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广播系统

2024-09-28

自动广播系统(精选12篇)

自动广播系统 篇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铁路建设高速发展, 大批新型车站、车库陆续投入使用。为保障国家财产及旅客的安全, 这些新投入使用的车站及各类附属建筑均安装了现代化的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甚至新型的高速动车组也配备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今后无论是车站巡警或列车乘警, 均应熟悉这些火灾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原理及操作方法, 这样才能在发生火灾时正确启动系统。

对警察院校来说, 如何使学生既能充分理解火灾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原理, 又可以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要求, 以符合新的岗位要求, 便成了今后消防管理课程的又一重点。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火灾自动化系统的教学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 特别对警察专业的学生而言, 实践甚至比理论更为重要。因此, 建立适合的火灾自动化系统操作实训场所,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系统运行原理。

2 火灾自动化系统操作实训室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2.1 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8) 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三种形式。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的规模、使用性质及防护等级等选择恰当的报警系统。但是随着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复杂化及报警系统的快速发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结构和形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 很难精确地划分出固定的模式。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将三种形式相结合, 即设计人员可任意组合设计成自己所需要的系统形式, 既可以是区域报警系统, 也可以是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建筑中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目的是预防火灾的蔓延,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满足建筑物防火安全方面的要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 通过现场设置的感烟、感温、燃气、火焰、空气采样、缆式线型感温、红外光束感烟、双波段图像等各类探测器, 消防控制室可在第一时间接收火灾报警信号, 并同时接收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压力报警阀、防火阀、排烟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报警按钮等现场设备的动作信号, 对火灾事故进行预测、报警且及时处理, 避免火灾事故的出现或蔓延, 缩短火灾事故的处理时间, 尽量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将运行状态 (含运行数据) 以报表或图形的方式显示、保存, 以提高工作效率, 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为科学化管理打好基础。

2.2 自动报警系统主要选用的产品性能

为了使系统运行时具备更好的兼容性, 且后期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本实训室自动报警系统主要设备均选用同一品牌的相关产品, 具体介绍如下:

火灾报警控制器选用海湾公司JB-QT-GST5000联动型, 其主要特点是琴台式, 最大容量可扩展到40个242地址编码点的回路;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 含打印机及一块128点总线制操作盘。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JTY-GD-G3) 属于智能型仪器, 采用电子编码技术, 内置单片机。

点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 (JTW-ZCD-G3N) 属于智能型仪器, 采用电子编码技术, 内置单片机。

手动火灾自动报警按钮 (J-SAP-8402) , 采用电子编码技术, 含电话插孔。

总线制固定式消防电话分机 (GST-TS-100A) 与总线制编码消防电话专用模块相匹配, 含固定座。

火灾声光报警器 (GTS-HX-M8502) , 采用电子编码技术, 具有外控输入控制触电。

总线制编码消防电话专用模块 (GST-LD-8034) , 属于编码型仪器, 含插座。

编码消防广播模块 (GST-LD-8305) , 用于正常广播与消防广播切换, 采用电子编码技术。

编码单输入模块 (GST-LD-8300) 采用电子编码技术, 可接收设备常开或常闭输入信号。

多线制控制盘 (LD-KZ014) 最多可控制14路设备, 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对于需启、停的双动作设备, 最多可控制7路。

消防电话主机 (GST-TS-Z01A) 包含在总线制通信系统中, 可迅速实现对火灾的人工确认, 及时掌握火灾现场情况及进行其他必要的通信联络, 指挥灭火及恢复工作。

GSTCRT彩色显示系统用于火灾报警及联动设备的管理与控制以及设备的图形化显示。各CRT之间可通过局域网、普通电话线、RS232等方式进行联网, 可接收、发送显示设备的异常信息及主机信息, 从而实现火灾报警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

2.3 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实训室的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1998) 及其他相关规范进行。期望达到如下设计功能:

(1) 触发部分:在学生实训分布台, 学生可通过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自动触发火灾信号, 联动自动灭火、自动排烟等消防系统;也可以通过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触发以上报警系统。

(2) 报警部分:接到火灾信号后, 系统可通过安装在学生实训分布台的火灾声光报警器自动报警, 以显示火灾信号的触发状态;也可通过消防广播系统向各学生实训分布台广播火灾情况。

(3) 通信部分:总控台与学生实训分布台通过消防电话总线连接, 学生通过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上连接的分布电话可与总控台进行通话。

(4) 显示部分:学生实训分布台与总控台均安装CRT显示器, 各显示器间通过RS232通信二总线连接, 主控台上CRT显示的火灾报警位置、自动灭火系统的联动启闭情况、自动排烟系统的联动启闭情况、系统故障情况等均可在学生实训分布台的CRT上同步显示。

(5) 总控部分:总控制器接收到火灾信号后, 可自动启动火灾灭火系统、自动排烟系统, 且各分布台上的火灾声光报警器开始进行工作;同时还能够以手动的方式启动上述设备开始工作、停止和复位。手动控制学生实训分布台上设备的启闭, 记录学生实训分布台及总控台的操作, 以监控整个系统的故障情况。

2.4 报警系统设计图

参照以上使用要求具体设计的系统如图1所示。图中ZG为总线隔离器, DH为消防电话, BJN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T为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WT为点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 BJF为火灾声光报警器, SGBJ为自动报警阀, GB为广播音响, PLB为喷淋泵控制箱, PFJ为排烟风机控制箱。

3 实训实现目标

学生通过本实训室可完成以下实训科目:

(1) 通过演示学习消防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2) 学习消防报警控制系统的接线练习。

(3) 对消防报警系统进行故障辨别与处理。

(4) 实际观察不同探测设备的优缺点。

(5) 实际接触电子编码设备, 并自己动手进行编码。

(6) 进行实际火灾中自动报警设备的使用演练。

4 结束语

本实训室设计以消防理论为依托, 尽可能地展现工程实际, 较全面地涵盖消防系统的主要内容。学生可通过丰富的实训科目演练, 对消防系统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 并能够熟练地使用自动化消防系统;对部分消防系统故障具备一定的检修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训中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又提高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摘要:为使公安院校消防管理的实训课程更贴近实战, 本文结合本校自身特点设计了分布式火灾自动化系统操作实训室的自动报警系统。通过介绍实训室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设计原理, 阐述其所能实现的实训内容及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实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分布式,自动报警系统,实训

参考文献

[1]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2]杨婉, 王奇, 冯光灿.多用途火灾自动报警消防系统的研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23 (3)

[3]孙萍, 张淑敏.建筑消防与安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4]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图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自动广播系统 篇2

基于高等院校的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

[摘 要] 介绍学院网络办公自动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了内外网络连接的方法,根据具体需求情况,给出相应的应用方案,对涉及到的有关技术也做出了相应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网络 办公自动化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学院的办公环境还相对比较传统,初步实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办公模式。最近几年来通过计算机技术在学院各部门的教学、科研、办公等各个环节的相互渗透,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办公状况

学院办公行政部门以及各系或多或少都建立了挂靠在学院网站下的独立网页。各个部门信息共享率低,办公效率不太理想。办公室行政部门发出通知、会议精神和文件等没有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而是通过人工方法,打印文稿一级级地传达。大概的工作流程还是通过费时、费力的电话及会议来完成。此工作方式现在效果不错,不过高效性无法达到。

随着学院改革发展上水平,提倡“低碳”节约型办学思路,可以利用刚刚改造好的高性能的校园网络,把校内信息共享给师生家长,真正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管理。

二、系统功能

根据学院的办公需求,系统至少应具备五个功能模块:

2.1信息管理系统(MIS)

信息管理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管理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高度集成化的管理系统。主要指的是进行日常信息管理操作的系统,包括信息的发布、公文处理、文件管理和教学管理等。

2.2.网络应用

系统网络功能中包括各种的网络应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内网与外网网站、发布自己的公共信息以及与网内外其他人交流。所有这些都需要内网与外网之间通过相应的机制进行联接。

2.3行政事务管理

主要功能是对人事、财务、教务、后勤等进行管理,实现各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其中财务管理当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2.4会议管理

主要功能:对公文、校务信息、简报、报告等文件批示进行数据库存储管理;提交参会人员名单、发送会议通知等。

2.5个人事务管理

包括:个人计划管理、领导日程安排、电话簿、名片簿等与个人管理功能。其中领导安排以简报、报告、请示、会议活动通知为根据,安排领导出差,会议活动等工作。工作安排由办公室统一协调,系统可方便地浏览领导近期的活动安排。

三、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网络结构上分为内、外部网两个部分,内部网主要用于学院内部各部门机构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处理;外部网主要用于学院与外部用户的沟通及信息的发布和采集。将整个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模型的总体设计目标:建立一个以网络管理中心为中心,覆盖全院办公楼、教学楼和实验楼,各院系的通信枢扭。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系统网络不仅包括内外网常见的网络基础应用开发,如E-MAIL、WWW服务、论坛等,而且包括专用的应用程序开发,如前面的功能需求:信息管理系统(MIS)和其他的管理系统,相关的系统结构和实现方式各有不同。系统网络中的用户群不是很多,但是应用系统较多,为了保障系统网络安全,应该从网络连接设备、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当中着手相应的认证与授权。

根据部门关系和工作流程从逻辑结构上和物理结构上,合理规划逻辑子网、划分用户分组以及权限问题。数据需要保密的可以直接通过外网建立自身加密机制,开辟专有的数据通道,组件虚拟专用网络。系统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保障整个系统网络正常运作的重要条件。

四、结束语

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后,将为学院提供广泛的网络应用服务。主要功能有:文件服务、电子邮件、数据查询信息等服务。目前只有教务处的局域网已连接到了Internet上,教务管理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由此,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必将大大提高学院管理水平。信息时代在重视网络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内部管理制度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软因素。

参 考 文 献

[1] 吴华洋.高等院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实现[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

[2] 王玉莲,亢临,李中青.学校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设计思想[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 梁浩.一种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6

自动广播系统 篇3

【关键词】供电系统;自动化;电力调度

在我国目前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电力系统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让电力系统变得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电网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各项革新的技术中,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保护技术以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十分重要的技术革新,它们让我国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大幅的增强,也让电网系统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更好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一、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保护

(一)供电自动化的实施目的

在以前电网的建设中,由于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够,在具体的建设中又没有科学合理的指导,导致了供电能力比较低下的后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了对电网结构的改造,目的是为了让电网系统的供电网络能够实现自动化供电、自动化保护。在经过一个阶段的改造以后,初步实现了目标,不过在新的时代下,对供电网络又有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保证电力质量的前提下,将整个供电网络的供电能力加强,同时让日常管理自动化,提高供电效率,减少供电成本,为供电网络提供自动化的保护功能,增强供电网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自动化保护系统的构成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与过去的变电站相比,现代的变电站会使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对本地监控和调度进行自动控制,然后通过监测保护功能对设备进行监控,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以便日后进行质量查验。因此这个系统的使用解放了人力成本,而且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

2环网故障定位。这个系统是指当电网系统出现故障时,迅速对故障部位进行定位和监测,并且根据数据对故障进行判断,如果是程度较轻的事故会予以立即排除,如果故障较为严重,会将故障部位的供电系统切断,等待人力进行修复。

3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将电网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如配电、用电等信息进行集成,然后将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当中进行处理,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管理都是自动化处理,可以实时提供设备的管理情况,一旦发现问题时便会快速进行解决。

(三)配电自动化在供电企业中应用的意义

配电自动化对我国电力能源的优化使用,缓解供电压力,以及更好的提供电力服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供电质量,实施配电自动化,降低了能源损耗和供电风险,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有利于发送供电质量。(2)有利于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也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自动化的动作模式,通过对配电网的监控,能够有效地减轻倒闸操作的工作量,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安全性。(3)有利于不断提高供电能力,开拓电力市场实施配电自动化,能正确判断故障位置,自动隔离故障,自动恢复供电,将故障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大大提高了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也进行了不断的革新和改善,而电力调度系统的发展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电力调动系统将目前最新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远动技术进行了应用,让电力的调度更加的数字化、科学化,增加了电力设备的安全性。不过由于我国在电力系统的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而且由于实际操作经验还不够丰富,操作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水平都能满足系统的发展需要,因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电网系统中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我国需要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上发掘更大的潜力,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管理水平,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上的培训,同时加大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工作,让操作人员与电力设备的发展能够匹配起来,最终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模块化

分布式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实现模块化和分布式的双向设计。由于组件技术是一种标准实施的基础,它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体系结构。

2智能化

在电网发展过程中,智能化作为其必然趋势,必然在社会的需求下促使电网智能化的早日实现。电力调度系统智能化,就是通过先进的调度数据集成技术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其能够进一步的综合利用。

3可视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安全分析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将数字、图形、表格和文字通过图形技术和显示技术有效的转换为直观图形信息,这样可以使电力系统运行人员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功能,通过对电网故障准确、快速的判断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更利于电网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4无人化

在采用了先进的远程控制装置以后,对变电站的监控已经实现了无人化。无人化监控时设备可以对当前电力系统的数据状态进行监测,保证设备始终在正常的状态下运行。当电网系统出现故障时,监控系统会立即予以发现,然后发出警告信号,以便维修人员能尽快进入故障部位进行处理,增强了电网系统发现故障的迅速性与准确性,保障了电网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5综合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调度系统的全面、综合的管理能力,所以要想实现调度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现,从而构建全方位的调度数据库系统,有效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化的管理水平。

三、结语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对电力资源的使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目前电力系统总体状况还是比较落后,因此国家开始关注电力系统的改革与完善,尤其是对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保护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加大了投入力度。电力企业要在这个关键阶段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平,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建国,高宗和,杨志宏.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3).

[2]张云延,娄华薇.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站结构及主要功能的实现,2008,(10).

自动广播系统 篇4

国际焦化公司焦炉加热控制基本上以人工操作为主, 实施的“焦炉自动测温、自动火落判断与加热系统”技术改造, 有利于推进焦化技术的进步, 从而提高焦炭的质量, 稳定炉温, 实现能耗的降低, 最终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 焦炉煤气加热控制的弊端分析

采用焦炉煤气加热, 整个流程中, 操作人员需要每隔四个小时就用便携式红外测温仪表测量第7以及第21火道的鼻梁砖温度, 接着还要按照火炉的温度进行不断的调整煤气的流量以及分烟道的吸力, 这些操作大多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的。相关的优化焦炉系统一般没有使用或者属于半停用状态,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影响焦炉加热的因素有很多, 其受到工艺参数、操作程度和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有一些控制系统没有对焦炉的工艺参数进行合理设置, 致使操作过程中难以操作, 相关的测量参数也比较多, 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②存在着一些企业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和焦炉的生产特点来开发系统, 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系统, 又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旦存在着控制系统无法满足煤质、结焦时间等变化, 将会严重的影响炼焦的正常生产。③也存在着部分系统建立过多的数学模型, 不过其预测的结果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有很大的差别, 脱离了生产实际, 从而导致其产生的控制效果大大降低。④在仪器仪表检测特点和工艺等方面缺乏充分的考虑, 从而导致系统检测的偏差及不稳定性。

2 焦炉自动测温、火落判断以及加热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焦炉自动控制系统有利于提高焦炭的质量, 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可以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 并且在保护社会环境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 焦炉自动加热、自动测温和自动火落判断在推进焦化技术进步,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建设国内第一流的焦化企业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3 焦炉自动测温、自动火落判断、自动加热的方案

3.1 控制系统条件。

要实现焦炉优化加热控制, 大约需要增加120个热电偶信号和80个标准的4-20m ADC的信号, 2个交换机开关信号, 目前本厂使用的DCS控制柜内部没有多余的模块, 需要增加一个DCS控制柜, 这样就基本上满足了相关的硬件要求, 通过这种新的控制柜来和原有的DCS控制柜系统进行网络通讯。

3.1.1 粗煤气温度测量条件。

不同的国家在粗煤气温度测量上基本相同, 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是在桥管地方插入热电偶, 但安装在桥管位置环境条件比较好。第二种是在上升管的地方插入热电偶。但本厂的桥管位置没有相应的安装孔, 而且桥管为铸铁件, 在高温下开孔、巩丝都非常困难, 只能在上升管根部开安装孔。

3.1.2 自动化控制系统相对完善。

所在企业的焦炉煤气流量和分烟道吸力基本上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这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需要不断的加强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和完善, 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生产服务。

3.1.3 完整的工艺数据。

生产大账表对焦炉过程中的整个三班数据进行了完整的记录, 在建立统计数学模型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这些基本数据主要有火道温度、不同时间的煤气流量、废气含氧、分烟道吸力和废气温度等。

3.2 火道温度的全自动在线连续测量系统实施方案。全自动在线连续测量系统有光纤、光学镜头、光电转换 (仪表) 等三个部分。

3.3 粗煤气温度测量。

粗煤气为高温可燃气体, 通常温度在500℃-700℃左右, 不过在异常情况下, 也会超过1300℃, 可选择K型热电偶。

3.4 控制方案的实施。采用前-反馈相结合的方式。

按照火落时间、焦饼中心温度、煤质和配煤情况明确合适的火道温度;按照火道温度———对加热煤气流量进行自动调整;按照加热煤气流量———对分烟道吸力进行自动调整。

3.5 建立火道温度模型。

通过对三班测温数据和全自动测温做相应的对比、统计分析和检验, 排除人为的误差, 建立相应的测温代表火道温度和全炉平均温度的关系模型。

3.6 建立分烟道吸力模型。

对煤气流量、烟气残氧量、分烟道吸力、空气参数等数据进行一个月的采集, 做相关的对比分析和检验, 找出影响吸力的主要参数, 建立分烟道吸力模型。

3.7 火落时间 (炼焦指数) 指导修正 (或自动修正) 标准火道温度。

根据对焦炭质量的分析, 确定在一定配煤条件下最佳的火落时间, 并以此为控制标准。若实际的全炉平均火落时间高于最佳的火落时间, 则提高标准温度;若实际的全炉平均火落时间低于最佳的火落时间, 则降低标准温度。

3.8 高温/低温炭化室、问题炭化室和边炉的监控。

通过将粗煤气的温度变化情况录入到数据库中, 这样有利于相关的操作人员实时的查询历史数据, 从而分析异常炉号的时候就更为方便, 按照不同炭化室所对应的炼焦指数和工艺参数来建立炼焦指数和异常炉号, 从而实现异常炉号的自动预测。

4 实施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目标

4.1 实现焦炉立火道温度的直接测量。减少三班测温次数,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4.2 实现焦炉加热过程的全自动控制。

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 计算机控制系统可直接调整加热煤气流量和分烟道吸力, 温度的波动可大幅度减小。

4.3 自动生成火落时间 (炼焦指数) 模型。

通过安装在上升管根部的热电偶实时检测粗煤气温度的变化, 准确判断火落时间, 并自动生成炼焦指数, 并建立炼焦指数/火落时间与焦炭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4.4 建立标准火道温度模型、适度降低标准温度。

根据生产工艺状况的调整或变化, 指导或自动调整标准温度;根据配煤水分的变化及时调整标准温度;根据焦饼成熟度 (炼焦指数) 修正标准温度。

4.5 节约煤气2%-4%, 焦炉的吨焦能耗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4.6 实时监测全炉各炭化室的工作状态

在对炼焦指数检测的同时, 了解各个炭化室的加强情况, 对相关的温度进行判断并且声称操作指导界面, 从而有利于相关的工艺人员来调整炉号的供热量。

5 结束语

办公自动化系统 篇5

OA(办公自动化系统)

项目简介教育行政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系统是针对中小学校领导、教师利用网络办公的一套网络软件。OA是为具有城域网环境或具有内部局域网的教委量身定做的产品。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重点在于信息产生、传递、发布和流程控制。

在此,以下几个特性贯穿整个流程的始终: 机构/部门/人员:所有的系统操作流程控制,都是因具体的机构/部门/人员的不同而设置的,而系统中某一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发布和传递等等,都是针对特定的机构/部门/人员的。所以,主体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共同的问题。信息传递和发布:当一个特定的信息需要告知特定的人员或部门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将主题内容发消息,发邮件,发布公告等等。所以选择发布方式也是贯穿系统始终的。

信息检索和打印输出:系统所有用户均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对需要的内容进行检索,并可以将结果和具体内容进行打印输出。因此以上四个功能应该贯穿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中。

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于教委和学校内部、教委和学校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按照教育系统内部办公的流程通过信息化的方式,为教育行政管理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需求和计划

整个项目的功能规格说明书和开发计划说明书,描述了整个项目的人员,项目控制、风险、限制,开发计划和业务系统组成及系统模块介绍、各模块用例和事件流分析、系统安全、技术体系等方面内容。

OA功能规格说明书.pdf

OA开发计划.pdf

设计和实现

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包含了项目设计要点、架构和策略、主要类和接口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方面,代码部分是具体实现的案例。

OA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pdf

测试

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评估结果,针对项目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测试案例。

OA测试计划.pdf

OA测试用例.pdf

金融系统自动化办公管理系统探索 篇6

【 关 键 词 】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

TP311.52

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软件科学等先进技术及设备运用于企业各类办公人员的各种办公活动中,从而实现无纸办公和办公活动的科学化、自动化,最大限度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

随着银行体制改革方案的落实,金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由此产生的管理与运营上的变化,对金融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目标、思路、内容上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现代银行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开发技术和思路上必须适应新的需求。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现代银行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开发技术和思路上必须适应新的需求。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观念的问题,对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科学管理的关系认识不足。但是随着分布式组件技术、三层计算模式、工作流等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企业科学管理思想的日益完善,都为办公办公自动化系统迎来了新的挑战。由此产生的管理与运营上的变化,对金融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目标、思路、内容上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其应用背景由单纯地模拟手工办公环境的运用,向一个要求更高的电子化协同工作环境转化,这样就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打破部门界限的网络互动式办公作业环境;其次,办公自动化的理念有了新的定义,由原先作为行政办公信息化服务的概念,逐步扩大延伸到机关企业的各项业务管理环节,成为了银行运营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再次,其外延部分得到了迅速的扩展,其中知识管理理念的渗透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仅要求现有的软件功能和表现能符合传统的MIS系统的要求,还要求具有更多的表现内涵。银行对办公自动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迫切需要一个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并可以管理运作的软件平台,用该平台快速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和网络办公系统。

目前,基于.NET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办公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自2000年6月微软宣布自己的.NET战略以来,.NET已经从战略组建变成现实。.NET带来了全新的、快速而敏捷的企业计算能力,也给软件开发商和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了支持未来计算的高效Web Service开发工具。

作为银行,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说是一次办公方式的革命,是一种办公理念的更新,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建设一套实用的、先进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是银行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

1. 通过O A 系统建设与应用,提高办公效率,大大缩短公文流转及处理时间,实现公文、数据以及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2. 推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日常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和合理程序,为最终实现科学化管理、“无纸化”办公创造条件。

3. 促进领导、办公人员观念和工作习惯的转变、信息化知识与操作水平的提高,为今后建设与应用其他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4. 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公文处理的可追溯性,同事引入了远程异地办公技术,消除因出差等原因造成的对工作的影响。

5. 传统手工办公所有文件均采用纸、磁带、光盘等介质保存,而信息的流传往往以邮寄、 传真等方式,而采用O A 系统后采用了储存和工作流等技术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不必要的办公成本。

6. 有利于梳理和优化管理流程、摸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为未来的业务系统建设以及门户整合铺平道路。

我国的O A 软件经过从80年代中至今近20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提供面的辅助办公产品。在一些政府单位和企业O A 软件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在我國,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企业对于网络办公软件的需求逐年增加,出现了许多类型的自动化网络办公系统。基于WEB 的网络办公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办公室部分工作逐步物化于各种现代设备中,由办公室人员与设备共同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平台方面,国内的办公自动化市场,呈现初百花齐放的状态,基于Lotus Notes和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平台的各式各样的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占有大多数市场。但因为它们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而硬件支撑环境要求也较高,所以实际应用环境中,受到很多制约,于是很多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和实际办公环境,定制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开发技术分析方面,主要集中分为三大类:基于C/S结构的应用程序开发,结合C/S结构和Web技术复合应用程序,基于B/S结构的动态网页技术。上述开发技术都有各自优缺点。

短波广播质量自动监测分析系统 篇7

关键词:短波广播,停播,调幅度异态,漏警,虚警

1 概述

质量异态监测分析系统通过调用A/D采集卡数据, 处理得到监测频率的频率容限、电平值、调幅度等指标数据, 根据短波调幅广播指标要求的越限自动报警门限值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门限判断, 发现调幅度、频偏、停播等质量异态, 并将异态发生的时间、指标记录。

由于系统采用循环监测模式, 短波广播数量多, 造成扫描轮次的时间过长, 同时短波传输过程中衰落现象强, 接收地场强起伏现象明显, 存在不少异态漏警和虚警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分析, 我们掌握分析了当地广播接收的特性, 逐步改进广播质量监测分析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异态不漏警及虚警报警量的不断减少。

2 质量监测分析

在系统初运行期间采取频率容限、电平 (S表值) 、调幅度分开分别报警, 只要其中有一项符合报警门限, 就将该异态上报。由于短波传输过程中衰落现象强, 短波的指标波动较大, 几乎每个时刻短波广播的某一指标都在发生变化, 如果把各指标分开进行判断, 这样会产生大量的虚警, 同时由于个别时间段的广播频率比较多, 因此这样一轮扫描下来, 由于质量异态发生时间刚好落在这个时间差内, 因此有些时间段由于系统没有扫描该频率而没有发现, 有些时间段由于扫描到的时间已经迟了, 恢复的时间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由于扫描时间的延迟而造成质量异态的漏报现象。

每个频率的扫描把指标分开分别测量、分析, 结束后才对下一个频率进行扫描, 这种方法除了造成大量的虚警外, 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造成频率的漏报。因此我们应该对广播的几项指标进行联合测量, 互相兼顾, 综合分析短波广播的变化情况。

首先要解决的是频率扫描轮次时间过长的问题。如果一个频率存在异态, 那么进行较长时间的测量分析, 可以尽量减少误报, 而当在频率无异态时也进行这么长时间的收测就浪费了大量时间。当一个频率的电平 (S表值) 与上一时刻无较大差异, 调幅度动态范围很大, 高能超过90, 90%时间与10%时间内的调幅度可差到50%以上, 基本上可确定该频率无质量异态。因此只要当扫描该频率时指标能满足该要求, 就可跳过进行下一频率的扫描, 这样扫描一个频率只需1-2s, 大大缩短了扫描的时间, 避免了因为扫描时间过长而漏报质量异态的事故。

再次要解决的是大量的虚警问题。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综合分析, 总结出造成异态报警量过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早晚日出日落时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大, 造成接收地信号起伏衰落;

春冬季节, 日出较迟, 凌晨4:00-6:00时段较高频率 (9M以上) 传输受到影响, 在接收地信号变弱;

频率容限受到多方面影响, 如本身中心频率不稳、邻频强、背景场强高等;

调幅度测量时间短, 造成调幅度报警频繁。

2.1 日出日落时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大, 造成接收地信号起伏衰落, 电平变化明显

由于对短波电平设置的是一固定门限值, 因此在早晚日出日落时电平报警较多, 经过实际收测, 该频率信号应该无异态。说明对短波电平的报警不能采用固定门限值进行判断, 经过对几天数据的比对, 分析得到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连续几天的电平趋于一稳定值, 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因此决定把前一天的数据保存住, 后一天该时段第一次收测的电平与前一天做比较, 并把该数据作为下一次比较的模本, 再收测到该频率时, 与该数据作比较, 如差值较大, 可考虑该频率可能是存大电平异态, 此时再将此异态上报。这样再经过连续几天的观测, 数据分析, 发现电平报警量明显减少,

在早晚电离层变化大时, 也不再频繁报警。而当电平异态发生时, 由于电平发生比较大的突变, 可以正常判断出该异态。

2.2 春冬季节, 日出较迟, 凌晨传输受到影响, 在接收地信号变弱

春冬季节的凌晨4:00-6:00, 此时由于电离层浓度较为稀薄, 9M以上频率的传输受到影响, 在接收地收测效果较差, 收测多为3分以下, 而短波调幅广播质量监测系统收测时, 就会由于电平的起伏变化, 而造成频繁、间隔短的重复报警, 而由于这是电离层的影响, 不记入质量异态, 考虑到电平测量方法中要求信号是比较强且稳定接收的, 因此当发生电平异态时先与收测情况比较, 如收测为3分以下就不再报警, 通过该方法过滤后, 信号由于电离层的影响而造成的异态就不再作为异态上报, 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报警的合理性。

2.3 频率容限受到多方面影响

对于通过频率容限来判断一个电台是否正常运行, 开始考虑的比较简单, 认为只要电台信号比较强且稳定接收的, 频率偏差应该只在10Hz这样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而反过来当频率偏差超过这个值是, 可认为这个电台存在频率容限异态。经过几天的初运行, 却发现因此产生的报警太大, 一天几乎有上百条, 而实际上一天可能一条质量异态都没有, 这样造成的误报率太大。从每天的报警数据中可以看出报频率容限异态的频率比较集中, 在播音时间段内一直都在重复报频率偏差过大的频率容限异态。通过频谱仪收测, 得到在这几个频率与频率偏差值之差的那个频率位置上确实存在一个比该频率还强的信号, 这样在用FFT记算频率容限时实际取到的是位于该频率与频率偏差值之差的那个频率, 因此在收测时该频率的频率容限就超过了门限值。

因此当频率容限超门限时, 即可判断该频率发生频率容限异态的想法就不适合短波调幅广播质量监测系统进行频率容限的判断, 又考虑是否可以把频率容限与电平或调幅度几个指标合在一起判断。这时将历史数据查询出来, 进行分析、比对后, 发现频率容限指标与质量异态存在必然关系, 虽然当质量异态发生时, 频率容限一般会超出门限, 不过个别质量异态的频率容限也正常, 而此时通过电平或调幅度这两个指标可判断出质量异态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部分频率属于正常播出时, 频率容限由于上述原因很容易超出门限值。这样当发生质量异态时, 不一定要频率容限这个指标进行判断, 有时还会漏报, 而广播信号无质量异态时, 频率容限却频繁超出门限, 造成大量的误报警, 因此短波调幅广播质量监测系统中就将频率容限这项指标的测量, 分析的功能去除, 只把它作为一项参数记录下来。

2.4 调幅度测量时间短, 造成调幅度报警频繁

一个无质量异态频率的调幅度的动态范围满足上述要求时, 调幅度可短时间测量, 而当调幅度动态范围较小时, 例如广播为音乐节目时, 甚至是发生质量异态时, 调幅度只收测10s就显得较为短暂了。短波调幅广播质量监测系统初始设计时设置为只要10s没达到标准就报调幅度异态, 实际收测却发现该频率不存在任何异态, 因此考虑延长调幅度动态范围较小时的收测时间, 又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影响其它频率的扫描, 在数据库设计时建立一个调幅度动态范围较小时的发生时间的字段, 把时间记录下来后, 对下一个频率进行扫描, 直到扫描一轮又回到该频率时, 如调幅度的动态范围满足上述要求就清空该时间, 而调幅度动态范围仍然较小时,

就将时间相减, 如果大于1分钟刚上报, 小于1分钟就不做任何操作, 跳到下一个频率扫描。通过该方法把调幅度的门限判断时间延长, 使调幅度异态的判断更接近实际。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电平异态和调幅度异态不结合在一起判断得出结果再上报, 不考虑使用该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当电平异态时, 由于短波频道的不清静, 调幅度仍然可以符合标准, 而当广播节目空播时, 信号电平很强, 电平不存在异态, 这时只有通过调幅度来判断。

3 结束语

短波调幅广播质量监测系统经过几次数据分析、比对, 结合实际, 虽然存在频率容限总是超限、国际台提早结束播音等现象, 但经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比对, 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国内短波调幅广播质量监测的模式方法, 通过不断改过服务器端软件的算法, 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质量异态报警的准确性, 将多报、漏报都减少到了一定限度, 对短波调幅广播质量异态的发现、时间的确定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协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监管中心.监测仪器设备技术维护手册.2010.

[2]广播电视监管中心.广播电视监测技术.2008.

试论民用机场自动语音广播系统 篇8

具体广播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自动广播系统具体包括服务器、自动播音控制软件、语音库及自动语音合成装置以及工作站等, 全部装置均是利用广播系统网络进行连接, 利用TCP/IP协议实现通讯功能。自动广播系统有关数据输入与输出, 前者包括信息系统集成、航显系统航班数据以及由半自动广播工作站完成编辑得到的半自动广播信息等;输出包括自动语音合成装置生成的Cobra Net音频等。

系统流程如下:首先, 自动广播服务器接收信息, 具体包括从信息集成或航显系统输出而来的航班信息, 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关广播指令, 并且将其传递到自动语音合成装置, 由自动语音合成装置安装广播内容播放要求, 完成自动语音的合成。如果广播内容在片段语音数据中所有均可以匹配到相应的片段, 那么由自动语音合成装置负责对广播内容WAV文件进行编辑和生成, 并且将其传输至Cobra Net信息处理卡。在此过程中, 必须要向NPMS传递广播申请, 具体内容由广播区域、优先级等信息组成。COBRANET信息卡安装传输来的WAV文件生成对应的Cobra Net音频流, 把Cobra Net音频流传输至NION-N3, NPMS向NION发出相关控制指令, 具体是控制NION能够开启对应音频通道。实际上, NION进行数字音频处理之后, 把Cobra Net音频分别播向对应的广播分区。如果广播内容在片段库中无法做到完全匹配, 那么由自动语音合成装置对未匹配部分广播内容TEXT文件进行编辑和生成, 利用TTS引擎完成TTS合成, 把合成结果生成的WAV文件传输到自动语音合成装置进行编辑与合成, 最后得到和广播内容相一致以及信息完整的播音WAV文件, 将其传输到NION播出即可。

2系统的功能

2.1数字音频矩阵的热备份功能

数字音频矩阵系统具有热备份功能, 其中涉及到相关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比如, NPMS侦测到相关NION处于宕机状态, 控制NION的备机则立刻启动, 以初始化文件对宕机设备初始化文件进行更换, 如此以来备机功能则和宕机装置功能保持一致, 完成NION的热备份功能。

2.2功放自动倒备功能

实际上, 功放自动倒备功能是通过功放倒备器BS-901来完成。功放倒备器对功放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检测, 如果获取某回路的功放无法正常工作, 那么功放倒备器会自动把输出切换至备份通道, 从而实现功放自动倒备的功能。

2.3故障自动检测功能

广播系统可以完成一些故障检测功能, 比如设备检测, 数字音频矩阵系统、人工呼叫站等, 以及线路检测, 包括扬声器线路、人工呼叫站线路检测等功能。

2.4设备的自动检测功能

数字音频矩阵系统具体指的是媒体矩阵数字音频矩阵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与硬件, 相关硬件比如媒体矩阵主机NION、网络型数字接口设备等, 以上所有设备均是利用网络进行连接, 通过安装于媒体矩阵主机内的专用软件能够实现对以上设备在网络内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 检测内容既有音频数据包的流向及具体设置情况, 还包括全部音频接口机的工作状态、控制信号在网络内的传输通道、全部音频输入/输出的电平情况、网络连接状况进行检测及报警、数字音频矩阵工作状态等。

2.5线路检测功能

扬声器回路检测功能是利用智能功放倒备器来完成, 其中功放倒备器能够对输出到每一个回路扬声器的数据信号进行监测, 如果得知某个回路的输出信号产生异常情况, 功放倒备器会利用网络向系统管理服务器传输报警信息, 并且指明产生异常的回路位置。

2.6功能电源远程控制功能

因为航站楼具有非常大的整体规模, 而且广播机房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 之间的距离非常远, 往往要利用远程遥控的方式完成功放顺序的调整, 从而对起动进行控制, 此外还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功放电源远程控制功能是通过功放机房中的Cobarnet接口卡来完成, 具体工作流程是在系统管理服务器中对功放发送开关控制信号, 信号利用网络传输至对应区机房的Cobarnet, 使得Cobarnet的RELAY接口始终工作于常开状态或者是常闭状态, 以此完成对多台功放电源时序控制的功能。

3自动广播系统接口软件

自动广播系统的接口软件能够实现航班信息源系统和广播系统之间信息交换, 实现航班信息源的航班动态信息等进行实时传递。自动广播接口软件利用IMF平台或者是航显系统能够准确获取航班消息, 并且对本地航班信息进行更新。广播接口软件能够对各种各样的航班消息进行处理, 具体而言包括航班动态整表信息、资源动态整表信息等。软件上还能够实现详细的消息日志及操作日志记录, 此外还具备一定的容错功能。

4总结

总而言之, 要确定的一点是, 民航机场公共广播系统是针对广大旅客而开发的服务系统, 一方面要求各分区的广播音质保持清晰, 声压符合相关指标, 另一方面就是广播要准确及时地进行发布, 严禁产生各种漏播错播情况, 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及完善功能。

参考文献

[1]龙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广播系统自动广播的技术实现[J].江苏航空, 2005 (02) .

[2]李庆瑞.机内广播系统的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24) .

自动广播系统 篇9

1指针压力表自动检定系统概述

该系统的基本结构为:图像采集传感器、通信系统、 自动识别算法与检定软件等;而这一系统的基本运作原理为:相应摄像机能够实现对表盘图像的拍摄,然后将所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转化成为数字信号模式, 进而将其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在处理后进行自动分析,最后,在分析指针示值的基础上, 明确仪表示值的精度,通过误差分析后来实现对仪表的自检定,以确保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对准控制。此种情况下,能够为解决传统人工校准检定精度所存在的不足, 以在提升生产质量与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资源投入, 进而为提升生产的综合效益提供了技术保障。

而基于该系统下,相应可调节支撑架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为图像采集传感器等功能的实现提供基本的支撑作用;二是对传感器等所处的空间位置进行优化调解,进而才能够确保实现对目标表盘图像的清晰拍摄。 与此同时,相应被检表与该装置间位于一个平面之上, 这与传统采用固定安装的模式相比较而言,则能够实现拍摄维度的自动调节,进而为优化图像采集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2自动对准控制系统

2.1在表盘轮廓的提取上

基于CCD摄像机下,在进行仪表图像采集的过程中, 能够生成彩色图像,而针对这一计算内容的实现,需要基于减少计算量的基础上,以二值化进行处理,而在此过程中,则需要避免对中心点的提取产生影响,进而能够基于多值数字图像下,实现对表盘轮廓的提取。此种情况下,所提取出的表盘轮廓极为清晰。

2.2在表盘中心点的提取方面

在进行这一中心点提取的过程中,则需要基于圆上点的横纵坐标下,以相应系数来建立三元线性方程,进而求出圆心坐标以及圆的半径。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 以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一行后,以从左到右的顺序, 依次进行扫描,当出现值为1的点,则就意味着该点处有表盘轮廓,需要实现对这一点坐标记录,然后再从右到左,进行依次扫描,进而能够获得与该店坐标相对称的横纵坐标系数。而如果没有扫描到值为1的点,就需要重新随机选取另一行,然后按照这一顺序进行扫描, 直至找出值为1的点,在此基础上,以向下的顺序来进行扫描,然后在获取共20组对称横纵坐标轮廓之后即可暂停。在完成这一扫描后,则以x/y为横纵坐标记, 以总体最小二乘法来进行计算,在求出相应方程解之后, 便能够获取表盘中心点的坐标。在得出这一坐标之后, 则基于中心点下,能够实现可调节支撑架的自动控制, 进而实现对摄像机光线轴的调解,促使其与表盘中心能够位于相同的高度水平面上,此时的摄像机则就能够自动校准来对准表盘中心,实现对相应图像的精准采集。

2.3对准控制原理分析

基于该系统下,所采用的是CCD图形采集系统,其在进行图像采集的过程中,相应图像视场范围则相对较大,远远高度政府仪表凸显,而要想确保能够实现自动读数的精准度,则就需要保证整个仪表盘能够被图像覆盖满,所以这就意味着相应摄像头要有着良好的对焦功能,能够自动对准最佳的图像摄取位置。因而,为了实现这一功能作用,在实际搭建这一系统的过程中,则将2个步进电机进行融入,以此来确保相应的摄像机摄像头能够实现自动调节,调节的方向为上下与前后。而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则以CCD摄像机来进行了图像的采集试验,相应图像的像素为1280×1024,在进行校验的过程中,则需要首先需要对仪表表盘进行移动处理, 确保其位于中心与图像视场中心,然后,需要定位表盘的中心坐标,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坐标与视场中心点间所存在的距离,以此来确保相应表盘中心在视场中心之上。而基于支撑架的设计参数下,相应摄像机摄像头能够移动的范围在140×200范围内(单位毫米);而在进行实验之后则得出:基于CCD视场下,在进行像素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两个间距离的计算,以获得控制方向的位置,进而才能够明确电机转动的步数,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确保相应摄像机的摄像头能够位于仪表盘中心点的正上方位置。与此同时,基于这一实验的基础上, 还能够得出:当表盘轮廓在变化的过程中,相应像素每扩大或是缩小一圈,通过对电机移动以电机转动步数的计算,促使整个表盘沾满图像。在完成前后调节的基础上,此时摄像机的摄像头与仪表盘中心处于对准情况下, 此时只需要在表盘上下轮廓相对称的情况下,对轮廓的最高点进行判断,看其和CCD视场上边缘是否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支撑架调解系统

对于支撑架调解系统而言,其使用的是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而借助这一系统的运用,则能够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与成本投入。与此同时,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下, 融入了图像反馈形成闭环控制,进而在对图像误差信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控制量的计算,以此来促使步进电机实现运转,进而完成既定任务。而从实际运行状态看,一旦存在启停不当的问题时,就会致使步进电机在启动的过程中产生抖动的现象,而在停止时又会存在过冲的问题,此种情况下就会对控制的精准度产生一定得干扰。而针对这一问题,则将单片机融入到步进电机中,以通过加减速离散控制的实现来确保步进电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在此过程中,借助离散方法的运用在, 则能够促使加减速曲线呈现出离散化,而需要确保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应运行速度达到预设值后,实现急速加速,在此过程中,就实现了对局部速度的自动纠正。

4结论

综上所述,给予仪表自动检定系统下,为了进一步优化仪表检定的自动化水准,以强化其自动对准控制性能,以此来取代传统人工操作控制,并提升控制的精准度,本文则在系统性研究指针式仪表校验系统、自动对准控制系统以及支撑架调解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并以实验的方式来证明这一全自动指针式检定系统,能够在实现自动瞄准的同时,提高精准度并提升表盘校准效率,以此来充分发挥出全自动检定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川,高坚,陈乐,孙坚.数字温度指示仪表远程自动检定系统设计[J].测控技术,2013(1):7-10.

[2]贺瑶,方彦军.基于仪表自动检定系统的自动对准控制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2013(8):10-13.

[3]孙国平.基于图像处理的指针式仪表自动检定系统[J].电子科技,2010(S1):39-41.

[4]宋丽涵,张琴.基于总线技术的仪器仪表自动检定系统设计[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2-56.

3D自动成像系统 篇10

1 系统总体设计

3D自动成像系统的系统结构总框架图如图1所示。由系统结构总框架图可知, 以3D自动成像软件为控制中心, 电脑安装运行3D自动成像软件后, 只需用USB数据线将智能旋转平台和单反相机与电脑连接, 接上设备电源, 调整好单反相机和无影灯箱拍摄环境后, 打开电源开关, 设置好拍摄参数, 然后点击开始拍摄即可由3D自动成像软件对单反相机和微控制器发出控制命令对智能旋转平台上的物品进行多角度拍摄, 拍摄后的照片会自动传到电脑本地, 拍摄完成后可以点击制作360°全景展示动画。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供电电源电路设计

对于电源部分, 使用12 V的DC适配器, 通过火车头插头将电源输入, 经过78M05-5.0稳压IC将12 V稳压到5 V以供单片机和外设电路使用。由于原理图中既有数字电路又包含模拟电路, 这里通过π型滤波将数字电源5 V进行滤波, 作为模拟电路的电源 (5 V) , 数字地和模拟地通过0欧电阻隔开, 用发光二极管显示电源的工作状态, 亮时表示电源工作, 如图2所示。

2.2 USB转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USB转串口即实现计算机USB接口到通用串口之间的转换。为没有串口的计算机提供快速的通道, 而且, 使用USB转串口设备等于将传统的串口设备变成了即插即用的USB设备。作为应用最广泛的USB接口, 每台电脑必不可少的通讯接口之一, 它的最大特点是支持热插拨, 即插即用。众所周知现在笔记本上很少带有串口了, 而串口又是做电子设计必备的通讯接口之一, 好在USB转串口比较方便, 为了使通信更加稳定, 如图3所示我们采用通过有线USB转串口FT232RL的形式进行数据通信, FT232RL为接口转换芯片, 可以实现USB到串行UART接口的转换, 也可转换到同步、异步Bit-Bang接口模式。FT232RL工作电压为5 V, 单片机工作在5 V, 一旦FT232RL的电压串到单片机中, 就会损坏单片机, 同时FT232RL的信号会干扰单片机, 也可能导致系统工作失误, 因此接口器件必须经过光耦的隔离接到单片机。

2.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为了让智能旋转平台转起来必须要有电机的带动, 我们这里采用二相混合式42步进电机来带动智能旋转平台, 步进电机可以实现精准定位控制, 其步距角为1.8°, 工作电流1.5 A。步进电机是将电K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 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 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 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 称为“步距角”, 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 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为了驱动步进电机需要驱动电路, 如图4所示是42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经过查找资料和综合考虑之后我们决定采用带转换器和过流保护的DMOS微步驱动器A4982。A4982是一款完全的微步电动机驱动器, 带有内置转换器, 易于操作。该产品可在完整、1/2、1/4及1/16步进模式时操作双极步进电动机, 输出驱动性能为35 V及 ±2 A。A4982包括一个固定停机时间电流稳压器, 该稳压器可在慢或混合衰减模式下操作。因此, 即使管脚与邻近管脚间发生短路, 该器件也不会冒烟或着火。此外, 即使任何管脚与接地短路或开路, 该器件也不会冒烟或着火。转换器是A4982易于实施的关键。只要在“步进”输入中输入一个脉冲, 即可驱动电动机产生微步。无须进行相位顺序表、高频率控制行或复杂的界面编程。

3 系统软件设计

3D自动成像系统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了微控制器与3D自动成像软件间通信协议设计实现、智能旋转平台控制器软件设计和3D自动成像软件的软件设计。

3.1 系统通信协议设计实现

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协议定义了数据单元使用的格式, 信息单元应该包含的信息与含义, 连接方式, 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时序, 从而确保网络中数据顺利地传送到确定的地方。

本设计的通信协议设计参考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模块自定义了通信数据包格式, 如图5所示是一帧数据包的配置协议格式图, 配置协议指的是3D自动成像软件根据协议格式通过数据处理转发发送给智能旋转平台控制器的配置信息。其主要由数据包头和包尾的标志、包长、数据以及校验和等几部分组成。

3.2 智能旋转平台控制器软件设计

在智能旋转平台控制器软件设计当中主要是根据定义的通信协议进行软件编码, 其程序流程框图如6所示。

3.3 3D自动成像软件的软件设计

将单反相机与电脑通过USB数据线连接, 打开并运行3D自动成像软件, 注意此时3D自动成像软件选择相机框中一定要出现可以选择相机的选项, 并且能够点击“打开相机”按钮将相机打开, 才能将两者相连起来。然后再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相机对应的参数, 设置好相机参数后可查看实时模式, 可以在实时模式下进行跟踪拍照。拍好的照片直接传送到电脑的指定路径上, 免去了要拆下相机内存卡读照片的过程, 拍摄完成后无需做任何图片处理, 一键点击轻松制作3D动画。3D自动成像软件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7所示。

4 结语

近几年来产品360°全景展示在网络上逐渐受到关注, 相比传统的产品展示方式360°产品展示给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展示方式, 产品可以360°自动旋转, 用鼠标还能左右拖动, 放大高清观看都没问题。毫无疑问,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 电子商务有着重要一席, 那么在这浪潮中, 怎么抓住先机, 赢得主动, 360°产品全景展示值得首选, 在传统的产品展示中, 很多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迁, 360°产品展示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 赶快让你的产品动起来, 生意“转”起来吧。3D自动成像技术是全新的智能摄影技术, 开启互动体验新时代, 使现代生活更进一步, 在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作用越来越明显, 对人们生活的进一步优化、对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不可质疑的作用。技术的不断优化发展, 对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项技术会有更宽广的前景。

摘要:针对传统摄影成本高、效率低下、拍摄质量不高、局限于平面化等问题, 给出了3D自动成像系统的实现方案。以串口通信技术和图像合成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 突破传统摄影弊端, 从此让产品摄影简单化、全景化。他们只需配备一台电脑和单反相机, 系统通过3D自动成像软件控制单反相机及智能旋转平台对产品进行多角度拍摄, 便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可合成出html5格式的产品360°展示动画, 而做出来的360°展示动画可以上传到他们的网站、网店、还可以给客户发送产品样板的360°全景展示效果, 只要客户点开该360°全景展示动画, 就能如实地观看到产品的不同角度跟细节, 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从而增加产品销量。

关键词:智能,串口通信,图像合成,360°全景展示

参考文献

[1]王文泉.基于Serial Port的串口通信系统实现[J].科技广场, 2011, 30 (5) :21-23.

[2]马潮.AVR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践[M].第二版.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011.

[3]周润景, 江思敏.PADS logic/layout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4]罗福强, 杨剑, 张敏辉.C#程序设计经典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5]龙马工作室.精通Java Script+j Query:100%动态网页设计密码[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6]冯庆东, 杨丽.C#项目开发全程实录 (第3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7]谭浩强.C程序设计[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解决内存泄漏自动重启系统 篇11

A:你所说的这个问题通常被称为“内存泄漏”,也就是说Android应用关闭后系统依然不释放相应的内存。这样剩余的内存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导致后台进程频频重新启动。既然已经知道重新启动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那么就可以安装一个名为Phoenix的应用,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系统自动重启的条件,当条件符合以后就会自动重启。

◆ 重新找回支付宝的手势密码

Q:我最近将支付宝应用升级到最新版本,结果发现常用的手势密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系统的Touch ID功能。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重新使用手势密码呢?

A:支付宝并没有完全取消手势密码,所以要想使用的话,首先打开支付宝,通过“服务窗”找到“支付宝客户中心”,接着点击左下角“遇到问题”中的“服务大厅”这项。然后在输入框里面输入“如何开启手势密码”,找到答案以后根据提示点击“设置手势密码”,最后即可设置对应的手势密码了。

◆ 利用空格键快速选择词组

Q:我最近买了一个iPhone 6的手机,用着感觉还不错,就是屏幕大了单手操作不方便,尤其是在文字输入的时候,选词非常麻烦。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A: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很简单的,通过键盘中的空格键就可以完成操作。比如要选择第一个词组就按一下空格键,这时光标就会自动移动到这个词组上,再点击“确认”按钮进行提交即可。如果要选择第二个词组,连续按两下空格键即可选择,其他的操作以此类推(前提是不能开启“句号快捷键”功能)。

◆ 通过手机扫描图片中的文本

Q:走到街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推广资料,有的内容可能觉得以后会有些用,所以就会通过手机将其拍摄下来。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图片中的文字转换出来?

A:其实利用拥有OCR技术的软件,就可以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微软最新发布的“Office Lens”应用,通过它就可以轻松地识别出图片中的中文以及其他文字信息。识别完成以后会将其转换为Word文件,这样通过编辑器就可以进行编辑操作了。

◆ 微信朋友圈缓存图片的存放位置

Q:以前我曾经浏览过一个朋友圈好友的图片,但是今天发现好友把朋友圈那张图片删了。请问一下我手机里还缓存有这张图片吗?这张图片应该放在Android系统的哪个文件夹中?

自动广播系统 篇12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 产品标准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早的火灾报警系统产品标准GB 4717-84《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首次规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产品技术要求。考虑当时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以火灾报警为主,标准只在控制器辅助功能中对联动功能提出要求,即“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备有用作控制自动消防设备或作其他用途的输出接点,其数量及容量应在有关技术文件中标明。”20世纪90年代修改的GB 4717-93《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只是细化了火灾报警功能,未改变GB 4717-84有关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功能的相关规定。直至2005年,GB 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替代GB 4717-93,才全面规定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联动功能与作用,并将消防联动功能提升到与火灾报警功能相同的地位,火灾报警功能与消防联动功能成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两大主要功能。

1.2 联动控制

早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出接点”的作用,就是由专用的火警或故障继电器发出火警或故障的开关信号。这个时期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仅用于探测和报警,只要系统中任一报警触发装置动作,火灾报警控制器收到火警信号后都会让火警继电器动作,系统无法通过甄别来自不同触发装置的火警信号联动不同的火警继电器动作,因此系统没有也不会设置手动或自动控制功能。消防控制室内的系统控制盘与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没有信号通信。当时的消防联动设备产品标准都是企业标准,没有国家产品标准。“联动”其实就是消防设备的远程控制,如联动喷淋、防排烟等系统就是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控制盘上设置启停按钮,通过线路与水泵风机现场控制柜上的启停按钮相连接,实现远程手动控制。控制盘上通常设有“手动/停止”转换开关,其目的是检修时防止设备被错误启动而伤害检修人员。1997年,我国首部消防联动设备的产品标准GB 16806-1997《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4.2.6条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能以手动或自动两种方式……”,即当消防联动控制器收到来自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信号后,既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启动相关联动设备。2006年,GB 16806-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替代GB 16806-1997,其第4.2.2.6条规定:“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以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完成控制功能……控制状态应不受复位操作的影响。”该标准第4.2.2.9条进一步规定:“消防联动控制器在自动方式下……应在3s内发出预先设定的启动信号。”自1997年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立消防联动的理念,系统控制盘成为具有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通信、联动编程和选择工作状态等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1.3 控制功能

现行的消防产品标准中对火灾报警控制器没有手动功能要求,对消防联动控制器只要求应同时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功能,GB 16806-2006未规定自动功能有禁止和允许两种状态,手动功能亦如此。为防止非授权人员操作,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生产者通常将手动功能设置成允许和禁止两种状态,并通过解锁方式实现转换。而自动允许和自动禁止是指正常工作状态下和故障检修状态下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功能和自动功能是为不同目的而设,没有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无论自动功能处于什么状态,手动功能解锁后均可启动相应的消防设备。其目的是,当自动功能出现故障时,手动功能也可发出动作指令,强化系统的可靠性。但目前实际应用中普遍认为:有人值守时,可将系统设为自动禁止状态;无人值守或火灾时,可将系统设为自动允许状态。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应有功能和可靠性。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禁止工作状态的危害

(1)自动联动功能失效。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只有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除外)可以采用硬线直连方式而不通过消防联动控制器方式启动,其他联动系统的启动均需经消防联动控制器,其联动触发信号应由两个独立的报警信号“与”后形成。如果火灾时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禁止状态,则大部分消防联动系统无法自动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丧失绝大部分自动联动功能。

(2)联动系统过载失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编制联动逻辑关系和时序时,通常限于发生火灾的防烟或防火分区,火灾报警信号一般联动其触发器所在分区内的消防设施。以排烟为例,火灾时报警的探测器联动其所在防烟分区的排烟设施,若未实施联动,报警的探测器数量将持续增多,此时联动,排烟范围可扩大到多个防烟分区,排烟系统可能超出设计能力,有的合用系统甚至会关闭所有排烟口,导致排烟失效。喷淋系统亦可能出现类似情况。2013年北京喜隆多商场火灾、2015年广东惠东火灾就是禁止系统自动功能,造成系统联动失效的案例。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现实工作状态

电气控制装置通常设有自动和手动状态转换装置,目的是在检修时设置在手动(自动禁止)状态防止系统误动作,工作时设置在自动状态保证系统功能。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也为此设置了自动允许/自动禁止和手动允许/手动禁止状态。无论系统工作状态如何设置,手动功能均有效并优先。

(1)系统工作状态应用现状。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在自动允许的工作状态,是系统及时快速启动的关键,也是实现其他消防系统(设施)联动的前提条件。调研表明,某省只有12%的在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自动允许状态下工作,如果剔除进口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无法设定自动禁止功能的情况,这一比例将低至4%。

(2)人工操作转换系统工作状态存在的问题。人工操作转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状态,即将系统从自动禁止状态转换至自动允许状态,涉及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火灾时心理状态等因素。一方面如果系统长期处在自动禁止状态,授权人员极少实践转换操作,加上火灾时的心慌紧张,极易导致操作时间超长甚至失败。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产品在转换系统工作状态时都采用屏显菜单的操作方式,但火灾时报警信号不断反馈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屏,且优先于转换操作,转换操作屏将不断被火警信号刷屏,转换操作难以完成甚至失败。这些情况都将造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功能被禁止,以及联动灭火系统不能发挥作用的严重后果。调研情况显示,17%的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不会转换操作,83%的转换操作大于1min,最长达16min。

4 选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禁止工作状态的原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常工作状态应无火灾报警、故障报警、屏蔽反馈、监管报警等警示。当系统处于自动允许工作状态的时,无论是否真正发生火灾,系统接收到触发器报警信号后,只要符合预设的逻辑判定条件,都将联动相应系统。调研情况表明,触发器误报来自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二类设备。

4.1 探测器误报原因

(1)环境污染。探测器占比最大的误报原因是环境污染。按GB 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2.5条规定,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投入运行2a后,每隔3a应至少清洗一遍。但绝大多数用户没有落实此要求,环境灰尘等对系统探测器的污染逐渐叠加恶化,探测器报警阈值不断降低,导致误报频次增加。

(2)选型不当。在备餐工作期间因室内温度上升较快,导致厨房内近用火部位的差温式感温探测器频繁误报。改善通风增加换气降温,或改用定温式感温探测器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3)安装或施工不当。若探测器距空调送风口小于1.5m,不符合GB 50166-2007的最近距离要求,空调送风时因风管灰尘污染导致探测器误报。这类误报初始阶段具有时间性,长期逐渐叠加后影响探测器灵敏度,最终即使空调送风系统不运行,探测器也会误报。红外线型感烟探测器因日照光污染产生具有时间性的误报,对射的红外线型感烟探测器也会因震动或意外碰撞造成的光轴位移产生持续性误报。

(4)电磁干扰。当空调等大型设备启动时,设备间内的探测器偶然误报,此类误报具有时间性,但占比最低。

4.2 手动报警按钮误报原因

公众因好奇或无聊等原因,非火灾时随意按下手动报警按钮导致误报。此类情况多发生在医院、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调研中,某医院80%的手动报警按钮、4所被调研医院和大学的手动报警按钮都发生过此类误报。

4.3 输入模块监控的消防联动设施未复位

调研发现,88%的建筑存在此类现象,且大都集中在空调送风系统和防排烟系统中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以及常闭排烟口,其中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占比超过90%。只要防排烟阀(口)内部的限位开关未复位或内部触点粘连,即使机械部分复位,监控输入模块依然处于被激活状态,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防排烟阀(口)的动作反馈信号并显示。当该反馈信号作为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时,风机将始终运行。实际工程中,由于部分防排烟阀(口)设在吊顶内部,甚至未留检修口,现场复位检修困难。有些地下人防工程的新风和排烟合用系统,平时送新风时打开送风阀即激活相应的输入模块,此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收到反馈信号并显示火灾警报。上述原因使防排烟系统的虚假火警普遍且长期存在而无法解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能被设置在自动禁止状态。

4.4 单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监控范围过大

GB 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未对系统容量加以限制,GB 4717-2005和GB 16806-2006等产品标准也未对单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和回路容量加以限制。调研发现,工程实际使用的单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容量最高达到10 000点,单回路达到500点。如果单主机同时监控商场和住宅等多部分,当住宅部分因人员杂、管理差等原因而频繁误报时,监控操作人员因不堪其扰常常选择系统自动禁止工作状态,从而造成商场、地下车库等重要部位的系统自动功能也被同时禁止。

4.5 选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禁止工作状态的原因

(1)由于消除误报涉及系统的技术分析、行政管理等多重因素,系统的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无力或不愿整改此类问题,采取了禁止自动功能的简单做法。

(2)系统误报联动后扰乱正常秩序,甚至造成慌乱和伤害。声光报警器误报动作可能造成秩序混乱或导致就医患者被严重惊吓;误报可能自动切断非消防电源,商场银行等场所内易发生偷窃和抢夺事件;误报可能造成高层建筑电梯被强制迫降首层,乘客惊吓或旧病复发等。

(3)控制室值班人员不堪系统的长期频繁误报,关闭系统自动功能。

(4)系统的制造厂商或安装调试单位为避免火灾时自身的责任,不顾用户的实际情况,多以单点报警即联动相关消防设施的简单办法,提高了不必要联动动作的频次。用户改变局部业态功能,使系统的预设逻辑判定与实际情况不符,也增加了不必要联动动作的次数。

5 建议

5.1 修订法规健全管理要求

(1)法规和标准最大的漏洞是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状态无明确的管理要求。如公安部消防局推行的《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应急须知》规定:“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火灾确认后,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GB 25201-2010《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第5.2条规定:“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其他消防设施及其相关设备如设置在手动状态时,应有在火灾情况下迅速将手动控制转换为自动控制的可靠措施”。第5.3条规定:“火灾确认后,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GB 25506-2010《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第4.2.1条规定:“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其他联动控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得将应处于自动状态的设在手动状态”。上述规定不仅未明确何谓正常工作状态,且使得消防自动控制系统工作状态平时置于手动状态有了依据。

(2)法规和标准对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维护保养管理规定不明。GA 587-2005《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第4.4条首次规定:“…维修保养…可以委托具备消防检测中介服务资格的单位或具备相应消防设施安装资质的单位…实施”。此标准修订为国家标准GB25201-2010后第4.4条规定:“…应与消防设备生产厂家、消防设施施工安装企业等有维修、保养能力的单位签订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合同。…自身有维修、保养能力的,应明确维修、保养职能部门和人员”。直到2014年5月,《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公安部令129号)才明确消防设施维保企业的资质要求、责任义务等。由于上述要求的可选择性和非强制性,又无许可前置或评估评价等配套法规程序的管理性制约,加之单位自身少有专门维保人员,效益最大化的商业趋利效应使得现实中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维保工作形同虚设。

5.2 完善规范强化技术保障

(1)不同使用性质的部位宜采用不同火灾报警控制器保护。GB 50116-98未限制单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监控范围,造成误报影响范围比较大。GB 50116-2013限制了主机容量、回路容量,并采用“与”逻辑组合联动触发信号,有效降低了误报对系统误动作的影响。因此,对于人员素质差、监控管理难、火灾控制易、蔓延影响小的住宅类场所和监控管理力量强、火灾控制难、蔓延影响大的商场类公众场所,针对其不同的使用性质,宜采用不同火灾报警控制器保护,以防止或杜绝两类以上不同性质场所因不同误报率而相互影响。这是适应目前管理与技术水平的不得已但有效的方法。

(2)产品标准增加“部分自动功能”。GB 4717-2005和GB 16806-2006标准均未要求控制器或联动器类产品具备部分自动功能。实际调研表明,把不怕因误报而联动的系统以及涉及疏散生命安全的系统,如防火门及防火卷帘、防排烟系统、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和消防广播系统等,设置在部分自动功能中,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应急响应速度。

(3)设置一键转换装置。当火灾报警控制器工作状态需要手动或自动状态转换时,其方式应采用Ⅰ级操作级别一键实现,防止火灾时操作者慌乱,或因多路优先显示信号不断刷屏造成的转换困难甚至失效。因此,其产品标准应要求设置独立的转换开关,可加罩防止误操作。

5.3 落实责任建设配套制度

(1)管理与技术措施生效,必须以责任落实为前提。因此,自动消防设施设置场所必须有效落实各环节的责任,才能保证其完整、有效、好用。特别要全面建立、落实有关人员岗位资质、全员与重要岗位的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程序的定期调整与演练、应急疏散的分级定期与实装全员实战操练、系统设备设施的维保、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上一篇: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下一篇:企业成长性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