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2024-09-21

招商引资(通用12篇)

招商引资 篇1

1 招商引资成效

2011年1~10月份, 全县招商引资项目数共182个, 总投资531亿元, 注册资本86.6亿元。特别是2011年7月份以来, 全县新引进项目数80个, 总投资311亿元, 注册资本48.9亿元。这些项目呈“四个多”特点:一是大项目多, 上亿元的项目43个, 上10亿元的项目有18个, 如德合机械项目、中达光电项目、凯迪生物质能源项目等;二是工业项目多, 工业项目有76个, 占项目数比重达41.8%;三是好项目多, 如国绿太阳能项目、永合溢电子科技项目、信宏安防项目、永康数控科技项目、精密无缝钢管项目等, 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 且符合南靖发展规划并且易于形成产业链。四是成熟的项目多, 已经注册的项目有90个, 占项目数49.5%, 总投资107.4亿元, 注册资本13亿元 (其中外资项目16个, 总投资1.6亿美元, 注册外资5263万美元) 。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一是创新招商方式, 变“全民招商”为“专职招商”。在去年的经验基础上, 继续落实“镇 (区) 打前站、分管领导具体谈判、主要领导亲自决策”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成立招商办, 从各镇 (区) 抽调精干人员, 在人员、经费、配置上给予保障, 派出三个招商组, 主攻广东、厦门、泉州地区, 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工作, 实现专职招商。招商方式呈现多样化:首先利用网络平台, 通过专职招商网络--福建国际投资促进网, 发布招商信息, 并在“极速中国”网站建立“中国南靖招商网”;其次是利用邮政商函平台, 依托各地邮政投递平台, 有选择地对注册500万元以上的电子、机械、印刷包装企业老板开展邮寄宣传材料工作。通过邮寄或夹报的方式发放30000多份宣传材料, 扩大南靖在泉州、深圳等地的影响力;第三是利用开发区平台。携带宣传资料有选择地逐地拜访各开发区、工业区的企业, 发放招商简介, 对南靖的投资环境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此外, 驻厦门组还在厦门至上海的动车专刊刊登整版彩色招商广告, 有力地宣传了南靖县的区位优势、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 为下一阶段招商工作打开局面。

二是锁定招商区域, 变“四处出击”为“区域作战”。各镇 (区) 和县直单位要把招商区域重点锁定在厦门、泉州和台湾三个发达地区, 主动推介招商。除此之外, 各招商组在撒网布局的同时, 还要根据各自亲友反馈的信息, 对有意向的客户登门拜访, 上门推介, 先后上门拜访客户326人。

三是拓宽招商思路, 变“引企业”为“招产业”。主攻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造纸包装三大支柱产业, 培育壮大机械冶炼、建材化工、新能源三大重点产业。积极推进机械产业招商, 以南冠机械为龙头, 加强与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同业行业协会联系, 有力推进多边技术合作。今年来, 台湾、日本等地机械行业企业多次到南靖县参观考察, 洽谈合作。同时, 经过努力, 闽东机电协会一行20多家企业多次深入南靖县实地考察, 目前正在洽谈合作事宜。

四是拓展招商渠道, 变“以新客户为主”为“新老客户兼顾”。把“外出找客商, 回乡走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策略之一。实现以老带新, 以新结新, 拓展了客户群, 增加了招商引资信息量。同时, 还要结合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增资扩产。今年来, 全县就有比尔杰、永裕隆五金等4家公司增资扩产。

2.2 发挥优势, 推动靖台产业对接

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抓紧编制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方案, 实行征地、用地月报制度。其中, 靖城高新区要确保每月存量“熟地”1000亩以上。丰田项目区要确保每月存量“熟地”500亩以上。其他项目区也要有一定的存量土地, 保证项目用地。加强与省、市上级部门的联系, 重新调整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凌项目区、丰田项目区的分工和定位, 着手园区扩区申报工作, 引导县内企业加强与台湾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 着力构筑台商投资密集区、台湾农民创业园、靖台农业合作示范区等对接平台。

二是修编完善对接项目。组织编制《对台产业对接方案》, 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以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项目为重点。按照“五园一基地”的工业产业布局, 结合台湾通讯、信息、消费电子等十大产业的转移趋势, 编制一批与台湾相关产业的对接项目。

三是加强靖台沟通联系。2011年5月份, 南靖县组织相关部门登台宣传、推介南靖, 招引项目, 进一步提升了南靖的知名度。主动邀请台湾重点企业、协会、知名人士做客南靖, 考察南靖, 投资南靖。鼓励台商投资机械、电子、食品深加工等行业。2011年以来, 先后邀请了台湾机械工业同会、台湾中小企业协会等协会或组织6批次82人到南靖县参观考察。

四是落实涉外涉台优惠政策。协调有关部门, 不折不扣地落实已出台的各种涉外涉台优惠政策, 特别是“工业40条”和“旅游20条”的优惠措施。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 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台商前来观光考察、兴业投资。

2.3 多措并举, 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一是千方百计服务企业。采取每月走访或电话沟通的形式, 及时发现、梳理反馈问题,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如, 协调供电部门, 解决御品茶叶、亚细亚等企业用电问题;协调有关部门, 帮助企业办理土地税返还;协调市交警部门, 帮助台商考取大陆驾照;协调医保部门, 解决台商及外资企业员工医保、社保问题等。同时, 联合劳动保障部门, 解决企业用工紧缺问题。通过多方努力, 促成漳州师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到泰峰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和钰丰乐器有限公司见习, 并签订长期的教育交流、学术研讨、就业等合作协议, 目前已有5位应届毕业生到泰峰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工作。

二是加大项目跟踪推进力度。重视服务窗口的建设, 把14个审核、审批事项全部下放进驻行政服务中心, 坚持“有限窗口、无限服务”的宗旨, 充分授权给予服务窗口直接办理, 敢于先行先试采取“容缺受理”, 积极抓好“帮助办”、“灵活办”、“指导办”和“节假日预约服务”, 简化了审批程序,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如, 为力促万利陶瓷太阳能项目能够早日落户, 县外经局领导多次登门拜访集团公司老总, 接连几次就双方合作事宜与客商进行坦承的沟通, 赢得老板的信任, 促使这个总投达12亿的项目于2010年8月签订合同, 2011年4月份就投产、6月份在韩国成功上市。中心重建以来, 县外经局派驻中心窗口在评比中多次获得红旗窗口称号, 派驻人员也多次被评为月份先进个人和年度优秀审批员。为确保招商引资实效, 还联合县效督办对2010年以来招商洽谈、签约的项目进行督查、通报, 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到资。

三是维护安定稳定。积极、妥善处理外资企业来信来访案件, 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联合消防、安监局等部门认真做好企业安检及节假日安保工作, 全县外资企业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在防抗台风过程中, 加强与企业联系, 及时组织人员深入企业指导防洪排涝工作, 准确上报灾情, 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企业的损失。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少。目前南靖县劳动密集型项目较多, 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少, 制约南靖县的高新企业发展。二是大企业、大项目少, 产业带动效应不强。招商引资项目中大项目比重低, 并且以基础产业为主, 产业带动效应的大型制造企业少。三是招商用地相对紧张。目前全县可用存量土地不多, 特别是高新区能提供“六通一平”的土地已基本用完, 无法满足新项目的用地需求。

4 下一步主要工作打算

4.1 营造浓厚氛围, 激发创业热情

一是造浓招商氛围。带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协同乡镇、科局开展招商,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把招商项目促成做大。要积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招商, 落实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的奖励, 鼓励激发干部群众的招商热情, 编织招商网络, 使招商引资工作辐射到全省、全国, 乃至国外更多的地方。

二是严格奖惩、重奖重罚。不断补充完善《招商引资考评实施细则》, 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实效”, 重点考核项目的工商注册和落地, 避免“项目多、落地少”现象的存在;在考核形式上突出“量化”, 用数据和现场说话, 避免随意性;在考评分数的设置上突出“重点”, 突出工业、突出外资、突出大项目、突出投建, 使考评更具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2 创新招商方式, 拓宽引资渠道

一是突出专业招商。要在保持镇 (区) 、科局为招商主体的同时, 充分发挥南靖县招商引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认真做好客商的邀请、接洽、谈判、对接等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招商办的职能作用。在经费上提供保障, 以招商办为中心, 敦促各镇 (区) 、科局敢于出击、主动登门拜访, 走遍千商万企, 广邀客户来南靖考察、投资、兴业。

4.3 优化服务环境, 力促项目投建

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全力以赴做好后招商工作, 力促招来的项目早报批、早动工、早达产。

一是强化招商项目跟办、促报批。重视服务窗口的建设, 充分授权发挥服务窗口作用, 先行先试采取“容缺受理”, 实施“手续齐全即时办、资料不齐指导办、急需项目加快办、特殊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督促办”的措施, 确实做到简化审批程序、规范管理服务, 实现审批程序最简、时限最短, 效率最高之目的。

二是强化招商项目督办、促落地。继续联合县效督办加强对各镇 (区) 已注册项目的督查力度, 每季度通报一次项目落地进展情况, 督促其早日投建。要求各镇 (区) 派专职干部对引进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进, 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督促项目早日投建, 早日达产。

三是兑现优惠政策、促投建。落实已出台的《南靖县关于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南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对《意见》中涉及耕地占用税、企业使用税、森林植被恢复费、土地出让、标准厂房租金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要及时兑现, 促进项目的投建。

四是建立部门联席制度。由分管领导牵头, 每月召开各相关责任部门、镇区领导参加招商联席会, 现场解决各单位项目引办、投建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以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为新起点, 树立全局观念、发展观念, 既要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又要严格要求, 查漏补缺, 积极探索创新,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既要事前服务, 又要主动走访企业做好事后服务, 深入企业, 做好亲商、安商工作, 为南靖经济创造更多的机遇, 塑造更多的优势。

招商引资 篇2

合肥市招商局2001年组建,同时将市外资办和市经协办并入市招商局,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全市外资、经协、外企服务与招商工作。全局现有25人,职数一正三副,内设7个科室;下辖浙江、深圳招商办事处。

2003年,合肥市招商引资总量就突破百亿元,05、06、07三年,全市招商引资总量先后跨越2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台阶,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先后越过4亿美元、7亿美元、10亿美元。2008年实际招商引资总量达782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2009年,根据合肥市各单位、部门自报汇总,全市按确保目标980亿元、争取目标1037亿元(其中外资目标为13亿美元)下达目标任务。今年1-5月份已完成内资257.55亿元,同比增长43.4%。

一、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理念。

2005年开始,合肥市委、市政府就针对其市情,按抓招商引资——促进发展——发展再促进引资的工作思路。合肥市高层重视招商引资,用招商引资带动观念变化,用观念变化推动各级干部抓发展的激情,用发展的激情掀起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把国家资金、民众创业、市场融资和招商引资都作为建设的来源。确立了“三大推进”(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和“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在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理 1 念。从改革创新着手,抓招商引资的机制体制建设。用开放的理念引导全民参与,用环境建设、组织保证和具体方式相促进的方法来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战略举措,每年年初召开全市性的招商引资工作“千人大会”,总结表彰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二是每个月市委常委听取各单位招商汇报,通报各县区、开发园区和市直各招商小组完成招商引资情况。三是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主动带头认领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市委书记、市长、其他副地级以上干部分别按每年5000万元(引进注册3家企业)、4000万元(引进注册3家企业)、3000万元(引进注册2家企业)下达任务。形成了全市上下抓投资、抢招商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2005年起,合肥市市委常委会每月专门听取一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专题汇报会。数据只按县区统计,统计局汇总,市招商局审核,分清部门引进数据,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招商引资动态,包括到位资金、大项目引进和开工、工业招商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部署。从08年开始,每月召开一次全市招商局长月度工作联席会,每季度由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一次全市招商局长工作联席(扩大)会,建立招商动态周报和重大招商活动月报制度;完善每月招商引资通报制度,及时掌握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地域、产业分布情况,修订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评价办法,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激励机 2 制。同时建立招商引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对沿海地区及主要城市投资合肥市的产业、项目、资金等统计。

四、完善招商网络,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招商小组建设。2005年底,合肥市首批招商小组成立并出征,至2009年,先后组建了六批2500个招商小组6000多人招商小组。招商小组由派出单位管理,但必须定期向市招商局报告工作情况。在第四批招商小组组建开始,就强调各单位“一把手”要担任招商小组组长,对本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负总责。招商小组每月必须有15天在外,按分配的专业招商方向招商。每个小组每年招商任务是3000万元人民币或300万美元,以引进工业项目系数为1作为基本标准,按不同产业进行折算,高科技项目系数为1.2,现代服务业系数0.75,其他项目系数为0.6。目标考核实行百分制,30分由县区和各单位自评,70分由市委组织部和招商局测评。每个小组每年5万元,其中年初给2万元,年终考核经确认完成任务的兑现3万元。市委对招商小组成员符合党政干部任用条例、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优先予以重用。

二是充分发挥驻外联络处的作用。市及各县区、开发区在健全招商机构的基础上,明确驻外联络处和办事处的主要职能,充分发挥其与驻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同乡会和中介机构等的沟通协调优势,大力整合当地招商资源,每个联络处两年招商任务1亿元,每年工作经费20万元。根据境内投资新趋势,有针对性地组建了驻厦门、东莞、昆山、威海、杭州、西安、大连、长沙8个驻外 3 联络处(该联络处为社会公开选聘的3——5人组成)归市招商局管理,专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将原市政府驻浙江办事处、深圳和广州合并的办事处划归招商局代管,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五、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有效地招商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领导招商、会展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上门招商、网络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配套招商、驻点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二是积极探索与境内外商会,与县区、开发区以及与中介机构联合举办招商推介会等形式。在认真组织部分有代表性的大型招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专题领域、具体项目的招商活动,实行小推介、大宣传。三是积极推行市领导带队招商,以落户部门或县区、开发区为主体,市招商部门配合的招商方式,突出高规格、多频次、更具体的招商活动。按照“人随事去,无事不去”的理念,每到一个具体地点,有项目落实需要单位才参与,任务落实后即返,不强调无事陪同。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减少了办事成本。三是四是在市领导的积极推动下,加强与境外、沿海发达地区的政府间的交流合作,以建立友好城市、友好园区以及成立园中园的形式,积极承接新一轮沿海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无缝对接。

六、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招商

围绕家电、电子、汽车、新技术推广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双轮驱动“战略,注重把相关扶持政策与项目专项、前期工作经费补助组织起来运用,在重视引资 4 数量的同时,把项目的引进、落地、开工和投产作为评判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工业围绕八大重点产业,狠抓工业项目特别是大项目、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引进,注重国企改制推进过程中的招商,注重重大项目的建设。现代服务业围绕13个重点领域,积极推介相关项目。区域上,坚持境外以东南亚、韩国、日本、北美特别是美国为重点,提出电子盯广东,家电盯珠海,汽车盯意大利。境内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浙沿海地区为重点,积极加强与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及周边城市的交流。

七、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2006年,合肥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公开承诺制、缺席默认制、全程代理代办帮办制、外来投资人员“绿卡”制等各项制度。出台了优化环境“四条禁令”、“三项制度”。市行政中心通过“四堂会审”,压缩行政审批项目,推进审批制度创新。在全市外来投资者和有知名度的人士中选聘了110名招商顾问,建立了首批投资发展环境企业监测制度并聘请百名监测点信息员。出台了《合肥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关于免收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的政策,免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等37项行政事业性,对涉及上缴省级以上部分的收费资金,由市、县区财政各按一半承担,市财政核实,按月结算。另外,先后制定出台了《合肥市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合肥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目标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合肥市引进外来资金奖励办法》、5 《合肥市投资政策》、《合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支持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及优惠政策。

八、注重项目推进落实

建立市领导联系重大招商项目制度,重点调度和督查。安排项目落户、开工、建设跟踪领衔责任制,市领导、落户县区、市直部门安排到每个项目中,每个项目有具体企业联系人和落户县区联系人,市领导定期抽查周进度、月进度;项目协调、合同规范统一。强化项目跟踪落实。坚持县区和开发园区项目落地情况每周一报制度,市督查、招商等有关部门对签约、开工项目进度进行抽查催办,或随机暗访。

九、规范招商引资绩效考核

招商引资 篇3

近几年来,中国招商引资增速开始减慢。从本质上讲,招商引资吸引来的企业仅仅是把中国制造部分放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并没有把核心技术带入中国。当中国生产成本优势不再,缺乏忠诚度的外国企业便会迅速抛弃中国转往他处,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中国企业却还很难在世界市场上独自撑起中国制造这杆大旗。

“引资购商”是替代招商引资的升级战略,是指在政府的引导下,募集多方资本构建产业基金等资本容器,聚焦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选择处于国际先进乃至顶尖水平的国外制造企业作为目标,发起控股并购或整体并购,将零配件和总装制造逐步转移或复制至中国,挟世界顶级品牌和技术以及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最终形成政府、投资者、企业和劳动者多方共赢的局面。

制造业招商引资没落的原因

1.成本优势削弱。招商引资对于外国企业来说,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在中国投产的大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从事的是人力资本密集、核心技术空缺、产业链利润较低的环节。越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其对于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成本的敏感度越高,越容易转移。一旦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制造业便会“商”走“资”撤。

除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以外,中国房地产价格攀升、物流费用增加等因素也提高了外商企业在华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人才聚集和劳动力供给。特别是在国家间和地区间相互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土地成本、高商务成本和高生活成本,既会影响新的、潜在的投资进入,又可能导致已经进入的投资者撤资或减少追加投资。

2.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力度下降。过去几年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部分政府为了吸引项目落户,在和其他地方政府的竞争中胜出,采取了一系列过多过滥的优惠政策,扰乱了市场的秩序。《企业所得税法》《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各地区政府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3.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目前不少地方处于“土地财政”依赖期,土地收入成为地方政府补充发展资金不足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对于工业扶持的热情和力度远远不如“卖地”的热情和力度,极大地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

4.垄断利润掣肘外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中国在招商引资初期,曾使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然而,跨国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利润,反而会牢牢把控核心科技,缺乏将技术引进至中国的动力,甚至还会使用专利保护等手段阻止技术溢出。所以,当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时,外商投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其选择花费成本进行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还不如将生产链条在全球重新布局,将一部分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另一部分则回流本土。

5.缺乏一流的职业经理人队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只是处于低端和中低端,由这些企业培养出的职业经理人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面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衰退,他们没有能力想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么多年的招商引资模式下,没有能够培养出一批一流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6.国内市场和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剧增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国内市场对于中低端消费品和资本品的需求总量基本已经稳定;而在高端领域,中国仍有巨大的需求潜力。这就使得:(1)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的饱和以及竞争格局的稳定,国外中低端的中小企业已经无意进入中国;(2)针对中高端制造,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科技缺失,本国供给不足,只能从外国进口,而这些企业往往不肯将高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设在中国。

“引资购商”的可行性

1.门类齐全的工业制造体系是“引资购商”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趋势,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制造业,重要工业品产量不断攀升,多种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同时,载人深潜器、大型飞机、高铁装备等一些重大技术装备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已经有基础、有条件通过“引资购商”对接国际高端制造业。退回到20世纪90年代,“引资购商”战略是既不敢想,也不可为;而今天,“引资购商”已经完全具备了水到渠成的战略态势。

2.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为“引资购商”提供了必要的市场需求支撑。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镇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根据瑞士信贷银行2014年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占全世界中产阶级比例为30%,人数已达到3亿人;到2019年,内地资产在百万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将翻一番,达到230万人。在消费品市场的带动下,中国主要生产资料产值和销量也纷居世界前列。这不仅为中国通过“引资购商”加速工业制造体系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的国内市场支持,也对国际资本和高端制造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3.巨大的外汇盈余和储备为“引资购商”奠定了雄厚的资本基础。中国通过长期国际收支顺差积累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外汇盈余和储备,为“引资购商”打下了雄厚的资本基础。与此同时,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正大举进入中国。国际资本是中国对外“引资购商”可以利用的力量,而通过“引资购商”,也可以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规划、建设世界制造业强国和发挥巨额外汇储备优势、提高外汇储备财务收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是最为有效的外汇储备利用方式。

4.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为“引资购商”提供了机遇。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和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企业经营业绩下滑,企业市值下降,为中国开展跨境并购提供了安全边际。另外,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汇率稳中有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对外“引资购商”的成本。因此,中国对欧洲和日本企业进行跨境并购,处于比较有利的时机。

5.中国在高端制造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广阔市场以及日益开放和融合的国内外资本市场是“引资购商”成功的保障。我们对一起“引资购商”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就是年化平均投资收益能否达到15%以上。目前,高端制造业在中国仍具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国外被并购企业不管是与中国国内同类企业进行重组整合,还是将其高端价值链及其高价值配套环节转移和复制到中国来,其全球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具有倍增的潜力,这是“引资购商”在实体经济层面和资本运作层面取得成功的基础。此外,国内外资本市场日益开放和融合,为被并购企业跨国重组和上市打开了方便之门,对外商所投入的资金也具有足够安全的退出通道和获利空间,从而回报引资平台的投资者。

成功实施“引资购商”的政策建议

1.启蒙者的探索之路。“引资购商”的商业逻辑十分简单,但是没有广阔市场背景支撑的制造企业整体收购风险很大,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高端制造业的并购行为更是历史罕见。

当前海外并购极少涉及高端制造业,因为高端制造业存在规模大、管理难度高、运营风险大等特点,其最主要的症结在以下二点。

第一,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不够,无法掌控被收购企业,导致被收购企业经营恶化,甚至牵连到收购方本身。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缺乏国际化管理经验,而且与被并购对象相比,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都没有优势。国外企业的股东如果有很高意愿出售企业,一定是该企业经营困难,这样的企业急需的是更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如果用“引资购商”方式并购这样的企业,却没有强势和高水平的管理团队进入,最终并购整合肯定不会成功。正是这种担心,而且也是真实的风险吓退了中国的海外高端制造业并购。

第二,并购海外高端制造业,收购金额巨大,导致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筹资途径。大部分战略性、支柱性的海外高端制造业企业的市值少则十几亿、多则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金。面对这么庞大的收购资金,大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缺乏有效的筹资途径。以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为例,吉利27亿美元筹资当中60%来自于政府支持甚至直接投入,否则以吉利区区229亿人民币的总资产,67.8亿人民币的净资产和高达7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根本筹措不到这么多资金。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资金以及在这个背景下的市场融资,仅由民企按照市场运作,以国内民企融资渠道的现状,上演蛇吞象的奇迹几乎不可能。

2.“引资购商”要求迅速培养国际化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通过“引资购商”收购国际一流高端制造企业,意味着收购方将同时接手被收购企业的企业实体、无形资产与市场,并实施有效重组和整合,以实现收购方的收购意图与战略部署。同时,世界领先的高端制造企业不仅是高端技术的聚集地,更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拥有成熟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文化。这就要求收购方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具有高水平的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中国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在如何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并融入国际社会方面还有很多课程需要学习。

3.高端制造业“引资购商”要求企业必须与政府合作。第一,“引资购商”必须与地方政府合作。“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的一项既定战略规划,也是各地方政府重要的工作指南。各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内,都希望实现本地的GDP、税收和就业高增长,因此具有强大积极性支持通过“引资购商”实施海外并购。以天津制造2025产业基金为例,我们预计如果地方政府投入100亿引导资金作为劣后资金,那么将能组建1000亿人民币规模的产业基金,然后运用这些资本购入目标企业,先将零配件和整体制造逐步搬入中国,进而在中国扩建总装生产,也可能是直接在天津复制被并购企业整个制造业部分,进一步实现中国产业升级。

这样,中国才可能拥有相关产业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并一举夺得全球市场定价权和行业规则制定权,迅速形成沿海地区的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我们估算100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十年后能够直接拉动GDP较现在增加2000亿,直接税收增加400亿元,还能间接拉动配套产业与社会服务业另外产生GDP2000亿元。如果同时考虑工业地产升值、税收,地方政府100亿引导资金一到两年就能通过税收、工业地产收回,从第三年就能开始盈利,杠杆作用非常显著。

第二,必须有中央政府支持,否则财力不够。由于高端制造业企业市场的价值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没有中央政府对国家战略性产业投资的支持,单靠个别企业或者财团,“引资购商”也很难顺利实施。

放眼世界,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利用外汇储备建立国家主权基金不仅取得了不错的回报,增加了国民财富,还解决了长期出超对国内金融和商品市场的冲击。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正值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显然中国的国家主权基金应该首先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当然应该成为“引资购商”的主要资金来源。

值此国家高端制造业产业升级之机,中央政府通过支持地方政府实施“引资购商”,有效发挥国家主权基金的作用,更能体现国家长远经济战略方面一贯的先导性。

第三,形成国策,上下一心。“资本优势”与“成本势差”是“引资购商”这一高端制造产业升级战略行之有效的两个前提与基础。“资本优势”来自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盈余和储备。“成本势差”来自于中外高端制造业成本差异。这两个优势如不及时利用,将会在未来的十年内消失。只有将“引资购商”纳入顶层形成国策,才能统一思想,强化认识,上下一心,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窗口期内再铸辉煌。

借鉴——招商引资的捷径 篇4

外资招商的国际经验

1.外资招商的目标选择:投资者定向

“投资者定向”是指只针对某些确定为目标的潜在投资者进行招商, 也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 着力吸引最适合本区域投资环境的特定国家和特定产业的外资;招商重点放在经过选择的产业、国家和企业上, 因为任何受资国的区位优势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投资类型。“投资者定向”招商依托了当地优势, 集中了招商资源, 增强了招商的针对性, 提高了招商效率和效益。大多数国家都依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产业优势, 将招商目标锁定在特定的投资国、特定产业和特定的跨国公司。

2.外资招商的接洽路径:与决策者直接联系

国际上外资招商的实践证明:与目标公司的投资决策者“一对一”的直接联系和接触是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招商引资方式。在锁定目标公司之后, 招商人员一般会通过邮寄资料、电话沟通以及小团队直接拜访等方式与目标公司的决策人员直接联系, 向这些公司的决策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推介。

这种小团队招商是一项智力密集型工作, 对招商人员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招商人员的专业技能, 如对招商目标产业有足够的专业知识, 对目标公司的产品有深入的了解, 对目标产业和项目的投资机会提供有价值的可行性研究信息, 很专业地回答目标公司关心的所有问题等;二是招商人员的工作精神, 如进取心、主动积极、兢兢业业、锲而不舍, 而不是局限于简单的寄发材料等方式;三是招商人员的交际能力, 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 能与目标公司的决策人员建立重要的个人联系也能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3.外资招商的执行机构:准政府部门

世界银行将招商引资 (投资促进) 定义为“各国政府试图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所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 明确指出招商引资是政府行为, 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政府行为, 而是特定的市场营销行为。在各国招商引资的实践中, 绝大多数国家也都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提供特定公共产品的政府主导性的行为, 但由于招商引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投资者服务活动, 所以组织机构不同于纯粹的政府部门, 而是一种半官半民的准政府组织。这种组织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招商引资机构将许多招商职能外包给私营组织。鉴于招商引资自身的营销特性, 其中不少内容由专业化的私营组织承担更有效率, 所以招商机构往往把不太适合政府承担的职能外包给知名的私营服务机构, 进行市场化招商, 充分利用私营机构的专业人才、商务技能和进取精神, 将私营机构的参与作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性支持和整体招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年前, 欧盟在长沙市举行的“湖南-欧盟中小企业合作伙伴洽谈会”就是全部委托中介机构-瑞典信息中心来操作, 政府只承担监督职能。

(2) 招商引资机构内部管理借鉴企业化的运行机制。政府招商引资机构虽然隶属于通常的政府架构和公务员系统之中, 主要行使政府职能, 但在内部管理方面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比如不少机构设有自己的董事会、可在正常的公务员序列之外招聘人员、设有业绩奖金或实行薪水逐年增长制、关注成本控制等。在招商队伍建设上, 招商机构特别重视从多部门、多领域招募优秀的专业人才, 打造专业化的招商精英团队。

4.外资招商的运作理念:市场营销

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 招商引资就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的营销行为 (“投资促进”) , 是一种以投资者为导向的特殊产品的专业经营活动, 并非简单的一般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理念就是市场营销理念在招商引资领域的具体化。国际上的招商引资实践广泛应用了市场营销学的机会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和促销组合等营销理论, 并充分借鉴了广告、直接邮寄、说明会和研讨会、展销和展览、厂商研究、一对一直接谈判以及售后服务等一般产品的营销技巧。招商引资活动就如同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招商引资机构就如同产品的市场营销部门;招商人员就如同产品的市场营销人员。

对我国区域外资招商的启示

1.推行精确化招商

“投资者定向”实质上就是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的“精确化招商”。我国区域外资招商要淡化分散的项目招商, 突出以产业、地域、企业、环境层层定位的精确化招商, 把精确化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线。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 定产业:确定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首先, 要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状况, 立足区域产业特征和产业发展重点, 围绕战略支撑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 确定若干专题性的产业招商领域, 明确区域外资招商的产业定位, 统筹规划区域招商产业导向, 将招商产业导向与区域产业定位结合起来, 主要吸引最适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外资, 增强招商的产业针对性。

(2) 定地域:选定招商引资的目标国/地区。在确定外资招商的重点产业领域后, 首先要了解这些产业是哪些国家/地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因为不同国家/地区的优势产业是不尽相同的。其次要顺应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 建立国际产业转移动态监测与预见体系, 密切关注这些国家/地区在这些产业领域内的对外直接投资需求, 将具有相关产业优势并有现实的产业对外转移需求的地域选定为招商引资的目标国/地区, 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承接。

(3) 定企业:锁定招商引资的目标企业。在选定的目标引资国/地区, 要进一步进行具体的行业分析和企业研究, 将招商目标最终锁定在具体企业。要重点吸引相关招商产业领域的知名跨国公司, 尤其是国际产业转移重组中的境外战略投资者, 以实现外资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与产业聚集效应。为此, 要分行业地加强对跨国公司战略布局和投资趋势的研究, 了解区域招商产业领域内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信息和最新动向, 将这些公司锁定为区域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 因势利导地选择相对应的公司进行定向招商。

(4) 定环境:明确招商引资的环境条件。在确定具体产业、地域和企业的基础上, 要全面深入地研究目标产业和企业投资落地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包括作为大环境的产业投资条件和作为小环境的企业投资条件。

2.强化小团组招商

在精确化招商的总体策略下, 招商引资方式要以目标锁定后的小团组招商为主导, 大规模的综合性会展式招商只作为辅助, 积极主动地建立和发展与目标公司投资决策人员的直接联系。小团组招商要着力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1) 了解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特点。一是要了解跨国公司特定的投资决策权力结构, 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人员建立直接的联系。二是要了解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程序, 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准备和应对, 因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不仅耗时较长, 而且一般有着严格规范的考察步骤。三是要了解跨国公司投资决策所关注的因素, 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推介和回复。

(2) 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招商团组。招商团组不仅要有产业/产品、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而且要有项目分析、项目洽谈、跨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商务技能, 还要熟悉国外的商务习惯和国际惯例, 更要有锲而不舍、勤奋务实的工作精神。为打造专业化、高水准的招商团组, 要重点吸收以下三方面的优秀人才:拥有目标产业的专业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人才;有在跨国公司工作经历的人才。

3.创新组织模式

政府色彩较浓和内部管理体制僵化是我国大部分区域外资招商机构存在的通病, 从而构成了外资招商效率的组织性障碍。我国区域招商引资机构可借鉴国外准政府化的运作方式, 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建立一种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管理灵活的专业化组织模式。一方面, 要创造性地吸纳一些企业化要素, 建立一种充满活力的内部管理体制, 尤其是要通过用人和薪酬制度的改革形成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充分调动招商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要善于利用专业化的外部资源, 适应跨国公司崇尚专业化运作的心理, 视不同情况在招商项目的若干环节或整个流程上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 尤其是跨国公司认可的境内外专业咨询机构、投资贸易促进机构、行业协会和商会等。

4.树立营销理念

招商引资招商之冬汇报 篇5

今年以来,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始终突出打造“开放蓬安”的主题,大力实施开放战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招商引资再创辉煌。1-6月,我县共接待客商260余人次,洽谈项目126个,签订正式合同20个,协议引资17.6亿元,到位资金3.1亿元(含金电、南渠路、航星钢铁技改等续建项目到位资金),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4.5%。其中,工业项目6个,到位资金1.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0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上半年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领导招商带动作用明显。今年1月,县委、县政府领导分别带队对成渝及沿海地区客商进行了回访。3月、5月和6月,XX书记、XX县长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7次带队赴重庆、成都、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定点招商,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商会等形式,深入接触40余名企业老板,洽谈了一批项目。同时,还派出两个由副县级后备干部带队的招商引资小分队赴浙江温州、台州和宁波进行驻点招商,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加大。一是全县继续实行“定项目、定额度、定单位、定人员、定奖惩”的“五定”责任制,将全年到位资金4.5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委每一位常委、县政府每一位副县长,人大、政协领导班子集体,政府工作部门,各区、乡镇。二是按照全市“对外开放年”活动要求,围绕打造“开放蓬安”这一主题,全县深入开展“打造开放蓬安,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形成了上下齐心,众志成城抓招商的良好氛围。三是由宣传部牵头,重新整理、印刷招商引资宣传册和光盘,重新树立了良好的蓬安对外开放新形象。四是坚持每月一通报,季度一挂牌,半年一小结,预奖预惩,年终拉通算帐,从严考核,逗硬奖惩。在目标综合考核上,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年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比重,乡镇占30分以上,县级经济部门占50分以上。

(三)园区招商取得了大突破 上半年,通过完善开发区载体,建立了开发区新机制,开发区招商取得大突破,一大批项目入驻开发区:一是北京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6亿元,征地200亩,建薯类分离、脱毒深加工厂;二是成都华普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饲料加工企业;三是遂宁兴贵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汽车变速器、饲料粉碎机加工厂;四是四川七环猪种改良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年加工能力50—100万头的肉食品深加工企业。此外,重庆紫苑集团购买我县土地存量资产,投资1亿余元打造的紫苑·阳光丽都小区已正式动工。

(四)产业招商迈出新步伐。继巨龙公司、齐祥食品公司之后,四川七环种猪改良有限公司整体收购我县702库房,投资3000万元建万头生猪良种繁育中心,此外,该公司还在工业开发区投资4000万元建肉类加工厂,即将签订正式协议;成都华普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饲料加工企业已进驻开发区。同时对接东莞产业政策调整,一大批养殖企业和专业大户近日将来我县考察。

(五)已落户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金华纺织在去年新增一万锭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新增一万锭,从而达到四万锭的规模,目前,厂址已落实,即将进场;航星钢铁也不断实施技改,今年投入2500万元新购置连铸连轧等设备,力争三年内钢年产量达20万吨。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六)一大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黑龙江丹东木业有限公司拟投资6亿元建大豆深加企业;中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建砷化镓晶圆项目;重庆东方纺织有限公司拟投资建8万锭纺纱、织布项目;浙江金瓯集团拟投资1500万元建服装加工厂项目;浙江省新天地灯饰公司拟投资1000万元建灯饰加工厂项目;与浙江乐清市经济开发区联合开发“蓬安—乐清”工业园区项目;重庆灯头厂整体搬迁项目;河北博康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喜树种植基地及深加工企业;重庆天生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成都地泰实业有限公

司各拟投资2500万,建3万头DLY生猪养殖场等。对于这些重点项目,我们采取专人跟踪,扭住不放的办法,力争达成正式合作关系,实现项目引进新突破。

(七)主动服务招商引资的氛围更加浓厚热情

一是坚决兑现优惠政策。上半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调查摸排,对近两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清理,并逐一落实。二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完善项目秘书制、首问责任制、部门问责制。坚持在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招商引资项目的各种证照,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外来企业及有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交流沟通,查找问题;坚持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对重点外来企业进行一次走访、座谈,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针对海峡公司员工招收的问题,由县就业局牵头,全力组织,确保了该企业的正常生产。三是坚持即查即治即办。对破坏招商引资环境的人和事,加大查处力度,促使招商引资软环境得到进一步好转。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客观分析,上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和和差距仍然不容忽视。一是招商引资工作仍然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但一些部门、乡镇还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的单位招商引资行动迟缓,启动滞后;有的消极坐等,没有积极外联和跑上;还有的工作茫然,缺乏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招法。二是对意向性项目跟踪还不及时,签约率不高。目前正在还有一大批项目还需要进一步跟踪,但由于一些项目责任单位没落实,导致这些项目进展缓慢。三是软环境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反弹现象。在个别单位还有有执行政策不到位,阴奉阳违的情况,个别单位工作不主动,没有深入企业服务,即使偶尔去一次也只是做做秀,没有真正帮助企业或投资商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对投资商在接待态度、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上做得还不到位;四是目前我县开发区土地已基本用完,无法满足新项目的用地需求。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在全市大力实施开放战略的良好形势下,要使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就必需进一步强化举措,再鼓干劲,再添措施,才能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工作的大丰收。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一)不断深化招商引资认识。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火车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抓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锻炼干部的第一战场,作为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第一内容,进一步树立“无外不快、无外不强”的思想,树立“敢为天下先,敢用天下钱,敢招天下贤”的勇气和胆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调动全民招商的积极性,经费强保障,工作强支持,突出工业开发区招商、产业招商、区域招商,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助推县域经济的大跨越。

(二)继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坚持领导联系项目制、项目秘书制。继续坚持每季度评选服务最佳和最差单位,并在电视台公布。坚持对损坏蓬安投资环境的害群之马严查严惩,绝不姑息。同时,加快载体建设。认真清理、整合我县现存的土地、厂房存量资产,力争全面盘活。尽快完成工业开发区用地手续,开辟新的用地,着力搞好“三通一平”,满足引进项目的用地需求。

(三)大力细化招商引资措施。一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成立2个由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的招商小分队,各配备一名副县级领导后备干部及一名工作人员,分赴上海、江苏、广东,和成都—重庆。二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招商活动,对接项目,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招商。三是要加大跟踪督办力度,意向项目抓洽谈,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切实地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和成功率。四是加大对已引进项目的扶持力度,促使其增资扩股,做大做强,实现二次招商。

(四)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考核。全面落实党政“一把手”抓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推行刚性考核、逗硬奖惩,把招商引资的考核与“一

招商引资实现中部突破 篇6

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特色。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各地招商引资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招商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招商引资已从过去全民拉大网式的初级招商阶段向选择性的科学定位招商阶段转变。

过去单纯依靠区域税收政策优惠、零地价提供等吸引外商进入的条件,已逐渐失去优势。现在实现规模性的招商、可持续的招商,主要是依靠最佳的投资环境作保障。

根据这一形势的变化,对于可持续的招商,我们总结出了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应该坚持的三大原则:一是可识别原则,二是可选择原则,三是可供给原则。这三大原则是紧密相连的,贯穿招商引资的全过程。

所谓可识别原则,即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要想提高外部客商对其地方的注意力,投资的吸引力,一定要具备外部形象、内部文化内涵的可识别性。有了可识别性,才有外部客商合作投资的选择性;有了外部的选择性,才有本地合作的供给性。因此,坚持可识别性原则,是招商引资的基础。

坚持可识别性,具体讲,就是要求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有形形象、无形形象都要可识别。

有形形象包括,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区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筑风格的形象;地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形象;地区、城市区域规模的形象;地区、城市显示性风情、风俗的形象;地区、城市主要物产、特殊产品资源的形象等;城市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品牌、企业家品牌形象等。

地区、城市的无形形象包括,政府诚信、政府廉政勤政的形象;投资政策形象;社会治安形象;市民文明素质形象;城市精神形象;文化内涵形象等等。

做到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有形形象、无形形象的可识别性,一定要塑造可识别标志,建立可识别系统。创造可识别导向平台,促进良好的有形形象,无形形象的显示性和美誉度,从而构成一个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形象。

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能够为外界客商提供良好的可识别形象,等于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增加了自己的无形资产。外部客商对该地区的第一印象如何,决定投资的第一选择性非常关键。一般来说,来自于一个地区、一座城市100—200公里以外的客商,对于投资项目的选定,绝不会取决于某一个投资要素就能定下决心,而是要综合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各种综合要素全面考虑。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客商一定要考察若干参考点,进行反复比较,从中选出最佳的投资点。最佳投资点的选定,取决于综合形象的整体合成。我们曾对苏州工业园进行过调查,所有进入该工业园的外商和国内大企业,在选定苏州投资点时,都平均考察了5个以上同类地区,最后才选定了苏州。苏州之所以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点,主要是苏州的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居住环境、区位、交通环境等良好形象可识别性很强。

所谓可选择性原则。即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普遍存在一种合作、支援、交易的相互选择的自然法则。各种合作、支援、交易行为的实现,主要来源于相互选择的第一选择性。结合一个地区、结合一座城市,要想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本力量。必须具备自己被别人确定为第一选择对象和自己选择别人为第一合作对象的优势条件,从而获得在“合作、支援、交易”中的相互选择的主动权,实现双赢、多赢的主动权。既然招商引资中有了选择性的法则,作为我们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被别人选择的条件。

所谓可供给原则。即服从服务于需求的原则,也就是实现了我们招商引资的目的。当外部客商具有对我们一个地区、城市识别和选择的意向之后,我们就要集中精力,服从、服务于客商的选择需求,为他们提供一切投资开发的生产要素和各种必备条件。客商根据我们提供的需求服务,开始正式启动投资开发项目。在这种条件下,识别——选择——供给,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招商引资工程链。

根据浙江省权威部门调查,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浙江工业类上市公司跨区域扩张选择共计76家,其中,选择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共计58家,占76%,选择中部地区的共计12家,占15.7%,选择西部的只有6家,占8%。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企业投资对地区选择性条件是相当慎重的,像安徽这样的中部地区,如何坚持三个原则,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当地的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找准优势和劣势,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把劣势降到最低点。

中部地区历史上曾有过辉煌,后来之所以停滞,除了交通、通讯落后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计划经济的工农剪刀差,使中部地区对国家的贡献与获得的回报失衡。

当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基础不同,条件不同,又导致中部地区在新市场竞争、区域竞争中,处于非公平竞争的劣势。这些因素决定我们必须坚持“可识别、可选择、可供给”的三原则,让中部地区重新走出中部,振兴中部,让外界重新认识中部,投资中部,支持中部,从而实现中部的重新崛起。

对于产业规划和发展,任何地区都有一个如何立足当地实际寻找突破口的问题。突破口选对了,产业就能振兴,地区就能振兴。因此,我们提出如下三大突破口,探索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

1、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从特色产业突破。任何一个地区在规划产业时,首先要把本地特色资源开发规划好,这是重中之重,是地区发展的基础性突破口,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好高骛远。

2、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从发展型产业突破。我们的传统产业也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通过传统产业的变化,往往会出现新时期、新需求的经济增长点,即发展型产业的远景前途。立足这一思维方式突破,就可以使传统产业充满新活力,出现新的市场潜力。传统产业不可丢,传统产业不可轻视,传统产业是希望所在,可持续发展所在。

招商引资技术创新初探 篇7

1 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要使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确保在国际市场地位和在激烈竞争中的主动权, 必须总揽全局, 把扩大招商引资做为振兴国民经济的突破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地只有扩大招商引资, 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资源开发, 才能加快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步伐;只有更广泛地吸引利用国内外资本, 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只有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才能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地方经济质量;只有加大措施, 优化环境, 更多地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企, 才能更有力地推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意义, 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在社会迅速掀起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高潮, 用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 广招天下客商, 共创发展大业, 推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亦应清醒地认识到, 落户的外商投资企业多为通过领导牵线、华侨投资而成, 且资源型居多。如果有关部门与工作人员依旧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方法中, 没有新思路、新举措, 就会在招商引资的大潮中落伍。因此, 在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的同时, 必须充分认识到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抢抓机遇、解放思想, 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推向纵深。

2 现行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众所周知, 传统所形成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是通过参加政府部门组织洽谈会来完成的。例如, 每年参加由省一级政府组织举办的洽谈会或者在境外举办的其他投资推介会、招商洽谈会;还有就是参加华侨社团恳亲会时由领导牵线搭桥的;最后就是参加其他形式的洽谈会和推介会。这些招商引资方式有其特点:一是以政府部门包办, 政府官员参加为主, 企业人员则很少参与。企业人员把招商资料交给政府官员, 由政府官员在洽谈会上推介、洽谈。政府官员往往由于不熟悉企业情况而无法向潜在投资者作更好的的推介活动, 既误时机又费财力。二是领导向外商拍板承诺某某项目可以上, 结果该项目一上马则停产, 最终造成劳民伤财。三是到大陆的投资者大多数是来自香港的华侨。四是部分投资者并非真正想来投资的, 而仅是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一旦国家政策调整, 就另寻他处。由此可见, 若不再改革招商引资方式, 就不能把真正想来华投资的项目、资金引进来, 招商引资工作就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3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相关的几个问题

招商是一种手段、形式,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内容。招商即是对投资环境的包装与推销。资本、技术、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认为是自由流动的, 所以它们总是转移到风险最小、回报率最高、工作环境最佳的地方。因此, 为了获得招商引资理想的效果, 必须搞好如下几项工作:

3.1 大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

众所周知, 有些地区的客观环境很不理想, 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山区城市, 这些城市距离中心城市、港口城市路途远, 路桥费多,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当地投资环境的改善。加之某些人受本位主义影响严重、经营短视, 未能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使得决策人员、工作人员还要时刻同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思想做斗争。

古人云:与其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即要求增强自身素质以赢得更为丰硕的果实。在当今动态更迭愈来愈强的时代里, 我们就要一边结网, 一边引鱼。要坚决树立硬环境不足软环境补的思想, 必须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纲领, 以制定优惠政策为重点, 以优质服务为保障, 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前提, 以工业园区为基础,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纲举目张, 只要把工作做细, 付出的辛苦定会擢升公务水平, 投资环境的改善也指日可待。

3.2 全面推进, 重点突破, 不断创新

扩大招商引资, 要坚持区外就是外, 外商、内商一起招的原则;坚持扩大引资总量与突出重点并重的原则;坚持领导带头, 人人参与招商的原则;坚持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奖勤罚懒的原则, 迅速在全区形成全面开放、全方位招商的大格局。不断探讨招商引资的新方式, 提高招商质量, 在充分利用现有招商引资方式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专业招商, 增强招商的针对性;逐步探讨小区联合招商, 以推进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积极开展网上招商。要通过招商方式的不断改善, 促进招商质量不断提高。

3.3 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制

为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抢抓承接先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 开拓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宜将招商引资任务具体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 并组织考核和奖罚办法。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实行跟踪服务和项目责任人制度, 加强协调, 特事特办, 重点推进。建立项目否决请示制度。有关部门要实行服务承诺制度, 自觉接受全社会特别是投资者的监督, 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严格规范对外来投资企业的检查和管理行为。全面清理各种收费项目, 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实行投诉举报、挂牌保护、检查和缴费登记卡、收缴分离等制度, 从严治理“三乱”。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诉中心等监督机构, 及时受理、查处破坏投资环境、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投诉案件。各级司法部门要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外来投资企业及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为外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环境。对有功人员的承诺及时予以兑现, 将极大地激励整体招商队伍的热情, 办公效率有望获得根本性改观甚至连创新高。

3.4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各地、各级政府即将出台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为了让这些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其执行起来润滑、顺畅。

建立领导责任制, 各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要负总责, 班子其他成员也要分别落实责任。要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 按照部门的职能, 各主管部门对所属系统的招商引资工作负责, 结合发展规划, 制定本系统、本行业的招商引资计划, 并负责组织实施。把招商引资列入对党政群机关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服务不到位, 工作不积极, 甚至进行干扰或设置障碍, 造成不良影响的工作人员, 给予严肃处理。

招商引资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重大举措, 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全民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行动起来, 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勇于探索、埋头苦干, 积极投身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去, 努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为塑造新世纪开放中国的崭新形象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孟祥仲, 赵雪芹.宏观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289-293.[1]孟祥仲, 赵雪芹.宏观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289-293.

[2]杜拉克, 苏伟伦.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1.407-412.[2]杜拉克, 苏伟伦.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1.407-412.

[3]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10-243.[3]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10-243.

对乡镇招商引资的思考 篇8

1、招商引资的内涵

招商活动是各地区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 政府是招商活动的主导部门, 经济开发区是招商载体, 企业是招商活动的实施主体。招商引资概念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与改革开放同步而生, 并随着对外开放进程步步深入, 不断充实、演变和发展。

2、招商引资现状

我国招商引资工作的真正起步是1978年以后。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县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有的提出“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 有的以签订责任状的形式要求乡镇及县直部门领导把主要精力用到招商引资上。招商不力就要让位子、脱帽子。除了招商引资与干部的升迁挂钩外, 不少地方还密集出台“鼓励投资政策”, 实行低成本招商, 拉动GDP增长。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项目合约的签订并不是招商过程的终结, 只有当合作双方或多方均实现了各自的利益, 得到了合理的回报时, 招商才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因此, 要完成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招商活动, 需要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协调配合, 互相支持。

二、招商引资的存在的误区

1、雷声大, 雨点小

资金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办企业搞建设, 缺少资金等于是无米之炊。现在正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之时, 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在想尽办法招商引资, 但多数都没能达到目的, 难以筹措到资金。有的县城大举招商大旗, 然而成效甚小, 甚至越招商越穷。有些乡镇盲目招商引资, 小的几万、十几万, 大的几百上千万;少的一家两家, 多的十家二十家, 立项报告足足几尺高。然而, 如此众多的乡镇企业, 照理当地财政应是富裕了, 群众应该得到实惠了, 但多数乡镇仍旧举债上百万、上千万, 农民仍旧增产不增收, 农民负担仍旧减不下来, 这是因为这些乡镇招商引资大多只招商, 而没有引来资金。

2、盲目招商, 不重规划

对招商引资很多乡镇都在比引进企业数量, 比拼政策优惠程度, 更重要的是什么“五小”企业等, 完全不考虑, 拉过来再说, 结果什么产业布局, 可持续发展等完全抛在脑后, 贻害无穷。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 适合每个地方的项目也就不同, 地方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引起适合自身的项目, 而要避免引起一切项目, 甚至是污染严重, 严重破坏地方生态的项目。要想发展, 就应当充分地利用外来资金, 这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硬道理。然而, 受区位、资金和项目的制约, 目前许多乡镇尤其是内陆或山区的乡镇, 招商引资工作确实存在着“招不进, 留不住”和“考察多、落户少, 协议多、落实少”的现象。

3、策划规划不足

项目是在大量市场调研与发展本地优势相结合的基础上, 经过科学论证的结晶, 是人才智慧的凝结。没有人才, 没有深入细致的调研, 项目便无从谈起。有的地方引进一个人才, 带来一个甚至一批项目, 资金也紧跟而至, 经济因此而蓬勃发展起来。如果事先没有策划, 到谈判桌上才临时“抱佛脚”, 就会使招商工作变得十分被动, 自然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与策划相联系的一环就是统筹, 如果说, 对招商加以策划是为了获得一个满意的效果, 那么, 对招商加以统筹则是为了使招商获得更圆满的效果。

三、乡镇招商的可行之举

1、认清自身弱点, 发挥优势

客观地讲, 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基础差等问题在全国各地乡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甚至在某些地方, 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制约乡镇利用外资的“瓶颈”。但是, 我们不应该仅仅盯着这些困难, 要放开眼界, 看到乡镇吸引投资所具有的优势, 在发挥优势时克服自己的劣势。

2、端正思想态度

思想态度决定行动, 为了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一定要端正态度。要努力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 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造福于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推进经济的发展, 就一定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活力迸发的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 为我们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

要有吃苦精神。招商引资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由于目前乡镇投资环境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投资环境仍然不尽如人意, 外商或企业家对于到条件欠佳的乡镇投资, 仍有顾虑。如何消除他们的顾虑, 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 乡镇领导要认识到招商引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有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毅力。要选择好项目, 做好论证, 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去找合作伙伴。只有树立这样的信心, 有这样的魄力, 才能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

4、搞好策划和统筹工作

招商引资是一项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广、牵扯环节多的工作。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而言, 招商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要达到预期目的, 首先就要对招商工作作好策划。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各部门专业化分工不同, 各部门往往会因强调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在招商过程中各行其是。要将相对独立的各部门工作统一协调起来, 使之围绕招商这一共同目标同心协力, 必须将招商工作统筹起来。只有做好了招商的统筹工作, 才能使各部门工作步调一致,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招商引资是我国乡镇吸收资金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策略, 然而当前我国乡镇在招商引资上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招不到商, 经济发展不起来, 规划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乡镇招商存在的一些误区, 并对我国加强乡镇开展招商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乡镇,招商引资,思考

参考文献

[1]、曹伟华。走出乡镇招商引资的误区。

[2]、李开星。浅谈乡镇企业招商引资之策略。中国乡镇企业, 2007年第9期。

[3]、寇建国。乡镇招商切勿“饥不择食”。乡镇论坛, 2006年第10期。

[4]、马千惠。走出乡镇招商的认识误区。乡村经济, 2002年第2期。

探讨地方招商引资工作问题 篇9

1 从全民招商向理性招商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不少招商局在各地成立, 在招商局的引导组织下, 很多关于招商引资的政策被出台, 各个部门、个人似乎都承担了一定的招商引资任务, 有一定的指标, 全民招商引资格局形成。能够实现各地财政收入的提高是各地招商引资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通过招商引资, 确实促进了当地形成了一定的企业规模, 但是在全民招商的影响下, 各地老百姓热情高涨, 不少民众以为赚钱的大好时机来了, 由此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很多个人与部门为了顺利完成指标任务, 对产出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者信誉、对环境的影响缺乏慎重考虑, 几乎是不管不顾一并都招进来。市、区、街道以及村都积极投身于招商引资, 但是在物、财、人等方面缺乏集中有效的管理。致使引进显现出十分混乱、松散、差等特点。开发商大片圈地荒芜时间较长, 很多人弄虚作假, 采取欺骗行为, 使得招商引资工作融进去了一股浮夸风气, 误入泡沫式的歧途。

通过对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总结, 要想提升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效率, 各地政府应当对以往招商引资当中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同时应当积极转变思路, 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应当对当前全民招商的混乱状况进行彻底改变, 实施理性招商。

2 从粗放招商向集约招商方向发展

通过对近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观察, 各地招来的企业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地方政府的重视, 不少地方政府意识到在招商时应当对企业有所选择, 要综合考虑多方条件, 不能什么样的企业都招进来。以某些新兴的旅游城市为例, 具有十分优美的环境, 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受其在前一段时间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对企业进行认真严格的筛选的影响, 引进了很多比较古老的传统项目的, 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同时经济效益也十分低下。在这些企业的影响下, 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 同时也对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破坏作用。这些都明显违背了国家出台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规划。所以, 地方政府对外来企业进行引进的时候, 不能片面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还要切实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包括是否能够拓宽当地就业机会, 是不是与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具有一致性等。所以, 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要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对过去缺乏慎重考虑的招商方式要进行转变, 对那些与产业十分配套, 具有能够发展为主导产业潜力的外资融入进行重点考虑。从招商源头对项目进入做好把关。针对招商引资项目出台预审办法、对相关程序与内容进行规范审核, 对评分指标进行量化、细化, 为当地引进的项目创造相应的依据。在审核内容方面, 对用地面积、产业扩张力、投资密度、劳动就业、科技含量、税收贡献率等重点突出, 对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产业效益好的项目投入更多的精力, 对那些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额度小的项目不要引进, 对进区的项目种类以及行业做好审核, 促进招商引资在门槛与档次方面能够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保障其能够和当地经济建设相适应, 切实发挥积极的作用。

3 从政策招商向诚信招商方向发展

现阶段, 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存在误区, 即将政策的重要性放置在最高位置。但是实际上招商引资所能产生的积极效果是有一定限度的。第一, 由于招商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都十分重视的举措, 因此各地都会采取优惠政策, 所以政策上的吸引力已经显著下降, 对投资商而言无非属于“锦上添花”。第二,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 中央优惠政策外的地方政府承诺的特殊优惠政策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第三, 如果一个投资商足够成熟, 与优惠政策比较, 他会更加重视规范与制度。随着形势的新发展, 大的投资商在寻找投资地域与商机的时候, 大多是从自身的战略规划出发, 而对政策到底会带来多少优惠不会考虑很多。

从某些地区取得成功的招商经验来看, 在外部投资环境及政策上创造良好的条件, 仅仅为吸引外商投资创造了基础。但是要想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的外商投资, 一定还要具备好的人文环境。

4 从政府招商向中介招商发展

长期以来, 招商引资都属于政府行为, 某些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还对具体部门官员布置了具体的任务指标, 而且将这一指标与政绩相挂钩。这种做法显然是一大误区, 与政府开办企业具有相似性, 政府参与招商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扮演双重角色, 可以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受政府分配的具体指标的影响, 导致很多官员会以自己手中的权利为手段进行招商引资。这种行为在招商引资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 例如会向投资方提供许多优惠政策, 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价格、逃避执法机关正常检查等。也有的官员害怕投资方撤资, 对某些投资者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 假装视而不见, 甚至还会出面干预协调, 放任不法行为继续进行。

招商引资本属于商业行为, 具有鲜明的竞争性。所以应该交给商家以商业规则与市场规律为指导开展进行, 将政府的职能突出在公共服务方面。对于招商引资, 政府应当致力于为招商引资创设积极的投资环境与有利的创业氛围。

5 从外埠招商向本地招商方向发展

随着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深入发展, 外地企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 对当地的产业结构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在发展本地经济过程中绝对不能过度迷信外资, 在对外资引进与利用的同时, 还要高度重视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为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招商引资的深入发展, 使当地涌进许多外地企业, 外地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显现出了一定的作用。

外地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当地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毋庸置疑, 外地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一面, 但是在实际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 不少人对外部资本的重要作用过度夸大, 将外商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 将外资看做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药, “外来和尚会念经”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对招商引资出台的政策与对当地企业出台的政策比较要优惠很多。而且在很多方面为外商绿灯打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本地企业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 甚至根本就不愿意对本地企业投入精力, 对本地企业不管不问, 对其发展放任自流, 任其自生自灭, 对招商引资出台的优惠政策根本不对本地企业开放, 表现出的歧视性特别明显。

制造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切入点。创造属于有效需求, 不管是什么地区都要高度重视利用政府行为, 创造有效需求推动本地支柱产业的发展。所以, 对外资绝对不能盲目迷信, 政府要注意做好科学的引导与利用, 同时提高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注度。要牢记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保障, 这是十分关键的。这主要是由于在优惠政策的积极作用下会为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后可以继续投资发展别的产业, 最终实现产业链带动效应。此外, 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要明显高于外来企业。对当地企业培育投入更多的精力, 才会为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创造条件,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当地企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中。

摘要: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扩大当地招商引资渠道。本文对现阶段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与招商引资原意违背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具体现象提出一些策略:从全民招商向理性招商方向发展;从粗放招商向集约招商方向发展;从政策招商向诚信招商方向发展;从政府招商向中介招商发展;从外埠招商向本地招商方向发展。本文对现阶段很多地方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探讨地方招商引资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招商引资,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表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

[2]喻建良.市场营销与招商引责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打造山西招商引资的“强磁场” 篇10

“六色花开, 共商崛起。”这朵“六色花”的盛开, 带来的不仅是“芳香四溢”, 更多的是商机滚滚。“中博会”自2006年举办以来, 已成为中部六省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 对于提高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内在发展动力、加快经济发展, 进而实现整体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走开放发展之路, 领加快发展之先。第六届中博会上, 山西省的招商引资硕果满枝。除了签订的各类重大协议, 仅11个市级政府签约项目就超过2.6万亿元。加上陆续到位的各大央企、世界500强的投资金额, 引资总量达到历史最高点。

为了保证引资质量, 本届中博会上山西省还确定不符合国家和山西省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 无论投资的数量有多大, 效益有多好, 也坚决不要, 从项目的选择上真正趋于“重质重量”。

常言说, “花香蝶自来”。在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软的背景下, 山西的招商引资形势正变得越来越好, 许多投资商来山西看到的不仅是巨大的变化, 更多的是“钱”景无限。而山西省原先以“招商”为模式的引资方式也已悄然“转型”, “引商”已逐渐成为招商引资的新模式。

毋庸讳言, 现如今地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省份之间、城市之间乃至区县之间经济发展的竞争, 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招商引资成效的比拼。实践证明,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 尽快兴旺起来, 没有大量外来资本、技术、人才的注入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需首先“必争商家”。

在新形势下, 作为煤炭资源大省, 山西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要实现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 就必须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 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 精心谋划、精心编制、精心运作项目, 真心实意服务项目建设, 不仅靠优惠的条件让外商外资倾心, 更要靠优质的项目让外商外资动心;不光靠“走出去”招, 更要靠“请进来”引。

“没有梧桐树, 引不来金凤凰”。山西在做好招商的同时, 更要搞好经贸活动。经贸环境好了, 外商外资自然会慕名而来。同时, 在招商引资中要注意强化“共赢”理念, 从投资者的需求出发, 结合山西的实际, 综合考虑, 寻找最佳结合点, 真心实意为投资者服好务, 真心做到“安商、富商、乐商、稳商”, 真正将山西打造成为吸引外商外资的“强磁场”。

强化招商引资 提升濉溪经济 篇11

强化招商

方宗泽县长告诉记者,今年濉溪县招商引资主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全民招商。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县、乡、部门并举,外资、外经、外贸并举,内引外联并举,外走发达地区,内挖资源潜力,以增加总量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开阔招商视野,提高招商层次;二是以产业招商。抓住国内外资本流向,抓住长三角产业调整和资本转移有利时机,以苏、浙、沪为招商引资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突破;三是以项目招商。抓紧谋划一批规模大、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农业龙头项目;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牵动性强的工业项目,提高招商效率。四是实行专业招商,对招商工作实行市场化运作;五是把招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直属各单位,进一步细化考核办,完善考评机制。

三大战略

方宗泽说,“三大战略”,即资源立县战略、开放兴县战略、工业强县战略。

资源立县战略。资源立县就是立足现有资源,加大开发力度,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一是濉溪县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煤炭达60亿吨、铁9700万吨、铜13.6万吨、水泥灰岩4240万吨、粘土1010万吨;二是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可耕地面积240多万亩,种养业种类多、产量大,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三是旅游资源底蕴丰厚,既有乾隆湖、龙脊山等自然景观,又有临涣古城、双堆烈士陵园、老城石板街等人文景观;四是人力资源丰富,全县拥有60多万劳动力,是濉溪参与竞争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独特优势。

开放兴县战略。扩大开放,加大外向型经济,更高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现在,濉溪县正在全方位对外开放,全力引进外资,激活民资,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壮大工业园区,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短腿严重制约了濉溪县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是本届政府的最紧迫任务,也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濉溪县坚持面向市场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新格局。

五大基地

方宗泽强调,建设“五大基地”,即建设煤化工基地、煤电铝基地、县域煤炭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木板材加工基地。

煤化工基地,主要围绕焦炭、甲醇两大系列产品开发,至2010年形成年产焦炭400万吨、甲醇200万吨的生产能力。今年计划投资18.13亿元开工建设50万吨甲醇项目,并围绕甲醇下游产品开发,编制项目建议书,向外推介招商,在濉南形成化工工业区。

煤电铝基地,总投资36亿元,至2010年形成年产1200万平米化成箔、5万吨亲水箔、20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

县域煤炭基地,主要是在支持市建设煤炭工业基地的同时,积极建设濉溪县煤炭基地。在保持县属煤矿现有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建设界沟、北陈、土型北矿,争取今年开工建设黄集、双堆、梁花园等大型煤矿,至2005年把濉溪县建成年产原煤740万吨的煤炭生产大县。

优质农产品基地,主要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农产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依靠科技,面向市场,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形成具有濉溪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着重抓好80万亩优质小麦、30万亩优质玉米、30万亩优质棉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和40万头生猪、50万只山羊、120万对乳鸽为主体的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

试论招商引资的工作策略 篇12

一、构建浙台 (苍南) 经贸合作区省级大平台, 使苍南从“长三角”末稍跃升“海西”桥头堡

2011年5月18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苍南县设立浙台 (苍南) 经贸合作区, 这是浙江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展浙台经贸交流合作的第一个省级平台, 使苍南县从“长三角”末稍跃升为“海西”桥头堡, 拉开了苍南“融入海西、对接台湾”的序幕。以此苍南走上了打开“南大门”, 融入海西区, 先行先试、探索发展的路径。

苍南是浙江省对接海西区的最“前沿”。对接海西, 苍南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与台湾距离最近, 霞光港到基隆港的距离仅为120海里。江南海涂围垦、大渔湾围垦等项目推进, 特别是江南海涂围垦43000亩这一国内最大单体“农转建”项目获准国家海洋局批复, 为大规模承接台湾先进产业转移创造了大平台。苍南与台湾血缘相亲、文缘相承、习俗相近、民风相通, 两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苍南县委、县政府提出, 以国家实施“双海”战略为指引, 把苍南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和浙江“海西”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自此, 拉开了“双海双区”的战略序幕。

这两年, 苍南大力实施“浙商引回、台商引进”的决策部署, 全力引进台湾先进制造业、高效精致农业、优质服务业等, 推动苍南经济转型。

全县确立“三核心”区, 就是龙港新城、灵溪新区、马站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作为工作重点。苍南共接待台商856人次, 引进落地台资项目12个, 引进台资12.97亿元人民币;在谈台资项目32个, 意向投资额约65.5亿元人民币。

目前, 苍南县正积极申请霞光港列入国家第二批对台小额贸易, 试行更加开放政策试点名录, 开通对台海上客货直航。在此基础上申报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目前已经完成省属有关部门的征求意见, 省政府正向国务院申报。如果能够申报成功, 那将是我国福建省以外的第一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在挺进海洋, 融入海西的航程上, 苍南已赢得先机, 恣意驰骋深蓝。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 改变盲目无序招商为理性有序招商

树立科学发展观, 以严格保护环境资源为前提, 坚持从严从紧的项目筛选原则, 变盲目无序招商为理性有序招商。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损害生态的项目, 不论其投资规模、税收贡献、就业需求有多大, 本着从紧的原则, 坚决不予引进;对现有的有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项目, 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改造升级生产工艺等途径, 达到提高质量、消除污染、降低能耗、增加效益的目标;对无污染、高效益、强辐射的生态型项目, 在合理控制规模的基础上, 要积极引进, 尽快落实, 促其做精做强。把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资源, 以发展壮大旅游业为龙头, 坚持第三产业优先发展、适时开放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等三产领域的投资限制, 通过强化旅游项目包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景点管理水平等, 吸引内外资投入旅游业, 把旅游业的蛋糕做大, 同时力争在商业、中介等服务贸易领域取得突破, 积极吸引外资兴办物流配送中心、研发中心, 探索加快金融、保险等多领域利用外资步伐, 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不能“饥不择食”, 否则不仅浪费时间、人力、物力, 而且成功率大大降低。当前区域性的招商引资活动很多, 要有“重点出击、有的放矢”的谋略和智慧。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加强针对性, 在注重实效的前提下, 以引进项目为目标, 集中精力有选择地参加一些重点招商引资活动。

三、强化招商责任, 建立招商引资的各种制度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以强化招商责任为核心, 实现招商成果与“位子”挂钩, 着重推行制度建设。实行招商任务责任制度, 定期通报制度, 建立健全服务机制, 严格奖惩制度。

项目建设要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好洽谈项目早签约, 二是抓好签约项目早建设, 三是抓好建设项目早投产。

四、强化服务工作, 优化投资环境

改善投资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任务艰巨而复杂, 必须从解决投资者“不顺心、不安全、不挣钱、不亲商”等突出问题着眼, 从制约环境优化的政策、服务等关节点破题, 进行重点攻坚, 集中整治。

推进依法行政, 强化护商意识, 营造公平、公正、诚信、有序的法治环境,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 把企业经营自主权和该放给社会中介组织的事务, 真正放到位, 认真解决好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全面清理原有的行政许可规定, 从根本上解决越权行政、超范围执法的顽症。切实加强对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点保护, 对易发的违规、违法问题实施超前预防, 做到教育在前, 要求在前, 服务在前。

增强政策吸引力, 抓好政策落实, 营造宽松、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要突显政策的“洼地效应”。适应招商引资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及时清理、完善修订原有政策, 抓紧制定出台新的政策, 使政策更有吸引力。

切实加快职能转变, 强化服务意识, 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着力强化“发展第一、效率第一、服务第一”的思想, 大力倡导高效、文明、求实的工作作风, 坚决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衙门作风, 切实增强服务意识, 为企业、投资者、人民群众搞好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有明.创新发展模式探讨.温州经济师, 2008 (6)

上一篇: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下一篇: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