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

2024-06-14

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精选12篇)

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 篇1

随着我国砖混建筑的不断拆除, 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主要是碎砖和废弃混凝土两种成分。将这两种成分循环利用重新配制到混凝土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垃圾清理费用, 减少占用土地, 减少由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节约天然骨料资源, 对减少资源消耗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一般意义上讲, 再生混凝土骨料, 是将废旧的混凝土块和碎砖块经过破碎、清洗与分级后,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的骨料称为再生骨料或再生混凝土骨料 (Recycled Aggregate or Recycle Concret Aggregate) 。用其部分或全部替代砂石等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称为再生混凝土 (Recycled Concret) 。将传统意义上的骨料简称为“天然骨料”, 将全部由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称为“普通混凝土”[1]。

本文对再生骨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检测, 然后将两种再生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代替天然粗骨料配制混凝土, 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及规律性的探索分析。

1 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质试验

本论文试验所用粗骨料是将工地废弃混凝土和碎砖组成的混合物运到试验室, 经过清理剔除杂质, 人工分离、破碎、筛分后取得再生碎砖骨料和再生混凝土骨料。再生骨料粒径规格 (方孔筛) 4.75mm~19mm。两种骨料经过合理掺配能够达到连续级配要求。然后将再生碎砖和再生混凝土骨料按照100:0;70:30;50:50;30:70;0:100进行混合, 把混合后的再生骨料作为试验对象。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执行。主要检测项目有:密度、吸水率、含泥量、压碎值指标。主要试验数据见表1。

本试验测得再生骨料的吸水率远远大于天然骨料。天然骨料的孔隙体积一般不大于10%, 所以天然骨料的吸水速度和吸水率都较小。相比而言, 再生骨料的表面特征粗糙, 水泥砂浆包裹, 拆除破碎中产生的微裂缝, 及砖骨料内部孔洞较多等诸多因素导致再生骨料中孔隙较大, 吸水率自然较高。Topcu[2]等人的试验发现表观密度为2470kg/m3的再生骨料浸水30min后吸水率达到7%。尚建丽[3]等试验数据表明:再生粗骨料10min吸水达到饱和程度的85%左右, 30min达到饱和程度的95%以上, 可见再生骨料吸水速度很快, 同时吸水率也相当的高。由再生骨料的试验过程和结果研究所得, 再生骨料的吸水速度和吸水率与天然骨料相比有较大差异。如果仍然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择单位用水量显然是不合理的。史巍[4]提出了基于自由水灰比设计方法:再生混凝土的拌合用水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骨料所吸附的水分, 这部分完全被骨料所吸收, 在拌合物中起不到润滑和提高流动性的作用, 把它称为吸附水, 吸附水为骨料吸水至饱和面干状态时的用水量。另一部分为拌合用水量, 这部分水分布在水泥砂浆中, 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 并且在混凝土凝结硬化时, 这部分自由水除有一部分蒸发外, 其余要参与水泥的水化反应, 称为自由水。其中自由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为自由水灰比。再生混凝土强度设计时, 主要考虑自由水灰比。本试验参照基于自由水灰比试验方法:首先结合骨料的吸水率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中吸附水的用量, 再考虑普通混凝土设计方法中计算的单位用水量, 将二者结合即为再生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而水灰比取自由水灰比。吸附水的加入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在拌制混凝土前将骨料预湿使骨料达到饱和面干吸水状态。这种方法很难控制, 一般很少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将吸附水和自由水一起在混凝土拌制时加入, 这种方法简便可控制。张宴清[5]试验表明:采用两种方式加水, 坍落度基本相同, 但是预先润湿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强度低于两种水加入时拌制的混凝土。其原因可能为预先吸水饱和状态下骨料含水量高, 水灰比增大, 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本试验采用上述的第二种加水方式。同时为了避免在拌合过程中加入的附加水, 从水泥的水化过程中释放出来, 采用加入外加剂降低水灰比和延长搅拌时间的方法控制此问题的发生。此外, 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可以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和耐久性, 还可降低水泥和细骨料的用量。本试验中采用的粉煤灰, 掺量占总胶凝材料的20%。粗骨料完全采用再生骨料。细骨料采用天然砂。

2 再生混凝土试验用原材料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42.5#水泥, 其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

粉煤灰为Ⅱ级 (掺量为胶凝材料的20%) 。

细骨料:天然砂。Ⅱ区中砂, 见表3。

外加剂采用高效减水剂, 掺量为1.0%, 减水率21%。

粗骨料:其技术性能指标见表1。

拌合用水采用试验室自来水。

3 再生混凝土配制

设计强度取C25, 坍落度选择140mm。用R1, R2, R3, R4, R5代表再生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骨料=100:0;70:30;50:50;30:70;0:100五种情况。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配合比见表3。

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表4。

在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 再生混凝土试件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的破坏过程相似。具体过程如下:随着压力的增大, 试块表面出现细小裂纹, 裂缝沿着垂直方向发展, 压力继续增大, 试块表面鼓起, 混凝土掉皮剥落。最终破坏时, 表面没有大的裂缝出现, 试块仍具有一定的强度。劈开混凝土试块, 可以发现, 再生粗骨料和水泥砂浆粘结良好, 破坏界面一般都在砖骨料自身, 所有掺有砖骨料的混凝土中, 破坏时发现砖骨料均被破坏。说明混凝土的破坏一般从强度较低的材料开始。由此可以看出混凝土中应严格控制砖骨料的含量。

本试验研究了粗骨料全部由再生骨料代替, 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 再生碎砖粗骨料含量不同比例下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由图1看出再生混凝土强度随着再生砖骨料含量的降低而增加。R5比R1强度增长了39%。当砖骨料含量超过50%时, 能够接近普通混凝土配制强度要求。当砖骨料含量为0, 完全是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情况下,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非常接近。如图1所示。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 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 适于运输、浇筑、振捣成型等施工作业, 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和易性包含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三个方面。流动性主要用坍落度值表示。粘聚性和保水性通过现场观察。本配合比中掺入了高效减水剂, 使再生混凝土流动性提高, 均能满足设计坍落度要求。根据现场观察, 当砖骨料含量超过50%时, 混凝土保水性和粘聚性越来越差, 当骨料全部由砖骨料来代替时, 保水性和粘聚性最差, 并有泌水出现。当砖骨料含量低于50%时, 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与普通混凝土一样的良好。

此外将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再生骨料压碎指标值联系, 随着再生骨料压碎值指标的提高, 混凝土强度逐渐降低。C25混凝土中骨料压碎值指标由9.1%提高到35%时, 强度由41.0MPa下降至25.0MPa;再生骨料中含有强度较低的碎砖骨料时, 压碎值指标变化较大。对由该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4 结语

本文首先对建筑垃圾中碎砖和废混凝土清理、破碎、筛分所得的再生粗、细骨料性质进行研究。针对再生骨料自身特点进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并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经过分析总结,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混凝土中粗骨料完全由再生混凝土骨料所代替时, 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2) 随着再生骨料中碎砖骨料的增加, 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

3) 再生骨料中碎砖比例低于50%时, 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强度几乎相同。

4) 再生碎砖骨料含量超过70%时,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较差, 有轻微泌水。因此从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角度出发时, 再生碎砖骨料含量应控制在70%以内。否则应通过强化措施改变混凝土和易性。

5) 再生骨料的压碎值与混凝土强度有着相关性, 压碎值指标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严格控制再生碎砖骨料比例, 降低压碎指标值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摘要:对建筑垃圾中的碎砖和废弃混凝土进行处理, 生成再生骨料。分别对再生碎砖骨料和再生废混凝土骨料基本性质进行试验, 然后根据两种骨料的不同掺配比例替代天然粗骨料进行再生混凝土的配制, 并检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中碎砖和废混凝土所占的比例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再生碎砖骨料的含量越大, 混凝土的工作性越差, 力学强度越低。而随着再生废弃混凝土骨料含量的增加, 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 力学指标提高。

关键词:再生碎砖骨料,再生废混凝土骨料,比例,再生混凝土,性能

参考文献

[1]孙跃东, 肖建庄.再生混凝土骨料.[J]混凝土, 2004, (6) :33-36.

[2]I B Topcu, Selim Sengel Properties of Concretes produced with waste Concrete aggregate 2004

[3]尚建丽, 李占印, 杨晓东.再生粗集料特征性能.[J]混凝土.建筑技术, 2003 (1) .

[4]史巍, 侯景鹏, 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J], 建筑技术开发, (2001) , 8:18-20.

[5]张宴清.建筑废渣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 2003 (1) .

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 篇2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分析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热再生技术进行简要地介绍,然后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热再生技术施工工艺和现场管理进行分析.

作 者:李寿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虹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39000 刊 名:城市建设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21) 分类号:U4 关键词:热再生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   工艺  

再生透水混凝土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再生粗集料 强度 抗冻性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砂石的需求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需大量开山采石和掘地淘沙,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建筑废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废混凝土约占30%~50%。2005年我国废混凝土排放总量达1亿吨。如此大量的废旧混凝土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而且已经引起环境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土地和空间日趋紧张的大城市更是如此。此外,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水土保持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人们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保水、排水、保护水资源、防止因地下水枯竭引起的地面下沉等包含复杂技术的环保问题。因此,再生透水混凝土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废混凝土处理困难的问题以及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集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保水、排水等问题,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符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再生集料混凝土是指利用废旧混凝土破碎加工而成的再生集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集料配置而成的新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其中再生集料是指废混凝土经破碎加工后所得粒径在40mm以下的集料,它对再生混凝土各项性质都有所影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与再生混凝土的材料组成相同,都是由再生粗集料和其它材料组成。

1)再生粗集料

① 粒形与表面构造

再生粗集料的外形略成扁平,同时带有若干棱角,外形介于碎石与卵石之间。再生粗集料的这种外形将会降低新拌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再生粗集料的表面较为粗糙,孔隙较多,肉眼可以看到再生粗集料表面大都附着或多或少的水泥砂浆。

② 吸水率

表1给出了天然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再生粗集料的24h吸水率明显高于天然粗集料,约为天然粗集料的23倍,其原因主要是再生粗集料表面附着部分水泥砂浆,其孔隙率大。再生粗集料的高吸水率通常被认为是其相对于天然粗集料最重要的的特征。

表1同时给出了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天然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均在短时间内吸水饱和。对于再生粗集料,10min可达到饱和程度的85%左右,30min可达到饱和程度的95%以上。

③ 孔隙率

表2给出了天然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孔隙率的对比结果,可见再生粗集料的孔隙率高于天然粗集料,前者约比后者高20倍,这主要是其表面水泥砂浆含量较高的缘故。再生粗集料的孔隙率较高,导致再生混凝土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易形成应力集中现象,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是较高的孔隙率对再生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是有利的。

④ 压碎指标值

压碎指标值反映的是集料抵抗压碎的能力。天然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压碎指标值试验结果见表3。可见,再生粗集料的压碎指标值高于天然粗集料,表明再生粗集料的强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再生粗集料表面水泥砂浆含量较高且粘结较弱,导致再生粗集料较天然粗集料易破碎。但是该再生混凝土仍能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对配置C30混凝土碎石所需压碎指标值的要求(压碎指标值≤16%)。

⑤ 含泥量

再生粗集料与天然粗集料的含泥量试验结果见表4。可见,再生粗集料的天然含泥量高于天然粗集料,不能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要求(含泥量≤1%),这主要是由于再生粗集料的破碎工艺所致。

笔者认为吸水率、孔隙率及含泥量是再生透水混凝土高透水性的前提条件。但是含泥量过高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强度降低、收缩增大等,因此在拌制混凝土前应该对再生粗集料进行水洗或者改进其加工工艺。

2)其它组成材料

其它组成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等都与其在普通混凝土的性能相同,不再赘述。

2、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由于再生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天然集料不同,而且配合比设计是基于透水性能的设计,因此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较普通混凝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再生透水混凝土受力时通过骨料之间的胶结点传递力的作用,由于再生粗集料强度高于水泥石强度,水泥凝胶层很薄,水泥凝胶体与粗骨料界面之间的胶结面积小,因此其破坏特征是骨料之间的连接点处破坏。由于再生粗集料的外形略成扁平,同时带有若干棱角,因此连接点处极易破坏。此外,不同来源废混凝土加工而成的再生粗集料性能差异性较大,有时再生粗集料会发生劈裂。

影响再生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随着骨灰比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而透水性能的变化规律则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研究得出,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再生透水混凝土仍有很强的透水性。

3、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

很多研究者的试验得出,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甚至优于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其原因是再生集料较大的孔隙率可以起到微养护的作用,可以降低界面处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从而改善了界面的质量。然而,更多研究者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低于甚至低于普通混凝土,再生粗集料是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薄弱环节。其主要原因是再生粗集料很容易吸水饱和,10min可以达到饱和程度的85%以上,30min可达到饱和程度的95%左右,而冻融破坏的临界饱和度约为92%。笔者认为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低于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由于再生粗集料容易先于新水泥基体发生冻融破坏,成为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薄弱环节。此外,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大且孔隙多为开口孔隙,起不到微养护作用。

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基本规律是降低水灰比以减小混凝土内部的孔径,掺加引气剂以减少空气气泡间距,掺加掺合料以细化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减少再生粗集料最大粒径及再生集料的强化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其中以掺加引气剂的效果最好。但是笔者认为掺加引气剂会降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建议掺加粉煤灰来提高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特别是当粉煤灰掺量增加到28%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

开发再生透水混凝土这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混凝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这种混凝土用于铺筑道路、广场、人行道路等,能扩大城市的透水、透气面积,增加行人、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交通噪声,对调节城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地下土壤的水位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再生透水混凝土的集料是利用废混凝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对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铺筑道路、广场、人行道路等领域,再生透水混凝土必将以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优势成为未来混凝土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肖建庄.再生混凝土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周士琼.土木工程材料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8.

[3] 美福田.碾压混凝土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4] 肖建庄,兰阳.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J].建筑材料学报,2005,8(2):197-201.

[5] 杜婷,李慧强,吴贤国.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J].建筑技术,34(2):133-134.

[6] 史巍,侯景鹏.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4(7):14-17.

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 篇4

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清洗、破碎、分级和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得到的“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特性的研究成果已表明再生骨料应用于工程结构是可行的, 但对其经济性尚存疑虑。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废料再加工得到的再生骨料能耗只是开采天然碎石的1/8, 成本可降25%;当利用废弃混凝土作再生骨料时, 石灰石资源可节省62%;而当废弃混凝土用作制造水泥的原料时, 除可节省62%石灰石资源外, 还可节约制造水泥的优质石灰石60%、黏土40%和铁粉35%, 同时可减少20%的CO2排放量。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解决了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及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

2.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2.1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研究上, 邢振贤等的试验表明再生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强度降低在5%~10%之间;试验结果是降幅在10%左右;Tam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要低8%~24%。再生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3%~15%, C30再生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2%~20%, 和以往研究成果比较接近。

2.2 再生混凝土抗弯强度

再生混凝土抗弯强度的研究上, 其抗弯强度的改变幅度将在15%之内;刑振贤等全部采用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与配合比相同的基体混凝土相比, 抗弯强度下降了10%~25%, 抗拉强度降低7%。再生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28天抗折强度降低3.7%~23.4%。

2.3 再生混凝土抗拉性能

对于再生混凝土抗拉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 另一部分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却高于普通混凝土。参阅其他资料, 发现各种研究成果差异性较大, 需进一步研究。混凝土的受压破坏和受拉破坏均源自材料内部的先天缺陷处发生裂纹扩展, 但受拉破坏对裂纹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受压破坏, 故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变化规律不同于抗压强度。

再生混凝土强度指标降低的原因有: (1) 再生粗骨料与新旧砂浆之间存在的粘结较为薄弱; (2) 再生混凝土本身的用水量也有所增加; (3) 再生粗骨料孔隙率高, 在承受轴向应力时, 容易形成应力集中; (4) 再生粗骨料的强度较低, 表现在压碎值较大; (5) 由于初始损伤和二次破坏损伤, 使得再生粗骨料内部存在大量微裂缝。

3. 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分析

3.1 抗碳化性能

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可能低于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然而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其抗碳化性能可能比较接近。如国外学者珑的试验得出, 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 再生粗集料掺量大于的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有所改善又如国外学者的试验得出, 用作列线图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 其碳化深度小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再生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

碳化发展规律同普通混凝土一样, 在再生混凝土中加入矿渣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原因主要在于加入适量的矿渣后, 混凝土更加密实, 连通孔的数量越来越少, 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得到提高。

3.2 抗渗性能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其孔隙率或密实度直接相关。因而,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的方法均可以起到改善其抗渗性能的作用。如矿渣的密实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效应能有效降低再生混凝土中硬化浆体孔隙率, 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特征, 从而提高抗渗性能。

3.3 耐磨性能

再生混凝土的耐磨性能低于同配比普通混凝土。国外学者一的试验就得出, 增加水泥用量或掺加矿渣可以减小再生混凝土的磨损深度。

3.4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基本规律是, 随再生集料掺量增加, 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降低掺加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减小水灰比、矿物外加剂以及对集料进行改性处理均可提高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3.5 收缩和徐变

再生集料本身较大的干缩变形及较低的弹性模量使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较大掺加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膨胀剂以及采用蒸汽养护等可以减小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变形, 其中以掺加膨胀剂的效果最好。再生混凝土的徐变较普通混凝土大, 且随水泥用量、水灰比增加而增大采用一搅拌方法可以降低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正是由于再生混凝土徐变较大, 故不宜用于预应力构件。

4. 结语

将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生产再生混凝土不但是关系到建筑垃圾能否资源化, 而且还具有非常重要的节能环保意义。它一方面解决了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 用建筑垃圾循环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 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 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骨料的日益匮乏和大量的砂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建材, 再生混凝土完全满足世界环境组织提出的“绿色”的三大含义。理论和实践都表明, 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 符合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是今后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

摘要:再生混凝土能够节约骨料资源, 避免由于堆放废弃混凝土而产生环境污染,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通过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抗拉强度的性能以及耐久性能。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参考文献

[1]朱平华, 王欣, 周军.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研究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OL].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和应用学术交流会, 2007

[2]龙大东, 张华英.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及推广应用对策[M].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8.11

[3]张伟, 徐清, 邱小华.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M].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2

[4]杜婷, 李惠强.再生混凝土未来发展探讨[J].混凝土.2002 (4)

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 篇5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可行性报告,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

随着中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在国内昆明、杭州、深圳、天津等各大城市亮相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项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郑州中意矿机作为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专业研发生产厂家对当前的发展形势并不满意,因为,大多数的投资商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项目多是处于观望状态,对该项目信心并不充足,如何将该设备实现普及,是中意矿机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当前该设备面临的难点之一是设备价格问题。很多投资商来电询问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应用领域以及市场效应,但昂贵的价格,就将客户制止千里之外,如何保障设备质量的同时降低设备的造价,是中意当前研究的课题。但结合设备的投入来说,虽然高额的设备造价让投资商头痛不已,但该设备投放市场之后其创造的利润是可喜的,以设备价格为100万元来说,投产使用后,每天可消纳1200吨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可达90%,制成的再生骨料价格按30元/吨计算,每天可赚取3000元钱左右,减去电费、人工费、运输费以及其他杂费1000元,净利润可保持2000元左右,一年运营300天,创造的利润在60万元左右,并且剔除后的钢筋、铁丝等金属物质变卖后又是一笔利润,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可收回成本,并且投产该设备还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篇6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研究;意义;现状;问题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的建筑日新月异,很多就建筑物被拆除,新型建筑不断兴起,这也使得城市的形象越来越美。在对旧建筑进行拆除的过程中,会占用土地资源,还会污染周围环境,不利于城市以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对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研究,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

1.再生混凝土研究的意义

随着城市建筑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建筑的种类以及功能越来越多,旧的建筑不断被拆除,新型高层建筑以及多功能建筑不断兴起,这在美化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的环境问题。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要在建筑施工中加强环保意识。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必须用到的一类材料,建筑工程的增多,使得混凝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但是建筑更新比较快,在旧建筑被拆除后,大量的混凝土也面临着浪费的问题,旧建筑拆除工作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且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会产生较多的污染问题。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必须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还要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占用,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更加健康的发生。再生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其主张对废弃的混凝土进行破碎、清洗、筛分以及加工处理,通过一定级配混合可以形成粗骨料,可以制成新的混凝土,这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利用率,而且符合现代社会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减少建筑施工带来的环境问题。

2.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再生混凝土有着较多的特性,其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热导率比较低,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再生混凝土的密度也比较小,自重比较轻,在应用的工程中,可以减轻建筑自重。再生混凝土有著较强的和易性,为其坍落度比较低,施工单位想要提高其流动性,可以加入适量外加剂。我国相关机构对再生混凝土进行研究,发现再生混凝土有着较高的强度以及耐久性,适合在建筑工程中大力推广。

2.1再生混凝土的强度

在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时,需要与普通混凝土做比照,在利用废弃混凝土做粗骨料后,混凝土的强度大大提高了。再生骨料与普通骨料相比有着较多优点,普通骨料与钢筋无法有效的黏合,而再生骨料是由废弃混凝土构成,所以对于钢筋有着较强的贴合度,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所以,使用再生混凝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2.2再生混凝土收缩率

再生混凝土的骨料与普通骨料相比,孔隙率比较高,再生骨料是由废弃混凝土构成,所以本身裂缝比较多,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吸水率也比较大,所以,再生混凝土的收缩率会比较高。另外,由于裂缝的存在使得环境中的水合有害腐蚀性物质渗入其中,致使其防水与抗冻性能降低。

2.3研究成果

我国在废弃混凝土再生研究方面的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研究试验阶段,研究人员对再生骨料的对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了起水分迁移特性,这为解决再生骨料混凝土高收缩和高吸水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再生混凝土少数用于道路面层和基层,在房屋建筑和桥梁工程中应用再生混凝土的技术尚未成熟,这使得绝大多数的废弃混凝土被当做填充材料,用于填筑作业,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3.再生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1再生骨料掺入量问题

从多消纳废弃混凝土角度而言,采用高掺入量甚至全部以再生骨料制造的再生混凝土较理想。但实验表明,随着粗骨料的掺入度升高再生骨料的抗压强度会有比较小的降低,但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天然骨料的比例增加,其强度却下降的比较明显。而且掺入量还影响着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工作性能。

3.2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需要转变

由于“再生”两个字的存在,而且各个实验也得出再生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耐久性等性能劣于普通混凝土,所以,在很多人对再生混凝土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再生混凝土不能成为主流的建筑材料。即使是对安全等级要求不高的普通建筑,人们也片面的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点,难以接受使用再生混凝土,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此要加强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经济性分析,研究提高经济性的途径;同时也要加强废物利用和资源再利用教育,让各项指标达到标准的再生混凝土能得到高效的利用。

4.再生混凝土研究建议

(1)再生混凝土是能够从技术上真正解决废弃混凝土出路的问题,但由于其研究还没有达到普通混凝土的地步,因此现在再生混凝土的使用还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如果不能广泛的应用,那么再生混凝土也就失去了解决废弃混凝土的优势。如果能研究提高其强度、耐久性、磨耗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构性能的方法和材料,使之向高性能方面发展,再生混凝土将会真正的应用在各类建筑中并发挥其优势。

(2)再生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产生差别的最大原因是:在破碎时再生骨料会产生细小裂缝与空洞,如果能改进优化再生混凝土破碎工艺,就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由于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混凝土制作工艺也有较大差异,因此,混凝土配制标准的制定必须结合我国再生混凝土的骨料情况,制定合适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标准规程。

5.结语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应用再生混凝土,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还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节能环保性,是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再生混凝土是利用废弃混凝土当做粗骨料,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再生粗骨料与普通骨料相比,有着较多的优势。我国相关机构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通过实践证明,应用再生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裂缝等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 [科]

【参考文献】

[1]杜婷,李惠强,吴贤国.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建筑技术,2003,(2).

[2]尚建丽,李占印,杨晓东.再生粗骨料特征性能实验研究[J].建筑技术,2003,(1).

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现状分析 篇7

1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德国、日本等国对废弃混凝土进行了开发研究和再生利用,都提出了混凝土必须绿色化,以减少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危害。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现在已经是各个国家共同研究的课题,在许多发达国家还采用立法形式来保证此项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日本政府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l995年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率为65%,要求到2000年混凝土块的资源再利用率达到90%。此外,日本还对再生混凝土的吸水性、强度、配合比、收缩、耐冻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4]。1996年日本对废旧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率达到了65%。

在欧洲,德国已将再生混凝土用于公路路面的建设,德国Lower Saxong的一条双层混凝土公路采用了再生混凝土,该混凝土路面总厚度26cm,底层混凝土19cm采用再生混凝土,面层7cm采用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美国也是较早提出环境标志的国家之一,其制定的《超基金法》给再生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美国大力研究再生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并积极用于实际的工程,不但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还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在加工工艺及混凝土配制方面,目前俄罗斯和德国[5]处于领先状态。Mukai和Topcu[6]等人在混凝土的配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使得混凝土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观。Padorn和Zollo[7]等用ASTMC-39测试方法进行了素混凝土和聚丙稀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实验,得出因纤维的存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的结论。

2 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发利用晚于发达国家,不过近几年来政府对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制定的中长期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就鼓励废弃物的研究开发利用,建设部将“建筑废渣综合利用”列于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目前,我国一些城建单位对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做了有益的尝试,成功地将部分建筑垃圾用于细骨料、砌筑砂浆、内墙和顶层抹灰、混凝土垫层,与粉煤灰、石灰类混合做道路基层、铺筑路面等。一些研究单位也展开了用城市垃圾制取烧结砖和混凝土砌块技术,并且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水平。但针对垃圾总量来看,利用率还很低。

在国内,肖建庄等对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受压性能进行了分析,以及周贤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了试验研究。戴薇原,孙伟民等[8]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有50年龄期的废弃混凝土破碎所得骨料作为再生混凝土的粗骨料,并分别以25%、50%、75%及100%的掺入百分比配制再生混凝土,探讨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的能力。

结果表明,用以上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基本上能符合抗冻耐久性的相关规定,抗冻融循环的能力能达到一般工程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对建筑垃圾再利用做再生骨料生产多孔砖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进国外的先进产品及技术的国产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承重墙体材料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煤研石烧结空心砖、粉煤灰烧结空心压、粉煤灰蒸压砖以及其它利废制品有一定的发展。非承重墙体材料以发展利用工业废渣的各种空心砖、砌块和轻质板材为主。

河南宇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废物再生利用方面,经过多年潜心实践研究,同诸多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手技术合作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建筑垃圾废物再利用项目—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标砖、多孔砖、空心板、空心砌块等产品的成套设备及技术。

辽宁省建材科研所课题组制定的关于严寒地区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混凝土多孔砖工业化技术研究方案,该课题主要是研究开发适合严寒地区特点、满足推广节能建筑的利用工业废渣的混凝土多孔砖。研究成果将对产品的原料配比、产品规格及孔型、孔洞率提供工艺技术参数,对建设生产线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规模、投资预算、经济效益分析等提出指导意见,并对需完善的配套应用技术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保证开发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课题组将选择技术先进的装备制造企业、拟建或已竣工投产生产线的企业开展合作[9]。

3 结语

合理设计的再生混凝土基本上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其应用于土木工程中是可行的。为了推广再生混凝土,需要对其结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解决了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用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工程对天然砂石的开采,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天然骨料的日益匮乏以及大量砂石的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对于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现代结构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摘要: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人造建筑材料,其废弃混凝土碎块的产生量也继续增多,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及其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巨大。如何处理废弃混凝土碎块的问题将更趋严峻,因此提出了再生混凝土的概念。本文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论述,指出再生混凝土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建筑节能,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尚建丽,李占印,杨晓东.再生粗集料特征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03(1):52-53.

[2]徐浩.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中的几个问题[J].施工技术.2001,32(2):106-107.

[3]林楠,林杉,包力新.保护环境,开发利用废弃混凝土[J].建筑技术开发,2003,20(6):99-100.

[4]杜婷,李惠强,吴贤圜.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建筑技术,2003,34(2):133 13.

[5]屈志中.钢筋混凝土破坏及其利用技术的新动向[J].建筑技术,2001,32(2):102-104.

[6]Topcu I.B.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produced with waste concrete[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1997,27(12):1817-1823.

[7]]Padron I,Zollo RF.Effect of synthetic fibers on volume stability and cracking of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and mortar[J]ACI Materials Journal,1990,87(4):327-332.

[8]戴薇原,孙伟民,缪汉良.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7(8):69-74.

绿色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 篇8

从1824年硅酸盐水泥的诞生以来, 混凝土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 至今已经成为现代使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而其中的砂、石又是混凝土中占用比例最大的。近年来, 随着大量混凝土建筑物的老化而散失原有功能, 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 它既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资源进行堆放, 又对周围环境产生有害影响, 而新建建筑又消耗了大量的天然石材, 两者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混凝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途径。

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破碎、筛分与清洗等处理后制备成再生混凝土骨料, 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置而成的一种新型混凝土[1]。但目前为止, 相较于日本、欧洲等国家、地区, 我国在再生骨料的研究、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将粗骨料全部采用原不同强度等级破碎的混凝土, 通过设计合理的配合比, 对其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和分析, 为再生骨料的合理利用提供指导。

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

2.1 原材料

再生粗骨料其原混凝土强度约为C30、C40、C50、C60四个强度等级, 经破碎、人工筛分和冲洗, 符合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规定的5-20mm连续级配要求。

原混凝土粗骨料为破碎石灰石, 符合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规定的5-20mm连续级配要求。

细骨料选用闽江河砂, 细度模数为2.7。

水泥为宁海强蛟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海螺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为和益 (福建) 粉煤灰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符合标准GB/T1596-2005规定的F类II级灰。

减水剂采用福建建工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TW-4 (F)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2.2 配合比设计

本文通过以设计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为方向, 以强度为目标, 同时考虑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绿色性, 采用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 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水泥用量, 加入适量减水剂配制符合各强度等级的原骨料混凝土及采用粗骨料等量全部取代的再生混凝土, 以对它们的性能进行实际测试。本文共设计了C30、C40、C50、C60四个强度等级的原生混凝土, 其再生混凝土采用骨料100%等量替代, 其实际配合比如表1所示。

2.3 拌合物工作性能

按表1混凝土配合比配制的新拌原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及再生混凝土进行了坍落度测试, 其坍落度值如表1所示。由表1所测坍落度值, 绘制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粗骨料全部用再生骨料替代后, 其对应坍落度变化曲线, 如图1所示。

由表1、图1可知, 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在仅用再生粗骨料全部等量取代原粗骨料而保持其它材料及用量不变的情况下, 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都会降低, 且其降低幅度随着新拌混凝土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水胶比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混凝土强度的反应, 一般来说, 水胶比越小其强度等级越高, 即强度等级越高的混凝土采用全部取代法拌制的新拌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越差。这是由于再生骨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旧水泥砂浆, 含量约占骨料的30%[2], 其密度较小、孔隙率较大、易吸水, 有研究表明再生骨料的吸水率约为天然骨料的8倍[3], 这在新拌混凝土中会额外消耗部分拌合水, 从而使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 工作性变差。同时, 再生粗骨料相对于天然粗骨料具有表面粗糙、棱角多等特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工作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坍落度降低。

2.4 混凝土的强度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凝土试件抗压破坏的一般规律是低强度混凝土沿骨料表面破开, 而高性能混凝土试件是压碎骨料破坏, 有爆裂现象[4]。本文通过先配制4个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在达到50d龄期时对其进行破碎、清洗、筛分, 并以此作为再生骨料, 等量全部取代对应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制再生混凝土, 对它们进行100*100*100立方体28d抗压强度试验, 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用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强度值都要比原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低, 且强度等级越高, 其强度低的幅度越大。这是因为再生骨料中的旧砂浆孔隙率较高, 强度较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再生骨料的强度;另一方面, 由于旧混凝土在破碎为骨料时, 难免会使其内部产生许多细微裂缝, 从而形成薄弱环节, 使再生混凝土强度降低。在强度等级较低时, 其再生混凝土强度近乎可以达到原混凝土强度的水平;而在高强度等级时, 其再生混凝土强度也可以达到50MPa

以上, 说明以再生骨料配制高强混凝土是完全可能的。究其原因, 一方面再生骨料其针片状含量较天然骨料小, 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天然骨料的强度优势;另一方面, 本研究所选用的骨料最大粒径仅为20mm,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骨料缺陷对再生混凝土强度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3 结论

(1) 通过选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旧混凝土进行破碎, 并选取较小粒径的破碎颗粒作为再生骨料来配制高强再生混凝土是可行的;

(2) 再生骨料孔隙率较高, 吸水率大, 会使新拌混凝土工作性降低, 因此在拌制再生混凝土时需要考虑额外加水, 以消除由于再生骨料吸水对新拌再生混凝土工作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额外加水量该如何确定, 以及额外加水后会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肖建庄.再生混凝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RAO A, JHA K N.Use of aggregate from recycled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waste in eoncrete[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7.50 (1) :71—81.

[3]顾荣军, 袁江, 耿欧, 高飞剑.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研究[J]混凝土, 2009 (9) :85-86.

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 篇9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孔型,空洞率,热工性能

引言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 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被称为绿色墙体材料, 发展绿色墙体材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被拆除的废旧建筑物以及新建建筑产生的废弃混凝土成为城市建筑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号召节能减排的举措, 利用再生混凝土生产砌筑墙体的空心砌块墙体材料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 肖建庄等人对再生混凝土的热工理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得到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再生集料取代率的情况下的再生混凝土的有关热工参数[1];梁倚等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空心砖的抗压强度以及热工性能[2]。本文对不同孔洞率的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

1 再生混凝土砌块的材料性能和砌块规格

本文研究的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所用的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78kg/m3, 导热系数为1.35W/ (m·K) 。设计空洞率分别为30%和40%两种形式6种规格砌块, 砌块尺寸为目前使用较多的390mm×190mm×190mm。砌块型号分别为A、B、C、D、E和F如图1所示, 其中A、B、C、D为空洞率30%的砌块, E和F为空洞率40%的砌块。

2 再生混凝土砌块平均热阻的计算方法[3]

根据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计算规范》附录二规定的方法计算再生混凝土砌块的平均热阻, 有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匀质空心砌块等材料的平均热阻按下式计算[3]:

式中:-平均热阻, m·K/W;

F0-与热流方向垂直的总传热面积, m2;

F1、F2、Fn-按平行于热流方向划分的各个传热面积, m2;

Ro.1、RO.2......Ro.n-各个传热面部位的传热阻, m2·K/W;

R、iRe-分别为内、外表面换热阻, 可分别取0.11和0.04m2·K/W;

ϕ-修正系数, 按表1取值。

注:λ为砌块材料和空气间层的导热系数, 空气间层的λ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计算规范》[3]附录二附表2.4空气间层厚度及热阻计算得到。

为了便于理解上式含义, 图2给出了计算示意图。

3 六种规格再生混凝土砌块平均热阻计算分析

以A、B、C、D、E和F六种规格砌块为例计算平均热阻。根据文献[4]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最小外壁厚度取值不小于30mm, 最小肋厚取值不小于25mm, 砌块具体规格尺寸见图3。

根据再生混凝土砌块平均热阻的计算方法得到以上六种规格砌块的平均热阻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 C、D两种规格的砌块平均热阻最小, 其次为F砌块, 平均热阻最大的砌块为E砌块, 也就是空洞率40%的单一孔洞砌块。

根据围护结构热传阻的计算式 (2) :

上式 (2) 中

由式2计算得到表2所示的六种规格砌块组成的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分析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A与E砌块以及C与F砌块孔洞形式相同孔洞率不同, 孔洞率40%的E、F砌块的计算传热阻均大于孔洞率30%的A、C砌块。因此, 不同孔洞形式以及孔洞率的差异对砌块的传热阻有不同影响, 孔洞形式相同孔洞率越大传热阻也越大。对于孔洞率相同的A、B砌块, 由于孔洞形式不同, B砌块的传热阻大于A砌块的传热阻。

4 砌块隔热性能分析

砌块的隔热性能除受原材料的种类、容重影响外, 砌块的孔型、空洞率、孔洞排数、排孔方式、孔洞大小等均不同程度影响砌块的隔热性能。陈建芳等人[5]的研究表明, 在孔洞率一定的情况下, 普通混凝土多排孔砌块的热绝缘系数大于单排孔砌块的热绝缘系数;孔洞率一定时, 空气间层孔型为椭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时的砌块的热绝缘系数均小于孔型为矩形的砌块的热绝缘系数。杨郑梁等人[6]的研究表明, 三排孔再生混凝土砌块的保温隔热性能较粘土砖要好, 在空心砌块中塞聚苯板可以进一步提高砌块的保温性能。

5 结语

通过对设计的A、B、C、D、E、F六种规格的再生混凝土砌块进行热工性能的计算分析比较表明, 再生混凝土砌块的孔洞大小、孔洞排列以及空洞率对其热工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孔洞形式相同孔洞率越大传热阻也越大, 砌块隔热性能也相对较好。

参考文献

[1]肖建庄, 黄运标, 任红梅.混凝土热工参数影响因素及理论计算[J].粉煤灰, 2008 (5) :17-20

[2]梁倚, 黄廷剑, 赵娟等.新型再生混凝土空心砖抗压强度和热工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9) :165-166.

[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

[4]GB8239-1997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S]。

[5]陈建芳, 叶必朝.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热工性能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 2011 (2) :74-75、89

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应用研究分析 篇10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随之产生的建筑废物也越来越多。据专家统计, 我国每年新建房屋约6.5亿平方米, 每万平方米排出垃圾约500~600吨, 全年仅施工建设和排出的建筑垃圾近4000万吨。除此之外, 旧建筑的拆除垃圾也不容忽视, 每平方米旧建筑拆除垃圾约为0.5~0.7吨, 旧房屋拆除面积按新建面积的10%计算, 则房屋拆除垃圾在4000万吨左右, 以上两项合计, 我国建筑垃圾每年产生量约8000万吨。而且, 解放初期浇筑的许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物, 大部分已经进入老化毁坏阶段, 城市改造建设也会拆除部分老的建筑与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废弃混凝土的数量还讲逐年增多。

目前, 在我国这些废弃混凝土除一小部分用作道路和建筑物的基础垫层外, 大部分未经处理, 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 采用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理费、处理费等建设费用;同时, 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散和灰纱飞扬等严重污染环境, 影响市容。另外, 混凝土作为当今世界用量最大的人造建筑材料, 消耗着人类大量的资源。据统计, 我国每年要开采50亿吨以上的黏土、石灰石和砂子等矿物质用于生产水泥和混凝土, 如此巨大的砂石集料需求必然导致大量的开山采石, 最终结果必将使生态环境恶化。此外由于混凝土用量的增加,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 混凝土的原材料资源已出现了严重危机, 如俄罗斯的不少地区, 砂石运费为集料成本价格的1.5倍。

综上所述, 人类必须开发资源节约型的混凝土材料, 并且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对废弃混凝土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1999年以后, 我国混凝土用量居全球之首, 由此导致的资源、能源、环境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十分突出, 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生骨料混凝土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 是指将废混凝土块经破碎、清洗、分级和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得到的“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者全部骨料替代天然骨料配制得到的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块破碎作为再生骨料既能解决天然混凝土骨料资源紧缺的问题, 保护骨料产地的生态环境, 又能解决城市废弃物堆放、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 实现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利用, 从而保证建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建材, 再生混凝土完全能满足世界环境组织提出的“绿色”的三大含义即: (1) 节约资源、能源; (2) 不破坏环境, 更应有利于环境; (3) 可持续发展, 即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1 废弃混凝土的来源

废弃混凝土是指由建 (构) 筑物拆除、路面返修、混凝土生产、工程施工或者其他状况下产生的废气混凝土块。因而, 废弃混凝土的来源有多种渠道。根据调查发现, 废弃混凝土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物由于达到使用年限或因老化而被拆除, 产生废弃混凝土块, 这是废弃混凝土的主要来源。一般混凝土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100年, 解放前或者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混凝土建筑物, 有许多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使用年限, 而有的已经发生破坏。因此未来几十年内将是我国老旧混凝土结构物拆除的高峰期, 这必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废弃混凝土产生。 (2) 市政工程的动迁及重大及基础设施的改造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块,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这部分废弃混凝土数量将越来越大。 (3) 新建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散落大量的混凝土。 (4) 商品混凝土厂和预制厂产生的不合格混凝土或者因调度原因产生的不能加以使用的混凝土。这部分废弃混凝土一般占到产量的1%~3%。 (5) 科研机构和施工单位试验室完毕的混凝土试件。这部分废弃混凝土数量相对较少。

2 废弃混凝土的分类与回收标准

基于对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经济型与再生集料性能要求的考虑, 可将废弃混凝土分为两类, 一类为可回收的废弃混凝土, 另一类为不可回收的废弃混凝土。部分性能差的、有害杂质含量高、可能影响到新拌再生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废弃混凝土不宜回收。废弃混凝土能否回收可根据来源、使用环境、暴露条件和碳化程度等加以确定, 建议下列情况不宜回收: (1) 废弃混凝土来自于轻集料混凝土或者加气混凝土; (2) 废弃混凝土来自于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混凝土 (如沿海港口工程、核电站、医院放射间等) ; (3) 废弃混凝土出现耐久性破坏; (4) 废弃混凝土已受到重金属或有机物污染; (5) 废气混凝土存在碱-集料反应; (6) 废弃混凝土中含有大量不宜分离的木屑、污泥、沥青等杂质。由于不同设计强度等级、使用环境下的混凝土性能差异较大, 在拆除建筑物、回收废弃混凝土时, 应该按照废弃混凝土的原始设计强度和使用环境等分类拆除并分开堆放。

3 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模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对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再利用进行的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目前, 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 作为加固软土地基和铺垫路基或基础回填等建筑材料直接加以利用,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2) 作为生产再生水泥的原材料加以利用方式和第一种方式的环境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 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并加工成再生粗细集料, 用以代替部分或者全部天然集料配制成再生混凝土, 这种方法即再生混凝土技术, 符合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发展绿色生态混凝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我国将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引用前景。

4 再生集料的特性

4.1 再生集料的组成形状和级配。

再生集料按照颗粒大小可分为再生粗集料和再生细集料。颗粒大于4.75mm的为再生粗集料。再生粗集料一般有基本三种形态:一是复合颗粒Ⅰ, 即表面包裹着部分水泥砂浆的石子;二是普通集料颗粒Ⅱ, 基本为普通集料或少量粘附砂浆;三是水泥砂浆颗粒Ⅲ。破碎颗粒大时, 复合颗粒较多, 破碎颗粒较小时, 以碎石颗粒和水泥砂浆颗粒为主。粘附的砂浆层或破碎后的砂浆颗粒会有较多明显气孔, 碎石形态则同原水泥混凝土碎石。其中复合颗粒Ⅰ的自身差异性很大, 有些颗粒表面的旧砂浆附着面大, 有些颗粒表面的旧砂浆附着面小。复合颗粒与水泥砂浆颗粒都将对基层材料的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再生集料颗粒中, 以复合颗粒Ⅰ, 即碎石与水泥砂浆粘在一起的颗粒所占的比例最大, 普通集料形态的颗粒Ⅱ比例最少, 水泥砂浆颗粒比普通集料形态的颗粒Ⅱ稍微多点。再生集料的级配是表示构成再生集料的不同粒径颗粒之间组成的相互比例关系, 它是材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颗粒级配的优劣, 关系到材料的强度与抗收缩性能。

4.2 再生集料的物理力学特性。

(1) 再生骨料的吸水特性。天然岩石由于其孔体积含量很低, 一般低于3%, 极少超过10%, 所以常用的天然骨料吸水速率和吸水率都很小。然而对于再生骨料, 其颗粒棱角多, 表面粗糙, 组分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硬化水泥浆 (包裹在天然骨料表面或者以碎屑形式存在) , 砂浆体中水泥石本身孔隙比较大, 且在破碎过程中, 其内部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微裂缝。因此, 再生骨料的吸水性和吸水速率都比天然骨料大得多。另外, 从旧建筑物拆除现场取得的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采集场的操作环境也截然不同, 经破碎后获得的再生骨料除非进行水洗处理, 否则因含较多的泥土和泥块, 也会增加其含水率和吸水率。 (2) 再生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再生骨料中硬化水泥砂浆密度低、表面粗糙、空隙率大、在破碎过程中内部产生大量微裂纹, 这使再生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一般低于天然骨料。由于原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龄期、使用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异, 因此, 再生骨料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离散性较大。再生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为天然细骨料的75%~80%, 80%~85%, 再生粗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为天然粗骨料的85%以上和90%以上。试验中再生骨料比天然骨料的表观密度稍微大一点, 这是因为再生骨料加工质量较好, 而所用的普通骨料质量却较差。

责任编辑:袁依凡

摘要:长期以来, 由于砂石骨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因此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原材料而随意浪费。如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混凝土用量逐渐增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因开采砂石骨料而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 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并循环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 篇11

关键词:短切纤维;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近年来碳纤维和玄武岩两种纤维被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目前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re缩写为BF)和碳纤维(Carbon Fibre 缩写为CF)的供应产品常见的纤维布、纤维筋和短切纤维等几种形式,其中短切纤维可以和混凝土拌合物一起搅拌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及降低混凝土干缩性能。

再生混凝土一般是指混凝土中的粗集料由旧建筑物或旧结构物的混凝土解体产物来代替部分制得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强度经过试验验证一般会比普通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纤维混凝土能增强混凝土各项指标,尤其是抗拉强度的提高延迟了混凝土中微细裂纹的发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也应有所提高。本实验通过研究短切纤维再生混凝土在不同的纤维掺加量及再生骨料的掺加量的情况下进行的对比研究,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1 试验原材料

本次试验采用了工程中最常应用的C20、C25、C30三个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由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材试验室(该实验室是唐山市最早的一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提供。

2 试件制作

试件的制作是依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0081-2002)的要求进行制作和养护的,采用立方体标准试模(150mm×150mm×150mm)制作试件,在实验室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振捣台振捣,上表面手工抹平,严格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室进行标准养护,养护条件为标准养护室的室温(20±2)°C;相对湿度95%以上。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试验。图1为标准养护完成准备做试验时的试块。

3 试验现象

3.1普通再生混凝土试件

普通再生混凝土在试验机上试压的破坏现象与普通混凝土试块基本一致。首先是随着压力机荷载的加大,试块表面最早出现维小的裂纹,随着持续加载,裂纹沿斜向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延展裂纹,同时裂纹宽度不断增加。并且由试块表面逐渐发展到内部,之后试件表层混凝土向外鼓出并局部剥落,试块被压碎。此时的压力机上的数值即为所加荷载,除以试件与加压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即为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即为物理学中的压强计算方法。从破坏现象来看,再生混凝土试块的破坏现象为粗骨料与水泥凝胶体之间的粘结破坏,与普通混凝土破坏现象一致。

3.2 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

相比普通再生混凝土试块,掺有纤维的再生混凝土试块,由于掺入纤维以后纤维本身具有一定的长度。并且在混凝土中处于杂乱分布,小团的短切纤维有一定的拉结力,整个加载过程,混凝土的裂纹的发展受到限制,一直到试块破坏,混凝土剥落时还能看到表面的混凝土还存在于表面,在表面只是见到了大量的裂缝,并不能很明确的看到或者经过手工处理得到普通混凝土试验时的倒锥体。破坏现象明显轻于普通混凝土。图2是纤维再生混凝土破坏形态图。

4 试验结果分析

全部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加载结果见表1,表中所列数值是以C20为例,并未全部列出。

从上表可以得出,经过标准养护后的试验结果,在再生集料30%取代率的前提下,普通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可与普通混凝土强度代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而言,略有提高。

5 展望

本试验仅开展了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研究工作,要想应用到工程实际中,混凝土构件是要长期承载的,并且现场构件与实验构件也有所区别,同时现场不具备标准养护的条件,因此本工程的试验结果若想应用到工程实践,还需要试验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6 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关于制作纤维再生混凝土,并对其相关性能的研究,我学习到了关于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方法,及其制作完试件的力学性能测试整个过程,这是本人作为高中生的一次成功探索。我从中认识到当作建筑垃圾处理的废弃混凝土,经过一系列处理,能够再利用于工程实际,这样既节省了堆放垃圾的场地,有效避免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约了混凝土原材料中粗骨料石子的用量,石子来源于岩石,这样减少了对大自然的危害。

这次试验主要应用的原理是高中物理中的压强计算原理。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可以应用到房屋建筑,而房屋建筑又是解决人们衣食住行中的“住”的关键所在。通过这次实验的参与,我不仅认识到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必要性,更认识到需要有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勇气,只有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让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在本次研究中我也看到,我的动手能力不足,理论计算和逻辑分析能力也急待提高。

参考文献:

[1]秦荷成.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和意义[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3).

[2]丛晓红.碳纤维与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27(2):40-42.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篇12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强度特性,变形特性

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的混凝土经破碎、清洗、分级后, 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 部分或完全代替天然骨料配置成的新混凝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混凝土碎块占建筑垃圾总量高达35%, 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 可获得较好社会效益[1]。为保证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安全使用, 对其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进行研究成为混凝土回收利用的关键。

1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1 抗压强度

(1) 不同水灰比。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当用再生骨料完全替代天然骨料时, 若水灰比高于0.55, 随着水灰比的增大,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减小, 脆性逐渐增强;若水灰比低于0.55, 则恰好相反, 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抗压强度逐渐增大, 脆性逐渐减弱, 这与普通混凝土的变化规律相反[3]。分析原因, 可能是因为随着水灰比的增大, 再生混凝土骨料吸水性比天然混凝土骨料强, 吸水速度更快, 加水拌和时再生骨料大量吸水, 致使实际水灰比降低, 从而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在实际工程中, 不宜过分减小水灰比以获取较高的抗压强度, 水灰比一般取0.45或0.5较适宜, 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再生混凝土强度, 又能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

(2) 不同骨料替代率。再生粗骨料孔隙率较高, 易形成应力集中而导致其抗压强度降低。再生骨料替代率不同, 其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也不同。一般情况下,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低, 并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降低幅度大约21~34%[2]。若再生粗骨料参入量合适, 可填补天然粗骨料的空隙。当水灰比一定, 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时, 两种骨料的级配较优, 再生混凝土骨料可吸收水泥浆中多余的水分, 其抗压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差不大, 甚至有可能超过相同水灰比情况下的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5]。若再生骨料替代率相同, 水灰比为0.45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 且抗压强度能达到一般建筑工程的要求。

(3) 三轴抗压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似, 再生混凝土的三轴抗压强度随着侧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随着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提高,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在三轴应力状态下, 再生混凝土的三轴抗压强度随着再生粗骨料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 变化规律也不同。当再生骨料完全替代天然骨料时, 再生混凝土的三轴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小。对于C20混凝土, 当替代率为50%时, 再生混凝土的三轴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约10%。有研究表明:在三轴受压应力状态下,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幅度比普通混凝土的提高幅度更大, 当侧压比值为0.8时, 再生混凝土的三轴抗压强度可增至 (4~5) fc。其常规三轴强度可按Richart普通混凝土公式进行计算[4], σ1/fc=1+kσ3/fc, 其中σ3为侧应力, fc为普通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普通混凝土中k一般取4, 而再生混凝土中k约为5。

1.2 应力应变曲线

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混凝土相似, 分为上升段和下降段。在上升段, 再生混凝土中直线段较普通混凝土长, 其80%峰值应力以前均近似直线, 曲线形式与再生骨料的替代率基本没有关系。但在下降段, 再生混凝土比较离散, 随着替代率的增加, 下降段曲线逐渐变陡。分析原因, 主要是再生混凝土的脆性比普通混凝土大, 再生混凝土的残余应力比普通混凝土的小。一般情况下, 再生混凝土残余应力大约只有峰值应力的5%左右[3]。

在三轴应力状态下, 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单轴应力状态下类似, 均由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在侧应力的作用下, 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近似直线, 且比单轴情况下更为陡直, 切线的斜率更大, 并随着侧应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侧应力相同替代率不同的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都较为一致。侧应力较小时, 若再生骨料替代率高于50%, 替代率化对上升段段曲线基本没有影响。达到峰值应力后, 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呈下降趋势, 下降速度明显比单向受压缓慢, 随着侧应力的增加, 曲线越来越平缓, 再生混凝土的残余应力也逐渐增大。

2 变形特性

2.1 峰值应变

有研究[4]表明, 在单轴应力状态下, 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随着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替代率高于50%时, 增大幅度达10~15%。在三轴应力状态下, 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随侧压力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趋势, 因为侧应力限制了再生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同时也限制了混凝土内部裂缝的开展, 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 纵向塑性应变也得到发展。三轴应力状态下, 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公式计算, 峰值应变可采用直线公式表达[3]:ε1/ε0=1+kσ3/fc, 其中ε0为单轴峰值应力, σ3为侧应力, fc为普通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再生混凝土中k约为20。

2.2 破坏形态

单轴应力状态下, 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基本相似。在初始阶段, 混凝土很少出现裂缝。随着应力增大, 再生混凝土先在侧表面及中间位置出现纵向裂缝, 并逐渐向斜上和斜下方开展至混凝土破坏, 形成正倒相连的“八”字型。随着应力的持续增大, 裂缝逐渐向混凝土内部发展, 表面混凝土开始外鼓、剥落, 最终为正倒相连的四角锥。

三轴应力状态下, 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但因再生骨料孔隙率较高, 内部存在较多缺陷和微裂纹使其强度降低, 故其裂缝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较薄弱, 在三向应力作用下, 斜截面上的剪应力大于界面承载力, 从而使再生混凝土先沿着截面过渡区发生破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再生粗骨料强度较小, 容易在其界面薄弱或骨料先天裂纹处发生破坏, 故再生混凝土在三轴应力作用下其骨料的破坏, 不会像普通混凝土的骨料一样破碎成粉末状, 其破坏面大部分在界面处或沿着骨料被劈开。

3 总结

再生混凝土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且脆性强, 易受水灰比及替代率影响, 实际工程中水灰比一般取0.45或0.5, 替代率取50%较适宜。再生混凝土单轴峰值应变随着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逐渐增加, 三轴峰值应力和应变均随侧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 但再生混凝土的破坏面主要在界面处或沿着骨料被劈开。

参考文献

[1]秦拥军, 祁忠科, 罗超.影响再生混凝土和易性的初步试验分析[J].混凝土, 2012 (2) .

[2]李舒.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保温性能研究[J].21世纪建筑材料, 2010, 2 (4) .

[3]魏丽.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山西建筑, 2012, 38 (18) .

[4]过镇海.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试验基础和本构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谈判收益下一篇: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