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专利(共10篇)
职务发明专利 篇1
1 概述
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 是技术信息的载体, 据实证统计分析, 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1]专利授权有职务和非职务之分, 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 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 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 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 从其约定。”[3]世界各国专利立法中对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属基本采取了比较一致的做法, 即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发明人所有。事实证明, 越是发达的国家非职务发明的比例越小, 日本大概是20%多, 美国也不会超过一半, 而我国的非职务发明占到了一半以上。[4]
医药产业是目前我国在世界上极少数具有明显优势也是发展最快的的产业之一, 近几年我国医药产业整体规模在不断壮大。而专利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的重要价值, 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必要保障。专利数据具有反映产业发展趋势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功能, 是衡量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2]。如何对研制成果有效地进行专利保护在整个医药行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层面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运用专利信息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医药专利中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以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医药领域专利的布局, 为技术预见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对策研究提供依据, 希望对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 分析与研究
国际专利分类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是世界各国专利机构都采用的专利分类方法, 它对于专利检索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遵循客观全面的原则, 通过检索专利数据搜索引擎Soo PAT (http://www.soopat.com/IPC/Index) 和国家知识产权局 (http://www.sipo.gov.cn/) 中的专利信息查询平台, 检索IPC分类号“A61P” (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治疗活性) 并结合主题词, 统计出大量的数据并加以分析。但需要指出的是, 因统计数据的庞大, 本文所选的国际专利分类“A61P”是一个化学药、植物药和生物药等治疗活性混杂的类目, 并不能代表医药专利的全部。而且本文按照年份统计数据并进行对比, 希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国内医药产业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专利的现状进行一定的研究:
2.1 申请量与授权量
众所周知, 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能准确地反映权利人对专利权的实际拥有量。近年来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都有上升趋势, 但与国外相比, 比例依然偏低。本文依据国际专利分类号“A61P”通过对我国2001年至2011年专利法律状态的检索, 统计出此期间国内医药专利中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申请量与授权量, 并分析其授权比例, 如表1所示。
医药产业的专利类型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占主导地位。其中,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各在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中所占的比例如图1所示。
近十年 (2001-2011年) 逐年来国内医药产业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申请量与授权量及授权比例比较如图2。
如果非职务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较大, 说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整体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水平有待加强。因为一项专利的实施需要具备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 而非职务发明专利者一般不具备上述这些条件, 自己实施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职务发明专利比非职务发明专利具有更高和更可靠的实施率。[5]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 近十年医药专利职务发明的申请量及授权量远远高于非职务发明的申请量及授权量, 这说明在医药行业, 我国知识产权界长年专利申请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近几年有了根本改观。由图2, 近几年医药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持续快速地增长, 2009年达到顶峰。这说明我国加入WTO后, 由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升, 寻求专利保护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所接受, 我国的医药研发能力在飞速发展。中国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在2008年12月27日通过, 提高了专利权的授权标准, 修改后的专利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所以2009年后生物医药专利的申请及授权量开始有回落。以上的分析表明, 十年间我国医药专利的发展趋势还是相当可喜的, 但是, 从图2及表2可以看出, 我国医药专利的授权量仍然很低, 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授权量更是远远低于职务发明的专利授权量, 这说明在医药产业, 我国的专利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专利申请从数量大向质量高的转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从表2又可以看出, 我国无论是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 专利授权量都是逐年递增的, 说明在我国的医药产业, 专利申请和授权中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加大政策引导的结果。当然, 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需要不断地完善, 我国的科技人员特别是非职务发明人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 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知识权益。
2.2 复审
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专利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 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 这是对专利申请被驳回的后续补救程序。专利申请复审决定包括以下两大类:一种是撤销原驳回决定, 专利申请将恢复到作出驳回决定前的状态,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继续进行审查程序;另一种是维持原驳回决定, 即复审请求的理由不成立, 驳回复审请求。本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供的信息平台, 依据国际专利分类号“A61P”, 对2001年至2011年国内此类医药专利的复审情况进行统计, 并进行分析, 发现此期间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的都是发明专利, 无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专利;而其中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所占比例如表3所示。
通过表3, 结合表1庞大的申请量来看, 医药产业职务发明人特别是非职务发明人在维权过程中的弱势还是非常明显的。由上表3, 非职务发明中撤销原驳回决定的专利占申请复审专利的45.4%, 职务发明中撤销原驳回决定的专利占申请复审专利的60.3%。由于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专利费用的成本角度考虑, 很多医药从业者对于维持专利申请不愿意继续投入精力。近年来, 随着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大幅攀升, 专利复审请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专利的有效与无效一直存在争议。目前, 仲裁是我国特别是非职务发明人避免大量诉讼的一条有效途径。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共同约请仲裁机构对他们之间的纠纷做出公断, 当事人必须遵守公断结果的制度。国外通过仲裁解决专利纠纷已是非常普遍, 相对于两审终审的诉讼, 仲裁则显得较为简便快捷, 能够为当事人减少诉累。随着仲裁法的颁布实施,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熟悉并选择仲裁方式来解决专利纠纷。
2.3 产业化
专利数据与产业创新水平联系紧密, 专利数据所包含的技术信息、法律信息与商业信息将科技和经济两大领域紧密结合起来, 专利指标与其他科技指标共同诠释产业信息和政策导向。但是, 专利数据无法直接反映行业的创新及专利保护状况, 同时, 医药产业存在产业涵盖技术范围广泛、技术界定难等问题。因此, 需要建立一座产业与专利技术领域之间的桥梁,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专利指标, 加强对医药产业的创新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宏观掌控。
目前我国医药专利非职务发明申请量低于职务发明申请量, 说明我国医药专利水平并未产生虚高;但是专利授权量低, 说明创新水平和专利转化率低。特别是非职务发明里, 大约只有1%的专利产业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转化促进中心主任助理刘清鹏在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们重点工作是大量非职务 (个人) 发明的创新推广工作, 推广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发明人本身, 现在来说个人发明我们国家搞的非常好, 比例很高, 数量很大, 但是其中的优质项目不多。我们一年要接3000到4000个项目, 而且大约平均每个项目有三个专利。每年有大约10000项专利汇聚到我们这边。但最终能成功推广出去的1%都难以做到。”[6]
国际上通常的医药产业化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 将专利买下再招募职业经理人团队组建一个公司进行管理和产业化开发, 以最初买进的专利技术为一个点向外辐射, 招募更多的科研人员、研发更多的项目来进行产业化。但是国内的医药企业总是依靠一两个科学家, 寄希望于其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这种做法既不符合科学研发的客观现实需要, 也使企业的风险系数增大了很多。[7]产业化成果是很多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企业的领导者是需要具有知识资本的管理型人才。国家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科技的发展思路, 使资本朝正确的方向流动, 但是需要时间进行转变。
结束语
不可否认, 医药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我国必须在完善专利法内容和执行力度的环境下, 增强专利权人特别是非职务发明人的专利意识, 加大产业化投入, 大幅度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琼娣.专利计量指标研究进展及层次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2) :99-103.
[2]丁佐奇, 郑晓南, 吴晓明.“重大新药创制”综合性大平台2007~2011年药学专利申请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2, 43 (10) :875-878.
[3]张韬.界定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在中医药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8, 5 (4) :231-232.
[4]黄日昆, 孙逸玲.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广西中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53 (16) :90-94.
[5]毛开云, 陈大明, 江洪波.生物制药专利分析及对策[J].生物产业技术, 2011 (4) :70-77.
[6]民间发明人短板:缺乏企业家意识-访中国发明协会发明转化促进中心主任助理刘清鹏, 2011, 9, 26.
[7]邵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N].科学时报, 2006, 2, 16.
职务发明专利 篇2
一、职务发明、职务作品概念
职务发明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和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作品是指公民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二、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相同点
1)都同属于知识产权法;
2)都与本单位存在劳动法律关系,属于本单位职工,享受本单位的一切福利待遇;
3)都是在本职工作范围内;
4)都享有署名权;
5)都有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造;
6)都由所在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三、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的区别
(1)分别属于两部法律调整
职务发明创造属专利法领域;职务作品由著作权法调整。
(2)权利归属不同
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基本上属于单位,但也可以是发明人与单位共有。
我国专利法第6条第一款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而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有两类不同情况:
一类是作者享有著作权,单位享有优先使用权;
另一类是单位享有著作权,作者享有署名权。因此,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基本上是归作者,少数属于单位的,但作者仍然还有署名权。
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造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规定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职务发明专利 篇3
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详细描述和分析专利法制度下职务发明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主要西方国家的相关规定,从而分析和建议中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管理职务发明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可能引起的并且值得关注的法律问题。 当今社会,技术创新型企业之间的争夺战从传统的产品和市场营销战场逐渐转移到新型的知识产权之争,而在这些企业中,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就是企业员工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也就是专利法中所规定的职务发明。根据中国专利局2011年的统计数据,国外申请的发明专利中,职务发明的比例为97.6%,远远高于中国国内职务发明比例78%。而且,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市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开设子公司以及相应的研发中心,在中国本地完成技术研发并申请专利,形成专利法意义上的职务发明创造。 一、 职务发明的适用范围 大型跨国公司的职务发明数量惊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职务发明在进入中国申请专利权时,是否也应当适用中国专利法有关职务发明的规定,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国际私法的属地管辖原则,在中国境外完成的发明创造在中国申请专利时,其职务发明的相关规定应当“适用发明完成地国家的法律”。因此,跨国公司仅需考虑那些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发明创造,无论是职务发明的判断规则,在中国或外国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的确定,还是相应奖励措施的执行,都应当适用中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 中国专利法规定了两种主要类型的职务发明,其一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二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并获得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其中,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中进一步明确为: (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3)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相对于很多国家,中国的职务发明概括了更宽的范围,上述第(2)项在很多国家没有被列入职务发明的范围。其中,美国并没有职务发明的法律规定,只是在判例中将职务发明范围限于仅合同约定有发明任务,仅与雇主业务相关联,或者使用了雇主的设备等资源所产生的发明创造。其他国家例如法国等在确定职务发明范围时有类似标准。 对于“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法实施细则对“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作出了列举式的解释,“主要利用”的程度应当是完成发明创造不可缺少或者不可替代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会议纪要中解释了合同法中“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其也可以参照适用到专利法进行解释职务发明。但是,如何达到“主要利用”的程度在客观上很难认定,在司法过程中常常举证困难,并且各地法院判断标准不统一。 因此,笔者建议公司尽量事先保留职务发明的证据。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招聘员工尤其是研发人员时,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文件中明确员工的职责,如果有其他委派的研发任务,也要记载具体的任务内容,所有文件最好以书面形式存档。对于公司内部使用的重要技术资源,记载员工借阅记录。对于没有劳动合同的特殊员工,保留事实聘用关系存在的证据。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行政管理程序中设立相关规则,从而避免日后无法证明“职务发明”的法律风险。 二、 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采用职务发明创造天然属于发明人的法律原则,企业无法原始取得职务发明的权利,而法国采用了折衷主义,只有符合严格限制条件的职务发明才属于企业所有,其他一切发明创造属雇员所有。中国专利法对于确定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没有采用西方国家发明权天然归属的原则,而是赋予企业对于职务发明当然的拥有权利,从而不必如同西方国家一样需要与发明人协商转让职务发明的权利。 唯一的例外是在“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情况下,此时,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采用了“契约优先”的原则。因此,“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是中国专利法上非纯粹的职务发明,单位与发明人可以通过协商来确定单位或发明人各自拥有或者二者共同拥有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但是在没有约定的前提下,这种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再次适用“雇主优先”原则,仍然属于企业所有。而对于另一种“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没有相应契约优先的规定,从立法本意理解,其应当为法律强制规定为纯粹的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一经产生,即归于企业所有。 中国企业对职务发明的权利包括“申请专利的权利”,由于没有关于企业行使权利的相关义务规定,其似乎可以任何方式任意处理“申请专利的权利”,申请、不申请、或以其他方式处理,发明人在此似乎也没有任何发言权。相对于中国专利法下企业对职务发明有当然的所有权,很多国家在法律中限定了企业对职务发明的权利。德国的雇员发明法规定为雇主必须做出行使职务发明的所有相关权利的声明,并且雇主有在德国为发明申请保护的义务。美国在司法判例中表明企业对发明人所拥有的职务发明只有无偿的普通实施权,而日本专利法明确规定企业具有普通实施权,如果企业希望获得职务发明的所有权,需要与职务发明人协商谈判,支付相应的报酬。 笔者注意到一些跨国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在处理中国职务发明权利归属时采用的通常做法是,由中国本地公司(包括全资子公司和合资公司)的员工在专利申请前签署协议将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转让给母公司,或者以员工个人为申请人,在专利申请后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母公司。这两种做法看似符合美国专利法发明人天然取得职务发明的权利,但与中国专利法职务发明权利归属条款并不一致。 毫无疑问,中国本地公司的雇员是该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职务发明的权利都应当归属于员工所在的“本单位”所有。按照通常的理解,职务发明中的“本单位”应当是与员工签署劳动协议的单位,即中国本地公司。在中国专利法下,中国本地公司拥有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本地公司的雇员无法当然获得职务发明的权利,因此也无权将本属于中国本地公司的权利转让给母公司。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本地公司雇员签署转让协议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其转让协议有可能被认定无效(除非得到本地公司的追认)。 中国专利局目前并不审核专利申请人的资格问题,因此无论用母公司还是员工的名义都可以顺利递交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但是这种做法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虽然目前中国法院没有由此导致专利权属之争的案例,但是这种权利取得基础的不确定性,导致母公司取得职务发明的权利也不稳定,也很难预测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任何可能的法律后果。 鉴于这种法律风险,笔者建议可以由中国本地公司和员工协议约定将职务发明的权利转让给母公司,这在中国本地公司属于非控股的合资公司的情况下尤为必要,以避免纠纷。由于专利法没有明确规定员工和单位是否可以协商将转化为非职务发明转让给第三人,从而按照民法中契约自由的原则,国外的母公司可以获得相应的权利。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由本地公司先行与员工签署职务发明转让协议,本地公司再转让给母公司。以上两种处理方式都可能涉及技术进出口的行政审批以及税法的相关规定。 三、 职务发明人获得奖励报酬的权利 给予职务发明人工资以外的一定奖励和报酬是很多国家的普遍做法,包括没有职务发明法律规定的美国。按照赞同奖励报酬的主流观点,认为雇员完成发明创造与完成一般工作有本质区别,一般工作属于劳动合同调整的范围,而发明创造不应当包括在一般工作当中。然而,对于如何确定职务发明人工资以外的发明报酬,各国有不同的法律制度。 根据德国的雇员发明法,当企业雇员作出发明创造后(无论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有向雇主申报的义务,在雇主主张关于该发明创造的权利时,需要给予雇员合理的报酬,报酬计算方法则由德国劳动部制定了详尽的指导规则。美国专利法没有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因此也没有规定对员工所作发明的奖励,但是美国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奖励制度,而且在美国的社会环境下,员工享有与企业更大的报酬谈判权。 中国专利法明确发明人享有从企业获得职务发明奖励和报酬的权利,在2010年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中进一步用三个条款明确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数额和方式。基本原则为约定优先,法律强制在后。 对于奖励报酬的数额和方式,企业和员工可以协商约定或者在企业规章制度中制定关于职务发明的奖励。中国专利法没有明确协商约定的时间,可以理解这里的约定既包括企业与员工的事前约定,也包括企业与员工在作出发明创造之后得约定,或者在专利授权之后的约定。 只有在企业与员工无约定的情况下,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制定的法定标准执行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 1)奖励: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发放奖金,发明专利奖金不少于3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奖金不少于1000元。 2)报酬:在实施专利后,每年不低于2%的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营业利润,0.2%的实施外观设计专利的营业利润,或者一次性报酬;许可专利的,不低于10%的实施许可使用费。 但是,专利法中关于报酬的法定标准低于1996年制定仍然现行有效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成果转化法)的规定。在成果转化法中规定,单位应当提取不低于20%的转让取得净收入,实施许可的,连续3到5年提取5%的新增留利,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因此,在跨国公司决定中国员工的奖励或者报酬政策时,可以适当参照现行法律的标准,总体考虑到发明人的工作职责和已经取得的工作报酬,发明人对该发明的贡献度,他人或公司物质技术条件在该发明中的作用,产品的销售额,职务发明在最终销售产品中的贡献度等因素。公司可以采用多元化奖励报酬的方式,包括传统的薪酬、项目奖金激励、股票期权、额外培训、特殊福利、职位提升等。中国法院虽然没有如同日本蓝光案那样的巨额职务发明报酬案例,但是如果公司基于员工的职务发明获得的巨大商业利润与员工所获得的奖励与报酬差距甚远时,不能完全排除员工撤销合同并要求获得额外奖励与报酬的请求获得法院支持的可能性。 另外,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对企业限定为“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也就是说,在授予专利权前或者对于没有授权的专利申请,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奖励职务发明人。 四、法律建议 跨国公司大多数是西方国家所属的公司,母公司一般适用英美法系。中国法律归属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很多法律规定细节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子公司法律策略制定上,跨国公司需要首先熟悉中国的法律体系,遵循中国法律的规定,并参考本地律师的建议。 跨国公司在管理中国职务发明时,包括判断和决定在中国产生的发明创造是否为职务发明创造,可以参考中国与西方法律制度的差异,同时借鉴母公司本地职务发明管理经验,采取审慎的态度以及设定相对较为宽泛的判断标准,签署符合中国法律的职务发明转让协议,支付职务发明人合理报酬,制定完善的职务发明管理制度,以期降低未来的法律风险。
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若干问题浅析 篇4
一、我国法律关于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法律规定及现状
我国《专利法》第6条规定,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 该单位为专利权人。由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职务发明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二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但该规定并没有平衡好单位与发明人的利益。在实践中, 往往由于单位与雇员约定不明确, 雇员处于一种不利状态, 而单位依然可以依此法规定取得该专利权的申请权利。雇员无法保障自己的权利, 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报酬, 大大影响了发明人创新的积极性, 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有关资料显示, 近些年中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在不断地攀升, 但是对比西方国家, 我国职务发明所占的比重严重偏低。职务发明的申请量和实施率偏低, 表明中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需要深度改革。专利法对职务发明范围的界定事项需要进一步具体化, 对职务发明的归属问题需要进一步合理化, 对职务发明人奖励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也需要增加对发明人权益保护的救济方式, 保障发明人的合理权益。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6条规定,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 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专利法实施细则》虽然规定了职务发明的奖酬制度, 但是该细则对于职务发明专利权的申报制度并没有明确, 缺乏对职务发明奖酬合同的相关约定事项。在实践中, 单位往往能够在支付发明人报酬的问题上找到漏洞, 无法保障发明人的合理利益, 发明人的奖励得不到落实, 缺乏职务发明报酬支付的司法干预程序。
二、三种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模式比较
现行国内外对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模式有多种说法, 笔者拟采用最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模式可分为雇主优先模式、约定优先模式、发明人优先模式。
雇主优先模式是指无论有无约定, 职务发明的专属权利归雇主所有, 发明人享有知识产权获得报酬的权利。我国《专利法》第6条规定,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 该单位为专利权人”。根据该规定可知, 我国采用的是类似的“单位优先”, 把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归属于单位, 发明人仅仅享有署名权。发明人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雇主的权利放大了, 单位和发明人的意识自治无法充分体现, 严重影响发明人的积极性, 不利于职务发明的创造。约定优先模式是指事前有合同、有约定的, 按照合同、约定的规定执行。从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的立场出发, 确定当事人对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自由处分权, 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妨碍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单位和发明人、设计人的合同和约定就会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对其发明专利权充分处分, 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得干预。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识自治, 其归属的合同可以是劳动合同, 也可以是针对发明完成特定发明作出的约定, 该约定在法律上具有优先效力。
事实上, 关于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模式除上述两类主要模式以外, 国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发明人优先模式”又称“雇员优先模式”, 是指只有发明人或者雇员才有权申请专利权, 即无论单位与发明人是否约定, 专利申请权归发明人所有。突出保障发明人的权利和单位, 发明人直接控制专利权的归属, 雇主对其归属无申请权利, 如雇主使用其专利应当给予发明人补偿, 雇主享有优先购买权, 当发明人有意转让依劳动合同或者约定法定受让的职务发明成果时, 雇主享有优先购买此项发明成果的权利, 这种模式保有了发明人应有的转让权及职务发明申请权, 与发明人的切身利益相贴近, 将有助于发明人对发明的积极性, 对发明的创新也会不断提升。
前面已经提到的我国关于职务发明权利归属问题的相关规定和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影响, 我国的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模式采用以“雇主优先”相类似的“单位优先”为主, “约定优先”为辅, 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无论是否存在约定, 职务发明的申请权和专利权都归属于雇主;二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对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归属可以事先约定其归属, 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其专利权归属于雇主。这种模式扩大了职务发明的范围, 将雇员在单位工作以后利用单位资源的新发明成果也归于单位所有, 损害了雇员的利益, 影响其对职务发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我国激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情形下,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价值追求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统一, 二者既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一面, 又有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一面。其辩证统一性主要表现为:第一, 效率是公平的体现。从生产力发展上看, 当效率提升到某一高度时, 就会出现剩余生产物, 同时产生公平问题。在效率低下的原始社会, 创造物质财富水平有限, 物资匮乏, 公平也只是低含义的公平。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当生产力日益发展, 剩余生产物逐步增加, 公平的意义也在提升。从中可以看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 效率的提高, 公平的含义也在逐步提高, 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力效率发展到达到极大高度, 全社会也将达到最大的公平, 效率也将是公平最大的体现。第二, 公平反作用于效率。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 对生产力效率具有反作用力, 公平合理地分配物质资源可以促进生产者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以促使社会繁荣稳定地发展, 经济效率也将稳步提高。反之, 极不公平的分配, 财富收入严重不均, 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生产者对于劳动的积极性也将大大降低, 导致社会动荡, 生产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马克思指出:法是国家的产物, 是维护国家统治, 促进相应社会形态与具体国体政体相适应的产物。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 各国的法律都是以维护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生产效率为其立法目的或者称之为法律价值之所在。同样, 专利法在近现代于各国先后确立之中, 与其他法律制度相同, 以追求公平正义为其价值目标。首先, 它合理地协调和平衡了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 它动态地协调和平衡着权利人与社会公众利益。同时, 专利法又促进着发明创造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专利制度演进的历史长河中, 也坚持着提高效益为其主要的价值目标之一。由此可知, 专利制度所追求的既非单纯的公平又非单纯的效率, 而是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四、对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若干提议
在我国主张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和职务发明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 对于我国职务发明归属出现的一些问题, 笔者拟提出若干建议。
一是缩小职务发明归属的认定标准, 增加发明人的权利。我国《专利法》第6条对于职务发明归属的范围过于宽泛, 职务发明的申请权及产生的其他权利均属于单位, 显然这对于发明人的创新热情是一种挫伤。借鉴国外对职务发明归属的做法和成效, 缩小单位的权利, 赋予发明人更大的权利, 已是大势所向。基于发明人的创造能力在职务发明中的决定性作用, 平衡单位和发明人的利益, 增加发明人内容, 这不仅激发发明人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也使得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 能够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 给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更快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是健全职务发明奖励制度, 加大公权力干预的力度。我国虽然确立了职务发明奖励制度, 但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因发明人本身条件所决定, 发明人在与单位的关系中往往处于劣势, 其合理利益容易受到侵犯。由此,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并在发明人利益受到侵犯时得到及时的公权力救济方式及程序, 让发明人觉得自己的合理利益可以得到实现, 这有利于发明人对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将促进我国职务发明质与量的提升, 同时也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在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问题上, 应当要合理协调和平衡权利人之间的利益, 注重保障公平和效率, 健全利益保障机制, 提高发明人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将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败之地。
摘要:职务发明的利权归属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现行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有三种典型模式:雇主优先模式、约定优先模式和发明人优先模式。专利制度以公平正义为其追求的价值目标, 但其所追求的既非单纯的公平又非单纯的效率, 而是整体价值的最大化。文章提议缩小职务发明归属的认定标准, 增加发明人的权利;健全职务发明奖励制度, 加大公权力干预的力度。
关键词:职务发明,专利权,权利归属
参考文献
[1]李银霞.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模式探析[J].群文天地, 2011 (09) .
申请发明专利程序 篇5
1.办理委托代理手续
1.1 申请人应当与本公司签订《委托专利代理合同》。
1.2 申请人签署《专利代理委托书》,单位委托应加盖公章;个人委托由个人签章。
2.缴纳专利代理费
2.1 申请发明专利代理费每件3500元;
2.2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代理费每件2000元;
2.3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每件1000元。
3.申请人应当向本公司提供发明创造的技术资料
3.1 申请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按下列内容提供资料:
3.1.1 发明或实用新型名称
名称应简单而明了地反映该发明创造的技术主题。不超过二十五个字。
3.1.2 所属技术领域
所属技术领域应当是要求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者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而不是上位的或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本身。
3.1.3 背景技术
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并且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尤其要引证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件。引证的文件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期刊、杂志、手册和书籍等非专利文件。前者要写明国别、公开号和公开日期,后者应写明文件的详细出处。
此外,发明人还应客观的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但是仅限于涉及由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可能的话,应说明产生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曾经遇到的困难。
3.1.4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用正面,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客观而有根据地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写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发明人应清楚、完整地描述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应进一步明确哪些技术特征是必要的,即为达到发明的目的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哪些是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有益效果是指由所述的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必然产生的。它可以由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有用性能的出现等方面反映出来。对于机械、电气领域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结合其结构特征和作用方式进行说明,但化学领域的发明,须借助于试验数据来进行说明。
3.1.5 附图说明
发明人要提供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必要的附图,该附图应依照机械制图标准绘制,能清楚地体现发明点所在,为此可能需要多种视图、剖视图、电路图等来将发明创造的结构特征描述清楚,写明各幅附图的图名,并对图示的内容作简要说明,将主要部件用阿拉伯数字1、2、3……统一编号,简略说明,不要尺寸和标题栏,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
晰地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必要时要提供有关现有技术附图;附图中一般不要出现文字,提供的附图在A4的白纸上,留一定边沿,用黑笔绘制。
3.1.6 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必要时,举例说明;有附图的应对照附图。包括结构、选材、作用和效果等,必要时可列举多个实施例。
3.2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按下列内容提供资料:
3.2.1 设计方案的照片或图片
提供一式三份外观设计照片或图片,图形尺寸不得小于3厘米x8厘米,并不得大于15厘米x22厘米。请求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应当提交彩色照片或图片。
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设计要点涉及一个或几个面的,可提交所涉及面正投影视图和立体图,平面外观设计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一个面的,可仅提交该面正投影视图,设计要点涉及两个面的,应提交两面正投影视图。
4.提交专利申请文件
本公司专利代理人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经申请人确认后,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一般在10日内完成)。
5.受理
本公司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通知书”后,将通知申请人缴纳申请费(发明专利950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500元)和发明专利审查费2500元(一般在15日内完成)。
6.审查
本公司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补正通知书”或“审查意见通知书”,认为必要的,应通知申请人提供意见陈述,也可由专利代理人按规定自行处理(一般应在30日内完成)。
7.授权
本公司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通知书”,将通知申请人缴纳登记费(发明专利250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200元)、印花税5元和年费。申请人缴纳费用后,一般在3个月可收到专利证书。
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缴费办法
发明专利展示平台 篇6
专利权人:谢怡福
专利简介: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机、工控机、光纤网络和终端指挥调度中心组成。前端摄像机是获取现场图像的关键设备。现在系统中都采用高清数码摄像机,白天都能获得高质量图像,夜间则无法保证图像质量,直接影响车牌和车身目标的抓拍识别。另外,高清数码摄像机感光灵敏度低,要求配备高亮度的补光灯。
现工程上使用补光灯:①大容量气闪灯,它利用车辆挤压地感线圈产生信号触发闪光,此类灯夜间发出光很强,严重刺激人眼,影响驾驶安全,使用较少。②大功率常亮LED补光灯,使用寿命长,但也很亮,不利驾驶安全且能耗也大。③摄像机捕获图像是靠摄像机内感光器件CCD起作用,当摄像机快门打开的瞬间,光线进入CCD表面,它将光信号变成图像电信号,在快门关闭后补光就失去作用。如果用数码摄像机输出脉冲直接点亮的LED灯,节省能耗且灯亮度也不高。但这类高清数码摄像机输出脉冲频率较低,一般为十几赫,如果用它直接去触发补光灯会有明显的闪烁,也不利开车安全。④本专利是将数码摄像机输出的低重复频率脉冲经本产品内部单片机等电路转换成约75Hz的脉冲输出,再去触发大功率补光灯,这样补光既不闪烁且补光效果好,眼睛看上去补光灯不很亮,又节能环保。
产品的应用:它和前端工控机、高清数码摄像机、LED补光灯等一起组成智能交通系统前端设备,安装在城市街道,城市近郊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用于对过路车辆进行拍摄图像,监测车辆是否超速、违规、肇事。对车辆运行畅通、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也对车辆事故分析提供关键数据依据。
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鹦哥巷1号3单元10号
红灯信号检测器
专利号:ZL 201320270050.2
专利权人:谢怡福
专利简介:
HXJ-1红灯信号检测器(以下称HXJ-1检测器)是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红绿灯车辆违规检测自动管理中的一种设备,它将输入的四路220V/50Hz红灯信号分别经设备内部:光电耦合、信号整形、触发转换、数据接口等电路,获得各路红灯信息,单片机通过选通方式将这些数据采集存入内存并进行处理,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和排队,再经串行接口电路转换成RS-232按预定传送格式,发向前端工控机(路口)。在红灯信号存在条件下,路口地感线圈受车辆挤压也产生感应信号,此时,前端工控机就能判别出车辆违规闯红灯。
1.HJX-1检测器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工作需外供+12V直流电源,功耗不大于3W。
(2)检测器具有4路独立的红灯信号输入接口,信号特性为220V±20%、50Hz,每路消耗电流约为3mA。
(3)检测器输出数据为标准的RS-232接口、ASCII码,其格式如下:ZF01REDVRCRLF[ZF起始2字节+编号2字节(00-03)+状态3字节(RED红灯亮,SHT红灯灭)+停止2字节(VR)+空格1字节(CR)+换行1字节(LF)]共11字节。
(4)设备外形尺寸:长x宽x高=126*104*28(mm);重量:约450克。
2.HXJ-1检测器产品特点:
(1)电路结构简单,采用普通电子元器件成本低;
(2)产品成熟,已批生产过,使用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处理速度快、判别能力强,功耗低无需通风散热,实物为铝合金喷砂外壳,小巧美观,便于使用安装。
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鹦哥巷1号3单元10号
一种治疗肺结核病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47490.5
专利权人:马朝富
专利简介:
胸痹、心脑血管病是当今社会最普遍、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属于突发病、难治病,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威胁和摧残生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胸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官腔狭窄或闭塞。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冠心病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冠心病克星袋泡方”,由下列中药材制成:黄芪、当归、毛冬青、红参、生草乌、绿茶。重量配比如下:黄芪2500克、当归500克、毛冬青960克、红参300克、生草乌40克、绿茶700克(此为5公斤药配比),“冠心病克星袋泡方”采用六味药(按精确重量配比)煎取、浓缩、风干,经高温灭菌、防霉防腐等措施制成。本发明公开的中药具有补气生血、活血化瘀、通络软化血管的功效,经60余载临床效验过程,其疗效优于目前市场治疗冠心病的产品,具有简、便、廉价、疗效强等优点,比传统同类产品效果佳。
地址:655200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城公园尚积雅苑13栋2-3号
建构理想的职务发明制度 篇7
关键词:职务发明制度,实践逻辑,产权理论,构建
对于职务发明的研究,学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已往讨论主要集中在职务发明制度的跨国比较、职务发明的界定、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归属、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益保护。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对正式制度的实践逻辑重视不足。在已有文献中,只有极少部分学者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案例的分析基础之上。脱离对职务发明实践过程中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得研究结果可信度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对制度实践的忽视,使得很多学者并未能够真正理解职务发明制度,更无法在经验的基础上为职务发明制度提供制度变迁的建议。毕竟,法理讨论的系统与实践系统并不会完全重合,当法理讨论脱离实践的考量,其建立的目标通常会难以达成。职务发明制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早期中国职务发明制度是通过吸取国外经验而建立的,但是结合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传统——产权集体化。在改革开放之后,考虑到需要刺激资本投入,正式制度也在职务发明的产权归属上倾向于保护资方—单位的利益。这种对单位利益的保护与实践过程中行动主体之一(发明人观念)存在着冲突。当发明人面对正式制度的约束时,则会采取其他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利益,比如,使用亲人名义将职务发明成果申请私人专利。此类的制度实践问题,仅仅依靠对法理条文的解读是无法理解的。(2)理论欠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重点关注的是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学者们对专利法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权利归属问题,甚少涉及职务发明与共有专利之间的冲突。但也有少部分文献试图从理论上对职务发明制度进行讨论。但是更多的是从法理方面进行讨论,社会理论说服力较为苍白。理论欠缺是职务发明研究面临的困境之一。
鉴于实证与理论上研究的不足,特别是一些研究仅局限于文本上法理上的讨论,未考虑制度的实践过程,使得对职务发明制度的讨论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次上。本文试图使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经验上来讨论职务发明制度的实践逻辑,并用产权理论来讨论笔者所构想的机制。
1 职务发明制度实践逻辑
从法院案例实践来看,中国当前的职务发明制度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的目标——鼓励发明创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该制度没有带来任何的积极作用,而是指当前的职务发明制度没有达到制度设计所期待的最优结果。抑或说当前的职务发明制度设计并没有达到最优的实践绩效。
职务发明制度的各个方面实践绩效如下:
符号意义:“+”表示正向作用;“-”表示负向作用;“=”表示效果无明显差异。
1.1 职务发明的界定实践
如表1所示,使用本职工作对职务发明进行界定,能够使得职务发明的产权更为清晰,同时对单位和发明人的激励较大。而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作为界定职务发明的标准,则产权的清晰度较差,发明成果的产权难以明晰 1 。当使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作为职务发明界定方式时,对单位的激励并没有多大变化,因为单位在该发明过程中并不起主导作用,也无意对这样的发明创造进行积极的前期投入;与此同时,由于采用这种界定方式使得发明人会失去发明成果,导致对发明人的激励也不足。当采用单位委派的任务作为职务发明产权界定依据时,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能够得到明晰,对单位和发明人都有正向的激励作用。虽然合作开发并非职务发明的范畴,但是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合作开发也常常成为发明创造的组织形式。在合作开发过程中,一般合作方都事先订有合约,通过合约可以使得发明成果的产权得到明晰,同时,由于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单位和发明人而言,都会因为对已知利益的追求而对发明创造进行更多投入。也即是说合作发明也能够带来较好的绩效。
符号意义:“+”表示正向作用;“-”表示负向作用;“=”表示效果无明显差异
1.2 职务发明专利的产权绩效
如表2所示,当专利权归单位所有时,单位通常更有能力实施专利,以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收益。由于专利产权能够作为单位的财产而存在,这会激励单位增加对职务发明的投入,以获得技术进步和经济利益。而此时,由于职务发明成果产权归单位所有,对发明人的激励取决于对其利益的保护程度。当单位和发明人共有专利产权时,由于两个所有者的存在,会使得对专利的实施面临着协调成本,专利实施的效率会降低;当专利未能给单位带来潜在的经济利益之时,单位对职务发明的投入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但是由于发明人能够从职务发明中获得分成,并对发明成果享有一定量的产权,这会激发发明人参加职务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当由于发明人享有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时,由于发明人作为个体,对于专利实施的能力低于单位,这使得专利实施的绩效会变得更低;而单位作为投资者未能获得专利产权时,单位投入也会变得更为慎重,不利于促进单位投入的增加;但是这种产权归属方式会对发明人产生很强的激励,因为产权归发明人意味着发明人能够享有发明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符号意义:“+”表示正向作用;“-”表示负向作用;“=”表示效果无明显差异
1.3 对职务发明制度实践绩效的考察还应该关注职务发明成果的保护绩效,因为产权包含保护成本
从表3可以看出,当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由单位所有时,产权的保护也有单位执行。由于单位拥有较大的经济能力和法律能力,对于专利产权的保护成本较低,并且单位拥有发明创造时的档案资料等材料,从而有利于获得诉讼的成功。从这些角度看来,由单位来保护专利产权具有保护成本较低,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的优点。当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由发明人享有时,发明人面临着保护产权的责任 2 。但是对发明人而言,个人的经济实力和法律能力有限,这使得产权保护的成本较高;与此同时,由于个人诉讼能力的较低水平,这使得维权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比单位承担维权责任时要小。当然,由于职务发明成果涉及单位和发明人的共同利益,当产权受到侵害时,单位和发明人联合进行维护的绩效更高。
由此可见,职务发明制度通过对职务发明进行界定,进而规定职务发明成果产权的归属方式,而这种归属方式也就意味着对不同行动者有着不同的激励程度。由于制度实践过程中产权的界定方式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实践绩效。故而,本文对制度实践逻辑的讨论基于产权的分析视角。
2 从产权视角分析当前职务发明制度的不足
自科斯开始,产权分析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析视角,并且逐渐形成了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社会学家也将产权分析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产权由多种权力束构成,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占有权和处置权。对于私有产权而言,最重要的私有财产包括了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产权的几个权利束很多时候并不是同一的,这就造成了不同的产权配置情况。
在中国的职务发明制度中,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归单位所有,单位只需要给发明人支付奖励以及一定比例的报酬 3 。在这种制度下,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安排是:使用权和转让权完全归单位所有,发明人没有任何干涉的余地,而收益权则主要归单位所有,发明人享有极小部分的产权。实践结果表明,这种产权制度并没能够清晰地界定产权,由于这种制度过度地保护了单位利益,从而忽视了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利益,导致发明人或设计人参与职务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不足,最终反而不利于单位获得职务发明成果,当然更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在本文中,对职务发明制度的产权讨论,将绩效建立在是否能够促进单位和发明人双方对发明创造进行投入,是否能够减少单位和发明人双方的纠纷以及是否能够维护单位和发明人双方的权益上。
目前职务发明产权的纠纷并不是对于最终归属权的纠纷,而是在于单位和发明人对于职务发明制度中职务发明界定的纠纷。这种职务发明界定的纠纷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纠纷。当明确职务发明的具体含义之后,双方对于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界定也就清晰了。当产权获得清晰的界定之后,发明人和单位这两方的权益也就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了。对“职务发明”界定的主要争议体现在:(1)“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应不应该算职务发明;(2)“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应该如何确定;(3)本职工作如何确定;(4)未与当前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由个人和单位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算不算职务发明。
通过对其他学者观点、司法实践过程的考察,可以看到“执行本单位任务”是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定义,同时也得到一线研发人员的支持。在职工们看来,完成本职工作或者执行单位所安排的任务而做出的发明创造,是天然属于单位的。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位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当发明人侵占单位的职务发明成果之后,单位也可以方便地举证来证明其是否安排了某一职务发明的任务,从而更容易确定职务发明成果的归属。对于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成果,职工们也认为应该归为职务发明。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也可以根据劳动合同以及其他证据来确认是否是在本职工作做出的成果。对单位而言,很多时候组建的研发团队,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技术研发。单位给研发人员工资,也是为了让他们进行科技研发。因此,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产权原则,双方对于本职工作做出的发明创造成果争议也较少。
在司法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最受争议的是“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应不应该算职务发明。在职工看来,虽然进行发明创造时候使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但是该发明并不是在单位要求下进行的。这种发明创造是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额外的发现,进行发明创造活动的主动性也在于职工自己。当作出此类发明成果时,发明人对发明成果产权的拥有意愿也很强烈。但对于单位而言,按照法律规定职工做出的发明成果可以归自己所有,能够为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强烈的获得该发明成果产权的意愿。由此,双方对该发明成果的产权纠纷便产生了。
很明显,当前法律规定“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做出的发明成果属于职务发明成果,并将其产权归于单位是不合理且无绩效的。这种产权安排使得职工为避免自己的权益被剥夺,而采取很多隐蔽的形式侵占该成果,或者干脆使用“弱者的武器”,不进行这些方面的创新。不管职工采用哪种行动方式,结果都是要么增加了产权纠纷,增加产权界定成本,要么打击了职工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影响了中国整体的科技进步。显然,这两种结果对中国的科技进步都是无效益的。
3 理想职务发明制度的构建
由此可见,在职务发明的界定上,最优的界定原则应该是将“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而做出的发明创造产权归于职工个人或者由单位和发明人共同协商决定。当职务发明的界定清晰之后,对于职务发明成果的产权界定随之清晰,这有利于鼓励职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发挥主动性,进行发明创造。
诺斯与戴维斯为了探讨美国经济制度结构的进程,建立了一个比较成形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4]。他们认为,制度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但是又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使得这些潜在的外部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因而在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人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就会率先来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只有在创新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才会做出。也就是说,当有足够大的激励存在时,人们会逐渐更改旧有制度而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以符合利益的最大化[5]。
林毅夫的研究对制度变迁方面的理论有进一步的推进。他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人或一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变迁;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政府发力引致的变迁[6]。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变迁时间比较长,并且变迁过程取决于制度均衡状态。在职务发明制度中,由于单位和职工两者的力量并不均衡,单位在博弈中明显占据主导地位。当单位占据这种主导地位时,会极力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而阻止制度变迁。当然,也有的单位看到了当前职务发明制度对发明创造的阻碍作用,并在单位内部进行了制度变革,以促进单位的科研发展。但是这种变革由于没有正式制度的支持,当在单位内部制度与正式制度出现冲突之时,仍会遗留很多问题。“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一个后果就是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会缺乏一个统一的正式制度。缺乏统一的正式制度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同案不同判决的现象。所以应明确法律概念,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定。因此一项正式制度的最终完成需要有一个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过程的。国家机器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其主导的制度拥有绝对的权威。所以相对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所建立的正式制度所花费的成本更少。
根据已有学者对于职务发明制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对职务发明制度研究的推进制度的探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职务发明制度进行改革,以使得职务发明制度更能权衡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利益,激励双方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发明创造之中。既然国家主导的制度变迁,成本最低、收益最快,笔者感觉国家应当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将原有法律“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定义为“非职务发明”,将职务发明的界定改为“由单位委派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更为清晰的表述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在《实施细则》中将法定的报酬和奖励标准提高,以提高发明人的收益,激励发明人进行发明创造。
参考文献
[1]李刚.试论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的完善[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10):62
[2]朱姣林.职务发明成果归属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3):77
[3]张晓玲.论职务发明人的权利及其立法保护[J].科技与法律,2004(3):56
[4]车桂娟.会计制度设计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时代,2011(7):68
[5]吕剑龙.效率原则下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
职务发明制度改革论点综述 篇8
关键词:职务发明,职务发明制度,科技创新
1 问题的提出
历史经验证实,单纯的公有制不足以激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主导下,我国在1978年开始大规模的改革开放,主要路径是清晰化产权,使劳动者能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直接收益。但这一改革趋势在个别的法律制度中并未得到贯彻落实,然而这些法律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却不容小觑,以至于需要专题研究去确证其社会效果。
具体来说,发明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开放同年,1978年《发明奖励条例》规定“发明属于国家所有”。1984年通过现行专利法,该法第六条规定,“专利申请被批准后,全民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持有。” 1992年国家对1985年施行的专利法进行修改,但这次修改并未涉及职务发明制度。2000年,为了进一步激励创新,国家第二次修正了专利法,规定专利归企业所有。2009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为此,负责起草的有关部门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公开了征求意见稿,当时公开的征求意见稿中,职务发明制度已经将“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不再作为职务发明,职务发明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一修改建议始一露面就受到了保守派的批评。这使得立法者认为这个问题在学理上仍存争议,由于缺乏双方有效的论战,在改革派未及反击的情况下,维稳的思潮占据了上风。结果,在草案提交表决时,尝试修改了的职务发明制度又回到了从前。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论证职务发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成为改革派未竟的事业。现有的职务发明制度的合理性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正反双方在理论上的交锋仍在继续。因此,适时地总结和梳理双方的观点,并借此把握问题的焦点,摆明各方的诉求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学界对该主题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避免重复研究和学术创新踌躇不前。这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必经阶段和路径选择。
2 职务发明的类型说
2.1 支持类型说观点的学者的意见
这些学者主要强调,由于投资等经济行为所形成的完成发明创造的社会条件不同,发明这一人类行为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经典类型:一是自由发明,在这种组织条件下,发明的一切投入——包括物质和智力投入——都是发明人完成的;二是委托发明,在这种生产条件下,各种投入是由委托人和被委托人通过合同约定的;三是任务发明,可以定义为“为完成单位安排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叫做任务发明”,在这种组织条件下,单位除了提供发明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外,还要支付发明者的工资报酬,以及必要的辅助资金和技术条件;四是自主发明,这里的“自主”是指推动发明创造完成的主导力量是发明者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单位的意志,可以定义为“非完成单位的任务但是却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叫自主发明”。传统的职务发明在类型上可以区分为任务发明和自主发明。为了清晰地说明两者的异同点,需要进一步剖析职务发明投资的构成要素。一般来说,一项职务发明的完成需要具备几项基础条件:(1)认识因素(是指认识到某种生产技术可以继续进行技术创新);(2)意志因素(开展相关研究实验的决心);(3)行为因素(研究行为的人力资本的费用由谁承担);(4)主要物质技术条件的投入(研究所需的物质、实验条件等);(5)辅助资金的投入(研究过程中流动资金和零部件的投入);(6)风险承担(技术开发失败前期投入落空的风险);(7)申请和维持职务发明专利的费用。就任务发明来说,从发明创造的若干组成因素来看:(1)认识因素是单位认识到生产工艺中某部分可以实现技术创新;(2)意志因素是单位为贯彻自己的意志而聘请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3)行为因素是研究者从单位领取薪水开展相关研究,或者说单位为研究者的研究行为支付工资薪水;(4)研究的主要物质技术条件由单位提供;(5)研究所需要的辅助资金由单位提供;(6)技术开发失败的风险由单位承担;(7)申请专利的费用由单位承担。就自主发明来说,从发明创造的若干要素来看:(1)认识因素是发明人认识到生产工艺中某部分可以实现技术创新;(2)意志因素是发明人为贯彻自己的意志而独自或者联系其他人共同开展相关研究;(3)行为因素是研究者的研究行为不从外部获得报酬;(4)主要物质技术条件的投入是使用单位的既有工作条件;(5)研究所需要的辅助资金由发明人自己筹集;(6)研究开发失败的风险由发明人承担;(7)申请专利的费用和维持专利的费用由个人承担。就任务发明和自主发明比较来看,除了主要物质技术条件是单位提供的以外,其他的皆不相同。因此两者不是同一种法律关系,也就是说不是同一种理念类型。而目前的专利法粗糙地将两者按照同一种法律关系来处理似有不妥。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很多,例如,何敏、肇旭认为:“通过比较各国雇员发明类分的立法实践,我们认为,雇员发明分为下述四种基本类型较为恰当:任务发明、职责发明、岗位发明和自由发明。”(何敏、肇旭) 张秀玲认为:“发明创造的完成,一般来讲,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人的要素,即人的智力劳动的投入;二是物的要素,即物质与资金等的投入。其中,人的因素是关键。”(张秀玲) 还有,郑启斌认为:“我国专利法将职务发明创造分为两类:执行本单位工作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和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后者,单位并非有意追求发明创造成果的出现,可能是无意之举,通过赋予专利权予以激励的意义不大,而且这样的发明创造可能与单位的业务范围无关,将专利权赋予单位反而可能造成技术的闲置,不利于促进技术实施。”(郑启斌) 。另有袁晓娟认为,在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发明创造的构思是发明人自己提出的,这一构思的产生完全依赖于发明人意志。完成技术方案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发明人的意志。在这一过程中发明人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发明的风险也由发明人自己承担。因此,该类发明应该归属自主发明而非职务发明。(袁晓娟,2006) 李红卫也持类似观点,他指出,对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和“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应当进行区分,前者采取“雇主优先原则”,而后者应当采取“发明人优先原则。”(李红卫,2008) 刘翠等人也认为:职务发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职务发明的范围确定要经过两次界定。……前一次以契约规定的责任和任务为依据,界限比较明确。第二次范围比较宽,若掌握不好,可能限制雇员灵活创造的空间并引起纠纷。” (刘翠,2008)
2.2 持反对观点的学者的意见
对于职务发明的类型化说,反对的学者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是利用单位的技术秘密则应将其归属为职务发明,主要利用单位其他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则作为自主发明处理。这种考虑的论据可能是顾及技术秘密未公开宣布,发明人利用了非公有领域的知识,也就是说这种发明并非完全来自于发明人的知识储备,还利用了雇主未公开的技术信息。例如,康建辉等人认为,“应将专利法规定中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改为利用单位技术秘密,缩小物质技术条件的范围。”他指出,单位的技术秘密因没有对外界公开,发明人可以利用其进行创造,完全是出于本职工作的性质或特殊地位造成的,因此将利用单位技术秘密的发明创造认定为职务发明也保护了单位的利益,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技术秘密的保护相互补充。”
2.3 笔者的观点
但是笔者认为利用技术秘密的发明仍然是发明人智力劳动创新的成果,企业技术秘密保护的技术其他人是不能公开申请专利的,申请专利的技术是在技术秘密的基础上开发的更先进的技术,因此,其研究进程仍然主要是由发明人推动的。发明制度的设置不能因为任何理由阻碍创新的发展,鼓励创新是职务发明制度的首要价值。因此将这类发明简单地归为任务发明显然是不合适宜的。在技术进步的链条中,不能因为中间有一环技术秘密,以后就再也不能发明专利技术了。
3 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归属说
3.1 支持发明人归属说观点的学者的意见
许多学者从自然权利的角度看待职务发明问题,他们认为发明的实质是信息符号,发明来自于发明人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在初次分配中将发明的自然权利给予发明人,然后在二次分配中再权衡各方利益。他们有的强调发明的自然产生过程;有的则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引证其他国家的法律与中国目前的国内法的异同点来证成自己的观点。
3.1.1 强调职务发明的自然权利归属的学者的观点。
例如肖宁洪认为:“劳动者在雇佣关系下的职务发明行为所出卖的只是劳动力的使用权,劳动者自身享有劳动力的所有权。职务发明行为是基于大脑的创造性思维而产生的,而劳动者是这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的天然所有者,除事先的协议转让外,这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职务发明创造自然归属于劳动者。另外,从创造性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上结论。”(肖宁洪,2009) 从创造性劳动的角度,蒋满元认为:“如果创造性的劳动能比一般性的单位劳动实现更多的个人利益,那么纵然是比较辛苦,劳动者仍会倾向于选择创造性的劳动。”(蒋满元,2007) 另有刘效敬认为:“发明人的创造性劳动对该智力成果的产出起到了关键作用。以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来衡量,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职务技术发明人理应获得相应回报,合法地成为我国职务发明成果的原始权利人。”(刘效敬,2007) 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蒋小慧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发明人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理应享有职务发明的原始权利。” (蒋小慧,2007)
3.1.2 中外法对比研究的学者的观点。
例如,沈映春和蒋秀秀认为:“在专利权归属方面,国外主要有两种原则,一种是“发明人优先”,另一种是“雇主优先”。在这点上,美、日有着共同之处,都遵循了“发明人优先”原则,但程度有所不同。……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我国更倾向于“雇主优先”原则。” (沈映春和蒋秀秀,2009)专利法在对职务发明的定义中忽视了职务发明人的地位和作用,对发明人的权益保护不够,这样直接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对发明人的激励不足,发明人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创造,从而浪费了大量人才和智慧;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没有申请专利的权利,因而不必对成果的创新性和质量负责,从而导致大量垃圾专利的发生。另有傅剑清、李艺虹认为:“职务发明创造从申请到实施的全过程由单位完全控制,发明人没有任何制衡手段。在目前制度尚不健全的情祝下,许多单位将有价值的职务发明创造成果束之高阁。科研人员虽然了解发明的价值,却无权实施职务发明的成果,当发明人想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进时,也往往因没有单位的许可而无法进行。通常情祝下,围绕这项技术进行的创新活动就此嘎然而止了。发明创造活动失去了延续性和持久性。” (傅剑清、李艺虹,2006)
3.2 反对发明人归属说观点的学者的意见
对于专利权的归属问题,保守派认为应归于企业,保守派的部分学者通过比较国内外发明专利的实施率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与外国相比发明的实施率较低,如果将职务发明转化为自主发明会进一步降低实施率。
例如,安迪言认为应该将专利赋予企业,同时让劳资双方通过市场确定双方的权益。他认为给职务发明人具体的奖励金和分成比例加大了企业的负担。他说“企业作为商业组织以及市场经济的主体,比发明人更有能力将职务发明创造转化为商业收益。因此从根木上讲,职务发明人的利益得益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如果企业发展欠佳,作为员工的发明人的利益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安迪言) 另有马新城认为,“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受市场发育程度的限制,目前中国非职务发明的转化率不足50%,也就是说,把更多的发明创造归入非职务发明中也并非就是出路。” 此外,王鸿认为,“职务发明法律制度的功能就在于确认物的投入重于智力投入,所以职务发明的第一受益人是单位而非发明人。” 蒋逊明、朱雪忠认为:“宜将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归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在的单位,至于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公平,则可以通过完善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制度并加大其实施力度予以矫正。”
3.3 笔者的观点
但笔者认为职务发明的实施率低的原因恰恰在于非市场化分配职务发明成果的奖励机制上。发明者为了得到奖励,只关注是否完成了发明创造,而不关心发明创造的市场效果。也就是说,他们加大了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实用性。因为按照目前的利益分配模式,发明人的利益是获得奖励,而单位的利益是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发明人在专利申请之初就不太关心专利的实施问题。而专利能否有效地实施,最有发言权的却是发明人本人。它的技术特征是什么,商业前景是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因此,只有将专利权赋予真正了解专利的人,才更容易实现专利的转化实施。所以将专利归于发明人,由发明人通过市场获取收益,既能解决专利产出过少的问题,也能解决专利的低转化率问题。因为如果专利不转化为生产力,发明人就没有任何经济收益,他前期的投入就会化为泡影,所以发明人会极力推动发明成果的转化实施。其实个人所有并非专利就不可转化为单位所有,改革者的意愿是借此保护发明者的利益、激励发明创造。日本和美国作为专利归发明人所有的典型,其专利的转化率照样很高。反对的学者总是假设如果专利为发明人所有它就永远为发明人所有。实际上专利的所有制就像粮食最初为农民所有,它必然要被其他阶层所有并消费一样。对于粮食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直接规定农民产的粮食归国家或者归其他需要粮食的阶层所有,然后再去补偿农民,这种做法已经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制度安排,历史上的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制度安排缺乏活力,所以就有了1978年的改革开放,粮食生产实行联产承包,结果带来了粮食生产的大发展。
其次,在数量上显现出的自由发明比职务发明转化率低的现象不是因为其所有关系不同造成的,而是两种专利的技术特征不一样造成的。目前,个人发明的创新大多是非定向开发的创新,目的不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生产,而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生活。一般情况下,这些发明的创新程度不大,技术产品本身欲实现的社会功能的可替代性强,所以导致了低实施率。如果同样一批专利,采取个人所有肯定比单位所有具有更高的转化率,这是被各种经济体广泛证明的事实,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往往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相反地,单位所有因为其不可避免的代理管理制从而增加了交易的成本,更加不利于专利的转化。美国干脆不允许单位申请专利,单位的专利必须来自于发明人的转让,美国也没出现过低转化率的问题。所以,就专利来说,关键是要高产出,依靠市场调节,就会出现切合市场的专利;反过来,如果依靠奖励来调节,就会出现难于转化的专利。
4 提高发明人报酬说
4.1 支持提高发明人报酬说的学者的观点
许多研究者在对比了国内外给予职务发明人报酬的规范后,认为我国给予职务发明人的报酬比例过低,这阻碍了职务发明的产生。因为职务发明的核心是符号信息,所有这些要依赖于发明人的创造性劳动。对这种劳动的激励不像其他可视物那样,可以通过计件或者计量来实现,而必须依赖于包括物质利益在内的激励措施。甚至有的研究者计算出了职务发明应然的分配比例,有的研究者则比较了国内外的相关规定,通过历史比较法来证成自己的观点。
例如,万小丽博士和张传杰博士利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算出了各方的分配比例,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计算出的比例,是在企业主动投资研发专项技术的情况下,发明人应得的收益比例。从实证分析计算的结果看,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对职务发明的贡献率为5.4%,而高校为23.8%。该结果表明企业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贡献率较低,而高校相对较高,因此企业和高校的职务发明收益分配比例也应该有所区别。(万小丽和张传杰,2009) 但是,两位博士没有想到的是,政府对投入科研的资金是免税的,企业为了避税,可能故意虚增了科研的投入资本金,导致科研资金的统计数量增加。如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是确实可信的话,那么投入院校的资金科研产出更高,投入企业就更低,也就是同样的技术劳动者在不同的单位创新力就不一样,结论有悖常理。因此,院校的计算比例应该是比较贴近真实的。而且,现在的职务发明制度把非单位主导的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也计算成了单位投资,实际上,这部分发明主要是由发明者的创造性劳动完成的。这在计算中减损了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贡献率。所以,笔者认为发明人的贡献率23.8%更正确一些。
还有,朱一飞认为:“出现职务发明创新活动难于监管现象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即其所具有的“人身依附性”(也可称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机制。”(朱一飞,2007) 冀勇、葛煦认为:“尽管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人享有专利收入的分配权,但因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在实施中,企事业单位往往强调职务发明归单位所有,而缺乏对职务发明人应有的激励机制。”(冀勇、葛煦,2006)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陶鑫良教授于2007年10月10日在北京华侨饭店所作的有关《专利权归属与职务奖酬若干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根据有关权威机构对国内近年职务发明专利报酬情况抽样调查显示,职务发明人做出某项职务发明后,56%的单位选择了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4条的规定给予职务发明设计人一定数额的奖励,但并没有给发明人、设计人应有的职务发明报酬:36%的单位甚至不给发明设计人任何的奖励与报酬;仅有8%的单位给发明人比较多的奖励以及部分报酬。(陶鑫良,2007)另有张洪吉认为:“发明创造能够取得的成就以及成就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发明创造人本人的创造力。对发明创造者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进行奖励。”(张洪吉,2008) 认为在职务发明制度中,目前的政策不利于发明人,从而不能激励发明人开展发明创造的学者还有其他20余名,他们的观点大致类同,这里就不一一评述了。
4.2 反对提高发明人报酬说的学者的观点
反对提高发明人报酬说的学者认为给予发明人过多的报酬会挫伤雇主从事创新的积极性。但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非常稀少,在已经公开的文章中,只有一名作者持这一观点。例如,对于职务发明,温旭强调,当前法律所规定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如果严格执行的话,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首先,企业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和投入来计算“报酬”,使得经营管理负担加重;其次,企业还要面对发明人由于不满意企业计算出的“报酬”的合理性而提起诉讼这一巨大法律风险。温旭还认为,过度强调对发明人的保护,企业与发明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企业除承担对发明方向的选择、资本投入、建立组织、制定计划、招用员工和开辟市场等巨大投入外,还要承担由于发明创造本身及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高风险。
4.3 笔者的观点
持反对观点的学者坚持认为,如果优先保护发明人的利益,就会打击单位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单位可能不愿将其科研资源投入研发活动,从而最终影响到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这一论点的错误在于自己忘掉了自己的论题,实际上,这里讨论的就是谁具备认识因素和谁具备意志因素的问题。在单位立意投资创新的情况下,那就是典型的任务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专利权作为私权,投资的双方可以任意约定彼此的分成;而在单位没有决意创新的情况下,单位永远也不会像他说的那样“不愿将其科研资源投入研发,发明人将无用武之地”,因为单位是拟制的,单位要生产必须将物质技术条件交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不要创新,个人就要创新,职务发明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形成科技研发上的竞相投入局面。单位决意投入时就产生任务发明,单位不投入时就产生自主发明。两者法律关系是清晰明确的,同是发明专利产生的两架马车之一。实际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企业竞争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依照目前的法律制度,社会上也还没有出现仅依靠文化资本而致富的发明家。更多的倒是因为在职务发明分配中因掌握经济资本而变得更加富裕的雇主。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浏览一下福布斯富豪榜,数一数其中有多少科学家就可以得出结论。
职务发明专利 篇9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CTC)发明专利——“一种评价圆环或圆管状脆性材料弹性模量和强度的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该专利技术已被国内外认可,并被制定成ISO国际标准,已于2015年5月发布。
“一种评价圆环或圆管状脆性材料弹性模量和强度的方法”是针对特殊结构的圆环或圆管状脆性材料及构件发明的测试技术和装置,解决了在陶瓷、玻璃、水泥等脆性管材领域其模量和强度难以测试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在我国工程应用中很多构件是圆管形状或圆环,如石油管道、水泥管、石英管、陶瓷热电偶管、ZrO2陶瓷光纤套管等,这些材料及构件的可靠性和寿命与材料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尤其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准确评价材料的模量和强度等力学性能,对于保障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优化生产工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专利技术涉及的工业领域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石油化工、国防军工、光电领域用套管等,应用广泛。
CTC着眼未来发展,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位置,将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重视专利的质量。“科技创新”为CTC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了建材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发明专利展示平台 篇10
专利号:201210595385.1
专利权人:张学国
专利简介:
本发明采用毛刷扫动排渣法、不锈钢丝布过滤法、电扇叶轮排粉法三种办法,使磨制粮食达到皮粉分离成面粉。启动电机后,漏斗中粮食进入上下磨片中转磨后,粮食进入转动的筛盘中进行粗细分离。毛刷扫动排渣是将毛刷安装在上定子磨片箍上,筛盘装上不锈钢丝布和下石磨片再连接上电机,在其转动产生离心力的作用下,毛刷扫动不锈钢丝布上粗细粮食,粗粮被甩出上口外。细粮被不锈钢丝布过滤穿过筛盘来到电扇叶轮扇动的空间,跟随着被扇出的空气带出下口外。不锈钢丝布要紧贴筛盘,毛刷不能紧贴不锈钢丝布,因为会烧坏毛刷。本发明需配电机1千瓦,磨片使用硬铁,电扇叶轮宜使用金属。机重20千克,电压220伏,转速2800/分,磨粉能力10公斤/小时。
邮编:610000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木头乡松鹤街423号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专利号:201420258063.2
专利权人:宋远超
专利简介: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涉及汽车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解决汽车尾气直接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目前雾霾治理上治标不治本的技术不足,包括有水槽及与水槽开口密封配合的基板。所述的水槽中设有将水槽隔离出混合区和净化区的过滤网,在混合区中设有搅拌轮,水槽底部设有与混合区相通的排污口。所述的基板上设有向水槽中加水的进水管、将汽车尾气导入水槽混合区水中的进气管及将水槽净化区中经净化的尾气排出的排气管。将汽车尾气导入水中,在尾气的气流作用下驱动搅拌轮高速旋转,使得水与尾气充分混合,尾气中的有害微小颗粒物被水吸附,在过滤网的作用下过滤后的纯净气体进入净化区,之后再从排气管排出,从源头上治理雾霾,治理成本低,必要时可以添加能溶解本实用新型拦截下的颗粒物的溶剂。
联系人:宋远超
邮编:610000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元善镇大埠村委会宋屋19号
自动晾衣系统
专利号:201420100411.3
专利权人:张瀚
专利简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晾衣系统,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包括所述洗衣机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衣服悬挂后进行洗涤的衣物挂洗装置,还包括将所述衣物挂衣装置内洗衣机中取出的衣物提取装置及提取起的衣物挂洗装置转动到晾晒位置的衣物输送装置,它能够实现洗衣及晾衣过程的完全自动化。将衣物挂好放入洗衣机中后全部过程无人看守,能够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同时在洗涤后能够及时对衣物进行晾晒,能提高工作效率。设置有毛刷球能够增加衣物与毛刷球之间的摩擦,提高衣物的洗涤效果。
该项目技术稳定性好,可以帮助他人提高工作效率,技术特性创新性好,具有高效率洗涤效果,实行洗衣与晾晒系统一体化、自动化、自能化。
邮编:215300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南后街34幢504室
【职务发明专利】推荐阅读:
【专利立法问答】职务发明条例制定09-20
职务发明05-11
职务发明制度10-03
发明专利价值10-16
有效发明专利09-21
发明专利申请11-07
发明专利申请过程08-12
发明专利申请书09-22
发明专利申请完整程序05-30
申请发明专利办事指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