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情感

2024-09-28

传递情感(共7篇)

传递情感 篇1

美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的基本原则, 是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即相互联系性。只有加强不同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和联系, 才能实现教育的逻辑一贯和整体化发展, 其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 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 学校教育是关键”。因学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等因素, 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 真诚地关怀学生, 切实承担起教育责任。学生家长, 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和终生信赖的老师, 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教师作为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 并在与学生的相互关怀中共同成长, 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联系。

一、“沟通”的心理学内涵

20世纪初, 随着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关于社会心理学家专著的出版, 心理学家们开始把目光从个体、个人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转向了个体、群体、人与人与群体的关系研究上。到了70年代, 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的“霍桑效应”的发现, 让人们真正认识到沟通在社会生活的存在及沟通的意义所在。

在心理学中, 沟通被定义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著名心理学家贝克尔对沟通曾做过细致的分析, 他指出, 沟通过程有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根据沟通的七要素关系,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即信息源把已经确定的教学内容, 借助沟通背景, 通过“信息通道”, 克服沟通障碍, 传送给信息接收者———学生, 双方都在不断调整的同时也都不断把信息回馈给对方, 最终使学生获得知识, 获得情感分享, 进而维持心理平衡, 促进目标的实现。因此, 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人际沟通的过程。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采用何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就显得很重要。

二、关于“人际关系三维论”的沟通理论

在众多的沟通理论中, 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论”是普遍认可的。他提出,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它具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在遵循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等原则基础上, 随着自我暴露的不断增加, 及信任度和接纳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加深的。它着重强调, 在人际沟通中, 人有三种最基本的需要, 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的解体。他提出, 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 而后是控制, 最后是情感, 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顺序相反, 先是情感不和, 既而失去控制, 最后难于包容, 导致群体解体。教学活动属于人际沟通的一种, 有其特殊性。首先沟通双方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 不可以调换。其次, 教师是整个沟通过程中相对的信息源, 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教师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占据沟通的主导地位, 因此教师采用何种沟通方式直接决定教学沟通的进展。

三、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 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 于不同的阶层家长沟通也应该用不同的方式。的确, 和家长沟通不是很容易, 教师如何与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岗位的家长做好沟通, 这直接涉及到教育教学效果, 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

(一) 正确评价学生是有效沟通的基本保障

学生经常会犯成绩下降、上学迟到或与同学产生摩擦等错误。但是每位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 他们都是家长的希望和寄托。教师与家长接触, 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 切不可一见面就告状, 家长面对老师时已经很紧张了, 深怕孩子表现不好。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讲究方式, 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 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如果学生多次犯错, 在你的教育下还不改, 这就需要和家长商量解决办法。教师可以先和家长拉拉家常, 谈谈学生在学校表现好的一面, 肯定孩子的进步和成绩, 再逐步提出孩子的缺点, 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强调没有学生是完美的, 有缺点是正常的, 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并帮助他改正。这样使家长听后, 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 感到教师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其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是一致的, 从而做到心理相容, 共同教育学生。

(二) 尊重家长是有效沟通的有力保证

教师一见面就告状, 埋怨数落家长没有教育好孩子, 导致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毫无责任, 家长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与教师对着干。家长与学校教育一旦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是极不利于孩子的教育的。事实上,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其两者之间能互相获得大量的信息, 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由于家长的期待和信任, 教师能获得职业幸福感;家长因为老师的关心而对学校教育产生信赖感, 这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三) 沟通方式影响沟通的有效性

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有很多, 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电话、家访、家校通、邮件、家校联系册、家长会、请家长到校等多种不同形式, 与家长取得联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例如:有些孩子比较顽皮, 屡教不改, 家长渐渐失去信心, 进而放任不管, 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 鼓励他们对孩子有信心。

总之, 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 真诚地关怀学生, 切实承担起教育责任, 以人格影响人格, 以智慧启迪智慧。

传递情感 篇2

市妇联真诚的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孩子们、愿意帮助孩子们和想要帮助孩子的人们。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从自身做起,把关爱行动落到实处,帮助孩子早日走出困境,让他们享受积极健康的生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许您只需少买一次零食,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杯咖啡,少看一次电影,少买一件衣服,少带孩子去一次麦当劳、肯德基,少上一次美容院,少与朋友聚一次餐,就可以为一个贫困孩子提供一年300元的助学款。关爱一点一滴,幸福一生一世,这小小的善举,或许就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或许就能成就一个将来能造福一方的栋梁之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会让你得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会为您的生命增添一段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捐助热线:市妇联儿童部

联系人: 刘女士 张女士

佳木斯市妇联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传递 篇3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这个世界被包围在混凝土、钢铁、塑料和各种信息里,新闻和贸易通过报纸、电话、光纤和电缆进入我们的家庭,甚至缭绕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也充满了歌声和故事,它被准确地编制成为无线电波并且交织在一起。与此同时,人和人之间的隔阂却与日俱增,人们好像变得日益冷漠,这引起了教育界对情感教学的呼唤。情感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即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语文教育中应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头戏,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情感更丰富。翻开语文书,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委婉清丽或崇高悲壮的美感。那些范文,多是作家感情和心血的结晶。

二、语文教学实现情感传递的优势

1.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本身就有情感学习的目标。在语文新课标中多次提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2.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课堂里有了情感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形成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如泉水叮咚,潺潺流淌。学生自然会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3.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本身就具备很深刻的情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例如朱自清的《春》, 为让读者感受到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作者描绘春天的山、水、花、草、雨、人等,有机地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构成一个美好的境界,具有整体意境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在情感教育的同时,应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和人生,去感受美、发现美。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同时也使他们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传递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较准确地领会文章中的情感,或被人物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景观所陶醉时,随着情感蓄积加深,情势就会加剧,会产生急于喷发的动机,即出现了情满而溢发的现象。这时,“教者要把握好学生急于泻情的需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佳机,培养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

1.感受生活,传递情感

情感源于生活。周作人先生曾指出:青少年心理上最旺盛的是感觉作用,其他感情意志的发动也多以感觉为本。而此时的感觉须与现实不冲突,才能容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求一边学,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学,一边回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理解其意,感悟其情。在教学老舍的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夏天的炎热,从不同的感觉角度即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角度来感受夏天的炎热,从而深刻地感受到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激发学生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2.借助联想,传递情感

学生阅读的文本都是具有优美艺术境界的作品,只有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地感受情感。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其景物、其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境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蕴含了作者的美好的情感,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恶,对他人的关心与同情,对事业学业的执着,读来让人的灵魂受到深深的震撼。借助联想和想象使静态的文字活了起来,在学生的眼前变成一幅幅动态的画,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到《沁园春·雪》里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感受到《七根火柴》中恶劣的草原气候,感受到无名战士的忘我精神;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体会到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感受到《君子于役》中妻子对久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也能体会到劳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教师让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诗歌特有的声韵美、节奏美和格律美,以及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有的同学联想到了传说中的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有的同学想象了一个21世纪版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郭沫若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3.巧用媒体,再现情感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中小学课堂。由于多媒体可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达到创设情境,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的效果,就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现情感。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跨越国度等原因,使学生无法想象当时的情景,也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有些学生不知周总理是谁,也就无法理解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崇敬和爱戴。如果此时让学生深情朗读,也只能是无病呻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回忆搜索有关周总理的事迹,再让学生观看有关周总理的录像,特别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备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根据文本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学生爱戴怀念总理的情感也就自然地流淌了,谁不为有这样的一位好总理而感到自豪呢?谁不为失去这样的一位好总理而感到痛心呢?又如:借助媒体,面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中国石拱桥,我们怎能不称赞中国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呢?当然有的教师为了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惜占用大量的时间,以致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培养,看上去是有声有色,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

4.诵读课文,传递情感

吟诵朗读课文是感受课文感情的传统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试想连文本的内容都不知,那又有何情感而言呢?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深入了解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气相通,心相印,也就能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了。朗读时,音量、音调、音速的变化能影响人的情绪、兴趣,但这些都是声音的形,而不是声音的神。什么是声音的神呢?就是说话的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感情去读。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最合适的一种读法,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非常浓,朗读的水平也提高得比较快。也可以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朗读。在教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笔者除了让学生作一般的朗读外,还把语文和音乐结合起来,采用节奏朗读法,把这首七律和二四拍的音乐节奏结合起来,一边打节奏,一边读书,学生的兴致很高。

5.感觉互动,传递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激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的情感在涌动,此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感觉互动,来传递情感。所谓感觉互动,就是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手、口等器官把自己的情感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唱出来,也可以想出来。学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以后,一个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母亲便屹立在我们心中,对这样的母亲谁不想赞美一番呢?笔者请同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一个学生朗诵了舒婷的诗;一个同学唱起了《妈妈的吻》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一个同学叙述了妈妈的眼睛,表露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也有同学给自己的妈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用实际行动爱妈妈。而教师要把握好手中的线,不能让学生的思绪乱飞,要适时作出评价,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情感教育。

丰富的情感来自生活,来自平时的积累。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感受不同环境、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感受,在感受思考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正确地把握住文本作者情感,激起共鸣,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彭天翼.语文教学心理描述[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

[3]靳健,石义堂.现代语文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

[4]曾光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8).

探讨音乐如何传递情感 篇4

一、音乐通过乐谱表达情感

音乐是由许多不同的音彼此应和,加上音高、音强、音色等基本要素组合而成,但追溯其本源,音乐是因情感的触发所作的。情感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东西,不像实体那样可观、可触、可感,有时候它甚至是无法言喻的。作曲者有感于心,通过对音乐的各基本要素变换、重排,利用急促短暂表达痛苦,用舒缓轻快表达喜悦,用激烈棱角表达愤怒,将包含艺术特色、时代背景以及情感特色的博大音乐艺术展现于世人。作曲家只有在生活中不断思考,倾听动静态的事物不同的声音,感受各类人物的思想,才能精致地结合音乐和情感,让每个音符表达情感,写出引起听者共鸣,叩击心灵的音乐。

二、音乐和情感产生的背景特征紧密结合

不同地域的音乐有其特殊的历史经历,时间长河为不同地域带来的艺术圣品是有所区别的,就如对中国这个经历了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而今发展日益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来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民众对不同社会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都有独特认识,他们所继承到的音乐艺术是历经几千年岁月的积淀的,像中国编钟,是绝世仅有的。

除此之外,音乐的时代性使它包含博大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欣赏相同音乐时也会因不同地域的发展历程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每个时期都有本时期的主流思想,对应特定的主流音乐。在民族危亡时刻,人民唱着保卫祖国,奋起抗争,心情激动万分;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人民继往开来,唱起改革新时代的乐曲,斗志昂扬;在全球化的今天,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旋律被奏响,人们心态平和,对未来充满憧憬。

三、音乐是作曲家与听者情感的共同表达

一些情感论者会把建立音乐的客观思想情感与听者欣赏音乐过程中萌发的各种主观思想感情混为一谈,有时甚至完全用主观情感取代客观创作基础情感,导致在理解音乐表达的内容上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音乐的真正价值应该是作曲家受情感驱动后作出乐曲,经乐器表现传达到听者,听者因个性特点、生活经历的不同,和作曲家或产生共鸣或情感碰击,这种通过音乐的情感交融和交流思考才是音乐最大的美的表现。

四、音乐通过演奏者/演唱者传达情感

演奏者/演唱者是作为音乐的一部分而存在,其对乐谱的理解影响情感的传递。再优异的作品、再细腻的情感没有介质作为载体总是不能充分展现其光彩。在音乐表现过程中,演奏者使用不同乐器演唱者采用不同唱法,因自身经历的不同,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为音乐融入更多故事和演奏者/演唱者自己的一些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形式,让音符成为真正的音乐,内容饱满而耐人寻味,让音乐有灵魂,在作曲家与听者间搭建一座心灵桥梁。一部交响曲或一首歌如若没有好的演奏者/歌者的诠释,只能如一堆靠音乐模式堆积起来的死板的音符,没有灵性,单调而干涩,失去了其价值,因此,演奏者/演唱者使音乐成为一门艺术,是音乐传达情感的渠道。

五、音乐的独特性丰富情感表达

黑格尔说:“音乐处理所处理的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内心生活,而是由具体的内容充实起来的内心生活,这种具体的音乐和具体的情感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根据是不同的标准,表现在本质上出现必然的一些差异。”这显示出音乐的独特性,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都不能只是片面地在一个大层面上来衡量,音乐同情感一样有强弱。但是,音乐的独特性并没有为人们接受乐曲造成困扰,反而人们在对乐曲的倾听、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接受了更多元化的文化和思想,内心世界因而变得更加丰富。

六、结语

传递情感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94-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古诗词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精神内涵、语言知识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初中生健康成长所需的精神营养。初中生学习和理解古诗词不仅能够陶冶自身的情操,也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然而,由于学生所处的现代社会文化环境与古诗词的创作时代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生活积累和语言理解能力比较有限,故而许多初中生不能很好地领会蕴含于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调动古诗词中的情感力量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能,实现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

一、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古诗词的诵读是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要想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世界。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诵读的时候要注意诵读的抑扬顿挫,把握整体的节奏,形成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如此方能将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发出来。

以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如梦令》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引导学生以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方式进行诵读,使其能够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细腻情感。而后,笔者播放了古筝版《如梦令》音乐,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缓缓诵读作品,尤其是在“清晨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部分的时候实现诵读与音乐的呼应,将作者喜春又伤春的复杂思想情感表现出来。经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领会诗词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同时也将诗词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积累。

二、设置情境,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其中的很多的意象与情境都需要建立在对生活认知与理解的基础上方能够准确地把握。然而,初中学生有着与作者不同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方能让他们正确地理解诗词中的思想与情境。在诗词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会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设置一个基本的情境,并且充分描绘诗词中所涉及的场景、画面和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融入到诗词的意境中。设置情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产生情感共鸣。

在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行路难》中,作者将其内在的丰富情感蕴含其中,意象雄浑、壮丽、富有气势,然而这些意象大多较为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手段、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来营造诗词情境,进而引领学生充分认知其中的意象、思想和情感。其中“欲渡黄河冰塞川”一句,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过程:首先,这一句中包含着较为广阔的环境,这一点较难理解,故而笔者并没有直接地向学生讲述诗词的内容与思想,而是设定了一个基本的情境进行教学。笔者以生活中的“黄河”景象作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展示、意象描述和视频资料展示等手段为学生初步构建了一个基本的“黄河”意象。而后,笔者逐词逐句地进行《行路难》的意境解释与分析,并且对于每一个场景都配备了相应的图片资料,使这些意境更加形象化与立体化,加深了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

三、紧扣文眼,提升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抓住全文的重点所在进行集中讲解,从而引导学生深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将诗词的“诗眼”“文眼”作为全篇的点睛之笔所在,着重进行解释,使学生能够走入到诗词的美好世界中去体味诗词的灵气、意蕴和深刻寓意。

例如,在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江南春》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使得整个作品具有很强的动感、丰富的色彩和优美的视觉形象。笔者将诗中的“绿”作为教学重点,不断地渲染意境。首先,笔者借助一些优美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描绘了江南春季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其次,通过视频展示、图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绿色波动、春风轻拂的景象,引领学生置身于江南的春色世界中。最后,笔者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根据刚才的画面畅想诗人在江南的春色世界中站立船头静静向故乡进发的景象,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将景物、情感描绘得绘声绘色的。

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将情感传递作为引领学生深切理解古诗词内在情感世界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反复诵读、渲染意境、紧扣文眼等教学方法,将诗词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实现学生内心世界与诗词意境的碰撞与交融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与实践。

传递情感 篇6

关键词:情境,情感,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死不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的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会获得。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或将学生带入创设的社会情境中,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下面,我就以《生死不离》的教学为例,谈谈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情境的创设,传递爱的情感。

一、情境对比,引起震撼

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课堂情感基调。《生死不离》这篇课文是学习和赞美抗震小英雄们在地震灾害中的英勇事迹,从而让学生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因此,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略偏沉重的。为让学生不自觉地、自然而然地以此为情感基调,并让这种情感萦绕在整个课堂,我设计了一组情境的对比。课堂一开始,我向学生展示了汶川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人们安居乐业的和谐画面及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轻松欢快的轻音乐,配以流畅愉悦的解说,当学生都沉醉其中的时候,突然美好画面消失了,此时映入学生眼帘的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沉重的时刻,大地震来临了,接着看到的是残垣断壁,交通中断,昔日美好的家园成了一座座废墟。此时,老师解说的声音变得凝重起来。如此强烈的对比,给学生带来了感观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正是因为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带学生穿越到了不同的时间,感受到了不同的情境,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情境聚焦,感受勇敢

英雄人物,对于学生而言,总是显得那么高高在上,不可触摸。如何让英雄“平民”化,我又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当学生为大灾难的降临而痛心的时候,我又通过多媒体,以照片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小林浩、美丽天使张春玲、留在最后的邹雯樱等小英雄,让学生从外貌上首先认识这几位英雄。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文字,想象着小英雄们的事迹。我问学生:谁的故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在交流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播放了小英雄的采访故事。真实的环境,熟悉的脸庞,朴实的语言,让学生产生了亲近感。小英雄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所期许的教育的美妙境界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过程中,小英雄们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有了与小英雄直接“交流”的机会,从而感受到英雄也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也能做出勇敢的事。这种真实的情境再现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感知在暗暗积聚,学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情境引领,传递爱心

大灾有大爱,爱是我们本堂课要传递给学生的重要情感。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爱心传递这一环节中,我以《爱的奉献》为背景音乐,一张张社会各界救助灾区的照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引领着学生走入传递爱的情境中。“看,国家领导人温爷爷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我们敬爱的武警战士、消防指战员、医护人员、志愿者、学生都奋战在救灾第一线在救灾现场,力所能及地帮助受困的群众;还有,无数的人民群众,海外侨胞,世界友人,都献出了自己无限的爱心。”这时,学生记忆的闸门也打开了,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己及身边的人在这场大灾难中的爱心之举。学生在入情观看、认真倾听、动情讲说的过程中,慢慢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

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而音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一曲《生死不离》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大山屹然举起……”学生默默地欣赏着,吟唱着,声音越来越响,爱的情愫在歌声中飞扬,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了。

四、情境拓展,延伸大爱

一堂好的课,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后不应该是句号,而是省略号,我们要将课堂的知识情感传递到课外,正如这堂课中所讲的要让爱心传递。课堂的最后,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了一则传递爱的小故事:

布朗先生的车子在荒野中抛锚了。一个年轻人驾车经过帮了他。布朗拿出钱报答,年轻人却拒绝了,并告诉布朗:希望今后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都能够尽你所能地去帮助他,若他也像你现在这样想要报答,请你把我现在告诉你的话一样告诉他,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之后的20多年,布朗总是照着当初那个年轻人的话去说。

后来,布朗出海,遇上暴风雨,一个小伙子救了布朗。布朗拿出一笔钱作为答谢,小伙子同样说道:“不需要这样,只要今后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都能够尽量帮助他,并且请他跟你一样,懂得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帮助了他人,不求回报,只要求那人以后在帮助另外的人时说出同样的话语。故事虽然简单,却很感人,这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爱的接力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情境的拓展延伸,把学生从教材带到现实生活中,用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体验指导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此时此刻,爱对孩子们而言,是那么伟大而又平凡,爱其实就这么简单,爱就在我们身边。相信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将爱的接力棒越传越远。

传递情感 篇7

情感是人对认知内容的一种特殊态度, 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 都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的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体系[1]。 高等教育者无论在讲授课程还是思政教育, 甚至是组织学生活动时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 当某种类型的情感在学生群体中产生, 往往不仅仅影响学生个体, 经常会在若干学生中发生情感传递, 发生情感片区效应。 假如这类的情感是消极、片面的, 并且发生传递, 那么会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阻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等问题, 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合理借鉴海德平衡理论, 建立情感传递模型, 为高等教育者找到工作的切入点, 正是本文对教育工作的探索。

二、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Heider’s Balance Theory) , 又被称为 “PO-X理论”, P代表某人, 为模型主体, O代表另一个人, 为模型客体, X是第三者或认知对象。 平衡理论认为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 排斥外界的影响, 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 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不愉快。 这种情感仅当P-OX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 恢复平衡状态时才能消除[2]。

P-O-X之间关系均为积极情感关系 (+) 或者消极情感关系 (-) 数量为偶数时为平衡状态, 消极情感关系数量为奇数时为不平衡状态。 比如当主体意识到自己与所讨厌的人对某一事件有同一看法, 或者自己与所喜欢的人对某一事件有相反的看法, 此时主体体验到心理上的不平衡, 这种不稳定的不平衡状态总是自发地向稳定的平衡状态变化。

三、情感传递模型

1.基础模型

借鉴海德的P-O-X模型, 建立T-G-S模型, 应用于教育过程。 S为学生, T为教育者, G为教育目标。 原则上T-G之间永远为积极情感关系, S-G和S-T可能为积极的情感关系, 也可能为消极的情感关系, 于是三者之间可以产生22=4种状态, 但因为学生只受教育者的正向情感传递, 假如学生与教育者建立起积极的情感关系, 那么基础模型很容易形成均为积极情感的稳定平衡状态。

2.单元模型

事实上, 实际情况不可能如基础模型一样简单, 在教育过程中时, 学生之间会互相不断地传递情感影响, 直到平衡状态的产生。 比如两个认识的学生、教育者和教育目标之间构成的T-G-S1-S2模型[3]。

显然, 四者在模型中构成了4!/3!=4个三角结构, 有5个情感通道, 整个模型共有25=32种状态。在T-S1-G中, S1为模型主体, 同时S1也可以构成其他三角结构中的客体或者主体, 与S2互相影响。 因此, 对S1来讲不再是单一情感传递途径, 它与S2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整个模型的稳定性。 想要整个模型都处于稳定, 那么各个三角结构都必须是平衡状态。 由于存在T-G关系恒为积极情感关系, 故32种状态下只有4种可以让整个模型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

3.现实模型

假如把单元模型推广到更多的人, 更具有现实化, 比如一个班、一个专业, 甚至一个学院。设N=n+2 (包含T和G) , 此时模型中个三角结构, 形成个情感通道, 所以模型共有个不同的状态[4]。可见当N数值较大时, 三角结构和模型状态的值是非常大的, 构成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当模型产生的时候, 未必每个三角结构都是稳定的, 我们设α为平衡系数, α=平衡的三角结构数/总三角结构数。当整个模型达到平衡的稳定状态时, α=1。

存在多位教育者和多位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 本文暂不作讨论。

四、情感传递模型的意义

1.在最简单的基础模型中, 只存在一位教育者和一个学生, 且教育者和教育目标之间始终都是积极的情感关系, 由于一位德才兼备的教育者很容易让学生接受, T-S之间会是积极的情感关系, 因此S-G之间容易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 使模型达到一个强平衡的稳定结构[5], 此时α=1。

从以上推论可以看出, 在仅仅存在一个学生的时候, 教育者最容易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 这验证了, 与学生单独沟通 (比如家教, 单独谈话, 师生协作等) 更容易传递情感, 建立正向的积极的情感关系。 当然, 这里仅仅是让学生认同教育目标, 不代表学生一定可以圆满实现教育目标。

2.在教育工作中, 不可能只有一个学生, 我们取两名学生作为讨论, 由基础模型衍化出单元模型。由于S1-S2-T和S1-S2-G之间能形成三角结构, 这两个三角结构元素间的情感关系会直接影响T-G-S的稳定。 学生之间会传递不同情感, 比如在两名学生关系非常好的情况下, 根据自己人效应[6], 他们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情绪反应, 故在一名学生对T或者对G产生某种情感的时候, 相应的会传递给另一名学生, 形成稳定的结构。

比如, 两名关系很好且一起沉迷某个网游的学生, 在两名学生和网游三者形成稳定的状态下, 教育者开展工作就很困难。 因为根据海德平衡理论, 人总是自发的, 遵照“费力最小原则”使自己的情感趋于一个平衡状态发展。 那么在平衡状态已经产生的情况下, 要改变结构中的情感关系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和不愉快的情感, 所以教育者开展工作就会很困难。 但是反过来考虑, 假如一旦改变其中一个学生对网游的情感关系, 那么在S1-S2关系不变的前提下, 另一个学生为了消除不平衡状态带来的焦虑和不愉快, 很可能会改变其对网游的情感关系。

3.现实模型直接反映了在班主任工作、班级授课、思政教育等多数学生存在集合的复杂情感关系。因为学生间情感通道数量较多, 所以学生自发的情感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在态度形成过程中, 认知成分会直接影响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7]。在教育者对多数学生开展工作的同时, 因为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同, 不同学生对教育者和教育目标的认知不同, 直接形成不同的情感, 并通过学生间的情感通道不断传播情感。 此时, 模型就形成初始状态, 在初始状态中α∈[0, 1) 。 由于不平衡结构的存在, 学生间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对各要素的情感关系以求自身达到在各个三角结构中的平衡, 最终使整个模型达到平衡 (即α=1) 。

当α=1后, 是一个稳定状态。举例说明, 如一个班级从入学开始到某个时间后形成的班风往往到大四毕业的时候都不会变化, 即班级学生、班主任和教育目标达到平衡的稳定状态。改变任何两个要素间的情感关系, 会影响整个模型的稳定, 故根据费力最小原则, 不改变比改变更容易让人接受, 所以要素之间选择不改变。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拿优良学风班的班级经常连续获得这个荣誉, 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 模型的平衡稳定状态并一定不是代表所以关系间均保持正向的肯定关系, 通过我们可以发现, 某些孤立的学生, 对其他的S, 还有T和G之间都保持消极的情感关系, 最终一样可以使模型保持平衡。 所以我们可以经常见到有些班级中存在的沉溺网游, 或者学习困难等学生在班风定型之后, 他们与身边的人交流稀少, 自身无法正常学习, 这种状况会一直到毕业都不能改变, 最终导致无法毕业。 针对这样的学生, 我们一定要努力改变其情感关系, 以求新的平衡。

五、情感传递模型的思考

情感传递模型的建立给在具体层面给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性, 通过基础模型、 单元模型和现实模型三个模型可以了解, 整个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情感传递的过程, 让更多的正向情感在模型间的传递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1.对学生工作的思考。 由现实模型我们可以了解, 从学生入学后模型随机生成一个状态, 在学生自发的情感传递和教育者工作的同时作用下, 模型各个结构间状态不断改变直至稳定为止。 当稳定状态产生之后, 要再改变, 工作的难度就会大幅度上升。 因此, 新生工作在学风班风的构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对班级授课的思考。 上述相似, 在学生开始上一门课的同时, 会因为对课程的看法和对老师的看法形成不同的情感关系。 但是因为本身学生间存在各种不同的情感关系, 所以会构建出不同的三角结构。 比如往往寝室在高数方面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但是在VC++方面不怎么样。 这并不是个人学习习惯的问题, 而是保持积极情感关系的同学间都对某门课程产生消极的情感导致的结果。

3.对思政教育的思考。 由于在教育者工作的同时, 学生亦会产生自身情感, 根据认知结构的不同, 可能对同一教育目标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并且传递开来。 因此, 某些同质的活动重复开展, 并不能达到强化教育的目的, 只是重复学生对同一对象的情感过程。 所以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才有助于达到教育的目的, 贵精不贵多。

4.对模型中N的思考。 显然, N的数值变大, 情感通道的数量会呈指数上升。 教育者的精力有限, 情感通道数量变多后, 教育者对每个对象传递正向情感的程度势必降低。 而学生间接受不同情感的机会变多, 由于学生间传递的更多的是自发的情感, 那么消极的情感关系传播可能性会大大上升, 有时会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比如小班教学效果在普遍意义上比大班教学好的; 两个水平相当的班主任带的班少的那个往往带出来的班级比较好; 班级人数多成员复杂的班级班风形成的自由度比较高。

六、结语

情感传递模型为众多教育问题提出共性化的思考, 对于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有很好的作用, 尤其对一线教育工作者传递正确的教育理论、 提高自身教育技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等.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2]彭兰.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 (下) [J].国际新闻界, 2003, 3.

[3]Deni Khanafiah, Hokky Situngkir.Social Balance Theory[J].Departmental Working Papers, 2004.

[4]Gawronski P., Gronek P., Kulakowski K.The Heider balance and social distance[J].Acta physica polonica B, 2005, vol36.

[5]王学东, 商宪丽.网上商店建立消费者初始信任的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2.

[6]李兰贞.运用心理学原理, 让政治课教学更有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 .

[7]胡吉红.试论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008, 1.

上一篇:优化解决方案下一篇: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