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2024-10-04

《始得西山宴游记》(共7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 篇1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失败, 被贬为永州司马。当时贫病交迫, 老母病故, 居处遭火, 加上谤毁兼至, 他满怀羞辱、忧惧与悲愤之情, 籍山水以排解。西山, 化解了柳宗元久解不开的心结, 抚慰了一代文士受伤的心灵。柳宗元精神上真正得以解脱, 自西山之游始。

首先, 山与人契合。从西山的特立, 柳宗元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寻到了理想的人格表征。“则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 这是总写西山之高。“岈然”者似蚁垤, “洼然”者如洞穴, 用众山的面貌反衬西山之雄峙特立;“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 远近景物重叠压缩尽收于眼底, 用所见之广写西山之怪特;“萦青繚白,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以所见之远烘托西山之高峻。“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类为类”直点西山之“特立”。为何不惜篇幅, 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详写西山的“特立”?为什么“特立”是柳宗元眼中的西山之神, 让柳宗元一见倾心呢?因为西山高峻怪特, 与四周众山自是不同, 而柳宗元本人也是洁身自好, 不屑与世俗为伍, 这与西山相似.西山长期不被人了解, 却能永葆特立, 柳宗元远贬永州, 不为朝廷所用, 却也不改初衷, 这就是山与人的契合点, 山即人, 人即山, 柳宗元之与西山, 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

其次, 人与万物融合。柳宗元在西山上“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像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融为一起, 又仿佛与天地同游, 悠悠无际, 漫漫无涯。这种融合, 使柳宗元“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不知时间之流逝, 直到暮色四合几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这与之前游众山的“觉而起, 起而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形而上的西山, 让柳宗元感到了“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之前不安的、恐惧的、怨怼的心情消失了, 有的是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达到了物我两忘、与万物完全融合的境界。

西山不仅接纳了柳宗元, 抚平了他受伤的的心, 西山还给了柳宗元精神上的滋养, 给了他前行的力量与勇气。“万化”蕴含了道家委运乘化的思想, 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既然天地万物都可与我合而为一, 那么世间的穷通显达、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又何必放在心里呢?道家精神滋养了逆境中的柳宗元, 排解了他沉重的苦难, 使内心重归平安。而“颢气”, 即孟子说的“浩然之气”, 又蕴含着儒家正道直行的精神。“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 馁也。” (《孟子·公孙丑上》) 浩然之气是天地正气, 是宇宙间的至大至刚之气, 它集义所生, 如善于培养, 可充塞于天地之间。人若拥有这浩然之气, 可与天地同游, 与外物同体, 眼前特立着的西山又给了柳宗元精神上的鼓舞与支持, 使他能俯视尘间的纷扰, 鄙夷人间的宵小, 笑对尘俗。西山砥砺了他的志节, 让他永葆胸中的浩然之气, 从而完成了人生理想的救赎。

于是, 柳宗元由衷地感慨“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 篇2

始得西山宴游记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①惴栗( ) ②衽席( ) ③颓然( )

④冥合( ) ⑤灏气( ) ⑥榛莽( )

⑦垤( ) ⑧岈然( ) ⑨攒蹙( )

2.填空。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____代散文家、诗人。与____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被列为“____”之一。其散文以山水游记最为著名,代表作《____》,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寄寓着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的悲愤抑郁。本文便是其中的第一篇。

3.给形似字组词。

惴( ) 栗( )

湍( ) 粟( )

溪( ) 缭( )

蹊( ) 潦(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居是州,恒惴栗 是:________ 恒:________

②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隙:________

③日与其徒上高山 日:________

④人深林,穷回溪 穷:________

⑤始指异之异:________

⑥缘染溪,斫榛莽 缘:________

⑦到则披草而坐 披:________

⑧萦青缭白青:________ 白:________

⑨外与天际际:________

⑩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向:________

5.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或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B.皆在衽席之下

C.不知日之人 D.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6.下列句子停顿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到/则披草而坐

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

C.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D.是岁/元和四年也

7.按要求默写。

①作者自述身世、表白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写作者平时跟朋友踏遍永州山水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表达作者喜爱西山景色而不愿意离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自余为谬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8.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漫漫而游

B.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C.日与其徒上高山

D.游于是乎始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是州,恒惴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举例说明本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题为“始得西山宴游记”,这段所写是否偏离题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能力

12.试对柳宗元《江雪》一诗的语言和意境进行简要的赏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山水之乐 篇3

为什么作者在此使用了“游(于是乎始)”,而不用“西山游(于是乎始)”呢?这样写也似乎完全可以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文本中的关键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入手。如果我们把文中“西山游”之前的游览叫做“向游”的话,那么这次“西山游”就可以叫做“始游”。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管窥两次游览的不同: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向游”“始游”是两重境界。“向游”是随意洒脱的快乐,由“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可见一斑。但是这种快乐是肤浅的,是虚幻的,仅仅是身体的放松。“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充其量这只是“身游”,是短暂舒缓了痛苦。他的旷达放逸始终是偶然的、暂时的,他为自己勾勒了一个完美的山水世界,但却又不能真正投入其中,最终无法摆脱沉重的身世之悲、沉沦之痛。在“向游”中,自然山水是排遣苦闷的对象,它们外在于人,与人隔了一层。这样,作者就难以领悟到自然的精神,因而只能获得肉体的快乐、暂时的解脱,“恒惴栗”的“恒”字就是这种状态的体现。在“向游”中,作者对景致(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只是一笔带过,基本是概念性的,与《小石潭记》中“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相通之处。而“始游”却截然不同。在“始游”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山与人、景与情、形与神达到了物我合一,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众人的魅力所在。“始”字看似平常,实则别具匠心。“始得”,暗含了初次遭遇西山既偶然又惊喜的心情。衽席之下是“若垤若穴,尺寸千里”,衽席之上是“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可以“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这时,人和景融为一体,浩荡乾坤融入胸怀,这是灵魂获得归宿的永久快乐,是“神游”的快乐。登顶西山,所见山之高峻峭拔与他山之庸常形成比照,作者感受并神往于大自然的浩然之气。发现了西山的卓尔不群,心灵有所寄托的柳宗元不禁感慨“游于是乎始”,“恒惴栗”的感情终于冰释。西山之“怪特”美(不与培塿为类)和现实生活中作者受尽奸佞小人的无情打击与迫害,却不向邪恶屈服、不与小人为伍的人格之美互相映照,从而才有登临绝顶的精神境界——“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故为之文以志”,他认为这一次游览的意义非同寻常,因为他领悟到了游览的真谛,所以说是“游于是乎始”,而不能是或者仅仅止于“西山游于是乎始”。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注目于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清泉奇石、怪树幽篁,借题立意,寄托高远,凡一草一木,一潭一丘,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和兀傲脱俗的个性,这是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荦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荒的悲剧命运”。由此想到柳宗元那首著名的《江雪》诗,作者塑造了身处孤寒之界而遗世独立、足履无人之境而处之泰然的渔翁形象。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节操,凛然不可犯!

为什么西山之游能如此触动柳宗元的情感?明末王夫之曾说:“于景得景易,于事得景难,于情得景尤难。”“于情得景”是“永州八记”产生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的根源所在。柳宗元笔下的景已经不是现实世界中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而是充满作者主观色彩、饱含作者审美意识的一种高于自然的客观存在,是他复杂精神世界的外在体现。作者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用“宴”这个字是想表现游览景致的同时还有宴饮的快乐。“向游”阶段,是“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始游”阶段,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仔细咀嚼,我们发现二者是有差异的。前者是在他自称“僇人”,在“恒惴栗”状态下的宴饮。罪臣的内心恐惧感,乃至梦中都难以挣脱。谪居五年四遭火灾;瘴气加之郁闷,罹患“痞疾”;三十多岁的盛年,却“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相依为命的母亲到永州半年即病逝。元和四年(公元809),柳宗元致信京中亲戚故旧求援,“唯欲为量移官,差轻罪累”,其情凄恻……忧惧难释,只好借醉生梦死、游山玩水来排遣内心的郁结。而“始游”阶段的宴饮,在精神境界提升后,心灵已经脱离了先前的消极,表现出忘却烦恼、获得精神慰藉的快乐。柳宗元之所以重笔泼墨于此,并把西山之游看做是“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在西山风光的饱览中领悟到了它与自己所追求的卓尔不群精神的契合点,山的高大即人格精神的傲然独立。柳宗元在自然与人格精神的契合点找到了寄托物,使自身刚直不阿的精神品质得以生动再现。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这是一般的境界,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第三个层次是台上玩月,则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进入了包裹八极、囊括乾坤的境界。柳宗元的西山之游是心灵站在世界的高台之上,是唾弃了名利的缠绕,获得自身独立的齐同世界之游。

中国古代士人,在生命的历程中往往要直面两个问题:如何看待天下与如何看待自己。老子当年就曾经忠告过孔子:“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这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异曲同工之妙。《始得西山宴游记》与紧随其后《钴鉧潭记》《钴鉧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元和四年(公元809)秋天柳宗元游览永州西郊的西山、钴鉧潭、西小丘、小石潭后所作;《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是元和七年(公元812)秋天柳宗元游览永州南郊之袁家渴、石渠、石涧和西北郊之小石城山后所作。或曰:《始得西山宴游记》,乃记寻得西山胜景之始末,为后数记张本也。正是因为柳宗元游览了“不与培塿为类”的西山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才有了“永州八记”(另说是“永州九记”。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柳宗元随永州刺史韦中丞到黄神祠求雨,之后写有《游黄溪记》)的不朽华章。由于迁谪,中国古代士大夫往往能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底层,更有机会受到江山风物的激荡,以激发他们杰出艺术才华的展现。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迁谪期间的文人,其生活与思想往往处于激剧变动状态,他们更容易与同样被冷落的自然山水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惜与共鸣,更能体察自然山水的美,也更能进入自然山水的怀抱以求得自我的超越,从而涤荡世俗的污垢。柳宗元以诗心观照自然,以诗情创作游记,无论在对山水情态的逼真描摹上,还是在行文运笔的情景交融上,抑或在语言的锤炼上,他都继承前人而又超越前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使其山水游记成为中国游记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细品《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们品出了“向游”“始游”两境界中的柳宗元,感受到柳宗元山水游记永恒而独特的文化魅力,正可谓“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金圣叹)。

《始得西山宴游记》 篇4

一.被贬永州, 惴惴战栗

“永贞革新”失败, 柳宗元被贬永州。永州地处湘粤交界, 乃蛮荒偏僻之地, 此地“潮湿蒸郁, 暗无天日, 人烟稀少, 瘴疫猖獗”, 简直就是一座“宏大无比的天然监狱”。即便“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躯体, 也消蚀得无影无踪” (《文化苦旅》, 文汇出版社, 1991年第一版) , 因此被贬永州, 就意味着此去会险象环生, 凶多吉少。

到达永州之后, 政敌们仍不罢休, 咒骂之声不绝于耳, 人身攻击接连不断。柳宗元本来还心存重返朝廷、报效国家的一线希望, 谁知残酷的政治迫害又接踵而至, 怎能不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怎能不让他悲愁万状、愤怒万分!

柳宗元被贬, 年近七旬的老母卢氏也跟着遭难, 至永州未及半载, 老人家便撒手人寰了。老母伴随他半生, 历经磨难, 而他竟不能让老人家安享清福, 颐养天年, 怎不满怀愧疚?怎能不羞愧难当?而今老人家竟然驾鹤西去, 仙归道山, 他又怎能不伤心欲绝?纵有孝亲之心, 又何从报答?老母在时, 内心若有忧愁苦闷, 还可向老母倾诉, 如今老母逝去, 自己的满腹忧郁, 又向谁诉说啊?!

柳宗元初到永州, 无处栖身, 寄宿寺庙, 后方有居所, 渐次安定。可谁料, 数次火灾, 将居所付之一炬, 使得贬谪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火灾过后, 只剩下一片瓦砾废墟, 柳宗元只好重建房屋, 而建房又谈何容易!劳神焦思, 痛身苦体, 竟至“行则膝颤、坐则髀痹”, 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身体的痛苦必然会给他带来心灵的痛苦, 而心灵的痛苦又无法言说, 于是乎, 柳宗元的痛苦就变得更加深巨了。

如此深重的苦难, 如此愁苦的心境, 柳宗元仅用“恒惴栗”三个字一带而过, 足见其直面现实的勇气, 包容苦难的胸怀。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这三个字所蕴含的愁肠百结的复杂心境。

二.游历山水, 难遣郁闷

为了排遣心中的悲愤与忧郁, 柳宗元便在公务之余, 游历永州的佳山秀水, 常常是“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施施而行”, 他的步履是那样的舒迟缓慢;“漫漫而游”, 他的出游是那么地漫无目的。不难发现柳宗元心中是何等怅惘若失!是何等茫然无措!即便如此, 他仍“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 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应当说游历的永州山水是风光迷人的:山峰险峻巍峨, 森林幽深宁静, 溪流萦回曲折, 泉水清幽澄澈, 石头绚丽多姿。但柳宗元所至多为人迹罕至之所, 清冷凄清之境。彼景彼境,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所以很难排遣他心中的郁闷愁苦。此时的永州山水成为了他宣泄情绪的一个自然对象。但那山还是那山, 那水还是那水, 山水并未对其情感宣泄产生回应。试想想柳宗元身处尘世, 尘世冷酷无情, 身入自然, 自然寂寂无声, 该是何等孤独、何等寂寞!既然尘世读不懂他的灵魂, 自然读不懂他的情感, 那么又有谁能读懂他那深入骨髓的痛苦?又有谁能读懂他那痛断肝肠的苦闷呢?即便如此, 柳宗元仍执着地寻求着内心情感释放的途径与通道, 期待着情感释放后的轻松与宁静。

三.醉而入梦, 难以解忧

无奈之下, 柳宗元只能“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 借酒消愁, 但酩酊大醉也不能消解心中的抑郁苦闷。酩酊大醉之后便席地而卧, 相枕而眠, 酣然入梦。心有所思, 梦有所想。梦己春风得意、飞黄腾达, 鲲鹏展翅、大展宏图。怎奈梦虽甜美, 总有梦醒时分, 一梦醒来, 夕阳西下, 暮色苍茫, 现实残酷, 处境维艰。于是酌酒之酣畅一扫而空, 美梦之甜美荡然无存, 怎不令柳宗元意兴索然?

柳宗元本想借畅饮来释放心中的抑郁之情, 岂料“借酒浇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怎能不痛苦万分?本想借美梦排遣心中的忧愁之苦, 岂料梦醒时分依然如故, 又怎能不黯然伤神?回到现实, 现实依然冷酷, 柳宗元的心情依旧压抑, 只能无奈而起, 失意而归。

四.畅游西山, 觅得知音

在千寻万觅、千呼万唤之后, 西山终于揭去了神秘的面纱, 呈现在柳宗元面前。当然游览西山并非一帆风顺的, 攀登西山时也遇到了重重阻碍, “过湘江, 缘染溪, 斫榛莽, 焚茅茷”便是明证:“过湘江”可见西山是在水一方, 可望不可即;“缘染溪”足见此行之逶迤曲折;丛生的灌木、纵横的杂草, 预示着登山无路。但柳宗元并未因此知难而退, 相反, 他更加锲而不舍地去执着追寻。西山不是可望不可即吗?他就是要识西山真面目。溪流不是逶迤曲折吗?他就是要走这溪流的尽头。登山不是无路可走吗?他就是要在榛莽丛生、茅茷纵横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凭着坚定的信念, 硬是开出了一条登山的羊肠小道, 最终登临西山之巅。这不正表现了他坚定执着的人生态度, 挑战命运的顽强意志吗?其实“榛莽”“茅茷”, 何尝不是象征着当时小人横行、奸佞当道的社会现实?“斫”、“焚”又何尝不是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无情批判?

柳宗元登临绝顶之后, 极目远眺, “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 可见他视野是何等广阔。其实作如此写是有其用意的, 用意有二:其一, 视野愈广阔, 则愈能衬托出西山之高峻;其二, 视野愈广阔, 就会使其心胸愈开阔, 而心胸愈开阔就愈会使心中的郁闷愁苦得到排遣。“其高下之势”三句, 暗中将其他的山峰、山谷和西山进行了比较。隆起的山峰“若垤”, 低下的溪谷“若穴”。那么其他的山峰、山谷是否真的如此呢?非也。其实其他的山峰也是相当险峻的, 其他的的山谷也是特别幽深的, 柳宗元说其“若垤若穴”是运用了夸张 (缩小夸张) , 目的就是欲通过两相对比来表现西山的高峻。“尺寸千里”三句, 说千里之遥浓缩在尺寸之间, 而那纷繁众多之景物, 都丛聚收缩于眼界之内, 无处遁逃, 无法隐藏。千里之景之所以能浓缩于方寸之间, 不仅因为西山的高耸入云, 险峻巍峨, 更因为柳宗元开阔的心胸。“萦青缭白”三句, 则由近而远, 写青山白水相互萦绕, 绵延开去, 云天相连, 浑然一体。置身其中, 他不禁情满于山, 意溢于水, 思翔于空, 宠辱皆忘, 万虑皆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一句, 则点出西山的特点———特立独行, 卓立天地。行文至此, 笔下的西山就耐人寻味了。为何如是说呢?因为此时的西山已不仅仅是自然的西山, 更是人格化的西山, 西山已成为柳宗元精神人格的象征。西山的特立独行, 正象征着柳宗元的特立独行;西山的卓尔不群, 正象征着柳宗元的卓尔不群。“不与培塿为类”一句中的“培塿”也是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的。“培塿”象征着奸邪谄谀的小人, 肮脏龌龊的佞臣。而“不与培塿为类”则表现了柳宗元“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操, 表现了柳宗元不与宵小之辈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至此, 柳宗元在西山风光的饱览中找到了西山与自己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契合点, 自我与山水产生了心灵感应, 产生了心灵共鸣。

五.引觞满酌, 流连忘返

饱览西山美景之后, 柳宗元倍觉神清气爽, 颇感意兴盎然, 于是把酒临风, 开怀畅饮。推杯换盏, 觥筹交错之后, 柳宗元喝得东倒西歪, 喝得酣畅淋漓, 喝得逸兴壮飞!此时此刻, 眼前是壮丽河山, 杯中是陈年佳酿, 心中是超然洒脱, 柳宗元沉醉于这美好的境界之中, 竟全然不知时光之流逝!夕阳西下, 为霞满天, 全然不知;暮色降临, 苍苍茫茫, 浑然不觉;夜色深沉, 漆黑一片, 柳宗元流连忘返。内心苦闷彷徨之情感一扫而空, 抑郁忧愁之心绪荡然无存, 有的只是畅饮美酒, 怡然自乐, 有的只是忘情山水, 悠然自得。

六.身与物化, 澄明宁静

高峻峭拔的西山已然成为先生的知音, 西山开阔的境界荡涤着先生的心胸。柳宗元神思悠悠, 与天地浩然之气相应;情怀浩荡, 与自然大千共同遨游。浩然之气无边无际, 何其浩淼!自然大千无穷无尽, 何其宏大!浩然之气融入柳宗元胸中, 他神清气爽;自然大千包容了柳宗元, 他心旷神怡。柳宗元的内心一片空明澄澈, 似乎连他的形体也消散开去, 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此时的他已真正进入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最高境界。不再郁闷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不再感伤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柳宗元变得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变得豁达开朗, 超然洒脱, 进而在山水自然中完成了贬谪人生中一次崭新的脱胎换骨。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篇5

1.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2.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透过与《小石潭记》的比较阅读,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特征的掌握.

教学重点

1.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2.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由初中自读课本《小石潭记》导入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这天将再次和柳一齐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二.简介作者.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三.解题.

八百零五年,柳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a潭记》、《钴a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初识,初游.“宴游”,宴饮游乐.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

四.疏通课文.

1.生自读,将下面有拼音的生字正上音,并记熟.

⑴J(lù)人⑵惴(zhuì栗(lì)⑶施施(yì)(yì)

⑷榛(zhēn)莽⑸茅伐(fá)⑹箕(jī)踞(jù)

⑺衽(rèn)席⑻岈(xiā)然⑼若垤(dié)

⑽攒(cuá)蹙(cù)⑾培(pǒu)娄(lǒu)⑿颢(hào)气

⒀引觞(shāng)⒁斫(zhuó)⒂遁(dùn)隐

⒃颓(tuí)然⒄冥(míng)合

2.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3.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4.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5.群众解疑,教师点拨.

6.复述主要资料.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归纳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翻译全文

重点句子

(1)余自为J人,居是州,恒惴栗。

我自从成了受刑被侮的人,住在这个永州常惊恐不安。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深青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是不想回家。

(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心凝住了什么都不想了,形体散开不复存在了,与万物暗暗合成一体。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2.词语小结

A、古今异义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攒蹙~

未始(古义)未尝而~知西山之怪特。(今义)没开始

(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游~乎始。(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更换交替醉则~相枕以卧。(今义)更加

披(古义)拨到则~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今义)朝。

志(古义)记故为之文以~。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

(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决定动词。

B、一词多义

异认为。。。。。。奇异始指~之

独特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个性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超出一般然后知是山之~立

为成为自余~人

为(表目的)故~之文以志

C、通假字

自余为J人(“J”通“戮”,遭到贬谪)

二、分析课文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好处,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2.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明确: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比较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独特感受。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明确:作者不直接写眼中西山,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做法华西亭。。。。。。异之”。再写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下”映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为类”的感受。

三、指导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始得西山宴游记》 篇6

关键词:文本,教学,语文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 呵护学生的个性, 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只有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 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 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始得西山宴游记》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此文作者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失败, 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游览西山的笔墨比较少, 为什么作者要花费浓墨去写众山呢?为了这个问题, 学生从众山和西山的象征性上做了深入的分析。

崔德勤说:“‘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这句使用了叠词, 我感悟出作者慢步徐行, 任意西东的悠闲姿态, 读出了一个无精打采, 萎靡不振, 十分落寞沮丧的柳宗元。”

赵虎说:“我也感受到他步履缓慢, 虽徜徉山水, 却没有一丝的兴致, 毫无目的地乱游, 是为了打发日子, 内心十分压抑消沉, 郁闷彷徨, 想寄情山水, 以驱散心中的阴霾, 找到自己生命的寄托。”

张虹说:“我从‘遂命仆过湘江, 缘染溪, 斫榛莽, 焚茅筏, 穷山之高而止’这些散、偶结合, 中间三句的排比句, 感悟出登山之艰难, 环境的冷清, 也感悟出了一个不甘沉沦, 勇敢挑战苦难的柳宗元。”

后面几排的同学则另辟蹊径, 重点研究了有关西山的内容。张欣怡说:“攀援而登, 箕踞而退, 则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托席之下。”读出了一种“高峻、视野开阔”的壮美, 山川壮丽无人赏识如同士子怀才不遇, 这就是一种傲世蔑俗的思绪。”

赵倩也说:“我从‘其高下之势, 蚜然洼然, 若垤若穴, 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这些短句, 感受到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

郑敏说:“高悬下望所见之山, 好像土堆洞口, 千里之外的景物犹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 青云萦绕, 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

王蕴蓉说:“我从‘尺寸千里’三句, 感到这里有聚光的特点, 作者说千里之遥浓缩在尺寸之间, 而那纷繁众多之景物, 都丛聚收缩于眼界之内, 无处遁逃, 无法隐藏。千里之景之所以能浓缩于方寸之间, 还是因为西山的高耸入云, 险峻巍峨。”

田家敏说:“我从‘萦青缭白’三句, 感悟到这里是观赏美景的聚焦点, 由近而远, 写青山白水相互萦绕, 绵延开去, 外接天际, 青云萦绕, 云天相连, 浑然一体。天地际合, 浩瀚无垠, 茫无际涯。”

许帆补充说:“我从‘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土娄为类’这句, 感悟到作者不愿与世混杂同流合污的品质。”

孙忠艳说:“悠悠乎与颁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这句, 抒发作者对西山气象阔大的赞美以及物我相融的感受。

孙建说:“我从‘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感悟到高峻峭拔的西山已然成为先生的知音, 西山开阔的境界荡涤着先生的心胸。”

师: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文化名人被贬, 常常寄情于山水, 和自然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能否具体谈谈柳宗元和西山进行了怎样的对话?

孙权说:“自然大千包容了先生, 先生心旷神怡。于是先生意气洋洋, 把酒临风, 开怀畅饮。先生喝得东倒西歪, 喝得酣畅淋漓, 喝得逸兴壮飞!眼前是壮丽河山, 杯中是陈年佳酿, 心中是超然洒脱。”

郑敏又说:“先生沉醉于这美好的境界之中, 竟全然不知时光之流逝!夕阳西下, 为霞满天, 先生全然不知;暮色降临, 苍苍茫茫, 先生浑然不觉;夜色深沉, 漆黑一片, 先生流连忘返。先生的内心一片空明澄澈, 一片宁静淡泊, 似乎连先生的形体也消散开去, 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宗祥云说:“此时的先生已真正进入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最高境界。先生不再郁闷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不再感伤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先生变得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豁达开朗, 超然洒脱, 进而在山水自然中完成了贬谪人生中一次崭新的脱胎换骨。”

师:作者游览众山的作用是对比, 或是映衬西山的与众不同。因此, 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 精心设计, 选取解读的突破口, 减去繁文缛节, 减去繁琐分析, 集中精力唤醒沉睡的潜能, 就能开启幽闭的心智, 让学生参与进来, 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效应, 那么, 阅读教学就不再是搞花架子, 而是落进学生的心尖上去了。

【反思】

于漪老师曾说:“如果把基础教育比作一棵大树的话, 那么语文学科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要创设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言说的欣赏氛围, 学习经典, 就是要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 调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去填充和丰富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 完善精神世界。

《始得西山宴游记》 篇7

这个问题可以说直指文章的核心。清代孙琮认为文章是表达游之乐的, “盖昔日未见西山, 而今日始见, 固大快也;昔日见尽诸山, 独不见西山, 则今日始见, 更为大快也。中写西山之高, 已是置身霄汉;后写得游之乐, 又是极意赏心”[1]。教参里语焉不详, 但从字里行间能看出编者倾向于游之乐的, “柳宗元淋漓尽致地描写西山之‘怪特’, 登西山壮观天地, 把自然与个体情感融为一体, 文字浑然天成, 西山的景物特征与作者志趣相互映照”[2]。

笔者认为此文表面写游之乐, 实质还是体现谪之悲的。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归”上。它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游众山时“觉而起, 起而归”;第二次出现在文末, “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归”与“回”有什么不同呢?除了语体色彩有差别之外, “归”在《康熙字典》里还有“归依”“归附”的意思, 侧重于主观精神的归属;而“回”则比较侧重于客观的“返也”。有些作家就用“归”来表达心灵、精神层面的选择, 像苏东坡在《定风波》一词用“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 而当代作家韩少功在风雅之都的法国“心”却一次次的“归去”。

文章中, 作者漫游众山是这样的:“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觉而起, 起而归。”分句之间多用顶真, 句中动词用“而”连接, 音节渐趋短促, 显见作者是为了游而游。“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则委婉地道出在那样的状态下, 连做的梦都是苦的。整个临览从“游”开始, 到“归”结束, 绕了一圈, 又回到原点。可见, 游览众山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感觉, 忧惧不安的状态丝毫没有好转。

而游西山, 柳宗元是自由快乐的, “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 最后到了“心凝形释”的地步。这是怎样的状态啊:思想停止了, 不再想任何事情, 形体消散了, 忘掉了自身的存在, 无忧无惧, 多么美妙!然而,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就提醒作者, 快乐是短暂的, 痛苦是永久的。可以想见, 浓浓的暮色中一个瘦削的身影, 他的表情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释然, 他的内心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恬淡, 因为不管多么晚, 不管多么不情愿, 还是要回去。“归”会时时提醒着他现实中的处境。文章隐隐地以这个“归”为节点, 划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自由无碍的精神世界与处处受制的现实世界。

柳宗元为什么“不欲归”?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永州远离中原正统文化, “楚、越间声音特异, 鴂舌踔噪……家生小童, 皆自然哓哓, 昼夜满耳;闻北人言, 则啼呼走匿, 虽病夫亦怛然骇之”。[3]其时柳宗元已文名日盛, “为文章卓伟精致, 一时辈行推仰”[4], 贬谪到这样一个物质上文化上双重的蛮荒之地, 精神上特别孤独。他在给好友萧俛的信中说“用是更乐喑默, 思与木石为徒, 不复致意”[5];写于同时期的《江雪》更是极写了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寂寞。另外, 他被贬到永州的职务全称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司马是一个闲职。而“员外置”即是在编制之外, 属编外人员。这种闲置对于“俊杰廉悍”“踔厉风发”[6]想有所作为的柳宗元来说更是痛苦的。他在给京兆许孟容信中提及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兀兀忘行, 尤召重忧, 残骸馀魂, 百病所集, 痞结伏积, 不食自饱……是以当食不知辛咸节适, 洗沐盥漱, 动逾岁时, 一搔皮肤, 尘垢满爪。诚忧恐悲伤, 无所告愬, 以至此也。”[7]被贬到永州, 对他来说, 不亚于受刑, 所以他文章开头自称是“僇人”。这就是柳宗元“归”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那么, 西山是怎样的一个精神世界呢?如果我们深读文章, 可以得知西山给柳宗元三个层级的精神享受。一是同病相怜:西山如此高峻却人迹罕至, 一如作者有高才而被放逐。“过湘江, 缘染溪, 斫榛莽, 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流露出作者的急切和不甘。二是惺惺相惜:西山不被人赏识却依然傲然挺立, 一如作者惨遭贬谪而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塿为类”流露出作者的欣赏和自傲。三是宠辱偕忘:登高望远, 自身的这点遭际在广袤的天地之间根本算不了什么;“与颢气俱”, “与造物者游”, “与万化冥合”, 他沉浸在自然景象与自我的妙合之中, 物我交融, 从而两忘。可见, 在西山的柳宗元是独立的, 不依附他人, 不屈从权势;是自由的, 没有任何束缚;是畅快的, 而不是时时提醒自己是“僇人”。这恰是反衬了他归去后的状态, 是不独立的、不自由、不畅快的。西山之游越是自由畅快, 就越能折射出作者在现实的痛苦无奈。

“柳宗元毕竟不能忘怀现实政治和自身遭遇, 失败的悲愤和被贬的怨艾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8]”。他只好寄情于永州的山山水水之中, 当然他跟自然山水的对话绝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好, 反而是“自放山泽间, 其堙厄感郁, 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 读者咸悲恻。”[9]可以这么说,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以“游之乐”来反衬“谪之悲”, 快乐其表, 悲愁其里。

注释

1[1]康震著《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第151页, 中华书局, 2010年。

2[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必修一) 教学参考书〉》第184页,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

3[3][4][5][7][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5133页, 第5132页, 第5133页, 第5135页, 第5132页, 中华书局, 1975年。

4[6]张小平《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第74页,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学会运用下一篇:扎实推进党建工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