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防

2024-09-24

农村消防(共12篇)

农村消防 篇1

1 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1 农村、社区消防组织对消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村、社区消防工作起步较晚, 消防工作处于初级发展时期, 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及村干部、社区管理人员对农村、社区消防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措施不多, 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 在农村、社区不是很重要, 即使农村、社区发生火灾, 损失也不会大, 致使农村、社区消防工作仍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要求和消极应付上;有的甚至对消防不管、不闻、不问, 没有很好地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组织、完善各项消防规章制度、落实各级消防安全的管理责任, 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无”:即无固定办公场所、无专业专职人员、无业务经费、无组织活动。

1.2 农村、社区消防组织不健全, 职责不明确, 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 不少农村、社区尚未建立防火安全领导组织和义务消防组织, 农村、社区消防工作仍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状态。部分农村、社区虽然建立了防火组织, 但多数是有名无实, 徒有虚名, 组织人员消防素质不高, 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消防培训, 对消防工作普遍存在不懂、不会等问题。在开展消防工作时胸中无数, 有畏难情绪, 消防组织只是流于形式, 应付检查。

1.3 消防经费投入不足, 灭火设施不完善

由于农村、社区消防组织是近年来新成立的一级组织, 各项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 人员少, 经费困难, 有时还要靠企业赞助和个人捐资来弥补经费的不足, 用于消防工作的经费更是微乎其微。少数社区内除一些单位投入少量经费, 用于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教育, 整治火灾隐患, 购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外, 大部分社区居委会几乎没有任何消防设施和器材;在农村, 除了省政府配发的消防摩托车等装备器材和单位捐赠少量器材外, 多数地方未专门配置任何消防装备器材,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器材装备由于长期缺乏管理、维护, 大部分已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1.4 农村、社区基础消防设施建设薄弱

目前, 除新建小区外, 大部分社区尤其是老居民住宅小区普遍存在消防设施器材不足和消防通道不畅问题, 小区内未设置消火栓和未配置灭火器材的现象十分突出, 有的小区甚至没有基本的消防水源。更谈不上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信、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等公共消防设施。同时, 农村的消防规划并没有与城镇建设速度协调一致进行, 消防队 (站) 、消火栓等基础性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 欠账严重, 加之消防监督工作由于体制、人员编制等多方面的问题, 也没有跟上城镇经济发展步伐, 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存在失控漏管现象。

1.5 派出所对农村、社区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派出所警力少、事务多, 社会治安防范任务重, 在社区消防监督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派出所的部分民警对消防监督工作认识不到位, 总认为消防监督工作是份外的事, 是消防部门的事, 于自己关系不大;二是警力不足, 大部分派出所警力有限, 有的乡派出所只有2~3名公安干警, 再加上1~2名联防队员, 而且社会治安防范任务繁重, 消防工作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三是有些公安机关没有将消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 没有纳入派出所等级评定之中, 致使消防工作开展不积极、成效不明显;四是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消防监督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消防机构对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的监督业务培训、指导、检查、考核力度不大;五是社区警务室消防职责不明确, 没有发挥其前沿哨所作用, 未能给消防工作在社区开展助一臂之力。

2 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消防工作各项管理制度, 狠抓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要将农村、社区消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要把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纳入政府工作任期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 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状。要全面落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 (居) 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 建立乡镇村民委员会、街道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的消防工作网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 做到防火工作常抓不懈。有条件的乡镇可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 村 (居) 委会可成立村 (居) 消防工作组。要强化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能, 发挥基层派出所对辖区情况清、联系多的优势, 努力构筑一个以派出所为依托、以大自然村或社区为载体、以村治保会或社区治安联防队为纽带、以治安协调员为骨干、以家庭为单元的农村、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网络, 通过这个网络将消防安全工作渗透到各个家庭。

2.2 加强农村、社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大力开展消防宣传“四进”活动, 结合文化下乡、普法教育等活动, 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消防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 结合农村、社区家庭火灾多发季节、规律、特点, 用火灾典型案例, 有针对性的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消防文艺演出、发放各种消防宣传资料, 出消防安全宣传栏、在主要路口或群众经常聚集地设置永久性消防宣传警示牌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宣传, 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组织群众开展灭火和逃生自救演习, 提高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 把消防常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 把防火安全工作列入教学计划, 使他们从小就接受消防安全教育, 树立消防安全观念, 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整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2.3 加大投入, 完善乡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完善程度, 是体现城镇总体功能和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标志。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区消防安全条件, 必须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公安部、建设部加强农村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的要求, 将消防安全纳入村镇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 确保乡镇和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时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工作步伐, 提高消防车的通行能力, 在充分利用池塘、江、河、沟等天然水源的基础上, 设置市政消火栓和简易消防车取水点。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 广开思路, 拓宽渠道, 尽快建立地方专职消防队, 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要加快建立乡镇专职消防队 (站) ;配备火灾扑救必需的人员、车辆、器材和装备。行政村、社区要普遍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 配置手抬消防泵、家庭式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乡镇企业薄弱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可以建立专职与义务相结合、消防与治安相结合的多功能联防队伍, 配置相应的手抬机动泵等灭火器材, 以便及时扑救初起火灾。各级政府要在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满足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扑救火灾、日常训练及器材维护保养的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农村、社区消防安全组织的检查与指导力度, 切实提高基层消防安全组织的工作成效。

2.4 制定村民、居民防火安全公约, 建立农村、社区防火工作长效机制

村民、居民防火公约是村民、居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和愿望, 规定共同遵守的消防安全行为规范, 是村民、居民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一种有效方式。防火安全公约的内容一般有:遵守消防的法律、法规、规章, 掌握防火、灭火基本知识, 管好生活用火,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教育儿童不玩火, 防止吸烟酿成火灾, 如何管理野外用火等。

2.5 加强火灾隐患整改, 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乡镇、村委会、居委会要抓住农村电网改造、引水工程、老城区改造的机会, 规范布线, 修建室外消防栓、消防水池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拆除“蜘蛛网”式电线, 帮助村民、居民规范电气线路设置, 改善用电环境, 彻底更换陈旧老化电气线路, 重新规范铺设电气线路, 杜绝乱拉乱接现象。在建设新农村和改造旧城区时, 尽量采用不燃、难燃材料, 想方设法建造耐火性能较高的建筑, 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 逐步提高建筑的抗灾能力。对现有的大面积连片的砖木结构建筑, 要动员群众通过更换建造材料、在可燃结构上涂泥抹灰等手段, 增强建筑耐火性能, 提高耐火等级, 通过建造防火墙、开辟防火线等方法, 改善防火条件。

2.6 充分发挥派出所的监督职能作用

派出所站在消防监督的最前沿, 农村、社区工作开展得好与坏, 与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是否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应充分发挥派出所对农村、社区消防监督工作的职能作用。一是必须明确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职权。明确派出所实施消防执法的程序和相关的法律文书, 明确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工作的职责、任务、权限。二是将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与治安防范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双管齐下, 进行治安防范工作的同时, 也能正常开展防火监督工作, 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 又能将消防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三是要加强对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考评, 督促各基层派出所认真履行消防监督职责。将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纳入公安机关目标管理, 纳入派出所等级评定之中, 提高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职责意识, 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进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 而是自己的法定职责, 从而增强其做好农村、社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消防机构要加强对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监督业务培训。派出所在开展消防监督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派出所干警自身消防业务素质不高, 工作中有不懂不会的问题。因此,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把对派出所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派出所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工作, 开展面对面辅导, 提高派出民警的消防工作能力, 增强其开展消防监督管理的信心。五是充分发挥社区警务民警消防监督前沿哨所作用, 确保形成对社区全方位的消防监督管理格局。重视对社区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 增强其开展消防监督工作的能力。要加强社区警务室消防建设, 在社区警务室统一设置辖区消防管理目标图, 建立社区警务民警列管消防重点单位档案、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台账, 建立消防宣传、消防检查、消防监督业务档案;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在社区消防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加强对社区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公共消防设施进行及时维护保养, 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做好火灾事故的前期处置工作, 确保社区消防安全。

摘要: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80%以上的重特大火灾发生在社会单位, 70%的亡人火灾发生在农村和居民家庭。从而暴露出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基础薄弱、失控、漏管等问题突出。部局在公安消防部队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推动社会消防监督管理创新, 大力构筑“防火墙”工程的命题。构筑“防火墙”是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需要, 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 提高城市防控能力, 保持火灾形势稳定的一项治本之策, 是有效解决城乡消防工作薄弱、有效防控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 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成为城乡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的关键和重点。

关键词:农村,社区,消防安全

农村消防 篇2

2. 不可在床上吸烟,以免引起火灾

3. 把安全祝福握在手心里

4. 一根再细的头发也有它的影子;一次再小的火灾,也有它的苗子

5. 有危难急事,找消防战士,

6. 打蛇不死终是害,火患不除祸无穷

7. 学《消防法《,走平安路

8. 安全生产打醒十二分精神

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小隐患易酿大祸

10. 珍惜生命,远离火患

11. 警惕火灾,珍惜生命

12. 杂草不除禾苗不壮,火患不除效益难上

13. 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14. 积极开展中小学安全日活动

15. 严是爱,松是害,搞好消防利三代

16.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7. 火灾抢救,以救人为先

18. 做好安全防范,幸福伴你同行

19. 一定要把火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新农村消防安全的相关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消防安全 消防隐患

中图分类号:X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213-01

近年来,针对我国农村消防安全日益严峻的现状,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消防安全的极端重视和高度关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据统计,仅2006年农村共发生火灾73853起,伤783人,死亡1026人,直接财产损失4.04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火灾总数的33.2%、55.2%、67.6%和51.5%[1]。由于城乡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农村火灾形势,如何采取有较措施缓解这一局势是当前消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新课题。

1 农村火灾发生特殊情况分析

目前,农村建筑普遍比较简陋,建筑材料易燃和可燃物质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火灾,加之村民消防意识淡薄,往往是小火酿成大火。由于农村建筑一般是左右相连或相邻,一旦某一处发生火灾容易“火烧连营”,而距离消防队又远,且交通十分不便,要么消防车到不了现场,要么到了现场也只是收拾残局。如比较典型的黑龙江省逊克县宝山乡宝山村发生特大连营火灾, 2003年4月27日9时30分,过火面积1.4km2,烧毁建筑物17,300m2,受灾村民148户,企事业单位7个,行政单位2个,个体工商户16户[2]。农村火灾由九十年代平稳态势向多发态势转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农村居民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人为放火事件增多。

2 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农村火灾隐患多

当前农村火灾形势相对严峻,突出表现为:一是火灾总量迅速上升。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04年全国农村共发生火灾87567起,比1994火灾数增加了312%。二是火灾损失大,影响更严重,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2]。由于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消防安全要求,可燃建筑材料使用较多,耐火等级相当低,多数属于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这些房屋的着火点在300℃左右,25~35min即可烧毁全屋。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大多使用明火做饭、取暖,加之近几年煤炭等能源价格急剧上涨,大多农村家庭又重新使用木柴和柴草等做燃料,居家周围堆放了人量的柴草等易燃可燃燃料,增加了火灾荷载。另外,用电存在安全隐患,如电器线路老化,乱拉乱接,又未穿管保护,保险丝不符合负荷规定等等原因均会增加火灾风险。

2.2 消防基础设施缺乏,火灾扑救难度大

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制定消防规划,长期以来,形成农村消防工作滞后于建设发展,缺乏村镇建设的整体消防规划,造成农村房屋建设随意,消防先天不足,隐患加大,日后补救困难。农村专业消防灭火队伍缺乏以及农村消防装备不足等基础设施的缺乏是目前农村消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方面是农村道路特别是乡一级道路路面差,路程远消防出警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是村中没有足够消防车通过的消防通道,道路两边随意堆放杂物(柴禾、麦秸等),有时消防车根本到不了火场有效射程范围内;第三方面由于农村青壮年多进城务工,量少力薄,消防自救能力下降明显,很难有效的控制和扑灭火灾。

2.3 農村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制度不健全

总体上,中国农村消防工作起步较晚,现尚处于初级发展时期,这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消防机构受编制所限,长期以来,城市一直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心,加之农村地域广、交通不便、村屯分散等,致使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大大落后于市区;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及村干部对农村消防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在农村不是很重要,农村消防工作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无”:即无专业专职人员、无固定办公场所、无业务经费、无组织活动。

农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方法,自我保护能力低;二是电气线路的敷设管理不规范,乱拉乱接照明线路、线路老化,容易引发火灾;三是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火源、火种的有效管理,容易引发火灾。

3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消防工作建议

3.1 加强和推进农村消防规划建设

目前,正是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期,做好消防工作首先把消防规划要与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同步实施,协调发展。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民族习俗,以及历年来火灾情况,按照有关村镇规划的法律标准规范和“安全可靠,经济使用,节约用地,方便生活”的原则,通过加大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村消防规划与农村建设同步立项、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从源头上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重视农村多种形式的义务消防队伍建设,努力构筑一个以公安派出所为依托、以行政村为载体、以农村治保会为纽带、以治安协调员为骨干、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同时,要抓住农村道路、水、电、气工程改造的各种机遇,逐步对现有的大面积连片的以及耐火等级低的农村建筑进行改造。

3.2 加强派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第三条:公安派出所可以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单位实施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消防监督警力不足和促进消防工作的不断完善。要做到认识到位、工作衔接顺利、业务素质不断提升,并且坚持专门机构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原则防止“空位”、“断层”。通过乡镇一级的政府主导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协同公安消防部门,汇集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培训,帮助社会单位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动员一切社会各方力量筑牢“防火墙”基础。

3.3 加大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消防安全工作应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政策,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增强农民防火意识,大力普及用火、用电、用气、用油防火常识以提高农民火灾自救和防范能力。抓住每年“四大节日”、“119”消防宣传日、安全生产月、春季防火宣传周、农闲时节等的宣传契机,强化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个人防火警惕性,在每个人的心中筑起一道‘防火墙’。”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2006年全国火灾信息.中国消防信息网,2007.1.1.

我国农村消防建设探讨 篇4

一、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意义

(一) 实现农村消防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 没有农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的小康。火灾给农村经济带了巨大的损失, 无疑给农民脱贫致富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要实现农村的繁荣、小康, 必须有消防安全的保障。因此, 对农村的消防安全工作不能忽视。

(二) 保证农村火灾形势稳定是我国安全和谐的基础

没有农民、农村的稳定, 就没有国家的稳定。农村消防工作事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事关维护和发展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强农村消防建设, 推进农村消防工作进程, 保卫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农民消防安全利益, 形成农村火灾稳中有降, 较少或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保证农民安居乐业。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农村的社会治安稳定, 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赢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 搞好农村消防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优化、扶持和引导, 可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 区域性的落后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对于这些地区来说, 消防建设尤为重要。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 由于当地经济相对落后, 农民居住的房屋多为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茅草房, 耐火等级非常低下;部分地区的农民以庄稼秸秆和茅草作为取暖做饭的主要燃料, 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在一些地方, 村屯之间还没有完全实现沙石公路, 保证不了消防车辆的通行, 一旦发生火灾, 消防部门很难及时进行救援;加之没有有效的扑救手段以及人们对于消防知识的贫乏, 火灾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因此, 做好农村消防工作, 减少农村火灾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二、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和问题

由于我农村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 经济落后, 加之消防宣传教育在农村十分薄弱, 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 自防自救能力差, 一旦发生火灾, 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从历年的火灾数据统计中分析, 我国农村火灾损失一直居高不下, 次均损失十分惨重。当前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火灾隐患严重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 农村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

1、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 建筑耐火等级低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 农村建筑布局不够合理, 且建筑耐火等级低。例如在广西, 农村建筑多以砖、土、木混合结构主, 尤其是桂西北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村寨, 大部分村民至今仍住板木结构吊脚楼, 建筑材料多为易燃可燃材料, 且联片建造, 没有留出防火间距, 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悲惨局势。

2、农民群众缺乏安全用电、用油、用气常识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提高, 农村用电、用油、用气量也大大增加。在我国农村, 私接乱拉电器线路现象十分严重, 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家庭用电器设备增加, 电线超过额定负荷, 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同时, 农民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 因不知道有关安全知识, 容易出现倒罐、过量充装以及液化气泄漏等现象。2005年8月,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消防大队在该县水口镇依法查封了一个非法储存、销售液化气的地下黑店。该店面积不足15平方米, 却在角落里堆放着近50罐液化气重瓶, 许多钢瓶已是锈迹斑斑, 充斥着一股股浓烈液化气味的店里还存放着冰箱、冰柜、汽车配件以及大量可燃易燃的生活杂物, 电气线路非常零乱, 店内没有任何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 店主一家吃、住、生火煮饭都在店内进行, 稍有不慎, 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 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自防自救知识普遍匮乏

根据火灾情况的统计分析, 造成农村火灾的原因多是人为所致, 而在这些人为火灾中, 消防防火意识淡薄、不懂消防知识占很大的比例。

由于村民防火意识不强, 用火不慎的现象比较多。如老人冬天睡觉为取暖, 在棉被中放火笼;农家烧菜蒸饭后, 灶间余火随处乱倒;农民烧甘蔗叶来获取肥料等等。2 0 0 5冬季年, 广西北海市南康镇、福城镇和营盘等镇接二连三发生“甘蔗火灾”, 仅一个多月就有2 0多起, 损失严重。这些“甘蔗火灾”起火原因大都是一些村民为了获得农肥, 填埋蔗叶并焚烧, 引燃周围的甘蔗地所致。村民在焚烧甘蔗叶过程中, 防火意识淡薄, 未采取预防措施, 甚至无人看守, 致使火势在干旱风大的情况下, 蔓延致邻近的甘蔗地、林地, 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此外, 村民认识消防工作也只是停留在知晓一些防火宣传标语的层次上, 而如何真正预防和扑救火灾的知识非常缺乏。特别是在偏远闭塞的山乡, 村民对消防了解更少。不少农民遇到火灾不能正确通过119报警, 有的甚至119火警电话都不知道。不能正确有效地扑救初期火灾, 不能正确的逃生和疏散, 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有部分农民缺乏法制观念, 违规生产、违章操作造成小作坊发生火灾事故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三) 消防管理薄弱, 警力严重不足

我国农村地域广大, 自然村屯分布零散, 许多农村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 对消防工作疏于管理, 没有将消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有的甚至无人负责, 消防工作处于失控漏管状态。由于重视不够导致了农民对消防工作在保障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为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由于消防警力不足, 我国大部分地区消防站只建设在城市。而农村大多处于偏远山区, 交通闭塞, 当农村火灾发生时, 消防车不能及时赶到现场, 往往失去了扑灭火灾的最好时机, 以致小火酿成大灾, 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而且, 由于农村自防自救体系没有形成, 没有建立自己的消防力量, 也不能对初期农村火灾进行有效控制,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火灾损失的严重性。同时,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观念意识的制约, 农村没有完善配套的消防安全保障设施, 包括消防通道, 消防水源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 对居高不下的农村火灾无异于雪上加霜。

三、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

农村消防工作是一项关乎经济全局发展的大事。面对严峻的农村火灾形势, 只有采取有力措施, 加大消防力度, 将消防工作向农村基层单位延伸, 才能扭转农村消防工作的被动局面, 遏制农村火灾高发势头。

针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现状, 我国农村消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宣传, 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的根基在于群众, 只有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目前, 农村村民消防知识普遍缺乏, 消防安全意识比较低, 用火不慎的现象比较突出, 这也是近年来造成农村火灾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 高度重视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增强社会消防安全意识, 提高整体消防安全素质, 是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公安消防机构作为政府消防工作的职能部门, 要督促落实《消防法》赋予社会各有关部门消防宣传教育的责任, 把农村消防宣传的责任落实到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

农村消防宣传工作要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 内容要简单明了, 保证做到“送消防安全知识上门”, “送消防安全到家”。例如, 生火做饭、取暖时, 炉灶周围不要堆放柴草等可燃物;点燃的油灯、蜡烛不靠近蚊帐等可燃物, 睡觉或人离开时熄灭灯火, 点燃的蚊香放在不燃支架上;吸剩的烟头及时灭掉, 大风天气不在野外生火, 火柴、打火机等火种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等等, 宣传这些简单实用的安全常识, 来彻底改变农村不合理的用火习惯。针对农村消防工作特点, 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消防安全教育。可以广泛利用民族节日、文化和风俗习惯, 通过电视科普片、广播、山歌、民谣进山入户等农村村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 开展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将防火知识、灭火常识、火场逃生自救技能等消防安全知识向村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使消防宣传真正进入农村, 从而达到增强消防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和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二) 建立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职责和任务

农村消防工作量大面广, 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政府依法承担消防总责的情况下, 社会各方均应配套联动, 负起相应的消防责任。

首先, 要贯彻落实乡镇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 使乡镇人民政府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 自觉抓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要明确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农村消防工作中的责任, 把村镇消防事业建设纳入财政预算范围, 建立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定期研究部署, 协调解决村镇消防安全重大问题, 督促检查消防工作的实施情况, 整改火灾隐患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其次, 要落实农村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把消防工作纳入农村管理和农村企业管理之中。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农村生产经营单位和住户之间通过层层签订协议, 形成消防安全责任制, 使各层明确工作职责, 一层对一层负责, 切实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时, 农村要成立由村主任 (村长) 为组长的农村消防安全领导小组, 成立以自然村为载体、以农民家庭为单元的农村消防管理网络, 通过这个网络将消防安全工作渗透到每个农民家庭, 最大限度地消除消防安全工作的空白点。

(三) 加强农村消防组织和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方面, 由于消防警力不足, 群众必须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各乡镇要建立防火安全组, 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消防人员, 做到有专门组织、有专人管理。同时, 各乡镇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各地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建立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各类地方专职、乡镇企业自办及村办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

另一方面, 由于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 必须加强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新农村消防工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各地应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把新农村消防规划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将消防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消防设施建与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实施。一是条件好的农村在做好农村规划的基础上, 相应做好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 提前做好消防规划投入预算, 列入农村的年度落实计划, 确保资金到位;条件差的农村可以利用沟渠、河道、水湾、鱼塘、自来水管、农业灌溉机井等条件, 建立消防水源, 平时可用于农田灌溉, 遇有火灾发生时又可作为消防水源, 做到既能应急自救, 又能及时与消防车对接, 提高灭火效率。二是对消防水源的供电线路进行改造, 实行专线供电, 确保供电供水顺畅。三是在消防水源处设置明显标志, 并且保证通道畅通。

(四) 加强农村消防监督检查力度, 积极消除火灾隐患

1、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和其他乡镇干部的监管职能, 加强消防检查力度

公安派出所和其他乡镇干部具有熟悉辖区民情, 深入群众的优势, 在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方面, 要充分依靠他们的力量, 强化对农村“小”、“散”等社会单位的监督管理, 这也是节约消防警力, 解决和弥补公安消防部队基层防火监督岗位警力不足的有效手段。

2、开展重点检查和针对性的消防监督检查

由于消防警力的限制, 对农村进行经常性消防安全检查是不现实的。因此, 可以根据农村火灾特点, 组织基层干部开展针对性防火安全检查,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如每年的冬、春季是农村火灾多发季节, 考虑到这些特点, 可以根据以往火灾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针对秋收后农村家庭在房前屋后大量堆积柴草的情况, 应及时组织专兼职和义务消防人员进行检查, 对可能造成火灾或发生火灾后可能造成较大损失和蔓延的堆场、农家大院、古建筑等进行针对性的清理整顿, 从而提高检查的效果。同时, 要突出抓好春节、元宵节、红白喜事时期燃放爆竹、烟花行为, 达到切实减少火灾的目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生产和服务场所逐渐增多, 这些场所大多设在农村居民生活圈内, 和日常住宿融为一体,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些场所的电线敷设大多不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 过负荷使用电器, 并随处堆放大量的可燃物, 随时可能发生火灾。在农村消防监督管理中, 要抓住这些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的场所, 重点检查, 重点管理, 避免和减少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

参考文献

[1]毕瑞华.中国农村消防工作思考[J].公安研究.2006, (04) .

[2]贵州省政府.贵州省农村消防管理规定[N].贵州日报.2006-01-23.

[3]河南省政府.河南省农村消防工作规定[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 (02) .

[4]火记, 庞雨波.村寨治火路漫漫——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消防工作纪实[J].时代消防.2003, (08) .

农村消防培训 篇5

3月7日是大堡子赶场日,为全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深化“大走访”活动的开展,大队深入边城镇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及业务指导。

到达镇政府后,大队长立即组织义务消防员及消防志愿者到场上开展消防宣传,将一张张、一本本贴近生活实际的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位村民手中,并耐心的解答广大村民的在生活中遇到的消防问题,此次举措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宣传结束后,大队长认真听取了党委书记的汇报,并针对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一一解答。最后,大队长亲自指导义务消防员操作手台机动泵、水枪、水带、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详细讲解了日常监督检查及处置初期火灾应注意的问题。培训结束后,在场的义务消防员纷纷表示此次“手把手”、“面对面”的消防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

下一步,大队将继续逐个深入基层乡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培训,切实提升基层乡镇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及时排查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全县火灾形势稳定。

为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提高村民抵御火灾的能力,大队积极研判当地农村常见火灾特点,因地制宜,从加强农村消防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网络入手,扎实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坚持以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

会组织管理、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格局,一方面积极联合市委市府督促各区县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责任体系,将消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构筑农村群防群治网络,提高农村自防自救能力。另一方面从强化各级乡镇政府对消防工作的责任主体意识上入手,积极制定农村消防工作规划,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消防工作措施,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农村消防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农村火灾防控的指导力度。

在巩固、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协调各职能部门狠抓农村日常的消防工作管理,在各县、乡镇、村级政府部门推行农村防火承包责任制;充分利用清剿火患期间经验,发挥辖区公安派出所在农村消防工作中具有点多面广、了解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不断夯实消防监督管理基础;各级公安消防机构积极、主动地做好驻村民警的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对派出所消防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农村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加快农村消防工作的建设步伐。

紧密结合当地村容村貌改造、人居环境治理、电网改造、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农村信息化等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农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队伍及消防装备等建设,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

护经费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严格管理。同时,着手组建乡镇专职队、志愿消防队,并组织队员开展定期的消防安全知识、初期火灾扑救、装备器材运用培训、开展熟悉演练、参观消防站等活动,切实增加农村灭火救援综合实力。

农村消防 篇6

【关键词】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防;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954【文献标识码】B

Study on fire safety in rural areas in Minority Areas

Wang Jian-lin

(Guizhou public security fire detachment of Guizhou QiandongnanKailiGuizhou556000)

【Abstract】This essay analyzes the rural fire control work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in recent years.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On this basis, from raising awareness, overall planning, money into, team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responsibility,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minority areas rural fire control work to make a research.

【Key words】Qiandongnan;Rural minority area;Fire protection;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 黔东南州情及农村火灾概况

(1)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30223平方千米,全州辖1个市15个县和1个省级凯里经济开发区、1个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有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5 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68个社区居委会,3226个村民委员会。居住着苗、侗、彝、白、壮、汉等33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2%,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总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2)受地理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黔东南目前还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全州17县(市、区)有14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加之全州独特的山形、地貌和建筑结构以及民族生活习俗等,大多数农村村寨座落在半山腰,地势落差大,房屋依山而建,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普遍聚族而居,80%以上房屋为木质结构,房屋鳞次栉比,防火间距不足,耐火等级低,群众生产、生活用火方式落后,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素有“全国农村火灾看贵州,贵州农村火灾看黔东南”的说法,历来是农村火灾的重灾区。据统计:1999年至2007年间,全州平均每年发生农村火灾15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2008年至201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农村火灾76起,直接经济损失981万元。

2. 黔东南农村消防存在的问题

2.1对农村消防工作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真不高,部分干部存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自甘落后思想,“逐级弱化”、“边际效应递减”和“司空见惯”的情况严重;对消防工作社会属性认识不透,对消防法律规定不了解,认为消防工作与己无关,是消防部门一家之事,与政府与百姓无关;一些干部认为农村消防工作点多、面广、量大,兼顾不了,照顾不到,不但抓不好,而且抓不了,认为农村消防什么都难:群众难组织,人员难落实,投入难到位,设备难添置,干脆就不干了。

2.2工作统筹规划不到位。

一些地方未把消防元素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个别村寨没有很好的把消防工作与农村的“六改三治”工程结合起来,“先发展后规范”等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时时出现,导致进村道路过窄,农村建房缺乏管理,房屋密集,防火间距不足,建筑耐火等级低,主要为全木质结构的房屋,房前屋后大量堆放秸杆和柴草,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的不安全因素普遍存在,火灾因素增多,发生“火烧连营”火灾的几率大大增加。部分地方未将消防部门纳入新农村建设领导成员单位。没有消防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设计审核和验收,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难免出现不少失误。

2.3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由于部分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加之相关机制的不健全,各级各部门虽层层签订了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但一些地方仍存在消防工作“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工作只注重纸上应付上级考评,而不在资金、场所、机制上进行安排部署,导致消防工作的部署不落实,应该建立的消防组织不建立,应该开展的消防工作不开展,应该投入的资金不投入,应该奖惩的不兑现。

2.4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受经费制约,全州公共消防设施主要集中在县城,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投入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公共消防设施十分薄弱,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不能享受免费的公共消防服务。各乡镇虽编制了消防规划,但许多村寨基本没有消火栓。全州206个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达到标准的只有9个。部分村寨不通公路,或者公路较窄,消防车无法通行;部分村庄缺乏消防水源和基本消防器材设施。

2.5农村消防组织力量薄弱。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部分农村消防组织名存实亡,成了空架子。留守的青壮年队伍也不稳定,随时可能外出打工或经商。一旦发生火灾,留守农村的老幼妇孺往往束手无策、望火兴叹,时常导致小火酿成大灾。

3. 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对策与建议

3.1统筹规划,融入发展。

一要做到规划先行。各级政府应当把消防部门纳入到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让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把好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审核验收关,凡未经过消防项目评审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准实施;在相关设施建设完毕后,经消防部门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各级财政部门不应下拨相关配套经费。二要切实把消防工作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新农村建设中,如果不利用和抓不住新农村建设的这一难得历史机遇,乘势推动农村消防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消防工作滞后的状况将难以改变,农村消防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将难以解决,农村消防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要抓住机遇实施好“六改三治”工程。三要把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中同步立项、同步设计、同步规划,明确消防水源、消防通道、防火分隔、建筑防火等建设标准,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全面减少各种致灾因素。

3.2摸清底数,科学实施。

农村消防工作点多、面广、量大,应分批分步科学实施。一要摸清村寨底数。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对100户以上、80~100、50~80、30~50户的农户村寨的名称及数量进行认真普查后备案。二是制定标准分步实施。各级政府应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消防水源、消防通道、防火分隔、建筑防火等建设标准细化,联合相关部门分步实施。在底数摸清后,各县市政府在以往实施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应大刀阔斧地推进农村扶贫消防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广实施农村消防试点经验和做法,构筑农村“防火墙”。

3.3明确职责,齐抓共管。

《消防法》明文规定:“消防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消防工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1]。地方各级政府是当地消防工作法定的领导者,是当地消防工作的总负责人,消防工作不是消防部门一家的事,是各级各部门、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农村消防工作,其领导者、总负责人同样是各级政府,其主体是人民群众。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应发文明确财政、社会治安、发改、教育、公安、民政、工商、建设、交通、农业、水利、旅游、供电、司法、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网络、通信等各级各部门的农村消防工作职责,并严格进行考核奖惩。特别要明确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村庄要实行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轮流值班开展消防安全提示和检查。

3.4加大投入,落实规划。

一要大力实施“乡乡、村村有消防队”工程。十二五期间,各地可按照“1队10人、1台消防泵、1车(集抗旱、灭火、洒水为一体的消防车)、10盘20米消防水带、4支水枪、3把火钩、10套战斗服、10顶头盔及10双消防水鞋”的标准完成乡镇专职消防队组建任务;按有关标准,逐年完成村委会和50户以上村寨的志愿消防队组建任务。各级政府应将以上目标任务分年度写入各级各部门的政府责任状,督办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二是消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立起来后,应遵循“建得起、养得住、用得上”的标准,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财力增长情况而适当增加[2]。三是多渠道增加投入。要拓展农村消防经费投入渠道,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消防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村消防公益事业,多渠道增加投入。可采取民办公助、项目搭车、企业赞助、扶贫挂钩单位资助、社会慈善机构援助等形式,鼓励村寨推进“六改三治”工程建设,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段拉动民间的消防投资,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五是要加大合同制消防员和文职消防员的招收力度。消防部门由于编制少,事务多,招收合同制和文职消防员是缓解当前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的有效措施。要将合同制消防员、文职消防员的消防业务经费对照消防官兵标准纳入财政预算。

3.5查找隐患,防患未然。

对农村现有建筑,各级政府要科学编定消防整治计划,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积极消除火灾隐患。各级各部门对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集中连片的村庄,要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开展治理,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消除火灾隐患;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驻乡(镇)和村庄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大力整治“城中村”、“出租屋”和“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隐患,对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易燃易爆单位要限期搬迁。各级政府要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房屋财产火灾保险,转移和分散农村火灾风险,积极参与农村房屋财产火灾保险,确保全州行政村房屋财产火灾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3.6强化宣传,提高意识。

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资源,在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上狠下功夫,着力开展突出农村特色、贴近农民群众生活的消防宣传活动,培养健康的民俗民风和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要购置消防宣传车,利用赶场天到各乡镇进行宣传;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计划”、“农村党员及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防部队要加强对教师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便于学校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要在村庄设置固定的消防宣传栏和宣传标语、横幅,重点在农业收割季节、春节、清明节和乡村宗教祭祀、庙会等民俗活动期间加强消防宣传,同时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普法教育等活动,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S],2009;(2~3).

[2]《贵州省消防条例》[S],2010;(3~4).

[3]白省利,重大火灾隐患存在的原因及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8(188):36~38.

[4]潘京.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重庆大学, 2005,30(35):31~34.

[5]李俊华、邓炳华,创新社会消防管理对策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1,27(10):(12).

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及其对策 篇7

1 当前我国农村火灾现状及主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每年农村火灾就占火灾总数的50%以上, 当前农村火灾形势十分严峻。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部分农村还处在落后的生产关系中, 尤其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 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不利, 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农村消防工作出现的不协调、不配套、不适应、不完善问题日趋严重。

农村火灾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用火用电量逐渐增大, 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家庭装修采用可燃、易燃材料的现象不断增多。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房屋密集, 防火间距小, 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连续起火。二是农村私企快速发展, 经营过程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农村村镇未制订消防规划,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不健全, 农村专业扑火力量空白。农村乡镇基本没有消防专项经费投入, 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设施薄弱, 缺乏基本的消防器材。农村很多小火因扑救不及时酿成重、特大火灾。

2 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1.1 农村各级消防工作网络存在盲区。

部分地方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农村面积大、居住分散, 消防工作尚未真正延伸至农村各个方面, 消防工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消防安全工作意识相对薄弱。

2.1.2 消防工作投入力度较小。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有的乡、镇政府对农村消防工作投入不足, 农村没有正规的消防机构。尤其在农村实行费改税以后, 消防经费的来源更加困难。

2.1.3 缺乏防火安全意识。

例如, 农村柴草垛回迁进村、随意堆放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风天野外烧荒、动火、禁火等违章行为屡禁不止, 巡逻检查等措施不能有效落实。

2.2 农村消防安全隐患较多

2.2.1 可燃物多、明火使用量大。

这是目前农村消防安全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日常所用的燃料以柴草为主, 房前屋后擅自大量储存柴草、乱倒灶灰、遗留火种, 儿童玩火, 迷信烧纸, 乱接电器线路和保险丝等现象普遍, 报复放火等问题也很严重。农业机械化促使部分农户家中存放汽油、柴油等。此外, 农村生活中明火使用频率较高, 统计资料表明, 大多数的农村火灾都是用火不慎造成的。

2.2.2 农村缺少必要的基础消防设施, 火灾扑救难度大。

我们国土辽阔, 农村占地较大, 消防站不可能落实到各乡、各镇一处。这使得与消防队距离远, 交通不便, 导致消防队不能及时到达火灾现场, 导致火灾扑救困难较大。

2.2.3 建筑物耐火等级低、布局密集。

农村建设基本上没有总体规划, 房屋建造形式和原料随意性, 布局密集。有一些地方泥草、土坯房数量较多, 导致火灾危险较大。

2.2.4 乡镇私营企业防火条件较差。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私营经济发展, 大量民营企业在农村陆续涌现, 而许多业主消防意识淡漠, 在不具备基本消防安全条件下, 组织生产、经营, 使消防安全得不到保障, 火灾隐患问题比较严重。

2.3 消防宣传教育不够普及

在广大农村消防宣传力度远不及城市, 导致许多村民不懂消防法律、法规及基本的安全常识, 导致农村人为的起火因素增多。

3 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几点对策

3.1 加强乡镇消防规划建设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在制定《城镇 (乡) 总体规划》、《村镇布局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时, 同步编制消防规划。要发展三支队伍, 即大力发展乡镇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兼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按照每个乡镇都有一支消防队的建设目标, 建设地方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在各行政村、自然村普遍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

3.2 加强监督力度

将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目标考核中, 严惩报复防火、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等相关责任人, 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主力军作用。

3.3 重点监督火灾易发区域

3.3.1 对于用火、用电、汽油、柴油、煤气等不安全隐患, 要重点监督, 加大管理力度。

检查和治理存在安全隐患的使用设施,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或使用要注意安全, 消除火灾隐患。

3.3.2 解决农村柴草垛问题, 落实看护措施。

采取“集中管理, 统一存放”办法, 将柴草垛集中存在离村民住宅较远、相对安全的村外空旷地带。村内柴草垛要限量存放, 与架空电线、村民住宅、厨房炉灶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避免在柴草垛附近吸烟、倾倒灰烬等。此外, 大风天室外用火注意安全, 尽量避免。五级以上大风天或高火险天气, 要禁止不安全的生活、生产用火。

3.4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积极调动中央、地方、社会三方面力量, 建立农村消防工作长期发展的保障机制, 为农村消防工作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支持。

3.5 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首先, 强化对农民的消防法制教育, 深入宣传消防法律法规, 并通过对放火案件犯罪分子进行公审、公判, 以案说法, 深化对放火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其次, 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要进一步深入, 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再次, 强化对农村妇女的消防宣传教育, 在农村各地广泛设立“妇女义务消防监督员”, 带动农村妇女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对农村孤寡老人、精神病人、残疾或行动不便人员要加强教育和监护, 村民委员会主动上门服务, 定期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协助消除火灾隐患。

总之, 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建设, 要举全民之力, 扩大消防安全宣传,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保证广大农村尽量避免或减少火灾隐患。

摘要:农村消防安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农村消防安全现状及产生原因、对策等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消防安全,农村,火灾

参考文献

[1]毕瑞华.中国农村消防工作思考, 公安研究, 2006 (4) :83-86.

[2]卢启华.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 科技资讯, 2006 (26) :214-215.

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管理探析 篇8

1社区、农村消防的特点

(1) 社区、农村消防管理的自主性。

目前社区、农村消防管理的基本特征是让社区居民、农村村民自主管理。居民委员会、农村各级组织利用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按照群众的意愿自主发展。所以, 公安消防机构在开展社区消防工作时, 必须树立群众自治理念, 依靠群众, 尊重群众意愿, 重视和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 把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 整合社会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社区、农村消防功能, 作为做好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础。

(2) 社区、农村消防管理的政府指导性。

作为政府机构的公安消防机构, 随着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的迅速发展, 引起公安消防机构在社区、农村消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相应地变化, 公安消防机构不再扮演包办、管理的领导角色, 而是处于指导、协助、服务社区、农村消防建设的地位。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社区、农村消防建设中既要看到消防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消防工作自治, 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尊重和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避免短期行为, 又要防止片面强调自治, 单纯认为社区、农村消防工作是社区、农村的事情, 居民、村民愿意怎么搞就怎么搞, 不积极履行推动和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职能。

(3) 社区、农村消防管理的工作群众性。

社区、农村建设是推进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 其发展目标就是要充分调动居民、村民的积极性, 依靠自身力量, 对公共事务实施自我管理。而这一目标也正是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内涵所在, 即组织和动员社区单位、群众和村民广泛参与, 挖掘社会资源, 整合力量, 自己管理自己的消防事务, 维护消防安全, 实现消防“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自我提高”, 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的目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的本质特征仍然是群防群治。

2社区、农村消防管理存在的不足

(1) 社区、农村消防工作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社区、农村体制改革后, 社区、农村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转化为社会服务职能, 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 不少社区、农村没有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农村服务的内容, 注重工作的突击性, 忽视工作的连续性, 缺乏长效管理措施。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往往注重抓好具体工作落实, 忽视社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定、消防规划的完善等工作, 对全局性工作的把握和参与程度不够, 导致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具体工作增多, 未能形成良性工作运行机制, 而社区、农村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沿袭了以前的工作体制, 没有明确的奖励机制, 难以将消防安全管理经常化, 制度化。

(2) 社区、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途径。

由于我国的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近几年才加大了力度, 长期以来消防宣传教育的不到位, 人们对消防的了解, 只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和单位的安全培训。因此, 居民、村民的整体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自防自救的能力差, 居民、村民普遍缺乏在火灾情况下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居民、村民对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也不接受、不支持, 听之任之, 阻碍了消防工作在社区、农村的持续发展。在消防建设中, 普遍存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不够高, 社区、农村认为那是消防部门的事, 与己无关, 你上头要我干啥就干啥。另外消防宣传教育资金落实困难也是制约社区、农村消防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各街道办事处和村镇, 在消防宣传教育资金上可谓捉襟见肘, 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往往只能是走过场, 搞形式, 居民、村民受到的教育不多, 效果不大。

(3) 社区、农村消防基础建设薄弱。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社区、农村消防硬件设施不够完备, 特别是经济落后的老城区、农村消防建设“先天不足”, 电器线路老化、消防水源缺乏、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群众消防意识淡薄等现象十分普遍, 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大多数社区、农村灭火器材等设施配置较少, 少数社区、农村即使配置了, 也是量少质差, 甚至失效过期;有些社区、农村尽管安装了室内消火栓, 但水带、水枪没有配备到位, 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形同虚设, 毫无作用。由于居民的消防意识薄弱, 几乎没有居民家庭中配有小型灭火器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区、农村内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严重不足, 不能有效地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 极易使小火酿成火灾。

3做好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1) 建立社区、农村消防宣传网络, 加强各级责任制的落实。

社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 应在已有社区、农村组织机构的基础上, 建立完整的消防宣传网络。社区、农村消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社区、农村消防宣传活动的开展。只有依托这种完善的社区、农村消防管理网络, 才能使社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得以实现。

(2) 配备适应社区、农村火灾特点的车辆装备器材。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级政府对消防工作越来越重视, 加大了消防经费的投入。如何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 就要针对消防站服务的对象, 有区别的配置消防装备器材, 不能统一配置标准, 硬性安排。在城区配置适应灭火、抢险救援的器材装备, 对于农村, 针对农村路窄、水源取用不便的实际情况, 配备一些小型但又能自配少量灭火剂的消防车, 以便能到达农村各个村组。虽说是少量的灭火剂, 但能扑灭一些小型火灾, 控制初起火灾的发展, 发挥较好的作用。要针对消防车难以停靠农村小河、池塘取水这个实际情况, 还应随车配备手抬、推车式消防泵。

(3) 抓好基层民警培训, 发挥公安基层的作用。

各派出所是公安队伍的最基层单位, 离农村近, 对各辖区农村情况熟悉, 如何让他们的优势得到发挥, 达到“救早、救小、救及时”的效果。首先, 抓好基层公安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 让他们掌握初起火灾和简单的火灾扑救技能, 如液化气瓶、电气线路火灾等, 使一些火灾被扑灭在初起阶段, 不致于小灾酿成大祸;其次, 抓好公安派出所消防联队建设。公安派出所成立消防联队, 配备轻便、灵活机动消防灭火装具, 如手抬消防泵, 小型消防车。这些装备既经济又比较实用, 它既不会给基层派出所带来经济负担, 同时又能扑救小火、初起火灾, 还可以控制较大火灾的发展。另外, 发挥好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专兼职消防队, 管好、用好、协调好他们, 充分发挥专兼职消防队在社会消防中的作用, 弥补我国现阶段消防站建设不足的缺陷。

(4) 进一步细化规范社区、农村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消防工作制度落实到位, 主要是加强社区、农村消防的制度建设, 明确社区、农村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办公室、警务室等机构及社区、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人、社区 (农村) 消防安全管理人等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和落实社区、农村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工作例会、宣传教育、防火巡查检查与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管理、火灾扑救等制度, 规范社区、农村消防管理。通过制度建设, 形成政府主导, 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农村消防工作运作机制。

浅析当前农村消防宣传工作 篇9

1. 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消防工作贯穿于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过程, 有一定的持续性。农村地区的消防工作主要由基层政府部门和消防部门一起管理。在消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需要政府高效管理和充足的财政支持, 然而基层政府的资金体系往往匮乏, 由于财政收入的不足, 政府往往将钱投资到能产生直接受益的区域和部门, 而消防宣传工作只是投入, 很难看到直观受益, 因此, 从财政体系上就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这将使得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开展步履维艰。

由于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进行农村消防宣传活动的认识的不到位, 整个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缺乏实质上的领导和建设。一方面由于部分领导认识不到位, 并没有将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当成日常事务来做。另一方面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不断进行, 干部人数减少, 部门职能进一步丰富, 在这一背景下, 很难有精力去做好农村消防宣传这一工作。同时, 制度建设的荒废或者不重视, 使得很难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 整个消防宣传工作很难有效开展。甚至在某些领导认为消防宣传产生不了多大收益, 而且也很难有很多损失, 因此开展意义不大。这就使得整个宣传工作根本无法具体落实和推动。

另外, 这与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淡薄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农村所推行的管理模式是自我管理、自我建设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这一自治制度很大程度上, 缺乏内在修复和改善能力, 对村民实行有效的消防安全教育需要合理有效引导, 但在无组织力、无影响力的条件下, 很难实现消防安全教育的顺利进行。同时, 关于燃烧秸秆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 并没有认识到其不合理和存在的危险。

最后, 客观条件也造成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大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还选择木柴等易燃物品, 但这些往往会引发火灾。二是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 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到城市工作, 这使得灭火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三是农村消防宣传经费不足, 限制了有效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四是消防知识基础薄弱, 很多村民不具备消防安全的必备知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对信息来源缺乏把控和渠道, 宣传工作开展难度大, 效果不明显。

2. 完善和改进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对策阐述

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是涉及到广大群众基本利益的工作, 是一项群众性、参与性程度很高的基础工作。工作的解决关系到每一位农民, 相对城市较为发达、完善的消防体系建设来说, 农村消防体系薄弱, 更需要有效开展消防宣传工作, 进而有效支撑消防工作开展。而在这一过程中, 基层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在制定完善消防体系方针的同时, 更是要充分发挥领导和保障作用。只有协调发挥政府、群众多方作用, 协调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 有效提高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要针对农村基础设施不足, 教育薄弱等一系列现状, 但是在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开展的内容和形式上, 要有效针对, 形式要多样, 丰富内容和实质, 同时要与群众相结合, 开展群众乐意学习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而开展这一系列活动, 具体而言:

2.1 强化政府主责意识、重视消防教育活动

政府作为管理者, 应该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 更是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和主责意识。一要强化各级政府消防宣传的主责意识, 重视财政投入, 加强宣传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和参与性很强的工作, 政府、职能部门是实施消防教育工作的主要部门, 要有效发挥其主导作用。二要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等部门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推动农民养成维护消防安全的意识。三是要做好监督工作, 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和规范, 切实做好消防教育工作。

2.2 制定完善的宣传计划, 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 大多数农村并没有制定清晰的消防宣传计划, 因此, 相关部门要结依据农村的具体情况, 结合调查研究情况,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 从而为有效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针对消防人数不足的实际, 应开展体系化、系统化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提升消防宣传知识面。同时, 也要增加消防宣传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实现消防宣传工作的有效完成。

2.3 增加消防安全知识普及面

要将消防宣传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开设相关教育课程, 不断丰富和深化消防安全知识, 将安全知识有效吸收。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 利用新闻阵地的优势, 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消防部门要利用一切信息网络资源, 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醒大家养成安全防火意识。

参考文献

[1]韦付维.农村火灾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0, 9:19-23.

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篇10

1 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因素

1.1.1 灭火应急救援能力

灭火应急救援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灭火战斗的成败。消防实力强大, 就可以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 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消灭火灾, 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灭火应急救援能力除了考虑消防力量, 还需考虑必要的消防设施。笔者对消防队 (站) 覆盖率、消防车通行能力、10 min消防力量到场率、农村志愿消防队建有率、行政村消防水源建有率、消防无线通信可靠覆盖率等进行安全评价。

1.1.2 消防管理及保障水平

农村的消防管理及保障水平是农村各项消防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影响农村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率、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水平、消防技术装备配备水平、政府消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都是农村消防管理及保障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会影响农村消防安全, 需要进行评价。

1.1.3 消防安全环境

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是影响农村消防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良好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是农村消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在进行安全评价时, 笔者将复杂的指标进行了整合, 主要从消防管理制度完善情况和农村消防规划与实施情况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指标体系安全评价。

1.1.4火灾防控水平

火灾防控水平是对原火灾四项指标的整合与升华, 取消了火灾伤亡人数这项指标的同时, 增加了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指标层, 意在改变只有火灾四项数字评价的局限性。在评价过程中, 主要考虑万人火灾发生率、万人火灾死亡率、万元GDP火灾损失率和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四项, 其中前三项为逆指标, 计算时应单独考虑。

1.1.5 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是农村消防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指标体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在评价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时主要从农村消防知识教育普及率和农村消防自防自救能力两方面进行考虑。

1.2 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

(1) 消防队 (站) 覆盖率主要反映农村消防站建设水平。计算方法为农村评价区域已建消防站数×目标面积值/农村评价区域面积。根据现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 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 min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辖区面积, 其辖区面积不应大于15 km2, 考虑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情况, 设置15 km2为目标面积。

(2) 消防车通行能力主要反映消防车应急通行状况。计算方法是行车平均时速60 km/h为消防车行车目标时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 在城市郊区和市郊接合部的快速路, 设计行车速度一般不低于60 km/h, 综合考虑农村实际状况, 部分火场距消防站较远, 设计目标时速为60 km/h。

(3) 10 min消防力量到场率主要反映农村消防力量到场速度情况。计算方法为10 min到场次数/总出警数。城市规划区消防站布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按照接到出动指令后5 min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的要求确定的, 但我国大部分农村达不到此项要求, 按东南沿海省份农村消防力量10 min到场规划, 设定消防力量到场时间目标值为10 min。

(4) 乡村志愿消防队建有率主要反映乡村初起火灾自救能力。计算方法为建有志愿消防队的行政村数/地区行政村总数。

(5) 农村行政村消防水源建有率主要反映农村消防水源建设水平和消防供水能力。计算方法为已有消防水源数/该区域规划建设消防水源数。

(6) 消防无线通信可靠覆盖率主要反映火灾扑救及抢险救援现场无线通信保障的物质水平。计算方法为消防无线通信设备有效覆盖面积/辖区实际面积。

(7)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率主要反映消防部门进行定期消防安全检查的能力。计算方法为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次数/消防安全检查规划数。

(8) 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水平主要是反映消防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情况。根据上级主管单位考核的结果确定。

(9) 消防技术装备配备水平主要反映移动消防力量的保障情况。计算方法为消防车数量/农村人口总数。消防车数量=水罐消防车数量+消防摩托数量+消防机动泵数量。水罐消防车为基准数, 取值为1;消防摩托数量=消防摩托数×0.8;消防机动泵数量=消防机动泵数×0.6。因消防技术装备种类较多, 故只考虑对农村一般火灾扑救较有效的水罐消防车、消防摩托、消防机动泵三项指标。

(10) 政府消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主要反映政府对消防部门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计算方法为地方政府投入消防经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

(11) 消防管理制度实施情况主要反映消防部门自身管理水平。根据上级防火部门考核情况确定。

(12) 农村消防规划实施情况主要反映消防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计算方法为农村消防规划已实施数/农村消防规划总数。

(13) 万人火灾发生率主要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数量的关系。计算方法为辖区的火灾总数/辖区年末常住总人口。

(14) 万人火灾死亡率主要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数量的关系。计算方法为辖区的火灾死亡数/辖区年末常住总人口。

(15) 万元GDP火灾损失率主要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计算方法为辖区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额/辖区的GDP。

(16) 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主要反映公民对社会消防安全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评价。内容设计在“公众消防调查问卷”内,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获得数据。

(17) 农村消防知识教育普及率主要反映消防宣传教育能力。计算方法为总得分/调查人数。农村消防培训普及率采取有选择的对等人数和统一问卷的调查方式测评, 以人均得分表达。

(18) 农村消防自防自救能力主要反映村民对于消防知识的熟悉程度和对已掌握消防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计算方法为 (公安消防部门受理的火灾报警起数-公安消防部门的出水扑救起数) /公安消防部门受理的火灾报警起数。

1.3 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数据,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得出每一项的平均值, 作为每一项的指标权重值。所挑选的专家都是从事消防工作多年, 涉及防火、灭火等各个方面, 所得数据相对可靠, 有较强说服力。共发出专家打分表15份, 并与每位专家及时沟通, 讲解具体打分细则, 有效回收全部问卷。打分人员涉及武警学院消防指挥系、消防工程系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 辽宁省大连市消防支队7人。其中, 从事消防工作20 a以上者3人, 15~20 a者3人, 10~15 a者5人, 10 a以下者4人。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原始数据和最后结果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专家对一级指标“灭火应急救援能力”项所占比重的观点相差不大, 但对于一级指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一项的认同感相差悬殊, 部分专家认为应占到百分比的一半左右。二级指标各项平均值基本符合各位专家观点, 反映出数据具有相对一致性。从原始数据看, 打分专家在指标权重赋值上并没有向自己所从事或擅长的方向倾斜, 反映出表格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表1的数据可以用来反映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各项比重情况。

2 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举例

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某镇消防安全综合评价基础数据表, 见表2所示。

2.2 数据的标准化

农村消防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 计算公式见式 (1) :

式中:M为综合评分;Ax为单项指标X的权重;Bx为单项指标X的评分;n为指标数, 当指标为逆指标时, 指标值=1-指标值。

由表2数据及式 (1) 得18个评价指标, 结合权重可得M=0.568。其中, 灭火应急救援能力为0.171, 消防管理及保障水平为0.13, 消防安全环境为0.11, 火灾防控水平为0.11, 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为0.047。

2.3 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分析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该镇消防安全处于中等水平。五项一级指标中消防管理及保障水平、消防安全环境、火灾防控水平三项指标达到优秀水平, 基本接近所赋权重值, 尤其是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率和原火灾四项指标达到或接近100%, 使近年来政府和消防部门不断加大消防安全工作力度得以体现。

但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和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存在较大差距, 计算值与所赋权重数值相差过大, 进而影响整体安全评价成绩。在灭火应急救援能力中消防队 (站) 覆盖率、10 min消防力量到场率、农村行政村消防水源建有率三项指标中, 每项指标所占该项权重指标的比重不及15%, 与达标能力相差悬殊, 而该三项指标直接影响农村火灾扑救的效率和实际扑救效果。在一级指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中, 两项结果农村消防知识教育普及率、农村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均不尽如人意, 公众对消防工作不甚了解, 在发放公众问卷调查过程中, 部分村民甚至不知道公安现役消防队扑救火灾时是否收费, 火灾发生后不能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进行报警, 影响了农村消防安全总体水平。

该镇应从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入手, 在广泛提高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上下功夫。政府应加大消防经费投入, 并使经费首先投入到农村消防供水能力、小型消防站建设上, 根据该镇实际情况, 落实消防安全工作, 切实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水平。

3结论

(1) 从灭火救援应急能力、消防管理及保障水平、消防安全环境、火灾防控水平、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五个一级指标考虑, 建立了一套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给出了农村消防安全评价的计算方法和评分标准。

(2) 通过制作专家打分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法, 收集到15位不同领域消防专家对指标权重的看法。通过统计学处理, 得到农村消防安全指标体系各指标层权重。各项平均值基本符合各位专家观点, 反映出数据具有相对一致性。从原始数据看, 打分专家在指标权重赋值上并没有向自己所从事或擅长的方向倾斜, 反映出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 运用权重数值对某镇农村消防安全进行了量化评价, 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且简便可行, 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 可以为农村消防安全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畅.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及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8) :83.

[2]潘京.我国城市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4]江苏省消防联席会议办公室.江苏省消防安全指标体系 (试行) [S].2008.

[5]王雪峰.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农村消防 篇11

一、当前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农村消防工作有了较大发展,但其发展很不平衡,整体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农村地区火灾仍呈多发趋势,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近5年来,全国农村共发生火灾37.6万余起,造成8539人死亡,1211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5.3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火灾总数的61.2%、65.7%、62.9%和64.6%。农村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领导重视不足,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落实

当前,我国农村消防工作正处于初级发展时期,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及村干部对农村消防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足、措施不多,片面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未能将消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对农村防火工作缺少领导和部署,致使农村消防工作仍停留在一般性的传达部署和要求上,有的甚至对消防不管、不闻、不问,没有很好地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组织,完善各项消防规章制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与此同时,基层公安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由于警力不足等原因无暇顾及农村消防工作,以致有的农村地区长时间无人过问消防安全工作,农村防火工作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2、村镇建设规划滞后,消防基础设施匮乏,自防自救能力不强

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的促进下,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达40%左右。然而,与此同时,乡镇的消防规划并没有与城镇建设速度协调一致进行,消防队(站)、消火栓等基础性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欠账严重,没有跟上城镇经济发展步伐,小城镇消防安全工作存在失控漏管现象。当前,农村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工程项目快速超常规发展,各类未经消防审核验收的违章建筑大量涌现,致使在整体布局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留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3、消防宣传不到位,防火安全意识淡薄

尽管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和消防宣传工作,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有所增强,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居住分散,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外加基层消防管理滞后,宣传工作无人管,无人抓等原因,致使消防宣传活动难以落到实处,相当一部分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知识缺乏,法制观念不强,造成一些本可避免的火灾屡屡发生,教训尤为深刻。

4、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给火灾带来了可乘之机

近年来,随着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民办、村办企业发展迅速,各类小家庭作坊不断增多。同时,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等“三小”场所不断增多,无序发展,缺乏监督,导致农村地区火灾形势日趋严峻。据统计,2003年,广东省“三小”场所发生火灾死亡人数占全年火灾死亡总数的40%,其中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

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消防工作情系千家万户,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农村消防工作,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工作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大局。当前加强农村消防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1、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尽组织领导的职能。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农村的自治组织,其职能在《消防法》中也有明确规定,即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公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对此应当予以指导和监督。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主动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督促、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组织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消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监督网络,保证消防安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搞好城镇规划,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消防工作发展的物质基础

各级党政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和城镇建设同步发展,适度超前开展农村及小城镇消防规划,逐渐改善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环境。在进行村镇规划和新村建设时,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搞好消防规划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水源缺乏,道路不畅等状况,以提高防火救灾能力。各地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筹划本地区农村消防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车辆装备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特别是中心镇、重点镇要组建乡镇专职或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的器材和车辆装备,公安消防部门和基层派出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使之能及时扑救初起火灾,避免小火酿成大灾。要通过多方努力,进一步夯实消防工作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农村地区抗御火灾的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消防工作事关各行各业,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消防法》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增加消防公益宣传内容,扩大公益宣传层面,加大农村消防工作宣传力度,教育部门要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司法部门要将消防宣传教育作为普法教育内容,劳动部门要将消防宣传作为劳动就业培训内容,民政部门和村民委员会要认真抓好老年人和弱势群体消防安全保护,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要利用"三下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的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和法律法规。要充分发挥农村地区有线广播网络和宣传栏在消防宣传中的突出作用,巩固农村消防宣传阵地,使消防宣传进村入户,深入人心,深得民心,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4、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管职能

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是公安消防监督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消防监督工作的基础。加强基层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是当前解决消防部门警力不足矛盾,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有效途径。在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方面,更要充分依靠公安派出所的力量,利用基层派出所熟悉辖区民情,深入群众的优势,发挥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管主力军作用,强化对农村"小"、"散"等社会单位的监督管理,有效弥补公安消防部队基层防火监督岗位警力不足,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遏制各类火灾事故发生。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及时指导派出所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的组织机构,明确管辖范围和监督管理职能,搞好消防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消防工作水平。

5、加强各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农村消防 篇12

随着我国村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村镇面积成倍扩大,人口急剧增加,但是经济、技术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消防工作方面,现有消防基础设施落后,传统消防管理机制薄弱,致使村镇抗火能力差,发生火灾时损失非常严重。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精神,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要求,为做好农村防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遏制农村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自1990年修订颁布施行以来,对村镇建筑的防火设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技术保障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该规范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条文内容不太科学、部分条文与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存在矛盾、没有紧密结合广大农村特点的问题。因此根据建设部相关要求,本规范列入“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修订后的标准定名为《农村建筑防火规范》。在此期间,笔者曾对我国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农村建筑防火工作进行了调研,由此提出对修订《农村建筑防火规范》的几点粗浅的建议和思考,以减少村镇火灾事故和隐患,减少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提高村镇总体安全水平。

二、我国的农村火灾情况

近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的农村火灾给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不少农民群众因火灾“致贫、返贫”,生产、生活陷于困境,给当地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影响。

1. 农村火灾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

据统计,1997年~2006年的10年间,全国农村平均每年发生火灾6.9万起,死亡1531人,受伤2001人,直接财产损失6.3亿元,该4项数字分别占城乡年均火灾总数57.7%、62.1%、55.6%和58.7%。表1列出了近10年来农村火灾概况。

2. 农村火灾中的私营个体企业火灾比较突出

随着农村私营个体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类企业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这类企业也是火灾的多发场所。据了解,在农村发生的企业火灾中,约有80%发生在私营个体企业,并且造成的死亡、受伤人员数量和直接财产损失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

3. 住宅火灾占农村火灾的较大比重,死亡人员多为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

近年来平均每年发生村民住宅火灾2.1万多起,造成840人死亡。在农村火灾中死亡的人员六成左右为年龄在10岁以下或60岁以上的老人和儿童,或是身体残疾、长期卧病的病人,其中不少为五保户和孤寡老人。

4. 因生产生活用火用电不慎引起的火灾居多,纵火火灾多集中在农村

从引发农村火灾的直接原因看,48.3%的火灾是由于村民生产生活过程中用火不慎,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引起。吸烟、玩火、纵火、违章操作等引起的火灾也比较多,所占比例约为22%。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社会矛盾激化,纵火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占全国同类火灾的80%左右。

三、当前农村建筑防火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基数大,加之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消防安全意识差,在农村建筑防火中还存在大量的难点。

1. 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近乎空白,房屋建设缺乏有效监管

由于城市消防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警力有限,多年来,消防管理的重心一直落在城市,加之农村地域广、交通不便、组织分散,致使农村消防工作成为消防管理的空白点和盲区。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未经消防培训,消防知识相对贫乏,消防管理水平低,平时也无暇顾及消防安全工作,农村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制度不健全,消防工作不落实,消防隐患严重。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审核工作还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建房用地虽然要经乡镇建设主管部门审批或经村委会议定,但审批中只对用地面积进行控制,不对建筑设计进行审批,广大农村的房屋建设还处于失控漏管状态,村民建房时不考虑建筑防火措施,留下大量先天性火灾隐患。

2. 建筑防火水平低,毗连建造现象突出

农村建筑一般为砖混、砖木、石木、土木、木结构等,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村落,其建筑结构形式各有不同,建筑耐火等级一般为三、四级。在农村建筑直接毗连建造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广西、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村寨居住密集,村寨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房屋耐火等级低,住户之间不采取防火分隔,防火间距不足或根本不留防火间距,极易导致“火烧连营”的重特大火灾事故。2004年10月9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岑牙村上寨屯发生火灾,烧毁木结构吊脚楼181户220间,破拆15户18间,直接财产损失164.8万元。

3.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和火灾扑救力量缺乏,灭火救援能力低

在集镇开发建设过程中,农村缺乏科学系统规划(更谈不上消防专项规划),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消防给水网络不健全。一般村寨距消防站(队)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且部分地区交通闭塞,公安消防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和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等消防人员驱车数十里到达后,很多小火因扑救不及时酿成大灾,农民常常因火致贫、返贫。有些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湖泊、河流大部分干涸,有的有些零星小水源,消防车却难以靠近取水,这些都会导致错失灭火良机。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下,有条件的地区成立了专职消防队,配备了消防摩托车、防护服等器材,在实战中也发挥了一定效果,但由于人员数量少,缺乏专业系统培训,器材装备不强,直接影响了扑救效果,对一些特殊火灾和较大火灾也往往束手无策。

4. 农村消防资金投入不足,消防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困难

要改变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基础薄弱的局面,在建筑防火中落实相关的技术措施,就涉及到资金的投入。由于消防经费投入不足,有些村镇无力购置灭火器、消防水泵等必要的消防装备,绝大多数农村甚至乡镇没有安装消火栓,村镇日常用最多的灭火工具就是橡皮水管、铁锹、水桶、脸盆等,致使许多初期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扑救。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还不富裕,农村的房屋条件、人畜饮水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在短时间内农民还不可能在消防工作中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农村消防安全建设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监管,且相关政策法规对农村规划及建筑的审批也没有明确规定,给农村消防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带来难度,农村消防安全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5. 农村居住建筑用途不断变化,建筑火灾危险性增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农村,大部分村民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许多家庭利用原有住房或在原有住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从事加工生产、商业经营或租给务工人员居住,出现大量“三合一”、“出租房”等建筑。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旅游景区的民居也开始用于商品销售、餐饮、住宿等经营活动。这些原有住房改作其它用途后,由于建筑自身消防安全条件与其使用性质不相适应,使用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差,容易导致火灾发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2006年5月19日广东汕头发生的特大火灾的建筑就是在一层民居建筑基础上不断改造加层、扩大规模,从事内衣加工的场所,这起火灾造成13人死亡。类似的火灾事故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已多次发生。

6. 人员消防意识差,致灾因素多而杂

由于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和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致使农民缺乏防火、灭火和消防法律知识。在农村,小孩疏于教育与管理,玩火致灾事故远多于城市;不懂安全规程,违章操作,盲目蛮干遭灾时常发生;利益驱动,违规生产、经营,农村小作坊事故频发;无视法纪,因泄私愤,报复纵火事件也多于城市;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防火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现象比较普遍。

随着私、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小作坊、小加工、小商店等行业场所日渐增多,农村火灾已不仅仅局限为草垛、柴房,而向居民住宅、工厂企业延伸,火灾损失也随之扩大。近年来,以服装、牙刷、皮鞋、电器、化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迅猛发展,因安全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到位,使得火灾多发,而上述企业在生产流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易燃易爆或有毒化学物质,如生产牙刷的原材料、生产皮鞋的粘合剂等等,使得农村火灾火场情况日趋复杂,扑救难度增大。

四、《农村建筑防火规范》修订工作的几点思考

1. 规范的定位

鉴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审核工作还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建房用地审批中只对用地面积进行控制,不对建筑设计进行审批,广大农村的房屋建设还基本处于失控漏管状态,农民自建的房屋建筑一般都不进行专业的图纸设计,所以本次修订后的技术规范不应只局限于是一部设计规范,而应是一部指导农村建筑防火的综合性技术规范。

由于农村建筑缺乏监管机制,规范的强制性无法保证,规范条文应是指导性、原则性的要求,且不宜作强制条文,主要的目的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消防安全基本技术措施。同时,要处理好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设计防火规范》等现行规范的协调关系,避免规范之间的交叉。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还相对落后,农村的住房条件、人畜饮水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或改善,在短时间内农民还不可能在消防工作中有较大的资金投入,给农村消防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带来难度,农村消防安全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农村建筑防火规范》的修订应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承受力和各地的生活习惯等实际,要结合我国农村的火灾特点和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力求可操作性要强。

2. 规范的编制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农村建筑情况差异较大,在规范修订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地区建筑特点、经济发展状况、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按照科学合理、区别对待,有利于农村建筑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开展规范编制工作。

3. 规范的适用范围

由于“农村”的概念没有明确界定,其地域范围也不明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厂房、仓库、住宅以及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建筑的防火设计规定并未限定于是城市还是农村,而且在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地区的农村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兴建了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大量的农村已经明显城市化。因此,《农村建筑防火规范》的适用范围应是除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的建制镇、乡、村庄等的消防规划以及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的防火设计。对于在农村建设的生产建筑、仓储建筑、公共建筑及超过5层的住宅建筑应适用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设计防火规范》等的规定。

4. 规范的具体要求

“家庭作坊”、“出租房”等建筑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是我国农村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由落后向繁荣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大量存在,这类建筑也是火灾的多发场所,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应在规范中结合实际制定出“家庭作坊”等建筑的基本防火技术措施。

对农民自建的用于满足基本居住条件的自用住宅,目前情况下,完全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还有一定的困难,这类建筑应在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等方面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基础上予以适当放宽。

在全国部分省区积累的一些经验做法,如镇区设立消防站,建立专职消防队,配备消防车辆和灭火设施;镇辖各社区(村)建立农村消防点,配备简易消防车和灭火设备,依托治保会等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将30-50户的连片房屋划分为一个防火区域,开辟间距为12m的防火隔离带;设立120m3的高位消防水池,设置直径80-100mm的消防给水管网,将室内消火栓外置,消火栓间距50m;炉灶周围至少1m范围进行良好的不燃、硬化处理,烟囱与木板等可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乡镇、村寨设立消防宣传栏、固定宣传牌,设置防火标语等措施等等,这些具体要求可作为规范修订的参考。鸣谢:本文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村建筑防火与抗火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06BAJ06B06)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

[2]沈纹等.《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6.

上一篇: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下一篇:放射性废物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