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阅读

2024-08-04

提倡阅读(通用12篇)

提倡阅读 篇1

目前, 由于课改文本的增多, 为赶时间, 讲授 (讲读) 课型仍是主流, 又迫于高考的压力, 为快出成绩, 练习 (自测) 课型成为新宠。这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 (学生) 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的新课标精神大相迳庭, 结果是教师教得吃力, 学生学得乏力, 厌学语文已成时尚。

要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化阅读, 在课堂上设计多元课型,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下面围绕如何提高学生个性阅读问题, 探讨几种阅读课型。

一.角色互换阅读课型

【课例】《过秦论》第一课时:文言字词落实。 (“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转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1.教师指导课堂阅读目标:落实文言字词, 将不能理解的, 设计成问题提问教师。

2.学生自主阅读20分钟 (这一环节也可课前预习完成) , 找出疑难字词, 设计问题。

3.学生提问老师, 老师依据学法剖析并回答问题。

这样的课型设计意在“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培养”, 但设计了角色互换阅读新课型, 教师放下师道尊严, 倡导教学民主, 与学生平等对话, 达到关系和谐。互换角色的目的是为了转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而出发点是把学生和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 尊重学生, 给学生说话的权利, 从而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样的课使学生“潜心会本文” (叶圣陶) 养成好问的读书“习惯”;教师“贵穷本然” (叶圣陶) , 教会“历练”的读书“方法”。“方法”、“习惯”、“历练”一箭三雕。

二.生生互动阅读课型

【课例】《祝福》第一课时:小说的主题探讨。 (“注重语文探究能力培养”)

1.设计《祥林嫂死亡登记表》让学生课前读文填表。

2.简介作者及背景后, 投影几位学生填写的《祥林嫂死亡登记表》。表格栏多数大同小异, 但“死亡原因”一栏“众说纷纭”。把其定为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的“死亡原因”:是正常死亡、意外死亡, 还是自杀、他杀?

3.学生互动讨论, 从文中找出证据, 文中人物都有嫌疑。

4.争论不下, 教师点拨:要把握问题的关键。鲁四老爷为什么讨厌祥林嫂?柳妈为什么嘲笑她并劝她捐门槛?卫老婆子为什么帮着她的婆婆把她绑了回去?鲁镇的男女为什么冷漠地对待她?

5.学生再度互动讨论, 深入认识:鲁四老爷和其他人不一样, 他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和其他人一起用软刀子从精神上杀害了祥林嫂, 杀人的真正元凶是封建礼教。

6.归纳主题:这篇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也即是作者创作的目的。

这种阅读课型着眼于文本重点、难点、疑点方面的探究, 着眼于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的热情被激活了, 课堂上呈现出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的场面。学生与学生交流, 思想与思想交锋, 观点与观点撞击, 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刻骨铭心, 个性化阅读能力迅速提高。

三.先练后教阅读课型

【课例】《项链》: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语言、构思和主题等的探讨。 (“注重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1.先阅读文本, 然后完成下面3道题:

⑴第一部分第三段有四个“梦想”, 马蒂尔德为什么会有这些梦想? (人物与环境关系)

⑵请概括马蒂尔德的性格, 这些性格有变化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人物与情节)

⑶小说结尾安排所借项链是假的, 有人说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在文中找出依据分析, 并说出它是什么构思方法。 (情节与构思方法)

【教师点拨】⑴社会原因:整个社会都追求奢华生活;个人原因:马蒂尔德漂亮迷人, 觉得比其他姑娘更有过上流生活的资本。⑵爱慕虚荣、诚实 (真诚) 、负责任、勇敢、坚强 (坚毅) 、善良、坚韧、守信、忠贞、质朴、耐劳吃苦等。有变化。因为丢失项链, 丢掉了“梦想”, 觉醒而回归真我。⑶同意。文中有三处依据:福雷斯蒂埃太太很轻易地借出项链;珠宝商说自己只卖出了钻石项链的盒子;福雷斯蒂埃太太收回项链时, 根本就未打开盒子查看, 项链是假早有伏笔。

2.堂上教学, 探究作品主题。

问题讨论:第四部分结尾句“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 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小事”是指什么?马蒂尔德“断送”了自己什么, 又“拯救”了自己什么? (1) 分组讨论, 个别答问 (有了三题先练的阅读理解基础, 这个问题便可人人有话可说, 人人心中有答案) 。

(2) 归纳各家, 答案多彩:“小事”指丢项链一事。马蒂尔德断送了物质, 拯救了精神;断送了虚荣, 拯救了诚实;断送了梦想, 拯救了奋斗;断送了美貌, 拯救了美德;断送了青春, 拯救了本性;断送了懒惰, 拯救了勤劳;断送了微薄的资产, 拯救了充实的人生;断送了丈夫的“前程”, 拯救了牢固的夫妻婚姻;断送了安逸的小康生活, 拯救了善良的心灵;断送了浮躁自卑, 拯救了平和自尊 (独立人格) ;断送了依赖感, 拯救了责任感……

(3) 概括小说主题:《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揭露。

先练后教阅读课型侧重阅读主体———学生直接与文本、文本作者相互交流。文本传达的信息, 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趣味和意境, 只有作者本人才清楚。而囿于时空差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的讲解是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的, 而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生存环境、时代特征、审美趣味和直觉经验, 追寻作品的原始意义, 找到研究点, 与之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 获得个性化阅读乐趣。

这种课型的好处就在于学生“直接与大师对话”, 让生活和阅读相接, 阅读优化生活, 生活印证阅读, 激发个性阅读的智慧, “培养语文审美能力”, 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

四.先读后写阅读课型

【课例】读《项链》, 写作文 (评论文或读后感) 。 (连堂课2节) (“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1.设计问题:阅读《项链》 (20分钟) 后, 以《我看马蒂尔德》为题, 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

2.学生作文。

3.师生从阅读理解与作文写法角度评论作文。教师归纳学生意见。

先读后写阅读课型除具有前面“先练后教阅读课型”的特点外, 加入了个体写作的元素,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更“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五.戏剧表演阅读课型

【课例】《项链》课堂戏剧表演。 (“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1.学生课前分组把《项链》写成五幕剧。

2.上课时学生表演, 分组比赛。

3.教师综合各组评价及打分, 组织探讨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在戏剧表演中的演绎情况。

戏剧表演阅读课型, “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 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前面所谈高中语文阅读五种新课型, 赋予“教师”“学生”“文本”新的关系, 摒弃教师“一言堂”的旧式阅读教学, 特别珍视学生独特性个体阅读体验。

五种课型的共同点, 一是重视学生个体阅读过程, 学生思维得到自然历练和激活, 闪现个性创新之火, 使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最大化;二是重视对学生个性阅读的肯定, “角色互换”是师生平等中见肯定, “生生互动”是师生民主中见肯定, “先读后教”“先读后写”是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鼓励见肯定, “戏剧表演”是让学生创设情境体验快乐以赏识见肯定;三是重视学生个体阅读的全面发展, 学生阅读或许片面, 五种课型各有不足, 但在多种个体阅读体验中, 学生阅读能力便能在蹒跚中进步, 在螺旋中上升。

提倡阅读 篇2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更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20.“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其中的“勇气”“胆略”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一不怕讥笑,二不怕孤立,三不怕栽赃陷害,相信真理的声音终究不会窒息的。

21.作者说:“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做?(4分)

小学语文课要提倡阅读式教学 篇3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来指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语文,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指出:“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而中小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黄金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紧急而迫切的任务。古人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教师要因材施教,千方百计把知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

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转变家长观念,创造阅读条件,建立班级书库,营造阅读氛围,保持阅读热情。虽然现在人们对课外阅读的认识逐步加深,但在落实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根据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一些做法,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在有效引领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一些拙见:阅读现状分析,阅读的意义,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当前,儿童阅读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推广的氛围还不够成熟。在学校范围内,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比较简单地把课外阅读看作是课内语文学习的补充,家长们也认为学好课本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形势下,课外阅读就始终停留在初始阶段,无法深入。我对班里的学生做过调查:尽管经过我两年的艰辛引领,但仍然只有35%左右的学生真正能做到自主阅读,40%左右的学生只能做到在老师和家长的看管下阅读,还有25%的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阅读。家长在其他方面远远比在买书方面舍得为孩子投资;学生用在看电视和玩电脑上的时间大大超过阅读的时间;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关注度……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比例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同,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学到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文化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不但可以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

1、转变家长观念。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当前高考制度尚未改革的情况下,大多数家长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转变家长的评价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结自己的做法,我把一些学生通过阅读发生巨大变化的案例进行精心整理,在家长会上讲给家长听。因为例子就在身边,变化就在眼前,家长们比较容易接受。班里有个学生小瑜,父母对给孩子买课外书一向持抵触情绪。针对这种状况,我与她的家长进行了单独的沟通,我把孩子对书的喜欢、日记的进步、学习态度的转变情况一一跟家长进行了汇报,并让他们明白孩子的所有进步都得益于阅读。

2、创造便利的阅读条件。

日常购物时,我们会选择比较便利的商店或超市。正因为便利,我们才会频繁地光顾。孩子读书也如此。如果孩子非常方便就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书,她对阅读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

班级图书柜刚设立时,我动员孩子们资源共享,把自己的图书放入书柜,互相借阅。因为学生年龄尚小,我怕他们把书弄坏或者丢失,制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换书时间也有规定,大多数时间,书柜的门都是紧紧地锁着。由于工作繁忙,本来就很少的换书时间有时还被耽误,学生无法及时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读书的热情就不那么高,很是浪费图书资源。

3、建立学生喜欢的班级书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学者不如乐学者。一些学生不愿意阅读,是因为没有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好书。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往往源于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翻阅资料,精心寻找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类型的书籍:童话,科幻,故事,科普……也许有的老师和家长不赞同学生看漫画书,认为没有什么收获,可经过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的偏偏是那些图文并茂的优秀绘本!

4、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

《朗读手册》作者吉姆·崔利斯说:为了培养终身读者,中小学阶段,必须强调“轻松易读”的原则。对于儿童来说,第一需要培植和呵护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和呵护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办法,我认为就是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没有丝毫压力的情况下尽情阅读。

5、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要身先示范,手不释卷,乐此不疲。老师沉醉于阅读的精神状态,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而老师对于阅读的热情,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促使他们亲近阅读。要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一定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书源,每日在学生中间流转着的好书,是吸引学生不断阅读的最好的诱饵。保持阅读热情,还要让读书成为家常便饭,要固定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并予以充分保证,让阅读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而有规律的事情。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文明的社会里,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相当于未经开化的野蛮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从小就爱上读书,做一个挚爱阅读、善于阅读的人,从而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

资料引用:《朗读手册》

《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

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师“浅”阅读 篇4

浅阅读和泛阅读教师读书的角度应该是广泛的、全方位的, 以点带面, 从专业的视野慢慢拓展自己的阅读半径, 要能够跳出教育思考教育, 使自己的视野更为开阔。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 用在琐细的教学杂务上的时间又占据了很大的部分, 这样又影响到教师的阅读心境;而课余去书店, 又觉得书太贵, 加上目前中小学的图书馆建设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所以, 有不少的教师觉得, 想要读书也并不容易。正是因为这种不容易, 我们就更应该提倡浅阅读。正如陶渊明所说的那样:好读书, 而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由此可见, 浅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阅读量的问题。

浅阅读和前阅读我们教师很习惯于给学生推荐读物, 认为自己所推荐的读物一定是好的读物, 然而当我们去反省自己时, 却发现我们推荐的很多作品却是学生们不喜欢的作品。究其原因, 可能是教师自己也没有喜欢读这样的读物, 更没有关注学生的阅读需要。

浅阅读应该是从学生的阅读需要出发, 在学生进行阅读前, 有一个亲自阅读的体验, 是一次前阅读。此后, 我们就能够和儿童一起读书, 一起感受到书的好坏。

陶行知的《儿童用书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一本书的好坏, 可以拿下列三种标准判断它:第一, 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第二, 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第三, 我们还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的价值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

教师在阅读方面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对文本的选择越接近学生, 他所进行的浅阅读越是彻底, 他就越能够走近学生。而当我们的阅读真正的走进学生的时候, 浅阅读就真的不浅了。因为, 学生是我们教师一生成长读不完的经典, 永远不会穷尽的科研课题。

浅阅读与潜阅读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提出了“阅读四层次说”, [1]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 (elementary reading) , 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 就摆脱了文盲状态, 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这个层次的阅读通常是在小学完成的。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 (inspectional reading) 检视阅读是一种系统化的略读, 通常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或个体需要不同, 而采用的粗浅式地翻阅, 以了解文章或书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三个层次是分析阅读 (analytical reading) , 分析阅读是全盘的完整的阅读, 旨在追求对书的含义进一步的理解。第四个层次是主题阅读 (syntopical reading) , 它是最系统化的阅读;在这种阅读层次中, 读者最主动地投入时间, 情感等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当然, 这四种层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四种类型, 而是高一层次中同时包含较低层次的特性的。

从阅读的层次来理解浅阅读的话, 可以推理出:浅阅读的说法是相对的, 当我们学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文体来确定阅读方法时, 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去阅读了。我们也就不必苛求我们的阅读方式或阅读层次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了。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浅阅读逐渐走向文本的理解, 走向生命的精彩。而当我们潜下心来去阅读时, 阅读也就变成了一种享受了。

浅阅读和伪阅读有人说, 我们这个时代被“三屏”包围着。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手机的“小屏”大大扩充了我们的视界, 增加了知识与娱乐的选择, 创造了虚拟的世界, 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2]人一生下来, 就有阅读的需要, 等到他们的感官逐渐成熟后, 他们用来阅读的手段和阅读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 开始是周围的事物, 后来发展到读图、读文字,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就开始了。如果单从发展的顺序来看, 浅阅读似乎只能阅读周围的事物了。而实际上我们能够读懂周围的事物时, 我们所进行的已经不再是浅阅读了。事实上, 当代人的“阅读量”, 其中很大比例是指“读屏量”。而读屏量和阅读周围的事物, 应该说有很多的区别。读书是“深”阅读, 而读屏则是“浅”阅读和“轻”阅读, 相对于图书阅读来说, 读屏更多的是一种扫射、浏览状态, 缺乏理性的思考。这样的“浅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假阅读或者叫伪阅读。伪阅读的盛行造成的后果不仅是阅读美感的失落, 更重要的是图书阅读习惯的丧失, 甚至产生“青少年阅读不能症”。难怪著名学者朱永新说:“相对于这种‘浅阅读’的泛滥, 今天人们的阅读量实际上是急剧萎缩的。”[2]

因此, 我们在对待教师阅读态度上, 一定要分清什么是浅阅读, 什么是伪阅读。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 没有反刍的, 没有内化的阅读不是浅阅读, 而是伪阅读。

参考文献

[1]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8.

提倡阅读 篇5

雄鹰搏击长空,展现矫健的身姿,奔向青云之志。要使自己顺利走过青春的花季、雨季,走向生命的灿烂、成功、关键是锤炼健康的身心。

健康的身心是指健康的灵魂和健康的体魄。在福鼎三中如此多优秀教师的教导指引下,我们的灵魂在逐渐升华,人格在不断完善。可是,太多的同学都忽视了健康的体魄,这承载优质灵魂的身体可比灵魂更脆弱啊,我们应用运动来让它变得健壮有力,这样,才能承受得住生命之重。

作为新世纪莘莘学子的我们,更应懂得“运动”与“学习”的关系。高中阶段的我们处在最赋青春朝气的年龄,应像朝阳一样照亮每一处阴暗。因为我们代表着希望,好的身体可以为学习增添一块重要的砝码,有些同学却忽视了“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不太愿意花太多的时间让自己分泌过多的汗液。殊不知,这正是青春的味道啊!让运动的汗水带走你的疲惫,站自己更有效率地投入紧张的学习吧,让运动的激情融入同样需要激情和斗志的学习中,让青春的身体散发出无限活力和生机。

一代领袖毛泽东到晚年还有坚持冬泳的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他对全国人民的嘱托,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参与运动呢?在刚刚结束的运动会上,三中学子展现了自己的活动与阳光,更加渲染出运动的魅力。

三中的学堂,供大家在学海中遨游;三中的操场,供大家在跑道中奔驰,洋溢着深层人格力量和健康气息的学生,才是三中培养出的合格人才。

用学习时的认真来对待运动,让运动中的顽强精神促进学习,让学习与运动打造出我们健康的身心,让青春的“刀”磨的更锋利,去劈砍前方的荆棘。

大家运动起来吧,让青春的笑颜绽放在明媚的秋日,十一月的天空将会更辽远、广阔。

提倡“内容提要” 篇6

近来读到《洛克物性理论研究》(吕大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谷书堂、宋则行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两书分别在书前或章末附有内容提要,论点鲜明,层次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可以随意选读有关部分。另外,《中国社会科学》在每篇论文之前也附有提要或简介。这实在是一种好方法,它不仅引导读者在浩翰的知识海洋中有效地汲取于已有用的一粟,节省大量时间,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知识。呼吁作者和编者何妨一试?

补白

周仁强

欧洲理性思维历史的巡礼

读陈修斋、杨祖陶著《欧洲哲学史稿》

近读陈修斋、杨祖陶的新作——《欧洲哲学史稿》,跟随著者对欧洲理性思维的历史进行了一番巡礼,感到颇有裨益。这部书说是新作,其实是两位教授二十余载呕心沥血讲授这一课程的结晶,一九七七年就由他们所执教的武大哲学系铅印成稿本,以后数易其稿,最近才得以正式出版。

哲学史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它不同于其它学科。比如生物学史,它本身并不是生物学,经济学史也不是经济学,语言学史更说不上是语言学。然而哲学史不同,它不仅展示哲学内容发展的外在的偶然的事实,尤其昭示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哲学内容本身。因此,哲学史自身就是哲学。由此可知,对于提高哲学修养,锻炼理论思维能力来说,阅读哲学史是十分重要的。

欧洲哲学史上,流派、观点异常众多,哲学典籍汗牛充栋,思想资料纷然杂陈,揭示哲学思想发展的规律,是十分困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欧洲哲学史所作的大量的极为深刻的论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钥匙。作者正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阐明历史的。书中关于哲学发展的主要线索以及对一些具体流派、具体哲学家以至个别观点的叙述,都力图在宏观和微观上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是哲学史著作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史稿》作者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作为欧洲两千多年哲学发展史的主线,具体地、历史地描述了这一斗争的各种表现形式。

党派斗争在古希腊哲学中就鲜明地存在着。列宁曾以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作为两条路线的代表,指出古希腊以后的哲学斗争是这两种倾向或斗争的继续。《史稿》由此入手,明确清晰地勾勒出古希腊奴隶制时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线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党性原则的论断。

如果作者仅仅以做到上述这一点为满足,还算不得十分高明。《史稿》的出色之处在于,作者在逻辑地把握哲学史规律的同时,又具体地、真实地展示了哲学发展史的本来面貌,使人们认识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不是呆板、机械、简单的推演,而是活生生的,充满种种偶然性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史稿》向人们展示出这一过程的丰富内容: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不是单线条而是多线条的,不是平行发展而是犬牙交错的。这里我们特别想提一提关于十七——十八世纪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斗争,以及经验论、唯理论内部的斗争。《史稿》对这一段历史的叙述是十分精彩的。

《史稿》把这场意义深远的斗争大致划为三个阶段,或三个回合。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唯心主义唯理论首先在英国遭到批判。经验论者霍布斯抨击了笛卡儿主张的“天赋观念”。如果观念是天赋的,它就应该永远呈现在心中,可是当人们熟睡时,头脑中无任何观念,因此“天赋”之说是不成立的。“霍布斯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学说的反驳,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在近代最早的一次交锋”(第230页)。当然,霍布斯这样的驳斥是不够有力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洛克比霍布斯要深刻得多。他指出,笛卡儿认为上帝的观念是天赋的,是人们“普遍同意”的,可是许多民族和无神论者根本不同意上帝的观念;即使人们普遍同意,也并不一定是天赋而来的,难道不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吗?洛克说,如果承认了天赋观念,则“懒惰者便省了探求之劳,怀疑者便停了搜索之苦”。洛克的结论是:观念从经验来。在笛卡儿的祖国,伽桑狄也对笛卡儿学说进行了批判。其结局,经验论在英国获胜,而在法国,尽管有伽桑狄的批判,笛卡儿为代表的唯理论却占了上风。

这一回合,表面上看是两军对垒十分森严,其实是错综复杂的。笛卡儿本人是个二元论者,他是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倡导者,可是在“物理学”中又坚持了机械唯物主义观点,这些观点竟同洛克的感觉论一道成为著名的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来源。而洛克也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经验论者,在某些问题上他陷入了唯心主义,在另一些问题上又背离了经验论立场,甚至向唯理论观点“投降”。

第二个回合是唯心主义唯理论者莱布尼兹向洛克的进攻。莱布尼兹是自觉地站在柏拉图路线一边来批判洛克的,然而他也确实抓住了经验论的形而上学弱点。第三个回合是贝克莱、休谟以唯心主义经验论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斗争。洛克学说中的缺陷,被进一步发展、夸大,并推向极端,以致贝克莱、休谟的学说一度占了统治地位。

除此之外,唯理论内部也是有唯心唯物之区分的。斯宾诺莎就是唯物主义唯理论的代表,他反对笛卡儿的唯心主义唯理论。

由此可见,哲学史上的斗争是何等复杂。《史稿》对这样一段历史没有简单化、概念化,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了引人入胜的阐述。

能从纷繁复杂的史实中把握哲学发展的脉络,已属不易;在表述中把此脉络自然贯穿在一系列似乎是偶然的哲学事实和哲学观点的纵横交错中,更需积学多年之功。陈先生之所以在《史稿》中能够臻此,来自他平素对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精深研究。记得听先生们讲课时,二位还着力讲过唯理论经验论各自在认识论上的贡献和缺陷,今天应吸取何种教训等,当时的感觉,好象一下子成熟了不少,至今记忆犹新。可惜这部分内容无法一一写进《史稿》中。

哲学的发展有十分特殊的内在规律,这就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例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就曾被斯大林和一批苏联哲学家错误地认为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反动”。当然,这个案现在是基本上翻过来了。可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并不是十分简单的事。的确,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与十八世纪法国哲学是如此不同:前者除费尔巴哈外,主要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彻底的唯心主义,后者是战斗的唯物主义;前者以深刻的辩证法著称,后者是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典型形态;前者只是从理论上、在思辨中曲折地反对封建势力,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后者则公开与封建王权反动势力进行了斗争,表现了法国资产阶级比较彻底的革命精神。那么,如何又能谈得上德国古典哲学对法国哲学的继承呢?专攻德国古典哲学的杨先生对此作了十分透彻的说明。他认为,德国古典哲学“是十七、十八世纪西欧先进哲学的直接继续和必然发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能在当时整个西欧哲学界中演奏第一提琴,并成为西欧近代哲学历史中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第403页)。

对哲学史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哲学思维的方式。《史稿》作者是这样来论证问题的:第一,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明确地提出和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在神学与上帝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不可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黑格尔)。正是因为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对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批判、对十七世纪盛行的以笛卡儿“形而上学”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使经院哲学和形而上学衰落下来,从而创造了哲学理论突变的历史背景,也给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以开创一个新的哲学时代的勇气。于是哲学彻底摆脱了神学的禁锢,人们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成为可以公开提出来加以认识和讨论的问题了;同时,对于哲学中的困难,也不必请出上帝来裁决,而是靠理论思维来解决了。第二,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认识论的贡献是巨大的,而科学认识论的两个最重要前提是由法国唯物主义者奠定的。法国唯物主义者继承了洛克的学说,并克服了洛克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因素而发展成为较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法国“百科全书”派认为,人类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来源于感觉,而感觉则来源于外部物质世界。这正是科学认识论的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才有可能去研究认识论中更深刻的问题,即从知识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探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第三,法国唯物主义由于自身的片面性,不可能公开鲜明地批判休谟的不可知论,反映出它必须走向辩证法的内在的否定力量。这就为德国古典哲学提出了不可回避的课题。

杨先生在《史稿》中的论证,表现了作者严密的理论思维能力,比较令人信服。我们不得不承认:德国古典哲学当然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如同一切矛盾着的事物都受对立统一规律支配一样,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也具有斗争性与同一性。作者在哲学史研究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规律。如《史稿》对莱布尼兹哲学与狄德罗哲学之间的关系的阐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莱布尼兹是德国唯心主义唯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狄德罗是法国战斗的唯物主义的领袖。《史稿》指出,他们各自代表的哲学阵营,是尖锐对立的;同时又告诉读者,对于莱布尼兹哲学中某些有价值的成分,主要是有辩证法意义的思想,狄德罗在批判和摒弃其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基础上有所吸取。莱布尼兹在他的“单子论”中,提出单子作为实体应该具有能动的力而自己发展变化,应该具有质的多样性;实体作为有生命的点,凭其知觉能反映全宇宙。这些思想都包含着可贵的辩证法因素。马克思、列宁都肯定过莱布尼兹的辩证法思想,称之为“特种的辩证法”、“非常深刻的辩证法”。莱布尼兹的“单子”是精神性实体,他的整个学说是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的;但饶有趣味的是,以后唯物主义者狄德罗关于物质实体特性的论述,与莱布尼兹关于单子特性的论述几乎完全一致。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化了。人们看到,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与唯心主义者的斗争中,在批判和否定其唯心主义的同时又吸取对方思想中的某些因素而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史稿》中也叙述过另外一种情况:唯心主义者在与唯物主义者的斗争中,在攻击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吸收对方思想中的某些因素而使自己的唯心主义变得更加精巧)。“这种现象表现了哲学上两条路线在对立基础上的同一性,是值得我们重视和作进一步的研究的。”(第368页)遗憾的是,陈先生曾有专文论述过的这一重要问题,在《史稿》中却写得比较简略。

与国内已经出版的西方哲学通史性的著作比较,具体地细致地分析作为认识史的哲学史的内在规律,是本书的显著特点。或者可以说,这是作者为哲学史研究的科学化而进行的可贵的尝试。此外,引用原始资料十分丰富,是本书的又一特色。这对于大多数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多看自古代以迄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西方哲学原著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便利。

掩卷凝思,未免感到该书还有些令人不满足的地方。恩格斯曾强调过逻辑的研究方式,列宁更是把人类认识看作是一连串的逻辑发展的圆圈(这个思想是从黑格尔那里来的)。《史稿》对此显然突出不够,读者不能清晰地看到两千多年欧洲人思维发展的各个圆圈的起点与终点,也不好把握其中各个小圆圈的历史过程。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范畴,也应该有它的历史发展,并且也应该写进哲学史中,《史稿》却没有系统地阐明各个时期范畴的演变。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是否应当列入哲学史,以及如何恰当地列入,都还值得研究。而作为教材,本书缺乏新颖别致的细目,这种技术上的忽视,令人颇感遗憾。

陈、杨二位师承贺麟先生,讲授欧哲史多年,治学素以朴厚严谨著称。他们的讲堂,每每有人满之患。老一点的同志或许还记得,在一九五七年初北京大学举行的著名的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上,尚在而立之年的陈先生起而为郑昕、贺麟诸师提出的公正评价唯心主义(将其作为认识运动发展史上的必要环节)的正确意见辩护,而被关锋等人扣上了“哲学史界的修正主义”的帽子。其后,李达同志组建武大哲学系,专程请陈来汉,主持哲学史教研室的工作。陈先生作为国内关于欧洲大陆哲学特别是莱布尼兹哲学的专家,不仅写过一些有价值的论文,而且在译著方面更是成果累累,近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的中译本便是他二十载颇具功力的译作。杨先生在五十年代初就参加过黑格尔著作的翻译工作,近又承担了编译黑格尔全集的部分任务。我们衷心祝愿陈师的莱布尼兹哲学的研究专著和杨师的康德、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专著早日问世,以广学苑并为后学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渊源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九八三年十月

提倡阅读 篇7

一、注重课前预习, 独立寻疑,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效率, 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 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 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 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 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初读课文时, 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 寻找出不理解之处, 进行质疑, 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 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 争论的欲望, 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 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 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白杨树》一课, 学生提出“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直这么大的白杨树?”“哥哥问爸爸后, 爸爸为什么微笑消失, 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问题, 通过课前预习研读, 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交叉吸引, 设疑答疑, 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 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明确目标, 创设自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 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心中有数, 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 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 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 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如教学《穷人》, 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穷人》这篇课文, 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 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生提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目标:“桑娜的品质可贵,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精彩”, 等等, 老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 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注重学生质疑, 进行“问题教学”, 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有疑问, 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 必先有疑。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 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 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 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小音乐家扬科》在最后一段的阅读后。学生提问:扬科死时为什么旁边躺着树皮做的小提琴?白桦树哗哗地响, 在嚎叫是什么意思?扬科为什么张大着眼睛?扬科前面说过, 只要有一把小提琴, 用他的一切去交换都行, 怎么会死不瞑目呢?扬科快要死了, 为什么还要写燕子在唱歌, 姑娘们在唱歌呢?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 互相议论, 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 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 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四、注重多读感悟, 品味语言, 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 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 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谖急, 声调的抑扬顿挫, 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 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受到熏陶, 自由地进行阅读。

如在引导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 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 然后交流共同欣赏, 有位学生选择的语句是: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教师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 语气有轻有重, 速度有快有慢, 现在再请他读一遍, 其他同学注意听, 他读时表情怎样, 哪轻哪重……再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读。该生再读后, 教师并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学着也开口读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圆明园绝妙景色的欣喜, “金碧辉煌”重读出殿堂的光彩华丽雄伟壮观;“玲珑剔透”轻读出亭台楼阁的小巧奇妙、景色怡人;“热门街市”高声快读出“买卖街”的欢快;“田园风光”低语缓读出流连山乡村野的舒畅。最后, 教师又安排男女生交替读。至此, 学生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圆明园景色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同时, 学生在错落有致, 或高亢放读, 或浅唱低吟中自主地获取语言的“意义与情味”, 自由地表达感受。

五、注重自读感悟, 讨论交流, 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 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 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 伙伴的交互作用, 而在相关内容的理解,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 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 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 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 教师要深入各组, 参与讨论, 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 引导学生再读书, 在读中解决重难点, 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 划找归纳, 在学生独立感悟詹天佑爱国精神和杰出的智慧才华的前提下, 让4人小组自行确定选择詹天佑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合作学习, 讲座筛选, 设计展板, 布置画面和解说词, 设计操作, 合作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事迹展”的讲解做准备。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 加深理解, 进行自主读书, 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带病上岗不宜提倡 篇8

笔者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某班组有一名职工连续两天感冒发烧,虽说不是大病,但浑身乏力。他本想到医院开诊断书休几天假,可是考虑到班组正在进行秋检作业,缺一个人就缺一份力量,于是就硬撑着上岗。恰好那天登杆作业量特别大,要在平时他还是游刃有余的,可是这天他干了大半天后,便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下了电杆后,双脚竟站不住,一头倒下,脸色苍白得十分难看。虽说是有惊无险,却让班组的同事吓出一身冷汗。

我们冷静地想一想,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再说谁也不是铁打的,如果身体有病,哪怕是常见病,却还是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硬挺着干活,就会给事故乘虚而入的机会,可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实际上这样的教训绝非罕见,我们总能从一些事故案例中找到这样的因素。

因此,除非是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或者是从事不在现场作业的一般事务性工作,我们大可不必提倡带病上岗,该上医院就上医院,该在家休息就在家休息,以免小病拖成大病。即使是没有开出病假诊断书的小病,班组长在安排工作时也要酌情予以考虑,安排生病的员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才叫“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况且,有小病的员工得到了适当的照顾,也会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身体康复后,他们一定会以更大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电力系统中,是严禁电力设备带病运行的,以防出现各类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我们在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的同时为何忽视职工带病工作的现象,甚至还把此视为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大家效仿学习呢?这种做法的确有待商榷。

提倡“开放”的作文教学 篇9

学生为什么写作文?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 为了所谓的提高写作水平?带着这样的功利色彩, 为文而文的写作, 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就不可能发挥主动性, 也不会有积极的创造性火花。《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我们该让学生树立为表达、为交流的写作意识, 巧妙地抓住一些契机, 诱发一些话题, 引导学生作文时仿佛在跟对方说话、谈心, 使其心灵放松, 语言流畅。比如, 数学老师结婚了, 我启发每个学生给她写封信:回忆往事, 表达心愿, 送上祝福, 再把信装订成册, 作为给她的新婚礼物;班队搞活动要请家长参加, 让学生写邀请函;五十年校庆时, 让学生畅想百年校庆, 记录下来, 作为五十年后回校的验证……这样自然状态下的写作, 甚至不提“作文”二字的写作, 反而顺应了学生的需要, 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畅所欲言。开放的写作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二、写作时空的开放

一是时间的开放。命题作文提前通知,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挑选素材, 思考结构。平时的周记不统一规定时间, 哪天有事哪天记, 哪天有时间哪天写, 原则上一周一篇, 这周不写, 下周多写一篇也行。

二是空间的开放。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 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叶圣陶老先生也提出“让作文成为生活的需要和组成部分”。为了达到作文和生活的融合, 作文就要向生活开放:让作文记录生活, 让生活丰富起来。教师就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开展多彩的活动。如一日军营活动, 各种学科活动, 集体十岁生日活动;还有走向农村摘草莓、野炊, 走向大自然放风筝、捉蜻蜓, 听风声鸟语, 观云开花放……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底蕴, 也就不愁写作材料了, 他们完全能饶有兴趣地把自己参与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且文中自然会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焕发出熠熠的生活光彩。

三、写作形式的开放

开放的作文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实践证明“剪剪、贴贴、想想、画画、编编、写写”是学生最乐意的作文方式, 尤其是低年级的起步阶段。读到一段有趣的故事、儿歌、好玩的笑话以及精彩的段落描写, 看到一幅漂亮的图画或者自己的照片, 剪贴在作文本上, 写上几句简单的说明、感受, 就是一篇自己的作品。可以用写的方式记录, 也可以用画的方式记录, 可以是真实的, 也可以是想象的, 甚至还有编故事画连环画的呢!那一本本作文本就极具个性:五彩绘制的封面, 各显特色的书名, 五花八门的内容, 配上各式各样的花边图案。看了就让人爱不释手!

开放的作文形式并不拒绝模仿。模仿是小学生作文的捷径。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优美, 无论语言特色, 表达形式, 还是观察角度, 立意谋篇都是典范的“例文”。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仿作。模仿并非是拘泥课文, 生搬硬套, 而是鼓励变化, 灵活运用, 以及对多种“例文”的融会贯通。如改写儿歌, 续写课文, 改写故事, 仿写作文。

四、写作评价的开放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积极性。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真诚的赞赏送给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作文水平一般或暂时落后学生的作文中的“闪光点”, 抓住一点就要放大。当然, 无要求的放任自流会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 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则使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 思而生厌, 欲速而不达。所以老师的评价要合理、适中、恰当。开放的作文评价应立足于“激发兴趣”“促使进步”, 从“建议”的角度出发, 使学生看了褒扬的话信心倍增, 读了批评的话也得到激励。

评价的方式除了教师的讲评, 还有互评、自评。学生之间不固定的互评, 不仅能培养客观评价的品质、批判性的思维, 促进相互了解合作, 而且能通过读他人作品打开自己的思路, 取长补短。互评互改时养成的作文自改能力又是受益终生的。

除了对作文的内容作评价外, 还要对作文的全过程作评价, 如写作的态度、搜集材料的方法、反复修改的习惯等等。所以每次作文除了评出“优秀作文奖”, 还要评出“最大进步奖”“最佳修改奖”“最好习惯奖”等等。

《爱电公约》值得提倡 篇10

2009年, 陕西省商洛供电局商州分局对上赵塬村进行了电气化改造, 解决了该村末端电压低、高峰时期用电“卡脖子”等难题, 有力支持了该村蔬菜产业发展, 助推了该村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使村民们认识到:富裕生活离不开优质的电力。于是该村制定了《爱电公约》, 号召村民一起建设“爱电村”。此公约内容翔实, 是村民共同约法、自觉保护电力设施的最真实反映。

其实, 广大的公民都会像上赵塬村村民一样清醒地认识到, 爱电就是爱村;保护电力设施, 就是在保护经济命脉;支持电力发展, 就是在支持自己发展。可见, 保护电力设施和电力助推经济发展互利互补。因此, 广大的公民在思想、行为上也有自己的爱电公约, 像上赵塬村村民一样履行《爱电公约》, 保护电力设施, 勇于同一切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作斗争。享受优质电力带来的实惠, 各地基层村镇也应像上赵塬村一样, 制定《爱电公约》或《护电公约》, 使爱电、护电成为村民的一项公众约定, 号召村民自觉保护电力设施, 人人遵法守纪, 电力设施就不会遭到坏人蓄意破坏。同时, 供电企业更应当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打造坚强的电网, 让电力更有力地推进地方经济发展, 用真情、用优质可靠的电能感化群众, 让群众受益, 把爱电、护电作为群众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推进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的必备资源。

提倡孩子自制玩具 篇11

一、自制玩具的重要性

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幼儿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完善发展,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孩子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就是指要从小培养孩子动手做事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笔者认为除了要培养孩子日常的生活能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养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这就包括让孩子自己制作玩具。

二、自制玩具材料和人员的可操作性

自制玩具离不开人和材料的运用。孩子的生活中有和他一起成长的伙伴和他的家庭成员,还有随处可见的日用物品,只要我们留心搜集整理,将其适当的消毒,日常生活中的废物,我们也能变废为宝,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自制玩具材料采集的随意性

自制玩具的材料有很多种,有各种纸、布料、竹筒、竹块、木头边角料、鹅卵石、小瓶、藤条、干草、塑料、稻草、麦秆、丝瓜筋、贝壳、瓜果、狗尾草、泥沙等一些现成的东西,这些都可以经过加工变形,变成幼儿喜欢的东西;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小塑料瓶、塑料袋、空易拉罐、旧挂历纸等物品,往往就是这么一些在我们生活中比较随意的东西,在幼儿的手中更能变成很多好玩的玩具,所有这些都是幼儿自制玩具的首选。

(二)自制玩具创造了多人参与的可能性

自制玩具可以一个人随时随地进行,但也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参与。例如:孩子在家里,爸爸可以找材料,妈妈缝制,宝宝粘贴等;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组织由几个孩子各负其责,做一次漂亮的配合,在“制造”的过程中学习与不同的人合作。孩子们在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中,完成所需玩具的全程制作,就会逐渐形成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尊重别人劳动的意识。

三、自制玩具具有创造性

自制玩具是创造性的活动,天真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经过这样一叠一摆,那样一搭一装,一辆小汽车、一座小房子就一步一步地做成了。看见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时,孩子们收获的往往不只是成功的喜悦,还能亲身体验到各类玩具的来之不易,从而真正享受到劳动的快乐,这样,他们将会加倍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在此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对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能培养孩子探索事物的信心和兴趣,使他们乐于动手去摆弄、去尝试,用脑子去发现、去创新,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孩子的能动性、创造性,刺激了他们探求奥秘的

欲望,增长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技巧。

四、自制玩具适合不同孩子的年龄特征

值得强调的是,自制玩具还适合不同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针对不同年龄层孩子的心理特征、生理发育水平和他们对材料的兴趣趋向,有目的地组织和提供材料。

自制玩具一:钓鱼,适合2-2岁半的孩子,材料:硬纸数张(剪成鱼的形状),回形针数个(做鱼钩),线,小木棍(做钓竿),磁铁(与硬纸贴在一起),这个游戏能训练孩子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手指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包括颜色、形状、动作等,还有语言能力等。

自制玩具二:自制图片,适合2岁半-3岁的孩子,材料:纸、画笔。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图片,例如画一匹完整的马与一匹缺失了一条腿的马同时放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指出两幅图的不同,这种针对性强的图片能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灌输类别、数字的概念等,对孩子有启蒙的作用。

自制玩具三:高尔夫球或门球,适合3岁半以上的孩子,材料:塑料瓶一个,瓶口可用卷成柱状的报纸塞住,延长整体长度;小球一个。父母可灌输游戏规则等观念给孩子,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手臂力量,手眼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带给孩子更多学跑的机会。这个游戏的运动量比较大,尤其适合偏胖的孩子。

五、自制玩具用途的广泛性

另外,自制玩具的用途也很广泛,它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之中。在幼儿园,孩子可以用纸、布做成头饰、益智图片等在语言、数学、音乐等课程中反复使用。还可以用竹根、木屑、鹅卵石、小瓶等拼拼贴贴做成小工艺,装饰环境,供大家欣赏;用泥塑、藤编、草编成各种东西,既可以欣赏又可以玩儿,还可以捏了、拆了循环使用。还有很多废旧材料,孩子通过看看、听听、摸摸,甚至拆拆、装装,既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

尊重儿童,提倡“绿色作文” 篇12

一、尊重儿童的天性

人们对外部事物的独特感知, 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 是其形成个性语言作品的重要前提。要使学生对事物有独特的认识, 对事物有独特的表述, 就必须让学生向客观世界投去独特的视角, 以获取独特的素材。有的教师也把学生引向生活, 引向自然, 但在“生活”中, 在“自然”里, 学生始终得“完成”老师的“任务”。有的老师更到位, 具体到第一自然段写什么, 第二自然段写什么, 第三自然段写什么, 甚至每个自然段需要解决几个问题都有明确定位, 这样的观察、体验形同虚设, 学生仿佛是戴着枷锁在跳舞, 失去了孩子的天性, 这不是孩子所需要的真正的“自然生活”。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儿童的眼睛是奇异的, 世界在儿童的眼里犹如童话一般。在儿童的眼里, 山呀、水呀、星星、月亮、周围世界的一切都是活的, 会跑也会飞, 会说也会唱。”一个4岁的小女孩看到夏天傍晚的蜻蜓在飞, 便问:“妈妈, 蜻蜓都洗了澡, 出来玩了, 是吧?”一个不满2岁的孩子, 看到伐倒在地上的树, 就和妈妈说:“大树睡觉了。”……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问, 这也是孩子可爱的地方, 孩子的作文必须尊重他们的天性, 把他们引向生活, 引向自然, 摆脱“清规戒律”, 让他们在生活中真正“生活”, 在自然里真正“自然”, 使他们天性自由放飞, 心灵自由放飞。

二、呼唤儿童的灵性

写作总是来源于生活, 生活的贫乏又使孩子们思想贫乏, 更可怕的是不少孩子学会了如何应付了事。为此, 我总是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们去表现, 将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 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让孩子们的灵性得以张扬。如秋天, 校园的桂花开了, 我便引领学生来到树下, 闭目深呼吸, 让他们有具体真切的感受, 使孩子们文思泉涌, 词语的仓库被打开, 生动的描写跃然纸上:“你这星星点点的小东西, 怎么有这么大的魔力, 让我深吸一口, 从头到脚, 渗入每个内脏, 甚至每个毛孔都是你的味道……”“如不是老师引我来观察你, 我还不知你已默默开放, 只是偶尔感受到你的芳香……”

教师要适时组织一些活动, 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性。比如, 和孩子们一起倾听秋虫音乐会;一起去欣赏柳树姑娘婀娜的舞姿;一起为小草偷偷伸懒腰、悄悄长高而欢呼;一起幻想飞向月球, 神游太空, 和星星说悄悄话。冬天, 小树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和孩子们一起为它们穿上厚厚的“稻草棉衣”……

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里, 孩子们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产生了心理共鸣, 形成最佳心理驱动, 从而促进潜能和灵性的充分发挥。

三、激发儿童的悟性

留心每一个孩子,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 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常常是“八股气”十足, 千篇一律, 众口一词, 缺少创意和个性, 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据专家研究, 小学生有两套语言系统, 一套是“正经话”, 一套是伙伴们交流的悄悄话, 即伙伴语言。“正经话”也就是大人腔, 通常是按照成人的意思或学习成人的表达方式而讲的话, 缺少个性和童真;而伙伴语言则生动、形象、有灵气。

教师要想把孩子那灵气活现的语言开发出来, 就要让孩子把自己真正当成朋友, 敢说敢讲。教师要有一双慧眼, 善于和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教师要有一颗慧心, 做写作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开发学校生活, 联系家庭生活, 抓住社会生活;安排随文练笔, 设计课堂练笔, 捕捉时事练笔等。引导学生找到生活与作文的链接点, 让学生真正悟到作文就是生活的再现, 作文的过程就是把生活中的精彩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四、张扬儿童的个性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 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考与创造。作文教学必须创造条件, 张扬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一次, 我走进教室, 看到一位女生在专心吹一个“胶泡泡”, 吹得特别大, 我把它捧起来, 吹走了, 学生们以为我挺喜欢, 于是又把它吹过来, 我用投篮的姿势把它推向更远处, 这样加入顶泡泡的队伍不断壮大, 以至于班上所有人都加入其中。泡泡在大家的头顶上飘动, 下面是举起的双手, 仰起的笑脸。看到孩子们对胶泡泡那份喜爱之情, 我突发想象, 把这节课改成作文课, 让孩子们玩胶泡泡比赛的游戏。事后, 孩子们在作文开头中写道:“我们高兴得像疯子似的跑到操场。”“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 只是在水泥地上不停地打滚、打滚……”女队在自己领先的情况下, 她们百般呵护的胶泡泡眼看就要获胜了, 却突然被一阵风吹走了, 结果男队获胜, 她们在文中写道:“风婆婆风公公, 你们俩吵架, 别拿我们胶泡泡撒气呀!”“风妹妹, 你误会了, 我们的胶泡泡不是去跟你比美, 我们这是比赛啊!哎……”她们以《我恨风》《讨厌的风妹妹》《调皮的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为题, 字里行间里透出对风的那股怨气。男同学庆幸这风给他们带来了取胜的机会, 写道:“我们的泡泡落后一大截, 眼看女队的泡泡快到终点了, 忽然来一阵风, 她们的泡泡晃晃悠悠地上天了, 我们的泡泡低低的、稳稳地最先到了终点。我们赢了, 哈哈!”“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这不, 女队‘幸运’地遇到了这调皮的风, 眼看到手的胜利却被风卷走了……”“老师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今天女队泡泡传得高, 所以被风吹走, 我们男队吸取教训, 把泡泡传得低, 取得了胜利, 我们男队的胜利是在总结女队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我们感谢你———女队。”他们以《风, 你来得真及时啊》《我们赢了, 哈哈》等为题, 处处流露出一种喜气。孩子们语言风趣, 观点各异, 着眼点不同, 写就了这次活动, 学生的个性在文中得以彰显。

尊重儿童的天性,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文中得到反映;呼唤儿童的灵性, 让学生潜藏的资源得以利用;激发儿童的悟性, 解决学生入宝山而识得宝, 并了解此宝的功能用途;张扬儿童的个性,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言说, 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就是作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也是我们所倡导的“绿色作文”。

上一篇:古代档案载体下一篇:信息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