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递(精选8篇)
知识传递 篇1
“学校有两件事情永远需要, 永远不会完结。一是爱, 二是知识。”温家宝总理考察北京四中时如是说。说明爱和知识在教育教学中处于同等的地位, 那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们应该用爱传递知识, 对每个孩子伸出温暖之手, 打开一扇扇充满暖意的爱心之门, 让知识的传递跳跃着爱的音符, 让每个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都有美丽的彩虹。作为一名教师, 我总是要求自己把爱像普照大地的阳光一样无私地洒向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获取知识。
一、关心爱护, 走进学生心灵
关心学生是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我们关心学生, 应不局限于对学生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关心, 更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未来。用心灵去认识自己的学生, 感受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动机、体会他们的欢乐和忧愁、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追求和美好的愿望。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班一名学生, 双手天生残疾, 右手只有三只手指, 左手只有两只, 家庭条件不好, 加上身体的缺陷, 所以胆小自卑。面对教师的提问, 总是低着头, 满面通红, 从来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成绩也不太好。“六一”儿童节将至, 班里有演出任务, 我意外发现她对音乐有很大的天赋, 舞姿优美, 节奏感强。于是, 我让她领舞, 她有点受宠若惊。起初, 她有点扭捏, 把手躲躲藏藏。我鼓励她说:“别怕, 你的舞姿很优美, 你看你的手很柔软, 你的手指很修长, 你的手舞动起来多像飞舞的小鸟!老师相信, 只有你才能把这支舞领得最好。”她高兴地练着, 那么投入, 仿佛是一个草原小精灵。演出时, 她那协调优美的舞姿让全体师生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灿烂的笑容, 看到了她闪烁着感激而骄傲的光芒。此后, 她变得自信乐观, 学习进步很大。
“亲其师, 信其道”, 这句话道出了教学上一个最朴素而最有效的道理, 那就是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尊重信任, 激励好学求进
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 是他们在学校中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和主要的精神支柱。一般来说, 一个学生自尊心强, 就表明他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低, 认为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挥的作用和其他人一样的重要。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 特别是在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 必须做到尊重学生, 我们可以用严厉的语气和措辞指出他的错误, 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 指出他的行为所造成的不良甚至很坏的影响, 但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 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侮辱学生的人格。
去年, 我班上有个学生, 行为习惯不好, 经常拖延作业, 还撒谎骗人。我经常找他谈话, 正在我发现他大有进步时, 班干部集体告状来了。原来他把班里同学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星期, 打算参加镇里比赛的手抄报弄皱了。我去找他时, 他正咬着牙, 仰着头跟同学们争辩, 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我气急了, 把他叫到办公室, 尽量用平静的语气严肃地跟他说:“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 但你必须告诉我真相。”他看了看我:“他们都冤枉了我。”原来, 他本来想参加手抄报的绘画工作, 但是由于他脾气不好, 做事没耐性, 同学们都不信任他, 还怕他搞破坏, 不让他看。他禁不住好奇, 上体育课时, 他趁同学们不注意, 回到教室, 偷偷地欣赏。他见其中的一幅画不够漂亮, 打算补充, 这时学生们回到了教室, 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他, 班长还伸手想夺, 他拿手抄报的手一紧, 结果……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我先表扬了他, 说他关心班集体, 集体荣誉感很强, 只是没跟同学及老师好好解释清楚。他从谈话中也明白了老师与同学也跟他一样, 都是为班级着想, 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借此机会我针对他容易发脾气, 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做事不考虑后果等现象, 也与他好好地进行了沟通交流, 分析这样做的害处, 教他为人处世的方法。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 不仅尊重学生, 同时也信任学生。我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东西, 都愿意向美好的事物敞开。
三、欣赏鼓励, 放飞个性张扬
学会欣赏学生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 在欣赏中闪现爱的光华, 享受爱的温馨, 我们就能创造出一个个教育的“奇迹”, 欣赏孩子们课堂上独到的“狡辩”, 就能发现创新的智慧火花。
班里有个学生, 家庭富裕而幸福、见多识广、个性活跃而奔放, 在课堂上时常会做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或神情, 或突然抢话, 冒出一些“另类”的回答,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让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扰乱课堂秩序。说实话, 他认真上课时, 回答问题生动有趣、用词准确。经过观察, 我发现这个孩子思维敏捷, 知识面广, 所以经常脱口而出。他性格活泼、聪明伶俐, 所以课上常故意在学生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表演才能。他身上不缺乏优点, 缺乏的只是欣赏的目光和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我找准机会, 在语文大讲堂——《今日家乡》中, 特意叫他扮演小导游, 他的表现真的很让人高兴。只见他拿着麦克风, 一边走一边说:“大家好, 我是胜利小学的小导游,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胜利村, 现在请大家欣赏我的家乡新貌!”引来同学们一阵快乐的笑声, 他一点也不慌张, 指着他自己亲自绘制的彩图, 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一阵热烈的掌声送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多么出色的小导游呀, 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他会心地笑了。后来, 上课时他听得更认真了, 坐得端正了, 虽然偶尔他也会“老毛病复发”, 但和以前相比, 他守纪律多了。
用爱心传递知识, 用知识呼唤爱心, 教师用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 学生不仅乐学, 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知识传递 篇2
——-学生代表在图书捐赠仪式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代表学校700余名同学向关心我们的各级领导们真诚的说一声:谢谢。
“博览群书”是我们每个农村儿童发自内心的呼唤。对我们这些农村儿童而言,一张平稳的课桌,就能让我们放飞梦想;拥有读不完的好书,更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天堂。
小草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花儿的开放离不开雨露的滋养,我们的成长更是离不开热心人士的相帮。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三明市政协、民建三明市委员会的叔叔、阿姨们给我们送来了崭新的图书,这是最好的节日礼物,它如同寒冷冬天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房,此时,我们突然有这么一种感觉,刚才手捧的不仅是一本本书,它更像是时代的接力棒,是能点燃社会主义事业灿烂明天的熊熊火炬!叔叔阿姨们,请你们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一定会在领导和老师的教诲下,努力学习,奋发向上,长大后像你们一样成为祖国的栋梁。
青山有了绿水的相伴,才显得更加灵秀;天空有了白云的映衬,才显得更加蔚蓝,石壁中心学校的明天,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而更加辉煌、灿烂。
叔叔阿姨们,你们用知识的甘露,浇开了我们理想的花朵;你们用伟大的行动,带给了我们拼搏的船桨;你们用心灵的清泉,润育着我们遥远的梦想,在我们心里,你们胜过世上任何偶像,你们就是经久不衰的歌谣,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
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 篇3
关键词:视唱练耳;专业性;细致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4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55
一、对照之前的视唱练耳教学,在改革过程中的进展
此次教学改革把每个学期分成四个阶段,分别为“基础讲解、引导分析、节奏创作和旋律创作”。这四个阶段围绕着教学目标“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的三个阶段开展实施。第一阶段“基础讲解”指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传递”,第二阶段“引导分析”就是教学目标中的“融会贯通”,第三阶段“节奏创作”和第四阶段“旋律创作”则指教学目标中的“拓展创造”,要求做到教学目标“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三者共生,且梯度渐进,把传统教学中《视唱练耳》的两大功能“认识音乐、表现音乐”提升为“认识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作”三大功能,让学生了解一度创作的同时,激发他们二度创作的能力,开辟教学协同性新途径。
(一)四个阶段三个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四个阶段平均四周一个阶段,“基础讲解和引导创作”这两个阶段是课程后期续进和开展的核心。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课程安排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我表演愿望的启发,这为后期节奏创作和旋律创作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全班25人,分为5组,本课程以组形式形成的作品共有25件节奏创作,5件旋律创作,其中旋律创作以双声部的形式呈现,这大大超出了预期的结果。
(二)帮助学生实现一度创作,回归二度创作,提升三度创作
此次教学改革改变了师生对《视唱练耳》课程的认知,教师不再仅把《视唱练耳》当成一门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开始注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思考创作的同时,强化了学生自主分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讲授视唱过程中介绍音乐创作语汇,让学生了解音乐元素,懂得乐句创作,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分析能力,丰富了学生表现音乐的手段,让学生实现了一度创作,回归了二度创作,提升了三度创作。
(三)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打破了以往只上课不练习的怪圈
分组进行课后作业的练习,对每组成员的自觉性都能有很大的提高,以组的方式进行评分,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分组的进行中,组长最开始起到的是调动作用,随着课程的开始和深入,组员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组长和组员融入一个集体,共同出谋划策,商讨作品如何展示,如何加入自己的创作,并制定了详细的分工和练习时间,这就充分改变了以往《视唱练耳》课程授课过程中的尴尬局面——授课后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根本不进琴房、不练习,反而各组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呈现得更完美,更有创意,会共同挤时间练习。可以说,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打破了以往只上课不练习的怪圈。
(四)互相听辨,提升听辨能力和视唱音准度
音准,是《视唱练耳》课程的核心,而往往学生只有通过课后练习的不断强化才能逐渐提高准确度。以往学生的课后练习主要是“个人的独立行为”,这一环节缺少了互相听辨、互相纠错的过程,练习方法也较单一,导致学生的能力提升较慢。分组组队的形式让学生在一起练习的机会增多,互相听辨,交流经验,互相帮助,使得课程的内容在课后得以衍生,教师的指导由课堂延续到了课后,这对音准不足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同时也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感情,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在改革过程中的突破
(一)通过教学手段的调整,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在进行教学改革初期,预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有以下三点。
第一,要让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的四个阶段中掌握好各个阶段的视唱、听觉分析和听写的动手能力。
第二,让学生掌握视唱练耳技能以及听觉分析能力,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第三,将音乐创作的思路引入《视唱练耳》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作语汇,理解一度创作,展现好二度创作,进而更加体现一度创作的本质内涵。
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有预想的一个难度控制,所以问题很快得到了控制和解决,达到了预期目标,并有所突破。
(二)各环节的监控和管理上
学生对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每一种举措都十分关注,这个关注最初只是在“得分分数”上。为了体现公平、公正、专业化,课程平时成绩得分进行了细化,细化到了每堂课直接给分,同时给分过程也严格细化,主要通过专业展现的几个方面全班给分,并制定了专门的给分表格,重新设计了点名册,使得平时成绩真实、细化,有据可依。
此外,还一改以往平时成绩来源于教师打分的方式,教师只是通过到课率、课后作业等简单元素给分。本次教改平时成绩分以下四个方面给分:组长给分、组员给分、教师给分、每堂课后得分,最后取平均分。这个过程更加细化。
1.平时测试
平时测试涵盖的内容包括到课考勤、课堂回答、课后作业、实践创作,这些内容会随堂记录,学期末进行统一核算。参考项目附在学生点名册内,堂堂测评,当堂给分,学期末统一核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为小组及小组每位学员建立考核档案,记录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分的依据,并结合学生平时的考勤和在调研项目中参与程度进行综合评分。
2.口试测试
口试测试主要针对的学习内容是视唱,通过对音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视唱及听辨等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听、唱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准确的音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感,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丰富他们的音乐修养,从而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环节上的监控,使学生具有了强烈的紧迫感,也很清楚自身努力的途径,从侧面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的进步得到了认可,使学生的关注点从“分数”转向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
(三)同命题下创作比较,衍生创作理念,实践中体会一度创作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加入创作理念,让学生通过课程中大量的谱例了解作曲的基本功率,引导学生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学生的启发有时远远大过了老师对学生的启发,其原因在于学生对其同学作品的认识更加深刻,激励性更高,对学生实践中体会“一度创作”更具有强有力的促进性,这一突破点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期,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成效。
三、实施过程中发现还需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中,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不足。
(一)听力教材还需完善
原有的视唱练耳教材中没有把听力练习按照难度进行分类,而这个难度的安排只能依靠教师个人经验展开,对于课程的严谨化和科学化发展是有着一定阻碍的。
(二)视唱练耳教材中还需适度引入贵州民族音乐
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演唱大量的音乐作品,但目前全国的视唱练耳教材中,贵州音乐元素的谱例十分少见。而弘扬、宣传贵州音乐文化,是贵州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此次教改中发现的不足之处,也是今后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内涵与学科的联系
教材建设对于《视唱练耳》课程改革的推进具有主导作用。《视唱练耳》课程原有教学方案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仅是针对本学科的技术训练,如音准、节奏、音程听辨、调性听辨等,只是停留在本学科的教学技术要求上,可以说《视唱练耳》只是一个技能训练课程。而此次教学改革是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产生,激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协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展现音乐。在这一改革要求下,《视唱练耳》课程的内涵增加了,与其他音乐课程产生了必要的联系,具有了连接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功能与特性。
结合三下乡活动,把教学空间由课堂转向田间地头进行原生态收集、整理。为三下乡赋予一个新的生命,这个生命就是“带学院艺术下农村,采原生态音乐回学院”,从而提升了学生对视唱练耳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意识。另外,“带学院艺术下农村,采原生态音乐回学院”这一实践活动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对贵州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采集、传播乃至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带学院艺术下农村,采原生态音乐回学院”,能让他们了解贵州原生态音乐,爱上贵州音乐原生态音乐,成为贵州原生态音乐的传播者,为贵州的建设贡献力量。
在这一教学思路的作用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材编写就变得尤为重要,要把多元素组合在一个教材下,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变化,并在宏观上理解课程。后续教材的编写也是我们教改的完善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保铮.任务型视唱练耳教学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2012(6).
[2] 安雪.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J].上海师范大学,2013(5).
[3] 董明倩.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究[J].上hi阿师范大学,2013(4).
文献传递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探析 篇4
文献传递广义上是指以任何形式、从任何信息源中为用户提供信息副本的活动, 简而言之, 就是图书馆或其他文献资料提供单位将文献资料或文献资料的替代品传递至发出请求的图书馆、读者或其他请求方的一种服务。一方面, 文献资源总量也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 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开展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正是为了扩大文献共享面、解决单一图书馆资源局限的根本性解决途径;另一方面, 科技发达为文献传递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特别是在电子文献传递过程中,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及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发展, 使得文献传递更为便捷。然而, 伴随着文献传递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给用户带来的便利性, 电子文献的易传递性、易扩散性同样给被传递文献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众多问题[1], 本文将着重研究文献传递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探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中侵权问题的解决办法。
1 文献传递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1.1 复制权
著作权法第9条第5项规定:复制权, 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复制形式在著作权法第9条中是以例举的形式规定出来的,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 会不断出现新的复制形式, 因此条款中的“等”字为新科技下的新复制形式留有了余地[2]。网络时代的来临, 著作权法中的复制权被进一步延伸拓展, 将作品上传到互联网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侵权行为, 这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但由于立法空白至今未形成定论。
图书馆在开展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文献开展复印、扫描, 这时尤其要注意对版权人复制权的保护。以谷歌2004年启动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为例, 其计划将全球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所属图书馆的藏书转化为电子书, 当年就完成了约700万册书籍的电子扫描工作, 这些图书馆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牛津大学所属图书馆及牛语公共图书馆等[3]。但该计划一直遭到美国非盈利组织开放图书联盟 (Open Book Alliance) 抗议, 声称谷歌的图书扫描和解协议违背了《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及WTO贸易产权协议, 据悉, 德国以及法国已就谷歌所达成的扫描和解协议提出抗议。谷歌就这些反对意见做了相关调整。但是谷歌依旧坚持其电子图书扫描计划是出于公共利益[4], 至今该项目还在搁浅之中, 可见, 复制权是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风险。
1.2 信息网络传播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第10条第12款规定, 著作权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而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更是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作出了详细规定, 其第7条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 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5]。从此条款可以看出, 图书馆面向本馆服务对象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可不经出版人授权行使, 但馆际互借、馆际网络文献传递是否需经过版权人许可, 合作同盟内图书馆是否可被视为相互间的服务对象而不需履行告知义务, 这一点界定较为模糊。
1.3 发表权
发表权, 依据著作权法规定, 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具体来说, 是著作权人完成创作后, 决定是否将自己的创作公诸于众, 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方将作品公诸于众的权利, 该项权利是作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最基础的权利。图书馆在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过程中, 可能涉及一些还未发布的资料, 如学术交流会议上的学术报告、PPT, 学生的学位论文, 科研成果阶段性报告、项目报告等, 这些文献一般都还未经发表, 就由作者拿来在校内做第一时间的分享, 因此在处理该类文献的传递时, 要尤为注意对著作人发表权利的保护, 告知借出方或被传递方该类文献还未经发表, 未经作者许可不得随意摘录、转载、引用。
2 文献传递中侵权问题的解决和规避
2.1 加强文献传递的立法工作
至今为止, 我国已制定4部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 还有18部专门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但在某些具体领域, 如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领域, 这些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在操作方面仍不具备明确的指导性。无论是著作权法还是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中对图书馆豁免权利的规定都不够明确, 图书馆在哪些条件下开展的文献传递可不经版权人的许可, 相关法律条例均未给出详细规范。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相关知识产权立法则对图书馆的文献传递进行了明确规定, 如美国要求只有公益性图书馆可以进行文献传递, 并且对文献的复制和传播均不可以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利性质。进行文献传递的图书馆还要面向公众, 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此图书馆所专门服务的研究机构, 还包括相关研究领域的个人[6]。因此国内应当出台更为具体的知识产权规范或操作指南, 甚至针对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专门制定法规, 明确图书馆文献传递的内容及范围。
2.2 树立图书馆及用户的知识产权意识
长期以来,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都较为淡薄, 而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比较容易失去其原创力。因此, 图书馆在开展文献传递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培养馆员及用户的知识产权意识, 贯彻落实知识产权相关教育, 让用户理解围绕作者著作权而产生的发表权、署名权、复制权、作品保护权等一系列人身权及财产权, 培养其知识产权意识, 引导其合理使用通过文献传递获取的各项文献资料, 同时正确行使自身学术成果或作品的著作权及知识产权。
2.3 合理规避文献传递中的侵权问题
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共建过程中, 如若仅仅依靠合理使用、直接授权等传统的文献传递模式势必会大大降低文献传递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 必须通过相关合理性的规避及法定许可情形下的使用, 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共建。如国际图联颁布的数字环境下的版权立场, 其认为非商业化的公共借阅并不属于版权规制的范围;国际条约规定, 图书情报机构为了用户个人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只要不损害作品的正常使用, 也不致无故侵害作者的合法利益, 都是法律许可的合理使用的范围。此外, 国内一些相关法律规定中明确写有法定许可情形,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应尽量选择在法定许可形式下开展。
3 结语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符合了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但不容忽视的是传递过程中对著作人复制权、发表权、信息网络发表权的侵权, 图书馆应呼吁国家加强文献传递的立法工作, 积极树立图书馆及用户的知识产权意识, 合理规避文献传递中的侵权问题。
参考文献
[1]卢国强.关于我国文献传递中版权规范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 2012 (9) :11-14.
[2]对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权的浅薄理解[EB/OL].[2014-01-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d448d30100zitp.html.
[3]谷歌申请图书馆扫描专利, 实现批量化扫描[EB/OL].[2014-01-20].http://tech.qq.com/a/20090504/000153.htm.
[4]美开放图书联盟称谷歌电子书扫描违反知识产权法[EB/OL].[2014-01-20].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0-05-11/598376.shtml.
[5]信息网络传播权[EB/OL].[2014-01-20].http://baike.baidu.com/view/107396.htm?fr=aladdin.
知识传递 篇5
图书漂流活动源自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是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捐献出来,然后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大家阅读,阅读之后,再重新投放到公共场所中或直接传递给下一个读者,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通过图书的传递来分享快乐。它漂流的不仅是图书,更是一种诚信和美德。
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交流,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读者协会联合图书馆特举办了以“让爱心传递,让知识共享”为主题的一个学雷锋“图书漂流”爱心捐赠活动,为图书漂流活动添砖加瓦。具体安排如下:
1、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启动初期需有足够的图书用来传递,为此,倡议广大师生为图书漂流出一份力,为图书漂流活动踊跃捐书,让那些尘封在角落的书籍再一次体现它们的价值。
2、每本捐献的书籍都会有专用图书漂流卡,书友可以在制作的图书漂流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感言,甚至是联系方式,让它们在传递中记住每一个“足迹”。
3、图书漂流活动正式开始后大家可以带着自己的书籍前来活动地点换取自己喜欢的书籍。假如平日里不小心把自己的专业书丢失了,也可也来我们图书漂流站找寻相关的书籍,方便你我他。
4、本次爱心活动捐赠的书籍将会编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漂流站”,作为漂流的书籍。
一个苹果,与人分享,自己剩下一半,却也收获了一份愉悦;一本好书,与人分享,收获的不仅仅是愉悦,也许还有心灵上的知音。把附有自己感想的书,投放到校园之中进行漂流,想像一下一个拿到你们心爱的书的人,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快乐的事啊!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踊跃捐献出饱含自己浓浓爱心的书籍吧,让它汇聚成知识的海洋,带给每一位师生一份收获和快乐!
活动时间:2012年4月5日中午11:00——14:00
活动地点:文苑餐厅对面广场(女生寝室那边)
如遇下雨情况地点换至图书馆二楼大厅
捐书联系方式:***(695608)
备注: 如果我们活动结束后,您还有书需要捐赠,可直接拿到实习楼414读者协会值班室,或拨打电话***(695608)。谢谢!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73989400邮箱:zjipcra@sina.com
读者协会“图书漂流”爱心捐赠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您是否曾经把一本本崭新的课本当作废纸卖出?您是否曾经苦于无法合理处理废旧书籍?你是否希望这些书籍能够为其他同学带来更好的帮助?为此,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读者协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将手中闲置的图书和旧课本捐赠出来,给在校学生提供精神上的关爱和物质上的帮助,节约资源 实现共享,通过书籍循环利用形式使知识在校园内传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是人类看世界的窗口。时光荏苒,总有许多旧书积从,不知如何处理。相信每位爱书的同学都会希望自己的图书能在一双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双手中传播下去,而不是被压在箱底蒙受尘土的腐蚀,那就请加入我们吧。
同学们,捐一册书籍,留一份真情,知识海洋,因为您的一滴融入而变得辽阔宽广;校园文化,因为您的一朵鲜花,绽放馨香,图书漂流活动,因您的一次参与,更显意蕴深长。一册书不为少,百册书不算多,您的捐赠有限,但我们深信聚沙成塔的力量——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拳拳爱心,感动一生。大厦巍然,梁椽公举;受人玫瑰,手存余香,您的慷慨捐赠定会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让您的图书漂流起来,也使书的价值和您的境界得到升华。
此致
敬礼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读者协会
知识传递 篇6
摘要 隐性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这种知识类型广泛地存在于排球专业教学之中。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和排球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的介绍,探讨了排球专业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递方式,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传递排球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隐性知识 排球教学 传递方式
一、隐性知识的界定
英国学者波兰尼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通常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叫显性知识。另一种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即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叫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化和实践化的两大特点,其中包含了大量个人亲身体会、独特感悟等各自具有个人差异的个性化经验与认识,是个人的独特经验与独特思维组合之后的产物。
我国的学者张庆普等人,从企业的角度将隐性知识划分成两类:一类是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另一类是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的默契和组织文化等。
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与张庆普等人提出的隐性知识的划分比较接近,也可以将其分为排球技能隐性知识和排球认知隐性知识。本文利用这一隐性知识划分的方法,对排球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及其传递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谈谈自己的观点,仅供同仁们参考。
二、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
排球技能隐性知识,主要也是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经验、技巧和诀窍和群体协作能力等。排球认知方面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信仰、观点、思维模式、感悟、价值观以及组织文化等。
(一)排球技能隐性知识
排球运动技能并非总能由文字、图画或公式完备地表述出来,许多地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任何一项排球技术、战术,都包括很多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诀窍、经验和全队协作能力等,它们在从事排球运动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排球运动技术、战术等的学习过程中,总是会教导学生要“多练习”、“找球感”、“找手感”等,这些感觉对排球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是确实很重要的。从隐性知识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在多次的练习中,获得必要的技巧、诀窍、经验,从而对学生的技能学习与掌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在运用排球技术、战术的过程中,来自直觉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知识。例如当扣球技术达到自动化阶段时,就不需要思考自己如何上步、上步路线、如何摆臂等,这些动作不需要人的反思,身体就知道如何操作。实际上,保证扣球的效果,更多的是观察球的飞行弧度、对手的拦防布局,否则就无法有效保证扣球的质量。再如垫球技术,在接球时,就不需要考虑手型、击球点、击球部位等,更多地关注垫出去球的落点和弧度,以便最适合本方组织进攻的需要。
这些来源于不需要推理、反思的感觉、直觉的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知识,也都是隐性知识范畴的,具有高度个人化的、主观性的,来源于个体身体的亲身体验。像这一类的例子,在排球运动中很多,仅从排球技术的击球点来看,具体的规格要求大多是大约在什么位置,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排球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才能确定自己的击球点,应该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这种认知结果是独特的,个体之间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任何一项排球技术和战术,都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规格要求,这些要求在学习排球技术、战术时,是必须要明确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但这些相对统一的要求,对于学习与掌握排球技术、战术是有用的,却又是“不充分的”。只有把这些常规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整合到具体的排球运动的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在排球技术教学中,如扣球技术教学,要想比较好地掌握排球运动的扣球技术,除了明确扣球的统一的规格要求之外,还需要明确一些扣球的技巧。如扣球击球点的合理选择、扣球手法的随机应变等。但是,知道了这些规格要求和技巧后,必须要经过扣球的反复地练习,直到把它们已经得到了完全个性化的理解,将那些一般性的技术规格与要求变为他个人的,即本人熟练的“经验”和“习惯”,这样才可能比较好地掌握排球的扣球技术。
在战术配合中,也是有常规的统一要求,但是对于不同的选手,也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的差别,也是需要经过队员之间反复的实践、配合、磨炼,最终形成一整套独特战术方式。例如,在进行短平快扣球战术时,扣球队员,要知道常规的上步时机、上步方向与路线、起跳点的选择等;二传手要知道常规的传球击球点的位置调整、传球弧度的要求等,但要保证短平快战术的质量,扣球队员,必须要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常规要求,以保证更好地完成扣球;作为传球队员,也要更具场上的具体情况、结合扣球队员的习惯、特点等,及时地调整常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彼此的默契,形成他们的绝招,这都离不开他们反复的实践练习。
(二)排球认知隐性知识
排球认知隐性知识,也主要包括对排球运动的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的默契和组织文化等。在学习排球运动技术、战术时,实际上也是学生个体利用其本身的隐性知识,对教师所教授的显性知识进行吸收、深化和创新。他们的认知实际上是带着自己的认知模式进行的,学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构成了潜移默化地制约他们认识和理解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这就会使得学生在理解排球运动知识的时候,都带有自己特定的观点和视角。
在排球运动技术战术学习的过程中,要知道如何的知识,不仅仅包括技术上的或身体上的如何做的知识,同时还包括如何去获得最终想要的状态以及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如何去做、什么时间去做的知识,这些便是排球认知隐性知识。具体说来,在身体上或技术上,知道如何才能有排球运动技能的熟练掌握者具备的那些不可言传的经验,诀窍等。如各种击球时机的把握、攻防战术中的各种良好意识的养成等。
另外,认知方面的知道如何做,主要是指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方法、思维模式等,其中知识要紧密地与主体相联系。体现在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处理显性知识等。如对对手技、战术弱点的认识、对排球运动技术战术的理解、对排球规则裁判尺度的把握、对排球运动“美”的观赏角度等。
排球运动中,量化规格特征与要求,可以科学地认知,但是其质的特征必须要通过直接亲身体验。一个人不可能通过阅读排球书籍,就学会打排球,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容易接受的道理。因此,排球运动中的认知,必须包括身体上的或技术、战术上的认知。排球运动中的隐性知识是直接性的、过程性的、经验性的;有些知识来源于直觉,有些来源于经历。比如说,成功的扣球、拦网、发球、救球、传球等的体验,从观赏者角度虽然可以大致了解,但这样的体验只有亲身感觉才能充分理解。这种隐性认知对于个人的意义,外在观察者是难以深入理解的。只有直接体验结合随后的主体反思,才能完全体会到成功与失败、满足与懊悔等情绪状态。对动作的流畅和完美、力量表现、精彩配合等,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建构起排球运动的价值感和美感。
三、探讨排球专业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递方式
在传统的排球专业教学中,一直比较注重显性知识的传递,对排球运动隐性知识的传递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从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把学生对排球显性知识获得,定为排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对学生排球隐性知识的传递,有所忽视的,造成学生排球运动隐性知识的缺乏。
无论是排球技能方面的,还是排球认知方面隐性知识的语言表述,大都仅是一种经验性的表述,对它们的表达与传授,也只能是比较粗略、模糊的。因此,不能单靠规则或技术、战术的规定来传递的,有些排球技、战术的隐性知识,如“感觉”、“知觉”、“意识”、“ 技巧”等,很难与其他类型的隐性知识一样通过正规的教育手段、渠道加以传递和掌握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中的个体摸索、顿悟以及同伴之间在参与排球运动的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实现的。其中的“奥妙”与“诀窍”等,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出来的,需要由学习者在反复的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
(一)由隐性到隐性
鉴于隐性知识的特点,“学徒制”是一种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形式,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一些排球技能、技巧是难以言传的技艺,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以及潜移默化的实践,而学会、掌握老师的技艺,这种技艺对学生来说是隐性知识,它可以通过老师教徒弟这样的示范方式流传下去。传递的内容不仅包括技术的规格,还包括一些“方法”和“经验”等,甚至包括一些连老师自己也意识不到的技巧和基本风格就传递给了学生,形成各自的隐性知识。如:传授排球技能的诀窍和经验、管理排球教学活动和管理学生的技能技巧和经验、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教师在教育科研和学习新知方面的技能与知识、教师指导学习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教师做事的心智模式等, 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就传递给学生了。
教学中,注重精讲多练、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对加强学生排球隐性知识的传递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掌握排球运动中的隐性知识,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进行长期实践,学生来阅读大量排球运动的书籍,理论上精通,但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隐性知识是没有多大用的,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出真知显得更为突出与重要。
另外,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排球运动隐性的认识理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体验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借鉴等,学生在模仿、观察、借鉴时,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加强引导,这对学生较好地获得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由隐性到显性
对排球运动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将其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形式,这个转化所利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使隐性知识不断提升为显性知识。一些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尽管是难以用语言充分地表达,但不是说这类知识绝对不能解说出来。在隐性知识中,除了对心灵的隐性力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部分隐性知识无法显性化外,其他部分都应可以运用语言符号系统将其显性化的。
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在从老师向学生进行转化过程中,仍然需要老师首先运用语言符号将这些隐性的知识表达出来。教师要善于把排球运动中的隐性知识,用经典、合理、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言语给学生以指导,也即通过老师先将其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真正对学生有切实帮助,否则学生只能是机械地模仿。在排球专业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也做了一些将隐性知识外显化的尝试。通过隐喻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把乍看毫无联系的形象连接起来。比如,教师将排球“传球”的拇指和食指手型动作,形象地比喻为“心的形状”;扣球时的挥臂动作,教师告诉学生手臂的动作就像是“抽鞭子”一样;在学习倒地滚翻救球技术,团身滚动要像“球”一样圆滑等。
在教学中,还可以合理调整直观示范的形式,在示范过程中添加一些新的内容,教师在示范学习策略时,一边示范一边把自己的做法、想法大声地说出来,教师把一些原本隐藏在心中的思考过程展示出来,从而把各种不同情景之下运用的学习策略予以比较明确的直观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蕴涵于教师心中的隐性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到一套关于隐性知识的有效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策略。
将排球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努力,创造隐性知识交流畅通的条件也很关键。如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亲密、和谐、相互关心和信任的课堂组织氛围等。
(三)由显性到显性
这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通常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将这些零碎的知识进行整合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能更容易地为更多人共享和创造组织价值。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排球裁判法,学生就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上的学习,使用裁判法。教师就某一项技术教学,在学生完整学习后,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同一技术教学教法实习。当然,要注意学生的隐性知识的不一致,在一些学生面前是隐性知识,但在另外一些学生面前就不一定是隐性知识,在扩散知识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由显性到隐性
这意味着,排球的显性知识转化为学生中各成员的隐性知识。学生在共享一些显性知识的同时,一些学生将他们获得的知识内化,也就是说,他们使用他们所获得的这些知识来拓宽、延伸、重构他们原有的隐性知识。同时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在排球教学中,当教师无意间谈起教技术、战术等的教学经验、经历时,学生对教师的这些经历进行反思,并将其内化,学生也会把教师的经验纳入到自己的隐性知识之中。如在排球专业教学中,学生对排球显性知识学习后,无论是具体的排球技术,还是排球战术,都要求学生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思考、感悟、体验等,这个内化过程,是学生能否把排球的显性知识就转化成学生个人隐性知识的重要环节。
总之,保证排球教学的质量,扭转对学生排球隐性知识传递的不足的局面,教师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改变自己只是显性知识的传播者的观念,要积极建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沟通渠道,要克服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明显界限,抛弃绝对客观性知识观念,认识到隐性知识及其对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影响,拓展我们所持有的显性知识观念。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到隐性知识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炳荣.默会知识及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243-244.
[2]苗青.新课标理念下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7(8):18-19.
[3]吴耘.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现象[J].四川体育科学.2006(9):126-128.
[4]方程.缄默知识形成及其显性化机制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7(17):151.
知识传递 篇7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发展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创新条件,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1]。但从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来看,各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2]。这是由于产业集群不能仅仅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简单聚集,还必须在企业间建立一个高效的知识创新系统,通过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在系统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调配、共享,充分利用其优势互补效应,突破各个成员的边界束缚,使知识技术创新超越集群成员依靠自身力量所能达到的水平,呈现“1 + 1 > 2”的效果[3]。而有些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内的主体各自为营,难以体现出系统的功能放大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产业集群内知识的转移整合、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并不是理所当然,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保证,知识的协同创新将不会自动发生[4]。因此,如何保持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有效运行,解决创新系统内的孤岛现象,使创新主体、创新各环节有机互动,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高度关注的难点问题。
国内外学者在产业集群知识创新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颜敏 ( 2014) 通过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过程的分析,认为协同创新过程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应用和获取过程,而知识产权所具有的独占性和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性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协同创新与知识产权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就给集群企业间的合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5]。刘红丽等 ( 2009) 通过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成员的合作动机和意愿,会对其是否主动参与知识的转移与共享过程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知识共享和合作创新的效率[6]。Birgit Renzl ( 2008) 的研究表明,个体担心在知识的合作创新过程中失去自身独特的价值,这是合作创新的重要阻碍之一。而信任能明显减轻个体的这种忧虑,从而对协同创新起到促进作用[7]。曾萍等 ( 2011) 基于对珠三角集群企业的经验数据分析发现,利用IT技术在组织内外搭建信息交流传递网络,不但对组织间的协同创新有促进作用,也推动了组织内非正式的知识共享[8]。
以上研究对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 ( 1) 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风险研究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未进行系统分析; ( 2) 对声誉机制及信息传递在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已有的研究也更多属于定性分析及实证分析,缺乏定量分析。
本文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的失效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出知识溢出的双面效应、知识价值评估困难、知识同质化风险3个主要因素。并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定量化分析了声誉机制和信息传递在保证集群知识创新系统有效运行中的作用机理和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1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失效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是具有创造、共享、转移知识能力的特殊区域创新系统[4]。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优势[9,10,11],并未仔细分析不同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知识创新效率差距逐渐扩大的深层原因。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失效原因,概括总结出以下3个主要因素。
1. 1 知识溢出的双面效应
知识溢出是解释产业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12]。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的影响是双面的。知识溢出可以增强集群知识基础、加速创新系统知识整合,但也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1. 1. 1 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创新,即用知识生产知识[13]。知识溢出越多,作为合作创新的共享知识基础就越雄厚、知识的交融性就越强,新技术就越容易产生[14]。而知识溢出具有的空间特性,是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重要来 源。Audretsch和Feldman ( 1996 ) 、Maurseth和Vers Pagen ( 2002) 等人的研究表明,知识空间溢出的局域性或空间根植性特征,使得地理距离临近性对知识溢出吸收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使其对创新的作用程度存在一定的范围限制,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15,16]。产业集群作为关联性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聚组成的群体,通过协同研发合作、产业链传递、人才流动、非正式交流、企业衍生等形势,实现了知识在空间范围内的大量溢出,加强了知识扩散的规模与效率,为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提供了雄厚的知识基础。
1. 1. 2 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又具有消极的影响
知识溢出也意味着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在不经过许可、不付出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其它企业的知识,这必然会导致“搭便车”行为以及机会主义倾向的发生。同时,对溢出企业来说,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商业秘密等知识的泄露,将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甚至为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17]。当引入时间因素,动态的分析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时,不难发现T时刻个体的知识溢出在一定程度上将削弱T + 1时刻个体的知识创造。而从系统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自身的创新成果被其他成员无偿分享,那么每一个企业都将热衷于不劳而获而不愿自我创新,系统内企业的创新动力将消失殆尽,从而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系统将逐渐停滞,并最终彻底失效[18]。
1. 2 知识价值评估困难
知识价值评估困难,合作双方行为难以有效约束。知识资产的无形性和不确定性使其难以精确计量,创新成果价值和合作双发的研发能力也难以确切描述和量化,并且,市场前景、预期收益、研发成本、专利期、专利权的覆盖范围等知识价值评估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巨大。知识价值评估的困难导致了正式契约不完全性的突出,合同条款无法全面涵盖未来合作中可能发生的有关知识成果的矛盾和冲突,也就难以对合作双方的行为作出有效约束。如果合作各方分享创新成果的权益比例与其前期投入资源的比例严重不平衡,必然会阻碍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内各成员进一步开展合作。
1. 3 路径锁定及知识同质化风险
路径锁定 ( Path Lock - in) 指系统一旦进入某一路径,会因为惯性的力量而不断进行自我强化,使得关系锁定于这一特定路径[19,20]。彭双、杨玉兵等学者研究发现,由于知识创新的复杂性、非标准化和高风险性,一旦企业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强联系的作用下,各成员会沿着既定关系,通过学习效应等自我增强机制不断巩固,最终产生闭合,导致“小世界”现象的发生,系统外企业难以进入。当创新系统为小世界,经过充分的知识扩散,整个网络的平均知识水平最高,但知识差异度最小,知识趋于同质化,导致“学习性近视”。而知识的互补性被认为是跨组织知识协同效应的主要来源[21]。如果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中的成员知识相似度太高,那么以知识整合和协同创新为目的的合作行为就变得没有必要。
2 声誉及信息传递视角下集群知识创新系统治理机制研究
通过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失效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保持创新系统有效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是约束系统内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合作阻碍。而声誉治理机制本质上正是通过系统内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激励,约束机会主义行为,识别不合作型成员,减少信息不对称,以增强系统内成员间创新协同效率的一种治理模式。
经典的声誉治理模型是1982年由Kreps、Wilson,Milgrom,Roberts 4位学者提出的KMRW模型[22]。本文参考了KMRW模型和孙霞( 2009)[23]提出的改进型声誉治理模型,对创新系统各成员间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重复博弈行为进行定理化分析,探讨声誉及信息传递在保证集群知识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作用机理和关键性作用。
2. 1 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声誉治理模型假设
假设1: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内有N + 1个企业,设为{ A,B,C,D,…} ,企业i ( i = 1,2,3,…,N; i≠B) 均为合作型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不会先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在第一阶段博弈中,企业i会采用合作策略,后面阶段的策略将根据企业B上一阶段的策略而调整,一旦B选择不合作,则企业i将从此不再和B合作。
假设2: 企业B有两种类型: 合作型和不合作型。不合作型B也可能为了在最后阶段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在前期交易过程中伪装为合作型。企业B的真实类型是私有信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i并不知晓。
假设3: 企业B侵占率越高,效用越大; 同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企业i能观测到B的行为并随之调整对策,所以B对i侵占带来的效用会随着i的防范措施而递减。
假设4: 假定企业B在和企业i合作过程中的单阶段效用函数为:
令V为企业B的实际侵占率,0≤V≤1; Vs为企业i对企业B的预期侵占率,表示企业i对企业B行动的预期判断,0≤Vs≤1。表示企业B的类型,当 = 0时,即企业B为合作性,当 = 0时,企业B为不合作型。
假设5: 假定在博弈开始时,企业i认为企业B为合作型的先验概率为P0,不合作型的概率为1 - P0。
2. 2无信息传递情况下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声誉治理机制分析
在集群创新系统内没有信息传递的情况下,企业i是否和企业B合作取决于i自身与B过往合作经历而积累下来的声誉。在多阶段合作的动态博弈过程中,设qt为企业B在t阶段选择合作的概率,q't为t阶段企业i认为企业B会合作的概率。如果在t阶段企业i没有观测到企业B的侵占行为,那么,根据贝叶斯法 则 ( Bayesrules) ,在t + 1阶段认为集群企业i是合作型的后验概率为:
由公式 ( 2) 可以得定理1。
定理1: 如果t阶段企业B选择合作,则在下一阶段企业i认为企业B为合作型的概率上升。
假设企业B在t阶段选择不合作,则可得公式 ( 3) ,
由公式 ( 3) 可得定理2。
定理2: 一旦企业B选择不合作,企业i将认为其为不合作型,以后将不再与其进行合作。这就是所谓的冷酷战略 ( Grim Strategies) ,又称触发战略 ( Trigger Strategies) ,是指系统内成员一开始采用合作策略,但一旦有某成员采用不合作的策略,系统内其它成员以后就不再与它合作。
假设t阶段为最后阶段,则t阶段相当于一次博弈,非合作型的企业B无需继续伪装,其最优选择是Vt= = 1。并且企业i知道B的最优策略,因此,i对B的预期为:
此时,非合作型企业B的效用水平是:
由 ( 5) 式可得: Ut/ Pt= 1 > 0,因此可得定理3、定理4。
定理3: 非合作型企业B最后阶段的效用是它在与成员合作过程中培养的声誉的增函数,非合作型B会积极伪装合作,提高在知识创新系统内的声誉。
定理4: 企业i越认为B是合作型,Pt越大,则企业B在最后阶段侵占企业i的效用越大。
现在来考虑非合作型企业B在t - 1阶段的策略选择行为。因为t阶段为最后阶段,并且非合作型B在t - 1阶段之前都是合作的,t - 1阶段之前B的合作行为保证了Pt - 1> 0,并且i对B的侵占率预期是
其中,Vθt - 1= 1为t - 1阶段的最大侵占率( 就是企业B 100% 侵占) 。δ为贴现因子,体现了系统成员的长期合作耐心。这里仅考虑纯战略,即qt - 1= 0,1。对B在t - 1阶段的两种战略选择的效用进行比较。
如果非合作型B在t - 1阶段不合作,即qt - 1= 0,Vt - 1= 1,且Pt= 0,此时B的总效用为:
如果非合作型B在t - 1阶段选择合作,即qt - 1= 0,Vt - 1= 0,则B的总效用为:
因此,如果下列条件满足,则 ( 8) 式大于( 7) 式时,即:
由公式 ( 9) 可知,当Pt≥1/2δ时,非合作型企业B在t - 1时选择合作时的总收益大于t 1选择不合作时的总收益。因为在均衡情况下,企业i对B的合作预期q't - 1等于B的选择qt - 1。因此,如果qt - 1构成非合作型企业B的均衡战略,即q't - 1= 1。这意味着Pt= Pt - 1≥1/2δ。可得定理5。
定理5: 当i在t - 1阶段认为B是合作型的概率大于等于Pt≥1/2δ时,非合作型B就会继续假装合作。
换言之,企业的声誉越好,维持声誉的积极性就越高。相反,企业如果声誉不佳或者由于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破坏了声誉,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便会更早、更频繁。通过对KMRW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引入声誉机制能够促成机会主义者的守约行为。声誉机制的维护作用,对于集群知识创新系统保持稳定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2. 3有信息传递情况下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声誉治理机制分析
当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内部存在信息传递时,企业i对企业B的声誉期望不仅来源于自身判断和以往的合作经历,还会受到知识创新系统内其它企业对企业B的评价。令t阶段企业B在企业i ( i∈{ A,C,D,…} ) 处建立的声誉表示Pit,即t阶段企业i基于自身判断,不受系统内其它企业评价影响的情况下,对企业B是合作型的预期概率为Pit。由于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内,各企业间存在信息传递,每个企业对企业B的预期都会对其它成员造成影响,因此,企业B的实际声誉为所有企业判断的函数,即Pt= f ( PAt,PCt,…,Pt…) 。定义系统内各成员认为企业B为合作型的平均概率; P't为企业i对企业B的判断经过调整后的概率。如果系统内有一个企业认为企业B为不合作型,即Pit= 0,则P'it= 0,即系统内其它企业都认为企业B为不合作型。从而不再与其进行合作。其函数形式表达为:
讨论Pjt≠0的情况:
其中,系数ej为声誉在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内的传播效率,0 < ej< 1。系数β表示企业i的判断受系统内其它企业影响的程度,0≤β≤1。在系统内存在信息传递的情况下,企业i会参考系统内其它企业对企业B的认识,而调整自己对企业B的判断。
由公式 ( 10) ~ ( 12) ,可以得到定理6、定理7。
理7。定理6: 当时,则则P'it> Pit,说明当系统内认为企业B是合作型企业的平均概率大于自己对企业B的判断时,在下一阶段合作时,对企业B是合作型的信心会增强。
定理7: 当时,则,说明当系统内认为企业B是合作型企业的平均概率小于自己对企业B的认识时,在下一阶段合作时,将会降低对企业B的评价。
定理6、定理7表明,集群知识创新系统中成员对B的合作的概率判断高于i对B的判断时,i将调高对B合作概率的判断; 反之则调低对B合作概率的判断。信息传递情况的存在,使交易双方对彼此的声誉的评价更客观、全面,且具有一定乘数效应。因此,在集群知识创新系统中,声誉机制能更大程度上对其合作行为进行约束,进而保证知识创新系统的有效稳定运行。
进一步联合公式 ( 8) 、( 9) 、( 12) ,并假设集群创新系统内每个成员对企业B的判断都一致 ( 即Pit= Pjt) ,以及信息传播效率也相同 ( 即ei= ej) ,可得到:
这就表示当i在t - 1阶段认为企业B是合作型的概率不小于1/2δ( 1 - β + βe),非合作型企业B将继续假装合作。而且,由于0 < e < 1,故1/2δ( 1 - β + βe)≥1/2δ,结合公式 ( 13) 可以得到定理8,即在集群知识创新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的情况下,非合作型企业B想要在t - 1阶段继续伪装合作以便在未来获得更高收益,那么它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展现出更大的合作诚意,取得系统内其它企业更多的信任。这就造成非合作型企业的投机成本更高,更容易被识别; 集群知识创新系统也可以更早的剔除不良因子,保证系统的有效持续运行。
而且,可以看出,当一个新的企业成员进入到创新系统中时,或系统内成员需要开展新的合作关系时,由于系统内的声誉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使其对其它成员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合作基础,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望而却步”情况的发生。这样也使得集群知识创新系统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大大增加系统内知识的丰富性、差异性、互补性,提高创新效率,实现集群繁荣。
3 结 语
知识传递 篇8
近年来,技术变化越来越快,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型行业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都是典型的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行业。这些复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活动要求供应链能够适应专业化和协同化。传统的纵向集成型的集团企业形式逐渐不能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由专注于独特能力的、纵向分离的企业组成的供应网络[1]。与组织结构的变化相伴的是上下游伙伴间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复杂技术不可能由单个企业全盘掌握,而是依托一个包含供应链伙伴的网络存在和发展,伙伴之间共享一系列特定的知识并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2]。
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生产并提供零部件,生产商把这些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双方具有明晰的分工。但是,双方的知识存在一定的交集,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双方拥有较多的“共有知识”[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双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双方知识之间的互补性[4]。企业有获取供应链伙伴知识的要求,并且能够从中获利。比如,1996年克莱斯勒公司从供应商获得的知识使其利润增长了2.8亿美元[5]。这说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很重要,企业是否需要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能否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以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依据自己所处供应链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知识传递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传递策略。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研究框架,探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之间的关系。本文把企业之间的联系限定为两个方面: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是决定供应链成员之间能否传递知识的关键:前者决定了双方是否需要传递知识,后者保证双方顺利地传递知识。以往的研究中没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解释对知识传递的影响。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知识传递的先决条件,而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是知识传递的保障,所以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联系对知识传递的影响,可以使研究框架更加完善,也能够更全面地指导企业的知识传递战略,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
1. 知识传递
知识不同于数据或信息,知识最终要经过人脑或组织的理解、消化、吸收,所以知识传递的效果(传递主体之间能否对知识取得共同的理解)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因素会影响知识传递的效果。Cummings的博士论文对这个问题做了全面的研究,把知识属性、传递机制、主体的情况和主体间的联系四个方面影响着知识传递的成败[6]。但是,Cummings认为这四个方面同等地对知识传递效果产生影响,并没有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本文对知识传递的分析综合考虑知识传递本身的内涵以及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扩展知识传递的含义,把知识传递的概念限定为如图1所示。
图1中上方的实线框中是本文定义的知识传递,这个定义既包括了知识传递的行为,又包括了知识传递的结果。这是继承了Hargadon和Fanelli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两个相关的方面:行为(Action)和可能性(Possibility),前者偏重知识存在组织的行为中,强调的是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获取、存储、检索、处理、发布、学习、忘记、编码等活动。后者是知识为组织创造利益的一种可能性,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新知识。本文对知识传递的限定既考虑行为:主体间传递的知识本身的属性、主体间传递知识的媒介和活动;又考虑了知识传递的可能性即取得的结果:新知识的创造。
(1)创造新知识
对知识传递的研究既要关注传递的行为,又要关注传递的结果。对知识传递结果的表达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创造新知识。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知识是组织中重要的资源,创造新知识是组织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任务,所以知识传递结果适于用知识创造来衡量。知识创造不仅是知识传递的结果,这两个概念还经常是不可分的,有些学者发现,两者经常被混用。新知识的创造经常是伴随着知识传递过程,知识传递的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移动的特征,还包括了知识通过移动达到吸收、适应和创造的目的。所以在分析知识传递时,应当结合知识创造。
(2)知识属性
知识属性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1)知识的可表达性,这来源于波兰尼对知识默会程度的分析,即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划分:显性知识是指易于采用各种符号加以表述、容易在个人间传达、更为明确和规范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难以表达的知识。由于隐性知识的存在,使得知识的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知识更倾向于在企业内部传递。这说明可表达程度越低的知识越难以在企业之间传递。(2)知识的系统嵌入性,Birkinshaw等人提出的这个概念,是指知识对其嵌入的系统或情境的依赖程度。嵌入性包含了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概念成分:执行相互关联任务(活动)的个人或团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个人的经验水平;所执行任务(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任务(活动)对执行地点的特定要求。这个定义强调了知识是嵌入在组织的社会系统中的。系统嵌入程度较高的知识对特定的物理和社会情境依赖较强,在脱离特定的情境后,对知识的理解较困难。所以知识的系统嵌入性越高,在企业之间传递越困难。
(3)传递机制
传递机制表示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传递知识,传递机制左右着知识传递成功与否。知识在主体间的传递机制是分析主体间为传递知识而发生的行为。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如知识传递的媒介方式、交流方式及交流频率等。
Bresman等人总结的交流方式(媒介)包括面对面、电话、传真、e-mail等等。Tsai概括的交流方式有面对面、电话、定期的正式报告、电子或纸质的备忘录。Cummings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翔实的知识传递行为的列表,包括文件交换、清晰传达、会议、现场访问、工作轮换、联合技术培训、文化培训、联合项目组、联合开发组、联合管理会议。
Bresman等人发现知识传递行为(交流)发生的频率与知识传递的质与量都成正比。有效的交流利于人与人之间对特定的知识取得“共同理解”,并可以创造、维持主体之间的“社会团体”,从而使知识传递更加高效。通过更多的交流媒介,更高频率的交流,能够传递更多的知识。知识本身的属性与媒介的选择相对应,越是隐性的知识,越是系统嵌入程度高的知识,越需要丰富的媒介和频繁的交流来传递。这样把知识的属性与知识传递的机制联系起来。
在图1中,除了包含了知识传递的概念,还展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因素:主体间的联系。我们进一步把主体间的联系划分为两个部分:用产品的特征表示的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关系。下面分析这两方面内容。
2. 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产品的特征
供应链上下游成员间的任务是相关的,以往的文献分析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生产并提供部件,该部件是下游生产商装配的产品的一部分,单纯从产品的供给关系看,双方的任务都是供应链整体任务(开发并产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的组成部分。部件对装配的作用代表了这种关系,而且这种作用是双方建立业务往来的一切活动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双方关注的焦点。部件对装配的作用可以由产品的特征反映出来,所以供应链成员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可以由供应链的产品特征表达。
不同的供应链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考虑的产品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产品的创新性和集成化。
(1)产品的创新性
产品的创新性即技术更新频率,技术发展越快,企业越不能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问题,越需要与供应链伙伴合作,所以相互依赖关系越强。传统的技术创新研究领域按照创新的激烈程度,分为渐进的创新和激进的创新。渐进的创新是对已有的产品做小的改变,挖掘已存在产品的设计潜力,往往是为了巩固企业在该技术上的主导地位。而激进的创新则是基于与以往不同的工程和科技原理,往往开创出新应用、新市场,在产业中常常可以创造出新的企业,甚至重新定义该产业。在此基础上,Henderson和Clark发现了另外的创新形式:建构创新,这是对产品的组装形式作出创新,而对核心部件的变化较小,并把它与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并列,这些创新形式适合于装配生产行业。
(2)产品的集成化
产品的集成化是对产品的建构形式的度量。Ulrich定义了产品的建构,是产品的功能对各个部件的配置方案,决定零部件的数量、零部件如何共同工作、如何生产、如何装配、如何拆解。集成化程度高的产品中,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结形式复杂,并且相互之间技术相关性高,对一个部件的技术调整会较大程度影响到其他部件或者产品的装配方式。产品集成化程度越高,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任务关联越大,所以相互依赖关系越强。产品的集成化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3. 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关系
本文把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放在一起讨论,在对供应链组织的研究中,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供应链组织结构是成员组织间出现的某种关系模式,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来看,供应链组织结构是成员间关系的外显。
(1)供应链组织结构
有关组织结构的研究比较久远,所有的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结构是对组织的剖析,是组织功能存在的框架,组织中的元素影响着结构,又被结构所影响。Miller等人归纳了三种表达组织结构的变量:集中化、形式化、专业化。Olson等人则加入了集成化。以往的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的知识传递产生影响。供应链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结构的延伸,随着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日益深入,组织间出现某种关系模式,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来看,存在某种组织结构的形式。供应链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供应链成员为了创造某种产品而形成的组织间的模式,而这种结构的目的是协调组织间的活动。Choi和Hong对供应链的组织结构作了研究,归纳了三种表达组织结构的变量:形式化、集中化和复杂性。在供应链的情境下,形式化是指链中企业之间依靠明确的规则、程序、规范界定权利和义务,最终达到对整条链的控制;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集中化就是某个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权威,在集中化的供应链中,由这个企业作决策,而在分散化的供应链中,则由各成员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决策;复杂性一方面是指系统中元素的数量,另一方面还是系统中不同目标之间的分歧程度,在供应链中,对组织复杂性的度量是辨别两个维度:供应链的层次数量(纵向),每一层次企业数量(横向),另外,还可以按照成员间平均的耦合程度来度量供应链的复杂程度。
(2)上下游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虽然也考虑两个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更多是以供应链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还需要进一步引入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关系。
描述两个成员间关系紧密程度的属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任、许诺和合作时间。(1)信任是一方确信对方拥有对双方合作有益的资源,并且能够在合作中使用这种资源。(2)许诺,学者们把许诺定义为双方为了发展和支撑长期关系的态度和意愿。Walter总结了四种表达供应商许诺的特征:忠诚、作出短期牺牲的愿意、长期合作的意愿、对建立和保持关系进行投资的意愿。(3)合作时间,Kotabe等人强调成员间合作时间是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成员间合作时间越长,越容易理解对方知识的含义,越不容易出现机会主义风险,双方越能够传递知识,并且通过传递越容易获得绩效提升。
三、命题提出
1. 研究框架
首先引入知识的可表达性和系统嵌入性,表达所传递知识的属性,知识的属性一方面也说明了传递知识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还说明了所传递的知识新颖程度、机密程度(隐性的、系统嵌入性高的知识往往是新知识、机密的知识);然后引入传递机制,具体的是传递的媒介及使用频率,传递的媒介及使用频率说明了主体之间传递知识所付出的努力;最后加入知识创造,就组成了知识传递的行为——结果的整个体系。
进一步把图1中的主体间联系细化为两个方面: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在供应链中,知识传递的主要动因就是主体间的相互依赖,在装配型生产型供应链中,就表现为产品的特征;把“主体间联系”中的其他部分归结为两个内容: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作为知识传递的保障因素。
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知识传递的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从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整体来看,产品的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之间存在相互关联。阐明了产品特征对知识传递的决定作用,以及组织结构、成员之间关系起到的支持作用,这就是图2表达的含义:产品的特征是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知识传递的动因,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是知识传递的保障。
2. 各因素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产品的集成化程度代表了成员间任务互补程度的高低。生产集成化较高的产品的供应链,供应商和生产商的生产活动之间相互依赖程度较高,需要成员间较高频率的交流,共同对集成的任务进行探讨、商榷、协作、创新。另一方面,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往往要求的技术很复杂,单靠生产商或供应商一方很难发展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必须依赖知识的交流活动共同完成供应链的任务。所以提出命题1:
命题1:产品的集成化程度越高,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互相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生产商和供应商需要彼此的支持来应对快速发展的压力。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需要的知识也越新颖,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和生产商任务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性,双方面对获取新知识的挑战,不仅需要从自己内部发展知识,还要获取对方的知识,以利于自身业务的开展。产品的创新程度较高时,知识相对较新,从Nonaka和Takeuchi的螺旋模型可以看出,新知识往往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出现,更加需要特定的机制来传递知识。所以提出命题2:
命题2: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互相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虽然产品特征与知识传递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但是只有在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越集中、越形式化、越集成化、成员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时,才能有效地传递知识,并通过与伙伴的知识传递创造出新的知识。这就综合了产品特征对知识传递的决定作用和组织关系对知识传递的保障作用。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提出命题3:
命题3:产品的集成化程度和创新程度越高,并且同时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越紧密、成员间关系越密切,比较前两个命题,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四、结束语
本文综合供应链的产品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上下游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的行为和知识创造,针对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构建了一个较广泛的研究框架,并且对各个概念进行了细化分析,讨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涉及的各个概念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为实证检验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的结论对企业基于知识的合作具有启示意义:企业在与供应链伙伴之间是否需要传递知识、是否需要通过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知识传递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创造,决定于供应链产品特征,并且受到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上下游企业间关系的影响;生产集成化程度较高、或创新程度较高的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供应链伙伴的知识,应当与之组建组织结构较紧密的供应链,并发展较密切的企业间关系。
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尚需进一步的变量操作化并进行实证检验,验证各命题。本文讨论的内容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的工作还需分析供应链内部各个供应商的不同特点,探讨供应商供应的部件的重要性和供应商在产品研发中的作用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chrol R S.Chang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Marketing[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7,25(1):56-71.
[2]Kash D E,Rycoft R W.Patterns of innovating complex technologies:a framework for adaptive network strategies[J].Re-search Policy,2000.29:819-831.
[3]Takeishi A.Knowledge Partitioning in the Interfirm Divi-sion of Labor:The Case of Automotive Product Development[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21-338.
[4]Chen J,Lin Y.Knowledge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Hold Suppliers'Complementary Knowled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System Science,2005,2(2):10-18.
[5]Christian,N.M.Chrysler suppliers'cost-savings ideas likely to add$325million to its'97net[J].Wall Street Journal,1997,5: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