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技术专业

2024-12-13

液压技术专业(共4篇)

液压技术专业 篇1

当罐笼提升时, 安全门防止人员和车辆进入而发生坠井事故, 只准在罐笼到位通过人员或矿车时打开。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安全门必须与罐位和提升信号联锁。罐笼未到位, 安全门不打开, 安全门未关闭, 只能发出调平和换层信号, 但发不出开车信号。液压安全门具有可靠的安全闭锁防护作用, 开启灵活。门扇用型钢焊制, 上部装有行走滚轮, 可沿着导轨左右滑动。链式传动机构由液压马达驱动, 正反运转实现安全门的打开或关闭。导轨的布置形式一般设置双股导轨, 门扇开启时重叠在一起。

1 液压安全门的基本状况及系统结构

井筒直径Φ6.5m, 井筒深度562.3m。选用1T单层双车罐笼2台, 该罐笼自重:4 452㎏, 长×宽×高:4 300×1 200×3 068mm。该井筒已进入二期施工阶段, 目前该井筒使用的安全门为老式的气动安全门, 现准备将该井筒的安全门更换成液压安全门, 上下井口各1套。液压安全门的主体结构为机械、液压、电控三大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支架、门、轨道梁三部分;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站、油路、马达三部分;电控系统分为动力电、控制电、PLC三部分。

2 工作原理

当罐笼运行到指定位置, 触碰到上下井口的到位传感器, 传感器与信号系统串联, 信号灯亮, 安全门可以打开。操作人员按动打开按钮, 液压站电磁阀动作, 控制液压站油泵通过阀组给安全门上的液压马达进油口传动动力, 液压马达动作, 液压马达安装在安全门轨道梁一端, 液压马达含主动轮, 主动轮与从动轮配合带动链条, 链条连接在安全门上, 安全门打开。当罐笼内结束进人或进物作业, 操作人员按动闭合按钮, 液压站电磁阀动作, 控制液压站油泵通过阀组给安全门上的液压马达动出油口传动动力, 通过链条传动, 安全门闭合。罐笼开始下放或提升, 离开到位传感器位置, 信号灯灭, 如出现操作人员的误动作安全门也不能打开, 直至罐笼到位, 重新接通信号回路。

3 液压安全门的加工

3.1 机械系统加工

安全门的机械系统包括支架、门、轨道三部分, 见图1。

3.1.1 支架的加工

安全门支架的作用是支撑和固定安全门立在上下井口位置, 并托起和固定轨道梁, 该支架采用I25a工字钢, 一套安全门需2根支架, 在支架上端焊接托架, 用以固定轨道梁, 在支架下端焊接底座, 用M20的膨胀螺栓将支架固定在地面。支架上端的托架和下端的底座与支架焊接的焊缝不小于5mm。根据井筒的实际情况, 将支架的长度定为2 240mm, 上端托架固定在支腿上端往下140mm位置, 托架采用δ10mm铁板, 在托架下面用δ10mm铁板焊接一道力筋, 托架上钻4个Φ18的孔, 用于固定轨道梁。支架底座采用δ10mm铁板焊接在支架另一段, 在底座上钻四个Φ22mm的孔。见图2。

3.1.2 门的加工

门的主体结构采用2寸管、[8a槽钢、-80×10扁铁、滑动机构组成。先用[8a槽钢焊接成1 200mm×1 930mm的框架, 在框架内每隔300mm用长1 180mm的2寸管加5道立柱, 组成门的栏栅, 2寸管焊接在[8a槽钢内, 用两根长600mm的-100×10扁铁在框架上面立着焊接两道门与轨道梁连接的臂, 并在臂的左侧焊接一道力筋, 两臂当距为840mm。在臂的上端钻一个Φ25mm的孔用于传滑动机构的轴, 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1个轴承, 组成滑动机构。在臂Φ25mm孔的左侧钻一个Φ12mm的孔, 用以连接链条在轨道内滑动。见图3。

3.1.3 轨道的加工

液压安全门的轨道是机械系统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两套安全门全部在一个轨道内运行, 其两股轨道的当距和马达、主动轮、从动轮的连接位置及链条的位置都限制着安全门是否能正常操作。液压安全门的轨道主要由两根4 360mm的[18a槽钢对焊成方钢形式, 成为轨道的主体结构。在轨道的下面用跑车割枪, 将轨道下面切出两条3 000mm长, 20mm宽的轨道槽, 轨道槽要求平整顺直, 在跑车割枪完成轨道槽作业后, 应用打磨机将两条轨道槽内外清理干净、打磨平整。两条轨道槽当距为86mm, 这样两个安全门在运行至重叠位置时, 安全门可顺利通过。在轨道两头从动轮和主动轮位置的下面, 掏两个轮孔。在轨道一端往内125mm位置, 在轨道两侧各钻一个Ф25mm的孔, 两个孔必须同心。用一根长260mm、Ф20mm的圆钢作为轴, 轴两头用车床车50mm长的螺纹, 在轴中两侧位置车轴承卡簧槽, 槽深1mm, 一根轴有4个卡簧槽, 两个卡簧固定两个轴承, 共四盘轴承, 一个从动轮内安装两盘轴承, 一根轴安装2个从动轮。在轨道两头下面各焊接一块连接法兰, 用以轨道与立柱连接。见图4。

4 液压安全门的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是液压安全门的动力机构, 液压安全门的液压系统由油箱、电机、油泵、管路系统、液压马达五部分组成。液压安全门使用46#抗磨液压油, 油箱容积为2m3。电机起动后, 电机带动油泵, 油泵通过滤油器将液压油过滤后从油箱内抽出, 液压油经过单向阀至集成阀座, 集成阀座上有阀组, 分别为:节流阀、溢流阀、换向阀, 由于安全门载重较轻, 油压调至2~3MPa即可, 通过阀组的液压油流至液压马达, 马达上安装有主动轮, 主动轮带动链条及从动轮开始运转, 安全门与链条连接在一起, 从而达到安全门的打开和闭合。液压系统为双液压系统, 一套使用, 一套备用, 在油箱内配有双电机、双油泵, 在油路中, 通过弯头及三通将油路串联起来。

4.1 液压系统各部件技术参数

4.2 液压安全门的液压原理图

4.3 液压安全门的油管布置

液压安全门液压站使用的油管为内径10mm的软油管, 两头压快速接头, 与马达及集成阀座连接方便, 稳定。液压安全门的油管接法有两种, 一种为“丁字形”连接, 一种为串联连接, 五矿己四液压安全门使用的是“丁字形”连接方法。从液压站集成阀座1号阀出油孔引出一根长20m的主油管, 在井口两台主提升液压安全门马达的进油孔引出两根长6m的副油管, 用三通将主油管和两根副油管连接起来, 用同样方法在集成阀座1号阀组的回油孔与主提升液压安全门马达的两个回油孔进行连接, 1号阀组的进出油路形成。2号阀组用同样方法与副提升液压安全门的马达进行连接, 2号阀组进出油路形成。集成阀座3号阀组属备用阀组, 当出现问题时, 将1号或2号阀组的主油管插入3号阀组即可使用。油管布置图见图6。

5 液压安全门的电控系统

液压安全门的电控系统是控制安全门闭合、打开, 防止在罐笼不到位的情况下, 由于操作人员的误动作等原因造成矿车坠入井筒的安全保护系统。

在井上下井口罐笼到位位置各安装2块到位传感器磁铁及到位传感器, 当罐笼到位时, 到位传感器磁铁及传感器将信息传给信号房操作台PLC扩展模块, 该模块与信号回路串联, 当罐笼到位时, 信号回路通电, 井口操作台闭合 (打开) 按钮灯亮, 操作人员按动按钮, 接通液压站油箱上的集成阀座电磁阀, 安全门可以打开 (闭合) , 主提升和副提升闭锁, 当主提升罐笼到上井口位置时, 井上的主提升安全门和井下的副提升安全门可以打开, 井上的副提升和井下的主提升信号回路断电, 安全门不能打开。

4结束语

使用该液压安全门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 增大了该工区的机械化程度, 液压安全门的维护量小, 配件损耗量小, 从而节约了成本。该液压安全门安装调式至今, 运转稳定、维护简便, 各系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且噪音低, PLC数字操作, 提高了安全门运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摘要:本文总结了八矿机修厂加工五矿己四进风井液压安全门的液压、电控系统及钢结构的经验, 对矿井施工中正在加工液压安全门的单位从加工技术上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安全门,液压站,电控系统,加工,组装

参考文献

[1]邓星钟, 朱承高,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J].机电传动控制, 2007 (9) :181-235.64-111.

[2]杨曙东, 何存兴.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J].液压传动, 2008 (4) .

液压技术专业 篇2

液压传动是流体传动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其中的液体称为工作介质,一般为矿物油,它的作用和机械传动中的皮带、链条和齿轮等传动元件相类似。

液压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阀)、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五部分组成。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1、液压传动的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惯性力较小,当突然过载或停车时,不会发生大的冲击;

(2)能在给定范围内平稳的自动调节牵引速度,并可实现无极调速;

(3)换向容易,在不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较方便地实现工作机构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

(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用油管连接,在空间布置上彼此不受严格限制;

(5)由于采用油液为工作介质,元件相对运动表面间能自行润滑,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6)操纵控制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7)容易实现过载保护。

2、液压传动的缺点

(1)使用液压传动对维护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终保持清洁;

(2)对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液压元件维修较复杂,且需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4)用油做工作介质,在工作面存在火灾隐患;

(5)传动效率低,

液压传动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国;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二、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有哪些应用

1、由于液压技术有许多的突出优点,从民国用到国防,由一般传动到精确度很高的控制系统,都得到广范的应用。

2、在工程机械中,普遍采用了液压传动,如挖掘机、轮胎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履带推土机、轮胎起重机、自行式铲运机、平地机和振动式压路机等。

3、在冶金工业中,电炉控制系统、轧钢机的控制系统、平炉装料、转炉控制、高炉控制、带材跑偏和恒张力装置等都采用了液压技术。

4、在机床工业中,目前机床传动系统有85%采用了液压传动与控制。如磨床、铣床、刨床、拉床、压力机、剪床、和组合机床等。

5、在轻纺工业中,采用液压技术的有塑料注塑机、橡胶硫化机、造纸机、印刷机和纺织机等。

6、在汽车工业中,液压越野车、液压自卸式汽车、液压高空作业车和消防车等均采用了液压技术。

7、在农业机械中,采用液压技术也很广泛,如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和犁等。

液压技术专业 篇3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我校模具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与应用;熟悉各类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功用、组成和应用场合;了解一些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在模具设备中的应用;初步具备在模具生产实际中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能力。

但目前我国使用的绝大多数中、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材,虽然在大学本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简化,但仍延续着传统教材讲求“大而全”、重理论分析、轻应用技能的特点,未脱离以理论系统性为目标的学科课程体系。这种教材既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无法满足模具专业的实践系统性为目标的技术学科课程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其适应模具专业的发展。

1 根据模具工作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分两个部分: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偏重于液压传动部分,这部分的知识基本上占据全书内容的80%左右,而气压部分的知识内容仅占据很少一部分。很多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老师往往把气压部分一带而过,甚至不讲。

而大多数模具学生毕业后就在一些公司的模具自动化加工设备上工作,大多数模具设备(如注塑机、冲压机等)上又是以气压传动为主,因而讲授气压传动部分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与此相反的是,现在的老师往往讲的较多的是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讲的深入且详细,甚至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大型液压系统设备的油路图。这样不但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加重,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与学生的以后工作关系不大。故重点讲解模具设备的气动系统的气路图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学生维修模具设备的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采取工作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改革

2.1 工作任务驱动法概述

所谓工作任务驱动的过程是“在生产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要对现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获得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并非不要知识,而是按工作过程对知识进行重新排序。

针对学生以后就业的模具岗位进行企业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了解其工作过程、工具、工作方法,确定所需要的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方案开发的基础。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人员交谈,对岗位进行分析,得到社会、企业对岗位的需求情况及对职业能力的主要要求,这是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后,需要根据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技能,然后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专业技能,将其转化为专业知识(课程)。

最后制定课程标准。在这个阶段,需要分解相关知识为主题单元,设计学习情境,最后得到学习任务。

2.2 工作任务驱动法具体教学过程

模具专业学生的一个就业方向是模具数控加工设备的维修工,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了解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三级)对液压气动的要求。

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该课程的目标:常用液压气动元件的选用;设计分析典型液压气动回路:液压气动系统维护保养;液压气动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

《液压与气动传动》课程依据岗位真实工作任务整合形成学习情境课程结构,由简至难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情景中的工作任务是循序渐进地推进,将知识点嵌入工作任务中进行。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其职业能力。

由课程目标→相关技能→相关知识→课程情景→学习任务。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深切感受到采用的教学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知识的连贯性和趣味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3 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现代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依据职业岗位需要选择和设计工作任务进行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它能有效解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应用性问题。我相信我们只要能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需要,从培养学生兴趣人手,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求知和创新探索的欲望,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气动与液压》课程教学和其他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一样,不应只是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寻找知识,让学生自己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摘要:《液压与气压传动》是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现在缺乏与模具专业贴近的教材,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和实验条件,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模具设备的液压和气动系统的认知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动传动,模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任务驱动

参考文献

[1]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郭向阳.液压与气压传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Z].2007.

[4]蒋晓华,李世敏,栾崇林.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仪器分析》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8,8:16-17.

液压油缸制造技术协议 篇4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就乙方为甲方生产液压油缸产品项目进行充分的技术研讨与协商,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供货范围

1、甲方提供给乙方的原始技术图纸及要求

2、液压缸设计、加工、制造过程所需的项目均由乙方提供。

3、供货油缸的基本规格如下:

二、油缸主要技术参数

1、乙方液压油缸内部密封选用:

2、活塞杆材质:45#钢,调质、外圆中频淬火、硬度HRC45以上,表面镀硬铬,镀层厚度0.03—0.06mm,硬度HRC60以上,加工精度f 7,表面粗糙度Ra小于0.2um。

3、液压缸缸体材质:20#钢,加工精度H8,表面粗糙度Ra小于0.4um。

4、其它技术参数尺寸均按ISO6020/1标准执行。

三、油缸技术要求

1、乙方对所有液压油缸的转化设计、加工质量负责。对液压油缸的完整性、可靠性负责。

2、液压油缸装配符合JB/T50000.10-1998及福州永智自控工程有

限公司装配质量体系之规定。

3、油缸实验标准:按照JB/ZQ20301-88及福州永智自控工程有限

公司出厂标准进行实验测试。

4、液压油缸产品质量保修期为出厂之日起一年,保修期内因我司

设计和制造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均免费维修或更换。

5、液压缸安装运行后,甲乙双方技术人员保持联系,发现故障,乙方应在24小时内响应,必要时根据甲方要求派人到现场解决问题。

四、其它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与产品合同具有同

等法律效力。本协议双方负责人签字生效。双方在执行中严格遵守。

甲方:乙方:

委托代表:委托代表:

上一篇:成组技术下一篇:高压脉冲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