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管理(精选12篇)
采集管理 篇1
胜利油田物探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实施物探采集设备专业化管理10年来,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员、设备及技术的优化整合, 公司的采集设备管理思路不断拓宽, 在充分挖掘现有设备资源潜力, 优化设备使用时效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一、完善管理机制, 创新现代设备管理模式
随着勘探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施工程度的提高, 采集设备数量迅速增加, 一些原有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已不适应现代设备管理需求。为此, 仪器管理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采取措施, 完善管理机制, 努力创新现代化采集设备管理机制和方法。
1. 实行领导承包制, 为搞好设备管理提供了前提保证
中心实行领导承包制, 成立了设备管理领导小组, 中心负责设备的经理任组长, 仪器部主任任副组长, 设立设备管理专职副主任、专职设备管理员, 并由室内检修组长、各野外项目组长任设备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全面负责采集设备的管理工作。
同时针对施工期间项目组远离基地、流动性大的特点, 在项目组内还设了义务管理员, 协助组长进行管理。年终评选设备管理先进个人和先进项目组, 对管理不善的个人或项目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小组领导负连带责任。上级领导的重视、人员的设置及机制的完善, 为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2. 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设备程序化管理
结合新型采集设备增多和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各种设备管理制度, 推动设备管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修订了《设备档案、技术资料管理制度》、《采集设备库房管理规定》、《库房设备进、出管理制度》、《地震电缆、检波器及地面站管理办法》。完善了《地震采集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地震仪器应急预案》, 以及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制度。针对新型采集设备408UL系列及ARIES的使用、维护、操作资料不完整, 操作规范、保养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 组织重新编写。
3. 利用经济责任制, 确保设备管理落到实处
在野外施工中, 地震队为了追求施工效率常忽视对采集设备的管理。为此加大了惩罚力度, 明确规定了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权限与义务, 中心与地震队责权分明, 利用经济责任制, 使设备的管理者、维护者和使用者真正重视设备管理, 确保设备安全生产的同时降本增效。
中心确保设备出厂合格率为100%, 施工期间地面采集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7%以上。对在用采集设备发生投掷、碰撞及车辆碾压等, 以及过公路、闹区或潮湿地带没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 每发现一次对地震队处以500元罚款, 其中责任人个人承担5%。地震队每个项目结束后, 采集设备非正常损坏和丢失超过规定指标时, 超出部分除按其原值赔偿外, 还按其原值的30%进行处罚。
施工期间的采集设备维修主要由中心负责, 中心要保证所有采集设备的完好率达到配备数量的97%以上。采集设备因人为因素损坏造成的维修费用, 由胜利油田物探公司计划科从地震队成本中扣除后划转到中心成本中。中心达不到要求时, 按差额百分数乘以100万元从中心成本中扣除, 扣除部分纳入公司设备购置费。
二、创新设备现场管理, 提高物探队伍竞争力
1. 加强基础管理, 提高采集设备安全生产意识
仪器部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积极开展仪器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仪器操作人员做到了持证上岗。仪器主机、仪器测试仪等设备实行“三定”即定人、定机、定岗。定期进行设备巡回检查, 阶段性考核评审, 确保设备的合理、安全使用。
近两年公司采集设备数量迅增, 常规地面设备达8万余道、全数字15 500个点, 检波器10万串。为此, 中心加强了设备库的建设, 新增库房面积达2 500m2, 并部分采取双层放置方式, 有效存放面积达3 000m2, 有效解决了设备存放问题, 避免了设备随处堆放造成的损坏及不安全因素。
2. 以人为本, 提高设备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随着新型设备的不断引进, 中心努力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培训工作。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选派优秀仪器操作员、仪器检修员出国学习或到国内相关高校、技术合作单位进行培训;聘请国内外技术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与经验交流。二是采取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等形式, 为物探发展选拔人才、储备后备力量。三是举行设备交流研讨会。主要由公司设备科与中心组织, 由仪器操作人员、仪器检修人员及野外地震队设备使用人员针对野外生产中出现的设备故障解决方法、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设备保护措施进行交流。通过实施人才培养, 锻造出一大批素质高、技能强的采集设备操作使用、保养维修、故障诊断和管理人才。
3. 实行设备档案动态管理, 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进程
2003年中心利用EXCEL电子表格相关功能建立了可供数据查询、统计的设备档案管理系统, 并利用公司内部网络实现了设备管理资料共享, 实现了设备档案动态管理。
三、坚持科技创新, 不断提高设备技术水平
1. 开展新设备的研发, 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
随着勘探工区的增多, 采集设备高负荷运转, 部分设备陈旧、老化, 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如设备全部依赖进口, 价格昂贵且进货周期长。因此中心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设备的自主研发, 加速了设备产业化进程。SG-1编译码器的研制成功, 摆脱了设备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不仅降低了购置成本, 还可外销,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浅层地震仪 (即小折射仪) 主要用于低降速带调查, 目前山东探区仅能保证每个地震队一套, 设备需求量大, 为此, 中心自主研发了新型浅层地震仪, 节省了大量的购置费用。目前, 野外勘探生产主要以408UL系列采集设备为主, 在对数字检波器DSU3采集链做月检和年检时, 常出现由于埋置不正确而引起的Tilt倾斜度测试错误, 为此研制了408UL-DSU测试架, 实现了设备的自给自足。
2. 加强设备技术改造, 努力提高装备技术水平
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做好设备技术改造工作, 降本增效、满足生产需求。CDJ-15A自动电瓶充电机的改造, 把独立的供电方式改成集中供电, 避免频繁更换电池, 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在海上施工中, 为有效减少采集设备进水损坏问题, 对ARIES采集站插头的改造, 使故障大幅减少, 节约了大量维修资金, 并保证了野外生产排列用站数量。
四、结束语
近年来, 中心针对采集设备现状, 不断创新设备管理模式, 在提高装备技术水平的同时,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集管理 篇2
1.标本采集核对规章制度 2.标本采集及送检规章制度
3.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4.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5.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1、标本采集核对规章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五、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签名。
2、标本采集及送检规章制度
一、目的: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1、标本的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痰液极少者可用45’C10%NaCl溶液雾化吸入导痰。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2、标本的送检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病房标本由各病区工人负责运送,门诊标本由我科工友运送,标本采集后均应及时送检。运送过程中标本管口垂直朝上放置,避免振动、外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要防止运送过程中的污染。
3、标本的签收所有标本均可能具有传染性,涉及标本处理的全过程均应按科室制定的生物安全手册进行。各室标本的接收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接收标本时须检查标本状态、核对标本管标识与检验申请单内容的一致性,如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等,有不清新情况时应及时与送检科室联系核实。工作人员有权拒收与检验申请单不一致的、标识不清的标本。各室应根据检验目的对标本的要求判断标本是否应该拒收,如血液凝固、严重溶血、标本量不足等,拒收标本时应及时通知采样科室。
4、标本的检验各室应严格按所在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开展检验,保证检验质量,及时发放检验报告。
5、标本废弃物的处理按科室制定的相关规程处置。
3、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一、临床实验(检验、病理)部门应制定标本采集规范,包括对患者的准备要求、标本采集的方式与途径、标本处理、运送、保存环境等内容,要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员工能知晓和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采集前做好事前向患者告知,正确识别患者无误,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三、采集到的标本应有唯一性的识别标志,对有条件的医院应推行条形码识别系统。
四、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达检测,避免因采集不当、暂存环境与时间的延缓,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不得将明知是可能是“失真的”检验标本送检。
五、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对不符合标本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不得上机检测,更不得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与病人安全。
六、为确保生物安全性与严防医院感染,应当使用密闭容器收集标本,开放型容器收集标本应当使用加盖的标本运送箱,加盖封闭放置标本及运送,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应当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将标本分开放置于标本箱内,避免混淆,血、尿标本分开放置,盛放标本工具应当加盖密闭,检查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七、具有高危传染性标本、传染病医院的标本以及急诊抢救病人的标本,在采集后应由专人用专门盛具及时送检。
八、标本运送人员在拿取标本时必须佩带防护手套,接触标本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污染。
九、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有紧急处理的程序与措施。
4、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1.采血前应逐条仔细核对检验单上的各项信息,有漏填、错填项目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2.要求孕妇避免剧烈活动,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抽烟或饮酒,空腹或清淡饮食后采血。3.孕母血清标本采集通过静脉采血,使用一次性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系统采集。标本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垫。
4.采血时,应尽量统一采血姿势;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一分钟之内采血,看到回血马上解开止血带;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操作过程应注意避免污染、震荡和搞错标本。
5.严重溶血标本原则上不能使用,应通知临床重新采血送检或在化验单上注明“溶血”字样,提醒医生注意。
6.标本容器应注明样本编号和病人姓名。
7.标本采集后应在24小时内及时送检。对不能在24小时内进行检测的标本,应在采血后8小时内尽快处理分离血清,加塞在-20oC保存。
8.标本检测后,应置于-70oC冷冻保存至少两年。
5、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1、人员要求:筛查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有资质的人员承担;
2、产前筛查需按知情同意、孕妇自愿的原则:医务人员告知孕妇或其家属产前筛查的性质、目的以及与诊断性检查相比筛查的局限性,孕妇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筛查操作;
3、筛查孕妇资料登记要求所有参与产前筛查孕妇资料应按照产前筛查申请单内容逐项登记清楚,随血样一道送至产前筛查机构。
4、使用唯一编码编码要求准确、清楚,每位孕妇使用唯一编码,要求复读给孕妇听;编码操作者固定,做到三“三查七对”操作时三查:即查编码、查离心管、查血清管;
5、血样登记表与本人七对:即对姓名、年龄、对编码、对末次月经、对B超孕周、对地址、对通讯电话;
6、血清管编码的书写要求:编号要求字迹清楚,准确无误;
7、血样的处理要求:全血于室温放置2小时待血液完全凝集后再进行离心,分离血清时要仔细,避免溶血现象,他离出的血清用一次性吸管转入血清管中,血清管盖须拧紧,防止血清漏出,标本如能在7天内检测完毕,则置2--8℃保存;如检测时间超过7天,则置-20℃冰箱保存。筛查结果的原始数据和血清标本必须保存至少一年,血清标本须保存于-70℃,以备复查;
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 篇3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采集终端;电能表;数据采集
0.引言
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供电计量自动化基础之上的,目前很多供电部门已经建立了大客户负荷管理、低压集抄等子系统构成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根据需求的不同点能量采集的终端一般分为场站采集、专用变压采集和集中抄表终端几个类别。但是在点能量采集系统终端中由于生产设备多,而且涉及的厂家比较多,特别是各厂家在设备生产中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功能和接口,这就造成不同终端和电能表之间关联的复杂性。显然通过人工方式与计量自动化主站来进行数据对比是不可行的,因此通过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能够通过有线和无线的通信方式,直接与各类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终端测试台和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系统还可以对测试过程和获取的数据来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电能量综合管理的功能,实现全面的掌握各类型采集终端和电能表终端与主站之间的匹配情况。
1.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的构成
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是在传动的单一的电能量采集终端基础上建立的,综合管理系统采集各种终端的功能,并根据设备的运行的情况,确定采集内容、数据以及需要形成的管理报告和管理内容。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在构成中主要包含终端、电能表综合平台、终端综合管理平台,其中终端综合管理平台是能够与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进行通信的。
1.1终端/电能表采集构成设计
终端/电能表采集由控制主机、电源控制器以及表计体组成,终端或表计体采用模块结构,可以由多个计量端口以及多功能挂表位。
终端、多计量端口以及多功能表位功能分别如下:
(1)终端表位模块主要负责管理终端,可以挂接长站,还可以挂接采集器和集中器。每个终端上的表位可以若干网络通信端口组成,每个电能表为还有总线和通信接口。主要解决一系列的通信问题。
(2)多功能挂表为是连接单相表和三相表的,是电能计量采集的端口。
(3)每个端口还可以与若干电能表进行连接,是电能采集的进一步细化。
终端在实现对传统模式划分类型终端(厂站终端、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集中器及采集器)进行综合的采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练级的方式,将采集信息与管理系统控制主机相连接,形成计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终端的综合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是:
(1)能够通过平台控制主机获取终端/电能表的采集数据。
(2)平台的主机能够通过终端综合管理平台控制主机对电源进行控制,并能够控制终端采集电源的输出。
终端/电能表采集的知识样本库,能够模拟现场的情况,实现对现场各种连接方式的设备进行电能采集。
1.2终端采集平台的构成以及采集控制
采集综合管理系统主要有终端采集管理平台主机构成,包括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需要能够承担服务器构成的功能。采集综合管理系统通过SOCKET方式进行集成形成综合管理控制对象的电源控制功能,通过电流、电压、接线方式等参数的软件接口对综合管理系统输出进行控制和调节。
2.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含设备信息管理、软件管理、采集方案管理、管理模块以及权限管理,还包含统计和查询输出等。
2.1设备信息管理
设备信息管理包含样本库设备以及采集信息管理,样本设备信息管理主要实现对采集对象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可以将设备信息管理设置查询、添加和删除功能,以及设备资料管理和配置信息管理,采集信息管理主要实现设备基本资料的管理,包含设备类型、设备方法以及相关软件的配置,通信协议,设备台账等资料的管理。
2.2软件库管理和采集技术规范管理
软件库管理师对采集设备通信程序和主程序软件进行管理,主要功能是可以批量导入和管理各类需要采集设备的通信规范,病可在采集开始后进行选择和调试。其次能管理保存各种被采集设备的软件程序,包含通信软件和主程序软件等,能够实现对采集设备软件版本的规范管理。
采集技术规范是对设备进行采集所应用的规范、规程以及操作程序以及表格记录的管理,主要功能是实现各类终端和电能表和通信采集记录管理,博阿含新增、删除以及记录采集的状态;能够实现各类设备采集规范管理,能够实现各类设备采集实验和调试的规程管理。
2.3采集方案管理
采集方案能够设置采集频率并在被测后能够重复调用,能够对采集设备的类型和规程版本,采集的内容进行设置,从而大大提高采集方案的配置效率。首先终端采集平台与终端电能表采集的接口,在调用采集用例的基础上实现采集方案的配置,如增加、删除以及修改操作,实现自动采集配置,自动生成采集方案。采集。其次采集方案的设置包含采集终端数量以及每个终端上练级的电能表的数量设置,但是每次采集电能表的总数是有限制的,对需要采集的每个终端都可以从相应的规范库中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采集。最后是单项采集的方案和采集总方案的管理,单项采集方案和采集总方案都可以作为一个采集方案被重复调用,并且采集总方案是有若干个单项采集方案按照序列形式构成的。
2.4采集综合管理系统的特点
采集信息与现场运行的一致性,能够采集现场设备的实际连接状况,方便设备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发现计量主站、终端以及电能表之间的运行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采集数据包含实际运行的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数据成对比,能够确保采集的终端、电能表的组合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终端的采集平台是可以进行扩展的,实现多个平台的组合管理,大大提高采集的效率。这些平台能够进行采集信息数据分析,实现对现场设备异常运行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最后是统一性,采集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电能量采集和测试为一体,实现采集软件版本的统一,从而实现采集流程、方式以及操作方法的统一。
3.结束语
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是基于运行的系统主站来进行的,确保设备的互联状况,提升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采集效率,利用该系统,能实现对运行设备软件版本、参数以及接口情况进行统一管理,采集系统对设备采集运行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振亚.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文志成.GPRS网络技术[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0-74.
[3]姜开山.GPRS远程抄表系统应用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张瑾,杜春晖.自动化软件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柳胜.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野鸟样品的采集及其规范管理 篇4
1 样品采集
1.1 病死鸟
至少从5只濒死鸟采集样品。样品包括:泄殖腔拭子和气管拭子 (置于磷酸盐缓冲液中) 各5个 (也可采集新鲜粪便) ;气管和肺的混样5个, 肠管及内容物的混样5个;肝、脾、肾和脑等组织样品 (不能混样) 各5个。分别采集至少10个病死鸟的血样 (急性发病期血清) 。
1.2 活鸟
从翅静脉等处采集血样进行抗体检测。采集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
咽喉拭子, 采取时要深入喉头及上颚裂来回刮3~5次取咽喉分泌液;取泄殖腔拭子, 则将拭子深入泄殖腔转1圈蘸取粪便, 将每羽鸟的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一并放入0.01mol/L含有抗菌素pH值为7.0~7.4的PBS液内。抗生素的选择视当地情况而定, 组织和气管拭子悬液中加入青霉素 (2 000IU/mL) 、链霉素 (2mg/mL) 、庆大霉素 (50μg/mL) 、制霉菌素 (10 000IU/mL) , 而粪便和泄殖腔拭子所用的抗生素浓度应提高5倍。加入抗生素后pH值应调至7.0~7.4。
1.3 采样要求
采样前应预先了解采样的相关背景, 包括本次采样目的、野鸟健康状态、发现地点、野鸟大致种类、需要采集的样品种类和数量等, 从而准备好相应的采样器具。采样人员最好2人以上, 需经过专业培训, 熟练掌握采样技巧,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血样采集后斜放, 不得摇晃或振动, 待凝固后再包装带走。推荐使用一次性采血器采集血样, 要求采血器有足够强度, 使用灵活且方便可靠, 无毒无害且已经消毒处理, 有良好的真空压力, 外包装完整未破损, 在有效期内使用。组织样品采集时应做好人员防护和无菌操作, 防止污染。坚持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如有可能, 一般每批次血清学检测样品不少于15份, 病原学检测样品不少于5份。采集的样品应有代表性和涵盖面。采样过程中应同时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 了解相关背景情况。在疫情流行期间或受到邻近地区威胁时, 采样应强化隔离消毒, 防止病原因子通过人员等媒介发生传播。采样时应做好现场记录, 规范填写《动物样品送检单》, 注明野鸟品种、样品名称、样品数量、采集地点等项目。每份样品应作好标记, 仔细校对瓶签。采样的时间和地点应符合要求, 注意采样时保持安全。
2 样品保存
采集好的样品应在冷藏条件下尽快送往指定实验室检测。血样经4 000rpmin离心或吸取上清后置于-20℃冰箱冻存, 要单独存放, 不能混合。采集的组织样品和棉拭样品在-20℃条件下保存不得超过24h, 长期保存应在-70℃以下冰箱内, 避免反复冻融, 一般冻融不超过3次。
3 样品运输
样品装运前必须逐件与样品送检单、样品标签进行核对, 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或沾污。样品应密封于塑料袋或瓶中, 置于冷藏箱或有制冷剂的容器中运输, 容器必须密封, 防止渗漏。样品若能在24h内送到实验室, 冷藏运输, 否则, 应冷冻运输。样品需由经过相关知识培训的有资质人员运送, 不得邮寄, 最好使用专车。
4 人员防护
4.1 适当防护措施
在疫情处置时, 直接接触禽鸟的处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包括穿戴或佩戴防护服、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护目镜和可消毒的胶靴等。
4.2 洗手和消毒
每次操作完毕后, 用消毒液洗手, 可疑场所也应冲洗消毒。废弃物要装入塑料袋内, 置于指定地点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健康监测
所有暴露于感染禽鸟和可疑场所的人员均属高危人群, 应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监测和医学观察;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相关人员应尽快接受卫生部门检查;上述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也应接受医学观察。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有慢性心脏、肺脏疾病的人员要避免与鸟类接触。
摘要:目前, 野鸟疫病监控工作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野鸟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及人员防护等方面内容, 以期为保证野鸟疫病监控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野鸟,样品采集,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林英华, 顾海军.野生鸟类疾病的研究现状[J].动物学杂志, 1999 (6) :45-48.
[2]SLEMONS R D, JOHNSON D C, OSBORN J S, et al.Type-A influenza virus isolated from wild free-flying ducks in California[J].Avian Disaese, 1974, 18 (1) :119-124.
[3]REED K D, MEECE J K, HENKEL J S, et al.Birds, migration and emerging zoonoses:West Nile Virus, Lyme disease, influenza A and enteropathogens[J].Clin Med Res, 2003, 1 (1) :5-12.
信息采集形成和发布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XX局信息形成、审核、发布、应急处置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自治区以及桂林市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开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信息包括:
1、机构职能;
2、法规规章;
3、领导动态;
4、工作动态;
5、决策信息;
6、规划信息;
7、统计信息;
8、财政管理;
9、人事信息;
10、行政职权;
11、信息公开指南;
12、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13、应急监察;
1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应当让公众知晓的政府信息。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形成和发布包括信息采集、内容保障、保密审查、公开审核、形成信息、录入和录入审核、应急处置七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属采集信息,后三个阶段属发布信息。
第四条政府信息发布渠道:
1、XX政府或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
2、XX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
3、市政府政务信息报送平台;
4、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
5、相关媒体(报纸、电视、电台);
6、其他合法渠道。
第五条信息发布遵循合法、及时、真实、“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不审核不公开”和“谁主管谁公开,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信息采集
第六条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采集、加工、整理信息。
第七条局办公室负责对本局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工作进行管理。
第八条信息采集的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内容全面、信息真实、表述规范、结构严谨,并有时效性和内部控制。
第三章内容保障
第九条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对已采集的信息进行审核修改,保证信息内容和数据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应对已采集的信息提出公开或不公开意见。
第四章保密审查
第十一条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已审核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第十二条保密审查工作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以及《桂林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中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三条保密审查工作应在公开审核工作之前进行。
第五章公开审核
第十四条指定专门负责人(或业务主管领导)担任信息公开与储存审核人,明确已采集信息公开属性。
第十五条信息公开的属性包括: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种。
第十六条属于“三密”信息或涉密特别敏感信息为不予公开信息,应注明不予公开的原因。
第十七条已采集信息公开审核工作依据《桂林市容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中相关规定进行。
第六章信息形成第十八条公开审核后的已采集信息经法律法规或组织授权的行政机关领导审阅、修改、确认信息属性、签发即形成政府信息。
第十九条签发日期为信息的生成日期。
第七章录入和录入审核
第二十条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指定专人在信息形成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信息录入正确、完整、及时。信息录入完成后,录入人对信息的内容再次确认没有错误方可发布,属于重大或紧急事件处置的政府信息需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公开的,按其他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主动公开的信息第一发布渠道为指定的网站,第二渠道为政报和合法的媒体,第三渠道为合法报栏等。
第八章应急处置
第二十二条以下两种情况应当采取应急处置:
(一)公开的信息造成公众错误理解或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
(二)公开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报、预防和实际灾情、应急救援、善后处理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十三条应急处置工作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信息发布单位应成立常规化的应急处置机构,专门采集和处理信息发布后公众和社会的反应程度以及提出应对措施。
采集管理 篇6
【关键词】收费管理系统;终端通讯技术;采集数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终端通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技术能在不同的通信场合实现信息的接收,且具有功耗低、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要实现收费管理系统在手机和分析终端通讯数据是更为精准和便利,很有必要确定串行通讯格式与协议的转换和统一。由于本次研究所应用的是国外的收费管理系统,系统內核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内核的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因此无法运用系统的内核分析数据并得到结果[1]。为此,可以巧妙运用MCS-51单片机中的开发器对串行通讯的数据进行截获,并在反复的试验下,通过详细的分析与细致的检验,找到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系统所反映的通讯数据的具体格式,进而分析数据所代表的具体意义。
1、确定串行口数据的发送方式
串行接口指的是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地传送出去,其特点是通信线路较为简单,只需一对传输线就能够实现双向通信,这样就使得传送成本得以大幅度地降低,因此串行接口适用于近距离的通信,但其传送速度比较慢。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串行通讯的特点属于数据位的传送,传送方式是按顺序进行,至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就可以完成传送工作,传送的成本相对较低但传送速度较慢。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
分析该收费管理系统的串行口数据的发送方式,可以从了解系统的工控机和键盘开始。深入观察发现,系统的磁卡机与工控机之间是运用RS-232C为串行通讯接口的,且该接口为异步串行通讯接口。一般情况下,串行口所采用的数据发送方式一共有四种,分别是方式0、方式1、方式2以及方式3。以传统的处理方式,将发送方式的具体模式输入示波器进行检测,可以得到该系统的通讯模式的具体波形。经过详尽的分析比对,可以精准地确定烯烃的数据发送方式[2]。在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磁卡机周期性地发出了如下图1所示的发送信号波形。
为进一步展开分析和研究工作,需对串行接口的四种工作方式中所具体表现出来的通讯形式与该系统的波形信号进行比对,以得出系统的串行通讯的工作方式,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其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为模式一。
串行口工作的方式1是在设定的SM0、SM1为01的情况下出现的,它的数据传输率是可变的8位异步通信方式,即:由TXD发送,RXD接收,一帧数据为10位,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8位数据位。串行口工作的方式1的数据传输率取决于定时器1或2的溢出速率和数据传输率是否加倍的选择位SMOD。如图2所示:
根据模式1的具体特征,在获取该波形信号的数据信息时,要去掉数据的其实为何停止位,这样,就选取了随货取得两端进制为二的数据:
(00001100) (10110001)
对数据进行反向处理,则有:
(00110000) (10001101)
将这两段二进制数据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据,则为:
(30H) (8DH)
2、通讯波特率的确定
在电子通信领域,波特率事实上就是调制速率。在信号被调制出来之后,在单位时间内符号传送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就是通讯波特率。通讯波特率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方式和数量计算,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符号。
通过运用NCS51单片机的开发器来设置各种各样的波特率,来接收上文所提及的磁卡机向工控机所发送的数据信息,假如所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为30H、8DH,并且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就证明NCS51单片机的开发器所设置波特率与系统串行接口的通讯波特率是相同的[3]。运用NCS51单片机的开发器时,可以用定时器1来作为波特率的发生器,并将开发器的波特率设置为定值,对TH1与TL1进行设置,以此改变波特率,具体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在循环往复的试验下,通过不间断地变换TH1与TL1,当TH1与TL1设置为FDH之时,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与数据的信号波形相契合,并可以计算出该系统的磁卡机想工控机所传诵的数据的波特率为9.6K。
3、串行数据的接收
串行数据输出是将组成数据和字符的码元,按时序逐位予以传输。该方式需要在信道数目较少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是运用于远距离无线通讯。传输时,传送和接收两方均要有约定,以统一格式传送和接收数据。串行通信一次只传送一位二进制的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只需要一根传输线[4]。串行方式虽然传输率低,但适合于远距离传输,在网络中(如公用电话系统)普遍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根据磁卡机向工控机发送的数据,可以发现,该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将磁卡机和工控机之间相互传输熏洗的串行接机上,连接好接口板和对应线,让接口板上能够有过路信号通过。在这种情况下,运用NCS51单片机的开发器的串行口进行中断操作,并详细地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使得截获的数据能够被存储到所制定好的单元,方便之后的分析与使用。
4、串行数据的细化接受及分析
收费操作系统的运行过程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操作原则,收费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在此次的试验过程中,可以明显地发现,每次操作都很有可能会使得工控机和磁卡机二者所产生的通信讯号不大相同,这些信号对于建立通讯协议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通讯协议建立所必不可少的东西[5]。通讯协议对于系统的具体操作和通讯网络的结构创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讯协议是通过将通信信道和设备相互连接起来,构建多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通信系统,使其能通过一定的协议的设定在工作中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通讯网络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这样,网络化的通讯工具在执行交流工作时,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能够遵循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规则,并在通信协议的制约下进行合理的操作。
本次的实验研究过程中,收费管理系统的通讯协议就是在工控机和磁卡机之间互相发送和响应的数据在信号的交换之中建立起来的。此次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用开获取此卡的数据格式等各方年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与数据的取得,是完善系统通讯协议的基础。
小结
本次的研究是在未能明确掌握收费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即串行通讯的各种格式与通讯协议的情况下上进行的,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传统的数据分析法,该方法不仅简洁便利,而且操作过程相当可靠。在数据分析法的有效解析下,系统的串行口中所有的通讯数据都获取到了,对系统有了更为深层次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本次研究开发了IC卡的读写系统以、对报价的识别系统以及语音发送系统,这对于优化收费管理系统的整体水平,提高收费管理系统运行机制的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收费管理系统终端通讯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对于优化收费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辉.提高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 完善收费服务设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23-24.
基于用电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 篇7
一、台区线损现状
台区线损管理是指针对公用配变供电范围内的线损进行统计、分析、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虽说台区线损管理水平在近些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管理和技术层面。具体表现为, 技术层面:供电半径长、空载和超载、设备破损的等问题。管理层面:违窃故障、抄表质量、户变关系、信息化等问题。
二、影响台区线损管理的影响因素
1. 采集系统中实际线损率过高
实际线损率过高主要集中在:台区表计量失准;实行集抄改造后, 抄表员长期不予抄记, 导致故障表长时间在运行;新增用户未能及时接入采集系统中, 造成安装率达不到要求;抄读成功率过低, 会造成所采集的用户用电能量较实际值偏低;导致线损率较高。
2. 设备落后, 运营效率较低
台区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输电线、考核计量变等其他输电设备, 设备落后造成无理论线损, 主要体现在:台区变压器性能落后, 计量表运营走动不准确。台区抄表数据无法显示, 没有可靠的用电数据, 集电系统中心处理器离线, 也有可能造成无理论线损率。除此之外, 运行方式也是影响原因之一, 不同的变压器运行相互影响, 不能根据实际合理选择单台、多台等运营方式。
3. 台区线损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营销管理质量不高
台区配电网络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供电半径过大, 不合理布置;供电装置负荷分布不均、超负荷运行;电压质量不能保证用户要求;台区计量装置故障。抄表方式, 抄表质量作为营销管理质量中的一部分, 其管理混乱, 在统计、表计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是营销管理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技术开发方面, 台区用电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三、加强台区线损管控的措施
1. 加强台区线损管理
首先必须从技术层面上改善, 达到线损管控的本身优化, 降低线损率, 发挥企业最大经济效益。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降低线损线路损耗。
2. 充分利用用电采集系统的强大功能
实时采取集中器中的电量数据, 分析计算线损大小, 及时了解掌握线损状况, 有效规范采集系统工作流程, 保证采集系统的效率做大化。
3. 合理布置台区电网供电范围
避免由于供电范围的不合理, 导致线损的增大。在选择变压器规格时, 要对供电区域的用电信息全面计算, 选取合理的变压装置, 做到“不超荷, 不空荷”, 输电线路导线选择阻力小, 经济实用, 减少线路损耗。配电期间, 避免频繁变压, 减小不平衡电流。着力研发高效降损技术和绿色节能材料, 做到未雨绸缪。
4. 提高用电采集率, 规范管理制度
首先, 领导需予以重视和关注, 把加快用电采集系统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切实做到带头作用, 为台区电量采集打好夯实基础。其次, 台区需制定责任到人的负责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 保证台区线损管理各环节时刻有人监管。对于台区供电情况必须了如指掌, 建立健全的基础资料, 便于台区问题的查看。最后, 必须严格要求抄表例日管理。对于抄表工作, 做到以下几点:
5. 定期进行抄表
避免抄表期与供电期不一致状况, 防止因此而导致的线损管理起伏不定, 加强台区抄表管理, 预防因为不熟悉用电采集系统, 而导致的错抄, 估抄等情况。
6. 每年定期对用户用表进行检查
确保计量装置的准确, 防止因为计量装置的不稳定而引起的台区线损起伏不定, 阻止用户窃电行为, 做到用户实际用电和统计数据一致、可靠。管理新增用户, 及时添加新用户用电资料, 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开展用电普查活动, 营造良好的用电秩序。
7. 每年对台区理论线损进行计算
合理安排电网经济运行工作, 杜绝轻载、空载变压器。按一定期限定期召开台区线损考核总结大会, 分析线损率、实抄率等考核指标的变化情况, 一经发现偏离正常指标的现象, 查找原因, 逐级分解落实, 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考核, 实现台区管理工作的闭环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 积极推进用电采集系统的建设, 切实考虑以上问题, 分析问题, 结合有效地措施, 提高抄表系统准确性, 为线损统计做到可靠的数据依据。因此, 在线损统计和计算过程中, 利用自动化采集数据系统, 提高台区线损健康有效地管理, 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全面的指标体系, 引导管控措施的有序开展, 台区线损管理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创新线损管理, 从而实现将台区线损最低化。
四、结束语
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国内台区线损管理还需要很多的学习方面, 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 企业无论在管理和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把线损管理作为主要的工作点, 以线损管理工作的超越推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超越, 依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加强公司线损指标管控。提高用电采集系统运用, 加强对台区线损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姚晓云.浅谈电力系统低压台区线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6) :49.
[2]罗静, 舒永生, 余华兴.以精益化管理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 :71-72.
采集管理 篇8
为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供电企业对电费核算工作进行集中管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上的集中,而是电费业务的管理集中,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建设符合供电企业管理现状的电费核算中心,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收入,降低管理线损,规范服务水平的目的。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会建成一个大型的数据采集系统,管理多种通信信道,同时接入大用户负荷管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等多种终端,自动采集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实现客户用电信息管理、负荷控制、预付费控制等直接应用功能,通过集抄终端接入公配变计量点电表,完成配变数据采集。各类电能量数据采集到同一个平台,实现“四分”(分电压等级、分区域、分线路、分台区)线损管理,线损数据自动统计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系统无缝对接,数据自动同步,电能示值自动导入营销系统,实现电费自动核算发行。
1 用电营业原电费管理流程
用电营业原电费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每次抄表前,抄表员将抄表户的详细数据从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下载到抄表机中,然后携带抄表机到现场。利用抄表机简便的查找方式查到该抄表户资料,将现场表码数据输入到抄表机中。抄表结束后,将抄表机连接到微机上,抄表机内存储的抄表数据就全部自动录入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随后根据系统提示的异常类别对抄表数据进行复核。核算员对复核过的数据进行电费计算、电费审核,确保电费信息准确无误后发行当月的电费。
从流程中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①信息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抄表都由人工逐户在抄表本上手工记录。②出错概率高。由于信息化低,传递复杂,很难避免不出错。抄表员在现场抄写,有眼观误差、手写误差;抄表机由操作员手工输人,有输入差错。③线损率高。人力多消耗在抄表工作上,缺少现场巡查人员,无时间分析,使低压管理线损率高。④电费回收周期长。用户每月抄表收费一次,通过送欠费通知单催收,很难使电费资金尽快回笼,容易形成电费拖欠。⑤对客户服务不到位。由于手段落后,每月除抄表和送停电通知单外,几乎未提供任何服务,加上人工抄表,抄收时间周期不均匀,抄表差错和银行的数据传输不及时,用户忘记交费,从而需缴电费违约金,使用户对公司服务有很大意见。⑥无法解决复杂的电价问题。在电价调整时,无法及时抄断用户电表起止读数,不能准确核算用户电费,特别是在执行丰枯峰谷、阶梯电价等多电价政策时问题更为突出。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的电费管理流程
现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濮阳供电公司6.8万户的采集效果为案例,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费管理流程中体现出的优越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费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新的电费管理流程省去了抄表员每月到现场逐户抄表的环节,只需要向系统发送采集请求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就会召测客户端数据。待召测回来数据之后,抄表员开始在“SG186”系统中进行采集质量检查、数据发布和数据提交。在数据复核环节,若出现大量的零电量或负电量等异常情况,重新向采集系统发送采集请求,重新召测数据;若少数数据超过正常范围,出现大幅度波动,抄表员需要去现场了解情况,看是否存在偷电、窃电或超合同容量用电行为;若数据都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抄表员点击复核即可完成。随后审核员对电量信息进行电费计算、电费审核,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的提交异常管理,在异常管理中处理异常、重新审核。审核员确保当月电费信息准确无误后,将电费发行。每月10—25日为用户缴费期,用户在25日仍未缴费的,系统会自动生成违约金;用户超过3个月未缴费的,系统自动进行远程停电,同时短信通知用户,提示用户及时缴费——用户一旦缴费,系统会自动送电,真正实现智能用电。月底账务员进行实收对账,编制财务报表,完成当月抄表计划。
通过比较两种电费管理流程,可以看到新流程的特点:①明显提升了电费管理水平。及时将采集数据导入营销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系统的数据无缝对接,实现了抄表、结算、停送电自动化,避免了估抄、漏抄和错抄的现象发生,减少了错误的发生,解决了手工抄表无法解决的抄表不同时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提高了电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②加大营销数据的集中管理水平。通过对营销数据的集中采集、集中管理,实现了数据高度共享水平,加快了业务数据的传递速度,提高了信息利用率,避免了营销数据的二次加工,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减少了数据维护工作量。③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通过系统实行远程抄表、用电异常检查、电费催缴、公用台变的负荷实测和分析等功能,改变了人工现场操作的传统模式,从而人员投入相应减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为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避免了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据估算,节约人力资源、推行居民阶梯电价、减少财务费用支出等政策的推行,为濮阳试点工程每年带来约2 347万元的效益。④提升了负荷监控水平。可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开关状态等运行信息,及时发现各公变台区的专变负荷过载、三相不平衡情况,有效指导配网规划和业扩建设,及时发现计量回路故障和可能存在的窃电行为。通过现场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完善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停送电功能,实现了对用户的“费控”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整个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⑤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实现了实时算费、双向互动和自助查询等功能:当预付电费余额不足时,由终端主动向主站报告,通过95598短信系统和终端声光报警等多种方式向用户报警;当用户要查询预付电费余额时,由主站实时向终端下发指令,由终端计算当期电费,并上传至主站,与主站预付电费余额进行比较,并在60 s以内将结果发送给用户。
3 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稳定运行的建议
3.1 进一步加强采集系统与客户终端安全管理
运维人员定期到现场检查装置是否正常,确保GPRS信号稳定,每一次的采集成功率在98.5%以上,日周期采集成功率在99.9%以上。采集信息至少每三个抄表周期与现场计费电能表记录数据进行一次现场核对,对连续二个抄表周期抄表数据为零度的客户,应抽取不少于20%的客户进行现场核实。当抄表例日无法正确抄录数据时,应在抄表当日进行现场补抄,并立即报电能计量中心进行消缺处理。
3.2 进一步拓宽营销自动化系统“SG186”的适用功能
要完善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对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联合营销自动化系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必须考虑现行营销机构发展变化的形势,使营销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适应目前“大营销”工作格局的需要。
3.3 进一步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营销业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流程化,需要业务员熟悉本岗位的要求,出现异常情况能迅速、及时处理。
3.4 加强宣传工作
向电力客户宣传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下,可随时查询当前电价、用电量和用电工况,提高了用户对电能信息的知情权。同时,对每户安装了预付费电能表的居民发放美观、实用的居民用电证,宣传安全用电,合理用电,建立社区充值服务站等真情服务行动。
4 结束语
采集管理 篇9
能源管理系统 (EMS) 是一套自动化信息化管控一体化系统, 是能源中心行使管控职能的载体和平台。能源管理中心系统, 是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 集成企业能源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控制和调度、平衡预测和能源管理等功能, 降低重要能源介质放散, 提高能源介质的回收和梯级利用水平, 实现多能源介质协同平衡与优化利用的企业能源管控系统。
铜陵有色公司能源以外供为主, 二次能源较少, 主要能源管理工作在能源供应质量的管理、平衡管理、设备的能耗管理和能效管理, 以及能耗指标的管理。
计量仪表的不完善导致管理工作缺少三级能源数据来源、现有数据的统计不及时, 各分子公司的一级计量基本完备, 电的二级计量相对完备, 但是电计量仪表并未全部接入能源系统;蒸汽、天然气的二级计量相对不太完备, 计量仪表也未都接入了自控系统, 部分用量不大的支管被忽视, 三级计量仪表较少。
已配备的计量仪表中很多都不具备数据远传功能, 计量数据需要人工采集。没有实时能源监控平台, 能源管理工作以电话沟通为主, 看不到实时数据, 无法实现实时管理, 能源的汇总工作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而针对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只能依靠Excel等较为简单的方式, 不方便进行分析和比对, 无法通过历史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措施和效果的比对来优化现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措施
1 总体体方案
1.1 总体架构说明
从铜陵有色公司整体能源管理系统需求出发, 结合金隆铜业公司、金冠铜业公司、金威铜业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冬瓜山铜矿、安庆铜矿、动力厂7个单位和其它20余个子公司与分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整体满足工业能耗监管技术前提下, 建设集团公司能源集中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实现一个平台、两级应用的功能要求。
集团调度中心可根据上传的能源数据, 通过SCADA组态编程, 绘制各单位能源使用网络图, 直观查看各单位的能源实时使用情况以及通过能源管理软件实现集团层面的能源管理功能。
成员单位利用SCADA系统组态编程, 绘制能源使用网络图, 显示电、水、气等能源消耗的瞬时值和累计值, 在本单位调度中心能直观看到单位能源使用情况, 并通过能源管理软件实现本单位能源管理功能。
1.2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的三种方式:
一是, 现场仪表为智能型仪表, 具备RS485接口, 可以采用协议转换网关, 通过MODBUS/RTU、MODBUS/TCP协议将数据传送给能源管理中心。
二是, 现场仪表已经接入PLC/DCS控制系统的, 可以通过OPC等方式将相关能源数据传送给能演管理中心。
三是, 现场仪表没有通讯接口, 一段时期内不能更换的, 采用手工录入方式将能源数据录入系统。
1.3 能源数据传输
集团公司能源管理中心是数据集中式应用模式, 服务器部署在集团公司。
各成员单位安装具备通讯功能的智能仪表, 将能耗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各单位网络中心以及集团能源管理中心, 建立SCADA系统。
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和传输网络, 数据传输到各单位能源监控中心和集团能源管理平台。
传输网络利用各单位现有的可管理的局域网平台, 完善单位自身网络, 在各单位局域网平台划分单独VLAN给能源数据传输专用, 通过数据隔离网关与集团能源管理中心连接, 保障能源数据传输安全。同时建立完善与集团网络的双链路连接, 保障能源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4 节能相关的工艺改造和自动化控制改造
为实现节能降耗有多种方式, 包括节能设备材料使用、工艺改善节能、生产管理节能等。
经过对二级单位的生产和用能状况的详细调研, 本次建设将对如下试点单位的相关区域进行相应的配套生产自动化系统改造。
矿山的通风、压风、井下给排水用电量较大, 如果能对这边设备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变频控制以及根据电价峰谷平进行合理安排生产, 可能会有较好的节电效果;
冶炼厂可以对不需要恒定工作的电机进行变频控制, 以及热能、蒸汽等进行二次利用, 也会给企业带来较好的节能增效。
1.5 与其它系统接口
集团公司2012年开始使用ERP, ERP的下一级就是生产信息化MES, 能源的计划、采购、外销等与ERP的财务和供应链管理等模块要进行数据交互。同时能源管理作为生产管理一部分, 要与集团生产管理系统相集成。还有一些管理的流程要通过OA里的工作流来实现。因此能源管理系统要提供与上述系统的接口。
2 结束语
采集管理 篇10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作用
电力企业需要充分的掌握购电信息、供电信息和销售信息三个环节才能更好的制定出适应用户的营销策略, 而这三个环节的实现, 则可以通过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完成,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效的实现了这三个环节信息的采集、统计和分析, 并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之全面的履盖各关口、各变压器和低压用户, 从而实现整个电网内信息的共享, 实现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 使电力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电力企业对于用户用电信息的需求量较大, 同时对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也有较高的需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由于采集的对象范围较广, 不仅包括的专业变压器用户, 同时还包括低压和居民用户等, 这样就面临着采集任务量大的问题, 给采集的信息处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所以就需要加强对智能电网底层设施的设计工作, 从而使其能够有效的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收集和记录。
2 关于采集终端功能和分类
用户所安装的电表, 要实现对其进行数据收集, 则需要具有终端设备, 而这个终端设备即是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通过这个终端实现数据的收集、管理、传输和发布命令。同时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又有不同的分类, 通常情况下会按照采集对象以及应用场所来进行分类的, 以变压器采集终端和集中抄表采集终端为主。
2.1 变压器采集终端主要完成对变压器用电信息的采集、检测和监控等功能, 同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可以有效的保证供电的质量。
2.2 集中抄表终端中包括两种设备, 即集中器和采集器, 这两种设备有效的实现了低压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工作。其中的集中器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电能表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工作, 并实现与主站数据进行交换的功能, 而采集器可以对多个电表的用电信息及各居民用电及小动力电等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 并与其进行数据交换。
2.3 而分布式电源的控制则要通过分布式电源监控终端来实现, 其不仅可以控制分布式电源, 同时对接入公用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和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控制, 同时可以采集用户用电计量设备的信息, 并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工作, 从而有效的保证供电的质量。
3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常见故障类型
3.1 电源故障:
主要以输入和输出故障表现出来, 由于电压断相、失压及接线断了或是虚接所导致的输入故障的发生、而当保险丝继或是电源模块坏了的时候, 终湍电源没有输出或与标称值存在不相符的情况下, 即表现为输出故障的发生。
3.2 通信故障
3.2.1 230MHz终端:
230 MHz终端常见故障现象有:电台工作正常, 终端收不到主站信号;终端接收到主站信号, 但不产生回码;终端产生回码, 但主站接收信号失败等。这些故障和230 MHz终端通信相关要素, 如电源、主板、调制解调器、电台、馈线、天线、避雷器放电管等出现故障有关。
3.2.2 GPRS、CDMA终端:
GPRS、CDMA终端通信由于涉及到移动GPRS、电信CDMA网络、Radius认证系统等, 当终端无法与主站通信时, 故障原因较复杂, 分为安装问题、移动侧问题、参数设置问题、设备问题等类型。
3.3 抄表故障:
终端成功抄表应具备的主要条件:终端、电能表具备完好的RS485接口;终端软件具备适应该种电能表通信规约的抄读程序模块;主站准确设置电能表类型 (通信规约) 、电能表地址 (通信地址) 、端口号等参数。终端抄表出现的故障主要有终端没有抄表数据、抄表数据错误2种情况。
3.4 终端遥控输出故障:
根据被控跳闸机构性能的不同, 终端遥控输出与被控对象跳闸机构之间接线方式有2种:
3.4.1 遥控跳闸开关为加压跳闸:
遥控线一端的2根线接至双向终端相应跳闸轮次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遥控线的另一端并接至遥控跳闸回路中。执行遥控操作时, 终端遥控输出端由常开转为闭合接通被控对象遥控跳闸机构的分励线圈回路。
3.4.2 遥控跳闸开关为失压跳闸:
遥控线一端的2根线接至双向终端相应跳闸轮次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遥控线的另一端并接至遥控开关失压脱扣跳闸回路中。执行遥控操作时, 终端遥控输出端由常闭转为打开, 断开被控对象跳闸开关脱扣跳闸回路。
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4.1 自动抄表管理:
采集系统通过与SG186营销业务系统接口, 每月将设定抄表日电表数据导入SG186营销业务系统, 实现自动抄表。在导入数据时, 以户号为关联字段, 完成采集终端档案以SG186营销业务系统中资料为准同步更新, 保证用户的档案在两个系统中的一致性。
4.2 IC卡购电:
将SG186营销业务系统中用户预付电费余额换算成购电量和最近月结算的电表的止度写入IC卡。终端通过与电表的通讯后计算剩余电量, 剩余电量小于设定的电量时终端报警, 提示用户充值;剩余电量小于零时启动跳闸, 只有客户充值刷卡以后, 才能合闸用电。
4.3 需求侧管理:
(1) 分析地区、行业、用户等历史负荷、电能量数据, 找出负荷变化规律, 为负荷预测和电网规划提供支持。 (2) 根据有序用电方案管理或安全生产要求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有序控制, 并可对重要用户采取保电措施, 可选取功率定值控制和时段控制两种方式。
4.4 增值服务管理:
实现了信息的时实查询、发布等, 相关系统利用所提供的数据可以有效的实现向用户传递相关的信息的服务, 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实时交换, 实现了网上售电业务, 可能通过银行的窗户缴纳电费等服务。
5 结束语
当前, 随着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不断开展, 为了更好的使用电力营销向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 进行用电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同时也有效的带动了电力营销的快速发展, 提高了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成本不断降低, 同时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的提升, 通过其对用户用电量的监测, 使采集技术与电力营销管理实现了良好的结合, 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用电质量, 使用电采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充分实现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海峰, 路宗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深化应用研究[J].供用电, 2012 (12) .
采集管理 篇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096-02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验方法,对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残疾的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使患儿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及早诊断和治疗,避免智能的不可逆损害和疾病性伤残[1]。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性措施,是在新生儿期对一些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开展项目。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中重要的第一环节,是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之一。采集到合格的标本为其后面的检测提供重要的保障。但在这一重要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不仅可能增加新生儿的创伤和痛苦,还可能因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被发现时间推迟而带来医疗纠纷。我院自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共采集寄往筛查中心筛查标本16228例,其中9例不合格标本,TSH阳性9例,TSH确诊9例,无Phe阳性者。本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环节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1 风险分析
1.1 未履行护理告知 采血人员在实施血标本采集前,未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方式、费用等情况据实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可能导致监护人对该项工作的目的意义不了解而拒绝为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对新生儿转院、转科或提前出院者交代不清,导致家长在新生儿出院后未及时返院采血标本。
1.2 采血部位不准确 在足跟正中采血,容易伤及跟骨导致跟骨感染,有引起骨髓炎可能。
1.3 标本保管不善 如血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阴干时对室内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可能影响测定值;血标本置于冰箱时未做防水处理,标本被水污染,导致标本重采,增加新生儿痛苦,还可能引起家长不满,产生投诉纠纷。
1.4 采血时间过早 采血时间小于72小时,易出现苯丙酮尿症筛查假阳性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的假阳性。
1.5 标本未及时送检 规范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送筛查中心,未在规定时间内送检,可影响新生儿标本的及时检测,也影响到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杨蓉等研究发现标本检测时间对血片中Phe洗脱有较大影响,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一批次血片一周内检测和二周后检测,其检测结果为(0.9504±0.2878)mg/dl和(0.7562±0.2564)mg/d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
1.6 卡片内容登记不完整不规范 如地址不清、电话号码错误等,导致监护人不能收到筛查结果,还可出现标本不合格无法通知重采,筛查阳性无法召回。
1.7 采血人员未经培训或责任心不强 导致采血标本不合格,或标本采集后未认真检查标本是否合格,使不合格标本送筛查中心,待筛查中心通知标本不合格时新生儿已经出院,要召回重采,产生投诉纠纷,延误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新生儿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2 管理对策
2.1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集组织管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3],其中健康教育尤其重要,由采血单位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共同承担,利用新闻媒体和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提高群众的筛查意识,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4]。对每个到医院分娩的孕妇发放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小册子,告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好处和重要性,提高孕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因无知而产生的心理顾虑,从而支持这一项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才能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做得更好。对因新生儿转院、转科或提前出院未采集血标本者,口头及书面告知返产科采血的具体时间,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
2.2 对采血人员要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采血技术,尤其注意采血的部位及进针的深度。采血部位为足跟的内、外侧部位1/3处,深度2.5-3.0mm,避免在足跟的中间采血。在足跟的中间采血容易针刺到骨头而引起骨髓炎或伤及神经,进针太深容易损伤腱膜和骨膜。
2.3 妥善保存血标本 血标本采集后于室温下自然阴干,要防晒、防潮、防污染,不能置于空调热风下吹,不能置于紫外线灯下或消毒剂洒过的环境中,待自然干燥后(约3小时)放于塑料袋内,再放入密封合内,保存于2-8℃冰箱中。每天观察并记录冰箱运行情况及冰箱温度。
2.4 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于出生后者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后采血,避免在蛋白质负荷不足的情况下,血中苯丙氨酸含量不足易出现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假阳性。另外可避开新生儿生理性的促甲状腺素上升,减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的假阳性。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20天。
2.5 标本按时送出 将血标本按标本编号整理后装入专用信封中,采用挂号邮件邮寄,避免标本丢失。可能的情况下应采取人员递送的方法,可缩短血标本由采血单位到筛查中心的递送时间,且邮寄过程不符合血标本存储条件,并可避免邮寄过程中可能对血标本造成的污染。
2.6 认真做好筛查卡片的填写,字迹工整,内容完整,电话号码和通信地址要真实。卡片可由家长填写,避免转抄过程出现错误.
2.7 对从事采血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认识采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工作责任心,设专人进行血标本的采集管理工作。对采集的标本,应及时检查血标本是否合格,对不合格标本的人员要进行再培训。要及时正确填写各项记录,各种登记资料妥善保管10年以上。
3 讨 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性措施,它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及人口素质。在严格执行疾病筛查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血标本采集工作中隐含的易发生纠纷的因素,甚至会延续今后许多年。采血工作是这个环节的第一环,它直接与新生儿家长接触,所采集的标本合格对工作尤其重要,因此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孩子的权力、父母的义务、医务人员的职责,加强采血人员的责任心,掌握采血要点和注意事项,加强质量管理,提出预防措施,保证采血质量,消除风险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樊欣,甘文玲,熊若嵋.新生儿疾病筛查10年回顾.中国妇幼保健,2009,24(8):1077.
[2] 杨蓉,王枫,徐小兰,黄志华.荧光分析法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98.
[3] 朱文斌,王振南,陈涵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妇幼保健,2000,16(3):149-150.
伤员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研制 篇12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以及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对伤员信息的采集、伤员救治信息的获取和掌握,对野战医疗所物资、药品和耗材的管理,对野战医务和勤务人员的合理化管理,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野战医疗所在总结近几年军事斗争演练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网络技术、射频技术、条形码产生和自动识别技术、数据库管理等现代技术,研制出野战医疗所伤员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系统。它能实现伤员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存贮电子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伤员救治信息可视化、物资管理数字化、资源信息共享化和远程医疗无缝化等功能。该系统首次在大规模的演练中投入使用,基本满足了各单元要素的需求。
2 结构与功能原理
该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是二维电子伤票的制作和信息录入解析,二是伤员信息和野战医疗所信息管理。该系统实施过程是,先将每位参战人员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年龄、部别、职务和血型等)直接填入到专门打印软件的对应栏目内,制作成二维电子伤票,由参战人员随身携带。当参战人员受伤需进行战伤救治时,由录入解析子系统解析读取伤员的二维电子伤票内预先存储的个人基本信息,就可以知道该伤员的基本情况。如果伤员需要后送治疗,医生将伤员的伤情、伤势、伤类、采取了什么急救措施等信息与基本情况一起再输入到专门打印软件中,制作成内容更丰富的二维电子伤票,与伤员一起后送。到达野战医疗所后,同样采用录入解析子系统将伤员的所有信息进行解读,根据伤员的详细情况进行分类,送到相应的野战救护单元进行抢救,与此同时,将伤员的信息输入到伤员信息和野战医疗所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伤员战伤救治的全过程信息录入、管理、查询和报表统计等。如果还需要后送至基地医院治疗,医生一方面需将伤员在野战医疗所里的诊断和抢救情况进一步制作二维电子伤票,与伤员一起后送;另一方面需将伤员的信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发送到基地医院,这样,在基地医院的专家们就可以预先知道伤员在前方的基本诊断和抢救情况,做好伤员急救的准备工作,以便伤员送到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1 二维电子伤票的制作
二维电子伤票的制作步骤如图1所示。
二维电子伤票的形成需要有专门的打印软件作支持,打印软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二维条码的产生、信息解读和系统信息的录入。根据实际操作需要,经分析我们认为二维条码可以作为电子伤票信息存储与读取的载体[1]。在此基础上,采用C++语言编写了专门的打印软件[2],它可以安装于拥有Windows XP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中,无需任何驱动软件支持就可直接使用。
将计算机的并行输出口连接二维打印机。我们采用的二维打印机是Printronix T4M(305dpi),它的外壳和内芯部件基本上属于金属材质,很牢固,也便于运输和装载,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当填写好伤员信息后点击打印,在二维条码打印机中的标签上即可打印出二维条码。该标签是专门定做的防水、防潮、防汗、防磨损标签,利用热打印输出的二维条码图案可以与标签非常牢固地融合在一起,不易改变和损坏,即使其表面沾上污泥,只要用清水清洗干净,二维条码仍然会清晰可辨。将标签粘贴在由PVC材料制作的卡片上,粘贴会非常紧密,可防海水、汗水浸渍,因此,便于携带[3]。电子二维伤票式样如图2所示。
2.2 信息采集和解析
二维电子伤票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图案,从内涵来讲是一个特殊的信息载体,这个载体不能直接用汉字、数字或字母打印出来(因为在10 cm2左右面积上打印不了几个字),所以必须用特殊的代码来打印,虽然用眼睛不可能看出其内容,但是借助于二维读码器就能采集其中存储的信息。我们采用了Symbol MC50二维条码信息数据采集器,它是移动数据终端中首款结合了增强的PDA改进架构、优化了操作应用程序性能的产品。这款小型轻便的移动数据终端不仅具有PDA功能,而且具有一维、二维等多种高级数据采集功能,还具有灵活的语音和数据通信功能,且非常容易与无线局域网实现同步。其无线局域网通信支持基于IEEE 802.11b标准的安全协议,数据传输速率为1、2、5.5、11 Mb/s,具有WEP、TKIP、LEAP、EAP-TLS、WPA等加密功能。将制作好的二维电子伤票卡置于MC50的正前端,按下采集开关,将十字架置于卡的中心,可听到“嘟”的一声响,表示采集成功,同时在MC50显示界面上显示出采集的信息。采用C#语言编写的解析软件将采集的信息按照规律填入解析界面上相应的栏内,如图3所示。在此界面上医生可以边检查伤员伤情边对应查看相应的信息,通过显示内容了解伤员的基本信息、伤部、伤势以及处置后送情况等,再根据直接检查获得伤员伤部、伤势和处置措施等信息等,通过与显示内容进行比较,判断诊断结果是否相符。如果医生有不同的诊断结论,或者伤员伤情发生新的变化,医生可以直接在MC50解析软件界面上对伤情信息进行修改和补充,然后根据伤员的总体情况进行分类,进而据此送相应救治单元进行救治,或后送到医院进行救治。这些伤情信息必须通过MC50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向医疗所各战救单元传递信息。由于MC50可支持有线和无线局域网通信,为了使用方便,而采用无线传输信息,根据IP寻址将解析后的信息发送到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中,各救治单元通过管理软件处理后进行共享。
2.3 信息管理系统
MC50采用无线局域网将伤票的信息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和各救治单元也是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连接,如图4所示。服务器直接连接DIR-635无线路由器的局域网接口上,该路由器最高传输速率为300 Mb/s,认证标准为IEEE802.11n(草案),标准的IEEE 802.11b/g,固定广域网接口为1×10/100 MB,固定局域网接口为4×10/100 MB,能实行WPA和WPA2安全标准。各救治单元PC安装无线网卡与DIR-635无线路由器的无线路由相连。另外,DIR-635无线路由器的另一固定局域网接口与24路交换机相连,交换机再与各救治单元PC相连,形成有线和无线共存的局域网络,实现双保险,保证信息传输安全、可靠。
在服务器上安装了采用Delphi7汇编语言编写的管理软件,该管理软件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读取从MC50发送来的伤员信息;(2)以伤员的伤票信息为主干线,各救治单元围绕伤票信息进行添加、更改和删除;(3)实现医疗所人员、装备、药材、财务等方面的管理;(4)各救治单元的诊断救治信息实行共享;(5)能进行伤员流量、伤情、伤势、处理过程、去向等查询、统计和报表;(6)能进行字典的维护和管理等。系统进入的界面如图5所示,共分为9个子菜单,各菜单的功能另见《基于野战条件下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一文的详细介绍。
3 系统安装
在服务器上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和自编软件及数据库,在各PC上安装自编软件的执行程序,在其中一台PC上安装二维条码打印程序,并并行连接到二维条码打印机上用于制作二维电子伤票。在MC50内安装采集和解析程序,用于对二维电子伤票信息的采集、解析和发送,各PC与服务器的连接采用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局域网互通。首先在服务器上设定IP地址,其他PC采用同一局域网地址与服务器相连,再使用MC50的无线连接功能,将MC50的IP地址设定在无线路由器的局域网内,并将无线路由器连接到其中一台PC上,服务器与此PC并接在无线路由器上,将MC50与此PC无线连接即可使用。
4 结果与结论
该系统在2007年大规模演练中试用,以某部指战员模拟伤员制作了80余张二维电子伤票,送到野战医疗所进行模拟野战救护,采集和解析率为100%,录入到该管理系统并进行信息共享成功率为100%。在进行伤员野战救护过程中,时间和效率均提高50%,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为实现“灵活、精确、快速、高效”的保障提供了装备支持[3]。但在重新更改二维电子伤票信息后需要重新打印二维电子伤票用以后送,这在环境较差的野战状况下时间不易掌握,有待改进。我们现已初步研究了改进方案,相信改进后能够实现操作简单、用时短暂。
摘要:目的:在野战医疗所实现战伤伤员基本信息的快速采集和战伤救治信息的管理。方法:采用二维电子伤票作为伤员信息载体,使用编程读码器解析伤员信息,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伤员基本信息、救治信息的管理和资源共享。结果:该系统首次在大规模演练中使用,完成了80人次的伤员信息录入、信息解析和传输、战伤救治信息的管理。结论:伤员的基本信息录入、解析率为100%,信息管理流程符合野战条件需求。
关键词:二维电子伤票,信息采集和解析,信息管理系统,演练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树良,姜成华,王九生.野战医疗卡设想[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5]:45-46.
[2]张冰.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张凯博,张鹭鹭,张义,等.卫勤优化决策支持卡需求分析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7,29[9]:4-5.
【采集管理】推荐阅读:
采集和管理05-26
信息采集管理系统07-12
信息自动采集与管理12-22
数据采集与维护管理10-11
血液标本采集管理制度01-06
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07-22
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标准05-18
采集终端10-17
功率采集10-18
采集现状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