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目数据

2024-06-03

编目数据(精选10篇)

编目数据 篇1

1 系统简介

北约物资编目系统由几十个北约和非北约国家共同使用维护,总共管理着1830万种物资品种、3680万种产品,以及280万个生产商和供应商信息。该系统通过对物资统一分类、命名、编码、定义和描述,为物资数据传输、交换、管理等环节提供一整套强制的标准和统一的服务,同时也是与之相关的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标准,是多语言的国际环境中高效管理物资的通用标准。快速识别、避免重复、节约成本,实现用最经济的方式实施最好的物资保障。

2 组织管理

北约国家编目理事小组(AC/135)协调、管理编目事务;北约保障局承担北约编目系统保障任务,包括依据北约国家编目理事小组的决策创建和实施文件、与编目系统用户交换数据等;每个北约国家成立国家编目局,负责维护本国所有的编目数据记录、支撑文档等,并对数据交换和物资编目服务进行授权。此外,还有很多非北约国家通过签署受赞助协议,加入了北约编目系统,分为一级受赞助国家、二级受赞助国家、其他国家。总计有75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北约编目系统。

北约出版本了一系列文件,例如,AC/135手册、联邦物资识别指南(Federal Item Identification Guide,FIIG)、物资识别指南(Item Identification Guide,IIG)、北约编目手册(A-Cod P-1)、北约多语种补给品分类手册及物资名称目录(A-Cod P-2/3)、北约后勤参考号总目录(NMCRL)等,对标准、操作流程、分工合作、责任义务等与编目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配套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工具、邮件系统、数据库等。所有这些为北约编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 数据标准分析

对大量的物资、零部件等进行管理,而且是几个十不同语种的国家合作、共建共用,大量的数据交换、查重、审核,必须借助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合理的数据结构、强制的行为规范、高效的操作流程,否则必然陷入一片混乱。下面重点从技术角度对其数据的标准、结构等进行探讨。

北约使用基本名称(Basic Name)、物资属性代码(Master Requirement Code,MRC)、适用性主键(Applicability Key)、核准名称(Approved Item Name,AIN)、参考号(Reference Number)、北约储备代码(Nato Store Number,NSN)等一系列概念来规范物资命名、描述、分类、编目等。通过规范的物资属性来描述物资、标识物资,并为同种物资分配规范的编码和名称,为物资数据的采集、传输、交换、处理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联邦物资识别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美国国家编目局进行维护,是北约物资编目系统的重要基础文件,是编目数据标准、系统设计的基础性文件。指南包括基准名称(使用FIIG代码进行标识)/核准名称索引、属性要求、适应性主键、补充的技术和供应管理数据、应答表、参考图纸、技术数据表等内容,对物资的命名、描述(包括属性名称及属性值)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3.1 基本名称

基本名称,是一个名词或短语,用来命名物资,不包含任何应用特征。例如,以常见的计算机为例,有电脑、PC机、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名称,通过基本名称规定其只能命名为计算机,那么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物资名称的混乱。每个基本名称分配统一的标识代码(FIIG代码),如计算机的标识代码为A30800,同时对基本名称对应物资的定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3.2 物资属性

指南为每个基本名称定义了一套属性,用于描述该物资的物理、性能指标。每个属性都进行了详细的标准化规定,包括名称、代码(4个大写字母)、定义、模式代码、属性值要求等,甚至对填写属性值时的提示信息都进行了规定。必须使用规定的属性、按照每个属性规定的要求来描述物资。这些属性填写的信息是识别物资品种的依据,信息不同就意味着是不同的物资品种,同时这些属性也是物资管理所必须了解的信息。如计算机,共规定了几十个属性,如表1所示。

3.2.1 模式代码

每个属性使用模式代码(一个大写字母)规范其属性值填写的方式、值的类型等,如,模式A表示编码后的字符串型;模式B表示数值型;模式D表示代码型,必须从指定代码表中选取对应的代码;模式G表示明文字符串型;模式H表示多个代码表组合型;模式J表示数值型与代码型组合表示;模式L表示图号等特殊代码;模式E是比较特殊的模式,当按照属性的模式要求无法填写时使用E模式,可以填写除A、G、L之外的任何模式。

3.2.2 代码表

有些属性要求从代码表中选择属性值,如模式D、J、H等,这些属性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代码表。如表1中提到了“电源”属性,模式D,其对应一个包含两条记录的代码表:内置的(BH)、外置的(BJ)。其属性值只能在BH、BJ中进行选择。

3.2.3 次级说明代码表(Secondary Address Code,SAC)

次级说明代码表是一种特殊的代码表,用于对某一属性进一步说明,如,描述锤子的材质时,由于锤头、锤柄使用不同的材质,需要分别描述,如,锤头为铁,锤柄为木,其中的锤头、锤柄就是锤子材质属性的次级说明代码表的内容。

3.2.4“和”与“或”

有时在描述属性时,需要用到“和”与“或”,指南规定,使用$$表示“和”,使用$表示“或”。如表1中提到的电源,如果其电源是外置、内置两种类型都有可能,那么其属性值即为BH$BJ。

3.3 适用性主键

指南为每个基本名称定义的属性,是用于描述该种物资所有规定属性的最大集合,对于具体的物资品种,多数时候只填写其中部分属性。为了规范属性选择、便于使用,指南定义了多个不同的属性子集,使用适用性主键(一个大写字母)来标识。用户对物资进行编目时,只需要选取选适用性主键对应的属性子集即可。同时,也给物资查询、统计、对比等应用带来方便,提高了效率。

适用性主键对应的属性,有两种标识:X表示属性值须填写,AR表示根据指南的要求、与其他属性的关联关系、属性要求等情况确定是否填写。

3.4 核准名称

基本名称加上相应的修饰限定词,就形成了核准名称,也就是标准的、在物资编目系统中使用的名称。每个核准名称对其对应的物资都有明确的定义,并且分配由5位数字组成的物资名称代码(Item Name Code,INC)。如计算机加上相应的修饰限定词,就形成了气象数据计算机(00425)、导航计算机(00426)等核准名称。

此外,对于每个核准名称,还规定了其对应的俗名,也就是用户熟悉的、常用的、但不标准的名称,如导航电脑,可以认为是核准名称导航计算机对应的俗名。

核准名称的属性,依据其对应的基本名称、选用合适的适用性主键对应的属性子集。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非核准名称来描述物资,但是要求必须使用英语,非核准名称统一使用77777作为其物资名称代码。

为了实施高效管理,依据用途,对物资分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用大类(FSG,代码为两位数字)、小类(FSC、代码为4位数字)两级嵌套的方式,大类包含小类,每一个核准名称属于具体的小类。每个小类包含、不包含哪些范围的物资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3.5 北约储备代码

规定好了物资名称、描述物资使用的属性,为不同的物资产品按标准要求填写属性值,由编目系统审核后,分配一个统一的编号(13位数字),也就是北约储备代码,相当于该物资产品的身份证号。统一的代码、标准的描述方式,为物资采购、运输、储备、供应等各环节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6 物资描述类型

所谓物资描述类型,也就是区分不同的物资产品的方法。共计有7种方法,以使用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序,如表2所示。

表2中提到的参考号,是北约物资系统中一个重要概念,参考号是单独或连同其他参考号一起被用来标识物资的任何编号,可以是供应商零件号、供应商图纸号、北约物资标识号等多种类型。

4 结语

系统地介绍了北约物资编目标准、规范、文件等相关内容,其数据组织与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对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大型公司、物流管理、后勤物资管理等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麦苏嘉,蒋逸宏.美军联邦物资编目系统剖析.军用标准化,2011,6.

[2]涂睿,张高扬.北约物资编目研究.军事物流,2013,11.

[3]甘明,王丰,王静,张玉祥.北约物资编目对我军物资编目建设的启示.仓储管理与技术,2014,2.

编目数据 篇2

套录编目数据质量分析及改进对策

目前在联机编目环境下,广泛采用套录编目工作方式,提高了分编工作效率.然而,套录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中文图书套录数据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合理利用套录数据,提高书目数据库质量.

作 者:田乃庆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190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年,卷(期):29(5)分类号:G254关键词:联机编目 书目数据 套录数据 建议

编目数据 篇3

关键词:图书馆;编目外包;书目数据;质量问题;对策

业务外包的理念就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外部力量优势,优化组合,构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优势。图书馆内推行编目业务外包有利于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有减少图书馆运作成本、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升整体竞争力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编目标准化。探索外包环境下对数目质量控制能够长期的、稳定的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提高文献的可保障率。

1.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基本情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在美国的应用与普及,美国的图书馆开始实施业务外包。图书馆的业务外包在美国也逐渐有了完善的服务市场,直至20世纪九十年代业务外包逐渐被引进到我国,我国的图书馆在期刊装订、物业管理等次要业务领域先进行了尝试,然后核心技术的编目项目也逐渐被外包给数据公司和书商。主题编目、描述性编目、目录组织与规范工作是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构成部分,主题编目与描述性编目是编目工作的主体。主题编目有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描述性编目包括著录、责任者和题名的检索与题目形式确定。现在的编目外包业务,一般书商只提供主题编目与描述性编目的数据,对目录组织和规范工作涉及较少,也就是说书商较少涉及馆藏信息。真正的图书馆编目外包应该包括检索点的选择、著录、分类、标目、确定索书号和主题标引。

2.图书馆编目外包中存在的数据问题

2.1分类标引不当或错误

图书分类是一项相当专业的工作,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分类的工作人员要对图书内容、图书实际用途进行合理的判别,并列入到分类体系中。分类工作人员要有正确的观点和立场,掌握并熟悉采用的分类法,还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分类不仅对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也要考充分考虑图书的收藏情况和实际的用途,还要与读者的检索特点相符合。

分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同的图书馆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使用本的确定不同,不同的图书馆会依据该馆藏书的实际情况与读者检索特点对类目做一定的调整;二是同一本图书可以分入到不同的类别中,各图书馆因考虑服务对象和专业特点等情况,在确定索书号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2.2主题的标引不规范或者错误

主题标引是反映图书内容的其他方法,这是根据图书的内容用主题词来组织图书资料的,是图书阐释的主要对象和问题,然后使用规范化语言进行诠释。如果分类错误就会在选择规范主体上出现错误;主题词的不规范,在确定主题时也会比较随意,不够标准。

2.3图书著录不规范

揭示图书形式的重要手段就是图书著录,它是把图书的主要形式特征记录下来,它的形式特征主要包括责任者、题名、页数、出版信息、价格、装帧等。图书的著录项目有题名和责任说明项、资料特殊细节项、版本项、出版发行项、丛编项、附注项、载体形态项、标准项或者获得方式项等。客观著录是图书著录的原则,文献上需要记录的内容有一些不规范、不明确或者是有错误的地方也要照实记录,图书的标目人员不能随意改动,但是可以在相应的位置添加中括号进行标注,给予说明。

2.4索书号确立不正确

索书号也称排架号,它是排列与查找图书的重要依据,通常分为分类著者号排列法与分类种次号排列法两种,前一种方法是把图书按照分类号排列,然后再把同类号的图书按照著者号进行再排列;后者就是把著者号替换成种次号。这两种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分类著者号把相同的著录者类似的图书集中在一起,方便读者的查找。

3.控制数据质量的对策

3.1各图书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图书馆要建立工作明细,完善图书馆编目外包业务的规章制度,使这些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编目人员还要学习、熟悉这些编目规则,明确工作职责,调整工作方式,找到工作重点。

3.2将招标时书商的选择公开

各图书馆要加强编目业务的交流,了解全国范围内可以提供编目外包书商的基本信息,因为图书馆通常采用政府采购,在公开招标的时候,部分书商会提供不准确的信息去误导图书评标者,这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

3.3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

在实施图书编目外包合作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先对书商的图书编目数据实施全面的检查,有质量问题的数据要详细的分析、记录,然后反馈给相关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在修改之后还要再进行检查,直到正确为止。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从图书编目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编目资格、工作进度、出错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评价。

3.4提高风险意识

图书馆要对书商的编目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进行外包业务时要加强风险意识,学会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图书馆的合法权益。

4.结语

图书馆编目外包业务在中国图书馆内得到了推行,这种外包业务有助于规范图书管理,方便读者检索所需的文献资料。在图书馆的编目外包中书目数据的质量是现在图书馆关注的重点,图书分类标引的不当、主题标引的错误、图书著录的不规范、索书号不正确等都是在编目外包中书目数据出现的质量问题。图书馆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公开书商选择,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解决书目数据的质量问题,规范图书馆编目外包业务。

参考文献:

[1]王江.图书馆编目外包中书目数据质量的控制[J].《图书馆论坛》,2009,29(03):108-110

浅谈图书编目数据质量的优化 篇4

一、图书编目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 少字段, 不能完全揭示图书的内容

在MACR中, 除了必备字段外, 一些能反映图书主体特征的字段也不能少。因对图书特性的不熟悉或对MARC格式的不理解, 遗漏了一些必要检索项, 从而对图书信息揭示不完整。

2. 重复著录

在著录过程中, 如果只求速度, 忽略查重功能, 就有可能重复著录。重复著录的危害是无端增加了数据库的数据量, 增大了负荷, 占用了书目记录号, 无论对数据库数据还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都是很大的浪费;如不及时发现, 等到图书外借时, 则可能出现一种图书对应多条记录, 造成同一数据的分散, 数据库也因此混乱。

3. 著录错误

著录的错误多因工作人员马虎或对MARC格式的不熟悉所导致:子字符的锗误, 如010@a错为@b, 通过ISBN号则检不出该条记录;空格错误, 如题名前无意识地加了个空格, 则该记录通过题名就无法检出;字符著录错误, 著录中出现错别字, ISBN号、分类号、典藏登录号中出现错号, 字母、数字的全角、半角不一致, 字母大小写不一致, 选用键盘符号不一致, 选用字母类型不一致等都会影响著录质量造成错检、漏检。

4. 著录不规范

有些馆, 图书除了索书号外, 还有排架号, 为了能在记到窗看到该号码, 而把它安排在200字段。这种做法是不规范的, 再如著录文字不规范, 著录时不专心, 而将书名“现代汉语词典”著录成“现代汉语辞典”;集体作者名称不统一, 有时是全称, 有时是简称。

由此可见, 不规范、质量不高的图书著录数据影响了书目数据库的质量, 给数据库使用中的检索和查重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因此, 要强调图书著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以保证书目数据在网络环境中的一方编制多方共享、一次制作多次使用的需要。

二、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保证图书编目质量的基础

1. 著录标准化

应该包括著录内容、著录格式的标准化。书目数据标准化首先是文献著录标准化。就著录内容而言, 要严格遵循《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标准书号》及相应的著录细则, 保证著录信息源的正确选择, 保证著录字段的完整、著录内容的标准、统一。其次, 著录格式要规范化。就是要使用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现在我国通用的中文标准数据格式是《中国机读目录格式》MARC, 它规定在机读载体上的记录格式, 使不同系统问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 数据共享成为可能。上述两方面是图书著录标准化的必要条件。其中, 机读目录格式是框架, 著录标准是内容。没有MARC, 不能形成机读目录, 但有了统一的MARC而不按照统一的著录标准也不可能编制出高质量、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机读目录。因此, 在准确理解、熟练应用著录标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机读目录格式, 才能编制出标准、规范、高质量的机读数据。

2. 标引标准化

图书数据的标引工作, 是连接数据库存储与检索的桥梁, 所以要对标引工作实现标准化控制。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对中文图书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图书分类法》来分类, 分类级次一般在l~3级, 宜粗不宜细。主题标引通常采用《汉语主题词表》。但由于控制词表本身的表达力与一致性存在缺陷、不同标引者的标引深度不同及标引者对概念的理解和对标引规则掌握的尺度的差异等因素, 标引工作标准化不能一概而就, 需要通过各方的努力, 尽量减少上述问题, 提高标引工作的质量。

3. 标准化和简约化

虽然要强调著录的标准化, 要严格按照MARC来做, 但并无必要做出尽可能详尽、全面的、最完整的书目记录, 即所谓“完整级编目”, 没必要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图书外部特征的描述上。其实, 只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检索点才是编目工作最有价值的体现。并非每个图书馆都被要求提供严谨、完整、权威性的编目产品。所以应该视本馆的实际情况, 选择性著录, 保留与检索点相关的款目, 把正题名、分类号、著者、出版者、索书号等作为基本著录款目, 做到既要标准, 又要简约, 使计算机带来的便捷在著录工作中真正体现出来。

4. 规范化

对图书而言, 在编目数据中, 应该对很多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否则, 同一个实体在编目数据中被检索时, 可能因五花八门的名称而导致误检和漏检。如书名、丛书名、出版社、团体名及个人名称等。图书编目规范的主要对象是个人名称, 而不是团体名称。各馆可根据自己的编目实际, 不断摸索、积累, 建立适合本馆使用的规范库。现在很多图书管理软件都提供规范库以便用户自建。

三、图书编目过程中的可优化行为

1. 正确的图书著录题名的著录

(1) 首先要学会正确选择图书的正题名。图书的题名大多在封面上, 较易辨认, 但不能简单通过字体大小、深浅、所处位置来确定正题名。一些图书的封面过于花哨, 题名被弱化;或广告语言大行其道, 令人分不清主次;或副标题被强化, 而正题名却被隐藏在封面的某个角落;从而不能确定是否作为正题名。在这些情况下, 应仔细查看图书的题名页及图书在版编目的数据。

(2) 责任者的著录

图书的责任者说明中常出现“该出版社”字样, 按《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应该著录负有责任的团体和个人, 同时应有检索意义。如果直接著录“该出版社”, 检索时就会出现准确率差或组配无效的情况。

(3) 字段设置

根据标准MARC格式的要求, 结合本馆实际情况, 定义本馆的数据库记录结构, 要明确设置常用字段、子字段。在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中修改相对应的文件结构, 形成既符合标准又有本馆特色的编目记录结构, 以便工作人员有理可循, 有据可依。

2. 校对和数据维护

(1) 不可轻视的校对工作

当编目工作完成后, 校对工作同样重要。因工作人员的素质差异或是同一工作人员不同时间段对著录标引规则的理解不同, 编目工作中的错误总是难免的。所以要通过自校、互校、领导抽查等方式对编目数据进行校验、修改、增加、删除, 减少错误出现的机会, 提高编目数据的质量。查重是校对工作中的关键, 也是编目数据质量控制的一个主要手段。可通过书名、作者、ISBN号、索书号等进行查重。对重复编目的图书, 检查清楚是否因操作失误, 针对不同情况做出核对原书、修改记录和删除多余记录的处理。我馆是按书目记录号逐条核对编目数据的 (不应报有侥幸心理, 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检查) , 并主要注意核实几个基础检索款目, 如题名、ISBN号、分类标引、馆藏数据等。

(2) 加强编目数据质量的信息反馈

图书采购 编目 流通制度 篇5

制度

一 图书采购

1工作目的: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学校专业设置,逐步构建符合本校教学,科研需要,并具有中学特色的科学合理的文献保障体系。

2、采购工作职责

(1)图书采购的职责范围包括中外文图书采购及非书资料的采购。

(2)调查研究本校教学、科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本馆馆藏及国内外出版发行动态,研究制订藏书补充规划。

(3)根据文献出版发行信息,广泛征求读者及有关部门意见,进行圈选。

(4)根据圈选书目数据进行查重,因失误造成的订重率不超过5%。

(5)按采购数据,按时、准确、清楚地填写并发出预订单。

(6)根据封面要直接选购、邮购,此时应作详尽记录,并及时按款、按量收索。

(7)严格遵守财务制度,按时、如实、准确进行请款报销工作。作为本馆固定资产的一切文献,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报销凭据必须由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和馆长签名及填写固定资产单后,方可向校财务处报销,缺一不可。采访人员应建立帐目,内容包括日期、项名、款数、发票号及备注。

(8)非书资料的验收及财务报销同“图书采购”,非书资料移交使用部门时,必须办理签收手续。保留已购非书资料的介绍资料,为编目提供依据。

(9)完成好每次的采购任务。

二 图书登记细则

1、是入藏的文献,都应进行登记,做到完整、准确、及时、一致。

2、图书和装订后的过刊应分别设立总括、个别、注销、登记账;现刊应设个别登记帐。

3、登记人员了解和掌握全馆藏书发展的总动态、总册数、总价值、来源与去向等。

4、献登记时应规范用字,做到清楚、正确、字迹工整,项目齐全,帐帐相符。

三 图书馆分类细则

1、在分类之前,首先要查看准备分类的图书,本馆是否已入藏,进行查看工作。

2、要分析图书的学科属性、主题范围、作者意图等,从而确定该书的学科性归属。

3、根据图书的内容,将其归入最恰当的类目中去,并将代表该类目的标记符号记录下来,作为该书的分类号。

4、图书分类号和书次号给定后,应当进行核对。

四 图书验收、加工细则

1、工作目的:

对采购入馆的图书进行确认、核实及财产登记,确保到馆

图书的品种、册数、价格与采购图书收据的一致。

2、工作职责:

(1)拆包:核准图书单位、每种册数;核算总价额、总种数、总册数;核对供方发货凭据,做出记录。

(2)根据采访数据逐本验收,剔出非我馆所订图书,剔出缺页倒装的图书。

(3)对已验收的图书盖馆藏章、加磁条、贴条型码。

(4)打印验收单,将图书移送编目人员,由编目人员签收验收单。

(5)填写验收误差记录,向采购人员移交退换图书。

(6)为验收入库的图书签收报销凭据。

(7)完成馆长布置的其它任务。

五 图书分类和编目细则

1、采编原则: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及校内课程的设置情况,广泛、多渠道地采集教学和教研所需要的以及能反映馆藏特色的文献资料。对文献的选购应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原则,同时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体现中学馆藏文献特点。

2、分类原则:中学馆原则上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逐本进行图书分类;编目原则以图书内容的科学属性为主要标准,编著形式、体裁、地区、时代等作为辅助标准。并运用。《中图法》第四版所编列全部类目及七个辅助表,对图书进行归类和标记;期刊分类应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

3.著录原则:图书著录应以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为依据。

4、组织目录原则:

分类目录组织规则:分类目录的排列方法是与《中图法》分类体系相一致的,首先按二十二大类排列起来,同一个基本大类再按阿位伯数字逐个排列。小号在前,大号在后。如类号相同,再按书次号顺序排列。

六 图书加工细则

(一)藏书组织

1、签收图书:按文献分配入库单所报种册门类清点核实后,签收入库。

2、典藏登记:每次新书入库,均需作好入库登记,并在学期末累积统计。

3、新书介绍:每次入藏新书,均应及时推荐。

(二)藏书管理

1、藏书防护:书库内需常保持通风、干燥、并做好防尘、防盗、防虫、防湿工作。

2、清尘擦扫:库内积尘须每日擦扫一次,书架每月一次下架清尘。

3、检索辅导:遇有读者查书困难,要主动辅导助检和接受咨询。

4、赔书管理:外借图书发现人为丢损,须严格按有关规定索赔。

5、修整破书:回收的破皮、开线、散页图书须及时修补,订固、糊好。

6、藏书注销:对剔旧下架破书和丢失的图书,须每学年一次列出种、册、价款清单,向主管领导申请注销,并办好典藏财产锁帐登记。

七 流通外借

1、验核书证:根据持证人所报的内容和各项记载内容,验核无误后,准办理借书手续。

2、借书手续:认真核对书条形码所记书名、责任者、出版社是否与所选书相符,再扫描借阅。

3、还书手续:认真核对条形码所记书名、责任者、出版社等是否与书相符,并检查有无破损、划痕,进行确认再办理签收手续。

4、图书上架:归还图书应及时上架,不得拖延。

编目数据 篇6

1 馆藏图书文献载体的修改问题

文献载体在采访和编目的显示业务窗口中的载体类型可显示为普通印刷本, 精装印刷本, 古籍铅印本, 中文合订本期刊等。该书应该在窗口的载体类型中显示精装印刷本, 由于录入的错误, 导致显示为普通印刷本。修改时, 在编目中将该书的载体类型选择为精装印刷本。因该书已送编交接, 编目员进行编目后已入典藏, 在编目中进行的修改, 在采访中此项仅在订购验收的个别登帐中的载体显示为精装印刷本采访中的显示业务窗口的载体类型仍为普通印刷本, 没有同步更正。需在采访中分别在订单组织, 订购验收中将文献载体选择为精装印刷本, 要注意的是在订购验收显示业务窗口中“完成”下的“√”要先去掉再修改, 否则在验收检索窗口输入条件后, 会检索到同一征订号的该书普通印刷本与精装印刷本的两条记录, 实际上馆藏中不存在普通印刷本的该书。

2 MARC数据修改中的合并问题

在合并中MARC类型要一致。由于录入时的错误, 该书MARC数据分别做了USMARC和UNMARC, 查重发现, 需要做复本合并, 一定要将USMARC转换成CNMARC就可以按操作合并了, 被删除的MARC成灰色, 合并操作的结果是不可恢复的, 所以在确认时必须慎重。打开的状态同时要在浏览窗口, 错误为一个是编辑状态;另一个为浏览状态;记录状态要一致错误为一个是审校, 另外一个为已编或在编;文献类型要一致, 错误为中文图书和中文期刊等各种不匹配的合并, 这些同样是不可疏忽的, 合并操作时注意此窗口中的信息提示。例:[MARC类型:CN][文献类型:中文图书][状态:已编]

3 MARC数据中索书号的修改问题

(1) 复制MARC中存在690和905字段, 复制后只需在编辑窗口中将其删除。

(2) 分配索书号时对该书分配了两个不同的分类号, 种次号, 在修改该书索书号时, 先在弹出的“分配索书号”窗口删除J20/A15, 保留J292.11/B16, 在该MARC的编辑窗口中删除“905##$dJ20/A15”和“690##$a J20$v4”。不能仅在编辑窗口删除, 否则J20/A15仍被占用, 不能被其它书利用。

4 财产号与条码号删除时注意的问题

我馆为了便于管理, 财产号与条码号是一致的。在显示业务窗口中的财产号与条码号和贴在书上的条码号不符。如果该书是回溯建库, 修改时, 在编目模块的回溯状态删除该书的财产号与条码号, 再分配一个书上的条码号, 这样就完成了修改。由于该书非回溯建库, 财产号与条码号在采访模块的订购验收中已分配, 这样修改造成订购验收中数据丢失, 结果这个批次的书的总码洋与书商提供的书的清单的总码洋不符, 少了该书的码洋, 原因是该书已被当作回溯建库入库。应在编目模块的回溯状态下删除了财产号与条码号后, 在采访模块的订购验收中删除该书的验收记录, 再输入检索条件, 重新分配财产号与条码号, 再次送编交接到编目。

5 馆藏地修改中的问题

该书在采访模块中原订户是采编部。在编目模块中, 将该书馆藏地直接改为“综合借书处 (或其它馆藏地) ”, 造成在采访模块中订购验收数据中订户的信息更改, 出现订户更动, 业务显示窗口中原订户是采编部保留, 此条下增加了订户“综合借书处 (或其它馆藏地) ”, 系统只认新订户。应在该书入典藏中分配馆藏地。

6“主键唯一冲突”情况的解决

(1) 财产号 (条码号) 重复, 已被使用过的财产号 (条码号) 可以通过编目或采访的检索来查询到。

(2) 在“采访系统参数”中“财产自动分配”设置成自动分配财产号, 自动分配条码号后出现该情况, 有两种修改:一是检查“财产帐参数设置”中的财产最大号设置财产号值小了, 将其修改为要输入的当前财产号;二是所生成的财产最大号首先已进入“财产废号表”, 检查废号表, 废号表中有空闲的偏小的已使用过的财产号, 同时检查财产最大号, 删除与要生成的财产最大号 (当前财产号) 相同的废号。而设置成不自动分配财产号, 不自动分配条码号, 则不会出现此问题。

(3) 如果不是采用订购验收, 输入的征订号重复时也会出现。

(4) 在编目模块中索书号重复。

由于没有预先做好分类号种次号管理, 自己随意给种次号。

为更好地发挥该系统的作用, 图书馆工作者除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外, 提高责任感, 保证数据输入的正确性和规范化, 来减少对馆藏书目数据记录的修改, 以免在修改中造成新的错误;同时系统管理员要及时做好版本的升级, 一些系统本身的缺陷会得到及时纠正。由于计算机操作不具有唯一性, 希望广大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陆宁.基于汇文3.0系统的批验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 5.

[2]周延风.谈“汇文”系统对图书采访工作的优化[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编目数据 篇7

一、编目数据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编目业务外包是指图书馆以签订合约的方式将其编目业务委托给专业服务机构(即编目业务外包服务商),编目业务外包服务商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异地或者到馆完成图书的分类、编目及加工等活动[1]145。实行编目外包之后,新书积压的现象确实得到了有效改善,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首当其冲便是编目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编目中出现数据不全、数据不规范、数据错误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外包商与图书馆的根本目的不同。外包商与图书馆的根本目的不同在于,图书馆追求的是最大社会效益,而外包商追求的是最大经济效益[2]132。图书馆实行编目外包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图书编目员的工作压力,缩短图书加工的周期,解决图书积压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使新书能够及时地进入流通领域。可是,书商作为私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最终目的。书商的主要业务是销售图书,但随着各图书馆相继实行业务外包之后,单纯地做图书销售业务已经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为了捕捉商机和提高竞争优势,书商纷纷顺应时代潮流,推出编目外包服务,加大在图书招标过程中的筹码,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中赢得一席之地。编目业务外包自2000 年兴起至今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但外包商专业编目员的数量非常有限,编目团队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到图书馆要求。图书编目是一个相对来说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业务水平无法在短期内速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才能达到。对书商来说,培训一个合格的具有编目资质的业务人员要花费很大的财力,这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另一方面,企业人员流动性强,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来的专业编目员不一定能够长期地为公司服务,这严重违背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图书馆为了让有限的图书经费发挥最大的价值,往往支付给书商的编目服务报酬非常有限,有些甚至是购买图书时提供的一种附赠的免费服务,这无疑成为书商一个不得不接受的沉重包袱。因此,这项工作往往得不到公司的认真对待,书商提供的编目员的素质自然受到质疑,难以保证图书外包编目质量。在编目外包的初期,书商派驻的编目员更换频繁是个普遍现象。书商没有自己强大的编目团队,派出的编目员经常游离于几个图书馆之间,甚至是几个城市的图书馆之间,各地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都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们的工作时间随意性很强,带有很大的突击性质。有些书商甚至临时聘请外公司的人员,根据图书的编目数量给工作人员支付报酬。由于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编目员无法享受到其他福利,必然选择提高在单位时间内编辑MARC的数量,以获得更高的薪资。这种追求数量的工作模式成为导致编目质量下降的一个普遍原因。

2.著录规则使用不当。我国图书馆界已进入联合编目时代,目前存在的五大联机联合编目系统包括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OLCC),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CUCC),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上海市文献联合编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数字图书馆联机联合编目服务系统。各大联编机构为了维护数据都会出台本系统成员馆必须遵守的编目规则,但各大联机编目机构的编目规则、书目数据规范存在差异[3]104。由于外包商派出的编目员同时在好几个图书馆编目,各图书馆加入的联机编目中心不同,遵循的编目规则也不同,而且每个图书馆由于自身图书馆藏的特点,还会制定本馆的图书编目细则,外包编目工作人员会因为无法及时熟练掌握各种编目规则及细则和区别清楚各馆的编目规范,在MARC制作过程中就会出现众多著录不规范现象。

二、编目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编目外包虽然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它的成效却不容否定,这也将是未来图书馆的一个发展方向。外包这一工作方式将在图书馆工作中扩大其业务范围,在图书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这种新的工作模式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如何规避风险和扬长避短上,引领它朝着有利于双方发展的方向前进,实现互惠共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做好编目外包的充分准备工作,签订严密的外包合同。在实行编目外包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会在编目外包实施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需要到已经实施编目外包的图书馆调研,总结经验。分析编目外包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探讨本馆在实行时如何有效地规避这种风险;其次,分析各馆编目外包中哪种外包模式适合本馆借鉴,哪些有效的管理方式值得吸取。另外,在外包商的选择上同样需要谨慎。尤其要认真考察它的编目团队资质情况,编目员是否具有编目证书以及其在同行中的口碑等。确定外包商后要签订严密的外包合同,因为订立严密的合同是编目业务外包成功的重要因素,编目业务外包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都可以通过编目业务外包合同管理来完成[4]59。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只有加强对合作过程中风险的预测,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图书馆和外包商的权益。

2.加强与书商的沟通和合作。在双方合作之初,依照合同确定本合同期内的外包编目员,在此期间如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其随意地更换。外包编目员上岗之初,要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包括使用的编目系统、编目规则、本馆编目细则、种次号取号方法等,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对合作初期的编目数据,图书馆要逐条地进行审校,发现问题及时与外包编目员讲解沟通,把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防止类似错误扩大化。在编目业务外包工作中,图书馆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整个外包业务,发现问题随时沟通,相互协商解决。图书馆采编部工作人员要克服排外心理,把外包编目员放在平等的地位,真心接纳他们,耐心细致地讲解编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听取他们的合理要求。在建立友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基础之上,双方创建起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

3.发挥外包商的优势,提高外包商服务水平。培养专业的编目员对外包商来说,代价大,成本高,而且看似一个得不偿失的行为。其实,这是一种表象。从长远来看,这项业务具有广阔的利益前景。如今,图书编目外包在国内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管理模式在今后将会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手段。在一些编目外包实施卓有成效的图书馆,外包领域已经覆盖了包括盖馆藏章、图书编目、图书典藏和图书上架等项目在内的一条龙服务,而且逐渐向图书馆其他业务扩展。图书馆应该帮助外包商意识到外包业务的发展前景,是值得外包商进行投资的。与此同时,图书馆应该意识到,书商提供的免费图书外包服务势必带来编目质量下降的问题,应主动舍弃这种免费的服务,适当地付给对方一定的费用。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推动下,外包商势必会重视编目团队的建设,提高其服务水平,扩大它的行业竞争优势,从而达到图书馆与外包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使编目外包朝着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

4.严把编目质量关,做好编目外包评估工作。编目质量是衡量编目外包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困扰众多实施编目外包图书馆的一个首要问题。分类编目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背景。一位合格的图书编目员既要对图书分类法、著录规则和主题标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又要有长期的实践操作。外包商派驻的编目员一般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合作初期,他们不能熟练掌握各图书馆根据自身馆藏特点制定的编目细则。因此,在合作初期编目数据的审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审校员要对编目数据逐条地仔细审校,发现问题及时与驻馆员沟通,并且要做好记录。一段时间后要对编目数据错误进行汇总,并反馈给外包商。在编目外包进入正轨之后,图书馆也不能放松编目数据的审校工作,要定期对编目数据进行抽查,形成差错统计表,反馈给外包商,让这项工作贯穿整个图书外包的全程,构成编目外包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外包合同期末,要对编目外包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优点,指出缺点,总结经验教训。这对下一期的外包工作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图书编目外包今后在图书馆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图书馆应给予合理的引导,让它健康有序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之能更好地为图书馆服务。

摘要:在各高校图书馆相继实行图书编目业务外包之后,编目数据质量下降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造成编目数据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包商与图书馆各自的根本目的不同;二是外包编目人员对著录规则使用不当。据此,图书馆需要在签订严密的外包合同、加强与书商沟通、发挥外包商的优势和严把编目质量关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编目数据质量。

关键词:编目,外包,质量,措施

参考文献

[1]韩爱萍.高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外包的最佳模式[J].咸宁学院学报,2006(1).

[2]陈新洁.图书馆编目外包质量控制与绩效评价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4).

[3]张华.浅谈我国联机联合编目现状[C].文献编目工作的继承与变革,2012.

编目数据 篇8

一、CIP数据中常见图书分类错误及解析

1. 编目人员主观盲目导致分类错误。

地理误入世界地理类。例1:《美洲、大洋洲人文风情》一书, 以美洲、大洋洲各独立国家和地区的人文风情、人文风格为主线, 用生动有趣的笔触描绘了美洲、大洋洲范围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世居族群的性格特征、重要习俗、宗教文化、著名人物、文化名胜等等。因此该书应入K9地理类。也可根据各馆实际入K97美洲地理类或K96大洋洲地理类。而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显示 (以下称CIP数据) :美洲、大洋洲人文风情/李梵编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5Ⅰ.美…Ⅱ.李…Ⅲ. (1) 美洲———概况 (2) 大洋洲———概况IV.K91该书误入世界地理类。其原因是, 误将世界地理看作美洲地理、大洋洲地理的上位类, 但是K91世界地理并不是K97美洲地理、K96大洋洲地理的上位类。

2. 误入相关类目。

(1) 散文误入报告文学类。例2:《人生漫记》一书, 是人之妆书系之一, 是一部人生漫记, 是作者赵年的旧事追忆, 再现了过去生活的种种……。因此应入I267散文类, 而该书CIP数据显示:人生漫记/赵大年著.———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3.1Ⅰ.人…Ⅱ.赵…Ⅲ.纪实文学———作品集——中国——当代IV.I25该书误入报告文学类。散文是靠语言文字营造浓郁的诗意和理趣来感染读者。而报告文学则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其错误原因是, 忽视了报告文学真实性强的特点。 (2) 小说误入人物传记类。例3:《爱江山更爱美人》一书, 描写的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位胸怀大志、爱江山更爱美人, 且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少年英雄, 与国色天香的红颜在乱世春秋中的悲欢离合, 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缠绵悱恻、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是一部历史演绎小说, 因此该书应入I247.53历史小说类。而该书CIP数据显示:爱江山更爱美人:北魏皇后冯妙莲的后宫生涯/紫流苏著.———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6Ⅰ.爱…Ⅱ.紫…Ⅲ.冯妙莲———生平事迹IV.K828.5该书误入K82中国人物传记类下的K828.5妇女人物传记。其原因是, 忽视了传记一般不虚构, 具有真实性这一特性。

3. 归类有悖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

(1) 民族学误入历史类。例4:《中国人的德性》一书, 从考察研究的角度描写了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镜像, 着力阐释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极为重要而特殊的因素———饶富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社会习俗, 从而让人们了解中国的民族传统, 因此应入C95民族学类下的C955民族性、民族心理类。该书CIP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德性/ (美) 切斯特·何尔康比著.王剑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Ⅰ.中…Ⅱ.切…Ⅲ.美国———近代史———研究IV.K250.7该书误入历史类。其原因是, 没有理解该书虽然介绍了中国的一些历史传统, 但其着眼点在于描述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及民族心理。 (2) 社会学误入人才学类。例5:《识人的智慧》一书, 将许多前人识人智慧的结晶加以总结, 为读者日常人际交往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因此, 该书应入C91社会学类下的C912.1个人 (社会人) (人学、个人社会学、角色理论等入此) [1]25。而该书CIP数据显示:识人的智慧/宿岿岚著.——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7.2Ⅰ.识…Ⅱ.宿…Ⅲ.人才管理学——通俗读物IV.C962-49该书误入人才管理———通俗读物C962-49类。其原因在于, 误将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识别人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解读为基于人才考核或人才分类而对人才的鉴别。 (3) 人生观、人生哲学普及读物误入人物传记类。例6:《发现智慧·珍藏本》 (共11辑) 一书, 精选了中外最具有智慧性和故事性的哲理美文, 每一篇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其宗旨是:“开启智慧之窗, 诠释人生哲理。挖掘故事内涵, 领悟生活真谛。”因此, 从整套书的用途和编者意图应归入B821-49人生观、人生哲学普及类。而该书CIP数据显示:发现智慧·珍藏本/王俊.———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5.5Ⅰ.发…Ⅱ.王…Ⅲ.散文———青少年读物IV.K815.2该书误入人物传记类。其原因是, 只注意到了它历数人生片断, 未认识到它只是通过这种“历数”来阐释人生哲理。

4. 丛书的分类错误。

(1) 农学史误入方剂学类。例7:《齐民要术》一书, 是由刘彬编著的《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中的子目, 它是由中国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 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因此应入S-092农学史类。而该书CIP数据显示:齐民要术/刘彬编著.———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 (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 Ⅰ.齐…Ⅱ.刘…Ⅲ.齐民要术———汇编IV.R289.5该书按丛书集中归类, 误入R289方剂学类下的R289.5验方与单方类, 这样归类并不能反映丛书主题。因此该套丛书应按子目分别归类。该套丛书的另一子目《金匮要略》一书, 也以同样形式误入了R289方剂学类下的R289.5验方与单方类, 但此书在《中图法》 (第五版) 中, 列有专类R222.3金匮要略[1]387。其错误原因是, 该套丛书宜按子目分别归类, 即使集中归类也应归入所有子目的上位类。 (2) 文化史误入散文类。例8:《深邃德意志》一书, 是文化欧洲系列丛书中的一个子目, 该书以文学随笔的形式, 从多个视觉介绍了德国的文化, 涵盖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民俗和宗教等。因此, 该书应复分归入K516.03德国文化史。而该书CIP数据显示:深邃德意志/卢因诚著.———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6.1Ⅰ.深…Ⅱ.卢…Ⅲ.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IV.I267.1该书误入了散文类。其原因是, 将该书按随笔以作者国籍分类。虽然整套丛书都是文学随笔的形式, 但它兼具三个特点:突出文化内涵;书写实地体验;呈献亲拍图片。整套丛书各个子目分别体现了各国文化。而《深邃德意志》一书, 介绍了德国的文化, 应入德国文化史类。

二、原因及对策

1. CIP数据中图书分类错误的原因。

在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中, 准确的CIP数据能够给予启示和帮助, 从而提高编目效率和质量, 但错误的CIP数据又会给图书馆的分编工作造成误导, 以讹传讹会影响读者的检准率和检全率。由以上案例解析不难看出, 在CIP数据中产生分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有: (1) 概念不清, 类目混淆, 误入相关类目。不能准确区分散文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与小说、选集与论文集、小说与人物传记等相关类目, 致使误入相关类目。如, 例2、例3。 (2) 没有彻底弄清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 盲目归类有悖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对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含糊不清, 图书归类不能与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相统一。如, 例4至例6。 (3) 对于丛书的归类, 不能正确运用整套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方法。有的丛书适合整套处理, 而有的丛书不宜整套处理, 只能分散处理。如, 例7、例8。 (4) 个别编目人员的业务水平达不到在版编目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他们不熟悉图书的分类、编目规则, 或者是责任心不够强, 没有认真分析图书主题, 以致造成分类错误或标引不到位。如, 例1。

2. 对策及建议。

(1) 开展业务培训。出版社可开办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班、培训班, 对CIP数据中心编目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使其掌握图书馆学相关的业务知识, 特别是《中图法》的相关内容, 以提高业务能力, 达到在版编目所要求的技术水平。 (2) 明确概念, 正确区分相关类目。如报告文学与散文, 选集与论文集等。报告文学与散文的区别:散文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生活事件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的一种文学形式。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 是实现书目资源共享必不可少的条件。图书分类是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不准甚至错误, 降低了CIP数据质量, CIP数据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也影响CIP数据的实施和推广。文章通过案例解析, 归纳得出造成常见图书分类错误的四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图书在版编目人员对图书进行分类时, 要搞清概念, 正确区分相关类目, 不能想当然;要综合考虑作品表现形式、作品内容等方面, 彻底弄清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 依据学科性质进行分类, 不能单凭某一片面因素归类。图书馆编目人员对图书CIP数据, 要认真甄别, 及时修正错误, 准确录入信息, 避免照抄照搬, 以讹传讹。

摘要:文献编目是一项科学规范、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编目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读者的检准率和检全率。文章举例解析了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中图书分类常见的错误, 提出了分类见解, 分析归纳了造成错误的原因, 并给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图书分类

参考文献

编目数据 篇9

首先要安排好图书和期刊的编目工作录入流程,然后再针对性研究各个环节对编目工作的影响。图书录入流程:

1)整理:将同一复本图书整理排列在一起,将入同一库室图书整理排列在一起。例如:入社科库和入自然科学库的分开排列。

2)制定条码:将制定好的条码按大小顺序粘贴在图书上后,将图书按条码顺序排列。

3)可依条码大小依次用扫码器将书目信息扫入编目系统(先扫ISBN码)。

4)对MARC数据能套录的套录,但对套录数据要认真核对各字段;不能套录的图书应作详尽的著录。

5)录入馆藏信息:录入复本量、登录号、条码号、收藏库室、种次号、著者号、索书号等馆藏数据。

6)设计书标并打印、粘贴、验收、入库。

2 提高编目效率方法

在准备环节首先要有序,清楚图书的归类、整理、排序;期刊的整理装订应先装订后录入还是先录入合订信息后再装订,对业务进程影响很大(另行探讨)。

1)录入环节:首先能扫码录入尽量扫码录入;要充分利用ISBN、ISSN、l SRN、ISRC、统一刊号、统一发行号、条形码、登录号的扫码功能;条形码和登录号应设为一致并自动生成。通过扫码可大大提高编目效率并且准确率很高。其次在前台对一些各类文献共性相同的录入数据,能在前台设为缺省默认的则设为缺省默认。在前台实现不了的,应研究在后台能否实现创建默认。当然,后台研究层次更深,需研究性结合大量DB及DBMS知识。

2)验收环节:首先完成录入的图书和期刊(合订册)一定还要按登录号顺序摆放,千万不能乱;以便为设计打印完成的书标和书脊作好粘贴准备。其次要研究人工验收环节与录入工作流程的嵌入节点,使录入错误在验收的各个节点上尽早提前发现;因纠错工作越提前,对后续环节的影响就越小。如在已粘贴完书标后纠错,会是很麻烦,将大大影响编目效率。

3 默认值约束

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都是建立在SQL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下创建的数据库基础上的前台应用;它的应用结构属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文献资源的编目、标引、著录工作是通过前台应用系统的编目模块、验收模块或维护模块录入的。在录入过程中有很多著录数据是有共性的。例如:经整理归类后,同一批次图书的复本量、入藏库室等是相同的;同一批期刊的区分号,装订后的入藏库室等也是相同的。这样就引发一个课题:这些同一批资源个体都相同的数据,就无需一次次的每条记录重复录入;如果在前台能够设为默认都要设为默认。但由于不同开发商开发的前台应用系统不同;在前台不同应用系统对默认的应用也是不同的,且大多数前台集成管理系统,对很多录入数据在前台是不能进行默认设置的。

但基于所有图书集成管理系统的共同特点,几乎所有中小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创建和管理,都是通过SQL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来完成的;那么可不可以通过SQLserver来创建一些前台不能设置的默认哪?经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答案是可行的。经研究发现,在SQLserver的DBMS中,为实现数据完整性(也就是实现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要通过T-SQL语言加在数据库数据之上一些语义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有的是列级(字段)约束、元组(行)约束,有的是关系约束。通过T-SQL语句能够实现的完整性约束有:1)实体完整性(PRIMARY KEY)——行约束。2)参照完整性(F0REIGN KEY)——关系约束。3)用户定义完整性:(1)默认值约束(DEFAULT);(2)检查约束(CHECK)也叫列取值范围约束;(3)惟一值约束(UNIQUE)。

为实现用户定义完整性,其手段之一是默认值约束。默认值约束用Default约束(也叫缺省值约束)来实现,它用于提供数据库基本表中列的默认值。也就是说,当数据库中的某一基本表(例如馆藏表)的某一列(例如收藏库室列)需要创建默认值(如默认值为“自然科学书库”)时,是可以通过Default约束来实现的。创建后,默认值约束的特点是:当表中插入数据时,如果没有为有“Default约束”的列提供值,则系统自动使用“Defau It约束”定义的默认值。

4 后台创建默认值约束对前台编目著录的影响

由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结构(C/S结构)可以分析出,前台的默认值设置都是通过前台应用程序提出给后台DBMS后,由后台创建的,而通过后台创建默认值约束是完全可以大大提高编目效率的。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具体创建方法。T-SQL编程方法如下面实例:

1)创建复本量的默认值为5本。

打开服务器中的SQLserver软件中的“企业管理器”——打开“工具”中的“SQL查询分析器”。写入T-SQL命令:

执行程序后创建完成。

2)创建已装订期刊的收藏库室的默认值为“过刊库”。

若要更改已建立默认值,必须先删除已创建的默认值约束。

3)删除例2中创建的约束名为DF-GCS的“社会科学”默认值。

执行程序后,默认值约束将终止。若要创建新默认值,只要按例2中语法创建即可。

通过1)、2)例中T-SQL语句的执行,可完成创建图书编目数据的复本量为5本、期刊编目数据的收藏库室为“过刊库”。默认值的创建完成后,在前台编目中:图书的复本量就默认为5本,期刊的收藏库室就默认为“过刊库”书库。通过3)例可终止、取消默认值;没有默认值,前台著录时就要反复、逐一录入需著录信息。

5 结论

由以上论述和应用实例可见,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中的T-SQL语言在“查询分析器”中的编入,是完全可以对一些前台编目中需要设置的默认值进行Default默认值约束创建的;这也就等于在前台对一些要重复录入的编目数据可以缺省录入,而系统会按后台创建的默认值自动录入。也就是说通过创建默认值,大大提高了编目效率并减少了由于人为误录入造成的差错。

“查询分析器”界面是SQLserver提供的,可使用户以交互方式输入T-SQL语句来构成程序段或存储过程(编写并存储在DBMS中的SQL语句),并将执行结果显示在界面上,从而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的管理工具。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图书编目效率和准确率,针对编目流程各个环节,通过建立数据库模型深入分析关系型数据库中默认值约束对编目效率的影响,用实例实验证明了利用数据库管理程序正确建立默认值约束是能够提高编目效率的。

期刊编目工作体会 篇10

一、著录中常见问题

(一) 期刊出版、发行不规范现象。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年发布的管理条例:期刊出版必须遵守一刊一号、一号一版的管理规定, 不得利用改变刊期擅自增加版本。期刊名称是期刊的标识, 其他名称、文字不得与刊名并列, 不得以要目或其他文字代替刊名, 要目字号应小于刊名字号, 不得以总期号代替年、月、期号, 另外邮发代号也应是一刊一号。但在著录实践中经常遇到期刊出版、发行不规范的情况。

1. 不同期刊同一刊号。

在期刊登录中, 经常发现两种不同的期刊, 使用相同的ISSN号、CN号。两种期刊不分主次, 有各自的期号、卷号, 但邮发代号不同。

2. 邮发号相同刊不同。

不同期刊使用相同邮发代号, 给期刊著录工作造成不便, 同时也给期刊信息的检索造成了障碍。

3. 相同期刊不同刊号。

期刊没有更名, 但ISSN、CN号发生改变, 其他一切著录信息均无变化。如《经典美文》2007年ISSN7-88833-395-8, 从2008年改为1672-9404。由于不明原因的更改, 给期刊信息检索造成一定难度。

4. 刊名不规范。

在刊名标识方向经常发生期刊其他名称、要目与刊名并列并且同等大小, 甚至大于主刊名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社科期刊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极易造成刊名识别困难, 如《法制博览》副题名字号《经典杂文》大于《法制博览》, 《小说月刊》的副题名《爱人坊》大于《小说月刊》, 正题名被弱化, 在著录时难以识别。

5. 期刊更名。

据统计表明:社科期刊的连续更名率远远高于自科期刊的连续更名率, 期刊更名的类型很多, 我们简单将其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期刊改名后刊号也发生改变的情况。如《世界妇女博览》改名为《悦已》后, 其ISSN号由原来的1005-1872改为1673-7113邮发代号82-566未变。另一种是改名后刊号不改变。如《化工商品科技》更名为《化工科技市场》, 而他的邮发代号没有变化。

6. 期刊增殖。

(1) 期刊由一种增殖为多种, 高校学报和社科期刊多为这种情况。如:《南京大学学报》有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两种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有人文社会科学版、理学版等多种学报, 《中国妇女》分为社会生活、法律帮助、好主妇。 (2) 期刊内容扩充后分期出版的形式。同一种期刊分A版、B版或分为上半月、下半月出版, 如《意林》分为上半月和下半月刊, 《青年文摘》分为红版、绿版、人物版, 《中国市场》分为论从、文摘、物产研、市场四个版本。

7. 期刊合刊现象。

期刊登录记到中常遇到期刊的合刊现象, 如:《健康之友》三期合为一册出版。

(二) 由于编目人员造成的不规范。

1. 重复或者错误著录。

在编目过程中, 由于期刊出版发行的不规范给编目人员的查重造成一定困难, 就有可能会重复著录。重复著录会使得同种期刊使用不同的分类号, 给读者检索造成困难。字符著录错误, 由于工作人员在著录时出现错别字, 字符半角和全角的差异, 字母大小写不一致都会造成错检和漏检。

2. 期刊信息提示不完整。

如09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091—邮发代号, 对期刊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号码之一。有些地方性、机构性期刊可能没有ISSN号, 但一般都有CN号 (国内统一刊号) ;而邮发代号是期刊订购人员与邮局最方便的联系工具, 尤其在催缺刊时。所以期刊如果有这两个号的话都应该著录。

二、期刊编目规范化的解决方法

(一) 出版、发行不规范问题处理。

期刊出版、发行不规范产生的问题是计算机编目中较难解决的问题。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 通常的做法如下。

1. 同号不同名、独立出版、独立发行的期刊, 将其作为两种期刊来著录, 反映它们的真实题名, 但在附注项内将这一情况说明。

2. 刊号发生变化, 刊名、内容无变化的, 仍作为一种期刊著录, 但要及时更改刊号, 并加以说明。应该提到的是, 刊名识别应注意把刊名封面作为著录源, 其次还要查对目次页和订购目录。

(二) 期刊增殖现象处理。

我们在期刊著录时除采用《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的规定外, 还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原则。

1. 一种期刊分为上半月、下半月或A版、B版出版, 邮发代号不相同, 按两种期刊著录, 如《意林》, ISSN号相同, 都是1007-3841, 但是邮发代号不同, 上半月为16-288, 下半月是16-289, 我们就视为两种期刊分开著录。如果邮发代号, ISSN号都是相同的, 就视为一种期刊, 如《时代姐妹》, 其上半月刊改名为《女人坊》, 我们仍视为一种期刊。

2. 一种期刊分若干版本或若干分辑题名出版, 无论其邮发代号是否相同, 均分别著录, 按不同刊处理。如《南京大学学报》中的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应分别著录。

(三) 更名处理。

对于更名期刊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 应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 某一期刊改名后内容改变不大或内容未改变的刊, 分类号不变, 刊次号改变, 应视为该刊的续刊分别著录, 在300、430、440字段加注说明, 反映刊物的变化, 如《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求是学刊》。一种期刊如多次更名, 学科内容不变, 卷期号相连, 作同一种刊处理, 分类号可一直沿用。

2. 期刊改名后内容改变, 该刊作新刊处理, 如《中国妇女》改名为《好主妇》。

(四) 及时进行数据的审校。

编目人员应该通过培训和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外, 在编目完成后应该对数据进行审校。由于编目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著录字段的理解不同, 编目过程中的错误是难免的, 因此MARC记录的审校工作同样很重要, 通过审校来提高编目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秀华.试析期刊更名类型及其著录分类[J].图书馆学研究, 2002, (2) :48-51.

[2]蔡丽萍.期刊著录中常见问题分析[J].晋图学刊, 2004, (5) :60-61, 80.

[3]吴静珍.期刊编目工作分析[J].晋图学刊, 2009, (4) :62-63, 79.

上一篇:粉煤灰应用现状探讨下一篇:受众认知与新闻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