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设备

2024-07-14

可穿戴式设备(精选11篇)

可穿戴式设备 篇1

0.引言

可穿戴设备是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其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早在2014年CES消费电子展会上,智能可穿戴设备便成了主角,其占了整个展会的半壁江山,几乎渗透入所有消费电子品中,这其中,不只是诸如三星等的国外企业,很多中国企业,包括中兴、华为、百度等都纷纷展出了自己的智能可穿戴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变迁,智能可穿戴设备从概念正在逐步转化为潮流, 其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的变化。

可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因其可实现对人体非介入的检测和远程诊疗从而被寄予厚望。基于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在社会上引起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和个人对这一领域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发展脉络以及研发热点等有更客观的了解。

笔者首先进行了较为概括的检索,发现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相关的专利申请已达千余项,这其中包括一部分外观专利申请,而在其他两种专利申请中,有相当数量是仅仅通过计步、测量体温或者是测量脉搏来体现其生物医疗功能的。考虑时间成本的因素,笔者将重点放在了涉及血压、 血糖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测量的可穿戴设备上,因为有关这几个参数的测量涉及更为复杂的检测技术,对可穿戴式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地, 其也能更切实地实现诊疗功能,从而更有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1.可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国内专利技术分析

1.1专利申请量趋势

从图1所示出的时间演进来看,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003年之前,十余年的时间里仅有几项专利申请,该阶段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产品在中国问世,申请人基本上都是国外来华企业(例如 :因尼德姆德 · 科姆公司,CN1309546A),从专利申请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概念的提出。

2003年到2011年期间,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穿戴医疗技术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陆续有申请人着眼于这一概念的可实施性,尝试着进行各个方面的技术实践和技术改进(例如 : 香港中文大学,CN1692874A ;四川东林科技有限公司,201675927U)。

2012年之后,由于可穿戴技术在全球刮起的风暴,有更多的申请人试水这一领域的医疗用途 (例如 :浙江大学,CN103315722A,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CN104510453A ;郭雨知, CN203914874U),专利申请量也呈直线上升趋势。

1.2申请人的构成

在医疗器械领域,国外来华的申请人往往会占申请人总量的一半或者更多。但是,由图2能够很直观地看出,在可穿戴生物医疗设备领域,中国的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于国内申请人。实际上,国外来华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也多集中在早期。扩展检索的结果显示,国外申请人的研发重点不再集中于这一领域的概念层面,而是更多放在了与这一领域相关的具体技术上,包括检测技术的新发现,通讯技术的壁垒攻关等(例如:三星, CN104052528A ,在智能穿戴设备中与多个终端进行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图3和图4显示出了国内申请人的性质构成和区 域分布。 可以看出, 国内申请 人在这一领域中的构成比较平均,企业占的比重略大(例如 :成都博约创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N203555728U ;苏州锟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CN104095623A),这也说明,由于这一领域存在巨大商机,企业更有动力也更有必要在这一领域获得专利权。就地区分布来看,申请人更多地集中在广东、北京、江苏、四川、上海、浙江这几个省份,这与这些省份在电子产品方面的研发水平是基本一致的。

图5显示了在可穿戴生物医疗设备领域专利申请的构成,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到了60%(例如 :广西科技大学,CN104042202A ;许建平, CN104434053A),这一方面说明这一领域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申请人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这一领域常常涉及数据处理的方法、通讯方法,其有关技术一般只能通过发明专利来寻求保护。

另外,据统计,这一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中, 已经授权的占18%(例如 :史密斯医疗ASD公司,CN101330865A,CN101330865B), 由于这一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2013年和2014年, 所以,有40% 的专利申请正处于在审状态(例如: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CN103876715A), 如图6所示,因此可以判断在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应当高于这一数值。

图6中显示了可穿戴生物医疗设备领域的专利申请的历史状态。其中,除40% 的专利申请还处于在审状态之外,42% 的专利申请处于授权专利维持状态(例如 :世意法(北京)半导体研发有限责任公司,CN202168825U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CN102499694A), 占已经结案的专利申请的70%,这一方面与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多集中于近几年,专利权维持的时间较短成本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这一领域,申请人对于专利保护的重视程度较高,也间接说明了专利产业化的可能性较高。

1.3技术构成

一个基本的可穿戴生物医疗设备至少要具备生理信号检测、信号特征提取以及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模块,其关键技术涉及多个交叉学科,这也决定了在这一领域,专利申请的技术点和发明点会更分散,更复杂。

图7显示了在这一领域专利申请的技术点分布。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专利申请涉及载体结构的改进,包括作为检测、通讯等模块的载体的手环、腕带等的结构、材料方面的改进,以及行使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与载体的连接方式的改进等。通过浏览,发现有关这一方面的专利申请大多为实用新型(例如 :白英,CN202044257U)), 发明专利申请较少且鲜有获得授权的(例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CN1507833A, 视撤)。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较为公知的可穿戴设备的形式不外乎腕环、指套、衣物以及饰品,并且将这些形式的载体设计为舒适的以及将功能部件结合在这些载体上的手段也都相对公知,因此,在这方面做出改进相对容易,相关专利申请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除了载体结构,申请人关注的技术点还在于电路结构、通讯方式和数据处理方面(例如 :北京格瑞图科技有限公司,CN103876714A ;杨阳, CN103236030A),这可能是基于在电子产品高度发展的情况,电子元器件资源异常丰富,通讯方式和数据处理手段也比较多样,因此,申请人更容易发现这些方面的改进需求,也更容易获得对应的技术手段。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需求和技术手段的显而易见性,使得这几个方面获得高质量专利的可能性不大。

可穿戴生物医疗设备真正与其医疗应用相关的技术点在于如何进行生理信息的采集和数据特征的提取。然而,关于这一点,相关的专利申请仅占到7%(例如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CN101301202A)。事实上,由于检测血压、血糖等生理参数的传统检测方式要么是需要较为复杂的操作,要么需要有创采集,所以无法直接应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这就对检测手段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存在采用光电手段检测血压血糖的技术,但直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仍存在检测精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不足。在医疗领域,一个精度不高数据不稳定的检测设备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危险的。检测方式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产业化进程。因此,笔者认为,检测手段的改进、检测精度的提高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研发的一个难点,但它同时又是制约这一领域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还有一小部分专利申请致力于推动可穿戴设备的多功能化,例如,在一个小小的可穿戴设备上集成多项生理信息的检测功能(例如 :杨凯晶,CN202801577U)。这方面的专利申请大多属于个人申请,其在如何实现多功能集成的问题上往往语焉不详。实际上,血压、血糖和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的检测需要利用到不同的检测手段,这种功能的集成不是只有一个简单的构想就能实现和完善的。在电子产品日趋多功能化的大形势下,如何真正做到生理检测在可穿戴设备上的集成化, 可以作为有志于此的申请人研究的一个重点。

笔者还对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其他技术构成进行了统计。如图8所示,在这一领域,血压的检测显然受到更多关注(例如 :西藏民族学院,CN202891909U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N104013395A ),而有关血糖检测的专利申请较少,这可能与血糖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有关。 而图9显示出有关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载体形式的相关数据,包括手表、手环、腕带在内的腕部载体形式比重最大,其次是整合有检测模块的衣服。 另外,约有三分之一的专利申请由于其关注点与载体形式无关从而并未明确限定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具体形态。

2. 小结与讨论

通过上述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在近两年大幅度增长。 其中国内申请占了绝大多数,申请人中企业所占比重大于院校和个人,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多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近几年的可穿戴设备热潮中,国内企业对于这一领域的新功能和新应用的关注和重视。

另外,在这一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有关载体结构、电路结构以及通讯方式这几方面的改进占大多数,而真正致力于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的专利申请很少。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 目前国内专利申请中有关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明创造仍旧主要集中于非医疗功能的方面,而如何提高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医疗检测精度问题,必定成为今后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和寻求专利保护的重点。

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在可穿戴生物医疗设备领域,申请人较为分散,图10显示出了排名靠前的几位申请人及其专利申请情况。这其中主要是院校和个人,仅有的几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也均没有超过5项。图10显示出的情况似乎与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井喷式发展不相吻合,首先,为大众所知的领头企业未见踪影 ;同时,专利申请如此分散令人费解。

笔者就此疑问进行了分析,认为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笔者的检索和统计围绕生物医疗目的的可穿戴设备展开,而在这方面,真正进入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凤毛麟角,其专利申请的情况与已经高度产业化的普通可穿戴智能设备有差异是正常的 ;其二,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知名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从一般意义上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进军该领域的,其最初的着眼点都集中在无线通讯技术上,即使有在后来将功用扩展到医疗领域的,一般也都是直接借用了现有的生理信息诊断技术,所以,这些企业在生物医疗目的的可穿戴设备方面专利申请较少是可以理解的。

基于以上的可能性分析,笔者针对各大领头企业进行了检索。

中兴公司,其相关专利申请的重点放在远程信息的传送方法上,对具有智能腕表略有涉及(例如 :CN204241857U),但未发现有涉及生物医疗功能的相关专利。华为公司,亦有数十件专利与穿戴式设备相关(例如 :103713740A),但主要关注其通信功能,对生物医疗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百度公司也有十数件涉及穿戴式设备的专利申请(例如 :CN103529468A),其主要关注的也是通信功能,只对远程生理参数处理略有涉及。 九安公司多年来致力于血压计的研发,但有关穿戴式医疗设备,只有几项相关的外观专利。盛大旗下的果壳公司,其专利主要涉及电子书和手机, 以及与之关联的具有控制和解锁功能的戒指(例如 :CN103326867A),深圳映趣公司则多为外观专利,其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涉及通信功能的腕表 (例如 :CN203399159U)。

相比于可穿戴医疗设备目前一片大好的市场前景,以及各个突出企业在这一领域所造出的浩大声势,这样的检索结果似乎让人意外。然而, 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手环,其作为高科技产品所涉及的技术也要囊括多个方面,而如果要应用于医疗,会对结构、检测、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很难将整个可穿戴设备的相关技术作为一个整体限定在一项专利申请中。像华为、 中兴这样的善于专利布局的企业,其通过对各方面的相关技术分别进行专利保护从而构建出一个专利池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上述检索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在生理信息检测和相关数据处理方面专利申请的缺失,这些企业在进军可穿戴医疗设备时的专利保护难免会受到牵制, 因此,国内企业的专利布局还应当在这一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笔者在检索中也发现,国外来华企业显然更为重视专利的保护,以三星公司为例,其在可穿戴设备方面的专利申请就有50余项(例如 : CN104484037A,CN103240728A),并且由于其早就开始在医疗诊断领域进行专利布局(例如 : CN101264011, CN101879059A), 因此, 构架专利池对穿戴式生物医疗设备形成有力支撑将易如 反掌。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日趋复杂和多功能化,有能力的企业的产品领域也越来越呈现出扩大化和多样化,这不但要求企业要具备强有力的研发水平,更要有过硬的前瞻性,准确地寻找发展方向,迅速进行专利布局,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前列。

可穿戴式设备 篇2

可穿戴设备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或者接收来自智能手机的应用或消息通知,而这些功能对于可穿戴设备新人来说,有时并不太容易了解。而如果你正打算购买一款可穿戴设备,但是又不太了解不知道从何下手,不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什么是可穿戴技术?都能做些什么?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从何下手,不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什么是可穿戴技术,而了解这项技术可以帮你更好的分别健身手环、智能手表、运动手表、智能珠宝或虚拟现实头盔等设备。而现在可穿戴设备的主要概念指的是可以通过佩戴在手腕或其它身体部位上、能够感知运动数据或带领用户进入到一个全新虚拟世界的装备,而这些设备通常都是通过Wi-Fi或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

如果你刚刚购买了一款可穿戴设备,那么可以先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工作的。首先,可穿戴设备可以追踪你的日常步数,通过GpS定位等来进行数据分析。

你应该购买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要购买的可穿戴设备是否兼容自己的智能手机,然后考虑到外观是否喜欢、甚至是否会引起过敏等。而接下来要考虑购买一款什么类型的产品,是智能手表、健身手环、智能珠宝还是虚拟现实头盔。而目前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首选的推荐就是类似与Jawbone Up2这样的明星级产品。

如果想要购买智能手表,那么还要考虑是不是必须购买、或者想要佩戴多久、是否与自己衣服的风格搭配。因此,像Fitbit、三星Gear智能手表或者Garmin运动手表都是不错的选择。

用途

如果你打算内购买可穿戴设备甚至是智能家居类产品,它究竟有什么用处,一定要先知道。

首先,这样的产品可以让你的生活更简单、时刻保持在线。无论是Apple Watch还是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它们不仅可以告诉你时间,同时还可以查看新消息通知、甚至是进行购物付款,刷一下手表就行,非常方便。

其次,它们可以让你更健康,帮助你减肥运动。可穿戴设备可以让督促你如何达到锻炼目标,甚至提供一些锻炼指南,帮助运动爱好者更健康。

可穿戴式设备 篇3

“Bluetooth Smart”和“Bluetooth Smart Ready”是蓝牙4.0时代常见到的两个标志,前者针对的是蓝牙耳机、键盘灯拓展设备,而后者主要指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这样的连接设备,以往的蓝牙标准中,设备仅能进行一对一通信,一定程度限制了移动互联时代多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允许设备同时充当“Bluetooth Smart”和“Bluetooth Smart Ready”两个角色,这就让多款设备能够同时连接到一台蓝牙设备上。对于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而言,一方面可以满足其同蓝牙耳机等外界设备连接通信的需要,一方面其本身也可同PC等设备连接,用于用户信息的提交和分析,从而起到移动设备枢纽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不方便使用WiFi直接上网的问题,蓝牙4.1标准加入了专用通道,允许设备通过 IPv6 联机使用,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完全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已上网设备上,然后利用IPv6接驳网络。

2 大大提升的易用性

NFC功能的快速普及与其出色的易用性分不开,以往用户在使用设备蓝牙功能时,配对过程总让人感到麻烦。蓝牙4.1规范在设备连接方面同样进行了优化,两款4.1规格蓝牙设备一旦曾经成功配对,再次连接时只需将两款设备靠近即可,该设计同NFC颇为接近。

3 不单单是智能穿戴设备

无论是一对多的通信功能,还是改进后的易用性,全新的蓝牙4.1规范无疑围绕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其实,拥有智能、低功耗、高连接速度等特性的蓝牙4.1模块,完全可充当物联网时代的纽扣。在无线设备爆发的今天,蓝牙4.1版本特别针对无线信号间的干扰做出优化,以确保用户使用蓝牙传输信息时的稳定性。

未来,测试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来控制洒水器运转的设备、汽车蓝牙钥匙等设备将大量出现在用户生活中,蓝牙将成为物联网时代发展的根基。

4 免费的4.1

可穿戴式设备 篇4

2012年6月, Google Glass首次亮相,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大战中, Google Glass以眼镜的形式问世, 算得上是另辟蹊径。同时, 它的发布也宣告了可穿戴设备的黄金时代终于到来:世界各地的开发者纷纷投身其中, 为它开发应用;商业大佬们更是斥巨资加紧研发可穿戴设备唯恐错过商机。毕竟, 以1500美元的高价仍能为顾客所接受, 给了市场很大的鼓励。

除开这些开发者、投资者, 还有一个行业也开始蠢蠢欲动——广告业。印度一家名为Tecsol Software的公司针对可穿戴设备推出了广告引擎服务。千禧媒体公司 (Millennial Media Inc) 和吉普公司 (Kiip Inc) 都已加入寻找可行的穿戴式广告技术, 欲将这种可穿戴设备打造成新一代的营销平台。

正如移动广告工具开发商In Mobi副总裁兼营收与运营主管阿图尔·萨蒂贾 (Atul Satija) 所说:“任何带屏幕的设备都有着令人关注的商机。”即使小到手表表盘这样的方寸之地, 也逃不过广告主们注意。

1 可穿戴设备中的广告设想

1.1“精准”是吸引广告主的首要原因

提到广告投放, 有一个词是永远绕不过去的:“精准”。就像没有人愿意做无用功, 每一个广告主也都希望自己的广告投放给真正有可能购买自己产品的人。也因此, 当人们习惯了每日早餐后一份报纸的时候, 报纸的版面一直是抢手货;而当手机开始流行, 短信广告也风光一时;直到现在, 新媒体时代, 网路广告占据广告预算的很大一部分。精明的广告主最擅长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成本, 这使得他们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受众在关注的东西, 时刻了解他们的受众在接收的信息, 恨不得能够时刻监视自己受众的生活, 以求投放最能吸引他们的广告。

而智能化可穿戴装备恰恰具备以上的这些需求。可穿戴设备时刻跟踪用户信息, 记录用户的身体状态 (心速、脉搏、血脂等) 、地理位置 (GPS) 、甚至是正在进行的动作 (身体感应定位或者人机交互) 。如此一来, 广告主就可以根据受众的具体情况投放广告:向正处于运动状态的用户推送一条运动饮料的广告, 或者向心律不齐的用户推荐一位医生或者心脏病的特效药……这种广告的精确程度是现有的广告传播媒介所不能具有的, 可穿戴设备所展现的营销机遇主要在于其拥有富有价值的独特数据, 同时可进行提取加工分析, 并据此提供更加细致的客户信息, 让广告主、营销者有了更新更好的方式来将信息精确推到消费者面前。与当前广告方式最大的不同, 在于智能穿戴时代的广告更精准、更隐秘, 这对移动营销具有重大意义。[1]

1.2 受众态度转变:不仅对广告说yes, 还要please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可穿戴设备并不会止步于智能手表或者眼镜, 可穿戴技术的未来, 是隐形化、是变没有。这种隐性化是非常彻底的“消失”, 智能芯片会直接植入我们的身体, 与我们自然地融为一体, 不要说小屏幕, 我们连它在哪里都不知道。而此时, 我们的广告该在哪里投放?事实上, 彼时, 将不再是我们向受众推送广告而是受众向我们要广告。也就是他们不仅要对广告说Yes, 甚至是要主动的说Please。而且, 这种索取广告的过程, 将通过语音甚至是脑电波来实现。当你饿的时候, 你脑海中一个“想吃饭”的想法, 就可以带来各个餐馆的地址电话, 只等你一声令下, 他们就会以某种信息传递方式到达业主的订单中。这个时候, 广告在可穿戴设备中的投放, 就达到了一种神乎其神的效果, 广告主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 只为想自己寻求广告信息的客户发布信息, 大大地提高广告投放的回报比。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真正的可穿戴设备是否会向这个方向发展还是未知数, 但是, 跟随其发展时刻做出适合自己的广告投放方案, 将利益最大化, 是每个广告主希望看到的结果。

1.3“大而不当”和”细而不周”

我们前面提到, 可移动设备在大小上可以称得上是“方寸之地”, 甚至会越来越小, 直到“消失”。那么, 在其完全隐形之前, 我们的投放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呢?毕竟我们相信如果粗暴地用广告挤满了用户本来就不甚宽敞的手表屏幕或者眼前, 这个广告商绝对会招来反感。在这一方面, 谷歌眼镜虽已经有相关的广告投放专利, 但也还不敢轻易有所动作, 甚至曾当面否认不会考虑在谷歌眼镜上投放广告。他们的发言人称:谷歌不会将谷歌眼镜上应用软件中所产生的用户数据传输给任何广告主或者代理商, 这说明谷歌关于在智能穿戴设备上投放广告这一行为非常慎重, 然而从种种迹象表明它又是最有可能会首先点燃可穿戴设备营销的这把火, 就像它引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的概念一样。[1]谷歌在广告投放上的谨慎, 是出于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感受的合理思量, 现在看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智能可穿戴装备的运用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跟踪用户信息带给用户良好体验的同时为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带来精确定位, 可以说是在细节方面取胜。但是, 在这一过程中, 隐私问题不可忽视。对于置身其中的用户而言, 一方面渴望大数据时代给自己带来更为贴心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 又时刻担忧自己的隐私安全遭受侵犯。这是伴随在智能化时代里, 一直没有得到良好解决的社会伦理问题。

2 结论

可穿戴设备在当下十分火热, 人们认为这将是未来生活的趋势。许多商业领袖们都将放弃传统的智能手机, 并且用可以永远在线的可穿戴设备取而代之。[2]随之而来的广告投放问题, 也应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探讨。感谢科技的进步为广告也提供更加精准更加灵活的投放方式的同时, 广告对于用户的体验的影响以及受众对于隐私的担忧也应该引起广告主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根.方寸间的亿万金矿:当广告遇上可穿戴设备[EB/OL].梅花网[2015-07-16].

发力可穿戴设备 篇5

作为DLP微投大家庭的最新成员,0.2英寸TRP芯片组首次完美结合了在2013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新推出的TRP像素架构,以及今年年初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的自适应IntelliBrightTM算法套件。

与前一代芯片组相比,0.2英寸TRP芯片组可增强高达100%的逐帧亮度,同时最多可减少50%的功耗,此外,它的分辨率还提高了一倍。新的芯片组带来的是明亮、细腻、栩栩如生的高品质图像,并使DLP微型投影成为人们随时随地分享生活体验的终极方式。

DLP 全球微投事业部经理Frank Moizio表示:“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客户的创造力和激情,0.2英寸TRP芯片组将会为移动设备带来的大画面创造一个全新的体验标杆。我们期待客户领先的产品为大家带来最引人注目并且与众不同的显示画面,增强移动体验的价值。”

在传统的移动电子设备市场之外,DLP微投技术正在寻求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比如日益增长的可穿戴技术市场。正如许多可穿戴式设备一样,近眼式设备的设计需要实现款式与性能之间至关重要的平衡,这带来了独特的挑战。Vuzix的首席执行官Paul Travers表示,这方面正是DLP微投技术所擅长的。

Travers表示:“我们的近眼式显示产品对功率以及亮度的要求都很高,而最新的DLP微投芯片组正好符合了我们的需求。新型DLP微投芯片组将无与伦比的节能能力和高对比度完美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的产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长的电池寿命,同时打造出更鲜亮、更生动的图像,这是其他技术所无法实现的。”

可穿戴式设备 篇6

来自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显示, 2014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1900万部, 到2018年出货量将达到1.119亿部,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4%。在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容量的双重作用下, 三星、索尼、谷歌、苹果、果壳、咕咚、海尔、小米等众多中外企业纷纷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 一时间智能手环、手表、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纷纷涌现。

就在整个业界以及部分市场机构对可穿戴设备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的同时, 部分业界人士却表达了担忧。当前市场机构统计的基本上是企业的出货量, 而非面向消费者的销量, 这其中很可能存在着市场容量被虚夸的情况, 可穿戴设备真正要走向普及还必须经过市场检验。

对此, 美国媒体《赫芬顿邮报》撰文称, 当前可穿戴设备的确存在着电池续航不足、尺寸厚重、不够时尚、功能局限等普及障碍。综合来看, 这种障碍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尚待进一步完善, 需要解决功耗、设备互联通信等难题;二是用户体验不足, 需要增加用户体验产品的触点以增强用户认知。

针对这些阻碍可穿戴设备普及的问题, 相关企业已经展开了积极探索, 像三星、索尼等企业都已经在体验店中展出了相关可穿戴设备。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讲, 布局体验店的成本相对较高, 况且很多可穿戴设备企业都是初创企业, 相对单一的产品线也不可能大规模布局体验店。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当前行业性展会成为可穿戴设备真正走进用户的重要平台。

当前中国已经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 随着海尔、百度、360等企业不断强化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战略布局,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吸引着全球可穿戴设备企业纷纷谋求拓展中国市场。

亚太地区专业的消费电子类展会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 (简称SINO-CES) 主办方表示, 在中国市场的吸引下, 全球可穿戴设备企业均积极进军中国, 并对参与展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为此, 2014年SINOCES专门开设了移动互联及可穿戴设备展区, 届时谷歌眼镜、智能健康手环、智能手杖、智能手表、意念猫耳等产品都将悉数亮相。同时, 为了增强这一展区的体验性, 组委会还专门组织了定时的模特走秀, 更方便人们感受到智慧生活带来的颠覆变化。

在确定参展的产品中, 最受人关注的便是当前业界最热的谷歌眼镜以及意念猫耳等创新产品。谷歌眼镜作为可穿戴设备的开创者, 一直引领着整个产业的创新趋势, 集合了导航、相机、蓝牙耳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实时信息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现, 只要眨眨眼就能完成拍照上传、查询路况等操作。意念猫耳则是一款可感知人情绪的设备, 通过运用Neuro Sky (神念科技) 的脑电波技术, 它可以体现出佩戴者的心情, 并随着人类情绪起伏做出相对应的表示性动作。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应用 篇7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可以穿在身上或贴近身体并能发送和传递信息的计算设备,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实现人与物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智能可穿戴设备分为生活健康、信息咨询和体感控制类设备。其中,生活健康类的设备有运动、体侧腕带及智能手环 ;信息资讯类的设备包括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 ;体感控制类的设备包括Kinect、Leap Motion等体感控制器 [1,2,3]。

1.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种类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规划出不同的类型[4]。

1.1 应用功能

1.1.1 人体健康、运动追踪类

Nike+ 系列产品和应用(Fuelband)、JawboneUp、叮咚手环、Glass Up、Fitbit Flex。以上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通过传感装置对用户的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做出记录和评估,大部分需要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链接显示数据。

1.1.2 综合智能终端类

Google Glass等。这些综合智能终端类设备也需要与手机相连,可是功能更加强大,独立性更强,未来将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导产品。

1.1.3 智能手机辅助类

Pebble等,这些智能手机辅助类可穿戴设备作为其他移动设备的功能补充,一方面必须与智能手机等设备配合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简化智能手机的操作。

1.2 佩戴位置

按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佩戴位置进行分类,虽然分类方法缺乏依据,但是其分类方法相对简单、界限清晰。主要有手(臂)环类 :主要以一系列运动记录手环、臂环为主 ;手表类 :Pebble等辅助类智能设备 ;眼镜类 :主要是以GoogleGlass等为主的新型智能终端 ;智能服装类 :主要由Geek开发,几乎没有正式发布的产品,例如可以通过转化太阳能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比基尼、靴子等。

1.3已发布智能可穿戴设备 [5,6,7]

1.3.1 Google Glass& 微软眼镜

Google Glass内置GPS、动作传感器、摄像头等,可以指路、好友互动、拍照和拍摄视频,并与Google其他服务紧密集成,更是增加现实体验感。

微软眼镜命名为“Monocle”,该智能眼镜可以在观看实况比赛过程中,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增强现场体验感。

1.3.2 Nike+ 和 i Watch

Nike+ 和i Watch为智能运动手环。Nike+ 是一系列可穿戴设备和应用,主要为用户提供运动记录和数据分享等功能,产品包括 :Nike+Sport Watch GPS、Nike+ Running应用程序、Nike+ Sport Band等 ;i Watch所能实现的是简单的数据通信和中转。

1.3.3小米智能鞋和Heapsylon

小米智能鞋是由小米公司推出,该智能鞋能与小米手机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测算路线,还可以测算出跑步时的心率等情况 ;Heapsylon则是可以测量跑步者的步数、步距、速度和消耗的卡路里的智能袜子。

2.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技术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可划分为感知层、个人服务层以及后台服务层等[8,9],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语音识别、眼球追踪、骨传导技术、低功耗互联技术、裸眼3D技术、高速互联网和云计算以及人体芯片等[4]。

2.1 技术层次

2.1.1感知层

通过各种类型感知设备获取人体相关信息,交由数据预处理模块处理。预处理包括:A/D转换、标示、封装等。由于人体相关生理参数和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监测用户的生理参数、并且“知道”用户处在何种运动状态下,可以区分人体是由于剧烈运动引起的生理异常或疾病引起的病理性生理异常,对准确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感知层应包括生理参数传感器、运动状态传感器。

2.1.2 个人服务层

个人服务层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中心,面向的人员是穿戴者,包括 :生理信息诊断模块、运动状态与危险动作识别模块、历史运动状态与事件队列、决策模块、报警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生理和运动监测模块对应不同的分类器,执行相应的分类算法,然后将该分类结果放入历史运动状态与事件队列中。决策模块从该队列中取出生理状态和运动状态进行判断。感知层和个人服务层的处理单元之间连接用短距离通信方式,如Blue Tooth、Zigbee ;个人服务层和后台服务层之间的互联采用远距离通信技术,如Wi Fi、3G或4G。

2.1.3 后台服务层

后台服务层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心,面向的人员主要有系统管理者和医生。功能单元主要有系统管理模块、服务响应模块、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服务相应模块对多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服务、个人用户的既定服务 ;系统管理模块对多个警报信息进行分类、识别、优先级处理,以便用户能得到实时的救助 ;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负责为各个功能模块提供数据支持。

2.2 关键技术

2.2.1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常见于一些移动操作系统、软件和部分网站,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在输入上和人机交互时取代键盘和手写,真正“解放人类的双手”,提高效率。

2.2.2 眼球追踪

眼球追踪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心理学领域。眼球追踪技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出现,将有可能催生出比触屏操作更“直观”,比语音操作更“快捷”的操作方法。

2.2.3骨传导技术

骨传导技术一直以来是一项军用技术,通过震动人类面部的骨骼来传递声音,是一种高效的降噪技术。

2.2.4低功耗互联技术

现已成功商用的蓝牙4.0可以很好地解决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能耗问题。蓝牙4.0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可穿戴设备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距离更远。

2.2.5裸眼3D技术

裸眼3D摒弃了笨拙的3D眼镜,使得人们可以直接看到立体的画面。通过时差障壁技术、柱状透镜技术和MLD技术,用户可以在液晶屏幕上感受清晰的3D显示效果。

2.2.6高速互联网和云计算

当宽带或移动互联网速度接近甚至超过硬盘读写速度的时候,通过终端访问云数据就像读取自己硬盘里的东西一样容易。较大运算量的任务将在云端处理,再将处理结果发送到终端呈现在用户眼前。这样可大大降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成本并减少它的体积。

2.2.7人体芯片

人体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医疗领域,但目前因为体积和安全的原因,人体芯片技术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3.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

3.1 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链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业服务链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屏幕、电池、设备厂商、系统平台以及营销模式等方面[10],主要的参与者及相关品牌如图1所示。

3.2 市场分析

中国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新兴市场,2012年市场规模为8.9亿元。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预测到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可达26.1亿元,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30.9%。从细分市场看,生活健康类可穿戴设备最为热门,预计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33.5% ;信息资讯类可穿戴设备虽然在2012年只有2.8亿的市场规模,但随着谷歌眼镜的发布将迎来市场爆发点,预计2012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47%。中国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市场之一,预计未来三年将实现35% 的年复合增长率。从电子终端演进趋势上来看,智能手机已经步入成熟期,厂商陷入了硬件参数比拼之中,产品形态和功能并未有颠覆性的创新。而作为新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并且符合用户“高便携性”的需求,极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的电子终端产品[11,12]。

3.3 国内外主流健康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国内外主流的健康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及支持系统包括Google Fit、Apple Health Kit、阿里健康云、腾讯健康云等[10],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4.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4.1 存在问题

尽管智能可穿戴设备被炒得火热,但是该领域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应的产业链、商业模式等都没有成型[4,10]。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1 多为智能手机“配件”,独立性不强

大部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大多是智能手机的辅助工具,一部分是对智能手机功能的拓展,一部分是对智能手机功能的平移。如小米智能手环,仅仅是对智能手机部分功能的平移。通过蓝牙连接后,小米手环可为用户提供闹钟叫醒、睡眠测试、运动记录等功能,只是作为智能手机(安卓系统)的辅助外设,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设计、生产需要对接多个合作伙伴和厂商,其整个过程市场及其繁琐 ;同时由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手机的“配件”存在,需要和代工厂合作,内部审核流程复杂,模具评审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周期。

4.1.2 功能尚不完善,专属应用较少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App市场,但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功能尚不完善, 专属应用较少。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呈现生态环境高度碎片化。市场上的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由于各自运行的平台不同,使得开发商 / 研发者很难开发出适应多种设备的应用软件。

4.1.3 以数据为中心,用户体验差

大部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都强调以数据为中心,实现与第三方数据的有效对接,主要集中在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综合等,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数据和分析。但是由于不同的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进行数据整合的方式、标准各不相同,导致数据标准多样化,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不能互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机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智能可穿戴设备功能应用于用户的常规需求贴合度较低,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期望。

4.1.4电池技术亟待升级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一直是影响使用体验的重要问题。功耗、电池寿命都是阻碍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的因素,但是新的电池产品的研发及快速充电技术的研发进展缓慢,虽然在电池研发领域已经有所突破,但是受限于成本等问题,还未能大规模商用。

4.1.5费用昂贵,渗透率低

在目前已 经发布的 智能可穿 戴设备中,Google Glass为一流产品,但是其价格的高昂使其不能被中低收入水平的用户接受。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价格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4.2发展方向

虽然智能可穿戴设备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但是该领域的发展势头却不可阻挡[10,1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4.2.1硬件

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硬件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电池和充电技术、屏幕和处理器三个方面。在研究柔性薄膜电池技术、非接触式充电技术等的同时,提高智能可穿戴设备屏幕的曲度、柔韧性和分辨率 ;并且研发低功耗处理器,使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实现人机交互的同时,更注重用户体验。

4.2.2软件生态系统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蓬勃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品类型将呈现整合与细分并行的发展趋势,不断整合新的应用和服务,力求为用户打造一体化的智能可穿戴体验 ;构建良好的软件生态系统,解决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跨平台的操作。

4.2.3大数据及云服务

可穿戴未来留下智能摆脱设备 篇8

正如智能手环一样, 我相信长时间使用后, 其数据的累积和变化会对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巨大的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 我也遇到了困惑, 最典型的便是我需要每天都站在秤上测试, 这看似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对于一款应该为生活带来便利的智能设备来说, 它却给我带来了不便——我每天需要想着测试, 需要站在上面一会儿, 如果中途我一段时间出差了或者由于忙乱忘了测试, 那么我就获取不到信息了。

为什么本来应该为我的生活带来便利的智能设备, 却需要花费我不少精力, 以至于给我带来了一些不便呢?这真是一个悖论。科技的使命是解放人类, 而非奴役人类, 可现在我们却越来越被科技所奴役, 智能手机让我们一刻不离屏幕, 可穿戴智能设备让我们越来越“臃肿”, 云服务让我们越来越没有隐私。可是科技就真的不能让人越来越轻松吗?

就可穿戴智能设备来说, 它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的负担了, 拥有钢铁侠那样的装备当然让人向往, 可你并不真的想穿着它上班、吃饭约会甚至睡觉吧?可现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却恨不得我们这样, 比如智能手环。

在我看来, 可穿戴智能设备是人类美好向往的结果, 但它不应该成为人类的负担, 因此现在的形态绝不是它的最终形态,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应该是从无到无限多再到无限少的过程。

第一阶段:无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创造其实源于人类的本能和美好向往, 数百万年的进化并没有将人类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物种, 他们视力有限, 听力有限智力同样有限, 他们无法完整地了解过去, 也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在古老的人类眼中, 完美的人类应该像天上的神那样有千里眼、顺风耳, 手脚可以无限变长变短 (十八罗汉) , 并且应该像玉帝那样无所不知, 掌握着人类的过去和未来。这些能力正像可穿戴智能设备一样是有限的人类组织和器官的延伸。这一点在西方表现为上帝和他的圣经体系。

在民间, 人类对于此的向往在东西方分别表现为民间高人用看手相和看水晶球的方式预测人类的未来。当你来到一个卜卦者面前, 他会根据你的手相预测你的未来运势, 它包括你的身体状况、职业状况和婚姻状况等等。这一点正是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核心价值——通过数据预测一个人未来状况 (现在主要表现为身体状况) 的表现。

人类对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古老想象就是像孙悟空那样随意支配身体, 像卜卦者那样 (他的智能设备就是看手相的眼) 可以预测未来只不过这样的智能设备完全是人类身体器官的延伸, 他完全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负担。

可穿戴智能设备现在之所以火, 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类的本能。

第二阶段:无限多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第二阶段, 正是我们现在经历的阶段。看看我们身边的智能设备吧, 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秤、智能牙刷、智能耳机、智能跑步机、智能榨汁机。。。。。。。后边的省略号代表了无限多的可能, 如有必要, 任何一种与人类接触的工具都可以成为智能设备。

比如筷子, 当它成为智能筷子之后, 那么它就可以监测你每天吃饭时候的动作频率, 当数据足够大的时候, 它就可以预测你吃每顿饭时的平均动作频率。如果某一天你遇到了美食, 夹菜的动作频率快于平时, 它可能就会震动提醒你:过快的吃饭频率可能导致肥胖, 我观察到你今天的动作频率快于平时, 请您酌量夹菜以避免肥胖。这个提醒是好还是坏呢?对于身体健康它可能是好的, 但也许你就再也找不到曾经那种狼吞虎咽的吃货感觉了。

比如TT, 当它成为智能TT之后, 它就可以监测你每次那啥的频率和各种环境等等 (别跟我说一个TT只能用一次, 那可是智能TT啊) , 后面的事我就不说了, 我只想提醒你的是, 如果你去了趟东莞, 然后回家跟老婆温存的话, 也许你就被你的智能TT出卖了。

同样的例子也许还有智能水杯、智能牙刷等等。上面的例子也许令人恐慌, 下面的例子则是体现可穿戴智能设备意义的例子。

日本先进工业技术研究所的教授越水重臣和他的工程师团队通过在汽车座椅下部安装总共360个压力传感器以测量人对座椅施加压力的方式。把人体屁股特征转化成了数据, 并且用从0~256这个数值范围对其进行量化, 这样就会产生独属于每个乘坐者的精确数据资料。这项技术可以作为汽车防盗系统安装在汽车上。有了这个系统之后, 汽车就能识别出驾驶者是不是车主;如果不是, 系统就会要求司机输入密码;如果司机无法准确输入密码, 汽车就会自动熄火。

我们姑且秤这个座椅为智能车座吧。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存在固然是有意义的, 它的市场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 但无限的想象空间给我们带来的也许是无限的奴役。想象有一天, 你带着智能眼镜、智能帽子、智能手表, 穿着智能衣服、智能鞋子, 拿着智能筷子与女友到一个饭店约会, 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第三阶段:无限少即无

当人们意识到可穿戴智能设备给人带来的不是便利反而是困扰的时候, 它的发展就来到了第三阶段。正如万物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一样,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也已经变得无限少, 直至消失。

到时候你不需要智能眼镜就能获得眼前东西的一切信息, 因为你的眼本身就已成为智能眼;你不需要智能手环就能知道你现在及未来的身体状况, 因为你的身体无时无刻处于联网状态, 到时候你就想玉帝一样随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并对自己的未来了如指掌, 这一切或许只是因为你的体内植入了一个小到看不到的芯片——这是你唯一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那么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便满足了人类的本能, 到时候我们也许甚至会重新定义宗教。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当然令人期待, 但在智能设备的辅助下, 也许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会逐渐减少, 这可能会导致人类的退化。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科幻电影一直再问的问题:那时的人类到底是人还是机器人?

2014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回顾 篇9

●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的高科技产业年度CES大会上, 可穿戴技术走到了台前, 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新产品, 是2014年可穿戴设备热闹的开端。Pebble展示了其金属腕带的Steel智能手表。索尼、英特尔和Garmin的智能手环都在此次大会上齐齐亮相, CSR的智能蓝牙珠宝为早已拥挤不堪的秀场更添一抹高大上的光芒。

●4月可穿戴市场开始进入低谷, Nike宣布放弃穿戴硬件, 70人的Fuelband硬件团队中, 有大约55人被裁减。

●5月智能手环和手表销售不旺, Best Buy产品陈列规模减少。

●6月可穿戴市场再次升温, 谷歌发表Android Wear和Google Fit, LG和三星的Android Wear手表开始在Google player预售。

●7月小米发布79元的低价小米手环。

●9月苹果发布Apple Watch, 并将到2015年一季度正式销售。

●11-12月Moto 360开始在北美热销, 各大可穿戴设备公司纷纷备战黑色星期五和圣诞季销售。

长期跟踪可穿戴市场研究的公司Canalys2014年对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预测也是几经变化, 一波三折。

在2014年8月的报告中, Canalys把可穿戴设备分成基本型和智能型两种, 基本型是手环类似的产品, 主要是记录身体运动的状态, 而智能型可以安装第三方的应用软件。Canalys指出相较2013年同期, 2014年上半年全球增加了684%。在基本型市场上Fitbit和Jawbon依靠其广泛的渠道成为销售量最大的两家。在智能型市场上三星依然是老大, 第二季度三星发布了Gear 2, Gear 2 Neo和Gear Fit三款产品, 7月三星发布其第15款穿戴产品, 也是第一款Android Wear智能手表Gear live。Canalys分析师Danniel Ma e预测借助Android成熟的商业操作系统, 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司可以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资料来源:Canalys 2014

2014年9月苹果发布了大家期待已久的Apple Warch, Canalys在9月的报告中对2015年可穿戴市场做出更为乐观的预估:相较2014年市场将增长129%, 达到4320万台, 其中智能穿戴设备将大幅度增加到2820万台, 基本型的可穿戴设备将达到1500万台。Canalys分析师Danniel Matte更看好Apple Watch, 他预计2015年智能穿戴市场的推手将是苹果, Apple Watch的用户界面设计得更加精致, 把健身、医疗和个人通信多种功能集成在一个设备上, 让人们更愿意佩戴。Canalys在9月的报告中也注意到中国超低价格的可穿戴设备产品, 比如小米手环在市场上的销量和影响力也不容小嘘。

资料来源:Canalys 2014

2014年11月Canaly给出了2014年Q3的可穿戴设备销售报告, 摩托罗拉凭借Moto 360单个产品取得了15%的市场份额的好成绩, 凭借精巧的设计, Moto 360成为最受市场欢迎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产品。三星依然占据52%的市场份额, 但是这是三星凭借16个产品机海战术的结果, 如图2所示。Canalys分析师Daniel Ma e虽然继续看好Apple Watch, 但也承认Android Wear平台虽然年轻, 但将会成为除了苹果Watch OS以外的另外一个热门的可穿戴OS, 成为设备开发商的重要平台, Android Wear依托18亿Andoird手机的市场占有率, 未来在市场会有进一步的成长空间。

纵观2014年可穿戴设备发展已经大幅超过了传统PC和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国外分析机构和专业人士普遍看好2015年可穿戴市场。美国Macquarie Securities分析师Ben Schachter 2014年底撰文说, “我们将见到更多的健身智能装置、健康管理监测工具以及智能眼镜, 明年将是个起步”。从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形态看, Gartner预估, 2015年将有一半配戴健康手环 (即Canaly报告中的基本型) 的用户转戴智能手表。2015年全球健康手环销售量将从2014年的7, 000万支减至6, 810万支。在智能手表市场上, Forrester预测, Apple Watch将是亮眼明星, 预期将有更多的Apple Watch App问世。但是分析人士也承认, 来自Android和其他品牌的智能手表竞争者也将愈来愈多。据市场数据公司Statista的一项调查显示, 穿戴设备市场在2015年将会创造71.4亿的销售额, 比2014年的51.7亿增加了38%。

未来几年, 可穿戴设备应用主要有三大热门领域:游戏和娱乐、信息交互和健康医疗。其中, 健康医疗更可能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大热门, 可穿戴设备的近期发展将主要取决于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推动。IDC预测, 2015年医院将迈入数码化时代。到了2018年, 65%医院和疗养院的互动沟通将透过移动装置来完成, 其中多数将使用穿戴设备上的App做遥控健康监测, 还可提供虚拟的医疗照护。

摘要:2014年可穿戴市场经历了从无限风光到少人问津再到疯狂抢购。本文根据2014年可穿戴市场的走向, 预测2015年可穿戴市场发展方向。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CES,智能手表,智能手环,Android Wear

参考文献

[1]Press release 21 August 2014 Wearable band shipments rocket by 684%[EB/OL].http://www.canalys.com

[2]Press release 10 September 2014 Wearable band shipments set to exceed 43.2 million units in 2015

[3]Press release November 2014 Moto 360 leads the first wave of Android Wear devices

[4]智能穿戴设备的新思考IPEC 2014[EB/OL].http://wenku.it168.com/d_001519883.shtml

可穿戴设备乱局 篇10

然而,虽然越来越多可穿戴设备不断涌现,这一市场的规模却并未随之大幅增长。金字招牌Google Glass频频推迟上市,名门之后iWatch待字闺中,大量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在没有强敌的压力下却依然表现乏力。根据智能手环Jawbone Up的相关使用数据(每天同步数十亿步、70万个小时睡眠时间)推算,其用户大概仅能突破十万(这还包括雅虎一姐梅耶尔送给小弟们的一万台);与百度深度合作的国内健康设备厂商咕咚网,其天猫旗舰店的手表、手环销量则仅有可怜的几百台;而三星寄予厚望的智能手表Galaxy Gear遭遇的“退货门”则更加令人失望。对于这种现状,一位创业者总结道,“概念火、市场热、出货少”。而不同类型的可穿戴设备,也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市场格局。

智能眼镜:一枝独秀的Google Glass

作为智能眼镜的先驱,Google Glass在整个可穿戴设备领域都称得上是开山之作。其构建于眼镜框架上的增强现实显示屏幕,以及内置的语音与手势识别技术,将人机交互对使用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带来比智能手机更加“沉浸式”的智能体验。

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类似的产品跟进。即使是谷歌自己,也在2012年6月发布之后,几次推迟Google Glass的上市时间,迟迟没有推出消费者版本。虽然三星CEO权五铉曾表示过将研发类似的智能眼镜Galaxy Glass,但仅仅提交了相关的外观专利,距离发布依然遥遥无期。

Google Glass产品化障碍重重,主要存在技术成熟度与用户需求偏差的原因。智能眼镜的元件高度集成、轻便与续航的平衡以及操作响应方式,都对产品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Google Glass工程测试版曾经多次被曝出存在发热严重、续航短暂、视线焦点切换容易导致眩晕等技术问题,容易导致分心也成为多个国家地区禁止驾驶员佩戴Google Glass的原因之一。而迟迟难以推出近视镜架、缺乏特色应用也让用户对Google Glass提不起太大兴趣。

智能眼镜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目前可以说最高)的可穿戴设备之一,研发与集成的高门槛是试图入局的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相比技术与经济实力雄厚的谷歌与三星,其他厂商推行智能眼镜显然难度更大。

智能手环:入门级红海

相比曲高和寡的智能眼镜,智能手环则成为更多厂商扎堆进入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目前大多数智能手环的功能集中在地理位置/环境信息检测和身体机能检测上,这两个领域的传感器技术相对成熟,手环对电池、处理器、存储等配置上需求也更低,从而令更多厂商选择将智能手环作为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试水产品。

作为先行者,初创企业Fitbit和Jawbone在2013年下半年分别获得了4300百万美元和超过一亿美元的融资,两者的睡眠及健康监测手环Fitbit Force/Flex和Jawbone Up也是智能手环市场上最热门的产品,Fitbit Flex更一度成为亚马逊“健康与个护”分类销量第一的产品。而相比从健康出发的Fitbit和Jawbone,体育用品厂商Nike的运动腕带Nike+ FuelBand则是从运动监测和社区化开始扩张,Nike+品牌与苹果的良好合作也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此外,索尼在2014年初的CES上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腕带SmartBand,国内的TCL Boom Band、咕咚手环、乐跑手环、Bong手环等也纷纷在过去一年中打出了各自产品的宣传旗号。

相比智能眼镜,智能手环可谓是“红海”级市场,然而市场火热的原因却是技术门槛较低,而并非用户接受度高。相反,智能手环目前局限在对健康与运动的监测功能中,用户群体相对有限,缺乏向大量普通用户推广的创新功能;有限的续航时间和对智能手机的兼容性要求也提高了使用者的门槛;况且手环并非随身必备用品,长时间佩戴很难带来良好的使用感受,而健康配戴等又对持续性监测有需求,这一矛盾也对手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障碍。

智能手表:“腕上手机”的尴尬

相比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多出的一块屏幕,则赋予了其更多功能:收发信息、检索邮件、查看天气,甚至拨打电话、拍照和玩简单的游戏等。屏幕作为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原件之一,其对于相关功能的承载和转移,为智能手表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造成了智能手表产业的火热。

2013年9月,三星大张旗鼓推出了宣称是全球“首款”智能手表Galaxy Gear,并且用了丝毫不亚于旗舰手机Galaxy Note 3的力度为之进行宣传。不过根据BusinessKorea报道,上市两个月后,Gear的销量仅有5万台,而三星官方公布的出货量也仅为80万台,与Note 3超过500万台的销量完全不成比例。有国外网站披露的相关信息显示,Gear在百思买的退货率甚至高达30%。而一度成为众筹网站Kickstarter明星项目的智能手表Pebble,在2012年进行融资投产后,于2013年7月宣布卖出了85000块。这个数字无论与传统手表还是智能手机数百万台的年销量相比,这都不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数目。至于索尼SmartWatch、酷派Coolpad智能手表等,要么销量成疑,要么待字闺中,并没有诞生一款真正成功的明星产品。

智能手表的叫好不叫座,与用户对于手表的需求有很大关系。在当今手机已经十分普及的情况下,手表更多作为一种彰显身份饰品而存在,其查看时间的功能性需求已经相对较弱,习惯戴手表的人群相对有限;专注于功能性需求的智能手表,过分科技化的造型难以吸引传统手表用户的兴趣。而厂商希望通过智能手表部分取代智能手机的交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科技爱好者的兴趣,却难以解决因为屏幕过小、操作困难、续航短暂等因素带来的糟糕体验,无法形成类似于智能手机的稳定市场需求,只能以“尝鲜”的卖点吸引部分用户。

可穿戴设备乱局:明星不见,战国依旧

其实除了眼镜、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目前还有智能假发、智能鞋甚至智能隐形眼镜等不同噱头的可穿戴设备概念。然而在花样百出的乱局中,可穿戴设备距离面向大众普及的目标依然前路漫漫,需要面对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功能上,用户期待更加具有创新性、颠覆性的功能,对智能手机功能具有替代性的产品虽然能够带来一定方便,但局限性也很明显,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已经几乎成为每个人的随身必备用品的情况下;工业设计上,可穿戴设备需要对外表观感、人体工学和舒适度的考量更加侧重,才能让可穿戴设备更容易融入用户日常生活中,而非成为累赘;技术上,设备的续航时间与设备间兼容性,是用户熟悉和习惯使用的基础,也是可穿戴设备仍然面临的主要技术短板。

时至今日,Google Glass仍未投放消费市场,苹果iWatch依然被传闻笼罩,两大巨头对可穿戴设备的态度表明,这一市场仍未出现突破性的技术与应用,难以形成类似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空间。而目前众多厂商投入试水的乱战,也许在颠覆性产品带来的洗牌之前,仍将继续下去。

可穿戴设备与传媒的“来与往” 篇11

与此同时,泛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类型不断涌现,传播媒介和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可穿戴设备与传媒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可穿戴设备能否成为未来媒体传播的新的载体和形式?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特邀业内专家就此话题予以探讨。

《中国传媒科技》:你是否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目前你使用的这一设备主要功能是什么?

栾轶玫:我主要使用“手环”,健康监测与运动记录功能。个人比较期待即将上市的Iwatch。

范春柏:有,Misfit Shine,一款算不上新,但是相对比较酷的运动手环类产品,创造者是乔布斯之前的苹果CEO,李嘉诚投资。我主要用它来记录运动和睡眠。因为它很轻才10克,可以无负担的戴在手腕上,防水,可以游泳,冲凉。电池四个月换一次,免去天天充电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它很酷。你见到之后,一定会说,这个才是真正的可穿戴设备。

方世彤:目前我使用健康手环,主要作用是步行健身,同时也有些社交的功能。另外使用POV或运动摄像机,Go Pro。它作为摄像机使用,也用作汽车的行车记录仪功能。属于一种监控功能,也有创作功能。

我试戴过谷歌眼镜,感觉它和手机配合能有很多可扩展的功能,当然目前还就像另一双眼睛。

李德林:有使用,主要是散步的里程手环,记录每一天的路程,有助于自己锻炼身体。

郭全中:使用一些,锻炼跑步一类的。

张大勇:目前只用过手环,主要提供每天运动量的监测与提醒,每天睡眠时间以及深度睡眠时间统计等基本功能。

《中国传媒科技》:可穿戴设备能否解放人的双手,成为人体延伸的一部分,取代手机、pad等移动智能终端,成为媒体传播的一种新载体和新形式?

栾轶玫:我是“麦 粉” ,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早就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毫无疑问,可穿戴设备自然是“人体的延伸”。它是一种“新载体”与“新介质”,但目前就其功能看,它还是辅助产品,还处在是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的“助手”阶段。之于“取代”说,那要看未来它是否能“反客为主”,能更好地实现用户的“通讯、娱乐、信息、社交”等永恒需求,并且与时尚嫁接完美、且自我续航等目前的技术短板被更好地解决。但我比较担忧的是,新媒体的“极速”更迭,使得“可穿戴设备”在还来不及“取代”他人的情形下就被“新进入者”给“取代”了。

范春柏:解放人手 这个目前 还不好说,人工智能在实验室外的应用其实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但是Apple Watch的出现,媒体传播的入口又多了一个,这个倒是可以确认的。微信就已经做出来Apple Watch的APP了,所有人都看到了Apple Watch这个入口的重要性。

方世彤: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解放双手,它是人体功能的机器替代品。当然未来肯定会有更多人体不能做的功能出现。它基本上是智能机器人在人身体上的物理存在。从媒体角度来讲,它将更加的社交化,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有效过滤器和传播设备。

李德林: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出现替代人类部分生理功能,可穿戴设备成为身体的延伸是未来的趋势。解放双手是因为双手太忙碌了,智能设备可能替代人手的部分功能,但是只能是部分方便功能而已,决定性的功能暂时应该还不会取代。比如取代手机登移动智能终端将成为一种趋势,未来的智能化都是局域蛛网式的物联网,比如坐在客厅就可以通过电视跟外界联系,没必要再用手机。比如未来可以通过手环来进行移动通讯等等。

郭全中:不可能完全替代,和手机等各有定位。

张大勇:可穿戴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的双手,成为人体延展的一部分。目前的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镜子、智能头盔等可穿戴设备一定会成为媒体传播的新载体与新形式。

《中国传媒科技》: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当可穿戴设备实现了图文、实时数据收集及信息编辑加工功能后,是否意味着自媒体时代“人人皆记者”的真正实现?是否会因此引发一次新闻“革命”?

栾轶玫:“人人皆为记者”实际上与可穿戴设备并无那么密切的逻辑关联。其实现在的设备已经支持了“人人皆为记者”的可能。“人人皆为记者”的实现除了技术因素,更多的还是一个媒介生态的系统问题。

范春柏:就像号称“人人皆记者”的PC产品和移动APP产品一样,可穿戴设备也无法达到这个目标,是不是能够做到“人人皆记者”,与产品无关,与社会有关。

方世彤:可穿戴设备可感知获得人周围的信息,是自媒体的获得新闻的利器,但是如何传播,传播结果如何,还不能视为一次新闻革命。我认为如果一定要是新闻革命,那就是智能机器人新闻,由机器人来完成的新闻采访和传播。

李德林:未来的信 息化会让 世界更透明,世界没有距离。但是新闻不会被自由的信息取代,新闻未来会更专业,更便捷,因为新闻承载的是不仅仅是真实、快捷,更蕴含着信用、责任以及公正的价值观。智能设备可以让新闻更智能,更高效,当然,会消弭新闻与民众的距离,智能设备会让新闻越来越真实,因为民众可以快速地检验新闻。智能设备会促进新闻自身的智能化变革,会让整个社会运作更加有序,更科学有效,会大幅度降低社会的管理成本。

郭全中:没可穿戴设备就已经实现了。

张大勇:目前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已经极大推动与促进了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已经在改变新闻传媒的格局,规律与路径。随着新一代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会更进一步的丰富自媒体的信息采集与传播展示手段,一定会进一步引起新闻“革命”。

《中国传媒科技》:假如可穿戴设备具备了跟智能手机一样甚至更强大的功能,可以实现通讯通话、新闻查阅、社交娱乐等功能,你是否愿意丢弃手机?

栾轶玫:假如如你所说实现了以上所有功能,那时的手机可能也不是今日之手机。在“可穿戴设备”不断前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手机自身具有的“自我进化”功能。与先前的传统介质不同,手机天赋的“移动性”与“随身携带”让它遭遇“被取代”的境遇比较难。目前为止,我依然认为如果只能保留一种介质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手机!

范春柏:如果手机既可以打电话又可以带着到处走,你是否愿意丢弃座机?

方世彤:目前来讲,可穿戴设备大多不是作为主机存在的,他们都无例外的依附于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可穿戴设备的大脑和主机,当然未来这个主机可以是另一台设备,没必要一定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目前作为通讯工具的作用本身也已经降低了许多。

李德林:有更智能 化的可穿 戴设备取代手机,自然更好不过了。现在的手机会担心丢失,数据的管理一定程度上还是很繁琐。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充斥着手机页面,智能化程度还没有做到真正的一键式。如果有一天,能有更便捷,功能更强大的可穿戴设备取代手机,我相信大家都会让自己从手机复杂的程序、数据中解脱出来。现在的手机犹如鸦片,每天有太多的信息,让我们没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郭全中:不愿意,因为手机更有私密性,更方便。

张大勇:实现了上述功能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手机的部分功能,但大屏幕手机在阅读,可视通讯等应用场景下,依然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手机的部分功能可能会被可穿戴设备替代,但可穿戴时代的手机将被重新定义。

《中国传媒科技》:泛媒体时代,媒体属性也像“互联网+”一样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个人媒体化、企业媒体化等迹象愈加明显。那么,媒体属性的泛化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带来创新的灵感?

栾轶玫:可穿戴设 备本身就 是一个“跨界”之作,因此,保持“想象力”非常重要,请允许我保持对此的想象力与好奇心。

范春柏:我个人不赞成媒体属性的泛化,我曾写过一篇专栏,叫《媒体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是的,企业在做媒体的事,媒体也在做企业的事,到头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还是归凯撒。永远不要以为跨界是一件容易而且很享受的事情。

当然,可穿戴设备的资讯和社交属性基本是标配,这个是产品层面的。

方世彤:可穿戴设备能很好地记录人类的行为和周边环境,这些东西自然会产生创作的灵感。当然单个个体的创作会是一方面,群体性的创作也可能更精彩。在新的设备之下,一定有新的传播方式和媒体创新。

李德林:媒体属性 的泛化应 该说是社交属性快速发展的结果,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无非两种,一种是对自己有用的,一种是娱乐精神的。那么新闻显然只是一种弱关系的强植入模式,人们对80%以上的新闻并不关心,只是媒体通过信息垄断优势,强制人们去进行信息消费,一旦垄断的藩篱被互联网穿透,那么这种弱关系就会削弱传统媒体的垄断消费优势,可穿戴设备研发正式基于穿透信息垄断弱关系的藩篱。只要穿透,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郭全中:会。

张大勇:一定会的,未来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体,信息的传播与展示无处不在,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将带动资源流的再次分配,各类智能感知应用会进一步催生可穿戴设备的创新与繁荣,再结合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家庭、可穿戴设备,构建更为多元的信息传播、处理、展示、交互、反馈的生态环境。智能可穿戴设备会有更多的创新灵感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媒科技》:请打开思路,畅想一下可穿戴设备未来10年的模样,以及与传媒的关系。

栾轶玫:未来,如果可穿戴设备控制了我们的信息生活、娱乐生活、社交生活,“智能化”可能会诞生“芯片媒体”,只要植入一个芯片,就可以满足上述所有需求。如果未来真走向这一天,人类有可能会被异化成只有“一个拇指”与“一个大脑袋”的新生物。想想这些,就更要谨慎地测评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防治技术而生的“异化”!这倒是我认为目前我们要多多思考的。

范春柏:我赞同《IT时代周刊》老总曹健说的:“未来什么样,鬼才知道。”人会成为机器的奴隶,这个现在已经开始了。非要拉上传媒说事,那就是把传媒的东西归还传媒,别扯什么可穿戴了,传媒的人不懂这个,可穿戴也不懂传媒。

方世彤:可穿戴设备是当下的一种发展状态,但未来一定是机器人时代。我认为十年后,要穿戴设备并不是在人体上的,而是在机器人身上。未来的传媒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将会实现人与机器的沟通,机器与机器的沟通。这将是真正的革命性变化和更能脑洞大开的传媒关系。

郭全中:可穿戴设 备会大量 普及 ,成为人的延伸。会改变传媒信息搜集的方式,传播方式等,助推传媒变革。

上一篇:高校考核机构社会化下一篇:教学客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