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运动风险(精选8篇)
校园运动风险 篇1
摘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借鉴体育运动锻炼风险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 探讨大众人群运动锻炼的风险问题。首先, 阐述了大众人群的运动锻炼风险及其特征, 分析了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其次, 提出了规避运动锻炼风险的方法。为规避运动锻炼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众人群,运动锻炼,风险规避,因素,方法
目前, 人们可以选择锻炼的运动项目很多, 但选择时应慎重, 因为不是每个运动项目对所有人都适合。不同的运动项目是不同人体运动动作完成的, 有些项目的动作具有“高风险性”, 容易使人受伤, 有时对人造成的伤害超过了给人带来的好处。其中有些运动项目的个别锻炼动作违背了人体力学原理, 非常危险, 大多数人都不应该去尝试。这类运动姿势称为“风险动作”。所以, 运动锻炼应当是个人化或者处方化的, 有些锻炼动作别人能做你也可以做, 有些锻炼动作别人能做却不一定适合你。一般运动性事故属于共性, 单项运动伤害事故属于个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即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往往总体也不具备个体的特点。一切事物只有了解事物本身的特点, 才能更有效地把握它。所以, 只有深刻了解此类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特点, 才能根据事故的发生特点, 采取相应的预防。希望通过该文为广大人群运动锻炼风险控制提供借鉴。
1 大众人群的运动锻炼风险及其特征
在规避运动风险时不同年龄段的人需求不同。青年人注重运动硬件、健身技能, 主要以实践性为主;中年人重视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并重的特点;老年人更倾向于对运动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关注。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群体参与运动的主观目的有很大相关, 青年人可能更侧重于运动带来的过程享受与技能展示;中年人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 开始关注健康;老年人更多关注的是运动给健康带来的影响[1]。
(1) 运动锻炼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机体自身、运动项目、运动环境是运动锻炼风险客观存在的。大众人群运动锻炼风险是伴随运动锻炼行为的产生而发生的, 只要出现可能发生的风险, 那么在内外因的作用下就很有可能会发生运动伤害事故。
(2) 运动锻炼风险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运动锻炼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 风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损伤程度等都是不能确定也是不可预知。
(3) 相关研究发现体育运动锻炼的伤害事故发生具有季节性特点, 数据显示冬季发生的次数明显高于夏季, 且冬季的气候条件容易诱发旧伤和老年病。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室外进行运动锻炼, 提高了运动锻炼风险。
2 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2.1 运动损伤
运动风险的形成过程是运动风险因素不断地汇集、累积发生量变, 最终导致机体出现伤害事故。锻炼者参加运动锻炼的风险主要是运动损伤, 从运动损伤的发生过程和性质来看, 可以分为慢性损伤和急性损伤两种。
2.1.1 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通常是由于持续性的重复某个动作而导致的。其特点是每一次损伤都发生在局部且非常微小, 人要么没有感觉, 要么感觉轻微。这类损伤在其他一些专业文献中常备称作“重复动作综合征”或“过度劳损综合征”。再简单的动作 (如手臂向后绕环) , 如果每周做3天, 每周做40次, 并持续10~20年, 也会危害关节的完整性, 造成“关节磨损”或“韧带撕裂”。这种损伤, 人们在年轻时往往不在意, 只有到了四五十岁, 才意识到腱鞘炎、滑囊炎和关节炎等由于摩擦而造成的肌腱、韧带、关节的骨病症。
2.1.2 急性损伤
急性损伤主要是指在健身锻炼过程中突发的应激伤、拉伤或扭伤。其特征是损伤发生的即刻或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为此, 运动者往往能立即觉察出所谓的“风险动作”, 即可能引起急性损伤的动作。
2.2 锻炼的重复次数
某些锻炼动作如果只是偶尔做1次,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但如果反复做, 就会变得相当危险。因此, 动作的重复次数是衡量健身运动锻炼安全的重要指标, 风险动作重复次数的增加就意味着锻炼动作安全性减少。从事风险锻炼动作, 可能一次就造成急性损伤, 也可能重复多次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例如:由于直腿仰卧起坐违反了人体的力学结构, 做多了有可能导致腰肌劳损。慢性损伤会发生在人的每一次违反人体运动规律或正常关节结构的重复性动作中。尽管无法避免身体所有的磨损, 而且也知道“有得必有失”的道理, 就需要通过减少“风险动作”来降低磨损。当然, 一些容易引发慢性损伤的“风险动作”也还是有运动锻炼价值的。
3 规避运动锻炼风险的方法
加强自身科学健身锻炼方法。过去, 运动引发的伤害事故报道常常是运动员、学生和中老年人群, 主要以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比较多见, 情况严重者则为碎死。多年的研究表明, 采用科学的运动方式进行运动, 对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改善身体机能、疾病的康复、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单次运动过量的危害会导致机体体力透支, 诱发运动损伤 (脱臼、骨折等) 。
近年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增强, 参与运动的人数也越老越多, 关于运动性危害事件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从而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科学的运动知识有待加强;二是还需要有效地管控手段来保障运动的安全性。在进行体育锻炼中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所以, 运动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风险防范意识、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环境。
(1) 在运动中, 剧烈运动是引发性血管疾病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有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剧烈运动或其他时候的心脏骤停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2) 人民群众在规避运动风险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 首先考虑并针对性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年龄、身体形态、体质水平、健康状况采取合适的运动方式。
(3) 避免运动锻炼风险动作应采取的措施。
某些常见的练习动作看起来没有风险, 但误做或滥做就可能造成潜在的危害。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 只有经过专业人员的测评并在他们的指导下, 才可以去做某个风险动作。否则, 就应选择比较安全的替代性动作。大多数危险动作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在有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
避免锻炼风险动作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①不要过度弯曲膝关节和颈部。
②不要过度拉伸膝关节、颈或腰背部。
③不要给膝关节施加扭力或侧力。
④避免锻炼时屏住呼吸 (强抵抗力锻炼除外) 。
⑤避免拉伸原来就长而弱的肌肉, 同时也要避免缩短原来就短而强的肌肉。
⑥避免可能损伤韧带和关节囊的过度拉伸练习。
⑦需要别人帮助拉伸时, 要特别小心。
⑧避免给椎间盘施加猛烈的压力。例如:同时伸展、扭转脊柱, 绕躯干、颈部以及举双腿。
⑨避免易导致关节和软骨损伤的练习, 如, 掌心向下绕手臂。
参考文献
[1]刘晓军.运动风险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 2010.
[2]董文旭, 林琳.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运动员比赛风险探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08 (1) :15-16.
[3]宋洲洋, 石岩.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 2010, 30 (5) :25-32.
[4]石岩.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 2004.
[5]石岩, 田麦久.运动员参赛风险研究导论[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40 (5) :23-26.
[6]卢鼎厚, 人体运动功能和肌肉损伤[J].体育与科学, 2006, 21 (5) :65-70.
校园运动风险 篇2
我们化妆后,穿上漂亮的衣服,上了操场。我看到一个班有一个班的不同特色,我们是夏威夷,该我们上场了,我们的舞曲调比较低,学校音响质量太“高”,放不出低音,模模糊糊,我们只好将就一下咯。
回教室,我们开始换装了,换完装了,老师叫我们便搬着椅子到操场去了,有同学还带吃的。
我参加了羊角球和垒球,都是球类,呵呵。
上午,我们羊角球,两人三足比赛成绩不怎么理想,都是第六名。也是女生害的,两人三足有女生的松紧带掉了,她们把松紧带贴住了,但跑着跑着又掉了!羊角球就是女生跳得很慢,几乎赶上乌龟的速度,我说不行别上来啊!她们还说什么太久没练了,气人,不甘心啊……
下午,让人意外的事发生了,本以为都是第六名,可是蜈蚣走得了第三名,不错。意想不到的就是接力赛竟然得了第一!
我想问为什么没有垒球?难道是昨天比赛时间下了雨,不比了?或者没有那么多时间能省的省了?还是……
不想那么多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办运动会就是为了增加同学之间的默契,更好的配合呀!
运动校园,活力少年! 篇3
我以为,每一个同学都要运动。好体质是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体质怎么迈向成功?体育锻炼就是让我们增强体质的。可是,一到大课间活动,有的同学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既不在教室,也不在操场上。原来他们被老师叫去补课了,这些同学虽然人在办公室,其实心儿早就飞到操场上去了,课没补好,身体也没有得到锻炼,真是“一举两失”啊! (沈 超)
沈超说得一点不错!其实,大多数同学都是愿意积极投身于“阳光体育”的,运动的好处可多了,经常运动能促进我们体格发育,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听说坚持运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呢!运动还可以减肥,连我们校园第一胖“脂肪哥”都连连夸赞阳光体育。听他说,自从运动起来,他每天睡得香,身体棒,原本肥硕的身材也有了曲线! (荆顾伟)
就是!我们黄墟中心小学是体育传统学校,每年的乒乓球比赛都能获得较好成绩,为此我们学校还推广了乒乓操呢。这不,周四要举行“乒乓操”比赛,同学们练得可起劲了。在比赛那天,笔直的队伍排出来了,整齐的动作做出来了,响亮的口号喊出来了,让人感到非常振奋呢! (焦琪悦)
到了冬天,要顶着凛冽的寒风户外活动,时不时还有灰尘飘过来,钻进鼻子、眼睛、嘴巴,多不卫生啊。最令我头疼的是有时跑步肚子还会疼,要揉上好一阵子呢!再说了,要是万一在户外运动时,碰到了,跌倒了,那岂不是好事变成坏事了?
我觉得,喜欢运动的人就去户外参加体育活动,我们这些不爱运动的人就在教室写写作业,看看课外书。大家各取所需,多惬意啊!
(殷佳敏)
这样好吗?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我们不及时锻炼身体,说不定会真的成为“东亚病夫”。让我们都加紧锻炼吧,同时也推动身边的人一起来运动。 (殷文龙)
小编的话:亲爱的同学,你爱锻炼吗?你平时是用什么方法锻炼身体的?欢迎来信告诉我们哟!
(责任编辑 杨 力)
论校园贷风险防范 篇4
其实校园贷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校园贷其实包涵了四种机构, 而其中造成危害事件最多、新闻曝光最严重的就是P2P平台。各种形式校园贷并不能一概而论, 他们之间有许多不同, 经过不断发展校园贷目前出现了四种模式;一是分期购物平台, 如趣分期、分期乐等;二是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如蚂蚁花呗, 京东白条等;三是P2P贷款平台, 按照借贷人的不同它还可以分为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的平台和提供借贷信息的中介平台。前者有投投贷、名校贷等, 这类平台就是各种校园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后者的代表是借贷宝, 这类平台所引发的民间连环贷现象也让许多人深受其害。
校园贷的盈利模式其实说来也十分简单, 其收入主要依靠收取贷款利息及各种逾期处罚金。校园贷最为有争议的就是其利息率, 而部分平台利息率的不透明和不明确就是校园危害事件的重要诱因, 同时其无抵押借贷的特殊性, 平台借贷审核的不严谨都是校园危害事件的诱因。这些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来说都是巨大的风险, 各种各样的校园借贷事件也让我们不得不打起精神,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大学生自身、学校、政府机构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来把校园贷的风险降到最低。
就大学生自身而言, 校园贷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其高额的逾期惩罚, 而大学生因为自身安全意识差, 常常被推销人员所描述种种好处迷得晕头转向。因此想要根治校园贷, 我们不光要对校园借贷平台进行规范, 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大学生如果能培养好良好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面对推销人员的种种诱惑而面不改色, 那么P2P校园贷将很难继续维持其现在的风光。分期消费平台和传统电商所提供的信贷服务给大学生们传播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观———超前消费, 这样一种享受在前、付款在后的消费方式会给社会带来GDP的增长是没错, 但是这样的消费观对于根本没有太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并不合适。大学生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 只消费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商品, 那么校园贷就基本告别校园了。当然了, 想让所有大学生都做到这样是极难的, 所以我们需要学校的帮助。
学校作为校园贷的消费者集中地, 是整治和防范校园贷风险的根源地。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观活动, 例如:废物利用大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攀比的可悲, 明白实用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 学校可以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增加金融素养的相关课程, 有意识地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 提高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学前教育的培训力度。目前的高等教育学院, 普遍存在没有学前教育或者学前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的情况。在大学生正式入学前展开学前教育是十分必要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学前教育可以给高中那些埋头苦读的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也能使其明白大学与高中的差异性;变相的减少了大学生的成长时间;让大学生能更快的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大学生毕业找到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所以开启学前教育是每个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如能严格的实施下去, 大学生们也就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 免受许多社会上不法分子的伤害。
帮扶使用了校园贷的学生。对于使用校园贷的学生, 学校可以优先给他们提供兼职信息。这些兼职信息对于挽救使用校园贷的学生至关重要, 因为这样使他们具有了还贷的资格, 减轻了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当然兼职经历也能让他们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 使其对自己的不合理消费能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从而对校园贷产生拒绝心理, 养成良好的消费观。
政府在防范校园贷风险的过程中担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政府机构如能尽快完善健全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那么不法校园贷将难以将魔爪伸向大学生。同时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投诉机构势在必行, 目前互联网金融是全世界都很难去监管的部分, 最为重要的就是其数目过多完全统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有了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投诉机构, 通过全民一起进行监管, 就能把大量的不法平台给绳之以法。
目前看来大学生校园借贷平台即将迎来大改, 因为不光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 而且其行业已经接近饱和, 各平台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想要在未来的校园贷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平台就需要有稳定的用户。而用户所追求的低利率, 高品质服务态度, 就将成为各大平台竞争的资本。未来的大学生校园借贷平台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还贷可能会提供就业信息, 通过这样的形式, 平台不但笼络了一大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偿还债务的大学生, 而且还能收到不错的利息避免坏账的产生。
未来校园贷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会逐渐被行业的压力所缓解, 各大平台最终都会降低其利率和逾期惩罚。校园贷最终的走向必是由巨大利益为目标转换为以长期利益为目标。真到了那时, 校园借贷平台也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支柱产业。
摘要: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都给大学生校园借贷平台创造了有利的生存条件。2016年以来校园贷危害事件频发, 各大媒体为博大众眼球对各种校园贷事件添油加醋, 引起舆论不断, 届时社会各界对校园贷的关注与日俱增。处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之上, 校园贷给中国政府和各大高校带来了许多压力。为了防范和解决校园贷所带来的风险, 我国政府机构也先后下发《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肖岳.失控的校园贷山[J].法人, 2016 (5)
[2]郭红敏.爱恨交加“校园贷.检察风云, 2016 (9)
[3]周俊生.建议监管部门果断叫停“校园贷”.贵州政协报, 2016-4-14 (03)
校园运动会 篇5
“啊!不好!离比赛跑步时间已经快要到了!”想到这里,我赶紧跑到体育馆门口去参加检录。
到了体育馆门口,我找到了我所在检录处的位置,当老师报到“4312”这几个数字的时候,我急忙站了出来,坐在了指定的座位上。等人数到齐了,老师就叫我们去操场上准备。只见操场上一个个运动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等裁判员一声令下,只听“砰”的一声枪声,运动员们健步如飞地跃出起跑线,他们互不相让,跑道上尘土飞扬,仿佛海水涨潮时一样般涌来。到了终点,运动员们一个个都气喘吁吁的。
开始轮到我们组了,我惶惶不安地走到起跑线上,做好起跑姿势,顿时,我感觉自己心跳加速,腿手颤抖,有气无力似的。只见裁判员挥了挥手中的红旗,表示要准备比赛,我立刻目视前方,聚精会神起来,只见裁判员喊道:“各就各位,预备!”一阵如雷贯耳的枪声响起,我就像离了弦的箭似的冲了出去,风儿呼呼的在我耳边吹过,其势难挡,嘴里一个劲儿的为我自己鼓舞:“加油!加油······”很快其她运动员被我远远甩在了后面,终点线离我只差一步之遥了,于是我竭尽身上所有的力气向前努力地奔跑,终于我穿过了起跑线,得到了小组第一,我美滋滋地离开了操场。
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特征分析 篇6
1 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必要性
1.1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们体质健康,是体育推广的基本功能。小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以巩固身体健康水平。篮球课在小学体育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篮球也是学生课余时间参与最为广泛的体育活动;篮球活动易于开展,组织方式不繁琐且覆盖的参与面又大的特点,可以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感受篮球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活力与愉悦。同时,可以很好的提高身体素质,可以锻炼身体各部位,使肌肉和心理都得到发展,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机能,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1.2 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需要
篮球活动可以预防小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调节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篮球训练和活动,游戏是一种很强的生理活动,参与一个愉快,轻松的活动,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性情绪;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篮球活动,通过成功的合作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信任和尊重学生,从而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院的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篮球活动,通过成功的合作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信任和尊重,从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3 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需要
当前随着小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体美等课程比重加大了,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减负,业余时间增多,校园体育运动的发展需求提到日程上来,篮球运动是广大师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小学生在球场球技之间的交流,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群体交流特征。小学校园是小学生上学期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比赛活动有利于丰富广大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吸引广小学生积极投身于篮球的训练和比赛中,避免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无可事事而经常进入网吧而沉迷网络,最大限度引领学生积极走到阳光下,走向运动。
2 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形式
表1 小学生篮球运动开展形式一览表
如表1所示,小学篮球运动开展形式共有4种形式,其中体育课和校园第二课堂中的篮球参与人数占比重比较大,分别为50%和35%;校队训练和自发练习所占比重较少,分别为9%和6%。
3 小学篮球运动发展的优势特征
3.1 场地设施建设好
我国的小学校园里,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相对于其它各种体育项目场地设施的发展建设来说,篮球场地的建设还是比较全面和普及的;在我国的任意一所小学里,基本上都有一副篮球架,一块球场,可以说,篮球场地需求基本上能得到满足。无论是体育课上,还是业余时间,小学篮球场地最能吸引人得眼球,篮球运动场地上,很多热爱运动和篮球的学生们正在挥汗却又很享受篮球这项运动带给他们的来自运动特有的身心愉悦和酣畅淋漓;因此,小学校园的篮球场地呈现出了数量多,面积大,标准性高的特点。
3.2 参与人数多
小学校园里由于篮球运动的魅力,以及校园篮球场地的有效供给,造就了热烈的校园篮球文化,参与人众多,篮球场地总是爆满,不仅男同学喜欢篮球,不少女生也将篮球作为自己参与活动的项目。从每天篮球场的使用的频率来看,篮球项目是小学校园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
3.3 活动形式多样
从活动形式,参与方式以及组织形式方面来说,篮球运动都是各种各样的;学生们分成多组与其他组进行比赛对抗是小学生参与篮球活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也可以进行传接球、运球、行进间上篮练习,这些篮球的基础练习都是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最常见的组织方式;平时有以各个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的比赛,正是篮球运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引领着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参与其中,避免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无可事事而经常进入网吧而沉迷网络,最大限度引领学生积极走到阳光下,走向运动。
4 小学篮球运动发展的劣势特征
4.1 普及虽广,拔高不够
篮球运动在小学校园中非常流行,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一个最流行的,参与度较高的一项体育活动。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小学生篮球技术的掌握不够系统,基础配合战术意识不够强;篮球基础不牢固,也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球队,一些学校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从体育运动学校借队员,改年龄等做法,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小学生篮球技术的提高。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小学校园篮球运动的普及率很高,但是拔尖人才却较少。
4.2 课外活动经费不足
篮球运动属于集体性活动,当前省市级比较多,但是活动经费来源不固定,基本上靠自筹和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学校专款经费基本没有预算,再加上参赛人员较多,前期训练费用等支出,一般学校像篮球这样的项目,只能放弃参加;正是由于课外活动经费不足,这一原因使得小学生的篮球技能无法在高水平的舞台上得以展示和提高。
4.3 训练水平有待加强
小学体育老师都是多面手,无论球类项目还是田径项目都需要讲授,并且人数不多。单从篮球运动项目上看,其专项技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缺乏,所以制约着小学校园篮球水平的提高。本来数量不多的体育老师还要肩负着运动会和其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对篮球技战术的训练积极性不高,思想上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比赛任务就临时指导一下,没有比赛任务就其自由发展,没有长期科学的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从而影响了小学篮球运动发展。
5 建议
5.1 改进教学训练方法
小学生篮球教练员应充分利用孩子好动的天性,结合生理和心理的学习以及一些相应的培训课程的社会需求,竞争有时会冲淡篮球体育的娱乐和实用性,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增加体育学校参与运动的人数,如花式篮球表演,夹带篮球运至指定终点再迅速拍回来,用时最少的获胜的娱乐性活动。当前的教育注重素质教育,教学训练要科学化和规范化,要以运动参与者为主,指导者为辅,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估后,科学的制定训练计划,灵活的采用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这样才能广泛的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例如,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篮球技战术教学,直观而生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2 改进教学和训练模式
学校应结合篮球的运动规律,采用分组教学分类评价的教学思想,将不同班级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别对待。即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能水平,划分成不同的组别,进行教学和训练,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求。此外,课内外体育锻炼,课外活动都应纳入到篮球课程体系,形成有机联系的综合课程模式。课内教育模式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能在课外督促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感知和运动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快速的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增加孩子对篮球的热爱程度。
5.3 提高篮球教练员水平
数量充足,质量好,优化专业篮球教师结构是小学篮球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据实际需要,要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聘请高水平篮球教练员、篮球裁判员到学校进行讲学;与此同时也要建立体育教师篮球教学水平定期培训和教练员互相交流的长效机制。通过听讲座、培训、同行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小学篮球教练员的执教和训练水平才能提高。
[1]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5):40-50.
[2] 刘玉林.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3] 李淑青,冯海成.传统文化对国篮球影响之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3).
校园运动风险 篇7
当前我们国家儿童和青少年存在体质下降严重的现实问题。足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体验到足球运动所带来的特有乐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它不仅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竞争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的发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注重推进校园足球运动,在开展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精神和道德品质,让学生获得身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为每个人的一生刻画最清新的底色。所以,我们可以从教育的要求出发推进校园足球运动。
1. 教育的本质是铸造人的灵魂
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是对生命的感染,有哲人说过,教育的灵魂就是对灵魂的铸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教育的意义。
一是自然生命的层面,教育要让学生强身健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社会生命的层面,教育要让学生学到本领,这样才能让学生很好地生存并在未来为社会作贡献;三是精神生命的层面,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更具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人变得更加刚毅、坚强,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并最终实现精神的升华。教育不是提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不是获取利益的筹码,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载体。
2. 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教育是发现、是发掘、是激发
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运动天赋,并通过教育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运动能力,在活动中不断体现教育的催化和助推作用。在一些未知领域,教育还具有播种的作用。单就足球运动能力和对足球的兴趣而言,有些学生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在足球场上有特殊能力和专业潜质,或者学生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足球,通过体育活动能帮助这些学生找到自我或播下兴趣和希望的种子。我们要从健全人格教育的角度去分析、梳理全面普及校园足球运动所要做好的各项工作。
3. 校园足球运动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足球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讲解训练和课外活动感悟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我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积极、参与、合作、拼搏”的校园足球特色文化,并把这种文化精髓融入到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各方面的工作中,用特色文化引领、激励、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要为国家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注重以下两点。
第一,开展足球普及教育活动,让足球课程进入每一个班级的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初步了解足球的基本知识,具备简单的足球技能,激发热爱足球运动的情感(当然也不能因此强迫每个学生每天都要参加长时间的足球运动,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外都必须踢足球),在活动中形成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团结合作的品质,并把在足球运动中培养的精神迁移至更广泛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具备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当然,这项活动也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建立校教师足球队,开展各类足球比赛,锻炼全体教师的体魄,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
第二,开展学校足球队的训练活动,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讲求科学有效训练的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足球后备军,为国家输送足球人才。
中国足球进步缓慢的原因确实很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也应关注振兴足球这样一个神圣命题,强化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科学把握校园足球定位。校园足球面向广大青少年,应当牢牢地扎根教育,始终把育人摆在第一位。推动校园足球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要尊重学生健康成长的权益,正确处理重点培养和广泛参与的关系,个性特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竞技性与群众性的关系,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要做到既符合足球运动的规律,又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充分发挥足球的教学、训练、竞赛等各环节的多元育人功能,推动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融合,让青少年“既野蛮其体魄,又文明其精神”。校园足球是一项真正体现教育本质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身体和灵魂的全面锤炼。
二、人大附中校园足球运动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促进学生的潜能挖掘,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力求培养道德品质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三高”学生。
1. 让学生对足球保持足够而持续的兴趣
我校以科学地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性为核心,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最高价值取向,以帮助受教育者掌握作为“人”所必备的各种要素为目标,开发他们的潜能,用知识的掌握、习惯的养成、智能的发展、情感的丰富、劳动技能的形成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形式,力求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创造。
我校场地设施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学生踢球的需要,场地一侧是道路,在留足安全通道的前提下,安装了大型防护铁栅栏,学生再怎么踢球,都不会影响路上的行人,而路上的行人可驻足观看。我校的教室离球场很近,学生一有时间就喜欢在球场踢球,教师除了强调安全意识外,给予学生最多的就是鼓励和技术指导,许多教师还时不时地参与进去。球场上经常举行各种足球比赛,有教师组织的,有学生会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发进行的。在我校操场上,不管是春夏秋冬、课上课下还是午休乃至放学,也不论在平时或是双休日,总能见到学生们踢足球的身影。我校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学足球基地——人大附中“三高”足球基地。“三高”基地培养出来的学生后来绝大多数都成为了各个高校的体育骨干。
2. 建设“三高”足球基地
我校“三高”足球基地的建设目的就是让既想踢球又能读书的学生找到去处,这是国家的要求、学生的呼唤。
基于尊重与珍惜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权这一理念,我校二十多年前就创立了北京“三高”足球俱乐部,为有志于从事足球这项竞技运动的学生提供了一片乐土。由一所中学创办俱乐部,这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时至今日也颇为鲜见。我校所遇到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但我们没有丝毫动摇与退缩,我们就是要为那些热爱足球运动的学生撑起一片蓝天,为他们明天的腾飞提供坚实的平台。我校真正做到了关心关爱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尊重学生权益,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学生综合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
我校在1985年成立了第一支足球队。
1992年,我校成立第一家中学生足球俱乐部,即北京“三高”足球俱乐部。
1998年,我校投资兴建“三高”足球训练基地。
2000年,我校成为第一家参加全国职业足球乙级联赛的中学生球队。
2005年,中国足协授予我校“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基地”称号。
2006年,由国家教育部学生体协、中国足协、北京市教委、首都体育大学、人大附中共建中国中学生足球希望队,由我校组建和培养这也是一个全新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家队及国少队、国青队及职业俱乐部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水平运动员,为高等院校培养输送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的运动员。
2007年,我校首创“世界名中学足球邀请赛”,并承办了首届比赛。
2008年,我校发起了“情系西部——百名西部体育教师培训工程”,成为中国足球未来的播种者和孵化器。
2014年起,我校“三高”足球基地承担北京市教委关于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练员)和学生的校园足球培训任务。
至2015年2月,我校“三高”足球基地参加国际中学生足球比赛获得冠军6次,亚军8次,季军5次;参加全国中学生及U系列足球比赛获得冠军13次,亚军11次,季军7次;参加北京市中学生足球比赛获得冠军99次,亚军38次,季军15次。
2004年,教育部学生体协成立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我校任主席单位,使我校有了更好的平台为中国校园足球运动发挥作用。自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成立至今,我们已主办五届中学生冬训及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
3. 深入探索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
其一,我校“三高”足球基地成立之初,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道德品质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育人理念。足球是最要求精神意志的,确定这三个“高”,体现我校从学生的现实出路与未来发展出发进行全面设计。立人以德,厚德载物,道德水平高乃“三高”理念之本。为此,“三高”足球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教育,努力实践着“三高”的理念。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的教育应当是整个德育的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一直认为:学生们现在喜欢足球,但能将足球作为终身职业选择的人是凤毛麟角,而且足球也很难成为学生们终身唯一的选择。所以,在这三个“高”中,我们将文化素质高视为关注的基础。我们希望让学生:“能上球场踢足球,更能上大学实现各种理想。”文化素质是通过人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人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高水准文化素质的学生如果又同时具备高水平的运动能力,其对足球运动的正能量作用和使足球在人们心目中留下良好形象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其二,“三高”足球基地秉承了我校“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教育思想;秉承了我校“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教育思想;秉承了我校“全面培养,培养全面”的育人精神。“三高”足球基地坚持健全人格的培养,坚持课程教学改革,坚持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保护并激励学生忘我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经过十多年的求索,我校走出了一条“人文+足球”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三高”人才培养模式。
其三,“三高”足球基地是我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坚持自主创新、敢为人先的求索精神的体现。提高中国足球运动水平的关键,在于后备人才的培养并由之营造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三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的就是从教育的自身规律出发,重新审视足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机理,探寻先进足球文化氛围的营造途径。“三高”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足球人才开创了教体结合、由学校直接培养体育人才之先河。我校的探索可以让更多的学校和更多的教师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墨子》中的《经上》说:“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也就是说,对时间而言,最可贵的是今天的事情能影响明天,现在的事情能影响将来。对空间而言,最可贵的是这个地方的事情能影响别的地方,甚至覆盖别的地方。所以现在的事情影响将来,是超越有限进入无限;这个地方的事情影响另一个地方,也是超越有限进入无限。我校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积累了可贵理论与实践财富,为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因而超越了有限进入无限,意义深远。
发展校园足球不能伤及其他运动 篇8
根据后续报道,山东省随后声明该则新闻系误读,表示仍将继续举行大学生篮球、排球联赛。尽管如此,其中折射出的某种错误倾向,仍值得大家思考。
国家研究制订足球振兴与发展战略,将其作为体育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培养校园足球人才,为国家输送高水平、高素质足球人才。这诚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各地、各校在贯彻落实这一战略任务时,不能跑偏题、走极端。
开展哪些体育活动,举办哪些体育比赛,考核哪些体育项目,必须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校而异。作为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既要重视培养足球运动后备人才,又要重视培养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后备人才。因此,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没有必要取消学生篮球、排球联赛,更没必要把校园球赛简化为单一的足球比赛。
当前,振兴中国足球,实现足球强国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国家行为。发展校园足球是实现足球强国梦、体育强国梦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校应当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足球改革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确保促进足球发展振兴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出发,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发展一批足球特色学校,但决不能把所有学校都变为足球学校,否则就极有可能走入发展的误区,或者变成形式主义,不但无助于校园足球的发展,反而会伤害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应该承认,足球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足球重要,篮球、排球亦重要。我们不能因为发展校园足球而迫使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都让位,这是不科学、欠理性的。对于学校来说,发展校园足球,除了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足球专业运动人才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足球运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升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奉劝各地、各校千万不要误读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政策。振兴中国足球、发展校园足球,不能伤及其他运动,不能忽视学生对其他体育运动的兴趣,损害学生参与其他体育运动的权利。
(责编 欧金昌)
【校园运动风险】推荐阅读:
校园足球运动发展05-17
校园趣味运动会 策划书07-06
尼三中校园足球运动情况汇报05-24
校园春季运动会主持词07-26
校园运动会作文350字08-17
春季校园运动会工作总结07-03
运动会开幕式校园作文07-09
校园运动会活动策划书07-18
小学校园运动会的加油稿09-09
校园夏季运动会广播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