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化疗泵(精选8篇)
便携式化疗泵 篇1
摘要:目的总结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泵入氟脲嘧啶的护理经验。方法我科从2004年开始应用便携式化疗泵用于67例肿瘤患者的持续化疗。结果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 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便携式化疗泵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化疗的毒副反应,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便携式化疗泵,氟脲嘧啶,护理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静脉化疗是最常用的化疗方式, 氟脲嘧啶 (5-FU) 则是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常用药物。由于5-FU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适合采用持续高浓度缓慢静脉给药, 通过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而增强抗癌活性, 从而获得最佳疗效[1]。如果采用普通静脉途径给药, 其输液时间较长, 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 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我科2004年开始将便携式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消化道肿瘤患者67例, 其中男性47例, 女性20例, 年龄27~70岁, 胃癌22例, 肠癌45例。均接受5-FU便携式化疗泵静脉化疗, 持续输注的时间从22~72h不等。
1.2 方法
1.2.1 物品准备
便携式化疗泵 (南通爱普公司生产的便携式电脑输液泵, 容量150m L) 1个, B-D留置针1付, 安舒妥透明贴1张, 静脉输液用具等。
1.2.2 操作方法
包括加液、装夹、设置、排气、运行5个操作步骤。
1.2.2. 1 加液
按照无菌操作规程用注射器将配置好的、所需剂量的药液从管接头注入储药袋, 从输液装置的背面检查储药袋里是否有气泡, 如有气泡必须用注射器将气抽尽后关紧管夹。
1.2.2. 2 装夹
打开驱动装置背后的电池盒盖, 放入两节5号碱性电池关上盒盖, 将手动按键连线插于驱动装置右侧的插孔内。装夹时先将左耳子、右耳子拉到机器垂直或大于90度, 将驱动器和输液装置按圆弧对圆弧面向, 从开口部插到位, 到位后应看到圆弧面贴紧, 从反面可看到夹管机构, 仍回到装夹前的位置, 将左、右耳子复原到位, 连接输液管道, 打开管夹备用。
1.2.2. 3 设置
本装置使用的键盘共有7个键, 其中3个键为单功能键, 4个键为复用键。
1.2.2. 4 排气
在设置好参数, 驱动装置和输液装置及延长管连接好后 (尚未接入人体前) , 按住“止鸣/排气”键约4s, 显示器上出现“排气”, 输液管远端出现水滴后, 松开按键, 排气结束 (储药袋内的气体应用注射器抽出, 应用本功能不能完全排尽储药袋内空气) 。
1.2.2. 5 运行
在设置状态下均可按动“运行/停止”键, 即进入运行状态。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恐惧、忧郁、悲观等不良情绪, 特别是第一次接触便携式化疗泵化疗的患者[2]。护士应有针对性的向患者讲解便携式化疗泵给药代替传统静脉滴注化疗药物的优点:缩短了化疗用药天数, 减去了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携带方便, 患者无需卧床, 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告知患者化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使患者从心理上有所准备并接受这种化疗方法;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化疗知识的宣教, 告知自我护理方法, 说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消除其恐惧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3]。
2.2 便携式化疗泵的护理
持续化疗要取得较好的疗效, 必须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浓度[4], 使用便携式化疗泵可以解决这个护理中的难点, 但必须正确使用: (1) 泵内所加药物剂量应准确, 不要超过泵所限预充量; (2) 配制药液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注药时勿用力过猛, 应匀速注入药物; (3) 使用前要将储药袋及延长管内的空气排尽; (4) 使用前一定要上锁, 以免患者无意触动任何一键, 导致关机或使参数变动, 影响治疗; (5) 使用时确保化疗泵与静脉通路连接通畅; (6) 严禁患者自行调节参数, 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 班班床头交接; (7) 告知患者化疗泵流速的快慢受使用药物的稠度、浓度、温度及化疗泵相对位置的影响, 实际注入速度有10%左右的差异, 属正常现象。
2.3 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向患者解释浅静脉留置与传统静脉穿刺优缺点, 取得患者同意。告知由于化疗泵携带时间长, 5-FU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 渗漏到血管外易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疼痛、输液血管炎性改变和硬化, 一般宜选用前臂走向较直, 容易固定且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故我科采用B-D留置针穿刺, 透明敷贴固定, 尽量避免下肢静脉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穿刺。携泵期间注意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干燥, 注意各接口的密封性, 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 穿刺血管有无发红、疼痛等静脉炎表现。避免碰撞输液部位, 穿刺侧手臂尽量避免拿取重物, 不做剧烈活动, 禁热敷。留置针拔除后应按压穿刺局部5~10min。
2.4 5-FU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
2.4.1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少量多餐, 避免过甜、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多饮水可达2000~3000m L/d。遵医嘱合理正确地使用镇吐剂, 以减轻胃肠道反应。严密观察呕吐物的色、量、性质及大便的颜色、性质、次数, 出现腹痛、腹泻时及时给予解痉、止泻剂, 并做好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护理。
2.4.2 口腔炎的护理
5-FU持续化疗对口腔粘膜的损害较传统化疗要高[5]。因此保持口腔清洁对预防口腔炎的发生极为重要。指导患者每次进食前、后, 睡觉前用温盐水漱口或软毛牙刷刷牙, 去除食物碎屑。鼓励患者进食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饮水以减轻药物对口腔粘摸的刺激。
2.4.3 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
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避免了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 但5-FU对血管和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 易引起静脉炎, 嘱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近心端外涂海普林药膏或外敷硫酸镁或外敷新鲜芦荟[6], 2~3次/d, 同时密切观察局部血管情况, 以便早期发现积极处理。
3 体会
5-FU为抗代谢药物, 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 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 在体内半衰期仅为10~12min。采用普通静脉输注时不能维持有效浓度, 疗效较差, 采用持续化疗的给药方法可以使5-FU匀速、精确地进入患者体内, 不仅弥补了5-FU体内半衰期短的缺陷, 使血药浓度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又避免了传统静脉化疗造成的血浆峰浓度而减轻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临床已证明, 维持输液速度在规定范围并保持输液速度的均衡, 是有效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重要原因[7]。便携式化疗泵携带方便, 下床及日常活动均不受限制, 解决了传统输液需长期卧床而影响日常生活的问题, 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使用化疗泵期间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及预防措施, 可使患者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一定要班班交接, 严密观察, 及早发现毒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 减少对患者人体造成的危害, 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振.恶性肿瘤的化疗治疗与免疫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99-100.
[2]潘雪.癌症患者应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脲嘧啶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 2007, 5 (5) :78.
[3]李卫平.恶性肿瘤患者采用5-FU化疗泵化疗的护理[J].临床老年保健, 2003, 6 (3) :221.
[4]陈丽.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持续泵入化疗的护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6, 3 (9) :188.
[5]崔玉伟.5-FU持续化疗致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2) :206.
[6]兰桂平.化疗泵持续滴入氟脲嘧啶时静脉炎的预防[J].现代肿瘤医学, 2006, 5 (5) :615.
[7]陈利君.输液泵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9) :715.
便携式化疗泵 篇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Ⅱ病区湖北武汉430060)【摘要】目的:比较便携式输液泵和普通输液泵对病人的干扰程度。方法:对50例必须使用输液泵控制药物滴速的病人一天使用普通输液泵,另一天使用便携式输液泵,两天同一时间使用自制问卷进行评定,对比两种输液泵对病人的干扰程度。结果:便携式输液泵在视觉干扰、感觉干扰、生理干扰上对病人的影响程度较小,在噪音干扰和心理干扰上与普通输液泵无显著差别。【关键词】便携式输液泵;普通输液泵;干扰【中国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19-01 输液泵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仪器,用以精确地控制药物的滴速,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目前输液泵的品牌、种类、大小不一,病人对所使用的不同输液泵的反应也不一样,本文就便携式输液泵和普通输液泵对病人的干扰程度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Ⅱ病区2010年1月至5月病房须使用输液泵控制药物滴速的病人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5-69岁,均意识清醒,病情稳定,听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正常,使用药物及药物使用的时间相同。1.2 方法 :便携式输液泵采用静泉便携式输液泵,普通输液泵采用泰尔茂输液泵。60例病人一天使用普通输液泵,另一天使用便携式输液泵,均在使用输液泵8小时后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评定,问卷内容包括输液泵对病人的噪音干扰、视觉干扰、感觉干扰、心理干扰、生理干扰[1]几个方面,每项干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分别记为1、2、3分,评分后累加相应条目分值进行比较。1.3 观察指标:对每一个干扰内容由笔者采用统一的语言进行解释,患者表述,笔者记录。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便携式输液泵和普通输液泵对病人干扰程度得分比较 (x(-)±s)3 讨论3.1 输液泵对病人的干扰:(1) 噪音干扰:输液泵正常工作声音、报警音等都可能产生噪音。监护设备产生的各种噪音不仅影响病人休息,还可能使病人烦躁不安[2]。噪音可以刺激病人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病人感到忧郁、头痛、幻觉、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倒转等,从而影响病人的睡眠和休息[3] 。在本研究中表明,便携式输液泵和普通输液泵相比,对病人的噪音干扰并无明显区别。(2)视觉干扰: 输液泵上闪亮的指示灯能引起病人恐惧不安,精神紧张。病人认为普通输液泵对病人的视觉干扰大于便携式输液泵,其原因可能与普通输液泵操作面板较大,指示灯较亮,在病人视线随意可触及处有关,而便携式输液泵悬挂于病人上方,与药物悬挂位置一致,显示屏小,且体积小,对病人的视觉冲击小。(3)感觉干扰:便携式输液泵造成的压力感,拥挤感与普通区输液泵有明显区别,其原因可能与便携式输液泵体积小,操作程序简便有关。(4)心理干扰:便携式输液泵和普通输液泵相比,对病人的心理干扰比普通输液泵要明显,在调查中有个别病人甚至对便携式输液泵的准确性、安全性提出了質疑。因此,在使用便携式输液泵之前有必要向病人介绍便携式输液泵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5)生理干扰:输液泵及的电源线使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难以保持舒适的休息姿势,使之产生一种强迫静卧和捆绑感,因而产生情感上的忧郁和焦虑[4]。在本研究中,便携式输液泵体积小,方便移动,不使用电源线限制活动,因而对病人的活动干扰较小。总之,输液泵、监护仪等监护设备对病人造成的医源性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使用输液泵等设备过程中,我们要从病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使用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影响较小的设备,增强病人的舒适感,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和需求,减少其孤独感和无助感[5],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病人痛苦。参考文献[1]黄丽.医院监护设备对危重病人的干扰及护理措施[J].西部医学,2005,17(4):410.[2]王益锵.护理新理论新技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3.[3]孙淑兰.监护设备给病人引发的伤害及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34-35.[4]黄震华.心理因素与血管事件[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24(3):22.[5]刘伟,张会芳,郭艳萍.ICU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3):242-243.
便携式化疗泵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52例癌症住院化疗病人, 男36例, 女16例, 年龄30岁~60岁之间, 分别完成3个化疗周期, 其中食管癌根治术12例, 胃癌姑息切除术12例;结肠癌姑息切除术16例, 下颌癌6例, 子宫颈癌术后6例。随机26例PICC联合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化疗组 (观察组) , 26例通过外周静脉穿刺 (留置针) 联合输液泵持续化疗组 (对比组) 。
1.2 物品准备
观察组:PICC导管包1套, 导管型号为4~5Fr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正压接头1个, 无菌手套2副, 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数支, 根据穿刺包不同, 可备止血带、碘伏、棉签、皮尺、20mL注射器、3M粘贴伤口敷料、脱敏胶布。另备百特医药用品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2天输注泵5C1075KJ型便携式微量泵1只, 该泵推速以5mL/h计算。
对比组:BD (24G型) 留置针1个, 3M粘贴伤口敷料, 输液泵1台。
1.3 方案
ECF (表阿霉素+顺铂+5-氟脲嘧啶) 化疗方案组20例;DDP (顺铂) +5-FU (5氟尿嘧啶) +紫杉醇化疗方案组20例;PF (顺铂+5-氟脲嘧啶) 化疗方案12例。5-FU均用便携式输液泵持续24~48h泵入。
2 方法
2.1 观察组PICC置管方法
选择好静脉 (一般选择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 , 患者取仰卧位, 手臂外展90°, 测量插管长度, 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将皮肤外的导管按S型用透明敷贴进行固定, 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封管, 接上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然后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2.2 观察组便携式输液泵用法
打开包装取出单向过滤器及输液泵;取下输液注药口护帽, 将单向过滤器插入药液注入口;将配制好的化疗药从单向过滤器注入囊内;取下出药口护帽, 待管道内空气排尽、出药口有药液滴出时, 盖上护帽;输液泵出药口连接好PICC管端的接头即可。如需同时静脉输入其他液体时, 可用三通管连接进行输液, 并不影响输液泵的工作。
2.3 对比组普通输液
静脉穿刺后, 用3M胶布固定接补液, 把输液管安装在输液泵上, 根据需要调输液泵的参数即可。
3 结果
52例患者均按计划顺利完成化疗治疗, 其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静脉炎症反应 (因初次操作机械性损伤引起的) , 表现为前臂轻度肿胀, 无明显红肿热痛, 经过硫酸镁湿敷和喜疗妥软膏外涂1d后症状消失。而对比组有12例患者出现静脉炎及15例药液外渗, 局部用50%葡萄糖20mL+地塞米松5mg或维生素C, 维生素B12, 4%碳酸氢钠等交替热湿敷。配以红外线照射, 每次30min, 每日2次~3次。使静脉炎在3d左右症状减轻, 7d左右痊愈。药液外渗则先需要局部封闭, 再按以上方法。
观察组患者置管天数最长是300d, 最短是7d, 平均天数180d。拔管原因都是因为化疗疗程结束后拔管的。对比组患者置管天数最长4d, 平均天数2d。两种方法在静脉炎、穿刺点渗血、影响日常活动等方面的发生 (见表1, 2) , 本数据应用SPSS电脑数据处理系统, 采用χ2精确检验, 结果显示P<0.01有显著性的差异。
4 讨论
外周血管保护是肿瘤化疗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普通留置针因位置表浅, 易受患者肢体活动影响, 加上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刺激非常大, 易导致血管发生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 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临床出现血管损伤及疼痛也较常见[1,2]。而PICC置管为化疗患者解决了这一难题。因PICC置管导管远端达上腔静脉, 血管内径较粗, 血流速度快, 化疗药物通过PICC导管注入血管后迅速被稀释, 减轻了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避免了药物引起的外周浅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 患者可在无明显痛苦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整个化疗疗程, 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血管[3]。
患者必需从事一般的日常活动, 常变换体位, 普通输液装置常会给药速度不均匀, 而便携式微量输液泵可携带活动, 解决了传统输液泵需长时间卧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同时下床活动有助于改善由化疗引起的便秘,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且传统输液泵需液量多, 最慢流速是1mL/h, 误差较大, 既不能准确控制药物用量, 也不利于限制液体量。手工推注既不能均匀控制用药也增加护士工作量。便携式微量泵能把药物准确、恒定、持续均匀地带入体内, 既可定时控制药物用量, 避免药物因浓度大小波动而产生的副作用, 又可保证药物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 其以每小时5mL的速度恒速给药, 完全适合5-FU需要持续长时间给药的特点[5], 与PICC联合运用, 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安全,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也可减少护士工作量。
参考文献
[1]苏丹.PICC导管堵塞的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学丛刊, 2003, 3 (6) :60~61.
[2]周瑾.化疗后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华新医学杂志, 2002, 3 (1) :87~88.
[3]于卫华.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 2004, 19:21~23.
[4]董惠娟, 胡佳娜.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11) :58.
便携式化疗泵 篇4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癌症化疗73例, 男性46例, 女性27例, 大肠癌32例, 胃癌20例, 鼻咽癌12例, 食管癌9例, 73例患者均使用外周浅静脉连接化疗泵, 流速为5mL/h, 持续5-氟尿嘧啶48~72h, 21d为1个周期。
1.2 方法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 遵医嘱配置所需的氟尿嘧啶和液体 (液体总量不能超过270m L) 加入化疗泵内, 先将液体加入泵内再将所需的氟尿嘧啶药量加入, 排尽空气后, 标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剂量及配置时间、配置人工号, 在确认静脉留置针通畅后连接化疗泵。
2 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常因病情、化疗的反应不同心理反应也不同,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忧郁、焦虑、恐惧、悲观、消极, 个别甚至出现角色异常[1], 新疗法大多数患者不了解, 甚至不能接受, 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化疗药物及携带化疗泵的目的、作用、优越性、安全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积极配合治疗使化疗顺利完成。
2.2 静脉选择及留置针的护理
选择前臂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 避免在手背、足背、皮下组织少、静脉瓣及肢体关节部位进行穿刺;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 避免胶布卷边、脱落, 减少肢体的剧烈活动, 尽量避免肢体下垂, 以免造成回血堵塞导管[2],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渗液, 局部有无压痛, 保持导管通畅;嘱患者勿牵拉, 以免穿刺导管脱出, 化疗药物外渗。
2.3 化疗泵的护理
注意化疗泵与留置针是否衔接紧密, 泵要妥善固定, 防止泵重量的牵拉导致留置针脱出, 注意化疗泵储药囊外周缩少情况, 了解灌注量, 检查化疗泵是否妥善固定、连接是否紧密、是否通畅, 准确记录泵入时间。
2.4 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大剂量氟尿嘧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及迟发性腹泻, 在化疗前30min使用托烷司琼5mg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预防性用药, 鼓励患者合理进食, 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多食新鲜的水果及黄、绿色蔬菜, 如西红柿、胡萝卜、西瓜等, 少食多餐, 避免煎炸、油腻食品, 每次化疗药输入后, 喝少量牛奶 (约1杯) 有助于改善胃部不适症状[3], 记录患者大便次数及性状, 如每天大便次数超过5次或有血性腹泻的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注意患者水电解质的变化, 作好肛周皮肤护理, 避免肛周皮肤破损。
2.5 静脉炎的护理
由于化疗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常引起周围血管的发炎、疼痛, 沿静脉走向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后期变硬, 成条索状, 据文献报道, 输注化疗药后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 因此在化疗药物泵入期间, 护士应加强巡视, 发现局部红肿、疼痛应及时处理,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肿瘤内科对持续5-氟尿嘧啶患者接化疗泵时, 在穿刺点上方透明胶布外沿穿刺静脉走行预防性的使用施贵宝的多爱敷超薄敷贴敷在皮肤上, 5~7d, 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2.3%, 因其使用方法简单、方便, 实用、不易脱落避免了各种冷、湿敷的麻烦, 容易被患者接受。
3 结论
便携式化疗泵能使5-氟尿嘧啶精确、微量、均匀、安全的泵入体能, 保证氟尿嘧啶的有效的血药浓度, 以提高治疗效果[4];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携带方便, 可放入衣袋、皮包或腰包内, 化疗期间患者肢体活动自如, 不受影响, 在体能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患者乐于接受。该方法较传统化疗方法住院时间缩短,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担及压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 护士每天只要注意化疗泵储药囊外周缩少情况, 了解灌注量, 检查化疗泵是否妥善固定、连接是否紧密、是否通畅, 穿刺点有无红肿, 避免了护士反复配药, 挂瓶、换瓶及排除输液泵电脑故障的时间, 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惠兰.肿瘤病人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1:61.
[2]王建荣, 蔡虻.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93.
[3]丁晋予, 叶娟.紫杉醇联合卡铂周治疗方案用于晚期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J].护理学报, 2007, 14 (9) :54-55.
便携式化疗泵 篇5
1 配置方法
1.1 配置前的准备。
配置人员进入配置间有一定程序, 入室后换鞋、脱去手表和其他饰物, 洗手, 戴双层口罩, 穿上特制的防尘防静电的洁净服, 再穿上防水的一次性防护服, 套上鞋套, 戴薄膜手套和一次性乳胶手套, 用75%酒精消毒双手方可进入配置间操作;配置化疗泵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先用无菌酒精纱块擦拭柜内上下面和四壁, 并在台面上铺一条上面吸水下面防水垫巾以及放置用于收集所有被污染物品的垃圾袋。
1.2 配置时的操作。
1.2.1 根据医嘱准确选择化疗泵, (如果是百特泵应按要求使用过滤器) , 化疗泵应在有效期内, 从灭菌包装中取出化疗泵, 检查各连接部分不得有松动。
1.2.2 从化疗泵的灌注口上取下无菌保护帽, 保留该帽稍后盖回, 取下输注管远端的旋翼帽放好, 然后根据所用溶酶先灌注2/3的量, 待输注管排气完毕盖回旋翼帽, 这样既不浪费药液, 又不会造成污染, 再灌注药物至所需量, 最后灌注溶酶的1/3后盖回保护帽锁紧, 并检查化疗泵及各部件是否有液体渗漏。
1.2.3 在标签上写明药物及溶酶的剂量, 签上姓名, 在化疗泵的空白处贴好, 装入密实袋, 把空安瓿及余药用注射器吸好用密实袋装好一齐送给药师核对。
1.3 配置后的处理。
用过的注射器应单挑套回针头才丢弃, 剩余的化疗药用注射器吸出后丢弃, 操作过程产生的所有垃圾应放在专用垃圾袋封闭并加标识后由专门的人员处理;安全柜用清水以及75%酒精擦拭后紫外线消毒备用。
2 注意事项
2.1 化疗泵的包装开封后应立即使用。
2.2 吸药时药液不能超过注射器长度的3/4, 灌注前必须将针头垂直向上, 轻拉活塞, 使针头中的药液流入注射器内, 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 驱除气体, 排出注射器内空气并取下针头, 尽量让注射器垂直将药液注化疗泵内。
2.3 灌注药液时, 切勿将注射器强压入药液充填口, 以免损坏逆止阀。
2.4 化疗泵基本上都是灌注氟尿嘧啶, 而它是安瓿针, 一般用量是9至18支左右, 加药时最好每抽吸一次就折断几支安瓿针, 不要将所有安瓿针都折断放在台面, 以免倒掉造成浪费和污染, 打开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块包裹。
2.5 在配置中心与临床站着加药不同建议用30 mL注射器, 因为坐着加药用50 mL注射器较难用力。
3 应急预案
3.1 漏水或渗水。加药时发现漏水或渗水现象, 应检查出水的位置, 是否注射器与灌注口含接不紧, 或者是过滤器漏水, 检查清楚后更换过滤器或注射器, 如果无效则应更换化疗泵。
3.2 注射器乳头折断后留在灌注口上, 这是由于操作者加药时没有把注射器垂直将药液注入泵内或者用力不当造成的, 应用无菌蚊钳将乳头钳出。
3.3化疗药物溢出立即用纱块吸干, 用清水洗干净后用酒精纱块擦拭并更换垫巾。
4结果与结论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自2010年7月成立以来, 每天都要充配10余个化疗泵, 而使用的化疗泵有四个不同的品种, 微量泵有可调速和不能调速, 百特公司有2天和5天泵, 由于配置中心单位时间工作量大, 精神紧张, 如果不认真执行规范, 很容易造成差错, 所以我们通过不断规范化疗泵的配置, 提高了工作效率, 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加强了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
摘要:目的 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准确无误配置便携式化疗泵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便携式化疗泵配置方法, 注意事项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便携式化疗泵的集中、规范化配置不仅提高了便携式化疗泵的配置质量, 同时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加强了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
关键词:化疗泵,配置方法,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刘新春, 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0.
便携式化疗泵 篇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0年12月27日发布了YY 0451-2010《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非电驱动》,并于2012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针对流量测量的测试方法目前市面上尚无对应的专用检验设备,且大部分测量设备的设计仅针对一个泵的测量,耗时长,并需要占用独立的软硬件资源,无法满足检测需求。本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检测系统是针对该标准中的“5.1输注泵的准确度”而设计,并增加了批量检验的功能。
1. 要求及测试方法
1.1“5.1.1流量”的要求
平均流量应在标称流量±15%偏差范围内,可调式流量应在标称流量±20%偏差范围内。至少80%的标称容量的瞬间流量应以标称流量±50%的偏差范围内给液[1]。
1.2 测试方法[1]
仪器组成要素如图1所示。
应控制试验的温度条件,把整个输注泵或限流装置置于受控温度或生产商规定环境中。
1.3 目前普遍的测试方法
目前多数检验中心和生产企业的测试方法是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读取电子天平的读数。这种方法仅可针对一个泵进行测量,一方面若仅使用一台测试设备,所有测试过程必须串行进行,耗时长(一个泵的测量可能需要3~4天时间,多个泵则会成倍数增加);另一方面若对多个泵同时进行测量,不但需要配备多台电子天平,还需要与之匹配的电脑及软件,占用大量测试空间,软硬件资源浪费严重。
对此,我们提出一种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检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使用无线通讯技术,通过一台计算机及一个应用软件,实现对多台电子天平的读数。
2. 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
2.1 工作原理图
如图2所示,本设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实现计算机与电子天平之间的数据对接,通过计算机发出同步信号采集电子天平的读数,最后计算得到结果保存于Excel文档。
2.2 电路设计
2.2.1 电路设计
2.2.1. 1 模块及元件选型
(1)无线通讯模块选型
标准中规定了需要在温度可控的测试环境中进行,因此即使对多个泵进行检测,也宜在同一环境中进行,测试距离不宜过大。因此,我们选用无线射频的通讯方式。
UR24A是采用TI2.4G低功耗RF芯片和STM8集成的低功耗无线模块,采用串口通讯方式,不用编程直接实现无线传输,还兼备体积小等优点。
(2)天平端外壳选型
本测试系统采用的是赛多利斯CIC-01系列工。业天平,其数据输出口为DB25的串行通讯口。因此在无线模块转串口的设计选用并口DB25通讯插座外壳可以简化开发过程,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3)天线选型
本设计选用广泛应用于无线路由、无线网卡上的SMA接口3dB增益的全向天线。
(4) USB集线器
由于本设计采用四通道的无线通讯,为了不占用过多计算机的USB接口,选用通用USB2.0一分四的USB集线器进行改装。
2.2.1. 2 电子天平端通讯模块电路原理图
如图3所示,电子天平通讯模块充分利用电子天平并行信号口中第13针为5V的条件,用作通讯模块的供电源,同时使用HT7533稳压芯片为UR24A无线模块提供3.3V电源。利用电平转换芯片SP3232将电子天平端的RS232的电平与UR24A无线模块端的TTL电平进行转换,实现通讯。
2.2.1. 3 计算机端通讯模块电路原理图
如图4所示:本设计采用USB转TTL电平的PL2302芯片实现计算机与UR24A无线模块对接。
2.2.2 PCB设计
2.2.2.1电子天平端通讯模块电路PCB设计
电子天平端通讯模块电路PCB设计如图5,根据并口DB25的规格及尺寸设计。
3. 软件设计
3.1程序份计
主程序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3.2 程序界面,如图7。
4. 组装
5. 结论
目前,该检测系统可对4个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同时进行检测,并能够按照标准要求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证明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在解决目前的测试需求上具有可行性,同时该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便携式化疗泵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8月份共55例, 男性43例, 女性12例, 其中锁穿18例, PICC 20例, 输液港17例。结肠癌22例, 直肠癌14例, 胃癌5例, 肝癌2例, 肠癌合并肠梗阻4例, 肠道肿瘤合并腹泻5例, 肠道肿瘤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5-FU泵入有43次, 善宁或奥曲肽泵入22次。9月份共有54例, 男性40例, 女性14例, 其中锁穿21例, PICC 18例, 输液港15例, 其中结肠癌20例, 直肠18例, 胃癌3例, 肝癌1例, 肠癌合并肠梗阻4例, 肠道肿瘤合并腹泻5例, 肠道肿瘤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5-FU泵入42次, 善宁或奥曲肽泵入21次。10月份58例, 男性46例, 女性12例。其中锁穿26例, PICC 24例, 输液港8例, 其中结肠癌18例, 直肠21例, 胃癌6例, 肝癌4例, 肠癌合并肠梗阻3例, 消化道肿瘤合并腹泻5例, 消化道肿瘤合并消化道出血2例。5-FU泵入49次, 善宁或奥曲肽泵入19次。三组患者均为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 从年龄、性别、病种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肠道恶性肿瘤者化疗使用5-FU方案为5-FU 3.5~4g+生理盐水至240m L泵入, 持续泵入48h。使用善宁或奥曲肽患者通常用0.9%生理盐水240m L+0.6g泵入, 持续48h/泵, 疗程为1~2周。采用美国百特公司的便携式输液泵, 以5m L/h速度, 持续泵入48h。
1.2 方法
1.2.1 QC小组成立
2012年7月成立QC小组, 小组成员10人, 其中主管护师2名, 护师5名, 护士2名, 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按工作责任分工主要分为调查组、培训组、宣传组。调杏组负责进行调查表格设计与临床调查, 并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小组全体成员再对数据分析情况进行讨论。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措施;培训组对需要改进的项目或平时存在的误区进行培训纠正;宣传组负责将培训组要加强培训的效果需宣传的工作进行宣传, 以加强培训与健教的效果。小组设秘书一名, 负责文书的记录及会议的通知。
1.2.2 选题理由
5-FU已经成为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便携式输液泵则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可靠的给药途径。有文献报道5-FU与生理盐水配伍后48h内含量为98.16%, 因此在48h内输注配伍药, 药效较可靠[2], 临床实践中持续使用便携式输液泵化疗时间长, 患者活动多, 临床护理中, 由于使用便携式输液泵时出现针头与留置针肝素帽分离后不但导致药物外流, 影响总剂量, 如果发生在夜间, 甚至会被针头刺伤的危险, 由于我院使用的一次性头皮针长期接触皮肤后会软化易打折, 导致输液中断、带泵时间延长, 不但影响疗效还增加住院时间, 同时可能影响医护患关系。经QC小组成员讨论, 以“减少便携式输液泵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影响因素”为课题, 遵循PDCA的原则, 通过调查、要因分析, 制定护理对策、效果检验方法以及巩固措施的护理方法, 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2.3 现状调查
2012年8月我科使用便携式输液泵患者共65次, 其中异常发生头皮针头与深静留置管分离至药物外渗17次, 及管道折叠15次、至带泵时间延长患者有17次。
1.2.4 要因分析
通过现状调查, QC小组成员从人、环、法、料四方面进行分析, 确立主因:①人方面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 由于长时间不间断携带, 患者难免活动增多, 夜间睡眠无意识翻身牵拉管道, 及保护意识不强, 缺乏知识。护士方面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不足、健康教育内容欠完善、对患者的评估不足、患者信息来源不足并不被重视、健康宣教及评价不到位。②环境, 部分患者穿衣衣领高或衣袖太窄, 夜间不利于护士观察和操作。患者穿刺部位汗多或干燥影响胶布粘性。③方法:无操作的流程指引、无规范化培训。④材料:科室使用一次性头皮针连接留置针肝素帽后经长时间接触人皮肤后变软, 易用被牵拉导致打折, 影响流速。
1.2.5 制定护理措施
①改变传统连接方法, 利用三通管代替一次性头皮针头, 实行无针头连接法。具体操作方法:用5m 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3~4m L先将三通管进行排气, 已加药的百特泵输液管路末端接头翼状帽取下待排尽输液管路内气体后与三通管连接, 转动三通使管路为关闭状态, 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将连接好并排气成功的三通、百特便携式输液泵与患者深静脉导管连接, 根据置管方式不同采用不同方法。与PICC及锁骨下静脉穿刺及颈外静脉穿刺连接时把深静脉导管未端肝素帽旋开、弃丢, 用0.5%碘伏消毒导管未端后与三通管相接, 旋紧。连接成功后用胶布予抬举法将三通管与体表皮肤固定, 此时输液泵的流量限速器与皮肤贴近, 防止输液过程因温度变化影响流速[3]。与输液港患者连接时直接与蝶型针 (一种与输液港配套的注射针, 其针尖为特殊设计的面, 不易损伤输液港的硅胶穿刺膜) 延长管未瑞直接连接旋紧, 不需三通管。②实施全员培训, 先在小组内进行培训, 确保每位成员在理论和操作技能方面都掌握, 然后由培训组员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包括实习生在内。培训要求操作技能要实行一对一培训, 包括三通管排气, 连接技巧, 胶布固定方法及原因, 外出活动、睡觉时输液泵放置位置等。③制定操作流程, 包括操作流程图, 实施操作规范化, 标准化。④宣传及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使用三通管连接输液泵的优点及需配合要点。例如行输液港、锁骨下静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穿刺患者尽量穿开胸上衣, PICC患者穿衣袖稍宽的衣服等, 告知可能影响输液泵的因素如用热水袋, 使患者得到配合。
1.2.6 效果检验
活动中期9月进行调查分析, 与8月分相比63次使用输液泵患者中仍延长带泵时间的有5例, 管道折叠3例。针对存在问题再通过调查、要因分析, 制定护理对策、效果检验方法进行在便携式输液泵外出放置位置作出进一步规范, 外出活动时将便携式输液泵放进胸前口袋内, 锁骨下静脉穿刺及颈外静脉穿刺及输液港放于枕傍, PICC置管患者放于床傍, 靠近PICC穿刺口位置。保持储液囊与接头处同一水平线, 可提高便携式输液泵的流速精度[4]。对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上仍欠缺规范化进行再培训。
1.2.7 巩固措施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 更新新知识及操作技能, 随时抽查现场患者, 检查操作是否规范化。
1.3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采用χ2、t检验。
2 结果
通过8、9、10月份使用便携式输液泵出现异常发生针头与深静脉留置针分离及管道折叠及便携式输液泵流速等因素导致带泵时间延误进行分析, 10月份患者在针头与留置针分离、管道折叠、带泵时间延长与8、9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10月份患者在针头与留置针分离、管道折叠、带泵时间延长与8、9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3 讨论
通过QC活动, 人人参与, 群策群力, 遵循PDCA循环模式, 在护理活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使护理质量等到提升, 解决了便携式输液泵输注过程中出现异常发生针头与深静脉留置针分离及管道折叠、外渗及便携式输液泵流速等影响因素。提高便携式输液泵携带过程时间准确性和安全性和疗效性。
通过这次QC活动, 令我深刻体会到护士不再是按医嘱机械式加药, 发药、打针等被动执行着辛苦又乏味工作, 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并从成功中获得自信和快乐、激发出我们的积极性, 使每个人的智力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应用于临床, 受益于社会。QC活动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提高便携式输液泵携带过程时间准确性和安全性, 防止输注过程中出现异常发生针头与深静脉留置针分离至药物外流及管道折叠及便携式输液泵流速等影响因素至带泵时间延长。方法 成立QC小组, 根据科室存在携式输液泵携带过程输注过程中发生不良护理问题, 通过调查、要因分析, 制定护理对策、效果检验方法以及巩固措施等减少便携式输液泵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影响因素。结果 便携式输液泵输注过程时间延误率由27.93%下降到2.94%, 输注过程针头分离率由18.46%下降为0, 输注过程管道折叠率由20%下降0。结论 开展QC活动, 对提高便携式输液泵携带过程准确性, 增加化疗疗效, 增加患者安全性, 提高护理质量,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QC活动,便携式输液泵,护理
参考文献
[1]邢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 (2次修订版)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45.
[2]梁燕芳, 孔令瑞, 黄小华, 等.氟尿嘧啶与6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5 (2) :38-39.
[3]钱一丹.便携式输液泵临床应用中流速异常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浙江医学教育, 10 (3) :30-31.
便携式化疗泵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1~2011-10气管切开术的患者65例, 男25例, 女40例, 年龄50~70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 观察组35例, 患者在年龄, 性别, 病情严重程度, 人工气道的建立时间, 病室温湿度及保证机体正常摄入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间断气道湿化法
用50m L注射器抽取湿化液, 与除去针头后的硅胶管相连, 每次推注湿化液0.5~1m L, 每间隔0.5~1h重复使用。
1.2.2 持续气道湿化法
利用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
1.2.2. 1 使用原理
便携式输注泵是由单向阀加药装置, 弹力贮液装置, 限流装置及管路组成, 输注泵依靠输注泵储液囊的自身收缩力 (储液囊是由硅胶材料制作) 和微量控制管来控制流速, 箭头所指的流速为所选流速从而达到持续湿化的作用, 见图1。
1.2.2. 2 操作方法
将配好的湿化液, 由注射器抽取后通过输注泵加药口注入储液囊内, 将输注泵前端与除去针头后的硅胶管相接, 排除管路中的空气, 调整流速8~10m L/h, 插入气管套管内6~8cm, 持续恒速滴入气道[2], 然后将输注泵前端的小夹子夹取在床旁或枕边固定, 输注泵储液囊容积一次为100m L。
1.3 湿化液的种类
临床常用的气道湿化液有0.45%氯化钠溶液:1.5%碳酸氢钠溶液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干痂或血痂时用2.5%碳酸氢钠溶液稀释痰液效果最好。0.45%氯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 符合呼吸道的生理需要, 因而吸入时可使呼吸道痰液稀薄, 保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 0.45%氯化钠溶液, 不易引起痰痂痰栓, 减少了肺部感染, 同时痰液稀薄不需重复吸引, 减少了吸痰的频率, 也降低了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发生1.5%碳酸氢钠溶液具有碱性皂化功能能够软化痰痂, 促进黏蛋白的降解, 使痰液稀薄, 用于痰液较黏稠时的湿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加强呼吸道纤毛摆动, 增加清除分泌物的能力, 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改善呼吸, 且不良反应小, 具有推广作用。
1.4 湿化效果
湿化效果观察指标:通过观察每日平均吸痰量, 每日平均吸痰次数, 判断痰液湿化效果及满意程度。湿化满意时, 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 有效清除分泌物, 痰液稀薄, 中等量吸引时顺畅, 气道通畅;湿化不足时, 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 痰液黏稠量较少, 痰痂形成, 吸引时不顺畅, 呼吸粗大;湿化过度时, 痰液过分稀薄, 量多呈水样, 频繁刺激性咳嗽, 表现为患者呼吸急促, 肺部听诊湿罗音。
1.5 痰液稀释度评判标准[3]
Ⅰ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 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痰液较Ⅰ度黏稠, 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 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痰液外观明显黏稠, 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 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Ⅰ度气道湿化量4~6m L/h, Ⅱ度6~8m L/hⅢ度8~10m L/h。根据痰的性状及残留情况, 以此来判断痰液稀释的效果。
2 结果
两组气道湿化效果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后, 呼吸道原有的生理湿化屏障功能丧失, 吸入的气体未经湿化而进入呼吸道, 由于水分的蒸发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 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活动受限, 呼吸道黏膜损伤, 痰液不易咳出或吸出, 形成痰痂堵塞气道, 诱发肺不张, 肺感染程度随着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间断气道湿化, 稀释痰液的效果短暂。短时间内进入气道的湿化液在湿化痰液的同时部分被呼出的气流带走, 且在湿化间期内, 由于水分的不断丢失, 痰液逐渐浓缩黏稠, 不易咳出, 干燥后, 形成痰痂, 部分或完全堵塞呼吸道, 影响呼吸;同时也造成吸痰频率及时间的增多, 由于排痰不畅, 反复地吸痰, 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破坏, 增加感染的机会;由于注射器推药速度不易控制, 湿化液过少时湿化液停留气道中, 过多则引起刺激性呛咳, 影响湿化的效果。观察组采用了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 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湿化的生理需要, 使气道完全处于一种湿化状态。经充分湿化的痰液随正常的咳嗽分次咳出, 减少了吸痰次数, 减少了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由于持续气道湿化每滴液量极少, 且沿内套管管壁缓慢流入气道, 对气道刺激小, 避免了刺激性咳嗽同时也减少了呼吸道黏膜出血发生的机会, 病人无不适感;有效减少气道湿化不足或过度导致的并发症使气道保持了良好的湿化状态, 利于痰液稀释及时排出, 保持气道通畅, 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总之, 气管切开后有效湿化及正确的的湿化方法非常重要, 不仅能使呼吸道保持正常的屏障功能, 痰液及时咳出或吸出, 气道通畅, 维持正常的血氧供应, 同时减少了呼吸道黏膜出血与肺部感染的机率, 而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良好, 固定简单 (前端的小夹子可随意夹取) , 不受翻身及体位等因素的影响。省时省力, 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输注泵持续湿化在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持续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法为观察组与间断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法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气道黏膜出血, 刺激性咳嗽, 肺部感染等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输注泵持续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法, 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输注泵,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观察
参考文献
[1]唐志清, 黎秀容, 卢少贞.人工气道病人的气道湿化方法研究[J].临床护理, 2006, 12 (10) :129-130
[2]胡艳宁, 王秀葵.气道内持续微量注射泵推注湿化液的临床效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1 (1)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