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法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2024-09-19

化学方法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共5篇)

化学方法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篇1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应该如何撰写?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书有几项权利要求的,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科技术语应当与说明书中使用的科技术语一致,可以有化学式或者数学式,但是不得有插图。除绝对必要的外,不得使用“如说明书„„部分所述”或者“如图„„所示”的用语。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引用说明书附图中相应的标记,该标记应当放在相应的技术特征后并置于括号内,便于理解权利要求。附图标记不得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权利要求书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也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限定。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应当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撰写:

(1)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和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主题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2)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或者类似的用语,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这些特征和前序部分写明的特征合在一起,限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性质不适于用前述方式表达的,独立权利要求可以用其他方式撰写。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应当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并写在同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从属权利要求之前。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从属权利要求应当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撰写:

(1)引用部分:写明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编号及其主题名称;(2)限定部分: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附加的技术特征。

从属权利要求只能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引用两项以上权利要求的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只能以择一方式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并不得作为另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基础。(细则23.2)

说明书的写法

实用新型专利只能写产品,具体指的是必须具有形状和结构的产品才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而粉末类物品和方法以及药品因为不具备固定的形状,或者说其形状结构不是需要保护的特征,因此不能申请实用新型,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按照产品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产品,由不同形状、结构的部件按照各式各样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能够实现一定的功能。另一种是模块产品,主要指的是电学或者信息类的东西,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模块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接起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其实理论上来讲,电子元件模块的连接似乎不应该叫做具有形状和结构,好像不应该是实用新型的授权对象。但是现实中,电子元件模块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线路连接起来形成的产品是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

实用新型专利由于固定必须具有形状和结构,因此也就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撰写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实用新型非常好写。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相比,包括电学、生物医药化学、机械三种不同的专业,又分为产品和方法两大类。实用新型能够保护的只是机械专业中的产品,以及电学中的一小部分产品。其实机械类产品的发明专利的写法与实用新型是一

样的,实用新型的写法也适用于这种发明专利。

所谓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其实就是用语言结合附图把一种产品或者方法唯一确定地表达出来,发明专利还不一定具有附图。实用新型的撰写就是用语言和附图的结合把一种不同部件组合而成的产品唯一确定地表达出来,实用新型专利是必须有附图的。鉴于此,其实抓住了实用新型的几个要素,撰写就非常容易了,按照这个套路走下去,实用新型可以写得又快又好。

实用新型有五要素,其实也不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五要素,可以说是机械类产品的五要素。五要素,就是可以作为必要技术特征的五种描述。五要素是,名称、形状、结构、位置和连接关系,只要在写实用新型的时候有意识地先把这五要素确定出来,再下笔写,简直容易得要死。

第一,撰写的目标是描述一件机械类产品,而这个产品是由各个部件按照各种方式组成的,撰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产品名称和各个部件的名称。

确定名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发明人已经将各个部件的名称确定,自然不存在此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发明人并没有确定名称,甚至有这种情况,就算是发明人提供了一个名称,很可能不符合要求。

两种情况,第一种,假设发明人把某个部件称为“弹簧”,但是任何“弹性件”都能完成相同功能,则作为一个合格的撰写人必须将弹簧改成“弹性件”,这是一种上位化,扩大申请人的保护范围。第二种,假设发明人把某个部件称为“××带”,但是这里的“带”字就限定了形状和结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谁都知道“带”指的是又扁又长的物件,“带”字本身就具有形状和结构的双重描述,如果“又长又扁”本来不是必要技术特征,就不应该采用“××带”的名称,改成“××件”就不具有“又长又扁”的形状和结构特征,能扩大保护范围。

由此可见,名称的选择,对于撰写质量的好坏、保护范围的大小是很有关系的。

第二,实用新型本质上就要求形状和结构,这两种特征自然是应该具备。形状和结构有一些区别,这点要注意,但是常常是通用的,而大家还不自知。比如,“所述×为××形结构”这样的描述一般是既说了形状,也说了结构。

形状,指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 结构就是形状无法描述的时候用的,比如“袋部”,此“袋”可圆可方,但是只用方和圆等形状是不能描述出来“袋状”的特征的。“袋部”是用实体部件围绕形成的容纳物品的空间。形状和结构的区别,在新华词典里面可以查,但是那种解释对于专利撰写毫无意义。也许可以说,形状偏重于平面的描述,而结构偏重于立体的描述,在描述立体空间的问题时常常属于结构方面的特征。

对于纯理论的研究,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专利撰写本来是一种经验性的工作,但是在经验中总结方法就能上升为理论。实用新型要保护的产品是由各个部件组成的,而各个部件还具有不同的部分。如下的例子。一只常用的真彩牌水笔,可以写成由笔帽

1、笔体2和笔芯3组成,而笔帽1还包括笔帽体11(套在笔头22和笔杆21的圆筒)和笔夹12(固定

于笔帽体11的可夹在衣服兜的长条),笔体2包括笔杆21(空心圆柱体,内有容纳笔芯3的空间211)、笔头22(能从笔杆21拧下来换笔芯3的空心带孔圆锥体,具有容纳笔芯的空间221和穿过笔芯的孔222)和握笔器23(套在笔杆21上的空心圆柱体)。

在类似的撰写实践中,我发现实用新型或者机械类发明的部件描述常常遇到实体部件和虚体部件的不同。专利描述上并不规范,大家能理解其意思就好。所述笔杆21是个很简单的空心圆柱体,描述其形状只是用“空心圆柱体”就足够了,这里实体部件就是圆柱壁面,虚体部件则是圆柱壁面围绕形成的容纳笔芯的空间211。同样对于笔头22来说,实体部件是空心带孔圆锥体,虚体部件则是容纳笔芯的空间221和穿过笔芯的孔222。

实体部件是存在实体的部件,而虚体部件是实体部件之上形成的孔、槽之类的虚体空间。在描述实用新型的形状和结构时,免不了总要面对实体部件和虚体部件的区别。也许可以说实体部件常常对应形状,而描述虚体部件时就要用到结构。比如所述的“袋部”,就是因为用实体部件围绕形成了容纳物件的虚体空间,虚体空间只用形状无法准确描述特征,所以要用到“袋部”这种结构描述。“袋”不是一种形状,没听说过“袋”形物品,“袋”是一种结构。

虚体部件是很重要的,通孔、燕尾槽、滑道这类的东西都是虚体部件,是实体部件围绕形成的空间结构。

什么是形状,什么是结构,研究这个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有意义的是,在撰写实用新型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考虑,组成产品的部件的形状和结构是否是必要技术特征,不是必要技术特征则只确定部件的名称即可,是必要技术特征就要考虑如何描述形状和结构。

最后,位置和连结关系也是撰写实用新型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这点一来常常为新手所忽略,二来这其实是实用新型最重要最重要的技术特征,比名称和形状结构更加重要,非常值得详细研究。

有的时候形状和结构不一定是技术特征,但是位置和连接方式基本上永远都是技术特征,在实用新型专利的撰写中,位置和连结关系必须永远注意,描述任意一个部件都必须通过其与其它部件的连结关系来定义它。比如前述的笔帽1包括笔帽体11和笔夹12,在描述笔夹12的时候可以不写笔夹的形状和结构,但是必须写明“所述笔夹12固定连接于所述笔帽体11的一端”,位置就是“一端”,连接方式就是“固定连接”。

在所有这五个要素中,名称、位置和连接关系在权利要求书中是必须作为必要技术特征描述的,除非是前序部分的共知常识。常犯的错误是罗列部件名称,却丝毫不提及位置和连接方式,以为描述产品只写包括这些部件就足够了,比如“笔帽1包括笔帽体11和笔夹12”,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保护范围不清楚,这是驳回申请的理由,也是无效宣告的理由。正确的写法是实用新型永远都要把位置和连接关系作为技术特征来描述,比如“笔帽1包括笔帽体1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笔帽体11一端的笔夹12”。

有的错误可能是描述太细,将不需要的细节也写得太多,导致保护范围太小。比如,“笔帽1包括圆柱形的笔帽体1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笔帽体11一端的长条形的笔夹12”。把

笔帽体11和笔夹12的形状都写出来了,保护范围更具体,自然也更小了。当然,具体应该写到怎样的详细程度要看客户的发明点在哪里,这只是个例子。

实用新型的五要素只是撰写中可能用到的理论,后续我还打算写由树形图演化成的树形表以及权利要求表,那是在撰写中实际可用的套路。另外还想详细写写外观设计专利的图片处理教程。

化学方法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篇2

关键词:化学,实验数据,专利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化学领域的发明专利与其他领域的相比,有着明显不同,其撰写也存在特殊之处。如化学发明是否能够实施往往难以预测,必须借助于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确认;有的化学产品结构尚不清楚,不得不借助于性能参数和/或制备方法来定义等等[1]275。其中,实验数据就是其特殊处之一,既可能存在于权利要求书中限定保护范围,又可以出现在说明书中用于表征产品或方法的技术效果,还可以出现在附图中与附图配合解释。应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撰写,撰写中怎样处理数据及怎么预防由于实验数据的失误而被无效,这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本文将对撰写中的实验数据简单地作一归纳。

1 权利要求中的实验数据

1.1 权利要求书中数据范围的合理概括

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中,数值范围概括过小,专利权人将损失合理的权利。例如,将反应物在温度200℃时保持30 min。这种使用点值进行限定的极端情形,使得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很小,只要他人在非点值状态下进行反应就不会破坏其专利权,然而在化学领域,点值周围的小范围数值往往也是能够实现的,如上例中在200℃加热29.5 min或在199.9℃加热30 min等,很可能也能够实现反应但却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但是反过来,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过大,同样也是不恰当的,容易导致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从而存在被无效的风险。合理的概括范围应当是能够产生说明书中的技术效果的范围。

1.2 关于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实验数据

从属权利要求中常常使用实验数据对独立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限定。从属权利要求中的数值范围尽量从多个角度多方面限定,这是因为在无效程序中,只能通过删除权利要求、删除技术方案或合并式修改来补救。使用从属权利要求多方面限定,可以为以后的合并式修改留下余地。

2 说明书中的实验数据

2.1 实验数据与说明书的公开不充分

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其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就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1]130-132,化学领域的特殊规定是“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但未给出实验证据,而该方案又必须依赖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实验数据的缺失,在化学领域有可能造成公开不充分的缺陷,该类缺陷一般难以通过修改来纠正的,这在后续程序中成为很难克服的一个缺陷,因而应当引起注意。

何种实验数据是必须记载在说明书中,以避免公开不充分的缺陷呢?

(1)影响实验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的数据

案例1:一种用于石油裂解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应原料进行分段加热。现有技术中是一次性加热到800~1000℃,该申请的改进之处就是通过分段加热得到性能优于现有技术的催化剂,但并未在说明书中详细记载分段加热的具体方式。该申请人相关文章也能够看出,分段加热并不是简单的随意分段,而是先以特定的升温速度分别加热到第一、第二和第三温度,并分别保持第一、第二及第三时间,随炉冷却;继续以特定的升温速度加热到第四、第五温度,保持1 h,随炉冷却,得到最终产品。因而,简单的一句分段加热并不能够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该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和现有技术中的知识是不能推断出分段加热的程序,这种数据的记载是必要、必须的,不详细记载会导致说明书公开不充分。

(2)技术方案必须依赖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的实验数据

案例2:权利要求请求保护式I化合物(结构式略)用于治疗青光眼病症的药物的用途,说明书中公开了该申请涉及新化合物及其治疗眼科病症的用途,说明书药理实验部分给出了某种酶活性的实验数据,但是针对上述具体适应症的实验仅描述了实验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实验步骤,没有给出任何有关疗效的实验数据。因而本申请说明书仅证明所述化合物对于某种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没有证明所述化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相应的具体适应症。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述酶抑制作用并不能得出所述化合物对具体适应症具有治疗作用;因此本例中所提供的实验数据的证明力是不充分的,无法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确信所述技术方案能够治疗青光眼并获得预期的有益效果[2]。

2.2 实验数据与技术效果

(1)何谓技术效果

专利审查指南规定,发明是否具备创造性,通常应当根据审查基准进行审查。当申请存在某些辅助判断因素时,例如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发明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这些因素应当予以考虑,而不应轻易作出发明不具备创造性的结论。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是指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产生“质”的变化,具有新的性能;或者产生“量”的变化,超出人们预期的想象。这种“质”的或者“量”的变化,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现无法预料或者推理出来[1]181-184。

(2)化学领域技术效果

在化学领域,技术效果通常的表征方式就是实验数据,通过数据来证明该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如果缺失了该部分的数据支持,一是会导致依赖实验数据的证实才能成立的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前面已分析;二会在实审及复审过程中难以修改,因为审查指南规定,补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直接从原始申请中导出的有益效果及补入实验数据以说明发明的有益效果都是不允许的修改,单纯的意见陈述也会变得非常被动;三是无效程序中涉及创造性时,使用未在原始申请中记录的实验数据陈述时将较难被接受,无法有利地证明本申请的创造性,加大了专利被无效掉的风险。

(3)举例说明必要的数据表征

案例3:一种Zn2Si O4纳米材料的制备,其步骤与对比文件1中的技术方案极为相似,区别仅在于本申请采用强碱进行调节p H值,而对比文件1使用的是氨水,在本领域中通常认为使用氨水或强碱调节p H值对反应无太大影响。申请人在意见陈述时强调氨水与强碱调节之后产品结构上的区别,由此倒推生成原理不同,但该反应路径的推理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如果该申请人在原始申请撰写时增加产品的XRD图谱及其它能够证明产品不同晶型或结构的测试,将会非常有力地证明微小的步骤差异引起了物质结构实质性的变化。

2.3 附图中的实验数据

审查指南规定,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化地理解发明或者使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在实审和复审程序中,对申请修改的要求是从附图中能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内容。由此能够理解,由附图中推测的内容,或者无文字说明、仅仅是从附图中测量得出的尺寸及其关系,不应当作为已公开的内容,因此也不能作为原始申请记载的内容修改补充到申请文件中。

3 意见陈述中的数据补充

在被评述为创造性或者以无创造性为理由进入无效阶段时,申请人除了修改之外,常有的意见陈述方式包括提供实验数据以证明本申请或本专利的创造性。就目前实际操作而言,对于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请求保护主题具有预料不到的用途或者使用效果的证据,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该证据应当是对比实验证据或者其他类型证据,例如申请人利用现有技术证据(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证明请求保护的主题的用途或效果是预料不到的;该证据必须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相对应;对比试验效果证据必须针对在原申请文件中明确记载且给出了相应实验数据的技术效果,如果原说明书中没有效果实验证明发明某个方面或某种程度的技术效果,则即使说明书中对该技术效果给出了结论性或断言性的描述,也不应当接受申请人在申请日后或答复审查意见时提供的实验数据或效果实施例以证明上述技术效果;对比试验应该在请求保护的发明与最接近现有技术之间进行。

案例4:申请号为02823893.1、名称为“高透气性防水复合物”的发明专利,争议点在于申请人认为对比文件1教导的是粘合剂数量越少,对制品透气性的影响越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普遍认识是增加粘合面积会减弱水蒸气透过率,而本申请发现了层间的增强的粘合有助于产生更高的透气性的相反性质从而具有非显而易见性。复审过程中,合议组认为关于与对比文件1具有基本相同结构的本申请的方案为何能取得与普遍认识相反的技术效果,说明书中并未对此进行充分的说明,因此无法认定该区别特征所取得的技术效果。申请人提交了证据,高透气性薄膜(HBF)报告,声称证据的报告由意大利Chieti的Tredegar's技术中心作出,包括三个补充实验报告:①热熔层压队防水性能的影响;②薄膜的设计对防水性能的影响;③热熔层压队透气性的影响,并随后提交了经公证并认证确实由意大利Chieti的Tredegar's技术中心作出的报告。最终合议组接受了该实验数据并认定了该技术效果[3]。

4 结语

化学领域中的实验数据,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在申请文件中的不同位置、起到的不同作用,对其表达要求也不同,分类比较与思考实验数据对于我们撰写化学领域的申请文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刘新民,等.实验数据与公开不充分[J].审查业务通讯,2012(审代会专刊):45-52.

化学方法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篇3

近年,日本企业在国内专利申请量并无上升,但PCT申请量增势却非常明显,这说明日本企业选择申请专利的地域从日本转向了其他国家(一部分中国高科技企业,例如中兴、华为也有同样趋势)。而在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时,日本专利申请人也会在专利申请书撰写中考虑到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需求,便于后续的翻译。因此,专利说明书的写法需要考虑到世界各国的实务特色情况。特别是在PCT申请对翻译要求(Mirror Translation)、时间等方面都存在严格规定,所以PCT申请的说明书也需要重视世界各国的实务特色。

作为实现专利申请国际化的第一步,本论文不仅在文件形式上,也从实体层面上对美国、欧洲、中国的专利审查实务特色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撰写对策。以下按照美国、欧洲、中国的顺序进行阐述。

考虑美国审查实务特点的撰写对策

为了在诉讼中进行的权利要求解释能使权利人在美国更有力地行使权利,同时符合联邦最高法院在KSR案件以后对专利创造性的标准,以使专利申请能更快被美国专利局审查后授权,笔者对专利说明书的写法作出说明。

1.降低权利要求被限定解释的风险

在美国,关于“present invention”(本发明)的表述被作为限定权利要求的解释依据,这种情况存在判例。比如:在Verizon Servs. Corp. v. Vonage Holdings Corp. 案件中,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用专利US6359880 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说明书内容作为限定解释的依据,在解释“localized wireless gateway system(地区无线网关系统)”的内容时,法院认为:“Thus, in one aspe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localized wireless gateway system. … The gatewaycompresses and decompresses voice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ignals …”(第4 页6-15 行),在本案中,CAFC认为:“专利用‘本发明对特征进行说明时,该说明即限定发明范围。”(“When a patent thus describes the featur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s a whole, thisdescription limits the scope of the invention.”),支持了按照说明书的记载限定权利要求范围的判决思路。

因为该判决的存在,专利说明书中应该避免直接用“present invention(本发明)”的文字,特别是,由于“Summary of the invention(摘要)”的内容作为解释权利要求的根据被重视,所以“Summary of the invention”中的记载内容应该慎重撰写,持相同观点的美国律师不在少数。

在实务中,这样的观点能够在美国申请人制作的专利说明书中发现。比如“Field of the Invention”和“Summary of the Invention”,而不直接用“present invention(本发明)”的文字表述,专利说明书中采用“The present disclosurerelates to…”“In accordance with an embodimentof the present invention…”“In one embodiment…”类似的表述较多。

与传统日本专利说明书中的表述相比,“本发明是关于…的”、“在本发明的装置是具备…的”等表述经常被采用。这些翻译为英文是“The present inventionrelates to …”,“An apparatus according to the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等,所以这样的表述在美国行使权利时会有被限定解释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降低美国权利要求在解释时被限定的风险,应该考虑直接翻译时会发生的情况,撰写专利说明书不应该直接使用“本发明”的文字,采用如“本披露是…”的表述时,或采用“本发明的至少若干个实施例形态是关于…装置”类似的表述。

专利权利要求的内容在审查阶段中也会因修改等情形而产生变更。特别是美国,与他国不同,由于STF(Special Technical Feature特别技术特征)不存在限定审查对象单一性规定的情况,审查员允许将最初申请时的独立权利要求删去或者替代一部分限定内容。所以在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时,需要考虑到美国以及采用STF单一性审查标准的日本、欧洲的实务特色。因此,该内容虽然是关于独立权利要求的限定内容,也应该作为实施例的说明的形式进行描述。

2.以确保独立权利要求范围最大化为目的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方法

在美国,通过法院判决结果建立起了一种权利要求解释原则,即“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Doctrine of Claim Differentiation)。根据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对于每一项专利中的多项权利要求,法院应当解释为每一项权利要求均有其不同的保护范围,每一项权利要求均不是多余的。也就是说,按照该原则,表述不同的各项权利要求被推定为不同的权利要求。

一般来说,根据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独立权利要求与各从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各不相同,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大于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有利于专利权人。比如,Phillips v. AWH Corp.的案件判决认为,“追加的从属权利要求限定了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范围,推定为该限定不存在独立权利要求中。”(“The presenceof a dependent claim that adds a particularlimitation gives rise to a presumption that thelimitation in question is not present in the independent claim.”),CAFC支持了此种想法。

所以,从属权利要求的存在对独立权利要求的限定解释产生影响,在撰写权利要求时,虽然独立权利要求是最重要的,但是不能仅仅考虑独立权利要求,不仔细考虑从属权利要求。考虑到美国专利实务特色,为了拓宽独立权利要求的权利范围,撰写从属权利要求是在撰写权利要求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有效地利用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根据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思想的下位概念,需要设立不同的、多样的从属权利要求。比如,将每个实施例对应的特征作为该实施例限定的从属权利要求,从而作为更大范围的独立权利要求也可能包括这些实施例以外的技术思想。

3.有利于通过美国审查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桥头堡权利要求)

近年来,美国实务审查的动态是,与过去相比,因缺乏创造性而被拒绝授权的情况下,申请人仅通过反驳而不变更修改权利要求是很难获得授权的。这是因为KSR案件判决的影响下,修改后的MPEP(美国专利审查指南)不仅以TSM标准(Teaching- Suggestion-Motivation test),也包括其他缺乏创造性的原因驳回专利申请,创造性(非显而易见性)审查制度更加严格。所以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美国将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的创新发明点的构成要素作为限定的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在审查战略层面上具有很大意义。

但根据先申请主义,在申请前一定时间内完成对现有技术的调查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现实中,基本上是在对确定具有新颖性构成要素不确定的情况下,撰写专利说明书。另外,存在许多自认为现有技术调查已经完成后,在审查中发现影响技术创造性的重要现有技术文件的情况。

所以,在申请时会根据已掌握的现有技术资料,制作授予专利权可能性高的独立权利要求,与此同时要考虑到万一在审查阶段中发现了影响申请的现有技术文件,也可以主张具有创造性的从属权利要求来获得授权,所以在申请前充分准备从属权利要求非常重要。本文将这样的从属权利要求称为“桥头堡权利要求”。在审查阶段的攻守中,审查员提出的现有技术与申请人发明技术的覆盖领域,就如同战争中双方争夺的领地,在独立权利要求的专利性被现有技术否定时,从属权利要求可以为申请人建立起独自领域的桥头堡(泛指作为进攻的据点),具有此种效果的从属权利要求,在本文中被称为“桥头堡权利要求”。所有独立要求的技术特征在现有技术文件中被公开的情况下,用桥头堡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对比,以其创造性提高获得授权的可能性,同时最小限度缩小独立权利要求范围以促进审查进程。

那么,如何撰写桥头堡权利要求?比如,以独立权利要求是具备A+B两个技术特征的情况为例,假设这个独立权利要求被审查时,审查员会先调查这两个技术特征A和B同时存在的现有技术文件。如果没有发现该现有技术的情况下,A技术公开的现有文件1以及B公开的现有技术文件2可以作为缺乏创造性的证据。反过来说,多数的现有技术文件1以及2的组合来否定独立要求(A+B)的显而易见性的情况下,审查员没有发现技术特征A以及技术特征B同时存在的现有技术文件可能性较高。(如果审查员发现技术特征A以及技术特征B同时存在的现有技术文件,意味着本发明不具有新颖性,不需要讨论本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在这种审查情况下,在申请时可以附加“内限定”,例如,“该A是随着该B的延长方向被放置该B的内部中”,进一步技术特征A和技术特征B的互相关系的从属权利要求等作为桥头堡权利要求写在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中,这样的方法有利于申请人主张其技术具有创造性。随着审查情况的发展,在申请人的预期情况下,独立权利要求被现有文件1和2的组合拒绝,依然存在桥头堡权利要求被授权的可能性。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要求 篇4

给要申请的专利命名时要注意如下:

“专利名称”要简明准确表明专利请求保护主题。名称中不要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不要使用商标、型号、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称等,不得超过25个字。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一种…………………………………。

[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有……问题和缺点…………………

[背景技术:是指对该专利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还要客观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该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一种………………。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该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注:运用TRIZ原理的部分我们写)。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有益效果:是该专利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必然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一般有1~2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纵剖面构造图。图3是……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具体实施方式

………………………………………………………………………。

[具体实施方式:是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应当对照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应与技术方案相一致,并且应当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明,以支持权利要求。附图中的标号应写在相应的零部件名称之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现,必要时说明其动作过程或者操作步骤。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说明书附图》(撰写要求和要点)

[每一幅图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图号。附图中的标记应当与说明书中所述标记一致。有多幅附图时,各幅图中的同一零部件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中不应当含有中文注释,应使用制图工具按照制图规范绘制,图形线条为黑色,图上不得着色。]

《权利要求书》(撰写要求和要点)(最好不要超过10项,否则另收费)

1.一种…(主题名称),……,其特征是:…………………。

[一项专利应当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专利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写明专利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即专利为解决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题名称),其特征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题名称),其特征是…………………。

[从属权利要求(此例中权利要求2、3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写明专利的附加技术特征。权利要求应尽量避免使用功能或者用途来限定专利;应使用确定的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语句,如“等”、“大约”、“左右”……;不应使用“如说明书……所述”或“如图……所示”等用语。每一项权利要求应由一句话构成,只允许在该项权利要求的结尾使用句号。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引用附图中相应的标记,其标记应置于括号内。]

《说明书摘要》(撰写要求和要点)

[说明书摘要应写明专利的名称、技术方案的要点以及主要用途,尤其是写明专利主要的形状、构造特征(机械构造和/或电连接关系)。摘要全文不超过300字,不得使用商业性的宣传用语,并提交一幅从说明书附图中选出的附图作摘要附图。]

化学方法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篇5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组合物化学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的的写法,以便让发明人更容易表达出整个发明的思路和内容,确保了代理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握发明的核心实质,快速高效的编写相关申请文件,能确保发明能在较短时间内向专利局递交申请,及时保护发明,维护申请人的权益。

关键词:组合物;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撰写

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探讨一下如何撰写组合物化学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发明人按照九个部分撰写,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发明的名称

明确发明类型,如果是产品,那就可以而取诸如“一种可固结防漏失封堵剂”、“一种修井液增粘剂”;如果要保护的是方法,那就可以取诸如“一种油溶性暂堵剂制备方法”;如果是要保护产品和方法,就可以取诸如“一种套管环空保护液及其配置方法”。切记不要使用杜撰的非技术名词,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型号或者商品名称,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此外名称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组合物名称最多不能超过40个汉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取得名字就不合适,譬如说“一种无固相复合增效高密度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环保型压裂酸化用助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二、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是指发明所属和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如:“一种套管环空保护液及其配置方法”,其所属技术领域就可以这样描述“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管保护液及配置方法”,“一种双凝胶油水井封堵剂”,其所属技术领域就可以这样描述“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井调剖、驱油以及油井封堵高含水层、封堵层间水窜技术领域运用的封堵剂”等,既不能是上位的或者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能是发明本身。

三、背景技术

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本发明选取最相关的同类已公开发表的技术状况,即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公开的技术,对比本发明做针对性地如实描述和评价;实事求是地说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等,这样才能凸显你的发明创新;撰写过程中至少要引证一篇与本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必要时可再引用几篇较接近的对比文件,它们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文献资料,引用专利文献的,我们可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检索查询有关专利文件。

四、发明的目的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正面明确地说明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从而归纳出本发明的目的。切忌采用“节约能源”、“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等笼统提法,就像我们上面举列来的发明来说,在这一发明中,我们的目的选用了AMPS+AM共聚物与超细水泥配合使用,经过两次胶凝,完成由弹性凝胶到刚性凝胶的转变过程,达到增强双凝胶体系的强度及封堵效率的目的。

五、发明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我们的重点,要详细的描述在本发明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要对发明的实质内容加以说明,公开的程度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现为准。具体对于组合物发明来说,我们在撰写发明内容的时候,对于保护产品的时候要清楚的描述组合物的各种组分以及含量,一定要满足这样三个条件:一个组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应当等于100%;某一组分的上限值+其他组分的下限值≤100;某一组分的下限值+其他组分的上限值≥100,这也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最多的地方,经常发现发明人提供的组分配方不满足后面两个条件,我们在描述组分范围可以用质量百分数、质量份数、体积百分数以及摩尔数。

六、发明的效果

与发明的目的、手段相对应,注重实验数据,用数据说话,一定不要武断、推定一些结论;也可以通过原理分析给出说明,正是由于某个技术特征,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实施例来说明发明的效果.七、附图及简单说明

在撰写化学技术交底书时,在涉及组合物的配置方法流程时,可能会涉及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发明所附的示意性工艺流程图,需要用文字对附图做简要说明。如:图1是XXX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编号1,2,3代表什么装置、设备,通常在图中不要出现文字即可。

八、实施例

对于组合物产品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不仅有制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具体描述即试验或操作过程,包括所用的仪器、设备等,详细标注具体的温度、时间、原料名称、各原料所用的量、原料的生产厂家等,还要有认定该物质的理化行能指标。说明测定数据的方法和条件,如果执行的标准,要标注出来,如果不是标准的、惯用的方法,要详细叙述。实施例的数量要根据发明的性质和要求保护的范围来确定。当要求保护较宽的重要参数数据范围时,要给出两端值附近的实施例和至少一个中间值的实施例,也就是最少三个实施例。

九、权利要求书

这部分需要发明人简要写出自己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权利,正面、直观地写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它是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直接影响申请人的利益和专利权的审批,也是专利权授予后判定侵权的依据,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发现出现这么几种问题:

(1)独立权利要求概括过宽,本意是为了扩大发明人的权利范围,但是权利范围过大后将因此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

(2)独立权利要求不完整,不符合细则21.2的规定;

(3)权利要求范围太狭窄。

1.通常我们要求涉及产品的权利要求一般这样描述:

一种xxx产品,其特征在于:组分及质量份数(质量百分数或者体积份数)如下:由A组分(组份数范围),B组分(组份数范围),C组分(组份数范围),„.组成。

或者这样描述:

一种xxx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组份数范围),B组分(组份数范围),C组分(组份数范围),„

2.通常我们要求涉及工艺的方法的权利要求一般这样描述:

一种制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2)„„(注意,独立权利要求应该是一个技术方案,必须采用必要的工艺参数进行限定,把非必要的工艺参数放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于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报告下一篇:期末计划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