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2024-07-15

《曹刿论战》(共8篇)

《曹刿论战》 篇1

一、曹刿其人其事

《曹刿论战》是一篇中学语文课文, 在多年的教材编选中均被选中。这篇文章选自编年体散文《左传》, 具体发生在鲁庄公十年, 从全文看, 结构非常严谨, 语言更是简洁凝练。整篇课文仅用了222个字就将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长勺之战的过程描述得清清楚楚, 并且塑造了两位呼之欲出、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曹刿和鲁庄公。本文拟就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浅要分析, 以期对促成这场著名战役取得成功的两个关键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1.曹刿其人。《左传·庄公十年》注:刿音桂。《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者, 鲁人也。”沫、刿音近。关于曹沫事, 古代传说不一, 详十三年“盟于柯”传注。再查《左传·庄公十三年》“盟于柯”的注解:庄十年败齐师于长勺;齐宋联军, 又败宋师于乘丘, 此时方与齐言和。柯之盟及曹刿事, 《公羊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与《齐世家》所述, 与《左传》不同。《齐世家》云:“ (桓公) 五年, 伐鲁, 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 桓公许, 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 曹沫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 曰:‘返鲁之侵地!’桓公许之。於是遂与曹沫三败所亡地於鲁。”《左传》此年既无齐伐鲁之事, 又长勺之役, 鲁胜齐败, 更无曹刿之三败。然《史记》所述颇流行於战国。《战国策》屡言曹沫劫桓公, 《齐策六》载鲁仲连《遗燕将军书》且举此事以劝燕将;《荀子·王制篇》又云“桓公劫于鲁庄”, 复与《管子·大匡篇》及《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述相合。然而诸书所言, 无不有破绽可寻。遂为齐所灭, 则《史记》所言“献遂邑以平”者误也。春秋无关内侯之称, 则《管子》及《吕氏春秋》所言“鲁请比关内侯”者误也。汶阳之田至成十年鞌之战齐始归鲁, 不但载之《春秋经》与《左传》, 《史记》亦载之于年表与世家, 则《公羊传》诸书所言“请汶阳之田”者误也。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十曰:“是时东迁未百年, 人材虽陋, 未至便为刺客。”庐文弨《钟山札记》谓曹沫劫桓公事出于战国之人所撰造, 但以耳目所见, 施之上世, 而不知其有不合, 诚哉是言也。司马迁不取《左传》“曹刿论战”, 而取其劫齐桓, 已载之年表与《齐世家》、《鲁世家》, 复为之做《刺客列传》, 蓋亦好奇之过。汉武梁祠画像因有曹沫劫桓公图像。

上面这段注解来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庄公十三年, 至少可说明曹刿的身份是鲁国人, 本名曹沫, 《史记》等书记载他劫持齐桓公并逼迫其退还鲁的被侵之地, 所以有关曹刿的事件在《史记·刺客列传》中, 但后来许多史学家否定这一观点, 认为这是司马迁在猎奇, 并考证其他史书后认为曹刿劫持齐桓公是子虚乌有之事, 是后人附会之说, 不足信。到此, 我们可给曹刿身份初步下一结论, 曹刿或许就是鲁国一位有深谋远见、胆略超群的爱国之士, 但曹刿或许并未在鲁国担任职务, 或许是一位布衣之士。

2.曹刿其事。或许可用一句话概括:成功毛遂自荐, 并协助鲁庄公大胜齐国, 在史书上又增加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长勺之战。曹刿是如何成功自荐, 并让鲁庄公如此信服自己, 在战场上对自己的战情分析甚至言听计从呢?

(1) 勇于自荐。当听说齐鲁之间将要有大战开始, 曹刿并未在乎自己是一介布衣, 打算拜见鲁庄公。此时同乡人劝曹刿“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此处的“肉食者”指大夫以上之人, 每日必食肉也。也就是说同乡人认为, 军国大事是士大夫阶层关心的事, 作为平民百姓, 自可不必多言国之大事, 更不应该参与其间。曹刿的回答“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不但超过了普通平民的眼界, 并且将士大夫阶层定位为“鄙”, 即“固陋不通”, 还认为士大夫是目光短浅、不能远谋之人。这样曹刿把自己定位为与社稷存亡密切相关的人, 而在他自己中士大夫阶层是做不到深谋远虑、关乎国家存亡之事的, 即使是平民布衣之人, 也有理由为之出力献策。于是尽管有同乡人劝阻, 曹刿还是毅然关心国事, 关心这场战争, 进见鲁庄公。

(2) 以民在先。曹刿成功见到鲁庄公后, 首先问他与齐国作战的条件是什么。庄公分三层回答, 第一层“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也就是说暖衣饱食, 不敢独自享受, 一定分给别人。而这在曹刿眼里却被认为是小恩小惠, 并不能惠及所有百姓, 所以不具有巩固民心的作用。第二层“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也就是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擅自增加, 祝史的祷告一定反应实情。这一点在曹刿看来却是一念之诚, 神灵不会降福的。第三层“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此处的“狱”指“案件”, “情”指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庄公最后说出自己所能做到的是对案件审理虽不能一一洞察, 但也能做到按情理处理。也就是到了此时, 曹刿才说:“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 则请从。”就是说曹刿认为庄公所言能够做到依据案件实际情况审理, 才是真正为百姓尽力的一种方式, 才真正做到了以民为先, 凭着这一点, 可以与齐国作战。此处体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重视人民的力量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3) 适时出击。战争开始, 曹刿等齐国三鼓后才同意出击, 这体现了集中士气, 让对方士气逐渐衰竭, 己方却是在被激发、被鼓舞, 士气旺盛之时, 一举摧毁对方已经衰竭的斗志, 这样才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同时又防止敌方有诈, 惧怕对方会有埋伏, 不敢乘胜追击, 曹刿下车, “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等到确认齐军真正是溃逃, 才让鲁国军队追逐。此处显示出曹刿高超的军事才能, 善于捕捉战机, 适时出击。在战争中和战争后, 曹刿的谋略和思想体现了他在军事方面敢于以少数兵力迎战大部队———胆大, 追击齐国逃兵的谨慎举动体现了———心细。这两点恰恰是作为军事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总之, 《曹刿论战》为我们塑造的曹刿形象虽为布衣, 但充满爱国热情;有政治远见, 愿意为当政者出谋划策, 又谦虚谨慎;有卓越军事才能, 同时又谋略过人。

二、鲁庄公其人

再谈谈鲁庄公其人, 庄公一直因为长勺之战中曹刿形象的高大被定位为“肉食者鄙”的行列, 被认为是既缺乏军事才能又缺少政治远见, 只会唯唯诺诺, 听从曹刿进谏安排的懦弱无能的君主形象, 庄公真是这样一个人吗?如果我们再次走进文本, 换个角度看问题, 庄公身上竟然有许多我们以前没有发现的闪光点。

1.广开言路, 礼贤下士。在齐强鲁弱、大敌压境的境况之下, 鲁国已经是势如垒卵。全国上下紧急备战, 很难想象此种以卵击石之举会给鲁国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此时布衣之人曹刿请见, 庄公欣然接见, 并悉心听其谏言。首先, 曹刿直接问庄公“何以战”, 也就是与齐国作战的条件, 此处文本并未提及二人寒暄及礼节之事, 可以推测曹刿很可能是单刀直入, 并且无所顾忌。一方面说明曹刿性格直爽, 忠言直谏, 另一方面说明庄公不是闭目塞听之人。见到这种为国家社稷存亡愿意献纳谏言之人, 庄公明显礼遇有加, 一方面如实答复曹刿疑问, 并分三层“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 逐层深入。另一方面, 文中未见庄公有恼怒描写, 说明对于“不速之客”曹刿的到来, 庄公能积极接待, 并且不急不躁, 将曹刿的进谏完整听完。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鲁庄公并非“固陋不通”之人, 而是善于纳谏、广开言路的一代明君贤君。

2.从善如流, 虚心纳谏。在《曹刿论战》的文本中, 军队赶赴战场之时, 庄公亲自前往, 并与曹刿同车前行。这显示了庄公礼贤下士的作风。最初, 庄公急躁冒进, 想要先出击, 被曹刿阻止了。等到齐国三次击鼓过后, 曹刿才同意鲁军出击。并讲了“彼竭我盈”、“敌疲我打”、“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的大道理。曹刿的军事见解统统被鲁庄公采纳, 可以说鲁庄公对曹刿是“言听计从”。此处曹刿的军事天才不用多恭维, 而庄公的积极纳谏、虚心求教更是值得赞赏。他以一个君王的博大心胸, 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 善待一介草民曹刿, 对之礼遇有加不说, 单就战略战术的选择, 能够全盘接受曹刿的军事预测和军事安排, 说明庄公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 他是懂得战略战术的, 并且对有人提出高于自己的决战策略, 悟性极高, 一听就明白, 并且立即付诸行动。此处显示鲁庄公以国家利益为重, 善于纳谏, 积极纳谏的一代贤君的一面。

3.布施恩德, 取信于民。从文本中, 我们可以看到鲁庄公对老百姓布施恩惠的许多做法。如对于穿衣吃饭这类与每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之事, 庄公自称从来不敢专利, 总是与老百姓共同分享。我们也可以推测国君能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 可见国君是体恤民情之人, 而且能够与百姓同甘共苦。还有就是鲁庄公对于祭祀用品必定按规定使用, 从不敢擅自增加, 并且让祝史祷告时一定反应实情。这一点与那些独擅专能、飞扬跋扈、专横暴戾的商纣王、周厉王等人形成鲜明对比, 庄公能够遵守祖先礼制, 祭祀按礼制规定进行, 更是说明庄公尊礼守礼, 不但用礼来要求自己, 更是在祭祀方面严守礼节, 这是以身作则, 也或许正是鲁庄公的表率作用, 鲁国民众才会如此拥护他, 作战时才真正做到“同仇敌忾”, 最后才有以少胜多的结果。庄公对于国内的狱讼案件明确表态, 自己虽然不能亲自洞察, 但可以做到必定按照情理处理。从这一点分析看, 可看到鲁庄公本人是在尽心尽力做一代明君贤君, 或许由于政治经验不多, 或许由于缺乏雄才大略的霸气, 但作为鲁庄公本人来说, 已经是在尽心尽力地治理国家, 并且所作所为都是以德服人, 都是为了取信于民。这就难怪长勺之战中鲁国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 打了一个漂亮的以少胜多的大胜仗。

长勺之战中鲁国的胜利是曹刿的政治远见、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鲁庄公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取信于民恰到好处的结合促成的。以前我们重视曹刿在战争胜利中的巨大作用时, 经常忽略鲁庄公贤君善纳谏的一面, 其实, 只有能臣遇贤君、千里马遇伯乐才可能有超乎常规的奇迹发生。鲁庄公大胆采纳布衣之士曹刿的军事见解、军事统筹安排, 体现了他善于识才、用才, 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明君一面。

《曹刿论战》教学释疑 篇2

关键词:曹刿;鲁庄公;政治上的明君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孟子曾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来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历史中许多经典战役如“城濮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都再一次证明了战争中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齐国是个东方大国,兵多将广,鲁国不过是个二三流的小国家,国弱兵少。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于是齐国和鲁国在长勺展开了一次激战,结果军事大国齐却败给了处于劣势的鲁,课文《曹刿论战》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鲁之所以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我认为取决于三个方面:(1)战前做好了充分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战中把握有利的进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3)战中把握住有利的追歼时机——“辙乱旗靡”之时。作为领导这场战役取得胜利的卓越的军事家曹刿更是光耀千古,为人所称道,相比之下鲁国国君庄公却暗淡无光,为人所不齿,虽贵为国君,却只能是一个“肉食者”,只能以“鄙”来定论。教学之余,静心细想,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曹刿,他的军事思想;他的深谋远虑;他的善观察、善分析能力固然不可否认,但鲁庄公在这场战争中所起的潜在的作用也决不能抹杀,其形象也绝不能以“昏庸无能”来概括。

一、开张圣听,从善如流

贵为国君的庄公在国家大事的决策权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可是在战前和战中都能耐心听取臣子的进谏,从善如流,形成正确的决策,不能不说其圣明。试想曹刿在战前以“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和战中两次“未可”果断来否定庄公的作战依据和计划时,国君颜面何在?国君权威何在?可是庄公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以虚怀若谷的心胸坦然处之,试问这是一个“鄙”的国君能做出的吗?当曹刿问及“何以战?”时,庄公依次以“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来回答,试问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糊涂透顶”的国君吗?由此可见,他懂得为君之道,懂得驾驭之术,利用“平衡”原理以此来笼络人心达到稳固自己统治的目的。况且政治上取信于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凭一个正当的理由就可以达到的,古人言“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庄公“仁政”早已深得民心,从此点出发我认为他应该是一个头脑清醒、具有政治才能的圣明的君主。

二、国难当头,奋不顾身,御驾亲征

首先,在国事危急的时刻,庄公做出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的重要举动,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壮举,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披挂上阵,亲自督战。试问古代有几个国君能如此做,他的信心和决心本身就显示了战争的胜负。其次,君主能亲临战场,其最大作用就是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鲁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次战争怎能不胜。战后曹刿总结说:“夫战,勇气也”,那么,毋庸置疑,这个“气”的根源应当在于庄公的亲临督战,如果说这次战争的一半功劳归于曹刿的指挥得当的活,那么另一半的功劳应当归于庄公的亲临督战,只不过一个的作用明显,一个的作用不明显罢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庄公这样一个身体力行,与国家同生共死,共患难的国君绝不是一个“莽夫”,一个“鄙夫”。

三、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在战中,庄公的确表现的有点急躁,但他能认真听取曹刿的建议,积极改正错误,作为国君的确难能可贵。当战争取得胜利后,庄公以虚心的态度向曹刿请教,表现了其在军事上的好学精神,我想“公问其故”的背后一则表明庄公承认自己在军事方面的确技不如人,二则说明他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备后用。

四、坚决果敢,重用人才

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无数朝代兴亡的历史都已经昭示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道理。国难当头,一个乡野村夫曹刿请见,庄公“抽空”接见并与之论战,发现曹刿是一个人才,于是他抛弃了偏见,破格提拔了曹刿,并委以军事统帅的重任,把国家的兴亡系于一人之身,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他的果敢也让上层的不同声音得到了很快的统一,正是因为他的坚决果敢、重用人才的思想,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国家。这样一个慧眼识才、果敢无畏的国君岂是一个“鄙夫”。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上课过程中简单地把曹刿的深谋远虑和庄公的“鄙”对立起来分析人物形象,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齐鲁长勺之战,鲁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作为主帅的曹刿固然功不可没,但也不能忽略庄公潜在的决定作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让庄公带兵作战,他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主帅。但就统治国家而言,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君主,他的大智若愚,他的果敢,他的牺牲精神恐怕曹刿也未必能及,所以我认为把庄公这一人物形象简单地定格于“肉食者”和“鄙”是不公正的。

浅谈《曹刿论战》的对话艺术 篇3

第一次:战前曹刿与乡人的对话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通过“其乡人”和“鄙”等词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普通百姓, 没有什么官职。对话中的“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又告诉我们曹刿虽是百姓, 但他关心自己的国家, 是一个爱国的人。这两句话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在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一给鲁庄公定位“鄙”, 二使曹刿的言行和乡人之语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下文写他为国参战作了铺垫。

第二次: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

(刿)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这段话主要表现曹刿军事思想的一个方面, 即取信于民。但这个思想不是作者也不是曹刿亲口说出的, 而是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表现出来的。这样文章就可以省略了一切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情节, 集中笔墨直截了当地写他们之间的对话。其好处是:

1.表现鲁庄公的无知, 他不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他回答了“三个”条件便是证明, 同时其中有两条是不正确的) 。

2.通过曹刿的判断、取舍揭示其取信于民的军事思想。

3.采用对话的方式, 可以舍去其他无关要紧的交代, 集中体现曹刿的军事思想, 使文章更加紧凑, 中心更加突出。

4.用鲁庄公的浅薄反衬曹刿的深谋远虑, 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性格特征更加突出。

第三次:战争中曹刿的语言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

这一部分具体写战争的经过, 但不是平铺直叙地详细描绘, 例如参战双方的人员、战斗的激烈、人员的伤亡等都避而不谈, 而是将全部的焦点集中到鲁庄公和曹刿这两个人物的言行上, 通过他们的言行表现其各自的思想和性格, 特别是表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抓住进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同时通过鲁庄公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与曹刿的“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的动作对比, 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第四次:战争结束后的对话

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根据曹刿回答的内容看, 鲁庄公询问的应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为何在齐人三鼓之后进军, 二是为何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追击。依据文章的前后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对曹刿在战争中行为的一个具体的解释, 也是对曹刿军事思想的具体概括。同时作者再次运用对话, 将两个人物形象展现于读者面前, 既突出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又通过对比表现鲁庄公军事上的无知。

曹刿论战 篇4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释

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伐:攻打。

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谋:谋议。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目光短浅。

乃:于是,就。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加:虚报夸大。

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察:明察。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

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败绩:军队溃败。

驰:驱车追赶。

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指追击。

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再:第二次。

三:第三次。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mǐ):倒下。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

文言现象

三行对译

1.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

伐:进攻,攻打。齐师:齐国的军队。

2.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将:将要。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同乡说:“有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肉食者:“居高位享厚禄的人。间:参与。谋:谋划。

4.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远谋:深谋远虑。

5.乃入见。问:“何以战?”

于是他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和齐国作战?”

乃:于是,就。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凭、靠。

6.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臣子。”

衣:衣服。食:食物。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7.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

徧:通“遍”普遍,遍及。惠:恩惠。从:听从,服从。

8.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必须对神说实话。”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玉和丝织品。加:虚报。信:实情。

9.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小信用不能被人所信服,神不会保佑(你)。”

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

10.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必:一定。以:根据。情:(以)实情判断。

11.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可以:可,可以;以,凭借。请:请允许。从:跟从。

1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鲁庄公和曹刿共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

鼓:击鼓进军。战于长勺:倒装句,于长勺战。之:此为助词,补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13.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

14.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追击齐军。

驰:驱车(追赶)。败绩:大败。之:齐军(也有一些教材译为“补足音节”同“公将鼓之”的“之”,两个解释都可以用,或者听老师的要求。)

15.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曹刿说:“(还)不行。”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

下:下车。视:察看。其:他们的。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16.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又登上车,手扶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遂:于是,就。逐:追击。望:瞭望,眺望。

17.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克:战胜,攻下其:其中的。故:原因。

18.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回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战胜齐军.

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鼓:击鼓作:振作。再:第二次。衰:衰弱。竭:枯竭。彼:他们的。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故:所以克:战胜。

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是)大国,是难以推测的,(我)恐怕在那儿有埋伏。

测:估计,推测。惧:恐怕。伏:埋伏。焉:“于之”,语气助词。

20.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车轮的印迹杂乱,望见战旗倒下,所以才追击齐军。”

靡(mǐ):倒下。故:所以。之:代词,指,齐军。

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古义:进攻今义:讨伐)。

2.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3.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5.衣食所<安>(古义:养今义:安稳)。

6.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7.<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

8.弗敢<加>也(古义:虚报夸大今义:增加) 。

9.必以<信>(古义:实情今义:诚信)。

10.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

11.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12.<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忠心)。

13.忠之<属>也(古义:类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4.<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行)。

15.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今义:幸运)。

16.<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一词多义

1.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所以(故逐之)。

2.(民弗从)从:跟从。

(战则请从)跟随。

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

4.以:凭借(何以战)(可以一战)。

按照(必以信)。

把(必以分人)

5.请:请求(曹刿请见)。

允许(战则请从)。

6.之:助词,的(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

7.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虚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8.间:暗暗地,私自(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当中(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表示房屋的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会儿,顷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断,(虽与外人间隔)。

时刻,(奉命于危难之间)。

偶尔,(时时而间进)。

9.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

兼词,于此,在哪里。(惧有伏焉)

通假字

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击鼓。

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7.必以情: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

文言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忠之属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可以一战: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

5.何以战: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6.战于长勺:倒装句,“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

7.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的主语应为曹刿

《曹刿论战》一处注释商榷 篇5

第一,《吕氏春秋·忠廉》:吴王曰:“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有人认为,这里吴王说要离连拔剑举臂、上车登轼这样容易简单的事也做不了,极言要离的无能。其中的“登”有凭义,“登轼”即是“凭轼”。我们认为前言“拔剑则不能举臂”,是说要离拔出剑来却不能将持剑的手臂举起;后言“上车则不能登轼”,是说要离爬上战车却不能登于“轼木之上”,这些在吴王看来还不是很难的事情,要离却做不到,还谈什么“杀王子庆忌”的事。

第二,“登”据《广韵》乃“都滕切,平,登韵,端”。《汉语大词典》在“登”条目下共有23个义项。我们没有找到“凭”义项。《辞源》注释该条,第二个义项为:“升,自下而上”,例证是《左传·隐十年》:“颖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我们收集《左传》中含有“登”用法共65条,其中,可以作为“登”的宾语的“台”最多(7条),其次是“登陴”(3条)、“登城”(3条),此外还有登(巫山、昆吾之墟等),有时,带上介词“於”再带宾语,如:“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公不射,古之制也。”在众多的用法之中,“登”所支配的对象,多为具体的事物名词。在这些搭配使用中,“登”的意思都是“升,自下而上”。

第三,能否“登轼”?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轼”。《周礼·考工记·舆人》记载,古代马车的车厢,形为半筐,前面和两旁有木板作为屏蔽,后面有口供人上下车。车厢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占车厢深度的三分之一,围住这部分的前面和两旁的木板上,镶嵌有木条,这就是“轼”。后面部分占整个车厢深度的三分之二,它的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人的身体,称为“车奇”。“车奇”上镶有横木,叫做“较”。“较”相对较高,“轼”相对较低。(参看戴震《考工记图》,商务印书馆,1995年11月)。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车前三分坠之一皆可谓之式(轼),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前,有曲而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手者,皆通谓之式……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周礼·考工记·舆人》关于古代车马的介绍以及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对于古代“式(轼)”的介绍,可以相信,《曹刿论战》中,为了清晰地观察齐军旗帜的情况,完全会采取“登轼”的做法。

第四,我们收集了《春秋左氏传》中跟“下”有关的用法,共有253条,“下”可用作名词(含方位名词):如“上下、天下……”等;可用为形容词作定语,如“下臣、下位、下军”等;有时则是两个形容词并列(有指称用法),如:“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有时是用作动词,带宾语(也有不带宾语的),如“將求於人,則先下之,禮之善物也。”在所收集的条目中,作动词用法的共有35条,约占13.9%。也有作状语的用法,如“下拜”共出现5次。有“视下”,但未见有“下视”的搭配。根据共现的频率,我们认为“下视其辙”,应该断为“下,视其辙”,因为,前文中有交代,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如何才能做到“深谋远虑”?这离不开对敌军情况的“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当时,要通过细心观察敌军车辙是否凌乱,作为断定敌军是溃不成军的逃窜还是假装撤退诱敌深入的依据,由此决定是击鼓进军还是鸣金收兵。要对敌军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恐怕非得从车上下去,对齐军的车辙作一番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不可,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从车上下去,这样更符合当时的情形。有了“下,视其辙”,后面肯定要上车,站在车上向远方的敌人眺望,这还不够,因为,目力所及毕竟有限,为了将战场上的情形看得更仔细,曹刿“登轼”远望,这与前文的“下,视其辙”目的一样,都是不放过战场上的任何蛛丝马迹,以作为对形势正确估计依据,而且可以与前文形成呼应之势。曹刿是一个不同于“肉食者”的人,他之所以“战则请从”,为鲁庄公出谋划策,自有他超人之处,这一超人之处,我们认为,就是他的非凡的洞察力。

《曹刿论战》中的礼学观考察 篇6

然而, 对本文的理解还可以往前推进一步。因为在春秋时期, 整个社会主要仍然遵循周礼, 《曹刿论战》中所记述的片段, 充满礼学行为的判断, 因此从礼学思想的角度来分析课文, 可以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的理解。反过来, 读者也能从现实画面中, 增强对周礼的认识。下面依照叙述顺序, 补充史实内容并作礼学观分析。

一、十年春, 齐师伐我。[1]P182

“十年春”是指鲁庄公十年, 即公元前684年。交战双方是齐鲁两国。交战前的背景是这样的:两年前, 齐国发生了内乱。《春秋》记载, 鲁庄公八年“冬十有一月癸未, 齐无知弒其君诸儿”[1]P173, 诸儿就是齐襄公。杀君后, 无知自立为君。过了几个月后, “九年春, 雍廪杀无知”[1]P179。由于无知被杀, 齐国出现了暂时没有君主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 齐、鲁两国订立盟约,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 齐无君也”[1]P179, 虽然是鲁庄公和齐大夫结盟, 但在齐无君主的情况下, 盟约自然是生效的。春秋时期, 盟约的内容, 无非是两国交好, 不动刀兵。然而, 距春天结盟不久, 也就是鲁庄公九年, “夏, 公伐齐, 纳子纠”[1]P179, 鲁国介入了齐国的王位争夺之中。相隔不久, 也就是当年八月, 因为鲁国想辅佐的齐公子争夺王位失败, 两国又动刀兵, “秋, 师及齐师战于乾时, 我师败绩。公丧戎路, 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 是以皆止”[1]P179, 乾时是齐地, 可见这次是鲁国主动攻齐, 损兵折将, 以失败而终。次年, 齐国兴师讨鲁, 教材所选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礼学提倡守信原则, 孔子认为:“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2]P6, 《周礼》有“诅祝”一职, “作盟、诅之载辞, 以叙国之信用, 以质邦国之剂信。”[3]对于违背盟约大动干戈的行为, 礼学是持完全反对态度的。君子曰:“苟信不继, 盟无益也。《诗》云:‘君子屡盟, 乱是用长。’无信也”[1]P134, 认为盟约只是信用的载体。因此杜预在为这句作注解时说:“不书侵。伐齐, 背蔇之盟, 我有辞”[4]P146, 因为鲁庄公对齐主动用兵在先, 所以此战虽然齐主动, 但所用的词语是“伐”, 在一定程度上, 承认齐的正义性。

二、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1]P182

礼学观念认为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 都应该依据各自的身份、地位等社会关系的角色, 履行既定职责的原则。《管子》指出:“是故有道之君者执本, 相执要, 大夫执法, 以牧其群臣。群臣尽智竭力, 以役其上。四守者, 得则治, 易则乱, 故不可不明设而守固”[5], 知武子说:“君子劳心, 小人劳力, 先王之制也”[4]P528, 孔子提出“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2]P72, 曾子认为“君子思不出其位”[2]P128, 孟子进一步总结说:“有大人之事, 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 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于人, 天下之通义也”[6], 这些见解都认为身份与职责应该一致。在课文的场景中, 乡人以为谋划御敌是统治者的职责范围, 曹刿则认为保卫国家也是匹夫需要参与的行动。虽然具体的职责认定范围有差异, 但每人都要忠于职守的认识, 是一致的。

三、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1]P182

在这个场景中, 面对强敌压境, 往日爱民不够的鲁庄公才真正意识到民众的力量, 提出了爱民的想法, 希望通过分发财物来换取民众支持。君主爱民是礼学的重要观念, 贯穿整个礼学实践之中, “后非众, 无与守邦”[7]P32, 认为国君如果没有民众就不能守住国家;“夫君国者, 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 君安得肥?”[7]P495认为国君与民众是共命运的。鲁庄公将爱民作为战争的基础, 符合礼学提倡的观念。曹刿的回答, 指出财物的不公平分配, 会造成民众失去对君主的信任, 是礼学要求公平的体现。

四、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1]P182-183

从鲁庄公的话中, 我们可以读出一个重要信息:在祭祀这样的重要场合, 鲁庄公曾经虚报数目, 严重违背礼学所要求的实事求是的原则。诚信是礼学的重要原则, 如子路问如何与君主相处时, 孔子就说:‘勿欺也, 而犯之’”[2]P128, 同样道理, 君主侍奉神明, 不诚实就是很严重的错误了。荀子曾经概括说:“天地为大矣, 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 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 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 不诚则卑。夫诚者, 君子之所守也, 而政事之本也”[8], 对诚信高度重视。

五、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 则请从。”[1]P183

这段涉及案件的审理。古代礼、法一体, 人们认为圣君当以德治人为主, 君王往往被要求“明德慎罚”, 谨慎行法。春秋时期记载的史实也表明, 执行刑罚是依照预定规则实行的, 如“周有常刑, 既伏其罪矣”[4]P155、“有死罪三, 何以堪之?不速死, 大刑将至”等等[4]P720, 对照刑律然后审查实际行为, 才能做出判断。因此这段中的“情”字在历史上有两种比较有代表的解释, 一种解释是“情谓实际情况”[1]P183 (另一种是“必以情断之”[7]P144, “必尽己情察审也”[4]P147。因为对“情”一词的理解有不同, 翻译也有差别, 一种是这样翻译的:“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明察, 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也有另一种翻译法:“轻重不同的案件, 虽然不能做到明察详审, 也一定合情合理地去处理。”在这里, “根据实情处理案件”, 毫无疑问体现了上文所说的实事求是原则;“合情合理处理案件”, 也是符合礼学原则的。礼学认为, 礼就是为了顺应人情而制定的, “凡礼之大体, ……顺人情, 故谓之礼”[9]P1032, “故礼义也者……所以达天道, 顺人情之大窦也。”[91]P439“忠之属也”一句, 杜预注认为“上思利民, 忠也”[4]P147, 想办法为民谋利, 是君主应尽的职责, 再次提及忠于职守的原则。

历史事件中的人和事, 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指导。在面对具体的场景时, 结合当时礼学的总体思想来分析具体的人物和事件, 才会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摘要:节选的《曹刿论战》一文, 涉及春秋时期丰富的礼学观念:包括诸如齐鲁间盟约践守的要求、统治者和平民的职责领域区分、爱民富民措施的实行、实事求是原则的运用、谨慎惩罚以顺应民情的执政指向等, 结合文章涉及的人事对当时礼学的观念进行剖析, 有利于对所选文章的深入理解, 且对培养学生的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曹刿,春秋,礼学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论语注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 (影印嘉庆20年江西南昌府学原刻) , 1960.

[3]周礼注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 (影印嘉庆20年江西南昌府学原刻) , 1960:399.

[4]左传注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 (影印嘉庆20年江西南昌府学原刻) , 1960.

[5]黎翔凤.管子校注[M].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 2004:576.

[6]孟子注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 (影印嘉庆20年江西南昌府学原刻) , 1960:97.

[7]徐元诰.国语集解[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2002.

[8]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整理.北京:中华书局, 2012:47-48.

《曹刿论战》 篇7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文章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文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深谋远虑、精明强干、睿智机敏、沉着冷静,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军事家曹刿的形象。而文中另一位“陪衬”人物鲁庄公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大多数教学参考书都把鲁庄公看作是一个见识鄙陋、轻率鲁莽、缺乏政治远见而又没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庸君,笔者认为有失公允。如果我们能进一步研读课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换一种角度重新审视鲁庄公,就不难发现,在他身上还是有许多被忽视的优点的。

这一教学环节是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重点探究和辨析鲁庄公这一历来被人们贬低和嘲讽的次要人物。长期以来一致的看法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也是被认定的正面人物是一名普通的武士———曹刿,鲁庄公只不过是一个陪衬人物而已。人们根据文中鲁庄公战前的“仓促应战”,寄希望于“近臣、神灵”,战时的二次“草率命令”,战后的对取胜原因的“问其故”,判定鲁庄公是一个目光短浅、急躁冒进、缺乏军事指挥才能的“昏君”“庸君”,并且从人物的关系上分析其作用是为了衬托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杰出的指挥才能”。

当然,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特别是一线语文教师从辩证的观点出发,开始对鲁庄公这一形象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但是,仍然没有突破长期形成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种人物形象评价的桎梏,基本上都是在批评鲁庄公“鄙”的前提下,点一下鲁庄公身上体现的“民主思想”。

其实,如果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去审视这个身处春秋时期的弱小之国的国君的话,我们就会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左丘明刻意表现的一代贤君的形象。在强大的齐军大举进犯、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时刻,他没有像偏安一隅的宋高宗赵构那样忍辱求和,而是义无反顾地“公将战”。曹刿出于一片爱国之心,请求见庄公,尽管他是身份卑微的平民,但鲁庄公还是热情地接见了他。曹刿入宫后劈头就问:“何以战?”简直有点质问的口气,鲁庄公不仅不反感,还很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做了答复,并且答应了曹刿“战则请从”的请求。在战斗中,面对绝对优势的齐军,他没有丝毫的畏缩,亲临战场,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言必听,计必从,结果“齐师败绩”,鲁军大胜。战争结束后,鲁庄公还谦虚地“问其故”。鲁庄公允许非“肉食者”参与军国大事,不自以为是,虚心听取下层普通人物的意见,这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一种难得的民主作风,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鲁庄公,读出一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历史人物,还作者的创作初衷:鲁庄公以社稷为重的使命感和“取信于民”的治国方略;鲁庄公任人唯贤、礼贤下士的明君风范;鲁庄公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人格魅力。

《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形象分析 篇8

【关键词】《曹刿论战》 鲁庄公 形象分析

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仅仅对曹刿这一主要人物进行分析还不够是我们掌握全篇文章的中心主旨,因此在《曹刿论战》一文中,我们也应该对次要人物鲁庄公的形象进行浅析,力争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他形象以及才智的误解,这样鲁庄公就不是统治者愚昧无知,缺乏政治才华的代名词了。本文作者对鲁庄公这个人物自身的形象特征进行探讨①,期待经过探讨以后他身上的闪光点更能熠熠生辉。

一、没有统治者居高临下的架子,善于广纳谏言

我们上文已经提及过,《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政治混乱的春秋时代,那个时期我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依旧存在,大多数帝王或者是统治的首领人物都抱着“为我独尊”的思想观念,朝纲上明确规定,一切军事行动的决策与执行都必须完全依照君主的意愿进行,换句话说,这个国家的大事小情,都是君主一个决定的。鲁庄公在“齐师伐我”的情形之下“公将战”,这就充分说明鲁庄公已经对这场战役的应战应该做出了策划。而此时平民曹刿却执意觐见,这时候已经有了作战策略的鲁庄公本可以将曹刿拒之门外的,但是鲁庄公放下了自身高高在上的架势,不仅仅接见了平民曹刿,而却对曹刿的提问一一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另外,我们可以在鲁庄公的答案中“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发现他是一个思想真实透明的统治者,当其“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样的应战的策略一一被曹刿一口否定时候,鲁庄公并没有表现出其气恼的神情,而是经历一小段时间思考之后,变得虚心,头脑变得清醒,最终给曹刿“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政治决策答案,受到了来自曹刿深切的认可。在平民曹刿与鲁庄公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的看出鲁庄公放下了统治阶级盛气凌人的气势,虚心接受曹刿的谏言,最终感悟出只有真正取信于民,才会在战役中取得胜利成果的道理。

二、鲁庄公尽职尽责,任人唯贤

当鲁庄公吐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句话时候,我们可以断定鲁庄公在政事上尽职尽责,从不疏忽对任何案件点滴细节的了解工作,它真正落实自身的职能,尽最大努力为百姓解决问题,化解忧愁。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他作为一国之主,每天需要处理的政务繁多又沉重,但是鲁庄公的思想意识从未落伍过,他知道眼前大好的江山社稷是依赖全体百姓的力量打下来的,鲁庄公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他极为热爱本国的子民,时刻体恤民情,感悟民声,为百姓做切实的事情,解决他们眼前大大小小的问题以及矛盾。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君若有爱民之心,民必有拥君之举,所以在面对帝国的强势来袭时候,鲁国人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任人宰割,只要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国百姓必然会抛头颅洒热血,浩浩荡荡的气势必然会将敌军攻克的。之所以鲁庄公这一统治者尽职尽责,是因为在应战期间鲁庄公能够与自己的士兵,子民并肩作战,共同完成奸敌的宏伟大业。鲁庄公他知人善于用人,曹刿是一个军事以及政治上的贤才,鲁庄公愿意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因为曹刿在应战之前的表现令鲁庄公刮目相看,因而曹刿才会获得鲁庄公的批准参与实战。在作战期间,鲁庄公的很多作战策略被曹刿否认,曹刿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对策,鲁庄公此时用人不疑人,大胆的对其战略进行实施。鲁庄公犹如伯乐,对曹刿这匹千里马进行任用。

三、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从文章的篇末我们可以看出,鲁军在曹刿的指挥下,大胜齐军。举国欢庆之时,鲁庄公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向平民曹刿提出了一系列的“为什么”,例如为什么“可矣(击鼓)?”为什么“可矣(追击)”?他放弃了与民同庆的机会,找到曹刿,不耻下问,将所有疑团打开,鲁庄公不怕将自身的短处暴露于众,听取曹刿的一一分析之后,他大彻大悟,受益匪浅。如果鲁国日后的发展中面对其他国家的侵犯,那么这些长勺之战战后获得的军事理论与实践经验就会派上用场了。可以说鲁庄公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完善的目的。

结束语

相对于曹刿这个主要人物而言,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也是极为丰满的,毫不逊色的,他不是“肉食者”的简陋形象②,在危机面前鲁庄公的情绪是淡定的,它能够及时的听取有效的建议,在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亲临战场,积极的洞察敌情,知己知彼的作战策略,表现出他其实具备一定的军事指导才能的。另外从鲁庄公与曹刿的对话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鲁庄公胸怀宽广的品质。

【注释】

① 田永. 新析《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的形象[J]. 考试周刊,2015.

② 吴大发. 还原一个真正的鲁庄公——浅析《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的人物形象[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

上一篇:测试飞行员心理下一篇:舞动人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