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祖国心情随笔

2024-10-04

遥望祖国心情随笔(共15篇)

遥望祖国心情随笔 篇1

遥望祖国心情随笔

初春的风略带有丝丝寒意吹过215院落每处死角。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已经无人记得它的存在……

在雨花时节春风准时吹过日侵华时期关中国人的地方。

世风总是带给受苦难的人一些挑战,而同时又有很多戏剧性的巧合,现如今时过变迁凶残暴徒日寇被意志坚强的国人把嚣张一时的罪犯最终送上了国际法庭,这难道是人在做天在看……?

而如今巧合的是那时的纳粹集中营房没有成为爱国教育基地,反 被我军军事接管成为收治军人伤员用的医院来修养生----息。

晨曦第一缕阳光总是第一时间照过四堵墙内难友痛苦的脸庞。风儿调皮地把寒意吹向里面的每个人,身处痛苦纠缠的难友屏息着寒风内心总感觉到春的`温暖。

扒着铁窗白天偷偷的看蓝蓝的天白云在飘,透着清晨清新的寒风,吮吸 着丝丝清凉的风犹如道士隐居修练的感觉仰望着星空迎着寒风总是眺望着远方,每个人思绪万千,也许有人在想如何实现祖国梦,也许有人还沉醉于 被60孚电击后阴影笼罩中还没清醒过来。眺望着远方在想天各一方的妈妈呀!……我的祖国也许痛苦的难友并没有感到这才是人生闭关修炼的天堂。

丝丝的风轻轻的拂过我的痛处仿佛在说“天上呆一天人间一年,方可成为实现祖国梦的方向……

踏出这里第一脚让我由衷的想起了日本人,而又想到在这里工作的国人。不经意间又想到了祖国妈妈呀你在那……

也许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春风和自由自在的蓝天白云知道妈妈的存在,在那不可预知的某时某刻也许是在考验革命军人的意志吧!在那遥远的地方……祖国妈妈。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随笔 篇2

关键词:教学;课文;肖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081-1

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了对学生阅读理解的训练上,毕竟语文的能力是从阅读中来的,而非死记硬背知识体系。但是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时,作者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波澜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但是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情,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应该说这篇课文的主题很好的符合了第一单元的主题,即爱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在备课时,课文第一段就把作者和同事“难”住了。

课文第一段说:“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这段文字看似交代了肖邦离开祖国的原因,“不得不”应该是个很重要的词语,看到这个词,自然而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呢?文字似乎在告诉我们:因为祖国已经被瓜分,人民被欺凌、压迫。然而这个缘由却让我们更不解了:如此爱国的肖邦,为什么在国难当头的时候,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国家?为什么他没有留下来用他的音乐为祖国人民呐喊助威呢?这个“不得不”实在是说不通啊!

面对着这个教参里不曾解释清楚的问题,我和同事又上网查询了肖邦的生平,生怕因为自己的无知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结果面对着查到的资料,我们哑口无言。

作为极具音乐天赋的肖邦,在其父母的影响下,8岁就已经举办了自己的钢琴演奏会,并因此而成名,很快出现在各个大官贵族的官邸。他的父母为了给他更好的发展,把他送去专业老师那里学习,并且他16岁就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年仅20岁的时候就誉满华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一些先进的思想,也受到了爱国思想的熏陶,原来肖邦离开华沙并非“不得不”,而更多的是为了有更广阔的音乐创作空间。而课文则把肖邦的离开“强行”披上了爱国的外衣,牵强地以“不得不”来表现肖邦对祖国的不舍,这实在是难以说服身为教师的我们。

接下来的课文内容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了,为了让肖邦对祖国的不舍和思念得到更好的彰显,课文有讲了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紧紧握住肖邦的手,送了他一只装着祖国泥土的银杯。而事实是,这杯泥土也是在为肖邦送行的聚会上,肖邦的朋友送他的。为了表达肖邦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课文写了肖邦在法国的“彻夜”创作。而事实上,法国时期的确是肖邦创作的鼎盛时期,在此阶段,肖邦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大多是爱国乐章,不可否认,肖邦用他的钢琴倾诉着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但是课文把这个创作的源泉仅仅归结为肖邦对祖国的爱和思念,这也是不切实际的。难道肖邦在法国18年的时间里,只有思念祖国才能给他创作的源泉?在法国肖邦结识了许多上层社会的人物,接触到了许多和他一样有着爱国思想的人,这些都给了他创作的機会。

课文最后说肖邦在法国为生计奔波,疲劳加上忧愤,最终结核病复发,死在异国他乡,并在弥留之际留下了“把心脏带过祖国”的感人遗言。而事实上,肖邦在法国名声大震,经常也是上流社会的座上宾,“为生计奔波”实在是没有必要。

在遇到了这么多矛盾的问题后,忍不住要问:是谁把肖邦变成了“政治英雄”?没有人否认肖邦对祖国的赤诚,但是我们既然要通过肖邦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至少我们要让学生认识一个“真实”的肖邦吧?

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

教师随笔:致伟大的祖国 篇3

蓝天白云映衬下,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微风吹拂下,长堤杨柳舒展柔嫩的枝条,翩翩起舞。铺着青石板路的小巷,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犹豫彷徨着。撑一只竹篙,咿呀咿呀的摇橹,菱歌泛夜,醉赏烟霞。多少文人骚客低吟浅唱、高歌狂放,留下美丽动人的传说!我亲爱的祖国,我沉醉于您的秀丽婉约!

生动精美的壁画,是谁精心描绘?巧夺天工的青铜器,是谁用心雕琢?气势辉宏的兵马俑,惊叹了世人多少的目光;艳丽多姿的唐三彩,触发了多少人啧啧的赞叹!渊源流长的四大发明,牵引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亲爱的祖国,我沉淀于您的沧桑和厚重!

遥望祖国心情随笔 篇4

我淌过漆沮河滩

穿过现代农业园

翻过荆山的中华塬

一步步攀援上锦屏山巅

我执手蹙额极目饱览

汹涌的黄河像玉带绕缠

雄卧的秦岭像巨龙蜿蜒

大王叫我来巡山

看不完的波浪起伏

数不尽的繁星点点

蓝蓝的是天

绿绿的是山

青青的草、黄黄的花野茫茫一片

在悠悠的白云下

道不尽的窃语缠不清的情线

痴情的眸子里渗透着涌泉

我多想采撷一朵白鹃花、玛瑙刺花、嵔盘盘花

用满山的花阵、漫坡的绿海

妆扮这生我养我的瑰丽的大山

大王叫我来巡山

我驻目那波涛翻滚的垄间

一片欢腾的景象令人往返

一个农人跟在耕牛木犁后旋转

新翻的泥土飘出最炫民族风的绚烂

闪光的银锄阳光下落下淋漓如暴雨的汗

悠久的历史的年代的风里

飘扬着呼啸着响铃的声声呼唤

就像从这深谷里散开来的幽兰

田地里的大秦腔顺着犁沟弹唱着酣畅

大路上快乐的歌子悠扬的流淌

一行飞鸽吹着口哨

飞向那无限的遥远的天堂

大王叫我来巡山

在千山万壑的襟怀环抱中

在蔚蓝明净的清朗天空下

在春夏交替世纪更迭的萌动季节时

在幽深暗香浮动的山谷里

聚集了天下所有的花瓣的馨香

弥漫着全世界最沁人心脾令人断肠的芬芳

雄奇而伟岸的大山

包容里传承着尚德的传统风尚

沉默中露出千年的沧桑

多少村寨在这里建立又毁灭

多少朝代在这里升起又覆亡

你投身在广袤的深山旷野里

根须深扎积蓄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这神奇的力量

将挺立成民族不屈的脊梁

大王叫我来巡山

看祖国山川秀美

看家乡山花烂漫

遥望星空 篇5

题记

小时候得我,每当暑假都会在老家呆上一段时间。在老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到了晚上,爷爷奶奶会把家里的竹床摆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爷爷奶奶和我就静静地躺在竹床上,看着天空上的星星。小的时候,我总是觉得星星是特别神秘的,它们像萤火虫一样闪闪发光,还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关于星星的一篇文章----上面说每一颗星星里面都住着一个人。因为每当地球上有一个去世,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这个或许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一种思念与牵挂吧。至少在每天夜晚,都能看见自己想念的人,在星星上住着,把自己对逝去的人的牵挂与思念全部都寄托在星空中那颗最高最亮的星星上。

我曾经听过一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但是里面的歌词对星星的理解有不一样,他们把星星比作成生命中的一盏盏指引方向的灯,每当你遇到困难、挫折时迷失了自我,总会有一盏指引你前进方向的灯。

其实无论是谁,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有时候迷失了自我,而星空中最亮的星就是为你指引前进的道路。

无论是寄托着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还是在生活中迷失自我而指引未来道路,都是人们对星星美好的想象。

遥望火星尘暴 篇6

这片尘暴几乎位于哈勃照片中这颗行星的中部,对角线长约1500千米,大约是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和新墨西哥三个州的总合,业余天文学家甚至使用中等大小的望远镜就能够看见这场尘暴。这张照片中最小的可分辨结构相当于一座大城市的大小,宽约20千米。尘暴发生的地方相当靠近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机遇”号火星漫游车在本初子午线湾的着陆地点。火星上的风速达到每秒180余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12级台风,风速为每秒32.6米,远不如火星尘暴强度。火星尘暴一旦刮起来可持续三个多月,从地球上望去,就像一个暗红色的灯笼。

2005年的10月28日—29日,火星和地球抵达自2003年8月以来二者距离最近的位置。这颗以罗马战神的名字命名的红色行星,直到2018年都不会再如此接近地球。2005年,火星最靠近地球时的距离为6900万千米。火星与地球每26个月就靠近一次,每次两颗行星的距离最小的时候,火星在夜空中就显得更加明亮,在地球观测者的望远镜中就变得更大。

200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又展示了“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拍摄的火星表面尘埃颗粒的高清晰度照片。照片显示,尘埃颗粒色彩斑斓、大小各异。美国航空航天局说,“凤凰”号准备在火星上正式挖取土壤样本,用以推断火星过去、现在是否存在水和维持生命的有机矿物。美国航空航天局说,这是人类迄今所获清晰度最高的火星尘埃照片,清晰度比“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之前拍摄到的照片高10倍。

大型区域性尘暴看起来就像是行星圆面中部更明亮、更红的云层,它很可能就是哈勃望远镜、地面望远镜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的火星轨道探测器所看见的、遍布火星整个半球的偏红尘埃雾和尘埃云产生的原因。偏蓝色的水冰云也可以在火星的边缘和图片上部的北极区域中看到。

遥望星空 篇7

远处的几只不知名的鸟,在寻觅丢失的雏儿,急促而锐利的鸣声惹来了隐约的几声谩骂,前面的人家办喜事,顿时,鞭炮声,锣鼓声,人声充斥了村庄的每个角落,屋檐下的风铃也声声的喧闹,似乎要打破这沉静,实际上沉静早就找不到了,除非是在天上,没错,就是天上,轻纱半掩住了月光。

今夜是繁星的主场,有些如明灯般强势地散发光辉,有的三五成群,用光晕把彼此糅合,似乎也不愿被淹没在这无垠的星海中,更有甚者,化作一道流光也要为人们所注意,哪怕只有一瞬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我在寻找的不是它们,哦,找到了,不远处黑色的树杈中间,我发现了目标,独立在角落中摇曳点点的星晕,周围没有任何的同伴,它显得那么孤独,即使无人知晓也要展示自己的能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找它,也许是因为相似人之间存在的共鸣吧,这颗星星的名字叫启明星,是我早上上学的玩伴,它和我都有一个习惯,希望为别人做点什么,却又不想让别人太过注意,不被别人所知为什么,做事不是给别人看的,但我们有自己的行事方式,它选择了默默,而我却无法那么伟大,这就是我对它喜爱或是崇拜的原因吧。

遥望星空作文 篇8

以往有一位德国的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由此可见,星空在人们的心里当中有着如何崇高的地位。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星空”这个词越来越被人们给淡忘,许多人甚至不知“星空”为何物?指着头顶上的那片空间说:“那不是天空吗?”确实,在如今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由于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再加上等等各种因素,我们很难再看到那片有着如梦境般美妙的星空了。

越是看不见美丽的星空,我越是对星空产生无比地向往。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走到阳台,轻倚在窗台上,抬头去遥望那浩瀚无比的星空,可每次都只是一轮皓洁的明月孤零零地挂在夜晚的布景上,偶尔有那么一两颗星星在那旮旯角落里微弱地发着那怜人的光芒,那不是我心里所想象的星空。它应当美丽的如同一幅惊世画卷,上头有着银河版绚丽的彩带,无数的恒星争相地绽放出自我璀璨的光芒,由许多颗星星连接成的星座---狮子座、半人马座、天后座、射手座等等都在演绎着自我的传说。各种奇形怪状的星云如同一枚枚棋子般无序地放置在宇宙这个棋盘上,不断地有衰老的恒星萎缩,又不断地有新的恒星诞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在这漆黑无比的宇宙当中,点亮那么一小块地方。

这才是我想遥望的那片星空,它是那样地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它又是那么的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里憩息、依偎。

遥望胜利曙光 篇9

关键词:劳伦斯·达雷尔; 《亚历山大四重奏》;后殖民主义; 埃及女性

劳伦斯·达雷尔是英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亚历山大四重奏》在英国文坛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举足轻重的文学地位。因其突出贡献,达雷尔被授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院士的称号。本文以《亚历山大四重奏》中的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从后殖民的视角出发,解读了梅丽莎沦为殖民者与男人掌中玩物的悲惨命运,探讨小说中以贾斯汀、利拉和克丽为代表的埃及女性反抗殖民统治的强烈责任意识和抵制父权压迫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埃及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的强烈渴望。

一、后殖民社会的牺牲品

执着于感性满足与肉体享受的梅丽莎是达雷尔笔下颇具代表性的悲剧人物,她游荡在男人之间,不仅在父权统治下丧失自我,还成为殖民者的享乐工具。梅丽莎的生存现实展现了殖民者和男权欲望下亚历山大女性的艰难困境,她的所作所为与日渐崛起的埃及背道而驰,最终付出了生命代价。

在埃及父权社会中,梅丽莎错把自己未来交付于男人,从而失去了自我身份,泯灭了自我价值。在物欲横流的城市中,梅丽莎是军火商科恩的情人,曾极力说服科恩娶自己却一直被拖延,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受束缚,又不想失去梅丽莎。梅丽莎与纳西姆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短暂相爱之后,纳西姆得知梅丽莎怀孕心生厌恶便劝她堕胎,而梅丽莎身体虚弱无法做流产手术,在生下女儿不久便因疾而终。在性别结构的社会制度中,女性长期处于主流社会边缘地位,被男性群体剥削。

女性承受的压迫不仅来自于性别,还来自于种族与阶级,东西方文化交融、殖民盛行的亚历山大城侵蚀了梅丽莎的价值观。梅丽莎在被白人达利救了之后,他们彼此依赖成为恋人,尽管知道达利爱慕别人,依然任劳任怨,无悔付出。梅丽莎错把恩情当爱情,把色情当温情,在男人的怀抱中寻找肉欲满足和生命归宿,出卖了自己灵魂,背弃了道德准则,漠视了良心呼唤,把对达利的报恩当成人生的航标灯。但达利对此却不屑一顾,她只知道在她脆弱时我帮了她[1]175。由此可见,女性只是殖民者的享乐工具,若丧失责任意识,只会被始乱终弃。

在殖民生产的语境中,如果贱民没有历史、不能说话,那么作为女性的贱民就被更深地掩盖了[2]287。梅丽莎一直徘徊在各个男人之间,对自己的身份漠不关心,也没有为自己的国家与民族着想,只寻求感官快乐,放浪形骸,在这个充满歧视的世界里苟延残喘,屈从了低等腐朽的生活。她是小说中后殖民社会的牺牲品,她的悲剧不仅代表了父权与殖民统治双重压力下艰难的生存困境,揭示了有性无爱的爱情观的高额代价,也暗示了丧失民族使命感的惨痛结局。

二、抗英运动的女战士

亚历山大是一座欲望之都,贾斯汀周旋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之间,沉溺于肉体快感,看似私生活淫乱的她不仅抵制了父权压迫,还为反抗殖民统治运动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达雷尔向读者呈现了一位被妖魔化到神圣化的高尚女英雄[3]113,她为国家的独立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贾斯汀的行为以本能冲动为导向,以爱欲释放为情调,以肉体飞扬为旨归,以感性满足为意趣,成为情欲喧嚣和爱欲骚动的生命载体,间接体现了他对父权的反抗。贾斯汀对前夫的诋毁积极辩白,向读者证明他的小说纯属虚构;她与达利的恋情看似火热,实则是出于对自己爱人的保护;就连与银行家纳西姆的婚姻也是为了一己私利,想利用他的财富寻找失踪的女儿。与梅丽莎不同的是,这些男人绝不是她的依赖,更不是她的靠山,贾斯汀将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抵抗父权社会的压迫。

《芒特奥利夫》相对客观地展现了贾斯汀的真实身份,同时也揭秘了她与纳西姆结婚的真正意义:纳西姆希望借助贾斯汀的身份取得全埃及犹太人的支持以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埃及独立。贾斯汀的婚姻是政治产物,正如名字谐音“justice”她成为正义的化身。贾斯汀有着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觉,一方面去消除犹太社区对纳西姆的疑虑,争取信任;另一方面要查明英国人达利和普斯沃登谁在暗中搞鬼。从此,她佩戴一副亚历山大交际花的面具穿梭在二人之间,以身体为代价,不仅取得了殖民者信任,还为纳西姆获取了情报。贾斯汀的行为选择赋予其人格激情豪放的特质,她全神贯注于放浪形骸的生命冲动,凭借身体魔力面对男性世界观,通过肉体关怀放松殖民者的警惕,依靠内心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战。

贾斯汀是亚历山大城真正的孩子,是名副其实的无敌战士。她在肉体的感性生活中,追求自由的释放,有着非凡魅力让男人对之青睐;在反抗压迫的殖民统治中,突破禁锢的藩篱,展现义无反顾的决心和驱逐殖民的勇气。

三、民族复兴的领军者

在后殖民语境中,富有智慧的利拉将反父权与反殖民的斗争合二为一,作为杰出的领军者,胸怀反抗殖民统治、重振科普特民族的志向,她在去殖民进程中不懈努力,不惧强权。达雷尔将她塑造成一个独立的埃及女性,并通过利拉传达了科普特民族复兴的希望。

拥有着欧洲的丰富经历,熏陶着先进的文化思潮,利拉不满足埃及保守落后的意识,她敢于摒弃道德的苑囿,冲破父权的桎梏,以生命冲动来抗拒充满性别歧视的社会。她的父母要她嫁给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几岁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埃及科普特民族富商老男人, 保守的思想令他们认为“女性的特征就是从属于男性,她们的位置在家庭领域内”[4]120,但欧洲语言这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她与芒特奥利夫的婚外恋。利拉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因为她属于埃及,但压迫的经历以辩证的方式帮助了利拉的成长,她的所作所为浸渗着永无衰竭的生命力和浪荡不羁的原始野性,却象征着对殖民社会中男权主义压抑原则的反抗和宰制规范的背叛。

nlc202309031000

利拉是位与时俱进、有民族意识的代表性人物,在面对帝国主义的对抗中,她采取了痛恨和享用的双重立场,以自身的个性抵制着殖民的侵袭。与芒特奥利夫的恋爱并不是单纯的婚外情,她以自己熟悉的欧洲语言与文化底蕴作为武装,以亲密的态度与芒特奥利夫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在甜蜜的恋爱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芒特奥利夫,教他以埃及人的角度看待世界。最终利拉蒙蔽了他的双眼,影响了他的判断,冲淡了他的职责,导致了他政治上的失误,并为儿子纳西姆的秘密抗英运动提供了绝佳屏障。利拉集自由与责任、情感与理智于一身,在爱情与国家面前,她怀揣的是民族复兴的梦想。“利拉或许是反英阴谋的真正策划者”[5]168,进而她被升华为科普特民族复兴的领军人物。

利拉敢爱敢恨,追求自我,看似违反了保守传统,远离了道德规范,实则是对父权压迫性别歧视的抵抗,对殖民统治疯狂弥漫的逃逸,对精神阉割恶意侵袭的挣脱。利拉的所作所为为科普特民族复兴传递了希望与光明。

四、国家独立的新生力量

克丽在达雷尔的笔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战阴影笼罩下的亚历山大城如人间地狱,她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着身边的人,并以追求自我成长与成功的方式,坚决反抗殖民统治的侵凌,给埃及提供了精神爱药。

身为艺术家的克丽从欧洲漂泊到埃及,久居亚历山大。半个埃及人身份的她对亚历山大城表达了伟大的博爱与人文关怀,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力做出最好的诠释。当梅丽莎奄奄一息之时,是克丽陪在身边照顾她;当纳西姆提出与贾斯汀结婚时,是克丽帮忙出谋划策。值得一提的是,克丽不仅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还为医生巴萨泽的病人作画,这些病人并不是普通患者,而是感染梅毒。克丽的爱还帮助小说主人公达利找到了自我,完成了个体化的自我认知,使他成了真正的艺术家。克丽的奉献为埃及送来了和风细雨,滋润着饱受创伤的亚历山大城。

克丽还以艺术追求的独特方式抵制殖民气息对自身的侵蚀,成功打破了殖民者的预言:“他[死去的纳洛兹]已下定决心,把你拉入湖中,引你走向死亡”[6]178。的确克丽的手被纳洛兹的鱼枪刺穿,钉在湖底的礁石上,但这并不象征着灾难与死亡。但获救后的克丽以生理创伤为代价,完成了破茧成蝶般的新生,从此借助假肢作画,驱散了内心阴霾。克丽解除了自己身上的魔咒,就仿佛象征着反抗殖民统治的进程也将获得成功。

身为半个埃及人的克丽,潇洒自信,充满爱心,体验弱者的心理世界,追求自我的艺术价值,她视使命为己任,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亚历山大的生活之中,抑制了殖民侵蚀,完善了人生追求,履行了社会责任,证明了社会价值,为亚历山大挣脱殖民枷锁谱写了新的篇章。

综上所述,《亚历山大四重奏》以梅丽莎的悲惨命運展现了殖民统治的恶果,而以贾斯汀、利拉和克丽为代表的埃及女性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和振兴民族事业的斗争中奏响了辉煌的凯歌。在后殖民的宏大叙事中,达雷尔“对欧洲中心论和西方霸权进行不懈的批判”[7]2,具有民族意识的埃及女性以坚不可摧的信念为国家独立的革命事业增添了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Durrell, Lawrence. Justine.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63.

[2] Spivak, Gayatri.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London: Communications and Culture,1988.

[3] 徐彬.劳伦斯·达雷尔《亚历山大四重奏》中的场所与伦理释读[J].外国文学研究, 2012(6).

[4] Pateman, Carole. Disorder of Wome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5] Durrell, Lawrence. Mountolive.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63.

[6] Durrell, Lawrence. Clea.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63.

[7]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London: Routledge,1978.

遥望星空作文 篇10

――题记

夜色,掩盖了白日的喧嚣。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在这清冷的夜空笼盖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苍凉。抬头仰望星空,月亮孤单地挂在天上,满天散落的星星在夜空中发出点点光亮。冷冷的风划过涩涩的心海,勾起了记忆中零乱的忧伤。那些过往,无关风月,却有关你我。

曾有人说:“高挂在天上的是孤独,坠落在人间的是沉寂。”遥望着高挂在天上的月亮,不知道它是否也感到了孤独,是否明白这洒落在人间的沉寂只因思念而苍凉。看着天上闪耀的星星我想起了亦是散落异地的我们。你知不知道:思念的感觉很凉很凉,就像这冷冷的月光,无边蔓延的是隐隐的感伤和痛楚。你知不知道:思念的感觉很长很长,像这月光下的小路,走不到尽头。你知不知道:在这片月光下,我仍然还在思念着你,我远方的朋友。

岁月如流成枯枝,日月如梭韶华逝。曾几何时,在这片星空下,我们追逐打闹,一起仰望星空――那些狂妄不羁的日子,张扬而美好。可是,这曾经的美已散落天涯,只有这星空依然澄澈。可是,今天这仍然澄澈的星空,已不再是你我共同的曾经。

还记得那年,我们并肩站在这寥廓的星空下,一起谈理想谈未来。那时的我们是那样的天真,是那么固执地坚持理想,一直到现在理想被现实磨光了棱角;可那晚的星空我会永远记得。分开走的路,各自寂寞地追逐。今天亦是站在一样的星空下,遥望星空的却只剩下了我。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也许远方的路,比我们想像的更遥远。也许人生就像这深远而寥廓的星空,不变之中涌动着万变的洪流。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远方的那位旧人,今晚你是否也在不同的地方遥望这片星空?是否也在怀念那份曾经?如果,星星可以把思念带到远方,我想让它告诉你:我很想念那段日子,很想让你再陪我看一次星星。远方的你是否可以听得到我心灵深处的呼唤?

夜,依旧凉如水。遥望星空,闪烁的星星如同散落一地的流年,静静地躲进梦和记忆的最深处。听夜与星星唱进梦魇,唱尽繁华,唱断记忆所有的来路……

遥望作文 篇11

学习中,到处都有他的影子,是他,为我撑起了学习的那片蔚蓝天空。作文

淡淡的馨香充满在整个教室,是他,把书的香气散播给他亲爱的学生们。侧耳凝听,无人分神。最后一节课,还那么的历历在目,一年了,已经过去一年了,他遥远的离开了我们一年了。

悲情笼罩;眼泪流旋;心中的那根琴弦早已被拨动;眼中含泪,深深凝望,往事回忆,默默追思,黯然神伤。

那一次,是他,把迷途的我挽救回来;我的内心,早已布满了深深地眷恋,对他的眷恋,因为有他,才会有信心……

还记得早晨的阳光像棉花糖一样柔软宜人,整个教室沉浸在一种带着甜味的绚烂之中,当他宣布:下学期我们还是师生的时候,我们沸腾了……

可是,还没等到那一天,他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悲伤迅速蔓延,开始哭泣,开始回忆……

记得他上课的那抹微笑,那缕香茶,那丝韵味,每节课都是那最美妙的音律;每次笑,都是那永恒的温暖;每盏灯都是那不灭的.感动。

时间静静流向天边,也把我们最爱的老师带到了遥远的天堂,只留下我们独自遥望。

那日,天空越来越黄,黄的让人眼睛发酸,接着噼噼啪啪地下起了暴雨,仿佛玻璃破碎的声音,雨点沿着玻璃缓缓滑落,窗外的景物朦胧一片,模糊了我的双眼,他带着对我们的关爱到了天堂,那个遥远地方…

我一直在寻找着他的影子,却找不到,伤心过,绝望过,然后就累了,只能僵着脖子遥望,直到泪流满面……

后来,我不再无助,那片天成了学习的动力,我重新遥望天堂,不禁又想起了那首小诗:“我愿抬头/就可以看见你在天堂的微笑/告诉我那里真的很好/如果是那样我会把双手合在一起祈祷上帝/让上帝让您再幸福一点吧/然后我面朝蓝天微笑……”

中学生优秀

遥望云端

树 花草 蝴蝶和蜜蜂 总之所有的一切生命 在完成了充满冒险的变化历程之后就消亡了 也许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们可以脱离自我 自由行走 而我们总是在现实与理想中徘徊 被琐屑的事绊住 梦多少次 一梦多少年 花开花落几春秋 梦醒花落时 才发觉该做的事没做 必然留有一丝遗憾 何必被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牵绊 又何必被现实中的悲苦吓倒 只要是自己想去做的事 努力去做 拼了命去做 就大可实现 即使失败了 也不会有遗憾了 拥有过什么 错过了什么 又在乎过什么 生活又是什么 年少时 我们有过许多的梦 年老时 就成了美丽的回忆 造物主是伟大的 他创造了我们 而我们又创造了一切 也许某天造物主在云端俯看我们时 我们也可能会清闲地坐在摇椅上 给孩子们讲动人的童话 也许还会再次抬起头----遥望云端

遥望故土

遥望夜空

繁星点点

遥望星空的红外眼睛 篇12

虽然天体红外辐射的发现是早在200年前的事情,然而由于红外物理和技术发展迟缓,所以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红外天文学才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各种红外天文探测的仪器如雨后春笋。这一只又一只遥望星空的红外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与肉眼看到的大为不同的星空,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得到了大大加深。

红外线的发现和红外天文学的起步

1800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对太阳进行观测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用着色的滤光片来减弱阳光。他发现,各种着色滤光片虽然都能减弱阳光,但是透过它们的热量却相差很大。他希望能找到一种减光效果和降低热量效果俱佳的滤光片。为此,他用玻璃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光谱,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各个光谱区的温度。此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当赫歇尔把温度计向光谱红端移动时,热效应不断增加,而将温度计移到光谱红端的尽头,温度还在继续增加,温度达到最高的位置竟然是在红端以外很远的地方。由此,赫歇尔发现,在太阳光谱的红光之外存在着很强的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红外线。

赫歇尔发现了红外线之后,由于红外技术长期进展不大,人们很长时间都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探测方法,因此红外天文学也长期处于基本上停滞不前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的需要,红外技术在军界秘密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军事而发展起来的红外技术逐渐地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同时,低温致冷的光电导红外探测器问世,空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些都为红外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5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诺伊吉保尔和莱顿设计建造了一架口径1.5米的红外望远镜,在威尔逊山进行了一次2.2微米波长的红外巡天观测。他们发现有许多肉眼可见的亮星用他们的红外眼却观察不到,而同时又发现有许多肉眼看不到而在红外波段却很亮的星,遂将它们称之为红外源。他们巡视了75%的天区,发现了大约20,000个红外源,从此揭开了红外天文学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前后,各国天文学家利用高空气球、火箭和飞机携带各种红外望远镜在高空和大气外进行了多次红外天文观测。如美国航宇局的柯伊伯(Kuiper)机载天文台,是利用一架C-141大型军用运输机携带一架口径0.9米的红外望远镜。它的跟踪精度很高,得到一些重要发现,探测到天王星环,观测到彗星中的水分子等等。

我国从70年代中期,也开始了红外天文学研究工作。1981年,云南天文台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合作,利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实现了红外观测,并取得了一些观测成果。1982年,上海天文台进行了高空气球的红外观测。1985年,北京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合作建造了专用的口径1.2米红外望远镜。

用于红外观测的望远镜与普通的光学望远镜有所不同,这种望远镜是通过光学系统将天体的红外辐射聚焦在红外探测器上,再通过电子学系统和终端设备得到天体红外辐射的各种信息。因此,对它们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首先它们的口径要大、焦距要长,主孔和副镜要小,还必须要有制冷措施。其次,要采用红外调制技术,即让望远镜的主镜或副镜以每秒一二十次的频率摆动,使天体在望远镜中时隐时现,将天体的红外辐射由直流信号变成交流信号,这样才能将它从天空背景的红外辐射中检测出来。

红外天文卫星(IRAS)

利用火箭、气球和飞机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各有它们不能克服的缺点。火箭每次飞行仅仅只有6~10分钟的观测时间,有效时间过于短暂。飞机和气球的观测时间要长得多,但飞机和气球都比火箭飞得低,无法摆脱大气对红外观测的影响。

利用人造卫星将探测仪器带到大气层之外去观测,是最理想的方法。1983年1月25日美、英、荷三国发射了人类第一个进行红外天文观测的卫星,简称IRAS。

IRAS有一架主镜口径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配有4种用于不同波长(12微米,25微米,60微米和100微米)的探测器。整个望远镜和探测器全部浸泡在液态氦中冷却,制冷温度为绝对温度1度。IRAS的预定寿命为1年,后因液态制冷剂耗尽而于1983年11月10日提前停止工作。

IRAS九个半月的太空之旅,收获颇丰,它的发射和巡天观测被世界公认为1983年重大科学成果。IRAS记录到245839个红外源,使已知红外源的总数增加了100倍。IRAS在地外行星系统探测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它不仅发现一些年轻恒星周围有星周尘晕或星尘盘,而且还发现了一些著名亮星,如织女星、绘架座B星等恒星的固态星周物质。这些周盘可能就是正在形成的原始行星系统。

IRAS看到了大量即将形成恒星的尘埃云,揭示了银河系中心的细节,发现了银河系中广泛分布的由低温尘埃组成的红外云。 IRAS发现一些特殊星系和类星体有超量的红外辐射,这些在红外波段有超高亮度的河外星系,被称之为红外星系。IRAS还发现了5颗彗星、5颗小行星等等。

红外空间天文台(ISO)

继IRAS之后,1995年11月11日,又一个振奋人心的红外天文卫星“红外空间观测”(简称ISO)被送入太空。它是欧洲空间局跨世纪天文计划中的重要项目。它携带的望远镜口径虽然只有60厘米,但它的分辨率比IRAS更高,工作波长范围比IRAS更广,可覆盖2.4~200微米的范围。

ISO在太空运行了29个月,得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重大的新发现。

例如,ISO发现在著名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云M31中有一系列以前从未看见过的同心环。这些环是由很冷的-430°F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新恒星正在这些环里形成。用一般的光学望远镜是无法看到这些环的。

ISO最重大的发现还当属由它承担的深空巡天任务所揭示出的现象。深空巡天使用ISO上的红外照相机和光度计,考察了6个天区。它们的观测资料揭示了1000多个非常活跃的星系,在那里有大规模的恒星正在形成之中。其中许多星系已被光学望远镜观测到,但远不如在红外波段明亮,这意味着它们是多尘埃的,可能正在生成大量新恒星。天文学家通过对这些观测资料的分析,相信星系是在大约100亿年前诞生的,那时正是所谓的星系形成的黄金时代。

得天独厚的红外观测基地

由于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在可见光波段并不明亮的天体,如星际物质、暗星云、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等等,使用光学望远镜对它们已经无能为力,只有通过红外观测才能看清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因此,红外天文观测越来越受到天文学家的重视。

然而,无论是飞机、气球,还是火箭、卫星,它们的工作时间都很有限,而且耗资巨大。能不能在地球上找到一块适合红外观测的地方呢?经过多方面的考察,20世纪60年代,夏威夷大学首先在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山上建造了一架口径2.2米的红外望远镜。70年代,美国航宇局在那儿建了一架口径3.1米的红外望远镜。同年代,英国在那儿建了口径3.8米的红外镜;加、法、美三国合资建了口径3.6米的红外镜。随后,口径10米的凯克Ⅰ望远镜、凯克Ⅱ望远镜、日本的昴星团望远镜也加入了它们的行列。凯克Ⅰ、Ⅱ和昴星团这三架超巨型望远镜都是能兼作红外和光学观测的望远镜。

遥望春天作文 篇13

一个

我第一次看到三叶草是在我7岁的时候。我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绿叶。

2

“是的,这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裸子植物,但在我们这样的丘陵地区很难见到。”我把一棵小三叶草搬到院子里,并向我的朋友们解释。

三片椭圆形叶子

,连接着一个狭窄的柱头,有点像蜡梅,细长的茎直伸入根部,与剩下的叶子相连,让人一碰就觉得脆弱。淡雅的绿色让人感受到一种“隔空观物,不玩物”的高贵意境。总的来说,它看起来像一个绿色的金字塔。单个植物的叶片看起来就像直升机飞起来时旋转的螺旋桨,让人对他有一种说不出的爱。

三叶草可以长一年左右,时机成熟了就会开成丁香花。一般来说,一朵三叶草上只会开一朵花,能开得最好的“三叶花”并不逊色于七里香、龙腾兰这样的花。紫色,安静的颜色,纯净的颜色,经常藏在树叶里,不容易被发现。绿色中的紫色三叶草,带着淡淡的“吉他后面还藏着半张脸不让我们看见”的笑容。七岁的时候只看过一次。

三叶草在我家一年多了。三月,他终于长出了他的第一个花蕾,是黄色的,但我看得很清楚

向里面清晰地露出了几丝子琪。

十天过去了,花蕾渐渐绽放,紫色的光芒变得更加清晰。“也许明天就会开花。”爷爷告诉我的。看得出来他也有一些喜悦和期待。

但事实往往不如想象的那么好,那晚还下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雨。

可以想象,他在风雨中顽强挣扎,直到花瓣掉落,他不甘心!腰弱,折叠;纤细的根断了。一种不屈的精神冲进天空,在永恒的记忆中看着春天。

后记:

那天,我看着剩下的三叶草花瓣,仰望天空,试图寻找天空中的紫色灵魂。心,久久不能平静,几丝惆怅,几丝叹息。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三叶草开花。

遥望作文450字 篇14

黄昏早早降临,独自倚窗而立,我眺望着远方

眼前的天空如同墨画,最后几只鸟儿匆匆归巢。雁过无痕,却在心里留下一道道完美的弧线。远处,烟,是那么美。从远山蒸腾起来,笼罩在绵延的小山上,给他们又添了一份秀气。炊烟,是高妙的,不知是谁在焚香,袅袅上升的烟,动静结合,虚实互动,炎凉互换。遥望,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天色渐渐暗下来,天空染成了一块黑布。四周都暗淡了。此时一抬头,却看到了远方朦胧的灯光,闪闪烁烁,星星点点,像镶在暮色中的宝石。近处公路上的灯,好象划开一道云汀,延伸到远方,一直到我心灵深处。

我扭开灯,不知道远方是否有人像我这样,心情也随灯光改变呢!他是否知道,有人这么钟情于远方的.灯光呢?我这摇曳的灯光,是否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呢?

月朗星稀,举头仰望明月,她天生丽质,羞见人世。启幕轻步而上。回顾静寂,灯影憧憧,想表达她的美,无奈字句被风掀起,铿锵一地。

一片云遥望故乡 篇15

我和谢云先生只有一面之缘,可就是那次见面以后,一直想写点文字,为了记录一次看似平常却记忆深刻的见面,也为了内心一缕紧紧缠绕的乡愁,谢老的乡愁,我的乡愁,天下所有游子的乡愁。

见面在一年前,我和老家苍南的文友革新、宇春兄一起去北京参加一个关于散文的会议,其间,革新兄约我们一起去拜访谢老。谢云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诗人、出版家,老家文化人中的翘楚,苍南的骄傲,我仰慕已久,能见上一面,求之不得。

革新兄带了一箱老家的四季柚,说谢老乡情浓烈,最喜欢家乡的味道。其实只有八个,但扛着它坐地铁也颇不方便,辗转几站,到了谢家所在的小区,已过了午饭时间。考虑谢老可能午休,三个人就商量着,先找一家饭庄吃个饭,顺便把柚子寄在饭庄里,就近消磨两三个小时,等谢老午休起来再去拜访。不成想,走到饭庄门口,革新指着大楼墙根底下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说,那不是谢老么!

老人身着黑色大衣,头戴瓜皮帽子,脚穿黑色布鞋,极小心地迈着碎步,朝我们这边走过来……原来他也是要到这家饭庄吃午饭的,见老家来人,显得很兴奋,便改变了计划:“不在这儿吃,我带你们吃好的!”执意要换一家酒店,我们只好跟从。他带我们走出小区,穿过一个小广场,越过一条马路,来到了颇为气派的“中乐六星酒店”。

谢老说酒店是苍南老家人所开,自然点了一桌丰盛的家乡菜,还开了红酒。坐定之后,话匣子打开:“今天真是巧!”85年风雨人生,此时却流露着孩子般纯真的兴致。

“文学就是巧合,一个情节可以变成一部戏,一句话就可以演绎一部电影。但现实人生有更多的巧合。我一次到新疆,见路边一个人在吹埙,面前摆一个摊点,在卖埙。开始没认出来,一攀谈,家乡人,好像哪里见过,再一问,中学同学!问他怎么会从东南老家到了西南边陲。一言难尽!……”

2

谢老的叙述像一条波澜不惊的河流。险滩,激流,都隐伏在看似平静的河水下面。他从中学同学再说到大学同学,说同学也在说自己,在50年代中期的那场政治运动中,他们如何“戴罪改造”,从人生得意的巅峰,如何被重重地摔入社会的底层。他们在人世的苦难,时代的悲欢,亲情的离合,对于故乡的眷恋,都化在了平静的叙述里。

谢老1929年出生于浙江省苍南县(原属平阳县)江山三大庙村。6岁时跟随其父学画习字。读中学时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学潮,并开始接受地下党的教育,随即参加浙南游击队,新中国成立后在地方宣传部门工作。1954年调到北京,翌年考入人民大学新闻系。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被定为“右派分子”,被下放广西。

谢老在广西经受了长达20年的人生磨难,“但是革命信仰、理想、精神没有倒塌,有时候还会因自信和执着而亢奋起来。”其间,他读书、练字、习诗,用思想来丰富孑然远游之身,用艺术为自己取暖。是时光之手的抚慰,和对于生命的爱意,让这一切过往都成为平静的回忆。改革开放的春天到来,谢老回到了北京,被选为中国书协秘书长,后主持中国书协党组的工作,其间创办了线装书局。

初冬的北京,灰蒙蒙的天空下面,到处流窜着带刀的风,但酒店的包厢里却春风拂面。谢老的平易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是难得的美好时光。我们吃着家乡菜,不时举起酒杯互相轻轻碰了一下,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轻松自在,透着一股浓浓的故乡情谊,还有一丝让人感觉温暖的浪漫诗意。

对,就是诗意,我眼前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身上洋溢着一股诗意,触动我的内心,拨动我的心弦,是那么地令我着迷。

3

对着三位来自故乡的后生,他好像是对着一整个故乡,抑或是他故乡的老屋、村头的古庙、瓯江的帆影、玉苍山的杜鹃花……在倾诉。我知道自身的卑微,却有幸得到谢老这样的礼遇;但我也知道,此时的我们代表的是谢老的故乡,这是谢老对故乡的礼遇和尊崇,故乡在他心里是一个伟大的存在,而且只能是遥望中的存在。他说:“苍南人能够日日夜夜感受苍南大地的气息,是多么幸福!”

是啊!相比谢老,我是多么地幸福!我也曾自诩游子,少年时代离开了生养的小山村,如今在靠近苍南的福建省福鼎市安家立业,我想家乡了,就能立马回去看看,见见亲戚,会会朋友,看看草木。我忧愁的是,我童年的小山村在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之下已经走向了消亡,老家已无家,但我距离老家近,只要愿意,我还能时时“感受苍南大地的气息”。更重要的是,我遇到了一个不同于谢老当年的时代。事实上,当今时代,许多人把异乡当故乡,而内心不觉得有多大的痛楚。

“要不要争取回一次老家?”谈话到了后面,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小心地问出了口。

“倒是很想回去啊!……”谢老的回答里有几分无奈。我知道这个话题的沉重,年事已高,回去一次故乡,对身心是一次不小的“折腾”。“近乡情更怯”,在谢老身上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

但这愈发加重了他的思乡之情,他把这晚年越来越浓烈的思乡之情都化在了书法作品之中,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作品的高贵品质。评论家说,在当代中国书坛,谢云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他独立的个性,深厚的学养,诗人的激情,与世俯仰的庄骚精神,使他获得了这种独立的存在。

我不懂书法,但黄君先生对他作品的评论,窃以为切中肯綮,为知音之言,他说:“谢云先生内心世界蓬勃健康、充满智慧和阳光,然而他所经历的现实人生却艰难、曲折,充满苦涩和矛盾,这种格局不仅造成他处事淡然而又坚毅奋进的人生态度,更是他独特书法风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回乡后,革新兄送我2014年出版的《谢云书法作品集》,始知中国国家博物馆已收藏谢老捐赠的书法作品68幅,还刚刚得知,就在几天前(2016年1月15日),国家博物馆为彰显谢老的捐赠义举,又为他新近几年在耄耋之年不顾年迈,以忘我的精神创作并捐给国家博物馆的81幅书画作品举办“谢云书画艺术展”。他也曾多次为母校平阳中学和老家苍南捐赠书法作品达145幅(组)。他在《家乡出版〈谢云书法作品集〉感言》中说:“我今年八十五龄,老了,越来越想念家乡。几间老屋,空了。老屋前方鲸头笔架山,翠嶂梦中长照。家乡田园春天油菜花熟,夏秋稻禾熟的澄明丰满景象,藏于心田,化为笔象,作书法墨笺于家乡博物馆,乞求父老乡亲教正。吟曰:客旅书笺纸,风云诵韵声。人间传消息,天地故园情。”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和戚戚游子之意,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老家人都说,谢老是一位重情之人。记得那一天,谢老时时举杯,充满激情,我们一共喝了两支红酒,谢老喝得最多,超过四人的平均量。他一头飘逸的银发,在灯光的映衬下,闪着金属的光芒。双颊酡红,使我联想到故乡的红土地,我很想把它唤作“故乡红”。

长达三个小时的午饭之后,谢老带我们去他的工作室小坐,我见壁上挂着一幅“瓯江帆影”,四个鸟篆大字,左侧画二片船帆在浪中漂泊,旁注曰:“向远方遥望,找一片孤帆,秋江一望泪潸潸……瓯人谢云八十有五秋日。”

故乡在远方,一片云在苦苦地遥望……

上一篇: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控制下一篇:不同的声音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