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开发(共12篇)
沿海开发 篇1
2010年是沿海开发战略全面推进之年,也是我市农业资源开发三年“跨越工程”冲刺和收获之年,全市农业资源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会议精神,瞄准“跨越工程”的三年终结目标,努力建好各类开发项目,推进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登上新台阶。我市将以实施“跨越工程”为抓手,着力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将按照滩涂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认真组织滩涂围垦工作,确保打响“江苏第一围”的启动工程。加快推进存量滩涂资源的综合开发,积极推进沿海现代农业发展,着力体现沿海开发的成效。
1 积极抢抓沿海开发战略机遇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沿海滩涂开发由区域性自主式开发,上升为国家指导下的战略性开发,这是我市加快滩涂开发的历史机遇。在我们农业开发系统职责范围内的沿海开发,主要包括滩涂围垦和配套开发,同时还包括沿海现代农业的发展。滩涂开发主要在沿海五县,沿海现代农业发展包括全市所有县(市、区),这是一个大沿海的概念。所以,我们全市九县(市、区)的同志们,都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积极抢抓沿海开发的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把滩涂开发和沿海现代农业发展快速向前推进。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对国家规划、省实施意见的研究和对接,充分挖掘战略规划的优势,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努力争取国家级农业项目落户盐城,掀起沿海开发新高潮。
2 全力冲刺“跨越工程”三年目标
“跨越工程”是我市农业资源开发史上提出的第一个阶段性工程,该工程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主攻目标,把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和高效农业基地建设作为抓手,着力推进规模开发、产业开发和集约开发。通过两年的建设,我们已完成了三年目标任务的80%,可以说“跨越工程”的思路正确,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成效显著。今年是“跨越工程”实施的第三年,建设任务还相当重,我们一定要紧扣三年目标,按照排定的年度计划要求,把任务落实到每个县、每一个项目区、每一个责任人。要确保每个县、每个分项的目标都不折不扣地完成,这样才能保证全市跨越目标的实现。全系统的各位同志,一定要在成绩面前不自满,在任务面前不松劲,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保持一如既往的干劲,确保圆满完成三年跨越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农业资源开发开创新局面、跃上新台阶。
3 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我们做农业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一方面是项目的争取,另一方面是项目的建设。项目争取追求量的扩张,项目建设追求质的提高。要提升农业资源开发的管理水平,就是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下功夫。盐城是农业大市,我市争取的农业开发项目的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但我们在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方面,与省、市领导的要求、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年的七期验收和国家审计期间,虽然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届时我们还是比较紧张,心里没底。这就反映了我们平时项目管理还存在着不足,没有好中求好,精益求精。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立身之本,更是农业开发走向未来的立足之基,面对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管理人员交替频繁、项目建设主体日趋多元的新情况,农业资源开发的管理压力明显加大。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水平,我们决定把2010年定为全市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质量年”。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要从计划管理、招投标、工程实施、工程监理、审计验收、项目效益等各环节加强质量监管,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市局在吸收世行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内资项目实行先审计后报账再验收的试点,效果不错,2010年要全面推广。我们将吸收各县(市、区)在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着力在全市面上进行推广。市局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选项、招标、验收等一系列的项目管理意见和办法,希望各地、各单位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市局将成立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的领导。
4 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联系党和群众的财政支农工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我们部分县的机构可能变化,但我们这支队伍不会解散,农业开发这项事业不会停止。面对沿海滩涂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遇和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2010年,我们必须着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阳光廉洁。市、县局的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提出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思路和措施,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我们要组织对具体负责项目建设业务人员的培训,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要组织项目单位负责人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和掌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政策,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5 2010年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2010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计划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投资2.5亿元,改造治理农田15866.67hm2。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10000hm2,高标准农田项目2866.67hm2,黄河故道改造项目和滩涂垦区配套项目3000hm2。实施产业化财政补助和财政贴息项目32个,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计划完成滩涂开发投资3.4亿元,完成滩涂围垦5800hm2。为高标准全面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
5.1 积极组织实施滩涂开发项目
2010年是新一轮大规模滩涂开发全面推进之年,任务重、责任大。一是要尽快启动东台和响水两个滩涂围垦项目,确保在主汛期之前完成主体工程,打响“江苏第一围”的第一炮。东台方北垦区5066.67hm2,投资3亿元。响水新滩港垦区733.33hm2,投资4000万元。这两个项目目前还有很多协调工作要做,市县开发部门要加强沟通,争取省、市领导的支持,争取早日批准动工。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不能闲下来等待,要积极做好项目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待项目批复后,确保在第一时间进入施工状态,为工程早日竣工争取时间。二是要科学规划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经过我市的积极争取,经省政府主要领导现场会办,已经确定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26666.67hm2在条子泥垦区,40000hm2在东台和大丰两市的已围垦区。试验区的发展规划由省统一制定,我们要积极协助省有关部门做好试验区规划的有关工作,努力为我市争取更大的利益、更好的环境。三是要着力引进沿海开发战略投资者,对滩涂存量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丰富的存量滩涂资源的开发是我市的优势,加强对存量滩涂资源的高层次开发,在时间上和效益上,更有利于提升沿海现代农业建设层次,展示沿海开发的新形象。沿海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下功夫,努力取得重大突破。四是要认真组织实施滩涂垦区配套项目。垦区配套项目要以培植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已任,项目建设要抬高目标,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5.2 着力组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事业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和现实任务,是在现代农业管理理念指导下,配套水平较高的农田基础设施、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经营模式等要素的集成。全国、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会议,都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2010年,我市将有4个县(市、区),立项建设2866.67hm2亩高标准农田。各地、各单位要按照黄省长在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会议上提出的“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编制规划、统一组织实施”的要求,切实加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产业选择、经营模式、操作规程等管理,努力地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为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平台。与此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黄河故道开发项目和滩涂开发配套项目,也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标杆,参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加大资金的整合力度,吸引各类支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做大项目单体规模,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5.3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三大载体”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优势,把集聚集中建设项目的工作理念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紧密结合,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先行区。全市立项的各类规模项目和高标准农田项目,都要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标准组织实施,着力在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上发挥主导性作用。2010年,全市规模开发项目和高标准农田项目要新建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般土地治理项目、黄河故道开发项目和滩涂垦区配套项目新建20个333.33m2以上的高效农业基地。要整合农业开发各类项目,打造滨海S327、响水S308、盐都步湖路等高效农业示范带。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一个现代农业园区也不可能由我们农业开发部门一家来完成,我们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是搭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平台。园区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业开发平台搭好以后,必须要进行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进行再开发,这样高效农业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在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必须着力在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借鉴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来彰显农业开发的作用,提升农业开发项目建设的形象。
5.4 积极培植领军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随着产业化经营项目政策的改变,现在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的龙头企业数量明显增加、领域也越来越宽。2009年,我市扶持38家龙头企业,2010年立项实施产业化项目的企业也达到了32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带动企业投资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但同时也带来农业综合开发对单个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如原来那么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推进力度受到了限制。对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做大龙头企业、做强主导产业的理念,着力在培植领军型龙头企业上求突破。我们要选择3~5家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这些选择扶持的重点龙头企业,我们不是仅仅给他们一点资金,要主动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研究发展动态,完善管理制度,整合各类要素,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努力通过项目的连续扶持,把他们打造成航母型企业,成为主导产业的领军型企业。
5.5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运行健康、规范,产业特色和优势明显,管理能力强、素质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大支持力度。2010年,全市在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中,重点支持10家农民合作组织,这是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民合作组织范围最大、内容最为实在的一年。我们要加强对承担项目的农民合作组织进行政策和工作指导,帮助他们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引导规范运行,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致富的积极作用。
5.6 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重点将转移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来,因此,我们要先行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划工作。省局正在组织编制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我们要按照省局要求,认真组织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要高起点谋划“十二五”农业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对全市农业资源开发状况、资源条件作出客观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农业资源开发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工作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都要注意与各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既要有超前性,也要有操作性,注重各类资源的整合,努力为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推进争取良好环境。
收稿日期2010-02-01
沿海开发 篇2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给千年古镇丰利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全镇上下时刻以争当如东沿海开发排头兵为追求,奋力开启江海经济新时代。全镇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三争三实”的工作要求,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百日竞赛、“百企升级”、“双百双解”活动为抓手,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沿海开发的相关要求,凝心聚力稳增长,强化服务抓推进。今年以来,全镇经济呈现总体稳定,沿海开发各项主要指标较快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2012年丰利镇紧扣县委县政府“两年赶超、五年争先”的目标,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诸多挑战,围绕“打基础、求突破、扩总量、提质量”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1、招商引资强势推进。我镇着力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战略,不断拓宽招商思路,整合招商资源,完善招商队伍配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镇党委、镇政府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为零、项目建设为零、产出为零、一切皆为零”的工作理念,聚焦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了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力度,完善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镇主要领导亲自招商,重大项目亲自洽谈,以诚招商。在人员配臵方面,把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强、责任心强、热心招商事业的优秀人才和新录用公务员都充实到招商一线,充实专业招商队伍;在机构设臵方面,由原来的四个招商分局进一步优化
分局负责人。招商局全体人员立足服务大局,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千方百计搜寻项目信息,主动参与洽谈项目,全方位为项目落户提供服务,真正做到“想为投资业主所想,急为投资业主所急”,快节奏、高效率完成交办工作。
今年来,我镇分别在无锡、南通、苏州等地成功举办了小型投资环境说明会。同时组织小分队出击去上海、苏州有重点外出招商,先后有多批客商组队来丰利投资考察,同时借助“县级搭台、镇区唱戏”的全县投资环境推介活动,来提升招商项目的质态。今年各类招商活动达成签约项目3个,其中境外签约千万美元项目一个,既完成了县交招商活动的签约项目任务,也促成了项目的早日落户。
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之下,今年我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迈上新台阶。1-9月份,我镇共完成新批注册外资1000万美元,占任务数的100%,同比增长52.91%;到账外资100万美元,占任务数的16.67%,同比减少12.92%,主要原因是今年的外资到账要求比去年高;市外民资完成数3.2912亿元,占任务的126%,同比减少25.16%。三季度全县排名第 8 位,比去年同期后移1位。
2、项目建设全面加快。丰利镇围绕转型升级主攻重点项目推进,以打造枫发工业集中区为抓手,对照重点项目落户的标准,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集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全年任务1000万元,1-9月份已累计完成投资483万元,完成了胜利河东区区内道路、水、电三通一平工程及其配套设施,优化了投资硬环境,为集聚大项目和承载大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已有南通博业包装、南通宝得满纺织、青田纺织、森世机械、南
源水墨科技八家企业落户我镇工业集中区开工建设,其中投资超亿元企业一家,千万元以上企业六家,外资企业一家,总用地面积近150亩,全面达产后年应税销售总额超3亿元。
1-9月份,全镇完成全部工业投入8.42亿元,占年计划的93.52%;完成千万元以上项目投入8.03亿元,占年计划的133.81%,同比增幅10.31%;累计实施千万元新开工项目10个,占年计划的100%,超序时26个百分点;实施千万元新竣工项目5个,占年计划的62.5%,接近完成序时任务;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个,已完成县下达任务。1-9月份,全镇工业项目投入考核位居全县中上游,项目建设综合考核位居全县中游。
目前我镇共有千万元以上落户项目7个,在建项目11个,顾书记、周镇长十分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徐伟镇长具体挂帅负责,每周五上午召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推进会,通报情况、分析问题、解决困难,明确下周工作要求和责任。使项目建设得以高效、顺利推进。其中7个重点在建项目推进良好,成效显著,分别是:①江苏利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万吨乙氧基喹啉和2万吨弹性乳液树脂项目,其中乙氧基喹啉项目主车间已竣工,进入设备安装。2万吨弹性乳液树脂项目,土建主体车间工程已完工,配套工程循环水池室外管架、消防管网、清水管网、道路的施工已接近尾声。目前设备安装已完成安装工程量的95%。②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150兆瓦海上潮间带发电项目,该项目目前100兆瓦工程的38台风机已投入并网发电正常运营,50兆瓦工程安装施工已经结束,正在最后调试阶段,预计10月底前全部竣工。③如东振丰奕洋化工有限公司的万吨亚磷酸项目。目前基建工程已全面结束,设备已进场正在安装,预计主要设备11月中旬安装结束进入调试。④如东绿都臵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绿都财富广场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古枫农贸市场已营业,10月份商住楼主体工程竣工交付使用。⑤江苏荣兴亚克力建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372万元的塑胶板材项目,目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⑥南通宝得满纺织有限公司投资1800万元的坯布生产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88台设备全部投入生产,后套车间、生活用房已开工建设。⑦南通青田纺织有限公司投资1564万元的色织布生产项目,目前部分基础设施工程已结束,进入主体工程建设中。
3、工业经济稳中攀升。1-9月份全部工业实现应税销售12.7亿元,占年任务计划的71.77%,比同期增长31.63%,高于全县平均增幅24.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应税销售9.6亿元,同比增长25.76%。1-9月份规模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36.53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53.09%,比去年同期负增长21.93%,实现销售收入35.5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53.23%,比去年同期负增长23.73%,实现利润27961万元,占年计划任务的126.5%。全镇五大主要行业总体上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从应税销售总量情况看,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业总量居前三位,1-9月份实现应税销售分别为6.25亿元、2.15亿元、2.01亿元,新能源风电实现应税销售1.48亿元,水产品紫菜加工业实现应税销售0.82亿元。从应税销售增幅情况看,由于化工行业技改扩产项目的拉动贡献凸显,行业19家企业累计实现应税销售6.25亿元,同比增长26.6%,净增总量1.31亿元,水产品紫菜加工业累计应税销售增幅同比增长2.25%。从应税销售占比情况看,高新产业、新兴产业占比提升,传统产业占比下降,产业结构调整趋向优化,其中纺织服装业16.9%、机械制造业15.79%、精细化工业49.2%、新能源风电业11.65%、水产品紫菜加工业6.46%。1-9月份规模企业中超1000万元应税销售的企业有15家,共计实现应税销售8.83亿元,占
91.98%,同比增长34.29%,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幅8.53个百分点。其中应税销售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江苏利田、江苏龙源、维立科、丰利机械、华艳茧丝绸公司,超3000万元的这5家骨干企业共实现应税销售7.21亿元,同比增长53.74%,高于规模企业平均增幅27.9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的75.1%。1-9月份利田科技、江苏海上龙源和维立科化工应税销售超亿元,其中利田科技实现应税销售3.41亿元,同比增长33.8%。江苏海上龙源风电、维立科化工分别实现应税销售1.48亿元、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9.35%、51.64%。
4、财政税收克难求进。1-9月份,全镇共完成国地“两税”一般预算收入3355万元,占县交任务7400万元的45.3%,比上年同期3764万元下降10.87%,同比减少409万元,掉序时30个百分点,全县排名第八名。其中,国税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18万元(含调库数70.2万元),占任务的55.6%,比去年同期813万元,增收105万元,增长13%;地税完成2437万元,占任务的42.4%,比去年同期2951万元减收514万元,下降17.42%。目前我镇税收收入呈现以下特点:①国税收入仍显现上升态势。虽增幅仅达13%,但独当一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中增值税同比增长5.5%,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7.5%。在完成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方面,规模企业完成375.46万元,占44.3%;其他企业及个体完成472.5万元,占55..7%。体现出企业所得税对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进一步加大,同时个体税收较快增长,对增值税总体收入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②重点税源企业“两税”不能平衡增长。出现“此增彼降”的扯平现象,总体贡献份额增长不明显。③因市场因素及外部条件影响,全镇35家规模企业9月份当月有14家企业未有国税收入实现,而且企业本身基建投入也未能实现税收。④部分成长型企业
步增长,但起点低,增量占总体比重小,难以支撑整个局面的态势。
5、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沿海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重视,全面发动,政策支持,强化考核,有效地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提升了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把各类鼓励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落到实处,使今年民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比上年都有较大增幅,民营经济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2年1-9月份净增个体户237户,占全年任务170户的139.41%;私营企业净增105户,占全年任务110户的95.45%;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全年净增任务4.1亿元,1-9月份净增3.53亿元,占比86.13%;全年民资任务2.84亿元,1-9月份完成3.32亿元,占比116.9%(其中市外民资任务2.64亿元,1-9月份完成3.29亿元,占比124.7%);小规模纳税人转一般纳税人,全年任务12户,1-9月份完成7户,占比58.3%;新增应税销售收入500万以上企业,全年任务8家,1-9月份完成4家,占比50%;全年商标注册任务40个,1-9月份14个,占比35%。
6、城镇发展水平提升。城镇建设是沿海开发的重要内容,我镇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道路,以构建和谐丰利为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公益设施。推进并完善了登丰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了商业步行街、绿都财富广场建设工程;市民休闲广场、文枫广场、古丰社区健身俱乐部等先后投入使用;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加强了对镇区私人住宅建设管理,清理镇区违法建筑,规范镇区广告牌,推行文明施工,镇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丰利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进一步完善农村服务加大农田基本设施投入,两年累计建成水泥路49条,长112.9km,修建桥梁60多座,河道疏浚整治104条,总长度236.4 km,土方337.6万m。以沿海防
3累计投入280多万元完成造林2112亩;投入130多万元,对河道、农路、垃圾清理和绿化等进行了统一管理;加快推进排灌泵站改造,推广特色农机装备,提升高效农业、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初步呈现了民富村美风气好的农村新面貌。
7、三产服务成果显著。1-9月份全镇新增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占全年任务计划数的200%;1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数;服务业项目投入40217万元,占年计划的103.1%;累计完成入库税收1778.9万元,占年计划的59.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8050万元,占年计划的106.5%。伴随着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镇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丰利镇的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服务业快速起步,三产服务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大。
二、面对新一轮机遇,沿海开发必须乘势而上,但在开发推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脱幅较大。由于利田科技公司上市数据的核查监管,加之石屏砖瓦厂、丰利助剂厂、顺达化工公司等10家企业的统计零申报,两大因素影响产值统计30亿元之多,致使产值的目标任务缺口较大,并因此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产值的占比下降,主要经济指标中,应税销售大幅增长,产值指标大幅回落。
2、市场形势仍处低迷。目前受市场形势低迷影响,我镇部分行业产品价格跌幅较大。虽然今年纺织原材料价格维持相对稳定,但与国际市场价格行情出现明显倒挂,因而坯布价格降幅较大,不少纺织企业为了稳定员工,而亏损经营。针织服装企业部分产品价格跌幅也超过15%。产品价格的下跌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部分企业出现了亏损。生产订单难落实,产品销售不畅,资
足,致使企业产品积压、货款不能及时回笼,生产经营较为困难。
3、企业创新有待加强,转型升级急需加快。在市场形势如此低迷的时期,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了考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了。我镇除了利田科技、维立科化工、丰利机械、华艳丝绸等少数几家规模以上企业以外,大多数中小微型企业长期存在产品层次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品牌意识不强、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
4、项目源匮乏,项目规模较小。一是由于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业主对市场前景和投资预期不易把握,投资决策更为谨慎,业主投资意愿明显减少,投资行为相应调整,不少企业在项目投资上采取观望之态;二是投资资金约束继续加大。不少投资项目受阻于资金不足而搁浅;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少企业尚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
5、个别重点项目推进不快。目前我镇在手、在建的几个重点项目由于前期工作难度较大,土地指标难以落实等因素,影响了项目的开工建设,例如,如东鸿杰时装纺织有限公司等项目进展缓慢。
三、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全年完成情况预测(详见表
一、表二)
1、主要指标完成预测:预计到12月底,注册外资、到账外资、市外民资注册、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工业项目投资、服务业投入(含基础设施)、新增亿元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等八大指标能够完成甚至是超额完成县下达的全年任务,但是仍有规模工业产值、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四大指标预计与县下达的全年任务脱幅较大。究其原因,在规模工业产值方面主要是由于受利田科技影响14个
和10家关停零申报企业影响6个多亿;在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方面主要是由于市场形势尤其出口企业销售疲软,订单大幅度下降,同时今年下达任务比去年实绩增幅加大31%,脱离企业实际;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方面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一次性税源“断档”,在又无后继税源补充的情况下,影响整体总量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我镇企业单体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导致销售明显回落,同时作为支柱产业的化工行业,随着退镇进园的加速推进,对税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重点工作完成预测:预测到12月底,2012年沿海开发的各项重点工作除华能48兆瓦陆上风电项目外均能顺利完工。
四、明年的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详见表
一、表三)
1、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的战略机遇,更加突出科学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为统领,大力实施“港口引领、科技驱动、城乡一体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根据自身特点有效吸收沿海五大园区载体的辐射,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配套为支撑,以城镇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调整空间构架、做强特色产业,强化生态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持续掀起沿海发展新热潮,全面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如东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
对照省市县沿海开发座谈会的精神和县十二五沿海开发规划目标任务,竞争压力大,重点工作推进任务重,全镇上下要严格按照“三争三实”的工作要求,集中一切精力,想尽一切办法,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2013年沿海
①、强势推进重点项目,努力在项目招商、项目报批和项目建设上谋求快突破。县委副书记周建飞同志今年3月13日在全县沿海开发暨重点工作督查推进会上讲过:“项目是沿海开发的生命线,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如东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要继续坚持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实现大发展。”我镇要不断强化招商推进机制,进一步做好“以商引商”,积极争取更多项目信息,特别是重大项目、外资项目信息。继续与香港客商和上海泛华投资有限公司等有意愿在我镇投资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商做好洽谈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落户注册。要对已经开工的重大项目加大服务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使重大项目真正带动全镇沿海开发实现突破性进展。
②、全力完善优势载体功能,努力在基础设施、生产服务和生活配套上谋求新提升。要继续把我镇枫发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作为承载重大项目、加快产业集聚的重点工程来大力度推进。一要加快完善基础性配套功能。集中区要强化路网、水系、绿地、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推进。二要加快做好生产服务性配套功能。枫发工业集中区要根据自身特点有效吸收沿海五大园区载体的辐射,选择好发展重点,明确好主导产品,坚定不移抓好突破。三要加快提升生活性配套功能,要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城镇公用设施,提升城镇基础功能,尽快融入全县沿海开发战略的大框架,努力打造成沿海开发组团的重要单体。
③、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在运行监测、转型升级和培植规模企业上谋求好方法。我们要始终把监测分析放在做好工业运行工作的首位。要以深化“双百双解”活动为抓手,深入企业一
监测,切实强化运行分析、要素化解和预警监测等工作,增强主动性和敏感性,积极关注宏观形势变化和重大政策取向,及时跟进和调整工作思路。重点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监控分析,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宏观指导。要准确把握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势,进一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重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步伐,不断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增强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水产品紫菜加工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注重项目结构优化,把发展两新产业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投资见效快、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不断优化全镇工业经济结构,形成产业层次更高、专业化分工协调、上下游产品配套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增强发展活力。要进一步加大应税销售引导力度。通过月统计通报、考核排名、季度点评分析的方法,营造企业间争先晋位的良好氛围,2013年重点抓好江苏荣兴亚克力建装材料、南通宝得满纺织、凯鸿纺织等新进2000万以上应税销售新定报企业培植服务。围绕全镇新培育3个新定报企业、8个500万以上成长型企业,1个亿元企业、一个6亿元企业的目标,强化过程控制。重点要切实做好江苏海上龙源风电公司扩建项目的服务工作和江苏利田科技上市前的相关服务工作。加快江苏利田科技公司的上市进程和其光固化新材料募集项目160亩新增用地的指标落实。
④、全面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努力在组织领导、协调服务、督查考核上谋求高效率。要完成新一年我镇的沿海开发目标任务,责任重、压力大,全镇上下务必加强统筹,不断创新组织管理机
在镇顾书记为首的沿海开发领导小组的强有力领导下,强化对全镇沿海开发的组织领导,在推进重大项目、制定扶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重大项目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镇各大办公室,尤其是工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服务举措,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深入一线,了解实情,主动研究推进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沿海开发各项重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沿海开发工作事关全镇的发展大局,各方面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我们作为全县沿海开发前沿镇,肩负重任,一定要集中精力抓紧、抓实、抓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确保既定的目标任务顺利推进,为我县实现“两年赶超、五年争先”目标勇挑重担、争作贡献。
江苏沿海开发蓄势待发 篇3
——温家宝总理
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对于促进江苏省苏北的全面振兴,完善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布局,带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中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沿海开发规划之后,江苏省沿海三市——连云港、盐城、南通在上海密集举行合作推介活动,借势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集体接轨长三角龙头上海,谋划打造一个“黄金海岸”。
在上海举办的江苏沿海开发恳谈会上,500多位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外国机构负责人以及各界代表参加恳谈会。海内外客商与江苏签署了50个重大合作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340亿元。
江苏省沿海开发将重点发展四大产业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推进沿海开发提出了重点发展四个方面的产业。
一是新能源产业,使沿海成为江苏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抓住国家能源布局调整的际遇,积极争取液化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核电等新能源项目,项目布局重点向苏北、向沿海有条件的地方倾斜。
二是基础产业,在沿海地区发展重化工业。但是,底线是不搞小项目,不上高污染项目,着力引进大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严格把住环保准入门槛。力争在沿海形成炼油及后续加工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下游延伸产品,尽快形成石化产业集群。另外,积极发展船舶修造、纺织机械,强化产业配套和行业合作,争取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机械装备制造和船舶生产基地。
三是海洋产业,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总产值年均递增19%以上,到2010年达到2000亿元,跨入海洋经济强省行列。
四是现代物流产业,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沿海深水港建设,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分工明确、定位清晰的沿海港口群,同步规划建设相关的航道、锚地、停泊区等水上功能水域。全力将连云港打造成亿吨国际大港;大力推进南通港建设,使其成为国际性、多功能、综合性近洋枢纽港;加快实施沿海中部港口建设项目,尽快把大丰港、射阳港和滨海港建成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性港口,打通沿海中部地区出海通道。
加快建设“东方桥头堡”和促进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将是重中之重
江苏954公里海岸线上,建设中的三大沿海港群正串珠成线,串出一个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的江苏“黄金海岸”。
沿海开发,以港口为重。江苏按照“三极、一带、多节点”的开发思路,紧紧抓住大港建设的“牛鼻子”,一大批港口迅速建成通航。规划图纸最快地成为黄海之滨的现实景象——我省三大港口群正撑起沿海开发的“四梁八柱”。
此外,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另一大看点。江苏沿海横跨北亚热带和北温带两个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裕、无霜期长的特点,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盐土农业;江苏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的中部,位于沿江经济带和沿陇海经济带的节点上,南有黄金水道长江,并受上海经济区辐射,北有连云港与新欧亚大陆桥相联系,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交通发达。
目前,江苏的滩涂资源开发存在缺乏科学规划的指导、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等问题,在今后的开发中一定要注意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专家建议说,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应着重在五方面进行开拓:利用滩涂围垦增加耕地资源,重点发展精深加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建设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安全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海洋捕捞渔业及海产品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湿地旅游、生态旅游、海岛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集中建设石化、钢铁、造船、能源等临港产业以及物流、配送、仓储运输等现代服务业。
沿海农业大开发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
江苏沿海开发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战略后,沿海农业大开发随之拉开大幕。江苏省沿海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沿海18个县市有16个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
但是,沿海3市目前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比较低。负责人说,沿海现代农业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沿海地区农业面貌、人民生活将取得显著进展。农业增加值每年增长4%。到2012年,沿海3市农村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320万亩,农业增加值将达到720亿元,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9500元,2020年将达到1.8万元。
前景展望:
“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这是国务院对江苏沿海开发最新的战略定位。
承载着重大使命,新起点上,江苏沿海蓄势待发: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早在2007年8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就已出台:江苏将利用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依托沿海大港建设,打造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沿海产业带,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沿海开发战略是继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产业带之后,江苏省又一次最重要的生产力战略布局。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来,800里黄金江岸的沿江开发和沿江制造业基地,拉动了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沿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和沿海产业带,正成为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专家断言:“如果说江苏‘十五’发展是靠沿江开发提速,沿海开发则是江苏乃至中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新增长极。”
海港建设拉动国际经济大动脉
打开中国地图,北至大连、南到广西北部湾,万里海岸线上崛起的港口群和城市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引擎。然而,长期以来,坐拥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衔接环渤海湾半岛和长三角经济圈之地利,江苏东部沿海却未获得与地理优势相应的发展。
江苏省经贸委权威人士指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了包括苏中苏北在内的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另外,随着国际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全球经济正面临新一轮调整,机遇稍纵即逝,江苏沿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不可失。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秩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江苏省保增长、促发展的大计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重大利好。港口、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加快开发和投入,沿海地区将在促增长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机遇同在的是严峻的挑战。发展模式怎样创新?怎样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怎样超越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能力怎样加强?体制机制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这些难解的结,考验着江苏人气魄和智慧。■
政策链接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终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要统筹城市与农村、陆地与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坚持科学布局、合理分工、保护环境、开放合作。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促进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发展重点,着力建设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和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为此,按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如下原则和要求:
一要优化城镇、农村和生态空间布局,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
二要重点加强沿海港口群、水利、交通和能源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
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提高现代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四要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
五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和南北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六要加强海域滩涂资源开发。围填海域滩涂要依法科学进行,并优先用于发展现代农业、耕地占补平衡和生态保护与建设,适度用于临港产业发展。
七要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重要湿地、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把环境准入门槛,强化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切实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海洋工作促进沿海开发 篇4
一、坚持服务沿海开发宗旨。
充分认识做好海洋工作的重要意义, 强化对海洋经济和海洋事务的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主动介入沿海开发,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好海洋资源, 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健全完善海岸保护利用、海域使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等专项规划, 健全完善江苏省海洋管理“绿色通道”制度, 更好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加强海域综合管理。
按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总体要求, 尽快修编海洋功能区划, 严格依据功能区划管海用海。建立健全海域使用权物权制度, 加大市场配置海域资源的力度, 最大限度地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集约开发、节约用海。加强对围填海项目的论证和管理, 科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 把丰富的滩涂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
三、强化海洋环境保护。
认真贯彻《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坚持把保护环境贯穿于沿海开发全过程, 组织实施全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全面落实海洋环境保护各项措施, 积极推进海洋生态建设, 组织实施海洋生态修复, 切实提高海洋保护水平, 为把江苏省沿海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快科技兴海步伐。
深入贯彻科技兴海战略, 组织实施《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和《江苏省海洋科技发展规划》,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成果集成工作, 为实施沿海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整合海洋科技资源, 密切产学研联结,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落户江苏。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推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五、提高海洋防灾减灾水平。
加快海洋观测预报、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强化海洋灾害应急管理, 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视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海洋预警预报服务和信息发布体系, 及时发布海洋水文、海洋预报信息, 修订完善各类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逐步形成职责明确、统一高效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 切实提高防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在加快沿海开发发展会上的发言 篇5
各位领导、同志们:
通过参观兄弟单位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在听取了李书记、张区长两位领导的讲话后,使我们深受鼓舞和启发,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沿海开发、建好滨海项目区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1-10月,我们摆脱群体事件的不利影响,自我加压,迎头赶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上缴税金 亿元,地方财政 万元,人均纯收入 元,同期增长 %、%、%、%。引进项目 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6个,过10亿元的2个,合同利用资金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占全年任务的 %,比上年同期增长 %。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抓住开发建设潍坊滨海项目区的战略机遇,以“3144”(用3年的时间,引进100个企业,实现400亿的销售收入和40亿的利税)为工作目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海化区(央子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寒亭区乃至潍坊市北部沿海的经济隆起带。
围绕这一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重点项目领导包靠责任制,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引进项目的手续实施“绿色通道”、全程代理,重点项目实行班子领导包靠、专人跟踪服务,真正为投资商提供“个性化、保姆式”的一条龙服务。对滨海石化、海恒化工、佳德生物制药、千源化工、第二平原水库等投资过亿元已签订投资合同的项目,落实专人包靠,跟踪抓好项目立项审批、征地、基建、设备引进安装、试产运营等工作。对丽波日化、潍坊二印、潍坊化肥厂等达成投资意向,但未签订合同的项目,专人包靠尽快衔接,争取尽早签订合同并动工建设。同时,定期、不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调度会,集体研究解决投资户遇到的难题,营造良好的“亲商、安商”环境,确保已落户项目尽快动工、顺利建设,早日投产达效。
二、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重点抓好起步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元旦前配套好强、弱电、给排水、路灯等配套工程。积极同市、区供电部门进行衔接,争取220kv变电站早日开工建设;配合区政府做好5万吨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和开工前准备工作。同时,按照专业分工、相对集中、优势互补、相互配套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适度超前和突出特色,切实做好白浪河以东轻型工业加工区的规划设计,使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并力争在明年初开始轻型工业加工区的路网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三、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产业类型的多样化。一是更新招商理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节会等形式把“滨海项目区”作为一个品牌经营、作为一个卖点推荐,充分打响“综合性、多功能、园林化”生态新区的牌子。二是抓住当前国际投向调整和国家土地宏观调控的机遇,全面整合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按照“三个一律”的原则,提高引进项目质量,切实引进一批“投资大、建设快、环保型、效益好”的项目。三是统筹兼顾,做到突出大项目的引进,不忽视效益好、前景好的中小项目;突出外资项目的引进,也要大力吸引内资、民资;突出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的引进,同时鼓励传统产业项目的更新换代。真正做到大中小项目一齐上,外资内资民资一齐引。下步力求在服务业、物流业等三产项目方面取得突破,尽快把海化区(央子镇)建成一个多种产业并重的滨海新区。
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同市、区农业或劳动部门衔接,按照“针对性、适用性、普及性、简便性”的原则,对周边地区的闲散年轻劳动力,有的放矢地开展电子、化工、仪器仪表、机电、服装加工、电脑应用等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为滨海项目区企业用工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五、打造“立志必成”的海化精神。即:不辱使命的负责精神、勇挑重担的拼搏精神、保持本色的奉献精神、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以此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斗志和热情,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区开发建设中去,圆满完成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海化区作为滨海项目区的主战场,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海化区(央子镇)一定会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
谢谢大家!
美开发巷战攻击机欲突袭中国沿海 篇6
美国空军的矛头直指五角大楼推出的未来远程轰炸机开发项目。这种轰炸机具备航程远、载弹量大和隐身性能强的特点。
但美国空军认为,该轰炸机未必能对“亚洲地区大国”实施有效攻击。因为它突破敌方的外层防空网后,还要面对严密的内层防空系统,以及陌生而复杂的战场环境,无法确保对既定目标发动有效攻击。
戴维斯指出,美军开发的未来远程轰炸机也可能存在这种隐患。它们通过长途飞行抵达目标空域后,能突破外层防空网,却无法防范数量众多的对空雷达和武器系统,也不能在陌生且复杂的环境中对目标发动致命攻击。
美国《防务新闻》分析,美国空军所提出的要求在五角大楼看来完全合理。因此,美军的新一代远程轰炸机项目将进行调整,增加一种新的机型,以满足空军的需要。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美国空军联合启动了开发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还负责与美国政府和国会进行沟通,为该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美军正在研发的新装备,几乎都强调“满足亚太地区的作战需要”。戴维斯所称的“亚洲地区大国”指的是中国。美军的终极目标是“突入中国作战”,即突破解放军防御网并有效攻击目标。美军未来远程轰炸机项目衍生出的机型,被称为“巷战攻击机”,其主要任务是在中国沿海城市的复杂环境中充当“空中杀手”。
五角大楼拟定了巷战攻击机的基本设计方案。它是一种适合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使用的对地攻击机,集成美国先进的航空工业技术,除配备尖端雷达和武器系统外,它还加装干扰系统,以避免被敌方数量众多的防空雷达捕获。这种飞机的技术核心是“网络化联合作战”和“精确打击”。它要能突破敌方的高中低空防御系统,并适应现代城市巷战的需要,能在复杂的中国沿海城市中准确攻击目标。
有外媒指出,这种攻击机的作战能力与美军现役的AC-130对地攻击机相当。其对地攻击火力持久而猛烈,能对地面坚固目标造成较大的毁伤效果。不过它不像 AC-130那样笨重,美军为它开发了精密的火控和侦察系统,在确保性能的前提下大幅缩减机身重量。
美军可能为这种攻击机设计多种系统,包括激光武器、钻地弹和空射无人机系统。它所搭载的激光武器可用于拦截防空导弹,攻击敌机;它释放的无人机可在前方实施侦察,并干扰敌方的防空雷达;其搭载的钻地弹可用于摧毁敌方的地下目标。按照美国空军的设想,这种飞机将成为未来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得力助手,以便“压制解放军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
美军新一代航空武器除了强调超远的航程,还特别重视速度,20倍音速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正在研发之中。这种飞行器能承受2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以及极大的空气压力。为此,美军正在全力开发新型耐高温和抗压材料。在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后,美军计划在2016年推出这种高超音速飞行器。
有分析人士表示,新型高超音速飞行器是美军重塑“战略优势”的重要装备。但这种飞行器与未来战略轰炸机一样,只强调速度和“全球到达”的优势,忽视了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灵活作战的能力。巷战攻击机项目可以弥补上述缺陷。美军可借鉴巷战攻击机的某些技术,完善高超音速战斗机的设计。
未来美军的全能型“超级航空杀手”将是一种无人机,除了具备航程远、速度快等特性外,它还能在陌生环境中灵活作战,完成攻击任务。?笪(刘辉)
争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 篇7
李正楼: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 近千千米海岸线上风云际会, 激情澎湃。射阳作为江苏沿海14个县市之一, 依靠哪些优势和特色在这一轮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徐超:“枕港靠海”是射阳最大的优势, 土地广袤是射阳最大的潜力。具体地讲, 我们射阳在江苏14个沿海县份中有三个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射阳地处江苏沿海承南启北的中心节点, 由权威机构确认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东部起点就在射阳境内, 距离上海、青岛都只有三小时车程;射阳还是江苏全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和国家中心渔港的县份, 射阳港是天然良港, 也是我国距离日本和韩国最近的港口之一, 通过射阳河、黄沙河等疏港河道与通榆河、京杭大运河相通, 可使整个苏北里下河地区通江达海;沿海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贯穿县境, 通港一级公路将南北几条大通道与港口相连;距离盐城机场只有30千米, 与香港、首尔等国际大都市已实现直航, 特别是随着连盐铁路支线建设的实施, 射阳东有港口出海、西有铁路集散、南北高速贯通的立体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二是资源十分丰富。射阳拥有103千米海岸线、109万亩滩涂和2090平方千米海域, 沿海可开发风电资源在350万千瓦以上, 拥有量均居全省沿海各县市前列;射阳港腹地辽阔, 有20多万亩成熟工业用地, 黄沙港是江苏沿海水域最宽、岸线最长、唯一闸下建港的渔港;同时, 射阳县城与港口的距离在全省最短, 正在建设的新港城距港口仅10千米, 近海的两个港镇已形成10平方千米、10万人口的规模, 具备港城互动的天然条件。三是人居环境较好。射阳素有“鹤乡”美誉, 拥有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海岸型湿地, 有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海滨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射阳岛生态体育公园等生态休闲场所;已成功举办五届“丹顶鹤文化艺术节”和两届“高尔夫球名人邀请赛”, “以鹤为媒、以球会友”正成为具有射阳地理标志的特色品牌;射阳还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明县城和江苏省卫生城市, 是江苏长江以北两家国家园林县城之一;随着12平方千米新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 一座“河风海韵、生态宜居”的水绿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李正楼:目前各地根据自身情况都纷纷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那么射阳的沿海开发又如何找准符合县情实际的目标定位?
徐超:立足国家战略大背景, 结合射阳县情实际,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江苏沿海中部崛起, 盐城沿海争当先进;通过3-5年努力, 建成江苏沿海中部重要的特色产业港、水绿生态城、产业先导区, 争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我们的发展定位是:港口定位特色产业港、园区配套港, 按照“近期万吨级、中期5万吨级”的梯次发展目标, 着力打造为产业服务、与园区配套的特色港口;到2015年, 射阳港形成5万吨级通航能力, 建成20座万吨级以上码头、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 成为江苏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 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成为江苏沿海渔船停泊、海产品交易规模最大的港口。港城彰显精和特:着眼于为港口运行和产业集聚提供必要服务, 立足于与县城功能互补, 到2015年建成江苏沿海一流的现代化精品港城。港产突出大、高、新:重点发展大进大出的临港产业, 新能源着力发展“风光”互补型产业, 到2015年建成装机容量300兆瓦海上风场、300兆瓦光伏电站, 年销售达500亿元以上规模;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突出风电装备、大型钢构, 到2015年建成全国5兆瓦以上海上风机制造装运基地, 年销售达200亿元规模;粮棉油加工产业围绕向精深加工及小包装延伸, 到2015年销售达百亿元;生态造纸产业瞄准高档用纸市场, 到2015年销售达百亿规模;纺织染整产业突出高端印染, 到2015年销售达百亿元, 打造华东地区染整中心。
李正楼:从您的展望中可以看出, 射阳沿海开发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发展定位既注重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 又积极借助外力跨越赶超。那么这两年的沿海工作将按照怎样的路径推进呢?
徐超:在总体原则上, 我们注重坚持开放开发, 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和资本转移, 积极招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坚持港产联动, 招引产业发展港口, 依托港口壮大产业;坚持特色发展, 放大射阳沿海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 不断彰显配套园区的港口特色、依港而生的产业特色和组团发展的港城特色;坚持环保优先, 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沿海的一时发展。在具体工作中, 我们将着力点放在“四个两”上:一是加快建设“两港”, 即商港射阳港和国家中心渔港黄沙港, 港口是沿海开发的龙头工程, 没有港口就不可能实现沿海大发展, 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海产品交易中心, 同样是拉动沿海开发的重要引擎;二是加快建设“两路”, 即临海高等级公路和连盐铁路射阳段;三是加快建设“两航”, 即射阳河疏港航道和黄沙河疏港航道, “两路”“两航”与射阳港共同形成完备的公铁水联运体系;四是加快建设“两园”, 在329省道以南、射阳河两侧规划建设10平方千米的重型装备产业园, 2011年形成1万亩框架, 在329省道以北规划建设20平方千米光伏产业园, 包括太阳能电站和太阳能组件、电池片及其零部件、应用产品的生产, 打造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组件生产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地面光伏电站;五是加快建设“两城”, 新城区建设对加快沿海发展起到重要的配套服务和支撑作用, 港城直接为港口、港区提供配套服务。
李正楼: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两年多时间, 请您回顾并介绍一下射阳沿海发展这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徐超:沿海崛起的重担已经落在我们这代人的肩上, 我们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 紧紧围绕“聚焦沿海、主攻项目、突破港口、三港联动”的总体要求, 全面推进沿海开发, 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港口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射阳港进港航道整治工程招引全国建港王牌队伍——中交广州航道局承建, 目前双导堤主体工程已经建成, 正在实施航道开挖、两座万吨级码头建设和内河航道疏浚, 2012年初可形成候潮3.5万吨级通航能力;国家中心渔港黄沙港渔港码头已经建成, 3平方千米的渔业经济区框架全面拉开, 核心区功能配套基本到位, 海产品交易市场、万吨冷库、加油站、港监大楼、海王禅寺一期等五大业态工程已建成投运。二是临港产业初具规模。“风光”产业凭海临风, 快速崛起, 形成华锐风电、吉阳光伏两大产业龙头;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的风电装备龙头企业华锐风电集团投资50亿元在射阳港经济区打造中国沿海大型风电机组装运基地, 目前产业区厂房、装运区码头等工程全速推进, 亚洲第一台6兆瓦风机已完成整体吊装, 第二台6兆瓦风机正在组装;投资10亿元的海上风电塔筒项目已经开工, 预计3年左右形成200台套大型风机装运规模、年销售突破百亿元;光伏产业由全国排名第一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吉阳集团投资兴建千亿元级光伏产业园, 目前已开工2000兆瓦光伏组件、30兆瓦太阳能电站和太阳能光伏设备三大项目, 年内66条光伏生产线将全面投产, 30兆瓦的电站并网发电, 预计3年左右可形成400亿元销售规模, 建成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组件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地面光伏电站;连同正在实施的中百丽太阳能、东辉新材料, 已经投产的万宇光伏、天工光伏, 以及即将启动的中电国际30万千瓦海上风场等项目, 射阳将很快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清洁能源区、风光产业带”。三是港城建设形象凸显。新城区立足“滨湖新区、生态新城、服务中心、宜居乐园”的特色定位, 先后投入20多亿元, 拉开10平方千米框架, 形成“四横七纵”道路网络, 文体教育、金融商业、行政会展等公益设施正在快速推进;临港新城规划面积5平方千米, 按照“一心、两带、五区”空间布局, 打造行政办公、商务金融、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精品港城;金港大厦、规划展示馆、中心公园等标志性工程也相继启动。
李正楼:众所周知, 沿海开发是一项艰难繁重的浩大工程, 仅依靠自身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射阳将如何创新举措加快开发进程?
盐城:谱写沿海开发新篇章 篇8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沿海开发。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确定了节点式开发模式, 实行港口、港城、临港经济区的“三港”联动, 节点之间留下大片生态走廊。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沿海开发。先后编制了战略规划、5个节点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 形成了沿海开发综合规划体系。
三是大力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招商。加快“7路1港2航”重点工程的建设, 到2009年底连接沿海节点的7条横向快速通道有5条可全部贯穿。大丰港和盐城国际机场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滨海港10万吨航道、射阳港航道正在紧张建设。同时, 风电、造船、沿海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培育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突破, 风电装机容量位居全省第一。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是盐城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也是盐城振兴的希望。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精心谋划, 抢抓机遇, 扎实苦干。
一是重新审视盐城的角色定位, 拓宽视野, 抬高目标, 在沿海开发中找准位置, 重新认识沿海、研究沿海、聚焦沿海、融入沿海, 在更高起点、更大空间、更宽领域谋划盐城未来发展, 举全市之力开发沿海。
二是调整思路, 顽强拼搏, 迎头赶超。《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目标很明, 要求很高, 盐城的差距很大、责任很重, 必须采取超常措施。
三是扬长避短, 错位发展, 以特取胜。充分发挥盐城资源丰富、腹地广阔、生态独特的优势, 实施综合开发, 大力发展沿海现代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沿海湿地旅游, 科学布局需要较大腹地的沿海产业, 高效开发利用海域滩涂,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走生态路, 打绿色牌, 创出一条具有盐城特点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沿海可持续发展之路。站在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上, 左右逢源, 互动共进, 把沿海开发与接轨上海结合起来, 在沿海开发和融入长三角中实现优势叠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篇9
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现状
江苏海岸线北起绣针河口苏鲁交界海陆分界点,南至长江口南岸苏沪交界(浏河镇东侧),根据2008年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江苏省“908”海岸线(不含东西连岛)总长888.95km,其中粉砂淤泥 质岸线占 海岸线总 长的90% 以上[2]。在古黄河和古长江 携带大量 泥沙入海 和南黄海旋转潮波系统及东海前进潮波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江苏沿海地区发育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和形成岸外世界罕见的辐射沙洲资源。沿海滩涂按照潮汐的影响,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辐射沙脊群区域3个部分。全省沿海未围滩涂总面积为50万hm2,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其中潮上带滩涂面积3.08万hm2,潮间带滩涂面积为46.94万hm2,含辐射沙洲区域理论最低潮面以上面积20.18万hm2(表1)。沿海滩涂岸滩潮沟冲淤活跃,滩地宽广,最宽处可达20~30km,且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向海淤涨。辐射沙洲区以弶港为中心顶点,由70多条海底沙脊向北、东和东南方向延伸而成,在南黄海陆架呈辐射状分布,其范围南北长达200km,东西宽约100km,整个辐射沙脊群区面积约28 000km2。辐射沙洲区体系内脊、槽相间分布,沙脊水深较浅,多数沙脊的近岸部分在低潮时出露,成为规模不等的沙洲。近岸部 分低潮时 出露的大 小沙洲总 计70余个,其中0 m以上的沙 洲面积超 过2 000km2,沙脊之间为深度较大的潮汐通道(沙槽),深度一般在15~20m,最深处达40m,成为潮水涨落的通道。
注:海安县潮间带面积包含在如东县内 .
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演变分析
2.1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历史
江苏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历史源远流长,整个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史是一部沿海滩涂开发的历史。江苏自11世纪范仲 淹修筑的 捍海堰(范公堤)以来,共垦植开发了近200万hm2的滩涂。沿海大规 模的滩涂 围垦开发 活动主要 有3次:1北宋范仲 淹修筑的 近百千米 长的捍海堰;2南通实业家张謇组织发起的“废灶兴垦”,围海造地27万hm2,垦植8万hm2;3新中国建设以来开展的多元化围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呈现快速发展之势,20世纪50—80年代共新围滩涂22.6万hm2,滩涂开发利用方式以兴海煮盐、垦荒植棉为主向农、林、牧、渔、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涂围垦的面积如图1所示。
2.2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现状
1995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海上苏东”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九五”百万亩滩涂加速围垦开发,建立新粮 棉生产基 地的计划。“九五”期间新围滩涂3.6万hm2,垦荒利用、改造滩涂中低产田3.07万hm2,截至2001年年底共新围滩涂4.27万hm2,年垦植利用0.73万hm2以上,滩涂的社会总产值由1995年的114.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246亿元,期间滩涂共生产粮食128万t,棉花9.6万t,水产品5.4万t。通过“九五”开发,滩涂对沿海地区的经济支持和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3]。
“十五”以来实施新一轮的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完成新围潮上带滩涂1.33万hm2,开发已围滩地3.33万hm2,新增高涂及潮间带养殖面积2万hm2。
“十一五”以来 共规划垦 区24块,总面积3.33万hm2,经过数年 脱盐后可 形成耕地2.4万hm2。初期新增耕地1.17万hm2,发展水产养殖1.17万hm2,建设海堤防护林0.22万hm2,新增农田防护网0.13万hm2。到“十一五”末,南通共围垦1.95万hm2,主要用于港口、城镇、能源、临港产业、高效设施渔业等。
“十二五”期间实施18万hm2滩涂围垦规划。2010—2020年,江苏沿海 滩涂围垦 总规模18万hm2。围垦分为3个阶段实施,将沿海滩涂建成新型港口工业区、现代农业基地、新能源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宜居的滨海新城镇,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根据“十二五”滩涂围垦规划布局规划,到2015年,匡围滩涂3.06万hm2,建设海堤84km,新增海、淡水产品养殖面积1.47万hm2,新增耕地面积0.2万hm2,新增工业及建设用地0.22万hm2,生态用地0.67万hm2[4]。截至2013年7月,已完成匡围1.47万hm2。大规模的滩涂开发利用,保障了全省粮棉油、畜禽、水产品、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供应,保证了省内耕地的“占补平衡”,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全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方式及主要问题分析
3.1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方式总结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起源于汉、唐,从范公堤的修建到以张謇为代表的移民开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开荒种粮植棉到近年来的大面积围海造地,先后经历了 兴灶煮盐、垦 荒植棉、围海 养殖、以港兴工等不同阶段,开发活动逐步由传统单一的开发模式 向多科技、多 层次开发 模式转化,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1以农产品基地为基础的农业开发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滩涂围垦用于开发盐业资源,发展盐业生产以及增加农用耕地面积,80—90年代中期滩涂围垦用于发展盐业、粮棉、林果、芦苇种植业,以及对虾、鳗鱼、文蛤和淡水鱼养殖[5]。2以发展海产品及其加工为重点的“海上苏东”建设阶段,“九五”共启动两轮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重点发展海水养殖和海产品加工工业,滩涂围垦主要用于发展工厂化养殖、无公害农业、苗种繁育、火电、风电、化工园区及大丰港、洋口港的建港工程。3以“港产城一体化”为重点的国家战略实施阶段,《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明确,到2015年围垦8.67万hm2,建设深水大港、临港产业、现代农业、海滨新城4大类和盐城百万亩国家级、徐圩省级等8个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具体规划围垦21个区块,目的是探索形成大规模滩涂围垦开发新机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方式,江苏沿海滩涂主要开发模式有滩涂海水养殖、农作物种植、盐业和海洋化工开发、港口物流运输和临港工业建设、滨海旅游、海洋能利用等,其中滩涂农业、渔业、旅游、港口物流和盐业开发是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的主要开发模式[6]。
3.2 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开发利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着滩涂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集中表现为:滩涂开发方向比较单一、规模小;沿海滩涂资源综合开发效率较低;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政府对滩涂开发的调控力 度不够,滩涂资源 管理权属 紊乱;滩涂开发科技拉动不足。
3.2.1 开发层次低,产业化规模小
目前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第一产业占绝对比重,第二、三产业相对薄弱,呈现明显的单一化和初级化的特点,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港口与旅游等资源潜力很大,但开发力度不足。虽然目前滩涂开发利用以养殖为主,但是滩涂养殖分散、经营层次低,集约化程度不高,主要靠产业外延的扩张,已开发利用的滩涂中,大多为中低产田、低标准鱼虾池和低产盐田,滩涂开发中的产品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以生产原料及初级产品为主[7]。
3.2.2 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海涂资源开发管理处于一种条块分割状态,既有当地政府与省政府协调,又有农业资源开发局、水产、海洋、水利等部门的共同管 理。海涂资源的所有权、开发权、收益权等权属不清,造成开发的混乱,导致短期哄抢行为甚至为争夺海涂资源械斗等问题。
3.2.3 沿海滩涂围垦与保护矛盾突出
沿海滩涂围垦为江苏省尤其是沿江、苏南地区的耕地占补平衡做出重大的贡献。然而,滩涂围垦一方面过多占用海岸线资源,降低了岸线的曲折度。调查发现,江苏海岸带岸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来为954km(不含长江口岸线),“908”调查岸线为888.9km,尤其以盐城岸线变化最为显著,其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盐城沿海滩涂经历过较大规模的围垦,围垦方式多为沿海岸向海延伸的方法,自然岸线被截弯取直,导致自然岸线缩减。根据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总体布局规划(2009—2020),规划围垦方式多为顺岸向海延伸的方式,江苏海岸 线长度将 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围垦还造成海岸自然景观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破坏,海水动力条件失衡以及海域功能严重受损,海岸的自然属性发生改变,又由于围垦引起的潮流通道潮量、流场、流向、流速等变化,导致泥沙新的回淤、冲刷、港道萎缩和航道阻塞等。
3.2.4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较突出
江苏沿海滩涂水文地理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极易污染而失去生态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为鼓励海盐生产,实行了3年免税政策,于是沿海地区几乎乡乡千军万马大办小盐场,3年免税期一到,几乎全部放弃星罗棋布的小盐场,造成沿海滩涂一片狼藉,滩涂生物资源遭遇严重的破坏,近海赤潮频率明显加快。随着滩涂资源的加速开发,沿海三市工业向海迁移出现了入海河流水质呈现恶化趋势,近岸海域水质下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同时为了增加海水养殖种类,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如大米草,水葫芦等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威胁。
3.2.5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拉动不足
江苏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但沿海地区恰恰是“人力资源短板”,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率低、技术推广项目质量不高等问题。滩涂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层次较低,水产养殖主要以粗放经营为主,精养和集约经营不普及,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不大,滩涂专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缺乏,科技培训力度不够,直接从事滩涂开发的生产者大多是未经专业培训、没有掌握先进技术的农民和渔民。
4 促进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依法、科学、适度、有序”的原则,因地制宜,以科技为依托,全方位、高起点、多层次,加快滩涂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出一条生态化发展之路。
4.1 多元投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滩涂开发耗资巨大,资金是制约滩涂开发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因子。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自我积累、滚动开发的投资机制,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银行信贷为补充、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局面。鼓励企业投资,利用优惠政策吸纳民间投资。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以优惠的政策和灵活多样的措施吸收个体资金、横向联合资金和外资以入股、合作等方式参与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滩涂围垦造地专项资金或滩涂开发基金,坚持用地造地的原则,建议征收内陆建设用地造地专项税款,征收滩涂使用费和提取土地出让费的80%,建立围垦造地专项资金,保证后备耕地的建设。
4.2 科技兴滩,转变滩涂经济增长方式
要加大科技投入使得滩涂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进一步提高滩涂开发的科技含量。1加强围填海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突破大规模滩涂围垦及堤外保滩护岸的机械化施工技术与新型防护材料方面关键技术应用,提高围海工程的安全性和水平;2加快发展滩涂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滩涂高效农业、风电、LNG等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新化工与新材料,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港口物流;3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加速盐土改良的技术与耐盐的优良农作物品种、适宜浅海及滩涂养殖的优质品种与技术、病害防治等领域有新突破,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实现产、学、研一体化;4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吸收国内外海洋与滩涂开发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靠近上海人才高地的优势,从海内外引进海洋开发领域领军人才[8]。
4.3 走生态之路,海涂开发与保护并重
滩涂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沿海经济的发展战略必须处理好发展沿海经济和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沿海生态经济产业带,提升产业,优化环境。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控制滩涂污染,开发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江苏滨海旅游的特色和优势,以大丰港口为中心,以丹顶鹤、麋鹿、中华鲟3种珍稀动物为品牌,以盐文化、滩涂农业、滨海养殖、海滩风光为依托,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沿海旅游风光带,使苏北中部沿海滩涂成为知名的湿地生态旅游区。
4.4 理顺机制,强化滩涂资源综合管理
建设滩涂综合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明确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职责,强化资源的综合管理。1建立有效的综合管理结构。建议由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滩涂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各行业的专项规划,完善滩涂规划的审批、高效开发、项目实施和投融资等工作机制,确保滩涂开发的科学性与可行性。2尽快建立滩涂资源调查与评价体系,结合江苏省海域动态管理职能,定期开展 滩涂的资 源开发利 用评价,将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纳入政府的统一监管之下,避免非法占用、盲目开发、掠夺式经营以及重复建设等不合理现象。
4.5 加大执法力度,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
促进滩涂的可持续利用要健全法制建设,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1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法》、《江苏省滩涂利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处理滩涂开发利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2严格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制度,禁止任何企业直接向海洋和内陆水域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物。3加强农业、海洋资源综合立法,建立海洋与滩涂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从法律上、制度上保障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沿海滩涂是江苏省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生态等价值,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结合最新的江苏“908”调查成果,分析江苏沿海滩涂的数量及空间分布,在历史资料调查基础之上,通过总结江苏沿海滩涂自11世纪以来的开发历史、开发模式,指出当前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滩涂开发层次低、管理机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滩涂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及科技拉动不足。最后针对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江苏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的5项对策建议:多元资金投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科技兴滩,转变滩涂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之路,海涂开发与保护并重;理顺机制,强化滩涂资源综合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
关键词:沿海滩涂,开发模式,开发问题,对策,江苏省
参考文献
[1]任美锷.中国滩涂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6):440-443.
[2]江苏省908专项办公室.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总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徐向红.江苏围涂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3):59-63.
[4]河海大学.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2009-2020)[R].南京:河海大学,2009.
[5]王芳,朱跃华.江苏海涂开发模式及适宜性评价[J].资源科学,2009,31(4):619-628.
[6]刘群,殷勇.江苏沿海滩涂地貌及资源开发利用途径[J].河南科学,2010,28(11):1482-1490.
[7]刘友兆,吴春林,马欣.江苏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域,2004,25(3):6-9.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篇10
1 江苏沿海滩涂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
1.1 资源概况
江苏省海岸滩涂具有面积大、淤长快、沙脊多、可再生、围垦易、潜力大、区域好等优点。江苏省海岸北起赣榆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海岸线总长888.9 km。未围滩涂总面积为50.02万hm2,约占全国未围滩涂面积的1/4,相当于全省现有耕地面积的1/7,是海岸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江苏省的海岸滩涂多为淤泥质海岸滩涂,属于可再生资源,且大部分为淤长型,平均每年以33 km2的速度向海淤长。中部近岸浅海区还发育有南北长约200 km,东西宽约90 km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这里蕴藏着土地、各种矿产、生物、风能以及旅游等资源,与我国六大后备土地资源相比较,经济价值最高,开发利用潜力最大。同时,江苏省的海岸滩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拥有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文化、交通、人才等便利,开发条件优越[2]。
1.2 围垦开发利用情况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历史悠久。经历了兴海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临港工业等为主要利用方式的多个阶段,滩涂围垦开发规模较大。自11世纪范公堤修筑以来,共开发了近200万hm2沿海滩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海造地,江苏滩涂开发呈多元化、快速发展之势,共围垦16.8万hm2。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活动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3]:①商品生产基地阶段建立了初见成效的粮棉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②百万滩涂开发工程阶段使滩涂围垦对沿海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和支持作用越发强大[4];③新一轮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阶段计划匡围滩涂1.33万hm2,新增耕地面积1万hm2,复垦和改造升级已围滩涂3.33万hm2,新增潮间带和高涂养殖面积2万hm2[2];④港口、临港产业及沿海工业基地建设阶段以增加工业建设用地为主要目标,围垦滩涂主要用于港口、临港产业、港城发展、工业基地、生态旅游等建设用地[5];⑤270万亩滩涂围垦规划阶段将沿海滩涂建成新型港口工业区、现代农业基地、新能源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宜居的滨海新城镇,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据遥感卫片显示,2010—2014年,江苏沿海边滩和沙洲匡围面积约为5.58万hm2。具体到各县(市、区)沿海滩涂围垦的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围垦的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江苏省共围垦滩涂面积约33.67万hm2,垦区主要分布于南通市的如东,盐城市的东台、大丰、射阳和响水,连云港市的连云区。其中,围垦面积最大的是大丰市,占江苏省总围垦面积的18%左右。而2010—2014年新增围垦面积主要集中在如东和东台,其中,位于盐城市东台的条子泥促淤导堤工程,建成效果明显,加速了该区域的促淤增滩。目前,条子泥已完成一期匡围,面积约为0.67万hm2。
2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滩涂围垦虽然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2.1 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多为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开发层次、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利用方向单一。①开发理念上重建设轻规划。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方式简单,开发层次偏低,未形成规模效应,部分地区滩涂围垦后仅用于低经济效益的养殖,不利于滩涂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②缺少科技支撑。沿海滩涂围垦利用的科技研发水平亟待提高,沉降、盐土改良等技术有待进步,许多地方还在沿用过去的低等级匡围,浪费严重。③缺乏政府主导。由于滩涂围垦开发投资大、风险高、效益低、投资回收期长,金融部门很少参与投资围垦,主要靠政府引导,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同时,由于江苏沿海地区南北跨度大,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产业布局分散,大大制约了滩涂围垦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
2.2 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机制有待完善
沿海滩涂围垦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引领,政府调控力度不够,管理不规范,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①陆海统筹机制不健全,导致重复建设、滩涂利用率低、匡围成本高等后果,不利于垦区开发建设。②行政审批手续多、时间长,不利于项目落户。③在开发资金上缺少财政来源和融资后援。匡围资金需求巨大,政府资金只能有限作为;缺乏市场融资渠道,没有创立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模式;政策上尚未明确其他资金进入滩涂开发的政策,对于吸收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国外资本进入偏向保守。④沿海渔民的生产生活保障措施不够健全,缺乏法律保障。政府对渔民的渔业用海进行一定的资金补偿,但低标准的经济补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渔民的生产生活保障及老渔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2.3 沿海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
沿海滩涂开发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滩涂围垦及用地类型会对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沿海滩涂围垦在加速港城发展、临海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围垦区的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目前,对围垦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重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近海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滩涂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滩涂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3 对策与建议
沿海滩涂开发应遵循“依法、科学、适度、有序”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围垦、先定位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的总体思路,与“一带一路”战略、沿海开发战略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级战略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港口、产业、城镇、社会和生态建设,全面提高沿海滩涂开发的规模效应和产出水平,把江苏沿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
3.1 针对开发理念,陆海统筹,规划先行
a.沿海滩涂开发应按照先规划后围垦、先定位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的总体思路,依托沿海滩涂,面向腹地纵深,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统筹海陆联动发展的规划、产业、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海陆之间经济的整体性、产业的关联性、资源的互补性、生态的协调性。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严格按规划围垦、开发,以科学规划引领沿海滩涂开发建设。
b.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法规,解决陆海统筹和陆海衔接的问题。尽快明确海陆界限,将已经成陆的海域尽快纳入土地管理,及时调整海岸线,并探索陆域土地和新围垦土地统筹利用机制。为推进项目落户速度,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对于尚未换取土地证的成陆海域,可以提前进行开发建设。建议政府成立陆海统筹的改革试点,通过实地调研,在南通滨海园区的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立改革试点,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并推广陆海统筹改革措施。
3.2 制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政策
a.找准政府在沿海滩涂围垦开发中的角色定位,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实行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的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将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与吸纳国内外资金特别是苏南地区投资有效结合起来。
b.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适当增加省补资金。继续整合沿海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沿海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省级以上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同时建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已围垦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支持,提高对已围滩涂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针对不同的用海方式,适当调整补助标准,并以先期拨付补助资金或暂停启动资金等办法,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引进社会资金,加快滩涂围垦工作。
c.强化金融支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市场化投融资平台,增强投融资能力,加快滩涂围垦开发进程,鼓励发行债券。尽快出台《基准价评估技术规范》,以解决地方海域基准价的核算问题,引入市场化投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建立围绕市场化、多元化的滚动开发利用机制,这不仅可以调动地方投资的积极性,也可以引入市场投资,进一步将滩涂资源变活。同时,推动沿海地区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积极稳妥地推进海域使用权证抵押贷款制度,争取设立沿海发展银行,支持沿海实体经济发展。
d.提高审批效率,将较小规模的海域使用权限下放。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洋局的规定,将已围滩涂海域使用权证直接换发土地使用权证。建立省级层面的沿海滩涂围垦开发项目审批协调小组,探索试行重大项目联审绿色通道。除国家规定必须由省级或市级审批的事项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外,全部下放到沿海县(市、区)或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3.3 不断提升技术,实现高效开发
a.江海联动,实现高效综合开发。以重点港口建设为龙头,促进港口、产业、城镇联动,推动江海、南北联动,做大做强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以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为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加速崛起一批港城和特色城镇,提高滩涂围垦开发的综合效益;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方针,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港则港、宜城则城、宜林则林,优化农业、生态、建设三类空间布局,突出主体功能建设,以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提升开发的总水平。
b.统筹兼顾,绿色发展。坚持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沿海开发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围海造地要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围要立足于用,用要立足于高。已经围垦的地块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期分批建设,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同时要加强盐土绿化技术的攻关、推广、普及,努力建设绿色园区。
c.提高沉降、盐土改良等围垦技术,实现高效综合开发。目前江苏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涉及的围垦技术、施工工艺、装置设备都很发达,为了实现沿海滩涂资源的科学开发与高效利用,吹填后的沉降、盐土的改良、绿化这三方面技术的科技研发水平亟待提高。
d.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用地,产业选择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园区环境承载能力,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切实增强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4 建立健全法制、创新管理的开发体制
a.省级层面要加强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的设立、开发规划的编制审批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以解决相关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无序开发及重复建设等问题。
b.海域征用涉及沿海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要创新补偿机制,使滩涂围垦开发成为民心工程。沿海滩涂试验区可借鉴赣榆异地置换的办法,将养殖用海迁向外海,既便于解决开发用地,又解决了渔民就业安置问题。徐圩新区区级为主、市级统筹的补偿机制,拓宽了单纯依赖项目补偿的思路。河北曹妃甸围垦开发规划一出台,就启动补偿机制的做法,也大大降低了后期的补偿成本。
c.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依法合理治涂提供保障。建议修改《江苏省海域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的用海方式,适当调节30%海域使用金的上缴比例,并进一步明确海域使用金返还后的使用范围及具体使用要求。建议尽快出台《江苏省海洋工程生态补偿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使江苏沿海各市县在生态补偿金的征收与使用方面可以做到依规范行事。
d.围垦工程兼顾渔民生活用海,使渔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建议针对渔民用海补偿、民生就业、社会保障三大问题,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对策方针。提高用海补偿标准,建立经济补偿制度,提取自留地;提供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失海渔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构建渔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6],完善渔民医疗保险和就业保障政策。专业渔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后,对围垦工程的推进及渔业区的和谐稳定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冲,杨同军.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港工技术,2014,51(1):43-45.
[2]章志,宋晓村,邱宇,等.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3):45-49.
[3]张晓祥,严长清,徐盼,等.近代以来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历史演变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11):1549-1558.
[4]袁汝华,王震.江苏沿海滩涂开发模式选择[J].开放导报,2011(3):93-96.
[5]陈君.江苏沿海滩涂的围垦开发与管理[C]//中国水利学会滩涂湿地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滩涂利用与生态保护).北京:中国水利学会,2006:5.
沿海开发 篇11
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地区生产总值486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76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苏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在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实力、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规划》的主要内容为:在发展目标方面,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享有相对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到规划末期或更长一些时间初步实现现代化。在战略定位方面,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在重点任务方面,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形成“三极、一带、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框架。
国家推动这一区域发展,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进一步完善全国沿海生产力布局;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服务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强化我国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及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提升江苏乃至全国整体对外开放水平。
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对河南的主要影响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对河南的开放和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积极方面
一是通过增强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功能,可以进一步加强河南与东中西的经济交流和良性互动。近年来,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合作不断加强,连云港相继与包括河南在内的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签订了跨区域合作协议,推动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合作。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东部沿海地区深化合作内在需求的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以及东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规划》提出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进一步搞好服务中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为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提供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这有利于加强我国与欧洲、中亚、东北亚国家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为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南充分利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承接国际资本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是通过加强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江苏沿海港口群建设,可以为河南提高进出口能力提供便利。连云港港是距离河南最近的港口,多年来,河南进出口商品主要是通过连云港港口进行的。随着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建设的加快和吞吐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河南降低进出口运输成本,而且有利于加快河南企业“走出去”,为河南进一步扩大开放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为河南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了良好氛围。中原崛起是河南实现强省富民的唯一选择。围绕这一重大命题,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都进行了不断探索,提出了河南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举措。这些发展思路和举措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但在新时期新阶段,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不断完善提升,以此来统领中原崛起。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家区域规划进入到深化阶段,先后有包括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内的20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出台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样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对河南尽快提出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与中部崛起规划相衔接、与中原崛起相适应的总体发展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分有利。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诸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河南产生“坍陷效应”。目前在河南周边,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地区的安徽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湖北武汉市两型社会试验区和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都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位于中间地带的河南省却还处于空白状态。河南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飞地”和盲区,这必然对中原崛起、中部崛起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政策效应有可能减弱资本向河南的转移。江苏沿海开发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投资环境的改善,必将吸引更多的资本向这些地区集聚。上海、浙江濒临海港的资本,江苏沿江产业,韩国、日本、台湾、鲁南等距江苏沿海比较近的企业必将抢占先机,甚至珠三角企业也可利用廉价的海运挥师北上。如果河南不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将会对吸引国内外资本产生暂时的不利影响。
三是对河南吸引和留住人才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江苏沿海开发需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集聚,河南作为内陆省份,如果在人才引进和利用方面没有更加积极优惠的政策,一些人才有可能向东飞。
三、加快河南开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加强与江苏沿海地区的合作,不断提高河南区域竞争力,笔者建议:
(一)加快制定河南区域发展规划并尽快上升为国家战略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当前,正值国家和我省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加大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力度、深化全国区域发展布局的新形势下,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在积极谋划加快中原崛起的新思路。河南应认真研究当前区域发展布局的新形势,密切结合省情,加快制定河南区域发展规划,并努力将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以促进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呼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二)加强与国内经济区的交流合作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既存在竞争,又相互支持。河南要在竞合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强与包括江苏沿海地区在内的其他经济区的双边和多边联系,建立多边合作体系,通过不断密切地区间的交往与合作,促进产业对接、市场对接,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同发展。并发挥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的联络作用,为加强区际经济文化合作搞好沟通交流服务。
(三)努力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机制
为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河南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来抓。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与促进互利共赢相协调,结合河南产业振兴规划,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各类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为河南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进一步优化开放和发展环境
河南能否引进来省外的产业或企业,能否真正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河南的投资环境以及引进的产业(企业)能否与河南优势产业融合共生,和谐发展。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有关部门要研究好、落实好引进企业与河南本地企业合作的相关事宜,促进引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关系。同时,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促进引进企业与本地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优势互补。要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支持引进企业在河南做强做大,优先提供基本生产要素和优惠的政策支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营造最佳的生产和经营环境,实现共同发展。
沿海开发 篇12
1.1海域概况与围填海历程
欧洲北海是一个陆架浅海水域, 北海平均深水90 m, 面积75万km2。北海是全球的一个大型海洋生态系统 (large marine ecosystems) 之一, 具有明显的海洋生物多样性[1]。瓦登海是欧洲北海海域东南部的一个近岸海域, 总面积约为1.5万km2, 海岸线穿越德国、荷兰和丹麦3个国家, 绵长1 500 km (图1) 。瓦登海在德国境内面积最大, 覆盖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西部沿海近25万hm2的面积。在这一区域, 春季平均潮差2~3.4 m之间波动, 易北河河口较大, 其边界为人工建造的高达7.5~8.8 m的海堤, 海堤前缘广泛发育盐沼湿地和潮滩地貌。这里的盐沼形成于冰后期海侵, 但是随着19世纪末密集的木桩栅栏促淤工程的实施, 盐沼规模进一步扩展。德国北部盐沼围垦始于11世纪, 对潮滩的围垦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1990年, 共有33 400 hm2的潮滩被围垦。同期, 在整个瓦登海范围内, 大规模的开垦也在进行, 但德国境内的围垦规模远远大于荷兰和丹麦的围垦规模, 这一期间共垦地近 45 000 hm2, 围垦区共计39块 (表1) [2]。沿岸各州筑堤工程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海岸环境保护及生态系统修复的展开和海平面上升、海岸防护等诸多的因素共同制约下, 瓦登海围垦结束成为必然。
荷兰毗邻欧洲北海海域, 是典型的低地之国, 1/4的国土在海平面以下, 最低点位于海平面以下6.74 m, 如果没有先进的堤防设施, 荷兰2/3的国土将受到洪水的危害, 洪水影响的这一区域的经济总量占荷兰GDP的70%。荷兰海洋工程的历史是与洪水抗争的历史, 在防御河流、海洋洪水灾害的进程中, 兼顾对土地资源的需要实施围海造地工程, 围海造地为荷兰创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拓展了荷兰人的生存空间;也大大改善了沿海低地的生存环境, 树立了国际围海造地的典范[3]。为了抵御风暴潮海洋灾害, 最大的工程项目是Zuider海海堤的围堵合拢, 这条长约30 km的高标准海堤在1927—1932年期间完成, 该海堤切断了堤内与北海的直接联系, 大大降低了洪水风险;在Zuider海项目完成后, 荷兰开始围垦海堤内陆一侧经过长期的围垦和土地开发, 形成1 650 km2的新生土地, 用于农业开发、休闲与城市扩张的需要[4]。荷兰在20世纪实施了巨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 成为世界围填海项目的典范, 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技术, 历史上的围填海工程在抵御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同时, 对围堤内的低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发, 对河口地区的围垦与改造打造了莱茵河以鹿特丹为代表的世界级大型港群。以荷兰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围海造地、港口建设、疏浚、海岸工程、围垦区景观设计、海岸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5]。荷兰20世纪大规模填海工程引发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的关注, 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滨海湿地的大面积减少, 生物种群数量下降,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在围垦区内出现的地面沉降以及土壤改良投入的成本过大等问题[6]。
1.2瓦登海的重要性和保护进展
瓦登海是欧洲最大最重要的海洋湿地, 由大规模的潮滩、盐沼、沙丘和岛屿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 是世界最重要的潮汐生态系统, 是欧洲遭受风暴潮侵袭最严重的地区之一[7]。为保护瓦登海生态环境, 丹麦、德国和荷兰成立了瓦登海三方合作组织。目前, 瓦登海实施了3个国家合作保护和管理海域的三边合作框架。三边计划的核心是3个国家在保护瓦登海地区的主导原则、共同管理原则和共同目标等方面达成共识。瓦登海的管理模式已从地域性向多方合作的综合管理转变。
瓦登海保护和管理方案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 主要的目标是保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实现瓦登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瓦登海面积15 000 km2, 其中有12 000 km2都是三边保护地区, 成为瓦登海国际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瓦登海是一个近岸浅海区域, 沿着荷兰、德国和丹麦的海岸延伸, 并被岸外障壁沙岛环绕。瓦登海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 有潮汐汊道、砂质和泥质的潮滩、盐沼、海滩、海岸沙丘、4个主要的河口。瓦登海是海豹和大约50种鸟类的栖息地。当处理瓦登海沿海的跨国界的污染、生态问题时, 需要沿岸国家间的合作。
1974年荷兰、丹麦和德国发起了一个关于瓦登海的合作协定, 但到1982年才通过3国的法律程序被采纳。1987年涉及3国的瓦登海合作的共同秘书处成立。瓦登海的合作导致一些共同管理区的建立、相关海洋环境使用和活动的管理条例的出台。1991年之后3国定期召开瓦登海政府会议, 有关瓦登海的合作的内容日益广泛。但到1997年, 制订的瓦登海三方合作计划向合作迈向了坚实的步伐, 涉及的政策和管理方案目的是全面保护和管理、可持续地开发利用瓦登海。计划适用于以下区域:离岸3 n mile 和陆地上的防波堤 (包括从河口直到咸水深入内陆的最远点、岛屿和一些内陆沼泽地区) 。瓦登海质量情况报告 (QSR) 在三方监管及评估计划 (TMAP) 的基础上, 分别从海水、沉积物、生物;潮间带;盐沼;海滩鸟类;海洋哺乳动物及河口地区等几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措施。欧盟海岸带综合管理已将此提上议程。瓦登海的各项管理保护措施都是在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前提下制定的。虽然方案重点强调环境保护, 但对海岸带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也作为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做了明确的阐述。
1.3瓦登海保护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瓦登海保护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诸多方面。例如:自然和文化 (保护自然, 维持历史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水和沉积物质量 (尽可能减少污染) 、盐沼 (维持盐沼的自然演化, 改良自然植被结构, 为鸟类的迁徙提供良好的环境) 、潮滩 (维持潮滩的地貌、生物、水动力等方面的自然演化, 提供良好的动物生活环境) 、沙滩和沙丘 (维持沙滩和沙丘的自然动力演化, 完善自然植被的演替, 为鸟类迁徙提供良好的环境) 、河口 (保护河口有价值的部分, 尽可能维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离岸地区 (维护地貌自然演化, 为鸟类提供食物, 增加动物的自然再生产能力) 、临近海域 (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环境) 、鸟类 (为鸟类的迁徙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食物, 自然养殖, 创造不受干扰的生活环境) 、海洋哺乳动物 (提高各种海洋动物再生产能力) [8]。
多年来, 在瓦登海三边合作中, 意识到保护和管理瓦登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并将其与海岸海洋人类活动联系起来共同管理。瓦登海三边政策的主导原则是尽可能获得一个自然、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即使瓦登海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自然地演化。因此, 保护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维持和得到自然和动态发展的瓦登海, 保护和维持自然的动植物生活环境、鸟类和哺乳动物、沉积物和水的质量、自然和人文等方面多样性。瓦登海沿岸3国制定了相关的瓦登海保护和管理政策, 并将海岸保护、农业、工业和港口运输业、渔业、旅游和娱乐、油气开采、沙石开采等政策列入瓦登海海洋保护和管理计划中。瓦登海近4/5的面积被划为三方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2009年6月22日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维利亚举行, 会议审议批准新添世界遗产13处, 公布的世界遗产新名单上, 德国/荷兰瓦登海域和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是仅有的两处自然遗产。作为新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其潜在的旅游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难以估量, 在开发滩涂中保护滩涂资源、发挥滩涂资源的综合功能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
2江苏沿海开发与保护
2.1江苏沿海概况
江苏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中部, 南接长江口, 北连东陇海, 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 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为江苏省沿海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区位条件。江苏海域面积3.75万km2, 滩涂面积达76.2万hm2, 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 拥有丰富的近岸海域风能、潮汐能以及油气资源, 海洋生物有300多种, 贝藻类资源在全国具有独特的优势, 为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9]。江苏海岸线954 km, 可建万吨级泊位的深水岸段130 km, 已建和可建的大中型港址14处, 其中可以建设20万吨级以上的码头的有连云港、洋口港, 利用河口和潮流通道可建设5万~10万吨级的有吕四港、大丰港等。江苏沿海旅游资源丰富, 连云港拥有基岩海岸蔚为壮观的山海奇观, 盐城拥有东亚地区最大的滩涂湿地和著名的丹顶鹤、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通启东圆陀角附近有独特的江海景观, 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年到此游览。
2.2江苏围海造地与沿海开发
江苏拥有大陆标准岸线长954 km, 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 南至长江北口, 其中砂质海岸30 km, 基岩海岸40 km, 粉沙淤泥质海岸884 km。在淤泥质海岸中, 除连云港大板跳至射阳河口、海门东灶港至启东蒿枝港两岸段的218 km海岸处于侵蚀状态 (局部有淤张现象) , 其余的666 km海岸均为淤长型岸段, 尤以射阳南部和大丰、东台滩涂淤长速度最快, 潮滩快速淤涨为江苏沿海滩涂围垦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9]。据统计, 江苏自1949—2004年底共围垦沿海滩涂2 524 km2 (表2) [10]。滩涂围垦为江苏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保持耕地动态平衡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注:数据来源于《江苏沿海垦区》及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滩涂处.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连云港, 港口腹地、货物吞吐量以及临港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在20世纪80年代公布的14个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中的总体实力排名落后;海洋经济发展停留在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海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领域, 而对海洋新兴产业的认识不足。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我国沿海其他地区相比反差较大。从全省看, 南通、盐城、连云港沿海3市人均GDP为9 330元,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沿海地带每平方千米的GDP是广东沿海地带的1/6, 山东的1/5, 浙江的1/4;与沿海其他省 (市、自治区) 相比, 江苏海洋产业总量较小、层次偏低。江苏海洋资源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4, 但海洋产业总产值仅列全国第7位, 分别相当于广东、浙江和山东的24%、24.6%和30%[11]。
总体上看, 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低谷”,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明确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标志着江苏沿海省域规划已上升到国家规划,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已成为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立足沿海, 依托长三角, 服务中西部, 面向东北亚, 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 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 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 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江苏沿海开发以连云港为龙头, 实施三极 (连云港、盐城、南通) 、一带 (沿海地带) 、多节点 (即港区和城镇) 空间开发布局。
近期, 江苏沿海开发10个专项规划和3年实施方案公布。这些方案既描绘了沿海地区发展的美好蓝图, 也为江苏省提供了加快推进沿海开发的行动指南, 力争通过3年努力, 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 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努力把连云港港建设成为国家沿海主要港口、长三角北翼国际航运中心、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加快推进滩涂资源围垦利用, 实施沿海港口、二、三产业、农业和生态综合开发, 提高开发效益;着力加快沿海新型产业基地建设, 争取尽快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加快沿海城镇建设步伐, 促进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和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12]。
其中江苏沿海的围填海工程最引人注目。江苏滩涂总面积超过66.67万hm2, 约占全国的1/4, 让这一优势资源实现高效集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成为江苏省沿海开发的重点之一。《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 明确提出将在沿海滩涂规划建设21个围区, 按主要功能定位, 分为7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4个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区、7个临港产业综合开发区和3个绿色城镇综合开发区;2010—2020年,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总规模将达到18.17万hm2。
2.3江苏沿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江苏高度重视沿海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提出绿色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 也是沿海开发的高压线, 坚持保护式沿海开发。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江苏省先后编制了《江苏省沿海开发环境保护规划》和《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加强入海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 启动了沿海12条主要入海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推进陆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控制海水养殖业污染, 并开展大规模的海洋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活动, 建立了国家级江苏海门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连云港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州湾中国对虾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海洋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十一五”以来, 江苏加强海洋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共布设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24个, 入海河口监测断面26个, 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排污口26个, 近海环境总体良好[13]。
但江苏沿海存在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 监管能力不足, 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其中包括沿海化工园区较多, 存在较大海洋环境污染风险;部分涉海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行为;部分企业偷排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备, 导致部分河段污染严重[14]。长期以来, 江苏沿海除了为数不多的自然保护区外, 对于潮滩盐沼湿地的保护处于失控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规模围垦让江苏沿海的盐沼湿地面积损失了50%以上。大规模围填海项目缺乏深入研究, 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对海岸湿地与生态系统的影响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 其潜在的影响评估和应对策略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3瓦登海开发与保护对江苏沿海开发的启示
3.1瓦登海潮滩环境与江苏类似, 其开发与保护经验值得借鉴
瓦登海与江苏沿海近岸海洋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 潮差大, 潮间带面积大, 潮滩地貌发育, 都经历过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历程。在江苏沿海大开发背景下, 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可以借鉴瓦登海沿岸荷兰、德国的经验, 科学实施围填海工程, 服务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
瓦登海沿岸的围填海工程结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以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海岸海洋环境保护成为瓦登海沿岸国家的主要目标, 荷兰、德国、丹麦3国经过20多年的保护, 2009年瓦登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在瓦登海沿岸, 对新的沿海开发活动则往往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后才能实施。例如:近期荷兰鹿特丹港口通过实施20 km2的围填海工程来实现向北海扩建, 此工程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方案, 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长达6 000余页, 一直到2008年才开始实施, 工程建设到2013年才能发挥作用。建设方案中包括有, 在港池的外海侧建设给游人休闲的35 hm2沙丘海滨, 此外还在邻近海岸带修整了750 hm2的休闲自然保护区, 并在邻近海域划出250 km2的生态保护区。这一马拉松式的围填海工程的论证和实施与现阶段中国的快速实施过程形成鲜明的对比。
3.2瓦登海的围垦进程缓慢, 利用自然泥沙过程促淤和围垦区内土壤改良经验值得借鉴
从20世纪瓦登海沿岸的围海造地历史中可以汲取成功的围海造地经验。荷兰、德国围海造地的进程相对缓慢, 在围垦规划的基础上, 在适宜围垦的滩涂上进行人工促淤, 主要是采用布设木栅栏的方式促淤, 在自然的泥沙输移过程中大量拦截泥沙, 提高潮滩地面标高。在实施围堤之后, 对围垦区内的土地进行挖渠排水、种植植物、硬化地表土壤等措施改良围垦区的土壤环境, 使其易于开发利用。同时, 在围垦区内保留了大量的水面, 荷兰须德海大型垦区内, 不仅围垦了1 650 km2的土地, 也保留了巨大的水域面积, 是荷兰当今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江苏沿海大开发进程中如何科学地实施围填海工程, 应该一个系统的工程, 在围垦规划的基础上怎么围?围了以后怎么改造?在具体实施围海过程中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大型围填海工程整体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也值得关注。
3.3瓦登海的保护是基于海陆统筹的综合管理与保护
根据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瓦登海沿岸的开发与保护, 瓦登海沿岸经历了兴修海堤、大规模围垦开发到全面保护为主的转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瓦登海保护是一个基于海陆统筹的综合管理与保护, 涉及荷兰、德国、丹麦3国的协调和通力合作。国际海岸带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对海岸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 依靠海岸软 (海滩养护) 工程解决海岸侵蚀问题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推崇, 瓦登海沿岸在大规模开发之后, 潮滩生态系统的保护置于重要位置, 从海岸带管理、海岸生态修复以及科学规划与管理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等多视角开展瓦登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值得一提的是, 瓦登海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在荷兰、德国、丹麦得到重视, 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为瓦登海申报世界遗产地成功提供科学依据。江苏沿海开发进程中, 沿海3市之间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 应汲取瓦登海开发与保护中的经验。
3.4江苏沿海大开发中应协调滩涂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诸多关键问题
最近10余年来, 伴随人类在海岸和海上活动空间的扩张, 欧美国家近期对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和海洋空间管理问题高度重视, 实施协调海洋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人类活动、不同用海者之间的关系, 开展跨部门的海洋区域综合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理念, 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受到重视, 开展跨部门的管理, 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但这一理想模式却很难实现。2006年以来, 海洋空间管理 (marine spatial management) 成为一种新的手段来实现海岸与海洋环境下EBM的健康持续发展, 海洋空间管理包括海洋空间规划 (marine spatial planning) 。海洋空间具有多用途性, 开发利用的价值巨大, 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载体。传统的海洋空间管理多属于强化部门管理, 如渔业管理、生态保护区管理、港口-航道运输管理、海堤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尽管在过去数十年内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思想在学术界以及管理界得到普遍的重视, 但海洋空间部门管理的格局没有改变, 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依然存在, 对海洋生态系统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缺乏有效的评估与管理。
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是宏观、战略性的规划, 江苏省出台的一系列沿海开发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行业领域的深化。但各个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是当今沿海空间开发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尤其是沿海不同类型开发活动之间及其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协调是十分突出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江苏沿海大规模开发中的最突出问题是大规模滩涂开发与海岸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 如何做好沿海开发中海岸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是一项艰巨又繁重的任务, 事关未来江苏沿海的可持续发展大局。
摘要:欧洲瓦登海沿岸潮差大、潮滩地貌体系发育、潮滩宽阔, 是世界围海造田历史中的典范之地。瓦登海沿岸在经历大规模围海造地之后, 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取得巨大进展, 已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瓦登海沿岸与江苏沿海的潮滩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 瓦登海的海岸海洋保护的经验, 值得江苏沿海开发进程中借鉴, 协调江苏沿海开发与海岸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 实施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海洋空间规划和多目标开发利用, 合理地利用潮滩淤涨的自然规律, 可为发展江苏沿海经济提供重要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