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环保

2024-12-01

小学生环保(精选12篇)

小学生环保 篇1

摘要:节能环保, 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大事, 更需要我们从自身的每一件事做起。在我们共同欢呼国际社会为全球共同的环保事业做出努力的同时, 也同样在催逼着我们自身承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键词: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地球孕育了生命, 自然资源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 要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 对资源取之有道, 才能用之不竭, 才能维持人类长久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场我们自己保护自己的行动。

2008年4月4日落幕的“曼谷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 超过160个国家代表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的共同重视程度和一致行动的新起点拉开了帷幕。就在第二天, 国际新闻又播放了一条使国际环保人士振奋的消息, 英国伦敦市政府10月起将实施一项环保新条例, 向耗油量大车辆征收每天50美元的二氧化碳排放费。在我们共同欢呼国际社会为全球共同的环境事业做出努力的同时, 也同样在催逼着我们自身承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其他的人, 污染了环境, 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地区, 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人类共同体。就像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污水, 整杯水便无法饮用了一样, 环境的污染也如此, 不仅污染了一个地区, 更会扩散蔓延到整个地球!

比如说水, 人类的生命之源。“水援助”和“泪水基金”这两家国际性慈善机构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目前, 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卫生状况恶劣的水而死亡。有专家甚至认为, 水污染已成为“世界头号杀手”!由于水污染的扩散性, 专家发出了呼吁: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为了拥有洁净的水环境, 保护水资源, 刻不容缓!“水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

再比如空气, 维持生命必须的要素之一, 已被废气污染得“面目全非”。英国曾发生过多起工业废气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全球三大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 都是源于气体的污染。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 改变了极地的生态环境;酸雨腐蚀建筑、文物, 污染饮用水;缺少了臭氧层的保护, 太阳的紫外线长驱直入, 大增皮肤癌患者……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损失已超过360亿元。

残酷的事实提醒我们, 减少污染, 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环境, 已是刻不容缓!

污染环境的魔爪已伸向全球, 能源的压力也在不断升级。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许多行业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 管理不善,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有很大差距, 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纵观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而是把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推行生态农业,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由0.59下降到0.39, 累计节约标准煤4.7亿吨, 节能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 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更要有清醒地认识到,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2%左右, 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低10%以上。每消耗一吨标准煤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 只有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由此也可看出, 我国节约能源的潜力是巨大的。所以李鹏在《中国的能源政策》中说:“把节约 (能源) 放在优先地位。”

节能———环保, 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 更需要我们从自身的每一件事做起。

国外一个小学生的环保日记写得好:“哥哥得知开赛车会排放有毒废气, 就想出了弥补的方法--每人每年额外种20棵树。”

或许他清楚知道, 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 并释放49千克氧气;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 (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4千克;一年可吸收灰尘22吨至60吨;每年除提供1立方米木材外, 还可提供许多工业原料、燃料、饲料、油料……

这是一个小学生的环保感悟和实际行动, 然而, 他更应该成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心声和一致行动。应该是这样的。

小学生环保 篇2

儿时,我在那四季飘香的花丛中嬉戏;在密密的树荫下感受丝丝凉意;夜间我睡在凉席上,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不息……可是曾几何时,天空不复从前般湛蓝,树木不复从前般葱郁,我记忆中的过去变成了一种回忆,现实的景象难以令人接受。一块块写着“芳草青青,踏之何忍”的木牌后,遮不住的是小草背上深深的脚印;水池台旁写着“节约用水”!可你是否注意到水龙头正默默地哭泣……我们对大自然的赠与毫不吝惜,只会浪费,索取!我们把大自然给我们的一切肆意挥霍。但你可否知道,不久后,我们会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淡水被污染,纯净水越发珍惜。我们现在就应知道——保护资源,人人有责!万物正因为有了水的滋润才会显出生机。我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珍惜水源吧,莫等到无水时才忆起它的清凉与甘甜!

城市的上空飞翔的不是鸟儿,而是各色的塑料袋;环保工人埋头苦干,可人们还是将手中的垃圾随便丢弃;餐桌上的饭菜总是见不了底;一个个大烟囱向空中永不停歇的喷着黑烟;工厂向河水中排放浑浊不堪的污水;雾霾遮住了湛蓝的天空……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以前的天空是多么的湛蓝,可不重视环保的人们让环境却不似从前般美丽。让我们行动起来吧:重视环保,为自己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园,寻回那片湛蓝的天空!

我为鄂尔多斯东胜区的优美环境而感到骄傲。一到夏天,炎炎烈日照着墨绿色的大树,阳光穿过细密的树叶洒向大地,一片片绿油油的植被似地毯般铺在城市中间,热了便坐在草坪上纳凉,多么惬意!现在鄂尔多斯东胜区俨然正向树的海洋,花草的天地迈进。道路两旁全都种着小树;公园、隔离带全部用花草美化。在这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看着这些绿色和各色鲜艳的植被,人们在忙碌之余更多了一份舒心。每天,那一片片刚刚舒展开的嫩叶,五彩斑斓的小花,尽着自己美化环境的微薄之力,为我们的生活多添一份温馨,让我们的身心多一份惬意,多一份清凉!

浅谈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兴的产品充斥市场,其中不乏大量的化学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环保已到刻不容缓的程度,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都把环境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但是在我们国家,个人的环保意识不甚强烈,对这一问题缺少足够的认识,这也是比较现实的社会现状。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是否具备环保意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小学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今天的小学生是二十年以后的中国。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决定着中国未来的污染程度,小学生的教育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来自家庭;二是来自学校;三是来自所接触到的各种传媒工具。而来自学校的教育是三种教育渠道的最关键的一种。作为小学老师如何结合教学特点实施在校阶段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每一位具有责任感的教师所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们怎样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1通过课本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是环境污染

在小学教材中涉及到环保知识的内容不是很多,怎样才能把这些有限的内容变成我们实实在在的教学素材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有这种强烈的意识,结合课本所涉及的内容,随时融入,首先强调环保与人类的关系,与我们每一人的关系,在讲到煤时,就要讲到煤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由于“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南北极冰川融化,由于冰川融化所造成的多种生物的灭绝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让同学们明白,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威胁,为了自身的生存,一定要保护环境。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结合当地的环境保护状况,启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紧密结合当地的环境情况,让学生观察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区域的环境特点、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的种类。比如我们地区,在建筑业空前发展的情况下,钢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三年前,市里决定在我们所在的城市的上游建造了一个钢铁厂,随着钢铁厂的建成、投产,环境污染问题紧接着就出现了,原本一个没有大型工厂的地级市,空气不再向从前一样清新了,护城河里的水不再向从前一样清澈,特别是遇到有风沙的天气,从上游刮过来的风夹带着从工厂排出的粉尘,打在人们的脸上很不舒服。根据这一现实状况,我们灵活的组织同学们到护城河边实地参观,仔细观察,启发同学们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感觉到环境污染不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话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实实在在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增强危机意识,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素材,增强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责任感。

3 结合生活中的环保内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有机的结合,只要涉及到有关内容时,及时进行教育。比如说讲到汽车时,要联系到燃油,从汽油的开采、提炼以及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对我们整个人类的影响。通过生动的教学,使同学们对环境的污染有了进一步充分的了解,同时启发同学们,要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要从自身做起,在上下学的过程中尽量少用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培养同学们健康的生活方式。

4利用社会环境进行有效的教学

环境保护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只靠书本的知识来教育学生是相当有限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为此我们鼓励同学们善于发现身边每一个污染环境的因素,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同学们通过社会调查、考察周边环境来发现我们身边的污染源。通过完成作业的形式叫同学们深入社区参观,回到家庭与家长一起来完成作业,结合实际例子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例如大家每天都用到的电池,让学生们认识到怎样处理废旧电池才能不污染环境,结合科普资料,让同学们知道一节废旧电池对环境所污染的程度。在家里从节约一度电,节省一升水开始,减少碳排放量。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紧密联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5 与家长一起共同保护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一个家庭就像一棵大树,孩子是这棵树上的果實,果实的好坏,取决于树干、树根的好坏。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的影响也是关键的因素,所以在培养孩子环保意识的过程中,通过学校的积极教学,还要回到家庭中巩固孩子的学习成果,从中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我们通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通过留作业的方式与家长互动,鼓励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改变身边的花草树木开始,减少自己的碳排放,少坐一次车,多走一段路,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影响家里的人。

小学生环保 篇4

以环境体验为主题, 为幼儿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环境里, 有游玩器具, 让他们在玩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拥有一个快乐的乐园。与此同时, 也要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怎样去帮助幼儿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呢?比如, 可以从“我和环境做朋友”的主题入手, 进行丰富的实践与了解, 让他们知道自己就是环境的小主人, 让他们去保护环境。幼儿园是幼儿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 如何让幼儿理解环保教育, 实施有效的幼儿环保教育呢?笔者以为可以三管齐下。

一、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个别差异,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安排涉及环保的教育内容。比如, 在体验场中放置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 空余时间, 教师带领幼儿, 让幼儿体验场地的奇妙, 培养对小动物及舒适环境的喜爱之情, 产生想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同时, 让幼儿在自我感受的前提下, 讨论“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动物灭绝了、环境污染了, 我们会变得怎么样”“各种各样的动物”“环境污染”“稀有动物”“如何保护动物”等话题。要让幼儿知道环境的好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教育幼儿保护环境, 培养环保意识。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 生动形象地开展对应的环保教育, 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

环保与日常生活串联在一起, 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 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式之一。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间段进行环保教育, 增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如:教幼儿节约水资源, 培养幼儿洗完手关好水龙头的习惯。平时, 在教学活动中, 要将环保知识渗透到其中。如教学《我们的国宝———熊猫》, 要教幼儿爱护动物, 保护动物, 爱护环境。平时, 还可以让幼儿收集一些废旧瓶罐、纸盒、餐具, 教师手把手地教幼儿如何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变成好玩的、好看的玩具。这能够在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同时, 帮助幼儿锻炼动手能力。同时, 教育幼儿看见垃圾要捡起来, 不随地乱扔垃圾, 要爱护公共财物。

在教学过程中, 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 活动室要简洁、大方、舒适, 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制作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板, 增强幼儿环保意识。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空余时间, 让幼儿参加各种环保公益活动, 帮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指导幼儿如何去环保。实践和活动相结合, 可以激发幼儿的环保情感, 帮助幼儿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让幼儿将环境保护变成一种习惯, 而不是刻意表现的形式。

二、寓环保教育于幼儿教师成长中

教师是幼儿们学习的样板。教师的一举一动幼儿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和动作。教师只有以身作则, 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 才可能影响幼儿对于环保的认识, 带动幼儿参与环保活动。所以, 要重视提高教师环保教育理念。在教师专业成长中, 要不断学习各种环保知识, 关注身边的环境, 确定环境教育目标。在教育目标落实中, 通过多途径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幼儿园可以为教师订阅相关杂志, 购买有关环保资料, 指导教师在网上收集有关信息。平时, 要知道各种环境纪念日的时间和意义。还可以邀请专家给教师开讲座, 让教师增强环境教育的紧迫感, 并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开展环保活动, 展示环保成果, 组织知识竞赛。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 从小事、琐事做起,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比如, 自己看见垃圾就捡起来, 自己动手做环保类的东西。这样言传身教, 就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寓环保教育于家长学校中

在对幼儿环保教育的过程中, 还要通过与家长合作, 让家长起到带头作用。让家长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如多做环保的宣传, 多关注周围的环境保护。幼儿园要适时开展各种环保活动, 结合植树节、地球日等一系列环境节日, 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植树种草, 到大自然中游玩。让幼儿亲近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增加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环保教育不应全部都是理论知识, 还要有鲜活的现实生活内容。想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就必须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 走进大自然。要让幼儿尽情地与大自然互动, 了解大自然的美好, 体验大自然的珍贵。我相信, 孩子们的未来会和大自然一起共同成长。

环保小学作文:环保小事 篇5

我们来到楼下,发现路旁的绿化和草坪上堆积着一些垃圾,我赶紧把那些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我心想: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多走一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让自己生活的地方干干净净呢?我越想越气愤,越想越难过,但是,我没有忘记我下来是为了干什么。所以,我和妈妈继续在小区里观察。我们走着走着,突然看见有一个叔叔把一个饮料瓶扔进小湖里,我赶紧走过去,告诉叔叔:“叔叔,小区里环境这么好,都是因为人们的爱护,可是您却把饮料瓶扔进我们共同在爱护的小湖里,如果所有人都往里面扔东西,那么几个月后小湖会是什么样子?”叔叔听了羞红了脸,赶紧在饮料瓶往里漂之前把它捡上来扔到垃圾桶里,我和妈妈看了,都高兴极了!

如果你们都像那个叔叔一样,那地球会是多么的美好。相信那样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生活的地方会变得越来越好!

渗透环保教育 提高学生素养 篇6

一、利用课文,巧妙渗透

教材最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思想性,适应当今教育的需要,极富说服力。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材料,也是学生心底里最乐于接受的资源。所以,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苏教版教材经过编委、一线教师多次实验、修改,保持着其特有的个性与活力。打开每册书,你都能鲜明地感受到墨香中洋溢着的绿色情结,环保知识随处可见。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文,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并着力延伸相关的环保内容,正面引导学生重视环保问题。

1.正面引导,润物无声

如五年级下册的《灰椋鸟》一文就不失为好的环保素材。教学这课时,我预先布置学生到麋鹿保护区参观里面的百鸟园,再让学生从课文里找出具体描写鸟儿的句子,回忆参观时看到的鸟儿活泼、可爱的样子,听到的叽叽喳喳的悦耳鸣叫,这样为他们感悟文本做好情感的铺垫。学生在感悟文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深入其中去感受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和栖息时的顽皮可爱,从而在心中涌起对鸟儿的喜爱,自发树立起爱鸟护鸟的强烈愿望。最后,让学生找出课文里描述鸟儿满树的原因的句子——因为园林工人长期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这样,爱护绿色给鸟儿创造美好家园的环保意识一定会直入人心。同时,还可以结合课文作者徐秀娟为了救鸟献出生命,长眠射阳丹顶鹤保护区的英雄事迹,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植树造林、爱鸟护鸟的强烈愿望。

2.反面警示,震撼心灵

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时,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我国湖泊的状况,课堂上让他们思考讨论:为什么要给瀑布举行葬礼?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水环境的污染?针对上述问题,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表示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不随意倾倒垃圾、污水,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同时,还想做个义务宣传员,向周围的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精心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体会到人类生存环境遭破坏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课文还很多,比如《泉城》、《九寨沟》、《走,一起去植树》……都可以把书本上的内容联系到现实的具体状况。只要这种联系是自然的,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一定大有益处。

二、重视朗读,自然渗透

课文朗读是学习语文、感悟文字、字词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朗朗上口、情景交融,如《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教师应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指导学生欣赏描写自然美丽风光的语句,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欲望。可见,加强朗读,既能使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陶冶情操,又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三、实践活动,积极渗透

善于教育的教师不仅将环保的理念贯穿在所教的课程中,而且还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要加大学生、家长的保护环境的参与度,积极放大渗透力度,通过让学生、家长亲自体验、积极参与来激发他们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对日益严重、近在咫尺的环境污染的深恶痛绝,变“要我环保”为“我要环保”,增强环保的自觉性。教师可联合大队部积极开展节约用水、用电,公园、草地、花园的广告语设计,环境污染的实地调查报告等。笔者曾经组织本班学生以及家长到大丰港珍禽园种植“爱鸟林”,到公园“领养”树木等亲子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家长的环保意识,而且培养了孩子们走近社会、团结合作的能力。

四、写作训练,有机渗透

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意识的确立,不仅仅是耳濡目染和动手实践,还应该形成文字,警示他人。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那么增强他们自发的环保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事半功倍的。

教师要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开始,从宣传起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的环保意识,进而渐渐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我们不妨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环保日记本,随时记下自己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拣纸、关灯、关水龙头等日常生活小事。每次参加实践活动之前,我们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这样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最后,把这些点滴情况汇总,整理成表扬稿,通过大队部红领巾广播积极宣传,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成就感,又训练他们的文字表达,还养成了习惯。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能坚持长期有效地渗透环保教育,就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浅谈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7

一、利用节日,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特殊的日子,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如世界水日———每年的3月22日, 在这项活动中, 带领学生参观。大量的图片展能使学生明白水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珍贵资源, 是生命之源。同时也看到陆地上的水质被破坏, 过度不合理的使用, 造成水资源更加的短缺, 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让学生写观后感进一步明白水的珍贵, 从小具有水的危机意识。懂得珍惜水, 节约水, 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再如, 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 开展少先队活动, 办学习园地, 手抄报, 绘画展, 知识问答竞赛, 明白植树的重大意义, 植树不仅可以改变家乡的风貌, 还可以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不流失, 调节气候, 减少沙尘暴的肆虐。绿化校园, 种草种树种花, 让中高年级学生参加, 亲身经历劳动, 明白植树的不易, 懂得后期管理更加重要, 从而知道爱护花草树木。校园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爱集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又使学生回归自然, 了解自然, 亲近自然, 并自觉行动, 积极参加当地的植树造林活动, 绿化家乡, 为建设秀美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二、动手操作, 探究实践

在五年级《生物与环境》第六课内容中, 让学生模拟池塘生态系统, 制作生态瓶。首先让学生设计方案, 思考:1.什么样的生物可以放在这个有限的空间生活。2.根据动植物的特点, 怎样才能满足瓶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瓶中的动植物放多少才合适。4.瓶中生物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5.用什么样的材料建造生态瓶。学生兴趣很大, 积极投入, 查阅资料, 设计方案, 动手操作, 有的组用废弃的大饮料瓶, 剪去上面的部分, 做生态瓶, 有的组拿鱼缸当生态瓶, 有的组拿大口玻璃瓶当生态瓶。各组同学愉快合作, 有的拿来小鱼, 有的找来水草, 有的找来蝌蚪, 有的找来细沙, 他们在瓶底放入细沙, 装水, 放入水草、小鱼、蝌蚪, 模拟建造了一个简单的池塘生态系统。学生看到合作成果都很快乐, 也很享受, 互相评论着。再做实验让学生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 看看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的还好吗?1.不改变其他条件, 将生态瓶中的水减少一半, 记录生态瓶中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 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学生明白了瓶中水的减少, 使小鱼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需要的氧气也越来越少, 严重影响到小鱼的生存。2.不改变其他条件, 将瓶中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 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在实验中, 认真观察, 记录分析, 知道了小鱼数量的增多, 使生态瓶中的空间狭小, 资源紧张, 同样影响小鱼的生存。再延伸讲解, 人类数量的急剧增加, 地球上资源紧张, 为掠夺资源发生战争, 许多人因战争失去生命和家园。人类的滥砍滥伐、垦荒、不断扩大范围, 使野生动物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小。过度放牧、开采等现象, 毁灭破坏了大量的原始森林及植被, 每天都有动植物在消失, 生物种族的灭绝, 进一步使生态失去平衡, 这些都说明生态平衡确实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开展校本课程教学, 让学生了解本地牧区的现状,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 羊群归集体所有, 数量都严格控制在300-400只左右, 那时是风调雨顺, 风吹草低现牛羊, 牧民的生活也富足。自从羊群承包给家庭以后, 家家勤劳致富, 追求经济效益, 羊群发展了, 收入增加了, 牧民的生活水平较之前大大提高。现在羊群数量大都在600-700左右, 多的还达到800-900只。尤其是绒山羊的引进, 其经济效益高, 每年给牧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但是之后事实却不尽如人意, 平均每公顷的草地上载蓄密度大。尽管四季轮牧, 草原也得不到及时恢复, 草来不及生长, 就被羊群吃了。多年过去了, 草原大规模的退化、沙化, 草原生态更加脆弱。气候连年干旱, 降雨量少, 沙尘暴频繁肆掠。牧民的收入更多地用来购买饲草料, 再投入到牧业生产中, 或者高薪雇工放牧, 一年到头收入所剩无几, 牧民苦不堪言, 有的家庭还成了贫困户, 年年如此, 造成了恶性循环。在《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这节课里, 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学生通过水土流失对比实验, 清晰地看到有植被的土地, 水土流失少, 无植被的土地, 水土流失严重。以上的事例让学生明白, 组成自然界的树木、草地、河流、人类、动物等, 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它们互相依存, 互相制约, 保持着平衡, 尤其是生存的大环境被破坏, 生态就失去平衡, 随之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 保护生态环境极其重要。

三、从自己做起, 以实际行动做环保小卫士

地球是每个人的家园, 保护地球, 人人责任。小学生从小要树立环保的意识, 养成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响应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积极行动做环保小卫士, 向市民发放环保倡议书, 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 纠正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 收集废品, 废品分类, 循环利用, 勤工俭学, 上街清扫垃圾等。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多宣传, 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生活中少用一双卫生筷,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爱护花草树木。使用清洁能源, 在农村多宣传使用太阳灶、沼气等, 牧区使用风力发电机、太阳能蓄电池。节约一滴水、一度电, 少扔一节废电池。建设一个蓝天白云, 小河清清, 绿茵如毯,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吧!

摘要:对小学生开展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利用节日,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可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 探究实践;更应该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 以实际行动做环保小卫士。

关键词:小学生,环保意识,宣传教育,动手操作,环保小卫士

参考文献

[1]李伟丽.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J].吉林教育, 2016 (17) .

浅谈大学生环保 篇8

关键词:环保,大学生,环境污染

一、世界环境问题

近代工业革命使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再一次发生巨大变化。20世纪中叶开始,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足迹踏遍全球。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地球的生态系统, 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 出现了一系列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慢慢体现出:全球变暖、海水上升、洪水灾害、气候反常;太阳紫外线大量渗入;沙尘暴多、水土流失、空气混浊等。

例如, 2000年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了12次沙尘天气, 是90年代历年同期发生次数的3倍, 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2004年在北半球的德国出现七月飞雪的现象, 降雪量竟达10厘米。

2008年中国南方发生雪灾, 冬天最低温度在摄氏零度左右的南方, 很多地方积雪竟然厚达20多厘米, 因灾死亡107人, 失踪8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 绝收2530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 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人民币。

2009年1月美国中东部广大地区遭受特大暴风雪袭击, 造成至少23人死亡和90万户家庭断电。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贸易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国际环境条约体系, 确保各个国家、地区致力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二、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作用

环保教育要从小开始, 在欧洲国家, 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起, 就被教育不能乱丢垃圾, 用过的废纸要随手放在自己的口袋里, 看到垃圾箱再丢, 要是没有垃圾箱, 所有自己带来的东西用完后都必须自己带走, 拿回家才处理掉。所以, 不论大人小孩, 都把乱扔垃圾当成犯罪。

日本在二次大战后5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曾经历过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困惑和不幸, 有惨痛的教训。但如今环保教育非常完善包括学校环保教育、家庭环保教育、社会环保教育。环境保护是日本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 保证了日本环境的日益优化。

与这些国家相比, 我国的环保教育开展得较晚, 当前大学生未从小接受系统的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需要从现在开始补上漏掉的这一课, 继续大力普及高校环境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

大学生是社会文明和思想浪潮的先锋群体, 他们对社会进步的关注是前卫的、热情的, 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他们的作用尤为突出。他们关注社会问题, 用敏感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上破坏环境的行为, 同时, 他们中的一些就是自然科学出身, 拥有更为专业的知识、技术和调查能力, 在学校和社会广泛开展各种环保宣传活动, 身体力行, 以更加专业的精神, 对环境破坏现象展开深入的调查, 呼吁更多的人都来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环境,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事业。这些对促进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形成符合现代人观念的生活方式, 消费方式和生存方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对于那些环境学科的大学生来说, 亲身参加实地污染调查这样的环保活动, 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调查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而且可以更加坚定专业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感受学好环境专业知识的迫切意义和重要性, 增强对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这些, 对于他们毕业之后所从事的环保事业意义重大, 因为他们中的某些人完全有可能就是以后的环境决策者, 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影响着有关决策的正确性。

三、大学生环保——从小事做起

高等院校是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我国在高等院校中已增设环保教育课程, 并制定环境教育的发展规划。截至目前, 已有二百多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大学对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负有责任, 必须加强对全体大学生的环保教育。一些大学陆续开设了环保公共课或选修课, 一些专业开始重视相关环保内容的教学和设计。经过多年的努力, 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进步是明显的。

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少打手机, 减少辐射。手机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 减少手机的使用可以避免自身和身边的人受到辐射。

2.自带水杯, 不喝瓶装水;用环保袋, 不用塑料袋。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造成的白色污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 导致酸雨的产生, 破坏臭氧层, 加剧温室效应, 后患无穷。而且生产1个550毫升容量的塑料瓶, 需要消耗5克标准煤, 排放12.5克二氧化碳, 并消耗3850毫升水,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也节约了能源。

3.节约用电, 待机状态下拔掉电源。家用电器耗电量占人类能源消耗的30%还多, 全球12%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此有关。

4.节约用水。人类过度使用水对于水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 每次洗漱时, 用水杯接水, 用完即关掉水龙头, 而不是一边刷牙一边任水流淌, 可以节省24升水;衣物集中洗涤, 减少洗衣次数, 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 洗涤剂投放适量等。

5.使用自然的清洁剂, 减少合成化学清洁剂的使用。自然清洁剂不仅除垢有奇效, 而且绝对环保。食用碱、天然皂、柠檬、白醋、小苏打、土豆都属于传统的自然清洁剂之列。化学清洁剂随着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河川中造成河川严重污染。

6.垃圾分类处理, 对于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分类处理, 能够节省能源, 减少污染。其中特别是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 废旧电池含有很多剧毒物质, 必须得到专业的回收, 不要将其随便丢弃, 而是联系专业的单位对其回收。

7.参加环保志愿者社团, 定期进行环保义务劳动。任何一个环保机构的志愿者都能为拯救地球献上绵薄之力, 可以为环保奔走疾呼, 或者捡拾垃圾, 或者减少乘车, 提倡步行。

8.减少手机等电器的过度消费, 一些国外厂商瞄准青年群体好奇、攀比心理和新富阶层显示奢华、品位的炫耀性心态, 不断翻新花样, 一些人手机的更新频率超过1年1部, 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消费行为, 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 而资源消耗量与电子垃圾废弃量由此大幅增加。

1972年6月5日, 世界环境日诞生, 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我国人均耕地、水资源拥有量, 分别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30%;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拥有量,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 环境问题相当严峻, 更要注重环保。

让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篇9

一、依纲据本,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或多或少跟环境教育有些联系,如苏教版第八册就有四篇课文就是直接进行环境教育,它们是《走,我们去植树》、《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热情洋溢的诗,它呼吁少先队员去种树,用独特优美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植树造林的好处。而《特殊的葬礼》、《云雀的心愿》这两个文本描述了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的不良后果。《沙漠中的绿洲》则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棵小草、每一朵小花。这类的课文有直接讲环保的,也有环保意识蕴涵其中,教师可适当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如《秋天》、《燕子》等课文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自然万物的丰富多彩,而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接受环保教育

如果教师讲得较多,学生谈得少,填鸭似的把环保知识塞给学生,照本宣科,效果肯定会很差。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喜闻乐见。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塞特凯达斯瀑布不同时期的样子,从而直观地感受到瀑布“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的壮观场面,然后展示今天的“枯竭、无奈、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消亡、失望”等即将消亡的悲哀,强烈的对比给学生以震撼。此时,教师无需多说学生已经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三、课内外结合,让学生践行中增强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的教育,深入思考,拓宽视野,蕴蓄情感,逐渐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完《云雀的心愿》一课后要求学生特别是家在农村的学生回家调查一下当地乱砍滥伐的现象,并要求他们当宣传员,宣传植树的益处、破坏树林的恶果,宣传每砍一棵大树就要补栽数棵小树的代价。也可以让学生介绍家乡美丽的风景,让学生当导游,在教师的指导下介绍家乡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自由组合,可以介绍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以介绍历史传说,可以介绍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各种种信息,并提出治理家乡环境、保护家乡环境资源方法策略。

又如“做贺卡”,可先按课文内容让学生们掌握做贺卡的知识。然后,讲传统的贺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且大量的贺卡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负担。我们提倡一种新的时尚,不在新年期间大量寄送贺卡,而是用电子邮件或电话来传达自己的问候。还可介绍我国大学生组织的“减卡救树”活动,提倡把买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

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口语训练,而且把环保行为和口语交际相结合,有利于知行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环保习作,表现对环保的独特视角

在小学习作训练中,要启发学生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人与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另外,由于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都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可以让他们用寓言的体裁进行作文写作的训练,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动物甚至植物的心理,以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

如:“近在咫尺”为主题的环保习作小练笔,我们班的李同学就以《秋游小憩园》写道:

开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几个同学游玩美丽的家乡公园———小憩园,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煽动着我们的心,调动着我们的脚步。于是我们带着一颗向往的心来到小憩园。

中间:我们来到了蘑菇亭,远看蘑菇亭,一大一小全都是灰色的,仿佛是妈妈带着女儿站在那儿歇脚。蘑菇亭的柱子上被不讲“公德”的人乱涂乱画,伤痕累累,因此伤心地流眼泪,整天在呜咽。我们走在小路上,小路是鹅卵石铺的,如果你的鞋底薄,走在上面舒服极了。突然,我发现了一棵有七八十岁高龄的松树,我用手大概量了一下,发现它有三个小孩那么高,两个小孩才能抱住。它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我们顺着小路来到了梧桐林,每当夏天,它是老人纳凉、打牌、谈家常的好去处,而现在却一片枯黄,但还有一点翠绿。我在想:明天是不是一片枯黄?

我们顺着小路来到了小河,小河里的水以前清澈见底,还不时有小鱼冒出来,而现在却被不讲公德的人乱扔垃圾,显得“血迹斑斑”。晚上灯开了,喷泉也“咕嘟咕嘟”地往冒,冒出来的水好像是小河在伤心。

我们从大路走到了假山,远看假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盆景。近看才知道原来是假山。假山铺满了泥土,一不注意,还以为是一个巨大的花瓶。

我们顺着大路来到了走廊,你如果在天空看走廊,它就像一个笑脸,在向你微笑。走廊上全都长满了树藤,有的枝干弯曲的都能当秋千玩了,可惜就是这么一个幽静的所在,我却闻到了一股大小便的异味。

结尾:我们的公园,本是美的所在,然而,我在这里却发现了许多的不“和谐”。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篇10

一、利用活动渗透环保

在教学中, 教师应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 借此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数学实践课中, 我们依据学生渴望对课本以外知识的吸收与理解, 组织了“搜索绿色世界”活动。这个活动是利用学生每个学期的社会实践时间, 组织“绿色环保小队”去搜索绿色世界, 通过调查、总结、反馈以后, 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制造着污染, 破坏环境, 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统计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浅薄所造成的损失与危害, 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 减少垃圾, 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环保的理解。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 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 那么“热爱环境, 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在小学数学中引进生活中的实例, 教师通过呈现和处理数据, 特别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 能够更加尖锐地反映环境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二、利用教材渗透环保

由于小学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处在逐步发展阶段, 他们的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他们的认识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直观的感知。所以新编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 有80%以上的插图都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准确地把握插图中环境教育因素, 能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一年级小朋友从进学校第一天第一堂数学课, 就要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在“准备课”第2页上就看到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1座大桥、2只蝴蝶、3幢楼房、4只彩球、5位小朋友、6朵白云、7棵松树、8个字 (请您爱护花草树木) 、9只小鸟、10朵鲜花……在学生练习数数的同时, 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 一山一水, 爱护公共设施,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纸屑杂物等, 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 生气勃勃。第一册第10页和第17页的“校园一角”插图, 让学生知道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 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校舍、操场、游泳池……是我们每个小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熊猫、羚羊、松鼠、企鹅、白鹭、猴子等动物的插图, 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 野生动物灭绝之时, 就是我们人类灭亡之日, 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物, 特别是野生动物, 同时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东北虎、亚洲象、中华鲟等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目前它们濒临绝迹。

三、利用实践渗透环保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环保, 关注环保, 参与环保。在教学中, 我还注意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努力创造环保教育氛围,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 据此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学“统计表”后, 我让学生利用自己家里的每月水、电、煤气费的数据制成统计表, 从节约资源、能源这个角度启发学生,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我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搜集资料, 让学生根据实际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 制成统计表, 并根据所绘制的表说出有关问题, 分析有关问题。

四、利用实验渗透环保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一定的器材、设备或其他手段, 按照一定的条件与步骤去进行有关环境科学实验, 能获得知识, 培养技能;能得到一定的感性认识, 验证理性知识, 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能锻炼观察力、思考力;能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和对待科学要严谨求实的精神;增强环境意识。例如, 在“谈手机的利与弊”的小课题中, 我让学生明白随着国内手机使用量激增, 废旧手机引发的环境问题开始得到关注。1991年, 我国手机用户才100万户, 而到2009年9月底, 我国手机用户已达2.5亿户, 以每个手机平均使用3年, 重0.1千克计算, 国内平均每年有7000万部手机报废, 产生重量为7000吨的电子废弃物。专家介绍, 现在报废手机都当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烧, 手机及其电池板中含有的砷、汞、镍等有毒金属会慢慢释放, 污染土壤、水系和空气, 可能引发人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疾病。可学生对手机的污染还是停留在表面,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手机的污染, 在平时我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让学生把家里旧的没用的手机电板拿来, 放在水里, 然后用这些水去浇灌花草看花草的生长过程, 让学生进行比较, 同样品种的花, 被手机污染过的水浇灌花, 花很快就死了, 而另一盆却没有。还让学生在花草盆中埋入手机电板, 看花的生命力如何。这样让学生通过科学实验, 使他们明白了对报废手机所存在的危险, 合理处理报废手机的重要性。

“环保”教育——学生的必修课 篇11

第一、认真钻研教材,讲清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但却存在很多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大约有180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北方的土石山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固然有地貌、土壤、植被、气候等自然方面的原因,但人为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如在陡坡毁林开荒,一遇暴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当地土地贫瘠、农业低产,而且使河流下游地区河床抬升,增加防洪难度,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流失的泥沙有16亿吨,难怪有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我国的荒漠化也很严重,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都有分布。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达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西北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影响荒漠化的因素一是地表疏松,再加上大风日集中降水少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條件,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类自己,人类大规模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环境沙化,土地的生产力日渐丧失,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大发展。水是生命的源泉跟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它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据测定蔬菜水果里大约90%是水,鱼的身体中80%是水,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占体重的60%-70%,每昼夜需补充2500毫升水才能维持生命的活力,但是地球上96%的水是海水,淡水也大部分以冰川的形式存在,能够利用的水少之又少,仅存在于河、湖地下水,就这部分水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时空分布不均,随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加上浪费,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通过让学生认识国情既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有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境教育,寓环境教育与地理课的教学之中。

第二、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能源及其利用,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人口与城市,人类与环境等知识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更能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既保护现有生态环境还要改善环境质量是促使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当地事实材料,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做环境保护的有心人。诸如,讲到水污染时可结合当地的小塑料厂由于污染了地下水纷纷到邻县买房住的事实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到2000年世界人口增至63.5亿,饮用水需求量大增,而工业排污量由每年500立方公里增至3000立方公里,如果用10份淡水稀释1份污水的标准,地球将耗尽所有的淡水资源。2010年国家环保部门对我国54个大中城市进行酸雨监测,结果发现45个城市有酸雨现象,占抽查城市总数的80%以上。

第三、可组织环境保护小组,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环境保护小组可调查生态环境情况。如所在县市乡村等耕地10年间缩减程度,山区和半山区森林、草地的缩减情况,大中河流域水土流失及两岸农田水毁面积,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可调查风沙进退情况,沙暴、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增减天数,多年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等。城镇中学可设立环境保护试验监测站,使用科学仪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达到学以致用。如用噪声监测仪测得附近工厂或施工场所的噪声严重超标,就应建议对方采取措施;水泥厂或水泥厂附近烟尘、粉尘较多,学校可使用除尘器来清洁空气;水质被污染可用净水器,使污染的水源变得洁净起来。

小学生环保 篇12

一、利用课文渗透环保教育

课本是教学的基础,其具有着权威性和科学性,是适应目前教育需求而编写的。它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要想将环保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将其融入教材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当然教材的编委们也都发现了这一点,因此无论你打开哪一册教程,都能明显看见环保教育融入其中。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 要仔细研读教程,在满足基础教学需要的前提下,挖掘潜藏其中的环保教育素材,并将其扩展延伸,通过教材引导学生认识环保,并重视环保。

(一)正面引导

五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篇非常好的环保教育素材——《灰椋鸟》。在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先在假期前,布置学生到动物园参观百鸟园,并在参观之后预习课本,从课文里面找到一些描写鸟鸣的语段,回忆之前参观时的情境,这样可以为学生感悟教材做好基础。 做好这样的铺垫之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能更好地通过回忆, 感悟课文中描写的那些活泼可爱的鸟儿,感叹百鸟归林的壮观景象, 发自内心的涌出对鸟儿的喜爱。然后再让学生从课文里找出鸟儿满树的原因——多亏了园林工人的努力,树木茁壮成长,鸟儿才会来安家。这样一来,学生的心中就会种下爱护绿色保护鸟儿的思想的种子。与此同时,还能结合本文作者徐秀娟为了保护鸟儿献出生命的英雄事迹,让学生从心中产生感动之情,让他们自发产生爱鸟护林的感情和愿望。

(二)反面警示

在《特殊的葬礼》这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先让同学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收集我国各地的湖泊状况。在课堂上让同学分组讨论: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举行瀑布的葬礼?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减少对水的污染呢?之后同学们热烈地讨论了起来,讨论完毕后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要向河里扔垃圾,大家一起做宣传…… 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同时,也了解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感悟到我们生存的环境正在被污染,树立他们要保护环境的正确价值观。

除了上述两篇,在教材中可以渗透环保教育的课文还有不少, 例如《一起去植树》《九寨沟》……这些都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环保教学渗透。只要联系的自然,学生的环保意识必然会得到培养和加强。

二、在朗读课文中渗透环保教育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注入感情的朗读可以让人产生和作者的共鸣,特别是描写自然景象的文章,更是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小学课文中有很多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注入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中描写出的河山之壮丽。唤醒学生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愿望。由此可见,通过朗读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对文学的热爱,与文章和文章的作者产生共鸣,还能很好融入环保教育。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这是每个会教育的教师都能意识到的。因此,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加大渗透力度,让学生和家长亲身体会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人人有责,激发他们对碧水蓝天的渴望,对身边污染的反感,让其思维从“让我环保”转化成“我要环保”。教师可以联动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诸如节约用电,保护绿地之类的环保宣传用语等活动。通过这些零参加门槛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同参与进来,不仅能增强亲子互动,还能增强学生及家长的环保意识,让温室中成长的学生更亲近社会,从小感受到社会面临的问题,培养其责任感。

四、在写作训练中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的确立不仅需要教育的熏陶和亲自实践,还要书写成文字,告诫他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指导课上,教师也要有机地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自己来思考并写出自己对环保的感想,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注重教育学生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电,到小区里宣传。要让学生在心底种下保护环境的种子,再培养其保护环境的习惯。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环保小日志,在本子上记录下自己为环保贡献的一份力量,无论是什么小事都可以,哪怕只是随手捡起校园中的一张废纸。在户外实践活动中也要有机渗透环保教育。最后, 将学生的表现汇总,以个人、小组、班级为单位,进行红领巾广播宣传表扬。这样不仅能给同学自豪感和成就感,还能训练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上一篇:优势探析下一篇:历史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