电话、视频会议、短信、飞信、电子邮件等等。
种类繁多的沟通工具和手段在为记者编辑带来一定的沟通便利的同时, 也增加了使用沟通工具所需要的培训和学习成本, 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沟通效果。不止一次, 我们收到业务部门的反馈意见, 询问能否将平时常用的QQ、RTX、OCS等即时通讯工具以及电话、短信、视频会议集成到业务系统平台中, 以方便工作。
问题和挑战
1、沟通手段尽管多种多样但却互不相通
上面提到的各种通讯工具彼此是独立的, 虽然通讯系统发展了这么多年, 但各种技术都是独立发展, 相互之间没有重合之处, 从而造成了许多毫无联系的沟通孤岛。这此孤岛给使用者和管理员都造成了冗余和低效。对于管理员来说, 独立的技术平台、独立的身份验证、独立的管理以及独立的存储, 带来管理上的壁垒, 从而造成了管理压力和负担, 对于用户而言, 虽然企业内部有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电话、会议等多种沟通手段, 但其系统相互剥离, 很难提供一种灵活的、平滑的过渡, 各种沟通方式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与互通。为了访问不同的通信服务, 还需要被迫记住多个用户名和密码。这些问题都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 管理成本的提高并且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 1/4的人员在一年有三个工作日通过电话联系不上别人。当打电话给某人的时候, 不一定这个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合适的。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沟通方式与我们所在的位置、我们的设备和联系方式过于密切相关了。固定电话工作号码与桌面上的电话绑在一起, 移动电话号码与随身携带的手机紧密相连。除此之外还有电子邮件和即时沟通等多个身份, 为了参加一个视频会议, 还必须拥有另外一个号码以及必须输入的代码。这太复杂了, 必然造成用户体验差和沟通效率低的问题。
2、缺乏语音和数据集成的通信方式, 不能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不容易形成全面的、综合的信息沟通
高成本的通信系统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效益, 由于独立使用各套系统, 沟通信息分散在各套系统中, 信息不能有效交换或信息不一致, 缺乏信息沟通的上下文, 同样用户无法在采编等业务系统中直接使用通讯能力, 电话是电话、电脑是电脑, 并不能根据邮件或者在应用里面就可以访问各种资源, 激活多种通讯手段。各种通讯方式之间没有统一的用户管理, 并通过统一的用户ID访问各种资源。
3、工作平台与现有的沟通方式难以融合, 报业整体效率难以提高
在报业IT环境中, 采编系统可以说是普及程度和应用频率最高的系统了, 大部分人员都已习惯了这种协作方式。但是, 随着日常业务的深化以及业务信息的快速变化, 需要更为及时、便捷的人员沟通方式, 需要将日常的工作和人员沟通融合在一起, 为报业提供一个综合性的采编与沟通平台。
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 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解决这些问题呢?答案是有的, 这就是融合通信。它能够充分发挥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优势, 以电话、视频通信、即时通信和协同办公等核心业务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终端, 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信息类型合为一体, 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更好的通信方式。融合通信平台能够提高报业协作能力和生产率, 为员工提供一种更个性化、更及时的通信方法, 有效加强信息沟通, 其核心内容就是将现在各种沟通方式进行融合, 让人们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办公。在新的工作环境下, 融合通信平台使得报社员工更为简单方便地利用各种沟通手段, 让各种沟通手段“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以一个个冷冰冰的设备为中心。
对报社来说, 即时消息、语音、音视频通信和即时文件传输的效率非常高。即时沟通作为当前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流办公工具, 它是一种比邮件更快捷、更具亲和力和交互性的沟通方式, 相比手机, 具有可记录性、费用低、数据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可以提供对文本、语音、图画、视频的良好支持。特别是能与电子邮件、手机 (电话) 以及其他业务应用系统结合, 融合通信平台就是以即时通讯工具为中心, 集成多种先进的信息沟通方式, 将报业各类沟通手段作为平台提供给各类应用程序, 使得报业可以轻松地打造具备方便沟通能力的现代办公的新平台。
融合通信平台总体架构和部署拓扑
平台总体架构、系统部署拓扑如图所示。
平台建设原则
1、协议开放性
为保证系统的开放性, 融合通信平台必须建立在相关标准协议的基础之上。系统需要提供对如SIP协议、XML, SOAP等工业标准的支持。同时也要制定并遵守必需的应用接口规范以利于各个业务系统与平台的协作。基于工业标准的系统, 反映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使得系统更容易与其他系统相整合。
2、安全性
必须通过相关安全设置, 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作为报业员工日常办公所必不可少的沟通和协作工具, 实时沟通系统必须要确保不被非授权用户侵入。用户在系统上传递的信息不丢失, 传输时数据不会被非法获取、篡改;系统能够确认发送和接收者的身份, 信息传输能够被保存以便有需要时对其进行审计。
融合通信平台的使用, 不应该对企业IT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系统必须提供很好的病毒控制和垃圾信息防范机制。
3、易用性
系统的操作应尽量简单, 对操作提示、错误报告、监控信息反馈等要全面、详细, 真正做到易学、易用、易培训, 降低系统推广使用的成本。
4、易扩展
通信平台无论是在功能上, 还是在通信协议规范上都应当易于扩展, 以便适应今后各种通信业务的发展。一套好的融合通信平台, 应该不仅局限于内网使用, 还应该允许用户从外网安全的使用。同时, 它应该是一个可扩展, 可开发的平台, 能够与其他通讯系统互联。报业能够通过在此平台上开发出更多的应用, 来最大化系统的价值。
平台必须适应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使用人员的增加而能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展。适应报业应用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融合通信平台的主要功能特点
1、在线状态感知
如果没有准确的用户在线状态信息, 用户的很多沟通请求很可能是无效的。例如, 在不知道对方状态的情况下, 大量电话得到的是忙音或无人接听的状态, 这大大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 而且也会影响员工利用沟通工具的积极性。通过融合通信平台的即时消息系统, 可以向其他同事显示自己的状态, 如离开、空闲、忙碌、请勿打扰等, 其他同事由此可知他是否在座位上, 是否合适与他进行即时沟通, 由此能够避免浪费时间和打扰对方工作。
2、与企业通讯录集成
方便与企业的通讯录集成, 充分利用企业通讯录中的用户信息。从联系人的查找、加载到实现直接点击的即时通信的呼叫等。融合通信平台能保证与企业通讯录信息的实时的更新, 实现在企业内不同应用之间的统一信息管理的理念。
3、发送即时消息
对于紧急事务的处理, 通过电子邮件往往效率不高, 几个邮件来回往往会花上几个工作日的时间。而通过即时消息系统, 员工可以利用它接触线上的同事, 迅速讨论与工作有关的事项, 不需要打电话和写电子邮件, 从而节省了沟通所需要的时间和不必要的通讯费。融合通信平台与手机短信平台相集成, 增加计算机与手机短信之间的信息交互、短信群发等功能, 实现计算机和国内三大运营商手机短信之间的双向消息通信。当用户不在线时, 系统能够自动以短信的方式将信息发送到对方手机, 该联系人收到短信后可以直接回复到系统, 实现即时消息的统一管理。
4、网络会议
融合通信平台提供了一种统一会议体验, 转变了用户合作、协作和通信的方式。新功能、统一的客户端和简化的操作有助于使用者无需大量培训就能提高效率。
用户可以实时协作、共享信息和协调他们的工作。音频、视频以及文档、桌面和应用程序的共享都整合到了易于使用的融合通信平台客户端中, 可以按需访问。例如, 无需切换应用程序, 用户可以使用音频以及甚至视频将简单的IM讨论升级为多方应用程序共享会议。所有参与方都可以看到和编辑演示文稿、文档和其他内容, 无需交换电子邮件。
音频会议是许多企业的一种基本需求, 融合通信平台整合了只有在统一通信平台上才具备的强大会议计划、加入和管理功能, 使用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平台上的客户端参与到会议中。融合通信平台通过语音网关与传统的PSTN电话系统无缝衔接, 使用者还可以通过电话拨号加入会议, 与其他方式加入会议的人员共同讨论。
随着报业办事机构越来越分散和移动化, 视频会议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提供了支持有效建立团队的更加个性化的体验。复杂的接口、高成本和有限的功能阻碍了许多员工对视频会议的采用。融合通信平台简化了用户体验, 将视频整合到统一客户端中, 可以无缝和轻松地计划视频会议。融合通信平台不仅支持客户端之间的实时视频会议, 还支持与来自第三方硬件视频供应商 (比如TANDBERG和Polycom) 的端点之间的视频会议。这种互操作性使得我们能够利用现有的视频会议硬件投资, 同时通过极少的增量投资和用户培训将视频会议功能扩展到其他用户。
5、完整的企业级语音功能
融合通信平台通过与PBX系统 (电话交换系统) 集成, 使得通过电脑客户端的呼叫, 能够自动的同时呼叫到指定的电话号码上, 这可以让用户能够随时在最方便的设备上应答呼叫, 包括在他们家里和使用手机。
6、与业务系统集成
融合通信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沟通能力和方式, 借助于融合通信平台客户端程序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 能够在代码级集成业务系统中的工作流程, 使业务系统更加灵活易用, 同时使沟通功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平台通信 篇2
作为信息技术公司中的一名技术骨干,我有幸参加了该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承担了相当多的Java应用开发任务。此系统中的软件部分大多由Java来实现,在全系统中我们是这样来用Java构架系统的:
(1)本系统可分为4层,分别是Browser、表示层、中间件层和数据层。
(2)表示层用Java中的JavaScript来实现页面输出。
(3)中间件层用Java来实现CORBA,即实现Component(构件),主要实现业务逻辑的封装与复用。
(4)数据层主要是数据库和存储过程的实现。
我们在应用Java技术时,所采用的技术和策略可大致上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使JavaScript尽量简单,因为JavaScript在我们系统中是放在服务器端执行的,该语言是通过一个解释器解释执行的,相对速度很慢,我们采用了两台HP前置机来运行JavaScript,但是其运行速度还是不理想,所以我们在设计中把JavaScript仅用来显示从中间件层所得到的数据,生成动态页面。在最初的设计中表示层(JavaScript)曾承担了一些业务逻辑处理操作,导致效率不理想,因此,我们不得不尽量地减少JavaScript的程序量。
(2)用Java实现CORBA时,应尽量考虑共享和复用。在本系统中,最初的设计是让Java在实现Component时,只是执行一些数据库表的操作,导致表示层的负载较大。后来,我们重新设计时,总结归纳了所有的UseCase,找出了其中可供共享和复用的接口,把相同的业务逻辑操作封装到一个接口中去。因为Java的执行效率比JavaScript要高,因此提高了系统效率。
(3)在别的项目中,我们曾大量地使用过Java中的JSP技术和Servlet技术,一般人可能不能区分这两种Java技术的区别。为了得到系统的一些执行速率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一个著名的`压力测试软件——LoadRunner来测试这两种技术的差别。测试表明:用JSP和Servlet完成同样的一个操作,并且保证是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中(相同服务器、压力测试工作站与数据库环境),得到的测试数据却有着很大差别,JSP完成一个操作的平均执行时间大致会是Servlet程序的两倍。在一个企业级应用项目中,这可能是一个很关键的瓶颈。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地多使用Servlet。当然,与Servlet相比,JSP编程快速,修改方便,在访问量不是很大的应用场合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4)使用Java作为整体解决方案时,应尽量使用相同版本的JDK。在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的项目中,几乎大多要遇到“汉字”问题,即Java在没有经过转换的情况下,在输出汉字时,很可能会出现乱码。采用不同版本的JDK,解决的方案是不一样的,比如V1.2.2版本的JDK和V1.3版本的JDK解决方法就会有一些不一样,把V1.2.2的Java程序放在V1.3的JDK中,就不能顺利输出汉字了。其根本原因在于Java使用了Unicode编码,和我们中国的国标编码不一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一些人竭力鼓吹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似乎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场合都行得通。
(5)使用Java时,应尽量遵从软件规范。在Java中有一个JVM的概念,即在Java虚拟机中使用了一个垃圾收集器,专门用来回收内存。但是该垃圾收集器在给编程人员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埋下了隐患。在程序设计中,并不能强制执行垃圾收集器,所以,开发人员不能确定某对象是否已释放,常常让编程人员养成依赖自动收集的坏习惯,因此我们要求:在Try,Catch之后必须明确要求回收内存(当然,也只能是通知垃圾收集器来回收垃圾),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稳定性。
以上这些实用性的技术与策略,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实际体会,仅供各位开发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参考。
当然,在使用Java作为解决方案时,也会遇到很多让我们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同时执行的并发性比较差,系统速度慢等等。归纳起来看,我们曾遇到过的主要具体的问题有:
(1)用Java来实现CORBA中的Component,有时效率会比较低。
(2)用Java来建立数据库连接往往会比较慢。
(3)用JSP编程时容易导致系统信息的扩散。比如,如果有黑客攻击一台运行JSP程序的服务器,他可以故意地输入一些非法字符或异常信息给JSP程序,于是程序执行将出现异常。这时,就会在页面上打印出相应的错误信息。很不幸的是,这些信息极有可能暴露出这台服务器的JDK的版本号与路径信息等内容。这往往容易让黑客们有机可乘,有可能去抓住系统的漏洞。
在发现了这些问题后,我们经过仔细研究,找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
(1)既然用Java实现Component比较慢,我们就尽量减少Component所执行的业务逻辑量。争取把能够放在存储过程中实现的操作,尽可能在存储过程中加以实现。众所周知,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操作,比起在Java程序中执行数据库操作要快得多。
(2)既然用Java建立数据库连接比较慢,我们就可以把数据库连接封装成连接池(ConnectPool),从而能非常有效地提高系统效率。我们也曾经用“LoadRunner”作过压力测试,使用连接池比不使用连接池的速度要快上3~5倍。
(3)为了对付JSP程序与Servlet程序会打印出异常系统信息的问题。我们曾查阅了很多JSP或Servlet的资料,最终是毫无头绪。但是我们可以换另一种思路,即是不从程序下手,而从WebServer着手,我们可以把Apache配置成为使这类异常信息不再打印出来,而是使之仅出现一个通用的异常说明的页面,这样,就能十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们使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的这么多项目中,绝大多数是比较成功的。Java语言作为一种快捷、稳定的计算机语言,开发基于因特网应用的项目大多是相当稳定和比较适用的。
在我个人看来,Java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大体上可以着眼于以下方面:
(1)在因特网上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2)在嵌入式设备中,Java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在最新推出的Java技术中,Java已经进入了手机领域。
(3)Java程序大多以线程运行,占用资源少,会逐步代替ASP与CGI程序。根据第三方测试表明:JSP程序比ASP程序要快2倍以上。用JSP代替ASP应是大势所趋。
(4)Java在无线互联网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Java支持WAP,可以方便地用Java开发WAP程序,实现WAP应用。
(5)Java与XML的无缝连接使Java在数据传输和异构网络通信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就我个人而言,我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致力于Java在无线互联中的应用,为我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开发出更多的优秀实用的项目。
平台通信 篇3
3月31日,Avaya宣布推出的最新通信架构Avaya Aura就是这样的通信架构。它可以跨越多厂商、多地点以及多种通信方式,轻松地集成通信。
Avaya Aura突破了很多限制,进行了功能集成,其中的重点是基于会话启动协议(SIP)和开放标准、并将通信控制和应用集于一身的Avaya Aura Session Manager。“通过把应用和网络分离,Avaya Aura会话管理器可以有序地管理多种通信应用和系统。” Avaya中国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总监陈蔚告诉记者,“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快速提供服务,而不用考虑用户的工作地点或所用系统的功能。”
除了快速推出新应用外,对使用者而言,Avaya Aura还具备很多别的好处,譬如,其应用与使用者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对应,不管使用者身处何地、使用什么系统或设备,都可以向他们提供合适的功能。换一句话说,你可以通过手机在上海享用这些服务,也可以在伦敦通过PC享用这些服务,还可以通过北京的IP电话享用这些服务。
这一切都应归功于Avaya Aura的业界领先的统一通信功能。第一,Avaya的旗舰语音和视频通信软件,现在变成了一个企业功能服务器,使得过去几十年基于Avaya PBX平台带给客户的创新,演进成通过Avaya Aura会话管理器提供基于SIP的功能和服务;第二,以前名为智能在线状态服务(Intelligent Presence Services),在Avaya Aura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有效地汇总厂商设备的在线状态,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员工或工作组的状态。
综合通信语音平台设计 篇4
1平台功能
纵观国内各种语音通信平台, 基本上都是基于单一制式环境下的语音通信, 而该系统平台除了具备基本的语音通信功能外, 还有如下特有功能:
1.1呼叫流程定制。系统提供对有线和无线两种呼叫接入方式的支持, 同时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呼叫排队及分配算法;系统提供图形化的呼叫流程定制功能, 可以方便地定制有线、无线呼叫处理流程。
1.2多制式通信系统的接入和互通。系统能够支持IP专网、公众电话网的接入, 同时提供与350M集群、800M数字集群、350M无线常规通信系统的接口。此外, 还可以提供一些特殊通信体制系统的接口, 如军用短波电台;能够支持800M数字集群、350M模拟集群、350M常规通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以及上述系统与IP专网、公众电话网之间的互通。
1.3指挥调度。在各种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 支持不同网络的通信终端之间的直接呼叫功能, 为统一的调度指挥提供支撑平台。
2系统体系结构
综合通信平台系统是一个以PBX为核心,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应用系统, 如图1所示。
从物理上连接上说, 系统中所有的音频连接均通过PBX来汇接实现, 系统中所有硬件设备均接入本地网络, 并通过网络通信实现数据交换和控制管理。
作为无线接入终端存在的800M数字电台、350M模拟电台、短波电台以及手机接口设备提供DB9 (RS422和RS232) 的串口控制, 因此整个系统使用串口联网服务器Nport设备, 实现串口通信到网络通信之间的转换。最终, Nport设备将各种无线终端设备接入了系统网络。
3系统硬件说明
综合通信平台可以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的呼叫, 此两类呼叫分别通过两种途径呼入系统, 有线呼叫通过H20-20程控交换机呼入系统, 无线呼叫则通过无线接入设备进入系统。
3.1 H20-20交换平台。H20-20程控交换机是整个平台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 其不仅提供了有线呼入的途径和呼叫控制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实现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的基础。
3.2无线接入控制设备。无线设备包括800M数字接入设备和350M模拟接入设备, 每种设备提供一组接口, 包含, 一个RJ45接口, 用于音频输入、输出。一个DB9 (RS422) 接口, 用于呼叫控制, 通过Nport设备转换成网络接口。接入其他定制设备, 也需要提供这样的接口。
4系统软件设计
整个软件系统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 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 分别执行特定的任务。根据系统内部功能侧重的不同, 整个软件系统主要可分为下面几个模块:
4.1 CTI服务模块.CTI服务模块负责实现所有语音资源的接续、挂断等控制, 以及相关资源状态信息的监控。该模块基本上对应HIL链路的管理, 负责处理同交换机通信的一切具体工作, 并同时建立同服务调度模块的连接, 交互相关消息。它完成以下主要功能:
4.1.1同时提供对Opea LAN HIL的支持及链路冗余, 建立并管理与交换机的TCP/IP会话。4.1.2将相关信息由内部信息格式封装为Open LAN HIL格式的数据报, 并发送到H20-20交换机。4.1.3从H20-20交换机接收数据信息, 并将其由Open LAN HIL协议格式解析为内部信息格式。
4.2呼叫调度管理服务模块。呼叫调度管理服务 (CDMS) 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 负责所有系统功能的逻辑实现。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4.2.1建立同CTI服务模块的通信, 提供数字录音、IVR等系统的接口, 处理各类相关消息。4.2.2建立同无线接入服务模块的通信, 处理无线数字设备、无线模拟设备、手机接口设备以及短波电台等设备的相关消息。4.2.3建立同系统监控软件的通信、同呼叫记录代理服务的通信, 处理相关消息。4.2.4建立同座席客户端软件 (A-gent OCX) 的通信, 处理相关消息。
4.3无线接入服务模块。无线接入服务 (TCU) 模块主要由800M数字接入服务、350M模拟接入服务、手机接口服务以及VOX设备状态服务等几类子模块构成, 分别负责同相关设备进行消息交互和消息处理。其主要完成以下功能:建立同CDMS服务模块之间的通信, 处理相关消息;建立同800M数字、350M模拟接入设备、手机接口、VOX设备之间的通信, 控制相关设备。
5系统稳定性设计
5.1错误处理。考虑到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系统中对于各软件模块运行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败处理都要遵循以下的规定:
5.1.1能够产生错误和失败的每个动作 (函数调用) 都要被检查。5.1.2如果动作失败, 这次失败应该由其上层的调用者进行处理, 而异常则交由C++默认的结构化异常处理程序来向上抛出。
5.2自检机制。基于系统数据一致性方面的考虑, 系统的各个关键模块中建立数据自检机制, 以保证系统内部各个模块之间, 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数据信息的一致性, 从而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自检机制的建立主要遵循以下规定:
5.2.1建立独立的工作线程检查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一致性的自检需要定时、循环进行。5.2.2数据自检的核心基准信息必须唯一, 并且可以方便地从系统或者模块外部获取。5.2.3以外部数据状态为主自动进行更新, 以保持内、外部数据状态的统一。
5.3工作线程监控和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包括多个甚至大量的工作线程来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 处于系统稳定和可靠性方面的考虑, 系统需要建立管理线程或者采用其他的手段来对各个工作线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在系统各个模块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式来加强对工作线程的控制。
6系统冗余设计
系统的冗余将由各个关键软件模块的冗余来实现或者使用系统冷备冗余实现, 这样不仅降低了系统的冗余难度, 而且同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 网络中LAN故障发生的几率远高于主机系统, 因此为了增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在CTI模块设计时支持对HILLink冗余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首选。
6.1 Open LAN HIL冗余。CTI子系统为双网卡配置, 分别同两个LAN区段相连。CTI模块被配置通过一个LAN区段的INServer同交换机建立链路。一旦CTI模块检测到当前链路失败, 就自动切换启用另一个网络区段同交换机重新建立会话。
6.2系统冷备冗余。系统可以提供整个平台的冷备冗余功能, 当前的平台由于某个功能模块出现故障而不能够正常工作时, 备份系统将接管整个系统的呼叫处理工作。由于系统平台的冗余采用冷备方式, 因此在主、备系统切换时会产生呼叫损失。
7结论
综合通信语音平台采用了开放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在核心语音交换设备的基础上, 能够外接多种制式的通信设备终端, 并且能够把所接入的设备无缝的融合在一起, 为社会应急处置提供方便快捷的语音指挥调度。
该系统的推出, 填补了国内多制式综合通信的空白, 带动了国内其通信他厂商在该领域的发展, 并且在国内政府、公安应急指挥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进而发展到了海外市场, 目前厄瓜多尔已经在整个国家的每个大中城市均建设了综合通信平台, 能够更方便的调度各应急处置单位, 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的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韧研, 商斌.串口通信开发入门与编程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4.
[2] (美) 史蒂文斯 (W.Richard Stevens) 著.范建华译.TCP/IP详解 (卷1:协议)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8.
[3] (澳) 麦斯阿塞克著.马素霞等译.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9.
平台通信 篇5
深海通信浮标蜂窝集装式传输平台技术
为了对深海进行立体、连续和长期观测,设计一种新型的深海监测平台,即深海通讯浮标蜂窝集装式传输平台,介绍平台工作过程及结构、功能,以及各组成系统的作用,期望投入使用,用以实现深海至水面、水面至卫星的监测信号传递.
作 者:谷军 GU Jun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 刊 名:船海工程 PKU英文刊名:SHIP & OCEAN ENGINEERING 年,卷(期): 37(3) 分类号:P752 关键词:监测平台 通讯浮标 集装式 海洋监测平台通信 篇6
PC World China(2004-10-11)
大唐电信最近推出“面向通信的综合信息处理SoC平台”(简称COMIP)。该产品的研发是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十五”八六三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重点课题,它是一种基于多项专利技术的多处理机协同运算、可再编程、可再配置的新型SoC设计平台。COMIP采用0.18(m CMOS工艺实现,内含高性能32位嵌入式CPU,一个或多个DSP,可编程总线和丰富的接口,在主频100MHz的情况下能够提供500MIPS的运算能力。卓越的低功耗特性,使得COMIP不仅可以应用于通信整机,也可以应用于通信终端。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www.dmt.com.cn
-杜飞龙
高级应用层防火墙解决方案--ISA Server 2004简体中文版正式发布
PC World China(2004-10-11)
2004年9月17日,在微软技术大会——Tech•Ed 2004上,微软正式发布了ISA Server 2004简体中文版。ISA Server 2004简体中文版是高级应用程序层防火墙解决方案,是微软在用户反馈及现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整合众多先进技术开发而成,具有针对应用层防护、图形化的安全配置、整合Web缓存技术等三大特点,能够实现深度防护、简单易用和高速网络访问,从而保护企业的网络资源。
微软公司,
www.microsoft.com/china
-王炳晨
性能、表现全升级--OSIsoft RtBaseline
PC World China(2004-10-11)
国际实时性能管理软件开发商OSIsoft日前宣布对其RtPM平台的核心部分RtBaseline在性能和功能上进行全面升级。新版RtBaseline将获得10倍以上的性能提升,其中每一个RtBaseline PI服务器可以支持一百多万个数据点、五百多个并发连接用户以及80000个/s的事务处理吞吐率。新版RtBaseline将支持包括DCS(分散型控制系统)、SCADA(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关系数据库以及主要企业的业务应用的385个标准接口,以满足更为丰富的应用环境需求。
OSIsoft公司,
www.osisoft.com.cn
-王炳晨
极软公司推出反垃圾邮件软件--垃圾杀手3.0
PC World China(2004-10-11)
2004年9月2日,专业反垃圾邮件厂商上海极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在2004互联网大会上,率先推出了国内首款专业的反垃圾邮件软件——垃圾杀手3.0。垃圾杀手3.0包含两个版本,分别适用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该软件可以与Outlook和Outlook Express等无缝集成,借助“八层过滤”专利算法,在确保误杀率小于0.1%的情况下实现90%以上的杀除率。垃圾杀手3.0适用于各种邮件客户,包括了最常用的Outlook、Outlook Express和Foxmail等软件的各个版本。
参考价格 128元
极软公司,
www.polesoft.com/china
平台通信 篇7
其11月在北京发布的高品质企业会议服务新品——“263企业会议”就是重要步骤之一。在多年专注企业网络沟通领域的基础上, 263试图为企业提供全方面解决企业语音通信与网络会议融合融通的会议服务产品。
下一步, 263考虑的还有移动端, 以及云服务。
下一步加强管理功能
目前企业通信市场前景越来越获看好, 而同时竞争者众多, 参与其中, 263企业会议也希望做出自己的特色。
“我们最主要的优势还是话音稳定。”263网络通信语音事业部副总经理杜波向记者表示。话音稳定, 作为企业通信最基础的功能, 看似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作为, 却不是所有网络会议服务提供商都能扎扎实实做好的部分。
“我们现在的融合平台里, 话音永远走运营商的网络, 不走互联网平台。”杜波表示。
目前不少网络会议服务提供商的话音基于互联网通道, 以“话音低价”或“免费”吸引企业使用, 但这样带来的往往是互联网数据包延迟所致的沟通不畅, 这是商务会议不可接受的。
在资料分享方面, 263会议平台则是基于互联网分发。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使用263网络会议白板共享、PPT及文档共享、桌面共享、进行数据或视频会议, 并通过会中答疑、投票等功能丰富的会议形式, 提高与会人的参与度, 结合企业业务模式进行企业营销、内外部培训、产品发布会等。
杜波表示, 下一步, 263方面想对会议控制和管理进行更多提升。
“比如会议室怎么管, 企业的员工有什么权限, 共享和专享怎么做;又比如企业如果有一些特殊的会议, 如超大方数的会议, 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同时还需要对服务计费进一步细化等。需要做的工作还是挺多的。”杜波介绍。
263目前想在移动端上做的事正是这一想法的延伸。263想将会议管理模块做一个客户端置入手机中, 这样用户通过手机也可以开会。目前这一客户端已经可以实现话音分发, 可以对通讯录进行管理, 并可以进行少量的数据分享。下一步可能根据企业会议发展的市场需要, 再适时加强数据分享功能。
“云通信”为最终目标
“263这两年的业绩增长率大概是35%~40%, 预计2012年应该不会低于这一速度。未来三年, 则可能增长得更快一点儿, 因为目前国内的客户使用习惯在逐渐建立, 其实很多增长不是客户数的增长, 而是客户对我们业务使用量的增长。”对于近几年的市场发展, 杜波表现得很乐观。
这样看来, 无论从市场大盘子, 或是从263自身的产品服务状况而言, 发展前景都是较宽广的。不过, 263仍然坚持一个原则, 就是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企业通信、信息沟通部分, 统一通信也需要考虑企业的其他需求, 比如需要与OA、ERP等结合, 而这一块263将提供渠道和接口, 让最擅长的合作伙伴去做。
关于未来, 263有着自己的“云通信”平台构想, 希望通过逐步完善的企业邮箱、即时通信、企业语音业务、企业会议等产品和服务, 最终能将企业客户通信需求统一到263的“云通信”平台上, 让企业用户们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设备、任意网络和任意应用的条件下, 实现自由的沟通及协作。
在杜波看来, 这并不是“妄想”, 他认为“云通信比云计算容易多了, 因为通信就是云”。事实上, 目前263的通信产品已经具有云特质, 比如此次推出的企业会议就无须用户任何硬件投入和先期投资, 资源由263的IDC调用,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起会议。
多业务通信传送平台MSTP综述 篇8
MSTP在SDH平台之上传送IP, ATM, T D M等多种业务, 具有协议终结和转换功能, 使运营者可以在网络边缘提供多种不同业务, 而同时将这些业务的协议转换成其特有的骨干网协议。MSTP的设计思想是从我们熟悉和信任的SDH技术出发, 特别是其保护恢复能力和固定延时性能等方面的优点, 通过应用各种技术以支持多种业务, 尤其是对以太网和IP形式的数据业务的支持。它将各种业务通过VC级联等方式映射进不同的STM-N时隙, 再经过STM-N的复用段开销和再生段开销处理后组成完整的STM帧在光纤上传送, 同时与L2/L3及更高层分组设备集成在一起, 由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控制。下面简单分析MSTP的各业务接口和交叉连接部分的功能原理等。
1.1 PDH/SDH业务接口
MSTP可提供传统的TDM业务, 包括Nx64k, 2M, 34M, 45M, 140M, 155M, 622M直到10Gb/s, 既有交换机中继线、基站业务, 又有34/45M的图像业务, 还可以提供多种速率的光口满足各种组网的需要, 可满足传统SDH用户以及未来用户对TDM业务的需求。
1.2 以太网业务接口
以太网业务接口是MSTP设备的关键部分, 对MSTP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以太网是传送IP数据的最好技术之一, 已经占据局域网约90%的市场。在SDH上传送以太网业务, 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它可以经济有效地在SDH上提供高带宽的数据业务, 目前主要有以太网透传的方式和支持二层交换的方式。
1.3 ATM业务接口
体现了MSTP设备的多业务支持能力, 具有更强的融合性。ATM技术是一种非常出色的、基于信元交换的异步传送技术, 具有带宽可控、安全性好、延时小等优越特点。但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主要在骨干网和传输质量要求很高的环境拥有一定的网络资源和应用。
1.4 交叉连接模块
交叉连接是MSTP的核心模块, 从各类具体设备支持数据承载的实施方案看, 可以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称为多层SDH交换结构, 是在标准SDH TDM交换结构基础上实施统计复用。第二类称为混合的多交换结构, 内部具有分离的TDM交换结构和数据交换结构。在系统入口处对进来的业务量按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开, 分别进入各自的交换结构, 即TDM交叉连接、ATM交换或以太网交换。第三类称为单交换结构, 即内部使用单个非T D M交换结构来支持混合的TDM和数据业务。
2、MSTP的组网与应用
MSTP将传统的SDH复用器、数字交叉链接器 (DXC) 、WDM终端、网络二层交换机和I P边缘路由器等多个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网络设备, 可支持基于SDH的环形、树型、环相切、网孔型等复杂形式的组网, 且由统一的网管平台进行管理维护。应用非常广泛方便, 基于MSTP传送网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3、网络的保护与恢复
为了提高业务传送的可靠性, 可采用保护和恢复两种方式, SDH传送网提供了完整的保护与恢复策略, MSTP也采用基于SDH的保护机制。保护是利用传送节点预先安排的容量, 用一定的备用容量去保护一定的主用容量, 备用资源无法在网络大范围内共享。
3.1 线性复用段保护
线性复用段保护是一种专用保护机制, 它对复用段层提供保护, 适用于点到点的物理网络。一个复用段保护用于保护一定数量 (n) 的工作复用段, 但不能对节点故障提供保护, 它可工作于单端或双端方式。
3.2 复用段共享保护环
复用段共享保护环的工作通道传送业用, 复用段共享保护环需要使用APS协议, 其保护倒换时间为50ms, 分为二纤和四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两种保护方式。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多用于STM-16和STM-64干线网以及中继网, 尤其是二纤在S T M-4和STM-1 6系统中常常用到。
3.3 通道保护环
通道保护环的业务保护是以通道为基础的, 是否进行保护倒换要根据出入环的个别通道信号质量的优劣来决定。通道保护环一般采用1+1保护方式, 即工作通道与保护通道在发送端永久性地桥接在一起, 接收端则从中选取质量好的信号作为工作信号。在进行通道保护倒换时, 只需在接收端把开关从工作通道倒换到保护通道上, 所以不需要使用APS倒换协议, 其保护倒换时间是所有倒换方式中最快的。
3.4 子网连接保护
子网连接保护 (SNCP) 是指对某一子网连接预先安排专用的保护路由, 这样一旦子网发生故障, 专用保护路由便取代子网担当在整个网络中的传送任务。子网连接保护包括利用固有的子网连接保护 (SNCII) 和利用非介入式监测的子网连接保护 (SNC/N) a。固有监测是指利用网络的固有可用信息如连接状态、性能数据等, 来间接地检测连接情况, 能防止服务层故障。非介入式监测是指利用对原来特征信息的只听监测 (非介入) 来直接地监测连接情况, 能防止连接性故障。
4、新一代MSTP的关键技术
目前国内外有MSTP系统设备生产能力的厂家有华为、中兴通信、UTSTARCOM及朗讯等。MSTP设备继承了SDH系列设备诸多优点, 如良好的网络保护倒换性能、对A T M业务较好的支持能力等。同时有新的发展, 第一是支持多种物理接口, 由于MSTP设备负责业务的接入、汇聚和传输, 所以MSTP必须支持多种物理接口, 从而支持多种业务的接入和处理。第二是支持多种协议, MSTP对多业务的支持要求其必须具有对多种协议的支持能力, 通过对多种协议的支持来增强网络边缘的智能性, 通过对不同业务的聚合、交换或路由来提供对不同类型传输流的分离。第三是支持多种光纤传输, MSTP根据在网络中位置的不同有着多种不同的信号类型。第四是提供集成的数字交叉连接交换, MSTP可以在网络边缘完成大部分交叉连接功能。
5、结语
MSTP继承了SDH的诸多优点, 同时又综合了IP的灵活性、ATM的支持能力、SDH的快速自愈和WDM的大带宽等技术优势, 通过多种技术的融合来达到对多业务支持的目的。不但能完成TDM业务的传送, 而且能接入ATM、以太网等分组业务, 实现二层的桥接和交换功能, 完成数据业务的接入和传送, 具有比较突出的技术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
摘要:MSTP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多业务传输平台) 技术是在SDH平台之上传送IP, ATM, TDM等多种业务而实现的技术, 具有协议终结和转换功能, 使运营者可以在网络边缘提供多种不同业务, 具有比较突出的技术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仅对MSTP的功能原理、组网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
关键词:SDH技术,ATM业务,通道保护,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参考文献
[1]吴凤修.SDH技术与设备.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2]陈晓峰.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的技术定位.中国信息产业, 2009
智能用电小区中通信平台建设研究 篇9
通信技术是实现智能用电小区信息交互的基础, 也是智能用电小区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前提和保障。但现有的电力通信平台无法满足智能用电小区中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服务等对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的要求。本文以在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的越富豪庭小区 (以下简称“试点小区”) 的建设为例, 分析了智能用电小区通信需求, 并在国内首次采用无源光网络 (EPON) 、无线微网功率组网等多种通信技术建立整体通信平台, 以有效地支撑试点小区的各项业务, 同时也为智能用电小区的后续建设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1 智能用电小区的通信需求
1.1 通信需求分析
智能用电小区的典型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整个系统可分为后台业务、通信层、终端层3个层次, 其中通信平台又可分为骨干通信网、接入通信网、家庭网络3个部分。
智能用电小区构建的通信平台的各个通信网的需求与方案选择具体如下。
1) 骨干通信网主要为后台业务和小区信息交互提供链路。
后台业务主要包括:配电侧的配电自动化业务、配电变压器监测;用电侧的负荷监控与用电信息采集、95598互动营销服务、电力需求侧管理、自助缴费等;增值部分的智能用电服务、社区服务、三网融合 (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 等。后台业务对通信网的带宽、容量、覆盖范围, 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光纤网络是智能用电小区在城域骨干侧的主要解决方案。
目前上海电网经过多年发展, 35/110 kV以上变电站已基本覆盖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 可满足智能用电小区骨干侧基本通信条件, 尚未覆盖的地区可采用新建光纤网络来满足需要。
2) 接入通信网主要负责各项业务的“最后1
km”接入。配电侧业务接入到配电变压器台区;用电侧业务接入到智能表计、自助缴费终端等;增值业务接入到居民户内终端设备。
小区内配电用电侧通信网尚未有统一的建设模式, 常见的有光纤专网、中压电力线通信、无线专网230 MHz、无线公网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PRS) 等, 均无法承载智能用电小区后台业务。采用电力光纤到户 (PFTTH) 建立强大的配用电侧通信网势在必行, 结合光纤到户 (FTTH) 的技术发展, 无源光纤网络 (PON) 技术成为首选建设模式。
但考虑电力业务的特殊性, 要求PON技术不但具备传输时分复用模式 (TDM) 、IP数据和视频广播的能力, 能透传IEC 60870-5-101/102/103、61850、CDT、DNP等多种电力通信规约, 还能具备承载RS-232/RS-485串口业务的能力。
3) 家庭网络。
居民户内智能交互终端要实现对家电的管理与控制, 就要求家电的控制模块与智能交互终端之间建立符合一定标准的网络通信链路。该技术标准对带宽要求较低, 但是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成本低, 因此电力线载波、无线微网功率组网等技术成为备选方案。
1.2 通信需求估算
以一个典型的配电变压器台区 (包括120户居民、6户三相一般工商业户) 为例, 各业务类型的带宽需求如表1所示。
2 试点小区解决方案
2.1 试点小区建筑电气结构
越富豪庭小区位于上海市峨山路681弄, 是以公寓楼为主的大中型高档建筑, 共5个单元楼, 其中1号、2号单元为商铺, 3~5号单元为公寓楼。
本次智能用电小区建设范围为3~5号单元楼, 其中3号单元楼为20层、4号单元楼为23层、5号单元楼为23层, 每梯有两户, 共计132户居民。
越富豪庭小区3~5号单元楼的B1层分别有3个配电间供各单元楼用电, 采用两段母线供电方式。用户电表置于每层强电竖井内。
2.2 试点小区物理架构
试点小区以智能用电小区的典型逻辑模型为基础, 采用的物理架构如图2所示, 其中将整个试点小区分为后台业务、外部通信、内部通信与内网终端、外网终端4个层次。
2.3 试点小区网络架构
2.3.1 试点小区外部
试点小区的外部通信依据试点小区业务类型以及现有电力通信网络而设计建设, 其中电力内网业务通过上海市电力公司市东供电公司电力通信网接入上海市电力公司信息内网, 业务包括用电信息采集、自助缴费终端等;外网业务通过国网信通公司上海城域通信网接入公共外网, 业务包括智能家居、社区服务、三网融合等。
2.3.2 试点小区内部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要求, 试点小区内部分别部署了2套无源光网络 (EPON) 系统用于承载电力系统内网业务与外网业务, 其中内网EPON系统仅接入到用户表箱, 外网EPON系统接入用户家庭内部。
EPON是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技术, 由光线路终端 (OLT) 、光分配网络 (ODN) 和光网络单元 (ONU) 组成, 采用广播域TDM的方式实现点对多点通信。
内网OLT设备与外网OLT设备均放置于试点小区总机房。内网OLT上联采用FE接口, 连接至内网传输设备, PON口配置6个, 分别连接3个单元的6个分光器。外网OLT上联采用GE光接口, 连接至外网传输设备。
电力内网ONU配置RS-485接口, 放置在楼层弱电竖井内, 使用RS-485线串接至强电竖井内的用户电表; 外网ONU配置FE接口, 放置在楼层弱电竖井内, 使用超五类线入户, 其中家居层中采用光纤入户, 外网ONU设备放置在户内。
2.3.3 居民户内
居民户内的家庭网络内可分为智能家居与三网融合两个系统。智能家居系统以智能交互终端为核心, 一方面利用窄带电力线载波 (PLC) 和无线微网功率组网相结合的方式, 采集家电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实时值并保存, 并可将所需要的数据进行上传;另一方面智能家居主站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 将处理信息下发到智能交互终端以实现用电信息管理、能效管理、家居管理与控制、家庭负荷分析、异常用电分析、社区服务以及水表、燃气表集抄等功能;另一方面以ONU为核心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业务, 接入终端分别为IP电话接入、数字机顶盒转接电视机、家用电脑。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现有电力系统通信网是电网信息及生产调度的基础支撑平台, 以智能用电小区为代表的全新业务需求对电网通信支撑平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研究一体化智能电网通信支撑平台体系结构, 以及如何向智能电网通信支撑平台演进成为当务之急。
1) 小区外侧:
属于骨干通信网, 其承载业务将涵盖生产调度系统、管理信息化系统、互动营销系统、三网融合等。根据通信资源消耗测算, 现有的电力骨干通信网无法满足需要, 骨干网的扩容策略与技术方案需建立统一的规划与标准。
2) 小区内侧:
属于配用电通信网, 其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模式, 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架构和规模化发展。
3) 居民户内:
属于家庭网络, 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标准。计算机通信与家电厂家分别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 比如海尔的e家庭、美的的智能家电等。目前相关行业正在准备成立专门组织机构, 目标是形成开放性的统一标准。
4 结语
1) 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用电环节中的重要内容, 基于电力光纤到户的智能用电小区, 是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实时交互响应、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互动营销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同时与电信和广电运营商的业务合作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2) 在上海建设智能用电试点越富豪庭小区的实践中, 通过“电力光纤到户、能源信息同步”满足各环节的信息交互, 实现电力供应更为稳定可靠、经济优质、灵活互动、友好开放, 具有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电, 提高电能使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提高全社会的能源利用水平, 广泛地推广落实节能减排的战略意义。
摘要:通信技术是实现智能用电小区信息双向互动的重要基础支撑。分析了智能用电小区的通信需求, 以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的智能用电试点小区建设情况为例, 介绍了试点小区的构架及实现方式, 研究了目前智能用电小区通信平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用电,无源光网络,通信平台
参考文献
[1]赵丙镇, 朱彬若, 孙雪飞.采用光通信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地信道[J].供用电, 2010 (增刊) .
[2]黄盛.智能配电网业务需求与技术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 2009 (6) .
浅析福建教育统一通信平台的部署 篇10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教育部门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师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系统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行政管理水平。虽然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各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系统数据无法共享、系统间切换要频繁登录、系统的通信终端越来越多却无法互通等问题随着应用的深入越来越突出。
教育部门的通信系统、办公系统、信息应用系统如何通过同一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系统、终端统一管理?统一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实现这一目标成为可能。
1 福建教育统一通信平台概述
福建教育统一通信平台是为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满足各级教育部门在互联网环境中统一通信、统一认证、数据共享的办公需求而研发的软件平台。
1.1 统一通信
什么是统一通信呢?统一通信是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通信模式。它将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方式(语音、视频、数据)和互联网上分布的各种类型通信方式(邮件、即时消息、Vo IP应用)融为一体,并与用户的信息应用系统融合,创建一个无缝的通讯平台。它让人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任何网络,获得文字信息、数据、图像和音视频的自由通信,从而提升人们的沟通效率。这里“统一”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各种通信功能终端的集成统一;二是指各种通信方式的互联互通。
1.2 统一认证
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应用系统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当初各信息应用系统在开发时都是独立进行的,各系统间数据也无法共享。为了访问信息和完成相应工作,用户要记住各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密码,并在不同的应用系统间频繁地切换、登录。用户使用应用系统的不便性是可想而知的,同时对应用系统的访问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教育系统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登录平台,通过一次认证登录后就可访问所有有权访问的应用系统,避免频繁登录,并且能够保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和惟一性,对于应用系统的访问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防护和用户管理机制。
1.3 福建教育统一通信平台概念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是基于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宽带互联网平台,运用统一通信技术、统一认证技术并与教育信息应用系统融合而推出一项基于网络智能化的软件产品,其结构见图1。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融合了语音、传真、短信、即时消息、数据传输、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功能,使用户不用在各种不同的通信工具和界面之间费力切换,也不用在不同的应用系统间频繁的切换、登录。用户可以在最适当的时候,以最佳方式与他们想要联系的人建立通信,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
2 福建教育统一通信平台业务功能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具有强大的功能,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新的通信功能研发并融合到平台中来。
2.1 统一的通讯录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提供个人和系统通讯录。个人通讯录由用户自行创建和维护;系统通讯录由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收集全省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校)的办公电话号码及该号码的业务属性,同时号码实行实名制管理以保证通讯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系统通讯录以树型结构对号码进行组织、排列,通讯录具有分权分域管理能力,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权限的安全控制能力。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客户端提供通讯录按单位、姓名、业务属性查询功能,同时查询的结果可以做为统一通信的对象进行即时信息、短信息等操作。
2.2 统一的融合终端
用户的办公电话号码作为教育统一通信平台惟一的识别号码(若没有办公电话的用户,可申请虚拟电话号码)。用户可灵活的选用自己的通信终端,如手机,固定电话,PC计算机做为拨打和接听终端,享受多渠道快捷的通信服务,而且当有人呼叫你的教育统一通信平台号码,可以转接到身边的任何临时终端。
2.3 统一的办公应用
即时消息/文件传输:提供点对点和群组文字交流功能,支持协同通信用户双方在线点对点文件传送功能。
短信息:具备短信收发能力,支持离线转发和短信群发等功能。
网络传真:用户可以在教育统一通信平台上直接用电子文档向对方传真机发送传真,或者接收对方传真过来的文件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储。
电话会议:包括预约会议和即时会议,两方通话也可以升级为多方会议。
视频会议:支持召开小规模视频会议功能,同时提供数据会议能力。
2.4 统一的认证登录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通过提供一个完整的用户管理平台和授权、认证体系,实现各应用系统的“集中认证”。用户只需通过一次认证,即可获得相应权限,访问所有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同时平台与应用系统集成方面也将加强,用户不但通过平台能够查看信息并直接登录到应用系统中,而且各应用系统的重要信息也可以通过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各种终端上。
3 福建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部署实例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是一项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工程,在平台部署过程中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严密部署。
3.1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部署原则
为了使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部署有序进行,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由于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电信网、互联网和教育信息应用系统,为了使平台达到高度融合,一定要进行统一规划。平台的研发、部署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根据用户信息化建设现状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的实施。
3.2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部署模式
3.2.1 统一通信主要部署模式
统一通信的技术在不断的完善中,目前统一通信系统的部署主要有三种方式:购买服务方式、自主建设方式、综合模式。
购买服务方式是指用户根据需要向电信运营商购买所需的服务而达到统一通信的目的。这种方式用户不必进行系统软、硬件建设,不必承担运维风险,简便易用,可以迅速提升自身的通讯能力。由于是购买统一的服务,系统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要求,特别是与应用系统的融合需求。
自主建设方式是指根据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接口,统一通信系统软、硬件全部由用户自己部署、管理和控制。这种方式用户系统内各部门间协同程度高,方便与各应用系统集成,整个系统管理方便。但这种方式投资大,对运维技术人员要求高,运维风险高。
综合方式是指用户和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统一通信系统,更强调统一通信平台的融合和集成能力。用户对功能进行细分,软件系统由用户自行建设,硬件系统部分功能由用户自行提供,其他功能由电信运营商提供。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统一通信的质量,而且系统运维风险低,应用系统融合度也相对较高。
3.2.2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部署实施
根据全省教育系统自身需求及信息化建设能力、运维能力,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部署决定采用综合方式。统一通信功能利用中国电信提供的服务,不自主建设硬件系统,语音方面利用现有的模拟电话。同时根据中国电信提供的统一通信接口,组织人员进行教育统一通信平台软件的规划、设计,使该平台能满足教育信息应用系统统一认证和数据共享的需求及教育个性化的定制功能。整个平台的部署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利用中国电信提供的统一通信服务(网络版统一通信系统)进行推广应用,收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电话号码和相关业务属性,建立树型结构的通讯录,并率先实现部分统一通信的功能,同时进行统一通信平台需求分析、功能分析。
第二阶段,在完善教育统一通信平台的需求分析、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组织技术人员根据中国电信提供的统一通讯的接口标准,进行软件系统研发。平台正式启用后,引导用户工作时通过统一通信平台进行协同办公和获取信息应用系统上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3.3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部署经验总结
在平台研发期间,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必须对教育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沟通需求做详细的调研,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对平台进行优化,并为未来功能拓展预留接口。
在平台正式启用后,要重视用户的培训工作,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引导教育系统工作人员使用该平台。因为只有当70%以上的用户使用该平台主要功能时,统一通信才能发挥它的应有功效,形成规模效应。
4 结束语
教育统一通信平台是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该平台,不仅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实现了应用的融合。随着统一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今后监控系统、3G等应用都有可能融合到教育统一通信平台中,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和通信终端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系统数据共享、终端互相通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统一通信平台理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本文描述了教育统一通信平台的概念、功能及部署实例。
关键词:教育,统一通信,平台,部署
参考文献
[1]李永中.发电企业如何部署统一通信平台.商务办公.2009.
[2]赵丹丹,刘烨.统一通信:创建以人为本的沟通环境.发现.
平台通信 篇11
【关键词】专用通信 实训 铁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81-02
一、高速铁路GSM-R实训平台建设分析
(一)高速铁路GSM-R实训平台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机制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在运输生产组织和行车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运输生产效率,基本实现铁路运输组织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就此,铁路通信将进入建设全路数据通信网,实现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重要干线GSM-R无线网络覆盖。
GSM-R系统是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系统将现有的铁路通信应用融合到单一网络平台中,并以此为信息化平台,使铁路部门用户可以在此信息平台上开发各种铁路业务应用。目前GSM-R系统主要业务应用包括:利用话音、调度功能业务、铁路特定业务构建的GSM-R调度通信系统,利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GPRS)构建的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系统、列车调度命令信息无线传送系统、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信息传送系统,利用电路域数据业务传输列车控制数据、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信息系统信息等。
可以看到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GSM-R(为铁路专用的通信网络)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在GSM-R人才需求量方面将不断增加。
(二)高速铁路GSM-R实训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学生受益
通过GSM-R实训平台的建设,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同时该平台提供的培训认证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高含金量的技能证书,为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提供了就业的砝码,同时获得的相关就业推广政策也帮助学员很快实现了就业岗位的优先选择。
2.老师受益
老师对GSM-R实训平台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老师通过对实验平台的使用,增加了自己对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可以很快熟悉现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发展,在相关教学活动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成果,提高自己在学术领域的地位。相关的科研教学成果可以很快转化为社会应用,获得相关效益。
3.学校受益
建设有此平台的高校在教学评估,教学资源库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中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对学院整体教学水平和办学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使学校在本地区同类高校中形成特色教学环境,率先完成优秀学科建设。校企合作等相关措施能够丰富和完善学校教学体系,充分满足广大企业的用人需求。提供的培训认证体系给学校实施双证教学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面对社会开放的培训认证体系,在获得相关效益的同时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帮助学校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4.社会受益
学生的职业能力获得了提高,广大企业就可以很快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优秀人才,直接节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也缩短了整个人才培养的周期,给企业快速布署发展策略提供了保证。
二、GSM-R铁路通信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的方案
(一)项目概述
本次项目主要是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建GSM-R实训室,为科研和教学提供GSM-R试验平台,该实训室主要包含核心网子系统、基站子系统设备。基于该平台实现下述功能:为客专、高速项目系统集成、调试、故障分析提供试验手段;为列控关键技术研究提供试验验证环境;为GSM-R产品研发提供试验验证平台;为GSM-R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科研基地;为国家培养铁路通信领域的优秀人才。
(二)GSM-R解决方案
GSM-R系统的组网如图1所示:
GSM-R实训平台包括核心网子系统,无线网子系统,以及业务子系统等。
无线网子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ZXG10 iBSC,室内型宏基站ZXG10 B8800和室外型分布式基站ZXG10 B8906E,以及无线网管系统OMC-R。
核心网子系统包括ZXWN MSCS、ZXWN MGW、ZXWN SGSN、ZXWN GGSN以及ZXWN HLR设备。
三、GSM-R铁路移动通信实训平台对教学的作用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以企业课程为基础,从中选取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来建立体系架构,设置符合高校专业课程的课时数,建立完整的课程大纲。真正意义做到把铁路课程资源融入高校,让学生在大学正常教育阶段就能获得符合铁路技术要求的职业知识及训练。
企业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华为公司、中兴公司的课程为主,这些课程不再是以传统、孤立的章节形式进行设置,而是通过分析现在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各个技术岗位的职责,把行业技能知识域化。对应不同的域,把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实践内容整合成模块。这种设计让学生学习起来目标更明确,每个模块在教学时,会相应介绍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这让学生在完成通信知识学习的同时能体验到作为企业员工需要做的事情及要求。
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课程体系采用任务驱动力的思想。
任务的设计:在一个模块(对应通讯行业一类职业领域)内,设置了多个任务(小的工程项目),这些任务是在实际工作案例中提炼出来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指导性的案例。
实施环节控制:给出任务——分析(需要的理论支持,需要教师提供哪些帮助 )——制定提交完成计划——实训——汇报(演讲+实际操作方式分组进行)。
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模拟工程项目现场的训练。这样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校阶段具备工程建设的“软素质”,提早感受真实工作环境。
在合作期间,校企双方还可以组成教材审编专家组,选好某一门课程,在企业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研究,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指导手册、课程教案、讲义等教学材料。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GSM-R综合通信实训平台真实的网络环境,整合现有实验设备资源,优化组合和充分共享,实施实验室时间上的真正开放和实验内容(项目)的真正开放,全面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尝试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及德增.现代通信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功民.通信线路[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11
[3]李旭.铁路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11
[4]黄欣萍.列车无线调度通信[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11
[5]蓝茜英.铁路专用通信[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11
[6]王邠.数字调度通信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11
平台通信 篇12
关键词:Android,NDK,JNI,SDK,串口
Android是Google推出的基于Linux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是一个专门针对移动设备设计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一些关键应用。它的软件架构包含四个层次,从高到低分别为应用层、应用框架层、系统运行层和linux内核层,如图1所示。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进程中运行,都拥有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Android发布初期,Google就表示其虚拟机Dalvik支持JNI编程方式,也就是第三方应用完全可以使用JNI调用自己的C动态库,但Google官方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开发者使用这种方法。终于在2009年6月,Google Android发布了NDK,它支持开发者使用C/C++语言开发Android程序。作为Android SDK的一个附加组件提供,开发者必须先安装Android SDK方可使用NDK。NDK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代码的重用性及加快程序的运行速度,这有利于开发者从其他系统上移植软件到Android平台。
1 Android NDK简介
在Android上应用程序的开发大部分基于Java语言来实现。要使用C或是C++的程序或库,就需要使用NDK来实现。NDK是Native Development Kit的简称。它是一个工具集,集成了Android的交叉编译环境,并提供了一套比较方便的Makefile,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C或是C++的动态库,并自动的将so动态库和java程序打包成apk,在Android上运行。有两个理由使用NDK:一是合理的重用现有的代码;二是在程序中某些关键的部分提高执行效率。
Android NDK目前作为Android SDK的一个附加组件提供,开发者须先安装Android SDK方可使用NDK。在Windows平台下进行NDK开发通常会采用Cygwin。Cygwin是一套可以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UNIX/Linux模拟器。运行Cygwin后会出现一个类似Windows CMD的Shell环境界面,可以使用大部分Linux软件和功能。使用它我们可以方便的在Windows平台编译出Linux平台的库文件或应用程序。
2 安装和配置NDK开发环境
2.1 安装NDK
首先要完整安装SDK,尽量升级至最新版本,文中使用2.1版本的SDK。然后下载NDK,官网有三个版本分别是Windows、Mac OS X(intel)、Linux32/64(x86),下载后解压即可使用。文中使用Windows版本的NDK,版本为android-ndk-r5。将它解压到某个目录下,文中我们将NDK安装到D:androidandroid-ndk-r5目录中。
2.2 安装Cygwin
首先去Cygwin官网下载网络安装程序,下载下来以后点击直接运行。安装过程中最关键的是选择需要安装的包,为支持Android NDK的开发,选择Default安装后再安装以下模块autoconf2.1、automake1.10、binutils、gcc-core、gcc4-core、gdb、pcre、pcre-devel、GNU awk。
下面开始将Android NDK配置到Cygwin中。运行Cygwin,修改Cygwin目录下(/home/usrname)的.bash_profile文件,在文件尾部加入如下代码,
然后重新启动Cygwin。输入cd$NDK,如果输出上面配置的/cygdrive/e/android-ndk-r5信息,则表明环境变量设置成功了。接下来就可以用Cygwin来编译我们的NDK代码了。
3 Android NDK开发实例
开发实例是一个Android平台上的收音机程序,该应用通过调用串口API与外围收音机芯片通信,进而控制收音机芯片完成搜台、显示等功能。
Android NDK开发一般有以下步骤:
1)JNI接口设计;
2)使用C/C++实现本地方法;
3)生成动态链接库;
4)将动态链接库复制到Java工程,生成.apk文件。
首先,创建一个NDK工程,然后在这个文件夹下建立jni和src两个目录,jni用来存放我们的C文件,src是调用C库的Java接口文件。接着创建jni/Serial Port.c,该文件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串口的打开和关闭。关键代码如下:
在文件中,函数名这样定义:
jobject JNICALL Java_android_serialport_Serial Port_open,这个是JNI的标准,定义需要按照如下格式:Java_packagename_class-name_methodname
接着创建文件jni/Android.mk.这个文件是我们本地c代码的Makefile。文件内容如下:
LOCAL_PATH:=$(call my-dir)
include$(CLEAR_VARS)
LOCAL_MODULE:=serial_port
LOCAL_SRC_FILES:=Serial Port.c
LOCAL_LDLIBS:=-llog
include$(BUILD_SHARED_LIBRARY)
LOCAL_PATH:=$(callmy-dir)这句用来指定编译的路径通过调用宏my-dir获取到当前工作的路径。
include$(CLEAR_VARS)CLEAR_VARS这个变量是编译系统提供的用来指明一个GNU makefile文件添加这句主要的目的是清理所有的LOCAL_XXX,比如LOCAL_MODULE、LOCAL_SRC_FILES等。在每个新模块的开始处需要添加这句。
LOCAL_MODULE:=serial_port这句定义了模块名称,将来编译的库或者可执行程序就以此命名。如果编译的是动态库或者静态库,那么库名就是libserial_port.so或者libserial_port.a。需要注意的是系统会在生成动态库或者静态库的时候自动添加lib的前缀。
LOCAL_SRC_FILES:=Serial Port.c是列出需要编译的源码文件名。这里不需要列出头文件和被包含文件,因为编译系统会自动为你添加。
include$(BUILD_SHARED_LIBRARY)这句说明将来产生的库是共享库即动态链接库。
接着,我们就可以在cygwin下编译生成库文件了。如图2所示,进入到工程目录下,运行ndk-build命令,生成了名为libserial_port.so的文件。
将该文件安装到工程目录下的libsarmeabi目录中。然后在src目录下编写的serialport.java文件,该文件用于JNI接口调用。关键代码如下:
private native static File Descriptor open(String path,int baudrate)这句申明,带有native关键字,说明该方法是本地方法。System.load Library("serial_port")这句就是用来加载我们的c动态库的。上面声明方法的具体实现就在我们加载的库中。
在完成了上述工作后,我们就可以针对具体应用来使用串口完成数据通信了。文中通过按键搜台,并显示出具体频段。
界面布局采用xml文件来声明,主要包括两个Button和一个Text View视图。
在Button上添加了按键响应,当按下Button时通过串口发送调频信号。
编译运行该工程,就可以生成apk文件了。将apk文件和libserial_port.so安装到Android平台后,运行该应用程序,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4 结论
Android NDK使C语言开发人员也能参与到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中,增加代码的重用性。文中通过搭建串口应用的C代码底层接口,验证了其平台的可用性。但目前NDK还处于初级阶段,官方表示后期将提供更多的库,相信今后Android会对“C组件支持”更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宏伟.Android NDK开发环境实现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5).
[2]杨丰盛.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84.
【平台通信】推荐阅读:
调度通信平台07-08
网络通信平台09-11
信息通信技术平台09-11
应急通信调度平台设计11-08
先进通信计算平台论文11-08
软件无线电通信平台06-07
数据通信网络通信06-05
配网通信中无线通信07-05
通信设备之数据通信07-23
通信监测技术与通信网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