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发射装置

2024-07-15

无线发射装置(通用11篇)

无线发射装置 篇1

0 引言

随着管道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管道内部缺陷检测以及管道清理等工作对管道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管道机器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管道检测、清理以及金属管道内部检测等领域。由于管道多埋于地下或海底, 当管道出现问题时, 及时通过机器人检测到出现问题的位置并解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管道机器人定位技术已成为实际应用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极低频信号由于对海水、土层、金属等介质具有良好的穿透性, 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管道定位, 近年来作者对机器人定位进行了相关研究[1,2]。但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磁场强度太低, 信噪比过低, 检测的效果大打折扣。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多级线圈并行结构, 如图1所示。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 对线圈激发的磁场进行了验证, 在工程应用中, 可以成倍提高线圈激发出磁场的强度。

1 信号发射装置的磁场分布

由于极低频电磁波的频率较低, 其范围在3~30Hz之间, 故电磁波的辐射过程是通过发射线圈的磁场变化来完成的。因此发射线圈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发射线圈发射信号强度变化的理论基础之一, 是进行提高发射线圈信号强度的理论依据, 同时也是采用极低频电磁波进行管道机器人管道外定位的理论基础。

普通的极低频电磁波的发射装置可以等效成一个致密螺线管线圈, 以线圈的中心为坐标原点, 建立如图2左方所示的空间柱坐标系, 其中线圈长为L, 半径为R, 匝数为N, 在坐标系中任取一点, 设其坐标为P (x, θ, y) , 只要求出此点处的磁场强度即可。在极低频的信号情况下, 线圈周围的磁场分布与静态磁场分布十分相似, 故可采用比奥———萨法尔定律进行求解, 可以求得P点的磁场强度的表达式: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 由于发射线圈的半径R远小于发射线圈的长度L, 即L>>R, 发射装置到接收装置的距离远远大于发射装置的尺寸大小, 即对于P点, 有x, y>>L, 故可以运用磁偶极子模型对线圈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将半径为R, 长为L的线圈等效为一对相距为L的磁偶极子±qm, 如图2所示。磁荷的大小为:

磁荷+qm与-qm在P点处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在x, y方向上的分量分别为:

场点P处的实际磁感应强度是由磁荷+qm与-qm所产生的磁矢量叠加而成的, 故可得磁偶极子模型下的空间磁感应强度分布关系:

实际工程应用中, 一般情况下均采用电压幅值恒定的电源为发射线圈供电。故设线圈供电电压为U, 由于线圈不仅存在阻抗R, 还存在相应的电抗X, 故发射线圈中的电流I值为:

而线圈的纯电阻R和电抗X表达式分别为:

式中, ρ为线圈的电阻率;s为绕线的横截面积;l为发射线圈的电感值;ω为所加极低频激励电压的频率。由于在实际情况中, 线圈所绕匝数N的值相当大, 且线圈有一定的厚度, 故设线圈的内径为d1, 线圈的外径为d2, 线圈的电感值l[7]为:

其中T (u, v) 为线圈形状参数, 可查等值曲线得到T值[11], 其中:

将式 (11) 代入式 (10) , 再将代入的结果连同式 (9) 代入式 (8) , 便得到电流I的表达式:

将式 (15) 代入式 (8) 和式 (9) , 得到磁感应强度最终的表达式:

其中,

在工程实际中, 由于线圈上加载的是极低频时谐电压, 所以对于线圈, 阻抗远大于电抗, 即R>>X, 系数K可以简化为:

综合式 (15) 、 (16) 、 (17) , 可以看出单线圈在所加时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 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假设并行线圈的数量为n, 利用磁矢量的线性叠加原理, 可得n级并行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分布为:

2 仿真验证

2.1 电磁场有限元理论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的具体任务就是要求解一个与特定问题有关联的偏微分方程, 即实际模型控制方程的定解问题。根据数学物理方程, 定解问题指的是在某一确定区域内成立的微分方程上加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定解条件。对于时变电磁场问题, 定解条件除了边界条件以外, 还包括整个区域未知函数的初始条件。Maxwell方程组是解决各种电磁场问题的出发点, 其微分形式为:

式中, H为磁场强度, E为电场强度, B为磁感应强度, D为电位移矢量, J为电流密度。

引入矢量磁位, 令并代入Maxwell方程组的第2个方程, 可得:

因为电场为无旋场, 故定义标量位函数, 令:

再将该方程及式 (21) 代入Maxwell方程组的第1个方程, 可得:

对于时谐电磁场, 由矢量恒等式, 并考虑到∇·A=0, 式 (22) 可简化为:

据此, 再利用泛函数的方法推导可得电磁场的变分方程, 进一步利用有限元分解的方法, 就可以对电磁场进行近似模拟。

2.2 ANSYS单线圈仿真与数值仿真

单线圈模型的几何形状可以简化为一个圆柱体, 其产生的磁场在任一经过中心轴的平面上都是相同的, 并且关于平面所截得的矩形上下左右对称, 所以此处对线圈的分析采用二维模型即可:

(1) 创建物理环境:建立工程, 选择电磁节点分析方式。

(2) 建立模型、划分网格, 赋予特性。首先利用ANSYS软件, 采取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 构建基本的几何图形, 利用叠分等布尔操作划分好区域, 得到物理模型的平面基础, 如图3所示。其中最外围的半圆环区域作为整个模型的边际远场区域, 选用IN-IFIN110类型单元, 按如图4所示的样式均匀划分网格。其内侧不规则区域和矩形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单元类型PLANE53, 而在划分网格时采取不同的方式。外侧不规则的形状采取自由划分的方式, 而矩形采取规则的四边形划分, 这样在其分界面上的节点便可以均匀分布, 方便在求解过后得出交界面上磁感应强度随位置均匀变化的规律。在模型的最左边建有线圈截面图 (相对于整体模型太小, 图中无法显示) , 以更加细密的网格划分此区域, 可以使得结果更加精确。在完成对模型的特性赋值以及网格划分之后, 再设置线圈的实常数, 其各项参数见表1。

(3) 加边界条件和载荷。在完成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等任务之后, 再根据实际的需求, 加上适当的边界条件。首先在模型半圆弧的最外围施加磁标志;接着在最左边的半圆直径上施加磁力线平行标志;最后选择谐波分析模式并且在线圈上加上相应频率和幅值电压激励。

(4) 求解。利用ANSYS软件内部求解器进行求解。

(5) 后处理。利用软件三维拓展功能, 将模型从二维模型扩展到三维空间, 并显示磁力线分布, 如图5所示。选择矩形右侧界面上的所有的点, 导出此处磁感应强度的值。

对照表1中所示的数据, 利用MATLAB软件对式 (14) 进行数值计算, 用软件绘制出磁感应强度相对于空间的曲线图, 并将ANSYS仿真的结果绘制于同一张图上, 如图6所示, 可见ANSYS仿真结果与公式的数值计算结果十分吻合。

按照表1中的数据, 将其中的线圈匝数N由原来的10000改为20000, 其他数据保持不变, 利用ANSYS进行仿真, 导出其计算结果, 绘制出磁感应强度随空间的变化曲线, 并与N=10000时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图7所示, 可以发现两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基本吻合。

3 ANSYS多级线圈仿真比较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 采用与上述类似的分析方法对多级线圈进行仿真分析, 令n=2, 各参数如表2所示。

导出二级线圈仿真结果, 将其磁场分布规律与单线圈进行比较, 如图8所示, 可见二级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约为单线圈所产生磁场的2倍。

当n=3, 即为三级线圈时, 其磁感应强度分布如图9所示, 可见三级线圈所产生磁场的强度约为一级单独线圈产生磁场的3倍。由仿真结果可知, 随着并联线圈的级数n的增加, 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强度也相应地按比例增加。仿真结果与式 (18) 相符。由于技术限制, 线圈级数的最大取值有一定的范围, 具体取值由管道机器人信号发射功率以及线圈规格的要求所确定。

4 结语

利用ANSYS对不同匝数的单级线圈进行仿真证明了线圈产生的场强大小与线圈的级数成正比关系, 利用多级线圈可以大大地提高线圈发射磁场的强度大小。

参考文献

[1]WEI M S, TONG M M, ZI B, eta1.Pipeline robot localization system based on PSO-BFGS hybrid algorithm[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2012, 33 (11) :2594-2600

[2]魏明生, 童敏明, 訾斌, 等.管道机器人无线电磁自适应定位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 2012, 20 (4) :772-781

[3]ROWE H E.Extremly low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to submarines[J].IEEE Transa 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1974, 22 (4) :371-385

[4]CHIALKA S V, FAIRCHOTH D L, RIGGS L S.En-hanced discrimination among UXO-Like targets using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s[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6, 44 (1) :10-21

[5]QI H M, ZHANG X H, CHEN H J, eta1.Tracing and localization system for pipeline robot[J].ELSEVIER Mechatronics, 2009, 19:76-84

[6]QI H M, Ye J R, ZHANG X H, eta1.Wireless tracking and locating system for in-pipe robot[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 2010, 159:117-125

[7]赵志衡, 李春峰, 李建辉, 等.电磁成形用螺线管线圈电感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0, 32 (5) :64~66

[8]李军远, 李盛凤, 陈宏钧, 等.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管道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 2006, 21 (4) :553~557

[9]李军远.基于超低频电磁波的管道机器人示踪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10]唐兴伦, 范群波, 张朝辉, 等.ANSYS工程应用教程热与电磁学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11]雷照银.轴对称线圈磁场计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1

无线发射装置 篇2

关键词:无线广播电视;雷电危害;防雷处理技术

无线广播电视信号发射是传递信号的关键过程,所以一般无线广播电视塔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故而无线电视塔成为雷击的对象。无线电视塔是目前设施建设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支撑,能够促进城市快速建设与发展,所以需要对无线电视塔进行保护。

1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中存在的雷电危害

1.1直击雷的危害

直击雷是雷云和建筑物等其他物体以及大地、防雷装置之间产生的迅猛发电现象,在这一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压处于极高的状态,同时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及热效应,这些都会对地面建筑产生较大的伤害。当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塔受到直击雷的伤害时,电气设备中的绝缘层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危害,导致无线电视发射塔遭受损失,导致广播电视不能正常播放,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1.2感应雷的危害

感应雷也被称作雷电感应,或者是感应过电压,主要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形式。发生这种反应时,地面的物体会产生和雷电相反电极的电荷,物体如果是被雷击中,就会产生火花,导致爆炸、火灾等灾害。在城市的建筑中,广播电视塔属于较高的建筑,更加容易引发雷电电荷,对电视塔中间的设备产生影响,甚至爆炸。

1.3雷电侵入波的危害

雷电侵入波属于一种强度比较明显的冲击波,雷电击中无线广播电视塔之后,这种强度较大的冲击波主要是在电视塔的件数管道和供电线路中产生,这种强力冲击波能够顺着传输线和管道快速传输,如果传输到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塔的信号处理设备中,就会破坏信号设备的绝缘体,高压电系统就会被低电压电波破坏,从而导致电力故障发生,导致发射塔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引发不安全事故。

2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塔防雷技术

防雷工作在无线电视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全面认识防雷工作。防雷措施比较多,在进行防雷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无线电视塔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防雷措施,要进行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制定完善的防雷措施实施方案。防雷技术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天线防雷处理技术

信号发射和接收天线是无线广播电视发射的天线主要类型,发射天线的防雷技术比较简单,只需要进行避雷针的安装工作,便能够实现有效防止直击雷和感应雷的伤害,避雷针能够在直击雷发生时直接将电流引入大地,避免对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塔的设备造成影响。如果是带电的雷云和电视塔之间的距离比较短,避雷针防雷的主要形式是将静电电荷引入大尖端进行放电,中和雷云的电荷。接受电线和发射电线是一样的避雷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保障避雷针的长度要比天线的尺寸更长,和天线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最好超出3米。最后,关于天线馈线的防雷,在避雷针安装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快速发电装置和避雷装置的安装工作,为防雷工作做好全面措施。天线塔防雷的第一关是发射塔防雷,发射塔处于室外,并且塔体主要是由金属材质的材料组成,所以最容易受到雷电危害,需要采取全面的防雷措施。

2.2供电系统的防雷处理技术

供电系统在整个无线电视塔的运作方面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供电系统的防雷处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射塔在遭受雷击之后,主要的雷击对象就是供电系统,在雷击产生之时,感应雷这种雷击类型会伴随有电压产生,这种电压的峰值比较高,会破坏无线广播电视塔发射设备的供电系统,使其电视塔发射设备不能正常运作。所以,在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塔的供电系统防雷处理中,主要是利用分层防雷的处理技术进行防雷。另外,在高压线呈现架空状态的情况下,主要是利用架空避雷针进行防雷,这种避雷针的长度需要在300~500米。避雷针需要经过电力杆塔,这种电力杆塔要安装接地装置,避雷针主要是设置在电力杆塔的重点位置。有一些发射塔供电线路已经完成了安装,但是没有避雷措施,这种形式的避雷线的设置难度比较大,主要的解决措施就是设置避雷器在杆塔上,为了保障能够将感应电流进行准确引入,最好的避雷器安装方式是在第一、三根供电杆塔或者第二、四根供电杆塔上,同时最好将保险丝安装在第三、四根电力杆塔上。

2.3室外引入线的防雷技术

室外引入线的类型比较多,主要包括电源线、通信线、不同设备的馈线以及发射塔的过桥线。雷电产生时,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塔的设备房里面很容易进入感应雷,感应雷的进入将导致设备房中的设备受到损害,所以设备房内的防雷处理技术非常必要。首先,接地处理是必须要做的工作,馈线在进入设备房之前就需要进行接地操作,要和接地网之间进行连接,同时要给钢绞线、过桥线留出对应的空隙,过桥线和钢绞线也需要做好接地处理。其次,设备的线缆材料必须要使用屏蔽电缆,线缆在进入设备房之前也是需要进行接地处理,和接地网之间进行连接,但是如果引线比较长,要在保障引线有30m的前提下,将剩下的过长的引线进入设备房之前买入地下。如果屏蔽电缆较短,可以先将屏蔽电缆放入铁管中,然后将铁管埋进地里面。

2.4室内的防雷处理技术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的防雷不仅需要进行室外防雷,室内的防雷处理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室内主要是防止室内的各种各样的设施遭受雷击,其中进行防雷处理主要运用的工具有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及地网。针对设备房中的设施防雷,可以铺设地网,要根据设施的布局和陈列状况进行地网的铺设。地网铺设工作主要利用的材料是铜线或者是铜皮带,利用节点和室外的地网之间进行连接,使室内和室外之间的地网形成一个整体。在设备房中,各种金属导体斗殴需要进行接地操作,这些金属导体主要包括水管、过线架、暖气管以及路合金门窗等设备,这些金属导体也可以接入母线中。另外,针对机房的防雷处理,要统一机器外壳接地、电源接地、工作线接地、屏蔽接地及过压保护接地,同时要和设备房中监督地网进行连接。

3结语

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的防雷处理技术在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防雷技术能够保障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工作正常运作,同时保障无线广播电视工作不断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对无线广播电视发射的防雷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与推广,需要从室外和室内两个方面进行防雷处理,室外主要是针对杆塔和线路的防雷措施,室内主要是针对设施设备进行防雷处理,利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及地网的铺设等防雷措施,避免无线广播电视塔遭受雷电伤害,为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探讨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 概述 现状 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TN94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036-0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愈加的丰富多彩。广播电视等主流的讯息传播媒介24 h的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一播放形式为无线发射监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因其安全性强、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大等特点被广播电视部门所普遍采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应用保障了广播、电视节目收听的质量和安全性,实现了现代人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投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概述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系统是由多种设备组建而成。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系统中,发射机是其核心构件。因发射机器械原理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故障发生概率是系统设备中最高的一个。发射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较大的电流热量,在高温且高频率的工作环境中,故障频发是再正常不过的,发射机的寿命及使用期限会因此而缩短。为了避免因发射机损害而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增强发射机的性能,提高发射机在运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技术人员需長期致力于发射机故障解除的研究和探讨中,降低发射机运作过程中的故障频率,保障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良好运转。对于技术人员来说,高温且高强度的工作特征极易造成无规律工作状况的产生,且长久持续性和重复性的操作易致使工作中失误和差错的酿成。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维修检测经验对发射机故障能否得到及时的排除和修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致使发射机故障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加强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建设有着十足重要的意义。

无线发射网络监控系统的构建。在我国众多的广播电视技术部门,已成功构建了无线发射网络监控系统。这一系统构建能够对发射机的参数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够将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中各设备运行的情况和运行资料完整的打印出来。此外,该系统具备故障跟踪功能和故障记录功能,当设备故障超出预设值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发启动其报警装置。与此同时,该系统可以详细记录每个设备的运行和停止的时间,能够全面系统的记录下发射监控系统中各设备的参数值和关键数据。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确保系统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值班检测人员其计算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其观察能力较为有限,因此系统界面的设计应当分外明朗、简洁、易于操作。以此来减少因操作复杂性而导致的工作误差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值班人员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除此之外,加强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建设是提升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所在。安全可靠性的加强意味着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连续性、安全性得以保障。因此,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精良的产品,因此来有效避免因远程和本地系统所产生的故障因素。

2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应用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类软件和系统被广泛的研发并应用。系统和软件的易操作性和简便性成为人们选择和使用的最主要依据。对于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来说,其要显示的监控参数具有实时性的特征,因此,数据量之大、数据变换速度快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该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该设计能够适应用户对系统性能的基本需求,又要保证系统界面的简洁性和易操作性,确保工作人员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该界面功能的使用。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最早源于意大利。早先的发射监控系统的内部设备主要为单片机,依靠单片机性能来实现广播和电视系统的监控。而后美国掌握这一设计理念后,选择使用多个单片机来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经过数十年的技术演进,现如今,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被逐步的深化和完善。我国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成立时间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成就。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使用微型计算机进行适时监控的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微机实时监控系统为现阶段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被赋予了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框架,新技能、新设备催生了系统的诞生。

3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具体设计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由三大部分构成:系统界面与图形文件转换、工具棒的设计、右键菜单栏的设计等。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界面设计和图形文件转换。系统界面的设计囊括以下四个部分:系统主界面设计、数据流程图设计、数据库的链接和使用、浏览器界面等。界面设计需简洁明了、易操作。工作人员能够使用功能键根据自身的操作需要在四个功能界面间实现任意切换。

系统中工具棒功能的设计需要。工具棒的主要功能为:在对图形、文字信息、数据信息进行浏览查阅的过程中,使用工具棒对其进行放大或缩小亦或是还原的操作。此外,可以通过操作各个按钮来实现工具棒的功能操作。

系统中右菜单功能的设计。用户在浏览系统界面图的过程中,界面图中会显现出相应的设备。用户通过该界面图中所显示的信息及时的了解到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用户可依据其运行状态的优良,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21世纪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是令人可喜的,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信息网络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未来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更新和完善做下了良好的技术铺垫。无线发射监测系统依附这信息的发展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完善健全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能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无限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蔡伟,文迎峰.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设计探讨[J].电子世界,2012(11).

[2]卢诗.数字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在广播电视无线台站的应用[J].广播电视信息,2010(6).

无线发射装置 篇4

摆脱有形输电介质的束缚,实现电力的无线传输这一设想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早在上世纪初,Nikola Tesla就曾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研究包括无线传输在内的各种长距离电力传输技术,虽然由于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最终实验失败,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2007年MIT的科学家在电能无线传输原理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利用电磁谐振原理实现了中距离的电能无线传输,成功地在2m多距离内将一个60W的灯泡点亮[1]。电能的无线传输再一次被人们所关注。

利用传统的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无线传输的技术已为人所熟知,并且在一些场合得到应用,然而利用这种方法,传输距离比较短,传输的功率也很小[1];曾有人想过利用已经普及的无线网络进行电力传输,事实上这也是不可取的,利用这种全向型的天线进行发射传送,尽管发射功率可以达到数十千瓦,然而每台接收机接收到的能量甚微,效率太低,很不实用。

基于磁场谐振耦合的无线电力传输,实际上是将磁场作为传输的介质,通过共振建立发射与接收装置之间的传递通道,从而有效地传输能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能量传输,不但可以提高传输的功率与效率,同时可以将传输的距离提高到几米而不会受到空间障碍物的影响。

2 基于磁场谐振耦合的无线电力传输

2.1 工作原理

共振系统由多个具有相同本征频率的物体构成,能量只在系统中的物体间传递,与系统之外的物体基本没有能量交换,在达到共振时,物体振动的幅度达到最大。

基于磁场谐振耦合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理论基础是耦合模型理论(CMT)。在耦合模型理论中,对于由两个物体1和2构成的共振系统,设两个物体的场幅值分别为a1(t)和a2(t),在无激励源的情况时,对一个存在损耗的系统,系统满足方程[2,3]:

式中,ω1、ω2是各自的固有频率,Γ1、Γ2是固有损耗率,取决于物体的固有(吸收,辐射等)的损失,k是耦合系数。用矩阵形式表示即为:

对于共振系统,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可以认为ω1=ω2=ω0,Γ1=Γ2=Γ,于是可求解得到B的特征值,即系统的固有频率

可见,由于耦合的关系使系统的固有频率分开,之间的差别为2k。

假设t=0时,已知a1(0)值,且a2(0)=0,

代入ejωt,为简化计算,当k>>Γ时,可以忽略损耗,求得在物体1、物体2中所含能量表达式为

可见,两物体能量的交换最小损失发生在t=π/2 k这一时刻。耦合系数k体现了系统的两物体之间传递能量的速率,当k>>Γ时,在t=π/2k这一时刻,除了比较小的损耗外,能量比较理想地由物体1完全传递到物体2。

2.2 实验模型

基于磁场谐振耦合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

其中,高频电源由高频振荡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组成,高频振荡电路产生与发射装置所需谐振电流的频率相同的正弦信号,经功率放大电路将信号功率放大,通过一个线圈将能量感应到发射装置中。发射与接收装置实为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天线。发射天线中感应得到的交变电流,在其周围产生相同频率的交变磁场,从而在接收线圈中感应生成相同频率的电流,由于接收天线的本征频率与电流频率相同,从而发生自谐振,两线圈之间通过磁场建立耦合关系,能量由发射装置源源不断传递到接收装置,为了保证磁场可以尽可能穿过接收线圈,两线圈应同轴。

2.3 电路模型

为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分析中,认为发射、接收装置在建立联系之后,均达到自谐振状态,同时只考虑线路的集中参数,并不计算杂散参数对电路的影响。其等效的电路模型如图3所示。

图中Us为发射线圈感应得到电压,RtRr为发射、接收线圈等效电阻,LtLr为发射、接收线圈等效电感,Ll为单环线圈等效电感,CtCr为发射、接收线圈等效电容,RL为负载电阻,d为两天线线圈之间的距离。

设发射线圈中电流为It,在近场区,圆环轴线上距离环中心d处,发射线圈电流产生的磁场近似为:

由此在接收线圈感应产生的电压为

设负载等效到接收线圈上的电阻为R′L,负载得到功率

以上式中,μ0为真空磁导率,f为电流频率,N为环形线圈匝数,r为线圈半径。

将式(7)、(8)代入,可以得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传输效率为:

3 实验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在负载与传输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天线线圈半径、匝数及电流频率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的效率。

先通过一组实验进行量的分析。线圈半径r=10 cm,线径a=1.4 mm,圈数N=2,外加电容C=10 n F.

对于环天线,线路损耗电阻为[4]

辐射电阻为[5]

线路中,N匝线圈电感值为[5]

其中,σ为电导率,铜σ=5.8×107S/m,λ为电磁波波长。可以计算得到,

可见,辐射电阻相对损耗电阻很小可以忽略,则有Rt=Rr=Rrad+Rl≈Rl,若设RL=10Ω,则Rr+R′L≈R′L,此时效率表达式可进一步简化为

可以得到效率与距离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0cm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效率会迅速下降,在30cm之后几乎接收不到能量。在实验中,分别在距离为5cm、10cm、15cm、20 cm、25 cm、30 cm处测量,得到效率如下表所示。

从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结果基本符合理论值,比理论值略低,主要是在理论计算时忽略了电阻损耗、辐射损耗,另外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实际的共振频率为1.072MHz,比计算值略低。

由式(14)可知,在损耗较小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增大K值,即可提高效率,可见增加线圈半径、线圈匝数以及振荡频率可以有效提高传输效率;另一方面根据式(11);增加线圈匝数与线圈半径会导致损耗电阻增大,所以不可盲目增大匝数与线圈半径去提高效率,为了适当减小损耗电阻,可以选用线径、电导率较大的导线。

改变各参数:r=20cm,a=1.4mm,N=4,C=1 n F,RL=10Ω。此时所得参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中,分别在距离为10cm、20cm、30cm、40 cm、50 cm、60 cm处进行测量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改变天线参数之后,传输的距离明显增大,与第一组实验相比,在相同的距离,效率有了明显的改善,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4 总结

本文给出了基于磁场谐振耦合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实验模型,对发射及接收装置进行分析,得到传输效率与距离及天线参数的关系,并由此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得到了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的方法,便于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最优传输。

参考文献

[1]AndréKurs,Aristeidis Karalis,Robert Moffatt,et al.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ces[J].Science,2007,317(5834):83-86.

[2]H A Haus.光电子学中的波和场(Waves and fields inoptoelectronics)[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Company),1990.

[3]H A Haus,W Huang.Coupled-mode theory[J].Pro-ceedings of the IEEE,1991,79(10):1505-1508.

[4]冯慈璋,马西奎(Feng Cizhang,Ma Xikui).工程电磁场导论(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field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Beijing:HigherEducation Press),2000.

[5]杨莘元,马惠珠,张朝柱(Yang Shenyuan,Ma Huizhu,Zhang Chaozhu).现代天线技术(Modern antenna tech-nique)[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Har-bin:Harbin Eng.Univ.Press),2006.

[6]Aristeidis Karalis,J D Joannopoulos,Marin Soljaˇcic'.Ef-ficient wireless non-radiative mid-range energy transfer[J].Annals of Physics,2008,(323):34-48.

[7]Christian Reinhold,Peter Scholz,Werner John,et al.Efficient antenna design of inductive coupled RFID-sys-tems with high power demand[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2007,2(6):14-23.

[8]Peter Spies,Philip Babel.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system for low-power devices[A].Proc.IEEE Sensors[C].2008.33-36.

[9]Chun Zhu,Kai Liu.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s[A].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C].China,2008.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防雷研究论文 篇5

直击雷是雷云和建筑物等其他物体以及大地、防雷装置之间产生的迅猛发电现象,在这一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压处于极高的状态,同时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及热效应,这些都会对地面建筑产生较大的伤害。当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塔受到直击雷的伤害时,电气设备中的绝缘层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危害,导致无线电视发射塔遭受损失,导致广播电视不能正常播放,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1.2感应雷的危害

感应雷也被称作雷电感应,或者是感应过电压,主要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形式。发生这种反应时,地面的物体会产生和雷电相反电极的电荷,物体如果是被雷击中,就会产生火花,导致爆炸、火灾等灾害。在城市的建筑中,广播电视塔属于较高的建筑,更加容易引发雷电电荷,对电视塔中间的设备产生影响,甚至爆炸。

1.3雷电侵入波的危害

无线发射装置 篇6

关键词: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传输网络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我国大中型城市的有线电视主要是以同轴电缆与光纤为主要媒介来进行电视信号传输的,但对于偏远的山村地区来说,要大规模地进行电缆和光纤的铺设是不现实的,而数字电视無线发射系统则恰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标准的方案进行研究,并综合不同国家的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技术方案,对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技术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不同国家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技术方案

目前,国际上对于数字电视的无线发射系统具有三大标准,即美国的ATSC8-VSB标准、欧洲的DVB-T标准以及日本的ISDB-T标准,下文就上述技术标准的特点与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美国的ARSC8-VSB标准的主要特点为:系统的功率峰均比较低、而频谱效率较高、不支持移动接收和传输波的性质为单载波等。将该标准应用于地面数字无线发射系统时,可以在频率为6MHZ的情况下,实现较高质量的音频与视频的传播。另外,该标准对数字同步信号的引用还可以对时钟信道的编码进行纠错和保护,从而保证相关音频与视频传入的实时性[1]。

欧洲的DVB-T标准的主要特点为:抗多径干扰能力较强、可以进行移动接收并组成单频网、系统可以分层。由于基于该标准下的无线发射系统内含有大量的导频信号,且导频信号被有序穿插到系统数据当中,因此,该标准不仅可以完成系统同步与信道估计。同时,还可以对时钟信道进行调整并恢复相关载波信号,进而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基于该标准下的无线传输系统通常与保护间隔技术共同使用,所以应用该系统在进行数字电视无线传输时可以较好地实现抗多径干扰的功能,并提高系统移动接收的实测性[2]。

日本的ISDB-T标准不仅具有强化系统移动接收信号的特点,而且还具有频谱分段传输的相关功能,该标准可以根据窄带接受与分层同时实现系统的移动接收、固定接收与便携接收,提高了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的工作效率。ISDB-T标准与其他标准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系统运用分层传输与部分传输进行交织深度的引用,从而增加了频道转换对双向业务的延时影响[3]。

二、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标准现状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标准主要分为三部分,即清华大学所设计的DMB-T方案、中国广播科学研究院设计的CDTB-T方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的ADTB-T方案。在上述的三种无线发射系统的技术方案中,尤以清华大学的DMB-T方案效果最为突出,此方案通过采用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无线发射系统的数据检测与信道估计工作分隔开来,并使二者分别进行信号的检测工作,从而使数字信号达到最佳的发射和接收效果。另一方面,由于DMB-T所采用的OFDT的调制方式具有频谱效率较高且抗多径干扰能力较强的特点,所以,与现有的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技术方案相比,DMB-T对数字信号的处理更具优势,且可以较好地满足我国农村等偏远地区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的技术要求[4]。

三、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技术方案的具体分析

(一)无线发射系统的前端部分

对无线发射系统前端部分的技术要求主要是为了使系统可以顺利完成对节目的制作、编辑、码流复用以及音频视频的编码工作等。系统的前端部分主要采用的设备主要有数据协议处理与打包机、数字音视频码流服务器、码流发生器、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单频网适配器和音视频播出控制软件等。数据协议处理和打包机通过对卫星传输信道所发射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与整理,将其送入数字音视频码流服务器中,通过码流服务器对其进行解码转换,再将其送入单品网适配器中,通过单频网适配器对符合播放要求的音视频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将相关视频和音频通过播出控制软件送入系统传输网络。

(二)传输网络

无线发射系统传输网络的技术要求是:通过传输信道使系统前端部分的数字电视码流分布到各个数字基站的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中,并完成对电视码流的同步与恢复。传输网络中单频网同步系统上的单频网适配器是完成上述工作的核心设备,主要由接收网络适配器、总网络适配器和网络分配器共同组成。其具体的设计原理为:音视频信号经前端传入后,进入系统传输网络,经过单品网适配器为其提供标准的播放时间和传输频率,使相关音视频信号进入系统的发射系统。

(三)发射系统的设计方案

发射系统的技术要求为:将传输网络所输入的码流进行同步传输和变频,并通过将信号进行合成、调制和放大等工作,将信号滤波传输到卫星天线上,从而使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可以以地面为基础进行数字信号的无线发射。发射系统中所涉及到的设备包括了同步钟源全球定位接收机、数字电视发射机以及缝隙发射天线等。其方案的具体设计原理为: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数字电视发射机将传输网络中的码流进行干扰处理和调制,并将码流的传输功率进行放大后,利用卫星天线将相关数字信号向空中发射,从而增加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发射信号的覆盖面积。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的标准进行分析,并结合现阶段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的相关标准,从系统前端、传输网络以及发射和接收系统的设计方面,对我国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的技术方案展开了具体研究。可见,未来加强对我国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技术方案的研究力度,对于促进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军.广播电视发射塔周围电磁环境预测与测量[D].郑州大学,2013.

[2]刘向阳.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场强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3.

[3]任飞.智能电视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冷继南.数字电视国标核心模块优化与下一代演进标准的相关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 篇7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已经成为我国最常用的广播电视现代化传播体系手段之一。随着电子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地面电视广播技术成处从标清到高清、模拟到数字同播及转变的过渡阶段。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是通过发射站、天线塔等相关构筑物设备发射无线电波, 而电视用户则通过安天线, 接受无线电波的电视信号, 收看电视节目。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了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发射系统以及电源配置等设备。

前端系统包括了数字电视点播的编码、SFN适配、复用器以及信号同步基准生成等等, 其中, 复用器是前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放置在前端系统中关键部位, 整个系统的稳定文星对复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比较强。而传输系统包括了数字微波和SDH网络 (光纤传输系统) 。地面无线数字发射系统就是通过这一系统传输数字电视码流到发射系统的, 同时还可以完成数字电视码流的恢复和同步工作, 但是要注意的是, 发射系统和系统前端并不在同一个地方, 我国一般把发射系统设置在单频网的模式中。

最后, 就是发射系统。发射系统包含了系统的传输适配、发射机、天馈系统以及TS流接收设备等等。其中, 发射机的主要构成部件包括了功率放大器、输出滤波器、激励器、激励放大器、风冷系统等等。发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同步放大、调制、滤波、变频以及合成输入的数字电视码流。

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优点

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的需求和要求不断增长, 从而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和水平的提高。

一直发展至今, 我国广播电视的节目类型和数量和过去相比已经增加不少, 节目的播放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甚至可以二十四小时循环播放, 在不同时段播出不同类型的节目为人们服务。

这种播放方式能够满足人们群众的需求, 但是对于电视广播公司的管理工作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担和困难。在安排电视节目播放的时候, 需要确保整个系统在操作和运行过程中得到较高的安全保障。

在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中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而且还可以选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 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 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传统得到电视广播系统相比,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开放性以及前瞻性。

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广泛应用, 解放了人们观看电视节目的地点, 如今人们不仅能够在家里定点接收, 还可以车载移动接收, 在公共场合分众定点接收等等, 而人们观看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元化, 例如交通信息、电子股票、新闻与股票等等。得以可见,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广泛应用令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提高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并完善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管理体系

要构建并完善我国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管理体系,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有序进行。

首先, 如果需要在某些地区开始建设地面无线电视发射建设项目, 那么可以先通过年度招标的计划把全年的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建设及改造工程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分解, 选取合适的中标单位, 通过与施工单位和建筑公司进行全面的商讨, 让双方都能够明确建设和施工要求, 提前做好施工的准备, 方便调配人力物力, 制定可行的施工计划和目标。通过提前计划和分解, 能够便于改造工程的管理, 保证改造质量, 争取好的评价, 并获得更多的工程项目, 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其次, 就是要做好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和安全施工管理。由于这一建设工程在我国某部分地区的建设时间尚短, 所以对于某些新进的施工队伍来说, 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来完成工作, 并在建设项目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具有一定建设经验的施工队伍而言, 在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施工技术和知识结构两者之间的搭配, 科学、合理的搭配是确保改造质量的保证书。进行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建设施工的时候, 要严谨根据施工前制定的指导方案, 做好合理的施工规划和进度安排, 明确要求施工的各个环节的相关规定, 并严格把好检测验收关。

最后, 是大力的宣传相关改造知识, 积极鼓励建设当地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用户的支持与配合。把握好建设区域的施工协调工作, 让用户能够充分认识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在进行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可以合理利用已有的有线电视设备进行改造, 节省改造所需的材料, 降低改造成本。同时, 为了避免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建设的成本和工作量加大, 需要提前做好工程材料采购的工作。

3.2对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相关设备和构筑物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

对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相关设备和构筑物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 能够有效提高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检查和维修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对系统机房设备的维护、发射设备及相关仪器的检查, 以及对发射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

对于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中发射机的总输出功率和发射功率要定期进行检查, 测试发射机的输出频谱是否发生改变, 并对发射机的实际反射功率和输出功率进行测试和维护。把测试后所得的数据进行抄录和分析, 尤其是对于功放管的电流数据, 通过对比和分析, 对功放模块的相关设备和电源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维护, 并对设备中的电路板进行灰尘清理工作。

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 电路板的灰尘清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风道长期积聚灰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效率, 长久下来甚至还会对设备冷却系统中的某些部件、各种系统和模块中的晶体管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在进行灰尘清理工作的时候, 对于发射机, 激励放大器、激励器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 在检查的过程中, 应暂停被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一旦发现有损坏的零件和部件, 应立刻进行更换和维修, 才能够确保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稳定运行。

3.3提高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工作技能

由于某部分地区推广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时间尚短, 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 才能够让工作人员上岗工作。由于大部分的系统设备都需要进行接地工作, 所以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要注意接地电阻、主机与安全地的连接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导致系统的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出现危险。

四、结言

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得以在我国广泛应用, 主要是因为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其运行成本较低、停播率低、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等优点和特点, 同时, 还可以弥补优点数字电视定点接受电视信号的缺点, 让人们可以随心随地观看自己想要观看的电视节目和内同, 不仅能够挖掘更多的广播电视的潜在观众, 还可以积极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经济收益不断增长, 为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摘要: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电视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不仅是广播娱乐, 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科研管理等工作领域都能够随处可见电视技术的身影。当我国电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就已经成为常用的电视发射系统。本文将会对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 研究出提高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展系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数字发射机,功放

参考文献

[1]曾昭彤.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J].电子世界.2014 (10)

[2]张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3 (07)

[3]罗蕴军.廖庆龙.浅析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J].2015 (08)

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设计探讨 篇8

1 广播电视无线监控系统概述

1.1 主要故障点概述

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系统之中,因为发射机在一段时间之中处于一种高频度、高温度的工作状态中,所以,其出现故障的概率以及次数就比较多,而这也是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故障点。因此,需要有效控制发射机的故障率,保证发射机运行的安全以及可靠性。对于广播电视工作人员来说,通常他们都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承受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难免就会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疏忽导致出现操作出现失误,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一,比较难对故障做出行之有效处理。发射机出现故障的原因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所以,目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广播电视无线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行之有效改善以及提升。

1.2 构建无线监控系统

当前,无线发射网络监控系统其在广播电视部门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此系统可以有效监控发射机参数以及其工作状态,同时也可以把系统中的每一个设备实际情况同资料及时完整进行打印。与此同时,此系统还有着故障跟踪和记录的功能等,一旦设备故障高出预设值,那么系统就会自行启动报警装置,发出预警信号。同时,此系统还可以对每一个设备运行停止的时间进行较为详尽的记录,并对系统中每一个设备的重要数据一起参数值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

2 设计无线发射监控系统

2.1 广播电视无线监控系统的相关设计原则

广播电视无线监控系统中,首先应该保证这个个系统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要实现该目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一个电视节目的安全播放是使用无线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那么就可以保证发射机系统以及控制的稳定运行;其次,是可操作性,一个简单的操作流程则是每一个设计应该具备特点,因为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该设计出适应各种计算机操作水平的监控系统。

2.2 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设计

通常来说无线监控功能系统主要有4个方面构成:图形文件转换、右键菜单设计、设计工具棒以及系统界面设计。

首先,设计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界面以及转换图形文件,设计的无线的发射监控系统界面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浏览器界面、MDI界面的数据库。流程图以及界面,一般应该点击“视图”功能,然后开始在以上的界面之间进行切换,在切换这些界面之时,要求第一时间激活与之相应的工具栏以及菜单栏等选项,而这些选项可以用在操作的对应界面之上。转换图形文件通常包括有转换文件内容以及对文件结构的描述。

其次,对事项进行发布设计,我们通常可以第一时间查看在任何一个时间段之中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相关问题,通常来说,历史事项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操作事项、系统事项以及事项参数等3种类型。如果客户需要对历史事项界面进行查询,可以查询无线发射监控系统事项的具体数目以及相关详细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通信无线监控系统进行发送,将其显示到客户端中,利用WEB的形式来发布。

再次,在监控系统中,需要设计工具棒。我们在浏览图形的过程中,工具棒可以实现图形的缩放以及还原,也可以点击实时监控系统的报表索引、监控系统事项以及注销当前用户等按钮,如此就可以实现与之相应的不同功能。

最后,设计右键菜单。我们在浏览界面图之时,在图中一般会有每一个设备出现,而用户就可以通过检查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设备的目前的状态,同时也可以有效实现对这些设备的遥控,修改以及查看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设备目前的状态。

3结语

在时代发展的推进之下,当前的计算技术水平以及软硬件水平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了可以较好地应用以及改进无线发射监控系统,有效完善系统的功能,可以较好地检测无线发射机系统的故障,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传输,应该在实际中不断完善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设计工作,促进其较好地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与此同时,在广播电视单位中需要使用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以及构建良好的无线发射监控系统,以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运行的稳定性,推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论述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蔡伟,文迎峰.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设计探讨[J].电子世界,2012(11).

[2]徐明一.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9.

无线发射台站如何做好安全播出 篇9

关键词:发射机,安全播出,制度

1 平稳的供电系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目前, 发射机根据射频功率放大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电真空器件型, 这种发射机使用的是高压、风冷或水冷方式, 特点是单管发射功率大, 电路构成简单, 缺点是寿命限制、发射能力下降。另一种是固态发射机, 采用多个半导体管构成射频功率放大模块, 放大后进行功率合成。特点是采用并联放大形式, 单只管子或模块故障对于整个发射机的功率和线性影响不大, 工作电压低, 缺点是对工作环境要求比较高。目前我台采用的都是固态发射机。

固态发射机对于电源的稳定性和防雷要求都有较高要求, 我机房有双路380V动力电, 配电盘有互投装置可以保证机房不断电, 但是由于外网电力故障而引起的主备路电互相倒换, 却容易使固态发射机及其他设备损坏, 这种情况是我机房不可控的, 每年都会出现几次, 所以我们在建立高标准配电柜的同时, 又加装了UPS系统, 这样确保了在外电网波动情况下机房电压平稳, 就不会对发射机部件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在防雷上我们也做了很大的努力, 在输入端加装了避雷器, 在机房入口将馈线接地。接地的同时, 防止由于多点接地造成的地电位不同所形成的跨步电压, 避免了分散的、独立的接地方式, 将主要的接地点的接地电阻降到最低, 确保足够的接地面积。同时, 我机房防雷接地线接入大厦的防雷接地系统, 大厦的防雷接地系统每年都会进行检测, 确保指标符合国家防雷标准。我机房位于大厦十八层 (大厦高共十九层) , 在十九层平台有我台的多部卫星天线, 十多年来我机房设备未发生过雷击事故。

2 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必要的技术保障

因暑期的特殊性, 对于秦皇岛来说安全播出更是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安装了电脑播控系统和制定了严谨的安全操作规范。

电脑播控系统, 从值班室的几台电脑联接到每个发射机, 检测着每台发射机的运行指标, 如有故障会及时报警, 能及时的对故障做出处理。自动开关机系统对每台发射机的开关机时间进行设定, 控制机器的开关时间, 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时间和能耗, 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能源, 并延长了发射机的使用寿命。对于播出质量, 我们采取的是多画面监测, 使值班员能一下子看到多套节目的播出情况, 并且对出现问题的节目监听、监看, 及时作出处理。

对于安全播出的信号源保障, 我们也做了很大的努力, 在使用微波作为主信号源的同时, 我们还使用卫星和网络信号源作为备用信号, 一旦微波信号因大风、大雾、雨雪等天气原因中断时, 能及时启用备用信号源, 保障节目不间断高质量的播出, 在受到外界不法信号干扰时, 也能及时做到切换。播出发射机我们安装了主备机系统, 有的采用一主一备方式, 有的采用N+1备份方式, 当主发射机不能正常工作时, 立即开启备用发射机, 确保了节目正常不间断播出。

3 严格的操作规范降低人为事故的发生

3.1 节目正式播出前15-30分钟检查各路电视、调频信号是否正常, 如果有问题, 及时查找原因, 进行处理。

3.2 按规定时间开关机, 虽有自动开关机控制系统, 但开机后, 值班员必须去确认发射机开机并且播出信号正常。

关机要求和开机一样。

3.3 发射机平时处于自动开关机状态, 特殊情况使用手动开关机方式。

3.4 多路信号源使用原则, 从安全性考虑首选微波信号源, 其次是卫星和网络信号。

3.5 给控制桌、发射机和其他设备清洁时, 注意不要碰表面开关, 以免引起设备工作状态改变。

3.6 当正在工作的发射机出现故障, 不能维持播出而又不能立

即排除故障时, 应立即倒换备机。倒换备机步骤如下:

(1) 把备机输入信号连接正确。把故障机的信号用信号线直接连至备机输入端口。

(2) 开启备机主电源。

(3) 待激励器启动后立即进入操作状态, 把激励器功率输出关掉。

(4) 调整激励器的频率、功率、单声、立体声等参数。

(5) 把激励器的输出打开。

(6) 退出激励器的操作状态。

(7) 查看各状态指示, 监听、监看发射信号是否正常。

在重要的播出期间, 我们做好层层动员, 严明纪律要求,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到安全优质的播出。播出前对设备进行高标准的全面检修, 确保各种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 认真执行检修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安全优质的播出, 每周二下午都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 保障设备的运行正常。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保证机器的甲级指标。检修通常采用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四种。

4.1 周检时清洁风扇滤网, 对发射机进行除尘处理, 记录开机时运行数据和电压、电流等数据。

清洁发射机的小风扇, 并观察其运转情况。检查机房通风系统是否正常, 以及制冷空调是否运转正常。

4.2 月检时检查每个功放器的电压和各级电流是否正常。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测试, 如果超出要求, 应进行调整。

4.3 季检主要检查所有电源连接是否有松动, 如有松动立即接好。

交流继电器接点是否有烧灼痕迹, 如有, 用细砂纸磨平。风机是否运转平稳, 有无异常响动。

4.4 年检时对发射机进行全面的清洁;

检查线槽内所有电缆是否正常, 是否有外皮和线芯损坏, 做好防水、防鼠的措施;校正同轴馈管的平整度, 连接如有松动要立即紧固;检查所有连接插件的连接情况;风机的运转是否正常, 制冷系统电机是否正常;检查发射机的接地情况, 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数值;对发射机备件储存情况进行检查, 如有消耗需及时补充。

5 设备故障分析会使技术人员增加经验提高维修水平

现在我们虽然采用的都是固态发射机, 但是由于发射机生产厂家不同, 导致设备的型号有所不同, 在进行具体维护时会有一定差别。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设备维护卡片, 保障各个发射设备长期稳定的运行。当设备出现故障时, 实现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播出, 然后对故障设备进行检测维修, 设备修好后, 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备日后查看。同时, 要召开技术人员设备故障分析会, 把故障分析清楚、透彻, 这样可以快速地增加技术人员的经验, 提高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 相当于节约了时间和资金。

6 总结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与安全播出 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安全播出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 通过无线发射的信息化方式提供出“不间断、高质量、既稳定、又经济”的用户服务。设备安全与否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是否能够安全播出是至关重要的。

一、供电系统平稳工作是基础保障

我国现有发射机的分类主要依据射频功率放大器来区别: (1) 电真空器件型, 它是利用高压、水冷以及风冷三种方式, 主要的特点是单管的发射功率较大, 电路结构较简单, 但是寿命短, 具有的发射能力低; (2) 固态发射机, 射频功率的放大模块主要运用多个半导体管所构成, 通过放大而合成功率, 特点是并联的放大形式, 如果单管发生故障, 不会让整个发射机的线性和功率出现影响, 工作运行时电压较低。因而多数采用固态发射机。

固态发射机对防雷以及电源方面要求很高, 机房中多数配置着双路电源, 在配电盘上加设互投装置, 这样可以避免机房出现断电故障, 如果外网发生电力故障而倒换电路, 很容易造成发射机或者别的设备出现损坏, 因而在加设了高标准的配电柜时, 还应该加装上UPS系统, 可以保障在外电网出现问题时, 机房的电压还能够平稳运行, 减少设备的损坏。

二、计算机监控系统是技术保障

电脑播控系统可以将多台电脑直接关联到相应的发射机上, 随时检测运行指标, 如果有事故或者故障出现可以及时报警, 并且快速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正确的处理。设置好的自动开关机系统可以帮助每台发射机设定合理的开关机时间, 设备的开关时间有效的控制能够减少人工, 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避免能源的浪费, 一定程度上提升发射机的寿命。节目播出时选用多画面方式进行监测, 值班人员可以同时查看多个节目播出的状况, 及时监测、监查、监听, 根据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处理。

保障信号源能够安全播出, 首先要采用微波信号, 同时要利用网络信号源跟卫星来做后备, 如果微波信号因为天气原因出现状况而中断, 可以及时的将备用信号源启用, 这样就可以保证节目不会中断, 就算是外界出现了不法的信号滋扰, 也可以将信号源及时的切换。

三、操作要严格规范, 避免人为造成事故

1. 在节目播出之前的半个小时, 应该检查各调频、

电视信号的状况, 发现问题应该马上找出原因并且及时处理。

2. 系统就算是设定了自动开关机时间,

值班人员还是应该确认好发射机的状况, 播出的信号是否正常, 自动关机后也应该检查设备是否真的关好机, 避免资源的浪费。

3. 发射机不用时应该保持自动开关机的状态, 只有出现特殊状况时才需要手动方式开关机。

4. 首先应该选用微博信号源为主, 其次采用网络信号

或者卫星。

5. 清洁设备、发射机和控制台时, 千万避免触碰开关, 能够避免工作状态的更改。

6. 如果发射机工作的时候发生了故障, 不可以播出节目并且故障也无法马上排除, 应该先更换到备机上。

四、检修制度要认真执行减少安全隐患

节目要确保优质安全的播出, 定时定期的检修设备, 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避免发生故障。通常检修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 周检时应该对风扇滤网做清洁,

发射机要及时除尘, 开机后要将电压、电流和运行数据详细记录。将发射机中的小风扇清理干净, 并且详细观察运转状况。机房中的通风、制冷系统要检查清楚。

2. 月检时将每个功放器上的电流和电压检查清楚是否

正常, 发射机上的所有技术指标都要进行测试, 如有超出标准的, 要及时的调整。

3. 季检时要检查所有的电源连接是否良好,

要是连接不好就要及时纠正。检查交流继电器的接点位置有没有出现烧灼的痕迹, 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 应该及时磨平。检查风机的运转是否正常、平稳, 响动是否异常。

4. 年检要将发射机全面性的清洁;

查看线槽中的电缆是否都保持正常, 有线芯和外皮是否出现损坏, 做好防鼠和防水的措施;同轴馈管的平整度要及时校正, 如果发生连接松动应该立即加固;所有的连接插件要检查连接状况;风机是否正常运转, 制冷电机是否正常运转;发射机应该检查接地状况, 保证电阻值满足接地要求;检查发射机储存的备件状况, 要是已经有消耗应该马上做出补充。

五、分析设备故障提升维修水平

固态发射机因为生产厂家不一样, 所以会有多个不同的设备型号, 检修维护时具体的操作是不一样的。因而检修时应该根据设备的实际状况, 针对性的制定出不一样的设备维护卡片, 这样每个发射机都能够保障长期稳定正常的运行。如果设备发生故障, 应该及时的采取应急措施保障节目正常播出, 方便故障设备进行及时检测维修, 把设备维修完, 要做出详细的故障处理记录, 方便日后进行查看参考。处理完善后应该将技术人员集中起来对故障设备召开分析会, 将故障原因分析清楚了解透彻, 有效的提升技术人员的检修经验, 提升专业水平, 减少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刘继光、苗勃、李晓鸣、赵翮.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自动化及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思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年 (6) 期

[2]胡传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改造工程建设体会[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年 (9) 期

[3]朱艳松.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分析实现[J].《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 (6) 期

中波广播无线发射系统的安全播出 篇11

1 中波广播无线发射系统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台对于党的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主流媒体,广播电视台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党在宣传的时候,任何方案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广播电视台的辅助。因此,广播电视台在播出的时候,一定确保其安全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广播电视台的安全播出不仅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广电部门的每个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广播宣传的重要作用,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使广播播出经济高效。广播电视台无线发射的核心工作便是安全播出。安全播出诠释了整个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过程和技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安全播出就是一种安全传播发射,在播出的整个过程之中,其安全播出的最低要求是禁止停播,保证质量和播出信号的安全准确。

2 中波无线发射系统安全播出的措施

2.1 完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广播的安全播出,其前提条件是规章制度必须要科学合理。因此,规章制度在广播的安全播出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相对应的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具体来讲,需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值班制度、交班制度、机房的管理制度、用电情况制度等。另外,还需明确责任,如值班期间的要求和内容以及纪律等,具体化用电规范,做好信息数据的查询,对事故报告期间应该注意的原则和问题进行明确规范,按照管理的相关程序,做好每一个环节工作,确保中波广播播出过程之中的网络通畅。

2.2 构建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对于中波广播的安全播出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降低停播的次数,还可以避免广播错误播出情况的发生。因此,相应的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容易出现播出事故的环节,完善应急方案,从而使播放工作安全、快捷,在播出之中遇到的问题和预案之中遇到的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完整的分析,然后对其进行修正并且完善。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操作熟练的操作工进行培训,让其熟悉掌握应急方案,从而有效处理突发的紧急情况,确保中波广播在播出的过程之中,不会出现安全性的问题。

2.3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广播节目播出的过程之中,其设备的维护和操作都需要工作人员来解决,因此,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对中波广播的安全播出起着决定性作用。广播单位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学习,加强思政教育,从而提高其思政意识,培养其高度责任感意识,加强工作之中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学习新技术和新技能,从而全面地提高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促进广播事业的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2.4 完善可靠的系统配置

中波广播在安全播出的过程之中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系统设备方面的配置。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的五个方面来进行操作。第一,天馈线系统。天线地网和天调网络构成了整个天馈线系统。匹配馈线和天线,促使其形成高频率波,为节目的传输做好铺垫,从而加强中长波发射过程之中的稳定性。在天调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安装的准确性。中长波在传输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传播介质是地波,在天线底部铺设铜网,从而帮助电流减少损耗,加强天线传播的有效性能。第二,配电线系统。控制广播播出过程之中的变压器和断路器以及传输线路的频率,避免超负荷的发生,两路供给型外电是发射台必须要进行配备的设备。第三,接地系统。接地系统之中所包含的部件有低高频接地、电源接地等,它所包含的这些部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接地的电阻数值也比较偏小。第四,冷却和防尘方面的系统,在环境和温度上面,中长波的发射器要求非常高,所以,工作人员要及时控制中长波周围发射的环境和温度,配备冷却和防尘系统。第五,防雷系统,发射台需要做好防雷工作,完善防雷系统,具体要求是安装放电设置,在天线的输入端口放置电感线圈,在配电室防止石墨质地的配电球,在电源的线路之中安装防雷器,在变压器的高压区域的进线位置安装避雷器。

3 结语

本文对中波广播无线发射系统的安全播出做了详细的探讨,阐述了中波广播无线发射系统安全播出的重要性;其次,提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构建应急方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可靠的系统配置措施,保障中波广播无线发射的安全性。

摘要:中波广播无线发射工作之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安全播出。本文对中波广播无线发射系统的安全播出及中波广播进行安全发射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保障发射的质量、加强中波广播无线发射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系统,安全播出

参考文献

[1]关涛.浅谈如何做好安全播出工作及对安全播出工作的认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上一篇:电源项目下一篇:初中化学中的导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