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

2024-09-24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精选11篇)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 篇1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国民关注的焦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之后, 该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笔者试图从公共产品供给行为理论出发探析这一问题的性质、原因及改善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看病难看病贵”的经济学含义及原因

“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指人们在购买医疗服务时, 对医疗服务提供的便捷程度、服务质量以及价格不满意的一种评价。“看病难”一般是指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不方便、不快捷, 难以得到满足;“看病贵”一般是指实际医药费用高于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所期望的费用。国际上及学术界通常用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描述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公平性是指相同的需要有相同的卫生服务可供利用, 相同的需要利用相同的卫生服务, 所有社会成员所接受的卫生服务质量应该相同。而可及性有两个含义:一是距离上的可及性, 指居民从住所到最近的医疗机构的距离或时间;二是经济上的可及性, 指居民对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和可得到的健康保障水平。

总量决定可及性:资源稀缺, 医疗产品供给不足, 则出现看病拥堵、医疗费用高昂从而使“不可及”成为必然。结构影响公平性:医疗服务产品的地区分布和内部品种配置等失衡, 则公平性出现问题并反过来加剧“不可及性”。可见, “看病难看病贵”的直接经济原因在于医疗卫生产品供给不足和结构不合理。

(二) 医疗卫生产品公共属性界定

医疗服务就其性质来说属于一种私人产品, 因为大部分医疗产品的消费和服务的享受是完全可以排他的, 其价格也可以用市场的边际法则来确定。但医疗服务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技术的复杂性和市场的垄断性造成供需双方获得的信息不对称, 引起消费非理性, 从而导致社会蒙受福利损失。同时, 医疗产品在消费上虽然可以排他, 但其效用具有外溢性。上述特性决定了医疗产品不仅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还具有公共需求的性质。这就为政府介入这一领域并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政府应当具体介入哪些项目、介入到何种程度应有界限。为此, 我们首先要界定医疗产品的公共属性, 主要依据其使用的外溢性或外溢程度来进行。一是具有较强外溢性的“纯”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饮用水安全、环境卫生、传染病与慢性病防治等, 它们是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项目;二是具有一定外溢性的“准”公共卫生消费, 包括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重大疾病控制和预防等, 政府对这些项目的供给方应给予必要的补贴, 使消费者只负担少量费用;三是具有较小外溢性的“非”公共医疗服务, 主要指针对个人的、属私人产品性质的各类治疗服务, 其应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但考虑到医疗服务市场的复杂性和竞争的不充分性, 基于效率和公平原因, 政府适度介入治疗服务领域也是必要的。可见不论如何界定, 政府在医疗卫生产品供给中都担任着重要角色。

(三) 中国卫生资源及公共卫生支出现状

如表1所示, 截至2004年, 中国每千人口医师1.7人, 每千人口病床2.4张, 人均医疗卫生费用49美元, 卫生资源状况指标只相当于埃及的水平;人均卫生费用在世界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41位 (1) , 与一般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中国的公共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6.2%, 与阿富汗、孟加拉国等落后国家相当, 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都在60%~80%之间。占人口总数2/3的农村的卫生支出只有城市卫生总支出的20%左右, 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这些状况说明中国在奋力赶超发达国家、逐渐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 卫生投入特别是公共卫生投入增长缓慢, 欠账较多。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 导致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日益突出。诚如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 近5年 (2001-2006年) 来, 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每年增长幅度基本在7%~9%左右 (2) , 医疗卫生开销成为继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将近五成的居民应就诊未就诊, 三成的居民应住院未住院, 这都突出反映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状况。

资料来源:《2004年世界发展指标》和《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

二、医疗卫生产品供给不足和低效率分析

(一) 公共产品的供给行为理论

威廉·尼斯坎南 (Willian Niskanen) 在他的著作《官僚制与代议制政府》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ive Government, 1971) 中, 以微观经济假设为前提和分析的逻辑起点, 假设政府机构和个人 (即官僚系统) 的行为出发点和目标既不是公共利益, 也不是政治家确定的政治目标, 而是官僚和官僚机构自身的利益——即以自己能否并且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利益的理性考量, 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依据的。自我效用包括工资、特权、公共声望、权力、任免权、进行变革的宽松性、轻松的管理机构和机构产出并最终物化为预算最大化。官僚机构在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中, 要受到需求和预算两种约束。需求预算主要来自作为选民代理人的议会, 也可能来自上级行政机关。官僚机构与向它提供资金购买的机构, 如政府或立法机构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在这种双边垄断关系中, 双方的权力是不对等的。因为信息获取高成本使双方信息不对称, 官僚机构相对于国会占有优势。因此, 官僚机构在生产公共物品的决策中占有优势, 倾向于更多地生产个人效用最大化的产品。尼斯坎南主张, 为了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应该减少官僚系统在预算中用于自身消费或任意支配经费的份额, 改革制度安排以强化对于公共预算的监督, 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把公共服务供给职能转移给非政府组织。该论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为我们深入探讨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借鉴。

克利夫·兰德曼 (Cliff Landsman, 1995)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 用偏好、福利二分法对公共产品进行了重新分类。从经验来看, 政府与公众、执行部门与上级委托人之间, 不同的公共品给他们带来的偏好和效用是不同的, 依此区分了偏好和福利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认为公共品的配置能满足一个人的偏好并不一定能提高他的福利。如对贫困救济的捐款, 能够满足捐赠人的偏好, 但没有给他带来福利。这种对公共品的划分从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征转移到偏好与福利的研究思想, 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随着上级机构对官员政绩评定标准的变化, 能够改变官员偏好和福利的公共品范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划分方法的优点是具有动态性, 并且能够较好地对政府官员在公共品供给中经常发生的资源配置失衡现象作出部分解释。

按照偏好、福利两分法, 能提高官员客观福利的公共品称为福利性或显性公共品, 将一般受众偏好的公共品称为偏好性或隐性公共品。衡量政府官员政治绩效标准不同, 福利性公共品的种类就不同。按照上述标准, 在以经济指标为行为导向的前提下, 各种所谓的政绩工程如标志性建筑、超标广场、马路、桥梁等市政建设, 能给政府官员带来明显的政绩效应, 属于福利性或显性公共品;而养老、贫困救济、基础教育、公共安全、环境治理、公共卫生等难以给官员带来明显福利, 但官员作为一般受众却仍然偏好, 此类公共品就属于偏好性或隐性公共品。

(二) 医疗卫生产品的政府供给问题

按照威廉·尼斯坎南的说法, 公共品资源配置受决策官员的利益影响, 越是集权国家, 这种影响程度越大。民主国家由于官员受选民的制约,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倾向生产福利性公共品的程度要弱一些。为便于分析, 我们假定:

社会中仅存在两种公共产品:市政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

有三个异质群体:资金当局人 (委托人, 即由选民选出的议会) 、政府机构 (代理人) 、公众。每个群体内部是同质的。这三个群体对提供这两种公共品的偏好是无差异的。但由于不同群体的目标函数不同, 不同的公共品配置给这三个群体带来的福利也不同。

资金当局和公众的目标函数一致:资源在这两种公共品上的合理配置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效用。政府机构官员的效用函数取决于以下尼斯坎南因素:薪金、职务津贴、公共声誉、权力、任免权、机构产出、容易改变事物、容易管理机构。且该社会是一个民主程度较低的社会:政府官员只对上级负责。该函数主要取决于职务升迁的动力, 掌握这一权力的主要是上级。那么, 医疗卫生产品的政府供给就可能出现:

1. 医疗卫生产品供给不足。

如图1所示, AB是社会最初在市政建设和公共医疗两种公共产品上的资源配置, 假定这时的资源配置是合理的。因为政府官员只对上级负责, 特别是在一个民主程度较低的社会, 发挥决策作用的政府官员不必对公众负责, 只要资金使用不超过上级下达的预算指标, 他就可以随意配置资源。按照尼斯坎南理论, 因显著的政绩可以提高官员的福利, 他们倾向于将增加的预算资金BC全部用于显性指标市政建设, 即福利性公共品。而作为偏好性或隐性的医疗卫生资源, 因政绩效应不强, 政府官员关注度不足, 没有动力增加预算投入, 故卫生资源规模不变, 配置方式由AB改为AC。

可见, 上级政府对官员设计的特殊激励制度导致了对不同公共品的偏好和提供该公共品给不同群体带来的福利之间的不一致性。这导致了政府行为的异化:将预算资金过多地用于能引起上级注意、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福利的显性公共品, 而不管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2. 替代效应与引致的低效率。

若市政建设供给规模扩大, 相对价格降低, 就会存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见图2) 。对于供给规模不变的医疗卫生产品来说, 收入效应是正的, 但产生了负的替代效应。在很多情况下,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总效应为负, 说明相对价格较高的医疗卫生产品惠及的人数减少, 从而引致低效率。

如果将增加的预算资金BC (见图1) 以相同的比例提高两种公共品的产出, 由AB移到CD (见图3) , 公众的效用直接到达U2, 总效应为正, 期间就不会引致低效率。

3. 中国医疗卫生产品供给总量相对不足。

图1、图2显示:与大多数公共品比较, 卫生产品供给增长明显落后于其他显性公共产品供给。为此我们收集深圳1995-2004年间市政建设和医疗卫生投入数据作了对比 (见图4) 。可以看出, 深圳近10年来, 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增长滞缓, 而具有显著政绩效应的市政建设投入规模持续扩大, 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医疗卫生投入。这显然为笔者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资料来源:医疗卫生历年投入资料来源《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统计年鉴》;市政建设历年投入资料来源于深圳市发展改革局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 1980-2005年间, 中国的卫生总费用绝对值虽逐年有所增加, 但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5%之间, 没有显著提高。即使在比重较高的2001年 (达到5.2%) , 也只相当于印度的水平。如前所述, 由于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典型的外部性, 并且医疗领域具有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特性, 这两个领域都存在着市场失灵, 需要政府介入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国家, 卫生费用的大部分是由政府承担的, 几乎都在70%以上。而中国医疗卫生市场却逐渐走向市场化, 甚至部分公共卫生支出负担逐渐转嫁给居民个人, 其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卫生费用支出比例逐年下降, 从1980年的36.2%下降到2005年的17.9%。

注: (1) 卫生总费用为测算数; (2)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三、医疗卫生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和福利损失分析

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政府介入的理论原因。为了分析卫生产品的内部结构, 笔者再假定:卫生产品市场存在两种产品:高弹性的医疗服务产品A和低弹性的公共卫生产品B。弹性越低越接近纯公共产品, 弹性越高越接近私人产品。A的需求弹性是D1, B的需求弹性是D2。

依据以上理论和假设, 我们可以推论出医疗卫生产品供给结构可能出现:

1.医疗卫生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在共同的预算约束d下 (见图5) , 医疗服务产品D1的成本区域为aode, 公共卫生产品D2的成本区域为bode。显而易见, bode的面积大于aode, 即生产公共卫生产品的成本高于生产医疗服务产品的成本。公共品的弹性越低, 越接近纯公共品, 给政府带来的成本越高 (这是由于纯公共品的资产专用性更高、信息传递更加困难等原因造成的) 。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 政府没有动力去生产低弹性的公共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公共卫生产品往往存在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

2.过度消费与福利损失。当政府向公众提供医疗卫生产品时, 它只是允许人们消费没有收费时他们想要消费的那么多。消费每一单位医疗产品都有边际成本。如果医疗产品免费提供, 那么这种产品的消费可能过度。既然个人不一定要为这种产品付费, 其需求量就会达到他从该产品获得的边际收益为0, 即需求量达到QM (价格为0处) , 而不管提供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正。有些医疗产品, 如公共卫生, 可能很快就够用, 即需求弹性小, 因此过度消费的扭曲可能性不会太大 (见图6) , 但有些医疗服务产品, 需求弹性大, 扭曲可能性非常大 (见图7) , 个人对产量从QE (该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增加到QM (该处价格为0) , 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产量从QE增加到QM的成本之差衡量了福利损失 (如图7) 。

3.中国的公共卫生支出实际比例偏低。中国医疗卫生产品支出配置是非均衡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纯粹公共卫生服务和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性质的卫生服务项目, 政府提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中国的人均公共卫生支出按照世界银行标准, 不仅大大低于中等收入国家, 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 即使在国内处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深圳, 这一指标也很低 (见表3) 。二是国家的卫生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医疗服务产品, 只有22.7%用于公共卫生项目, 而且其中主要用于县级预防保健机构人员的工资。卫生部进行的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 1997年国家对卫生防疫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的财政拨款在总收入中比重已不足50% (见表4) 。另外, 医疗卫生支出配置的不合理还表现在医疗服务项目的配置上。国家对医疗服务财政拨款的80%用于城市医疗机构, 而城市的80%的拨款用于城市的大医院。由于这些大医院具有较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和高级医护人员, 等级较高, 其国家规定的医疗收费也大大高于县乡卫生院。这就决定了城市大医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收入较高阶层和一部分就业稳定从而能够获得统筹保险的行政事业单位或正规企业职工。城乡低收入家庭和非正规就业的人群则很难承受这种医疗服务。城市大医院对弱势群体的不可及性, 使得对这些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 实际上已偏离了在治疗服务中公共支出公平的目标。再次, 公共卫生支出在城乡和地区之间配置也不尽合理。中国农村的各项公共卫生指标都远低于国际标准。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公报显示, 2002年底, 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仅为56.6%, 水冲式的卫生厕所普及率在48.7%, 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也仅为52.6%。农村60%的儿童没有进行健康体检, 50%的孕产妇没有进行产前检查, 在家中分娩的产妇还有相当大的比重。再看医疗服务的地区差别, 在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的统计中, 指标最高的上海 (5.7) 和指标最低的贵州 (1.47) 相差倍数为3.9;在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量中, 最高的北京 (4.13) 和最低的贵州 (0.97) 相差倍数为4.25;农村各地每千农业人口病床数和卫生人员数最高的上海 (3.55, 3.24) 与最低的贵州 (0.44, 0.64) 相差的倍数分别为8和5 (3) 。这样, 中国的公共卫生支出效率就大打了折扣。

资料来源:世行标准来自《世界发展报告》, 1993;中国的数据来自《2000中国卫生年鉴》;深圳的数据来自《2004深圳卫生年鉴》。

资料来源: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www.moh.gov.cn/。

四、结论与对策

上述讨论表明,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投入规模不足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其根本原因在于财政投入的决策机制障碍和公共产品边界模糊。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对公共财政介入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和再造。

1.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 将公共卫生投入纳入建设和谐社会的统计指标, 并对政府官员依此进行政绩考核, 从根本上解决医疗卫生投入动力不足的问题。要建立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使用监督机制, 使医疗卫生投入稳步增长。需注意的是, 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提高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相适应, 其适度的标准是既保证人们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又不致过度消费有限的资源。

2.要重新认识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职能和定位。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劳动力素质的公共医疗卫生产品, 在由市场提供存在效率缺失的情况下, 政府财政应该很好地发挥其公共提供的支持职能和重要作用, 成为最为主要的投入者。

3.财政投入主要是公共卫生 (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 、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 其次才是医疗服务产品。普通医疗服务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鼓励民间投入。财政医疗投入方向不是大医院, 更不是高档的大医院。有限的财政资源不能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不要过多投向大都市、大型医院、高精尖设备等, 以避免形成优质医疗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高度向城市集中而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格局。

4.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缩小地区之间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状况, 特别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差别。

摘要: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原因错综复杂, 但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是医疗卫生产品供给行为存在缺陷。医疗卫生产品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有其制度原因并由此带来效率和福利损失, 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对公共财政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机制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设计和再造。

关键词:医疗卫生,公共产品,供给,尼斯坎南因素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2]Jame Buchanan, The Theory of Publice Choice Ann Arbor, The Universi ty of Michigan Press, 1972, pp18 C.Pollitt.Performanceor Compliance[M].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9.12.htt p://www.nonprofits.org//parlor/acknom//landeman/vpopg.html.

[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刘明慧.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问题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2) .

[5]代英姿.医疗卫生需求与公共卫生支出[J].辽宁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4) .

[6]刘军民.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层级间规范的卫生支出责任---关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 2005-09-09.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 篇2

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我院为实现医院经济跨越式发展,积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军队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于2004年1月在全院推行了全成本核算管理和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工作。通过正确运用经济杠杆作用,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效益

意识、创收意识和管理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医疗收入同比增长28.4,成本率下降了7.2个百分点;物资采购综合节省率达12.6。实现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以求实的精神提高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改革的认识

2004年以来,医院党委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紧抓卫生经济管理改革工作不放松。通过周会、讲评和请专家授课进行经常性教育,使全体员工提高了对新时期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改革的认识。

1.1认清了落实总部文件精神是加强军队医院建设,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举措医院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就必须走质量建院之路,向管理要效益。按照财务归口管理的要求,建立医院“三个一”经济管理新模式,将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多口管理、资金分散、底数不清、存有漏洞的问题,对增强医院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控制经费收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1.2认清了推行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适应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军队医院要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改变过去不完全成本核算的方法,采用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全面进行成本核算。通过全成本核算管理,把帐目算清、成本算实、收益算准;解决科室之间盲目争设备、争空间、争人力的问题,实现卫生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增强大家的创收意识、成本意识、效益观念。

1.3认清了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是解决重钱轻物、防止实物资产浪费和流失的有力手段由于编制体制和历史原因,医院的物资采、供、管都是分散管理,分散采购,分散供应,造成物资质量、价格和供应难以保障。另外,有资料显示:国际上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通常可节约采购费用10左右,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节约率达13。据统计我院每年采购物资的总金额在1亿元左右,为此,成立经济物资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经费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势在必行。

2健全组织,明确职能,以合理的机构加强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领导

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为全面落实总部《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医院实际,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责任。

2.1成立医院经济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医院对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军队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协助院党委审议经济预决算方案与经费收支计划;研究和培育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指导全员努力开拓市场,解决医院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检查经费收支计划及预、决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院科两级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医院院科两级分配,研究审议院级劳务提成分配及奖惩中的有关问题。

2.2成立经济管理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简称经管办)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直属院首长领导。按照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三个一”模式的要求,下设财务科、核算科和物资采购供应科。其主要职能是:在院长、政委直接领导下,参加编制医院经费预算和决算,并督促实施;负责全院财务的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办法,负责医疗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与评估工作;参加医院经营战略的制定;监督检查全院医疗收费标准执行情况;负责医疗器械、药品、卫生材料等在内的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

2.3成立科室经济管理小组科室经济管理小组组长由科领导担任,小组设经济管理秘书一名,承办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关事宜。其职责是: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积极组织科内各项经济活动分析;搞好为部队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督促医务人员加强收费、记账与欠费等管理,减少和杜绝错收、漏收,欠费、逃费等现象发生;组织好内部二次分配活动。

3建章立制,理顺流程,以严格的制度规范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行为

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规范了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工作范围、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各类人员职责,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和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1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1)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修改完善了《医院财务管理规定》。在经费审批上严格执行院党委“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范围;在经费使用上严格执行预算方案,确保经费收支平衡。(2)强化了预算管理定期分析汇报制度。根据年初预算的科目设置,每月有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每季和半年及年终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财务管理情况分析报告,及时给院首长和部领导反馈经费收支信息,以确保各项开支合理,收支平衡。(3)坚持了审计监督制度。财务科每半年对全院有经费往来的单位和部门进行一次业务审计,督促大家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军队的财务规章制度。通过检查讲评,保证了财务制度和会计法规

在全院财务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推进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3.2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深化(1)规范了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原则。院、科两级核算采用医院“军字一号工程”数据,保证核算方法的科学性,核算程序的一致性,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依据《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从医疗收费、记帐到核算,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原则。(2)建立了收支信息渠道。采用医院“军字一号工程”接口提取数据,为了保证医疗成本核算准确、及时,医院规范了全院各成本摊点的统计报表,明确了成本核算报表及上报时限,并要求将核算结果和收费情况及时向科室反馈。通过建立医疗成本核算双向信息渠道,使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工作做到了信息反馈通畅、及时、准确、有效。(3)出台了《医院科级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理顺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医疗收入生成单位要做到日清月结、本期核算;医疗成本生成单位,将直接成本逐日统计,间接成本月底摊销;核算部门依其上报数据进行审核、统计、汇总、核算等工作程序,并将核算结果利用网络于每月10日以前发至院领导、相关部门和科室的电子邮箱内。因此,确保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核算工作质量。

3.3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工作进一步强化(1)制定了各类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依据《北京军区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细则》,医院先后制定了《医院通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医用卫生材料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地规范了物资采购与供应行为。(2)建立健全了物资管理制度。医院的物资实现了统一筹划、统一采供、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强化了物资微机管理,严格审查、验收,完善了出入库登记及挂账;定期盘点清查,做到了账账、账物、账卡相符,防止盲目采购造成积压,增大成本支出。

4明确思路,求真务实,以严谨的方案确保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践

4.1清产核资,清理帐户,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我们先后对全院及各科室固定资产进行了再清查,共查实各种仪器设备3883台(件),价值1.8亿元,报废43台(件),价值282万元,核对医院和科室仪器登记卡片3924张,建立完善了实物会计制度,保证账物、账账相符,建立了医院仪器总帐,科室明细台账;查实医疗用房8.78万平方米;营具4000件,价值350万元。按《军队医院会计核算办法》规定,重新计算了全院及科室固定资产总额及折旧额。为使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按总部要求预算帐户和预算外帐户合并,撤消了其它6个帐号,只保留医院财务一个帐号,医院所有经费全部从此帐户上反映,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管理。

4.2规范流程,堵塞漏洞,物资管理成效显著医院的物资管理与改革工作,是将全院所有需要从市场采购的物资集中由一个部门负责采购。(1)规范物资流通程序。物资管理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做到管理规范、方便服务、降低成本、堵塞漏洞,根据需要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可操作的物资管理、物资采购、物资入(出)库等流程。使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核算、监督各个环节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物资管理趋于秩序化、规范化。(2)建立物资管理监控系统。成立了由院纪委牵头的医院物资采购监督小组,同时加强了药事委员会、器械委员会等组织对相关物资采购的监管作用,使物资统供统管工作健康有序,环环有监督。(3)总结出了“一五五”物资管理模式。通过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供应、统一支付,既保证了物资供应,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金。据统计:2004年物资采购额近1亿元,节省金额1千余万元,综合节省率达12.6。

4.3严格物价,收费公示,虚心接受群众监督(1)认真落实地方政府物价标准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我们分别在门诊和住院大厅设置了医疗项目收费标准触摸屏,价目公开,接受监督;住院患者的各项收费有医嘱或处置描述,各类医技检查有检查结果,并落实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的制度,使患者明白消费,安心治疗。(2)出台了5内部服务价格标准6,共13大类603项。对医院内部服务实行了量化管理。(3)严格物价监督工作。医院设有专职物价员,各科室设有兼职物价监督员,聘请地方卫生、物价、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为医院的院外物价监督员50余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和反馈各种信息。另外在核算科建立了医疗收费投诉档案,分别将处理结果和患者的意见记录在投诉卡上。由于管理严格,医院住院患者投诉率由2003年前的0.8‰降为2004年的0.2‰。多年来,在河北省组织的医院医疗收费检查中,对医院遵守国家物价政策,严格执行标准制度情况予以好评,多次实行了免检,并评为物价收费管理先进单位。

4.4运用网络,实施监控,漏费欠费得到遏制医院分期分批分别对医护人员、收费人员进行了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了网络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利用“一号工程”,实施计价质量监控,核查收费记价录入质量,对网络中所出现的收费错误,进行了分类汇总、登记、分析,按照《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对人为因素发生的错记进行了登记、通报和扣分处理,使医疗收费的记价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利用网络及时向科室通报病人的费用情况,使拖欠费得到了有效遏制。

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现象异构探究 篇3

【关键词】经济学;卫生经济现象;异构

一、提出的背景

1.内在本质的差异

经济学作为一个丰富的概念,其分析的对象是一般经济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经济学的分析对象。一般经济行为的统一特征可以表达为经济行为的目标是经济福利最大化,经济行为是交易者对商品进行交换。但是,医疗卫生经济相比于一般经济是一种特殊经济现象。它既可以包括医疗卫生内部的经济管理,又可以包括医院在医药市场的经济行为,但是从患者的经济行为出发能更好的彰显出医疗卫生经济现象的特殊。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的社会价值目标与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经济的社会价值目标不相同,还表现在二者在交易特征上的不同。所以尽管需要依靠一般的经济学来分析医疗卫生经济现象,但是在一些重大特征上与一般经济还是存在本质的不同。

2.内在逻辑的差异

在经济学分析中,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不能契合医疗卫生经济的行为逻辑,这就使得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现象的异构的探究更具有必要性。在人们在对某件事物还不熟悉的情况下,通常会习惯于拿熟悉的事物去类比。因此,对于我们没有掌握规律的医疗卫生经济,我们总是会选择拿已经掌握的有成熟理论的经济学去类比认识。表面上看,似乎总有某个经济学逻辑表述的行为与某个医疗卫生经济现象近似。但是采用这种类比的方式来表达分析对象,试图组合多种逻辑逼近表达医疗卫生的某个行为特征的逻辑,终究无法达到医疗卫生行为特征的本质逻辑,这也恰恰证明了经济学与医疗卫生经济两者间的不同构。所以,如果用经济学的概念、逻辑去分析医疗卫生经济现象,总让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不恰当感觉,似乎只是在一味套用却无法表达出其本质。

二、异构的表现

1.在目标上的异构

经济学的分析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国民的经济福利,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经济学作为一门学问,就是达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逻辑推理,微观到个别经济行为就是配置效率最大化。简单说经济学的目标专注于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一切以利益为核心,在平等消费的前提下,以消费者经济福利为主要目的。而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是疾病治愈(减轻)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最好不要为了治病而使患者陷入经济的痛苦之中。所以医疗卫生的经济福利与健康福利是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的两个方面,二者虽然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医疗卫生的社会价值目标与经济学的逻辑目标不一样,在医疗卫生经济分析中,不可以用经济福利目标替代健康福利目标,更不能为了实现经济目标而忽略了健康目标。

2.交易特征上的异构

经济学定义的交易行为是买卖双方在价格完全满意的前提下进行交易,买卖双方都能在最大价值范围内获取自己的利润,既能让卖家盈利也能满足买家的需求。医疗交易的特征则是按治疗方案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试验性质,会表现出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患者的需求也未必能完全吻合。医院在收取患者治疗费用时往往根据的是患者使用的医疗卫生项目进行单项收费,患者也会根据治愈情况进行缴费,这就使得医疗服务交易表现出不完全的特征。此外,经济学可以构建交易者以效用为基础评价以一物换另一物的交换值得与否。但是,在医疗卫生经济中,患者(需求方)用钱或物交换医生对自己身体发生疾病的治疗服务,实质是用钱或物换取自己生命的好转或存在,是交易者以外物交换自己的一部分或全部,这种交易就是“自我缠绕”,患者无法估量自己在”消费“过程中获得的价值的高低,更无法完全获得经济学交易中价值对等的服务,这就使得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现象在交易特征上表现出了异构。

三、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同导致的偏向

当人们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对医疗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时,就已经将经济福利最大化确定为主要的目标,而医疗卫生提高健康的目标则被抛在脑后。在经济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统领医疗卫生事业时,就会要求医疗卫生服务采取竞争降价的措施,从而扩大服务量。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福利有些医院甚至采用增加医疗项目、丰富医疗设备等手段,表面看上去医院是在为百姓谋福利,但事实上患者看到的仅仅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的医疗服务,付出的金钱也越来越多,得到的健康服务却是极其有限。这就让人不得不疑问,以经济学为导向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否还能坚持最初的健康福利的目标,经济目标的充斥能否正确引领卫生经济现象的有序发展。所以,对医疗卫生经济行为的分析必须指向健康福利,如果用经济学逻辑分析,其目标就未必能够定向于健康福利。

2.交易特征不同引发的扭曲

患者作为医疗卫生经济中主要的消费者,其消费并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医疗医药费用基本上完全取决于医生设计的治疗方案,以及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增加的治疗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面对高额的医药费用,患者不能做理性选择,只能任由医生主导而接受,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医疗费用单向上涨。如果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需要将医疗和医药涨价涨费现象的行为规则类比为可以产生高价的垄断和信息不对称,再将医生看病开药比喻成委托代理行为,这就将医疗费用和医药费用产生的交易行为转换到完全交易和消费者理性选择中。如果这样进行分析,扭曲也就产生了。为了打破垄断患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医疗项目,但事实却是患者面对疾病的折磨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更何况医院的各种项目的设定也并不能称之为垄断。所以不能单纯地用经济学分析卫生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那样只会产生对形成原因和形成逻辑的扭曲认识。

四、解决的措施

1.加强政府调控

经济学与卫生医疗现象存在异构现象,而经济学对卫生医疗现象在目标上存在的偏向,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很容易在市场的引导下发展成以经济福利为主导的产业,百姓无法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从而加重了“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严重性。所以,这时就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政策,规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定各大医院的医药设备。在医疗卫生领域规范全国统一的价格,要求医院只能在合格批准的前提条件下购置药物和医疗设备。在政府强制调控下,医院会再一次明确自己的健康福利的目标,而不会在市场失灵的状态下被经济福利冲昏头脑,迷失在经济利益中。只有人人都能享有健康福利,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全民的健康福利的提高。

2.树立“以人为本“的导向

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医院始终站在主导地位,在患者面前扮演的始终是一个领导者,掌控着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所有消费行为。无论患者是否真实需要一些治疗,有些医院也会强行为患者安排,这就使得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无法支撑,最后只能因为被金钱所困走上绝望的道路。面对生命与金钱的较量,医院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导向,尽力为家庭困难的患者减轻医药费的负担,根据患者疾病的实际需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尽量不要让患者花多余的钱。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更应该“以人为本”投资健康有效的医疗设备,为医院优秀的医生、护士按绩效增添补助,以鼓励他们在医院里能更加主动负责地工作。

五、总结

经济学作为一个涵盖面较广的概念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但是面对卫生经济现象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时则出现了异构的情况,这不仅因为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现象在本质上的区别所致,也与它们内在的逻辑息息相关。二者的异构具体表现在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现象在目标和交易特征上的差异。由于人们习惯性地用经济学去解释医疗卫生的经济现象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在目标和交易方面出现了偏向。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强引导,规范医疗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医院树立“以人为本”的导向,全心全意为百姓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贾涛.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卫生经济政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8):53-54.

[2] 王克春,王楠.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现象异构探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23-25.

卫生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篇4

关键词:卫生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卫生经济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从目前教学实践看, 卫生经济学教学情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经济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 如何把该课程与学生自身的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探索卫生经济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卫生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理论依赖性强、系统庞大

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在卫生经济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如微观经济学中供需理论在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成本理论、财务管理理论在卫生费用核算以及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与分析中的应用;管理学原理在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等。整个卫生经济学课程涉及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等不同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 是一门理论依赖性很强、涉及学科体系较多的课程。

2.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在全面介绍卫生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国内外现实,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卫生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理论知识, 并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应用于实践。

3.数学基础要求高

卫生经济学与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 在分析各种卫生经济现象时,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些简洁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其中各种变量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数学和卫生经济学之间建立起一个相互支撑的理论体系。比如在研究疾病经济负担时, 就涉及许多的数学公式与模型。因此, 数学基础要求越来越高。

二、卫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性太强, 联系实际不够充分

由于卫生经济学理论依赖性比较强, 系统庞大, 以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深浅不一, 尤其是经管类学生大多数数学功底比较浅, 对经济模型的理解能力差别性更大。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不得不把时间都花费在理论知识的介绍上, 而对实际应用介绍得较少, 使教学变得抽象和乏味。学生为了理解和记忆教师所讲授的理论内容, 也用更多的精力记笔记、看教材, 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同课程相关的资料、书籍, 更谈不上独立进行调查和思考。长此以往, 导致了学生缺乏分析现实卫生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

卫生经济学是综合分析卫生领域经济运行规律的一门课程,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有较高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1]

3.新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教育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 多媒体已普遍应用于教学中。可是目前,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除了省去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 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刺激, 给予学生以视觉冲击外, 其多媒体的应用空间并未被充分挖掘。学生长时间面对多媒体, 同样会造成视觉神经的疲劳, 失去听课的兴趣。

4.考核方式不科学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卫生经济学通常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闭卷考试, 最终成绩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进行加权平均得出。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各种能力的状况, 也会使学生陷入“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 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怪圈, 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到制约, 创新能力没有发展空间。[2]

三、卫生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必须把卫生经济理论与当今卫生领域的新问题联系在一起, 使授课紧跟时代、紧扣实际, 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卫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更能了解我国卫生经济的实践。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医生工资改革问题, 这些社会热点的选取, 不仅能使所学理论得以应用, 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另外, 可以借助下属附属医院以及与其他医院的兄弟关系, 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医院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了解有关流程和管理模式, 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 拓宽知识面。

2.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传统的卫生经济学教学方法不能简单抛弃, 而应取其精华, 去其糙粕, 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以学定教。

一方面, 推行启发式教学。在学习中, 学生应该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老师。因此, 课程内容的编排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要善于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 再引入理论进行分析与解释。[3]例如, 在对卫生服务需求理论的教学中, 可以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如“目前, 不同的医院病人的多少差异调查”等, 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 课堂上让他们进行讨论分析原因, 最后由教师总结知识点, 对基础理论内容进行补充。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

另一方面, 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 以案例为教材, 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 在集体中共同讨论, 以启发思维, 使知识在此基础上得到激发和升华。案例教学的好坏, 取决于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驾驭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 教师也应积极地争取学习和实践机会, 不断提高自己。

此外, 还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讲座, 例如借助学院学术年会的交流平台, 邀请卫生经济领域的学者讲解我国卫生经济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等。通过与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互动交流, 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好理解重点和难点知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 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并未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要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效益, 交互式教学是21世纪新的主题。通过交互的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 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信息交流, 提出问题, 接受指导, 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面对面教学的效果。通过不断完善网络技术,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和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网络视频交流, 和其他院校的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开阔, 职能培养更高效, 学习效果也更高。

4.考核方式多样性

变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为多元化考核, 克服以一次考核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主要标准的传统做法。应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成果汇报等综合评定, 按照一定的标准比例进行评分。这样不仅能够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也给教师一定的自由教学和学术讨论空间。当然, 笔试仍然是很重要的考核方式之一, 为保证笔试的科学合理性, 我们应当建立大容量的、规范的试题库, 合理配置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 使每次考试都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王玉玲.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新西部, 2009 (10) .

[2]侯功显, 李宁霞.素质教育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漫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 .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 篇5

2010年12月25日起,浙江省永康市16所乡镇卫生院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确定基本药物507种;2010年12月25日,所有基本药物全部按零差价向新永康人和本地居民提供[1]。2011年,我市全部16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根据本地服务人口进行卫生院人员核编,全市定编1161人,正式在岗790人。通过一年的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实施,我们对乡镇卫生院的运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取得的成效

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2011年1~12月门诊人次368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3%,门诊人均处方额去年84.71元,今年51.65元,同比下降64%;全市16所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5%,住院比去年同期减少5%。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医务人员创收压力明显减轻;加上农保支付报销补偿方案不断优化,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把门诊、住院均次费用的零增长、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等指标列入医疗机构考核内容,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用明显减轻。

坚持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随着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和永康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性,医务人员服务重心转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保护农村居民健康为目标,开展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指导等“六位一体”公共卫生服务,辖区责任医生服务网络、区域社区卫生服务圈建设逐步加强,责任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示范片创建为我市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绩效考评体系完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开展处方点评,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成效显著:随着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实施,乡镇卫生院彻底摆脱既往以药养医的局面,但药品“回扣”触角有向基层蔓延趋势,我市实时将处方点评制度在全市乡镇卫生院推进,落实日常督查措施,我院的抗生素使用比例从1月份的65.63%下降为35.32%,输液比例从41.26%降26.68%,抗生素滥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基本药物制度和绩效工资初期存在的问题

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不能实现乡镇卫生院医疗和抢救全覆盖,患者分流未能有效实现:目前,我省核定的基本药物为国家基本药物302种,浙江省增补150种,我市增补过渡期使用50种。实施以来发现,由于部分医疗急救必须品种、妇科、儿科用药不在目录内,同时群众不良用药习惯尚未得到有效纠正,乡镇卫生院对核定级别以外的就诊患者不再接诊,患者认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下降了,而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零售不规范,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未列入国家基本藥物零差率和用药规范管理,增加了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

医院正常上、下班时间未能满足公共卫生上门随访要求,责任医生自身健康诉求未能得到重视,进修学习机会缺乏,导致责任医生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有所下降。

简便、易操作的绩效分配机制尚未充分形成,现有分配机制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以流动儿童管理为例,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项目,却未被列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预算,相关服务也未列入绩效工资报酬。根据永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要求,各单位根据现有在职职工总数核定除基础绩效工资外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各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奖励总量内,各自制定绩效奖励分配方案进行分配,既往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经费用于购买社区医生劳务支配部分在实施绩效工资后被取消。但是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责任医生工作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差别较大而平均可分配绩效奖励基本相同,未能充分体现绩效工资改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人才流失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我们在和社区医师交流的时候,他们普遍反映没有荣誉感。社区卫生服务应该与个人的发展空间相辅相成,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长的土壤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思考和建议

调整市本级过渡期使用药品,加强急救药品储备:在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对市本级2011年使用的过渡期药品进行调整,保证乡镇卫生院医疗需求。对部分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确属临床抢救必须药品,报经省里同意后另行采购,以有效防止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加强健康宣教,培育安全医疗环境,营造良好医疗氛围: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开展一对一宣教,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让患者了解基本用药过程,避免非需治疗、过度治疗。政府部门、宣传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公益性广告宣传,加强安全用药、按需用药正面引导,促使广大群众形成良好用药习惯。加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品零售企业监管,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制定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基本用药目录,培育安全医疗环境。加强医患纠纷舆论正确引导,营造良好医疗氛围。

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建立并贯彻落实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模式和政策措施,建立全科医生培训补偿机制,适当放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学分要求,增加全科培 训项目实用性、可操作性。建立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培训基地,加强政策指导,支持医院以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为核心开展医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全科医生培训可及性。建立全科医生进修轮训制度,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原则,逐步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防止医疗队伍断层现象发生,提升全科医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尽快对全科医生进行明确的定位,应该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这样,全科医生才能摆脱冗杂的日常事务,其综合服务和临床能力才能提升。

进一步强化医院的绩效管理,提高职工积极性: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在基础绩效分级管理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着眼社会收入分配全局,根据不同地区服务人口、辖区公共卫生服务总体任务差距,以工作人员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完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在财政支付到位情况下,建议适当提高医生工作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投入较大地区绩效奖励工资支付比例,对节假日不能正常安排休息的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适当补偿,所需经费不在绩效奖励工资控制总量中列支,采取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或医疗收支结余支付办法,提高责任医生参与基本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热情,使广大群众能充分享受到医改的好处。

参考文献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 篇6

我国的安徽省、江苏省以及天津直辖市等等这些省市都开始实行药品差价的基本药物的经济制度, 药品差价制度实行之后, 试行的各种药物进行零差价的销售方式, 随着试行药品试行零差价之后其他很多种的基本药品也开始降价, 其中一些药物的降价水平甚至超过了50%, 药物的大幅度降价就使得基层人民吃药、看病的成本降低了很多, 因此也就减轻了基层人民的经济负担, 在很多程度上对他们的经济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国家相关的基本药物制度已经作为我国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 并且基本药物制度中的药品差价制度能够减轻基层人民看病、就医时的经济负担,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本药物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也能够减少医生用药过度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减少能够保证基层人民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一、实行药品零差价之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于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过程中经济生活的影响

1、药品零差价的实行使得很多虚高的药价降低了很多,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基层人民的经济负担

很多地区斤实施药品差价之后, 基本药物的价格降低了很多, 这些药物降低程度甚至超过了50%。我们可以以安徽省合肥市的某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示例, 这个医疗卫生机构在实行药品差价之后进行药品购买的时候, 芜湖一家药厂生产的40毫克庆大霉素价格从原先的0.43元降低了0.28元, 从而变为了0.15元, 我们可以经过0.28/0.43=65.11%的计算得出, 实行药品差价之后一些基本药物的降价幅度竟然超过了50%。其中其他地区的药品生产厂家也进行了药品价格的下降, 他们很多基本药物的降价幅度都超过了50%。

药品降价之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基层人民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就可以降低费用, 这就使得很多贫困家庭的人民也能够正常看病、就医, 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减少了很多负担。我们国家很多地区的基层人民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很多年纪比较小的青年或者小孩由于家庭负担不起昂贵的药品价格, 从而耽误了治疗最终这些青少年只能够走向死亡或者更加痛苦的折磨。但是实行药品差价之后, 很多药物开始降价, 并且有些药物降价幅度竟然超过了50%, 这样的降价能够让很多看病困难的家庭能够正常看病、就医, 也避免了很多悲剧的发生, 让我们的基层老百姓能够保证身体健康和经济生活正常。

2、药品零差价实施以来, 得到了医院病患以及医院本身的双赢

我国的相关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章制度不是很完善, 以及国家经济中的各种问题以及漏洞等等各种原因和问题, 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得到正常的工作保障, 甚至有些相同水平地区的正常待遇也不能够得到保障, 这样就会使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不能够尽心尽力的工作, 或者他们不能够全心全意的为基层人民服务, 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基层人民去医院就医的过程中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这就可能导致基层人民生病之后不能够得到治愈, 严重影响基层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这样容易导致群众和公务人员的矛盾, 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水平以及其他待遇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 这样就会使得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借助药品差价来赚取利润, 从而给予相应的医务人员正常的工作待遇和基本工作保障。所以归根结底, 药品零差价的实行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基层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3、实行药品零差价之后, 也避免了医生用药过度的现象

实行药品零差价之后, 药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不仅仅使得基层人民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花费的就医成本降低了很多, 也使得医院的医生降低了用药过度的普遍现象。由于上面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正常的工作水平以及正常的其他工作待遇不能够得到保障, 这样就使得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依靠药品差价来赚取利润, 并且每个医生可能都有一定的药品出售量的任务, 这样每个医务人员不仅仅需要认真的给基层老百姓治病, 还要时刻考虑卖药的数量, 从而间接的形成了医生用药过度的不良现象。

二、结束语

根据我国近几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三农问题中的农村问题的重视程度来看, 我国的基层人民的生活问题成为了我国政府和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分析的问题。随着实行药品零差价以来, 我国的基层人民在进行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利益, 这就为我国早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也能够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过程中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高和荣.风险社会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营养与卫生经济 篇7

整个临床营养的确面临困境。尽管医院和科室的医疗费用预算非常精细,但医疗费用支出却逐步增加,因此减少缺乏有效性证据支持的临床医疗项目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患者吃饭的费用应当自己承担很容易理解,再说患者本来就抱怨医院食物的口味,所以医院自然可以将营养的费用从医疗费用预算中删去,反正“对患者的长期影响无法从我的医疗预算中体现出来”。反倒是全社会,当然包括患者本人将对此付出代价。但同时应当指出,要想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忽视是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原因是相当困难的。另一个困境是,当我们的医务人员真的不惜代价维持患者生命的时候,要支付的费用却很高,而死亡的病人反倒花不了多少钱。对营养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应当考虑的指标有: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医疗用品费用、抗生素费用/使用抗生素时间、并发症治疗费用、机体功能生活质量、医务人员费用等。

一、住院时间(LOS)

Giner和同事1996年的研究结果显示[3],与营养状况正常的患者相比,营养不良患者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延长(图1)。同年Tucker和Miguel[4]的调查发现,如果营养支持开始的时间从入院第4天延迟到第6天,将使住院时间延长1天。有一种说法,在发展中国家住院时间对费用的影响几乎构不成问题,因为医务人员的工资比较低。这种说法是十分短见的。住院时间越长,越需要更多的床位和更多的医务人员,而医务人员的教育也是不小的开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务人员的工资也会慢慢增加。

谷氨酰胺近几年格外引人关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清楚谷氨酰胺对临床结局的影响。而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却无例外地证实,标准肠外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图2)。Ziegler和同事1992年[5]首先发表了骨髓移植患者应用谷氨酰胺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肠外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感染率。1997年Griffiths和同事的研究[10]以及1999年Jones等人的研究[11]也是针对添加与不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及肠内营养对医疗费用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不但显示在肠外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的降低了死亡率,而且发现研究组42名患者中存活的24人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42名患者中存活的14人(图3)。尽管在肠内营养中添加与不添加谷氨酰胺对死亡率均无影响(可能因为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不如使用肠外营养的患者病情重),但平均每个添加谷氨酰胺组的存活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要低。全肠外营养支持研究也暴露了以住院时间为临床结局指标的确存在问题。例如,肠外营养支持添加谷氨酰胺的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包括入住ICU和普通病房)是25.1天,而肠外营养支持不添加谷氨酰胺的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仅16.5天(此组的死亡率更高)。然而,达到使患者存活所需要的时间却不同,添加谷氨酰胺组平均用25天,对照组却需要48天。

其它研究也验证了添加谷氨酰胺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蒋朱明1999年[9]报导了12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随机对照研究。与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添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二、入住ICU时间

评估重症患者住院时间时应当考虑入住ICU时间,而住院时间可用于任何疾病状况。Griffiths等已经阐明医院临床结局仅仅代表疾病治疗结果的一部分,出院后,患者的长期并发症甚至死亡仍然会受到住院期间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的影响。营养支持往往难以如其它药品一样立即发挥作用,因此营养支持应当被视为帮助患者克服疾病所造成的整体损害的代谢支持。

三、医疗用品的费用

如上所示,Griffiths和同事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肠外营养添加的谷氨酰胺被许多医生认为价格很贵,但却可以明显节省医疗费用。此研究再次说明如何理解使用营养素是比较难的。一个单位的医疗预算可能因加用谷氨酰胺而受到影响,但全社会却受益无穷。其它临床研究也表明,标准肠外营养添加谷氨酰胺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果。骨髓移植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每名使用谷氨酰胺的患者可以节省21000美元(MacBurney et al.1994)[12](见图4)。全肠外营养液还包括脂肪乳、氨基酸和葡萄糖,可以经外周静脉输入,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还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因为护士几分钟内就可以插入外周静脉导管,其费用自然大大低于需要在助手的帮助下插入经周围中央静脉插管(PICC)或中央静脉插管的费用,后者往往需要在X-线透视的辅助下才能完成。1993年May等[13]仅仅计算了基本费用就证实外周和中央静脉肠外营养之间在费用上存在明显差别,外周静脉营养的费用明显低。

2007年中国的詹文华等[14]强调,过度营养必须要纠正。詹文华领导的小组研究了120例根治性胃全部切除的患者。每日肠外营养的能量从30千卡/公斤体重降低到18千卡/公斤体重,氮量从0.20克/公斤体重降到0.10克/公斤体重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治疗费用明显减少。虽然使用工业化三腔袋肠外营养制剂的研究组营养药品费用比较高,但低氮低热卡的研究组改善了临床结局,降低了感染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加上通过外周静脉输入,总治疗费用反而降低。

四、抗生素费用/使用抗生素天数

抗生素费用当然是医疗用品费用的一部分,也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关系密切。Griffiths等(1997)[10]对添加和不添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患者的医院获得性感染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非常有趣。虽然两组患者真菌培养的阳性率相同,但添加了谷氨酰胺的研究组真菌感染率较低且没有死亡发生,而对照组42名患者中的6名死于真菌感染引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2006年Dechelotte等[15]的一项ICU研究结果显示,谷氨酰胺明显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五、并发症的费用

并发症的治疗费用与住院时间长短、医疗用品和抗生素的使用有关。免疫功能支持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2005年Villet等的研究[16]以及2006年Dvir等人的研究[17]都表明,充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外伤、手术和其它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国詹文华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低热卡”营养支持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该研究同时指出外科医生常常受旧的营养观念“高静脉营养”的影响,而给予普外大手术患者过度营养。1991年著名的Veterans Affairs Study研究结果[18]仍然证实术前给予严重营养不良患者以营养支持,可以明显降低非感染并发症(图5),即便此研究中葡萄糖供给过量,但现在看来可能是营养支持方法上存在问题。而Villet等和Dvir等的研究证实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度同样有害。

谷氨酰胺在降低临床并发症方面十分有效,是很好的治疗手段。2002年Novak等[19]和2004年蒋朱明等[20]的荟萃分析充分证明了上述说法。越来越多的关于ω-3脂肪酸及其对临床结局影响的资料显示,鱼油将是下一个可以降低感染并发症、改善临床结局的重要代谢支持药物。2006年Heller等[21]对661名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即便每天给予相对低剂量的鱼油(0.05~0.1克/公斤体重)也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和入住ICU时间。

六、机体功能-生活质量

在患者疾病过程的早期给予高质量的营养支持以改善机体功能,很少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随疾病病程发展,机体功能将很快受损,而弥补机体功能的损失却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康复。遗憾的是不同医院处理上述问题时的投入是不同的。患者的重新入院也不被视为是以前急性发病时营养支持不当造成的结果。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当获救的重症患者离开医院时体重降低很多是理所当然的。机体功能受损越大,在退休之前重新恢复工作能力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而在退休之后为健康医疗机构和亲属带来的负担也越重。生活质量问题绝不应忽视。生活质量差意味着再次入院的机会增加,社会的负担加重。

七、医务人员开支

医务人员开支主要取决于所在的医院。中国医务人员目前的开支可能远远低于瑞典和美国,但高于孟加拉和索马里。随着中国近20~25年的高速发展,随着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将很快赶上其它国家。高质量的医疗工作需要持续的继续教育,换句话说,考虑医务人员的费用不能仅考虑每月医务人员的工资。

八、结论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 篇8

1 归并整合医保基金, 提高医保基金管理效率和抗风险程度

走向全民医疗卫生保健首先要解决筹资问题, 本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 我们比较好地改善了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筹资不公平的问题, 建立了覆盖城市和农村全体居民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形成了公平卫生筹资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然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 目前的保障水平距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全覆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这些保险的补偿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抗风险能力还不是很高, 基金的管理成本还比较高。不仅如此,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医疗保险的三维度:人口覆盖率;服务覆盖率和成本补偿覆盖率分析[1], 本轮医改只是实现了第一个维度的目标任务, 全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高于95%以上。但保险服务的覆盖率和成本补偿覆盖率水平还比较低,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录内补偿水平达到75%左右。因此, 为了实现全民覆盖的保险筹资水平, 下一步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 以确保这两项报销目录内容和保险目录内补偿水平, 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差距逐步缩小。另外, 为了减少管理成本, 提高医保基金的抗风险水平, 应逐步合并各类医保基金。

2 公立医院试点尚需归纳总结, 形成可操作性实施指导方案

筹资与使用平衡是确保医疗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筹资问题逐步解决的同时, 我们必须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充分高效地利用好医疗保险基金。为此, 有两件改革任务:第一是改革目前按服务项目付费的后付方式, 确保对服务供方的正确激励机制, 废除目前医护人员收入与医疗机构收入挂钩的错误做法, 试点医生按服务绩效付费方式改革;另一项改革就是改善医疗服务的提供质量和效率, 确保医疗卫生系统以比较小的成本, 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支付方式改革思路清晰, 但改革的具体方案或做法不够, 医保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通力合作, 努力尽早出台具体的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改革方案, 并全面推开。第二项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改革, 到目前为止总体思路与方向不够清晰。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严重地阻碍了人民看病就医的可及性, 筹集到的有限资金没有全部转化为健康保健服务, 过度医疗、不适宜医疗、无序医疗现象依然存在, 公立医院改革严重滞后, 在部分地区, 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作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改革目标, 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 可以预期医疗卫生总费用将持续上涨, 个人医疗服务负担又将加大, 筹资改革取得的成效将被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因此, 认真、客观地总结中央联系的17个城市试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 形成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可操作性的实施指导方案。

3 注重医疗卫生系统的内外部环境, 从全局视角谋划改革的深化

实现全民覆盖的医疗卫生保健, “到2020年, 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本轮新医改的中长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不仅要关注卫生筹资和服务提供系统的改革, 我们还要站得更高, 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观察、分析和谋划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健康、社会财富以及医疗卫生系统相互影响[2,3]。我们不仅要关注卫生系统本身和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运行, 还要关注社会发展、居民健康对卫生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要求。从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看, 医疗卫生系统由卫生筹资、治理体制、医疗服务提供、信息、器材和药品, 以及卫生人力各子系统组成, 只有各子系统间协调运行, 才有可能确保医疗卫生系统的高效运行。从医疗卫生系统的外部看, 相对较好的经济状况能够为医疗卫生系统筹措比较充足的资金, 提供满足需要的医疗卫生器材和药品, 以及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 从而比较好地组织与管理好医疗卫生系统。反之, 一个运转高效的医疗卫生系统将有利于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 提高劳动生产力, 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 我们在谋划医疗卫生系统改革时, 必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福祉高度去谋划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与改革。

总之, 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深化与拓展将是站在更高层次的改革,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绩效, 不仅要关注筹资, 也要关注服务的提供与治理, 更要关注参与改革各部分的整合性、协同性。只有医疗卫生系统的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 才能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最终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health report:health systems financing:the path to universal coverage[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2]McKee M, Suhrcke M, Nolte E, et al.Health systems, health, and wealth:a European perspective[J].Lancet, 2009, 373 (9960) :349-351.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 篇9

不管是哪一门学科, 其产生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的需要, 也是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经济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系统论以及卫生服务研究等。

(一) 系统论

一个系统是由某些事物的一种集合和这些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构成的, 这是学者乔治·J·克利尔的观点。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组织、相互作用、约束、结构、相依性、相关联、耦合、连接等。我们既可以将系统论看做是哲学观, 也可以看做是方法论。因此, 卫生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 是其子系统。而卫生系统的发展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二者要保持协调。而研究卫生经济制度时, 就需要将外部环境纳入其中。卫生经济制度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卫生税收政策体系和卫生财政政策体系。而这二者会影响到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系统。

(二) 卫生事业管理学

认知卫生系统整体经济运行规律是该学科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对卫生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有一个较好的把握。我们在研究宏观卫生经济时必然离不开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支持。

(三) 卫生经济学

作为一个理论体系, 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卫生系统整体经济运行规律, 对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观卫生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部门层次上的微观卫生经济政策以及卫生系统的要素部门。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部分。我们在研究卫生服务物品市场时, 如果使用了经济学的工具, 那么卫生经济学就产生了。Paul J.Feldstein教授的《卫生经济学 (第六版) 是一部经典的著作, 该书采用了经济学分析方法:边际分析和供给与需求分析, 前者是所有的最优化问题, 而后者是用来预测新的均衡情形。在这两种方法下对以下因素进行了分析:生人力市场、医师人力市场、健康保险市场、医疗保健市场、注册护士市场、药品行业等, 最终阐释了政府在健康和医疗保健方面起到的作用。

(四)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作为一门医学学科, 主要是对人类健康和疾病进行研究, 在此过程中使用了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宏观卫生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 也是对类健康和疾病进行研究, 因此可以看到二者的交叉点。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以及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五) 制度经济学

该学科最根本的、最小的单位是“交易。交易贯穿于人们社会活动中, 属于所有权的转移。《企业的性质》于1937年发表, 作者科斯以此书开启了现代产权制度理论研究, 在经济分析时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

(六) 人力资本理论

资本, 劳动, 土地和自然资源是生产要素的构成, 这是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观点。该观点中的资本指的是物质资本, 而劳动是人的作用促成的。舒尔茨认为投资于教育和知识而形成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而健康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的类型。宏观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健康资本的本原。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实践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

尽管我国没有对宏观卫生经济政策进行宣示, 但是并不能否认其存在。我们可以在有关的条例、法规以及文件中找到宏观卫生经济政策。

1. 社会合作区域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

社会合作区域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疾病控制体系和妇幼保健体系目前已经在我国确立, 而政府则对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的生产和分配进行分配, 此外还负责疾病控制体系和妇幼保健体系需要的资金。但是, 在得到的公共卫生服务物品数量上, 城乡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享有的医疗制度不同, 在分配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1) 医疗保障制度。该制度的内容时:医疗预防经费均按照上项规定自实行之日起计算, 统一拨给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统筹统支。 (2) 劳保医疗制度。“工人与职员因工负伤, 应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或特约医院医治。如该企业医疗所、医院或特约医院无法治疗时, 应由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转送其他医院医治。其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住院时的膳费与就医路费, 均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是该制度的内容。

此外, 还包括:从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自费医疗制度。

2. 宏观卫生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以社区护理为例)

(1) 定点医疗方式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及, 因此大部分的人员都选择到定点医院进行就诊, 而地段医院和居住所所在的医院就受到了冷落。此外, 基层医疗单位得到的财政支持非常的少。 (2) 护理人员素质较低, 亟待提高。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大规模的社区护理工作起步较晚, 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也相对滞后, 人才的素质也相对较低。有许多的社区护理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培训。有的社区则在这方面配备的人员少, 难以满足需求。比如, 有的街道有5000人, 但是配备的护理人员只有1——3名。 (3) 组织机构以及管理制度方面。关于社区护理的文件我国已经颁布了不少, 但是缺乏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 在实施计划方面也欠佳。在组织机构方面, 许多城市还比较缺乏。目前构建起社区护理组织机构的城市只有:广州、北京、上海以及天津等一线城市, 还没有在社区护理管理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组织和管理工作一般是由各个医院和当地的卫生机构进行和承担。

3解决方法

(1) 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 (2) 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中。也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性措施, 比如:降低自付比例。政府也要对社区护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补贴制度, 增加财政倾斜。 (3) 健全组织机构和其服务网络。对社区护理相关机构要进行统一的规和设置, 这样才会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笔者在对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特点进行探讨后, 发现我国在实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需要努力克服, 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

摘要:不管是哪一门学科, 其产生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的需要, 宏观卫生经济学也是一样。本文对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宏观卫生经济学,理论,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轩志东.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3 (13) .

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 篇10

关键词: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 实验考核 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在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形象鲜明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以及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1]。实验考核则是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检查实验教学质量,又可以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实验考核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考核是采取传统的方式,如以学生平时实验课的出勤率、实验操作、课堂纪律和实验报告等方面或者是将某项基本操作考核的成绩作为实验成绩的评定依据。经实践发现,传统方式的实验考核不仅存在无法较为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问题,而且在客观上使学生产生了对教师及教材的依赖,形成了被动、机械思维的学习方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选定了2006级和2007级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学生作为考核对象,分别于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专业课实验教学结束后一周进行了理化实验考核的改革。

一、实验考核改革的内容及方式

(一)精选实验项目,改革实验内容

符合培养目标的实验考核内容,可客观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验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传统的实验考核大多选用某一项基本操作作为考核的内容,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验操作能力,但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局限性及片面性。为了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及能力,我们根据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的要求选定有代表性、难易程度相近的多个综合性理化实验项目作为考核的内容,如:空气中某种有害物质浓度的测定、食品中某种营养素或有害物质含量的测定等。实验考核内容包括检测物质及检测方法的选择、待测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分析测定、结果计算、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因此,这种实验考核的内容全面,能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实践操作、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灵活的实验考核方式有利于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客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践操作技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在实验考核方式上,采用学生自主阐释、实验室操作、提问相结合,以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自主阐释,即对其自身选择的待测物质、选用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说明;现场操作,即根据自选的测定方法进行器材、试剂的准备,独立完成待测物质的测定,计算出浓度,得出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提问,即教师根据实验考核过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回答。这种实验考核方式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技能、综合分析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二、实验考核的评分标准

合理、完善的成绩评定方式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利于加强实验管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行实验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后,实验考核的评分标准是一项很重要的改革工作。只有合理的评分标准才能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准确、客观、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为此,我们根据综合性的考核方式,结合学生提交的实验项目,组织教师对评分方式及方法进行了集体讨论,并制订相应的评分标准。如评分标准见表1。在学生实验考核前,组织监考教师结合实验项目对评分标准进行学习,作到在实验考核时使用统一的评分标淮和方式,达到客观、公正、公平的目的。

三、实验考核的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在保证实验室全开放的条件下,学生在实验课程结束后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取实验项目,要求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待测物质,选定测定方法,进行仪器及试剂的准备和预实验等。同时,要求将确定好待测物质及测定方法反馈给带教老师。一周后进行学生实验考核。实验考核的过程按照考核方式逐一进行,第一,阐释选择的待测物质及测定方法;第二,介绍测定方法及实验的原理;第三,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第四,对实验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口述);第五,回答提问;第六,整理用品。要求在3学时内完成。

(二)对教师的要求

改革后的理化实验考核模式因其内容及方式都比较灵活,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熟悉评分标准,而且还要对现代前沿技术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外,要求教师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将学生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详细记录在考核评分表中,以作为突破教学薄弱环节的依据。

四、实验考核改革的效果

(一)问卷调查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实验考核改革的效果及学生和教师对考核的意见及建议,分别设计了适用于学生和教师的“实验考核效果调查表”,希望从学生及教师两个方面了解新的实验考核模式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等方面是否起到促进作用。并分别于考核结束后对学生及带教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经对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88.9%的教师认为新的实验考核模式对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帮助、61.1%的教师认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83.3%的教师认为实验考核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提高、94.4%的教师认为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和72.2%的教师认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提高。经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93.6%的学生认为通过实验考核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91.7%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能力有提高、75.0%的学生认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提高以及56.3%的学生认为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

(二)实验考核改革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考核改革前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思维不活跃,不善于主动提问,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地把实验完成就可以了,对实验的原理及整体的内容掌握不到位,不善于抓关键环节,学生无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实验结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不知从何入手,实验报告也只是应付了事。理化实验考核改革后,通过对考核效果调查表(教师用表)的整理及分析后发现,带教老师普遍反应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前有明显的提高。体现在不仅在课前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而且对在实验过程中發现的问题作到先思考后问,或者小组进行讨论了以后再与带教老师进行讨论。同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均较前全面具体。例如:学生在利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的实验课上,测得的样品中有效氯的含量远远低于一般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这一实验结果。在实验考核改革前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只停留在低于正常范围这一层次,而为什么会低于正常范围就不得而知。但在实验考核改革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再局限于前述的层次,而是进一步考虑样品中的有效氯的含量为什么会这么低?是方法、操作的原因,还是样品本身的原因?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排除是实验方法和操作的原因造成的结果,最终找到待测样品中有效氯含量低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结论。理化实验的考核的改革,促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实验的主人,改变了以前教师要求学生做实验的被动局面,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考核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所选的待测物质、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等进行阐释,为了通过这部分的考核,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必要的分析,然后组织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对实验考核效果调查表(学生用表)的整理及分析,在提高查阅资料能力方面,66.7%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27.1%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6.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方面,43.8%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29.2%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27.0%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在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方面,52.1%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31.3%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16.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从上述的数据可以得知,理化实验考核的改革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及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提高。

3.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考核改革后,不仅要求教师在实验考核过程中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每项实验内容进行认真地评分,而且要求教师把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记录在评分表中,在考核结束后,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汇总。在新学期实验教学开始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解决方案。实验考核的改革促使带教老师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了提高了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收获及体会

通过对2006级和2007级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理化实验考核的改革,改变了以单一考核内容及方式为主的考核模式,促使学生在往后的实验过程中不再只重结果而轻过程,让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体会到要完成一个检测项目重要的不仅是要懂得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检测器材,而且要懂得如何选择及掌握检测的方法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实际本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选择待测物质、实验方法、对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实习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改革后的实验考核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发现平时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反馈作用。

实验考核改革的实践证明,它不仅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有利于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婧,郑胜彪,李子荣.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0,37(2):156-157.

[2]王彦卿,张红梅,周秋华.高校化学实验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0,37(7):149,156.

[3]增光堯,王薇玲,等.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考核”的实践与作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02,4(1):35,37.

[4]秦昌明,李欣则.实验操作考核环节的管理与监控[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51-152.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的关系浅析 篇11

1 从保险发展趋势来看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的关系

1.1 保险的防灾防损功能正得到不断的修正、提升和重视, 并有不断强化发展的趋势

保险这一制度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得以不断发展, 正在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如损失弥补、损失分摊和危险转嫁等一系列基本作用, 这些作用也是推行医疗保险在一定发展阶段所欲达到的目的 (医疗费用报销困难) 。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保险经营机构的不断市场化、集约化, 保险在发挥为被保险人损失补偿、转嫁风险的同时, 由于保险资源的稀缺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经营和管理, 已非常实际地摆在保险经营者面前。现代保险学理论认为, 保险经营有效, 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有赖于保险精算的准确, 例如, 开设新险种、核算保费、根据概率进行各种数学的计算, 就是保险精算的一种。二是取决于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 对所保风险发生规律掌握后, 对该风险的有效消除和防范发生。根据上述理论, 保险的经营者为保证保险经营不发生亏损或者产生利润, 其经营策略也会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而加强研究掌握某种保险风险发生的规律并进行有效的防范, 往往能更直接地减少出险和保险给付的损失, 这也是保险机构或部门专业化趋势越来越强的原因之一[1]。例如, 一些资产规模雄厚的保险机构会网罗专门的人才, 投入高额资金进行风险研究等;保险机构对投保火险的单位, 也会根据其掌握的专门的防范技术, 加强对投保单位相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完善设施和制度, 定期进行检查以防微杜渐, 从而“预防为主”, 减少风险发生。因此, 愈是保险制度发达、先进, 保险经营有成的国家或者企业, 就愈注重对所保风险的研究和防范技术的运用。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保险发展的趋势, 保险所体现的作用, 已经从原先的弥补损失和转嫁风险, 向更加积极的风险防范转化。保险的防灾防损的功能正得到不断的修正、提升和重视, 并有不断强化发展的趋势。

1.2 社会医疗保险在一定发展阶段必然会追求风险的预防

社会医疗保险在发挥其社会保障作用的同时, 由于保费收入的有限, 也必然会注重保险的“经营”问题。由于社会医疗保险其保险对象数目庞大, 变数复杂, 而且不能进行事先选择, 故不可能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事先的保费和单个病人出险后的理赔支付的核算准确。同时, 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公益性的特点, 决定了它不能像商业保险公司那样, 为逃避亏损、追求利润, 而实行医疗附加险种和出险后的有限给付, 从而约束社会保障作用的发挥。因此, 社会医疗保险为保证“经营”不亏损, 除了力求保费测算准确的同时, 只有重视出险前风险的预防和管理, 出险后的赔付管理 (保险结算) 方能合理和节省。

那么, 如何来做好医疗保险的风险预防和管理呢?所谓医疗保险的所保危险 (风险) , 是指疾病和因治疗疾病而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保险的风险预防在医疗保险中, 则直接体现为在尊重疾病这一风险发生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通过各种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手段, 促使消除 (灭) 疾病, 不发生治疗费用, 或者即使发生了治疗费用, 也将其限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

1.3 医疗保险重视风险预防, 则必然与医疗卫生发生紧密的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 “促使不发生疾病及其有关治疗的费用”, 在医学上表现对有关预防医疗的研究, 属于医疗卫生的政策决策范畴, 如重视预防卫生, 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等;对“将发生的费用限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的研究, 与如何规范和控制医患双方就医行医行为及其相关费用的发生有关, 则涉及卫生经济、卫生管理和医学伦理学等多个角度方面的研究领域, 其也与医疗卫生政策决策范畴有所交叉, 如医疗机构的经济补偿问题, 对医疗机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和建设等。因此, 医疗保险对所保风险加强预防管理的发展趋势, 必然会因此而导致与医疗卫生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必然也会涉及对医疗卫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医疗保险风险预防的这一特点, 政府举办国家医疗保险或者是社会医疗保险, 应当也必须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 从政策上乃至机制和体制上, 在保险方面将医疗保险的风险预防和出险给付进行有机的“统一”, 将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 在运作体制上坚持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的紧密性, 在政策上也始终坚持预防 (投入) 和医疗 (投入) 的协调, 费用保险给付与医院管理和改革的统一, 如美国医疗保险中的健康维护组织 (HMO) 模式, 是私营保险机构在运作体制上追求社会化、一体化的体现。有些国家因为有相当的财力作保障, 将预防 (公共卫生) 直接纳入保险范围中, 称之为健康保险, 如1993年美国健康保健法令 (the American Health Security Act) 规定中的免疫接种、身体检查、健康教育课程的给付。其投入政策将预防和治疗一体化, 以使在经济上促使人们更主动地接受各种预防的观念, “检点”自己选择有助健康的行为。

2 从医疗卫生发展的趋势看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的关系

2.1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中的现代医学目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 许多原有的观念和理念已经变得传统, 而在医学领域, 这种变化更是明显。在医学目的的讨论中, 我们更能看到这种变化。原先医学目的明了而直接, 即“治病救人”。但现今, 由于新老传染病的不断出现, 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日益升至疾病谱的前列, 医疗资源分布和使用极不均衡, 使得更多的学者和医学人士提出了“医疗卫生的优先战略从治愈疾病和高新科技向预防疾病和公共卫生转移”的主张。

医学目的转化, 必然影响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探讨, 如保险对象应当是哪些人, 是健康人 (预防) 还是老年人 (高发病群体) 或是低收入 (无支付费用能力) 的人;保险范围应当是高费用疾病还是中低费用疾病, 是慢性病还是常见病;基本医疗如何界定, 是按照就医时的舒适程度来界定, 还是以接受的医疗服务商品的贵贱来界定。而一旦保险决定给付什么或者给付多少, 则必然会相应在卫生资源的配置发挥重要经济调整手段的作用, 从而又加剧、影响或者引导医学目的的研究和讨论, 并使之更为深入。

例如, 在德国, 其法定医疗保险的发展目标:“预防优于复原, 复原优于赔偿”便赖于其新的医学目的确立[2];又如我国台湾地区, 其实施的全民健保的目的是提供疾病时免于经济障碍, 又是为得以恢复健康创造条件, 故其主张在成本效益的前提下, 推行初段、次段、三段预防的可能[3]。

2.2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中的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目的的转换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换是同步的。如今, 人们的健康观念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化;医学模式已从原单一的治疗向生命照顾的全过程转变, 卫生已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为一体的概念, 在一定发展阶段下, 治疗、预防等已经变得很难区分。

如, 德国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看作人的基本需要, 故他们认为护理医疗在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 从而在养老、医疗、失业和意外事故保险4种社会保险外又设立了护理保险[2]。其法定的医疗保险也当然地包括了许多医疗的预防措施, 如重视工作能力, 增加健康医疗 (医师治疗、休息治疗、辅助治疗、语言治疗、疾病疗法、专人护理) 的费用。同样, 目前在上海推行的面向个体人群、家庭和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全科服务, 不但是对疾病进行治疗, 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提供健康和疾病的咨询服务。

新医学模式和新的就医方式的出现, 必然影响着医疗保险, 哪些应当纳入医疗保险, 哪些不应纳入, 标准如何界定, 纳入与否对它们的发展有何积极或者消极影响, 都需要医疗保险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进行思考和决策, 而这种思考和决策决不能是互相孤立和割裂的。

2.3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中的现代医学技术

现代科技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 作为科学技术中的生力军,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大势所趋。目前, 现代医疗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介入治疗和大器官移植等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发展, 在肯定其积极疗效的同时, 也面临着在一定发展阶段的医疗成本的大量增加。

现代医学技术特别是高新、高费用技术发展, 必然会引起医疗保险的高度“警觉”, 必然会进行选择。但医疗保险如何进行取舍, 则不但是涉及到经济上的问题, 还会涉及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发展等医疗卫生问题。片面或者简单地将这些技术拒之于保险给付之外, 可能会求得保险给付的一时平衡, 但单纯为节约成本而不考虑疗效的提高, 则低疗效的医疗技术服务往往会需要额外的医疗服务 (发生额外费用) 来弥补。譬如一些用于预防接种, 如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生物疫苗 (生物制品, 药品中的一种) , 虽然价格较贵, 但对比所预防的疾病的治疗费用, 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就很大。此外, 高疗效的现代科学技术如得不到临床上一定范围的应用, 也会失去其降低成本取代陈旧技术的机会, 其本身的价值也无从体现。

因此, 医疗保险与医疗技术发展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简单的, 而是相互关联的。医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医疗保险的经济保障, 因为目前的医疗保障水平是在过去资源保障体系下的产物, 而现有的医学技术发展又时刻“困扰”着医疗保险的决策。

2.4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中的现代医院管理

医疗消费行为的最大特点在于第三方付费, 医疗保险的人群覆盖率多少和给付范围的大小, 将直接影响公立医疗机构的现有收入结构;针对医疗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以往给付无法合理监督而采取的第三方的监督控制手段 (解决“如何支付”) 如包干人头的方式定额给付, 总额预算, 按项目、服务量付费等, 必然会使今后的医院改变管理的价值取向。同时, 在医疗保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下, 还会强调医院的区域规划布局, 改变服务体系和功能定位,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推广医院信息化建设, 变革医院的价格服务体系等, 从而实施更深层次的医疗改革。

当然, 医疗保险与医院管理的作用影响也是双向的, 如高覆盖率和高给付当然能解决医院的补偿, 但经济上是否允许, 从生产力水平上是否可行, 同时给付方式在什么阶段以服务后收费为主, 何时以总量控制为主, 何时以点数方式支付, 都应当根据医院管理的不同阶段的特点而定, 而不能脱离医院的现状。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从保险风险防范的角度而言, 一个先进、有效和成熟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为减少经营损失和保险给付, 必当重视保险风险的预防和防范, 并必定会由此与医疗卫生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 甚至达到最终的整合。而且, 保险制度对风险的预防和防范, 也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追求着“消灭疾病”这一风险管理最终渊源的目的。从这点看, 它同医疗卫生发展的目标又可说是殊途同归的了。同时, 医疗卫生在就医模式、医学目的和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 决定了医疗卫生的发展应当尊重社会的经济性, 医疗保险的发展也应当顺应医疗卫生发展本身的科学性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积禄, 杨勤活, 强力.保险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14-22.

[2]饶克勤, 刘新明.国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中国[M].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 2007:177-187.

上一篇:梦想从这里开始下一篇:农村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