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林(共3篇)
依法治林 篇1
1 柳河县依法治林的现状
1.1 群众保护森林意识淡漠、法制观念不强
群众的文化素质、森林资源意识还较低, 毁林现象时有发生, 屡禁不止。群众法制观念较淡薄, 不知道或不善于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缺乏公众参与森林资源管理决策的机制。
1.2 执法难度越来越大
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和法律性很强的执法工作, 执法难度大、尺度不好把握。目前, 林业执法办案没有专项经费, 办案难度加大。执法阻力较大, 不少执法行为涉及法人甚至政府官员, 违法者往往向林业执法人员说情, 道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执法的顺利进行。“法治”思想基础不坚固, 对依法行政的认识不到位。执法不严格, 滥用自由裁量权、违反法定程序执法。执法主体过多、混乱。法律、法规赋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分散在多个分支机构中, 没有形成统一权威职能, 无法高效地履行执法职责。
2“依法治林”是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根本
随着《森林法》的实施, 国家相继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行政处罚法》等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 并先后又制定颁布了《森林法实施条例》、《退耕还林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林业行政法规, 以及《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森林采伐更新办法》、《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等多部门规章。据此各地方政府相应地出台了保护、管理森林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森林经营和管理提供了严肃的法律依据, 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认识,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 坚持依法治林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解决好加快林业发展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关系
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好森林采伐管理规程, 根据林分状况、经营目的及市场需求, 因林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采伐方式, 坚持合理采伐, 严格控制采伐量, 必须坚持采伐量小于生长量。其次要建立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制度, 按期完成森林经理调查, 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并根据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 编制切实可行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合理的年采伐量, 建立健全现代森林资源档案, 保证森林资源在长大于消的基础上达到良性发展。再次要坚持采、育结合, 及时更新迹地, 适地适树大造人工速生丰产林, 大力提倡自费造林。
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要求, 大力推广民有林, 使全民、集体、个体造林一齐上, 不断扩大新造林面积, 保证新造林的林分质量, 要利用天然更新的有利条件强化抚育管理工作, 加速后备资源的不断增长。对次生林的抚育改造工作应纳入森林经营者的重要日程, 利用各种能够促进林分改造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使林分质量尽快得到提高。最后要搞好良种繁育, 引进培育速生树种。通过上述工作达到促进森林再生能力, 使森林资源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又能保证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3.2 要解决好加快林业发展与责、权、利的关系
要以国有林场为单位, 通过法律程序, 确定经营区的的各类土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要根据《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衙近期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文献, 确定承包期和各年度的各项承包经营基数 (包括森林覆盖率、生长量、采伐量、更新造林抚育、森林保护等) 。要根据林业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 确定经营承包期最少20年, 并根据国有林场场长、林业站站长任期时间与森林经理期的森林资源的增长相对应, 以便考核经营承包者衙经营承包期的三大效益。
要推进林业局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局长在依法确认法人责、权、利的基础上应以法人地位, 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与主管部门和基层场长签订任期森林经营责任制合同, 并以法律形式确定森林经营责、权、利。场长与承包职工也要签订合同, 确定合同的法律效力。要加强对森林经营承包者的监督检查, 要赋予监督检查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利和行政处罚权, 在管理体制上, 尽可能摆脱管理者参经营承包者的不必要干预。
3.3 加快林业发展首先要建立严格的依法治林和依法保障体系, 要加快立法工作, 抓紧制定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林木衙林地使用权流转, 林业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林业工程质量监管、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并根据新情况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定, 以便在加快林业发展的进程中有所遵循衙保障。
3.4 突出森林资源保护重点。
一是森林防火。不断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 严格执行森林防火值班和火情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了森林防火监控网络, 强化了防扑火队伍建设和野外火源管理, 在重点防火部位建立了护林房、00望台、防火墙、防火阻隔带等设施, 新购置了一大批扑火机具, 全面提升了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坚持做到监测及时、预防准确、处置彻底,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四率”全部达标。
3.5 深化林业改革。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 做到了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提高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二是林业行政许可改革。将所有林业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林业局窗口办理, 抽调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和一站式服务, 变多个科站办理林业行政许可为一个专门机构办理, 提高工作效率, 全方位为群众搞好服务。
随着“依法治林”方略的确立和推进对林业立法、执法、执法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林业跨越式发展需要, 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林业立法步伐, 提高立法质量, 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林业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有效。健全林业执法监督机制, 落实好各项执法监督制度和措施, 搞好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为大力培育森林资源,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实现由恢复发展森林资源阶段向可持续发展阶段的跨越,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依法治林氛围。
依法治林 篇2
关键词:依法治林,保护生态,困境,途径
1 引言
依法治林是实现林业建设和林业保护的基本途径。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 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性因素, 随着现代生产、生活用材量和资源利用量的增加, 毁林开荒、放火烧山等破坏性因素的影响, 林业建设的紧迫性更为突出, 因此, 在现代林业建设中, 必须强化依法治林的力度, 在提升林木覆盖率的同时, 实现森林生态保护效能。
2 依法治林的困境
依法治林是进行林业建设的有效条件, 尤其在现代林业遭到破坏并要求持续化发展的环境下, 加强治理的强制性、规范性, 则成为提升森林覆盖率的基本途径, 但是, 从森林资源现状和支持依法治林的条件来看, 依法治林工作要面对重重挑战。
2.1 森林资源破坏度高
森林资源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资源支持, 但是, 在现代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刺激下, 森林破坏现象越来越突出, 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以及社会经济问题。
其一, 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由于片面性的发展观念影响, 往往以环境代价为前提, 这就造成乱砍滥伐、毁林烧山等, 进而引发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生物灭绝、沙漠扩大、空气污染、水质破坏等现象, 而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对应性反作用, 因此这就危害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化发展。其二, 森林资源受破坏的直接后果便是环境、生态危机, 随着森林覆盖率降低、沙漠化的扩展, 很多地区面临着水土大量流失、绿洲变沙漠、干旱、水灾等危机, 据统计, 全世界每天森林损失1100万hm2, 沙漠化土地为600万hm2, 全世界有1/3的土地受到侵蚀, 淡水资源远远不足, 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 而在森林破坏作用下, 全球温室效应持续下降, 进而引发海洋水位上升、水涝灾害等。
2.2 法制保障不足
随着环境破坏的加剧, 针对环保的制度越来越多, 同时, 其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泛,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依法治林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有效条件, 但是, 就其制度内部细化和制度落实来看, 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方面, 细节性的规定缺失。在依法治林制度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中, 将宏观性的治理方式、注意事项, 以及对违规或是违法行为进行定位, 但是, 就如何进行细节性和具体性治理, 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和惩处措施, 这就增强了治林工作的主观性, 进而引发不正当治理、过度惩罚等现象。其二, 并没有设置基层治理部门或是部门内部构成不合理。很多地方, 尤其是基层治理中, 往往缺失森林防护观念, 将治理工作紧紧停留在口头, 并没有设置专门性的治理机构以及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 这就造成林业治理缺乏强制力;一些地方设置了管理机构, 但是, 内部人员结构不合理, 专业性技能缺失, 政治素质较低, 等等, 不能有效满足林业治理要求。
2.3 依法治林实施力度不够
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 如森林公安机关享有森林法授权和林业刑事侦破权, 林政部门是林业综合执法部门, 林业工作站、检疫站等具有自身职能等, 但是, 在实际权力执行中, 由于管理者法制意识不强、法律工作范围界定不清等, 引起跨部门、跨职责工作, 甚至出现部门利益相争的情况, 进而影响了执法的透明性和科学性。
2.4 外界支持力量薄弱
要实现依法治林有效性, 必须促使法制部门、执行部门以及管理对象形成合作关系, 促使被管理者接受管理, 但是, 在现实执法中, 往往出现收钱不办事、随意开罚单、民众不配合等现象, 究其原因, 在于依法治林认识度不够和治理方式不得力。
3 走出困境、提升生态保护效能的途径
3.1 健全森林法律法规, 进行制度细化
《森林法》是依法治林的权威性法律依据, 其适应了我国国情的需要, 工作中, 要以其为根本指导, 严格按照其规定进行执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依法治林工作出现很多新问题, 尤其是《森林法》没有涉及到的空白领域, 这就造成执法过程中, 无法可依, 因此, 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将发现的问题, 进行制度性补充, 并将执法方式、违法行为、处罚强度和方式等进行规定, 以实现权威性制度的保障作用。
3.2 完善林业管理机制, 提供基础保障
林业管理机制是保证依法治林的基础因素。一方面, 根据不同的治理范围, 要制定具体制度, 以规定各个方位的不同职责和义务, 如以林业产权制度, 明晰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义务;对公益林、商品林进行制度规范, 以宏观指导林业工作方向;对重点林区进行权责规定, 以有效解决国有森林资产所有权虚化问题等。另一方面, 加强相关性机构设置, 尤其是基层管理机构。严格按照行政处罚程序, 建立相关性的执法机构, 并对其部门职责进行定位, 实现部门权力的独立性, 避免多个部门职责不清;同时, 加强基层执法机构设置, 并实现内部部门的优化组合, 强化直接的联系, 以实现执法有效性和全面性;配备高素质、高能力和高技术的管理人才, 以有效提升依法治林的质量。
3.3 强化林业行政执法, 提升执法力度
依法治林归根要落实到行政执法上, 因此, 必须从各个方面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其一, 进行执法制度性建设, 为行政执法提供制度保障。林业行政机关要建立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过错追求制度等促使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制度支持与约束, 进而实现规范化工作;制定统一性执法标准, 并强化标准落实, 以促使工作者依照标准执法, 增强执法的科学性。其二, 强化监督管理, 提升行政执法的科学性和透明性。行政执法要取得实效, 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因此, 必须建立监督制度, 设置专门监督机构, 加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上级机关对执法部门的监督, 并以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 对下级部门进行实际管理, 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辅助解答, 以有效提升执法科学性;在现实执法中, 由于执法者思想素质落后, 往往造成违法执政现象, 这就要求强化从业者监督, 在各级部门中, 设置内部监督机构, 并配置相应工作人员, 以实现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监督, 进而提升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性。其三, 改善执法方式, 提升执法实效。执法方式有强制执法、行政处罚、行政奖励等, 而行政处罚往往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其面向违规性行为, 而要实现其效果, 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化规定, 同时, 将行政奖励、行政监督等方式进行综合, 以改变单一型的行政处罚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3.4 加强行政人员素质, 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行政执法过程中, 行政人员技能业务因素、法制因素和素质因素的影响, 往往出现不规范执法、乱罚款、高罚款、轻惩罚等现象, 这就影响了依法治林的实际效果, 而行政执法, 从根本上说, 是行政执法者发挥作用的过程, 因此, 必须强化从业者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法制教育, 提升执法者专业水平。一方面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 对行政人员进行法制教育, 促使其熟悉部门法律法规、执法权限、程序、范围等, 同时, 以案例分析方式, 对从业者违法执政行为进行分析, 以促使从业者严格依法执政。另一方面, 以培训、教育等方式, 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并设定从业考核, 坚持持证上岗、从业规范等, 以实现专业型人才培养。其二, 加强人文培训与教育, 强化从业者职业素质。林业行政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法制意识, 而且必须能够树立坚实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 以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的刺激, 进而实现依法执政和科学执政。
3.5 开展法制教育宣传, 引动内外力量
实现依法治林需要领导者、执政者和民众的协作, 因此, 必须加强层级性法制宣传, 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强化行政部门内部宣传, 将法制教育与林业工作、员工道德、基层建设等相结合, 以保证宣传的有效性;树立依靠群众的思想, 充分利用媒体、广告、节日、活动等, 展开普法教育, 以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促使民众参与到植树造林、爱林护林工作中。
4 结语
在森林资源被破坏的环境下, 空气污染日益加剧、荒漠化面积大幅扩展、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这不仅危害了生态环境, 而且危及着社会、经济、人类的持续化发展, 而依法治林作为提升森林覆盖率的基本措施, 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制约了林业行政执法的落实, 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性的法律、制度, 并强化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以提升依法治林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长军.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1) .
[2]袁德政.从大自然的严厉惩罚中及时醒悟过来[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 .
[3]于杰.关于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1.
[4]高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2.
[5]于桂娥.中国森林资源综合核算体系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1.
依法治林 篇3
但是还应该看到, 现阶段有一些林业法律法规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尚未完成、林业特殊地位尚未显现和国家发展战略尚未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制定和颁布的,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林业历史性转变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 必须下决心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林, 促进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1 加快立法, 建立健全林业法律法规体系
林业立法是依法治林的基础。林业立法必须紧紧围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要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加强对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立法。要结合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难点问题, 把基本的、急需的、条件成熟的作为林业立法的重点, 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修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起草自然保护区法等法律。二是在法规层面上, 抓紧制定天然林保护, 湿地保护, 野生动植物保护, 公益林保护, 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流转, 森林公园管理, 森林资源监督管理, 木材经营 (加工) 、运输管理, 木材检查站建设和管理, 乡镇林业站建设和管理, 林业发展建设基金收缴、使用和管理,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管理, 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与管理, 林木种苗管理, 森林林地管理和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决定等规定和条例。三是在规章层面上, 制定和完善造林质量管理, 林木种苗质量管理, 林业基础数表编制,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等部门规章;抓紧制定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森林火灾和重大毁林损失价值评估等林业行业标准。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结合本地林业工作的实际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林业法规和规章。四是完善林业立法工作程序。根据立法和国家对立法项目的统一要求, 首先要明确林业立法思路, 科学合理地制定林业立法工作近期和长远目标, 认真组织对立法项目的研究和讨论, 强化林业工作机构内部综合协调和审核职能。在修订和立法过程中, 要加强与农业、水利、环保、通讯、电力、能源等部门协调, 组织立法讨论会、讲座会、论证会, 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及时解答林业执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适用问题, 努力做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五是确保林业立法的质量。要加强对其他相关法律的研究。林业法律法规必须与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相互衔接, 相互协调。比如通讯、电力、输水、输气等工程经过森林、林地设线路保护区 (带) 问题;水利枢钮工程上游森林、林木的采伐管理问题;国家建设项目占用林地补偿和植被恢复费的收缴问题;已批准占用林地未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其林木采伐是否批准问题;城市园林等部门管理的林木申请采伐问题等。通过立法, 明确职责, 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
在林业法律体系建立过程中, 要及时做好现行林业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清理、废止工作。凡与WTO基本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 或者与法律相抵触的应一律废止, 需要修改的应尽快修改。
2 理顺体制, 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
当前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 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但是, 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绝不可能在原有的体制和机制框架下运行。因此, 必须下决心清除制约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 加快依法治林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2.1 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林业行政执法的主体。转变职能, 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必须造就一支廉洁高效、思想道德好、业务素质高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要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教育, 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执法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 坚决纠正执法中的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
2.2 规范林业行政执法管理
要依法确定林业行政执法资格, 并向社会公布。对不具备林业行政执法资格的单位和个人, 不得行使林业行政执法权。各级林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执法, 不得滥用职权或者超越职权执法。凡行使林业行政执法的单位和个人, 必须持国家统一印制的《林业行政执法证》方可执法。没有取得《林业行政执法证》的, 不得从事林业行政执法活动。
2.3 实行林业行政执法问责制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辖的林业行政案件应当及时查办, 不得推诿、扯皮和不作为。要实行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 对上级批转要结果的案件, 必须认真调查, 如期上报结果, 严禁以罚代刑。对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 应主动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保证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2.4 严格林业行政执法档案管理
林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执法文书及案件证据材料, 应当按规定立案归档, 严格案卷档案管理。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林业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审, 对不合格的案卷应当及时纠正, 努力提高办案质量。
2.5 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
森林公安是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生态安全, 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县级以上林业部门应当设立公安机构, 其编制和经费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要加强对森林公安队伍的管理, 强化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充分发挥森林公安队伍在依法治林中的作用。
3 严格执法,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
党和国家对林业的空前高度重视为林业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而现阶段, 一手抓植树造林, 一手抓森林资源的保护, 仍然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两大主题, 也是依法治林的重点, 必须常抓不懈。
3.1 依法确立林业发展目标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增长, 国家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林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全面推进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 联系实际依法确定林业发展的目标规划, 依法建立林业发展目标责任制,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对在规定的期限内完不成林业建设任务的, 要追究当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对弄虚作假、虚报成绩和挪用林业建设资金的, 要追究法律责任。
3.2 依法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林业建设的根本, 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的存在。当前破坏森林资源的问题十分严重, 必须依法治理, 严厉打击。现阶段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重点是: (1) 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控制森林资源总量消耗。对未经批准超限额采伐的要追究当地政府一把手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 (2) 严格林地用途管制。林地是林业建设的基础, 没有林地就谈不上林业的发展。要下大力量加强林地管理, 坚决遏制毁林开垦、乱批乱占林地的作为。对未经批准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的, 应按规定严肃处理, 对失职渎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从重处理。 (3) 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4) 高度重视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以预防为主, 努力把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5) 严格木材经营 (加工) 和运输管理。坚决依法取缔和关闭未经批准经营 (加工) 的木材市场, 对非法收购、盗砍滥伐林木进行经营 (加工) 销售的要依法严厉打击。 (6) 坚决打击乱砍滥伐森林的违法犯罪活动。乱砍滥伐、盗伐林木是当前社会反映最强烈、影响最坏的破坏森林的行为, 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形成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有效工作机制, 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公安、工商、交通运输、海关、纪检监察、法院、检察机关等部门紧密联系, 形成严打整治的强大合力, 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依法治林】推荐阅读:
法治依法行政06-14
法治建设的依法行政07-20
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09-30
加快法治广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08-28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 答案08-2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依法治国学习心得10-28
《法治中国》第3集:《依法行政》解说词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