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策略解读(共12篇)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1
阅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而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 因素, 读者在阅读鉴赏中一定会有所思, 有所问, 既而引申、发挥、创造。同一个文本, 不同时代、不同阅历、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意义, 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时间和环境里, 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会有差异。所以,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也一定是“多元”的。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中体验个性感受、见仁见智, 提出不受束缚的大胆想象和批判。这样, 能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 使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 并培养其创新思想。
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中, 由于部分教师对文本“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 对学生“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 “多元解读”成了无原则的乱解乱读, 任由学生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或天马行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加分析, 只是一味肯定或敷衍了事。
笔者认为, “多元解读”要以尊重文本为前提, 不能颠倒文本阅读中“作者意义”和“读者意义”的主次关系, 应先有“作者意义” (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 和“文本意义” (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显现出来的意义) , 然后才有“读者意义” (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 。“多元解读”要尊重“作者意义”“文本意义”, 追寻“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多元解读”要因文而异, 合理解读
我们提倡的多元解读, 其对象应该限定在文学作品 (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的范围。以寓言教学为例。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 是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解读寓言, 一般要从其故事入手, 在分析内容和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其深刻寓意。有的寓言内容丰富,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 得出不同的启示。因此, 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篇寓言的寓意。有的寓言内容简单、寓意单一, 那就需要我们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认真分析内容、理解寓意, 不能为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而随便乱读, 进行所谓的“多元解读”。
如教学课外文言文《南辕北辙》时, 教师小结:“楚国在南方, 马跑得越快, 车把式越有本领, 就会离楚国越远, 路费就越多。”有学生提出质疑:“地球是圆的, 可以绕地球一周到达楚国。”这时, 教师就要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体裁及文章要说明的深刻道理。
二、“多元解读”要遵循“知人论世”的原则
解读作家的作品, 就要讨论作家所处的时代及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作品是作家创作的, 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状态”之中, 不了解作家, 不了解作家所处的社会状态, 就无法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也无法真正理解作品, 因而也不可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对生活阅历还不丰富、鉴赏水平还不高的中学生而言, 最重要的是多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在此基础上亲近文本、反复阅读, 探究作品提供的信息, 从而“逼近”作者的创作真意。
如教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教师让学生齐读:“黄土高原啊, 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 也只有你, 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 哪儿还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读完后有学生提出:作者在这段话里赞美黄土高原, 但不喜欢江南。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告诉学生, 西北和江南有各自的风格, 作者并没有喜不喜欢这个意思, 同学们不必作无谓的争论。
对于类似的不必要的争论或违背作者意图的解读, 教师要及时说“不”。可以适时引导, 利用多媒体投影背景资料。当学生难以理解课文或陷入困惑时, 及时出示背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事先布置预习作业, 让学生通过收集、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时所处的环境、心境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对作品内容作出合理的解读。
三、“多元解读”要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
文学艺术的审美, 包括对弱小的怜悯, 对恶者的贬斥, 对崇高的敬仰。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求我们在多元解读时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 要符合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多元解读”不能肢解作品、以偏概全或无限衍义、漫无边际地乱读, 必须植根于文本, 考虑全篇。
如教授契诃夫的《变色龙》, 当教师谈到“奥楚篾洛夫对小狗的态度发生了多次变化, 对这个人, 你是如何评价的”这个问题时, 有学生表示他是一个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很强的人, 在现代社会是不会吃亏的, 要向他学习。这时, 教师应该及时告诉学生:“奥楚篾洛夫”在俄语中是呆傻、疯癫的意思。作者借这个人来讽刺、嘲笑和否定这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的唯一技能就是善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那就是心甘情愿充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然后反问学生:作者笔下这样的一个奴性人物, 我们还应该向他学习吗?
语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在教学中, 我们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不能任由学生随意曲解。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时, 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 在对话中发挥“首席”的作用,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要把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全篇着眼, 以求获得准确的认识和解读,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多元解读”要回归文本, 追寻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
“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是作者意义和文本意义的统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同于一般消遣性的阅读, 具有教学的独特性。首先, 它要求教师通过文本细读, 揣摩作品字里行间所呈现出来的意趣, 然后探寻作者欲表达的意图, 并将其与文本相印证。到此, 我们所获得的是“一种意义”, 这是作者的 、文本的, 是需要每个读者审视和面对的。在此基础上, 生发文本的读者意义, 就是“种种意义”, 是每个读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情趣, 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解读。我们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同时, 要以文本的作者意义为核心。
如教授杨绛的《老王》时, 学生齐读结尾:“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师提问:“‘我’和老王非亲非故, 却能够这样照顾老王的生意, 关心他的身体, 可以说仁至义尽, 这样说来, 想起老王, ‘我’应该感到无愧, 可作者为什么每想起老王, 总觉心上不安, 几年后还发生愧怍之情呢?”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老王的这副样子, 很害怕, 没请他坐, 也没请他喝茶水。走后也没去搀扶他, 想起来感到后悔。”“老王那么可怜, 作者觉得对他照顾得还不够。”“因为老王临死前一天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 老王不是来要钱, 而‘我’一定要给他。给钱了, 也就不欠什么了, 作者后来想想这让老王太伤心了。”……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回答的初衷, 然后从老王的角度分析问题:“对老王这样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来说, 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老王显然不是为钱而来, 那么他又是为什么要在死前拿那么好的东西给‘我’呢?”学生答后, 教师说明:“文中的‘我’却一直不给他机会, 一个权且以‘我’为朋友的机会, 一个投桃报李的机会。可怜的老王, 居然是带着‘我’给他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学生经过思考后, 教师小结:“即使像‘我’这样一个不幸的人, 也不能理解老王的不幸;即使像‘我’这样一个善良的人, 也不能体会老王的善良, 因为这个世界上, 最容易被忽略的恰恰就是人类最根本的需要——平等与尊严。当年的‘我’虽然不富有, 但对于‘我’和老王的界限却分得很清楚, ‘我’是可以帮助他的人, 他是需要‘我’帮助的人, ‘我’的心中凸显着‘我’, 今天的‘我’已经心中无‘我’, ‘我’可以帮助他, 他也可以帮助‘我’。因此, 今天的‘我’回想过去与老王的相处, 愧怍之情油然而生。”
这就是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任何个性阅读都要以尊重文本为前提, 优秀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语言文字之中, 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文本, 才能真正领悟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 理解其语言文字的深沉内涵, 才能真正吸收其艺术营养。我们在解读文本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咀嚼、品味、咂摸、把握“一种意义”, 然后再来文章的空白处、悬念处“填补”, 才有读者意义, 即“种种意义”。
此外, 我们还应该注意两点:
首先, “多元解读”要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在课堂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 只有真正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湛, 才能真正和文本平等对话。由于每个人的自身阅历和阅读经验不同, 在阅读过程中, 往往根据片言只语就断章取义, 这种误读是难免的。但是, 教师可以立足文本, 着眼全篇, 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交锋, 可以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
其次, 多元解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教材。只有教师首先打开精神空间, 被文本感动, 同时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来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 展现文章的语境, 才能帮助学生走进文章。因此,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博览群书, 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 能关注当代社会广阔的信息环境;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能解决学生从多维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纲要 (试行) 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扈中平、刘朝晖《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3].杨邦俊《阅读互动论》, 《教育科学》2001年第2期。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2
一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是过程与方法
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坚持五个贯穿终
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互相尊重,洋溢着爱和智慧。
文化育人贯穿始终。建设优秀的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探究体验贯穿始终。精心研究“探究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展示交流贯穿始终。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习惯养成贯穿始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是养成文明守纪、专心致志、多读勤写、规范书写、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克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悠闲学习、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机械记忆等不良习惯。经历四个教学环节
自主识字 合作交流 品读领悟 巩固延伸
二、各个环节
第一环节:自读识字
1、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教学又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占整个小学阶段的一半以上,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本学段的识字任务最重,识字量最大,识字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活动。策略的第一环节定为“自读识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个体的读书活动来自行识字,体现的是一种学习上的需求,情感上的主动性。这个环节中,学生要想读通课文,必须扫除生字的读音障碍,因此本环节的要达到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应当注意的是对读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达到以上目标即可。
2、操作要领: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这里提到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目的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愿望,让学生在强烈兴趣的促使下进行自读识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老师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选用恰当的方法激发读书的兴趣。需要注意的这个地方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一句话、一幅图、一段声音、一个情境只在用得恰当,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如何指导进行自主识字是本环节的重点。策略中提到的“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这种说法给老师提供了两个方面操作要领,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这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识字的任务,知道这节课自己要学会哪些字,标画的过程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跟生字初次见面的过程,这种方法老师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字。这其实就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在老师的组织的不同教学活动中自主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如:借助拼音识字、联系上下文猜字、请教同学或老师、查字典……让学生学会解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题,具备一定的识字本领。
可。本环节学习的主要任务识字,要给足学生学习时间。本环节一般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内完成。
3、自读识字环节注意事项
对读课文的要求不宜过高,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即可。本环节学习的主要任务识字,要给足学生学习时间。本环节一般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内完成。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是不是只知道这些大致的教学流程就可以了吗?是不是就只知道教学策略的大致环节就能贯彻好、运用好、体现好这种策略了呢?我想不是的,任何一种模式、策略的运用,都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分不开的,就拿本环节的“引导学生自读识字”,这里对老师们的要求是“引导学生”,这本身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怎样去引导,从哪些方面引导?用哪些方法去引导?怎样通过引导使学生能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运用多种多样的精彩的识字形式,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促使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自主识字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读课文的要求不宜过高,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即可。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
一、学习目标:巩固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操作要领:用多种方式交流认识的生字、识字方法、初读课文的收获、产生的疑问,教师检查、纠错、引导。
从策略中看不难看出:这一环节以学生的合作交流为主,交流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自读识字的成果与方法的交流,二是初读课文的收获。教师此时要做的工作就是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合作交流,并通过检查、纠错、引导等教学手段来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识字交流
首先是组织学生交流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平时常用的如:小老师检查读生字、同位互相检查读生字,读课文检查生字等,很多老师在这一环节积累了很多有趣的方式,下面提供几种供大家参考:
(一)交流方法 创设情境乐识字。编唱儿歌助识字。组织游戏趣识字。
一、创设情境乐识字。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识字。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熟字创设情境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记住字形,理解字义,还可以创设猜字情境,故事情境、小组比赛等等。
二、编唱儿歌助识字。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生字,还可以把一些生字编成顺口溜,让学生们一边拍手一边诵读,效果也十分好。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时,生字中的“停、篮、翅膀”,有的老师就编了下面一首生字歌,用上了“人来小亭边,停步看竹篮,竹篮竹子编,月亮在旁边。旁边有翅膀,一飞冲云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生字编儿歌和顺口溜,一方面提高识字的速度,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组织游戏趣识字。这是目前我们的课堂上常见的识字教学的组织形式,如:摘苹果、开火车、造火车、抢答等。其中造火车的游戏非常适合生字的巩固与积累。如按偏旁归类,复习一学期或一单元的生字时,老师先将“火车头”──共同的偏旁部首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动手寻找有此偏旁的所有生字,看谁的火车造得又快又长又好。
在组织识字交流活动时,老师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条件好的可以充分利用课件,声音、图像;条件稍差点的乡镇学校、村小可以利用小黑板、小卡片等辅助教学,不论运用何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生字。
(二)注意事项:
1、要组织好学生认识倾听,并及时 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生字不宜过早从语境中脱离。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语文教学界前辈总结出的识字教学规律,至今仍然是指导识字教学的“至理名言”。案例:
我们在听《自选商场》一课教学时,教师请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商品包装上的商品名称,旁边的一位小女孩,熟练地读完了自己手上所有商标的名称。等她话音刚落,旁边听课的老师将她刚读完的最后一个商标名称“腹痛水”中的“痛”字写在听课本上请她认,不料她摇头说不认识。接着遮住“痛”字再写了一个“腹”,她还是不认识,又写了一个“水”(刚学过),她马上读出来了。最后当“腹痛水”三个字一起出现在她眼前,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小女孩响亮地读出“腹痛水”。可见,学生识字是要以语言环境为依托的,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必然是耗时多而收效微。我们在设计交流识字环节时,一定要关注识字的层次性,从篇到段、从段到句、从句到词,让学生凭借多重语境和生字复见面后,再让生字独立出现在学生面前。
3、不宜对生字逐一进行字形分析。新教材一二年级识字量大,编写者强调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增加生字的复现机会以达到巩固的目标,而非通过繁琐的字形分析来达成识记的目的。崔峦老师也曾说过:“认字如认人,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从我们教牙牙学语的孩子认字也有这样的经验:出现一个字,通过不同的方式强化他对字的印象,过不久,他就能从其他地方找出这个字,而并不需要分析字的部件组成。在这点上,有很多老师走过类似的弯路,每篇课文有十几个生字,一节课往往要用一大半的时间花在分析字形上,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费劲无奈。教学进度缓慢不算,而且识记效果不好,因为难点集中,再加上平均用力,所以事倍功半。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觉得一篇课文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典型生字进行字形分析,其他生字则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反复呈现,识字效果明显。
哪些字需要进行字形分析呢?一类是生字中有本课要新学的偏旁,一类是字形容易混的字,一类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识字方法的字。
读书交流
交流读书的收获
交流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在组织学生进行初读课文收获的交流时,我们往往会用“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稍微深刻一点的还会再追问一句“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这些都目前十分流行的课堂新用语,我提出来并不是否认这些课堂用语,相反这些新用语的运用本身就意味着教学中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有利于学生发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们对这些用语的使用频率也是相当高的,怎样用好?这里还有一个教师教学艺术问题,就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教学策略,我们可以用五分种的时间就能熟记其基本环节和操作要领,但要看实际在课堂上的效果,可能就会有千人千面的感觉了。同样是引导学生谈感受的一句课堂用语,许多年轻教师运用这些课堂用语只停留在邯郸学步的层面上,亦步亦趋机械照搬。仅靠形式上的趋之若骛是无济于事的,盲目地跟从,生搬硬套其结果是削足适履。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问“你学懂了什么?”学生可对课文作全景式的鸟瞰概括,也可作景点式的局域感知。学生感知后的信息交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切面,可谓竞相纷呈。遗憾的是教师对此往往是或听之任之,或蜻蜓点水,或都予以肯定,缺乏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和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零起点教学,很少去考虑学生已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据此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其实是资源的浪费!这样的整体知其实就是走了过场,走了模式,这是我们今后应用策略进行教学的一大忌。
“你有什么不懂吗?”这样的质疑,能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得到问的自由。这在我们教学中确实需凸显和弘扬,但问题是怎样不走过场,怎样建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而不浅尝辄止。现实的症状是学生应命而提,只会提些字、词、内容理解上的问题。有些老师往往缺乏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归类、筛选,只是对所提问题或者被动—一应答,或者让它们束之高阁,“质疑”后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缺乏对疑问作科学的分层处理、哪些是提出的当时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就能解决的,哪些是接下的课堂中要着重领悟的,头脑中没有一个正常的定位,使很多课的质疑走了形式。
总之,第二环节的教学,学生的合作交流的价值的体现,在于教师的点拔诱导,本环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三、合作交流环节注意事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去交流。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点、弱点及时进行诱导。第三环节:品读领悟
一、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在低年级阅读课中,品读领悟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这个目标有三个,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对学生而言,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由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到能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继而通过读进行情感的表达。目标的确定循序渐进,旨在让学生拥有阅读的全过程。
二、操作要领:在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朗读。怎样做好“引导”和“指导”? 教师必须胸中有书
还必须做到目中有人
还必须做到心中有法
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倡导多读少讲,但并不是提倡一点不讲,只是一味的让学生机械的、重复的去读、读、读,不关注读的层次和深度,不关注读的意义和进步,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是徒劳的。策略中提到的“引导”和“指导”,强调了教师在这个环节里要做的事情,而且是必做的事情,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学习伙伴,而且是首席,应当带领学生走向文本,让同伴能有层次的去读,从读通到读懂,从读懂到生情,把每一次阅读的尝试都当做一次阅读能力提升的契机,语言语感发展的经历。在本本环节的教学中怎样做好“引导”和“指的”,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三个“有”:首先教师必须胸中有书。其次还必须做到目中有人,第三就是必须做到心中有法。
胸中有书:品读领悟环节的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重点词、句、段的领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课文的哪些词语、句子、段落是课文的重点。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胸中有书。教师要沉下心来咀嚼教材,发现、选取典范语段,对课文的主体特点、语言特色应了然于胸,并准备好课文的相关知识、背景资料,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发挥引导作用。案例: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燕子妈妈说的话,并出示燕子妈妈的话,让学生比较燕子妈妈这三句话的不同,引出(“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细看看”),然后就以这三句话为抓手,引导学生体会燕子妈妈说的话为什么不一样?她为什么这样说?每次她会怎么想?体会燕子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启发、鼓励小燕子去观察的心情。再把学生体会到的这种感情送到句子中读一读,尝试当当燕子妈妈,读出燕子妈妈意味深长的语气。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听了艰艰的话小燕子是的表现。体会到:小燕子每次的发现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收获大,一次比一次感到高兴。在这种情况下,再采用师生分角色感情对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的关爱之情;让学生要读中体会小燕子不断进步,不断收获的喜悦之情。其次还必须做到目中有人。教学理念最根本的改革即物本到人本。教学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一读就懂的问题不要喋喋不休,纠缠不断,应及时根据课堂上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思路。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第三就是必须做到心中有法。就是说教师要有较强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面对不同风格的课文,能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体会、感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平时应加强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正确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有敏锐的捕捉课堂上精彩的瞬间,艺术地提升课堂上自然生成的东西。
如《丑小鸭》一文写道“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1、能给“讥笑”换个词吗?小鸟会怎么讥笑丑小鸭?
2、“猎狗追赶他”如果请你给这句话画一幅插图,画上的猎狗会是什么样的 ?丑小鸭呢? 在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仿佛来到野外,他们满怀同情用语言描绘着丑小鸭的遭遇:“小鸟说„你是世界上最丑的,没有人愿意与你交朋友。‟”“猎狗张牙舞爪,瞪大眼睛,一幅凶神恶煞的样子。“丑小鸭好害怕,缩着身子,拼命往草丛里钻。”这是学生从心底发出的最纯真的声音。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担惊受怕、提心吊胆、惊恐万分“等词语,及时丰富学生的语言和情感。学生情动而辞发,获得思想与语言的同构共生。
三、品读领悟环节注意事项 要避免平均用力,以讲代读,教师要重视体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的效率。
第四环节:巩固延伸
一、学习目标:巩固本课的字词句,提高应 用能力,开拓视野。
这个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二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三是开拓视野,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内外知识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学习好、理解好、运用好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但又不能拘泥于这些书本上的知识,要知“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通过我们的教学,引导学生把学习的兴趣保存下去、延伸开去,以课堂为起点,到课外去汲取更多的东西。作为策略的最后一个环节巩固延伸,其实给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了个创造的空间。
二、操作要领:进行背诵、写字、词句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训练,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方面是字、词、句、段的积累和应用。这一方面的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来处理,不必面面俱到。以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宜,不增加负担。一方面是课文内容的拓展示延伸: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的问题不必在课上完成,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自己去寻找答案;
案例:
《小壁虎借尾巴》
最后的拓展延伸,可以设计,其他动物的尾巴还有什么作用呢?(富有实践性问题)或者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它高兴极了,想想看,它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富有想象性的问题)《我们知道》
课堂的巩固延伸环节的设计:
1、对课文的背诵。(积累)
2、根据教材的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来说话。(运用)
3、最后作业布置:写风、画风。(延伸)《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在学生能比较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这样情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刻感悟文中蕴含的做事的道理。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头饰,让学生自己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妈妈,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老师进行指导点拔,要让这些表演者演出课文中已写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演出课文中没写出的内容,还可让学生仿照课文对话的形式,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想象燕子妈妈第四次、第五次……让小燕子去观察,还会发现冬瓜与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如通过观察触摸,还会发现“冬瓜硬、茄子软,”“冬瓜重,茄子轻,”“冬瓜长在藤上,茄子长在枝上,”“冬瓜的花儿黄,茄子的花儿紫。”“冬瓜里面有白籽,茄子没有籽。”……这样可以整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认识和体验的升华。从而明白“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
三、巩固延伸注意事项
抓住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生长点,适时适当的进行巩固延伸。
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灵活处理,以适合学生的认识及接受能力为宜,不增加负担,不拔高要求。
巩固延伸的内容要适度。
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解读
一、建构背景
1、新课程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 基本的语文素养
2、阅读教学的困境 高耗低效 讲风盛行 呆板教学 重复学习
二、教学策略流程
预习探究 合作交流 品读体验 巩固延伸 预习探究
1、预习预习是搜集信息、知识构建与储备及体验情感的学习过程。预习中,教师要作以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达到的目标要求。预习中,学生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得,又有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预习生成本课的重、难点。
2、探究
探究 是指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史密斯:阅读乃是向课文提出问题,而阅读理解则是使你的问题得到回答。使疑问得到解答的理解性阅读就是一种探究性阅读
3、学习目标
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感知文章大意。
4、操作要领
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要求。此环节在中年级可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高年级逐步放在课前完成。
5、做什么,怎么做?
“出示预习提纲”:教师不仅要备课标、教材及相关知识延伸、拓展迁移的内容,而且要备背景、情感、过程与方法、学生差异.案例:《开国大典》、《威尼斯的小艇》
“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完成预习要求”:教师要作指导。内容: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扩展延伸 方法:读、思、问、议、评习惯: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6、误区:
课前做练习,重结果,轻过程。合作交流
1、学习目标
巩固字词,资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操作要领
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推荐代表在集体交流时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纠误、引申,落实易混易错及疑点问题,适当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 合作:“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 交流:态度、表述、倾听、分享、生疑 教师的作用:“点拨、纠误、引申”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敏锐发现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哪怕是一丁半点的新见解都应给予鼓励。对于错误认识及时引导,让每个学生都站到开往下一站的平台上,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但并不是要求学生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要在交流中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3、误区:简单形式上的统一答案 品读体验
1、学习目标
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2、操作要领
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此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适时点拨,反对一问(讲)到底,提倡精讲多读。
3、注意事项
(一)理清三个层次:品悟-欣赏-评价
1、品悟理解:理解是阅读的核心,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过程。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层次的,对意义的把握由浅入深,有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意”的领会,这些都和学生的经验、知识、思维能力相关。
2、欣赏朗读: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景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进行欣赏朗读,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3、评价积累:是学生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的选材、结构、表达手法进行评价。如果欣赏性阅读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的话,评价性阅读则是通过对文本的分析、鉴别及价值判断获得理性的认识。
(二)抓住重点句段:什么是重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文章中心的语句;突出文中人物性格、品质的段落;描写和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学生读书后最困惑的地方;引发研究学习的知识点;新出现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三)重视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材料获取信息的活动。
阅读是学生和作者平等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阅读是一种探究性、创造性行为,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理解、评价、鉴定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也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常常根据语文的特点,运用顿悟、感悟等来认知文本,使得培养语感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巩固延伸
1、学习目标
巩固基础知识 ,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2、操作要领
根据本文基础知识点设计练习,补充相关阅读材料,进行片断读写练习。此环节要重视积累,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3、练什么 ? 怎么练 ?
4、注意事项
全体参与 每个学生都应受到扎实的语文训练,学有所得,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关注弱势 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语文学习的某个方面得到发展.从严要求
一是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二是讲究科学的方法。
三是要多鼓励。把握关键
训练要抓住关键处练。关键处在哪? 一是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二是关注学生练习中的薄弱环节。
三是把握年段要求,注意前后训练的梯度。
预习探究 注重习惯养成 合作交流 注重集思广益 品读体验 注重层层提升 拓展延伸 注重扎实有效
“自学——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产生的背景。1.总结、推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
①总结近年来我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成果。
②学习借鉴外地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杜朗口 “三、三、六”模式
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展示六环节六环节:
预习交流 明确目标 分组合作 展现提升 穿插巩固 达标测评
2.努力解决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教学目标意识不强,目标达成度不高。内容缺乏开放性
不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教学评价上 不够全面
二、“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
预习探究 交流展示 达标测试 反馈纠正 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根据预习要求 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扫除阅读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操作要领: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拟订预习提纲,明确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展示交流
学习目标:交流预习收获,展示预习成果,初步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认识。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句段在小组内研讨交流,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多种形式介绍本组学习内容,展示本组阅读、研讨、交流的成果。反馈纠正
学习目标:对学习所得进行反思总结,纠正错误认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展示,抓住课堂的生成点,反馈、讲解、引导、纠正,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使之系统起来,并形成能力。达标测试
学习目标:巩固基础知识,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点设计练习,以试卷、同步练习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所遵循的教学原则
1.实践性 2.探究性 3.创造性 4.全员性 5.合作性 6.终身性
四、“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的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的训练。
2、重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淡化了理性分析,强化了诵读、感悟、积累与运用。
4、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5、重视拓展延伸。
五、“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运用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重视学习小组的划分
(二)改革教师的备课
1、提出本课学习目标
2、拟定预习提纲
3、预设合作学习的问题
4、预设调控的程序和措施
5、拟定检测反馈题
6、拓展延伸
(三)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 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 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 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 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 修改作文的方法。
(崔峦《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学什么》)
(四)程序是灵活的,不可机械照搬。
(五)不可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中运用策略就注意的问题:
一、策略所描述的只是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对其进行调整和整合。
二、我们承认策略,但不唯策略是从,教学要有一定模式,但不能模式化。老师们要创造性的去应用模式,鼓励创新。
应当说明的是由于本策略尚处在实验修订阶段,老师们在实际应用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有大家的共同参与,我们的教学策略将会一步步趋于完善。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3
任何文本都有其意义,即作者想要借文字的力量反映的某种“精神”,大到能反映本民族的历史、社会现实,小到反映个人内心情感。只是“精神”虚无缥缈,这就需要我们凭借文本语言来抓住它。但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外国小说、散文相对较难理解,其实是因为作者采用了一些艺术性很强的表达形式,如变形、荒诞等通常看来不可思议的情景来表现他所要表现的思想,从而使文本变得含蓄。
而所谓“零信息”,即作者在文本中给解读者留下的含蓄信息,它不是作者思路断线或行文疏忽造成的,相反是作者为丰富文本意义而有意为之。这就要求解读者在理解文本时要善于捕捉“零信息”,抓住“零信息”前勾后连,调动个人生活体验进行补白、拓展,合理想象,挖掘出作者的未尽之言,使文本中的含蓄信息明朗化。
如2012年四川高考现代文阅读所选材料——刘亮程的《柴禾》,就是一篇设置了“零信息”的作品。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及面对事物的心理感受,以此来反映自己的生命意识,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解读“零信息”来获得。且看下文:
柴 禾/刘亮程
①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①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在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有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注:①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
一、联系上下文,破译“零信息”
初读文本,我们发现前五段很容易读懂,但从第⑥段开始就会产生理解上的问题。在概括第⑥段内容时我们一般都能抓到“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而“我”对此的态度怎样并不明晰,所以此时就出现了本文的第一个零信息。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有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根据第⑦段“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可以推断出上文“我”对柴禾变成一堆灰的态度是“坦然”。可见,根据下文解读出第⑥、⑦段之间的逻辑关系,隐含的意义才能清楚明白。
二、借助语法判断文本逻辑,合理想象补全“零信息”
有些“零信息”是作者在表述时换了个角度形成的,此时可以借助语法找到陈述逻辑,进而通过合理想象来补全“零信息”。
到第⑧段,一个“可是”让文本发生了转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如果简单地从语法来看,“我不会说”暗含了一个逻辑——“我有话要说”,但“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可见“死掉的人说了话,只是没人听到说了什么”。同理,“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暗含“梭梭柴有话要对我说,只是我也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此时就出现了本文的第二个“零信息”,即要挖掘出作者和梭梭柴到底说了什么,只有这样方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所以,“零信息”不是没有信息,而是作者给解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正如国画中的“留白”,作者不仅留下了“白”,更留下了一个“意”。而要破解此处的“零信息”,抓住作者的“意”,就需要调动我们的个体生活体验加以合理想象:如果解读者自己就是那个死掉的人或者那堆成灰的柴禾,会说什么呢?
“一个生命的逝去,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是坦然的。可是,面对一个生命,难道就只需要有这种坦然吗?对待一个生命的态度,除了这种坦然,还需要更多!”
当然,由于解读者个体的差异,在这一环节可能会有所偏差,倘若结合全文做一个梳理:柴禾朽掉了,“我”死掉了,但是面对朽掉的柴禾,“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很“坦然”;面对死掉的“我”,人们也可以说“他是自己死掉的”,一样很“坦然”。“我”和人们为什么很“坦然”?因为“柴禾”和“我”都是自己死掉的,“我们没有烧它”“我们没有陷害他”。可见,文中的“坦然”即为“冷漠”。这样一来,刚才我们所补全的“柴禾”和“我”的话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文本“零信息”留给解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并非思维的自由驰骋,更不是任意去扭曲甚至异化文本意义。纵然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零信息”,但他的原意一定有一个大致确定的范围,所以解读时应把局部信息放回到文本中去整体理解和体会。
这篇文章表面上呈现的是作者遇到的一个困境:他把柴禾视作家的一部分,但随着时代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的这一部分不得不让它自己消亡,他对此感到无奈,也无力挽回。但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的一种社会现象: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我不去挽救,心里可以很坦然,因为不是我的责任。所以,本文的作者是在借一个生命对所有生命的感悟,或以感觉化的表达,或以对话的形式,来呼唤全社会对于一个生命,就算是极其微小的生命,也要尽量给予关注。
或许文本“零信息”会给解读者创设一些理解障碍,但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也为解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所以,“零信息”可以说也是一种“信息”。在面对一篇语言含蓄的具体文本时,我们只有抓实了文本“零信息”,才能找到文本解读的切入点,真正进入文本,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去体验作者的体验,最终获得对文本的真正理解。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4
如何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解读阅读文本和提高阅读水平, 便成为高中英语教师们长期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 认为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应该纠正三个误区, 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误区
1.“主”“导”失衡——越强调学生“主体”, 越彰显新课标“主旨”
新课标提倡“主”,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导”, 强调“教师科学指导”。英语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科学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 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
然而,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践行, 文本解读中出现了很多弊端, 如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日渐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 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生自由过多而教师指导不足的现象。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 这种打着新课程“尊重学生主体”旗号的做法, 实属新版的“放羊式”教学结构。
2.“入”不敷“出”——越营造“热闹”氛围, 越促成“有效”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一种特殊的“入”与“出”的过程。“入”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充分与文本深度“对话”;“出”就是在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基础上, 完成对文本阅读的再创造。文本解读过程中, “入”与“出”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入”是“出”的前提, 要想得到实效的“出”, 首先就必须“入”好、悟透;“出”是“入”的归宿, 进入文本的深层活动, 就是为了更好地走出文本。
可是, 在现行的高中英语教学中, 还是出现了很多“入不敷出”的现象, 成因如下: (1) 误解文本, 对新课程阅读理念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对文本解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 (2) 漠视文本, 用热闹的课堂讨论代替个人的“潜心会文”; (3) 错过文本, 以浅层次的课堂活动代替深层次的训练。此举弱化了课堂教学中深入的文本解读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高、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3.“收”“放”失控——越“放手”课堂, 越“激发”思维
“放”的真谛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所谓“收”, 就是指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再生成, 从而使学生自主获得的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教师要力求做到收放自如, 既放得开, 又收得拢, 即实现“放”与“收”的高度和谐统一。
二英语阅读文本解读误区的解决策略
1. 从文本出发, 抓关键句, 点拨学生
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出现“误读”的情况是正常的, 也可能是经常的。在心理上,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监控者、评价者和策划者, 不能图自己省事, 要关注细节, 勇于挑战, 在挑战中不断积累成功案例, 不断成长。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 得真知, 述灼见。
2. 从学生着眼, 捕“闪光点”, 调整需要
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的细读探究指导, 正确、科学、全面地去把握文本揭示的中心思想。那种鼓励学生误读文本、任意体验、随意探究的做法, 说到底, 是教师在推卸应该承担的指导职责。要做到“主”与“导”的和谐统一, 就需要教师充分吃透文本, 不必完全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也不必去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 更不能采取“放羊式”, 任由学生乱说一通, 而是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 发现其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产生的需要, 及时对学生解读文本的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和重组, 以便对自己预设的教学做出富有创造性的调整。这个调整就是教师积极的艺术指导, 只有这样的指导,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深“入”
所谓深“入”, 就是要入乎其内,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 由此得言, 由言会境, 由境悟情, 由情品味, 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神韵和魅力。
4. 巧“出”
所谓巧“出”, 就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 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悄然的过渡, 迁移拓展, 使学生出乎其外, 启发学生走进课本, 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 把课内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运用, 为学生终身学习、运用英语打下坚实基础。“出”的一般形式有“读出”“说出”“写出”等。“出”可以是显性的, 也可以是隐性的, 可以在课内完成, 也可放在课外。因此, 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就应该预设出有哪几种合适的“输出”形式。
5.“放”得自然
所谓“放”,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文本对话与交流; (2) 课堂上要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充足的时间; (3) 教师还要设计很好的既注重文本阅读又能调用学生原有经验的话题。
6.“收”得恰当
至于“收”, 关键在于教师。 (1) 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点评、小结与讲析。如今在很多英语课堂教学的环节中, 教师一般比较注重“过渡”而忽视小结。 (2) 需要教师机智而艺术的牵引, 因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 可能会出现偏离教学主线的“擦边球”, 甚至是远离教学主线的“任意球”, 那么, 教师用及时的“收”来纠正和牵引, 就显得尤为重要。 (3) 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机会“打住”课中活动, 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收”不住就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结束语
总之, 教师在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要做到“主”“导”平衡, 深“入”巧“出”, “收”“放”自如。只有这样, 才能够较为全面、准确、深入、有效地解读文本, 才能感知、发现和领悟文本的精华;只有领悟到文本的精华, 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文本的价值, 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准确解读文本是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然而,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出现浅读、曲读甚至错读文本的情况。本文提出了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应该纠正的三个误区以及相应的策略。
高三英语阅读理解生词解读方法 篇5
在有be,call等判断词出现的句子中,可以根据已知部分,猜测生词的含义。例如:
A person who is skilled at making or repairing wooden objects is called a carpenter。
通过理解定语从句的意思,能猜出carpenter是“木匠”的意思。
2根据对比关系猜测生词的词义
在有but,however,yet,otherwise,though这些表示意义转折的连词出现的句子中,其前后的词有明显的对比关系,根据已知的内容,通过这种对比关系,就很容易猜出生词的词义了。例如:
Though Tom‘s face has been washed quite clean,his neck still remains grubby。
和clean意思相对的便是“肮脏的”了,因此可猜出句中grubby的意思是“肮脏的”。
3通过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because,since与as是连接原因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so是连接结果状语从句的连词,so...that...与such...that...中的that是连接结果状语从句的。当这些信息词出现在有生词的句子中,通过因果关系,依据已知部分就能猜出生词的词义。例如:
She wanted the hairdresser to trim her hair a bit because it was too long。
根据because从句所讲的意思,我们就可推测trim就是“修剪”之意。
4根据生活常识猜测词义
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生活常识。再联系上下文能读懂的部分,可以正确猜出词义。例如:
Most of the roses are beginning to wither because of the cold。
根据句子意思及生活经验,wither是“枯萎”的意思。
5根据同等关系猜测词义
同等关系,指的是一个词,一组词或短语在句中作同一成分,而且它们的词义都属于同一范畴。明显的标志是,这样的词组或短语中间常常用并列连词and或or来连接。例如:
At forty-two he was in his prime and always full of energy。
从“年龄42岁”以及与prime具有同等关系的full of energy可以猜出prime的意思是“盛年时期”。
6根据列举的事例猜测词义
You can take any of the periodicals:“The World of English”。“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Schools”,or“English Learning”。
从后面列举的例子中,可以猜出periodical是“期刊,杂志”的意思。
7根据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
根据学过的构词法知识,知道词根和前缀或后缀的意义,就可猜出由它们组成的新词词义。例如:
The colors of Hawaii in Summer are unforgettable。
forget 的意思是“忘记”,后缀“-able”表示“能够”,前缀“un”表示否定,所以“unforgettable”意思就是“无法忘记的”或“难忘的”。
★ 如何猜测阅读中生词的含义
★ 如何英语阅读中的生词
★ 阅读理解中猜测词意初探 (英语九年级)
★ 高二英语阅读理解解题策略
★ GRE阅读猜生词技巧实例讲解
★ GRE阅读如何应对生词难词技巧
★ 对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 雅思阅读进阶策略
★ 六年级英语复习策略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6
关键词: 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就是通过分析来理解和阅读,通过自己对文本的分析,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现代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解读已经成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文本解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书本的理解能力,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对学生学习英语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使用文本解读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普遍性的问题,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较弱。对此笔者做了专项调查,以分析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现状,笔者发现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文本解读的意识不强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不同层次的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实施程度也有所不同,优秀教师能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主旨,进而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能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然而,大部分教师仅仅是把文本解读停留在口头,并没有真正实施,他们更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不符合新课改教学的理念,甚至偏离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弱
在当前的文本解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准确地解读文本,许多教师只注重眼前的教材,忽略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导致教材的解读局限于语言表面,教学内容显得肤浅片面,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课堂教学难以得到提高。
二、文本解读的教学策略
1.重视学生的文本解读体验
文本解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时更细致、更深入,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教小,理解能力差,因此教师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的体验。小学生处在好奇心重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阅读,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阅读的主体,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利用文本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探究,领会文本当中的情感表达,实现对阅读教学效果的强化。
2.立足文本
立足文本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通过对文章的全面解读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小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考方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含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实现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3.在文本解读中要注重文章的关键词和中心句
抓住文本关键词和中心句子是文本解读的重点。中心句是文章主旨最直接的体现,抓住文本的中心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以引导全文的解读。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入手解读文章,注重文章细节的解读,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在文本解读中重视背景知识的激活
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对文章的背景有准确的把握,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受以时间的顺序解读文本,但是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会显得突兀。因此,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引入话题,加入与文本相关的知识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意识,还使学生获得了理解文本所需的信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5.从插图入手解读知识疑点
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插图蕴含着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直观有效地体现文本的背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详细的解读,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my home”一课中的lets talk内容时,课文首先用一句不太重要的祈使句“Open the door,please.”开头,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教材的插图进行解读,我们发现当时妈妈手上拿了很多东西,无法自己开门,因此才首先说出了这句“Open the door,please.”,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插图在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快速正确地理解文本含义,从而真正成为语言使用的主人。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多元化地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才能对教材文本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另外,在文本解读时,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背景,抓住解读阅读文本的切入口,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理出文章思路,归纳文章要点,挖掘文章内涵,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亚君.从同课异构看文本解读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
阅读解读讲读 篇7
一、阅读——教师课堂教学的起点
教师上课之前要提前阅读教材 (课本) 、教参与课标, 查阅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 这是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文本阅读和其他阅读爱好者进行的阅读不同, 他们的职业阅读具有知识性、针对性与时效性等特点, 以文本的理性认知为手段, 以准确领会文本的意义为出发点, 以探寻知识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目的。教师通过教材文本的阅读, 经历了文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过程, 使文本的艺术形式、知识结构、知识意蕴被激活, 从而使知识变长、变宽。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教材文本阅读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元素。知识应当是人的知识, 课本只有与人相遇后才有意义[1]。曾有位学者指出, 教师已有的阅读素养与现行的解读目标差异悬殊和教师急功近利的解读行为是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源。教师的阅读力决定教学效果, 快速提升教师的阅读素养势在必行。
1.熟读文本
熟读教材文本是解读文本的最基本思路。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路人, 所以, 教师要养成熟读文本的习惯, 读出理解, 读出感受, 读出收获, 同时要善于“换位思考”, 细心揣摩学生的认知、需要、障碍和困难, 站在学生的立场阅读与思考文本中的每一个字、句以及课后习题, 把自身的理解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导读过程”。以《沙漠绿洲》为例, 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让学生对比掌握同一地区不同的地方。
2.纵读文本
课本教材分有单元, 各单元之间存在知识联系, 单元课时之间的知识也有联系。所以, 教师在备课时要阅读单元提示, 了解各个单元里毎一课在时间、空间以及逻辑间的关系。教师通过阅读, 高屋建瓴, 统筹各个单元应落实的教学目标, 有所侧重, 有的放矢。《沙漠绿洲》一课所在单元共有5课教学内容, 即平原、山区、沿海 (湖) 、草原、沙漠, 分别介绍生活在不同地形、不同气候环境中人们的生产活动, 其中《干旱的宝地》一课安排了以色列的现代农业, 另一课则讲述波斯湾的石油业。同一地区与气候, 出现不同的生产方式, 让学生饶有兴趣。为了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习, 教师进行纵向阅读有利于自身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突破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充分地挖掘文本中潜在的知识, 将其传授给学生。
3.横读文本
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学习领域, 现在学生拥有的知识量多、知识面广, 教师仅仅阅读教材、教参和课标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不应该把教参或自身的见解强加给学生, 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阅读, 让学生从阅读中寻找答案。此外, 教师还可以推荐其他文本让学生阅读, 找到令学生满意的答案。例如, 为了教好这一课, 教师可以阅读曹祁东的《以色列的现代农业》一文, 以及欧洲各国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等资料, 从中了解到“犹太人”总是与“聪明”一词连在一起。作为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知识, 才能了解学生作为一个读者的阅读知识需求,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 开放性地从多角度选择与文本相关的书籍, 扩大知识面。因此, 教师可以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 打乱原文结构, 按农业生产的规律进行重组, 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解读——教师课堂教学的前奏
教师熟读课文之后,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 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解构和建构, 谋划设计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策略表现为一种艺术, 不仅要考虑本课在教材、单元课文里的地位和作用, 而且要鉴别、筛选教学方法与选用材料, 进行重组整合。哪些属于“知”, 哪些属于“能”;哪些是重难点;何处应略, 何处宜详;何者提前, 何者置后;以及各个环节要采用什么方法与活动形式等要给予周密安排与合理布局, 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科学方案, 取得教学的主动权。同时,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有机地协调、统一, 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 基于阅读教材初级阶段的基础, 文本解读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型类别的划分, 尤其是问题设计的难易度。由于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储备的客观差异, 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考虑课堂意外的发生。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 还要有协同其他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能力。利用身边资源解读文本实际上也是教师自身建构新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一位学者说过:“教师对于教材文本的解读状况, 直接影响其‘育人资源’的开发, 因而也影响着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2]
1.理清课文知识结构, 传承优秀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教学依赖教参, 在文本解读时不折不扣地按照教材顺序展开。这表面上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相悖, 存在主体本位颠倒的情况, 但也有一些优势, 比较适合班级中等水平以下学生的接受能力。让这些学生与教师一起读懂教材,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才能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2.深度解读课程标准, 挖掘知识, 创新设计
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不应是单一地传授文化知识, 而是要帮助学生在读懂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理解课文内容蕴涵的价值。教师在解读文本时, 往往将自身专业和教学风格脱离教材、超越教材, 将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因此, 教师要提高自身对课程的钻研水平,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内涵, 进行心灵的感悟,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让教师的意愿与学生的需要更加默契, 教师要把知识通过情境设置、问题启发、智能转换提供给学生, 呈现课文内容的知识价值。由此可见,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便是其智能的发展。基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节课可以按照农业生产规律进行课程设计, 即纵向:从农作物种植, 到农业生产需要的自然条件, 再到产品销售;横向:从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水”入手, 怎么解决水?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最节水, 还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在水资源极其短缺的情况下, 考虑到经济效益, 我们是种植粮食作物, 还是选择种植反季节低耗水的蔬菜、水果呢?诸多的客观因素使得学生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要像犹太人一样求真好学, 重视科技在自然改造方面的作用, 变劣势为优势, 开辟世界上能在沙漠里发展大棚农业的典范。
文本解读是一个立体的、渐进的过程, 不像传统教学所理解的仅仅是一个平面。教师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组合手段, 仅仅是完成了教学的基本环节, 只有真正地从整体上理解文本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品味出教学设计与思想内容间的有机联系。这一环节要打破原有文本思路, 体现对原有文本的创造性重组, 在选择材料与安排结构方面, 体现符合学生发展思维的要求。因此, 教师必须要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 解读它们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 善于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提取文本中的养分, 拉近和教材之间的距离, 接近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产生共振与共鸣, 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
三、讲读——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话环节
讲读就是讲习诵读的意思。一堂课要通过“讲读”这个环节来完成, 其实就是将教师“闭门造车”得到的教学设计拿到课堂与学生进行对话, 从而检验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
阅读是用“眼”看, 解读是用“心”理解, 而讲读完全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用“口”通过探究、合作等形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现场中, 我们看到的是整体呈现出来的教学, 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教学现场所提供的是整体的、鲜活的、变化的教学。”[3]备课前的教师阅读和备课中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 这一活动是单向的、静态的, 但课堂上的“讲读”环节存在不同水平、不同风格的学生参与, 是显性的、双向的、动态感性的。在教师“讲”与“读”的过程中, 学生是否举手发言、发言是否达到目标要求、教师对发生的意外事件是正面应对还是回避, 这些都是教师课堂教学“讲读”环节涉及的重要问题。伊瑟尔的空白理论指出, 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 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课堂教学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阅读文本时会有知识的“空白”, 这些“空白”需要教师通过“讲”进行填补;在教师“讲”的过程中, 一些学生会进行质问、追问、反问, 这也需要教师给予解释。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依靠求异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 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创造”, 揭示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常规性活动轨迹, 突破“知识路障”, 对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知识, 升华新的教学心理活动。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在教学中, 在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 应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并加强学法指导,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教材文本内容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材料, 更是师生彰显主体性、实现新文化生成的蓝本。要缩小教师与学生文化之间的差距, 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独有的文化展示空间。通过情境教学, 学生“读”材料、“看”图片, 师生及生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 促进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教师在“讲读”中要注重问题的启发, 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 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本阐述自己的见解。
教师课堂教学是一个“文以化之”的过程。教师选择恰当的文本材料, 经过个体的实践文化加工, 可以摆脱依赖课本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灵性。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学生一般性思维发展为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节点。正如教育家刁培萼先生所说:“智慧型教师开展创新教育, 虽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这一基本职能, 但是他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化知为智, 培养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 即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对原有的认识方式加以突破、重组, 形成新的认识方式, 加速对知识的迁移, 并不断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 使他们把知识的学习转化成自身内在的精神力量。”[5]
在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 教师应该是读书人。读书人通过读书、讲书、写书, 才能影响学生, 传播思想。泛读书籍, 扩大知识面;精读教材, 挖掘知识内涵。精读内容, 分析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 反省自己的教学, 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袁舒雯, 邵光华, 魏春梅.教师课堂身份显现的现象学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 2013 (5) .
[2]吴亚萍, 王芳, 等.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彭钢, 蔡守龙.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8
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阅读文本的解读很不到位。在英语阅读的常态课中, 阅读的目的仅仅是借助所读文本来学习语法或词汇, 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浅层含义。多数教师在阅读第一课时采用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 旨在训练学生的略读和寻读能力。这种草率对待阅读材料的教学设计反映出教师缺乏解读阅读文本的意识, 阅读课流于形式, 重复低效地训练学生单一的阅读能力。
2 解读阅读教材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就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 (汤如琴, 2011) 。戴军熔提到教师在备课阶段要从策略培养、信息获取、思维训练、情感渗透等多方面去解读文本体裁、写作意图、文章结构、文章背景、主旨大意、文章语言、阅读策略等, 并由此设计出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体裁丰富, 信息量大,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内外文化的理解, 提高人文素养, 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 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
3 多元解读, 灵活使用教材
多元解读即教师在对文本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 选取最佳角度, 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 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内在价值。一般来说, 我们可以从下面五个维度条分缕析, 确定最佳的教学侧重点。
1) 侧重语言知识, 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有的阅读教材脉络清晰, 学生很容易获取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 但是词汇丰富生动,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侧重于对语言的感知和模仿。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Unit1 Canadaland of the maple tree为例,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表达“大”和“美”的词汇描述加拿大的自然风光, 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模仿价值。教师让学生在读前翻译课文中包含“大”和“美”的句子, 再读课文, 修改句子, 背诵课文原句, 最后用所学词汇写一篇描写家乡自然风光的短文。学生既在语境中理解记忆了大量单词, 又在语境中使用这些词汇, 提高了语用能力。
2) 侧重体裁分析, 建立结构图式
每种体裁的文章都具有相对固定的写作框架和内在逻辑, 教师如能从体裁分析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结构, 梳理文章脉络, 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图式, 快速提取文章主旨。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2 English and its history为例, 这是一篇典型的历史性说明文, 按时间顺序讲述英语语言的发展, 细节繁杂。阅读这种题材的文章需要学生具有按时间线索梳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以此为侧重点, 提供给学生一条时间轴线, 让学生补充相关信息;对于程度较好的班级, 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鼓励学生独立梳理文章脉络, 画出英语发展的思维导图。
3) 侧重阅读技能, 培养阅读习惯
高效的阅读者应具有科学的阅读习惯, 即先整体观察文本特征, 进而推测文章内容和体裁;浏览全篇, 确认或修正猜测, 获取主旨大意;再次阅读, 获取细节信息。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教材, 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价值, 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 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3Mummy’s curse为例, 文章从题目开始就悬疑不断, 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首先从标题入手, 预测文章与木乃伊有关, 而且会发生不祥之事;进而阅读第一段, 验证推测, 并预测文章主旨与探险家发掘金字塔宝藏有关;继续浏览全文, 获取木乃伊诅咒及其科学的解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短短数分钟即可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并获取关键的信息。
4) 侧重写作能力, 提取写作框架和语言
有的阅读教材语言简练, 结构清晰, 如果教师还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 则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整堂课是低效的;如将教学目标定位读写结合, 则能使文本物尽其用。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1 School life in UK为例, 作者由总及分地叙述在英国学习生活的经历, 并总结对这段生活的感受。文章层次分明, 语言简洁, 具有模仿价值。教师先让学生浏览课文, 获取文章结构;阅读全文, 在关键词句下画线并记忆;再次阅读课文, 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并记忆。此时, 学生已经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框架, 做好了语言储备, 合上书就能写出一篇结构清晰, 表达准确的短文。教师准确地解读教材, 使教材彰显了神奇的魅力。
5) 侧重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提升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是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 有助于学生形成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和情感态度, 提升英语课堂的人文性。以2015年徐州市区高中英语评优课阅读材料How could you为例, 文章从宠物狗的视角讲述了其从被主人收养到被无情抛弃直至绝望死去的心路历程, 表达了宠物狗希望得到人类关爱的情感诉求, 渗透了人类要对宠物背负责任的教育, 是一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机会。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 体会宠物狗的感情变化, 将出现数次的问题“How could you”补充完整, 带着不同感情朗读这几个句子;学生再次阅读文章, 找出最能打动他们的句子, 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展开讨论, 如果你是主人会怎么做, 实现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情感渗透, 和文章主旨的升华。
4 结语
科学有效地解读阅读材料是合理高效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和关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每种文本的解读角度并非完全孤立的, 可以相互融合, 但要在保持文章阅读的完整性的前提下, 对某一角度有所侧重。
[2]戴军熔.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基本框架与策略[J].中小小学学英英语语教教学学与与研研究究, , 22001122..
摘要:科学地解读阅读材料是充分高效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和关键。教师要深入地多角度解读阅读材料, 选取最有价值的角度作为侧重点, 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从而建构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材料,解读
参考文献
[1]庄志琳.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材料处理:解读与使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深度解读文本,优化阅读教学 篇9
一、阅读文本解读现状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一线教师对教材的抱怨,如篇章难、词汇量大、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等。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对文本没有进行深度的解读,从而导致以下状况出现:
1.只重语言知识的讲解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讲解,把阅读课上成了词汇教学课,耗费大量时间扫清词汇障碍;或把阅读课上成语法分析课,逐句逐段分析语法,从而压缩了阅读、理解文本的时间,忽略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从而导致在相当一部份阅读课中,学生只了解了文本大意,对文本的内涵没有深入的理解。
2.轻视文本的深层挖掘。
有些教师虽然关注到了文章结构、细节信息及简单的推理分析,但缺乏对文本特点的分析和把握,所以对文本的解读也只停留在对课文表层信息的简单处理上,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二、深度解读文本,优化阅读教学策略
1.挖掘题眼和插图,预测文本内容
文章的标题是课文的眼睛,是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而文章的插图则生动、形象、直观。因此从标题和插图入手,不仅能初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预测文本内容和大致框架,为深入阅读确定正确的方向,为深层次的解读打下基础。
(1)挖题眼
文章的标题是文本内容最精炼的概括,反映了文章主题,所以教师要懂得借题发挥,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问题,帮助学生预测文本,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行文思路,感知文本。以人教版八上Unit 8 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能从标题上做文章,激发学生脑存信息,预测文本内容,学生就会很快投入到阅读环节中。教师可设计如下表格:
(2)挖插图
首先,从文本图片入手。文本插图往往包含了很多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信息,它是对文章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教师应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通过图片描述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和预测文本背景和内容。以七下Unit 5阅读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设计有效问题,正确预测文本背景知识和内容。
通过对图片的描述与追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结合已有知识积极思考。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标题,图文结合,正确预测文本背景和内容。
其次,从文本外的图片入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图片,如泰国大象、泰国国旗、象牙制品等,以及讲述各种世界濒危动物的视频。然后教师向全班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elephants in Thailand?”以此问题让学生预测文本主要内容。通过核心答案,呈现文本的主体信息,为正文的深入阅读确定正确的方向。
2.关注文本结构,分析文本主线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脉络,抓住了文章结构,也就实现了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而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路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课堂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主线教学促进阅读教学的整体化,强调文本、课堂及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以及强调语篇结构和语意的完整性。主线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整体阅读。通过解读文本结构,理清文章框架,挖掘主线,帮助学生理解篇章知识,感悟文本内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篇章类型,借助思维导图、表格、树形等形式勾勒篇章的结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下Unit 5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Reading版块时,教师可设计表格,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线:
这四个核心问题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问题链。理清了文本的框架,挖出了文章主线,学生也就全方位地感知了文本的各个要素,体会到作者的思想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技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把握文本,解读文本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的Reading版块时,由于语篇讲述的是小镇上出现奇怪的噪音而引发人们各自猜测的故事,那么在解读文本时,如果能从整体上处理篇章结构,以“strange happenings”为主线,以“neighbors’thoughts”为线索,那么教师就能够流畅地、游刃有余地展开阅读教学活动了。
3.聚焦文本情感,感悟文本意图。
每篇文学作品的背后,都体现着作者特有的道德关怀与情感诉求。在《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其中的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信息时,要聚焦文本情感,灵活处理各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正面引导学生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文本的道德典范性和教育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更领悟到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在教学人教版八上Unit 10的阅读文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获知文本信息:
1.Worries and problems are normal.
2.Laura’s opinions about worries and problems.
3.The advice that the expert gives to teenagers.
在对文本进行简单的分析后,教师可以抓住Laura对问题的前后两种情感,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态度:
学生从文本语言中推断人物的情感变化,这使得学生的心理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文本情感得到升华。通过对文本情感的剖析,学生懂得如何处理问题,也领悟到了作者的文本写作意图,即“Parents are al⁃ways there to help you.”学生明白了父母亲情的可贵,从而学会了感恩。
4.结合单元主题,把握文本地位
就人教版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在解读阅读文本时还要关注整个单元的所有材料,要充分解读单元语言目标,因为它对整个单元话题起了引领作用,为文本的阅读指明了方向。
三、结束语
解读阅读教学,建构和谐课堂 篇10
一、构建和谐课堂, 体现人文精神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活动, 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过程, 教学中,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 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 让学生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
1. 利用教室的整体环境。
要构建和谐课堂, 首先要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 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报, 举办抄写、贴纸、绘图等活动, 展示学生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 让学生对其中的故事童话产生浓厚的兴趣,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 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 就应该鼓励他们主动阅读, 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便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慢慢来, 老师相信你能读好!”“你是最棒的, 相信自己!”“你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了不起的进步!”“相信你能行!”“你会读好的!”“你读得真甜美!”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应充满课堂。教师的激励能让学生敢于阅读, 敢于发言, 学生没有了紧张、畏惧心理, 自然而然地就把精力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同时, 学生能感受到阅读学习是一件很舒服和愉快的事情, 这就能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 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二、挖掘文本内蕴, 提高阅读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 融入角色, 体会课文的情感, 从而与文章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 专家们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因此, 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 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挖掘文本的内蕴,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认真地读, 充分地读, 用心地读, 用心去感悟。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可以提问:邱少云是怎样牺牲的?在烈火中他为什么能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借助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 从描写邱少云外表的句子和插图想象:烈火熊熊, 浓烟滚滚, 邱少云怒目圆睁, 咬紧牙关, 顽强地坚持着,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 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通过这些, 来体会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做,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了阅读效率,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把握、吃透文本, 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文本, 抓住重点难点, 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三、培养阅读质疑能力, 促进多维思考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 突出语感、质疑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
目前,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占着重要的地位。如教学《草船借箭》, 在学习“知悉对方”时, 有学生质疑:如果鲁肃事先全盘告诉周瑜, 诸葛亮的借箭计划会成功吗?为什么鲁肃不会告诉周瑜呢?针对这个问题, 同学们认真思考之后, 有了不同的答案:鲁肃是个老实忠厚之人;鲁肃想试试诸葛亮的本事;鲁肃两边都不得罪, 告诉了周瑜, 但不全说;鲁肃对周瑜的做法有成见;鲁肃和诸葛亮是最要好的朋友, 他当然不会出卖诸葛亮……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多维思考, 反映出了学生的个性化观点。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借以探求新知, 发展智力, 激发其课堂学习的兴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 父亲为了解救儿子, 夜以继日地挖了38个小时, 这一情节能使学生对父亲产生敬佩之情, 敬佩其坚强、坚持、坚守的精神———不论发生了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但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假如父亲挖了38小时之后, 结果抱到手里的是个没有救活的儿子, 他还了不起吗?假如这位父亲在挖的过程中, 房屋又塌了下来, 自己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 那该如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呢?……各种假设, 各种结局, 学生从生疑、质疑、释疑中感知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 促进了学生的多维思考。
四、重视课外积累, 拓展阅读视野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积累, 还要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 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阅读文章, 推荐读物, 以拓展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因此, 教师应通过教材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激励他们广泛涉猎课外读物, 以达到拓展阅读视野、积累语言知识的目的。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11
一、如何解答驳论文中的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常考的题型之一,在一般的立论文中作者往往在文章开头就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如果在阅读驳论文时受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把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的观点当作是整篇文章的主旨,那么他将无法选出正确的选项。
应对的方法是,我们在看到一篇文章开头处提出一个观点,或者举出一个例子的时候,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作者的观点,他们有可能是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或者反例。在驳论文中,作者会在第一段的后半部分或第二段用but, however, although, though, in fact等表示转折的词或表示让步的句型引出自己的观点,即文章的主旨。
[例1](2013广东) Some people think that success is only for those with talent or those who grow up in the right family, and others believe that success mostly comes down to luck. Im not going to say luck, talent, and circumstances dont come into play because they do. Some people are born into the right family while others are born with great intelligence, and thats just the reality of how life is.
However, to succeed in life, one first needs to set a goal and then gradually make it more practical. And, in addition to that, in order to get really good at something, one needs to spend at least 10,000 hours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To become great at certain things, itll require even more time, time that most people wont put in.
...
35. What is the main theme of the passage?
A. Having a goal is vital to success.
B. Being good is different from being great.
C. One cannot succeed without time and practice.
D. Luck, talent and family help to achieve success.
解析:本题是问文章的主题思想。由第二段开头的However可知,第一段的观点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而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本文的中心论题在第二段,且重点落在And in addition to that, ...one needs to spend at least 10,000 hours studying and practicing,其后的内容都是说明在确定目标后,要成功,就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和实践。换句话说,就是不花时间和实践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故选C。
[例2](2010浙江) The term “multitasking” originally referred to peoples ability to carry out several tasks one time. For many people, multitasking has become a way of life and even a key to success. In fact, some excellent mental aerobic exercises (大量训练) involve engaging the brain in two or more challenging activities at a time. Although checking email while taking on a phone and reading the newspaper may be second nature for some people, many times multitasking can make us less productive, rather than more. But studies show that too much multitasking can lead to increased anxiety and memory loss.
…
52.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endprint
A. Multitasking has become a way of life.
B. Multitasking often leads to efficiency decline.
C. Multitasking describes need to be improved.
D. Multitasking enables people to remember things better.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这是一篇驳论,文章对之前的理论进行了驳斥。根据句子Although checking email while taking on a phone and reading the newspaper may be second nature for some people, many times multitasking can make us less productive, rather than more,可知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此句的主句部分,即many times multitasking can make us less productive, rather than more(许多时候多任务处理会使我们工作效率较低),故选B。
二、如何解答驳论文中的词义猜测题或指代题
在解答驳论文中的词义猜测题或代词指代题时,我们同样可以利用驳论文特有的文章结构进行解答。应对方法就是,充分理解驳论文中作者先提出一个前人的观点,再接着利用例子、后人观点等对这个观点进行反驳,从而提出自己观点的这一特点,从而认真解读作者在文中先后列出的两个观点的关系。
[例3](2012广二模) Many psychologis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elieved that humans use only 10 percent of their brains, and even the great Albert Einstein once wrote that most people use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grey matter between their ears. Its a theory that has often been put forward in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magazines, advertisements and books over the past century.
But nearly all scientists now agree the 10 percent theory is completely unfounded. In fact, they question how this figure was ever arrived a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what areas of the brain are supposed to be unneeded. The theory supposes that if 90 percent of the brain were removed, a person would still be able to function normally, while in reality it is known that damage to even a small area of the brain can result in extremely serious physical injury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that many areas of the brain are used at the same time for some complex activities or thought processes.
...
42. The underlined word “unfounded” is close in meaning to _________.
A. undiscovered B. unproven C. unknown D. unnecessary
解析:作者在文章第一段文章开头提出了许多心理学家甚至爱因斯坦也认同的观点:我们人类在日常活动中只使用了大脑中的10%或一小部分。但从第二段but将话锋一转,点明文章主题,“现在差不多所有科学家都认为10%的理论是完全_______的”;第二句In fact, they question how this figure was ever arrived a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what areas of the brain are supposed to be unneeded(事实上,他们质疑10%这个数字最早是如何得出来的,大脑的哪些部分被认为是不需要的)以及随后几句,都表明对这个理论提出了质疑,可见现在的科学家认为它是“未经证实的”,故选B。
[例4](2014湖北)For most city people, the elevator is an unremarkable machine that inspires none of the enthusiasm or interest that Americans afford trains, jets, and even bicycles. Dr. Christopher Wilk is a member of a small group of elevator experts who consider this a misunderstanding. Without the elevator, they point out, there could be no downtown skyscrapers or tall buildings, and city life as we know it would be impossible. In that sense, they argue, the elevators role in American history has been no less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cars. In fact, according to Wilk, the car and the elevator have been locked in a “secret war” for over a century, with cars making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spread horizontally (水平地), and elevators pushing them toward life in close groups of towering vertical (垂直的) columns.endprint
...
67.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is” in Paragraph 1 refer to?
A. The general view of elevators.
B. The particular interests of experts.
C. The desire for a remarkable machine.
D. The enthusiasm for transport vehicles.
解析:作者在文章第一句提出了大部分人认为电梯是不起眼的机器的看法,紧接着第二句描写了Dr. Christopher Wilk对之前观点的反驳,认为这是对电梯的误解,所以此处this指代前面大家对电梯的普遍观点,故选A。
三、如何解答驳论文中的写作意图题
在解答驳论文的写作意图题时,只要我们能肯定的判断所阅读文章是一篇驳论文,那么文章的写作意图是非常清晰明了的。应对方法是,驳论文的写作意图往往就是反驳某种观点或者提出一个新的观点。
[例5](文章节选略,请见[例3])
45.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present two sides of brain theory.
B. To criticize the 10 percent theory.
C. To explain how brain works.
D. To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brain research.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这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对之前的理论进行了驳斥。由第二段首句(but...) 及其后内容,是质疑批评10%理论的,对比四个选项,只有选项B正确。
[例6] Many of us mistakenly believe that its wrong to think we have any good qualities. We may spend a lot of time blaming ourselves for our negative qualities, thinking that self criticism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our performance. However, a constant focus on our supposed shortcomings can stop our efforts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people. How can we believe that others could like us if we believe our inner being is flawed?
If someone seems to dislike you, the reason for that dislike might have little or nothing to do with you. The person who doesnt like you might be fearful, or shallow or busy or shy. Perhaps you and that person are simply a mismatch for each other at this particular time.
...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tell 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friends.
A. admitting your shortcomings B. self criticism
C. modesty D. confidence
解析:通过阅读全文可知,这是一篇驳论,文章通过反驳人们错误的理论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根据第一段However, a constant focus on our supposed shortcomings can stop our efforts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people可知,要有自信才能广交朋友。故选D。
总之,当我们在完成驳论文的阅读理解过程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体会作者的意图,确定文章中心思想,不要主观臆断。
(作者单位: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 篇12
一、质疑问难, 迁移阅读方法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在解读文题时, 教师可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围绕文题提出疑问, 并帮助学生梳理、筛选几个有关处理文本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让学生的思维触角延伸到文本的每一个角落, 进而掌握文本传达的信息, 最终学会解读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 不同的文体, 阅读思路和方法是不同的。当学生初步接触到某一类文体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体的特点进行质疑, 并迅速与文本展开对话, 形成此类文体阅读方法的迁移, 如:叙事性的文本可结合记叙文的要素提问。如教学《负荆请罪》时, 针对文题提问:谁请罪?向谁请罪?为什么请罪?怎样请罪?结果怎样?从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阅读。如是说明类文本, 就要立足于说明要素来提问。比如《麋鹿》一文可以这样发问:谁见过麋鹿?它的外形特点怎样?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作者介绍了它的哪些方面?围绕以上问题, 通过初读,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如是说理性的文章, 可就议论文的结构发问。譬如《学会合作》一文的标题会生发这样一系列的思考: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才能合作?“学会合作”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正是这篇演讲稿所要涉及的内容, 自然会促使学生认真探究课文, 求得深入悟解事理。
二、紧扣题眼, 巧设教学主线
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题中有眼。题眼便是题目中的关键词, 是全文的统帅, 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教学中, 从题眼切入阅读, 可以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旨, “牵一发而动全身”, 做到巧设教学主线, 明晰教学思路, 突出教学重点。如此指导学生借题求文, 不仅在指导读书方法, 更是在引领学生体悟文学艺术。
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 可紧扣“打”字设计如下教学主线:为什么打?怎么打?打的结果怎样?课题中的“打”在文中用了什么字?为什么用“打”而不用“扫”?这样设计, 让学生在理解文体的基础上, 更加深入地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体会林冲的谦虚、忍让。《狼牙山五壮士》可以抓“壮”来体会英雄的壮言、壮行、壮志、壮举和英勇悲壮。这样学生在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过程中, 学会解读文本, 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三、个性朗读, 多元感悟文本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不同的鲜活生命个体, 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历和情感感知文本的。同一个文章的标题, 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理解水平、所站角度不同, 会对文章标题所包含的语言信息有不同感悟, 其朗读的节奏、重音、情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文题时, 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 有意而巧妙地引导、点悟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产生有个性、有价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揭题释题教学片断:
师: (出示《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谁来读好课题, 读出你的理解, 读出你的个性。
生1:读课题 (重读“信念”) 。
师:听出来了, “信念”一词你读得特别坚定。能说说信念的意思吗?课文中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师:谁再来读读课题。
生2:读课题 (重读“打不垮”) 。
师:“打不垮”三个字你读得真有力, 读出了谈迁的坚强。
师:谁还能读好课题?
生3:读课题 (重读“厄运”) 。
师:你强调了“厄运”, 你知道什么叫厄运?文中谈迁的厄运是什么?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 教师充分信任学生, 把读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信学生能读懂文题,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通过个性化的朗读, 把文本标题演绎得丰富多彩, 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场所。
四、补充题意, 凸显文本主旨
文章的题目常是精妙之作, 是文本的高度浓缩, 如何使题目成为凸显文本的主旨, 连通文意的入口, 为学生深入文引路铺桥, 应该是解题释题的重要创意目标。针对题目的这种浓缩性, 我们可从题目的内涵感知入手, 并结合文本内容对文题进行扩充, 可通过增补一些修饰成分, 增拟一个副标题, 增加一个标点等方法, 揭示题目的丰富内涵, 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 揭示课题后, 教师板书“的安塞腰鼓”,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文本, 并用文中词语修饰, 从而概括出“亢奋”“豪迈”“震撼”“火烈”“粗犷”“惊心动魄”等词语。这样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文本的内容, 还训练了揣摩、品味关键词语的能力。在《生命%生命》一课解题时,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给课题加标点。学生有的加逗号———《生命, 生命》, 表现了人生苦短, 对生命脆弱的无奈;有的加感叹号———《生命!生命!》, 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热情礼赞了生命的顽强、勇敢和快乐;有的加省略号———《生命……生命……》, 表现有意义的生命价值是永恒的。小小的标点在解读文题中发挥出异乎寻常的作用, 让学生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并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 获得情感体验。
五、层层剥笋, 步步深入文意
由于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必然拥有巨大的信息量, 需要层层透析,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方可解得全意, 识得“庐山真面目”, 这正如“剥笋”。层层剥笋就是教者紧扣文题, 从一点切入, 然后逐层展开, 层层递进, 直至最后揭示文本主旨。这样层层剥笋容易激起教学高潮;这样扣词析句, 能有效落实字词训练, 学生兴趣盎然, 思维火花不时闪现。
如导读《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 教师可针对课题蕴含了较多知识点这一特点, 采用层层深入的剥笋术。教师由超短获奖小说《网》谈起, 板书“网”, 引导大家说出所知道的网:“电网”、“蜘蛛网”、“丝网”、“互联网” (板书) ……再让学生说出新鲜的网———“国际互联网” (板书) ;最后引向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板书) , 然后发问:什么叫奇妙, 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引导学生深入学文。于是在黑板上次第展示的板书轨迹是“网———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四个知识点形成了教师解题的巧妙的艺术构思, 由点成线, 由线成面, 层层递进, 熔解题释疑与引领文意于一炉, 浑然天成, 不留斧凿, 有巧夺天工之妙。
六、图文并茂, 直观感知文本
课文插图是配合文字的理解而添加的图片, 许多插图新颖独特, 富有童趣, 不仅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形象性, 对解读课文内涵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合理利用插图, 理解题意, 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文中插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只要教师深入解读, 精心设计, 就已“成功了一半”。
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 可先出示课文插图, 让学生观察, 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什么地方?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图画很简单, 也很形象, 学生带着兴趣, 揣着疑问走进课文, 寻找答案。又如, 在板书《画家与牧童》课题时, 教师将“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 “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 让学生观察课题, 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观察发现:老师写课题和平时不一样, 为什么要把“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 “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呢?教师顺势引导阅读课文, 在文中找答案。
七、背景拓展, 引发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 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由于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 因而制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在预习时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 在解题时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故事、儿歌、谜语、传说等背景介绍, 不仅可以丰富与课题有关的信息量, 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进文本的理解。如写历史伟人的课文, 引一件相关的轶事;记名胜古迹的课文, 说一段优美的传说;读名著的选文, 讲一段相关的故事等, 都会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导入:先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爱因斯坦其人, 从而了解科学巨人的生平事迹。然后出示课题, 引导学生质疑———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另一位是12岁的小姑娘, 这一“大”一“小”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急于得到答案的学生很快便沉浸到课文阅读中。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 可先简介“林冲误入白虎堂”的故事, 既营造阅读古典小说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交代故事的起因, 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解读文题的方法多样, 不一而足, 真谛在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用好文题这把金钥匙。只有在课题与课文之间画直线, 才能缩短课题到课文的距离, 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这才是智慧的教学, 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宗海.上好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阅读理解策略解读】推荐阅读:
语文阅读中理解策略12-09
阅读理解的应试策略07-21
英语阅读理解高分策略12-09
成人高考解读英语阅读理解的一些小技巧11-24
阅读理解09-18
理解阅读12-07
听力理解策略06-07
阅读理解监控06-11
阅读理解能力06-15
阅读理解练习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