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白术汤

2024-07-08

茵陈白术汤(通用5篇)

茵陈白术汤 篇1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率为7.18%;中国目前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1];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抗炎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等对症治疗,而对于已进展至肝硬化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只能延缓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并不能改变终末期肝硬化的最终结局。故抗病毒治疗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具有病程长、抗病毒治疗应答差、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多、耐药风险高的特点;而中医药在此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中医认为本病属“胁痛”、“黄疸”、“积证”、“积聚”等范畴,其病理因素为“湿”、“疫”、“毒”、“虚”,依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运用茵陈白术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观察病例42例,所有病例均来自于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部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茵陈白术汤联合阿德福韦酯)22例和对照组(阿德福韦酯)20例,所有患者在中医证型上均符合湿热内蕴证。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7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1岁,平均(38.45±2.12)岁;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2岁,平均(38.40±2.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010年)[3]。(2)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及《中医内科学》(2006年版)制定[4]。

1.3 排除标准

(1)谷丙转氨酶水平持续正常或轻微升高的患者不予以抗病毒治疗,除非患者有明显的肝纤维化进展或肝硬化;(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肝硬化失代偿、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甲状腺疾病、抑郁症、精神病患者,严重心脏疾病、癌症及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均给予一般保肝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茵陈白术汤,基础方药如下:茵陈15 g、郁金15 g、丹参30 g、夏枯草15 g、蒲公英25 g、板蓝根20 g、白术25 g、山药20 g、山楂15 g、茯苓20 g、枳壳25 g、木香15 g。湿热偏盛者加栀子、虎杖;肝郁甚者,加郁金、香附、川楝子;脾虚明显者,加党参、白术、苍术。冷水泡诸药,水高出药物两横指,武火加热到开后文火熬15 min后去200 m L,然后同法熬第2次取200 m L,然后同法熬第3次取200 m L;3次熬药混匀后分5次于餐前半小时服用,120 m L/次,3次/d,2剂服3 d,共服8周;同时服用阿德福韦酯片,服用方法:1次/d,1片/次。对照组仅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口服,服法同治疗组。

1.5 观察指标

(1)安全性观测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2)理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血清乙肝病毒指标:Hbe Ag阴转率及HBV-DNA载量变化。于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3)相关的症状积分及体征变化(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湿热内蕴证症状分级量化表有关内容评分)包括脘腹胀闷、胁肋隐痛、口干不欲饮、尿黄。

1.6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疗效判定标准制订:(1)显效: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或回缩,无压痛及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定量数值小于103拷贝/m L;血清学应答无要求。(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压痛及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异常值下降50%以上,较前相比较HBV-DNA定量数值明显降低,介于103~105拷贝/m L之间;血清学应答无要求。(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中医证候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可见两组症状均有改善,而治疗组疗效明显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乙肝两对半检查、HBV-DNA定量检测对比

(1)两组治疗前后乙肝两对半检查对比结果示:治疗组治疗后有2例HBe Ag转阴;对照组治疗后无变化;(2)两组治疗前后HBV-DNA定量数据对比结果示:治疗后治疗组HBV-DNA定量数据<103拷贝/m L有8例,降低率为36.3%;而治疗后对照组有3例,降低率为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安全性观测指标

两组治疗后,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脉搏、体温)未见明显变化,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见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超过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在15年内发展为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近1/4可在5年内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而一旦进展至此阶段,5年生存率仅为14%;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细胞癌,最终危及生命。故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上,抗病毒治疗为关键。但由于患者个体化差异大造成抗病毒治疗应答差、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多、耐药风险高等因素导致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对于此种情况,目前国际及国内的观点认为应在治疗早期评估病毒学应答,应答不佳者及早联合用药,若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耐药,应该换药并联合用药;但由于经济或其他的原因,此法实施较为困难。

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这一病理生理改变,具体的作用靶点何在,目前尚不明晰[6]。有学者提出,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来清除HBV[7]。笔者认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上,在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可在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以及减少抗病毒药物副作用、降低耐药率等诸多环节发挥较好的作用。

中医多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归属“黄疸”、“胁痛”、“肝着”等病的范畴,对其病因病机,国内学者认识不一,但归纳起来不外“湿”、“疫”、“毒”、“虚”四个方面,湿、热、疫、毒之邪内侵,并由外感、情志、饮食、劳倦诱发而发为本病[8];本病病位在肝,可涉及脾、肾、胃、三焦等脏腑;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初期多为肝胆湿热、疫毒蕴结;中期多为肝郁脾虚,湿阻阳遏;末期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阴损及阳,乃至脾肾阳虚,而湿热邪气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中[9]。茵陈白术汤由茵陈、郁金、丹参、夏枯草、蒲公英、板蓝根、白术、山药、山楂、茯苓、枳壳、木香等药物组成,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李培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制方。李培教授依据内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及《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自理”所言,运用白术、山药、茯苓健脾运脾,既扶正气以固本,又防止配伍的寒、燥及虫类药伤及脾胃;在“养正”基础上,运用茵陈、郁金、夏枯草、蒲公英及板蓝根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枳壳、木香行气;丹参、山楂等药活血通络;山药益肾以涵木;全方共奏养正、解毒、活血之效。

茵陈白术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综合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在HBV-DNA定量比较上,较单用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亦有显著降低;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具有较好地抑制HBV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及改善临床症状德作用,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及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庄焱,谢青.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新观点[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8):567-570.

[2]陈灏珠,林果.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3-388.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2):81.

[4]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中医杂志,1992,33(5):39-40.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143-151.

[6]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学组,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年1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3):164-168.

[7]王常松,周嘉鹤,吴银盘,等.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总体策略看中医治疗优势与存在的问题[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4):636.

[8]李东发,毛德文,王林.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报,2012,14(3):260-262.

[9]王凤云,唐旭东,刘燕玲,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及分布差异[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7):716-720.

茵陈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篇2

关键词:茵陈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茵陈汤又名茵陈蒿汤, 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 由茵陈、山栀、大黄组成, 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是治疗湿热内蕴所致黄疸症的一个名方。茵陈汤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蒽醌类、有机酸、萜苷类、鞣质类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具有保肝利胆, 调脂降压、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 镇痛消炎、抗菌、抗病毒及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近年来茵陈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

母婴ABO血型不合是指由于孕妇与胎儿间血型不合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 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死胎, 造成新生儿黄疸、核黄疸甚至死亡。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中药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 大多数均以茵陈蒿汤为主方, 配以活血化瘀药随症加减, 以清热化湿, 活血化瘀安胎为大法均获得很好的疗效[1]。赵学平[2]应用茵陈汤 (茵陈、制大黄、黄芩、甘草) 加减方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43例, 孕期根据情况配合补充维生素和吸氧等, 结果抗体效价≥1:128的43例治疗后抗体效价均≤1:64, 效果明显, 且治疗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孙舸[3]研究分析了茵陈汤治疗ABO母儿溶血症临床效果, 结果表明服用茵陈汤的观察组治愈率为85.00%, 显著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52.63%, 明确茵陈汤对于治疗ABO母儿溶血症具有显著疗效,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治愈率, 疗效较为稳定。

2 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是一种特发于妊娠中晚期的疾病, 可导致早产、胎儿胎窘、甚至死胎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以茵陈汤为基本方的清热利湿中药被广泛应用于ICP的临床治疗中, 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张新等[4]以加味茵陈汤对治疗组3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治疗, 同时设立对照组29例, 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表明用该中药治疗ICP, 有助于缓解瘙痒, 降低肝胆酸, 恢复正常的肝功能, 从而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治疗未达痊愈及复发患者, 重复使用此方剂, 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华玲玲[5]采用加味茵陈汤结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该方重用茵陈为君药, 苦泄下降, 清热利湿, 臣以栀子清三焦火热, 佐以大黄泄热逐瘀, 此外合用白术、黄芩、熟地、当归等, 促进胆酸排出, 减少肝损害, 缓解瘙痒和胎儿缺氧状况。结果表明加味茵陈汤结合西药治疗ICP, 血ALT、TBA、CG明显下降 (P<0.05) , 瘙痒、黄疸明显减轻, 而单独西药组下降慢。

3 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是新生儿期常见病。药理研究表明茵陈能加速胆汁排泄, 改善胆汁淤结, 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 也能增加胆汁中的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 是中医治疗多种病因导致黄疸的有效药物[6]。杨芙蓉[7]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为孕母感受湿邪郁而化热, 湿热熏蒸传入胎儿, 或胎儿出生后外邪入侵, 湿热蕴结, 肝失疏泄, 胆汁不循常道溢入肌肤所致, 治疗宜采用清热利湿退黄法, 故给予加味茵陈汤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加味茵陈汤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 (91.2%) 明显高于对照组 (73.5%) ,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 (P<0.05) 且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 (P<0.05) 。李小娟等[8]经过中药茵陈退黄方剂促进新生儿黄疸消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的研究后, 发现中药茵陈退黄汤可有效促进正常新生儿黄疸的消退, 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4 治疗肝炎

肝炎是一种高发性传播疾病, 其病机为脾胃损伤引起湿热内生, 困脾伤肝, 肝胆脾胃不和损伤正气, 导致肝炎发生。茵陈能够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坏死, 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脏微循环, 抑制葡萄糖醛酸酶活性,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9], 临床上广泛用于肝炎等肝脏疾病治疗中。黎志良等[10]探讨了中药茵陈汤治疗115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 重度的临床疗效, 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础治疗基本相同, 治疗组加服茵陈汤。结果显示在第1周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 (Tbil)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提示CHB重度应用中药治疗组退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刘士林等[11]探讨了茵陈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认为茵陈汤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能, 提高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抑制病毒复制, 缓解症状, 改善肝功能, 尤其对血清中的Hbe Ag、HBV-DNA转阴率各达到50%, 且茵陈汤给药方便、价格便宜、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5 治疗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或运转异常而引发的一种病症, 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含有6, 7-2甲基香豆素、茵陈酮、叶酸绿原酸、咖啡酸等物质, 有较强的降血脂、降血压及扩冠作用[12]。杨天冲[13]将高脂血症的病机概括为痰热血瘀, 治疗中以清热、祛湿、化痰、活血祛瘀为主, 故选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269例, 患者治疗前及服药两个疗程后, 抽血化验总胆固醇 (TC) 、单纯甘油三酯 (TG) , 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89%, 效果明显。祁万彬[14]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疗效, 将128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控制血糖等常规对症治疗, 治疗组另口服茵陈蒿汤加味, 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 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2.3% (治疗组) 和85.7% (对照组) , 治疗组的TC和TG均低于对照组, 结果表明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6 防治妊高症

妊高症多发于妊娠20周后, 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目前有假说认为免疫因素是妊高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茵陈汤中黄芩和甘草均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而茵陈、黄芩均有降压、利尿的作用, 为茵陈汤用于妊高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药理学跟据[15]。临床研究显示, 运用中药茵陈汤可推迟妊高症的发生, 并能减轻妊高症的程度[16]。陈瑞玲等[15]研究了茵陈汤是否具有预防及治疗妊高症的作用。对孕20~34周的孕妇进行妊高症预测, 选取200例预测阳性者及100例轻度者, 分别平均分为两组, 一组每天服茵陈汤, 另一组无服茵陈汤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妊高症预测阳性者, 服药组发生妊高症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服药组发生妊高症的平均孕周大于对照组。轻度妊高者, 服药组中重度妊高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服药组发生重度妊高症的平均孕周大于对照组, 充分说明茵陈汤具有一定防治妊高症的作用。

7 其他

近年来文献陆续报道了茵陈汤及其加减方在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治疗脂肪肝、治疗Ⅱ型糖尿病、治疗痤疮、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此外茵陈汤在抗肿瘤的药理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8 小结

茵陈白术汤 篇3

关键词:茵陈蒿汤,急性黄疸型肝炎,甘利欣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性肝脏疾病, 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或冬末春初等季节交替时期, 具有患病率高、流行广的特点, 主要由病毒所导致, 急性病毒性肝炎容易引起黄疸, 且多为甲型及乙型肝炎, 因为这两种类型肝炎病毒具有较高的嗜肝性[1,2]。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食欲消退、容易疲劳等, 且肝区肿大[3,4]。临床上对该病并没有疗效确切的药物, 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因此笔者使用茵陈蒿汤对部分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 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 血清胆红素>0.8 mg/dl, 均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容易疲乏等症状, 肝区肿痛, 可出现压痛以及叩击痛, 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 可伴有轻度的脾肿大, 中医辨证均为热重于湿、湿热蕴结型;排除机体营养极度不良患者, 心脑肾等其他主要器官及系统伴发严重疾病或功能障碍患者等, 以及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7例。观察组男38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36.82±8.92) 岁。对照组男36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 (37.14±9.15)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充分的了解实验内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观察组使用茵陈蒿汤进行治疗, 组方:茵陈、丹参、板蓝根、栀子、大黄、黄柏、黄芩等, 每日水煎400 ml取汁, 分为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口服甘利欣胶囊, 100 mg/次, 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药物14 d为一疗程, 服药两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在用药期间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立刻中止实验, 并予以相应的处理, 对疗程超过1/2患者可计入临床疗效统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以及肝功能检测结果 (包括AST、ALT、TBIL)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显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 各项临床指征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且在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有所缓解、减轻, 肝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5]。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肝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和表2。

例 (%)

U/L

3 讨论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以病毒性肝炎继发引起肝损伤为主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疾病,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肝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摄取、排泄胆红素能力下降, 而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进而出现急性黄疸[6]。临床上主要体现为十分容易疲劳、食欲快速减退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肝区肿大压痛、叩击痛, 且可伴随脾肿大, 病程发展较快, 对患者肝脏损伤较大。目前西医临床上尚无标准治疗方式与疗效确切药物, 多使用维生素C大剂量静脉给药, 以及维生素K、B族等机体必须维生素族物质, 同时补充所需的能量与营养, 以促进肝脏代谢功能, 加强向体外排泄毒素, 形成治疗效果, 但这种治疗受患者本身体质所影响而并不稳定, 因此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并不理想[7]。

在祖国医学理论中, 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由于脾胃失常而导致湿阻中焦、肝胆疏泄受阻, 胆汁不能循其正常通道运行而渗入血液, 进而影响肌肤、眼睛或进入膀胱, 其临床体现则成为黄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黄、纳呆、腹胀而厌食油腻, 脉弦滑且有力, 苔黄厚且腻而多, 临床治疗以祛湿清热、解毒退黄为主[8]。

茵陈蒿汤是中医中较为经典的治疗黄疸方剂, 其治疗效果较为明确且肯定, 主要成分为茵陈、黄芩、丹参、栀子、泽泻、大黄、黄柏、郁金、虎杖、赤芍、白花蛇舌草、赤芍等[9], 可根据患者病证进行适当加减应用, 其中栀子能够对肝细胞的炎症性病变进行抑制、促进肝内的微循环建立以及肝细胞修复, 具有利胆退黄功效;郁金则可以促进胆固醇溶解, 收缩胆囊并增加胆汁的分泌, 同样可以达到利胆退黄功效;丹参则可以促进微循环, 增强肝脏内的血流量, 使门脉压力得到缓冲, 活血祛瘀, 同时对受损组织进行修复以促进其再生[10];大黄则具有将肠胃郁热荡涤导泻, 从大便泻出的作用, 使体内积聚的胆红素得以加快排除。该方剂水煎后能够促使胆酸与胆红素加强分泌、排泄[11], 保护肝脏功能, 且使红细胞聚集降低而缓解肝脏的微循环状态, 扩张并疏通胆管, 帮助受损的肝细胞尽快修复;同时对血中胆红素分泌的抑制可以保护肝胆功能, 亦包括活血化瘀、提高免疫能力、抗炎利胆等多方面综合能力[12]。

茵陈白术汤 篇4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70例均为安定区妇幼保健站皮肤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确诊为鹅掌风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 男性10例, 女性25例;年龄26岁~70岁, 其中:角质松解症 (手掌和指腹脱皮) 10例, 手掌增厚、皲裂疼痛25例;单只手发病17例;双手发病18例;对照组35例, 男性12例, 女性23例;年龄24岁~75岁, 其中:角质松解症 (手掌和指腹脱皮) 11例, 手掌增厚、皲裂疼痛24例;单只手发病16例;双手发病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 , 具有可比性。

1.1.1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012版) 的标准, 即:鹅掌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1.2 诊断依据:

手掌局部有境界明显的红斑脱屑, 皮肤干裂, 甚或整个手掌皮肤肥厚、粗糙、皲裂和脱屑, 自觉瘙痒或瘙痒不明显。多始于一侧手指尖或鱼际部。常继发于脚湿气。真菌培养或镜检多为阳性, 常以表皮癣菌属及毛癣菌属为致病菌。

1.1.3 证候分类:

风湿蕴肤:手掌或指间水疱如晶, 涸干脱屑, 境界明显, 渐次扩大。或指间潮红, 湿烂。舌红, 苔白或腻, 脉滑。

血虚风燥:手掌皮肤肥厚粗糙、干燥和龟裂。或水疱不显, 干涸落屑。舌淡红, 苔薄, 脉细。

1.1.4 疗效评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皮肤恢复正常。复查真菌连续二次阴性。好转:症状明显减轻, 皮损消退在50%以上。复查真菌阴性或阳性。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

1.1.5 排除条件:

(1) 合并有手部急性湿疹。 (2) 治疗前2个月内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3) 哺乳期妇女、精神病、过敏体质及多种药物过敏者。 (4) 不配合各项检查和按要求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1.1.1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苦参茵陈乌梅汤。苦参茵陈乌梅汤的药物组成:苦参60 g, 茵陈60~80 g, 乌梅30~60 g, 血竭30 g, 苏木30 g, 苍术30 g, 侧柏叶30~60 g, 硫磺15 g, 雄黄10~20 g, 硼砂10克, 川乌15~30 g, 草乌15~30 g, 透骨草30 g。加减法:脱屑严重加当归30 g, 百部30 g。水泡、糜烂多加枯矾20~30 g, 葛根30 g, 痒甚加白藓皮30 g皲裂严重加紫草15克。中药:先将上述基本方中的药物在2 000 ml左右的水中浸泡20分钟, 然后文火煮30 min, 取汁1 500 ml, 同法煮第二遍, 再取汁1 000 ml, 两次煎汁合用, 加食醋200 ml, 乘热泡患处约30 min左右, 每日1~2次, 每付药汁可用4次。

浸泡后在患处擦克霉唑软膏及尿素软膏等量的混合药膏, 每日3次。严重病例可并用自拟方煎汁口服, 方药:生地15~20 g, 熟地15 g, 当归15g, 山药15 g, 山芋肉15 g, 桃仁12 g, 红花12 g, 麦冬15 g, 白芍15 g, 党参15 g, 枸杞子15 g, 连翅15 g, 地龙15 g, 竹叶10 g, 木通10 g, 黄连10 g。活血润肤, 补肾养阴, 清心胃热毒。

1.1.2对照组:本法西药外涂, 尿素软膏只用于血虚风燥型鹅掌风即鳞屑角化型手癣, 禁用于风湿蕴肤型鹅掌风即汗疱型和指间型湿烂皮损的手癣。本法中药浸泡可用于各种类型手足癣。治疗期间禁接触碱性物品。10天一疗程, 观察2—6疗程。

6~12个月统计再次复发人数。患者接受其他治疗、间断或中途停止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疗效数值比较表, 采用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 即:假设1:观察组与对照组用两种方法治疗后无差别, 记为H0;假设2:观察组与对照组用两种方法治疗后有差别, 记为H1

α=0.05应用 (行乘列) 表资料χ2检验, 公式, χ2=

υ= (行数-1) (列数-1) , 计算, 查χ2界值表, 得P<0.05按α=0.05水准, 拒绝H0接受H1, 故可认为两组有显著差异, 说明观察组中运用中药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2 结果

例 (%)

两组血、尿、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 典型病例

李××, 女, 58岁, 定西市安定区宁远乡人, 2010年5月8日初诊, 患鹅掌风病12年余, 经多方治疗无效, 反复发作, 劳动受限。检查见双手指腹干燥、脱屑、手掌粗糙、肥厚、皮纹宽深、皲裂出血、失去正常的光泽和弹性, 瘙痒、疼痛。真菌直接镜检阳性, 治疗以上述基本方加当归30 g, 白藓皮30 g、紫草15克。六剂水煎后加醋, 浸泡患处, 并在患处涂擦克霉唑软膏及尿素软膏等量的混合药膏, 每日3次。禁止接触碱性物品。5月28日复诊, 诸症大减, 手指无脱屑, 皮色鲜红而光亮, 手掌皲裂消失, 纹理细小, 粗糙和肥厚均减轻, 疼痛消失, 皮损处皮肤多数变得光滑而有弹性, 色潮红, 偶有轻微瘙痒。遂按上法再取外洗中药6剂, 嘱其继续坚持治疗。6月17日复诊, 除皮损处有散在而较轻的肥厚粗糙外, 其余症状全部消失, 再用药十剂后告愈, 1年后随访未复发。

4 体会

鹅掌风在明《外科正宗·鹅掌风》有详细在记载, 曰:“鹅掌风由足阳明胃经火热血燥, 外受寒凉所凝, 致皮枯槁……, 初起紫斑白点, 久则皮肤枯厚, 皲裂不已。”究其病因病机, 多由外感湿热之毒, 蕴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 毒邪相染而成;病久则气血不能营养皮肤, 以致皮厚燥裂, 形如鹅掌。此病属西医手癣的范畴[3], 认为是真菌感染所致, 尤其是红色癣菌等为其主要的病原菌, 具有传染性。由于手掌部汗腺较丰富, 出汗较多, 汗液内含有的尿素分解产生氨, p H呈硷性反应;角质层中的角蛋白为癣菌寄生的营养物质, 这些都有利于癣菌的生长繁殖[4]。所以用苦参、茵陈杀虫止痒, 除湿热 (现代医学研究茵陈能抑制真菌生长) [2], 乌梅, 酸、涩, 有杀虫、软坚、蚀肉的作用, 即能使组织变软易于清除, 还能造成酸性环境使真菌不能生长繁殖, 血竭纯散瘀和血、止血止痛和生肌敛疮, 具有对堇色毛廯菌、石膏样毛廯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四药合用达到杀虫软坚、除湿去屑、散瘀生肌之功, 共为君药;苍术 (枯矾、葛根) 祛风收湿止痒, 苏木 (当归、紫草、百部) 活血润肤, 祛风除皮, 侧柏叶 (白藓皮) 清热杀虫、散风止痒共为臣药;雄黄, 燥湿杀虫、止痒、去恶肉, 硫磺, 酸、温有毒, 具有除湿、杀虫、治顽癣和溶解角质之功, 硼砂, 清热散结、除垢杀虫, 川乌、草乌均为辛散, 大热大毒之品, 具有搜风胜湿、麻痹止痛、开顽痰和治顽廯之功, 取其以毒攻毒之力, 可治癣、止痒和止痛, 透骨草, 取其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疗癣治疮之功, 为佐助药[2], 食醋杀虫与硫磺、雄黄和硼砂同用, 具有溶解角质层, 消除增生肥厚之功[2]。纵观全方, 共奏祛风杀虫止痒, 清除湿热邪毒, 活血除皮生新之功。用上药浸泡后, 即能清热、除湿、杀虫、活血、生新和润肤, 又能使角质层软化, 肌腠疏松、粗糙肥厚消退。外用克霉唑乳膏[9], 本品系广谱抗真菌药, 其主要功效就是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新型隐球菌、曲菌、藻菌和白色念珠菌等, 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克霉唑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 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对浅部、深部多种真菌有抗菌作用[9]。尿素软膏, 可溶解角蛋白, 增加蛋白质的水合作用, 从而使角质软化和溶解, 属于皮肤外用药, 主要适用于皮肤角化症、手足皲裂、干皮症和鱼鳞病等。尿素作为外用药, 无毒无刺激无致敏性, 具有抗菌作用, 使细菌和真菌生长受阻;并可止痒和促进肉芽生长, 尿素还具有使角质蛋白溶解变性, 增进角质层水合作用, 显著增加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 并提高角质层的水份保持 (而皮肤的柔软性又主要取决于其含水量) 能力, 从而使皮肤柔软防止皲裂, 尿素还能增加药物经皮肤的穿透性[9]。两种软膏混合外擦,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组份为每10克含醋酸曲安奈德0.01 g、尿素1.0 g, 醋酸曲安奈德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是激素类药物, 我们知道, 激素是禁止用于真菌性疾病的, 但笔者通过实践观察, 总结出尿素软膏的特点, 一是此药中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比例很少, 而尿素含量很大, 以尿素为主发挥治病作用。二是此药外用, 而非内服, 少量激素在强大中药浸泡杀真菌和克霉唑混用情况下, 不足形成危害, 反而有抑菌辅助治疗的作用。三是此药只用于慢性、皮肤角化型手癣, 不是急性期或有滲液、糜烂型的皮损, 再加上与克霉唑乳膏混合使用, 取长避短, 疗效显著。笔者通过上述临床研究观察, 单独用中药或者某一种西药软膏, 其效果均不如用中西医配合治疗的更妙。另外, 笔者在临床上用上述中药煎汁浸泡治疗癣菌疹、汗泡疹以及基本方加五倍子30 g、乌梢蛇20 g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均有非常好的效果。此法使用方便, 效果可靠, 无毒副作用, 药物外用可直达病所, 为一有效良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S/OL].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11[190-196]http://wen-ku.ba康idu.com

[2]庄国社, .王广津编著.疮疡外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6.

[3]顾伯华主编.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4]赵永铿主编.实用皮肤病学[M].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5]周自永主编.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1.

[6]杨树勤主编卢木荣, 陈.家卫生统计学杰,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7]足癣疗效观察1%联苯苄唑乳膏联合20%尿素软膏治疗角化型文[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 沙24: (7湖) :南57科5

[8]海泉, 朱晓明主编.实用皮肤病性病手册[M].长学技术出版社, 1会99编9:59.

茵陈五味汤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 黄疸出现时间<48h 21例, 其中2例24h发现黄疸, >48h 39例。入院日龄1~3d19例, 3~7d41例。ABO溶血5例。脐部感染 (脐轮红肿、脐窝有脓性分泌物或潮红) 9例, 挑“马牙”3例, 血清胆红素浓度均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205.2μmol/L 25例, 占41.66%;>256.5μmol/L 23例, 占38.33%;>340.2μmol/L 12例, 占20.00%;主要症状和体征:黄疸60例, 发热11例, 体温不升3例, 嗜睡5例, 烦躁11例, 抽搐2例, 拒奶15例, 呕吐12例, 脐部感染9例, 腹胀6例, 腹泻11例。随机将其分为三组, 每组各20例。A组:男13例, 女7例, 早产儿2例。B组;男11例, 女9例, 早产儿3例。C组:男11例, 女9例, 早产儿2例。三组患儿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经比较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茵陈五味汤口服。组方:茵陈20g、栀子8g、黄芩8g、板蓝根8g、大黄2.5g。水煎剂浓缩后分次口服, 每日一剂, 连用4~6d。B组:茵陈五味汤口服加光疗或白蛋白。C组:酶诱导剂加光疗或白蛋白。以上各组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1.3 观察指标

患儿入院时测血清胆红素浓度, 以后每天经皮胆红素浓度, 第5天复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各组患儿血胆红素降至85μmol/L以下所需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采用t进行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患儿均治愈。3组患儿血胆红素降至85μmol/L以下所需天数为:A组 (5.5±3.6) d, B组 (4.6±2.7) d, C组 (6.0±4.5) d, 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B组与A组及C组比较以下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P<0.01) 。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极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发生黄疸。新生儿尤其早产儿, 血脑屏障及肝功能发育不成熟, 血浆蛋白产量不足, 呈游离态的未结合胆红素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使神经细胞尤基底节神经细胞发生黄染, 引起胆红素脑病, 造成患儿残疾或死亡[1]。一般认为血清胆红素307.8~342μmol/L时可称“临界浓度”, 在浓度临界以下者一般不易发生核黄疸, 超过临界浓度者易致核黄疸[2]。但湘雅医学院刘皖君教授研究,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轻度黄疸就可能引起核黄染, 对患儿的健康影响很大。因此, 我国医务人员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核黄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认识到中药具有明显的疗效, 黄疸在祖国医学中属湿热范畴。由于湿热熏蒸, 胆汁排泄失常, 溢于肌肤, 而引起黄疸[3]。治疗原则:清肝利胆, 通便泻热, 阻断肝肠循环, 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中药治疗有各种各样的组方, 有口服、注射、灌肠、泡洗等各种方法, 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与传统西医常规治疗比较, 中药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尽快降低血胆红素浓度, 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具有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无明显毒副作用, 价格低廉等特点[5]。我院使用茵陈五味汤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体会, 也证明了上述说法。茵陈五味汤是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应用, 不断总结经验, 根据新生儿的特点而组方。该方仅五味药组成, 重用茵陈, 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 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新生儿服用水剂药剂非常简便, 只是药剂需要浓缩。轻中度新生儿黄疸, 单纯使用中药效果良好, 重度新生儿黄疸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我们对母乳性黄疸患儿也使用茵陈五味汤治疗, 每日一剂, 连用3~4d, 黄疸即可消退, 明显优于酶诱导剂。

总之, 茵陈五味汤组方简单, 价格低廉, 服用方便, 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新生儿黄疸, 有明显的降黄疸作用, 可尽快降低血胆红素浓度, 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达春水, 高宏, 马梅芳, 等.黄疸茵陈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9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12, 18 (6) :46-47.

[2]余奇侠.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6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05, 26 (9) :22.

[3]严芳.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新生儿黄疸100例[J].河北中医, 2008, 30 (8) :896.

[4]宫宏宇.茵陈五苓糖浆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6) :179-180.

上一篇:无线电调试下一篇:地区执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