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爆发

2024-10-03

智能穿戴设备爆发(共10篇)

智能穿戴设备爆发 篇1

智能可穿戴设备经历了2014年到2015上半年的热炒阶段, 已开始通过产业链的全面合作和不断面世的新产品, 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消费终端市场规模。

而8月初最吸引眼球的新闻无疑是诺基亚推出可穿戴设备的消息, 有媒体分析, 鉴于可穿戴设备将主要运行于Android系统之上, 诺基亚也开始在可穿戴市场积极布局。

操作系统的定制关键

然而, 适合智能手机的Android操作系统并非适合手表、眼镜等正在多元化发展的可穿戴产品, 尤其是下一步的规模发展。对此, 在Android操作系统领域扎根多年的播思通讯, 作为高通、TI在可穿戴产品开发上的合作伙伴, 今年也将一部分战略重点放到了智能手表与智能眼镜的垂直领域合作上。

播思通讯商务副总裁王暾坦言, 鉴于原生Android系统与可穿戴设备功能尚无法完全匹配, 定制化操作系统将成为主流。

尽管可穿戴设备形态已经延伸得越来越广泛, 例如从手表、眼镜、鞋, 到衣服、头盔、耳机等, 但无论是智能温度计这类简单的功能, 还是虚拟显示头盔这类复杂的功能, 都不是独立的设备, 而一定是联网的设备。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日益强大, 也为可穿戴产品提供了很好的联网应用条件。

此前对可穿戴设备有深入研究的业内专家曾给出过可穿戴产品在联网计算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包括功耗、联网、人机交互、数据采集、体积等, 都是目前发展得最火的手表、眼镜产品在操作系统上考虑最多的问题。“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其中的软件问题, 操作系统是计算资源管理者, 更应该考虑应用的友好性。”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多位终端领域人士的认同。

对此, 王暾也表示, 所有的可穿戴产品都有其技术门槛, 例如材料、电池、软件、应用舒适性等, 用户都会有高要求。但归根结底, 可穿戴产品要在特色应用上有亮点, 并且要代替一部分手机的功能, 其对操作系统也有新的要求, 例如要从软件到硬件都能对功耗有良好的管理, 在联网功能上要更为便捷, 从语音交互等功能扩展到更多的人机交互功能上, 与云计算技术结合让信息和数据有效利用起来。

可穿戴功能3年后完善

在此战略下, 播思与高通和TI芯片企业的合作也在加深, 据悉, 近期业界还会推出一款基于高通芯片的智能手表, 除了主流应用, 还将支持移动支付、指纹认证等功能。

而下半年, 基于定制化的轻量级Android操作系统, 播思正在与TI合作开发一个智能眼镜的雏形产品, 在产品功耗的控制上做了很多技术研发, 并优化眼镜专用芯片的处理能力。

“我们也在与产业界探讨如何让可穿戴产品变得更酷更炫的同时, 又能解决更多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预计未来3~5年, 可穿戴功能会有很大的完善。”王暾预言。

智能穿戴设备爆发 篇2

基于对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调研分析,Frost & Sullivan近日发布了《2013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对于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进行了细分,预测了各细分市场的规模,详细剖析了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驱动和阻碍因素,同时介绍了现阶段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格局。

智能穿戴设备,是一种可以穿在身上或贴近身体并能发送和传递信息的计算设备,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实现人与物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智能穿戴设备分为生活健康,信息咨询和体感控制类设备。其中,生活健康类的设备有运动、体侧腕带及智能手环;信息资讯类的设备包含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体感控制类的设备包括Kinect、Leap Motion等体感控制器。

Frost & Sullivan指出,中国是智能穿戴设备的新兴市场,2012年市场规模为8.9亿元。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预测到2015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可达26.1亿元,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30.9%。从细分市场看,生活健康类可穿戴设备最为热门,预计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33.5%;信息资讯类的穿戴设备虽然在2012年只有2.8亿的市场规模,但伴随着谷歌眼镜的发布将迎来市场爆发点,预计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47%。

报告指出,智能手机的增长是穿戴设备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全球目前智能手机数量超过2.5亿部,均可作为连接可穿戴设备的枢纽,这将大大推动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此外,智能穿戴设备可检测用户体温、血压、心率等数据,辅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加以分析,为用户提供医疗健康方面服务。这也将极大推动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同质化,阻碍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智能穿戴设备爆发 篇3

正如智能手环一样,我相信长时间使用后,其数据的累积和变化会对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巨大的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困惑,最典型的便是我需要每天都站在秤上测试,这看似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对于一款应该为生活带来便利的智能设备来说,它却给我带来了不便——我每天需要想着测试,需要站在上面一会儿,如果中途我一段时间出差了,或者由于忙乱忘了测试,那么我就获取不到信息。

为什么本来应该为我的生活带来便利的智能设备,却需要花费我不少精力,以至于给我带来了一些不便?这真是一个悖论。科技的使命是解放人类,而非奴役人类,可现在我们却越来越被科技所奴役,智能手机让我们一刻离不开屏幕,可穿戴智能设备让我们越来越“臃肿”,云服务让我们越来越没有隐私。难道科技就真的不能让人越来越轻松吗?

就可穿戴智能设备来说,它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的负担了。拥有钢铁侠那样的装备当然让人向往,可你并不真的想穿着它上班、吃饭、约会甚至睡觉吧?可现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却恨不得我们这样,比如智能手环。

看看我们身边的智能设备吧,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秤、智能牙刷、智能耳机、智能跑步机、智能榨汁机……如有必要,任何一种与人类接触的工具在云时代都可以成为智能设备。

比如筷子,当它成为智能筷子之后,那么它就可以监测你每天吃饭时候的动作频率,当数据足够大的时候,它就可以预测你吃每顿饭时的平均动作次数和频率。如果某一天你遇到了美食,夹菜的动作次数多于平时,它可能就会震动提醒你:吃得过饱可能导致肥胖,我观察到你今天的动作次数多于平时,请您酌量夹菜以避免肥胖。这个提醒是好还是坏呢?对于身体健康它可能是好的,但也许你就再也找不到曾经那种狼吞虎咽的吃货感觉了。

同样的例子也许还有智能水杯、智能牙刷等等。上面的例子也许令人恐慌,以下则是体现可穿戴智能设备意义的例子。

日本先进工业技术研究所的教授越水重臣和他的工程师团队,通过在汽车座椅下部安装总共360个压力传感器以测量人对座椅施加压力的方式,把人体臀部特征转化成了数据,并且用从0-256这个数值范围对其进行量化,这样就会产生独属于每个乘坐者的精确数据资料。这项技术可以作为汽车防盗系统安装在汽车上。有了这个系统之后,汽车就能识别出驾驶者是不是车主;如果不是,系统就会要求司机输入密码;如果司机无法准确输入密码,汽车就会自动熄火。

我们姑且称这个座椅为智能车座吧。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存在固然是有意义的,它的市场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但无限的想象空间给我们带来的也许是无限的奴役。想象有一天,你带着智能眼镜、智能帽子、智能手表,穿着智能衣服、智能鞋子,拿着智能筷子与女友到一个饭店约会,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当人们意识到可穿戴智能设备给人带来的不是便利,反而是困扰的时候,它的发展就来到了第三阶段。正如万物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一样,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也已经变得无限少,直至消失。

到时候你不需要智能眼镜就能获得眼前东西的一切信息,因为你的眼睛本身就已被植入芯片而成为智能眼;你不需要智能手环就能知道你现在及未来的身体状况,因为你的身体无时无刻处于联网状态,到时候你就像玉帝一样随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对自己的未来了如指掌,这一切或许只是因为你的体内植入了一个小到看不到的芯片--这是你唯一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那么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便满足了人类的本能,到时候我们也许甚至会重新定义宗教。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应用 篇4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可以穿在身上或贴近身体并能发送和传递信息的计算设备,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实现人与物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智能可穿戴设备分为生活健康、信息咨询和体感控制类设备。其中,生活健康类的设备有运动、体侧腕带及智能手环 ;信息资讯类的设备包括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 ;体感控制类的设备包括Kinect、Leap Motion等体感控制器 [1,2,3]。

1.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种类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规划出不同的类型[4]。

1.1 应用功能

1.1.1 人体健康、运动追踪类

Nike+ 系列产品和应用(Fuelband)、JawboneUp、叮咚手环、Glass Up、Fitbit Flex。以上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通过传感装置对用户的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做出记录和评估,大部分需要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链接显示数据。

1.1.2 综合智能终端类

Google Glass等。这些综合智能终端类设备也需要与手机相连,可是功能更加强大,独立性更强,未来将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导产品。

1.1.3 智能手机辅助类

Pebble等,这些智能手机辅助类可穿戴设备作为其他移动设备的功能补充,一方面必须与智能手机等设备配合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简化智能手机的操作。

1.2 佩戴位置

按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佩戴位置进行分类,虽然分类方法缺乏依据,但是其分类方法相对简单、界限清晰。主要有手(臂)环类 :主要以一系列运动记录手环、臂环为主 ;手表类 :Pebble等辅助类智能设备 ;眼镜类 :主要是以GoogleGlass等为主的新型智能终端 ;智能服装类 :主要由Geek开发,几乎没有正式发布的产品,例如可以通过转化太阳能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比基尼、靴子等。

1.3已发布智能可穿戴设备 [5,6,7]

1.3.1 Google Glass& 微软眼镜

Google Glass内置GPS、动作传感器、摄像头等,可以指路、好友互动、拍照和拍摄视频,并与Google其他服务紧密集成,更是增加现实体验感。

微软眼镜命名为“Monocle”,该智能眼镜可以在观看实况比赛过程中,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增强现场体验感。

1.3.2 Nike+ 和 i Watch

Nike+ 和i Watch为智能运动手环。Nike+ 是一系列可穿戴设备和应用,主要为用户提供运动记录和数据分享等功能,产品包括 :Nike+Sport Watch GPS、Nike+ Running应用程序、Nike+ Sport Band等 ;i Watch所能实现的是简单的数据通信和中转。

1.3.3小米智能鞋和Heapsylon

小米智能鞋是由小米公司推出,该智能鞋能与小米手机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测算路线,还可以测算出跑步时的心率等情况 ;Heapsylon则是可以测量跑步者的步数、步距、速度和消耗的卡路里的智能袜子。

2.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技术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可划分为感知层、个人服务层以及后台服务层等[8,9],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语音识别、眼球追踪、骨传导技术、低功耗互联技术、裸眼3D技术、高速互联网和云计算以及人体芯片等[4]。

2.1 技术层次

2.1.1感知层

通过各种类型感知设备获取人体相关信息,交由数据预处理模块处理。预处理包括:A/D转换、标示、封装等。由于人体相关生理参数和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监测用户的生理参数、并且“知道”用户处在何种运动状态下,可以区分人体是由于剧烈运动引起的生理异常或疾病引起的病理性生理异常,对准确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感知层应包括生理参数传感器、运动状态传感器。

2.1.2 个人服务层

个人服务层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中心,面向的人员是穿戴者,包括 :生理信息诊断模块、运动状态与危险动作识别模块、历史运动状态与事件队列、决策模块、报警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生理和运动监测模块对应不同的分类器,执行相应的分类算法,然后将该分类结果放入历史运动状态与事件队列中。决策模块从该队列中取出生理状态和运动状态进行判断。感知层和个人服务层的处理单元之间连接用短距离通信方式,如Blue Tooth、Zigbee ;个人服务层和后台服务层之间的互联采用远距离通信技术,如Wi Fi、3G或4G。

2.1.3 后台服务层

后台服务层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心,面向的人员主要有系统管理者和医生。功能单元主要有系统管理模块、服务响应模块、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服务相应模块对多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服务、个人用户的既定服务 ;系统管理模块对多个警报信息进行分类、识别、优先级处理,以便用户能得到实时的救助 ;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负责为各个功能模块提供数据支持。

2.2 关键技术

2.2.1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常见于一些移动操作系统、软件和部分网站,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在输入上和人机交互时取代键盘和手写,真正“解放人类的双手”,提高效率。

2.2.2 眼球追踪

眼球追踪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心理学领域。眼球追踪技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出现,将有可能催生出比触屏操作更“直观”,比语音操作更“快捷”的操作方法。

2.2.3骨传导技术

骨传导技术一直以来是一项军用技术,通过震动人类面部的骨骼来传递声音,是一种高效的降噪技术。

2.2.4低功耗互联技术

现已成功商用的蓝牙4.0可以很好地解决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能耗问题。蓝牙4.0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可穿戴设备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距离更远。

2.2.5裸眼3D技术

裸眼3D摒弃了笨拙的3D眼镜,使得人们可以直接看到立体的画面。通过时差障壁技术、柱状透镜技术和MLD技术,用户可以在液晶屏幕上感受清晰的3D显示效果。

2.2.6高速互联网和云计算

当宽带或移动互联网速度接近甚至超过硬盘读写速度的时候,通过终端访问云数据就像读取自己硬盘里的东西一样容易。较大运算量的任务将在云端处理,再将处理结果发送到终端呈现在用户眼前。这样可大大降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成本并减少它的体积。

2.2.7人体芯片

人体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医疗领域,但目前因为体积和安全的原因,人体芯片技术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3.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

3.1 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链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业服务链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屏幕、电池、设备厂商、系统平台以及营销模式等方面[10],主要的参与者及相关品牌如图1所示。

3.2 市场分析

中国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新兴市场,2012年市场规模为8.9亿元。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预测到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可达26.1亿元,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30.9%。从细分市场看,生活健康类可穿戴设备最为热门,预计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33.5% ;信息资讯类可穿戴设备虽然在2012年只有2.8亿的市场规模,但随着谷歌眼镜的发布将迎来市场爆发点,预计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47%。中国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市场之一,预计未来三年将实现35% 的年复合增长率。从电子终端演进趋势上来看,智能手机已经步入成熟期,厂商陷入了硬件参数比拼之中,产品形态和功能并未有颠覆性的创新。而作为新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并且符合用户“高便携性”的需求,极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的电子终端产品[11,12]。

3.3 国内外主流健康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国内外主流的健康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及支持系统包括Google Fit、Apple Health Kit、阿里健康云、腾讯健康云等[10],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4.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4.1 存在问题

尽管智能可穿戴设备被炒得火热,但是该领域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应的产业链、商业模式等都没有成型[4,10]。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1 多为智能手机“配件”,独立性不强

大部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大多是智能手机的辅助工具,一部分是对智能手机功能的拓展,一部分是对智能手机功能的平移。如小米智能手环,仅仅是对智能手机部分功能的平移。通过蓝牙连接后,小米手环可为用户提供闹钟叫醒、睡眠测试、运动记录等功能,只是作为智能手机(安卓系统)的辅助外设,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设计、生产需要对接多个合作伙伴和厂商,其整个过程市场及其繁琐 ;同时由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手机的“配件”存在,需要和代工厂合作,内部审核流程复杂,模具评审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周期。

4.1.2 功能尚不完善,专属应用较少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App市场,但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功能尚不完善, 专属应用较少。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呈现生态环境高度碎片化。市场上的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由于各自运行的平台不同,使得开发商 / 研发者很难开发出适应多种设备的应用软件。

4.1.3 以数据为中心,用户体验差

大部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都强调以数据为中心,实现与第三方数据的有效对接,主要集中在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综合等,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数据和分析。但是由于不同的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进行数据整合的方式、标准各不相同,导致数据标准多样化,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不能互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机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智能可穿戴设备功能应用于用户的常规需求贴合度较低,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期望。

4.1.4电池技术亟待升级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一直是影响使用体验的重要问题。功耗、电池寿命都是阻碍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的因素,但是新的电池产品的研发及快速充电技术的研发进展缓慢,虽然在电池研发领域已经有所突破,但是受限于成本等问题,还未能大规模商用。

4.1.5费用昂贵,渗透率低

在目前已 经发布的 智能可穿 戴设备中,Google Glass为一流产品,但是其价格的高昂使其不能被中低收入水平的用户接受。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价格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4.2发展方向

虽然智能可穿戴设备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但是该领域的发展势头却不可阻挡[10,1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4.2.1硬件

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硬件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电池和充电技术、屏幕和处理器三个方面。在研究柔性薄膜电池技术、非接触式充电技术等的同时,提高智能可穿戴设备屏幕的曲度、柔韧性和分辨率 ;并且研发低功耗处理器,使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实现人机交互的同时,更注重用户体验。

4.2.2软件生态系统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蓬勃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品类型将呈现整合与细分并行的发展趋势,不断整合新的应用和服务,力求为用户打造一体化的智能可穿戴体验 ;构建良好的软件生态系统,解决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跨平台的操作。

4.2.3大数据及云服务

关于智能穿戴设备那点事 篇5

有些人认为,Misfit Ray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玩意,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发布。它与大多数智能穿戴设备一样,支持运动和睡眠监测、有短信提醒、模拟来电、闹钟和就座提醒等功能,并没有什么新意。如果说Misfit Ray真有什么卖点,那就是它变得好看了不少。

还有一些小编认为,大家应该更加深入地看问题。其实Misfit Ray只是整个智能穿戴设备行业的缩影,虽然厂商试图用各种改变来攫取用户,但显然他们的招数并不是那么给力。首先,是功能单一的问题。什么计步器功能、什么闹钟功能、什么睡眠监测功能、什么移动支付功能,其实都能通过智能手机来实现,这些功能并不能戳中用户的G点。也就是说,从用户的角度讲,这些智能穿戴设备们显然还未抓住其核心需求。能否拥有智能手机等其他设备所无法替代的功能,才是智能穿戴设备厂商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可穿戴智能设备异军突起 篇6

智能手表成手机第二屏

在许多科幻电影或漫画中, 手表被演绎成千奇百怪的功能, 如地理定位、呼叫联络、变声工具、测血压仪、武器……无疑智能手表被人们赋予了无限的想象与憧憬, 或许有一天会有公益广告发出提醒“请小心那些戴手表的家伙”。

目前已有许多厂商推出了初步形态的智能手表。如索尼数月前推出的Smart Watch 2, 可以当做智能手机的第二屏使用, 几乎可以实现所有的智能手机功能, 简单触摸下手腕就能接打电话, 还支持远程控制。

而在今年的MIA展上, Pebble Watch智能手表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眼球。这款手表可以显示来电信息, 也可以上网浏览, 实时提醒邮件、短信、微博和社交网络信息, 还可以测试运动速度、距离等。另外, 当内置的蓝牙跟手机断开连接的时候, 手表会发出震动通知用户手机断开连接。这一功能对于那些神经大条、常丢手机的用户来说, 佩戴这样的手表或可减少一些麻烦。

与此同时, 一些戴在手臂与智能手机相连的腕带产品大量涌现, 如Jawbone UP手环。它与智能手机App相连, 可监测用户的睡眠、运动、饮食和感觉等, 这给未来智能手表融合医疗功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智能眼镜识别位置信息

看过好莱坞大片《碟中谍4》的人们应该会对电影中芯片隐形眼镜印象深刻, 不易被发现但却支持拍照、面部识别等功能, 能将佩戴者看到的信息联网传递至后台信息中心, 能够获取目标任务的相貌特征及相关信息。

这种芯片眼镜采用的是“增强现实 (AR) ”技术, 而AR眼镜也开始从大银幕走到现实生活中。

或许用不了多久, 对于第一次相亲会面的男女双方来说, 仅靠佩戴的智能眼镜便可获悉对方的年龄、生日、习惯爱好、家庭情况等足量信息, 将节省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

目前, 在智能眼镜领域仅有一款面市的谷歌Google glass。它内置处理器、内存, 用户通过其配备的触摸板、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实现拍照、视频通话、地图导航等功能。

不过, 智能眼镜在未来或许还要考虑到近视、远视、老花以及视力正常的不同细分人群, 毕竟眼镜作为一种工具性物品, 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必需品, 但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又是多余的。

日常生活移动互联网化

“可穿戴设备”的范围广, 除了眼镜、手表, 还有鞋子、腰带、袜子、佩戴饰品等等, 未来都有智能化的可能, 其中与运动、医疗等相关领域潜力巨大。

在此次MIA展上, 各种新奇设备涌现:蓝牙遥控飞车、小飞碟魔力便签贴、蓝牙立体音响Qube2。其中, Qube2是全球最小的一款蓝牙立体声音响, 与鸡蛋差不多大小, 可挂在钥匙链上, 体积虽小但音质饱满。另一款由LA-TRONIX生产的x Print Server企业级打印机, 体积比i Phone 5还小, 与普通家庭打印机相连, 当i Phone与其进行蓝牙连接时, 就可以随时打印手机中的照片等。

可穿戴未来留下智能摆脱设备 篇7

正如智能手环一样, 我相信长时间使用后, 其数据的累积和变化会对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巨大的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 我也遇到了困惑, 最典型的便是我需要每天都站在秤上测试, 这看似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对于一款应该为生活带来便利的智能设备来说, 它却给我带来了不便——我每天需要想着测试, 需要站在上面一会儿, 如果中途我一段时间出差了或者由于忙乱忘了测试, 那么我就获取不到信息了。

为什么本来应该为我的生活带来便利的智能设备, 却需要花费我不少精力, 以至于给我带来了一些不便呢?这真是一个悖论。科技的使命是解放人类, 而非奴役人类, 可现在我们却越来越被科技所奴役, 智能手机让我们一刻不离屏幕, 可穿戴智能设备让我们越来越“臃肿”, 云服务让我们越来越没有隐私。可是科技就真的不能让人越来越轻松吗?

就可穿戴智能设备来说, 它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的负担了, 拥有钢铁侠那样的装备当然让人向往, 可你并不真的想穿着它上班、吃饭约会甚至睡觉吧?可现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却恨不得我们这样, 比如智能手环。

在我看来, 可穿戴智能设备是人类美好向往的结果, 但它不应该成为人类的负担, 因此现在的形态绝不是它的最终形态,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应该是从无到无限多再到无限少的过程。

第一阶段:无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创造其实源于人类的本能和美好向往, 数百万年的进化并没有将人类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物种, 他们视力有限, 听力有限智力同样有限, 他们无法完整地了解过去, 也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在古老的人类眼中, 完美的人类应该像天上的神那样有千里眼、顺风耳, 手脚可以无限变长变短 (十八罗汉) , 并且应该像玉帝那样无所不知, 掌握着人类的过去和未来。这些能力正像可穿戴智能设备一样是有限的人类组织和器官的延伸。这一点在西方表现为上帝和他的圣经体系。

在民间, 人类对于此的向往在东西方分别表现为民间高人用看手相和看水晶球的方式预测人类的未来。当你来到一个卜卦者面前, 他会根据你的手相预测你的未来运势, 它包括你的身体状况、职业状况和婚姻状况等等。这一点正是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核心价值——通过数据预测一个人未来状况 (现在主要表现为身体状况) 的表现。

人类对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古老想象就是像孙悟空那样随意支配身体, 像卜卦者那样 (他的智能设备就是看手相的眼) 可以预测未来只不过这样的智能设备完全是人类身体器官的延伸, 他完全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负担。

可穿戴智能设备现在之所以火, 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类的本能。

第二阶段:无限多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第二阶段, 正是我们现在经历的阶段。看看我们身边的智能设备吧, 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秤、智能牙刷、智能耳机、智能跑步机、智能榨汁机。。。。。。。后边的省略号代表了无限多的可能, 如有必要, 任何一种与人类接触的工具都可以成为智能设备。

比如筷子, 当它成为智能筷子之后, 那么它就可以监测你每天吃饭时候的动作频率, 当数据足够大的时候, 它就可以预测你吃每顿饭时的平均动作频率。如果某一天你遇到了美食, 夹菜的动作频率快于平时, 它可能就会震动提醒你:过快的吃饭频率可能导致肥胖, 我观察到你今天的动作频率快于平时, 请您酌量夹菜以避免肥胖。这个提醒是好还是坏呢?对于身体健康它可能是好的, 但也许你就再也找不到曾经那种狼吞虎咽的吃货感觉了。

比如TT, 当它成为智能TT之后, 它就可以监测你每次那啥的频率和各种环境等等 (别跟我说一个TT只能用一次, 那可是智能TT啊) , 后面的事我就不说了, 我只想提醒你的是, 如果你去了趟东莞, 然后回家跟老婆温存的话, 也许你就被你的智能TT出卖了。

同样的例子也许还有智能水杯、智能牙刷等等。上面的例子也许令人恐慌, 下面的例子则是体现可穿戴智能设备意义的例子。

日本先进工业技术研究所的教授越水重臣和他的工程师团队通过在汽车座椅下部安装总共360个压力传感器以测量人对座椅施加压力的方式。把人体屁股特征转化成了数据, 并且用从0~256这个数值范围对其进行量化, 这样就会产生独属于每个乘坐者的精确数据资料。这项技术可以作为汽车防盗系统安装在汽车上。有了这个系统之后, 汽车就能识别出驾驶者是不是车主;如果不是, 系统就会要求司机输入密码;如果司机无法准确输入密码, 汽车就会自动熄火。

我们姑且秤这个座椅为智能车座吧。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存在固然是有意义的, 它的市场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 但无限的想象空间给我们带来的也许是无限的奴役。想象有一天, 你带着智能眼镜、智能帽子、智能手表, 穿着智能衣服、智能鞋子, 拿着智能筷子与女友到一个饭店约会, 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第三阶段:无限少即无

当人们意识到可穿戴智能设备给人带来的不是便利反而是困扰的时候, 它的发展就来到了第三阶段。正如万物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一样,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也已经变得无限少, 直至消失。

到时候你不需要智能眼镜就能获得眼前东西的一切信息, 因为你的眼本身就已成为智能眼;你不需要智能手环就能知道你现在及未来的身体状况, 因为你的身体无时无刻处于联网状态, 到时候你就想玉帝一样随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并对自己的未来了如指掌, 这一切或许只是因为你的体内植入了一个小到看不到的芯片——这是你唯一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那么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便满足了人类的本能, 到时候我们也许甚至会重新定义宗教。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当然令人期待, 但在智能设备的辅助下, 也许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会逐渐减少, 这可能会导致人类的退化。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科幻电影一直再问的问题:那时的人类到底是人还是机器人?

卖追踪定位鞋掘金智能穿戴设备 篇8

儿童追踪定位鞋是运用先进的智能可穿戴技术,把GPS定位技术直置在鞋里,与电脑、手机双向连接,让使用者可随时随地掌握穿戴者定位信息的智能追踪产品。穿戴者只要连续穿着,智能芯片就能记录日常出行轨迹,识别陌生路线,一旦偏离可通过手机终端及时预警报警。

产品特点

1.实时定位,即时掌握。

产品采用GPS定位技术和安全围栏技术,实现以10米为单位准确追踪、以秒为单位实时更新位置变动,对常用地点设置可安全围栏,超出预订范围及时发送提醒信息到电脑和手机终端,防患于未然。智能预警技术能记录日常出行轨迹,识别陌生路线,一旦偏离及时推送预警信息。

2.恒温防水,使用安全。

儿童追踪定位鞋采用自发热温控系统,自动温控可长达10小时,并根据天气情况自动调节,将鞋内温度维持在30℃—50℃之间,更适应 -30℃—60℃极端天气,防水防漏电保护,雨雪天同样正常使用。

市场分析

智能穿戴领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火爆的投资热点,美国经济学家分析,智能穿戴设备产业是继电视、电脑、手机之后的“第四座金矿”。此外,孩子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其智力或者思维能力的限制,易遭遇被拐、被骗甚至绑架之类的险情,可以说,当前市场上恰恰需要一款智能穿戴追踪设备弥补该领域空缺。

经营条件

代理商可无店经营,只要有地方存货就可省去房租;不需要庞大的员工团队,经销商可与儿童用品店、老年用品店、户外用品专卖、智能产品专卖合作;或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场所周边开设店铺。

效益估算

儿童追踪定位鞋根据品类和式样的不同,共分为15种型号,市场价格在300—800元不等,厂家面对所有经销商一律厂价直销,进货价格在150—500元之间。也就是说,每销售出一双儿童追踪定位鞋的利润在60%—100%,利润率相当之高。

投资提示

智能穿戴设备爆发 篇9

近日, 天津一家可穿戴医疗设备生产商橙意家人推出橙意鼾症检测仪2.0, 并在北京朝阳医院发布睡眠呼吸整体解决方案, 试图打破穿戴设备产品目前浮于表面的健康管理模式。

使用者佩戴该款检测仪手表, 经过7小时的睡眠, 可以采集到血氧、脉率等数据;在手表与手机通过APP关联后, 数据可以传到医生的电脑终端。医生根据手表收集的数据完成专业的诊断后, 向用户手机反馈详细的报告。

通过与线下三甲医院在临床使用方面的合作, 橙意鼾症检测仪连通设备使用者、APP和医生, 形成了一条监测—治疗—康复的医疗服务闭环生态链。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在发布会上表示, 橙意鼾症监测仪的相关数据与临床导睡眠图金标准相似率达到95%以上, 可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筛查判断, 并提供初级诊断的可靠依据。

据悉, 橙意家人本次的产品发布会是国内首个落地在三甲医院的移动医疗项目发布会。

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今年可穿戴设备销量将由去年的2640万元增长173%至约7210万元。听风平安卫士裔云天则表示, 可穿戴设备的下一个突破点很可能是在医疗健康领域。

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告诉笔者:“现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还处于探索期, 离成熟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市场之所以如此火爆, 缘于大家都在炒这个概念, 可能是为了融资, 也可能是为了做市值管理。”

不过,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 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 繁荣只是假象, 各种健康监测设备, 看起来贴心, 实际上多数都是浅层的健康管家角色, 与智能医疗的实质概念相距甚远。由于其功能“鸡肋”, 且过于同质化, 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前, 将不能给消费市场带来长久的吸引力。

移动医疗软件易问医CEO王臻也有同样的看法:“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大都偏向于大健康, 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向医疗靠拢一些。未来肯定会有市场, 但不仅要被广大的用户接受, 还要被医院、医生接受, 这确实需要一些时间。”

超过300亿美元的市场

目前在电商平台搜索可穿戴手表、手环等可穿戴产品, 品牌不下百种。

6月4日, 华为宣布在美国市场发售Talk Band B2智能手环, 同时与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可穿戴设备创业公司Jawbone达成战略合作。今后华为可穿戴产品的数据将整合入后者的UP应用生态圈中, 其UP平台目前已经有3000多个应用, 为用户提供从健身指导到连接家庭温度计在内的诸多服务。

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发货量达到1140万部, 同比增长200%, 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增长。

根据易观智库提供的数据,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4年的规模为22亿元人民币。2015年, Apple Watch的正式上市将会极大**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的增加, 预计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35.6亿元人民币。

出门问问市场总监陈思诺向笔者透露, 他们的Ticwatch手表从6月3号发布以后一共不过一周时间, 目前在京东众筹的销售情况比预计的要火爆得多, 总金额已经超过了600万元人民币。

“从Ticwatch的销售情况来看, 爆发的这个时间点比预计的更加提前, 说明市场期待真正好玩好用的可穿戴设备。”陈思诺说到。

从资本市场的流向也能窥见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火爆程度。

在近日橙意家人的新品发布会上, 橙意家人宣布将牵手阿里云, 推出国内首个云上医患互动鼾症平台。

早在去年, 小米即以2500万美元注资九安医疗, 占股20%, 之后便推出i Health智能血压计。

目前, 苹果、三星、谷歌、索尼、高通等国际企业都在可穿戴医疗市场重点发力, 软硬件方面以及生态系统方面都有所建树。国内企业除九安医疗之外, 歌尔声学、长信科技等企业也都相继推出了可穿戴医疗产品。

市场调研机构HIS预计, 到2018年, 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额将从2012年的97亿美元增长到336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9%。

现实困境

火爆的现状遮盖不了现实困境。

广州祺鹰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俊告诉笔者:“健康管理涉及的内容太广太专业, 目前移动可穿戴设备提供的人体体征信息太少太小, 且采集条件缺少专业指导, 一般没什么医疗价值。从专业上说健康管理、医疗检测涉及的医疗设备都需要医疗器械注册证, 其实目前的很多可穿戴设备都算不上医疗设备, 一些可穿戴设备具有监测血压、心跳的功能, 但也只是将传感技术运用到可穿戴设备采集使用者的体征数据, 更像一个涉及医疗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

“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基本停留在外围领域的健康管理, 想要突围到更深层的的医疗诊断领域, 还面临很多现实的困境。一方面受限于可穿戴设备自身的技术瓶颈, 另一方面是技术突破之后如何进一步和医院开展合作的问题。”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分析认为。

在易问医CEO王臻看来, 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在精准度和临床方面还离得很远。比如说运动手环,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能够随时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挺不错, 但是在专业的医疗人士看来, 会觉得这种检测非常笼统, 不够医疗化。

“即使现在穿戴医疗设备收集的健康信息很精确, 最终要运用到临床, 也非常不容易。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公司要和医院展开合作, 另一方面还要说服设备的使用者配合医院。这种2B+2C的模式, 对所有创业公司来说都很艰难。”王臻进一步说道。

在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看来, 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 想要让医院使用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来的信息是很不现实的。

“首先是医疗本身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 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较之可穿戴设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再者, 如果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有些方面能够做到和医院的医疗设备一样的精确度, 替代之后就会和医院存在竞争关系了, 医院怎么可能让你切走它的蛋糕。我认为可穿戴设备唯一的出路就是健康管理, 这一块和医院没有冲突。”史立臣说。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与机会 篇10

回顾媒介历史,说电视、电脑等设备为“人体的延伸”未免有些牵强,因为从构造上它们大多是固定的,并不直接地与人的机体发生关联,设计形式也是冰冷机械的。一直到了2007年苹果手机问世情况才发生改变——作为媒介工具的科技产品开始在设计上更加注重人性,体验上看重“直觉化”,重视用户与信息交互时的直接与自然感受。随着手机、平板等进入更多人的口袋,原本作为“中介”而存在的媒介开始变成我们的虚拟“代言人”,代替我们去触摸、去感知,个人的视听感受能力通过网络真正地触控到了全世界,在此意义上的媒介也真正成为了“人体的延伸”。

当人们对可穿戴、人机交互这样的概念不再陌生,技术不断进步时,市场对于智能化、移动化的产品追求也被推向了极致。“可穿戴设备”从概念走向商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2013年,是可穿戴设备井喷并得到肯定的一年,Google Glass、fuelband、fitbit……大牌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光是三星的Galaxy Gear上市两个月即突破80万台销量。更值得关注的是,Kickstarter等以鼓励小型创新产品为主的众筹网站在国内外走红,作为“微创新”代表的各式可穿戴概念成为了众筹项目的主角。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历史背景、市场期待、研发热情等方面都显示出令人期待的潜力!

与电视、广播等媒介设备的功能无异,智能可穿戴设备本质上同样是为用户提供获取与呈现信息的方式,是彻彻底底的“媒介”无疑,只是它作用于人身体的方式更直接,更接近人的生物性。中国计算机学会可穿戴计算学组组长、哈工大可穿戴计算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孝宗曾说过:“可穿戴机是人机合一的产物。虽然代替不了人,但可以增强人的能力、感知,使人真的具有三头六臂。”可穿戴设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体的延伸”。

对于可穿戴未来的判定,现在为时尚早,但是作为市场检验的标杆,消费者的态度总是决定它存亡兴衰的一个关键指向,基于此,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旗下零点远景e动对25-35岁的438位城市居民询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基本看法,得到了一些参考性的结论。

生理健康为接受度最高的智能穿戴技术

从本次数据回收的结果看,生理健康、安全卫士(环境危险预警)、移动导航、运动管理、物连技术、心理健康、娱乐和环境监测是用户最为接受的八大智能可穿戴技术,其中生理健康、安全卫士排在前两位,借助智能产品,实现对曾经不可监测或是需要借助医疗或其他设备才能完成监测的可穿戴技术,最值得期待。(参见附表1)

和“最为期待的智能可穿戴功能”相同的是,生理健康和安全监测也是最具有购买潜质的技术。而差异却体现在移动导航、运动管理、物联技术等项上,在期待性方面,它们显示出较强的潜力,但在购买意愿上却大打折扣,有可能是这些功能在技术上早已在智能手机、导航系统等设备上实现了,可穿戴设备只是在体验的不同,因此愿意单独购买的用户比例更低。

手表和眼镜为最佳智能可穿戴物件

据调查反馈,手表和眼镜是选择率最高的智能可穿戴物件,同时这两样也是国人最常随身佩戴的物件,手链或腕带则居此二者之后。其他饰品类物件,比如项链、戒指、腰带、头饰、鞋子等接受度更低。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结果恰巧和此前市面上最受期待的两件智能可穿戴产品一致:一个是谷歌出品的Google Glass(眼镜),另一个是苹果的iWatch(手表),前者已小量面市,而后者仍停留在概念阶段。相比之下,2013年十分热闹的智能腕带却风头不足。这多少反映了用户仍然对Google Glass和iWatch有着高期待。科技巨头生产的可穿戴产品,是人们最“靠谱”的期待。

可能的蓝海:细分市场见高下

本次调查结果还发现,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对不同类型的可穿戴技术和物品,不同的性别和年龄用户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或许可以给智能可穿戴产品开发带来一点启示——细分的、差异化的市场尚待开发。

其一是针对中青年市场的健康腕带产品。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年龄相对较大的用户对安全卫士、环境监测的期待度高于年轻人群,对手表、腕带的开发更受年龄稍大人群的喜爱。而且,在腕带或手表上集成安全卫士、环境监测等功能更能够吸引35岁左右的中青年人群。

?女性青睐有安全和心理健康功能的花样设计产品。

相比男性,女性用户对安全卫士(54.3%)、心理健康(42.6%)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更为期待,也更加愿意花钱购买;在款式造型上,女性并不拘泥手表、手链设计,如果技术上可行,做成戒指或项链等配饰也未尝不可。

?男性青睐具备导航和运动功能的基本款产品。

相比起来,男性用户对运动管理(50.9%)和移动导航(39.9%)的可穿戴技术最为期待,也更愿意为之付费;但是在造型设计上,他们认为简单为好:手表是最稳妥的选择,手链、腕带和腰带为其次。市面上似乎还没有智能化的腰带产品,有心的商家可以考虑一下,智能腰带在男用户中大卖也说不定。

其二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细分产品。

?医生或特殊慢性病患者的专业化健康监测产品。

在所有群体中,生理健康管理和监测都是最受关注的,除了普通用户外,如果通过医生渠道,向更有健康管理需求的慢性病患者或者需要监护的、生活无法自理的病患者推荐使用智能可穿戴产品,或许能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针对新潮年轻人、专业运动员的运动管理装备。

运动管理同样是受到高度关注的一项智能可穿戴技术,但是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即便是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也未必愿意为这样的新技术付费;相反,年龄低的,相比起年龄高的用户,对运动管理功能无论是期待度还是购买意愿都表现得更强烈。由此带来的启发是:运动管理类的智能可穿戴功能,要想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可以考虑向专业运动员,以及年轻新潮的运动发烧友,开发细分产品,比如NIKE的fuelband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总体来讲,用户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接受度是较高的,但是对于可穿戴产品功能和设计的想象受制于技术发展水平,与现有的产品设计思路基本吻合,造型上如眼镜、手表、腕带,功能上如运动管理、健康监测等,都是用户最期待和接受的。

同时,不同生理特征的人群存在需求差异。在男女之间、不同的年龄段之间,对于可穿戴技术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同一款智能可穿戴产品或许很难在大众市场取得广泛成功,未来可穿戴产品将呈现细分化趋势。这也容易理解,作为最贴近人类身体的设备——可穿戴物件的私人性都远远大于之前市面上的所有智能设备,用户对它们的需求与期待也更接近于“生物本能式”,而“生物本能”需求在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体情况的用户之间差异则是普遍且明显的。同时,碍于可穿戴设备目前不太亲民的价位,短时间内,除了科技发烧友外,有着特殊的生理特征或作业于特殊坏境的工作者显然有更强的购买潜力。

回顾2013,并没有一款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市场上取得较大的成功,但好评如pebble、流行如gear等可穿戴设备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只是它们目前还远谈不上真正的智能。从2014年CES展会看,可以预见新的一年仍将是“可穿戴井喷”的一年,市场需求旺盛,好的产品会更多地涌现,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然而,对于早已过了概念刺激阶段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用户接受之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技术、产能和价格的瓶颈。比如,防水、曲面屏、能耗,利用移动手机思维生产的可穿戴设备怎样解决穿戴环境中的复杂技术难题?从实验室产品到规模生产,有多远的距离?成本和售价,如果价格无法亲民,有多少人愿意以一部智能手机的价格购买一块技术尚未成熟的可穿戴智能腕表?或许,今天我们谈论“麦克卢汉的预言”仍为时尚早。

上一篇:辐射危害下一篇:特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