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采集

2024-05-25

土壤样品采集(共10篇)

土壤样品采集 篇1

自2005年国家在全国200个县做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作以来, 这项工作已在全国全面展开。按照农业部和省市业务部门总体部署, 要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关系到分析结果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可靠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初步制备都是由农民自己来完成的, 因此有必要把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的方法、要求总结如下, 以供种植户参考。

1 工具准备

平板铁锹、布袋 (或塑料袋) 、标签、铅笔、钢卷尺。

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1 采样

首先应确定所要采集样品地块的面积, 以此来确定采点数量和采集路线。一般0.33hm2以下的取9~11点, 面积大于0.33hm2时, 每增加667m2增加采样点1~2个。采集路线即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 如图1所示。

布点形式以蛇形较好, 只有在地块面积小、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的情况下, 才用对角线采样;不要在非代表性地点 (如路边、沟边、田边、肥料堆积过的地方和特殊地形部位等) 进行取样。在确定的采样点上, 先将表土2~3mm刮去, 用平锹与地面垂直下挖1个坑 (坑深不小于20cm) 挖过后形成一个剖面, 铁锹沿着与剖面平行的方向后移2cm一脚踏到底, 这时就形成一个从地表到20cm深的一个土饼, 将它放入袋中即可, 同一块地的土样放在同一个袋中, 取样方法如图2所示。

2.2 分样

每块地要采集多点, 总量较大, 给携带和运输带来不便, 必须进行分样。首先将土样阴干, 拣出其中的根茬和石子, 捏碎土块, 并充分混合, 将混合后的土样倒在一块干净的塑料布上, 摊成圆形或四方形, 中间划一个“十”字或对角线划“十”字, 将土样分成4份, 留下对角任意2份, 其余的扔掉, 如此重复进行, 直到样品剩下0.5~1.0kg为止 (如图3) 。

2.3 装袋

采好的土样可装入布袋或塑料袋, 土样装袋后, 应立即书写标签, 一式2份, 1份放在口袋内, 1份系在口袋外, 标签上应用铅笔写明采样地点 (县、乡、村、地块名等) 、深度、样品编号、日期、采样人、土壤名称、地形、地质、植被、上作等。采集土样时一定要注意, 一是装土样的袋子一定要干净, 不要用化肥袋、面袋;二是采集土样的时间最好是在秋季封冻前进行。

3 土壤样品的制备

这项工作最好由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来完成。

3.1 风干

农户送来的土样应立即捏成碎块, 剔除侵入体、新生体后, 铺在晾土架、木板或盛土盒中, 摊成2~3cm厚的薄层, 进行风干。风干应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室内进行, 严禁曝晒或受到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风干过程中要随时翻动, 捏碎大土块, 剔除植物残体、新生体与侵入体。

3.2 磨细与过筛

将风干后的土样铺在木板或塑料布上, 用木棍或塑料棍碾碎, 边磨边筛, 直到全部通过1mm筛孔 (18目) 为止, 但石块、结核不要碾碎。如果检出的石子、结核物较多, 应称重, 并折算出含量百分率。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合后, 分成2份:一份供p H值、速效养分等测定用;另一份继续磨细至全部通过0.25mm (60目) 筛孔, 供有机质、全氮等测定用。如需测定全磷、全钾, 还应通过0.149mm (100目) 筛孔。应当强调指出, 在分区样品时, 必须将通过1mm筛的全部土样充分混合后, 再用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分取, 而不能在其中随意取出一部分进行磨细, 更不允许直接在磨细的样品中筛出一部分作为60目或100目土样使用。

3.3 装瓶储存

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合后, 应装入具磨口塞的广口瓶或塑料袋中, 内外各具标签1张, 标签上写明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采样人及日期等。制备好的土样应避免日光、高温、潮湿或酸、碱气体的影响或污染。

摘要: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中采集土样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样品采集,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 篇2

2 水样采集方法

根据采样位置及季节可分为涉水采样、桥梁采样、船只采样、缆

道采样和冰上采样5种:

2.1 涉水采样 适用于水深较浅的小河、近岸、河岸或码头。采样

时要面向上游,保证水样免受泥沙、垃圾或其他漂浮物的污染。

2.2 桥梁采样 适用于有桥梁的监测断面。采样时应将绳子一端系

在采样器上,另一端安全而牢靠地系在桥下固定的位置。

2.3 船只采样 适用于水体较深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应位

于上游一侧采集,使机器浮油污染减至最低程度。

2.4 缆道采样 适用于山区流速较大的河流。采样时必须用抛锚或

马达使船平衡浮在水面,保证悬吊采样器的绳子能到达垂线位置,

并能精确读出采样水深。

2.5 冰上采样 适用于北方冬季河流、湖泊和水库。采样时为获得

一个合适的工作场地,应除去冰面上覆盖的雪,用链条冰体切割机

和冰穿子凿开一个洞,在冰盖以下采集水样。

3 水样采集形式

水样采集的形式按类型可分为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和

单独水样4种:

3.1 瞬时水样

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其特点是监测

水体的水质比较稳定,瞬时采集水样已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2 混合水样

在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样(如等时混合

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

3.3 综合水样

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经混合后得到的水样。综

合水样适用于评价一条江河某一横断面水质的总值或平均值,以及

几条废水渠道分别进入综合处理厂时水质状况。

3.4 单独水样

指在同一采样点采集单独水样,分别进行现场固定和进行特殊项

目分析的水样(如果从采样大瓶中取出部分水样来进行一些项目的

分析,其结果往往已失去了代表性)。单独水样适用于非均匀水体、

不稳定参数和污染程度的监测。

水样的采集形式及数量取决于河宽、水深、流量、泥沙输移量及

现存水生物数量。当水质采样断面处在均匀的河段上,可在一条垂

线中采集足够的积深混合水样;当水质采样断面处在非均匀的河段

上,可在一定的采样垂线或水深采集单独水样。

4 水样采集器具

采样器具按类型可分为表层采样器、单层采样器、积深式采样器、

封闭管式采样器、泵式采样器、溶解氧采样器、自动式采样器等几

种:

4.1 表层采样器

是一种普通的敞开式开口容器,适用于采集水面或靠近水面除溶

解氧、油类、细菌学指标等有特殊要求以外的大部分水质和水生生

物监测项目的水样。

4.2 单层采样器

是从表层水到深层水都可以由样品瓶直接在水体中采样,它适用

于大部分监测项目的水样采集,尤其是油类和细菌学指标等监测项

目必须使用这类采样器。

4.3 积深式采样器

适用于采集平原河流、湖泊、水库沿垂线不同深度的混合水样。

采样时将采样器以匀速沉入水中,然后以近似同样的速度上升提至

水面,使整个垂直断面的各层水样进入采样瓶。积深采样器不适用

于浅水河流。

4.4 封闭管式采样器

是一种能采集较大量(2l以上)不同深度水样的采样器。这类采

样器是由两端开口的管子或圆筒组成的,并带有十分合适的密封盖

或塞子。当采样器沉入水中时,它的口是敞开的,水不停留在采样

器中,到达预定深度启动机械或光电解扣装置,从而关闭采样器两

端的盖子或插入塞子,即取到所需深度的样品。

4.5 泵式采样器

由抽吸泵(常用的是蠕动式或手动式真空泵)、采样瓶、安全瓶、

采水软管等部件构成,它适用于从特定深度采集大部分监测项目测

定用的水样,不适用于油类、叶绿素和细菌学指标分析样品的采集。

4.6 溶解氧采样器

适用于溶解氧(或其他溶解性气体)和生化需氧量测定项目水样

的采集。这种采样器是在采样瓶内放置一个250~300ml的采样瓶,

在采样瓶口的胶塞中插入两根玻璃管,一根靠近采样瓶底,一根靠

近采样瓶口。采样时将采样器放置水中所需深度打开夹子,并停放

在那里,直到看不见采样器中的空气逸出为止,然后取出采样器,

将特定的锥形塞放在采样瓶中,即取到所需深度的溶解氧样品。

4.7 自动式采样器

有间歇型和连续型,适用于采集时间和空间混合积分样,但不适

用于油类、ph、溶解氧、电导率、水温和水生生物等项目的水样采

集。

5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

5.1 采集的水 样应均匀,具有代表性。取样时,先用待取水样将

水样瓶荡洗2~3次,再将水样采集于瓶中,所采集的.水样不得受

到任何污染。

5.2 采样时应 保证采样点位置的准确性,必要时使用全球卫星定

位系统(gps)定位。

5.3 取平行水 样时,必须在相同条件下同时采集,容器材料也应

相同。

5.4 如果水样 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分

离方法: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

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贮存

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总悬浮物和

油类的水样除外。

5.5 从抽水井 取样时,应先开动水泵将停滞在抽水管内的水抽

出,并用新鲜水更换2~3次之后再取样。采集无抽水设备的井水

水样时,可将采样器浸入水中,使采样瓶口位于水面下20~30cm,

然后拉开瓶塞,使水进入瓶中。

5.6 测定油类 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

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并且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5.7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

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

5.8 测定湖库 水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

总磷时,水样静置30min后,用吸管1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

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5.9 测定油类、生化需氧量、溶解氧、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

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5.10 认真填写 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

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

5.11 采集的每 个样品,均应在现场立即用石蜡封好瓶口,并贴

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断面位置、样品编号、采样日期、水源种类、

水温、气温。如加有保护剂,则应注明加入的保护剂名称及用量和

测定要求等。

综上所述,因为分析所用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忽略了试样的

代表性,即使采用先进的分析手段进行认真地分析,也得不到正确

的结果。那样不仅浪费时间、人力、物力,而且还会给水环境质量

评价和治理工作带来危害。因此,要获得正确的、可靠的分析结果,

论室内空气检测的样品采集及处理 篇3

关键词:室内空气;检测样品;采集样本处理

中图分类号:X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096-02

1 室内空气检测样品采集方法及准备工作

室内空气检测样品采集的方法主要包含直接采样法与浓缩采样法两种。

1.1 直接采样法

直接采样法是最常用的办法之一,属于费用最低、操作最简单的方法。直接采样法一般要求室内空气之中含有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从室内空气之中直接采取少量的气体就可以满足空气检测的需要,这种方法对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属于室内短时间平均浓度或瞬间浓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样品检测。

1.2 浓缩采样法

当室内空气之中的污染物浓度过低时,采用直接采样法很难满足空气检测的需要,这时就需要采用浓缩采样法。浓缩采样法是将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固体或液体吸附剂,获得污染物富集的采样方法。浓缩采样法采样的时间一般较长,检测结果代表一定时间内的污染物平均浓度,更能真切地反应出室内空气质量。

1.3 室内空气检测样品采集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检测样品的真实性及准确性,需要安排合理的准备工作:在工程施工完毕7天后进行环境质量验收;接受室内空气检测的房间内没有杂物;进行空气检测1小时前关闭所有门窗,保持空间封闭性等。

2 室内空气样品检测处理方法

室内空气样品检测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热解析收法和溶剂吸收法两种:

2.1 热解析法

热解析收法可以将固体吸附中被测组分解析下来。按照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作用分析,温度升高,吸附物与吸附剂之间的吸附力就越弱,反之,温度降低则吸附力越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加热的方式,使吸附剂中需要被测的组分解析下来,其加热的温度就是热解析温度,热解析温度的确定要根据被测组分的热稳定性、沸点、吸附剂的热稳定性来确定。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解析不完全,影响回收率,温度过高,则会造成多种组分对热的不稳定性,同样影响回收率。

2.2 溶剂吸收法

溶剂吸收法是通过吸收液完成对室内空气中组分的采集工作的,将空气中组分通过吸收液体,在溶液作用或化学作用下空气组分被吸收到液体之中,在气泡运动速度及浓度梯度影响下,气泡可以很快的扩散到气-液界面上,最终达到浓缩收集样本的目的。

3 常见污染物的样品采集及检测处理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出现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为控制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我国针对民用建筑工程制定出室内环境污染标准规范,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3.1 室内空气中甲醛样品采集及检测处理

3.1.1 甲醛样品采样。使用大型气泡吸收管,在吸收管之内安置5mL酚试剂吸收液,并以0.5L/min的流量速度,采集10L气体,并记录现场采样点气压及温度。样品分析需要在样品采集的24小时之内进行。

3.1.2 甲醛样品检测。对甲醛样品进行检测也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或气相色谱法,本文以气相色谱法为例进行测定,甲醛在酸性条件下与涂有2,4-二硝基苯肼6201担体发生吸附,将气体中甲醛转变为稳定的甲醛腙,使用二硫化碳洗脱之后,使用OV-1色谱柱对甲醛腙进行分离,然后使用氢火焰离子化监测器进行测定工作。使用气相色谱法对室内空气甲醛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仅为-3.2%~6.5%,检测限可以达到0.301mg/m,准确性高、干扰性小。实践证明,气相色谱法对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是一种可靠、快速而简单的测定方法。

3.2 室内空气中苯样品采集及检测处理

3.2.1 苯样品采集。确定采集地点,使用两端孔径大于2mm的活性碳管,活性碳管两端以垂直方式与空气采样器入口连接,并确定以0.5L/min的速度抽气室内空气20L。样品采集完毕之后,需要在活性炭管两端安装上塑料帽,并记录采取样品现场的气压及温度。样品采集后需要在5天内进行检测。

3.2.2 苯样品检测。取出活性炭管之内的活性炭,并将活性炭放入具塞刻度试管之中,注入1.0mL二硫化碳,并将试管塞紧,放置1小时左右,并不断地进行摇晃,取出1μL进样,采用保留时间定性,使用峰面积定量,通过多次样品分析,求取平均值,并测量空白管的平均峰面积,最终完成对室内空气中苯样品的检测处理。

3.3 室内空气中氨样品采集及检测处理

3.3.1 氨样品采集。使用大型气泡吸收管,在吸收管之内安置10mL稀硫酸吸收液,并以0.5L/min的流量速度,采集5L气体,记录出采样点气压及温度。样品分析需要在样品采集24小时之内进行。

3.3.2 氨样品检测、将氨样品溶液转移到具塞比色管之中,并加入少量的水清洗吸收管,最终将水与样品溶液合并为10mL的总样本。对样本进行吸光度测定,在进行样品测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10mL没有经过采样的吸收液作为试剂的空白测定。如果氨样品溶液中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的范围,则可以选择试剂空白稀释样本的方法,对显色液进行分析;在进行氨样品浓度计算过程中,需要将溶液稀释的倍数考虑在内。

3.4 室内空气中TVOC样品采集及检测处理

3.4.1 TVOC样品采集。使用吸附管,吸附管内置200mgTenax-TA吸附剂,以流量为0.5L/min的速度进行采样,获取室内空气10L。

3.4.2 TVOC样品检测。目前来看,主要的TVOC样品检测方法都是采用的氢焰检测器及热解析手工进样的方式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将空气样本在300℃热解析仪中进行解析,用100mL注射器收集解析分离出来的样品气体,用2mL玻璃注射器抽取1mL气体样品,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4 结语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的应用,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室内空气检测需要进行一定的样品采集并通过检测处理方法,从而获取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是否超标,维护居民健康,改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萍.室内空气检测的样品采集及处理[J].四川建材,2011,37(1):63、65.

[2] 俞迨,李岱.室内空气检测的样品采集及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土壤样品采集 篇4

1 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 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 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100亩 (平原区大田作物每200~300亩采一个混合样, 丘陵区园艺作物每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 。

2 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 一般在秋后;第一次施肥前采集。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 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 采样周期。

常规土壤化验每2~3年采集1次。

4 采样点定位。

采样点参考农场地号图, 采用GPS定位, 记录经纬度, 精确到0.1″。土壤样品采集要求使用GPS定位, 采样点的空间分布应相对均匀, 先在土壤图上大致确定采样位置, 然后在标记位置附近采集多点混合土样。

5 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壤硝态氮或无机氮含量测定, 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6 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 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每个样品采样点的多少, 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 一般10~20个点为宜。

7 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 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 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 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 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8 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 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 深度相同。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 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测定微量元素的样品必须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

9 样品量。

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 (用于推荐施肥的0.5公斤, 用于试验的2公斤) , 如果一个混合样品的数量太大, 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塑料布上, 弄碎、混匀, 铺成四方形, 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 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 保留一份, 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 可再用四分法处理, 直至所需数量为止。

1 0 样品标记。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 用铅笔写好标签, 内外各一张。采样标签样:采样序号、采样地点、样品名称、作物品种、土壤名称 (或当地俗称) 、地形地势、耕作制度、前茬作物及产量、化肥农药施用情况、灌溉水源、采样点地理位置简图。

1 1 注意事项。

1.1.1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1.1.2用于微量元素分析的土样, 在采样、风干、研磨、过筛、运输、贮存等诸环节都要特别注意, 不要接触金属器具, 以防污染。如采样、制样使用木、竹或塑料工具。1.1.3有充分的代表性。必须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 按照不同的地形部位、土壤类型、作物种植情况、肥力水平等划分采样区, 确定采样点。1.1.4有明确的目的。采集混合样, 要多点混合, 以充分反映地块的养分状况。1.1.5采集土样时, 在采土深度内要上下均匀等量。采土之前必须将工具清理干净, 并将取样点表面的植物残体或其他杂物全部去掉。不能在靠近路边、地头、渠道附近、沟边、局部特殊地形及堆放过肥料的地方采样。1.1.6注意采样方法。确定好采样地块后, 根据地块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的均匀程度等确定采样点, 采集10~20个样点, 混合后用四分法进行缩分。

摘要:针对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土壤样品采集 篇5

血液不断地在全身流动,参与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对动物的新陈代谢以及维持内环境和保持与外界环境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常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而组织和器官的病变又可以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因此,血液的检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检验采用的血液样品分为全血、血清和血浆。全血主要用于血细胞成分的检验,血清和血浆主要用于大部分临床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验。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是重要的前期工作,是保证正确诊断的基本条件。

1.采集部位与方法

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部位和方法,与种类、检测项目、试验方法及用血量有关,视实际情况而定。

1.1鸡的采血技术

1.1.1翅静脉采血:是常用的采血部位,翅静脉在肘关节腹侧的表面,清晰地暴露于皮肤之下,肉眼可见。采血时先拔去该部位的羽毛,抽血时,动作轻柔缓慢,防止血管塌陷不回流,采血后略移动皮肤轻压即可止血;由于鸡的皮肤游离性大,采血后容易形成血肿。

1.1.2心脏采血:此方法多用于进行尸体剖检前的血液采集检验。将鸡仰卧保定,针头从V型锁骨前端刺入,或者在靠近心脏的胸侧壁刺入;心脏采血过程中,如果操作不慎,易损伤肺脏,更有慎者,引起大出血死亡。

1.1.3颈静脉采血:鸡的左侧颈静脉很细,通常右侧颈静脉采血。在皮肤上的一个无毛的沟正好是右侧颈静脉所处的位置。颈静脉游离性大,皮肤松弛,采血后易于形成血肿。

1.2猪采血技术

1.2.1前腔静脉采血:猪前腔静脉是由左右两侧的颈静脉与腋静脉至第一对肋骨间的胸骨柄汇合形成。采血时,针头刺入部位在与耳根和对侧肩胛骨上缘连线垂直线的胸骨端处,大猪采用站立保定,小猪可以采用仰卧保定法。左侧靠近膈神经,故以右侧采血为宜。

1.2.2耳静脉采血:一般用于体格较大的猪。保定后,耳部消毒灭菌,以手指压迫近心端耳部静脉,使血管努张,针头刺入血管后,动作要轻柔,采血要缓慢,否则血液不回流使静脉瘪陷。

1.3牛的采血技术

1.3.1颈静脉采血:将头向一侧保定,用手指压迫颈静脉沟处,待血管怒张后,于采血部位消毒进针采血。

1.3.2尾静脉采血:采血人员站立牛正后方,将牛尾向上抬起180度,在第一尾锥与第二尾锥之间的尾中线上进针采血。此方法需要人员少,采血速度快,可以****操作。

1.4马、羊的采血技术

马、羊均采用颈静脉采血。方法同牛的颈静脉采血。

1.5犬、猫的采血技术

一般在后肢外侧小隐静脉或前肢内侧皮下静脉采血,采血前由助手保定,在采血部位的近心端扎止血带,待血管怒张后,迅速刺入采血器,松开止血带左手固定针头,采血力度要适当。

2.血液样品的处理

2.1血浆的制备:在采血器内加入适量的抗凝剂,采血后,反复颠倒采血器,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静置或经过离心使血细胞下沉后,上清液即为血浆。

2.2血清的制备:首先将采集的血液样品置室温半小时,待血液凝固后2000-3000转/分离心5-10分钟,上清夜即为血清;如离心后有轻微的溶血,用牙签将血凝块挑出,将混有红细胞碎片的血清再次离心,用干净吸管收集血清于干燥的指型管中,贴上标签备用。如血清溶血严重,应剔出样品。

2.3全血的制备:全血制备与血浆制备基本相同。供全血分析时,抗凝剂选用会直接影响化验结果,选用抗凝剂的原则:主要用于血液PH值和血液电解质测定的应选用肝素;柠主要用于血液促凝时间的测定应选用柠檬酸钠;主要用于血液有形成分检查的全血应选用EDTA;草酸盐不能用作血小板计数和尿素、血氨、非蛋白氮等含氮物质的检测;

3.血液样品的保存与运送

采集的血液样品如不能及时进行检验,必须做适当的处理,防止其成分发生大的变化。

通常分离到的血清与血浆样品保存于密闭试管中,存放于4℃冰箱内或冷冻。

全血样品应保存于4℃冰箱内,检验时,样品必须达到室温,达到室温之后颠倒数次,使血液充分混匀后,方可检验。

如果样品能在24小时内送往实验室,可保存于4℃环境的保温箱内,如果24小时内不能抵达或有些样品送往外地实验室时,样品必须冷冻处理后,并在低温下运送。运送途中防止样品泄漏,密闭封装并加冰袋运送。同时要填写详细的样品记录。

4.分析:血液样品变异因素的控制

严格控制血液样品的 变异因素,是使检测结果尽可能符合客观情况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4.1.规定动物的采血时间:有些血液化学成分有明显的昼夜波动,对采血动物,应在禁食12小时后采血,这样可以将食物对血液各种成分的浓度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刚进完食动物身上采取的血液样品,往往出现血糖、甘油三酯增高,无机磷降低,麝香草酚浊度增加。进食富含脂肪的饲料,常导致血清混浊而干扰很多项目的生化检测。

4.2.血液样品来源一致:动脉血和经脉学的化学成分略有差异,整个试验期间,采取的血液样品必须一致。

4.3.防止分解:血液内某些化学成分,离体后由于氧化酶或细菌的作用,容易分解,致其含量有所改变。所以,为了防止血液内某些化学成分的分解,血液样品被采集后应立即按规定处理,及时检测或加入适当的保存剂按规定保存。

4.4.防止气体逸散:血液暴露于空气中后,二氧化碳迅速逸出,并吸收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进而引起血浆成分的改变,因此,在采血过程中要根据检测项目的需要来采取适当的采血方式。

4.5.防止污染:采血器及样品容器都必须用化学处理并用重蒸馏水冲洗,防止铜、铁等金属离子和污染物对影响检测结果。并且在做作蛋白结合碘测定时,禁用碘酊消毒采血部。

4.6.防止溶血:溶血可以影响许多生化检测项目的结果。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物质与血浆中许多成分的浓度不一样,如钠、氯化物、钙等在血浆中的浓度要高于红细胞内的浓度,应予以防止。

临床检测样品的采集和送检 篇6

1 样品采集

事前要做好采样计划, 如确定需要采集的数量及采集的部位、种类等。准备相关的用品, 如清洗液、消毒液等。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疑似为人畜共患传染病时谨慎操作, 发现血液凝固不良、天然孔出血疑似炭疽感染病例严禁剖检。

1.1 血液样品

血液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检测样品, 主要用于血清抗体检测。

1.1.1 采样猪的选择。

进行猪群免疫效果监测的送检血样, 应在猪群免疫后14~21 d采集, 采取随机抽样方式, 一般20~50份血样可以代表所在猪群的整体情况。发病猪群进行实验室抗体检测诊断时, 要选择足够数量的临床症状典型的猪只进行血样采集, 用于病毒检验的样品应在猪发病初体温升高时采集。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时应按猪群一定比例随机抽取猪只采集血样。

1.1.2 采样方法。

最好选用一次性的注射器或者一次性的真空采血管, 经耳缘静脉或前腔静脉采集, 应根据猪只大小选择大小和长度都合适的针头, 尽量避免反复穿刺, 减少对猪只的刺激, 采集血样的量为5~7mL。

耳缘静脉采血多用于中大猪或种猪。站立保定, 用力在耳根捏压静脉的近心端, 用酒精棉球反复涂擦耳静脉使血管怒张, 针头朝着耳尖方向沿着血管刺入, 缓慢抽取所需血液量, 然后用干棉球或棉签按压止血。

前腔静脉采血大小猪都实用。小猪一般采用仰卧保定, 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后, 手持一次性注射器 (10~40 kg小猪用9 mm×25 mm针头;10 kg以下乳猪用7 mm×20 mm针头) 向右侧凹窝处, 由上而下, 稍偏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 见有回血, 即可采血;中大猪采用站立式保定, 用猪保定器套住猪的上颌骨用力向前上方牵引, 使猪的上颌骨稍稍吊起, 让猪的胸前凹窝充分暴露, 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后, 手持连接12 mm×38 mm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 朝右侧胸前凹窝最低处, 由下而上, 且垂直地向凹窝处进针, 见回血后, 轻轻抽动注射器活塞采集血液。采血完毕, 拔出针头, 术部用酒精棉球压迫片刻止血后, 解除保定。

1.1.3 血清的制备。

采集后使用离心机离心析出血清, 没有离心机也可静置 (勿摇晃或振动) 平放5~20min, 析出血清后低温保存, 尽快送检。

1.2 组织样品 (血液以外的组织)

主要用于发病猪群的病原检测。采样前要对刀、剪、镊子等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 采取一种病料, 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

1.2.1 采样猪的选择。

最好选择临床症状典型, 能代表整个猪群发病特点的病猪2~3头进行取样, 样品采集应新鲜, 全面。

1.2.2 采样方法。

应选取病变典型部位的组织, 以淋巴结、扁桃体、流产胎儿、病变明显的脏器及粪便为主。采集病料要及时, 应在病死前或病死后立即进行, 最好不超过6 h。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取样过程中病料间的污染。

1.2.3 细菌性疾病。

送检前5~7 d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最好送检发病典型的活猪, 如送脏器进行检测, 取材应尽量无菌操作, 24h内送检。

1.3 肠道内容物或粪便的采集

选择特征明显的肠道部分将带有粪便的肠管两端结扎, 从两端剪断, 采集的粪便应力求新鲜, 也可用拭子插到直肠黏膜表面采集粪便。

1.4 两种类型的猪传染病的样品采集

1.4.1 病毒性疾病。

猪瘟主要采集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肾脏和血清。猪伪狂犬病主要采集脑和扁桃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主要采集肺、血清、扁桃体、脾淋巴结, 死产和流产胎儿的脾、肺、血清。猪圆环病毒主要采集肺脏、淋巴结、肾脏和血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采集脑、肿胀的睾丸、脑脊髓液、死产胎儿的脑组织, 血液、脾。猪细小病毒病采集流产或死胎的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等新鲜脏器。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采集粪便和肠内容物。

1.4.2 细菌性疾病。

猪链球菌采集肝、脾、淋巴节、关节液、脓汁。猪副猪嗜血杆菌采集未治疗过的发病猪的浆膜表面渗出物及肝、关节液。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梭菌性肠炎主要采集小肠内容物。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采集鼻、支气管分泌物和肺脏。猪巴氏杆菌病 (猪肺疫) 采集急性病猪的血液、局部水肿液、肺、肝、脾、淋巴节等。

2 样品保存和运送

正确的保存和运送方法是保证样品质量的重要条件, 应遵循尽快送检, 低温保存, 切实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保证不污染环境的原则。

2.1 血液样品最好在2℃~8℃冰箱内保存, 尽快送检, 超过7 d则会引起血清中抗体活性下降, 影响抗体效价。如是全血凝固样品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d, 时间过长会引起红细胞破裂, 影响血清的提取。

2.2 病毒检测病料应在4℃以下环境保存, 24 h内送至实验室, 短时间不能送达的可于-20℃冷冻保存, 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小型液氮灌冻存。

2.3 细菌检测病料可于4℃~20℃环境12 h内送检效果最好, 如果需要保存较长时间才能送达, 可采用2℃~8℃低温保存, 不宜冷冻。

野鸟样品的采集及其规范管理 篇7

1 样品采集

1.1 病死鸟

至少从5只濒死鸟采集样品。样品包括:泄殖腔拭子和气管拭子 (置于磷酸盐缓冲液中) 各5个 (也可采集新鲜粪便) ;气管和肺的混样5个, 肠管及内容物的混样5个;肝、脾、肾和脑等组织样品 (不能混样) 各5个。分别采集至少10个病死鸟的血样 (急性发病期血清) 。

1.2 活鸟

从翅静脉等处采集血样进行抗体检测。采集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

咽喉拭子, 采取时要深入喉头及上颚裂来回刮3~5次取咽喉分泌液;取泄殖腔拭子, 则将拭子深入泄殖腔转1圈蘸取粪便, 将每羽鸟的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一并放入0.01mol/L含有抗菌素pH值为7.0~7.4的PBS液内。抗生素的选择视当地情况而定, 组织和气管拭子悬液中加入青霉素 (2 000IU/mL) 、链霉素 (2mg/mL) 、庆大霉素 (50μg/mL) 、制霉菌素 (10 000IU/mL) , 而粪便和泄殖腔拭子所用的抗生素浓度应提高5倍。加入抗生素后pH值应调至7.0~7.4。

1.3 采样要求

采样前应预先了解采样的相关背景, 包括本次采样目的、野鸟健康状态、发现地点、野鸟大致种类、需要采集的样品种类和数量等, 从而准备好相应的采样器具。采样人员最好2人以上, 需经过专业培训, 熟练掌握采样技巧,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血样采集后斜放, 不得摇晃或振动, 待凝固后再包装带走。推荐使用一次性采血器采集血样, 要求采血器有足够强度, 使用灵活且方便可靠, 无毒无害且已经消毒处理, 有良好的真空压力, 外包装完整未破损, 在有效期内使用。组织样品采集时应做好人员防护和无菌操作, 防止污染。坚持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如有可能, 一般每批次血清学检测样品不少于15份, 病原学检测样品不少于5份。采集的样品应有代表性和涵盖面。采样过程中应同时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 了解相关背景情况。在疫情流行期间或受到邻近地区威胁时, 采样应强化隔离消毒, 防止病原因子通过人员等媒介发生传播。采样时应做好现场记录, 规范填写《动物样品送检单》, 注明野鸟品种、样品名称、样品数量、采集地点等项目。每份样品应作好标记, 仔细校对瓶签。采样的时间和地点应符合要求, 注意采样时保持安全。

2 样品保存

采集好的样品应在冷藏条件下尽快送往指定实验室检测。血样经4 000rpmin离心或吸取上清后置于-20℃冰箱冻存, 要单独存放, 不能混合。采集的组织样品和棉拭样品在-20℃条件下保存不得超过24h, 长期保存应在-70℃以下冰箱内, 避免反复冻融, 一般冻融不超过3次。

3 样品运输

样品装运前必须逐件与样品送检单、样品标签进行核对, 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或沾污。样品应密封于塑料袋或瓶中, 置于冷藏箱或有制冷剂的容器中运输, 容器必须密封, 防止渗漏。样品若能在24h内送到实验室, 冷藏运输, 否则, 应冷冻运输。样品需由经过相关知识培训的有资质人员运送, 不得邮寄, 最好使用专车。

4 人员防护

4.1 适当防护措施

在疫情处置时, 直接接触禽鸟的处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包括穿戴或佩戴防护服、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护目镜和可消毒的胶靴等。

4.2 洗手和消毒

每次操作完毕后, 用消毒液洗手, 可疑场所也应冲洗消毒。废弃物要装入塑料袋内, 置于指定地点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健康监测

所有暴露于感染禽鸟和可疑场所的人员均属高危人群, 应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监测和医学观察;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相关人员应尽快接受卫生部门检查;上述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也应接受医学观察。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有慢性心脏、肺脏疾病的人员要避免与鸟类接触。

摘要:目前, 野鸟疫病监控工作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野鸟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及人员防护等方面内容, 以期为保证野鸟疫病监控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野鸟,样品采集,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林英华, 顾海军.野生鸟类疾病的研究现状[J].动物学杂志, 1999 (6) :45-48.

[2]SLEMONS R D, JOHNSON D C, OSBORN J S, et al.Type-A influenza virus isolated from wild free-flying ducks in California[J].Avian Disaese, 1974, 18 (1) :119-124.

[3]REED K D, MEECE J K, HENKEL J S, et al.Birds, migration and emerging zoonoses:West Nile Virus, Lyme disease, influenza A and enteropathogens[J].Clin Med Res, 2003, 1 (1) :5-12.

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与检疫技术 篇8

1 检疫材料的采集原则

1.1 时间性

病死动物需立即采集病料,尤其在夏季不应超过4h。拖延过久,则组织变性、尸体腐败,侵入其它细菌有碍病原检出。而对于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的动物,如从其活体上采集病料,必须在发病初期、急性期或发热期进行,否则病毒会很快在血液中消失,组织内病毒的含量也因抗体的产生而迅速下降。

1.2 典型性

采取病料的种类应根据传染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脏器、排泄物、分泌物等。

(1)要选择典型动物,即未经药物治疗、病状典型的动物,这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检查尤其重要。

(2)要选择典型材料,即采集病原体可能在其中含量最高的材料;在采取病料前,应对动物可能患某种疫病做出初步诊断,侧重采集含病毒或细菌量最多的脏器或内容物。动物濒死期有败血症症状的,死后应采心血、淋巴结、脾、肝;有明显神经症状的应采取脑、脊髓;有黄疸,贫血症状的,应采取肝、脾。

1.3 无菌性

样品采集全过程应无菌操作,尤其是供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的样品。所用器械均应灭菌,包括采样用具、盛放样品的容器等,做到既要避免污染,又要防止病毒被灭活。采取一种病料,应用一套器械,不可再用其采集其它病料。否则,必须经过(火焰,酒精)消毒,才能采取另一种病料。采取的脏器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内,一般先采微生物学及血清学检验材料,然后再采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采集完病料后对解剖场地及尸体要彻底消毒。

1.4 安全性

在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要注意安全,防止感染;同时防止因病原扩散而造成环境污染。当怀疑为炭疽时应禁止剖检,可在颈静脉处切开皮肤,抽取血液做血片数张,立即送检。

2 病料处理

要想使试验诊断得出正确的结果,除采取适当的病料外,需使病料保持或接近新鲜状态,为此需对病料进行处理。

2.1 病理组织学检查材料

采用10%福尔马林液(市售甲醛溶液1份加蒸馏水9份)或95%酒精等固定,固定液体积应为病料的10倍。如用10%福尔马林固定组织,经24h必须更换一次新鲜溶液;神经系统组织需使用10%福尔马林,并加入5~10%的碳酸镁。

2.2 细菌检查材料

一般用灭菌的液体石蜡、30%甘油缓冲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来保存病料。

2.3 病毒学检验材料

一般使用50%甘油缓冲盐水来保存。需做组织学检查的材料最好使用包音氏液或岑克氏液。

2.4 血清学检验材料

从发病猪无菌采取血液,注入灭菌试管中,室温或37℃放置0.5~1h,然后4℃冷藏。

3 动物检疫的方法

3.1 临场检疫

通过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一系列的检查,分辨健康家畜和病畜,是活畜(禽)产地检疫最常用的方法。

3.2 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的期限:大家畜一般不超过40 d,禽类15 d,野生动物25 d,小动物7~10 d。在整个隔离检疫期间,所有动物不得使用抗生素药物和接种疫苗,以免影响结果判定。

3.3 实验室检疫

主要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3.3.1 病理组织学检查技术

在被检动物中,具有临床症状,一般的检疫方法又不能确诊,或病畜出现死亡,则应进行病理学检查。有些疫病如猪萎缩性鼻炎、马鼻疽、新城疫等通过病理剖检常可获得确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技术弥补了肉眼检查的不足,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常使疫病得到确诊。尤其对肿瘤的定性,脑组织病变检查有极高的价值。常用的有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快速冰冻切片。

3.3.2 病原学检查技术

对于大多数传染病,只有通过病原学检查技术分离到致病细菌或病毒等,鉴定后方能最后确诊。它的特点是较复杂,要求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传染病需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如细菌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微镜检查法、培养检查法、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查;病毒性传染病则先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而后采用包涵体检查、病毒培养性状观察、病毒形态学观察、病毒核酸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技术,主要用于微量样品和不完整病原的检测,尤其适用于个体极小、难于观察且难于人工培养的病毒的检测);寄生虫病要采用虫卵检查法、虫体检查法。

3.3.3 免疫学检查技术

免疫学检查技术对某些传染病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采用病毒的分离常得不到肯定的结果。由于许多传染病的抗原、阳性血清和诊断液已商品化,只要采取可作为抗原的被检病料或被检血清等便可进行。免疫学诊断具有需时较短、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优点。

主要方法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标记抗体技术、补体结合试验(CFT)。另外,变态反应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些慢性传染病的检疫与监测,尤其适合动物群体检疫、畜群净化。该技术是牛结核病检疫、马鼻疽病检疫的常规方法。

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养禽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免疫预防接种已经成为养殖业中关键的技术措施,是诸多预防动物疫病手段中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所以,接种过疫苗的禽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一旦易感动物经免疫后抗体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就容易导致动物发病,此现象称为免疫失败。也就说免疫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疫苗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规模养禽场仍旧常有因免疫失败而导致动物发病的现象发生,这不但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动物的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养殖业者减少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1导致免疫失败的可能因素

1.1抗原因素

动物体内的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将它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由于有些病毒核酸聚合酶的校正能力较差,使一些部分遗传物质变异的病毒生存下来,产生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在抗原上稍有差异的病毒颗粒。这种变异正是病毒自我发展,追求生存的一种机制,所有微生物中都存在这种现象。其中大多数病毒粒子被体内抗体所中和,小部分没有被抗体中和的病毒颗粒经过大量的复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病毒,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动物发病。

另外一种病毒的突变是由于病毒的基因组之间发生了交换,从而使包装好的子代病毒发生了抗原变异,这就导致病毒抗原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异,致使疾病的突然爆发。这两种情况下,对动物体的免疫都是效率极低或者是无效的。

1.2疫苗的质量

在集约化养殖场中,一个群体有很大的规模,对于鸡来说可达到上万只,疫苗的保护率不是100%的,因此,免疫动物接触强毒后存在少数免疫动物发病的现象是正常的。而且,由于病原本身时刻都在变异,但制作疫苗的速率永远慢于病原的变异,最终导致免疫失败,这也许是免疫失败的根本原因。另外疫苗的制作、保存与运输、使用上还有若干问题造成免疫失败,也不容忽视。

(1)疫苗质量不合格。疫苗的质

导致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探索与防范

谈勘查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 篇9

1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1.1 布点原则

河床宽, 水深流急的河段, 在与水流垂直的断面上, 在河床宽度为1/4、1/2、3/4点处取样, 也可以在上、中、下游三个断面取样;而河床窄、水量小、无沙洲的河段, 可在河流中心一点取样, 或在一断面上取数点, 然后混合为一个样。在污染源下游大的河心沙洲取样时, 可在沙洲前取一点, 沙洲两侧各取一点。若有多个污染源和有支流的河段, 要在多个断面布点取样, 以了解污染前后和混合前后的情况。

1.2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1.2.1 水样容器要求:

盛水样的容器以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为宜, 事先用洗涤剂和稀盐酸或稀硝酸处理, 再用蒸馏水冲净沥干备用。取样前用所取水样振荡清洗2~3次。

1.2.2 水单样体积要求:采样体积按分析项目的多少和方法的灵敏度而定, 一般取2~3L。

1.2.3 水样的类型:

可分为瞬时水样、混合水样和综合水样。若污染物分布均匀, 浓度水平变化缓慢的水体, 样品可在几分钟内取完, 该水样称为瞬时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 主要用于浓度和流量变化大的废水和污水;综合水样是把不同采样点同样采集的瞬间水样混合后所得的样品, 当在几条废水河、渠处建立综合处理厂时常用这种水样获取参数。

1.2.4 取样深度:

取河、湖表面水样时, 采样瓶应侵入水面下30~50cm, 离岸1~2m;在浅水区采样, 采样瓶口离底至少10~15cm;在天然水体中取样, 还要考虑到久旱、久雨、暴雨、大风等特殊气象条件。

1.2.5 底质取样:

根据勘查目的, 对底质的取样应尽可能与水样品取样相对应, 一般采用挖式采样器或锥式采样器采集, 前者适用于采样量较大的情况, 后者适用于采样量少的情况。样品重一般为1~2kg。

1.3 水样保存

各种水质的水样品, 从采集到分析测定这段时间内, 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 会引起某些物理参数和化学组分发生变化, 为将这些变化降低到最低程度, 水样保存的时间, 原则是越短越好, 清洁水和轻度污染水保存时间可稍长一些, 而污染严重的水从采样到送实验室分析的时间最好在12小时以内。

2 大气样品的采集

大气稳定度、风速、风向和降水等大气现象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大气稳定度直接影响大气的垂直混合;风速和风向则影响污染物的水平运动和扩散, 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呈反比;雨、雪、霜、雹等降水现象的净化作用则是清除空气中的尘粒和污染气体。在环境地球化学勘查中, 大气采样时必须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2.1 采位位置和采样频率

布置采样点时一般需要满足下列原则:采样器入口一般在距地面1.5m以上;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 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重要监测范围, 布置较多的采样点, 上风向布设少量作为对照;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 取样点应离开高大建筑物、大树等一定距离, 使采样点至周围建筑物顶点的连线和采样点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要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1.5m处。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和采样要求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 使获得的勘查数据具有可比性。

2.2 粒子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 取样

粒子状态污染物是指分散于大气中的微小液态或固态微粒, 这些微粒和气体分子相比, 质量较大, 受惯性和重力作用的影响较大, 这样在取样时会遇到一些如等速采样、重力沉积等特殊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可查阅专门文献。

2.3 分子状态污染物 (气体) 取样

由于气体污染物多呈分子状态, 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等。因此, 气体样品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吸附、吸收、冷凝和捕集等。

2.3.1 吸附:它能够通过采集大体积样品而浓集痕量成分, 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氧化铝和各种气相色谱担体等。

2.3.2 吸收:是使气体分子溶于特定的溶剂中的采样方法。气体被吸收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体和液体之间接触面的大小。

2.3.3 冷凝:是冷冻空气使其达到所收集的气体成分的沸点或凝固点以下的采样方法。

2.3.4 捕集法:

是在不可渗透的容器中直接采集大气样品。它只适宜采集小体积样品, 故多用于采集高浓度成分的大气样品。这种采样法的优点是可以不测量采样体积, 但必须测定采样时的大气温度和压力, 以便进行换算。此外, 该方法所用装置简单、使用面广、且所采集的样品都是采自瞬间。

3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不象大气和水样那样均匀性好, 土壤本身在物质成分和颜色上一般都具有层状结构。由于土壤的不均勾性, 通常采取多点取样、然后混合均匀的方法。

3.1 对角线布点法

该方法适用于面积小、但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被废水污染的田块, 由进水口到出水口引对角线, 将此对角线均勾三等分, 每等分的中间设置一个采样点, 即每一田块设置三个采样点。根据勘查目的、田块面积和地形等条件, 可作调整多划分几等分, 适当增加采样点。

3.2 梅花形布点法

这种布点法适宜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且土质均匀的田块, 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相交处, 一般设5~10个采样点。

3.3 棋盘形布点法

该法适宜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 一般设10个以上采样点。此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 但由于固体废物分布不均匀, 应设20个采样点以上。

4 生物样品的采集

由于污染物或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各部分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所以对个体大的生物常需要分部位采样;对个体细小的生物常用碾磨为匀浆的方式取样。

4.1 植物样品的采集

取全植株样品时要注意根系完整, 大的植株可采取按对称轴分取的办法来缩减样品。样品外部所沾的泥土, 要用纱布蘸蒸馏水擦洗, 不可随便用水洗。清洁干净的样品, 例如, 蔬菜类茎叶柔嫩, 可捣碎, 捣碎时可加人适量的去离子水;树叶、树枝、草杆等较坚韧的样品可用不锈钢剪刀剪碎, 或烘干在布袋内揉碎;谷物等籽粒可用谷物粉碎机或硬质球磨机磨碎, 其粒度以可通过40目尼龙筛为宜。植物样品, 除谷物籽粒可在较高温度烘干外, 一般均在60~65℃以下供干。样品重量要求制成干样至少有30g, 新鲜样品重量可按含90%的水来计算所需要重量。

4.2 动物样品的采集

人体样品一般指血液、头发样品。一般不用抗凝剂, 必要时可用柠檬酸钠抗凝, 6mg柠檬酸钠可抗凝1ml血液。人发样品一般2~5g为宜, 要求取同一部位的头发。发样先经1%的洗净剂浸泡, 再用一般蒸馏水冲洗干净, 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 在60℃下烘干。

摘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环境地球化学勘查的重要工作, 也是获得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的基础, 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和样品的处理情况, 直接关系到分析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对地表水、大气、土壤和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勘查,地球,化学,样品,采集

参考文献

[1]候德义.找矿勘探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0.[1]候德义.找矿勘探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0.

规模化猪场检测样品的采集方法 篇10

1 流行病学调查

当规模化养猪场发现疑似传染性疾病后, 应及时隔离病猪。调查登记发病猪只的年龄、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用药情况以及疫苗免疫情况、发病率、死亡率等, 将调查情况随病料一起送检, 便于综合分析。

2 样品采集

2.1 样品采集方法

了解病史, 对于可能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应谨慎处理,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选择合适场所进行病猪剖检。用常规解剖器械剥离样本动物的皮肤, 体腔用消毒的器械剥开, 所需病料按无菌操作方法采集病料。剖开腹腔时, 注意不要损坏肠道。进行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分离所用组织块的采集, 可用一套新消毒的器械切取所需器官的组织块, 每个组织块应单独放在已消毒的容器内。

2.2 病料的采集部位

对疑似传染病的猪只病料采集选择的器官包括脑、肺、肝、脾、肾、扁桃体、淋巴结等。根据不同病种具体采集病料部位如下:

猪伪狂犬病病毒与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感染病猪脑组织引起神经症状, 患猪脑组织是检测神经症状病毒的最佳病料。

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主要侵袭肺泡巨噬细胞, 病毒在肺脏的组织细胞内繁殖致病;细菌病原进入肺脏以后, 可以吸附并寄生在呼吸道黏膜上, 在猪的气管、支气管中大量繁殖, 导致肺脏炎症、坏死等。因此, 采集肺脏可以有效检测出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猪瘟等传染病, 大量病毒随着肠绒毛破坏脱落等, 释放至肠内容物中, 同时肠上皮细胞破损, 病毒可以进入毛细血管, 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病变。因此, 主要选用肠系膜淋巴结、肠黏膜或肠内容物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

猪瘟引起病猪脾脏梗死, 病毒在脾脏中含量较高;口蹄疫、猪水泡病除采集其他内脏外, 同时病猪鼻吻、口腔和蹄部的水疱皮和水疱液含病毒量最高。

猪细小病毒病、布氏杆菌病等, 则采取流产胎儿和胎衣;引起皮肤充血、出血症状的猪传染病, 应采集病猪体表淋巴结与各内脏器官进行实验室全面分析。

猪禽流感还可以用无菌棉签采集发病猪鼻腔分泌物, 以含10%甘油的生理盐水保存, 鼻腔拭子仅能够检测出部分病原, 检出率与准确性不如肺脏样品;发热期病猪, 可以采集病猪全血样品 (抗凝血采集静脉血或加入0.1%肝素或柠檬酸钠等抗凝剂) 用于实验室检测。

2.3 血清样品采集

血清样品采集做实验室检测主要用于评价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应采集猪前腔静脉或耳缘静脉血, 采血后容器中 (注射器或负压管) 应留有一定空隙 (利于血清析出) , 常温或37℃倾斜30~45°角放置30min至1h使其凝血, 再4℃放置6~12h析出血清;或离心机离心析出血清。注射器或负压管应尽量避免剧烈震荡;分离血清前应避免将血液样品在0℃以下冷冻, 剧烈震荡或反复冻容都将导致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 从而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判定。

上一篇:环腺苷酸下一篇:情感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