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歌》

2024-06-07

《赞歌》(精选12篇)

《赞歌》 篇1

又是人间四月天,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我刊为何要刊发耿彦波同志四年前在时任大同市市长时的这篇感人肺腑的讲话呢?盖因,当今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时代呼唤敢于啃硬骨头的干部到改革的深水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盖因,随着“党的群众教育路线”的升华,反腐浪潮的一浪高过一浪,部分党政官员的怪现象开始浮出水面,“不干事也不惹事”成为当前一些官员明哲保身的“潜规则”。干事越多,出错几率越大,干事越少出错几率越小,甚至一些不干事者,却坐而论道专挑别人的“毛病”。确实,在中国当前复杂的政治生态圈内,在错综复杂、是非难辨的改革深水区,也许为民谋利者,可能好评如潮,也可能背负“莫须有”的骂名。千古多少事,大凡改革者都不是完人,当然耿彦波也不会是。“造城市长”,“强拆民怨”,以及真真假假的所谓“百亿债务”等等诸多问题。当然,也有古都人民万人挥泪相送的感人场面,至少关于耿彦波的传奇故事和官场异类的传言网帖,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听得太多太多!但有一条是不容质疑的,他确实是一个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第一位的官员。正如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3月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言:“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贵为一国之总理,尚且对自己的评价如此谨慎。那么,我们对耿彦波留给大同的事业,就不能苛求太多!是非功过留给历史来评说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疑,耿彦波在中国官场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但争议本身恰恰说明,耿氏是个真正的为民谋事者。耿彦波不可能不清楚严格在法制轨道上行事之安全,中国转型期出现的复杂局面前所未有,并非每一件都有一个“法律的明细表”,况且正是这些改革者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推动了中国民主与法治的进程。没人喜欢“威权主义”的执政理念,但在当今中国改革的“拉锯战”中,以威权之手段,突破官僚主义的沉疴痼疾,才是走向法治之路的现实选择。当然许多改革者,就是在这样的“铁碗施政”中,倒在了走向民主和法制的“黎明前夜”。

当前中国无疑已经进入错综复杂的改革“深水区”,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彷徨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悲观者有之,迷茫者有之,躲到大洋彼岸对中国评头论足者有之,拿着放大镜,对改革者横挑鼻子竖挑眼者有之,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攻坚期,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的大业,必须呼唤千千万万这样勇于担当,不怕得罪利益集团的党的各级好干部。

在中国历史上,每次伟大的改革,都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转折和发展,而改革者却注定是孤独的,勇立潮头的改革者,注定要付出代价甚至牺牲。正如吕日周同志接受笔者采访时所言:“对改革的支持有时就像天上的浮云,看得很清楚,但是摸不着。改革遭打击就像有人拿着锤子在你头上打,打了一下又一下,很实在,很痛苦。雷抒雁说,有时对改革的争议就是政治上随地吐痰,左一口,右一口。”

当前,中国需要务实的改革者,不需吐痰者。不干事连半点马列主义都不是!

去年9月,耿彦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成败安之于数’。说我好我也不高兴,说我不好我也不会不高兴。经历是是非非,一切都归于平平淡淡。”淡泊名利,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这也许就是他的价值观。

耿彦波同志4年前的讲话中,一再提到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做事与为人。对于曾国藩,后人诸多评议。慕之者认为他以一农家子弟而封侯拜相,权倾天下而得善终,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人智者;贬之者则基于他镇压太平天国而骂他为卖国贼、刽子手。然而,跳出政治的圈子,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他,可能更客观些。

历史无需赞歌,小事永放光芒。“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1990年,已经调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当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头版发表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弹指一挥间,在全党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的今天,重温耿彦波同志2009年在大同的这次讲话,仍然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滚滚红尘中,我们的党政干部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更为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的时代变了,我们的部分干部,已经习惯于踏着红地毯,习惯于出入富丽堂皇的楼堂管所,习惯于举办各类冠冕堂皇的会议,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讲话”贯彻“讲话”,甚至出现了“县委书记”原版照抄“市委书记”讲话的事情。

历史是现实的根。百姓谁不爱好官?泪洒北魏古都,痴心不改,再圆龙城梦,“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在马年的春天,我猜想耿彦波同志仍然是个为党、为国、为民做事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在争议中,把党和人民的改革事业勇于向前推进的人。

写下此文,笔者从未见过耿彦波同志。但此前听过耿彦波同志太多的感人故事。刊发四年前耿彦波同志的讲话,事先也未征求耿彦波同志的意见。文责自负吧!大凡当今为官者,大都不愿宣传自己,因为无论是褒是贬,有时给官员带来的未必都是正效应。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铁肩担道义的本性让我们必须拿起笔来,为改革者鼓与呼!习近平同志指出: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历史是人民写的。我相信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耿彦波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那里绝大多数人民的心目中,他的分量注定是很重很重的!

历史不需要赞歌,但人民心中有杆秤。

《赞歌》 篇2

又是七月,又是火热的七月,又是纵情放歌的七月,又是红旗飘飘的七月。今天就是党的生日,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就是为了纪念、庆祝这个我们中华儿女感到自豪的日子,和大家一起感受党的光辉雨露。用演讲的方式来朝拜我们的信仰.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旗,飘扬在前方。

88年

历史沧桑、风云激荡;88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您是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您是旗帜,指引着我们胜利的方向。这灯塔、这旗帜,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种文字或语言,能像党旗那样酣畅淋漓地表达着我们心中对党的敬意。数十年的悠悠岁月,早已把党铸成了我们胸中的一首神圣长诗,党旗就是这长诗里的“诗眼”;八十载的斗转星移,党成了我们用无数丰功伟绩撰写的历史长卷,党旗就是这长卷中的 “ 文魂”!

在那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我看见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滚动着的是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的狂澜,流淌着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荡漾着的是对人民群众爱的涟漪……看着看着,我仿佛冲破了时空,带着一双矫健的翅膀和明锐的眼睛,邀游在历史的长河里……

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们仿佛看见——毛泽东挥手之间,一次次拨正革命的航向,引导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秋收起义上井岗到建立延安革命圣地,从遵义会议万里长征到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劈开混沌,拨云见日,终于推倒了“三座大山”,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们仿佛看见——邓小平抬手之间,绘就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中国人民讲述着“春天的故事”,敲响了新时代的锣鼓。20年,俯仰之际,弹指之间,赤县神州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

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们仿佛看见——江泽民举手之间,高擎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圣火。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大事不断,好戏连台。西部大开发再次牵动全局,“三个代表” 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中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党的十六大将绘就更新、更美的蓝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正所谓“捷报与彩云齐飞,富庶伴文明相长”。

面对着党旗,我感到,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我是多么的幸福——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侧耳谛听着党的淙淙教诲,任由诗情如旭日喷薄。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又多么由衷地渴望我们的党能以从不褪减的鲜艳横穿火光横溢、尘土纷溅的世纪早晨,驭太阳的风轮奔驰在七月那洒满阳光的坦途。

我们面对党旗,感受到了继往开来的责任,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份量!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澄海国道乃全市经济大动脉,贯通东西,交通繁忙!作为奋斗在公路生产第一线的道班工人,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是第一责任!我们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己任,我们艰苦作业,勤细养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坚持公路建设总方针,有计划地改造各类公路,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全区公路建设,路容路貌大大改善,一个以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大海赞歌 篇3

摄影感悟:摄影人生是丰富的,文化人生是美好的。

海丰提醒:海边必备

三脚架:如果经常在海边拍摄的朋友,不建议使用太贵的脚架,因为我们经常把脚架在海水里浸泡,泥沙容易进入脚管里,用坏了可以换新的,不心疼,其次是从海水里取出脚架后记得在淡水中冲洗,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滤镜:我现在使用HOYA HD系列UV滤镜。

快门线:曝光时间往往都不短,别忘了带快门线,否则只能忘海兴叹了。

雨鞋:潮起潮落是常事,穿着雨鞋可以更加自如。

大海神秘莫测,可拍题材十分丰富。相信许多朋友都曾经把蓝天、碧海、金沙收入镜头,也肯定有更多的摄影人拍过海上的日出与日落。但你可曾经想过拍摄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后弱光下的大海?可能不少人以为在微弱的光线下,海面上不像灯火辉煌的城市街道,是很少有灯光的,那黑漆漆的海面有什么可拍摄的?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摄影家马海丰利用慢门拍摄的《大海赞歌》,那奔涌的海浪和不断运动的海水呈现出如丝如雾般的效果,展现出了海的另一分柔情。

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和地点

拍摄海浪,既要了解潮汐规律又要熟悉地形、既要观察天气状况又要选择合适时间,这样拍出好片的概率才会更高。潮位决定海浪的壮观程度,把握拍摄的良好时机,可选择凌晨日出之前或傍晚日落之后的黄金半小时内拍摄。拍摄地点一定要避开平缓的沙滩,而选择有礁石散落的险滩做为拍摄地点,它能更好的表现海浪。还要选择好拍摄角度。要知道,海浪来的时候并不一定平行于海岸,选择什么样的地点拍摄,要观察浪花过来的角度。

北戴河海滨的沙滩上有很多礁石丛,礁石多圆润可爱。清晨,海潮涌动,汹涌的波涛撞击大海里的礁石,时而浪花四射,时而追逐,时而把礁石没入海中。东方,慢慢地开始有了鱼肚白出现,但看起来只是在遥远的海平面上有一层蒙蒙的雾气。

摄影者马海丰借助海浪的微光把三脚架架在离岸较近的礁石上,观察海浪涌来又退去的景象,并观察周围情况,琢磨拍摄主题。当确定好主体,他会先取景模拟构图,设定手动曝光,确定光圈后再根据海浪的流速来设置不同的快门速度进行多次拍摄,最后确定想要的效果画面。

不出所料,不一会儿,大海开始涨潮了。而在晨曦微露的片刻,正好浪潮的前锋开始向他面前的这片礁石涌来。前浪冲刷礁石的景象与层叠的后浪、远方的渔船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于是,马海丰按下了快门。

让静止的画面运动起来

选择在有大风浪的天气去拍摄大海运动起来的画面。为了体现这种汹涌壮美的景色,马海丰充分利用流动的海水与静止的礁石、远处相对静止的渔船来组合构图,并用合适的慢门拍摄,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把海浪的运动轨迹拍成如丝般的感觉。这让画面更富有诗意,更与画面的意义贴切。

由于海岸的坡度和风会影响海水流速,为了拍摄出运动的效果,马海丰在海水涌上岸或海水回流的时机反复拍摄,结合实际情况,将曝光时间设为1秒。最终得到“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的效果。

表现汹涌激情的大海,还需要把相机架在尽可能低的位置,使照片中的海浪显得更高一些。为保证画面的景深和较高的图片锐度,将由近到远的礁石、渔船都拍摄清晰,马海丰选用了佳能14mm超广角镜头,F/11的光圈,感光度也选用相机上最低的ISO50°。

弱光下的黑白摄影

经验丰富的摄影师都会把握弱光时机创作。弱光下创作的风光照片有一种神秘感,光影和色调是画面中最具感染力的两个因素。由于阴天的原因,而且是早晨日出前的弱光拍摄,马海丰利用了黑白摄影中黑白影像的消色特点,表现出这种壮美、纯洁、永恒的意义画面。

黑与白的持久魅力来自于它鲜明生动的影像效果,以及其表达情感和渲染气氛的独特方式。单一的色调可以隐去杂乱的色彩细节,从而有助于主题的表现。由于黑白照片只能依靠黑、白、灰的影调层次去表现景物的质感、空间感和气氛,所以要求影调的表现细腻连续。如今的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照片拥有较大的宽容度,可以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相结合的情况下,缔造出完美的黑白风光照片。

于是马海丰在拍摄黑白照片时,把画质设置为RAW加JPEG黑白模式,JPEG是为了看当时拍摄后的黑白效果,RAW是为了后期制作时,彩色转黑白的最大程度控制效果。

薄荷/赏析

《大海赞歌》马海丰/摄影:相机型号:佳能5D MarkⅡ 镜头:佳能14mm镜头 快门速度:1 秒 光圈:F/11 感光度:ISO50°

青春赞歌 篇4

它是一阵风, 给人凉爽;它是一阵雨, 给人滋润;它是一团火, 给人温暖。它是盛开的花朵, 是阳光正艳的时刻, 是海风轻拂的年代, 是原野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青春的我们可以酣畅淋漓高声放歌, 可以疯狂的向前奔跑, 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不可以畏惧, 更不可以退缩。因为我们拥有青春, 拥有活力, 拥有激情, 世界因我们而更美丽。

青春, 让我们多了一份勇气, 少了一份怯懦;让我们多了一份冒险, 少了一份安逸;让我们多了一份好奇, 少了一份呆滞。

迎着阳光, 飞吧!放飞我们的青春, 我们的梦想。

教师赞歌 篇5

感激教师,你教会我们用自我的头脑和双手大胆探索,去寻找和发现,让生活更加充满惊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的眼神,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身影,深深的埋在了我的脑子里。教师默默的点燃着他人,却悄悄地燃尽着自我。在课堂上教师给指点迷津,使我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珍惜生命。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教师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培育出多少栋梁之材!谁又能明白,这其中包含着多少教师的辛勤汗水与泪水,也许教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光阴如梭,岁月蹉跎。如今,我们已经跨入不惑之年,每每想起教师手把手教我们,让我们天天欢乐的那些完美时光,我们对教师的敬畏和爱戴之情,就油然而生;教师,让我们珍惜这宝贵的时光吧!教师呕心沥血地培育我们,我们今日无法报答,只能让我们说声:教师!辛苦了,你是我们永远的教师!也是我们一生中最为感激的人!

献给母亲的赞歌 篇6

“道道深纹岁月痕,丝丝白发儿女债。”我已经记不起是哪位诗人写下这耐人寻味的句子,但每当读起的时候,脑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母亲那瘦弱且忙碌的单薄身影……

母亲,你终日为我们劳碌奔波,昔日飘逸的长发已被那夹杂着根根银丝的枯黄头发代替了;昔日那修长白嫩的纤纤玉指已变成了粗糙的树枝一般;昔日那红润的脸庞,也被无情的岁月刻下了一道道挥不去抹不掉的皱纹。母亲,我想轻轻地告诉您:“您在女儿的心中永远都是最美丽的!”

母亲,您为我们呕心沥血、历尽沧桑,您付出了这么多,又得到了什么?没有!什么也没有得到!您却满足地说:“我得到了那些不是常人所能得到的东西,是只有一位真正的母亲才能得到的!”您不厌其烦地照顾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您对女儿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恩情,女儿拿什么去回报呀!

“全世界的爱几多种,爱与爱在互动,也未及这种爱能完全献奉……”“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古今中外,多少诗人、歌唱家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去讴歌伟大的母爱。而我既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我只能满怀真情地说:“妈妈,我爱您!”

母亲,在我成功时,您沧桑的脸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不忘提醒:“骄傲使人落后”;在我失败时,您依然带着笑意鼓励我:“别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千万别放弃,妈妈支持你!”母亲,我想对您说,如果我是到达彼岸疲惫不堪的旅人,您就是任劳任怨的摆渡者;如果我是春天的小树苗,您就是催我快快成长的和煦春风……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感谢您!

广东省清新县龙颈一中山花文学社

用摄影技艺唱响建筑的赞歌 篇7

关键词:建筑,摄影,创作

如果从建筑摄影服务于建筑设计及商业文化的角色看, 当下的建筑师对于摄影师有很高期待, 因为建筑摄影对与建筑的完美再现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同时也富有更强的传播意义。建筑师不仅要求摄影师能忠实表现建筑的设计意图和建筑功能, 更希望借助摄影技艺奏响建筑的赞歌.

一、用专业器材提升建筑摄影创作质量

建筑师在绘制透视图时, 视平线的高低是可以根据图面需要而上下移动, 但无论是鸟瞰还是仰视, 在最常见的一点和二点透视图中, 原本垂直地面的墙面和柱子等垂直线条在图画中始终可保持垂直, 这种设计特性就决定了建筑摄影的要求, 即以平视取景 (即垂直线条在照片中仍保持垂直) 获得的画面效果, 避免建筑物变形, 因而在建筑物的拍摄过程中, 如何保持建筑物的垂直性, 解决“透视失真”问题是建筑图片拍摄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器材校正是最好的办法, 为此, 一些相机制造商开发生产了一些可以调整透视关系的相机或移轴镜头, 以适应建筑摄影的这一基本特点。大画幅数字后背相机和120片幅的可调整透视的相机是建筑摄影的首选器材。大画幅相机可以利用皮腔进行位移或摇摆来改变影像的透视效果和清晰度范围, 尤其是近拍高大的建筑物时, 这种优势极为明显;中画幅单反相机和35mm单反相机中均有一些移轴镜头可用于建筑摄影, 移轴镜头可以在平视取景的前提下, 把镜头的像平面中心相对焦平面中心向上或向下移位。有了这项透视调整功能, 摄影师在取景构图时就可以通过调整镜头光轴与胶片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从而使建筑的垂直线条在图片中能始终保持垂直, 从而避免了用普通相机仰视或俯瞰而形成垂直线倾斜的透视失真现象, 解决了建筑拍摄最根本的问题。此外, 稳固的三脚架、快门线和具有点测光 (一般5度即可) 功能的测光表都是建筑摄影所必须的辅助设备。

二、从专业角度感悟建筑内涵

“建筑摄影师在一张二维平面的相纸上再现建筑师的三维空间创作, 他必须对其结构的审美很敏感, 必须了解它如何为其用途服务, 又是如何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他不仅要努力记录下建筑物的外观和面积, 还必须努力捕捉建筑师在结构周围所刻意表现的气氛和风采。他必须与建筑师具有同样的艺术家的感觉并敏感地再现其创作。”[1]用镜头阅读建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摄影师应尽可能多的学习建筑文化知识, 养成按建筑师的视角来观察建筑的习惯, 这是建筑摄影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每一个建筑都凝聚了建筑师设计师、配套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摄影师用镜头纪录的是一个群体的劳动成果, “一张不能再现建筑师意图的作品不是好作品。”知晓建筑的设计理念、思想内涵是拍摄前必要的功课[2]。摄影师只有很好的感悟了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从建筑的艺术性、环境美感及其实用功能出发去理解他所拍摄的这项作品, 才会在记录自己对建筑的感知与发现时, 不仅仅满足于抓拍光、色、建筑物完美结合的一瞬, 更会从建筑师的角度去考虑建筑物在光、色及周围环境中的和谐表达。

三、用专业语汇完美表现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生硬的建筑如何经过镜头的雕刻变得栩栩如生?建筑美感中富含大量对称和形状的构成, 那些线条的弧度, 错综在一起的阴影都是摄影所可以表现的。摄影艺术一向注重通过形式表达精神, 传递信息, 如果摄影师没有很好的驾驭摄影造型语言的能力, 很难将建筑的美好音符传递给读者。就创作而言, 摄影师可以摆脱客观的限制, 利用丰富的摄影造型语言为建筑提供更多的解读可能。

摄影是一门变化万千的艺术, 因为光线、色彩, 角度等原因同一个景象所表现的模样也许会截然不同, 所以, 寻找好的角度与元素去表现是建筑摄影的魅力所在。建筑的形体、线条、尺度比例、质感和色彩都是建筑摄影中视觉表现的主要元素, 建筑摄影通过点、线、面的结合, 色彩的搭配, 光比的控制等造型元素再现建筑场景。在画面造型上, 强调通过视觉透视深化建筑的空间感。在建筑摄影领域里, 对称性的构成表现是最被使用的构图方式之一。对称的线条, 空间, 结构, 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被打乱的平衡感。

摄影是用光绘画, 光线在建筑造型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户外建筑摄影的主光源是日光, 它的光照角度、亮度、色彩都会随地点、季节、时间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并能直接影响画面中建筑的影调和气氛, 从而迅速地改变人们对建筑的感觉。对光的特性有深层次的认识并善于利用它的变化来营造画面的影调和气氛是优秀建筑摄影师所必须的。理想的光线不但需要耐心等待, 更要努力去发现并加以利用。摄影师要对气候条件可能对拍摄结果产生的影响有科学的预见, 并在拍摄时能有良好的临场感觉, 才能创作出佳作。

虽说建筑的形体、线条、质感和光线是建筑摄影中视觉要素的主要成分。但通常, 在画面中需要重点突出的视觉要素经常取决于照片的用途, 建筑的拥有者、建筑的设计师、建筑的研究者, 会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照片对提出不同的要求。摄影师只有有针对性的创作, 没有盲无目的拍摄。当对于摄影画面中需要重点突出的视觉要素了然于胸后, 我们才能开始寻找独特的视角、选择最佳的造型语言为建筑进行完美表达。

四、结束语

建筑摄影通过记录建筑表象特征来达到信息交流和文明传承的作用。优秀的建筑摄影作品不仅应拥有恰到好处的光影及准确的建筑表征, 对于建筑摄影来说若是作品没有了意境和思想, 那么建筑影像只能成为结构的示意图[3]。因而建筑摄影师必须具备职业摄影的基本技能, 更须具备建筑艺术上的广泛学识和审美眼力。只有这样, 建筑摄影才能更好的为建筑服务, 唱响建筑的赞歌。

参考文献

[1]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M].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0:747.

[2]贾方.用摄影的方式去看[J].CCP中国商业摄影, 2005 (11) .

《赞歌》 篇8

在这篇文章里, 南方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却留不住作者的心, “滋润美艳”经不住磨练, 更不能长久, 在他的眼中, 朔方的雪才是他眼中的英雄, “如粉如沙”, “决不粘连”, 没有犹豫, 决不退缩, 以最脆弱而渺小的身躯, 改变宇宙, 也许只有传说中的刑天才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鲁迅先生以其特有的冷峻而严肃的笔调抒发自己的激情, 在冰冷与火热的矛盾交织中, 为朔方的雪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像一只重生的凤凰, 在火焰中欢鸣!

但是, 由于作品形成的时间距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 当代中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的时代特征, 这样就不好把握作者的爱恨情仇。我们可以用两个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帮助同学们理解认识两种雪的不同特点———王昭君和杨玉环。比如, 南方的雪可谓“滋润美艳之至了”这一特征, 在《长恨歌》中就有这样描写杨玉环的句子“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第二段中孩子们对她的喜爱与呵护又使人想起“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第三段中“连续的晴又使她成为不知道算什么”又恰恰映照了“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南方的雪”似乎写的就是玉环的一生。

北国的雪应当是王昭君。她以一个弱女子身份, 担当起和亲重任, 孤身一人, 远赴塞外, 不正像“北国的雪”吗?“如粉, 如沙, 决不粘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

有谁愿意像玉环一样落个不明不白的下场, 被人当作红颜祸水来唾骂, 或认为红颜薄命而同情呢?又有谁不愿象昭君一样, 名留青史受人敬仰, 即使死了, 也以青冢———昭君墓在自己的故乡为骄傲。

“南国的雪”美则美矣, 甚至美得令人向往, 但在那样一个时代中她缺乏生命力。“北国的雪”其实写的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坚强勇敢执著富有斗争精神的英雄, 是一首英雄的赞歌。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集中塑造了北方雪的形象, “蓬勃”“奋飞”“旋转”“升腾”等词足以突出雪的生命力但还不足以说明雪的英雄气概, 那些似乎不起眼的词才是英雄的筋骨。比如说“就是这样”这四个字似乎有些多余, 能不能去掉?不能, 因为这四个看似多余的字恰恰就是英雄献身精神的体现, 没有选择, 没有退缩, 没有鲜花, 也没有阻挠, 就是这样, 无论是轻于鸿毛, 还是重于泰山, 都义无反顾。这就是《呐喊》中“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是荆轲刺秦的悲壮和勇敢。再如“别的”, 指的是哪些?是“地上”“枯草上”的, 他们难道就不怕象“屋上的”一样“消化”了吗?屋上的是革命烈士, “地上”“枯草上”是革命斗士, 为革命就要抱着以身报国的决心, 哪怕眼睁睁看着战友, 亲人倒在身边也绝无犹豫和退缩, 勇往直前, 这就是夸父式的大无畏精神。只有这两个字, 当你还没有来得及辨得出他们是谁, 他们就已经卷进了漫天的风雪……

《赞歌》 篇9

美的就像是王维的画, 一张接着一张将眼前的景象串联起来。导演将我们带到的80年代的湖南农村, 一切归于沉静, 古朴:冒着袅袅炊烟的农舍, 黝黑深邃的石巷, 连绵不绝的山路, 满眼看不尽的青翠, 清晰见底的潭水, 藏在半山腰空灵的村庄, 忠厚伶俐的狗……这一切构成了主人公的征程, 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桃源世界里。

电影是从“我”的自述开始的, “我的乡邮员生活是从一个普通的早上开始的。那天我一睁眼就发现我爸爸我已经装好的邮件又掏了出来。别说他对我不放心, 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然后便是老邮递员的爸爸在认真地整理邮包。紧接着, 是“爸爸”和“我”的对话, 背景中妈妈在屋外做饭, 一只狗从门外走进来, 至此通过一个简单的景深镜头就介绍了剧中的主要角色, 主要关系, 以及主要任务。给人干净, 简单, 而又凝练之感。随后他们就踏上征程, 开始了邮路之旅。

父亲和“我”还有一条叫老二的狗一起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导演几乎是用不变的模式:固定机位的拍摄, 由远及近, 人物由小变大, 然后又渐渐走远, 最后消失在空寂的山路上。 (当然也有手持摄影的部分, 但只是作为固定机位拍摄的补充) 这样的一种运用, 我们感受到了山路的崎岖不平, 感受到邮递员的艰辛。他们翻山越岭, 渡河过溪, 靠着自己的双脚一路走过来……同时湘西醉人的美景, 也被摄影机悄悄地记录下来。当父子两人走了很久终于来到目的地时,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望着下面金黄的稻海。在夕阳的照耀下, 昏黄而又宁静, 生发出的是一种诗意的美。

在邮路上, 由于隔阂, “我”很少主动与父亲说话, 大多时候总是归于沉寂。在路上, 父亲交代“我”一些需要注意的事, “我”并不理解父亲的一些做法。比如, 父亲坚持走泥泞不堪的邮路, 也不愿搭便车。在路上, “我们”把信一封一封的信件送到了每一个收信人的手上。大山, 是很闭塞的, 山里人和外界的交流是通过“我们”传递的。在路上, 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淳朴的山里人的笑脸。“我爸常说, 山里人几天不见县长可以, 可几天不见他可不行。我以为我们的到来会在村子里引起不小的轰动……”多么淳朴善良的山里人, 他们自发的围上了“我们”没有过多言语, 只是默默的微笑, 那是感恩的微笑, 淳朴的微笑, 却是最动人的微笑……

在路上, 父亲老去儿子成长, 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希望, 我们能够通过那一组组镜头感觉到。在路上, 有人情的温暖, 每次读给盲奶奶的空白的信。在路上, 有深沉的父爱慢慢沁润这“我”的心。父亲的那只旱烟, 递到了“我”的手上……父子徒步走在壮阔的山林和田野间, 彼此逐渐的认识和了解, 儿子渐渐明白了父亲, 也渐渐懂得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于是, 在路上, “我”背着父亲过潭水, 父亲则在“我”的背上无声地哭泣。在路上, 那人, 那山, 那狗渐渐地融为一体。

电影中, 通过“我”对父亲的回忆, 让父亲这个角色丰富起来, 同时它也是一条线索贯穿着整部电影。通过几段闪回, 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工作的辛苦, 并且感受到父亲对自己工作的高度责任心。还有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父爱。通过“我”的自述和父亲的回忆, 了解到父亲和母亲的相知, 相识, 相恋。而那样一段纯真的爱情故事让父亲的情感丰富起来, 又为整部电影添加了浪漫气息。在电影中, “老二”也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它曾经陪伴着父亲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 而如今它也要继续陪着“我”走下去。在一开始, 就是“老二”不愿意陪“我”走邮路, 于是父亲也一起上路。而在路上, 当父亲与“我”出现尴尬境地的时候, “老二”总是会出现“打圆场”。而在送信过程中, “老二”一直是一个积极分子:在路上, 为“我”和父亲报信, 为父亲和“我”拾柴生火, 信件被风吹起后, 奋不顾身地救信……及至最后“我”要独自一个人背上那沉重的邮包走上永不停止的邮路, 而“老二”不愿跟着“我”去, 又回到了父亲的身边。父亲抚摸着那狗, 眼望着“我”独去的身影, 他毅然地将那狗推出去。于是一次传承完成了, 那人, 那山, 那狗最终真正的融合, 在那幽深的邮路上。

这部电影对音乐的运用也不得不提。背景一直都是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的配乐, 配合着山林清新的自然之景。而儿子的收音机是一个不错的道具, 它将现实中音乐与情景所需要的音乐结合起来, 总给人一种浪漫的情怀。而在儿子和少数民族姑娘的那一组镜头中, 收音机被扣上了一个瓷碗, 居然产生了立体声的效果, 这肯定不是收音机本来所能承载的功效。不可能存在音质那么好的收音机, 但是导演就是这么做了, 电影中的现实与导演的浪漫结合在一起, 也让我们观众为之倾心。

电影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 获得最受观众喜爱奖。和其他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作品一样, 在国内备受冷落, 可辗转到日本, 公映5个月, 日本片商人以100:1的比例赚得800万美元, 在东瀛创了个中国电影的奇迹。当国内电影人对此颇感意外, 后悔不迭, 咬牙切齿。但这就是现实, 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上只卖出1个拷贝。而《那山那人那狗》先后获得第2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公众最喜爱的影片”大奖和第31届印度国际电影节评委大奖。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实, 令人痛惜。这是我们中国电影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一个反应中国人自己文化的电影却很难在自己的国家取得认同, 这与当下的浮躁、功利、娱乐的心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的电影人, 能不能在商业大片泛滥的时刻, 停下来想一想如何拍一部这样的跟我们的文化相关的电影, 也想一想如何让这样的电影也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来。然而这似乎还与我们文化大环境有关。

影片的最后还是回归到影片开头的那一间农舍。这次, 是儿子一个人出发了, 父亲站在门外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 脸上是充满希冀的微笑。电影中, 父子间已经完全理解, 关于邮路的文化完成了传承。然而电影之外的我们呢, 我们这些观众, 是否也从中省悟了一些我们缺失的, 却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游飞, 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郑亚玲.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城市的动脉——写给公交人的赞歌 篇10

Ⅰ有一种责任

如果,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躯干

那么,你就是这躯干上流动的血脉

在这奔腾的血脉里,有一种责任

是安全,是舒心,是通畅……

Ⅱ每天的日子

记不得,有多少个清晨

是你,悄悄起床,走出家门

总是在赶往车场的路上

想不起,有多少个夜晚

是你,摆好车辆,踏上归程

拖着疲惫的点点星光

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

是你,在繁忙的调度站里

拿着路签,等着发出下一趟

Ⅲ平凡的工作

在温馨的十米车厢

是你,送上一个微笑:“您好,欢迎乘车!

让乘客感到特亲切,心里特阳光

在拥挤的公交站台

是你,告大家不要挤,排好队,多提防

不给坏人留空当,还为外地人指引方向

在熟悉的红绿灯下

是你,说一处山西大院,讲一个城市景观

让人觉得汾河的水是那么美、那么悠长

Ⅳ经常,你这样做——

下雨了,有一位孕妇留在车厢

是你,递过一把爱心伞

又把自己的一件衣服给她披上

路堵了,沿线的居民有点迷茫

是你,要么绕行,要么分段,要么缩线

为得是让市民的出行少一些影响

过节了,一道菜凉了热,热了又变凉

是你,替同事们跑了一趟又一趟

还说,不要让家里人总是在盼望

Ⅴ关键时刻

还记得那场百年不遇的山洪吗?

是你,第一个下水,背着乘客走出车厢

乘客说,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厚实的肩膀

我看到了山一样的脊梁

还记得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吗?

是你,和1000多名司机,把承诺写在请战书上

同事说,我是一名党员,受党教育多年

有一面旗帜,始终在心头高高飘扬

还记得那场50年罕见的暴雪吗?

是你,踩着一尺多的积雪,一步步走进车场

媒体说,风雪,封不了路,更挡不住公交人的脚步

在这脚步声里,我听出了力量,听出了担当

Ⅵ有时,我在想——

假如,我们拥有更多的停车场

你会让更多的线路连接新建的小区

通往遥远的故乡

假如,我们的专用道形成了一个网

你会让公交车跑得更加顺畅

让乘客的安全更有保障

假如,我们的智能化早一天派上用场

你会让企业的管理插上智慧的翅膀

让市民的出行了如指掌

Ⅶ为了梦想……

辛劳的公交人,一趟接一趟

是你,靠着信念,为了梦想

几十年如一日地穿行在平凡的大街小巷

流动的公交车,一辆接一辆

是你,饱含着激情,任由这奔腾的血脉

在坚实的躯干上永不停息地流淌

美丽的公交梦,一代接一代

是你,为了乘客满意、职工幸福、政府放心

视觉盛宴,爱情赞歌 篇11

大幕拉开,初识的少男少女在草原上追逐嬉戏,姑娘们的蓝色长裙和悠远的蓝天交相呼应,青年们脸上的笑容,像是穿过云侧的阳光一样灿烂,青春是生命给他们的美好恩赐,然而悠闲惬意的生活总是有限,恬静的生活总是暗藏着危机⋯⋯果然,美貌出众的少女被敌对部落抢走,少女的情人勇闯婚礼却寡不敌众,被推下悬崖。也许两人真挚的爱情打动了天神,蒙爱神眷顾,侥幸存活的少年被一只迁徙的部落救下,少年得到部落首领的赏识,两人结为安达。在首领母亲和妹妹的精心照料之下,少年渐渐康复,逐渐成长为一名战士。

生活对于少年来说仿佛掀开了新的一章。当舞台上一片欢腾之时,更映衬出少年战士心灵的孤单,思念中少年翩翩起舞,数度与亲爱恋人的身影失之交臂,不懈地苦苦追寻过后,少年失望无奈地发现这终究是美梦一场。硝烟重燃,舞台中央的圆盘竖起,围幕上火光一片,整个舞台被战火点燃,熊熊火光几乎照亮了观众席,无数的青年在战中倒下、又爬起来、再倒下、再爬起来⋯⋯观众的心跟着舞者起起伏伏,厮杀的激烈与残酷直接冲击着观众的心灵。战争过后,大地上尸横遍野,但舞台上空却奔腾着银色的战马,仿佛是年轻的战士们骄傲而自由的魂灵,在悠远的蒙古长调中,在幸存者的祈福和祭祀中奔向永恒的彼岸⋯⋯

除了故事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舞美设计绝对是这次演出的亮点。《蒙古传说》的舞台色彩斑斓,有着大开大合的气势。舞台上多次出现的主调蓝色表现了蒙古少女温柔如水的儿女情长,而红色表现了蒙古男儿铁蹄之下的狂野情怀,两种颜色对撞,预示着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要经过水与火的淬炼。舞台上充满了艺术家从原汁原味的蒙古部落生活状态中提炼出的审美元素,蒙古的文化浸润在演出的每一分钟,无论是战争场面、民族仪式还是生活细节。

作为一出多媒体音画舞剧,舞美设计师利用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新趋势,力求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设计了一个分上下两层可左右开合的沙质围幕环保式横贯舞台后方,优越于很多多媒体戏剧使用的平面投影墙,当舞台上激烈打斗时,舞台中间的升降圆盘竟然可以近乎直角地耸立于台中央并迅速旋转,配合围幕上的多媒体放映,整个舞台丰富而绚烂。舞者在缓缓竖起的圆形舞台跑上跑下,以舞蹈的形式打斗,真让人看得酣畅淋漓,也为演员的功力而感叹。

演出的总导演桑吉加不愧为“中国现代舞天之骄子”,作为国际著名导演、编舞,他将传统蒙古族舞蹈化繁为简,与现代舞结合,使得舞蹈成了一种直达观众内心的舞台语汇,几个动作,就能够勾起观众的情感与想象。

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演出结尾,一对恋人的生离死别。导演仿佛也用尽了所有的情感和精神去创作了这个场面——姑娘被误伤,翩然倒下,少年扑了过去,将心爱的姑娘抱在怀中,姑娘血一般颜色的红裙裹不住年轻的生命力一点点流逝。空旷的舞台是男女主角孤孤单单的身影,这时候,天空中飘下大朵大朵的雪花,好像是老天为这个善良生命的逝去而落泪,大雪渐渐漫盖了一切⋯⋯雪耻复仇的信念、不胜不归的誓言、风烟俱寂。这个充满原始力量的地方,还将延续着适者生存的基本法则。然而观众的心理,却再也忘不掉曾经有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舞台上那么优美地舞蹈过,曾经有一个洁净的灵魂在世界上那么激烈地生活过⋯⋯

《赞歌》 篇12

在小说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英雄——施化麟。跟随作者的文字, 同喜同悲, 跟着施化麟的足迹, 走千山, 走万水, 走沙场, 走情场, 走官场……一幕幕人生场景, 都牵扯着读者的心, 让我们无法停止阅读。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因为施化麟这位民族英雄, 被作家吕丰平写活了。这就说明, 作者在刻画历史英雄施化麟这个人物形象上, 是成功的。小说中还有几个人物形象, 作者也都写出了其神韵, 可谓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例如施化麟的父亲施足意、义妹青儿、夫人蔡云娜等。

我们常说, 小说是写人的, 人物写活了, 写好了, 是一篇小说成功的主要因素。当然, 小说人物的形成, 也离不开土壤, 就是小说的背景。《红尘陌路》是在晚清历史的大背景下来展开人物故事情节的。小说通篇以晚清跌宕动乱的历史背景来铺垫, 主人公施化麟也就要在经历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成长, 也正是因为特定的历史时期, 施化麟才会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由于小说涉及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这就需要作者准确把握拿捏。相信作者是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和有关资料的, 所以小说才会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也正因为如此, 恰恰影响、减弱了小说的文学性、艺术性, 让小说很多篇章有“历史记叙”的感觉。

总体来说, 这篇小说意蕴是深厚的, 弘扬了正能量。施化麟是一位集儒家精神于一身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字就叫:守仁。他在晚清官场中, 是一位难得的能够踏踏实实为百姓谋太平、谋福利的英雄, 也是一位能为朝廷效力的大将, 是一位朝廷重视、百姓爱戴的英雄人物。小说中有几个细节, 可以体现施化麟作为英雄的过人之处:一是, 他正值青春少壮, 在和义妹青儿独处时, 青儿主动献身给他这个救命恩人, 他在冲动后的关键时刻把持住了, 没有要了青儿的处女之身。还有施化麟在老家建“太后敕建游击将军府”时, 遇到本族人不卖给他祭田, 无法按照原计划建造游击府。按当时施化麟家族势力, 对那祭田的农主, 先斩后奏都可以, 但施化麟没有行使自己的特权, 而是把游击府的建造规模缩小了, 绕开了那片水田。另外, 施化麟在泉州履职期间, 屡屡收到百姓送来的万民伞和德政碑, 这就足以证明, 老百姓是多么拥护和爱戴他。小说中多处写到, 施家扶贫济困, 为家乡铺桥修路等。

天妒英才, 英雄早逝。小说的结局, 把我们带入了深思的高度。小说中的施化麟, 正让我们大家期待着他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太后特敕游击将军府即将建造而成, 又纳小妾可以传宗接代……随着这一切荣华富贵的到来, 厄运也来了。施化麟被上司提前召回, 可惜他没有死在抗击洋夷的战场上, 而是死在防鼠疫的前沿, 在疫区为救一个跳水的女人而感染鼠疫死亡。施化麟的死亡, 让我们深感意外。如果从宿命的角度看, 这也应了晚清气数已尽之格。施化麟时年只有41岁, 是朝廷老佛爷难得的人才, 也是百姓难遇到的仁德爱民的英雄, 可就在大清帝国最需要这样的人才时, 人家不伺候了, 归天了。因此, 施化麟的胞弟在祭文中说:凡人有富贵, 有荣华, 有福寿, 皆天定之也。然, 天不能明以富贵与人, 荣华与人, 福寿与人, 而人之可富贵, 可荣华, 可福寿者。人各自为之即天与之, 天不与富, 人不能富, 天不与贵, 人不能贵, 天不与荣华, 人不能荣华, 天不与福寿, 人不能福寿, 此一定之理, 无相强也。

小说结尾, 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感悟。施化麟的功成名就, 给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荣耀, “太后敕建游击将军府”是富贵的象征, 也是特权的象征, 光耀门楣、名留青史。但巧合的是, 游击将军府建成了, 等待施化麟回府剪彩, 可等来的是他的尸棺。仿佛在冥冥之中, 游击将军府的恢弘和奢华, 正暗示着施化麟辉煌仕途的完结, 魂归故里。小说中有个细节, 值得我们玩味。早年, 施化麟的爷爷施有虎, 看好了伏虎山前一块地, 但是却没有在那块田里盖屋, 而是在田的旁边随便盖了几间茅草屋, 也很少去住。施有虎嘱咐子孙, 家中只有出了大将方能在他看中的地方起大屋。后来施化麟中武举人了, 施足意才在茅草屋位置建了举人府。直到施化麟被“老佛爷敕建游击将军府”, 才在施化麟的爷爷施有虎看好的那块田里建府。用施有虎的话说, 那叫建“大府”, 大府是建成了, 但是这个游击将军府的主人没有住上一天。我们是否可以幻想:如果不建大府, 施化麟就不会英年早逝?游击将军府, 作为一代武举人的辉煌见证和荣华富贵的象征, 空留在伏虎山前被后人评说去吧。

上一篇:政治业务下一篇:设计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