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性护理方式

2024-10-15

不间断性护理方式(共4篇)

不间断性护理方式 篇1

心脏排血量功能的减退, 心脏排血量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现象称为心功能不全, 简称心衰[1]。而肺淤血导致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肺水肿, 并且常伴有休克, 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面色灰白、大汗、烦躁不安、乏力等[2]。急性左心衰若不能有效的处理, 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并且预后的效果不良, 有研究表明, 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需要紧急的措施, 拟定护理方案, 精心及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治疗急性左心衰至关重要[3]。本研究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给予不间断性护理方式,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现将研究分析的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7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37例患者中, 女17例, 男20例, 年龄45~78岁, 平均 (52.2±3.3) 岁;试验组37例患者中, 女18例, 男19例, 年龄42~76岁, 平均 (50.8±2.3) 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前的主诉均为突然间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发绀、咳嗽并且咳粉红泡沫样痰、尿量少、脾气较暴躁等;入院检查显示, 两肺可闻及干性及湿性啰音及哮鸣音。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抢救及治疗措施, 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抢救、心理、营养及生活等方面的不间断性护理。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 (1) 在抢救过程中,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 如对于护理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的患者应取端坐位来保持体力;为患者建立两个静脉通道吸入纯氧6~8 L;通过密切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时刻注意心率及心率的变化;要熟练掌握对抗心力衰竭药物的用法, 尽可能地避免用药后出现副作用及中毒现象。 (2) 基础护理:保持室内环境的适宜, 给予患者皮肤的护理, 对医用品的妥善保管等基础护理。 (3) 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要给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 使其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 从而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4) 营养护理:患者要注意饮食, 护理人员要嘱患者禁忌高脂肪、高钠饮食及暴饮暴食等。 (5) 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的态度要和蔼可亲, 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患者对病情的任何疑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收缩压及心率的变化, 分析比较两组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和心率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经过不间断护理后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满意率83.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3 讨论

采用不间断的护理措施对急性肾衰患者的效果较显著, 患者在不间断的护理后, 收缩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 而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和心率无显著变化[4,5]。给予不间断性护理措施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措施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在护理后的收缩压由 (168.3±20.2) m L下降到 (140.42±12.1) m L, 心率由 (97.5±5.6) 次/min下降到 (87.6±5.7) 次/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其原因, 急性左心衰患者具有病情变化较快、预见性较差、死亡率较高等特点, 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对疾病的风险意识, 能够在护理过程中及时报告医生, 尽早避免护理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安全隐患[6,7]。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在抢救中的护理至关重要, 因为急性肾衰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可以多次发作, 病情发展迅速, 故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积极配合医师, 将基础护理措施做到完善, 进而使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来接受治疗[8,9]。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也不可缺少, 有研究表明, 心理的控制及调节能力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所以对于饱受疾病痛苦的患者要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及支持, 缓解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使患者可以尽早康复[10,11]。护理人员对患者生活上也要给予关怀及护理, 给予人性化的护理, 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 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患者实施衣食住行、心理及生理全面不间断的护理, 不仅为接受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 也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进而提高了对医院治疗的信任感[12,13,14,15]。

综上所述, 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给予不间断的临床护理效果较显著, 可以有效降低收缩压及心率, 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及对医院治疗的信任, 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 不间断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运用。

不间断性护理方式 篇2

不间断电源 (UPS) 是以整流器、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稳压稳频交流电源, 能给需要持续运转的各种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而且能够隔离市电中由于自然或人为事故, 如雷击、线路故障、电磁干扰等造成的电压波形畸变或频率漂移, 向负载提供高质量的交流电源, 保证各负载的电源指标。

变电站内的重要交流设备, 如后台监控机、保护测控装置、GPS对时系统、电能采集装置、事故照明等, 多采用电力专用的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供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 对站内交流电源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 使得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处于不断完善状态, 站内UPS装置从早期单一的模块式发展为近期的可双重化配置的独立组屏式。本文将着重介绍近期投入使用的组屏式UPS设备工作原理及其对运行方式的要求。

1 交流不间断电源工作原理

电力专用的UPS含有整流器和逆变器,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中各元件作用如下:

(1) 交流输入:接于站内交流屏, 接入2路站用变压器低压侧交流电源, 即#1站用变压器和#2站用变压器低压侧交流电源均接入UPS, 当#1站用变压器或#2站用变压器投退时可以依靠站用变压器低压侧的交流备自投装置实现交流电源不间断供应。

(2) 输入隔离:使UPS与交流电网隔离, 避免交流异常导致设备损坏, 同时还可解决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零—地电位差问题, 避免交流整流输出对直流电源系统对地的影响。

(3) 整流器:将交流电 (AC) 转换为直流电 (DC) , 经过滤波后供给逆变器。

(4) 输出隔离:防止负载回路意外情况对逆变器造成损坏、改善逆变波形, 保证在电网电压下限和输出满负荷的情况下, UPS能输出稳定的380/220V交流电压, 提高逆变过载输出能力, 另外也可为逆变器的三相输出提供零线, 满足单相输入电源负载的要求。

(5) 静态开关:根据开入量状态自动转换供电方式, 如从交流输入或是旁路输入。

(6) 旁路输入:接于站用变压器低压侧交流电源。

(7) 直流输入:接于站内蓄电池组。

2 交流不间断电源运行方式

UPS有2路交流输入和1路直流输入, 其系统工作接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

UPS有以下几种工作方式:

(1) 正常运行时UPS使用交流输入电源, 交流电经整流器变为直流电后再经逆变器变为标准正弦波输出向负载供电, 此方式下图2中的空气开关K1、K5应处于合闸状态。

(2) 电网停电、交流消失时无间断切换至蓄电池组, 直流输入后经逆变向负载供电, 此方式下图2中的空气开关K2、K5应处于合闸状态。

(3) 在UPS部件故障或逆变器异常时, 可由静态开关切换至交流旁路供电, 此方式下图2中的空气开关K3、K5应处于合闸状态。

(4) UPS检修或UPS装置内部元件均不可用时直接由站用交流电向负载供电, 此时图2中的空气开关K4应合上, 这种运行状态称为检修方式。

3 一种错误的交流不间断电源运行方式

2014年3月, 某站报交流失压、UPS故障信号, 后台监控机及保护测控装置失电。现场查看发现UPS装置逆变器模块故障, UPS屏内空气开关K1、K2、K5处于合闸状态, 空气开关K3、K4为分闸状态。因UPS装置逆变器故障, 此时“交流输入—空气开关K1—输入隔离变—整流器—逆变器—输出隔离变—静态开关—空气开关K5”这一回路无法输出交流电, 而另一路“直流输入—空气开关K2—逆变器—输出隔离变—静态开关—空气开关K5”回路同样因逆变器损坏无法输出交流电, 又因为屏中的K3、K4空气开关为分位, 导致交流不间断电源屏负荷全部失电。

现场处理采取以下措施:投上空气开关K3, 空气开关K5保持合位, 由UPS旁路提供交流电。断开空气开关K1、K2使UPS停止报警, 空气开关K4保持分位, 故障模块待备品到位后再进行更换。

从现场处理措施中可以看出, 本次站内交流失压事故主要是由UPS装置运行方式不正确造成。如果站内UPS初始运行状态为空开K1、K2、K3、K5均为合闸状态, 那么, 当UPS内部的逆变器发生故障时, 交流可由UPS的静态开关自动转换至旁路供电, 不会导致站内保护测控装置、电能采集装置和后台监控系统失电, 而且UPS也能发出告警信号提醒维护人员现场处理缺陷。另外要注意的是, 在正常运行时, UPS屏内的空气开关K4不应该合闸, 否则站内各项重要交流负荷将直接由站用变压器供电, UPS失去存在意义;只有当UPS模块检修或其他原因导致UPS装置不可用时, 才需合上空气开关K4, 以最低限度保证站内重要交流负荷不失电。

4 结语

综上所述, 组屏式UPS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应将交流输入、直流输入、旁路3条支路投入使用状态, 检修支路不投入使用。

为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 电力专用的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功能不断完善, 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由原来外形单一的模块式演变成具有多个组成部分的组屏式, UPS运行方式也随之复杂化。保证UPS设备正确投入使用, 对保证站内重要交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有限公司.ATCDU型2kVA~10kVA电力专用UPS/逆变器使用说明书[Z], 2006.

不间断性护理方式 篇3

关键词:应急供电系统,不间断电源,蓄电池组,检修

0 引言

核电厂应急供电系统主要用于保证安全系统第一类和第二类用电负荷的需要,其中的不间断电源(包括交流UPS和直流母线)为实现核安全功能的第一类用电负荷供电。在应急供电系统检修时,必须采取适当的运行控制方式,保证在极端严重事故下第一类用电负荷的连续供电。

1 应急供电系统组成

依据不同负荷对供电系统可靠性要求的不同,核电厂内厂用电系统被设计为正常运行供电系统、正常运行可靠供电系统和应急供电系统三个级别。

某核电厂设计有4段功能相同、实体隔离、相互独立的6kV应急供电母线,分别与1列4×100%安全通道相对应,第一列安全通道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6kV应急供电母线由正常段母线供电(主变或启动变供电);当正常交流电源失去后,由对应的应急柴油机自启动供电。每段6kV应急供电母线下有1段400V应急母线,400V应急母线下又设有3段交流不间断电源和1段直流不间断电源。6kV、400V应急供电母线用于满足核电厂安全系统部分第二类负荷的需求,交流不间断电源和直流不间断电源用于满足核电厂安全系统第一类负荷的需求。第二类负荷主要包括反应堆堆芯应急冷却系统、反应堆堆芯应急注硼系统、蒸汽发生器应急给水系统、双层安全壳应急喷淋系统、重要设备冷却水系统、双层安全壳隔离系统等。第一类负荷主要包括堆芯核测系统、放射性监测系统、仪控供电系统、操作监控系统、应急柴油机控制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电动阀电磁阀供电等。

2 应急供电系统检修

核电厂技术规格书对4个相互独立的应急交流供电母线、应急柴油机、直流供电系统及蓄电池组的可用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允许在反应堆安全停堆状态下进行1个通道的应急供电系统检修。在核电厂较为紧凑的大修工期中,合理安排1个应急供电通道的充分检修和其余3个应急供电通道的必要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每次大修期间,对其中1列应急供电通道的6kV和400V母线进行停电吹扫检修时,需全面解体大修对应的应急柴油机,检修维护相应的交直流不间断电源供电母线及蓄电池组,同时也需对另外3列应急供电通道的应急柴油机和交直流不间断电源供电母线及蓄电池组进行必要的检查维护。

3 蓄电池组检修工作内容

不间断电源主要由整流器、逆变器、蓄电池组、静态开关及相应供电母线组成。由于蓄电池组的性能决定了失电事故下不间断电源的工作时间,因此必须按规定对其进行必要的检修,以确保其容量和工作性能满足程序要求。

通常情况下,蓄电池组检修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打磨蓄电池极柱腐蚀物,清洁蓄电池所有连接片。

(2)吹扫蓄电池内部氧化层脱落物。

(3)测量蓄电池参数,包括单节蓄电池的电压、密度、温度及整组蓄电池的电压、电流。

(4)检查、紧固连接螺栓并清洁。

(5)更换蓄电池组中个别蓄电池。

(6)进行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并恢复至满充状态。

蓄电池组所有连接片的清洁工作并不是在每次蓄电池组检修工作中都会执行:原因一是蓄电池组连接片的耐腐蚀性能较强,结构性能相对稳定;原因二是蓄电池组连接片的拆除、清洁、安装工期较长,无法保证在每次大修时对所有蓄电池组进行此项工作。因此,蓄电池组的检修工作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不进行蓄电池组中所有连接片清洁工作的基本检修,每个寿期执行1次,称为1C检修;二是进行蓄电池组中所有连接片清洁工作的完全检修,每2个寿期执行1次,称为2C检修。

4 不间断电源检修原则

依据所带负荷的不同和蓄电池组检修类型的不同,不间断电源检修原则分为蓄电池组1C检修原则及蓄电池组2C检修原则。

4.1 蓄电池组1C检修原则

(1)反应堆停堆期间,4台应急柴油机没有检修工作时,只允许检修1个通道的不间断电源,另外3个通道必须保持完整;当其中1台应急柴油机检修时,此通道不间断电源检修跟随应急柴油机检修窗口进行,其余3个通道的不间断电源不能进行检修,以保障通道的完整性。对于以上两种情况,不间断电源二段和四段同时检修;为了保证安全通道仪控机柜在失电情况下的可用性,不间断电源一段和三段交替检修。

(2)蓄电池进行放电试验后,必须立即执行均充操作。因均充电不影响蓄电池的可用性,故不同通道的蓄电池可同时均充电。蓄电池放电完毕后充电8h,其容量便恢复至额定值的80%,能够满足设计中放电2h的要求,可保证下游设备的应急可用性。

4.2 蓄电池2C检修原则

(1)反应堆停堆期间,4台应急柴油机没有检修工作时,只允许检修1个通道的不间断电源,另外3个通道必须保持完整;当其中1台应急柴油机检修时,此通道不间断电源检修跟随应急柴油机检修窗口进行,其余3个通道的不间断电源不能进行检修,以保障通道的完整性。对于以上两种情况,不间断电源二段和四段可同时检修。为了既能保证安全通道仪控机柜在失电情况下的可用性,又能确保不间断电源一段和三段可同时检修,采用不间断电源一段或三段从另一个应急供电通道不间断电源四段接临时电缆保证可靠供电的措施。不间断电源四段容量为120kVA,不间断电源一段或三段容量为40kVA,因此从应急二通道四段接临时电缆向应急一通道不间断电源一段或三段供电,不仅能保证应急一通道一段或三段的负荷容量,而且不会影响应急二通道四段负荷的运行。

(2)对于不执行停电吹扫检修的通道,检修交流不间断电源的同时维护UPS及对应的蓄电池组。UPS进行更换风扇等检修,蓄电池进行连接片检查等维护,交流不间断母线由UPS旁路电源供电。检修完毕后,UPS进行性能试验,蓄电池组进行放电试验。直流充电机检修时,若直流充电机和蓄电池组开关同时断开,则直流母线将失电,因此检修直流充电机时先进行风扇更换、绝缘测量等检修工作,此时直流母线由蓄电池组供电,但需要严格控制蓄电池组放电时间。直流充电机检修完毕后进行性能试验,随后隔离蓄电池组进行蓄电池组的连接片检查、放电试验,此时直流母线由直流充电机供电。

(3)对于执行停电吹扫检修的通道,UPS、直流充电机、蓄电池组全停后进行各项检修。送电后,UPS、直流充电机进行性能试验,蓄电池组进行放电试验。

(4)蓄电池组放电试验后必须及时进行均充电操作。由于均充电不会影响蓄电池组的可用性,因此不同通道的蓄电池组可同时进行均充电。蓄电池组放电完毕后充电8h,其容量便恢复至额定值的80%,能够满足设计放电时间要求,可保证下游设备的应急可用性。

5 结束语

不间断性护理方式 篇4

关键词: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心脏手术,希望水平,心理状态

近年来,心外科领域发展迅猛,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心脏患者人数持续增加[1],但是心脏疾病和手术本身带给患者的身心伤害都是巨大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缺乏专业的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受恢复过程中不良症状及担心心脏病复发的影响,心理压力大,其与躯体症状相互影响,恶性循环[2]。不间断延续性护理是把院内护理与出院后的护理进行了有机整合,延长了院内护理的范围,对患者出院后的病情进行了解,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病情的相关情况,解答患者在生活中的问题,降低了在院外病情的反复与恶化[3]。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本院心外科140例心脏手术患者,对其中的70例患者实施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并与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进行对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0例心脏手术的患者,纳入标准:(1)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术前均明确诊断,具有手术适应证;(3)无手术禁忌证;(4)无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5)无肝、肺、胰、脾、锁骨上等远处转移;(6)无其他心脏手术史;(7)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无精神分裂症史。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脏器的重症病情;(2)不能配合或者拒绝配合本临床研究者。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53~76岁,平均(68.87±12.53)岁;对照组70例患者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52~77岁,平均(67.34±11.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出院指导,嘱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干预。

1.2.1干预形式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的方式主要电话的形式,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给予沟通与教育,患者在出院时均嘱患者保留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对于老年不会使用手机的患者,通过患者的子女或者其他亲属的联系方式进行。

1.2.2干预内容心理与社会支持,饮食干预,症状干预,加强支持治疗,预防潜在并发症。应通过多种途径给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与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激发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热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4]。通过交流,评估患者的进食情况及营养状况,监测并记录患者进食量,满足机体营养需要。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增加营养与促进健康的关系,促进主动进食。改善进食环境,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和品种多样化,满足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整心情,增加食欲。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卫生,增加食欲。告知患者及家属吸烟对机体的危害,提倡不吸烟或戒烟。改善劳动和生活环境,避免有害气体和粉尘吸入。通过交流,给予心理援助,介绍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及前景,使之摆脱痛苦,正确认识疾病,增加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合理安排休息,补充足够营养,适当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呼吸道感染,促进疾病的康复。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并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5]。

1.3 评价标准

(1)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总分12~48分。评分越高表明希望水平越高[6]。(2)心理状态:(1)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估。(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来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该量表包括10个因子项,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精神病性、敌对、强迫等,共9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主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差[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希望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希望水平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评分、希望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SAS、SDS、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心脏外科发展迅猛,心脏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日趋精湛,心脏外科的手术护理显得尤为重要[8]。心理应对结果会对疾病会产生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心理精神因素在患者的术后康复中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已经逐渐得到认可[9]。具有较高希望水平的患者具备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10]。

手术是延长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只要患者条件允许又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均应该正确选择手术治疗[11]。心理应对结果会对疾病会产生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心理精神因素在患者的术后康复中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已经逐渐得到认可[12]。

鲁迅曾经说过“有希望就是光明。”在希腊神话中,希望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是拯救人类的唯一事物[13]。无论人世间有怎样的灾难,遭受了怎样的生活折磨,只要手中还握有这可贵的“希望”,都能够自我激励与命运抗衡[14]。对于心脏手术患者若术后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增强其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15]。

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希望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希望总体分别为(15.35±2.25)、(14.81±3.82)、(16.52±5.32)、(36.28±4.59)分;对照组分别为(13.21±3.89)、(12.38±3.11)、(13.21±4.29)、(34.21±4.23)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心脏手术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希望水平各方面好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

延续性随访是医院干预的延续和扩展,本研究所采取的院外延续性随访的内容有认知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干预[16],其中认知干预通过对治疗知识的健康教育,弥补和巩固了心脏手术患者出院后在生活知识的不足[17],并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功能练习,不仅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也对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躯体症状的改善有利于心理压力的降低[18,19]。两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SAS、SDS、SCL-90评分分别为(47.84±5.29)、(48.81±5.12)、(94.56±12.43)分,对照组分别为(54.32±6.17)、(52.54±5.72)、(121.30±14.35)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改善了患者出院后带病生存过程中的不良心理状态,而且在延续干预过程中还能不断收集反馈信息,以提高效果,达到医院、患者和家属三赢的效果[20]

上一篇:石化产品下一篇:碳交易的型态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