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

2024-07-13

八法(共12篇)

八法 篇1

在器材短缺, 资金不充足的学校, 用帆布、皮革和沙子等制成重量规格不同的沙袋代替铅球、实心球、垒球、保龄球、哑铃、壶铃和杠铃等器材, 在体育课堂教学和业余训练中使用, 既为学校节省资金, 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练习的安全系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一、投“垒球”

1. 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的上肢鞭打能力和目测力。

2. 练习方法

利用重0.5公斤~1公斤的沙袋代替垒球进行助跑投、原地投 (或站、蹲、跪、坐、趴等方式) 练习, 还可以进行掷远、投准等趣味练习。

二、掷“铅球”

1. 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和力量。

2. 练习方法

利用重3公斤~5公斤的沙袋代替铅球进行正向、侧向、背向、旋转等方式的投掷练习。

三、抛“实心球”

1. 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的腰腹肌和上肢力量。

2. 练习方法

利用重1.5公斤~2.5公斤的沙袋代替实心球进行前、后、侧向、跨下、转圈、跪、坐等方式的抛掷练习。

四、打“保龄球”

1. 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的判断力和手指控制能力。

2. 练习方法

用皮革缝制重2公斤的沙袋, 代替保龄球进行“打保龄球”比赛。

五、抓“壶铃”

1. 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的屈指屈腕肌力量, 提高学生的握力。

2. 练习方法

利用重1公斤~3公斤的沙袋代替壶铃进行单手连续抓、两手交换抓、跨下抓等练习。

六、推“哑铃”

1. 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

2. 练习方法

用重1.5公斤~2.5公斤左右的沙袋代替哑铃进行单 (双) 手 (上、斜上、平、侧等方式) 推举练习。

七、举“杠铃”

1. 练习目的

增强学生的速度力量和下肢爆发力量。

2. 练习方法

肩上扛一定重量的沙袋做半蹲、深蹲、弓箭步跳和负重接力赛等练习。

八、抬“米袋”

1. 练习目的

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2. 练习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 两人一组, 进行抬一定重量沙袋、往返接力的比赛。

八法 篇2

一、大张旗鼓表扬法

表扬要大张旗鼓,人越多越表扬,既肯定了被表扬的学生,又为广大学生指明了方向。

二、适当夸张表扬法

表扬可以适当夸张,本来表现一般,可以说他很好,目的在于激励学生,不用担心有人说你错了。

三、笼统抽象表扬法

对事不对人,肯定这一件事做得对,为学生如何做事把握方向。

四、利用文字表扬法

给学生写短信、写条子,或在作业本、试卷上利用文字表扬,这比口头表扬更亲切、更有影响力。有时,一封短信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切。

五、创造条件表扬法

如果觉得某个学生需要通过表扬调动积极性,可以为他创造条件,让他参与某项活动,之后表扬。

六、旧事重提表扬法

表扬不怕重复。为了激励某个同学的积极性,可以把以前表扬过的内容重新予以表扬。

七、借助他人表扬法

把你要表扬的学生告诉其他老师和同学,通过他们的嘴去表扬,有时作用比你的直接表扬作用更大。

八、提前激励表扬法

让学生参与一项活动或去做某件事,无论结果如何,从一开始就予以表扬。

卧床病人锻炼八法 篇3

1、运动手指 张开手掌,然后快速握拳,一张一松,直至手心发热;两手掌相互摩擦50下;手指用力伸开,两手拇指分别与其它4指相接触并挤压,然后伸直,重复数次。此法可刺激末梢神经,使呼吸通畅、精神振奋、头脑灵活,并可为下宁步锻炼做准备。

2、搓揉耳廓 用食指、拇指夹住耳廓,沿耳廓上下来回摩擦1分钟;将手掌压放在耳廓上,搓揉耳廓1分钟,直至耳廓充血发热为止。此法可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调理脏腑机能。

3、抓揉头皮 将拇指放在太阳穴处,其余手指呈耙形从攒竹穴(眉毛内侧端上眼眶处)起,向上推抓至后发际。此法可起到健脑、安神及防治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作用。

4、擦胸搓肋 将右手掌放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方,适度用力推至左下腹,反复推擦36次,再换左手同法推擦36次。然后,右手搓肝区(右乳下方),左手搓脾区(左乳下方),用大拇指掌侧大鱼际肌沿肋骨左右来回搓擦100次。擦胸可使“休眠”的胸腺重新激活起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搓肝脾区,可调和肝脾,增强脏腑功能。

5、擦腰拍背 擦腰:用双手掌按压腰部的肾俞穴(第二腰椎脊突下旁开1.5寸处),并上下反复搓擦50次。此法可补肾、壮腰、固元气、防止下肢肌肉萎缩。拍背:将双手在背后交叉,然后用手背(或用保健锤、保健棒)轻拍背部60次。此法可促进气血流通,调和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6、按足三里 用中指指腹点揉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2~3分钟。此法可起到健脾胃、补气血、通经络、扶正固本、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7、拍小腿肚 双手握空拳,反复拍打一侧小腿肚1分钟,同法再拍打另一侧小腿肚。此法有防止腿部肌肉萎缩、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消除疲劳的作用。

八法测电阻 篇4

1. 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电阻Rx, 电路如图1。

步骤:闭合S后, 调节变阻器, 测出U、I的三组不同的值。根据计算出Rx= (Rx1+Rx2+Rx3) ÷3。

2. 只用电压表和变阻器测Rx, 电路如图2。

步骤: (1) 闭合S, 将滑片P滑到b端, 电压表读数为U1 (电源电压) ; (2) 将滑片P滑到a端, 电压表读数为U2 (此时变阻器电阻R0全部接入电路) 。此时, R0和Rx串联, 故有; (3) 所以Rx的表达式为:

3. 只用电压表、一个开关和一个已知电阻R0测Rx, 电路如图3。

步骤: (1) 闭合S、S1, V示数为U1 (电源电压) ; (2) 闭合S, 断开S1, V表示数为U2, 此时Rx和R0串联接入电路, 故有: (3) Rx的表达式为:

4. 只用一只电流表和变阻器 (阻值为R0) 测电阻Rx, 电路如图4。

步骤: (1) 闭合S, 将滑片P滑到a端, A表示数为I1, 则有 (2) 闭合S, 将滑片P滑到b端, A表示数为I2, 此时R0、Rx串联, 有R=Rx+R0再依据所以U=U2 (Rx+R0) ( (2) 式) ; (3) 由 (1) 、 (2) 式得:I1Rx=I2 (Rx+R0) 圯I1Rx=I2Rx圯 (I1-I2) Rx=I2R0, 则Rx的表达式为:

5. 只用一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和两个开关测Rx, 电路如图5。

步骤: (1) 闭合S、S1, A表示数为I1, 有U=I1·R0 ( (1) 式) ; (2) 闭合S, 断开将S1, A表示数为I2, 有U=I2 (Rx+R0) (2) 式, 由 (1) 、 (2) 式得:R0I1=I2 (Rx+R0) ; (3) Rx的表达式为:

6. 只用一只电流表, 一个已知电阻R0和两个开关, 测电阻Rx, 电路如图6。

步骤: (1) 闭合S、S1, A表示数为I1, 有U=Rx·I1 ( (1) 式) ; (2) 闭合S, 断开将S1, A表示数为I2, 有U=I2 (R0+Rx) ( (2) 式) ; (3) 由 (1) 、 (2) 式得:Rx=I2 (0+Rx) 圯 (I1-I2) Rx=I2R0, 所以Rx的表达式为:

7. 只用A表和一个电阻R0, 两只开关, 测电阻Rx, 电路如图7。

步骤: (1) 闭合S、S1, A表示数为I1, 因为R0、Rx并联, 故总线路电阻R为:由

( (1) 式) ; (2) 闭合S, 断开将S1, A表示数为I2, 有U=I2·Rx ( (2) 式) ;由 (1) 、 (2) 式得:) 则Rx的表达式为:或者利用并联电流分流法原理:可得Rx的表达

式:Rx=I2I1-I2·R0。

8. 等效法测电阻Rx, 电路如图8, S为一单刀双掷开关, R为变阻箱, R0为任意电阻。

小语教学八法 篇5

(一)内容显示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教学任务应当由学生完成。每节课教师首先应让学生知道“学什么”,然后再指点(或师生共某同研究)“怎样学”。为此,教师应在课前把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告诉学生;课中,师生围绕既定任务进行有序的训练;课后,师生对照主要任务反馈小结。此法的好处在于:①任务明确,学生学习时注意力集中;②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听、说、读、写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③亩于当堂反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

(二)听课思考法。

人的大脑机能定位决定了大脑在同一时间的多功能牲,据此,可以把朗读朗单项训练改为综合训练:于听读前出示一二道听、读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听后解答,使学生在体会语感的同时自然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从而减少了教学环节,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掌握达标法。

即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如阅读课文,在研究某一项任务前先要求学生将所掌握的那一项知识迅速“过电影”(重现),教师可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作为析比较,再量力设计一些发展题,由于学生带着明确的标准去完成新的练习任务,没有畏难心理,因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性高涨。

(四)重点铺垫法。

小学高年级教材每单元的重点读写项目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使学生正确地领会重点项目的概念(定义)并能运用概念较准确地分析讲读课文,教学前应根据“读写例话”把重点项目的概念解释清楚。由于概念新鲜,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因而学生很容易领会,再运用概念分析课文就能得心应手。

(五)启迪激励法。

在要学生完成某项难度较大的练习或识记某项不易记住的知识前加些启迪、激励性话语,如:“互相比一比,谁用的时间最少、背得最熟、记得最牢?”要学生记住一些重要内容(指教师的讲解),可提醒:“请同学们注意听,下节课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听记力。”还有,可利用学生最敏感的分数来进行刺激,如要学生解答课后复述性答题,先分题打分,然后让学生仔细默读课文、做出答案,教师出示答案后让学生自行计分,从而使学生竭其力尽其智地答题。

(六)判断选择法。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差、分析问题的能力弱,致使育的训练效果很差甚至是无效劳动。为此,对一些难度较大或超出学生生活经历的课文,可间或设计一些判断选择题,要求学生在答题前细读课文,然后反复揣蘑筛选答案。反馈信息后,师生立即分析正误原因,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思路。用此法训练,学生精力最为集中,准确思维的品质能得到最佳培养。

(七)发谬纠错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保持时间在25分钟左右,超过这个界限,将会出现注意分散的现象。为此,教师可适时设计一二题错误较明显的答案,以便唤起学生新的注意,促

防痔疮锻炼八法 篇6

方法一:身体直立,尽量吸气使胸部鼓起,气满后,仰头,张大口呼气,把气排尽,低头,再吸气。可反复呼吸20~30次。

方法二:身体仰卧,全身放松,将双手叠放在小腹上,做呼吸运动。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鼓起,呼气时尽量使腹部塌陷,可反复呼吸30次左右。

方法三:身体仰卧,全身放松,将双腿用力夹紧,同时将肛门向上提收,像憋忍大便一样,配合吸气,然后放松双腿和肛门,呼气,可反复做15~20次。

方法四:身体仰卧,双膝弯曲并拢、两手交叉放在头下,以双足和肩部为支撑点,将腹部、臀部抬起悬空,同时提收肛门,吸气,然后放下腹部和臀部,放松肛门,呼气。可反复做10~15次。

方法五:身体仰卧,左右手交叠放在肚脐上,先是右手放在下面,以肚脐为中心,从右到左做圆形按摩,可按摩80次;再将左手放在下面,以肚脐为中心,从左到右做圆形按摩,也按摩80次。

方法六:身体仰卧,一腿弯曲,用足跟向前蹬出,稍停,然后慢慢放下,双腿各做5—10次。然后双腿伸直抬起,向两侧尽量分开,继而收回,放下,可反复做10次左右。

方法七:坐稳,两腿交叉放好,然后两手叉腰,站起,收臀夹腿,收缩肛门,持续5秒,放松坐下,可反复做10~20次。

方法八:站直,两手叉腰,两腿交叉,两足尖踮起,收臀夹腿,收缩肛门,持续5秒,还原,可重复做1O次左右。

太极八法要义 篇7

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在《十八字诀》中对太极十三势的用法要点做了进一步明确,“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掤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按照杨班侯《十八字诀》的要求,我们对太极八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掤在两臂:掤在八卦中是坎中满,代表水。方位正北,五行中属水,人体对应窍位是会阴穴,此穴属肾经。八法中此字主掤劲,为进攻手法,用以打击对方。

“掤”字的含义即是掤架、挡阻、防御对方的进攻 , 动作主要 向前 , 方向为正 。它的劲点,也就是接触点,在手腕到肘之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延至手指到上臂,就是整个手臂,因此说“掤在两臂”。主要拳式如起势、左右掤等。

“掤”的劲法特点是“圆撑”,即“掤要圆撑”。“圆撑”这两个字,特色是圆。圆形受力大,抗压能力强,如此方能“劲足”。“圆撑”主要体现在腕要圆、肘要圆、肩要圆,依此类推,周身都要圆。掤的时候,肘、肩骨节要撑开,腕、掌骨节也要撑开。这也就是《十三字行功诀》中所讲的,“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掤”在所有劲法中为第一劲法,而且暗含在所有劲法中,无处不在。对方出手时你要掤接,不掤就要挨打;引化中要有掤 , 无掤则软 , 就要被动 。掤劲可 大可小,要相机而变。在推手中掤劲以不丢不顶、粘连黏随为好。在练习拳架时,掤劲也要时时留意、处处暗含。比如做“单鞭下势”“退步跨虎”的动作,两臂的抽回、分离、圆转,均要“带”着、“引”着来力松转。这个“带”字和“引”字,就含有“掤”劲。至于掤劲的轻重缓急,则全凭对对方来力大小快慢的感觉而相应变化,要着意于“松柔中寓沉刚”,就像江河湖海之水的力量“澎”着大船一样,水质是柔活的,而力量却是深厚的。掤劲在现实生活中 , 如人潮、 挤、火灾 都用掤势 开道逃生。在养生保健方面,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 但在养生 保健方面 , 太极拳的 “揽雀尾” 就可治疗 妇女更年 期综合征 延缓衰老 。“逢手遇掤英如盘,粘沾不离得招难。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掤在两臂,掤要撑圆,掤如充满气的车轮胎着地而产生的弹性;手法以意贯注下丹田( 会阴穴),意想命门,引气使手臂向上方沿立圆离心旋转。

二、捋在掌中:捋在八卦中是离中虚,代表火。方位正南,五行中属火,人体对应窍位是祖窍穴,也叫天谷或天目,此穴属心经。八法中此字主捋劲,为防护手法,用以化解对方。

“捋”字的含义是顺着来势、来力而捎带、引化,动作主要由前向后,方向亦为正。至于劲点,前手在尺骨下近掌腕部,后手在掌心或掌背。特 殊情况下 , 前手劲点 也可在腕 肘之间,即:可用两手捋住对方的手、肘部,也可用前手臂捋住对方的肘部,同时用前手手腕封住对方另一手。

捋的劲法 特点是“ 轻随” , 即“捋要 轻随”。“随”是顺的意思,“轻”是松活,不用大力、拙力的意思,“轻随”就是顺着对方来势向后回引,因势利导,使对方的力得不到实点而落空。

捋的劲法还要求做到“动短意长”。这就是说,回捋动作不要大而长,而要小而短,但心意要长。这是因为,你捋住对方时,对方很有可能回撤 , 你这时就 要“捋中 寓挤 , 随捋随挤” 。挤的方 向与捋相 反 , 所以捋要 “动短”。拳诀有云:“捋挤二法趁机使”“搭手掤开捋掌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意长”,是指当自己得势、对方未能挤靠到自己时,就可放长捋势将对方捋倒。因此,在练习拳架中“捋”的动作时,既要有放长的动议,又要有迅 速回挤的 机势。不 温不火、 得机得势、严谨自然,方为捋势。捋在掌中,捋即捋动,即车轮子的向前转动。身法以意贯注祖窍穴,引气使两手臂由前回收,并向左右沿平圆旋转。

三、挤在手背挤:在八卦中是震仰盂,代表雷。方位正东,五行中属木,人体对应窍位是夹脊穴。此穴属肝经。八法中此字主挤劲。

“挤”字有拥推、排挤、合力向前的意思,劲点在前臂外侧,劲法要横,劲点在右手肘腕之间向前 , 左手附后 助力 , 以直接反 弹劲前挤,有合力向前拥推之意;当我捋对方,对方以肘靠对应时,我右手肘至掌背迅速外开,先以横劲化开对方靠势,有排挤之意,使其靠势落空,则迅即向前挤出。因此,“挤”主要有两种挤:一是“捋挤相连”,直接反弹;二是“横化直挤”。“横”、“横封”就是用手臂逼住对方的两肩头和胸部,其劲势像一条横杠封锁在对 方胸前 , 使对方不 得化解而 为我所制。此外,还有“捋挤二法趁机使”的要诀,是说“掤挤相连使用”的技法。总之,挤法很多,需要注意的是,“挤”的动作手臂略斜,而“掤”的动作手臂要平。

四、按在腰攻:按在八卦中是兑上缺,代表沼泽。方位正西,五行中属金,人体对应窍位是膻中穴,此穴属肺经。八法中此字主按劲。

“按”字的含义是将对方的来力向下挫、截 , 然后再是 向前推。 严格说 , “推”是“ 按”的延 续 , “按推相 连”。因 为推前先按,所以说的时候只说按不说推。

“按”的劲法特点是“腰攻”,即“按在腰攻”。意思是说按推的时候不要只用局部的动作,不要只用掌力去推,要用整体的动作劲力去完成。要用腰劲、肘劲、掌劲同时的收与放来完成 , 笔者将其 称为“腰 看着肘 , 肘看着手;腰顶着肘,肘顶着手”,意指要用相互关联的整劲去完成动作。

以揽雀尾动作为例,由挤式接按式先后坐,在后坐的时候就要收尾闾,命门向后拱顶,两掌采住对 方的手臂 下按 , 形成一个 “自我上下”的合劲使对方来力下栽,这时就形成了一个“腰攻 ”的动作 ; 随按即推 , 此时身形 展开,腰要顶撑开,腰顶肘、肘顶手,像炮膛一样形成一个开劲,这个过程就叫“腰攻”, 也叫“腰顶”( 注 : 这个“顶 ”不是腰 向后凸出顶,这样做则力泄,而是以腰为支撑点向前顶撑开。这就像千斤顶一样,以地面为支撑点向上顶撑起,但地面却不向下凹进去)。

“腰攻”是对按势的一个具体要求,它在太极拳中也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杨澄甫传太极拳老谱中就写道:“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究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身形腰顶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这里提到的 “腰顶” , 就是指“ 腰攻”。 总之 ,“腰为一身之主宰”。“腰”在太极拳的重要意义,是一定要搞明白的。按要攻,按是轮胎转动时另一面(阴面)的摩擦作用。落地一点即为三点(阴、阳、中含三为一)。身法,以意贯注膻中穴,引气行向下丹田(会阴穴),使两手臂回屈,两手心下按。

由于轮胎不断、捋、挤、按,汽车就能向前或向后 行走 , 这就是轮 胎与地面 粘、黏、连、随的结果,凡是在地面上行走都是这个道理,包括我们走路。一个充满气的球体也是一样 , 如果向地 面下压叫 “掤”压 加上滚动 叫“掤捋”着地的前面(阳面)叫挤、着地的后面(阴面)叫按,即“掤、捋、挤、按”四劲同时所有的作用。前后左右滚动都是如此,这叫“四正”。

五、采在十指:采在八卦中是乾,三连,代表天。方位隅西北,五行中属金,人体对应窍位是性宫和肺俞两穴,该穴属大肠经。八法中此字主采劲。“采在十指”强调,如我双手采住对方手臂时,十个手指都要起作用,它的动作像抓,十个手指头肚儿要里扣,手心要空,力要入肉;主要用手指、手腕与肘联动的动作来完成,如运手。比如,“捋”中就含“采”,手挥琵琶、海底针、十字手等也是。又比如做“转身左蹬脚” 接“左搂 膝拗步” 时 , 右手在体 侧后上,先要五指下沉再屈肘前推,五指下沉的做法是右手小指一侧向尺骨手腕部合,右肘臂随之下沉,这一手也叫“采”,只是这个动作和做法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掉。采要实,采以手指拢握对方手腕或肘关节,用意由性宫(囟门)引气经肺俞穴直下涌泉穴,向下顿挫牵引。

六、挒在两肱:挒:在八卦中是坤六段,代表地。方位隅西南,五行中属土,人体对应窍位是丹田穴,此穴属脾经。八法中此字主挒劲。“挒”字是太极拳的专用字,《汉语大字典》有“挒,捺也”“挒,探也”“挒,挨也”等意。

根据太极拳的技术含义和劲法,“挒”字的含义应当指 挒开、撕 开、分开 , 劲力方向 是斜方向。“肱”是指胳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手臂,“两肱”就是自己的两条胳膊要同时起作用向对方攻 击。“挒 ”的劲法 特点是“ 惊” , 即“挒要惊 ” , 就是要快 、脆、突 然 , 要震惊对方。

劲有正(顺挒)、反挒、圆转挒等。比如,右手由前里向左为反挒,“玉女穿梭”、“右野马分鬃”,右手向前向外向右为正挒, “退步跨虎”就是双手圆转挒;“抱虎归山”动作由“十字手”左 肘臂向外 开也为挒 , 掤劲的延 伸也为挒。在两肱,挒要惊,身法,用意由中丹田引气经两肋上达性宫,以手折截对方反关节横向弹抖。如将充气的球体放在地上作由轻至重,由重至轻旋转按压,同时四周作螺旋式的收紧拨动,这叫采挒。

七、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肘:在八卦中是艮覆碗,代表山。方位隅东北,五行中属土,人体对应窍位是肩井穴,此穴属胃经。八法中此字主肘劲。靠在八卦中是巽下断,代表风。方位隅东南,五行中属木,人体对应窍位是玉枕穴,此穴属胆经。八法中此字主靠劲。

“肘在屈使”是指在用肘法的时候胳膊要屈起来用,以发挥肘尖的作用;“靠在肩胸”是指用自己的肩 头和胸部 去冲击对 方。肘法 突出一个“冲”字,即“肘要冲”;靠法突出一个“崩”字 , 叫“靠要 崩”。两 种劲法都 含有突然 、短促、迅猛的特点。靠在肩胸要求身法以意引气由涌泉穴上行至玉枕穴,以肩井穴和环跳穴结合成靠劲,以肩、背向外撞靠。靠要崩,如水旋涡,如拧螺丝,由于其中含有大、中、小圈叫肘靠,肘是肘圈是中圈,靠是身圈是小圈,由于消散聚合除四正外,同时有四隅的作用,所以叫四隅。

“肘”和“靠”都是太极拳在近距离应敌时使用的方法 。拳诀中 多次讲道 : “肘靠攻 在脚跟前”“贴身靠近横肘上”“逞势近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 为先”等 等。比如 对方搏我 , 我进步靠;又比如提手上式的第二式,重心在左腿、体左转,右手随之落抄于左手下,此时右臂为引,使对方前仆,而此时我右腿横出插档,先胯后肩横靠,右肘紧跟着外冲横打对方软肋。要注意的是,对方贴近自己时再用“靠”,不要用肩头追着别人去靠,这样非但靠不着别人,反而将自己的根失去而不靠自倒。

历史教学记忆八法 篇8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 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不仅便于学生记忆,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 在讲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时, 可按数学、农学、地理学、书法、绘画、雕刻、科技著作等线索归类。再如, 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 可把教材内容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进行归类。通过归类, 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 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 按历史发展的线索, 呈现于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 中国古代史中通过联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的有哪些?效果如何?可整理为: (1) 昭君出塞。昭君嫁于呼韩邪单于,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2)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也嫁到吐蕃, 使得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3) 唐朝以来, 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 信仰伊斯兰教, 他们同汉、蒙、维吾尔等族, 长期杂居相处, 互通婚姻, 逐渐融合, 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三、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皇帝等, 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四、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较深刻, 记得也牢。因此, 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 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 采用讲述历史故事, 引用诗、词、对联, 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 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提高记忆效果。

五、规律记忆法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 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 无论教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 首先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 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另外, 重大历史事件, 我们都可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

六、图示记忆法

图示法的特征是形象、直观, 一目了然。图示法的板书设计可以多样化。它能生动、形象地揭示复杂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既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又能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七、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 才有鉴别。所谓比较, 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 找出异同。例如, 通过设计表格将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进行比较, 认识他们为了他们的统治而采用的一系列措施。

八、重复记忆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第一, 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 攻难点, 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 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第二, 课后练, 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 完整地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第三, 单元练, 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 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巩固所学知识。第四, 综合练, 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探究阅读教学八法 篇9

一.提示法

提示是把对方没有想到或想不出结果的问题提出来, 引起对方注意。教师看准学生的疑点、难点, 在关键处稍作点拨,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课文, 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重视提示的作用。

提示法贵在“提示”, 提示阅读技巧和规律。如鉴赏曹操《短歌行》, 教师可以先介绍诗歌鉴赏的两个角度, 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介绍建安文学关注民生, 充满激情, 缘事而发, 慷慨悲凉, 被后人誉为“建安风骨”, 然后提示学生从作品内在的生气和质朴刚健的表达形式两方面入手, 探究曹操作品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慷慨悲凉的风格。

教师也可以对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稍作提示,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这些关键语句甚至可以在文本中间或结尾处, 如《老王》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教师可设问“老王不幸在何处?作者真的幸运吗?作者为什么愧怍?”虽是三言两语, 对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却非常有利。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组织下, 学生互相交流、切磋、探讨, 从而更全面、准确、深刻地阅读课文的一种方法。语文教学曾因“满堂灌”而遭批判, 又因“满堂问”而有“逼问”之嫌。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自学和讨论, 让学生自己去钻研, 去发现, 去探究。当然, 学生的讨论也会失之偏颇, 教师不妨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讨论, 适当引导。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讨论内容可以由学生确定。例如在《项链》研究课上, 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自主提问, 然后师生一起归纳生成了这样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 丢项链这一情节与玛蒂尔德追慕虚荣的性格有无必然的联系? (2) 玛蒂尔德追慕虚荣的性格前后有无变化? (3) 作者对玛蒂尔德持什么态度?因为有些问题就是学生自己思考的, 所以讨论得很热烈。在讨论时, 教师要随时把握学生的知与感、知浅与知深的不同情况, 不失时机地决定扶与放, 或半扶半放。如学生讨论上面第一个问题时, 就与传统说法产生了“偏差”, 认为丢东西是偶然的, 不能因玛蒂尔德追慕虚荣, 就说她一定会丢东西, 从而得出了“没有必然联系”的结论。因为他是第一个发言的学生, 而且能自圆其说, 我就“放”了他, 没有否定他的说法,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不少, 探究得也越来越深刻。需要指出的是, 在组织学生讨论时, 对学生发表的不同看法, 特别是有创意的独到见解, 教师要尽量予以肯定和鼓励, 不必拘泥教学参考书中的某种说法, 而要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三.批注法

批注法是古人常用的读书方法, 也是对学生终身阅读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应在当前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体验文本到表达体验, 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进行的, 这是读者与作者两个内心世界主客交互式的无言交流, 由静静地阅读到默默地体察, 静观默察并沉思默想到一定程度, 自然产生一种自由表达的欲望。

语文课堂要鼓励学生自主体验文本, 并从现时的阅读情境中用自己的语言即时批注, 可以是直感式的评价, 也可以注解和质疑。例如, 在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 我就要学生尝试写批注。不少学生在文中感人的细节旁边写了心得体会, 有的写下对作者的欣赏, 有的写了为母亲而感动。还有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细致入微, 想到了教师没有关注的问题。如一个学生划出了这句———“我开始相信, 我用纸和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 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并在旁边批注: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什么?对文本进行了深入思考。

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批注例文来激趣, 如金圣叹评点《水浒》,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 有教师就先投影出示了脂砚斋对《红楼梦》一些片段的点评, 然后要求学生模仿点评课文, 接着小组交流, 择优展示, 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 培养了学生的批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

四.比较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 多归纳。”有时比较对象之间的联系点、区别点可能是多方面的, 如主旨立意、构思谋篇、意境格调、人物形象、社会意义、美学价值等。如《呱……呱……》《鸟啼》两篇课文都是对生命的礼赞, 可以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 对主题加以比较探究。再如教学《沁园春·长沙》, 可从“独”字入手, 将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王维的“独坐幽篁里”、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等进行比较, 探究抒情主人公形象。“操危虑深, 故云‘独立’。” ([英]菲力普·肖特著;仝小秋、杨小兰、张爱茹译:《毛泽东传》,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版。) 通过比较探究, 学生不难发现《沁园春·长沙》中的“独”字彰显的是一代伟人胸怀天下、卓尔不群的领袖风范。

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最能体现教学目的、最有探究价值的比较点。不仅要找到异同规律, 做到“知其然”, 还要继续深入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现象的根本原因, 做到“知其所以然”。例如《祖国山川颂》和《长江三峡》都表现了祖国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 都采用总分结构。但两文写法有不同, 《祖国山川颂》是全面全景式来铺陈描写祖国山川的, 而《长江三峡》只写了穿行三峡时所见的瑰丽奇特的景象。在此基础上, 还可引导学生比较探究两种写法的优劣, 品评高下。《祖国山川颂》在抒情上走了一步险棋, 但它的写景控制得很好, 抒情带有一种理性, 有广度和深度。《长江三峡》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又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这种比较探究, 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可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能让学生了解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 品味由此而体现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五.说讲法

复述是按照不同目的和需要对材料进行再加工, 然后组织语言进行表述。它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阅读材料, 充分理解材料内容, 而且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训练, 熔思维、理解、表达于一炉。例如《一个人的遭遇 (节选) 》, 主人公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 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的?可以让学生对此文进行再造性复述。这不仅使学生熟悉了文章, 而且能使学生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珍惜和平生活。

对有些文章, 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 要求学生作简短演讲。卡耐基说:“学习当众说话, 是一种天然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紧张不安的心理, 建立起勇气和自信心。”一个人演讲能力提高的同时, 他的自信心、调控力、耐挫力也会同步提高。如《图片两组》可以要求学生比较、综合两组图片的内容, 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 发表演讲。再如《把栏杆拍遍》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 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壮美之作。我让学生自学课文, 然后围绕课文内容以“词人本色是武人, 武人本色是政人———辛弃疾”为题进行演讲, 学生既生动描述了辛弃疾浴血沙场、为国战斗的几件大事, 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被朝廷废弃不用的一腔忧愤, 再现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途多舛的爱国词人的形象。学生演讲的成功必须做到观点鲜明, 材料充分、生动, 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而这正是建立在对原文内容和写作特点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的。

六.诵读法

诵读可以促进学生把书面文字符号和它的潜在意义联系起来, 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朗诵文学作品, 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 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不少课文, 尤其是诗歌和一些文字优美的散文, 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 通过对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叶圣陶语) , 曲折传达出作品蕴蓄的美感。如《江南的冬景》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以下几个步骤诵读: (1) 齐读。这时因为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 往往声音响亮, 但“有口无心”; (2) 充分自由读, 体会优美、精辟的语句, 并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3) 指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范读。 (4) 分男、女生读, 暗示女生读出明朗的情调, 男生读出冬季的闲适。 (5) 表情朗诵, 此时学生融进了自己的理解, 体会到了课文的内在美, 不仅达到了自读目的, 而且提高了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

再如教学《扬州慢》, 我首先要求学生自读, 因为他们对文章内容还不太熟悉, 主动结合注释翻译词句, 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要求再读, 注意体会词中蕴涵的深厚感情;然后指名朗读, 同学互相点评, 促进他们主动揣摩词中流露的对国家衰亡的悲痛。最后要求自由诵读, 读出贯穿全词的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痛惜之情, 从而把握全词的主旨。

七.以写促读法

学生“读”的能力越强, 便越能从别人的材料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学到好的书面表达的方法;反之, 要想提高“写”的能力, 必然要对别人的材料深刻理解和品评, 从而提高自己读的能力。因而读和写既相互依存, 又相互促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读写训练可以多样化。

缩写法就是把比较长的文字材料, 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情况下, 压缩成较短的文字。它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促进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 去发现、探索, 最终使课本不需要教, 基本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就能达到文本内涵价值的实现。如缩写《祝福》, 学生缩写前必须认真阅读原文, 把握其主要内容和中心。接下来要对原文材料进行筛选, 保留主要情节和人物, 即祥林嫂丧夫后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抓回强卖到贺家墺;后夫死于伤寒, 儿子被狼叼去, 自己被大伯赶出屋;重返鲁镇做工遭歧视, 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女人;捐门槛不被承认, 沦为乞丐, 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最后还要连缀, 将保留的内容自然衔接。缩写时可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原文的意思, 辅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

仿写法也能促进学生对原文进行细致揣摩。叶老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 在阅读课上,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 更要让学生熟知作者是如何去表达的。如《金岳霖先生》, 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刻画出一个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模仿此文, 进行记人的片段练习。不仅如此, 金岳霖先生身上折射出了作为“精神圣地”的西南联大诸多知识分子共同的精神魅力,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探究在记人时如何才能做到“一花一世界”。这样紧扣课文, 从认读到运用, 知识迁移的线索清晰, 学生写起来也有样可依。

以写促读还可以在教学《安妮日记 (节选) 》时, 要求给文前安妮的照片配一段说明文字, 或给安妮写墓志铭等, 重在促进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念、视角与文本展开对话, 获得各自不同的视界融合, 呈现出阅读的多样性。

八.剧本演出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他们读, 首先要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要使他们产生兴趣。小品、话剧、歌舞等对中学生来说, 可谓喜闻乐见, 所以针对一些人物形象比较鲜明的文本, 教师不妨要求学生把它们改成课本剧, 在课外活动时排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林黛玉进贾府》, “借黛玉一双俊眼”写主要人物的出场, 展现了贾府的生活风貌、人情世故。如果让学生将此文改编成剧本排演, 那么学生除了会积极的去做道具、画“布景”, 更重要的是他们必然要细心揣摩文中的对话和心理描写, 深入探究黛玉、宝玉和王熙凤等不同的性格和本质, 这也就找到了到达阅读目的的捷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的意义, 这个新的意义既来源于文本, 又来源于读者, 它是读者与文本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 (即视域融合) 。语文教师必须从教知识教教材的落后模式中解脱出来, 与学生一道进入方法与过程的体验与探讨, 进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认识界面, 最后进入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个性思想的觉悟层面。对文本的处理, 方法很多, 这里仅是个人教学实践的一点体会, 不当之处, 当请行家指正。

养牛省草八法 篇10

粗草细喂秸秆若能进行盐化、碱化、氨化处理或粉碎后拌精料喂牛,能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增加适口性,从而节省饲草。

少喂勤添将饲草1次喂牛,牛容易养成挑剔适口草料的毛病,使饲草造成浪费。少喂勤添,可节省饲草。

槽内饲喂改变把饲草直接扔在牛栏里饲喂的不良习惯,将饲草放在槽内饲喂,这样饲草就不会被牛的粪便污染,也可节省大量饲草。

先粗后精先喂粗饲料,牛会饥不择食,采食粗饲料较多。之后,再按其营养需要饲喂精料或优质牧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粗饲料的作用,节省饲草。

改造食槽食槽过浅会使牛在吃草时把草料弄到外面造成浪费。将食槽做得深一些即可避免浪费现象。一般牛槽深度在40cm左右为好。

剩草加工以前往往把牛吃剩下的粗硬茎秆当燃料烧掉,如果将其晾干后收集起来,用粉碎机粉碎成草粉,然后再用来喂牛,茎秆就能得到有效利用。

求解电场强度八法 篇11

1 无论是匀强电场还是非匀强电场,如果已知或可以求出电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则可用场强的定义式E=F/q求该点电场强度。

例1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质量为m、电量为q的质点,在静电力作用下以恒定速率v沿圆弧从A点运动到B点,其速度方向改变的角度为θ(弧度),AB弧长为s,求AB弧中点的场强E。

解析 依题意可知,质点在静电力作用下以恒定速率做圆周运动,即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位于圆心处的点电荷施与的电场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mv2/r

由几何关系有r=s/θ, 所以F=mv2θ/s

由此可得E=F/q=mv2θ/qs

2 如果电场是由点电荷(组)激发的,则可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kQ/r2或再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求电场强度。

例2 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 ,电量大小均为Q,相距r。求:

(1)连线中点M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初中体育教学八法 篇12

2.教师的技术动作要足够熟练, 动作要领掌握充分。 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得有一桶水, 许多技术动作要领必须烂熟于心, 学生的发力方向、用力顺序、力度、大小、用力部位都必须完全正确, 如果学生课上有太大随意性, 则可能引起安全事故。

3.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 体育教师应该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坚定自己的职业追求, 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部分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不能全身心投入学校体育工作中, 并形成恶性循环。 体育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做到忠于职守, 乐业不倦, 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身价值。

4.改革考核制度。 研究表明, 根据学生学习态度、技术提高、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体育成绩, 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 从评价中产生新的目标与动机,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所以, 要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 力求做到“重娱乐、淡竞技”, 让学生解除考试之忧, 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通过考核。

5.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相联系。 在学生生活中, 会存在一些体育经验, 如城市学生可能对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等有一定感受和体验, 农村学生可能对跑、跳、攀爬等运动技能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 重视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相联系的运动技能进行教学, 学生有一定基础, 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很高, 学习效果也会突出。 当然,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选择运动技能, 并不是说只教这些内容, 完全可以选择其他运动技能进行教学, 这有助于学生较为广泛地了解体育文化, 但应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相联系的运动技能作为本校的主要教学内容, 并在教学时数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 这样的运动技能有助于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劲、学得有效, 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更加有利。

6.正确运用动作示范法。 动作示范法可以说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 是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之一。 运用示范法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 无论是完整动作示范还是分解动作示范, 目的都是通过学生观察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特别是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与分化阶段, 简单直接、富有启发性与互动性的动作示范, 对缩短学生在泛化与分化阶段学习时间发挥着促进作用。 实际上, 动作示范法的作用不仅如此, 对于实现三维目标整合也发挥着启发与互动作用。 如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学练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总是把球垫得飞行不平稳, 垫得不准, 甚至垫飞总捡球, 影响了两人练习情绪, 这是一个共性问题。 此时, 教师运用动作示范法启发学生改进动作, 先是提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动作, 注意观察教师动作的要求, 然后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 即教师卡位, 夹臂, 提肩, 送臂, 之后教师娴熟地完成由准确判断球落点卡位, 到插臂、夹臂、提肩、蹬腿、跟重心、送臂动作把球稳稳垫出, 学生观后从心里佩服, 有的自然给以掌声。

7.体育健康知识教学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体育健康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是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教学中要努力把体育健康知识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掌握健康知识, 并运用指导自己的行为, 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比如, 学习“睡眠、膳食平衡与健康”前, 发放教师事先制定的记录表, 让学生对自己生活中一周的睡眠时间、睡眠情况及一周三餐的饮食内容进行记录, 教学时先让部分学生陈述自己的记录情况,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相互比较, 对自己的睡眠和膳食有初步评价, 了解合理睡眠和科学膳食营养的要求, 最后让每个学生根据学习知识, 制定自己合理的作息时间和一周食谱。 通过这样的教学, 不仅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教会学生学习, 更好地掌握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形成健康意识, 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健康生活行为。

上一篇:电力调度的创新与发展下一篇: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