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现形式

2024-06-21

材料表现形式(共10篇)

材料表现形式 篇1

工笔画作为中国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画种,在画史上以“细画”“工画”称之,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帛画,帛画以传统白色丝帛为绘画材料,运用工笔重彩绘制而成,其色彩采用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色,丰富而鲜艳。而后经历各代的努力使工笔画得到巨大飞跃,唐宋时期达到顶峰,线条,工谨洗炼,造型,生动准确,设色,独到考究,具东方美术韵味。宋后工笔逐渐没落沉寂,取而代之的文人写意画则繁荣兴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工笔画又从获新生,伴之共同兴起的还有壁画、油画、版画、水彩等其他画种。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画家受到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主观能动的将各画种的材料技法融入传统的工笔绘画当中,使之工笔画得到不断的发展与突破,当代的工笔画家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的绘画材料的研究应用,还更多的在应用一些繁杂的综合材料,以更好的反映个人美学思想和表达艺术家自我的绘画语言。当代工笔画的重新崛起,不只是对传统的继承,更多的是对外来艺术表现形式的吸收与融合,以使中国工笔画充满“现代”的因素,而本文则从当代工笔绘画表现新形式中的材料与技法进行探索。

一、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的材料

传统工笔画无论是人物、花鸟、山水,绘画使用的材料相对单一,无非是我国传统特制的笔、墨、纸、砚、绢等等。从战国的帛,到唐宋的绢,再到明清的纸,大多都是运用这些材料来进行绘画。而另一种传统材料--颜料,在我国古代色彩系统中主要分为石色和水色,也就是矿物质颜料和植物质颜料,石色顾名思义是来源于纯天然矿物石,采矿后对其进行多程序人为加工制成颜料,其特点:易沉淀,上色不均匀,颗粒粗,色泽经久不变。植物色也称“水色”,是从植物当中提取而来,颜料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同条件下得到的颜色不同,其特点:质地透明,使用方便,涂染均匀,易变色,不宜长久保存。传统中国画颜色有藤黄、花青、胭脂、岱赭、石青、石绿、朱砂、蛤粉等,这几种颜色是传统工笔画的主要颜料。

当代工笔画的材料可谓丰富多样,从油画,版画,水彩,壁画等新兴画种中取材,不同的材质会对工笔画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画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工笔画的重视程式,讲究法度规则当中。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更加开阔,从绘画初期的取材、立意、构图、布局、置景,到中期的勾线、用墨、运笔、设色,甚至是添加个人艺术语言,直至最终画面的整体调整,每一环节都有艺术家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维,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制作手法。当然再新奇的创作手段也是离不开对传统工笔画经验的积累,如中锋,侧锋、逆锋、藏锋等众多用笔方式;曹衣出水、高古游丝、铁线等“十八描”描法;“五墨六彩”中干、湿、浓、淡、黑五墨和黑、白、干、湿、浓、淡六彩;还有传统“三矾九染”等等众多的技法。所以这要求当代美术创作者要吸取中国古代传统工笔画技法的营养,也要看到传统程式的局限,做到掌握传统以突破创新。

二、当代工笔画中的创新与技法

1、肌理在当代绘画中的作用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凹凸不平,粗糙平滑的文理变化,是人对物体表面特征的直接感受,当代美术创作者常利用这一组织纹理形式来表现和创造丰富生动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中的肌理效果,对于艺术品本身而言,只是一种视觉上的特殊体验。适当的肌理表现能给艺术品带来新奇、神秘的美感,然而只是一味重视肌理表现的作品,会给观者一种距离感、浮夸感,甚至是恶俗厌恶感,所以要对肌理表现加以合理的运用与控制,注意“适度原则”,不能为肌理而肌理,停留于画面的表面,要用肌理去衬托丰富深层的绘画品质。

2、肌理与技法在绘画中的表现

中国工笔画中肌理主要体现在用水、墨与宣纸三种材料有机结合而产生偶发的、不可控制的各种变化与复杂精妙的渗化效果,常用的肌理方式有:揉纸法、堆积法、喷弹法、拓印法、粘贴法、洒水撒盐法、油水混合法、涂蜡法、剥落法等技法。

以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教授的剥落法为例,他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变质的胶液混合于白粉中厚涂于画面上,因胶液的变质失去粘合力,导致画面上的色彩大面积脱落,此次意外地脱落产生了敦煌壁画的斑驳效果,所以唐勇力加以吸收并运用,成功的创造出可人为控制的剥落法,而我也将这一方法运用到我的创作之中。其具体方法是,将脱胶白粉调至浓度适中,以容易在画面上涂抹为准,在赭红色的底面上厚厚堆积白粉,待白粉干燥后,进行反复地皴擦,使厚白粉被人为的剥落,从而呈现出一种沧桑、残缺、厚重的视觉效果,使画面中的人像产生了强烈而特殊的感觉,在轻薄的绢面上出现了厚重斑驳的效果,以突出主体人物和唤醒画面。单纯的使用剥落法并不能完美解决人物的塑造问题,所以虚染法、高染法、低染法等渲染方法的并用也显得尤为重要,生动灵巧的结合剥落法与渲染法会使得画面变的更加完整、和谐,具有特殊的视觉冲击力,达到气韵生动、浑然天成的感觉。

三、传统技法与当代技法在我创作中的体现

创作初期,我是准备水墨写意画的创作,从取材、置景、立意、构图,到草稿描绘,我都进行着写意画的处理,但后来发现,整个画面更加适合进行工笔画的绘制,在精心布局、构图、刻画后,我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对材料的选择,是选择纸本绘画还是绢本绘画,我反复进行思考,于是慎重的选择了绢本绘画。

创作中期,我对之前的写意草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工笔画线性处理,重新对每一线条进行组织与修整,然后在绢上进行勾勒、设色,在设色期间,小色稿不为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勾线,工笔画对线条是十分讲究的,所以才会产生“十八描”,但我认为,当代工笔画并不是十八描就能完美解决所有我们所遇到的线的问题,慎重选择与适当创新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我的创作还是以铁线描为主,毕竟在线描学习期间,铁线描是我所熟悉的一种描法,在经过十多天的制作后,我发现了画面整体的不足之处,比如画面的暗沉、传统技法的局限和主人物的不突出,在一头莫展、罔知所措之时,我想起了剥落法,也正是剥落法所产生的画面效果令我的创作重获新生,剥落法既解决了我画面暗沉的问题,也解决了主人物不突出和平薄的问题。

在创作的后期,我主要是在研究唐勇力和王颖生老师的白粉技法,如何使白粉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能与画面底色和谐共处、相互融洽,做到即不刺眼突兀,又能防止画面暗沉无趣,在经过反复试验后,我发现了淡胶白粉与脱胶白粉的区别,能较好的控制剥落效果,利用高低染法,在白粉填涂人物褶皱纹理的主要表现区域进行塑造,待画面完全干后,进行反复皴擦、敲击、吹弹等方法进行人为剥落,即像唐老师的剥落法又区别于其剥落法,纯色的白粉在画面中尤显突兀,所以我又对其进行罩染和分染加色处理,使画面和谐统一,剥落法的效果令我满意。当然,我的作品还是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艺术探索道路上,我会把这种传统与当代材料技法的结合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并通过多手段、多方面进行体验观察,以探索出新的技法并加之拓展。

四、总结

综合上述观点,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发展与进步不仅离不开青年艺术家对中国古代绘画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从其他画种中汲取必要的营养,更多的在作品中强调个人对客观物象的主观感受和艺术性表达,运用适当的肌理效果和绘画语言,去激发当代工笔画的表现手法,促进工笔画当随时代的发展,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肌理”,我一贯认为要运用适当,其优劣与否,并不在其效果是否新奇有趣,而是在于是否适合画面,很好的将肌理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对肌理的把握,能体现出一个艺术家艺术修养的高低,对现代材料运用所产生的各种肌理,能做到进行全面的、多维的综合分析,和掌握和预测材料所产生的不同肌理效果,了解各种肌理效果可人为控制的概率,做到胸有成竹。还要戒除浮躁之风,偷工取巧之气,一幅好的作品中不止是有特殊肌理效果和复杂多样的技法,更多的是体现一个艺术家的审美修养与文化底蕴。

摘要:当今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我国经济的腾飞,文化大繁荣,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涌入,对传统的工笔绘画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融合大变革。当代的中国工笔画借鉴吸收外来的绘画表现形式,采用更为创新的表达肌理的材料和更为大胆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当代中国工笔画的独特韵味。作为表现新手法的“肌理”将是本文的重要论点,及其对我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工笔,材料,肌理,创新

材料表现形式 篇2

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范文小编整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类文章,可以顶部搜索栏中找到您需要的文章,供大家共同学习参考。范文文库网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0 种表现 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材料 按照省、市相关工作部署,近期,我单位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0 种表现,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采取网上信箱、问卷调查、现地征询等方式,系统开展对照查摆和问题梳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查摆出的问题 ?

(一)贯彻落实方面。①有时贯彻上级重大决策、任务部署,悉心理解执行不够,存在以会议落实、文件落实、表态落实倾向;②贯彻落实缺少有效招法,存在 活动式 的思想误区,习惯以活动牵引落实,把 活动频繁 当作 工作活跃 ③潜意识把抓重点工作,作为政绩的评价标准,对每天必干的、关系民生的一些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有所忽视;④跟踪督导不够到位,重视任务部署的上篇文章,忽视贯彻落实的下篇文章,压力传导不够、问效问责不够,导致一些工作流于形式。

(二)调查研究方面。①下基层调研有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到预定点位转一转、与指定人员谈一谈,发现不了问题、摸不准实情;②有时单纯为了任务而调研、为了课题而调研,问题查出了、原因搞透了、对策理清了,但仅停留在字面上,付诸行动有缺失。③迎接上级检查调研,存在 家丑不外扬 的心态,成绩说足说透,问题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怕说多了给单位造成负面影响。

(三)服务群众方面。①虽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倾向有明显改观,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办理的事项,仍有推托敷衍现象;②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协同解决的,主动沟通意识不够,也有应付搪塞现象;③虽然积极开展了扶贫帮困、对口帮扶活动,但有时忙于事务性工作比较多,没有更多时间精力深入基层、解决问题。

(四)项目建设方面。①有时存在图名挂号心理,搞了一些形式工程、政绩工程、迎检工程;②有时脱离实际提一些新口号、新要求,有时满足于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③重视投入成本,忽视管理成本。对如何建能够精打细算,确保质量,但对建好了怎么管、怎么实行精细化管理想的不够,抓的不实。

(五)召开会议方面。①受惯性思维影响,对各级的指示要求层层加码,认为会开的越多落实就越深入、文件发的越多指导就越深入,令基层疲于应付、苦不堪言;②部署任务愿意层层开会、层层传达、层层提要求,有时为了凑人数,一些不需要基层参加的会,也是 一网打尽 ③有时开会不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而是把领导到不到会、讲不讲话作为指导工作的尺度,把摊子大、场面大、影响大作为成绩显著的表现。

(六)改进文风方面。①指导工作、部署任务随意,甚至刚安排完工作就急着听汇报、催着要材料;②有时写文件、制定文件图省事,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③有时美其名约 工作留痕,事事不管大小、重要与否,要求必须要有记录、有登统计、有资料留存,导致基层忙于应付材料甚至搞材料造假。

(七)责任担当方面。①处理问题有拖的想法,总认为处理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还不如把眼前的事情干好,只要不是迫在眉睫,能放就放一放,能拖就拖一拖;②开展工作有怕的顾虑,怕抓多了、抓狠了,尤其触碰利益引起反弹,容易引火烧身;怕抓过了,有风险、捅娄子、担责任;③有时存在等靠依赖,等着上级给项目、拨资金,上面不批就放一放、等一等。

(八)工作实效方面。①有时单纯追求轰动效应,认为声势越大工作越重要,反映情况越多成效越好,活动层次越高、范围越广影响越大;②有时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工作一部署就想出成果,活动一展开就想见效益,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③有时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工作安排过满、节奏过快、要求过高。

(九)履行职责方面。①党委履行主体责任还存在宽松软,监督执纪出现挂空档现象;②管干部、管党员职责履行不够到位,对机关、对部属表扬多,批评少,原则性、战斗性还不强;③个别同志责任意识缺失,总想规避责任,找种种理由为个人开脱,尤其受到处理后,想不通、不服气、有怨气。

(十)对待问题方面。①对身边不正之风有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听之任之,不能旗帜鲜明批判斗争;②存在好人思想,不想得罪人、不愿得罪人,有时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级不拿意见,把矛盾交给上级;③批评与自我批评质量不高,有的不敢、不会、不愿开展批评,存在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组

织生活辣味、火药味不浓。

二、问题原因 ?

一是思想改造还不够纯正。对创新理论领悟不透,没有很好地改造思想、改造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移,导致政治敏锐性不强、是非界限不清、私心杂念作怪,没有很好地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应有程度的修养。

(二)群众观点还不够牢固。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意识缺失,特别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思想不够端正,有时把正常服务变成个人恩赐,甚至把岗位权力私有化,对基层反映的问题答复不及时、解决不到位,遇事推诿扯皮,有时把小问题拖成老大难。能不能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是衡量一级党委机关宗旨意识和作风形象的重要标准。这方面我们差距还很明显。

(三)政绩观还不够端正。主要存在功利思想,没有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上级关注的工作,盯得紧一些、抓得多一些;有时重显绩轻隐绩、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抓工作有时满足于短平快,忽视了长远实。

三、下步整改措施 ?

(一)切实校正理想追求。从理论武装抓起,带头学习,带头改造,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诚信仰者、忠诚捍卫者和自觉践行者。从端正政绩观抓起,把正确的工作指导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统一起来,找准立身之本、为官之道、成事之基,自觉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岗位的政绩。从坚强党性抓起,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时刻用党的理想激励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不断纯洁党性、砺练党性、坚强党性,做到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诚老实、对人民衷心负责。

(二)切实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基层至上、群众第一的理念,态度上要尊重群众,多 拱手、少背手,多求教、少指教,多讲兵话、少打官腔,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情感上要贴近群众,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主动为官兵排忧解难。既要努力解决当前反映突出的具体难题,又要注重从制度机制层面上研究解决问题的长效招法;工作上要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要决策、重大任务要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征求群众意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领导能力的提升扎根于群众创造性实践之中。

?

(三)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求真务实带动作风转变。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求实,始终重心向下,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拿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的气度,多做打基础、蓄底气、利长远的工作;在依法办事上求实,下发指示文电、部署工作,严格依据政策规定,不随意制定 土政策 抓工作落实,应当坚持按级负责,不搞政出多门;检查评估工作,应当以一把尺子论长短,不能随意抬高或降低标准,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在岗位尽责上求实,始终以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精神把落实抓到位、责任尽到位、工作干到位;自觉克服怕吃苦、怕担责的思想,时刻保持一股拼劲、闯劲、狠劲,压力面前不低头,困难面前不退缩,危险面前不畏惧。

(四)切实强化守德自律。坚持秉公用权,正确行使手中权力,特别是在处理基层一些热点敏感问题上,要坚持一碗水端平,坚决不干让群众在背后戳脊梁骨的事;坚持遵规守纪,凡明确的标准一项都不能降,凡规定的条件一个都不能少,凡要求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减,更不能以任何理由搞特殊,始终做到心中有法规意识、工作有法规依据、行为有法规尺度。坚持领导带头,自觉抵制世俗、庸俗、低俗之风,自觉做到洁身自好、守住小节,耐得寂寞、保持本色,以优良思想作风和纯洁高尚的人品官德,为群众当好表率、树好形象。

--?

?《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 种表现”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材料》出自:范文文库网 ?抗疫专题:

抗击疫情先进事迹 ◆ 抗击疫情心得体会 ◆ 抗击疫情工作汇报 ◆ 抗击疫情实施方案 ◆ 抗击疫情应急预案 ◆ 抗击疫情防控方案 ◆ 抗击疫情讲话稿 ◆ 抗击疫情复工复产 ◆ 抗击疫情承诺书 ◆ 抗击疫情决心书 ◆ 抗击疫情新闻稿 ◆ 抗击疫情宣传口号 ◆ 抗击疫情优秀作文 ◆ 抗击疫情手抄报 ◆

“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篇3

人类曾经有过怎样的阅历,我们现在并不清楚,现代的研究者往往关注的是史前先民如何完成了超越时代的工作。在中国5500年前的凌家滩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一个玉人,扁平背面有一对钻出的小孔,这对孔径0.15毫米的微孔竟是用直径不超过0.17毫米的钻管在玉器上打出来的,它比头发丝还要细。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微型管钻工艺技术,就在今天的科技水平下,我们也只能用激光才能完成。这的确是一个技术课题。

现代专家们在复制这一点上费尽心机,也只能得到一个大概的神韵,就像一个蹩脚的画家临摹了一幅经典绘画。因为对一种知识的了解深度不同,只能猜测一个大致的方向,不是所需的时间长短或技术的熟练程度就可以达到的。很难说我们已经得到了远古先民的那个技术的结果,心灵的能力如果说被忽略不计,也很难说真正地懂得那个过往的文化精髓。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当代美术史的研究人员,确定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只是用普通的熟油调颜料,就画出了令数代画家百思不解的绘画效果,但这更是让人百思不解了,是什么赋予了他这份精彩?这一点如同我们看远古先民们的巨石文化现象。

人们如果以平视的眼光来审视狮身人面像雕像,它人的头的部分与身体的比例,和狮子的头部与身躯的比例是有差距的,人形的头部要大一些,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调整?另外狮身与狮爪之间的比例也不协调,头塑造得略大,爪子就更大了。这一个接一个的疑问,都来自审美的角度,观看者在欣赏这巨大雕像时,必须要站在一定的距离上,才能得到最佳的欣赏效果。巨大的脚爪,可以增加它高大有力的形象,足以显示狮子威猛无敌。头颅较之狮子的要大,是因为在将近20米的高度上,如果按照真实狮子的身体比例来做,它的容颜就会显得略小,从仰视的角度看就会很不舒服,也不和谐。按照某种审美标准形象很不体面,这一切真的来自4000多年前工匠们的审美经验?500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创作《大卫》像时,他就考虑到了观者的欣赏角度,于是把大卫的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做得就有些失调,头部略大,却让人们仰视雕像时从视觉上感受很舒服。看来他在古代埃及人的审美观念面前只能是后生晚辈了,使人惊叹的事情远不止如此。

同样的记忆,被复制后得到的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很多时候在远古先民那里不是以数据为标准的,意会得来的是对目的把握的精准,而有可能偏离了过程中的标准。对此的唯一解释是想象力赋予了创造以动力,这可以是一个使后人惊诧的结果,那就是主观感情和对自我的认定方式。

石器时代的文化使人看到了心灵的伟力,众人被巫术引导着,完成了人类智慧力量的第一次爆发。而画家伦勃朗用巫术般的效果,征服着他作品的欣赏者。多年以后,现代科学也很难全部解释史前文化中的“智慧”,我们也仍然深信科学也解释不清艺术。

来自心灵的直觉感悟,可以使人性获得最有力量的释放。

从史前先民建造的巨石建筑上,还得以窥见当时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他们因为内心的脆弱而陷入一种沉迷,而这种心理机制直接导致了宗教感情的泛滥,宗教虔诚之心和它对理想国的描述,令向往他的信徒在观察自然时,更加地细腻而专注,也因此致使在蒙昧的时代出现了科学的灵光。这个幽灵般的“科学灵光”,对于我们今天的科学时代,真是带有颇多迷幻的色彩!然而其中艺术的感悟却直接导致了对美学法则的运用,这方面的诸多因素,倒是很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史前时代的人群,面对洪荒自然,时时感到精神的孤独与无助,他们很难找到人生的支点,那时尚没有出现释迦牟尼、孔子与基督来指导内心的方向,但是他们有自己的自然神来护佑他们的繁衍与收获。巨石也许就是展示他们获得精神力的最典型表现方式。从历史的发展演化来看,用巨石建造神庙寄托精神向往,一直保留在人类文明史的各个时代。至今,宗教的圣地与巨石都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然而史前巨石文化应该是人类用巨石体现心灵的一个最高的形式表现。通过巨石的建造,显示宗教的力量,进而反映了人性中从脆弱渐趋强悍的精神进程。不用过多的解读和理论,就会有深刻的直觉体验,这就是艺术的思维,蒙昧时代极具真理性的标志。

当艺术史翻到了人类的科学时代,我们发现艺术的思维以迅猛的速度从人类建造精神的庞大结构——宗教中剥离出来,这是一种认识的反叛,与史前先民截然不同的,是这群离经叛道的人不再需要以神明的名义,规范道德、凝聚社会公理,他们更强调特立独行地解释人性本身,一反数千年来有记载的文明史所特有的虚饰或矫饰的功能。

浅析彝族音乐表现形式 篇4

关键词:彝族音乐,表现形式

一、彝族音乐的内涵

彝族人民成长于山峦之中, 他们继承了来自大自然的灵气, 也培育了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凡物必咏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谈情说爱使音乐成了最好的媒人, 接亲嫁女的时候音乐成了最真诚的祝福, 亲人离别时音乐成了最诚挚的送别, 吐露心声时, 音乐成了最动人的情绪。

二、彝族音乐类别及其特点

(一) 传统民歌

1. 叙事歌。叙事歌主要用来表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内容丰富多彩。该类歌曲, 更着重于叙述, 所以编排时更注重词而非曲, 在整首歌的演唱过程中旋律变化和起伏不大, 从开始至结尾一气呵成, 极少有较大起伏, 近似说唱。多以五言句彝语为主, 诉说故事不同, 旋律基调也就有所不同。代表作有《阿诗玛》等。

2. 山歌。彝族山歌通常不在长辈面前演唱, 只能在劳作的山间或者是对歌歌唱上演唱。山歌表达的是演唱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体验感想, 也用于男女青年间传递爱慕之情, 是彝族人民社交生活的重要方式。

3. 情歌。顾名思义情歌就是男女在互诉衷肠时的一个载体, 男女通过歌曲来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意, 情歌也是极少在室内演唱, 一般在野外或山上演唱。形式也多样, 有男女两人对唱, 也有一群男女青年一起唱。最能代表彝族情歌特点的, 要数云南红河彝族地区“四大腔, 包含“山药腔”“海菜腔”“五山腔”“回腔”。

4. 风俗歌。作为能歌善舞的名族, 彝族人民将本民族的风俗、人情通过动听的歌谣表达出来。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小节庆都少不了音乐的相伴 , 每个特定的场合都有与之相配的音乐表现形式, 《酒歌》《出嫁调》《哭丧掉》一首首曲子全面阐释了彝家人的日常生活。

(二) 传统歌舞曲

1. 打歌。打歌称呼多变, 也被人们叫作“踏歌”“跳笙”等, 表演者在彝族民间乐器, 如:三弦、芦笙等的伴奏下欢快起舞, 潇洒歌唱。舞蹈动作的变换并不是无章可循, 每个动作之间的转换衔接都有其特定的程序, 与之相伴的调子也以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见长。云南大理彝族地区的“南涧打歌”“巍山打歌”比较有代表性。

2. 跳乐。跳乐的变现形式主要是以男青年奏着大三弦、月琴等乐器, 并这个节奏一起舞动, 女青年则跟着节奏边拍手边舞动, 旋律轻快、节奏感强。四三拍、四儿拍结合而成的五拍子成为跳乐曲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节奏变化, 男女青年之间的队形及舞蹈动作也会有所变化。云南石林彝族地区的《阿细跳月》是跳乐的代表作。

3. 盘歌。在彝家重要节庆日或者仪式时, 也少不了歌舞曲, 这一类歌舞曲被称为盘歌。在重大的节庆、典礼、仪式里面, 男女各占一列, 随着伴奏边舞边唱, 双方一问一答。整个舞曲极富情趣, 但舞蹈动作幅度较大, 步伐稳健。

4. 迭脚。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或是围起圆圈, 男青年们们豪放地弹起龙头四弦, 女青年高声唱着左脚调, 尽情欢跳, 通宵达旦。欢唱中真假声交替出现, 以配合伴奏的高低起落, 舞步较为欢快、节奏感较强。代表作有云南楚雄彝族地区的“迭脚调”。

(三) 彝族乐器

1. 月琴。是一种弹拨乐器, 由起头、琴劲、琴身、弦轴、琴弦和缚弦等部分组成, 全长约60-65厘米, 一般有四弦、四轴, 没两根弦同一音, 跨五度定弦, 在月琴的版面上有八或九个品位, 有的设有12个品位。在云南彝族地区, 月琴同时被称为弦子, 是彝族男子成年时必备物品, 琴头多雕刻龙头, 所以也称龙头弦。月琴是彝族人民在跳迭脚时必不可少的伴奏, 同时也是彝族小伙表达自己感情的载体, 月琴声音轻快, 节奏鲜明, 时缓如丝丝细雨, 时急如万马奔腾。

2. 唢呐。彝族唢呐与汉族唢呐想通, 造型相差不大, 由簧哨、芯子、管身和喇叭筒灯部分组成, 与汉族唢呐不同在于彝族唢呐小一点的在45厘米左右, 大一些的在90厘米左右, 常见者为72厘米。通常也是双人演奏, 从奏的以防在高音的地方低八度音, 通常配合鼓、钗一起演奏。频繁的转调是唢呐在演奏中的一大特色。

三、结语

社会在发展, 民族音乐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 , 但是同时也受到来自新鲜音乐形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为了保证彝族音乐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方面政府加强对彝族音乐的硬件保护措施,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另一方面彝族人民自己要加强彝族音乐文化在本民族内部的记录与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独具特色的彝族音乐文化生生不息, 代代流传。

参考文献

[1]中国彝族通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3.

[2]沙马拉毅.彝族文学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四风”具体表现形式 篇5

一、形式主义

①学风不正,学用脱节。对学习不重视,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学习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知识老化,不能真正结合企业实际、带着问题去学,听讲座、念文件多,谈体会、议问题少;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理论学习应付了事、业务学习不求甚解,不能学以致用。

②调查研究不深入,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调研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没有真正深入员工、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调研形成一个套路,先看看、走走,再和员工谈谈,再和当地政府见个面,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③急功近利、贪大求全。搞“数据经济”,重眼前轻长远,重增长轻管理,重局部轻全局,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但忽视了发展质量,到处铺摊子、抢地盘,经营范围盲目扩张,产业链条随意延伸,不注意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④定政策不切实际、违背规律。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没有经过深入分析和充分论证,经验教条,脱离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有“一刀切”现象,与实际脱节;有时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对明显不合适宜的措施不及时调整;有时朝令夕改,使基层单位无所适从,难以贯彻落实。

⑤抓工作虚张声势、落实不力。为了完成指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围着KP1考核打转,搞“泡沫经济”;重形式轻实效,重部署轻落实,习惯于打电话、听汇报,热衷做“亮点”工作而忽视了基础管理;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风文风不实,空话套话多,参会人员范围过大,陪会现象比较严重。

二、官僚主义

⑥行政色彩浓厚,工作效率低下。“大企业病”比较普遍,管理机构繁多,设臵不够科学,职能交叉重复,层级多、流程长,为了管控而管控,服务意识不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一些基层企业反映的问题长时间没有答复;本位思想严重,部门之间互设壁垒,过分强调部门利益。

⑦重大决策盲目草率,个人专断。对市场情况、企业规律认识不够,重大决策未经充分论证,凭感觉、拍脑袋决策,造成决策重大失误,导致资产巨额亏损,有的项目刚投产几年,就要技术升级或者报废,刚建成的固定资产说拆就拆,报废残值率过高;项目管理简单粗放,重建设、轻维护、轻营销,物品采购价格、工程造价等明显偏高,资源利用率低;不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搞个人说了算,所谓的民主只是走走程序。

⑧“老板气”十足。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老子天下第一,心胸狭隘,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身份界限、等级观念明显,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

六、横眉竖目;工作“动口不动手力,习惯当“甩手掌柜”和“二传手”,但又不愿意充分授权,不能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

⑨群众观念淡薄。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体系不完善,主动服务客户的意识不强,窗口服务水平低,业务强行捆绑销售,解决客户投诉问题明显滞后;以人为本观念淡薄,关心基层职工不够,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规定出台前没有广泛征求意见,一线员工的诉求渠道不畅;总部机关与基层企业考核时采用双重标准,对基层压任务多、派指标多,帮助出主意、解难题少;不愿到困难多的企业去,不愿与普通员工交流,怕给自己惹麻烦,不能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⑩担当意识不强。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碰到问题往外推,遇到矛盾绕着走,处理问题“软着陆”,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奉行“好人主义”,只栽花不栽刺,对矛盾和问题无原则姑息迁就,偷奸耍滑,哼哼哈哈,不干实事,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

⑪处心钻营、谋取私利。争权夺势,争名夺利,整天忙着拉关系、找路子,跑官要官,想个人的事、想名利的事多,想公司的事、想工作的事少;在选人用人上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和小团体主义。

三、享乐主义

⑫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愿吃苦受累,精神懈怠,意志消沉,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存在“庸、懒、散、软”现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攻坚克难的干劲和市场打拼的激情,不愿去条件差、困难大的地方经受锻炼,不愿触及关系企业改革发展复杂问题,主动应对挑战、谋变求新不够。

⑬骄傲自满、浮躁贪功。认为个人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企业家大业大效益好了,个人吃点喝点拿点不算什么。⑭追求享受,玩风较重。工作向下看齐,待遇向上看齐,考虑个人利益多,甚至为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企业和国家利益;热衷于迎来送往,巧立名目吃喝玩乐,内部公关、相互吃请现象比较普遍。

⑮有特权思想。每个领导都要配秘书,人力成本、行政成本大幅增加,形成养尊处优的习惯;有的配有多部公车,甚至违规加挂军牌。

四、奢靡之风

⑯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各项成本控制不严,勤俭持家意识不强,三公经费、科研经费管理较松;在开拓市场、进行公关活动中,送高档礼品,出入高档会所,办高消费娱乐年卡;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大型业务活动追求形式,变着花样高档消费,超标准招待客户。

⑰职务消费不够规范。职务消费普遍存在,有的数额很大,使用不够透明,缺乏统一标准;公务差旅活动安排过于奢侈豪华,乘坐交通工具、食宿有时严重超标,甚至借公务之机游山玩水、出国旅游,把出国当作福利待遇,不管是否工作需要,每年都要轮流安排出国。

略论儿童插画的表现形式 篇6

从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本带插画的儿童书籍1658年捷克教育家杨·阿·夸美纽斯的《世界图绘》开始, 儿童插画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现今的儿童插画在满足儿童益智和启蒙的前提上已超出了仅仅依附于文字的概念, 已逐渐独立成为一种完整的创作形式。

儿童插画的受众主要是儿童, 儿童的天性是喜欢新奇的事物, 并有丰富的想象力, 而插画家塑造的童话世界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使他们通过欣赏插画得到很多快乐的体验, 使他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1 表现要素

1.1 角色设计

优秀的插画作品离不开角色的成功设计。我们认识到儿童具有幻想性思维的特征, 对于他们来说神仙、精灵、英雄、怪物, 甚至一砖一木都和人一样是具有生命的, 它们和自己一样生活, 体验着各类情节和诸多游历。因此插画家对角色拟人化的处理不能成人化, 应抓住孩子的品性, 从而塑造动的、有神的、生动活泼的角色, 进而能更有效地阐明故事要传达的寓意。

《苹果小人儿的奇遇》是个角色设计运用成功的典型例子。主角苹果被拟化为一个敢于冒险敢于寻求自身价值的小人儿, 它通过自身的努力终于打动了众人并获得了成功。苹果小人儿造型可爱, 头戴小帽, 身手矫捷, 一副朝气蓬勃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种拟人化的角色设计更符合故事的发展需要, 贴近孩子的生活, 拉近了插画与儿童之间的距离。

1.2 图文结构

插画文字和图画在构成上的排版浅层看起到了引导视线方向和审美平衡的作用。深层上文字和图画复合视觉的多元化将给予儿童阅读过程中更多的象征性和游戏感, 浑然天成的整体使得插画超出仅是文字情节注释的范畴, 给图画故事带来更强的艺术魅力。

《小猫的嗝》图文结构配合得很是巧妙, 把同时发生的两个场景用简单的文字串联起来。左图是小猫挖洞的场面, 右图是鼹鼠疑惑的瞬间, 而用它们的对话弥补了这两个场景带给读者的空白, 整个图文结构使得故事更加丰富饱满, 孩子借此再外加自己的想象可以在脑子里搭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故事环节, 更具趣味性。

1.3 色彩氛围

色彩是插画重要的表现语言, 儿童借助色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画面中的各类事物, 对于低幼儿尤其如此。色彩鲜艳可以增加事物的直观感, 但并不是所有的儿童插画都适合浓艳的色彩, 而需根据故事情节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小狐狸想飞》是一部充满梦幻色彩的童话故事, 橙色的室内色调与宝蓝的室外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 让人仿佛置身于温馨的童话世界, 画面如音符般翩翩起舞。作品插画在颜色的运用上注重层次的变化, 除了大量运用深浅不一的黄色和红色来表现故事的奇幻外, 还借助色彩变化象征主角小狐狸的心情和命运, 用颜色的强弱和面积的大小来喻示情节的发展, 使得故事层次分明, 节奏明晰。

优秀的插画还可通过刻画氛围来表达主旨, 光线和阴影都是很好的载体, 运用恰当还能起到叙事和隐喻的作用。《青春之泉》中一张交代背景的插画里没有文字的说明, 只用图画来叙述这个章节的氛围, 画家运用了大量的阴影和灰蓝色调来烘托出主角需面对的黑暗势力, 反衬出主角的智慧与精彩。

2 表现手法

2.1 平面手绘

平面手绘这种最原始的表现手法在儿童插画中得到了最普遍的运用。线条自由、笔触天然, 这种绘制的快感一直是插画家所钟爱的表现方式。油画、国画、版画、钢笔、素描、水彩等不同材料和技法都依据插画家的喜好和作品的主题来选择。同时, 当代CG技术的发展为手绘插画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也满足了插画家在思维上不断变化的需求。未来材料媒介的探索与表现内涵的一致将是儿童插画家们在实践中不断体会的方向。

《蓬蓬头溜冰的故事》其插画作品由铅笔淡彩这一材质完成。在这部作品中, 作者以他童心未泯的情怀, 用铅笔线条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天真俏皮的小女孩形象。周边留白的背景与主角铅笔飞白形成的淡雅的外形共同构成明朗的关系, 画风清新而唯美。

2.2 综合剪贴

剪贴的技法多种多样, 如剪与刻的结合, 阴与阳的穿插, 虽然有时会显得生硬一些, 但同样能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效果, 而且对于偶然性的控制和尝试将给插画家带来不少的创作灵感。

插画家杜少峰的《差不多先生》绘本由各种布料剪贴而成。通过对不同质地、色彩、纹理的布料进行剪贴, 然后制作实物摆放拍摄, 最后再经过电脑进行图片处理和文字编排, 最终的画面感温馨而有趣, 主人公的形象生动而活泼。这种对材质解构和重组的方式为插画增添了魅力和亲和性, 富有独特的天真和稚拙的气息。《落叶跳舞》是日本画家伊东宽文的插画作品, 运用秋天落叶为拼贴材料, 精选叶片的剪贴准确地把主人公丰富的表情、和谐的色彩和夸张的动作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应该说没有对故事角色的喜爱和体悟是不可能设计出如此富有亲切感和装饰意味的儿童插画的。

2.3 立体结合

立体插画是儿童插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是插画师将画面中的事物形象通过立体化的创作来进行表现。立体的造型让书与玩具建立了桥梁, 这些造型让儿童有了明显的真实性和参与感。

《游戏时间》系列丛书通过复杂的折纸屏贴、抽拉式的阅读模式使孩子们爱不释手。其主要优势就在于通过翻页或拉片带来的图像变换的触感体验激发出了儿童的认知乐趣, 较之二维纸面上的文字和图画更能激发儿童的阅读欲望。立体结合的《游戏时间》插画书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模拟的玩具。

3 结语

正如美国儿童插画家威尔特瑞作品被誉为最能温暖人心的治愈作品一样, 作者是通过夸张的变形, 柔和的色彩勾勒出奇幻而又充满温暖的童话世界的。优秀的儿童插画家就应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和心理去发现事物的本质美, 并用根据儿童年龄段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 如何以丰富的想象力将孩子带进一个更自由更广阔的奇妙之旅是插图家永远追寻的目标。

摘要:儿童插画是一个充满奇想与创意的世界。文章就儿童插画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儿童插画,表现要素,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徐海鸥.插画艺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3) .

浅谈雕塑的表现形式 篇7

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里面有一段话这样说:“艺术之始, 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 必先凿石为器, 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 乃作绘事雕塑, 故雕塑之术, 实始于石器时代, 艺术之最古也。”可见雕塑在原始时期就已出现。现在人们对雕塑还是比较熟悉的, 但对一件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却似乎还不是很理解。雕塑作品是雕塑家情感的一种表现, 因此我们在欣赏一件雕塑作品时就应该研究雕塑家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这种表现形式,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件雕塑作品表达的是什么。

一、什么是雕塑

雕塑, 从字面上来看就是雕与塑。人类要进行雕塑创作就得了解材料性能、选择工具。其实在原始社会就出现雕塑了, 不过那个时期的雕塑大都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制造的石器等。慢慢地随着时代的发展, 雕塑也就从简单的石器演变到后来的由贝壳、骨头制作的装饰品, 再到后面的青铜器, 再有俑直到有石、玉、牙等雕塑,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材料被广泛地运用在雕塑创作中。一般雕塑的传统概念就是利用各种材料进行雕刻、塑造甚至解构或者重组出三维空间的具体实体形象来传达创造者对社会现象和生活的审美情感、审美感知和审美理想的艺术, 所以雕塑是造型艺术里的一种, 雕、刻、塑是其三种表现手法。

二、雕塑的表现形式

由于雕塑是反映艺术家对社会的审美认识, 雕塑创作者就必须运用对应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别具一格且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从传统意义上讲, 雕塑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 而雕塑的表现形式大多取决于材料, 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有石雕、木雕、玉雕。雕就是通过减少材料的体积来达到创作者的目的;塑则是用那些具有粘结性的材料, 通过堆增、联接等方法塑出自己所需要的形象来达到创作目的,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泥塑、陶塑等。但雕塑又分为很多类, 如城市雕塑和建筑雕塑、审美性雕塑等。而这几类雕塑又有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地谈一谈。

(一) 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

城市雕塑包括纪念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陵墓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 而这几类雕塑又有圆雕, 浮雕等表现方法。首先说说圆雕。圆雕就是我们说的三维雕塑, 也就是可以从360°角度观察的立体艺术。圆雕首先要考虑的是体积感和厚重感, 但在西方雕塑中要达到艺术本身所要的效果是通过其块面的浮动感和张力感来实现的, 因为它们能使圆雕达到饱满和流畅轻巧的艺术效果。而中国圆雕侧重的是线条的节奏和韵律, 如作品《马踏匈奴》表现出来的形式感就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所以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的传统雕塑里, 圆雕是雕塑中最能表现出艺术特点的艺术形式。其次, 再说说浮雕。浮雕在表现手法上和圆雕有很大的不同。它就像绘画一样, 像是在雕塑中绘画。浮雕一般是通过压缩和透视的方式来表现, 浮雕的三维空间是靠视觉来实现的, 主要运用到绘画中的透视法。浮雕虽然只能通过一两面去观察, 但它的表达效果却是一点也不会受到影响。由于浮雕是压缩式的, 所占空间比较小, 多用于各种装饰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使得浮雕的使用越来越多。在城市建设中大多会使用浮雕来美化环境, 所以浮雕不仅有艺术性还有很大的社会性。总而言之, 浮雕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社会中都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表现形式。

接下来说说城市雕塑中的另外几种表现形式——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和功能性雕塑。纪念性雕塑主要是以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和事件为主题, 是写实雕塑, 所以要表现出人和事的真实性。这类雕塑往往会引起人们去纪念以前的历史事件或者伟人, 如毛泽东雕像。纪念性雕塑一般都给人一种震撼雄伟的感觉并且大多和碑体相配置, 体积比较大, 在户外比较多见, 因为其能更多地吸引注意力。而主题性雕塑则是以主题为目的, 所以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和建筑背景, 把所要表现的物体作为主要阐明点从而加以突出, 和环境相结合达到相互统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要把所要表达的观念和主题契合, 并且让主题得到升华。同时还要和城市及历史密切结合, 因为主题性雕塑更具有象征意义, 像敦煌县城的《反弹琵琶》就是鲜明的主题性雕塑。这类雕塑主要用以教育和纪念, 要给人以深刻的影响。它们必须要体现出某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及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优良风气。

最后, 功能性雕塑就是得有功能性。很多公共雕塑大多都有功能性, 一般在公园里很常见。如公园里的一些雕塑座椅, 它本身是一件雕塑作品, 但它却能供公园里的人们休息;游乐场的游玩设施, 既好看又能用来玩。所以这种雕塑不仅实用还必须有审美性。但是也有很多雕塑是只有审美性而没有功能性的, 博物馆里的雕塑就是如此。而功能性雕塑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具有使用价值。

(二) 审美性雕塑的表现形式

装饰性雕塑和陈列性雕塑都是审美性雕塑的表现形式。首先, 装饰性雕塑就是装饰效果比较浓, 其特点是要突出装饰性。其在城市雕塑和建筑雕塑中使用很广泛, 因为它是雕塑中视觉观赏性比较强烈的一类。这种雕塑往往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让人觉得轻松愉快, 它能装饰生活空间, 满足人们的艺术追求。这类雕塑能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丰富多彩, 能营造出一种具有轻松艺术氛围的美好环境。这种雕塑让我们感觉到艺术已经审慎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其次, 陈列性雕塑因为它是在架上所以又称架上雕塑, 体积不大也没有很强的使用性, 主要是艺术性强, 审美性强。这类艺术性很强的雕塑主要是一种“走心”的雕塑, 和观赏者能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让观赏者去感知创作者的情感。陈列性雕塑, 就是雕塑家将自己的生活情感转变为雕塑语言并将自己的观念表达出来, 所以就不用考虑所处环境和实用性, 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随意创作。但是其表现手法很丰富, 材料使用也很广泛。这类雕塑一般是比较观念化, 创作也比较自由, 雕塑语言也比较具有当代气息。这类雕塑作品总是有很多新颖的形式出现, 创新性很强, 往往让我们赞叹雕塑家的聪明智慧。

其实雕塑是没有这么多的明确界限的, 因为艺术是相通的, 又是互相渗透的, 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相互结合, 从哲学上来说, 其就是对立又统一的存在。

三、雕塑表现形式和材料的语言传达

学习雕塑的时间越长, 往往就越意识到雕塑语言的重要性。然而雕塑的语言是什么呢?我认为每一位雕塑家心里对其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但唯一不变的是雕塑语言是雕塑作品的灵魂, 也可以说是雕塑形式语言, 雕塑家在创作时就是要充分展现雕塑语言的魅力, 主要是在表现形式和材料上下工夫。就好像我的老师石向东先生经常说的:“雕塑家就好比是导演, 演员就是饱含情感的形体, 通过自己的雕塑语言中的空间和结构演绎出一部部动人的电影, 传达出自己心中的那份感动。”只不过艺术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和敏感的思维和情感。也就是说, 雕塑家们能和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对话, 发现它的美, 通过雕塑作品的雕塑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传达出来。雕塑家只是更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在创作的时候更加注重表现形式, 不断地与不同材料进行对话。当雕塑家可以勾勒好这些, 那么他的雕塑语言也就传达出来了。当然雕塑家要表现不同的雕塑语言时就要求其在创作作品时要创新运用材料的方式, 要有敢于探索和运用新材料的勇气。雕塑作品中表现形式不同材料就不同, 也就会传达出完全不一样的雕塑语言。有了这些不同才更加需要雕塑家不断地创新, 这样雕塑艺术才能不断地发展和提升。

像我们中国的当代雕塑家蔡国强所做的雕塑作品《白日焰火》, 就是利用焰火这种材料结合点燃焰火的形式, 以不同颜色的焰火错综复杂地飞向天空组成的这种形式来传达出他要表达的情感——壮烈的黑白烟花束、瀑布打开序幕, 犹如送行的队伍, 咏叙人生如歌、悲喜交集的情怀。这也就是蔡国强通过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的雕塑语言。当然雕塑的语言有很多种分类, 不同的形式传达出不同的语言。

结语

其实, 要学好雕塑, 就要慢慢地一步步地了解雕塑。笔者为此曾去北京考察, 看了很多博物馆, 也去了“798”, 这一路的历程让我学习到许多的雕塑表现手法, 从近代雕塑大师大气、厚重、温文尔雅又有内涵的语言表现到当代雕塑大家的艺术手法都让我记忆犹新。也许雕塑本身某一形式没有那么多含义, 但雕塑作品的形式承载了某种意义, 就是当艺术家通过他们智慧的结晶赋予了作品以生命, 所以我们才能欣赏到那么多动人的佳作。

纵观世界古今, 我认为无论是成功的大雕塑家还是默默无闻的雕塑工作者, 他们对雕塑都有不同的理解, 都是带着对雕塑的不同理解在进行雕塑创作勾勒出自己内心的表现形式。在艺术的世界里无论是雕塑形式、语言的发展和改变, 还是人类在思想上留下的精神轨迹, 都让我们感觉到雕塑表现形式的丰富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的雕塑语言的魅力。它不仅让每一位雕塑家疯狂, 更丰富和提升了我们生活在艺术世界里的每一个人。虽然以我现在的研究深度和方向看到的还只是雕塑的表现形式, 但这种形式不只是基础, 它还是雕塑的灵魂。我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在雕塑方面还需要更加地努力, 但我会用一生去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大钢, 田靖.材料艺术表现实验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许正龙.雕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浅析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 篇8

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将实物对象进行逐格地拍摄以后,通过剪辑合成,连续放映出来,从而产生活动的角色形象。我们通常观看的定格动画都是由金属骨架、粘土、木头或者布料等一些混合材料制作出来的角色进行表演的。根据考古发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数万年前的岩洞上刻画的野牛奔跑分析图,虽然只是一系列简单图形,但我们却能在其中发现组成现代动画一些重要元素,例如:单帧画面、连贯动作以及观看逐帧画面造成的视觉残留效果。另外,我国古代常见的走马灯艺术可能是人们将图像由定格画面转变到动态画面的思考方式之一。因此,定格动画形式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动画历史一样长,甚至可能更古老。

如今,定格动画这种特殊的动画形式被大众重新认识并逐渐熟知,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分析定格动画不同的表现形式,探寻定格动画如何在自由度相对较低的制约下,通过创意和材料运用,以达到创作出更具特色、更有魅力作品的目的,同时对于定格动画自身的发展助益。

二、定格动画常见的表现形式

定格动画常见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使用实物(人偶)进行拟人的表现手法,第二种是真人实景的表现手法,最后一种是真人和实物结合的表现手法。由于定格动画本身就是一种静帧摆拍之后连续播放的效果,所以其表现形式并不多变。

(一)实物(人偶)的拟人表现法。这里所说的实物拟人表现,指的是单纯地通过对实物的不同摆放进行拍摄,使原本是静止的对象运动起来的表现形式。使用粘土人偶来拍摄是定格动画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设计师们用粘土制作成人偶来代替真人拍摄,用常见的物品等比例缩小作为道具,拍摄出来的效果不但充满新意吸引眼球,在成本和场地制约等方面都要小得多。当今最具代表性的“定格动画”制作者莫过于英国的阿德曼动画公司(Aardman Animation),其代表作《超级无敌掌门狗》、《小鸡快跑》、《小羊肖恩》、《神奇海盗团》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定格动画作品。

还有一种实物的拟人表现法,则更直接一些。例如香奈儿(chanel)2011年的电视广告,广告中没有真人演员,只有由香奈儿化妆品组合而成的机器人、蜘蛛以及人物等形象。整则广告的内容表现非常抽象,但抓住了两个主题,一个是“时尚”,一个是“魅力”。配合动感的背景音乐,这样一则定格动画的广告表现形式会比那些平铺直叙地说明本品牌化妆品能如何为女性增色要更加生动,更能吸引消费者。

(二)真人实景拍摄的夸张、特殊效果。2010年,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资讯网站之一的Mashable挑选出了当年最具创意的10条网络广告。其中一条,就是著名牛仔裤品牌Levi's的横跨美国系列广告(Guy walks across America)。这部来自Levi's富有想象力的定格动画让观众跟随主人翁在Levi's牛仔裤的陪伴下两分钟内横跨整个美国,而组成动画的2770张照片更是让人领略了一番美国各地风景和各式地标性建筑。这则成功的定格动画广告就是运用了真人实景拍摄的手法。但如果运用传统拍摄手法,是不可能让一个人在两分钟之内跨越美国的。但是运用定格动画的手法就可以做到。在快节奏的画面闪烁中,一个人做到了被看作是“不可能”的事。

在另一部耐克广告的定格动画中,两名年轻人尽情地踢着花式足球,并且与环境展开了丰富的互动。在这部定格动画中运用的技法也是采用的真人实景拍摄,人物平躺在地面上,以不同的地面做为背景,摆放在地面上的东西都成为了可以产生互动的对象。人物不受现实环境的制约,可以达到与众不同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真人、实物的组合运用。奥林巴斯PEN相机曾推出了一部定格动画广告,广告中,一位广告牌上的男人看到了路过的一辆货车上运送的另一块广告牌,对上面的美女一见倾心,于是他走下广告牌,穿越城市,找到了那位心仪的爱人。本片共用355张静态的照片做出了男主角在城市中走来走去,寻觅爱人的场面。契合广告语(拍摄好照片从来未曾如此容易),让人感觉十分清新近人,又不乏趣味性。

真人与实物组合运用,可以拍摄出许多充满新意的画面。事实上,运用定格动画制作这一手法本身就是一个吸引人的亮点。丰富多变的创意出发点可以任由人发挥,最重要的是,制作者不用担心镜头修改的问题,这比起传统拍摄手法要方便很多。虽然在每一步的画面调整上会花不少时间,但最后制作出来的效果十分可观。

三、定格动画表现形式的发展前景

定格动画虽然是基于真实环境和实物进行拍摄的动画技法,但这种传统的拍摄技法并不会因为社会的高速发展与进步而被淘汰。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起源于电影拍摄,发展于动画产业,随着电脑特效技术和拍摄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结合,其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 一) 结合高新 科技的运 用。虽然现 今3DMAX、MAYA等三维制作软件大量充斥在动画行业之中,定格动画却利用其实物拍摄的特点,仍然保持着动画表现形式中最具立体感和真实性的地位。虽然定格动画的制作在人物细节的刻画以及场景时空的转换上没有三维动画那么随意,但是,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例如《僵尸新娘》这部定格动画在制作过程中,创作人员就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人偶制作技术,在人偶的头部巧妙地安装了机械转动装置,可以通过耳朵和头发中一些并不起眼的小机关控制角色的表情,让人偶有了丰富的表情变化。另外,如果我们能将定格动画与Motion Capture技术(三维动作捕捉)相结合,用金属骨架、粘土、木头或者布料等一些混合材料来制作动画人物模型,再通过计算机捕捉真人表演运动轨迹的相关数值,最后在特效软件中进行整体的渲染调整,这样既解决了定格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复杂性,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立体感和真实性的特点。

值得强调的是,在将高新科技运用到定格动画制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不要为了过分追求精致炫丽的动画效果,而忽略了定格动画其自身的朴素性,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特效的华丽和建模的精致等方面上,反而忽视了“定格动画”这一核心的表现手法。

(二)运用独特的拍摄视角。定格动画相对于传统手绘动画和电脑三维动画最大的优势就是其真实性——材料的真实性、环境的真实性、以及参与者的真实性等。定格动画表现形式的难点也就在于其角色和场景都是通过人工制作成实物后进行拍摄的,如何在单一场景中表现更多的动作变化无疑是定格动画的最大亮点。因此,只有运用独特的创意和拍摄视角,尽可能地在固有的客观条件中制作出更加理想的效果才能进一步突出定格动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虽然并不多变,却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艺术魅力。定格动画在不断提升自身品质的同时不断借鉴和融入各类高新科技元素,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虽然电脑三维动画主导着当今动画发展的主流方向,但作为现代动画的三大门类之一,定格动画所特有的表现形式仍然是无法被取代的。

摘要:定格动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动画形式,与传统二维动画、电脑三维动画共同构成了现代动画的三大门类。其表现形式通常是将实物对象进行逐格地拍摄以后,通过剪辑合成,连续放映出来,从而产生活动的角色形象。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广告等媒体开始运用定格动画这一表现手法,创作出各类形式新颖、效果独特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产生出种种与传统动画作品不同的表现效果。

浅析旅游广告及其表现形式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旅游产品的推广, 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媒体广告来扩大影响力, 吸引中间商与游客。旅游产品通过广告形式进行宣传与推广, 成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旅游广告在旅游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中,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重要的角色, 成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标志之一。

二、旅游广告的含义及特点

1. 旅游广告的含义

广告 (Advertising) 从汉语字面上理解即“广而告知”的意思。其英文词源于拉丁文Adventure, 有“大喊大叫”、“注意”、“诱导”之意。作为促销手段的广告, 是指由明确的广告主以付费的形式, 通过媒体作公开宣传, 达到影响消费者行为, 促进销售相关产品目的的非人员促销方式。

旅游广告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 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旅游企业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 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 有效地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 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2. 旅游广告的主要特点

作为一种分类广告, 旅游广告具有一般商业广告的各种特点, 如有偿性、目的性、时效性、指向性与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等特点。此外, 由于旅游产品的在生产、销售、推广及消费中的特点, 又决定了旅游广告还具有有别于一般商业广告的其他特点, 如旅游广告传播的高互动性、旅游广告信息高度的立体化、旅游广告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旅游广告信息鲜明的个性化等。

三、旅游广告的主要作用

旅游广告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真实性, 如实地向旅游者介绍旅游产品的质量及性能。其作用大体有:

1. 传播旅游信息, 沟通供需关系

传播旅游信息是旅游广告最基本的功能。旅游广告通过向目标受众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 例如产品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品牌信息、生活信息等进行交流沟通, 从而达到旅游广告发布的目的。

2. 指导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广告可以沟通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渠道, 介绍产品的信息、特点、价格等, 使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情况, 根据需要选择旅游产品。广告是任何产品进入市场的敲门砖。在商业高度发达的今天, 旅游广告的目的就不只是推销产品的作用, 而是有指导消费者行动的导购作用。

3. 激发旅游消费欲望, 诱使旅游者旅游行为的产生

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往往是一种潜在的需求, 这种潜在的需要与现实的购买行动, 有时是矛盾的。旅游广告造成的视觉、感觉映象以及诱导往往会勾起消费者的现实购买欲望。

4. 宣传旅游企业形象, 树立旅游产品品牌

成功的广告, 有利于良好地宣传产品和塑造企业形象。通过广告向社会公布旅游企业员工、领导的形象, 实际上就是在公布企业形象。企业就要通过广告来宣传自己的开拓奋进、成功的改革, 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旅游广告的主要表现形式

1. 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色彩绚丽, 声情并茂, 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产品, 具有非常广泛的覆盖范围。电视广告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 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断,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记忆, 是旅游地及旅游产品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

当前, 旅游专题片、旅游专题节目、旅游电视杂志等是比较流行的电视广告形式。这种广告通过节目主持人或参与者的亲身体验, 向受众展现旅游地的“食、住、行、游、娱、购”, 形象地将游记与旅游文化相结合, 模糊了传统电视广告劝服性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广告的互动效果。但是电视广告的保存性较差, 加上制作、发布费用昂贵, 受众目标市场不明确等因素, 旅游企业应慎重考虑。

2. 报纸广告

报纸广告的读者群稳定, 主要受众正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 更新快, 传播速度快, 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 广告信息容量大, 广告费用较低, 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的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存性。

目前的广告主主要是旅行社用以发布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及旅游交通的广告, 以及旅游行业的通告。但由于报纸广告印刷与版面的限制, 广告的表现力不够强, 内容不够丰富, 受众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不适合旅游产品形象性的整合宣传。

3. 杂志广告

杂志广告虽与报纸广告同为平面广告, 但其在设计、制作、印刷和发布上, 比报纸广告更加讲究艺术性和专业性, 有较强的表现力, 能够更加突出所宣传的产品。杂志广告的受众明确, 有比较明显的指向性和专业性, 具有保存价值。杂志广告通过广告创意将产品图片与版面设计、广告文案结合起来, 形象地展现旅游产品的概貌, 对旅游产品进行全貌性、形象性的宣传。

目前广泛使用杂志广告的旅游产品, 主要是对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产品具象的形象宣传。但是, 由于杂志广告的传播范围有限, 广告成本较高, 时效性不强, 不适合进行重复性高、时效性强的旅游信息的发布, 对于进行旅游地的整合形象宣传有一定的局限。

4. 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是由旅游企业出资发布的、具有较长的时间性和一定表现力的一种广告形式, 多用于旅游景点的宣传。户外广告的地域性明显, 影响力较小, 不可移动, 一般处在旅游景点的附近。相比于传统的大众媒体广告, 户外广告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传播效果日益赢得了广告客户和广告公司的青睐, 户外广告具有灵活、醒目、展示时间长等优势, 但广告信息接受对象的选择性差, 其内容的局限性较大。旅游户外广告形式在不断创新, 如灯箱广告、射灯广告牌、车身广告、候车亭广告、机场广告、电话亭广告、路面广告、旗帜广告等。

5. 互联网广告

互联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 在国际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网络广告的优势和特点, 完全符合了旅游广告信息和旅游市场教育的诸多要求, 针对旅游产品和旅游广告的特点, 网络将成为旅游企业发布广告宣传的最佳媒体, 旅游网络广告结合不同形式的旅游介绍、旅游常识、游记等辅助信息, 将使旅游广告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显然, 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瓶颈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广告的发展;但是, 随着网络建设和网络信用平台等相关设施和政策的完善, 网络广告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广告媒体, 成为旅游推广的最佳选择。

6. 直邮广告

直邮是广告的一种形式, 是指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与市场营销等资源优势整合。将商业信息通过直接投递的方式准确快捷的传递给锁定的目标客户群体, 实现信息点对点的一种传播方式它通过邮件传递有目标性、有个人地址的信息。直邮广告具有目标顾客针对性强、灵活、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少等优点;但对人员、时间、经济投入相对较高, 可信度较低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收件人的反感。

7. 其他广告形式

除了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广告宣传外, 旅游企业也运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载体发布其他的企业形象宣传, 主要包括旅游企业派发的旅游宣传单、旅游企业宣传册、旅游产品介绍册、旅游地图, 以及旅游企业发布的其他隐形广告, 如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等等。此外, 还可以利用有影响的影视剧的播出, 宣传旅游景点与产品, 如乔家大院、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等, 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 新形势对旅游广告的推广形式和媒体信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旅游企业在发布旅游广告时, 应结合旅游推广的目的和内容, 正确选择旅游广告媒体, 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更好地帮助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选择, 获得旅游审美和愉悦身心的体验, 同时, 为旅游企业的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的推广提供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 (第二版) .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3

福建土楼空间表现形式研究 篇10

1 外部空间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土楼建设者巧妙利用当地环境特点,把山、水、田、林、路纳入土楼建筑的统一规划之中,创造出优美自然的生活空间,形成许多“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居宅或村落。永定客家人在构筑土楼时,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合理安排房屋的布局,使乡村间数量众多、千姿百态的土楼和土楼群,与秀美的山川构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卷。不论是单体的设计,还是群体的布局,土楼与自然完美结合,迸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见图1、图2)。可以说亲山亲水的土楼是“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典范。

1.2 千姿百态的土楼外形

土楼的外形千姿百态,给人的视觉以强烈的冲击,给人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最常见的外形就是圆形和方形。圆形土楼又称为“园寨”,圆寨在建筑学上是最具代表性、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土楼之王承启楼被称之为“高四层,里四圈,上上下下几百间;圆套圈,圈套圈,历尽沧桑几百年”,是世界上独有的山村民居建筑。方楼则雄伟壮观,有长方形、正方形、“日”、“回”字形等。此外,还有“三角形楼”“五边形楼”“交椅楼”“五凤楼”“椭圆楼”等类型。而由若干座土楼所组成的土楼群更是绚丽壮观,最有名的便是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福建布达拉宫”的雄踞在南靖县书洋乡田寮坑的一个由5座奇妙庞大的土楼组成的土楼群(见图3)。这一土楼群中央是一座方形楼,围绕四周的是三座圆形楼和一座椭圆形楼。楼群布局错落有致,与地势地貌和谐相处。登高远眺,这5座楼宛如一朵硕大的梅花开放在大地上;从下往上看,5座楼雄伟又壮观,宛如西藏布达拉宫。

2 外闭内敞的内部空间

土楼外面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里面则是气韵生动的人文美。“土楼之美,美在外部形象,美在内部空间,还美在整体环境和人文景观[1]。”土楼营造了一个小“宇宙”,日本建筑专家茂木计一郎赞叹说:“客家土楼的里面,充满着跳跃的光、色、音,是一个荡漾着生机活力的热闹世界[2]”。土楼内部是完全畅通的空间,其内向开放的结构艺术张扬着客家人亲密无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土楼的内部空间形成了客家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专家克劳得·奥利沃说:“土楼使客家人形成了如此耐人寻味而又奇特的生活方式,使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普普通通的一些建筑构造,成了建筑史上具有诗情画意的力作。”可以说,睦邻友好的土楼是“空间和谐型”建筑。

2.1 传统思想的物化空间

“传统土楼的造型布局,其显著特征就是向心性、对称性与前低后高主次分明的规律。这是以血缘和血缘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思想的物化模式[3]。”圆土楼的向心性、匀称性最为直观、显眼,如图4所示。方土楼、椭圆楼等的向心性与匀称性也可以说是同圆心的展开,即周环建筑围绕一个中庭天井核心。而圆土楼的一种变式——半圆土楼虽然放弃了圆的封闭形式,但仍然是一重又一重地向心聚合。五凤楼则最全面体现了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的特点。

2.2 群体和个体的对立统一

土楼是族众聚集的空间,是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但在这种巨大的集合体里面,同时又有每个家庭的独立单元,这就是土楼内部空间构成的“集”和“个”、“公”与“私”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土楼内部空间构成的根本规律[3]。

在促进人际交往发展,塑造和谐人居环境方面,土楼最大限度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尤其是那些内通廊式土楼更能发挥这种作用。即便有些土楼内设多部楼梯,采取单元式布局,楼内天井、祠堂的公共空间以及供出入的公共大门仍可以保证居民拥有足够的人际交往。黄汉民先生这么说过:“这种单元式方楼,既有适合小家庭生活需要的私密性空间——小单元内部环绕小天井的居住格局;又有满足大家庭使用的半私密性半公共性空间——方楼的内院和祠堂;还有方楼前面的公共空间——晒谷坪。充分满足了居住者不同的需求。”

2.3 巧妙的厅井中枢空间

王镇华先生在《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内涵》中说,堂与庭是中国住宅中最宝贵的一对空间。“一个是文化的核心,一个是空间的核心。有堂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化的蕴育;有庭的地方,就有中国空间的风流”。土楼内部空间最精彩、最独特的部分是厅堂和天井。土楼的厅堂与天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厅堂是敞开着,并且与天井相连。“土楼的厅、井空间是主体空间,又是巧妙的中介空间,核心空间。土楼的天井既是室外又不是室外,敞厅堂是室内又不完全是室内[3]。”厅井空间艺术的奥妙就在于一个“敞”字。敞厅堂与天井之间没有任何阻隔,完全通敞。天井是敞廊与敞厅堂的构形边沿,在视觉上是敞厅堂、敞廊的一部分;敞廊又是敞厅堂的延伸部分,又是天井的边沿;这样,天井、敞廊、敞厅堂的视觉空间得到加倍的扩展。

土楼不论大小都设厅堂,作全楼活动中心。土楼的厅堂宽敞高大,无论从视觉感受、心理体验,还是实际使用,明确标志着它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圆楼,结构艺术将向心性的创意推向极致,有的厅堂建在天井中间,楼内所有房间都向着它,中心地位更是一目了然。

土楼天井的形式与土楼的造型也是密切相关的,各种造型的土楼,其天井也采取相应的形式。土楼的宽度也极其讲究,圆土楼的天井宽度决定于楼的直径、环数与高度。多环土楼的核心天井或环间天井宽度,多是楼高的一半以下。多环圆土楼的天井的空间则采用喇叭状的,这样利于采光通风,空间比较舒适开阔,具有较强的艺术性,构图美观。

3 结语

总之,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农村建筑模式”,它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人与自然诗意的栖居的典范。其内部有限的生存空间功能齐全,如同一个小社会,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体现了客家人追求居处与身心和谐的情韵和境界,折射出客家居住文化的光芒,也是客家土楼文化内涵丰蕴的写照。

参考文献

[1]黄汉民.老房子——福建民居(上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25.

[2]余德辉.永定客家土楼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155-156.

上一篇:亲近语言下一篇:室内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