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2024-08-24

百科全书(精选12篇)

百科全书 篇1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出版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发展趋势。2011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由国务院立项, 立项中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有一些明确的要求:“通过建立数字化编纂平台, 编纂发布和出版网络版、纸质版”。“数字化编纂平台”“发布”“网络版”这些关键词显示有30多年的出版历史, 已编纂出版第一版、 第二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走向与“网络”“数字”的融合发展之路。2012年3月13日, 当世界知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历经244年的编纂出版后停止发行印刷版, 将全面转向数字版时。世界范围内, 百科全书编纂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新的出版环境下不可逆转的趋势。百科全书编纂的融合发展应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

1编纂思维的融合发展

1) 纸和网。从网络出版出现, “纸”和“网” 的一直处于较量之中, 从“纸”到“网”不仅是载体形态的改变, 更需要编纂思维的变化。多媒体时代百科全书的编纂要“纸”与“网”融合发展, 这种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将纸质内容搬上网络, 而是从百科全书编纂的初始就要贯穿“纸”“网”融合发展的编纂思维。这种思维要求在编纂中既要坚持 “纸”的严谨、客观、精细化, 维护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又要吸收“网”的多元、创新、开放、共享等特点, 编纂网民易用、喜用的百科全书。 编纂思维中纸与网融合发展的思想要体现于百科全书编纂的全过程, 打造符合国家需要和人民需要的公共知识服务平台。

2) 线下和线上。百科全书的编纂既要考虑“线下”的编纂流程, 又要尊重“线上”的传播特点。 脱离线下的专家调研、组建学科编委会、审定条目表等传统编纂百科全书的技术环节, 脱离线下的大量学科间、条目间、作者间各种沟通、协调、整合工作, 无法形成内容权威、体系科学、表述严谨的百科全书, 而且容易造成重复撰稿、释文矛盾等问题。同时在编纂思维中如果忽视线上网络传播及时、 互动、多维等特点, 百科全书的编纂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做出符合广大受众需求的产品, 也就不可能实现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先进文化。

3) 内容和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使人类社会经历一场空前浩大的变革, 新技术的发展是变革产生的动力源泉。百科全书的编纂也经历这场变革,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 而是需要将内容和技术融会贯通的编纂思维。在百科全书的编纂中应坚持内容为本、为主, 技术为用, 为翼。用好新技术服务于百科全书的编纂、发布和传播, 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了解受众心理, 为受众提供精准服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受众提供所需的知识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制造多样化的知识产品, 服务于受众多元化需求。

2编纂方式的融合发展

1) 专家主导和公众参与。一直以来, 纸质版百科全书知识生产主要依靠专家学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仍以专家学者为核心组织百科全书专业版内容。同时在专业版内容相对成熟完善时, 还将为公众开放渠道, 邀请公众参与百科全书的编纂, 逐步形成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版块。 在未来的百科全书编纂中, 专家和公众都参与其中, 知识生产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以专家为主要组成的知识精英团队为知识的准确、权威提供了保障, 以网民为基础的大众团队则为知识的丰富和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专家可以告诉你橘子是哪个属科种, 但是网民的参与会为条目带来更多新的元素, 比如橘子皮的多种用途等等。

2) 开放和封闭。国内用户最多的百度百科, 其权威性和准确性一直以来颇受诟病。准确性低是由百度百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决定的, 截止2015年底百度百科有569万人编辑用户, 贡献了1 300万词条。由网民贡献知识内容, 机器和内部审核员完成对网民贡献知识内容的审核, 但机器和内部审核员的审核都有局限性, 特别是一些专业内容, 更无法识别其可靠性、准确性, 这会使一些内容轻易通过, 从而产生错误的信息。网络百科全书开放和封闭相结合的编纂方式有利于保证内容的准确性, 由掌握权威知识的专家学者形成百科全书的核心内容, 其内容不求最多, 但求最准。网民可对内容提出意见, 但不可随意更改条目内容, 所提意见经专业编辑过滤筛选后反馈专家, 由专家判定是否采纳。 增加条目的互动性, 开放评论功能将原本束之高阁的专家知识深入群众之中, 增加了读者和专家的互动性, 也将有利于提升网络百科知识内容的准确性。

3) 内容生产与知识服务。借助于网络和新媒体技术, 百科全书的内容生产方式更加多样化, 内容生产和知识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编纂产生内容, 内容服务用户, 将借助编纂平台成为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内容生产和知识服务的互联互通。内容生产不再是单一的条目编纂而是要建设一个服务于百科全书编纂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服务平台。在数据的支持下对由特定需求的知识服务对象可以实现定制化的内容生产, 进一步, 也可以数据库为支撑让机器参与到跨学科条目的编纂中。未来百科全书的发展会将内容生产与知识服务相结合, 在编纂方式上突破原有的学科、专业、 条目、作者的局限, 打造知识生产和服务共享平台。

3编纂内容的融合发展

1) 内容多维呈现。传统的纸版百科全书的内容编纂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 释文在解释知识的时候占据绝对优势位置, 图片在百科全书的纸质出版中只是对释文的辅助性解释。网络百科全书在保证释文充分解释知识的同时, 可以增加更多的图片、 音频、视频、动画, 多种知识表达方法综合利用, 为知识的解释提供了便利性。受众可选择符合自我认知需求的知识表达方式, 无论是阅读文字或者观看视频, 浏览图片, 都能够获得对知识内容的认知, 表达也更适用于不同认知程度的受众。

2) 内容多元开发。网络出版增加了对内容多元开发的机会, 网络百科以数据库为运行后台, 条目以数据形式入库, 在内容的组织中以学科和主题为知识组织单位, 各学科或主题知识体系完整, 又因为知识之间的交叉产生各种联系。这些联系帮助网络百科将在纸质出版中看似毫无关联的知识内容组合, 实现百科全书内容的多元开发。在有足够知识容量的数据库支持下, 以关键词为搜索点, 可以聚合相同或相关的知识主题。先网后纸, 为纸质版的出版提供了多个方向, 既可将网络版中为受众认可的精华内容集合出版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也可将满足于某个人的个性化需要的内容按需印刷, 比如对1949年这个年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定制得到一本囊括1949年的相关知识的小型百科全书。

3) 内容多次增值。内容多次增值是编纂内容融合发展重要表现, 传统的百科全书以出版为最终的节点, 以修订为补充完善的手段。网络版百科其内容可以随时更新, 其修订可以随时进行, 其内容可以随意组合。运用数据挖掘, 网络百科可以实现内容的多次增值, 专家学者编纂的专业版内容, 不仅是展示和分享权威知识的平台, 同时为不同学科知识流通, 为创造新的知识内容提供了可能。促使我们以运动的观点看待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如同沃尔玛发现尿布与啤酒商品之间的商品关联性一样,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条目和结构进行挖掘分析则能够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从而实现内容的多次增值。

融合发展是资源与资本有效整合资源、是技术和内容的融会贯通、是传统出版和网络出版、新媒体出版等多种出版方式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作为人类知识宝库, 凝结几代专家学者智慧的百科全书既要立足传统出版的内容优势也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拓展知识生产的方法、丰富知识表述的形态, 拓宽知识传播的渠道, 将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影响力扩大和延伸。

参考文献

[1]蒋建国.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J].中国编辑, 2015 (1) .

[2]孙革非.我国网络百科全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 32 (4) :125-128.

[3]阿德里安·范德韦尔.网络思维与数字出版[J].出版科学, 2014 (4) :5-9.

[4]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发展主潮流[N].新华每日电讯, 2014-7-23 (005) .

百科全书 篇2

・ 妈妈无可奈何了只好带着他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百科全书》给了小刚,小刚边看着这本书,边走着路和妈妈回家了。

・ 小刚回家了,喝了一口水,就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才看了一会儿,他就看见书上写着鱼儿离不开水,他见自己家楼下就有一个井水,便拿到了井水边,钓鱼。

・都过去了一个小时了,也一条鱼都没有钓到。

・他便又拿来了,《百科全书》做了一次参考,哦!是我没有看清楚,书后又说但是鱼只有在鱼塘里生活。

・・ 原来读死书是读不通的

特殊的“百科全书” 篇3

咱zán们men去qù郊jiāo游yóu咯lo。咦yí?这zhè是shì什shén么me植zhí物wù?这zhè只zhī蝴hú蝶dié叫jiào什shén么me名mínɡ字zi呢ne?那nà是shì什shén么me花huā……你nǐ想xiǎnɡ知zhī道dào吗mɑ?请qǐnɡ教jiào这zhè款kuǎn“百bǎi科kē全quán书shū”式shì相xiànɡ机jī吧bɑ。它tā有yǒu一yí个ɡè可kě折zhé叠dié的de把bǎ手shǒu和hé一yí块kuài超chāo大dà的de可kě触chù控kònɡ屏pínɡ幕mù,通tōnɡ过ɡuò把bǎ手shǒu控kònɡ制zhì开kāi关ɡuān机jī以yǐ及jí拍pāi照zhào。只zhǐ要yào你nǐ“咔kā嚓chā咔kā嚓chā……”把bǎ看kàn到dào的de花huā花huā草cǎo草cǎo或huò小xiǎo昆kūn虫chónɡ拍pāi下xià来lái,相xiànɡ机jī屏pínɡ幕mù上shànɡ就jiù会huì立lì刻kè显xiǎn示shì出chū全quán面miàn的de图tú文wén介jiè绍shào信xìn息xī哦o。另lìnɡ外wài,当dānɡ拍pāi摄shè的de昆kūn虫chónɡ或huò植zhí物wù有yǒu毒dú、有yǒu危wēi险xiǎn时shí,相xiànɡ机jī会huì马mǎ上shànɡ显xiǎn示shì出chū警jǐnɡ示shì信xìn息xī让rànɡ我wǒ们men远yuǎn离lí它tā们men。这zhè样yànɡ一yì款kuǎn“百bǎi科kē全quán书shū”相xiànɡ机jī,酷kù吧bɑ!

nlc202309081236

互联网开通“生命百科全书” 篇4

“生命百科全书”网站 (www.eol.org) 在千呼万唤中于2月2 6日正式开通。这个被称为“显巨镜”的免费互联网百科全书目前已收集3万种动植物信息, 最终目标是将所有已知的1 8 0万个物种囊括到这个耗资1亿美元, 历时1 0年的项目中。

“生命百科全书”的内容包括物种说明、图片、分布地图、视频、音频、业余爱好者的观察发现、与整个基因组的关系, 以及发表在科学刊物上的相关论文, 汇集自300多年前物种分类方法出现以来大量书籍、互联网、科学协会和图书馆的资料。网站开辟的“示范网页”以照片、视频、科学参考、图画以及文本的形式对2 5个物种进行了深入揭秘, 收录的信息从普普通通的马铃薯到雄赳赳的游隼, 再到最新发现的名为C a feteria roenbergensis的海洋单细胞生物。德意志新闻社评价说, “生命百科全书”网站将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 可以为公众提供服务资讯。

百科全书读书心得 篇5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孩子、不同家庭的多层次需求,1月,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全新彩色图文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丛书分四卷,共收6000余个知识条目,6000余幅彩色插图。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吸收、借鉴了世界上先进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编撰思路和成功经验,以多视角、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出发点,筛选出少年儿童最感兴趣、最想知道、最需了解的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注重通过阅读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把一座精彩丰富、奥妙无穷的知识殿堂展现给孩子们。

6000多个知识条目、200多万字的阐述说明,在少儿类的百科书中堪称巨无霸,沉甸甸地诠释着世界的丰富精彩,也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有问必答的满足。6000多幅生动精彩的彩色图片结合国际流行的版面设计大大提升了百科全书的视觉表现力,让阅读者获取知识的过程成为享受。版面上精心设置的各种小栏目更在细节处展现了新一代百科全书对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手段的吸收运用。贯穿全书各个不同知识领域的参见栏目如网络上的链接一般,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举一反三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百科全书(1) 篇6

博尔赫斯曾在一篇论述十九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金斯的文章中,提到一部来自遥远中国的百科全书。书中关于动物的分类是这样写的:a)属皇帝所有;b)气味芬芳的;c)驯服的;d)乳猪;e)美人鱼;f)传说中的;g)自由走动的狗;h)包括在此分类中的;i)疯子般烦躁不安的;j)数不清的;k)用精细骆驼毛画出来的;l)其他;m)刚刚打破水罐的;n)远看像苍蝇的。

我读到这几行字时,忍不住笑出声来,引得火车上其他乘客向我投来诧异的目光。

冬冬探出脑袋,瞪大眼睛看我。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笑?”

“不好笑吗?”

“不懂,解释。”

我低头思考应该如何回答。每次要向冬冬解释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时总是特别费劲。

“首先,中国从来没有过这样一部百科全书……”

“你怎么知道?”

“我是中国人,我当然知道。”

“中国人什么都知道?”

“不是这个意思……好吧,跟是不是中国人没关系。至少这种动物分类法本身就挺好笑的嘛。”

“哪里好笑?”

绕了一圈儿,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我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

“好笑是因为这种分类法一点逻辑都没有。就比如说吧,‘用精细骆驼毛画出来的’‘美人鱼’和‘传说中的’,这三类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动物,更不要说‘美人鱼’原本就属于‘传说中的’。”

“所以去掉这三项?”

“还有,‘包括在此分类中的’和‘其他’这两类,也是莫名其妙。这根本不是对动物的描述,而是对分类法本身的描述。”

“也去掉?”

“还有这个‘属皇帝所有的’,如果这也算一种分类的话,那岂不是还应该有‘属大臣所有的’?”

“还有呢?”

“还有‘气味芬芳的’‘驯服的’‘疯子般烦躁不安的’‘数不清的’‘刚刚打破水罐的’‘远看像苍蝇的’……哈哈,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驯服的’和‘疯子般烦躁不安的’倒勉强能算上一对儿。”

“还有呢?”

“如果这些通通都不算上,那就只剩……‘乳猪’和‘自由走动的狗’。”

我忍不住再一次哈哈大笑。车窗外,暮色正渐渐笼罩四野。我仿佛看见一头乳猪和一只随意走动的狗立在田地中央,带着尴尬的神色面面相觑。

“为什么?”

“为什么好笑?”

“为什么?”

“别问了,小家伙,有些事情没法解释。”我摸一摸冬冬圆圆的小脑袋,“维特根斯坦说得好:What can be said at all can be said clearly, and what we cannot talk about we must pass over in silence.”

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言说的,就应保持沉默。

一、黑 屋

通常来说,一个搞语言学的,很少有机会被人半夜三更从床上叫起来。

我在黑暗中摸索手机,顺便看了一眼时间,刚过凌晨三点。自从失眠症痊愈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这样的深夜里醒来了。

电话里传来一个阴沉沉的声音,说情况紧急,要我立刻过去。听到这话,我心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哈,这下外星人真的来了。

一些科幻电影中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巨大的飞船降临在城市上空,某座地下掩体中,一群语言学家被关在昏暗的小黑屋中,绞尽脑汁破译天书一般费解的音频和符号……

就算外星人真的打到家门口,能在动手之前有机会谈一谈也是好的。

我昏昏沉沉地起床穿衣,在手机上设好目的地。半分钟后,iCart已停靠在门口。刷手机开门,坐进圆球状的车厢,小小的车厢像一粒豌豆,沿着半透明的管道悄无声息地滑行。iCart最快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八十公里,加速度却不到0.2个G,人坐在里面就像在家中一样自在。窗外,朦胧的城市灯火像鱼群般滑过。三月的北京,夜风应该依旧刺骨,但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这样的夜里去外面行走,呼吸充斥着雾霾的空气。管联网的建设,让整个城市变成一座巨型建筑。高空轨道在密密匝匝的楼群间穿进穿出,像藤蔓缠绕参天古木。系统自动为你规划路线,从高楼到高楼,从房间到房间,不用浪费时间换乘,不用多走一步路。厚厚的保温隔音管道分隔开内与外,球形车厢内壁可以播放各种影像,新闻资讯、影视娱乐……根据你的喜好应有尽有,只需轻轻一点,一切自动到你眼前来。

我想起一个老笑话:

iCart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了些变化?

最大变化是,从今往后我们再也不能向北京的出租车师傅打听中南海内幕了。

今夜我想要和人说说话,却只有寂寥的影像一路陪伴。

二十分钟后,我抵达另一栋大楼,被领进一间黑漆漆的小屋。屋里稀稀落落坐了几个人,一个个垂着头看不清面目。一个黑衣瘦高个要求我暂时交出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我没有多问,但交出之后感觉浑身不自在,好像突然和周围的世界切断了联系。

黑漆漆的iWall亮起来,映出一段奇怪的视频。画面上没有人,只有一些白白的东西挤成一堆,发出嘈杂的声响,听上去像是把一座动物园、一间修车厂和一所幼儿园所发出的音频叠加在一起。画面很暗,似乎是在黑暗中拍摄的,画质也很粗糙。我努力伸长脖子才勉强看清,那一团一团白乎乎软趴趴的东西竟然是一些小海豹。

“这是……什么鬼东西?”黑暗中有人低声说道。

黑衣瘦高个站出来解释,于是我听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这些憨态可掬的小海豹是一家国内实验室设计的人工智能玩具,它们可以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从零基础开始学人类说话,并在三个月至半年后达到相当于五岁小孩子的语言水平。接下来,你就可以训练小海豹成为你专属的智能语音助手,帮你管理房屋、交通、购物、通信以及其他各种大小杂务事。最妙的是,小海豹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它听懂各种冷僻的方言和小语种,并实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试想一下,如果你从小就管土豆叫“洋芋”,那么只要吩咐一声“买几个洋芋晚上烧牛肉”,小海豹绝不会理解错你的意思。

这一构想的商业前景无限,为此实验室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金搞研发。三个月前,实验室工作人员打包了几千个样品,打算分送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去做测试,却粗心大意搞错了其中一箱的物流信息。当他们费尽周折在一个港口仓库里找到丢失的货箱时,更加离奇的事情发生了——货箱门打开的一瞬间,他们看到那一百头本该安安静静处于“关机”状态的小海豹,居然自顾自地吵成了一团。

“在没搞清楚状况之前,我们不能移动货箱,只能保持二十四小时监控。”黑衣男说,“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微型摄像头拍摄到的实时监控图像。这些……小玩意儿,它们不需要睡觉,所以一直闹个不停。”

iWall上,小海豹们像是感觉到了什么,突然间一起安静下来,瞪大眼睛四处张望。几秒钟后,不知哪里发出一声怪响,海豹们又一窝蜂般更加放肆地喧闹起来,这不禁让我想到一群没有班主任看管的中学生上自习课时的场面。

“听上去像外星人在聊天。”一个声音从我背后传来,“这绝对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人类语言。”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黑衣男板着脸向我们点一点头,“为什么会这样?谁教给它们的?要知道货箱从头到尾都是锁上的。”

“Sealed seals.(密封的海豹)”我偷偷嘀咕一句。幸好没有第二个人听见我的冷笑话。

“也许并不需要人教。”背后那个声音回答道,“人类最初创造语言的时候,也并没有什么人教过我们。”

“你的意思是,这些小东西自己创造了一种语言?”

不知哪个角落里传来几声冷笑。

“我想起一个相似的例子。”背后那人说道,“Idioma de Senas de Nicaragua,简称ISN,又叫‘尼加拉瓜手语’。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住在尼加拉瓜西部的一些聋哑儿童集体创造的一种语言。”

“具体说说看。”黑衣男似乎对此很感兴趣。

“过去尼加拉瓜并没有聋哑人社区,也没有通用的聋哑人语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在西部建成了几座专为聋哑儿童开设的职业学校,陆陆续续有了几百个学生。尼加拉瓜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所以一开始,学校老师尝试教孩子们读懂西班牙语的唇语,但孩子们搞不明白那些单词的意思,也很难跟老师交流。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每天学习、玩耍和结伴上下学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自己用手语交谈。随着时间推演,这种语言变得越来越成熟,语汇越来越丰富,并且年纪大的孩子会主动教新来的小孩子。尼加拉瓜手语引起了不少语言学家的兴趣,也有许多相关研究。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我们亲眼目睹一种语言像神话故事中一样,从无到有被创造出来。”

“也许是第一,但不是唯一。”另一个声音插话道,“大约十多年前,昆士兰大学的一个团队设计研发了一款叫做Lingodroids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仅会说话,还会自己发明语言。它们能依靠轮子移动,还配备了声纳、摄像机、激光测距仪、麦克风和扬声器。当机器人探索迷宫时,它们会随机从语料库里选出一些音节,来为各自到过的地方命名。当它们相遇时,会用语音相互交流有关这些地点和地名的信息,然后慢慢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套共同的词汇表,比如说‘pize’‘jaya’和‘kuzo’之类的。最终一个机器人只靠语言指令,就能引导另一个机器人抵达指定地点。在这个意义上,Lingodroids所说的词汇虽然简单,却是一种真正可以用来交流的语言。”

“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机器人在说些什么鬼话?”不知从哪里传来第三个声音,“搞不好‘kuzo’在它们的语言里真正的意思,其实是‘消灭人类’?”

这本该是句玩笑话,却没有一个人笑。iWall上映出惨白模糊的影像,光雾里尘埃乱飞。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第四个声音说,“想象一下,如果你把一只变色龙塞进一个内壁全是镜面的盒子,那么究竟变色龙会变成什么样,外面的人根本猜不到。同样的道理,一群语言学习能力不亚于人类的智能机器,关在一只密封的黑箱子里,三个月时间,最终它们能说出些什么,恐怕只有天知道。”

周围一片沉寂,空气凝重得近乎窒息。我闭上眼睛,感觉到胸口憋闷,像被关在漆黑的匣子里。没有空气,没有声音,没有光。这黑暗似曾相识。

来自陌生人的言语,总是让我们既期待又恐惧。

突然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篇科幻小说,至今印象深刻。小说很短,只有一句话:

“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类坐在房间里,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咚咚咚。

“谁还有什么疑问?”黑衣男环顾四周。

“为什么是海豹?”我喃喃自语。

“什么?”

“不奇怪吗,为什么是海豹?为什么不是小猫小狗?”

“这重要吗?”

“也许设计师特意选择这种造型,是因为我们都觉得小海豹的模样天真无害。”我继续说下去,“也许唯有这样,主人才会亲近它们,才会愿意耐着性子教它们说话;也许内心深处,我们深深知道自己究竟是有多么害怕跟陌生的东西说话,不管动物也好,机器也好,外星人也好。”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为什么我们不关掉监控录像,走出这间闷死人的小黑屋,去直接跟这些……这些小海豹面对面说说话?如果我们真的相信它们已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语言,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像语言学家应该做的那样,跑到它们中间去,去打招呼,去问问题,去指着一块石头说‘石头’,然后听听它们怎么说。坐在小黑屋里胡思乱想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必须得派一个人去敲门,去问问‘有人吗’?去鼓起勇气冒险。否则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它们究竟在说什么。”

片刻安静之后,有人小声嘟囔一句:

“如果对方不开门怎么办?”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类……”

百科全书 篇7

关键词:网络百科全书,协作型,科技传播,社会化大生产

1“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的起源及发展

一般意义的“百科全书”, 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 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收录各种专门名词和术语, 按分条编排, 解说详细, 常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历来就是大众掌握科学知识的好帮手, 不仅能用于解决读书科研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 提高自学能力, 而且能帮助人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各行各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不断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还能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向导, 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常识问题。高质量的百科全书的编纂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也是一种重要的科技传播途径。

时代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 使百科全书的发展不断经历着大的变革。2O世纪8O年代, 出现了电子百科全书, 与传统的印刷版百科全书相比, 电子百科全书虽然只不过是将全书的内容存放于光盘, 磁盘等电子载体中, 可以通过计算机阅读, 但因此带来了易存储, 易复制, 易运输, 易检索, 视觉效果好, 接受性强等优点。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电子百科全书逐渐向网络百科全书发展。除了不列颠百科全书等传统百科全书相继推出网络在线版外, 更具时代意义的是出现了一种基于协作型运作模式的新型网络百科全书,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维基百科。

这种网络百科全书由吉米·威尔士和桑格于2001年1月15日创立, 命名为维基 (Wikipedia) 百科, 自命为“自由的百科全书”。其定义是一部由全体网民共同撰写的百科全书, 在其超文本系统提供的交流平台上, 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扮演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角色, 自由访问并参与撰写和编辑, 分享及奉献自己所知的知识, 并使其不断更新完善, 从而共同编写成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而且, 每位用户的每次修改都会保留历史版本, 让后来的访问者能够了解最后答案形成的过程。基于这种具有自组织性的运作模式, 使得知识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个人和小群体的范围, 在全社会的舞台上, 集中海量的智慧进行协作和专业化分工, 在自我调节机制下, 实现知识生产的人力资源最优配置和有效的成本控制, 为知识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认为, 根据这种新型网络百科全书的特性, 可以将其称为是一种全民参与的“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一经推出便备受推崇, 在第一年就制作了2万多个词条。平均每月增加1500条。到2006年3月维基百科中的英文条目数量超过了100万, 是有233年历史的世界最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条目数的几倍。目前维基百科已经成长为拥有了195种语言版本的全球最大的网络百科全书, 也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资料查询网站, 总条目已经超过380万条, 全球注册用户达到32万余人, 经常参与维基百科编辑工作的人员超过13000人。2002年10月24日, 维基百科推出中文维基百科, 到2005年12月已经有了五万多个条目, 并不断发展。中文维基百科的参与者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华文使用者, 并不集中于中国大陆, 有3万7千余名注册用户、超过一百万次的编辑。1

维基百科的成功引来了一批追随者和模仿者, 百度百科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百度于2006年4月推出一种网络群体协作书写方式, 即百度百科, 2008年4月21日又推出其正式版。百度百科与百度贴吧、百度知道共同构筑一个完整的知识搜索体系, 成为网页搜索的有益补充。在百度搜索的强大推动力下, 2008年1月16日百度百科其词条总量突破100万条, 在中文领域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维基百科。

2“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的传播优势与不足

1) 协作化

“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最大的特点便是协作与共享, 体现着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由于集中全社会的智慧, 突破个人或小群体的局限, 从而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分工, 实现知识的社会化大生产。在社会大群体协作过程中, 针对同一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 必然能将这一主题分析得十分充分和深入, 并发散和衍生出更多新知识和新问题。同时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实现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 根据不同的兴趣点凝聚成社群, 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 所有参与者对所讨论问题的认识都会更进一层, 并激发了其学习科学知识, 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使大众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2) 民主化

由于是群体写作, 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对于自己认为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编辑和修改, 因此最后的答案必然能体现出社会中每个群体的声音和利益要求, 避免了单一作者或者少数个体写作基于自身立场而带来的倾向性。同时, 与传统百科全书不同, 对于内容的编撰, 平民也可以充分参与进来, 而不再是少数精英分子的特权。由传统的一对多或者少对多, 由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变为多对多的, 更加平等的传播模式, 去除了有所谓的权威和传播中心, 大家享有平等的权利, 一起参与并监督整个过程。因此, 与传统百科全书相比, 其内容更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客观与中立。知识和观点的民主的力量不可小觑,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讲, 它是推进社会民主的基础。

3) 时效性

由于每分钟都有用户在线进行词条的创建和修改, 实时编撰的最新流行词汇会在第一时间被补充进去。甲型流感爆发不久, 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等协作型百科全书上便马上有了甲型流感这一词汇, 并详细罗列了甲型流感的病毒特征, 传播途径, 初期症状, 防治措施等, 为人们应对全球性卫生问题提供了确切的信息指导, 安抚了大众的焦躁心理。而印刷百科全书和电子百科全书受到编撰修改周期的限制, 难以做到此点。因此, “协作型”百科全书可称为是时时刻刻在更新中的百科全书, 也将会是一部永不落伍的百科全书。这种特性是和当今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迅速, 新问题和新需求不断产生的时代形势对百科全书的要求相符合的。

4) 容量大

同时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多, 新增词条呈现指数型的增长, 原有词条内容也会被修改得更加完善, 而内容的增多和完善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 在这种螺旋式的循环中, “协作型”百科全书的信息量会呈现爆炸式的增加, 其内容不断被编辑与修改, 内容就越来越趋于准确和客观。而且, 不同的用户会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 创建不同的词条和对同一词条给与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解释, 因此其内容必然能够体现多元性和个性元素, 满足现代人对知识的层出不穷和多样化的需求, 使每个人都能够从中为自己需要解答问题找到满意的答案。

5) 低成本

由于采用的是号召全社会成员参加的群体写作方式, 具有自组织性和自我调节和完善机制, 内容由用户提供和完善, 维基百科只需提供交流平台, 不必雇佣专业人员去编撰词条,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开支。

虽然“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具有很多的优势, 但是在某些方面也遭到了质疑:

1) 严谨性不够。不可能有像传统出版物那样经过严格把关后的质量, 会导致严谨性和权威性不够, 容易出错和误导用户, 对一些专业化问题或生僻知识点也可能会出现无力回答的局面。

2) 导致依赖症。受到“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的激励机制的影响, 某些用户可能会沉溺于不断创建和修改百科词条的过程中, 或是过度依赖通过百度百科获取知识, 而忽略了学校教育和人际交流等其他知识获取途径, 甚至有导致对网络的迷恋与依赖, 陷入性格的孤僻和人际交往的困难。

3) 客观中立遭冲击。从其长远发展来讲, 稳定资金来源和可靠赢利机制是支持其平稳运作的重要基础。然而, 如果掺入了商业元素, 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客观中立的立场。同时, 随着其影响力的增大, 必然会吸引一些政治经济利益集团对其进行操控。

4) 知识产权问题。由于“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的低准入性, 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内容且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大量的随意复制粘贴现象不可避免也难以追究, 因此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问题会比较严重, 甚至有可能出现国家重大科技机密的泄露。而且其开放性平台也可能成为某些别有有心者进行恶意中伤, 散布他人隐私的“安全途径”。

3“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科技传播功能探讨

3.1“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用户分析

1) 、用户数量庞大。互联网发展迅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0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 手机网民达到1.55亿人, 其中有69.4%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 全国搜索用户中有76.9%的用户首选使用百度, 而百度百科是与百度搜索相绑定的,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关键字, 百度百科往往会成为弹出的第一条链接。而网站流量测度公司com Score Media Metrix认为, 维基百科是全球访问量最多l O大站点之一。2

2) 、用户年轻化高学历化。Pew互联网项目的调查显示, 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在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中比在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例如, 访问维基百科网站的人群中, 50%的人至少具有大学学历, 22%的人具有高中学历, 46%的被调查者为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生;另外, 年轻人是维基百科的较早接受者。年龄在18—29岁的人中, 有44%的人使用维基百科查询信息, 而只有29%的年龄在5O岁或以上的人使用维基百科。3

3) 、使用目的多样化。用户使用百度百科的使用与满足心理多样化, 大多是为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学习知识, 开展科学研究, 研究行业动态, 了解最新流行词汇, 帮助撰写论文, 也有些是满足成就感或者寻求乐趣和打发时间。

3.2“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科技传播功能与意义

科技传播的本质是对科技信息的宣传, 接受与交流, 肩负着在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的重任, 包含多方面的功能。4当今世界社会,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国民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科学技术素养, 一个国家或地区公众科学技术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发展潜力。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如何运用有效的科技传播手段来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科学素养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一项重要的科技传播途径, “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的科技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科普和教育功能上。

1) “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传播的科普功能。当今社会,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国民具备相当程度的科学技术素养, 一个国家或地区公众科学技术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发展潜力。而我国网络普及迅速, 网民数量居全球第一位, 为顺应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要求和大众媒介使用习惯的改变, 迫切需要开发适应新形势的新型网络科普手段。相比于其他科普途径, “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拥有庞大的用户群, 影响力巨大, 且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高学历和专业人才, 在这一类人群的带动下, 会促进整个用户群科学素质的提高。同时, 针对各种人群不同特点, 传统的科普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科普需求。而“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由于是由用户自我创建和及时更新, 能体现多元化的声音, 新需求一旦产生便会被快速被反应和满足。另外, 其相对低廉的生产和传播成本, 面向全民免费开放的低门槛, 也是其他科普途径难以比拟的。

2) “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传播的教育功能。从“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的起源来看, 其本质就是一种较为完备的自学工具书, 帮助解答大众在学习、工作、生活工程中遇到的知识性问题。使用者在创建, 修改, 查阅词条的过程中, 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分析, 探讨和交流, 一定意义上, 也是一种彼此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并且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 用户得到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还掌握了一定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发扬了科学精神。

4“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发展刍议

1) 保护知识产权。针对“协作型”网络全书上出现的知识产权遭受侵犯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加强规则制定, 并充分发挥广大用户的力量。一方面, 运营商应明确定义侵犯知识产权的标准和处罚措施, 并面向用户进行广泛宣传, 并设置诚信度考察机制, 根据不同诚信度给与有差别的权限, 提高用户自行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可以在用户中发起专业维权组织, 给与一定的权限, 同时设置投诉渠道, 接到投诉后, 如查明属实运营商应尽快给与删除, 并积极消除影响, 甚至给与经济赔偿, 从而维护自身的公信力。文化部门和网络监管部门则应加快出台相应的规范条例, 约束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及散布其他不良信息的行为, 并对运营商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 促使其维护大众利益。

2) 移动化和多媒体化。继网络之后, 手机也将逐渐发展为强势媒体, 手机上网技术已趋于成熟, “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的移动化将会成为其未来发展趋势。目前, 百度已积极推动与中国联通联手打造的手机搜索业务, 在手机上使用百度百科已成现实。除此之外,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会促进“协作型”网络百科全书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化, 对某一词条的解释, 将不仅停留在文字或图片层面, 还会出现相应的音频及视频, 从而更形象化和具有吸引力。

3) 加强激励机制。为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促进内容完善, 运营商应完善激励机制, 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 对参与活跃者以及贡献较大的专家型人士提供适当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同时开展主题讨论和有奖竞答等活动来凝聚人气。

4) 提高专业水平。运营商应积极邀请各领域专家帮助提高其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对于一些疑难性问题给与准确解答。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动态, 对某些科技热点问题和事件开设专题讨论, 及时满足大众的科学知识需要, 收集用户意见。并根据不同用户的兴趣点组建不同单元, 组织形成专业社群, 从而促进各领域的研究深入化。

参考文献

[1]郑文婷, 文震宇.从维基百科看工具书的变迁与发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 2009, 5 (10) .

[2]黄莲芝.浅析网络百科全书.河北科技图苑[J], 2008, 5, 第21卷 (3) .

[3]李浩鸣.论现代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北京, 2006:280-289.

[4]郑智斌, 马晓宁.论网络社会的两个维度.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2009, 7, 第40卷 (4) .

[5]廖善恩.“维基百科”与维客的受众需求.今传媒[J], 2009 (7) .

[6]何筠红.在线共享的自由百科全书——维基百科.新世纪图书馆[J], 2006 (4) .

[7]LeeRainie, BillTancer.维基百科的使用情况.图书情报工作动态[J], 2007 (9) .

[8]卢军, 卢雅怀.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费用控制的共赢——维基百科大规模协作模式的分析与启示.学术论坛[J], 2009 (6) .

百科全书 篇8

在卡尔维诺的哲学体系中, 宇宙图景是他诗学王国的根基, 他以宇宙般的开阔来看待世界、理解世界, 这使得他的美学思想显现出非同一般的场景。放眼整个世界, 不再拘泥于狭小的空间和一元论的片面, 表现为深邃的观察、辨证的思维、睿智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在文学创作中, 他始终以“轻逸”的笔法和文风书写人生, 现实的沉重在卡尔维诺那里幻化为轻柔的奇葩, 他把“轻”演绎到极致, 重新挖掘出沉睡千年的文学思想精华, 为千年后的文学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卡尔维诺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铸就了一个系统的美学思想, 在他的未来文学设想中, 他认为“现代小说应该像百科辞典, 应该是认识的工具, 更应该成为客观世界中各种人物、各种事件的关系网”。

一、关系网

在《未来千年备忘录》中, 卡尔维诺看门见山的提出要建立百科辞典的小说。他引用了加达《梅鲁拉纳大街上一场可怕的混乱》作为开头, 因为他与卡尔维诺操同一种语言, 哲学主张符合卡尔维诺的题目。加达是是工程师, 受过科学技术教育, 对哲学十分爱好, 他主张“客观世界是‘诸系统的系统’, 在这个大系统中每个小系统都影响着其他系统并受其他系统影响。事物是过去与将来, 现实的与可能的, 无穷无尽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网。每一件物品, 哪怕是最小的一件物品, 都看作是一张关系网的纲”也就是说,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系统的网, 这个系统分化为不同层次的小系统, 每一个系统之间运动着构成了整个世界的运作和演变。网上面有无数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点, 每一个点都受其网络的影响并且组合、改变着整个网络, 于是“必须对这些关系准确的加以命名。描述并确定其在时空中的位置。”其实, 事物是由不同的点组合变化而来, 很多偶然的一个点的变化就会改变整个网络, 致使结局出现不同。这样, 卡尔维诺就很有力的指出了一元论的弊端、因果论的片面。而着力相信世界是纷繁复杂的综合体, 小说作为认识世界最有力的工具, 应该发展、运用更科学、准确的风格和形式, 展现适应现代人类生活的千禧年文学, 成为“客观世界中人物、各种事件的关系网”。他从加达的思想中读到了适合证明自己文学主张的看法, 但是却不能否认加达追求关系网文学的失败, 因为加达始终不渝的把外部世界描绘成一个线团、一个线球或者一团乱麻, 从不忽视他的复杂性, 或者说得确切些, 从不忽视同时存在的众多相互区别的因素。“加达认为认识是给现实增添某种东西, 因此认识就是曲解现实。”这就决定了他描写事物的典型方式是曲解, 是在他与被他描写的事物之间建立这样一种矛盾的关系, 以致外部世界在他眼里越是被曲解, 他那作为作者的自我便越是被这一认识过程所吸引、所控制。”卡尔维诺又拿出罗伯特·穆希尔的数学般的精确性和认识的概括性来对比加达的曲解, 穆希尔想把所知道的或所想的一切都写进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中, 但却由于不知道结构的轮廓该如何容纳如此规模庞大的素材而作罢。加达的失败在于他的认识陷于关系网之中, 而穆西尔则从来不把自己牵扯进去却能理解一切, 总起来说, 他们都找到了关系网的伟大目标, 却未找到适合的文学形式和表达方法。

二、内容多样

刻画世界各式各样的关系, 创造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是各个时代文学大师的共同理想, 卡尔维诺追溯了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家来阐释他对于小说内容多样性的理解。从古代的但丁到现代的詹姆斯·乔伊斯, 有多少作家在追求这一宏伟的目标, 并孜孜不倦的劳作着。歌德早在1780年就在构思一部“关于宇宙的小说”, 从而使得把小说当作能够包括整个宇宙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对后来的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鲁斯特认为小说之网是由各种事物依次在时空中占据的点构成的, 但是世界是不断扩大的, 最后大到人们无法理解, 于是《追忆似水年华》被描写越发细腻, 越发庞大, 最后他发出“我们不可能全部接触到这些点。我们与真理擦肩而过, 却不能发现真理。”的感慨。马拉美晚年全身心的去写一本绝对的书, 把他看作是宇宙的最终目标。福楼拜的《布瓦尔和佩居榭》描写两个自学者涉猎百科知识的传奇, 为此福楼拜余读了1500本的小说。托马斯·曼的《魔山》被看做是本世纪文化的最全面的序言, 被本世纪的思想家们加以发挥, 成为他们的题材。詹姆斯·乔伊斯极富有目的性创作的百科全书型的《尤里西斯》, 致使现代作家都还未穷尽这部作品的意义。从古至今, 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又各有区别, “中世纪倾向于用一定顺序和固定形式来表述人类的知识”体现了宇宙秩序的精华和优美的语言, 现代小说则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成为“由各式各样的相反相成的理解、思维与表达通过相互碰撞与融合而产生的”优秀作品, 更加凸显魅力。布瓦尔和佩居榭最终未能实现获取世间百科全书的梦想, 这显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但是卡尔维诺并没有摈弃这种美好的理想而是重新加以理解阐释, 继续前人的道路, 寻找到达的密钥。他以赞赏性的态度, 不仅清晰的梳理了欧洲千百年来百科全书的脉络, 以向我们展示小说对于百科全书形式的追求, 并且又辨证而细微对这些小说做了分类:

(一) 单一的小说, 像辞书中词条的说明, 它可以在不同平面上作出各种解释。

(二) 内容多样的小说, 即以众多的主体、众多的声音、众多的目光代替为唯一能思索的“我”。

(三) 这类作品非常希望能包罗一切, 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形式, 划不清自己的范围, 结果变成结构上未完成的作品。

(四) 相当于哲学中的非系统性思维, 靠一句句格言, 靠点状的、互不连接的思想火花来展开故事。”

卡尔维诺始终认为“文学生存的条件, 就是提出宏伟的目标, 甚至超出一切可能的不能实现的目标。只有当世人与作家提出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任务时, 文学才能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自从科学不再信任一般解释, 不再信任非专业的、非专门的解以来, 文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能否把各种知识与规则网罗到一起, 反应外部世界多样而复杂的面貌。”只有文学才能包孕复杂多变的内容, 承载人世间万千重量。

卡尔维诺积极吸纳前人优秀思想并结合对现代文学的深入思考, 提出了面对未来文学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必备的价值“二十世纪伟大小说表现的思想是开放型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理性的象征, 它代表理性的光辉和力量, 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愿望和理想, 这是与人类的求知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希望拥有智慧女神般的学识和修养, 变现为内容的多样性、全面性、多元性。“开放型的”与“百科全书”是互相矛盾的, 因为“百科全书”表明, 他想把世界上的知识全部收进一个小圈子内。今天已经不可能想象有什么整体不具备潜在的可能, 不允许新的设想, 不可能变得多种多样。”就这样, 卡尔维诺满怀信心的提出了未来文学的发展目标, 即文学是认知世界的百科全书, 同时又是具有无限包容性和可能性的开放性的百科全书, 他向我们展示了21世纪世界的怀疑论和多样化, 告知我们文学不仅要表现出对思维的范畴与精确性的爱好, 而且

《最蓝的眼睛》与俄狄浦斯神话

付科峰 (陕西省西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710054)

摘要: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与俄狄浦斯悲剧神话构成互文性关系。本文以结构主义的互文理论为支撑, 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与古希腊俄狄浦斯悲剧神话构成互文性关系方面切入, 旨在揭示美国白人强势文化对黑人弱势文化的侵蚀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的迷失。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互文性

一引言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族裔女性的文学创作中, 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的一座丰碑, 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的论著不断问世。目前西方《最蓝的眼睛》研究已逐渐成熟并走向纵深。上世纪中期, 《最蓝的眼睛》以其思想的大胆和前卫, 吸引众多中国学者的眼球。初期的评论大多聚焦于作品的“黑、女、穷”主题之上。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 学界逐渐意识到, 作品里有着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它与西方神话文本有着深层次的相互联系, 《最蓝的眼睛》尽管有其大胆和前卫之处, 但并没有脱离传统和时代, 其文本是作者革故鼎新的产物。本文则以结构主义的互文理论为支撑, 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与古希腊俄狄浦斯悲剧神话构成互文性关系方面切入, 旨在揭示美国白人强势文化对黑人弱势文化的侵蚀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的迷失。

二互文理论

互文性 (intertexuality) 理论作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论, 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 (程锡麟, 1990) 。“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由当代法国著名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中提出的。她宣称任何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 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 但是互文文本决不能被理解为摘抄、剪贴或仿效的过程, 而是从文本网中抽出的语义成分, 并且超越此文本而指向其他前文本, 这些前文本把现在的话语置于与它们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之中 (戴晓园, 2007) 。互文性首先应该被理解为文本阅读的一种方式。互文性主张文本处于一个由其他文本、书籍和文化所构成的系统的中

要在理解诗的同时理解科学与哲学, 这是未来文学学的出路和考验。

卡尔维诺崇拜瓦莱里耽于幻想和语言精确性的追求, 沉醉于他点状的、水晶般闪亮的灵感和表现手法, 认为这完美的体现了现代小说的追求目标。而延续瓦莱里精华并且开拓性的写出开放型百科全书的则是博尔赫斯, 他写出了符合结晶体的几何结构与演绎推理的抽象性的文学作品。“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式;他的文章都很短小, 是语言简洁的典范;他写的故事都采用民间文学的某种形式, 这些形式经受过实践的长期考验, 堪与神话故事的形式相比较”。文学渴望表现多样性的目标与文学表现形式的狭小之间形成鲜明的落差, 无数作家前赴后继, 孜孜不倦的追求着文学包容的广延性、多元化, 在博尔赫斯那里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方法, 他予无数宇宙模式与同一个网络之中, 使众多事件同时存在成为可能, 他们占据网络上的每一个点, 各自为证有相互影响, 极具有特性特点有包含无限可能。这样, 博尔赫斯便打破传统古典的二维空间, 开创性的构建了立体的三维空间;如此规模的结构却用简练的语句传出, 博尔赫斯惜字如金的写作笔法与小说内容构成反比列关系, 网络越发庞大, 篇幅就愈加短小精炼, 小说呈现的内容就更加的丰富、多元, 就更加趋向于一种百科全书的无限。

也许有很多人质疑开放型会损伤作者的个性、真挚和诚实的统一, 但是卡尔维诺消解了我们的担心, 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心, 并形成相互参照、彼此关联的关系中。解构主义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精辟地阐述了互文性的理论价值, 认为没有文本, 只有文本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不存在独立的元文本, 只有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存在原创的文本, 只有文本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互文性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对文本单一封闭的解释, 将其置于浩瀚的互文关系之中, 以获得一种开放的多元性的解读 (蔡晓燕, 2009) 。因此, 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看《最蓝的眼睛》的文本是不完整的, 只有在与古希腊俄狄浦斯悲剧神话文化文本的互文性参考体系中, 其文本的意义才能被激活, 作者的创作意图才凸显出来。

三《最蓝的眼睛》与俄狄浦斯神话互文体现

众所周知, 神话是作家创作灵感的来源, 大凡惊世之作都必不可少地蕴含丰富的神话成分。加拿大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弗莱认为, 神话是文学的结构因素, 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神的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乃至复活, 包含了文学的一切故事 (杜小惠., 2007) 。当代非裔美国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莫里森创作《最蓝的眼睛》时是否从中受到启发尚不得而知, 至少她本人从未明确提及。然而作品与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故事的相似性是确凿无疑的, 在她的处女作中, 她用经典神话来构建小说人物形象, 在栩栩入神的人物刻画中, 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杳渺的神话原型, 听到它与古代神话的互文回响。

1.伊俄卡斯特式的葆林:母性的畸变

在俄狄浦斯神话故事中, 伊俄卡斯特作为母亲, 她亲手残忍地抛弃了儿子, 作为妻子却又对前夫拉伊奥斯突然被刺显得漠不关心, 而对后一任“来路不明”的丈夫又全盘接受, 面对如此荒谬的身份错乱, 她却显得异常心安理得, 理所应当。她成为乱伦, 危险, 恐怖, 杀子, 淫妇的母亲原型不足为奇。

在《最蓝的眼睛》中, 虽然从表面上看, 佩科拉的悲剧完全是由他的父亲乔利造成的, 因为他强奸了她, 使她怀孕并早产一个死婴, 最终精神崩溃。但实际上, 佩科拉的母亲葆林又何尝不是罪魁祸首?她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先是从外表上改变自己, 然后用好莱坞电影麻痹心灵, 她嫌弃女儿长得丑, 把丈夫当成罪孽与失败的典范, 对孩子只有威严没有母性的关爱。“在她儿子心里她敲打出离家出逃的强烈愿望, 在她女儿心里她敲打出对长是“经历、信息、知识和幻想的一种组合。都是一本百科辞典, 一个图书馆, 一份物品清单, 一本包括了各种风格的集锦。在他的一生中这一切都在不停的相互混合, 再按各种可能的方式重新组合。”面对现代社会风云变幻的社会场景, 直视浮躁轻浮的文坛光景, 以及现代人对未来的茫然和迷惘、失落与混乱, 卡尔维诺重新赋予人类以远航的理由, 寄予作者久违的鼓励。

总之, 卡尔维诺以从内容的多样性和关系网两个方面对开放型百科全书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他赋予文学以诗性的品质和美好的前景, 冲破传统文学的羁绊, 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他融汇了现代和古代思维、聚合精华典范, 不断的超越自我, 凸显了一代文学大师的艺术良心。一次又一次的见证了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生活百科 篇9

入秋后, 感冒又开始肆虐横行, 不幸中招了怎么办?一般原则:最关键的是喝足够的水, 以避免呼吸道干燥。如果咳嗽厉害, 那么需要注意:1.不抽烟, 同时远离抽烟者。2.如果是干咳, 试试蜂蜜柠檬温水。3.夜咳厉害可以垫高枕头。

秋季养生推荐坚果: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 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 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

教你掌握身体运转周期表

人体每个器官的生长、衰老、变换有一定周期, 掌握了就能更好地依此养生保健。1.食物消化需24小时。2.伤口愈合长达2年。3.大餐后3小时就增重。4.指甲每月生长2—4毫米。5.大脑成熟要25年。6.卵子受孕只要30分钟。

怎么走路才算锻炼

走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走路分为散步和快走, 散步无法达到健身效果, 只有快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的作用。为保证锻炼效果, 快走应至少每次40—60分钟, 下午四五点钟锻炼更好, 如果选择在晚饭后, 应在饭后半小时。

年轻你的大脑

健康百科 篇10

(1) 鞋后跟常被磨得高低不平; (2) 头部总不自觉地偏向一侧, 一条腿总想搭到另一条腿上, 不留神时走路时身体总向一侧倾斜; (3) 不能十分舒适地进行深呼吸; (4) 下颌时常发出“咔哒”声; (5) 颈、背部发出哗哗声; (6) 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 (7) 常闪腰、岔气。

【放盐的讲究】

(1) 豆油、菜籽油做菜, 为减少蔬菜中维他命的损失, 应炒过菜后再放盐; (2) 用花生油做菜, 应先放盐炸锅, 减少黄曲霉菌毒素; (3) 用荤油做菜, 可先放一半盐, 去除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 而后再加入另一半; (4) 做肉类菜肴时, 为使肉类炒得嫩, 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喝水瘦身法】

(1) 起床:淡盐水, 有助于肠蠕动, 帮肠胃大扫除; (2) 工作中:柠檬水, 帮助肠胃排毒, 同时柠檬的气味还可以舒缓神经, 提高工作效率; (3) 午饭前:暖开水, 降低饮食份量; (4) 下午茶:花草茶, 抑制食欲, 护肤养颜。

【五招预防“老年癌症”】

网络百科全书刍议 篇11

[关键词] 百科全书 多媒体百科全书 网络百科全书 检索系统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05-04

[Abstract] Network Encyclopedia is the encyclopedia of reference books,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Internet as a carrier and combined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It still can not leave the original nature of the encyclopedia, and becomes a kind of information search engine tool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e network encyclopedia is that it can be revised in real time using the Internet and IT technology, to update and create a variety of knowledge expression. Interactive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may be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of creation the network encyclopedia.

[Key words] Encyclopedia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Network encyclopedia Retrieval system

我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兴起已有30多年,随着互联网和IT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正在呼唤网络百科全书的出现。百科全书换上网络这种崭新的载体,自然会有更大的优势和全新的形态。网络百科全书究竟是怎样的呢?上网逛逛,忽然发现品种繁多的“网络百科”,令人眼花缭乱,如《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生活百科》,甚至有《神奇宝贝百科》《糗事百科》,还有不少专业性百科,如《育儿百科》《女性百科》《果蔬百科》,但查查内容,如陷入信息汪洋。稍微细看,基本上多是信息搜索引擎的形态,或如“生活信息总汇”一般,真是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1 网络百科全书与“网络百科”

百科全书是知识的书,不管它以什么样的载体出现,是印刷在纸上,是刻在光盘上,还是出自于网络上,莫不如此。以网络为载体,当然是一种最新形式的百科全书。那么,网络百科全书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以为,名副其实的严肃的网络百科全书,还是应该如同传统的百科全书那样,不失百科全书作为知识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性格。它应如同由专家、教授“授课”的严肃而规矩的大课堂,是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大学”(连纸的围墙也不存在了)。查阅者接受的是权威性专家提供的正确可靠、可以放心引以为据的知识。它与传统纸质百科全书和交互式多媒体百科全书之间的不同,主要是载体的变换。互联网给了它更大的本领,更多的能力。笔者所见的那些“网络百科”,号称是人人可以创建“条目”、人人可以“协同”编辑的“百科”,而实际是“万有信息总汇”。如果打个比方,恰似七嘴八舌、热闹的大Party,或者说是自由参加、任意发言的讨论会。读者能从中得到的是需要选择判断、信不信由你的一些信息。试查一个“条目”,下面竟会有数十条随手拈来的“信息”。例如, 某“网络百科”有“沃尔夫·梅辛”人物条目。据说,此人是“著名的有特异功能者”。条目释文内容有:“斯大林对此半信半疑,决心亲自试一试他的能力。斯大林给了他两个任务,一个是用他的特异功能去抢一家银行。当然梅辛在银行没有账户,只是用他的意念去影响银行出纳的头脑,让出纳主动把钱交给他。梅辛递给银行出纳员一张白纸,然后用意念指示出纳员给他提取10万卢布。出纳员竟然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一张真正的提款单。他从保险柜中取出钱,当着克格勃官员的面,把大笔现款交给了梅辛。而他本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思想被梅辛控制了。10万卢布顺利地进了梅辛的手提箱。梅辛笑着说了声谢谢,然后关上手提箱,从容走出银行。另一个任务是要求梅辛设法绕过训练有素的警卫,不经通报直接到斯大林的别墅去见他。梅辛没有向警卫出示任何证件,也没有被问及任何原因,就径直地走入了斯大林别墅的大门。他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层警卫,然后又轻松地进入别墅的房间。斯大林的贴身警卫不但连问都没有问,还恭敬地为他让路。他穿过走廊,斯大林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任何阻拦。快走到斯大林的内室时,连贴身的老资格的秘密警察都对他熟视无睹。斯大林不觉抬起头,惊奇地发现面前站着一个人。他正是沃尔夫·梅辛。斯大林吃惊地问他到底是怎么进来的。梅辛说他向所有人发出了一个意念:我是贝利亚!贝利亚是斯大林最信任的秘密警察头子,没有人会想到盘查贝利亚。”请问,对此“知识”你信不信呢?

百科全书就载体来说,从纸质(包括莎草纸和羊皮纸)到光盘,再到互联网,无论其载体如何变换,如何“革命”编辑方式,如何无限扩张内容,其最基本的性质是不变的,应该是作为具有教育作用的知识工具书,不是生活的万有手册。科学发展带来的新的载体——互联网,给百科全书以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多的知识表达形式,更方便的检索方式,最重要则是修订更新(包括增减和修改条目)的随时性和跟踪能力,不再受版次的限制。但无论如何变换,如何灵活,保持百科全书的基本性质和功能,即知识工具书,则是基本不变的。否则,何以名之为“百科全书”呢?网络百科全书仍是百科全书,而非有闻必录的信息数据汇编。有的学者建议将现有“网络百科”中的非学术性内容,非百科全书性质的内容分流出去。分流到哪里去呢?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网站、搜索引擎,完全可以接纳它们,何必来搅扰以提供知识为己任的百科全书,而成为百科全书的累赘呢?何必模糊百科全书与其他信息工具的界限呢?百科全书,不管其载体如何变化,保持百科全书的本色,应该是百科全书家所应该坚持的。当前所谓的“网络百科”形态的随意性,不能不引起百科全书编纂者和百科全书使用者的关注。

2 网络百科全书的创制

百科全书的主体是条目,即“知识主题”。条目构成百科全书的主体,网络百科全书也不例外。网络百科全书因其载体不受卷帙的限制,能向读者开放更广阔的知识领域。笔者认为,网络百科全书可以合并综合性百科全书和专业性百科全书、地域性百科全书,以至百科词典和各种专科词典,从而扩充知识内容的范围。

讨论百科全书编纂方法和经验的著作多矣。百科全书的编纂过程,不外是约请合适的专家撰写合适的条目、专家(主编)对科学内容加以审定、编辑对条目审读并进行编辑加工和最后成书。网络百科全书自非天外飞来,亦不能不走这样的过程。同样的编纂过程,对于创制以光盘为载体的交互式多媒体百科全书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百科全书的基本部分,即条目部分,均不可免。笔者也同意张之傑先生的意见,重要条目仍应由撰稿人署名,以示负责和权威性。

无论是百科全书的编者还是读者,面对的主要对象就是条目。离开条目化,百科全书可能就变为另一种读物了。显然,变幻无常的新闻信息和各种广告信息,不宜落入网络百科全书的视野。

网络百科全书与传统纸质百科全书的主要区别有二:一是知识内容不受篇幅的限制,如前文所述,它可以把综合性、专业性、地域性百科全书和百科词典、专科词典的部分知识内容收拢进来,或者说,把多种百科工具书全书合并起来;二是网络百科全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编辑部利用互联网之便,可实时向广大读者开放,或者说互动,能够直接、及时吸收他们的修订(补充或修改、增减)意见,能随时补充新知识内容或修正原有条目之缺陷和错误。但是,区别并不在把百科全书变为一切信息(消息)的总汇。人间事物本来就是有区别的,图书亦然。即便加上“网络”,也不能把图书与广告混淆起来,把工具书与故事书混淆起来。

以光盘为载体的交互式多媒体百科全书,是网络百科全书的前驱。笔者曾以“百科全书家之梦”来比喻这一载体转换。可以说,交互式多媒体百科全书为网络百科全书提供了创制的重要经验。

《中国大百科全书》创制网络百科全书,有许多有利条件,如有前两版和其他各种百科全书积累的丰厚资源,有大量经过层层审阅把关的成熟的条目。这些条目具有以准确的词或词语构成的规范化条头,有符合百科全书体例的解说释义,有增加形象化的图片,有精选的参考文献。这一切均为百科数据库所积存。对于这些百科全书条目,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1)知识内容肯定且已稳定,无需修改者。如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各学科原理等条目;(2)部分条目基本内容未变,但有部分新的发展,需要加以补充或局部修改者,如国际政治和科学技术类条目;(3)陈旧过时,已失去真正知识意义,无需再提供给读者者;(4)内容有重大错误者,需要重新组稿撰写者;其中,后三者可能不是多数。

难度最大的工作,是百科编辑与各知识门类(学科)专家密切合作,发现、提出并鉴别那些新出现的知识,并约请权威专家撰写新的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创制网络版有有利条件,也有一定的难度。以光盘为载体的交互式多媒体百科全书,为网络百科全书的创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经验。遗憾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恰恰没有经历这一过渡步骤,难免对创制网络百科全书欠缺必要的经验和基础。

3 网络百科全书的检索系统

这里不必讨论检索系统的重要性,因为百科全书(包括网络百科全书)本身就是供人检索查阅的知识工具书。查检网络百科全书,因有IT技术的支持,自然比查检纸质百科全书要方便得多,而且有更多的方法。

字顺检索:网络百科全书设置依字母顺序滚动的条目窗口。读者依条头首字母,经控制条目表滚动找到所查的条目,点击条目查看全文。

分类检索:分类检索系统有点像《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各卷前面的条目分类目录,但为设置网络百科全书的分类检索系统却需要下一番设计功夫。首先是选择分类体系,如《百度百科》的分类体系是11类:自然、地理、生活、艺术、经济、体育、文化、历史、社会、人物、科技。美国《康普顿百科全书》网络版可能是吸取古代百科全书家圣伊西多尔(St Isidore of Sevill)的灵感,采取“知识树”的形式,分为19大类:艺术、传播、地球、经济、教育、地理、政府、保健和医学、历史和文明、法律、文学、生物、数学、物理、哲学、宗教、科学、体育与休闲。大类之下分“干”“枝”“叶”三层,分设条目,选定大类后,按“干”“枝”“叶”向下查检到位。

外国网络百科全书的分类体系,各自不同,各有千秋,全在于编纂者的精心设计。笔者曾受委托为《康普顿百科全书》中文版做改编工作,将原书条目字顺编排改编为分类编排,分为7大类: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体育、历史和地理。

索引检索:即直接检索,在检索窗口中直接输入欲检索的关键词。通过“超链接”技术直接链接到关键词所指的条目,或有关条目的内容(在未设条目时)。

4 关于协同写作和协同编辑

创制网络百科有两个特殊的词,所谓“协同写作”和“协同编辑”,就是说读者可以直接参与撰写条目和编辑条目。其实,传统纸质百科全书的编辑部,也是随时欢迎读者提出意见的,特别是欢迎指出书中错误或遗漏之处,甚至有“有奖征错”的举措,只是由于版次限制,无法及时反映出来。网络百科全书则能够及时接受读者提供新条目和对原有条目的修改意见,随时反映在书中。可能会有一种误解,以为读者可以像写“博客”或“跟帖”那样,直接在百科全书里“创建”自己撰写的条目,或直接修改书中条目的内容。非也!网络百科全书有自己的编辑部,与读者的互动和“协同”,是在“幕后”进行的,是在“幕后”接受读者撰写的新条目和修改意见。需要经过专家和编辑审定认可后,才能从“幕后”走向“前台”,即进入网络百科全书。网络百科全书的读者“协同写作”和“协同编辑”,因为有了互联网能随时受到编辑部的审定并随时反映到书中。这是纸质百科全书和以光盘为载体的交互式多媒体百科全书做不到的。说到底,还是因为版次不存在了。

事实上,传统的百科全书也是向读者开放的,也有接纳读者提供“协同写作”和“协同编辑”的机制,但因没有互联网这个快捷灵活的载体,就不得不受到版次的限制,表现不出“随协同”“随进入”的能力罢了。

5 其他知识内容

网络百科全书有异于纸质百科全书,是因有互联网、IT技术的支持,可以添加更多的灵活有益的知识表达方式。最实用也是最不可少的项目是地图集和历史年表。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寓教于乐、增加读者兴趣的知识项目,如“知识俱乐部”“知识竞赛”等。

地图集:世界地图可以设计为可旋转的地球仪。此外,还可以不同形式编出各种专业地图,如世界地质图、世界主要矿产图、世界能源分布图、世界人口图、世界交通图、世界时区图等。国别地图可以链接相关国家条目中的主图。其中,省会、州首府、大城市和特殊有名的城市名,也应链接到相关地名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网络版,当然会把本国地图做得更为详尽。

历史年表:一般以滚动时间带表现,其上标注世纪、年代和事件。历史年表制成中外对照则更佳,其上为外国大事,下为中国大事。历史年表中事件的选择和起迄年代根据考古历史肯定的史实和当代的发展,由编纂者设计决定。

知识测验:笔者曾参加由《中国青年报》《博览群书》主办的暑期大、中学生知识大奖赛,应邀为大奖赛拟定100个知识测试题,深深体会这种知识竞赛,对于扩大人们知识视野和增强学习的兴趣大有裨益。后又见美国《Encarta 多媒体百科全书》设有“智力迷宫”(Mindmazy)项目,十分有益又有趣。在网络百科全书中设置这样内容实非难事。不过,Encarta的“智力迷宫”比较复杂,可以简化设计。例如,不用其古堡形式,直接随机显示提问,并给出答案:三错一对,由参加者选答,同时给出参考条目,根据回答者须否参考和答题快慢评定分数。下面试设两题为例:

例1:赵元任是

物理学家?

语言学家?

诗人?

历史学家?

(可参考“赵元任”条目)。

例2:《社会契约论》是何人所著?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狄德罗

(可参考“《社会契约论》”条目)。

有互联网和IT技术为依托,还可以设计出其他各种知识性的展示项目,如旅游观光类介绍地理知识的项目等,亦可附编附录性的材料,如人们经常查检的《成语词典》《英汉汉英词典》,以及常常被引用的古典之作,如《唐诗三百首》等。

图书开卷,有全书目录指引路径。网络百科全书则以操作页面指引。操作页面分设各种知识项目和各种检索系统的按钮,供读者点击进入。

5 修订体制

网络百科全书与纸质百科全书和交互式多媒体百科全书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修订,甚至可以随时补编新知识性项目或修改原有条目,没有版次问题。新知识、新发展、新事件,可以得到实时反映。条目可以随时修改或补充,以至撤掉或新增。例如,大名鼎鼎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曾遇到过知错难改的尴尬。1929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版,曾载有“皮尔丹人”条目。到1953年,人类学家证实皮尔丹人颚骨是伪造的。这一黑纸白字的错误,只能在20年后的下一版撤掉了。这样的问题在网络百科全书中,则可实时解决。这是网络百科全书的最大优势所在。随时修订自然也依靠广大读者的参与和提供修订意见,或补写条目全文。因此,可以说网络百科全书是开放性的,也正因此,就必须有一个连续跟踪的编辑部,并与读者保持“互动”。

参考文献

[1]张之傑.以维基百科为例试论百度百科进阶之道[J].科学文化评论,2014(4)

[2]张奇.一部优秀的学习工具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络版[J].新世纪图书馆,2008(3)

[3]金常政.多媒体百科全书纵横谈[J].辞书研究,1998(6)

健康百科 篇12

看了一天电脑, 该休息下了。1.眼珠运动法:头向上下左右旋转, 眼珠也转动。2.眨眼法:头向后仰并不停眨眼。3.热冷敷交替法:热敷约5 分钟再冷敷5 分钟。4.看远看近法:看远方3 分钟, 再看手掌1~2 分钟, 再看远方。

【上班族最离不开9 种食物 】

1.番茄:美白抗衰老。2.菠菜:保护视力, 远离缺铁性贫血。3.姜:预防感冒。4.土豆:护脾胃。5.蘑菇:提高免疫力。6.大豆:抑制肿瘤、远离冠心病。7.鸡蛋:增强记忆力。8.核桃:健脑润肤。9.鱼:富含镁, 有镇静效果, 缓解紧张情绪。

【熬夜时要吃点热的 】

一到年底, 不少人就开始各种熬夜加班。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提醒大家, 如果熬夜, 一定要吃点热乎的东西, 如吃点热粥, 喝点红茶、热牛奶, 或红枣桂圆泡水喝。因为热的食物不但能在寒冷的天气里及时补充热量, 还能及时补充五脏消耗的能量, 减少因熬夜、疲劳产生的肠胃不适。

【早餐吃点肉, 不发胖 】

上一篇:教师资源下一篇:数学课堂中的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