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赏析

2024-07-15

阅读赏析(通用12篇)

阅读赏析 篇1

——名师数学课堂阅读指导片段赏析

走进名师数学课堂, 今年的比往年多了一些元素:数学教材阅读。教师适时提出了数学阅读要求, 数学教材的阅读与理解在课堂中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充分关注;教师通过数学教材阅读, 教学实施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 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数学味道、数学情趣和充满人文关怀。

以下从刘松老师和张齐华老师的异师同课异构、贲友林老师的同师同课异构、夏青峰老师的同师异课同构为例, 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 总结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数学的一般方法。

一、异师同课异构中, 同一内容的不同阅读指导

刘松与张齐华老师, 同上《用字母表示数》的课。刘松老师浓墨重彩的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之后, 将“用字母表示数, 数学上乘法的规定”的内容请学生自学课本。张齐华老师在隆重推出:“a+5=a+5, 用字母式, 既可以表示算式, 又可以表示结果”后, 也同样在“用字母表示数, 数学上乘法的规定”这一内容上, 对学生进行纵向数学阅读学习指导。

片段一:刘松“用字母表示数”中的阅读指导

师:字母和具体的数可以在一起加法运算, 可以减法运算吗?乘法呢?除法?

师:数学很奇怪, 当字母跟具体的数, 或者字母跟字母一起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 加、减、除, 都没有特殊的规定, 唯独碰到乘法, 有特殊的规定。有没有哪位聪明的同学知道是为什么?

师:老师不想告诉你们, 你们自己看书吧?

师:请看教材P106例3, 请用1分钟的时间看完, 然后告诉我, 你看懂了什么?

师:看书有句古话叫:“不动笔墨不看书。”尤其读数学书, 该划的划, 该打重点号的打重点号, 该写的写, 这才叫读数学书。

(交流)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我看懂了正方形边长用a表示, 周长用C表示, 面积用S表示。

生:如果a与1相乘, 就可以记成a。

师:如果是1×b, 就可以简单的记为什么?生:b。

师:对, 看书不能只看表面的东西, 要注意看重点。还有什么?

师:4·a不读四点a, 还是读4乘a;a×4可把乘号变成点, 写成a·4;但如果把乘号省掉4要跑到字母的前面, 写成4a, 书上的这句话很概括。

师:真正的好学生是自己会看书的人, 而不是老师教了你才会的。例3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字母乘字母, 字母乘数, 乘号可以变成圆点, 或去掉。

师:很奇怪, 加法的时候, 没什么规定, 就这个乘号的时候有特殊的规定, 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

师:真的没问题?你们没问题就麻烦了。学习一定要善于追问!为什么当字母碰到具体的数时, 加法、减法、除法书上都没有特殊规定, 只有乘号有规定呢?为什么把乘号变成一个点, 有时候干脆不要呢?同学们要经常这样思考问题, 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生:为了简便。

师:是的, 下面一个游戏, 你就能有所感悟。

【赏析】

1. 标注法

阅读不能“矮人看戏”, 要读出“平淡”下的“深刻”来, 要养成“一阅即读加思维”的读书方式。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全面, 易顾此失彼的特点, 适当勾划,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刘老师指导读教材时, 指出“不动笔墨不看书。”“尤其读数学书, 该划的划, 该打重点号的打重点号, 该写的写, 这才叫读数学书。”引导学生:“读书要去表面, 找重点”。

对于重要内容、数学术语和自己不懂的或感到含糊的地方作上自己规定的符号。还可以用“*”标明重点词语, 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 用“·”表示注意。提倡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试写眉批, 将自己的一些灵感、心得及时整理在笔记上, 用提纲式标题摘出概括化的要义, 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 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手脑并用, 以写“串”起思维的“珠链”,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2. 质疑法

刘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的问题意识。“真的没问题了?你们没问题就麻烦了。学习一定要善于追问!”“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呢?为什么当字母碰到具体的数时, 加法、减法、除法书上都没有特殊规定, 只有乘号有规定呢?”“同学们要经常这样思考问题, 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引导质疑的过程是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 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 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 自然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课堂教学中, 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和规律的探求处, 进行质疑, 引导学生将思维逐步展开, 认识逐步深化。

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要教会学生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刘老师还善于运用富含哲理和情理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疑难铺路搭桥, 并组织学生说一说, 议一议, 穿插交流一下, 将阅读时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条理化, 培养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片段二:张齐华在“用字母表示数”中的阅读指导

师:用a表示储蓄罐里的钱, 如果有3个这样的储蓄罐是多少钱?5个呢?8个?b个?n个?

师:刚才你们说出来的都是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 你们知道吗?在数学上像这样含有字母的还有更简洁的写法。

师: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一些数学上的规定, 一起来看看?

(出示表格)

师:这些规则内容非常多, 也很丰富, 所以张老师决定, 一条一条的读, 如果看懂了给老师点点头、如果看不懂就摇摇头, 待会儿再来帮助你。

师:第一条:字母和1相乘。第二条:字母和数相乘。第三条:字母和字母相乘。第四条:相同的字母相乘如:a×a。

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师:友情提醒, 错误一定会很多, 因为这么多知识, 一下都出现在眼前, 看的眼花缭乱, 但有张老师, 还有同伴在, 我们很快就能掌握。

师:出5道题, 而且张老师非常仁慈, 还把刚才的规则留在这边, 在做题时, 不知道答案是多少, 可以怎样?

生:偷看。

师:这不叫偷看, 这叫参考。比如:a×b省略乘号要怎么写?不知道怎么写, 可以怎样?

生:偷看。

师:换个词?

生:参考。

师:领悟的很快。我们可以很快的参考一下规则:a×c怎么写?a×b呢?

【赏析】

1.列表格, 提纲挈领法

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 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不易理解。提纲挈领法, 就是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 并通过简约化的编码形式, 进行梳理和归类, 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 使知识整体的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 既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指导时, 应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 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

张老师把繁多而抽象的学习内容整理成表格, 分成四个格子:字母和1相乘, 字母和数相乘, 字母和字母相乘, 相同字母相乘。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梳理, 提炼重点、难点、关键, 使得阅读内容由“厚”到“薄”, 并以此为突破口, 理解其含义, 分析解决问题。

2.练读结合, 查阅资料法

练读结合, 在练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 通过读来解决疑问。让学生将阅读与练习结合起来, 读中明义, 练中理解内容;把练习和阅读结合起来,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出发, 设计巧妙的练习, 把难点分散, 学生带着疑问, 再有针对性地阅读, 提炼问题的本质, 深化认知。

张老师“仁慈”的把规则留在思考题的上面, 学生可以边做题, 边参考。这不正是人们认识新事物, 学习新技能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吗?古人的灯下、现代的图书馆里、网络里查阅, 边学边思考, 不懂再查阅, 再思考。这样的场景被张老师神奇的剪影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可见其睿智、精益求精、无痕的教育艺术。

二、同师同课异构, 课前无阅读指导与有阅读指导的不同设计

贲有林老师把十年前全国赛课一等奖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课》, 自己跟自己同课异构。赛课中阿凡提赶羊的故事, 还在耳边荡漾, 精彩重现后, 贲有林老师同时奉献给大家一场“不是很精彩”的课。用贲老师的话说:“第一节课更具有观赏性, 而第二节课则把公开课上为家常课。”“把家常课上为公开课, 把公开课上为家常课”, 是他的一种追求。常态在哪呢?异同在哪呢?在于教师课前给学生一张预习、自主复习的表格, 表格中还有学生易错题的整理和友情提醒:“……最聪明的人是不再重复犯别人错误的人。”教师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 有层次的让学生在台上展示自己整理的复习成果, 并交流易错题, 最后教师把易错题进行有选择、有目的再修改和提升, 与学生一起质疑探讨。 (附:预习表格)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复习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

1.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你能用表格或画图的方式将所学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整理吗?

通过整理, 我的体会:

2. 在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 哪些题目容易出错呢?

收集一道题目, 整理如下:

题目:

解答:

我的提醒:

【赏析】

1.预习梳理法

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 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 还要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 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如:学会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新旧知识有何联系?还有哪些疑问?等等。新授前, 还应检查预习的情况。学生通过一定思维含量的阅读, 明确教材重难点, 为新课做准备, 同时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薄弱点, 便于有针对性地听课, 提高学习效率。

高年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教师让学生课前预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 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初步感知知识间的联系, 逐步理清脉络, 捕捉并整理了易错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学生可以复习所学知识,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梳理的能力, 并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建立系统的数学知识网。预习之后,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多向交流, 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 感知知识间的联系, 通过联想, 理清脉络, 疏通思维, 消除了障碍, 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 同化形成自己新的认知系统。而在这整个复习整理的过程中, 教师只是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与促进者, 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的伙伴与朋友。

2.对比联系法

真理越辨越清晰, 当我们对事物模棱两可, 分不清楚时, 对比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对比读, 就是通过读来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 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一般应用在知识形成的巩固阶段, 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 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 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 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比较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 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同中求异法和异中求同法。同时,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读时, 要善于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新知识, 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 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 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 减少思维的盲目性, 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 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 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

课上, 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所整理的问题, 进行具体的有重点的指导, 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复习中比较知识的异同点与联系, 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学生从自主复习整理中切实体会到:数学现象和问题可以千变万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还是能发现其中的很多共同点的。把讲台让给学生, 教师的退是学生更大踏步的进。“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不讲, 学生能讲;学生会讲, 学生讲了, 学生也明白了。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 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一样了, 学习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三、同师异课同构, 课中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时阅读

夏青峰老师在不同的两节公开课中, 都有学生自主阅读的环节。

片段一:夏青峰《分数的意义》中的阅读指导

师:我们今天学什么?分数我们原来学过吗?你还记得一点什么吗?

师:今天我们还学分数的意义, 书本又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咱们看一下课本, 好吗?自学一下课本, 看看我认为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把你认为的重点难点画起来, 咱们等会交流, 通过看书又获得了哪些知识。开始。 (1分钟)

(交流)

生: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 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师:你还想说些什么?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你解释一下。

生:相同的物体。

生:无论什么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师:请你举个例子解释什么是“一个整体”。生:圆形。

生:没有分开的。

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 叫做一个整体。

师:一些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什么意思呢?举例。

生:四个看作一个整体。

生:铅笔盒里的几只铅笔, 整盒看作一个整体。师:一个人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吗?8个孩子呢?师: (指一组同学) 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吗?看作一组人。一班人?一排桌子?

师:单位1什么意思?生:表示一个整体。

师:一个单位, 把一排看做一个单位, 两排就是?生:两个单位。

师:书上告诉我们, 可以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还有单位一的概念, 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是否真的明白了?考考大家好吗?屏幕上有一个“整体”被一块布遮住了一部分, 只露出一小部分是整体的1/4, 你能画画它的整体是什么样子的吗?

师:除了这种可能, 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也把它画出来好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能说说吗?

师:无论多少可能, 下面都是3个。

师:整体是不是一定要连起来?分散开来也是一个整体。

片段二:夏青峰《面积的认识》中的阅读指导

师:哦, 真好。你们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 说得是否正确呢?究竟什么是面积呢?课本上说得清清楚楚, 你们能不用老师讲, 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

(PPT:自学课本, 看究竟什么是面积?) 生:能。 (生开始看书)

师:好啦, 孩子们!看书以后, 你们对“面积”的认识, 又是怎样的呢?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哈, 你把书上的这句话给读出来了, 不错。

(PPT: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可是,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读不懂。谁能做小老师, 来解释一下?

生: (有些犹豫) 。

师:这句话, 连起来有些难解释。我把它分开。 (PPT:物体表面的大小, 就是它的面积。)

师:现在谁愿意做老师, 来说说这句话?

生1:就是一个东西, 它的面的大小, 就是面积。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1:比如, 书本这个面的大小, 就是它的面积。师:哦, 你能举起来让同学们都看见, 再说一遍吗?生1演示。

师: (也拿起课本) 课本封面的这个大小, 就是封面的面积。孩子们, 你们也这样认为吗?

生:是的。

师:那除了课本, 你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生2:课桌的这个面的大小, 就是课桌的面积。生3:黑板的大小, 就是黑板的面积。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 同时还应围绕教学目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生动有趣的比赛活动进行创设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道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因此, 从教学过程看, 教师通过创设比赛活动,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爱学、乐学, 让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如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刚一开始, 便别开生面地向全班提出:“咱们分两组来比赛拍球好吗?”孩子们自然喜出望外。“怎么比?”眼看每人都来拍球时间来不及, 于是大家提议“选代表”。每组派4人

阅读赏析 篇2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试题及阅读答案

① 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答案:落叶、悲鸿、衰草、枯木

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答案:刘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秋词》与《天净沙·秋思》都描写怎样的景物?

2.《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写的是同样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5.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阅读答案

1.秋景

2.豪放,热情 凄愁

3.《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4.C

赏析阅读教学实验与研究 篇3

真正的主角应该是能欣赏更多优秀作品,乃至自己动手创作

的学生!

一、赏析阅读教学的定义

首先,自主欣赏。对于给定的作品,作为读者的学生自主品味,这样的阅读是不带任何先见的,到底是不是佳作,有没有亮点——吸引你眼球的地方;其次,合作分析。将阅读上升到理性的、更高一层的文化内涵上,当然,这种分析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颠覆最初的阅读感受。而在此期间教师的参与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以至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与创作冲动。这样的教学,我称之为“赏析阅读教学”。

二、赏析阅读教学的过程

自主欣赏的环节侧重对文本的最初体验,通过视线扫描和听觉冲击,学生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汲取了什么信息?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文章?

欣赏的方式有很多,但一定要给足学生时间:默读文章,听范读,自由大声地朗读,各有千秋。我更倾向于自由大声地朗读,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讲授“阅读鲁迅”时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以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为例,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并不难,学生能汲取到的信息点有:家乡的习俗——独特,家乡的鸭蛋——有名,端午的鸭蛋——情趣。文章的趣味盎然,从容散淡完全取决于作者对语言的讲究,那么本文欣赏的重点当然放在品味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魅力上。哪些语句是你欣赏的,为什么会喜欢?这种方式需要建立在对学生阅读感受的尊重上,才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参与性。而对汪氏语言特色的归纳也水到渠成,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在兴致勃勃地选读自己喜欢的文句。

合作分析环节是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探究,包括写作目的、写作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只有深入地理性分析了这些,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也才能真正“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读,便是体验作者的生活,体验作者从现实社会中抽象出的生活,也是在联系并感受着我们自己的生活。”而这也恰恰成为我们分析作品的切入口。

同样以《端午的鸭蛋》为例,文章如此津津乐道“咸鸭蛋”有意义吗?参考答案说是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就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而当我联系到今年的端午节会让每个中国人感到尴尬,韩国“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倘若被联合国认定成别国的文化遗产,不得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那么,一个小小的咸鸭蛋牵动的仅仅是作者的思乡情怀吗?它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还能再被下一代忽视、淡忘吗?有了这样理性的分析,学生学到的会更多!也许这在当时是作者没法预料的,但又何妨呢?文学与现实的结合,不正体现了分析阅读的价值吗?

三、赏析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赏析阅读教学对于激发学生阅读体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作为初次实验难免遇到不小的阻力,毕竟教学过程是个互动的环节,现将问题提出来期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1.既是完全摆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就特别强调学生的配合。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仍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2.大部分同学的赏与析能不谋而合,学生的思维相差也不会太大,但问题在于不知用什么样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每次学生都会无奈地说:“我知道意思,但不会说。”能赏析出作品的味道,说不出来,或许能成为另一个研究课题。

3.合作分析环节,怎样防止走走过场,让学生真正在交流中获

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也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4.进入网络时代,学生的阅读状况越来越成为一种忧患。更多

的快餐文化冲击着经典作品,如何紧紧抓住我们下一代读者群仍然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

浅谈文言文阅读与赏析 篇4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翁的佳作, 我们最为熟悉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行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 描绘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美妙境界。“‘空明’二字更是绝妙, 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 出奇制胜。”然而却描写了一个玲珑剔透, 冰清玉洁的银辉世界。苏赋般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它以其短小精悍、意味丰富而扣人心弦。只读一词, 便让世人品味悠长。如何让孩子们走近、嗅闻、汲取它的精华, 丁老师无疑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全文不仅委婉地描绘了月色的动人, 还含蓄地讲诉了苏翁在闲适中见细腻的复杂情感, 短短八十余字状写出了苏翁流传千古的“苏氏月光”之美, 无观之以目, 而观之以心;无观之以心, 而观之以气。这文中的“心”与“气”是文章的精华, 站在这个角度, 重新审视丁慎杰老师上的这节课,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苏翁的此种意境, 结合多种朗读方式, 采用了配乐朗读, 辅之以联想想象, 让学生设身品味。真正让学生用心去品味, 用心感悟到苏翁身上的此份“意气。”

要尊重学生的质疑, 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 在思维碰撞中升华认识。课堂上, 丁老师尊重学生的质疑, 从标题问难、释义问难、赏析问难、情感问难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环环相扣, 层层提升, 在老师的引导下寻芳觅蜜, 渐入佳境, 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或触摸了苏翁豪迈乐观的灵魂, 或汲取了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 与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在朗读品味中, 也时时处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朗读品味没有轻易否定, 而是通过增删字词、创设情境、教师范读, 适时地出示背景资料等方式, 引导学生表达心中所思、所想、所感, 让学生在困惑质疑与思考中层层破茧, 碰撞思想, 积蓄力量。丁老师的追问, 使课堂有深度, 对“清闲”“悠闲”“安闲”“闲人”的解读。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捕捉信息, 达到了读与悟的结合。

阅读《蒹葭》赏析 篇5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此时获得一种情感体验或引发一种情感共鸣;学习此诗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此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此时获得一种情感体验或引发一种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创设阅读情景:播放歌曲《在水一方》。老师点明此歌词来源于《蒹葭》。

二、听视屏朗诵:播放《白蛇后传》中包仁朗诵《蒹葭》的视频片段,整体感受其魅力。

三、结合注释能用散文化的语言疏通文意。

四、发给学生赏析文稿,阅读后谈感。

赏析文如下: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等叠音词,使全文声情兼备。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

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意中人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可望而不可即,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 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五、你认为本诗主旨是什么?你有没有内似的情感体验?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六、你认为此诗情景交融的写法和层层推进的表现手法在作文中该如何运用?

七、片段训练:把你内似的情感体验写出来。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言语赏析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品词析句 言语秘妙 赏析

选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是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语言的佳篇。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领略到文本语言之妙,从而使学生在赏析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以品词析句为抓手,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文本语言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品味、咀嚼,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一、在朗读中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彩

好书不厌百回读,朗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对于文本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来说,都会有几处值得我们驻足、停留、细细品味和欣赏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独具一双慧眼,去挖掘文本教材中的言语秘妙之处,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真正领略到文本语言的精彩。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文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西沙群岛鱼的种类繁多,并且非常好看。作者在描写这段话的时候抓住了各种鱼类的特点,并且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把文章写得精彩极了。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文章在言语表达上的秘妙之处,笔者主要采取了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的教学方法。在朗读“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这些句子的时候,教师主要鼓励学生运用层次变化的语气来朗读,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作者在描写这些鱼时内心愉快的心情,以及文本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特别的味道,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精彩。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针对作者在描写时运用了大量的排比以及语句优美的特点,在教学时,笔者主要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不仅读出了文本语言的美,而且也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被激发出来,提高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

二、在咀嚼中品味文本语言的意味

对于文本教材中的语言来说,有许多句子粗看起来非常平常,毫无特别之处,但是,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就那些看似平常的细微之处用心咀嚼、品味,必将可以使隐藏在文本背后的秘妙之处被挖掘出来,从而增加文章的情味与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品味,习得语言的精髓。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课文主要通过对一个小男孩献血事件的描写,表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粗读这句话时,会觉得这句话平淡无奇,不就是描写小男孩一会儿举手,一会儿放下吗?但是,如果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隐藏在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在教学时,笔者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沉默”“颤抖”“忽然”“然后”等词句咀嚼、品味,并让学生思考: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动作背后暴露了小男孩的哪些心理状态?这样教学,学生在用心咀嚼、品味中,可以直接透视到小男孩的内心:沉默说明在思考,颤抖说明害怕,一会举一会放说明他内心犹豫不定,在做心理挣扎。经过咀嚼以后,文章内涵更丰富,学生解读得更贴切。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咀嚼、品味,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文本语言表面的意思,而且还帮助学生学会了透过表面看本质,能够使学生在咀嚼的过程中直击小男孩的心灵,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强学习效果。

三、在对比中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

在阅读教学中,有许多词句的意思单从表面看来似乎读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也感受不到这样描写的优势。此时,教师如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就一些相关的词句进行区别比较,那么,在联系上下文语境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文本语言的精妙将会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增强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燕子》一课时,课文主要描写了春天到来时,燕子给人们带来的勃勃生机。全文语言描写优美、生动形象,使人读后不由地对燕子产生喜爱之情,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魅力。在教学时,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语言的与众不同呢?笔者主要采取了对比的方法。首先,在学生阅读批注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就“凑成”与“组成”进行对比;在“掠过”与“飞过”进行对比之后,又把“沾了一下”与“挨了一下”进行对比,等等。其次,在学生对比的时候,主要让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不仅感知了语言,品味了语言,而且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也被学生充分挖掘了出来,这样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针对文本语言的特点,笔者主要采取了抓住用词准确的词语进行对比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比较辨析能力,而且在对比的过程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具体区别可以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为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灵活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在感悟中领会文本语言的魅力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文本语言的精妙,教师就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从而使学生在感悟中真正领会到文本语言的魅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再见了,亲人》一课时,课文主要以叙事抒情的形式描写了解放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表现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这篇课文情感真挚,读来细腻感人。但是,由于课文所描写的事件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很难体会到这种浓郁真挚的情感。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这种真挚的情感呢?仅凭教师单方面的传达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这种情感。因此,在教学时,笔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上。例如:“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像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去感悟,在学生对文本语言有真正感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享,以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情的目的。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所有的课文并不是学生一读就可以获得深切的理解。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吸收,去获取知识,如此一来,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理解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从感悟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中蕴含的精彩句段、语言秘妙之处是非常多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一双善于挖掘、发现的眼睛,并且能否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揣摩咀嚼。当这些学习活动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得以落实时,学生的言语水平、鉴赏能力一定也会随之得到极大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雅丽.浅谈小学语文品词析句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学周刊,2012,09.

[2]储敏娟.品词析句,体悟情感——浅议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N]小学教学参考,2011,18.

[3]徐卫兵.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N]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3.◆(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第三小学)

漫谈语文阅读赏析课的四美教学 篇7

所谓赏析式阅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文章的语言文字、文章结构、思想感情、描写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在赏析中讨论,在归纳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那么,阅读赏析课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一、赏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美。任何文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或讴歌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赏析主题思想美,就是让学生受到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从而严于律己、规范自己行为。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写了他童年至少年时代是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看似平实的叙述,其实饱含深情的描写,作者将人物放置在特殊的环境中进行刻画,表现了母亲无比真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在学习这样的文章时,初步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归纳出记叙母亲的几件事,重点品关键词句的含义,如“混、添”等词语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的成功,其母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这样通过文章主题思想的赏析,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严中有爱的教育,从而更加懂得体谅父母、尊重别人。

二、赏析文章的意境美。无论是写景、叙事、写人的文章或诗歌,作者都会为文章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就是赏析一篇文章所体现的一种情境、情感,甚至是一种氛围。如《荷塘月色》一文4-6节中对荷塘描写,作者为了使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他夜游荷塘,在弥望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清香、闪电般的荷波、脉脉的流水、月下的轻雾、淡淡的浮云、隐约的远山等梦幻般的境界里,他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心里浮起一缕淡淡的喜悦,作者营造了一个“梦境”般的意境,也把读者带入一个梦境般的世界里,在这样的心境中看到了一塘池水和满地月色,一派和谐宁静的气氛,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地将真情与实景融合在一起,荷塘月色与思绪心境互相渗透,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佳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文字美。一篇能够生动地表情达意的文章,语言必定是十分精巧和富有文采的。赏析文章的语言文字美,就是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做到形象写人、叙事明白,状物逼真,描景生动,抒情感人的。例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开篇交代了小屋的位置,“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里有两个比喻,一下子勾勒出山河小屋的姿态和位置,为了显出小屋点缀山的效果 , 又用比喻 “一片风 帆”“一只飞雁”来表现出有了小屋给人的美感,以“飘”“掠”这样的词写出小屋的静态美。为了表现小屋小巧的美,作者写树的“美妙的绿的背景”, 衬托出小 屋的“别 致出色”“含蓄而有风度”,紧接着一个镜头把小屋推向空中,在树的遮掩、簇拥下,小屋“凌空而起”的姿态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对“轻灵而自由”境界的向往。学习时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从而了解作者运用字、词、句的巧妙之处和语言文字不寻常的表达作用,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

阅读赏析 篇8

意象信息、情感信息和审美信息是赏析中学英语阅读文本的三个重要维度。

一、意象信息及其赏析策略

1.意象信息的内涵

意象 (imagery) 是作品中凝结作者情感的主观倾向。意象信息即作者所写的“景”、所咏的“物”。意象信息中的星辰河流、风花雪月等自然风物以及人物烟云、人生际遇、时事嬗变等人生印痕最集中、最深刻地展示了人类人文习俗、文化传统等的多个侧面多种元素。阅读主体需要通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维和“视界融合、潜入文本”的表达, 虚实结合, 化浅显为生动, 化平淡为神奇, 赋予“景、物”深意, 留下无尽回味。

2.意象信息的赏析策略

通过教师的言语呈现意象信息, 或引导学生意象思维的延展, 同时利用语意和思潮的丰富多彩与起落变化, 绘出文本的意境, 使意象得以生动显现, 是赏析文本的重要策略之一。

(1) 通晓常规意象

敏锐的感悟力能使常规意象得以“心灵还原”。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有助于创造特定的氛围 / 情绪。如dark clouds和gloomy seashores表现着bleakimagery;flitting butterflies and clearweather暗示着anatmosphere of light heartedness。再如 , The country, covered with cherry tree flowers, looks as though it iscovered with pink snow. (NSEFC Module3 Unit1) 教师可基于“花开富贵”的常规意象, 通过绘声绘色的言语, 引导学生从flowers和snow展开联想, 细致刻画, 自然产生“樱花盛开, 粉雪遍野”的意境, 进而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和艺术境界的佳妙。

(2) 关注陌生意象

对虽常规但少接触的陌生意象, 教师要结合阅读语言进行必要的言语引导。如, Typhoon (Module2A Unit10) 中对巨浪和海水的描写:...saw a whitetower of water, so high that he couldn’t believe hiseyes, advancing towards them. /With a tearing crash, tons of water fell upon the deck... 对风暴的描写:Thehurricane, with its power to sink ships and to destroystrong walls, had found this little ship in its path. 大部分学生因没身临其境, 对巨浪和风暴难以有切入体肤、直入血脉的体会。教师唯有用形象、传神的言语描述三者的情态意蕴, 把Typhoon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 让学生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真切地表现出作者惊恐害怕、不知所措的心情。

(3) 理解特殊意象

体悟阅读文本的思想内容, 理解特殊意象必不可少。赏析:However, the lakes shone like glass in thesetting sun and looked wonderful. /At one point we wereso high that we found ourselves cycling through clouds. (Module1 Unit 3) 夕阳本是温婉悲凉的代名词, 但赏析中, 时而轻松活泼、时而深沉庄重的教师言语却把作者在西藏的所见所感生动“意象”于眼前:夕阳西下, 湖面如镜;单车孤影, 行走云端。恰当的言语加上语调的流转跌宕让读者恍如身临, 使藏乡的美丽画面跃然眼前, 把学生带入梦境西藏的艺术氛围中。

二、情感信息及其赏析策略

1.情感信息的内涵

情感 (emotion) 是语言符号中蕴含的作者情绪体验。自“为情造文”, 到“情动而辞发”, 再到“披文以入情”, 即“立意明象、立象尽意”。情感不仅蕴含于文本的语言形式 (词语、句式等) 中, 更通过言语形式 (语流、语调等) 表现。

2.情感信息的赏析策略

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情感赏析是以教师基于文本的认知和情感启迪, 运用个性言语为学生构建抽象心绪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或是邂逅情怀、生活艰难, 或是独白惆怅等。情感赏析策略的关键是教师通过特有的情感“号召”, 如诵读的饱含情感、点化的巧妙天成等, 渲染浓烈异域风情, 撞击学生的心灵, 掀动情感涟漪, 形成情感的“奏鸣器”。

(1) 用比生情

对比手法是文学作品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艺术手段之一, 能有效提高和丰富文学的情感表现。Appreciating Literature (Advance with English Module8) :Wewalked, hand in hand.../Asthe morning mist hadrisen long ago when.../so the evening mist was risingnow, and in the clear moonlight I saw no shadow ofanother separation from her. The morning mist和theevening mist象征黑暗过去, 美好到来, 预示着爱情破镜重圆。赏析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语阐释love和mist的意蕴, 在evening和morning的对比中, 带领学生体验爱情重获的喜悦, 使心灵震撼的情感表现得更确切、更犀利, 从而迸发出情感的火花。

(2) 拟境促情

虚拟出来的“现场”能成为道德情感熏陶的有效平台。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 (Module 1 Unit 4) 全文仅三段, 故事真实且感性:城的不复存在, 人的貌似平静, 海的宁静与旧金山的凄凉。文章首句和末句更是宕开一步, 用两个never塑造出一个苦难的场景:肆虐的灾难和无声抗争的人们。赏析中, 教师基于自己的言语, 以想象等方式, 虚拟出与现场相似的悲剧氛围;以凝重、深情的语气, 描摹复现灾难的沉重, 使学生如亲历灾后现场。无法亲临但虚拟出来的“现场”使学生时而屏神静听, 时而义愤填膺, 凸显了遭遇灾难时人们内心深处真善美的迸发, 催燃出炽烈的感情。

(3) 以情升情

蕴含于文本语言中的情思首先需要教师“悟化”, 再通过教师言语提升为学生的情感。A SadLoveStory (Module3 Unit1) :He had looked forward tomeeting her all day, and now he was alone with his rosesand chocolates, like a fool./He would drown his sadnessin coffee.手捧鲜花独自守候, 望穿秋水咖啡浇愁。此情此景, 教师不能仅拘泥于自身对roses、coffee和fool的情感悟化, 只有用言语点化源于三者的更深层次的“意味深长”, 方能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三、审美信息的内涵和赏析策略

1.审美信息的内涵

审美 (aesthetics) 是对文本信息加以提炼和升华, 形成心灵自由、精神愉悦的艺术定型。生动描述、鲜明议论、周密推理以及各种逻辑形式、修辞手法的妙用等诸多审美信息在中学英语教材阅读文本中不乏出现。但是, 由于言语的艺术性、间接性, 也造就了语言的“象外之象”、“题外之旨”和“言外之意”, 如果审视不当, 审美阙如在所难免。

2.审美信息的赏析策略

准确措辞、精妙修辞、含蓄表达的英语语言以及西方人特有的幽默感都足以唤起我们对美的感受。阅读赏析中不仅要从音韵美、简约美、整饬美以及朦胧美等方面强化审美意识, 而且对语言的意蕴层要进行深度赏析。学生要在教师言语引导下将“隐喻”之所隐、“隐喻”之所喻转化为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 最终使阅读的审美内涵得到美的表述和品味。

(1) 感美于意中

意境中的美感跨越时空, 久而弥醇。TheLakeofHeaven (Module6 Unit 5)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visit the lake of heaven with your loved one, don’t forgetto drop a coin into the clear blue water to guarantee yourlove will be as deep and lasting as the lake itself. 教师“抒写胸臆”的言语对时空意境的描绘, 创构出“情与景汇, 意与象通”的美景:天池旁, 你与爱人相互依偎, 喃喃私语, 温馨浪漫;碧波荡漾中, 一枚硬币激起涟漪层层, 爱如湖水深远绵长。深厚的文化内涵、温馨之意蕴和美丽传说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2) 品美于境中

特定的语言环境, 细细地品味语言美, 会令师生叹为观止。Old TomtheKiller Whale (Module7 Unit3) :an enormous animal throwing himself out of thewater and crashing down again./Old Tom swimming bythe boat, showing us the way./circling backto the boat, leading us to the hunt again./the killers started racing...在教师言语的“波澜”中, 一系列展示Old Tom迅速、紧凑动作的非谓语动词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不仅能感受到Old Tom的灵巧、机智和可爱以及Old Tom和捕鲸者明快、亲切的感情, 而且一幅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浪涌的无际大海中遨游着一头盎然生机、势不可挡的虎鲸。

(3) 醉美于景中

美景是直观的感受、思想的洗礼, 更是诗意的想象、情感的陶醉。A New Dimension ofLife (Module7Unit 3) :all the vivid colours surrounding me - purples, reds, oranges, yellows, blues and greens.The coralswere fantastic-they were shaped like fans, plates, brains, lace, mushrooms. /the yellow and greenparrotfish was hanging upside down, and sucking tinyplants off the coral with its hard bird-like mouth;ayellow-spotted red sea-slug was sliding by a bluesea-star;a large wise-looking turtle was passing... 此文本语言生动、清新, 给人以美的震撼。在海底斑斓色彩的衬托下, 珊瑚的千姿百态被赋予鲜活的美景, hanging、sucking、sliding、passing更让海底生物的憨态美“慢放”于眼前, the yellow and green parrotfish、ayellow-spotted red sea-slug、a large wise-looking turtle则给昏暗的海底增添了“耀眼”色彩, 让人感到死寂中的生机和野性的生命力。充满审美情趣、审美悟性、审美创造力的教师言语让美丽的海底世界变得触手可及:梦幻深邃的海洋, 五彩缤纷的珊瑚丛, 色彩绚丽、栩栩如生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慢游……师生共沉醉在这逸趣横生、和谐静谧的美景中。

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

[2]林恩玲.高中英语教学中美的渗透.教育导刊, 2008 (9) .

[3]麦琪.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欣赏.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9 (9) .

阅读赏析 篇9

高三的模块阅读文本在很多教师眼里都是比较浅显的,考虑到时间安排,一般对于模块的阅读文本仅局限于话题拓展和词汇学习。而一般的阅读理解训练要比模块阅读文本难得多,所以高三轻课本重练习成了高三常态。笔者对于模块的处理也有困惑,也反思自己的模块教学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一直把模块阅读教学上成读写课型,用以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语言本身的赏析缺少一个学习的方向。所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只局限于格式化的概括,并没有文笔方面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

2015年8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在活动中,南京师范大学刘学惠教授以M2U2 reading An adventure in Africa为例,从四个维度一步步解读文本:

1.话题内容,这是一个未来旅行,主要内容是:去哪儿,怎么去,带什么东西,去那儿干什么。这就可以引导学生仿写。如果写去玄武湖,学生往往没有内容可写,这就可以给他范例,坐车去,带必备什么东西,去划船等等,就会使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起来,而不是我们教给学生几个句型,而学生言之无物,且缺乏逻辑。

2. 语篇衔接,这篇文章是旅行,所以要遵循时间顺序。我们在写几日游的时候也可以仿写时间顺序。

3. 语言表达,这是写给家人朋友的信件,所以语言有对话性,而且它可以用will do的用了will be doing等,说明是表达一种情感,不同的文体,它的对象不同,它的表达方式也会不同。

4.文体风格,从表达上我们揣摩出这个人的感情———兴奋;whatever的使用能否用what来代替,为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的determination。

刘老师的解读让人豁然开朗。经过老师的解读,笔者在模块教学方面也有了很多的反思,虽然阅读文本也在教,但重点只局限在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学习上,对于篇章的深度研读和赏析非常缺乏。一方面没有“深度阅读”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笔者也没有这样的高度来进行深度阅读。

此外,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涵养深度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也不同。对于一个文本的解读亦是如此。原来笔者理解的在阅读中增加思维深度,就是要有批判性思维,或者要弄点吸引人眼球的拔高,大多数时候,它们是公开课的亮点,而一方面笔者缺少发散思维的大脑,同时又觉得平时教学学不来。但听了刘老师的阅读点拨后,笔者改变了原有的认知,开始从赏析语言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的训练。

三、实践尝试

笔者在本学期开学之初就有计划将暑期培训所得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深度”阅读的指导下进行模块阅读教学。下面就是笔者对于M9U1 reading的一个教学过程,基本点罗列如下:

1. 标题的解读Title Canada-Land of Maple Trees.

一问:我们一般在阅读理解时,标题一般从文章大意入手来定标题,但这个标题是不是就是文章的大意呢?通过标题,我们可以初步看出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特征。

学生答:应该不是。本文是介绍加拿大,肯定不止介绍枫叶,但枫叶是加拿大最具标志性的植物,最明显的特征,所以以此为标题,这应该是一篇介绍说明文。

二问:我们自己在介绍一个国家时,通常会介绍哪些方面?

学生答:地理位置、面积、历史、文化、饮食、名胜等。

三问:为什么加拿大被称为枫树之国?(此问题作为一个伏笔,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研读文本)

学生1答:加拿大枫叶多,所以被称之为枫树之国。

学生2答:加拿大的国旗是枫叶,所以被称之为枫树之国。

老师分享:我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也许还会有别的思考。

2. 第一段(the general introduc-tion)介绍了加拿大的面积、地理位置等。

除了让学生找一些相关信息外分析长句外,笔者追问:

一问:为什么作者在介绍国家的时候,要将地理位置、面积等知识放在第一段?

学生1答:这是总的介绍。

学生2答: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才有枫叶,这就和标题呼应起来了。

学生3答:一般介绍国家都会把地理位置放在开始写。

老师分享: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风景,第二段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涉及一个国家的主权,非常重要,要放在开头写。(当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3. 第二段。

一问:在“Within this huge country,there are frozen wastes,vast mountain ranges,huge open fields,countless rivers and endless forests.”一句中,可不可以用“many”来替代“countless”和“endless”?在这些词的背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色彩?

学生答:应该可以。这些词有点夸大,表达了作者对于加拿大自然风光的热爱。

老师分享:这里用了很多形容词,有的形容词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主要为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当然,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我们才会想一些竭尽夸张的词。

二问:在“Canadians,especially wildlife photographers and hunters,are quite fond of the wilderness,and you will be too.”中,作者使用“you”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答: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老师分享:这是一篇说明文,但作者的目的不仅仅是介绍加拿大,他还希望读者读了文章之后,能够去看一看加拿大,能够定居在加拿大。所以他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有沟通(communicative)和说服(persuasive)的作用。(这也是开放性的问题。)

4. 第三段到第七段。

一问:第三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1答:衔接作用。

学生2答:过渡作用。

学生3答:承上启下。

老师分享:这一段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统领下文。

二问:在“Beautiful scenery is just one of the treasures Canada has to offer.”这一句中最好的一个词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1答:beautiful,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学生2答:offer说明加拿大宝藏很多。

学生3答:treasures这个词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老师分享:我个人认为treasures是一个点睛之词,什么样的东西在老师心中是宝贝呢?my ring,能用到treasure一词的,对于拥有者来说一定是有非常价值的东西。所以作者选择这个词,说明了作者的一种喜爱、珍视的态度。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可以透过作者选得词汇,是积极的、正面的,还是消极的、反面的,或者是中性的词,来判断作者融入进语言的积极情感或者消极情感,还是客观陈述。

三问:“You will be delighted by Toronto,Montreal,Vancouver and Edmonton—all known around the world for their urban way of life,beautiful architecture and unique culture.”统领了哪几段?并分别罗列出各个城市的特点。

学生答:统领了第4~7段。

学生活动后,归纳各个城市的具体方面:

多伦多:面积,人口,标志性建筑———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蒙特利尔:面积,人口,历史,建筑和现代生活方式。

温哥华:面积,中国人口最多,海港城市,滑雪胜地。

埃德蒙顿:面积,标志性建筑之一——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建筑特色。

老师分享:我们在介绍一个城市的时候也可以从面积、人口、历史、建筑及其他特色等几个方面来组织。

5. 第八段。

一问:这一段关于久负盛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作者用了哪些表达手法?请在文中找出。

学生1答:用了一些形容词如best-known awesome等一些积极的词汇(此处学生已经吸收了老师在前面提到的积极的词汇表达作者正面的情感态度)

学生2答:用了一些数字如670metres,56metres,millions of travelers精确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尼亚加拉瀑布的美景。

老师分享:作者还用了很形象的动词,如fall(落),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异曲同工之妙。语言之间也有相通之处。

6. 第九段。

第九段除了了解一些事实性知识外,笔者进行了拓展。

一问:读了第九段,你觉得加拿大的历史interesting吗?

学生很纳闷,不知道如何回答。

老师分享:我个人认为,因淘金而建城其实不完全算是interesting,我们张家港原来叫沙洲,就是长江冲击出来的一块地,刚开始也只有少数一些人从江阴、从南通过来落户,慢慢才形成了一座城市。但是作者用了这样一个积极的词汇,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热爱之情。同时,貌似不有趣的事,说成有趣,也是作者故意使用,有影响读者思维之地。我个人觉得,“谬论说了无数遍就成了真理”这个道理,也被读者用到了。

二问:大家有没有读过一本小说,就是以加拿大淘金热为背景的。

学生很茫然。

老师说: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此处有学生反映出来,看过电影。有的同学看过中文小说。有一个同学拿出了这本英文小说。)(我在开学初为学生准备了英语读书角,购买了《书虫》阅读分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图书,里面有这本小说。)

老师说:大家在读英文小说的时候,也要关注小说的写作背景和年代。一部优秀的小说离不开写作所处的大环境。当然,它能够日久弥坚,一定也有超越当时的特点,对当下有影响。

7. 第九段介绍了枫叶、枫树、枫浆。

一问:这一段和我们的标题联系最为紧密,那么细读这一段后,你对于为什么加拿大被称为枫树之国有没有新的思考?想想为什么加拿大的国旗上是枫叶?

学生补充:枫树多,很漂亮,特别是秋天,所以加拿大被称为枫树之国。也因为枫树多,所以国旗就用了枫叶。

老师分享:枫树的树液可用以熬制枫糖浆,成为人们的食物来源。这么重要的食物作为国旗,老师个人认为for appreciation(欣赏)and reminder(提醒),加拿大枫叶多而漂亮,用在国旗上也是体现加拿大的特征。而枫浆对于加拿大的祖先应该有如美国的火鸡的地位,把枫叶作为国旗,也有感激之情,感激自然给予的恩赐。同时把枫叶作为国旗,是否能说明加拿大政府对于民生的重视。当然对于枫树之国的解读,老师的理解只是一个补充,或许你们以后会有新的文献资料让你们有更新的认识。

8. 最后一段。

一问: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学生1答:总结全文。

学生2答:用了“you”邀请读者到加拿大来定居生活。(这也融入了老师之前对于you的解读。)

9. 家庭作业。

用30个字左右概括这篇文章。

学生作品1:The passage introduces Canada’streasuresincludinggeographic location,scenery,well-known cities,Niagara Falls,history and its nationalsymbol—themapleleaf,which help persuade people to live in it.(29 words)

学生作品2:In this passage,the author gives a vivid and persuasive description of Canada’s treasures including unique location,beautiful scenery,multicultural cities,awesome Niagara Falls,interesting history and national symbol to invite us to visit it.(35words)

四、教学评价及反思

本堂课有一个随堂听课老师,她课后评价:原来模块上的阅读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深度,对于语言有细腻的挖掘。在高一、高二的课堂,自己觉得上语言点好没劲,学生也学得没劲。在这堂课上,学生虽然没有表面热热闹闹的活动,但是老师的提问和点拨都挖掘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英语语言的措辞和魅力。而且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回答还蛮有道理的。

笔者认为,这堂课基本是按照话题内容(如何介绍一个国家,如何介绍一个城市)、语篇衔接(首段的设计、第三段的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最后一段的总结和文中的人称的呼应,首段和第九段和标题的紧密对接等)、语言表达(很多形容词的选择、一些积极的词汇表达了作者对于加拿大的热爱)、文体风格(这是一篇介绍国家的说明文,作者希望引起读者对于加拿大的喜爱,所以为了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作者适时地使用了第二人称,使语言具有对话性,更亲切。)

由学生课堂活动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课堂非常感兴趣,思维活动也比较积极。完全打破了以往的阅读课就是知识点学习的惯例。从学生的家庭作业反馈来看,学生都对于概括不再局限于事实性的归纳,而是增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说明开始从语言赏析的角度体悟作者的意图。

总之,笔者自认为依着刘教授教给的葫芦画了个还算像样的瓢,在接下来的模块阅读教学中,笔者也是按照这四个维度设计课堂,每次上课也很期待学生不同的见解。学生也非常喜欢上这样的阅读课,觉得英语语言也是和汉语一样有美感、有魅力。对于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也非常积极地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M9U1Reading为例解读阅读课来更深刻地学习刘教授提出的四个维度解读文本阅读,也希望此文能引发其他英语老师的思考和实践,能够引导学生鉴赏语言,在充分的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能使学生也从四个方面来修炼自己的英语表达力。

摘要:高中英语的落脚点在于阅读教学,同时课程标准“八”级阅读目标对于阅读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培养学生简单获得表层信息、事实性信息的能力,更应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思辨能力。但目前高三模块教学中存在着单一化的倾向。本文旨在给高三模块教学提供一种教学的可能性,能引发教师对于模块教学的思考。

阅读赏析 篇10

当下的英语教学功利性色彩严重, 英语课堂作为语言教学的课堂, 却沦为习题的课堂、语法讲解的课堂, 其应有的趣味性、灵动性、生命性荡然无存。文本资料中所拥有的大量充满人文情怀、理想主义、人性光辉、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几乎都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我们需要一次付诸行动 的有实质意义且真正关乎人的发展的课堂教学变革。

阅读教学无论从应试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来看, 都是当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 构建合理的基于语言学习规律和人的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程标准下三维目标的应然要求, 是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举措, 更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实施途径。

从笔者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目前阅读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对所需阅读的文本相关知识极度陌生, 缺乏起码的背景知识, 阅读者从一开始就处于与文本的对峙状态, 缺少应有的融合。因此, 有效的基于材料的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减少阅读障碍的有效路径。

2.阅读目的的功利化。当前的阅读教学只关注学生如何做对题目, 不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感悟。阅读课堂教学与平常我们教学中所说的阅读理解不同, 在学生为完成一套试卷进行阅读时, 快速而有目标的阅读成为一种必要乃至唯一。

3.只在乎是否完成教学任务, 缺少对阅读应有的品味, 对文本内容理解肤浅, 只关注表象未能涉及本质。多年的教学实际表明, 学生在对文本初步理解基础上的深层次挖掘不够, 英语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大量人类所共有的精神上的东西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没有体现新课标关于三维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

4.过多关注学生的错误原因, 没有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提炼, 没有注重学生有效信息的获得。2014年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中对学生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对相关信息进行提炼的能力要求, 不经意间契合了本文的关键词“提炼”。如何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深加工, 从而达到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版本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构建合理的基于语言学习规律和人的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程标准下三维目标的应然要求, 是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举措, 更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实施途径。

二、“导入·自读·赏析·提炼”教学模式概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导入·自读·赏析·提炼”模式针对现有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 依据语言教学规律, 从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层面出发, 对当下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它符合当下高中学段对英语科测试中关于侧重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 切合了新课标所提出来的三维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求, 是真正实施在学科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路径。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自然、关联、富有趣味的导入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 降低新内容的学习难度、有效拓展文本等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设计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是一节优课的开端, 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施教技能。

自读是指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有效导入的基础上所从事的纯个性化的阅读, 它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诵读、是一种不带任务的自我身心完全放松的阅读, 是去功利化的阅读, 是一种原生态的自我感悟过程。自读环节的特点就是自主与能动。

赏析是指在学生课堂自读, 教师课前备课基础上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就文本所展开的深层次对话。它可以是针对文本的一个词的妙用, 也可以是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是某段文字的富有节奏感, 也可以是对整篇文章铺垫和悬念的巧妙运用的拍案叫绝。赏析环节是进一步提升后续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水平的重要环节。

提炼是指在师生或生生互动的基础上,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从教师所提供参考的一些角度或自己所选择的角度所进行的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形成的对所读材料的总结。它包括读后感、主旨概括、书评等。该环节是学生自我 创作的过程。

“导入·自读·赏析·提炼”的教学模式中导入是铺垫, 自读是基础, 赏析是提升, 提炼是重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 又各有阶段侧重, 前者为后者服务, 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导入·自读·赏析·提炼”教学模式操作简介及其例 举

导入是铺垫。教师在文本内容以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不同课型, 采取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导入的基本原则是贴近文本, 源于生活。如牛津版Module1 Unit1 School Life, 以教师自身学校生活的回忆展开话题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产生向往之情, 从而产生阅读文本的欲望。再如在教授牛津版Module10 Unit3 Protecting Ourselves时, 以网络图片形式展示艾滋病的危害让学生充分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在教授牛津版Module3 Unit3 Back to the Past时以教师自身的旅游图片展示国内外悠久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 激起学生探索古代文明的欲望, 让学生产生一种迫不及待阅读文本的欲望。该环节以5分钟为宜。

自读是基础。是学生对文本的自我阅读, 在本模式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阅读时主要关注的几点, 但不给出具体的阅读任务, 从而区别于以往的阅读, 具有去功利化的特点, 阅读的方式可以是默读, 也可以是诵读, 要求学生阅读过程中记下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如进行牛津版Module5 Unit3 The Perfect Copy教授时, 教师只提醒学生阅读时思考克隆技术带来的利弊, 至于细节问题在这个阶段可以不过于关注, 这样学生能在阅读中注重全面, 拓宽了阅读的视野。该环节约15分钟为宜。

赏析是升华。是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这个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师生共同参与, 是学生自我阅读感悟的共同分享, 达到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如在教授牛津版Module8 Unit1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时, 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 积极分享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 对现有文本阅读的感悟。有些人从文章的大意着手, 有些学生很有见地的分析了文章的写作特点, 还有些同学从《远大前程》的时代背景入手, 指出小说的社会折射功能, 很好地把语文课上的知识运用到英语课堂上。整个过程学生思维活跃, 观点独到, 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该环节约10分钟为宜。

提炼是重点。是以上三个环节的总结, 是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是从浅任务到深任务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 没有具体的阅读表现, 而是学生在自读、赏析基础上, 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所提出来的具体任务的完成, 这个任务包括文本大意的概括, 读后感的撰写, 对文本中某个问题的自主思考, 对文本故事情节的合理续写等等。该环节约15分钟为宜。

总之, 从真阅读的角度来说, 阅读是事关个体感悟的事件, 是非标准化的个性阅读。“导入·自读·赏析·提炼”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设计的教学方式, 是当下英语阅读教学的新境界。毋庸讳言, 在起始阶段, 这种模式会有许多的不适应, 教师操作起来也觉得有难度, 但假以时日, 我相信英语阅读教学必将迎来一个春暖花开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镇西.《“人”的课堂》载《江苏教育》.2013年第5期

[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2008年8月第3次印刷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细节赏析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阅读细节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6

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展开多元细节探究,形成阅读网络激发点,对文本细节进行筛选、品味、剖析、解读、整合、归结,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构建文本阅读感知体系。首先是内容细节挖掘,通过人物、事件、景物展示,获取细节点击;其次是表达细节,对字词句、修辞等语用探索,学习经典写作技法;再次是文本结构细节剖析,分析照应、渲染、铺垫以及开头结尾的巧妙设计,体会文本的内质魅力。

一、内容细节,挖掘文本阅读气质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文本阅读教学需要关注内容个性特征。写人的,要注意人物描写细节,解析人物性格特质,形成清晰的阅读路线;写事的,需要厘清情节顺序,通过情节细节展示事件发展脉络,探知作者情感表现;写景的,需要抓住景色细节特征,体会景物内质美。初中生对文本阅读常常流于形式,只会看“热闹”,不知道追究细节,对文本阅读深度挖掘不够。因此,教师要通过对文本内容中的人物、事件、景色等写作对象展开多维探索,为学生尽快进入到文本核心作好铺垫。

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并找到相关细节描写,明确描写的对象。学生阅读后找到几处细节描写:“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绉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还有“我”的心理活动描写:“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细节描写,然后提出思考问题: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穿戴这样整齐呢?“我”的心理活动表明什么样的思想态度?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观点?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就形成了认知共识。教师专门对人物细节描写进行分析比对,很容易让学生对人物性格心理认知形成崭新认识,从文本人物入手,逐渐渗透到文本核心内涵,阅读效果显著。

二、表达细节,感知文本阅读魅力

关注表达是文本阅读的重要内容。所谓文本表达,是指文本遣词造句的特点、修辞方法的应用、写作特色的体现。这也是阅读教学最常见的体例。教师针对文本语言进行分析比对赏析,使学生形成表达认知体验。为了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教师往往会对典型的字词句进行重点突破,让学生体会这些语用现象的经典所在。语用欣赏包含内容广泛,细节剖析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但这些细节探索能够决定文本阅读的高度。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的探究,也可能形成重要的认知突破,这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就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

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很多学生难以被情节所打动,这既有认知经历的原因,也有教师引导不力的原因。“背影”“泪水”这两个意象是相伴而生的,“背影”在文本中多次出现,每一次都具有很强的震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背影”,并进行分析比对,要与作者思想接轨,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对“背影”和“泪水”两个词语展开对比感受,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轨迹,自然引发了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对个别词语展开重点考量,以此形成认知突破口,使文本各种情感因素形成多向联系,这些多元情感的共同发酵,使文本情感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学生自然被感动。

三、结构细节,历练文本阅读品质

文本构成有内容材料和语言材料。如何将这些材料进行有机结合,这是文本结构的基本诉求。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文本内容、文本表达进行分析,还要对文本结构进行探索,让学生掌握一些文本结构形式,对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有重要帮助。文本结构主要是指文本构成的方式。教师展开文本阅读结构细节探讨,能够从细节点位形成突破,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结构细节需要细心挖掘,对过渡句、强调句、反复句、照应句、点题句等,都需要进行重点剖析,并形成横纵向思维连接,进而建立较为完善的阅读认知平台。

在学习《甜甜的泥土》时,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找到写作线索。学生阅读之后,认为“一包奶糖”就是本文的写作线索。教师继续追踪:“这一包奶糖虽然不起眼,但在文章中卻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多次提到这一包奶糖,而且围绕着一包奶糖展开情节。大家找到所有涉及这一包奶糖的情节,体会其表达作用。”学生开始自主阅读,然后展开热烈讨论。成果展示时,学生大多能够说出这一包奶糖的作用之大。教师总结:“开头是送奶糖,中间是吃奶糖、埋奶糖,最后是化奶糖。这个写作思路非常清晰,作者情感发展也是自然而然,可见这一包奶糖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从写作线索入手展开文本阅读教学,学生很快形成较为清晰的阅读认知。

“细节决定成败”,文本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本阅读寻求细节突破,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战略。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和学生阅读实际,对文本内容、表达、结构等环节进行细节赏析,能够从不同视角给予学生多元感知,对文本人物、情节、结构形成深度探索,由此建立起来的品读认知自然是深刻的、高效的。

阅读赏析 篇12

中考散文阅读命题, 阅读能力的考查落点也就应在:散文文本内容的感悟理解和言语形式的赏析。2012年泰州市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就体现了这一点:试题设计定位在人文性与言语形式的考查上, 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是一道好题。

第18题、第21题从人文性入手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主题的感悟理解;第19题、第20题从言语形式入手考查学生对言语的赏析。

然而, 由于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有很明显的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倾向, 那么对作为工具性表现的语法、逻辑、修辞等系统汉语基础知识的忽视就成为必然。这样, 学生对言语赏析的能力就势必很难得到训练、提高, 考生对散文阅读题中言语赏析解答不到位就不难理解了。

2012年参加中考阅卷, 并负责评阅第19、20题。阅卷过程中发现这两题的得分奇低, 两题计8分, 平均得分仅3.76分。于是, 我对这两题学生的解答进行分析, 发现得分低的原因, 不是阅卷老师判卷从严的问题, 而是学生对言语的赏析不到位, 答案不能踩点, 表述不够完整规范造成的。

审视学生在散文阅读题中对言语赏析题的解答, 我们看到学生言语赏析时在几个点上不是那么到位的, 而这几个点又集中在中考最为容易考查的能力点上。笔者尝试着对这几个点进行分析, 以期帮助考生提高言语赏析的能力。

一.句意把握不到位

有道是: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对句子的理解, 也就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去体味, 突破句中的关键词, 才能到位。如若架空语境, 不紧扣原句中的意义要点, 那答案定是空洞模糊的, 有忽悠阅卷老师之嫌。

如:20.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 (7) 段中的划线句子。 (4分)

这时, 母亲会有些不好意思, 我的动作也有些笨拙。

大多数考生答:这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 体现了我与母亲的害羞心理, 但这却恰恰体现了两人之间有着不言表达的爱。这些心理活动虽无声, 但写出了作者与母亲的心意是相通的。作者在借以品味当年母亲为我做这些时的感受, 也写出了母亲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温馨和谐的场面传达出浓浓的爱意。

这样的解答具有普遍性, 可是散文阅读中的语境义及句子含义的理解, 考生解题过程中只能停留在语言的“表”而很难深入语言的“里”。只能评2分。

理解语言, 鉴赏语言:一要赏析出表达方法———怎么样, 二要赏析出表达效果———为什么, 重在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表达效果, 包括理解句子的省略之意、言外之意和深层内涵。因此, 理解赏析这句话应突破“不好意思”“笨拙”这两个关键词, 弄清母亲为什么“不好意思”, 我为何显得“笨拙”, 从而把握句子的深层内涵。理性而深层次的思考后, 不难理解:“不好意思”这一神态描写, 其深层内涵表达出母亲内心深处的幸福感、满足感;我的“笨拙”, 那是与母亲为我所做一切的娴熟形成对比, 其深层内涵表达出我的内疚和对母亲的爱、孝敬与感恩。

从考生的解答中, 考生对关键词的突破不能深入“里”, 显然句意的理解赏析不到位。

理解鉴赏句子含义, 力求做到:关键词义, 务必认准;向心求索, 不失方寸;参照前后, 启迪验证;手法效果, 明白表述。

二.要点筛选不到位

筛选要点, 是考查语言信息的筛选能力, 中考常考的考点。阅读筛选时要对文章整体感知, 理清层次, 在此基础上扣住中心、根据题意筛选整合信息。这样要点才能概括全面而不遗漏。

如:19.联系具体语境,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2) 一跨出家门, 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 我就想母亲。 (2分)

20.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 (7) 段中的划线句子。 (4分)

这时, 母亲会有些不好意思, 我的动作也有些笨拙。

分析考生的解答, 我们会看到:19 (2) 全句中有两个“一……就”这样的句式, 而大多数考生紧扣主题只对后一句式作了赏析, 前一句式未作赏析———对家乡的思念。显然, 要点筛选不到位。

20题大多数考生也未能踩点解答, 从四个小点作全面准确的解答: (1) 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或对比手法———表达方法; (2) 生动地表达出母亲心中之情以及在被儿子照顾时怕给儿子带来麻烦的紧张不安之情, (3) 我当时内心的情感———表达效果; (4) 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指向主题。

解答言语赏析类试题要树立要点意识。叶圣陶曾说“抓不住要点, 掌握不住精神”, 是“语文程度不够高”的一个重要方面。解答试题力求:文字简洁, 兼顾表层深层含义, 要点齐全。

三.句式把握不到位

“一……就……”, 是一个紧缩复句, 表示一种动作或情况出现后紧接着发生另一种动作或情况, 但前后两个动作或情况在逻辑上没有必然联系, 只有先后关系, 句意关键落在“就”后的信息。“一”“就”这两个副词在这一格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并起强调作用。

如:19.联系具体语境,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2) 一跨出家门, 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 我就想母亲。 (2分)

大多数考生答: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对母亲的依依不舍之情。

分析考生的解答, 我们看到:“一……就……”, 未能扣住这一句式的语用功能来做赏析。显然, 对“一……就……”这一句式把握不到位。其实, 这一句式苏教版七年级《往事依依》中就学过了。“家中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 一打开, 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一……就……”的句式起强调作用, 突出表现一幅幅插图富有吸引力, 表明了我的入迷。

此题完整的解答应是:“一……就”这一句式起强调作用, 表达了对家乡的眷念, 对母亲的思念、依依不舍。

四.技巧赏析不到位

赏析句子技巧, 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一般选择有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独特的句子来赏析, 二是对句子中表现力强的词语或对整个句子中的亮点进行赏析。

如:19.联系具体语境,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1) 母亲见到我, 连忙站起来, 双手在围裙上揩了又揩。 (2分)

大多数考生答:写出了母亲见到我时的动作, 表现了母亲见到我时的兴奋和喜悦, 透露出母亲对“我”的深深地爱和牵挂。

就所有考生的解答而言, 这样的解答还算是较好的。但仔细分析大多数考生这样的解答, 只能给1分。上面的解答能从表达内容上, 即句子的表达意义和情感意义, 作了赏析, 未分析加点词的手法之妙, 即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 。考生的解答只停留在文字上———母亲动作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对手法技巧的赏析显然不到位。

此题完整的解答应是:通过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母亲情绪的细微波动, 见到我时的激动和喜悦, 表现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与思念之深切。

言语作品也有它的内容———说什么, 形式———怎么说,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 难解难分。理解和赏析语言, 是语文教学的“行家本色”。语言的理解鉴赏问题, 愈来愈受重视。近年来, 考题有从侧重内容到内容和形式并重, 甚至侧重形式的情况。对这类题的解答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其解答亦是有一定的规范性。无论是词, 还是句子的理解赏析, 其解答应从三方面入手思考作答:运用的手法, 词句的表现力, 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揭示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内核, 解答指向作品的主题。

上一篇: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下一篇:儿童歌曲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