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服务器

2024-08-11

采集服务器(精选11篇)

采集服务器 篇1

0 引言

电能量系统投运初期, 厂站端主要采用电能量远方终端采集, 该产品基于科研设计开发, 采用普通工控机硬件, 需要配置电表地址规约等参数。本身存储数据, 运行稳定性差, 故障率较高。主站系统前置经过终端服务器实现与电表通讯, 读取电表中的历史负荷曲线和事件数据。与终端相比较, 减少了采集传输的中间环节和参数配置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 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因为终端服务器作为装置级的硬件产品, 运行稳定可靠性较高。近年来, 新建或改造的变电站, 使用终端服务器采集后电能量数据正确性得到显著提高。但是, 由于终端服务器使用时间较短, 在近期技改和消缺等工作中遇到一些技术问题。本文针对近期220k V变电所A和110k V变电所B电能量消缺时出现的问题重点分析。

1 故障现象

在对60座变电站进行电量采集方式的改造过程中, 即将原有终端采集方式改造为终端服务器的采集方式, 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 发现母线平衡率大于要求的2%, 且多条线路电量采集失败;改造后在对主站系统参数均设置正确后, 发现电表数据采集中断。

2 故障分析与排查

下面分别对变电所A和变电所B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和解决。

2.1 变电所A

变电所A电站投运较早, 线路较多。电表类型为威胜和浩宁达及兰吉尔ZD。并且在12月中旬进行过电表改造, 其中线路部分进行了电能表更换, 主变中压侧进行了电表接线盒更换。从系统中观察可得数据出现偏差就是从改造之日开始的。通过EMS系统进行积分电量计算, 并与之比对, 发现电能量系统显示值错误, 很多实际运行中的线路的有功值在系统中显示却为零, 并且原来一直走在在反向有功的主变中压侧电量, 突然变成了正向有功, 造成110k V侧母线不平衡。

对比电量, 分析参数配置, 确定终端服务器采集电表问题所在。由于变电所A现场, 电表类型也比较多, 因此情况较为复杂。首先, #2主变中压侧702的电表底码从改造之日起突然正反向有功交叉。利用系统中的电能表测试工具EMtest程序可以顺利采集到该电表的常规曲线, 初步排除了通讯上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和现场工作人员联系, 查看变电站电表的窗口值, 发现EMtest程序读到的电表数据与现场电表上显示的一致, 排除了电表地址错误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电表的接线, 可以得出, #2主变中压侧702的电表接线线序错误。

其次, 主站追补程序追补数据时发现A11端口采集误码率严重, 首先检查电量系统中该端口的采集参数配置, 没有发现异常, 进一步仔细检查终端服务器配置后, 发现该端口流控配置项 (flow control) 配置错误, 应选择为none, 而系统默认设置为sorfware。默认设置会使通讯效果很差, 造成电表采集误码率很高, 并且容易造成计量端口堵塞, 采集失败。

另外, 主站追补程序追补数据时, 端口A16采集失败, 经过和现场联系后, 发现电能表运行均正常。检查现场该端口所接的电表后发现该端口一部分为浩宁达表, 一部分为兰吉尔ZD表。浩宁达表使用的波特率为1200 8E1, 兰吉尔ZD表的波特率为96008N1。终端服务器每个端口支持的波特率是唯一的, 即每个端口只能支持采集同一波特率的电表, 不同波特率的电表混接, 会导致采集失败。因此, 将这些线路的电表分别分配至两个采集端口A16和A01。其中终端服务器端口A16采集兰吉尔ZD表, 配置为9600 8N1;端口A01采集浩宁达表, 配置为1200 8E1。然后进行测试, 电表采集均正常。

2.2 变电所B

终端采集方式改造成终端服务器采集方式, 是将原接在终端上的一根通讯485总线接至终端服务器一个端口, 主站系统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后完成。变电所B电站通讯485总线改接后, 在变电站用一台测试机直接从终端服务器的网口上采集电表数据失败。咨询方天工程师, 得知终端服务器每个端口所带最大电表数为30。而变电所B共有50块表, 目前接在同一端口。因此在现场增加一根485通讯总线, 将电表分配至两个采集端口接入后, 重新用测试机采集发现只能采集常规曲线, 负荷曲线采集为空值。

由于终端服务器本身不具备电量负荷曲线的存储功能, 使用终端服务器采集方式, 要求相应电表支持负荷曲线采集, 否则虽然该站所有电表表现为通讯正常, 但是系统中看不到增量数据, 需要升级电表程序或更换电表。

3 问题总结

综合变电所A和长江路电能量改造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

1) 电能表现场接线较为严格, 不能随意交换线序, 否则会导致电表传送数据正反向发生错乱, 使系统数据出现错误;

2) 终端服务器的配置要正确, 否则会影响通信质量, 严重时会导致端口被长期占用, 采集失败;

3) 终端服务器每个采集端口只能设置一种波特率, 因此不同类型的电能表要分别接入不同的端口, 不能混接, 在对一个变电站进行更换电能表时, 同电压等级的电表尽量考虑使用同一类型电表, 减少对采集端口的占用;

4) 终端服务器每个端口的电平驱动能力决定, 其每个采集端口最大采集量为30块电能表, 如果一个端口接入过多电表, 会由于端口驱动能力不足, 导致该端口采集失败;

5) 终端服务器采集对电表也有特殊要求, 必须使用支持能够采集负荷曲线的电表, 否则会导致采集失败。部分表由于程序原因, 必须升级。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每天可通过查看统计报表中的日数据, 月累计数据, 及时观察数据上出现的质量标志字来判断数据的正确度。对比数据变化, 尽力做到在问题发生的当日, 解决排除故障, 或者找到相应的改进替代措施。

4 结论

电费计量以及变电站线路平衡的计算对电能量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这种依赖的前提就是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这就对电能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紧密配合, 积极协作, 信息沟通及时。只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手段, 才能使电能量系统健康稳定的运行。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如何及时有效的处理采用终端服务器方式变电站电量数据采集故障, 为以后更好的维护电能量系统, 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电能量系统,终端服务器,通讯总线,电表类型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继电保护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王维俭.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

采集服务器 篇2

进入2012年以来,面对税收征管新形势、新情况,直属局办税服务厅坚持“四个规范“,规范纳税服务建设,打造优质纳税服务。

第一,服务标准制度规范。统一和规范岗位服务方式和服务标准,建

立和完善以纳税人满意度等为内容的纳税服务指标体系,形成统一的纳税服务基本准则,使纳税服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服务岗责制度规范。积极推进岗位责任、执法责任制紧密结合,推行统一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将纳税服务质量纳入工作考核标准。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出现的问题实施责任追究,以达到规范办税服务的目的。

第三,服务评估制度规范。建立开放的纳税服务评估体系,将纳税人

评价与纳税服务评估挂钩,为纳税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畅通渠道。

采集服务器 篇3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及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于电网数据采集与控制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进行相关研究。

2008年11月,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运用感知技术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智能电网、智慧物流等智能系统。丹麦电力公司于2009年启动了一项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HEMS)工程,并制定了一套电动汽车、电网互动(Vehicle-to-Grid,V2G)计划,将智能电网的概念逐步实现。日本电网的建设中已贯穿物联网技术,从发电站到各配电网都具有现成的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络,可以实时监控电力情况。

然而,国外的实施方案并不适用于国内复杂的用电现状。而在国内,针对普通用户的双向互动用电服务研究也已经开展,但针对电动汽车运营、分布式发电管理、移动营销等新型双向互动业务的数据采集和通讯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着采集方式多、位置分散、数据量庞大、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新型互动业务,研究双向互动业务对数据采集、执行器控制、信息通讯的技术要求,为提升电力公司和用户间的双向互动能力,进而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用电效率,提升供电企业服务水平。

1、双向互动服务的数据采集要求

按照电力用户性质和营销业务需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的主要数据类型有以下6种。

①电能数据:系统能采集每月、每日和当前有功及无功电能量累积值、分时有功电能量累积值、有功及无功电能量曲线等。采集的数据具体包括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总电能、各费率电能、最大需求量等。

②交流模拟量:电流、电压、无功、有功、功率因数等。

③工况数据:系统能量采集计量装置工况、终端运行工况、开关状态等,这样可以了解用户用电情况尤其是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处理。采集的数据具体包括开关状态、终端和计量设备工况。

④电能质量越限统计数据:电压、功率因数、谐波等越限统计数据。

⑤事件记录数据:系统将自动记录负荷越限、控制、工况变化、运行异常和操作等事件。

⑥其他数据:预付费信息等。根据智能电网的发展,用电数据采集系统具备设置全面预付费的客户用电管理模式。全面预付费管理由主站、终端、电表多个环节协调执行,可采用主站预付费、终端预付费、电表预付费等多种形式。

2、双向互动服务的执行器控制要求

通过远方定值设置功能,完成遥控或当地闭环控制。包括:遥控、功率定值闭环控制和电能量定值闭环控制。

收集和分析客户端电量数据为供需平衡提供决策依据;为客户提供合理使用电能、提高用电效率和数据分析的技术指导;为判断供电故障提供基础数据。实行远程抄表、电费回收、电能计量、实时监测,为电量电费结算、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和用电异常分析提供数据。以数据采集的同时性、广泛性、实时性和多样性为电力营销管理与分析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3、双向互动服务的通信技术要求

在配电方面要实现高效、可靠、灵活、优质的电力配送,增强接纳分布式能源的能力。在用电方面要实现电网与用户间的实时交互。

执行远程抄表、电费回收、电能计量、实时监测,为电量电费结算、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和用电异常分析提供数据。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智能电网中数据采集与控制现状的分析,指出其针对电动汽车运营、分布式发电管理、移动营销等新型双向互动业务的数据采集和通讯技术不够成熟的局限性。研究双向互动服务数据采集与控制技术,从而为提升电网与用户侧双向互动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1.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

杨永标(1978-),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配电与用电管理.

采集服务器 篇4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就业信息采集与利用,宁波大学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 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求职压力, 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这就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 就业服务信息是一个重要资源, 若没有充足且有效的就业信息,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难以开展。因此, 做好就业信息的搜集工作对于推进高校毕业生

三、做好大学生勤工俭学相关工作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勤工俭学活动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劳动、工商管理等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 发挥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切实加强对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通过组织推荐兼职岗位、见证签订劳务协议、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义务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 帮助学生解决勤工俭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进一步整合、开发勤工俭学资源。尤其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等管理型、智力型、科技型领域, 通过设立“学生助理”岗位等形式, 推进勤工俭学活动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同时, 积极争取政的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 对于毕业生而言, 获取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是他们顺利就业的基础和前提, 毕业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需求信息后, 才有可能对其整理、分析和处理, 最后做出选择, 制定应聘策略。毕业生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越多, 选择的自由度就越大, 也就是说谁先拥有就业信息, 谁就掌握了求职的主动权。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获取就业信息后, 能够有效地将之传递给毕业生, 只有如此, 才能使高校所掌握的就业信息真正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因此, 就业服务信息的有效传递与信息的采集同样重要。

一、高校就业信息采集的优势

毕业生在就业信息的获取上, 通常有两大途径: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通过毕业生个人。相对于学生个人,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在信息获取上具备较多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策扶持和社会支持, 学习、借鉴共青团系统创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的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基地”建设, 努力拓展校外勤工俭学岗位, 把勤工俭学办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

三是积极推进勤工俭学社会化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在校大学生一旦为用工单位提供了劳务服务, 双方即发生劳动关系, 理应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劳动部门应依法受理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争议投诉, 切实保护学生勤工俭学的合法权益。同时, 劳动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勤工俭学中介市场体系建设。结合辖区高校和用工单位, 建立健全大学生勤工俭学管理信息系

1、针对性强。

一般用人单位是在掌握了该校的专业设置、生源情况、教学质量等信息后, 才向学校发出招聘需求信息, 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 这些信息基本是针对该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

2、可靠性高。

为了对毕业生负责,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事先审核用人单位资质,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安全。以宁波大学为例, 在要求用人单位发送招聘信息时, 通常也会要求用人单位发送营业执照等传真件 (尤其是针对较远地区的招聘企业) , 以利于学校进行资质上的审核, 确保信息的安全有效。

3、成功率大。

到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一般都是具有实际需求的单位, 而不像一般招聘会中某些企业的走过场。因此, 对于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毕业生, 这类招聘信息的成功几率一般较高。

基于以上特点,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发挥自身在信息获取上的优势, 拓宽信息

统, 在高校相关部门与用工单位之间构建可靠、畅通的信息渠道。工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勤工俭学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 坚决取缔非法中介机构, 严厉打击、严格纠正各种不法行为。

总之, 要解决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推进勤工俭学活动持续发展, 离不开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大力支持, 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热情引导, 离不开广大同学和用工单位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新时代的召唤, 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当代大学生正在积极地从“象牙塔”中走出来, 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 在勤工俭学活动中锻炼成才。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采集渠道, 从而为推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校就业服务信息采集渠道与发布途径

结合笔者在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际工作来看,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常采用以下手段获取毕业生就业信息:

1、与用人单位联系。用人单位包括以往年度曾经来校组织招聘的单位, 与这些单位的联系通常在每年的八月份, 与毕业生回访相结合。在对毕业生进行回访的同时, 联系该单位的人事部门, 一方面了解其对毕业生的看法情况;另一方面则在于期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为来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基础。

2、参加招聘会。招聘会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交流的场所, 有利于双方的初步了解, 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每年浙江省及宁波市都会组织召开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高校“寒门学子”专场招聘会, 通过这种形式, 使得毕业生能够较为集中的获取大量就业信息, 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求职准备。而对于就业指导人员来说, 这种专场招聘会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拜访相关专业的参会企业, 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比如定向推荐等,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 招聘会中, 可以组织非毕业班的学生干部参加, 收集并整理招聘信息。这样做可以取得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制作就业信息简报, 向毕业生发放;另一方面也使得非毕业生可以提前感受就业的氛围, 促使他们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3、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优势。校友资源是高校的一种宝贵资源, 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到就业工作, 则主要利用校友企业的宣讲、招聘等形式来开展。以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为例, 自2009年下半年至今, 学院共组织了5次校外专家的就业指导, 均来自于我校IT类专业的成功校友, 为学院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就业指导课。同时, 一般来说, 校友对母校学生认可度较高, 鉴于此, 学院也邀请了校友企业来校举办多场招聘宣讲, 为毕业生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4、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的概念涵盖广泛, 此处仅指计算机互联网络。利用这种途径获取就业信息是目前毕业生中比较普遍的手段, 部分毕业生通过网上应聘找到了心仪的职位, 但也有部分毕业生名义上进行“网上求职”, 实际上则是沉溺于网络, 他们所谓的“网上求职”效率必然较低。针对这一现象, 学校可组织学工助理定期到相关网站查询招聘信息, 并从中筛选出适合本校同学的职位, 推荐给毕业生。这也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之一。

5、利用社会实践基地。

通过与单位洽谈建立实践基地,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实践基地本身也是能够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一定岗位信息的。

6、利用学校教师资源。

通过近年校企合作的持续开展, 学校教师一般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校外企业资源, 他们也通常比较容易获取一定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因此, 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手中的资源也是学校获取就业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

以上即是几种有效的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 也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到的, 对于促进宁波大学信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 将信息传递给毕业生, 使之能够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服务才是获取信息的最终目的。因此, 就业信息的有效传递是就业信息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 就业信息发布也应采取多种形式, 主要包括:

1、通过学院信息平台。学院信息群发系统是学院用于日常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因此也是有效传递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信息群发系统包含了每位毕业生的手机号码, 从而可以确保每位同学收到相关的就业信息, 有利于毕业生做出应聘选择。

2、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与学院学工网站。学校就业信息网是面向全校学生发布就业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院学工网站则是更多地针对学院学生。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与学院学工网站, 可以将搜集到的就业信息较为及时地发布给毕业生。但相对于信息群发系统而言, 这种发布手段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全面性。

3、通过班级QQ群或班级博客。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普及的情况下, 班级通常建有QQ群及班级博客, 学院可以通过申请公共QQ账号, 并加入到各个毕业班群中, 借此来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对于班级博客, 则是通过班级管理员 (一般是班长或班级团支书等主要学生干部) 及时在博客上添加就业信息来完成。

4、通过定期编制就业简报发布就业信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定期将搜集到的就业信息整理、分类, 并以简报的形式下发到班级。这种形式与班级QQ群及班级博客发送等形式互为补充, 旨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发布的有效性。

5、通过毕业班班主任。相对于前述几种方式, 通过毕业班班主任发布就业信息是较为传统的发布途径, 同时也是较为有效的发布途径。班主任与毕业生相处四年, 对毕业生的特长爱好、能力以及就业意向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 也能够根据毕业生的特点进行定向推荐, 从而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就业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达到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也是高校在教书育人之外理应担当的重要角色。而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工作开展得好坏, 将直接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 并利用好这些信息, 以期能够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鲍硕来.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与处理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11.

[2]李钦霞.大学生就业信息及其收集途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4.

采集服务器 篇5

单位经办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企业退休人员:退管输入人员: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填 表 说 明

1.本表一式两份,市退管中心、退休人员居住地所在社区各一份。

2.本表各栏须根据企业退休人员情况如实、准确、完整填写,或在相应□内打√,并经单位经办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本人签字或盖章。

3.原工作单位栏:填本人办理退休时所在单位名称;因原单位关闭、破产等原因退休后分流至其他单位或单位改制后更名的,填分流或改制后的单位名称;自谋职业退休和协保退休人员分别填写“自谋职业”或“协保”,并由托管其档案的就业管理机构盖章。

4.个人编号栏:按市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核发的《苏州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证》或《职工退休养老证》上的个人编号填写,共8位,不足8位的前面加“0”补足8位。

5.所在社区栏:居住在市区统筹范围内人员在“本地人员”前□内打√,并填写居住地所在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名称;居住地在市区统筹范围以外人员在“居外人员”前□内打√。

6.家庭状况栏:按民政部门规定的“特困”、“低保”标准填写。

7.特殊人员情况栏:其中重病人员包括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尿毒症患者和因患严重疾病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企业退休人员。

8.居住情况中,户口所在地情况和现居住地情况分别按本人户口簿和本人实际居住地情况填写。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分析 篇6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采集分析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6-0063-02

近期以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因为它的作用得到了大力推广。这是为什么呢?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功能性强,可以用它实现远程抄表,不再是以前的现场抄表,利用它的功能做出相应的设置,就可以实现远程检测,信息化操控用户的断电和送电功能,更精准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与营销系统接口。节省大量的人力,更方便了用户。

根据这些功能,全国的电力系统都在推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虽然用电采集系统很便利,但在一些方面上还需做出更一步的改进,使它更加的便捷。下面从采集系统现在存在的状况,分析问题原因所在,找出解决的方法,以促进现实更为良好的管理工作。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现在存在的状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在推广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实际运作当中缺少履历,因而就出现了采集率不高的问题。根据全面采集率进行分析,有的城市采集率将近90%,更有的还不足80%,那些采集率较低的地方,还需按以前人工抄表的方式进行现场抄表,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速度也不快,效率也不高。从这些可以看出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进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组网方案

从主观上讲,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经过对终端用户及配电变压器的用电数据的分析与采集,从而达到推行阶梯电价、用电监控、线损分析、负荷管理等,以实现最终的错峰用电、负荷预测、自动抄表、用电检查与防窃电、节省用电成本等等。通过传输信道、系统主站、电子式电能表和采集设备等来构建综合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现在我国,供电局所使用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组网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采集器、集中器与电能表组合成为二级数据传送网络,用采集器来搜集多个电能表的电能数据,采集器可以与集中器互相交换信息内容;其二是具备通信模块的电能表与集中器交换数据信息。

3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造成影响的原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很多通道组合方式,采集的过程又相当复杂。因而,对它造成影响的原因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研讨解析。

3.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受环境的影响

工业区用电,用电负荷较为繁杂,特别是有工磁电电炉和进行电焊工作的地区,它们对用电负荷会造成影响。还有就是,有些用电设备过于老化,供电线路较长,这也是造成采集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主要表现为不同一的连接路径,线路连接凌乱,电路连接中接头太多,铝、铜超标,这些因素都会对通信和载波形成程度不一的影响。

3.2  不能正常工作的电能表

有的电能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死机或其它性能问题,影响正常运作,对于这种现象在工作当中必须立即治理,防止对整体采集工作造成影响。另外,对电能表造成影响的还有载波表,载波表的通信性能个中不一,在现实工作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通信失灵等现象,并且电能表又与载波表是相互联系的,还要解决电能表问题。

现在的电能表经过改良后,可以说是相当先进的,端口运行的很稳定,而且它的串口就有485个,因而它的采集成功率是相当高的。但百密一疏,由于它的串口线太长,在比较差的电磁环境下工作时,将很大机会造成串口被烧。

3.3  采集终端也会发生故障

将通讯设备安置于不会被屏蔽信号的地方,安放好采集终端。连通电路后要进行线路检查,要仔细确认是否安装好SIM卡,假如SIM卡安装不牢固,松动,就会直接造成采集终端无法上线,造成无法采集的后果。

在采集系统中不仅终端对通信会造成影响,而且网络端通信也会受到主站电台的影响。专网终端通信过程中主站电台占着主导位置,它运行状态是好是坏直接对专网终端通信的质量产生影响,因而,主站电台要采用相对良好的设备,大多都是采用双工电台,它相对故障较少,稳定性强,性能优良。

主站在终端进行运行时,对其进行监督监测,确保终端线路的正常动作。假如终端连不上线,原因主要是这些方面,因为在终端运行后,会有可能出现SIM卡损坏或者通信模模块故障。再而,集中器也会出现阻塞情况,载波芯片也可能受损,产生故障。所以,在终端设备中运用高增益的天线,并将之连与电箱外侧,以增强它的通信效果。

周围环境也会对采集终端造成影响。强烈的电磁波和恶劣的天气状况都会对采集终端造成影响,极有可能使其发生异常,在这时我们就要及时赶到现场,对其进行重启,使其恢复正常运作。

3.4  采集成功率受业务的波击

营销业务应用在系统无法采集到未送电的用户中,得不到他们的采集数据,对采集成功率造成了波击。另外,电台的分表与总表的系统编排也很要紧,假如分表或总表编号出现错误,特别容易造成用户线路串连,直接对用户真实性用电数据造成影响。规约机制也应该规范化,如果一台机台上被安装了两个规约表,将会影响采集率的效果。

3.5  造成采集率下降的因素——主站采集数据

系统通过以采集终端传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采集率。采集工作的进行受终端传送的数据是否完全的影响。主站如果合理分配任务,完整上传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增强采集率的准备性。与之相比较,那些受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的地方跟设备比较老化的地区,数据上传比较麻烦,需要多次上传才能完成工作,对采集成功率造成了影响。

3.6  集中器与主站通讯和召测存在问题

以下这些问题会造成集中器与主站通讯和召测有误。

一是主站和集中器IP地址并不一致,形成集中器以不正确的终端进行登陆,或无法进行登陆。对此要重新核实参数是否正确。

二是服务域名设置不正确,使集中器无法登陆主站。对此也要重新核实参数是否正确,如果有误立即修正。

三是集中器信号有时会不稳定,这是因为集中器安置的地方不合适,或通讯模块与天线接触不良及SIM卡存在问题,对此要更改天线及通讯模块和SIM卡。

四是远距离抄表,波载信号弱,对此在信号弱的地方安装集中器来分担任务,并安置信号放大器;

五是集中器的区位码设置出现问题,使集中器不能登陆主站,对此要再次核实参数并及时修正错误参数;

六是台区受到干扰情况较为严重,针对区域台区内容性负载和感性负载等的干扰影响,我们可以增添集中器,也可以安装谐波阻断器,把干扰源阻档在台区外,针对集中器周围存在的高频信号对GPRS形成干扰,可以移动集中器重新安装位置或者是把干扰源移走来解决这类问题;

七是电表数据、集中器、参数设置出现失误,对些核查通讯速率是否正确,检查电能表的时间,如不正确马上修正,检查电表的通讯地址设置有未重复,如有及时改正,检查召测电表是不是在集中器所在位置下挂表计,如果不是,立即修改。

4  有效处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存在的问题   的对策

4.1  妥善处理采集终端问题

综上所述,很多原因都会造成采集终端发生异常。我们可以通过调换天线,让馈线内部和天线振子正常运行;调换SIM卡,使采集终端的数据更精确。另外,安装采集终端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免受电磁干扰,特别是电磁干扰严重区,假如确实无法避开,可以采用重新启动设备确保终端的正常运作。

4.2  管理好电能表

一些地区如果电能表太多,导致抄表效率和结果下降,对此要采取的方法是增加足够的集中器来分担一个集中器承担的任务,减弱一台集中器承受的抄表数量,或与集中器厂家联系并对集中器进行更高版本的升级。

4.3  妥善处理好外来干扰因素

采集成功率的数据量是否真实也会受到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对次的解决方法是增加集中器数量和安装阻断器,减少外来干扰因素侵扰。

4.4  妥善处理好环境因素

对那些线路比较混乱,设备过于老化的地区要加强维护和更换。有些接线地区假如实在无法做出整改的话,可以通过增强载波通信线路的强度,改良该地区载波模块的发射功率,使以信号更强更稳,来达到载波表能够正常的通信。另外,那些用户很少,线路又太混乱的地区。也要对其做出改良。

妥善处理好用户电荷复杂的地区。对于用户用电复杂的地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妥善的处理。其一对用户用电设备进行查访和监测,看是否有干扰;其二统计用户的用电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避开高峰期用电;其三在干扰较弱的地方安置集中器。

5  结  语

通过以上叙述,找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问题所在,切实解决主站通讯、信息集中器、采集数据、SIM卡故障等等问题,从而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大大提高,有效的监督和检测电流和功率,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更加精准,使信息系统更加高效。通过选用合理有效的措施,使用电力信息企业更加快速前行。

参考文献:

[1] 王可如.电能信息管理与采集[J].电力信息,2010(6)55-57.

[2] 韩平.电能采集问题分析[J].科技与用电,2014(8)32-35.

采集服务器 篇7

就业信息是择业者事先未获得,然而经过加工处理,能被择业者所接收并对其选择从从事的职业或职位有价值的消息、资料和情报。主要包括政府和高校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就业政策,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市场人才竞争信息等。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和学校促进就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就业信息成为供需双方接触的重要媒介,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是其择业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的三大民生问题之一。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要从改革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下功夫,也要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和利用工作,大力开发就业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就业信息的作用,多角度全方位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1 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和利用的重要性

1.1 就业服务信息是大学生就业的配置资源,也是个人提升素质能力的动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就业竞争不仅体现为就业能力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拥有信息量的竞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有了就业信息就有了就业的机会,谁优先获得就业信息,谁就获得了就业先机。可见,就业信息是毕业生就业的配置资源,创造信息优势是毕业生就业的先决条件。毕业生要创造信息优势,获取就业机会,首先要从采集和利用就业服务信息开始。

1.2 就业服务信息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决策因素

市场的需求是通过用人单位不断发布的就业招聘信息折射出来的。采集和处理这些信息,辨证地分析信息当中蕴含的对人才在道德素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有助于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紧贴近市场需求,“生产”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教育产业化的时代保持竞争优势,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和利用的存在主要问题

2.1 就业信息采集渠道狭窄,信息来源不足,就业信息总量短缺

大学生就业信息的采集,是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重要常规任务之一。但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信息渠道开发不足,造成高校信息总量短缺。据一项针对湖南省毕业生就与状况的调查显示,有5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数量有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大多数高校虽已设置就业机构,并建立了相应的就业工作队伍,但仍存在机构不齐、人员不足、职能不完善等问题,不少高校的就业基层就业工作人员往往由辅导员兼任。第二,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高校重招生轻就业的状况依然存在,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就业工作的全员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导致就业信息采集工作仅仅局限于就业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身上,使得信息采集的途径比较狭窄。

2.2 所采集的就业信息良莠不齐,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使用

由于政府和学校尚未建立严格的就业市场信息准入制度,对就业信息缺乏有力的监管,就业市场和网站上充斥着各式各类的真假难辨信息。在真实可靠的大量就业信息当中,不乏一些虚假、带有欺诈蒙骗成分的信息。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多,但都离不开利益二字。一是企业单位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在提供人才需求信息时故意设计一些隐瞒欺骗的条件,在录用大学生签约后,又以种种借口拒绝履行自身的各种义务;二是某些人才市场、招聘网站、报刊等媒介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对虚假、诈骗信息的审核,甚至是通过与他勾结制造虚假信息谋取利益;三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财迷心窍,制造和发布虚假诈骗信息以达到谋财目的。近年来,大学生求职上当受骗、与用人单位的法律纠纷、卷入传销事件屡屡见诸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因为就业信息的良莠不齐而造成的。

2.3 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影响了信息发布的时效,降低了信息的利用效度

根据对湖南省1000名大学生(本科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的就业网站提供的信息的时效性不强,很多信息实际上没有多大的价值,技术含量不高,网站的管理不够规范,网站的内容比较陈旧,很多新的社会信息,政策未及时更新,就业网站提供的相关信息很少。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就业机构工作人员设置有限,加上日常工作量大,精力有限,对采集的就业信息未能做到及时分析求证其真实性,迅速发布。第二,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信息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工作不够重视,往往将关注重点放在提升大学生求职面试技巧的指导上。第三,高校就业信息化机制尚未完善,基本上所有高校都运用网络媒介的进行信息传播,但由于网络传播是一种静态的传播,如学生不及时上网了解就业信息或高校不通过其他途径及时传达至学生,也会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时效和利用效度。

2.4 大学生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识薄弱,信息素质能力较差

大学生就业信息的渠道获得仍比较传统,大学生就业更喜欢,更信任传统的渠道,当前大学生就业主要是依靠高校、家庭(社会关系)的力量,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关注,往往是从进入毕业阶段才开始,可见,大学生就业还是主动性不够。此外,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加工、分析、筛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信息素质能力距离信息时代的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

3 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和利用的有效性探索

结合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特点,改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构建立体的综合信息采集网络,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就业信息

采集就业信息,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基础。对于毕业生就业信息的采集工作,高校就业工作人员重担在肩。就业工作人员可从采集途径的拓展、采集范围的延伸、采集人员的多方发动着手构建立体的综合信息采集网络。

3.1.1 深入挖掘主管部门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权威的就业资源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和学校促进就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政策,各级主管部门既是就业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就业信息的提供者。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地先后出台了不少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覆盖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多个方面。如2009年出台的毕业生应征入伍代偿学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都是非常实用的就业信息。此外,国家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政策也给高校就业信息收集指明了方向,如国务院近期发布的《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若干意见》文件等。高校就业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中央和地方发布的政策和措施,善于从中收集和整理有用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提供权威的信息资源。

3.1.2 紧密联系人才市场,充分利用人才中介掌握的就业信息

人才市场作为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联系的桥梁,拥有大量第一手的各行各类就业信息,无疑是提供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就业服务机构要立足自身所在的区域,密切联系当地的就业市场,发挥高校的集体优势,主动出击,获取第一手的就业服务信息。此外,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组织毕业生外出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邀请人才市场在校内举办招聘会、用人单位到校招聘的形式,在收集大量一手就业信息的同时,迅速及时将就业信息传播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造就业的机会。

3.1.3 全面掌握各类媒介发布的信息,收集有效的就业信息

在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习惯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各类信息。尤其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因其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覆盖面广等特点,愈发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通过网站发布信息,甚至一些大中型企业就业招聘的各种环节也用网络进行。就业工作人员不仅要自身全面了解各类就业媒介,获取就业信息,更重要的是指导毕业生利用媒介特别是网络把握就业机会。如提供全面信息的就业门户网站(前程无忧网、中华英才网)、报刊(广州日报、前程无忧报)、针对性强的行业网站(教师招聘网、世贸人才网)、地方政府的人事网等。

3.1.4 合理运用各种人际资源,拓展就业信息收集渠道

(1)积极利用校友资源。校友与母校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学缘”关系,他们提供的就业信息具有专业性、持续性、诚信度高的特点。国外的一些高校,非常重视校友资源,这方面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他们认为,利用好校友资源,不仅能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而且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层次。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有效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就业工作人员要拓宽思路,积极做好校友工作。首先,积极做好校友的联系工作,通过制作校友卡、寄送贺卡等多种方式收集校友的信息资源。其次,重视校友的回校联谊工作,充分利用校友返校活动机会,呼吁校友帮助师弟师妹推荐就业单位。再者,有针对性地向一些校友寄发毕业生信息,让校友为母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2)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收集就业信息。高校教师由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社会服务、人际交往等原因会接触到大量与本学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往往会通过教师来发布招聘信息、选拔人才。这些信息是针对性强、使用效率高、真实可靠的,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高校就业机构和相关人员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发挥教职员工在就服务业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如年度考核、就业工作评优表彰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为学生就业工作想办法,出主意。(3)广泛发动在校学生寻找就业信息。通过发挥在校学生的聪明才智,广泛发动组织学生开展就业信息采集工作,不仅可以减轻就业工作人员的压力,增加信息的丰富程度,同时也为将来的毕业生提供一个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提升自身素质、提前做好就业准备的实践锻炼平台,是开展学生就业教育的另一有效形式。组织在校学生既可通过勤工助学的形式开展,也可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4)加强与具有一定就业信息资源的家长联系。在广泛发动在校学生寻找就业信息的过程中,也可以挖掘到在校学生背后“隐藏”的就业信息。有一些学生家长是从事企业经营,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就业信息资源。如果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年级辅导员、任课教师等能主动加强与这些家长的联系,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无形中也为就业信息采集拓展另一途径。(5)发挥用人单位、校企合作的企业、学校实习或见习基地的作用。在就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与一些接收毕业生较多或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较高、对学校人才培养比较认同的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关系。他们往往会在人才选拔过程中重点关注学校的毕业生,也可能会向其他单位推荐毕业生,为学校提供就业信息。此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和学校正逐步建立起和密切的合作关系。高校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培训,企业成为高校学生实习、见习基地。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应通过与专业带头人或实习指导教师的沟通,优先掌以上这些企业的就业信息。

3.1.5 加强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毕业生主体能动性,善于获取于己有用的就业信息

通过开展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非常重要。大学生是就业关系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能最终实现就业。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如果大学生主体能动性丧失,即使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信息采集工作如何全面,所提供的信息也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在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使之在求职就业的过程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和使用能力。

3.2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合理利用

信息传播学理论表明,在当前信息传播途径日益丰富、信息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如何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和甄别,已成为提高信息效用的重要方面。为此,就业工作人员采集到一定的就业信息后,就要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甄选发布,使采集的信息能为学生所利用。

3.2.1 细致整理和归类就业信息

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纷繁复杂、不成体系,可以将收集到的就业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整理,标明收集的时间,用人单位名称、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需求专业等,这样就业信息就可以一目了然,便于发布和查阅。

整理好就业信息后就要对就业信息进行归类,归类就业信息可以根据就业信息发布时间、用人单位的地域、需求专业、薪资待遇等,便于自己查询使用。

3.2.2 认真分析和辨别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虽然经过整理和归类,还要进一步做好分析和辨别的工作,即要做好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工作。分析应从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价值性这三个方面开展。第一要对就业信息的真实性予以考察分析,特别是从互联网上收集到的就业信息,要通过电话咨询、网上查询、实地访问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各方面的情况,以免出现信息陷阱;第二要仔细判断就业信息的时效性,有的就业信息的确是真实的,但有可能是几周前、甚至几个月前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时效性就比较差,有可能当你知道这一信息时,用人单位已经招聘好了所需人员,要及时的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具体情况;最后要认真分析就业信息的价值性,对于那些真实度高、时效性强的就业信息,要根据毕业生的不同职业定向、爱好兴趣、发展要求等进行推荐,使就业信息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鉴于就业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大,精力有限,以上的具体工作可考虑由高校就业机构培训相关的学生或指导在校的学生职业社团完成。

3.2.3 及时广泛的发布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在进一步甄别之后,就要及时的将就业信息发布给毕业生群体,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就业信息找到理想的工作,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快速、高效、覆盖面广的信息发布平台来发布就业信息,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传播和发布信息。

(1)网络系统。当代大学生习惯从网络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建设一个优质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对就业信息发布作用非常明显。目前各高校对都已加强了对学校就业网站的投入和建设力度,颇有成效。各院系的就业信息具有专业性,因此加强高校就业信息发布网络平台的建设相当重要。此外,学生喜闻乐见的QQ群、微博、博客(blog)、高校BBS等也是信息发布的有效渠道。

(2)就业信息专栏、海报等平面媒体。就业信息专栏、招聘海报等平面媒体都属于传统的信息发布形式,但其作用却不容小视,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每一则就业信息都可通过就业信息专栏、招聘海报发布,让没有条件和没有时间上网的学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同时也是对低年级学生就业的提前教育。

(3)手机短信平台。由于发布在网络、就业信息专栏等平面媒体都有其自身使用条件的局限性,为让更多学生快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电脑批量发送移动短讯息至毕业生随身携带的手机,通知毕业生及时迅速登陆相关的网络平台、查看就业信息专栏、招聘海报了解更详实的就业信息,进一步提高就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用。

(4)学生口头传播。在工作中因为时间紧急或担心学生不能通过上述渠道了解就业信息,一般还要和班长支书电话联系告知就业信息,让其进行发布。因为很多班级也建了信息发布栏,这样通过口头和班级信息栏的传播,就业信息可以更及时全面地让学生获取。

3.2.4 注意就业信息发布的反馈,及时收集信息发布后的反映

信息的发布要遵从有效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就业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后,就业工作人员要通过多种方式如调查、座谈、个别访问等了解信息发布传播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存在不足之处,需不断调整,以满足实际需要。注意就业信息发布的反馈,及时收集信息发布后的反映,是提高业服务就信息利用效用性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工作,高校就业机构和工作人员需在强化对就业信息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创新思路,主动出击,通过深入挖掘主管部门的就业信息、紧密联系人才市场、合理运用各种人际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等渠道采集就业信息,构建立体的综合信息采集网络。同时,合理利用各类信息发布平台,迅速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注意信息发布的反馈,提高信息利用的有效性,使之为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药.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市场,2008(35).

[2]豆小红.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培育机制的反思[J].湘潮(理论版),2009(4).

[3]曾起郁.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12).

[4]胡纬华.论就业信息的处理策略[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3).

采集服务器 篇8

随着国家医改的不断深入和宏观层面上公立医院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居民的医疗消费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性转变,门诊运营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重点关注目标。本院新门诊大楼于200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门诊楼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是区域内单体面积最大的门诊楼,3 a多来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门诊量逐年提高,门诊医疗服务在区域医疗服务市场内占有较高份额[1]。

随着门诊信息系统的不断升级优化,信息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的有助于门诊运营管理的数据,如何快速、准确地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降低管理成本、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已成为门诊管理的新课题[2]。因此,我们必须有效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对各业务系统进行改造,在源头上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产生符合门诊管理要求的有效数据,创建一个完整、准确、全面、实时的软件系统来服务于门诊运营管理的需要。

1 门诊运营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门诊管理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有:诊室使用效率、医生出诊情况、患者流量监测等。在没有借助信息化手段前,管理者需要去现场查看各科室诊室的使用情况,管理效率较低。传统管理模式下,医生的出诊考勤一直靠医生手工在考勤登记本上记录,难以保证考勤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且信息不易保管,容易遗失。另外,对于门诊患者的流量,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对于医疗资源不足的科室,管理者无法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医院领导而言,其关心的门诊量、专家出诊等情况也无法及时掌握,信息的滞后给门诊运营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通过对数据的有效整合、加工、分析,把数据转化成服务于门诊运营管理的实时信息;通过汇总一定条件下的数据,自动生成满足门诊管理需要的报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设计原则

(1)简单实用:系统面向的是门诊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由于门诊工作的实时性要求极高,因此系统必须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在不影响正常门诊业务的情况下,使用上更快捷、畅通、易用。

(2)突出重点:该系统的重点不在于庞杂的功能,而在于突出门诊工作实际,强调简单实用,有助于门诊运营管理。

(3)利用共性:门诊运营管理的数据属性和医务统计、综合查询等原有系统存在共性的地方,这些信息可以进行合并研发,共用一套表结构和一个程序界面,减少了研发人力资源和开发时间,提高了研发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3]。

2.2 系统基本框架

根据门诊运营管理的需求,结合门诊部日常运营的实际情况,系统主要由8个模块组成:诊室管理、医护管理、患者管理、门诊号表管理、停补诊管理、电子医疗凭证管理、门诊部内部信息沟通管理和查询统计及报表管理。其中,诊室管理模块主要完成诊室开诊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诊室使用率情况的查询;医护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医生的出诊次数、接诊次数、考勤情况、不合格处方情况的查询,以及护士的考勤和日常管理;患者管理模块主要关注门诊量的综合查询,发掘患者的来源、身份、费别、就诊时间等规律,以便更好地配备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温馨、有效的服务;门诊号表管理模块侧重对号表安排的管理,如专家出诊时间安排、限预约号数、限挂号数等信息;停补诊管理模块解决医生各种原因的停诊、补诊对门诊安排的影响,特别是对预约患者需及时告知;电子医疗凭证管理模块主要是对诊断证明书、电子病假条等医疗凭证的规范管理;门诊部内部信息沟通管理模块解决的是门诊部工作人员之间的消息通讯、情况汇报、会议通知等需求;查询统计及报表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医院领导、部门领导所关注的诸如门诊量、专家出诊情况等数据的汇总和统计分析。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3 系统基本功能

(1)诊室管理:按诊疗区域、科室、门诊类别实时显示当前诊室使用情况,包括空闲、开诊。如开诊,则显示接诊医生科室、姓名、职称、接诊患者姓名;按照区域显示未诊患者数量、已诊患者数量、模块护士姓名、联系电话。如为专病门诊则显示专病门诊名称。

(2)医护管理:(1)显示当日医生报到和离开时间、区域护士报到时间;(2)按任意时间段、科室和区域查询医生迟到早退情况;(3)按时间、科室、区域或医生姓名、类别查询医生不合格处方数量、原因,还原一定时期不合格处方样张;(4)按医生级别查询任意时间段的专家出诊次数;(5)医护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包括职称、职务、所属科室等信息。

(3)患者管理:(1)按时间、科室、门诊类别、接诊医生等要素查询门诊量;(2)查询任意时间段按来源区分的门诊总量;查询历年门诊量同比、月间环比;(3)查询指定患者的一定时间内就诊详细信息;(4)按科室、专家、门诊类别查询初诊和复诊患者比例。

(4)门诊号表管理:根据门诊号别和门诊安排信息,可批量生成号表;对于临时新增的号别,也可以临时新增号表安排。另外,对于专家当天中途临时停诊等情况,可在号表调整功能中修改限号数,并将信息实时反馈给挂号系统,实现号表与挂号系统的自动信息联动。

(5)停补诊管理:包括停诊管理、补诊管理、批量停诊、停补诊查询统计等功能模块,实现对专家门诊、特需门诊的停补诊管理。

(6)电子医疗凭证管理:电子医疗凭证包括诊断证明书、电子病假条等。其信息先由门诊医生工作站录入、打印,再由门诊总台审核盖章。电子医疗凭证信息便于日后的汇总、分析和查询,通过医疗凭证的电子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情病假条”等现象。

(7)门诊部内部信息沟通管理:门诊护士可以输入病历抽查情况、患者投诉问题及处理意见、上级审核意见、情况建议与反映。门诊部管理者汇总护士提交的各类问题,分析并及时反馈,另外,如果有会议通知等情况,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

(8)查询统计及报表管理:按照门诊运营管理的统计查询需要,系统提供按照时间、医生、患者、科室等要素进行数据汇总查询等功能,主要包括:(1)汇总门诊量统计并形成报表样板;(2)汇总医生门诊量、不合格处方、不合格病历及其他扣分事项并形成报表;(3)汇总诊室使用效率;(4)汇总情况建议及处理,提供领导审核和反馈功能;(5)全年门诊量的查询(包括医保、自费、军人及各自比例);(6)各科室门诊量的查询;(7)各科室专家门诊量的查询;(8)各科室主治医师门诊量的查询;(9)各医生(教授、副教授、主治及其他人员)出诊次数及接诊总数;(10)汇总统计任意时间段按模块、科室、全院总体显示的工作日诊室使用效率,并按季度显示诊室使用效率对比。

2.4 系统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

在系统设计时,为系统设置了开放的、文档化的应用程序接口,一方面实现其与医院其他各类信息系统(如财务系统、临床系统)的信息交互,提高数据采集的可扩展性;另一方面,与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SAS)之间的数据传输,可将门诊运营管理数据直接导出到专业统计软件中进行数据的深入分析和信息挖掘[4]。

2.5 系统扩展与未来升级

未来,可借助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解决海量数据的数据查询问题,如门诊量的年度对比分析。通过主题与维度设计,对业务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和加载,形成独立的以供分析统计使用的数据仓库,提高数据利用的效率[5]。

2.6 系统实现

系统采用C/S架构,Power Builder 9.0作为开发工具,Oracle10g作为数据库。通过自动更新服务器发布系统更新,客户端下载进行自动升级。

为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我们对门诊医生站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记录医生登陆/退出工作站的时间、记录医生出诊科室/号别/时间、记录接诊患者等功能,如图2所示。

同时,我们新开发了“门诊护士工作站”,使用对象是门诊部的区域管理护士。实现的功能有:汇总情况建议及处理、记录护士考勤信息、护士确认医生的考勤信息、护士登记当日诊室使用情况,如图3所示。

3 结语

结合医院门诊运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计实现了门诊运营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覆盖了门诊运营管理的各个业务层面,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更为医院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存储提供了方便,避免了手工操作的繁琐以及信息的遗失,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业务管理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工作将从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大型医院门诊运营管理规律,借助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为不断提高门诊管理水平和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摘要:目的:设计并实现门诊运营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解决门诊运营管理的信息需求。方法:分析门诊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立系统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并给出了系统扩展方面的方法。结果:建立了门诊运营管理系统,优化了门诊运营管理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解决了传统门诊运营方式的局限性。结论:门诊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有效提高门诊运营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门诊运营,门诊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杨骅,樊晓鸣.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运营管理[J].解放军管理杂志,2009,16(11):1 076-1 078.

[2]杨骅,李静,孙颖浩,等.创新门诊服务流程,建设人性化门诊部[J].中国医院,2009,13(12):67-68.

[3]陈金雄,陈建成.医院特需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装备,2009,30(6):45-47.

[4]吴骋,王志勇.临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医疗装备,2010,31(6):5-7.

采集服务器 篇9

1 传统数据采集架构

如图1所示, 传统数据采集方式是通过图中的框架实现的。底层部分的传感设备通过PC通用接口与上位机连接起来, PC通用接口可以采用COM接口或是LPT接口, 若是不用PC接口也可以采用专用的板卡接口, 例如NI公司开发设计的PXI板卡。如果数据采集的环境发生了动态变化, 底层部分必须重新配置相应的硬件并重新编写程序, 只能应用在当前数据中, 其他的数据服务还要重新给予相应的数据服务, 配置硬件并编写程序。这种类型的信息结构数量众多, 但是基本上彼此独立, 为实现数据网络跨平台应用带来了难题。传统的数据采集获取方式会得到网络结构并不利于实现泛在传感网络的构建, 但是事实上, 以节点为中心并具备网络通讯功能的有线或无线自组网是存在着的, 想要将这种类型的传感网络组合成组网, 必须设置路由设备, 制约了自由灵活的接入布置。因此, 专家学者们针对该难题从数据采集阶段开始了应用研究。

2 Web服务技术概述

Web服务是一种网络应用和服务的组件, 主要用于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和服务, 逻辑性较强。本地或是远程的应用程序都可以通过网络协议规定将标准数据格式, 例如:Http、XML、Soap等格式送到Web服务中进行访问, 经其内部执行后得到想要的结果。Web服务能够执行的任务范围较广, 简单的请求或是复杂的商务处理都可以在部署完毕后直接完成, 部署完毕的服务还可以反复使用。Web服务的包含性、自描述性非常好, 能够实现跨网络、平台、系统的综合性服务, 耦合松散, 可编程性和集成性都很高。

想要实现远程环境实时监控, 数据采集是必不可少的首要阶段。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包括接入配置传感采集设备、数据传输、数据储存和数据处理几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功能各不相同, 采用Web服务技术后能够将这些环节彻底明确的区分开来, 其他应用部分想要调用数据采集链上的部分功能会更加方便, 同时也为数据的跨平台、集成使用提供了方便, 有效解决了信息独立问题。

将Web服务技术应用到数据采集之后, 上位机的数据采集、数据网络传输和储存、数据上层显示、数据统计分析都能通过Web服务实现, 形成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数据采集平台。

3 应用Web服务技术的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如图2所示, 将Web服务技术应用到数据采集中后, 可以采用分布式传感器将数据通过传感节点汇聚起来, 形成灵活的组网, 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加入或退出网络。数据通过传感节点能够汇聚到一起, 采集起来并进行储存。而数据采集、存储、网络传输、集成和处理等功能都可以采用Web服务技术实现, 并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提供对外接口, 最终形成一个数据采集平台。

现有的数据网络传输服务主要是通过TCP/UDP网络实现的, 先将数据采集到, 然后转发出去。通常情况下, 数据的采集存储服务和网络传输服务是在一台服务器上实现的。而数据的集成服务和处理服务则是高等级的应用服务, 能够定向将数据进行融合处理, 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采集服务这项业务可以根据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传感器动态链接库实现多通道的集成, 并在同一个网络中传输转发, 例如:TCP/UDP网络传输协议, 给予不同的应用平台网络连接。多通道的数据采集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数据集成处理服务提供相应的服务, 各项服务之间数据共享, 采用同一个数据库。

4 室内环境实验测试

有了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平台搭建的理论基础以后, 研究人员要先进行小范围的模拟实验, 验证该理论是可以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专家学者们以室内环境监测为例, 将Web服务技术应用到了环境监测系统中, 构建出了室内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平台。该系统的数据采集项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气体成分以及光照, 通过布置在数据采集点的传感器获取数据, 采集到的数据要实时存储在本地的软件系统中或是传送到网络上实现远程监控, 最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集成处理或是融入到其他数据中。基本框架可以参照图3.Web服务技术能够将该系统中数据的不同功用区分开来, 分别做成服务接口, 方便随时调用服务。

该平台的设计将Web技术应用到了Visual Studio 2006平台上, 数据采集采用OperateSite Service操作站, 数据传输和网络转发采用的是TcpUdp Service, 数据远程集成服务采用的是RemoteSiteView Service。

OperateSite Service操作站的服务可以布置在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中的本地主机上, 可以根据厂商提供的数据采集程序库动态调整采集程序, 更方便传感器网络的适应和接入。TcpUdp Service数据传输和网络转发服务可以布置在本地或其它地点的主机上, 远程主机也可以布置, 其作用就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远程主机上, 并接收来自远程主机的命令。RemoteSiteView Service则需要布置在远程主机上, 其作用是接收网络转发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行集成处理。以上几项服务是彼此分开的, 独立性很强,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布置。

实地安装好传感器后, 通过Zigbee无线通讯协议组成网络, 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汇集接收采集到的数据, 输送到本地操作站中, 再通过网络传送到远程主机上, 采用Ajax异步网页传输技术将数据显示出来。

实验过后, 得到了室内环境的光照监控以及温度监控的画面截图, 如图4所示。

室内环境监测平台能够实时显示室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参数, 远程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eb浏览器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状态, 完全不需要任何插件。同时, 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平台上查询历史数据或是进一步开发集成服务, 例如:实时气候分析、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等等。采用的Ajax动态网页数据异步更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服务器的负担, Web的应用交互性有所加强, 即便不刷新页面, 也可以与服务器实时交换数据。

平台中的Web Service集成服务还可以应用在农业大棚的植物种植中, 提供实时环境监测数据, 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调整更为合适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进而提升作物的产量;应用到工业设施监控中, 还能实现更加精细化的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和自我诊断故障。

当今时代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清晰, 要求也是与日俱增。而气候监测数据监测对其发展与防治大有裨益, 下面以气候监测为例, 简要介绍Web服务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平台中的相关实践。

5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Web应用平台

大气环境的监测内容包括多个方面,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大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等等, 再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便能建立起为大气监测部门、相关企业、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全面服务的大气环境动态监测平台。该平台引进了WebService技术, 解决了从前信息更新效果差、共享效率低、成果普及难的实际问题。

5.1 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该数据库的实际应用特质, 我们可以将气候环境监测的实际数据按照类型特点分成基础数据、专题数据和辅助数据。

5.1.1 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为整个系统提供地图服务, 包括空间数据和基础信息。具体的子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大气基本等级数据库、监测大气质量基础设施数据库。

5.1.2 专题数据库

专题数据库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数据库, 根据数据特点可以分为基础专题数据库和实时专题数据库两种类型。基础专题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稳定, 大气环境的评价模型也包含在内。而实时专题数据库的数据时空性非常明显, 是通过设定好的定期数据采集程序进行实地环境监测的, 其中包括了大气环境质量、有害气体含量和粉尘排放量数据库。获取大气环境数据的途径比较丰富, 首先, 从基础数据库中提取出转化完空间坐标的监测区域大气环境采集信息, 获得该地区大气基本状况的相关信息;其次, 从相关部门的信息平台上提取有害气体含量与大气环境监测采集点数据, 进行空间化插值格网分析;最后, 将地区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图以及基础地理数据层叠加起来。

5.1.3 辅助数据库

辅助数据库中包括元数据库以及管理数据库, 主要用于维护管理以及数据备份。

5.2 Web平台

5.2.1 技术方法

AJAX技术就是异步JavaScript和XML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与服务器端的异步通信, 用户在请求和相应的循环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该技术能够扩展超文本指标语言, 实现文档和模型之间的动态交互, 转换语言, 异步接收数据。

传统的网页应用程序需要客户将整个页面交到服务器端, 等待相应, 刷新网页后才能继续操作。这种处理模式对于程序的使用效率和数据交互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还会耗费过多的流量。AJAX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间添加了一个中间层, 利用客户端的闲置处理来进行服务器端的返回请求, 减轻了服务器端的通信压力。使用过程中, Web页面完全不需要重新加载, 可以在页面内实现与服务器的通信, 用户操作不会轻易出现中断, 相应快速, 有效优化了Web技术的可行性。

5.2.2 功能介绍

空间展示功能。该功能可以为用户展示有害气体含量、粉尘含量、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地图, 根据不同的指标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区间, 通过分级专题图样展示大气环境等级分布。并通过形象的动态符号形式, 直观表现出监测点的环境数据比例和分布。

环境评价功能。环境评价是这个环境监测平台的核心功能, 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和单个环境因素评价。用户可以自定评价标准, 选择评价范围, 结果会由专题地图展示出来。

统计分析功能。该功能能够将丰富的数据以直观的图形展示出来, 为用户提供更加具体的决策依据, 主要包括直方图、统计报表和统计地图这三种统计方式。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任意调取监测数据, 划定任意范围或组合方式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此外, Web服务技术还可以应用与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土壤、灌溉水、大气质量、当地地质水文条件等等, 再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便能建立起为农业部门、相关企业、广大消费者、农民提供全面服务的农业环境动态监测平台。该平台引进WebService技术, 可以解决从前信息更新效果差、共享效率低、成果普及难的实际问题。

6 结语

Web服务技术为实现可以互相操作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新型平台, 也是未来网络服务的主要技术。在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平台中应用Web服务技术后, 可以用在日后的农业种植、工业生产、海洋开发中, 实现远程实验平台的构建, 通过Web服务形式提供各种不同的应用功能, 并在动态数据库、数据集成处理、智能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摘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各行各业各大领域基本上都会涉及到数据采集这一问题。目前, 数据采集终端已经延伸到了世界各地各个角落, 形成了全方位的覆盖性传感网络。为了构建出一个远程控制的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实现网络数据采集, 专家学者们利用发展较成熟的Web服务技术, 创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远程网络数据采集传输平台, 真正实现了数据获取分工和功能服务器的独立工作。经过实验验证后, Web服务技术很好的完成了数据采集任务, 进而此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可以应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数据采集,Web服务,传感网络

参考文献

[1]王莉.基于WebGIS的农业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江西农业大学, 2013.

[2]李远芳, 白毅平.南海区域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及web开发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1) :50.

[3]李远芳, 白毅平.南海区域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及web开发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2) :18.

采集器采集高效蟾衣 篇10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技术人员发明的蟾衣釆集器获取的蟾衣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实践证明, 蟾衣釆集器釆集到的大量天然蟾衣质量好, 医药部门利用价值高。为幵发这一药材, 研究所在继续做好回收蟾衣的同时, 深入与医药部门合作, 幵发蟾衣制药, 同时开发养殖蟾蜍让更多的人发了蟾衣财。研究所在开发合理利用蟾蜍中, 还进行饲喂昆虫, 利用灯光诱虫, 节省了饲料, 蟾蜍营养好, 生长健壮, 利于脱衣。 (李新锦)

采集服务器 篇11

关键词:能源计量,数据采集,采集器功能

0 引言

目前, 从全国各省、市、区国能中心建设的情况来看, 各自的进度参差不齐。从新疆国能中心在线采集联网工作来看, 主要有三家技术服务机构来承担新疆区域内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业务。当前呈现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不同技术机构所采用的采集器都是各自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采集器, 各自的采集方式, 采集途径各不相同, 单从协议解析过程来看就存在很多种方式, 有些数据解析任务是在采集器中完成的, 有些是在上位机解析软件中完成的, 不同种解析方式造成了数据上传方式和格式的不统一, 一方面会造成平台处理数据的负担, 另一方面会对后期系统维护造成很大麻烦, 如果数据出现问题了, 很难找到问题的出处, 得从上位机软件到下位机采集终端层层筛选, 最终找到问题的出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什么样的采集器才是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领域最为合适的选择呢?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器现状

现阶段,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器可供选择, 如:安捷伦、及时利、honeywell等采集器, 大多数应用在工控领域,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用在能源计量领域在线采集的。能源计量领域的采集器与其他领域的采集器的最大区别在于采集器的精度及上传数据的格式, 他不像工控领域的采集器对实时性要求的那么苛刻 (秒级) , 一般采集用能单位综合能耗数据时只需要一小时采集一次, 所以对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以新疆国能中心为例, 目前只采集了综合能耗数据, 即用能单位进出用能计量器具的计量数据, 不需要实时采集, 采集频率为1小时1次, 根据计量器具的不同, 采集器需要采集瞬时量 (作累计) 或累计量, 然后将1小时的用量传送到数据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进行访问。如图1为数据上传流程及方法:

2 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对采集器的功能要求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器具有一体性、机动性、体积小、重量轻、高性能等特点, 具备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功能。为现场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实时性、可用性提供了保证。

数据采集器的操作程序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编制的, 必须充分考虑操作使用过程的方便、灵活和通用性。数据采集器的一般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送、数据删除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2.1 数据采集与数据存储

数据采集是将能源计量器具的中的计量数据采集到采集器中, 包括协议的解析, 瞬时量数据的累加等, 并将处理后的数据按照特定格式存储到采集器中 (特定的时间段) 。在数据采集中, 采集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采集器处理数据的精度与计量器具本身的精度直接影响着能源数据的准确度, 所以在设计和选取采集器时, 精度是非常关键的要素。

2.2 数据传送

数据传送功能分为数据接收和上传。数据接收是数据采集器接收上位机平台发送来的指令, 根据功能按要求进行反馈, 包括取数据指令、采集器系统更新等。数据上传是将采集到的能源计量数据按照特定的格式传送到上位机平台中, 再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处理, 将数据转换到相应的数据库中。

数据接收和上传都得依据DB65/T3473-2013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规范中要求的格式统一来完成, 方便系统后续的维护。

2.3 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器中的数据在完成了向计算机系统的传送后, 需要将超出存储时间 (如1周) 的数据删除, 否则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不够, 会导致再次数据读入的迭加, 造成数据错误。有些情况下, 数据可能会向计算机传送多次, 待数据确认无效后, 方可实行删除。

2.4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包括采集器运行状态的显示、采集数据的查看有检查磁盘空间、系统日期时间的调较和故障处理等。

3 结论

通过对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设备的分析, 提出了能源计量领域对采集器的功能需求, 希望各国能中心能研制出适合此功能的专用的能源计量采集设备。

参考文献

[1]DB 65/T3473-2013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规范[S].

上一篇:教学后记与课堂教学下一篇:呼吸运动检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