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精选12篇)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生物教学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以前那种把生物课当副课的现象已比较少见,但许多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质量却不见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是没有开展好生物实验教学.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必须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一、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1.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生物学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级教育部门提出普及实验教学的教育方针,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农村初中必须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2.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前提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离开了实验,生物学的概念、理论都失去了基础,严重影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领会,影响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离开了实验,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和研究都将寸步难行,举步维艰.因此,农村初中必须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3.社会发展的需要
生物科学知识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与农村的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以及人们自身的卫生保健紧密相关.而农村初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初中毕业后除一部分能够继续升学外,其余大部分学生都将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初中的学生如果在学校里不学好生物知识,回到农村后既不懂得种植科学也不懂养殖科学,只得从父辈那里继承几千年的传统农事,凭力气干活,靠天时吃饭,这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也会极大地束缚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桎梏着农业的发展.另外,现今农村的卫生条件较差,人们如果不懂得自身的卫生保健,将会大大降低健康水平.为了让农村初中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初中必须加强生物教学,尤其必须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1.实验设施不完善
目前许多农村初中的生物实验设施不完善,许多必需的实验工具、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标本、实验挂图等都不齐全,致使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无法进行,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许多农村初中的生物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生物专业教师较少,甚至有相当多的农村初中没有专业的生物教师,生物课几乎都由其他科教师兼任.由于这些教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理论水平较低,生物实验操作能力也较低,这就严重阻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进行.
3.教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初中生物不是中考科目,因此许多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师对生物课不够重视,还是把它当作一门副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生物实验的开展.有些生物教师因怕麻烦,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间,所以不愿动手做实验,这也直接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加强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措施
1.依靠领导,实现生物教师专业化
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生物教学都引起了重视,上级领导还应调配好生物教师,让农村初中也拥有适量的专业生物教师,实现生物教师专业化.
2.加强实验室建设,为生物实验教学奠定物质基础
实验室建设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开展,农村初中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农村初中要根据初中生物实验的要求,及时解决所缺的生物实验工具、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标本、实验挂图等,完善实验室的建设,让生物实验能够按时顺利地进行.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生物教师的素质
由于许多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农村初中的领导应想方设法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实验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胜任生物教学工作.
4.制定生物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教学目标是完善实验教学和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依据,对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推动作用,对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起着保证作用,因此农村初中的领导和生物教师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的制定.
5.加强督促检查,提高实验开出率
农村初中的领导和生物教研组长要经常检查生物实验的教学情况,督促生物教师按时完成生物实验,提高实验开出率.
总之,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是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2
摘 要:笔者通过预习指导,现场操作示范及实验操作考查等方法,强化了生物实验课教学,使毕业会考优生率达90%以上。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
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
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九八级一班59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北碚区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1 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结果181名学生有16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我们在初九七级4-6班,初九八级1-3班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鲫鱼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我参照了高中毕业生物实验考查《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方式及评分标准,三分之一的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评90分以上;多数在8分钟内完成,评80分以上;极个别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评60分。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如初九六级3-6班171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平均成绩88 8分,优生率90 2%。其中四班人平94 2分,优生率95%;满分有八人,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初九七级5-6班116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及格率100%,平均92 1分,优生率91 5,其中五班人平96分,优生率95%,满分6人。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3
【摘 要】生物学需要理论引导和实验加以印证,实验教学是生物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以往的生物教学都以理论为主,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入,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了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改革的重要阵地之一就是初中教学,因为学生到了初中阶段才开始学习到生物知识,脑海中对生物学还没有一个比较抽象概念,因此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实验课教学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有效性策略
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的支持,古今中外人类所有的科学成果都经过了成千上万次的科学实验才得出的。生物教学也不例外,而且也是中学科目中最需要实验的课程之一,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锻炼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形成探索的精神,还能锻炼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态度。总而言之,实验教学对初中生物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然而,我国中学目前的情况是,许多中学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致使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再加上教学体制人们都以分数论英雄,老师也不愿花时间在实验教学上,一切以应试为中心,导致出现老师给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实验的情况出现。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实验,它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确实的实验证据。在欧美一些教育水平相对发达的国家,实验在日常的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生物课这种需要实验来支持的学科,实验甚至占到教学任务的一大半。为更加贴合初中生心理智力特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新课改对初中生物教材做出改编,与以往相比,新教材会更多的涉及到实验教学,这就从现实角度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生物基础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更加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实验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这样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教师也愈加青睐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题目。在这一背景下,将实验教学法引入初中生物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加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要从主观上改变对实验教学的看法,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1.学校和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
受教育体制的限制,在以往学校都以考试为教学中心,有一些学校将升学率当作了教学主旨,从老师到学生都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实验教学在平常的教学中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因为实验教学占用的时间比较大,很多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不愿意去花费这个时间,一般都以讲的方式或者老师简单的演示就算上过实验课程,令人不安的是,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正确的,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也是我国教学的通病。由于不重视实验课程,学校方面在实验室上面没有投入必须的资金,这样就造成了实验室的设备或比较陈旧或缺乏一些必要的实验设备,这对实验教学的教学任务有不利影响。我们对此做过数据调查,在对江西省5所中学的问卷调查中,仅仅只有1所中学学校的生物实验室设备较为齐全,还为此配备有专业实验员,即便如此,在调查中,有部分学校学生表示自从来到学校就没有进入过实验室,实验室形同虚设。
2.常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
部分教师为了节省实验时间,老师一般会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我们通常所说的实验演示分为教师台前演示和多媒体课件演示两种。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教师台前演示就是老师自己用实验设备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但是它的不可避免的缺点,那就是坐在离老师比较远的位置的同学是看不清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他们只能听老师的讲解自己在脑海中想象画面:多媒体演示则是老师用视频或者是PPT的方式为同学展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但是这样做给学生的启发远远没有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的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的知识比较生硬,而且教学效率低下。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有时候有些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大胆探索实验教学,但由于自身条件有限,教学模式单一、封闭,教学比较陈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出现换汤不换药的情况。老师对实验教学做的备案是很重要的,不仅要调动学生实验的激情,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来,还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完善实验考核评价机制。
三、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意识到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要增加实验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的课时,真正将实验教学看作教学任务之一,转变思想观念,把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主题,理念教学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为学生展现生物学科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另外学校应该组建一批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队伍,对老师定期加以培训,提高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定期举行生物实验教学研讨会,教师们在会上畅所欲言,积极分享实验心得和教学理念,共同研究、探讨解决日常教学实践遇见的各种问题,提升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进而为生物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科学实验,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为实验室争取到建设资金的支持,将这些资金用来更换陈旧的实验设施;设置1~2个开放实验室,安排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管理实验室,更好地为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服务。
2.认真准备实验课
生物实验的有效性不是简单的实施,就会收到效果,教师在实验之前必须要做好备课准备,实验课本来就是开放性课堂,学生也比较积极,对于实验器材的维护要格外小心,这些在课前教师都要有所准备。对于实验的内容,教师也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对于实验目的、实验中注意事项等都要给学生做好解析,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与实验后数据的有效性。对于一些实验材料,教师要事先准备好一切,否则实验效果要打折扣。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时,需要用洋葱叶肉来观察,在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需要选用银边天竺葵。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将这些材料准备充分。
3.充分信任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实验
以往老师会用课堂演示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在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完成实验,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就目前来看,国内许多中学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生物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将前沿的生物知识带入课堂中来,为学生展现未来生物学的发展,丰富他们的知识库,老师还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生物实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暴丽国.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276-277
[2]黄菲.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才智,2015,(04):14-14
加强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 篇4
一、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教师认知不正确
很多老师受到新课改的要求所影响, 在课堂当中加入大量具有高度研究性的自主活动, 导致在这一过程当中对于原本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等存在一定的忽视, 也很少会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实践的具体能力等客观因素。一味地进行探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不会提升教学的质量, 还会让学生们失去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 二) 学生过度主导
有一部分老师由于并不擅长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位置上展开教学活动, 因此经常会让学生来 “统一管理” 课堂,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 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极端, 会让老师成为课堂旁观者, 失去了指导以及教育学生的意义。
( 三) 师生交流形式化, 过于敷衍
在课堂教学当中小组交流以及师生交流依然是比较主要的部分, 但是在现实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真正参与到交流当中的学生却少之又少, 与老师的交流也和传统教学的一问一答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彻底沦落为课堂改革的一种形式化的过程。
二、如何对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进行改进
( 一) 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备课
为了能够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且目标明确, 老师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 充分地理解并掌握教学的大方向, 初步确定教学想要达到的效果, 随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接受能力来制定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一流程在保证教学思路的清晰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地把握教学进度, 展开最合理的教学过程, 且目标明确, 思路清晰, 课堂教学的质量自然就提升了。
比方说, 在学习生命现象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 老师就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思路: 先确定某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一些基础性的知识, 之后延伸到人类, 了解人体结构, 最后总结, 分析大自然当中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等。让学生们的思维始终保持活力, 逐层渐进, 由浅入深, 最终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 二) 丰富教学手段, 提升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热情
生物科目具有非常高度的抽象性, 其中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以及公式等, 假如学生不能正确地对生物进行认知, 就可能会把理论与现实生活的一些常识相互混淆,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需要充分地利用一些比较生动灵活的资料, 并与传授理论知识相结合, 让学生们能够将看似刻板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形成有机的结合。
( 三) 结合实际, 从生活环境出发
充分地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结合, 发掘出具有一定价值的和生物学相关的内容, 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们对生物知识进行全面地理解以及接受, 所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随时引导学生, 鼓励他们多多对周围的人以及事物进行观察, 逐渐形成善于观察以及乐于发掘的习惯。
( 四) 创造良好课堂氛围, 促进课堂人性化发展
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生物教学的课堂质量, 如今, 老师在课堂当中已经不单单是传播知识的 “传授者”, 更多的是对学生们的人格进行塑造的 “雕塑师”, 很多老师在年龄上也与学生差距并不是非常大, 加上新的师生观念的普遍化, 在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老师和学生成为 “朋友”也是非常常见的, 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进步, 这种更加亲密的关系, 会打造出一个非常良好的课堂环境, 显著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一, 老师需要保证对每一位同学都一视同仁, 对待学生们的成绩以及错误的时候不能掺杂任何的私人感情, 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学生, 老师需要主动接近他们, 多多进行鼓励和支持, 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形成非常良好的师生沟通关系, 随后他们才可能会对生物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 老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有的同学虽然成绩相对落后, 但是拥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 老师可以在发现他们在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课当中有非常独到的见解的时候及时让他们表现出来, 同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指导, 让学生了解老师是非常关心他们的。
只有让学生们信任老师, 对老师授课的方式感兴趣, 才能提升他们对于生物课的兴趣, 进而更加愿意学习, 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
三、结语
总的来说,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会成为生物教学工作的主体部分,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深化教学的目标, 促进教学改革。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 需要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当中出现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的失误之处, 并且及时进行处理和完善, 保证教学的质量, 借此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鹏.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探析[J].中学时代:理论版, 2014, (02) .
[2]张永俊.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13) .
[3]王慧.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时代, 2013, (23) .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5
作为一名新特岗老师这半年来我学到了很多,对生物学的认识也增加了不少。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入学安排的是七、八年级两个年级,对我来说压力很大,但对我的成长来说也是很好的一种锻炼,所以我信心百倍的迎接新这份工作、新岗位、新挑战。
刚开始上课感觉整节课上下来学生的反应不是很好,上课废话太多。经过反思觉得还是备课备的不充分。后来请教了李艳荣老师,李老师告诉我:首先得熟悉教材,也就是说你要认真的备教材,熟悉教材上安排的每一环节,各个环节怎么衔接,慢慢的要学会分析教材,并且上课的时候要组织好语言,否则上课可能就语无伦次。其次你要熟悉教参,明白这节课的重点在哪,难点在哪,难点怎么突破。最后你还要备学生,因为课堂其实就是学生和老师合作的一个过程,并且新课标要求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要进行探究性教学,并且让学生们带着兴趣来学习这门课程。经过李艳荣老师细心的指导我逐渐的进入自己角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李艳荣老师的悉心指导,我认识到在上课之前一定认真的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参。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把课程设计的尽量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重难点突出,上课之前把所要上的课程讲几遍。并且坚持听师傅的课,跟她学习宝贵的经验,听课是一种自我提升的很好的一种途径,李艳荣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气氛也很好,听她的课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但是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课堂纪律的维持。尤其是八年级的课,感觉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没什么兴趣,有些同学上课做其他作业,有些同学甚至根本不听。经过与班干部以及部分同学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觉得生物不参加中考所以他们还是以主课为主,觉得生物学不学对他们来说不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很多老教师,最后经过老教师的指点我觉得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兴趣上,生物课程本身来说是很贴近生活实际的尤其是八年级的课程。
后来上课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们讲生物学的重要性,学习生物学的必要性,但是感觉效果还是不好。好在学校这学期在每个教室都装了电子白版,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在网上下载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教学视频加到课件中去,这样穿插着视频给学生讲大大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课堂气氛和氛围也逐渐转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以上就是我这半学期生物教学的反思及感想,下面是我通过学习对生物学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比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一章的时候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使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
(一)尊重每个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很多所谓“调皮”的、“后进”的学生,都能够学好生物。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挑战。
(二)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比如各种探究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而且在实验小组分工中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过去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候由一个学生负责操作,其他学生只是看看,甚至个别学生连看都不看的现象必须消除。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6
关键词:生物教材;插图;主导地位;生物学信息
随着生物教材的不断革新,插图已成为教材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中插图的数量明显增加了,种类增多,贮存和浓缩了大量的时空信息,再现了教材的内容,概括地表达了一些生物学知识,弥补了文字表达的不足,激活思维,给学生以无穷的遐想空间。有些插图在课本中已占主导地位。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应充分、合理的运用这些插图。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一、從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对插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插图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重点、难点,又是关键点,突破点,也是对教材中用文字难以表述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插图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内容准确,形象具体,整体性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插图是记载和描述生物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并能把复杂的关系简明、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便于理解,容易记忆,是富有生命力的教学直观手段之一。关于插图的重要性认识,对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是很模糊的。本人曾对所教年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80%以上的学生对插图感兴趣,这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部分学生对插图作用不大了解,也有轻视插图的现象。因此提高学生对插图重要性的认识是有必要的。本人在每学期学生领到教材的第一节课,都要组织学生统揽教材后讨论:插图在教材中作用。首先讲解教材为什么要编入那么多的插图?这个问题主要从插图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减轻阅读文字负担等方面加以启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介绍教材中有关插图的大致情况,使学生有一个大概了解。最后就是学生学习插图的态度。
二、加强指导,提高学生识图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识图,使学生学会看图是很重要的。生物教材中的插图既有彩图,又有黑白图,既有形态、结构图,又有生理图,还有实验系列图等几乎每页都有,每节课都要讲。每幅插图上都标出了各部分名称及文字说明,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插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大脑思维潜力,增强理解记忆等,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为帮助学生很好的识图,我采用以下方法:①与实物相结合。如显微镜结构、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花的结构等,用实物让学生对照课本插图、挂图识图,效果显著。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发展。②与模型相结合。如动植物细胞结构、叶片结构、蝗虫形态结构等立体图,学生缺乏立体知识,不易建立空间思维,难以理解,此时用立体模型结合插图识图,指导学生从立体结构引出平面结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视觉把所学知识形象信息传导给大脑,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记忆效果明显提高,还能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重新构建新的整体思维。③与观察装片相结合。如动植物细胞结构、细菌、青霉等图,都是用永久装片或临时装片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边观察边识图,并指导绘图,标出各部分名称,加以识记。此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审美观。④与实验识图相结合。课本中安排了一些实验系列图。如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等图让学生按图示顺序一步一步的操作。提高对隐含知识的发现能力。⑤与标本相结合。如蜜蜂的生活史、家蚕生活史、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等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中了解各个时期的形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⑥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如米酒的制作、酸奶的制作、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等图,启发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落实必要措施,确保插图的有效地位
为确保插图在直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真正使学生达到重视插图的效果,本人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教学:①让学生看插图质疑。围绕插图提问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真正把死的知识学活了,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的有效途径。掌握插图的内涵知识,丰富教材中文字提供的生物学信息,使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知识能融合在一起,达到知识的集中化和网络化记忆。②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探究报告。重点检查插图作业的完成情况。③试卷中插图的分值比重增加。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7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和环保教育密切相关, 教师要适时、适量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和自身以及周围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能大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认识到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因此, 教师要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 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如在教学“生物与生物圈”时, 引导学生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 在学生认识到地球的美丽后, 我提问:在浩瀚的太空中, 地球只是一颗不起眼的行星, 但这颗星球却有着与其他星球的不同之处, 这个不同在哪里呢?学生很快能够回答:地球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有生命的星球, 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有了这些生物, 我们居住的地球才充满了勃勃生机, 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的生物圈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值得我们细心呵护,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园。这样结合环保意识和环保情感的导入, 自然流畅, 又能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思想。再如在讲授“两栖类”的内容时, 我向学生介绍一只青蛙一天可捕捉一至二万只害虫的知识, 而由于剧毒农药的使用以及人类为满足“胃口”的需要, 致使许多农田青蛙基本绝迹, 表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灾难将使人类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从而使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自学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环保教育
生物课中的环保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层面, 要结合丰富多彩的生活, 让学生切实了解到环境问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是极为严峻的, 从而激发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过度放牧和开垦而导致的沙漠化, 因森林、植被的破坏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野生动物的大量灭绝、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我国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等等。要将这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告诉给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 人类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 要留给其他生物以生存发展的空间, 要和自然和谐共处。如果索取无度, 人类也最终会遭受自然界的报复。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对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解, 如农药化肥的污染导致青蛙、鱼虾大量减少甚至绝迹, 村庄周围的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污染, 乡镇企业如水泥厂等造成的粉尘污染等, 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 对健康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防范, 对排污企业应该怎样进行管理和监督?教育学生合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现代媒体, 养成关注环境动态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对当前发生的环境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 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如今年7月发生的江苏启东的群众抗议日控造纸厂建造通向大海的排污水管道计划事件等, 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良好素材, 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组织课外活动提升环保教育
当前, 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偏低, 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还没有营造起来, 不少人虽然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但因为参与的渠道不畅通且存在独善其身的思想, 不利于全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 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的形式, 耳闻目睹以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 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初步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校可通过组建校内环保社团, 联系社会环保组织, 开展多形式种、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 以真切的感受增强对环境危害的认识, 激发其对周围环境问题的关注, 从而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 并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延续这一理念。如鼓励学生以小团体的形式在学校、社区内宣传环保知识, 组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植树节”、“科普周”纪念宣传活动;开展清除白色垃圾活动;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发动学生参加“你丢我捡”和清除卫生死角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课外活动具有形象直观、参与性强的特点, 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有益于环保的活动, 可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 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会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 从而学到新的知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 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兴趣是求知的先导, 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 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的有力保证。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 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初中生物老师要设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 只有这样“寓教于乐”,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不是负担, 而是享受, 才能加强生物教学效果。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具有实验性强、内容丰富、生活化、趣味性强等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努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 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并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 在讲“鱼的形态”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 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 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看到剪掉背鳍的鱼失去平衡而侧翻, 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 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异常兴奋, 自然激发了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
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好课堂演示实验, 做好随堂实验, 上好学生实验课。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单位”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显微镜, 组织课堂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我将学生带进实验室, 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 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时时有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能满怀激情地探索:“其它的动植物的细胞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 学生必然会兴趣大增。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创新演示实验, 增加设计实验, 布置家庭实验,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实验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类似科学家般的成功感受, 诱发学生产生研究生物现象的强烈欲望。
二、挖掘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培养学习兴趣
生物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好生物学, 学生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如:在学习人体生理卫生时, 教师可利用投影、挂图、录像或课件, 让学生感受各种器官在自身的实际位置、生理特点, 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针对学生坐、立、行、走姿势不够端正的现象, 在学习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后, 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 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常训练, 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师可把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与生活分不开, 在生活中有可用性,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如七年级上册中种子的结构这部分内容, 课本彩图呈现的是菜豆种子的整体外形图和胚的各部分解剖图。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花生种子与菜豆种子或玉米种子对照课本上的彩图, 让学生辨认各部分结构名称, 使学生真实体验到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学习感性知识是比较容易的, 而对于理性的东西是不容易理解的, 因此教师没有必要给学生介绍过多的理论知识, 而主要通过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来联系到课本中的生物知识。比如, 在学习微生物知识的时候, 如果教师给学生介绍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它们是什么样的, 它们是怎么样生活的, 等等, 如此是没有多少学生能坚持听下去的。那么为何不换个方式, 先让学生观察、熟悉一些有微生物有关的生物现象, 然后逐步渗入渗出, 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有关微生物的更多知识呢?总之, 学习知识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对初中生物教学, 教师就应该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开始。
三、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 从而激发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培养对生物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情境, 尤其是问题情境, 能更好地触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习兴趣,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营养繁殖”时, 我设计这样的情境:有人种了一棵苹果树, 上面结了许多苹果, 竟然有不同的外观和色泽, 吃起来口味也不同, 这个人是怎样种出这棵与众不同的苹果树的呢?引导学生带着饶有兴趣的问题去阅读“营养繁殖”。学生积极思考, 认真在书中寻找答案, 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情境的创设有时非常简单, 如: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索”, 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实际的情境———两组种子萌芽的标本:一组萌发状态良好, 另一组则种子没有萌发。这充满矛盾的情境, 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四、利用多种媒体直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合理地使用实物、模型、录像及课件等多种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具有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 而且能使学生跳出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拓宽学生的视野, 延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讲“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时, 教师应用计算机教学, 就能直观地将人体的器官形象地、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足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去应用,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生命科学概念的形成, 不仅仅是能够用它去分析千姿百态的生命现象, 更重要的是能应用生命科学概念推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和军事方面怎样应用这些科学原理, 可以开阔中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从应用中进一步理解这些原理。
介绍一些小制作也是一个办法。例如教师在讲完“花”之后, 让学生模仿真正的花制作纸花。这种制作的介绍, 最好在讲完道理后, 在制作方法上不一定讲得过细, 留给学生一些创作的余地。介绍一些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生命科学知识。例如讲完“植物群落”后, 可以让学生制作植物群落盆景, 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激发学生去探求技术上或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难题也是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吴文松.浅论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09, (4) .
[2]吴霞, 刘继成.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及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科教文汇, 2008, (22) .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9
一、生物学史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大大增加了生物学史方面的内容,使新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色盲遗传时,新教材上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和第一个被发现是色盲的人是同一个人———道尔顿,这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时就轻松地突破了这一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青霉素的发现、进化论的提出、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多莉”羊的克隆成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等,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学中以故事作导入或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插入一个感人的故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大脑和解除疲劳,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生物学史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科学习惯。
例如,新教材在讲述生物进化时,在对达尔文做简单介绍时指出: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帝创造世界、上帝造人的思想占着统治地位,达尔文一开始也是一个虔诚的神的信徒,是“神创论”的坚定维护者和宣传者。但是,在有幸随英国勘探船“贝格尔”号做了8年环球考察过程中,他发现很多自然现象和科学事实与“神创论”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于是,他对“神创论”思想产生了怀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悉心研究,逐渐地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并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后被马克思认为是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生物书通过这一科学史的介绍,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很多重大的科学现象,就是从身边发现的,从生活中发现的,而它的发现更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从生活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物科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新教材在讲述生长素的发现时,重点地介绍了学生熟知的三位科学家:达尔文、温特和郭葛,以及他们发现生长素过程中所设计的巧妙实验。其实验过程大致如下:(1)用两株带胚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一株在光下生长,另一株在黑暗处生长。(2)切去尖端,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植株既不生长又不弯曲。实验做到这里,通过(1)(2)对比,科学家就推测:可能是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是这种物质引起植物的生长和弯曲。为了验证推测是否正确,科学家紧接着设计了如下的巧妙实验:(3)将放在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儿放置在切去尖端的燕麦幼苗顶端的一侧,一段时间后,它恢复了生长,并弯向了放置琼脂块儿的另一侧。而将没有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儿作为对照,重复该步实验,则植株既不生长又不弯曲。这一巧妙的设计,科学地、严密地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能够产生促使植物生长的物质,并为最终发现生长素奠定了基础。
这一科学史的讲述,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生物科学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教材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增设了酶的发现的教学要点,分别解释了五位科学家所作的贡献和相关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使科学家们普遍地认为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但是,历史的快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生物的某些RNA也具有催化功能,从而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我们以前对酶的本质的认识是片面的。因此,在新教材中,对酶的定义由原来的“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改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通过这一科学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科学家对酶的本质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和不断修正的,而且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种类的酶被发现,使学生牢固树立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思想。
五、生物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新教材在很多地方提到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我们国家在生物学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有很多重大的科学成就甚至是独领风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例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2年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RNA;素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院士及其合作者创立的水稻二系杂交法令世界刮目相看。而此时,他正向水稻的一系杂交最后获得成功而不懈地努力着;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我国承担了1%的研究计划,是加入该计划中唯一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它不仅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高科技领域的垄断,而且使世界充分地认识到了中国,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中的影响力。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篇10
一、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认识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生物教材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过程方法,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加强科学态度价值观教育。所以,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提高科学素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1.1 实验中能巩固生物学知识。
显而易见, 任何一个生物实验都包含一定的生物知识。高中生物中的实验有直接运用所学知识的, 也有通过验证性或探究性实验来求证获得新知识的。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实验, 都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理论和理解科学原理。
1.2实验是掌握科学方法与技能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过程, 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加强了对多种科学方法和技能的培养。
1.2.1.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实验都是完整的观察实例。因此实验教学中, 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科学的观察方法可以使学生取得最佳观察效果, 提高观察能力。如按顺序观察、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观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记录等,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与技能。
1.2.2.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生物实验中, 操作和观察还需要用脑积极思维。如观察时, 教师不能只向学生提问“看到什么”、“是什么”, “有没有看到”等问题, 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借助思维对观察和操作所获得的表面现象、感性认识进行加工, 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得出科学结论。只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才能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1.2.3.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从设计原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结果分析等多方面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对各个环节进行再创新, 探索出多种实验途径。这样, 学生既主动参与实验过程, 又很好的提高了实验设计水平,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1.3实验是倡导科学精神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1.3.1.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无论是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的完善、结论的得出、结论的呈现形式等, 都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团结协作, 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1.3.2.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在实验中, 学生不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操作, 不细致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 不具有迎难而上的挑战精神;或者歪曲实验现象, 不尊重实验结果, 轻率得出实验结论等, 实验都很难获得成功。所以需要学生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实验才能真正发挥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
1.3.3.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生态, 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1.4实验能促进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
实验能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 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 更辩证的看待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发展经济, 生物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 生物科学技术和改善生活水平, 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等的关系。
总之, 生物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鼓励科学探究精神的最佳平台, 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
2.1 转变实验 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当知识是靠自己 的思维得来时才 是自己的知识。因此, 生物教学应该 是生物活动的教学而不应是生物活动结果的教学, 重要的不 是结论而 是认知过 程。以实验为基础是生物教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从实验现象到某一生物概念、规律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通过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分析形成概念或规律, 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一步深入理解概念或规律形成的思路和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目的是“重结论”, 而不是将实验作为“再发现”的过程, 视为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 应转变观念, 建立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生物教学观, 充分挖掘生物实验的教学潜能, 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营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实验教学环境。
2.2对实验进行拓展和延伸,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特别是完善学生的创造思维方面, 具有独到的功能。但是在其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阻碍着生物实验在“完善学生创造思维素质”方面重要功能的发挥。因此, 探索中学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与完善学生创造思维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中延伸和拓展生物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尝试。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拓展, 探究事物的意识得到增强,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学习积极性进一步高涨。
2.3加强实验设计, 追求实验过程探究性
皮亚杰曾说过:“复制的真理只能算半个真理。”其活动建构论则指出, 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是认知发展最直接的源泉。学生自主求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能力, 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
目前, 中学生实验主要有验证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实验课题、实验方案及研究步骤都由教师安排决定, 有时甚至连实验结果也由教师事先告知, 学生只是机械地操作, 无从感受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快乐。因此, 学科教学应加强探索性实验的比例,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建立 模型——形成 假设———设计 实验———归纳结论”的科学探索方法。而进行实验设计和实践, 是科学探究的关键。近年来的高考中都增加了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了解进行实验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教材上往往针对实验假设进行了实验设计,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材料,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 鼓励学生对教材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 并且付诸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往往也就是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和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通过这一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改变“形高实低”的学习状态, 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过程中, 免不了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加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实验;课堂效率
高中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用语言准确表述实验的能力。笔者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奠定基石
在实验教学,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既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能为提高实验课堂效率的奠定基石。
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节约药品、仪器的规范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等。例如我校对高一新生进行分组实验前,实验室发给学生每人一份材料,让学生明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仪器的规范操作及注意事项。在实验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清洗、整理仪器,保持桌面干净,并且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整改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又可以确保实验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完成。
二、扩增实验材料种类,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提供条件
孟德尔说过: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教材上的实验材料往往比较单一,且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扩增实验材料的种类,增加材料的选择,激发学生兴趣,为提高实验课堂效率提供有利条件。
例如《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我们增加用抛硬币(正面、反面)代表配子的种类为材料进行统计模拟实验情况。《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增加红色茶花的花瓣或紫鸭趾草作为实验材料,取材方便,效果好。《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观察线粒体课本提供人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取材很方便,但要取到口腔上皮细胞要有技术,大部分学生取的是口腔中的杂质,找不到线粒体会影响实验现象。我增加白洋葱为材料,取材简单,撕取洋葱的内表皮为材料,实验现象非常清晰,还可观察到线粒体分布情况。这样扩增实验材料种类,增加实验成功的系数,既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又可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三、改进实验仪器、试剂配制,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提供保障
正确改进实验仪器和试剂的配制,有助于提高实验成功率,从而为提高实验课堂效率提供保障。
在改进实验使用仪器方面,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实验步骤中: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前三个步骤都要用到培养皿,特别是漂洗,要多次(清水至少漂洗两三次),要把解离液洗去,染色较好。因此整个实验过程至少要使用到三个培养皿,较麻烦。根据我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改用带六小孔白色点滴板(学生美术课用白色瓷的调色板)代替多个培养皿,学生可在点滴板上选一个小孔,用于根尖的解离,同时在点滴板上选三个小孔,滴入清水(相当依次漂洗三次),再在点滴板上选一个小孔装染色剂染色。操作方便,既节省解离液和染色剂,又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从而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四、注重实验教学过程是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的关键
1、重视实验过程细节处理,使实验现象更清晰,从而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中,还原糖一般以苹果、梨匀浆作为实验材料,刚研磨好时颜色为无色,但很快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褐色,改变实验材料原始的颜色,对实验现象有颜色干扰。为了减慢匀浆氧化速度,我在制作匀浆时加入少量食盐,匀浆能较长时间保持原始的颜色,这样学生就能非常清楚看到实验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又如《比较过氧化氢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常温下2%肝脏研磨液滴加在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非常剧烈,气泡太多,有的甚至缢出试管。学生看到那么多气泡,很激动也很兴奋,迅速拿起带火星卫生香立即伸入试管,结果根本看不到带火星卫生香被复燃。这时我让学生用牙签或滴管先快速把气泡刺破再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经这个细节处理后学生都能看到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的现象。因此,重视实验过程的细节处理,使实验现象非常清晰,从而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
2、认真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质疑,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能用紫洋葱的内表皮吗?分离现象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但在复原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无法完成预期的实验现象。有的学生提出有什么溶液能让细胞自动复原?针对学生的质疑,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若用紫洋葱无色的内表皮,细胞也能进行分离、复原,因紫洋葱内表皮无色,整个过程不易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复原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①是使用外界溶液浓度太高,短时间细胞死亡;②可能是质壁分离时间长,细胞失水过多,无活性而死亡。但本实验大家使用蔗糖浓度一样,说明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复原应该是第②种原因。若要让细胞自动复原,那么使用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能进入原生质层,如KNO3、尿素、甘油等,溶质分子不断进入细胞提高细胞液浓度,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向外界吸收水分慢慢复原,这样学生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就很清楚。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而且要重视实验过程细节处理和对学生质疑认真分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对于出现的一些不好解释的实验结果,有效引导学生做进一步分析,从而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总之,通过以上四个策略,不仅能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而且能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和生物学教学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实现实验课堂的最优化,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在结果中体验逐步领悟科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姚青.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山西教育,2013(12).
[2] 谢斌.多元评价在高中生物学分组实验课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06).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12
1 高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 (Bilingual Eduction) 指的是采用母语和外语讲授专业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国内主要指采用汉语和英语进行专业教学。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强, 内容抽象, 基本概念多, 学科进展快的医学基础课程。在很多医学院校的多数专业中, 生物化学都是必修课程。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好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反映这门课程难学、知识点多、内容复杂, 所以, 教师应大胆尝试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运用双语教学, 以双语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形象生动性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基本理论知识, 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国内已有许多高校在进行双语或全英文授课的尝试和研究。在清华大学2001年开设的1 440门课程中, 其中54门课程采用英文授课, 涉及本科生和研究生。今后3年内清华还将有500门核心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名牌大学的原版教材[1]。2007年某所高校的一项调查发现, 该校2007年期末生化双语考试平均分比2006年提高了4.7分 (试题难度相当或高于2006年) , 问卷调查 (有效回收率100%, 共126人) 显示:80.2%的学生对该双语课程满意;74.3%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90.6%的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有必要[2]。由此可见, 在高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是适应现代教育体系发展趋势的。
2 双语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1 运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出现在高校的课堂, 必定会带来课堂的改革和授课方式的改变。这里所讲的双语教学, 是指将第二语言作为教学的语言和手段, 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和科目, 也就是说, 在生物化学课堂上开展双语教学可以做到文理穿插进行, 可以缓解大脑疲劳, 对理论性、逻辑性强, 内容抽象, 基本概念多, 学科进展快的医学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来说, 这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教师选取部分章节内容实施双语授课, 先从名词解释入手, 将本章主要名词解释用全英文表述, 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在介绍新知识、新规律的同时, 穿插英文故事,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世界上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 讲述生物化学里程碑事件背后的动人故事。学生通过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 熟悉专业英文词汇, 增加其对英文阅读和理解的自信心, 消除其对生涩词组的畏难情绪, 等学生慢慢适应英文穿插式的教学模式后, 逐渐提高英文讲授的比重。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培养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讲绪论时, 为了不让学生有思想负担, 可以只要求学生先掌握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和生物大分子 (Macromolecular) 两个概念和英文单词, 再用中文讲解, 最后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论述。在介绍生物大分子 (CMOcromolecular) 时, 引出重要的名词, 如protein/amino acid;nucleic acid/nuclides;starch/glucose等, 与此同时, 再结合多媒体进行阐释和说明, 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在讲到生物化学发展历史时, 先展示出对该学科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照片, 再用英文讲述他们的故事, 使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 从而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后续内容的欲望[3]。
2.2 运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扩展学生的视野
对高校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实施双语教学,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 提高学生应用外语、查询外文科技资料、阅读科技文献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掌握前沿的科技资讯。此外, 实行双语教学还可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拓宽学生的科研知识面。由于生物化学是连接临床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桥梁课程, 也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 因此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衡量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诺贝尔奖近百年的历史, 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 52%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和40%的化学奖都属于生物化学领域, 由此可见, 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4]。当今世界是信息全球化世界, 生物化学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技术在国际刊物、学术论著和互联网上通常都是以英语出现。生物化学专业词汇多而且冗长, 如“糖代谢”中的一些单词:glycogen, lucose, glycolysis, glucogenesis等, 单词拼写近似, 易混淆, 所以专业词汇应是双语教学的首要切入点。教师应为学生讲解专业词汇的构词法, 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法知识后, 只要解决词汇问题, 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相应提高。授课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逐渐增大英文授课比例[5], 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的同时, 提高专业外语水平。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 让学生在生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接触专业英语词汇,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为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阅读外文文献打下基础。所以实施生物化学双语教学,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更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这门课程。
2.3 运用双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的接受能力
生物技术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 在生物技术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对培养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必要。如今, 在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中, 课堂上都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授课, 在此条件下, 对生物化学实行双语教学, 可训练学生运用外语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 使理论教学成为集语言、文字、图像、视频为一体的教学。在介绍一些生化过程时, 教师需要引用一些动画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由于大多的动画资源都是有英文注释的, 整个动画用的都是一些专业的医学单词或缩写, 教师在应用双语教学后, 已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词汇, 提高了学生阅读外文的能力。例如在讲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时, 笔者就会应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放映其合成的动态过程, 期间就会涉及codon (密码子) 、peptidase (转肽酶) 、translocase (转位酶) 、initiation factor/IF (起始因子) 、elongation/EF (延长因子) 等专业词汇, 由于笔者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就已经和学生一起学习过相关的词汇, 播放动画的时候学生自然就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内容, 这样, 教师就比较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 双语教学实践中需要加强改进的方面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形式进入高校生物化学的课堂, 由于种种原因, 其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来讲, 可能会因未能尽快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而苦恼, 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导致的自卑心态, 从而对这门课程有畏难情绪, 还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外语存在抵触心理而不愿接受双语教学等。对于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将趣味性知识的教授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另外, 双语教学在给教师提供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要求教师不但需要掌握生物化学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必须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所以学校可以有目的地开办一些英语听说训练班, 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或外籍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 从而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同时, 学校也可以与国内外的高校进行师资交流或引进英语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教师。与此同时, 应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 将青年骨干教师推到双语教学的第一线去锻炼。只有当教师的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 双语教学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达到预期的目标[6]。
总之, 尽管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 但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具有培养精通专业和英语的高级医学人才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该加大双语教学在生物化学这一学科教学上的运用力度, 从而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高专业水平又精通外语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实行双语教学。结合实践, 对目前我国实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对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彩虹.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 (2) :130-131.
[2]林盛国, 张嵘, 杜秉娜, 等.生物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J].药学教育, 2008, 24 (2) :35-37.
[3]王征, 卢向阳, 饶力群.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6) :126-128.
[4]杨致芬, 郭春绒.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尝试[J].科教文汇, 2008 (8) :163-164.
[5]王怀颖, 张悦.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25 (6) :90-91.
【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推荐阅读:
加强初中劳技课教学08-01
加强初中化学教学研究08-08
加强课堂教学初中物理08-12
加强初中数学教学反思06-28
加强素质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减负增效的结合05-27
浅谈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08-27
初中体育心理素质加强06-21
紫坊初中关于加强学生纪律整顿工作实施方案06-21
初中生物实验10-12
初中生物分层教学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