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制作

2024-10-16

笔录制作(通用5篇)

笔录制作 篇1

摘要:所谓谈话笔录, 是指调查人员依照案件检查工作相关条例的规定, 在案件检查、复查及补充调查的过程中, 为核实案件事实, 收集证据, 向谈话对象了解案情时, 所制作的记载调查情况的笔录。它与物证、书证、鉴定结论等证据有着同等的法律效力和证明力。

关键词:案件检查,谈话笔录,制作

做好谈话笔录不仅是办案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且也是办案人员综合素质、执纪执法能力的最好展示。下面本人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做好谈话笔录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谈话笔录的作用

1) 制作谈话笔录, 按有关程序和规定, 将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 证人或其他知情人的证言, 用书面形式记载并形成证据, 是案件检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固定证据的方法。

2) 白纸黑字将有关情况、证言固定下来, 既可以经受组织上的检验, 也可以留作日后备查, 即使多少年之后成为历史, 这些有证据效力的文字材料也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3) 通过谈话笔录, 既可记载下来与所查案件有关的各类问题, 也可以通过研究调查笔录找出疑点、发现问题, 为进一步弄清案情提供线索。

二、谈话笔录的基本要求

1) 笔录的基本结构。谈话笔录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首部的内容, 主要包括谈话的时间、地点、谈话人身份、记录人身份、谈话对象的性别、年龄、民族、政治面貌等主要情况。二是正文的内容。首先是表明调查人员身份、交代有关法律或政策及权利、义务的告知。其次是了解被谈话对象的工作经历、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再者是围绕被调查人有无违纪违法行为的问题全面地收集证据。三是尾部的主要内容, 包括谈话对象签字、盖章或押印和注明年月日。

2) 笔录的内容要客观、全面、准确。记录的内容要体现案件检查工作的“二十四字”方针, 围绕取证重点, 形成一个严密的问话逻辑体系。一是客观, 就是对整个谈话内容不失原意的记录下来, 真实地反映谈话对象的思想转变过程, 特别是对谈话对象陈述的违法违纪过程及回答时的语言、态度要做恰如其分的记录。二是全面, 就是对谈话过程中主要情况系统地反映出来, 不论谈话对象陈述的是有错还是无错的内容, 也不论谈话对象陈述的是有利于被调查人还是不利于被调查人的内容, 都要做出如实全面的记录。三是准确, 笔录要能准确的反映违纪违法人员的思想变化特征, 反映每个违纪违法人员的独特语言特点和陈述风格。

三、谈话笔录的制作技巧

1) 明确调查任务, 列出谈话提纲。“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由于谈话对象思想上的易变性, 笔录的制作过程比收集其他证据的过程更为复杂, 这就要求办案人员谈话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方面要明确调查任务。在谈话前要明确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要知道这次谈话要解决哪些问题, 解决到什么程度, 要收集那些证据, 所收集的证据能证明哪些问题。另一方面, 为了保证笔录制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办案人员应仔细拟定书面形式的谈话提纲, 先问什么后问什么, 一条一条地列出来, 防止遗漏内容, 并且在谈话前应在脑子里形成谈话提纲的详细脉络, 切忌无准备地临场随意发问。

2) 笔录的内容要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笔录既要求全面, 但不是有闻必录, 把谈话对象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 而是要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记录的重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把握:一方面是有关违纪违法行为构成要件等定性、量纪的要素要重点记录。另一方面是案件线索要重点记录。在谈话过程中, 有的谈话对象可能提供一些重要案件线索, 在制作笔录时一定要记录下来, 因为这些案件线索往往在办案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3) 笔录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排除矛盾。笔录的目的是要证明违纪违法行为是否存在, 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收集证据, 使证据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严密整体, 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一方面, 笔录要与本案的书证、物证、鉴定结论等证据相互印证。另一方面, 同一案件的多份笔录要相互印证。

4) 坚持一事一证。对于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件, 一次谈话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 办案人员要一件事一件事地问, 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 要把一个事问清楚, 制作一份笔录, 再问另一件事。

5) 利用电脑制作笔录。一是整洁、美观、整洁、严肃。用电脑制作的笔录避免了一些手书笔录笔迹难以辨认的弊病, 方便及时更正, 同时格式、形式规范统一, 不因不同人制作而存在规格不一的问题。二是制作速度快。电脑打字有词组, 可使用复制等多种简捷功能, 是手写笔录无法比拟的。三是可由多人操作。在做手书笔录过程中, 当遇到要更换笔录制作者时, 会因为手书笔录笔迹不同, 而影响到笔录的美观性及严肃性, 而利用电脑制作可以有效避免这类问题。四是调查人员与记录人员提前沟通, 拟好的谈话提纲、要点可以提前输入, 在谈话过程根据需要实时调整, 并保证预设问题全部问到, 从而保证证据要素的完整性。在使用电脑制作笔录时须注意完善手续, 确保电脑打印笔录的证据效力, 同时注意保密。

四、谈话笔录的注意事项

1) 笔录要符合证据的“三性”要求。一是合法性。首先是谈话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纪检监察干部;其次是内容的合法性, 在谈话过程中要充分保证党员干部的权利, 严禁逼供、诱供、指供;再就是制作手续的合法性。如告知谈话对象权利和义务, 笔录应经谈话对象阅读完后签名和押印等等。二是客观性。笔录记录的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遗留下来的客观事实。因此, 办案人员不能把自己的主观判断、推理、虚构等记入笔录。三是关联性。笔录所记载的事实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 并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实际意义。

2) 在正文的制作过程中, 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重点记录调查人所要调查的问题, 不能含糊不清, 不能抽象笼统。二是重点记录被调查人围绕问题所陈述的内容, 记录要“全”、“准”, 尽量写明情况。三是注意询问人和记录人之间的互相配合。四是对一些关键性问题, 最后应有意识地追问一遍, 加以核实。五是记录时尽量用原话, 体现原意, 反映谈话过程的原貌。

3) 要防止违纪违法人员翻供。如何从笔录的角度防止翻供, 做到未雨绸缪, 是摆在每一个办案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实践中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围绕重点问题变换角度作笔录防止翻供。对于一个案件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构成要件等关键要素, 可以采用变换角度多次询问, 多次做笔录来固定证据, 争取每一次笔录都能完整的证明违纪违法行为的存在, 防止违纪违法人员日后翻供。二是做笔录要明确询问办案人员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 并准确记录在案, 防止日后其以取证不合法, 办案人员逼供、诱供为由翻供。三是运用笔录技巧防止翻供。在与谈话对象的谈话过程中, 有意识的在违法违纪的时间、地点等要素上留一、两个错误, 让被谈话对象自己去改, 这样可以防止其日后说办案人员没有让他看笔录就签字而翻供。

4) 调查应个别进行, 不得把两个以上的被调查人召集在一起, 共同回忆, 相互提示。更不能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集中谈话取证, 以免影响调查内容的真实性和证据的有效性。

笔录制作 篇2

1、当事人在被检查场所开展经营活动的由来或当事人与被检查场所的关系;

2、场所的概况。情况复杂的场所应交代方位,必要时绘图说明;

3、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工具、设施的名称、规格、数量、状况、摆放位臵、使用情况及相关的书证、物证;

4、与违法行为有关的人员的活动情况,包括当事人及其职工、帮工以及顾问、消费者的情况;

5、检查人员检查的活动及结果;

6、当事人在检查活动中的异常表现及其行为;

7、交代现场询问当事人、旁证人员,现场摄影、录像、绘图,当事人主动提交的证据的情况;

8、交代抽样取证、强制措施的情况。情况复杂、规模较大的场所,可以按照分工,由检查人员按照各自的检查任务,分别制作笔录,但最后应制作汇总笔录,总领整个检查情况。

9、《现场检查笔录》应在现场检查时当场制作,不能今天检查,第二天才完成笔录。

10、笔录写好后要交给当事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并由当事人签章(逐页)。当事人拒绝签名或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并且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签字。有其他人在场时,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现场检查笔录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现场检查笔录常见问题

记录的词语主观性较强 有些执法人员未能把握住现场检查笔录的即时性、现场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制作的现场检查笔录包含的主观性因素太多。表现在:

1、对物品数量不能作出精确描述。使用“大约”、“大概”、“估计有”等模糊词语,或“多”、“余”、“左右”等不定词语,这是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的一大禁忌。

2、现场进行主观认定。先入为主,使用“违法”、“非法”、“擅自”等词语,或者像制作处罚文书一样,直接在现场检查笔录中叙述违法情形。

3、以现场检查笔录代替询问笔录。有的现场检查笔录以“据当事人口述”的形式将当事人购进、售出物品的数量、价格等内容记录下来,这类现场检查笔录看起来更像询问笔录。

记录的主体性内容不全面有的执法人员不能全面记录检查的内容、方法、结果和相关人员的行为等情况。所记的主体性内容不全面。表现在:

1、只记录实施现场检查的结果而未记录检查活动的过程。如未记录检查过程中的拍照、录像,收集、提取其他证据,邀请其他人员到场等情况。其实,对这些情况应一并记录,以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

2、只记录执法人员的检查行为而未记录当事人的活动状况。如未记录检查过程中现场工人是否正在作业,营业员是否正在销售商品,当事人是否按要求提供票据、账册以配合检查等。对这些情况,也应一并记录,从而体现现场检查

笔录作为一种动态笔录的性质。

3、只记录实施检查的内容而未记录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况。如未记录在检查过程中,依据现场情况而作出的先行登记保存、封存、扣留等措施。按有关要求,采取相关措施也是现场检查笔录应记载的内容。

4、只记录发现物品的数量而未记录其数据来源和获取途径。如未记录在检查过程中确定的物品数量依据、方法(盘点、称重、查账等)和过程。如此记录的数据是否真实、合理,值得怀疑。

5、只记录当事人未签名的事实而未注明其不签名的原因。实践中,许多执法人员往往忽视对当事人未签名原因的记载,这样的笔录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当事人拒绝签名或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的规定,必须予以纠正。

填写的辅佐性项目不完整有的执法人员对现场检查笔录中辅佐性项目填写不完整,甚至漏填。表现在:

1、检查时间填写不精确。有的只填写现场检查的日期,而不填写起止时间;有的虽然填写了时间,却未能精确到分钟。

2、检查地点填写不清楚。只写到街道或村组,而未写清门牌号,或通过选择参照物的方式确定具体地点。

3、当事人身份填写太简单。不少现场检查笔录只填写当事人的姓名,不填写其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住址等其他基本情况。

4、执法证号码填写不齐。有的只填写记录人员的执法证号码,而漏填执法人员的执法证号码。

现场检查笔录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涉嫌违法当事人的物品或涉嫌违法的场所依法进行检查时,对检查情况制作的书面记录,它是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是一种十分规范的法律文书。但是有些执法人员在制作现场检查时候,不仅现场检查笔录有空项,而且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从而造成现场检查笔录证据效力降低或者无效。(1)现场检查笔录有空项;(2)不记载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身份的执法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法人员在对涉嫌违法当事人的物品或者现场进行检查时候,必须向当事人出示能够证明执法身份的行政执法证件,才能依法实施检查。未记载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身份就是未遵守法定程序,提取的证据就是不具备程序合法性,当然就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3)现场检查记录误作为行政处罚记录。现场检查记录是证据的一种法定形式,只有和其他证据材料相互配合使用,才能判断当事人是否构成违法。因此,现场检查笔录不应该记载诸如“假酒100瓶”并责令当事人现场销毁等行政处罚情况,这样,就使采集证据的过程变成直接进行行政处罚的过程,形成程序违法导致证据无效。(4)不记载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执法人员在对当事人的物品或现场实施检查时,对涉嫌违法的物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是现场检查笔录应当记载的内容之一,但执法人员往往忽视对这一情况的记载,致使现场检查笔录未能反映对现

场检查的全过程。所以现场检查笔录应当对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被采取措施物品的种类、数量以及法律文书是否当场送达当事人进行详细记载,以反应现场检查的全过程。

(5)现场检查笔录没有当事人“以上情况属实”签字确认。

检查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___时至___时

检查地点:________市场西区231号

检查人:____________

当事人:____________,男,45岁,住址:________区南坊办事处________村3456号记录人:____________

见证人:_________,单位或住所:________区公安局________派出所检查项目:___________经营的房间

笔录制作 篇3

一、侦查讯问笔录制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记录告知犯罪嫌疑人事项不全面。讯问记录人员在记录前,只写介绍身份情况、说明谈话要求或者只写进行法制宣传,没有将告知事项全面记录,便直接进入正文,犯罪嫌疑人容易借此否认曾经告知法律法规,进而翻供。

第二,记录人过多用自己语言组织笔录。犯罪嫌疑人的文化水平层次不一,在讯问过程中回答问题模糊、有的答非所问。此情况下,有的记录人员在笔录中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不能恰当的反映犯罪嫌疑人的真实意识表示,有的案件造成犯罪嫌疑人以此推翻讯问笔录中的内容。

第三,犯罪嫌疑人写结束词句不规范。有的犯罪嫌疑人在写结束语上,只写“属实”、“一样”、“看过属实”或只写“名字”,这种写法不规范、不能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看过笔录的真实性。

第四,讯问笔录没有讯问人或记录人签字。受原有制作讯问笔录的影响,有的讯问笔录没有讯问人员、记录人员、被讯问人员在笔录上签名,使讯问笔录证据不完整、缺乏合法性。

二、侦查讯问笔录制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讯问笔录制作要求,讯问笔录制作要充分体现其客观、全面、真实、准确、详细的特点。

第二,讯问笔录制作技巧。一是讯问人或记录人问前先熟悉案情。做到会看、会听、会说,灵活运用符合法律规定的讯问方式和方法进行记录。二是掌握讯问笔录的特定事项和内容。做到“五清楚、五排除”:主体身份清楚,排除犯罪嫌疑人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赃款来源清楚,排除赃款为借用或其他来源的可能;赃款去向清楚,排除赃款为用于业务活动的可能;利用职务便利清楚,排除犯罪嫌疑人非职务理由的可能;犯罪故意清楚,排除犯罪嫌疑人不明知的可能。三是重点记录与案件有关的问题。讯问记录的策略在于问记简,答记详。侦查人员的讯问问话,应视其基本含义和必要而高度概括择要记录,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应为重点记录对象。四是讯问笔录不得随意删补或涂改。对于讯问笔录记录错误较大的,应当继续讯问记录的方法予以纠正,个别语句或用词的记录错误,可在原处予以更改,但应由犯罪嫌疑人核对后用捺手印的方法予以固定。

三、侦查讯问笔录在侦查中的应用

(一)讯问笔录在侦查中应用范围

讯问笔录反映了侦查工作的客观、真实、准确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一是掌握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心理状态,表现在四个方面: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交代罪行。二是突出犯罪要件,紧紧围绕犯罪事实、犯罪构成要件进行;三是突出侦查要点,侧重记录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使犯罪事实形成锁链,记录在案。

(二)讯问笔录在侦查中运用程序

第一,明确侦查笔录的合法性。首先,是内容的合法性。询问犯罪嫌疑人必须按法律规定程序进行,充分保证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严谨刑讯逼供、诱供、指供,也不允许恫吓或施加压力;其次,讯问主体和制作主体的合法性。

第二,制作侦查笔录的程序。一是介绍侦查人员的身份,记载侦查人员姓名及出示证件(或证明文件;二是说明谈话的目的,明确被讯问人所享有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三是告知有关法律规定及法律责任;四是记录交待的犯罪事实和要件。

笔录制作 篇4

1 询问笔录制作的方法

1.1 在作询问谈话时, 询问人与被询问人应“相向对坐" 一是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并通过席位的变化, 有意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攻势;二是通过对坐可注视和观察被询问人的面部表情、陈述案情的语气、语速等一些心理的变化, 尤其被询问人在陈述违法情况时, 肯定会“就轻避重, 闪烁其词"。但是, 因为违法情况客观存在, 在此, 询问人不妨可对陈述错误的地方点敲一下, 被询问人肯定会乱了方阵, 面部表情会显露出一种“已被看穿识破、难以蒙蔽过关”的面部表情的变化, 尔后的陈述会出现 “语速缓慢、吞吞吐吐、词不达意、难以自圆其说的状态”。从而露出破绽。

1.2 认真查验被询问人提供的书证材料 除了对一些基本资料如:被询问人的资质、委托书、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以外, 特别是对食品监督抽验、保健食品监督检查所查处的违法案例中, 认真查验被询问人提供的书证材料非常重要。其目的是求证这些材料的真实可靠、法律有效。

1.3 对不同性质的案件要使用不同的询问方法, 而对不同性格、文化程度的当事人要运用不同的询问手段

1.3.1 对无主观故意的, 且尚未造成一定危害的、有意悔过的 如:在仓库中查处到无标识的预包装食品或食品原料, 其原因是购进整箱时, 供应方未能将商标及时贴上所致。像这样的案例被询问人感到处罚很委屈, 因此要耐心的向其讲解法律法规知识, 如何防范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并得以积极改正。

1.3.2 对一些存在主观故意的侥幸心理、会设法周旋的被询问人 如:明知食品原料发生过期或质量变化和违禁生食水产品的使用和供应的。我们不仅要严厉指出食品生产经营者抱有“不会这么巧就被查获的”违法侥幸心理, 而且要以娴熟法律知识教育和宣传, 让当事人知道抱侥幸心理的违法者必将承担的法律责任。

1.3.3 对于态度蛮横、语气带有威胁的、无礼取闹的当事人 如:对于自称“山上下来的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对此类当事人要采取以静制动, 找准机会抓其语言中的“软肋”, 以法律、政策为武器, 告诫当事人不要由于冲动和鲁莽而使自己“越走越远”;同时加重谈话的语气, 说出的话掷地有声, 具有威慑力。

2 询问技巧的掌握

2.1 自由性交谈, 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谈话中语气平顺, 开导被询问人放松和消除对询问人的戒备心态, 防止谈话发生僵局。一旦当被询问人的“话匣子”打开时, 认真倾听, 从中可捕获到能充分论证案件所需的证据。询问人在听当事人陈述案情过程时要有耐心, 千万不要显露出急躁心态, 避免直接切入处罚主题或夸大行政处罚的程度, 造成对方回避或拒绝承认而使线索中断或询问人需要掌握的证据不能获得。

2.2 为提高工作效率进行询谈

2.2.1 说明来意, 直入主题

如监管部门根据市民举报或在日常监管检查中发现某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经销过期或霉变生虫质量变化的食品。为尽快使对方了解办案人员的来意, 开门见山直接询问和了解变质食品的来源, 造成食品质量变化的情况, 以及索证和销售情况。千万不要转弯抹角, “今天我们找你谈话, 你想一想, 你最近在经营过程中做了什么事情……等。让被询问人和你谈了半天, 也不知我们到底想干什么, 而影响询问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2.2.2 顺藤追溯, 获取证据

2005年区某一建筑工地发生农药中毒, 经初步调查可疑食物为蔬菜类食品, 调查员立即找到工地食堂采购人员进行询问调查, 了解到该蔬菜是在某农贸市场购得。随即调查人员又顺着线索找到售菜人员, 掌握该蔬菜是从一批发市场某摊位批购得来。通过这番追溯调查已临深夜, 但调查人员为及时获取有效证据, 从批发人员处调查到该菜是从上海某县的一个菜农处采购, 当夜在批发人员带路下找到了种菜的菜农, 并在该菜农的床底下找到了仍未开启使用的三瓶甲安膦得农药。经对工地剩余的蔬菜化验, 残留的农药与菜农家查获的农药吻合, 在证据面前, 菜农不得不承认是这次中毒事故的肇事者。

2.2.3 选择重点, 澄清肯定

对一些多案由的案例, 为进一步弄清其案件的轻重和发生的顺序, 采用选择、澄清、解释、肯定的询问技巧。可以限制被询问人不确定的回答, 避免双方对案件的某一焦点理解发生不符;通过肯定的询问, 以确定案件客观发生的事实, 最终对这多案由案例“量案定罚”。如:区卫生监督所2005年6月份在一次对超市卖场熟食部监管检查中, 发现某一涉外超市将隔夜未售完的熟食产品进行重新处理再作销售。熟食送货单与销售的熟食品种、数量不符, 送货单有涂改现象, 还有部分定型包装熟食产品无标签等违法现象。在对这起错综复杂的案例询问调查中, 我们选择了熟食品种数量与熟食送货单实际不符作为案情调查的突破口, 对每个品种的熟食在现场做称量比对, 以澄清熟食送货单擅自非法涂改事实的存在。最终以确定该超市生产经营超保质期限食品案、违反索证管理规定案、违反食品标识规定案的成立。

3 讨论

审查案件中如何制作阅卷笔录 篇5

李超明

刑事案件的阅卷笔录是指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阅卷后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的重点摘录。阅卷笔录制作的好坏对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案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阅卷笔录对审查案件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基层检察院的批捕、起诉部门工作了 20 余年,办理了 1000 余起刑事案件,积累了相关工作经验,现就刑事案件如何制作阅卷笔录作一探讨。

一、制作阅卷笔录的总体要求

阅卷笔录的内容应该包括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犯罪事实、证据摘录、存在问题、阅卷意见,核心内容是证据摘录。

(一)按顺序排列证据

摘录证据应该是先言词证据,后其他证据。言词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先摘录言词证据的原因是每一事件的前因、发生、发展、后果,只有人才能说得清楚、透彻和完整,其他证据反映的只是事件的一部分,只有和言词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说清问题,是对言词证据的一种补充。按照先言词证据后其他证据的顺序摘录证据,能够使案情眉目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将来在法庭上有力地指控犯罪。有的办案人员制作阅卷笔录时先摘录物证、书证、鉴定结论等,后言词证据,局外人看了、听了,根本不可能知道该案具体情形是什么。如果用这样的证据顺序在法 庭上指控犯罪,会让参加庭审的人感到糊涂。

(二)抓关键点摘录证据

一般认为,摘录证据应该是摘录笔录的原话,不能对内容进行总结,总结性摘录一般用于终结报告。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实践中对证据的摘录主要是指对言词证据的摘录。摘录过程中,可以先详细摘录一份证明罪与非罪为主要内容的言词证据,其他言词证据摘录可概括为“时间、地点、过程同上”,然后把其证明的问题挑拣主要的摘录下来。如伤害案件对证人证言的摘录侧重点是证人看见是“谁怎样打谁的”,被害人、嫌疑人笔录的摘录侧重点是双方是如何打架的。再如抢劫案件笔录摘录的重点应是暴力行为的表现。强奸案件摘录的重点应是违背妇女意志的表现。总之,重点要摘录的应是该罪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特征。但任何情况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案件的主体是否构罪成为本案的关键时,主体问题的摘录就应该成为重点,其他问题的摘录就可以简化、概括。

二、小案件如何制作阅卷笔录 对于一人一事、案情特别简单、很短时间就能阅完卷、提审完的小案件,可提纲挈领式地点到为止。因为制作阅卷笔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理顺证据,在提审的时候有的放矢,不至于因为阅卷不细而遗漏问题。所以如果很快就能阅完卷,所有事实、证据都能了然于胸的,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纸张详细地摘录证据,做无用功。

三、多人多事的重大复杂案件如何制作阅卷笔录 一些案件犯罪嫌疑人多达二三十人,犯罪事实多达三五十件甚至更多,一些没有经验的同志看到这样的案件就发愁。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多大的案件都没有问题。

笔者的经验是以犯罪事实为基础,将多场犯罪事实的案件在阅卷笔录中分解成若干个小案件,一场犯罪事实就是一个小案件,有多少场犯罪事实就分解成多少个小案件。在制作阅卷笔录时,首先将所有犯罪事实分列摘录,然后在分列开来的每场犯罪事实下面将它的所有证据按照上述方法一一摘录。同时制作这样大的阅卷笔录还有一个重要方法是摘录顺序是按照侦查卷确定,卷中翻阅到哪场犯罪事实,就将哪个证据添加到那场犯罪事实下面。就是说阅卷笔录犯罪事实的场次可以来回翻动,但看卷的顺序决不能来回变动,不能以阅卷笔录中犯罪事实的场次为主,想到卷中哪摘录就到哪摘录。这样把卷宗翻来翻去乱找,到时候哪些证据摘录了,哪些证据没摘录,自己也说不清,案件事实更弄不清。

按照笔者的这种方法制作阅卷笔录,不管多大的案件,不管多么复杂的案件,案件办结了,案件事实、证据显得干脆利索,条理清晰,不管是让领导听汇报还是上法庭指控犯罪,都能够做到准确无误。

四、制作阅卷笔录不能一味抄录侦查卷 实践中,在制作阅卷笔录摘录时,某些办案人员几乎是毫无筛选地对侦查卷进行抄录,甚至对同一事实,侦查人员问嫌疑人几份笔录,就抄录几份,对笔录中的废话、重复的话,也照抄不误。

上一篇:汽车稳定性论文下一篇:二次典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