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昌八一纪念馆

2024-10-10

参观南昌八一纪念馆(共11篇)

参观南昌八一纪念馆 篇1

参观南昌八一纪念馆

叶云鸿

一面火红而巨大的八一军旗墙屹立在大厅正中。红彤彤的军旗墙左上角,一颗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个大字特别醒目。在八一军旗墙正前方,矗立着一杆巨大的步枪,一只大手紧握枪托,食指紧扣扳机。当我和姑姑进入南昌八一纪念馆,就被着巨大的雕塑所震撼,内心顿时肃然起敬。姑姑告诉我“八一军旗上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正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

环顾大厅,大厅两侧的墙壁上各有一幅巨大的浮雕。左边的一幅浮雕刻画了红军战士们正在和凶残的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有的战士背着一杆枪,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有的战士干脆在枪上插上刺刀,时刻准备和敌人进行浴血肉搏;还有的战士左手拿着捆手榴弹,右手拉着引线,打算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些多么英勇无畏的战士啊!

右边一幅浮雕则雕刻着八路军战士打了胜仗,正和村民们一起庆祝胜利,他们一起载歌载舞,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甚至还有一些村民拿出熟鸡蛋来慰问他们那敬爱的八路军战士。随着人流,我们往里走,我又看见了一组雕塑。这组雕塑中有农民,有学生,有倒在血泊中的工人,有妇女,还有战士,他们衣着褴褛,面黄肌瘦。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到:“这组雕塑名叫‘危难中的选择’,他们为死去的同胞感到悲愤,对帝国主义、反动派表示愤慨。这组雕塑代表着人民群众在危难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武装推翻那些帝国主义、反动派,让人民当家作主。”

我看着这尊雕塑,再回头看看那巨大而红艳艳的八一军旗墙,姑姑抚摸着我的头,深情地说道:“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当时那卓越的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打败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历史,历史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参观南昌八一纪念馆 篇2

纪念性广场的文化含义:

广,殿之大屋也。——《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这个“广”字是个部首字,凡是由“广”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房屋或场所有关。“场”是指空地,具备容纳空间和范围的特征。人类活动需要空间,随着人类的需求,这种领域也不断的扩大,从而产生了场,也可以称之为活动的场所空间。纪念性广场的概念,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人们用于怀念的一个场所。对某事或者某人起一个回忆的作用。人们有了这种“纪念”的行为,才会导致纪念性广场的产生。“纪念”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是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总而言之,纪念性广场是精神、情感、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的场所。

纪念性广场的文化体现,更能让人记忆这个广场。为了使纪念性广场与人们情感紧密联系,必须唤起人们对广场的意识,增强参与性。首先,任何纪念性的广场都是在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次,在构成纪念性广场的单体景观和建筑群体中,都分别有着自己的建设目的和文化内涵。然而,南昌八一广场的主题定位却具有红色文化的纪念性,在景观和雕塑与布景上都表达了红色文化的特色。对于弘扬“八一”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二、叙事与纪念性的广场

1、叙事的概念

首先,一个问题。什么是叙事?众所周知,叙事就是叙述一件事情。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叙+事,即通过语言或媒介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事件。事实上,叙述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演进。从之前的故事讲述、文字记载,到如今的网络讲述、电影表达、场景再现、景观塑造,都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其次,“事”有是什么呢?我们会联想到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事情。但“叙事”所涉及的“事”,并非如此,它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叙事学家把“叙事”界定位至少叙述两件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其中任何一件都不可预设另一件。即叙事必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或状态。

所谓“叙事”,就是讲述东西。相对讲故事而言,“叙事”更加具体,更加丰富。每个故事都是叙事,但未必每个叙事都符合故事的理念。因为故事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而叙事却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它所讲述的内容也是方式,是过程也是结果。当然,叙事也存在于景观当中,并且贯穿于各个景点,就像历史层次一样不断的积累,并存在于景观材料当中,于是故事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2、叙事与纪念性广场的关系

叙事与纪念性的广场是相互作用和彼此的关系。首先,广场构成了叙事的框架。周边的雕塑和纪念塔用作故事的背景,而且本身还是产生故事的过程,具有多变而重要的形象因素。其次,纪念性广场当中的任何要素都可以用作叙事的象征,可想而知,叙事在形成纪念性广场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通过这种叙事的方法,我们在诠释过程和解读事件中,应当熟悉这个地方的文化和了解它的故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纪念性广场的本质。

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当代的纪念性广场,带有明显的“现代意识”,是经过与周边环境融合、改造和创新来实现新的过程,使广场的文化与当今社会有机的结合,并让现代人所接受。普通的广场往往只注重物质形态的功能和美观性,而纪念性的广场却更加注重物质形态背后所蕴含的叙事性。它们之间是“互融”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纪念性广场一般都设有反映广场纪念性的标志物,包括纪念碑、纪念雕塑。主要用来表现纪念性广场的特定内容和文化背景,在处于广场的中心位置,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因此,纪念性广场中主题标志物及它背后的叙事具有互融性的作用。南昌八一广场的主题标志物是纪念塔,它不仅体现了物质形式——视觉空间,而且还体现了它们的“生命形式”——独特的叙事性。这种形式加上人们的感受和历史文化的联想作用,使纪念塔能够产生丰富的形象力,从而具有象征作用。更好的反映当时的历史革命性。它不仅产生社会意义,而且还突出纪念性广场的主题作用。

3、叙事方法对纪念性广场的影响

叙事方法的构成,取决于叙事的三个重要要素:叙事者—设计者、媒介—纪念性广场、接受者—使用者,三者相互关联,构成叙事的主体。了解叙事与纪念性广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参观这些被设计者用来向人们讲述故事的广场。尽管,这个广场中的设计形式一目了然,但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去解读。在八一广场当中,对于纪念塔的设计,就强烈的反映出巍峨庄严的感觉,它设计的外观和形式,也切合了纪念性广场的设计文化。设计者是通过八一广场的革命性设计,向我们传达了南昌独有的红色文化,作为一个观赏者,应通过整个广场的“叙事”性,更加了解八一广场的革命性的特征和文化。

4、纪念性广场设计文化的表现途径

修辞手法是人们在语言、叙事和景观中构建的意义和基本手段。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联系在一起。在叙事者的表述过程中可以通过主题的界定、主题的拆分和叙述—意念到形体的转换,三个部分结合广场设计的文化来表现纪念性广场的纪念性。在使用者接受的过程当中,它是依次递进深入的关系,从最初物质层面的解读—表层意义的解读—深层意义的解读,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直到了解它纪念性的设计文化和情感体验。

三、总结

现如今,纪念性广场中的设计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广场进行翻新和重建,原有的纪念意义和独有的革命性也随之消亡。本论文以南昌八一广场为例,通过文学当中的叙事手法的运用和文化的表现途径,进一步呼吁人们的革命意识。在南昌特有的地域红色文化之下,通过“叙事”,重温历史,避免地域文化特色消亡,城市历史文脉的断裂等问题,这也迫使我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值得我们关注。此篇论文是对目前广场当中,以南昌八一广场为例的纪念性广场存在的诸多革命性问题来进行研究的,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对今后叙事视角下纪念性广场的设计文化有所帮助。并通过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用叙事的手法如何在纪念性广场上体现设计文化的革命性。在研究的同时,提升纪念性广场的革命性意义和文学叙事当中的故事性,这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可识别性和纪念性的意义。可以起到缅怀先人,启迪后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马修·波泰格,杰米·普林顿.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冯炜.景观叙事与叙事景观——读《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J].风景园林,2008.

[4]谭垣,吕典雅,牛谋隆.纪念新建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5]齐康.纪念建筑与建筑纪念性[J].世界建筑,1991(2):22-25.

[6]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筑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0-317.

[7]齐康.纪念建筑与建筑纪念性[J].世界建筑,1991(2):22-25.

参观南昌八一纪念馆 篇3

关键词:八一起义纪念馆;群众教育;教育模式

一、八一起义纪念馆群的教育模式

八一起义纪念馆已开馆五十多年,于2008年建设了新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列入江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革命遗址类纪念馆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典型性。其从规模、硬件设施来看,属于中上等水平,可以代表全国大部分革命遗址类纪念馆的基本情况。

该馆的陈列以展板为主,辅以实物展示及少量文物。值得注意的是,该馆的新馆结合了大量的声光电设备作为辅助教育手段,如全息投影设备、互动式地坛模型、互动式信息查询机等。还有两处进入式场景,即“五万人大会”“井冈山会师”,特别是井冈山会师的进入式场景,结合建筑本身,让观众的思绪不至于因为楼梯而打断,可以从一楼一直延续到二楼,并且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除了这些硬件设施作为教育手段外,还有身着军装的专职讲解员。讲解员队伍是一个博物馆的窗口,其素质高低决定着这个博物馆的形象。八一起义纪念馆的讲解员代表着江西讲解员的最高水平,曾多次代表江西在全国参加各种讲解任务。除了讲解队伍,馆内还培养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志愿者培训方面,该馆还专门针对年龄较小的观众,培养了一批小讲解员。除此之外,八一起义纪念馆还开设了官方网站及官方微博,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教育功能的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上存在缺陷。内容是陈列的基础,博物馆作为立体教科书,应以实物为主,但是八一馆以展板和艺术创作为展览主体,其内容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而在其它几个八一起义的旧址,如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贺龙旧居,其陈列老旧,形式呆板,内容单一,严重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2.声光电设备不稳定。虽然八一起义纪念馆运用了大量先进的声光电设备,但是声光电设备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稳定性不高。这些设备经常在不经意间失灵,故大多时候这些设备是被馆方关闭着的,包括一些互动设备,从而降低了其教育价值。其它几个八一起义旧址,由于长期被忽视,极少有声光电设备。

3.讲解员队伍素质的不平衡。由于待遇等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只有少部分讲解员能坚持下来,大多只做了几年就改行了。而一名讲解员的成熟期需要大概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所以八一起义纪念馆新馆的讲解员总体上是江西省素质最高的,但由于青黄不接,其素质有下降的趋势。再有,志愿者队伍也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由于招收的志愿者大多来自于南昌本地高校的学生,而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就会离开南昌,或者在大学期间面临各种考试及就业的压力,并且由于馆方奖励机制等方面的缺失,所以很多志愿者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后就会离开志愿者岗位。但其培训周期就需要大约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也从侧面显示了博物馆教育功能实现得不全面不彻底。而其他几个八一起义旧址,有的没有讲解员,有讲解员的馆由于观众流量少而工作清闲。

4.运用新媒体经验不足。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官方微博由群工部的讲解员运营,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媒体经验,其官方微博运营得并不成功,教育目标很难实现。

三、建议

1.优化陈列展览。展览陈列是革命遗址类纪念馆教育实施的核心载体,是纪念馆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交流的特殊语言。一个好的陈列,不仅客观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而且其在形式和内容的安排上要便于观众理解和认识,还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整体环境氛围。展览陈列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托的,内容的表达需要依靠恰当的形式辅助,好的形式可以更加准确、鲜活地凸显内容,并且吸引观众,增强记忆。应注意文字展板和实物及文物陈列之间的比例,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将观众更为容易接受的形式设计引入其中,改进互动设备,让观众真正参与其中,建设一个观众友好型博物馆。

2.提高讲解员队伍的素质。对讲解员的培训要更符合博物馆的要求,而不是“导游”的要求,要对讲解员进行博物馆知识方面的培训。对志愿者,需有一个完善的奖惩措施,可参照国内一些志愿者工作比较出色的博物馆的做法,吸收离退休人员作为社会志愿者进行长期服务,吸收学生志愿者作短期服务,服务内容不同,工作不同,待遇也不同。

3.学习运营新媒体。聘请专业的新闻传媒人员做管理员,或对作为管理员的讲解员做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培训,使新媒体传播教育更符合传播学规律。

革命遗址类纪念馆作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在陈列、讲解、志愿者工作及新媒体传播教育等方面下更多功夫,应提升陈列、讲解员的素质,对志愿者工作应完善机制,对新媒体传播教育应更加专业化,这样的纪念馆才是观众友好型纪念馆。

参考文献:

南昌八一纪念馆有感 篇4

上个周六,我和朋友一起去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尽管冬季寒冷,但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情却并没有因此而衰减半分,依旧坚定的前往八一纪念馆。

进入纪念馆大门,我首先看到的是由着名的雕塑家陈允贤一九九七年创作的一组人物雕像《一代英豪》,纪念着南昌起义的五位领导人。他们分别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雕像右侧就是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旧址东边是另一座大型铜雕《南昌起义》,充分展示了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战士高举着的枪昭示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手举马灯象征八一起义点燃了武装革命的星星之火;高扬的军号,表明八一起义吹响了人民军队诞生和勇敢战斗的号角。进入八一纪念馆铜雕后的新楼,来到了序厅。序厅的正中间有一座圆雕《石破天惊》。圆雕上,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紧地扣着步枪的扳机,石块上面还刻着八一起义的具体时间——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两点。枪的上方是蓝天白云,后面是一面鲜红的八一军旗。军旗的两侧墙上刻着一组反映南昌八一起义的浮雕,当我参观完这些,心灵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在我的眼前,仿佛注视浮现了起义军们英勇反抗,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他们在怒吼着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他们是英勇的战士,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中国的骄傲。

接下来,我来到了馆内的陈列厅,展厅内陈列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程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里面有许多展品,如起义军们在三河坝战场上遗留的子弹壳和海螺等等。

通过这次对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感触颇深的同时也收获到了很多,对于我们国家的革命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意识到我们现在的幸福,安逸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起义军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才换来我们今日的和美生活。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更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会更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要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便是我奋斗的动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我所想的是,我们大学生现今一样的年轻,一样的年龄,而我们现在做什么,在干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在干什么,这些需要我们去反省、去深思额问题,现今我们的豪情壮志是什么,为理想和梦想付出了什么,而他们做出何等的贡献、何等的作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思考,我们青年不能再这样无所作为了,应该为自己的将来打拼了,我需要准确的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辉煌人生至此开始,我相信我能也有能力铸就美好人生。

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篇5

进入大厅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建军七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在这里游览参观留下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家现在看到的房间是起义部队卫生员的房间,对面的是警卫员的房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不仅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还蕴涵了天圆地方的意思。地上的鹅卵石象征了一个个金元宝,而这些空白的线条则形似一个巨大的锁,有锁财的含义在里面。在天井四周的四个水缸是大旅社的消防设备,在起义的时候用来给起义军喝水用的。当时旅社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一直在解放以后才逐渐改变成为砖木结构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的是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这里原来是给有钱人做寿办喜事的地方,起义军的领导同志曾多次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部署起义的有关问题。这边陈列的四把太师椅,两个茶几和那面穿衣镜都是原物,其他的家具都是复制的。这座钟所指的时间是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大礼堂右边是九号房间,这里是起义时军事参谋团的开会处,当时这里的房价是三块大洋一天,而一个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00元,可想而知,当时大旅社的消费之高了。在左边是十号房间,在起义的时候,起义军的领导同志们曾在这里工作过和休息过。

请大家跟随我来二楼把,这是25号房间,周恩来同志曾经在这里办公,这里也是旅社最好的房间,不仅有落地玻璃,还有电灯和电话。

进入二楼大厅后,大家看到的五尊雕塑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两边的浮雕是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拓印下来的。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屏幕投影机,演示了朱德如何以设酒席,打麻将,吃饭的名义,牵制住了敌军的两名团长和团副,让起义顺利进行的情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华东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无数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大革命惨遭失败。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日晚。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部队的总指挥。起义的时间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后来由于军中出现了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

这是1927年南昌城的沙盘模型,当年南昌城四周都有城墙,共有七座城门,市中心那座白色高大的建筑就是江西大旅社。这四周是当年起义部队的驻地,参加起义的部队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朱德创办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等。

起义部队二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指挥下,向敌人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战斗进行了四个多小时,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歼灭南昌守敌三千多人,缴获机枪八百多挺,步枪四千多支,子弹七十多万发。

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是进攻敌军总指挥部的时候。敌军的精锐部队大部分都驻扎在这里,并且早已得到叛徒告密,事先做好了准备,战斗打响后,起义军奋不顾身,贺龙,刘伯承,周逸群等同志也在第一线指挥战斗,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敌人的军政首脑机关,那个可耻的叛徒也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南昌起义的火种,迅速燃遍了全国,点燃了各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在革命的危机关头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开始,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1933年六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参观八一革命纪念馆活动策划 篇6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红枫社

一、活动背景

三月学习雷锋活动月来临之际,组织我院团学干部共同参观南昌八一革命纪念馆。学习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革命历史,增加同学对党和国家的归属感,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增强我院学生爱国意识。

二、活动主题

弘扬革命精神,铭记八一伟绩

三、活动意义

(1)学习八一革命精神,纪念馆中“坚定信念、敢为人先、不屈不饶、勇于胜利”的16字“八一精神”值得每一位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

(2)丰富社团成员课外生活,增加社员思想道德修养,完善社员个人人格。

(3)增强社员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历史,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增加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激励自身,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为祖**亲积极奉献。

四、活动时间

* 2016年3月XX日

五、活动地点

南昌市西湖区南昌八一革命纪念馆内

六、活动对象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干部

七、活动流程

(1)3月xx日*提前1-2天,团总支学生会红枫社各部部长通知相关事宜,同时确定参加人数,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具体视情况而定。

(2)3月xx日,上午7:30活动大厅三面旗集合,各部门清点人数,*当场分组并安排各组负责人,修整之后,立即出发。(3)9:30-11:30参观革命纪念馆。(4)11:40返校。返校之后各部再次清点人数。

八、活动经费及配备

*(1)每人4元(含返程)车费。(是否自费)

(2)备日常应急药物若干(可购置、可捐献)(3)参观人员自备饮水(限矿泉水)且须保证全程卫生

*(4)领队一杆院旗,若干小国旗

(5)参观人员须*统一服装、佩戴校牌、团徽等(6)配备一台相机,做好活动前后宣传

九、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各部长及分组组长一定要保证全程学生安全问题。

(2)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重视度,保证出勤率。(3)注意八一英雄纪念馆是否允许拍照,严格保证参观纪律。

备注:

1.凡带*处均为待定事项。

2.纪念馆开馆时间9:00-17:00。

“八一南昌起义”观后感 篇7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得胜,汪精卫却开始集合力量反共。但是陈独秀没有看清汪精卫的阴谋,反对武装工农。汪精卫准备从湖北总工会工纠队开刀,但是没有料到中共中央先发制人,解散工纠队,将全部人员编入贺龙部队,直接进入武昌,武昌人民热烈欢迎贺龙师长的军队进入并且高呼打倒蒋介石。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刺杀大批的革命人士。党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等人的意见,举行“南昌暴动”,并委任周恩来为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乔装身份抵达南昌(这时也正值国民党特务说服贺龙“清党”,投靠国党,但是贺龙没听,反而更坚定了反对国党的决心),张国焘赶至南昌想阻止起义,周恩来与之激烈辩论,多数人拥护周,起义仍按原计划进行。后来,由于有人(拿了国民党的钱财,替国民党办事,但是后来思想有了觉悟,说是自己看出了哪党是对人民忠诚的党)出卖起义情况,周恩来当机宣布起义提前。在决定会议上,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坚决跟党走的决心,广大党员都表达了对陈独秀“右倾”主义的反对,坚决拥护周恩来同志的武装斗争的决议。当天晚上,国民党的特派员逃走,国民党开始有所行动,包围江西大旅社。但是共产党于8月1日清晨两点,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叶挺、贺龙、朱德率部分路出击,在大家的浴血奋战下,起义取得胜利。当赤色的旗子插在南昌城上的那一刻起,全军一片欢呼,中国共产党胜利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打响了!!但是有许多革命的战士却壮烈的为革命献身,如黑姑的爸爸,一位老战士,虽然有过错误,但是也是革命中的一位至死不渝的老英雄,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

南昌起义胜利了,这是武装革命反抗反革命打响的第一枪,虽然南下遭受了挫败,但是它创立了工农红军,把中国革命推进了新的阶段,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开创了灿烂的前景。记得周恩来同志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是一定要建立工农政权的,至于我,可能会牺牲,但是同志们会继续战斗下去。”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教育意义,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我们的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

八一建军节之南昌起义历史 篇8

关键字:八一南昌起义历史点击数: 第一部分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师北伐。北伐军在出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北伐战争的高潮。

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紧接着,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惨遭失败。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愤起抗争。国民党著名左派人士邓寅达愤然发表宣言,辞去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

这一时期,江西人民在中共江西地方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反蒋斗争,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这是群众书写的反蒋标语和反蒋示威中张贴的漫画。

第二部分南昌起义的酝酿与决定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7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摒弃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的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7月中旬,周恩来同志在军事部,宣布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指示他们前往九江,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开展工作,为起义作好准备。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7月19日,国民党下令在军中清党,加快了我党在国民党军中组织武装起义的进程。[]中央又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指派周恩来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这是前敌委员会委员:李立

三、恽代英、彭湃。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7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由庐山赶到九江。在九江甘棠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二人不去庐山开会,率领部队分别于25日和26日乘火车开赴南昌。

7月27日,周恩来来到南昌,当晚住在朱德同志的寓所--花园角2号,与朱德同志共商起义大计。

第三部分南昌起义的准备及战斗经过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晚。

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同志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军的总指挥。

7月30日,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到南昌,前委立即召开会议,会中张国焘指出起义应积极拉拢张发奎,得到张之同意,否则不可动,前委一致反对张国焘的意见,认为中国共产党应站在起义的领导地位,经过二天一夜的激烈争论,起义的时间决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后由于军中出现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

贺龙部主攻敌军总指挥部,占领江西省政府,歼灭驻守大营房等地的敌军和警戒昌北水陆交通要道。

叶挺部围歼贡院、松柏巷天主堂、新营房、敌卫戌司令部等地的敌军,攻占敌军在佑民寺的弹药库。

朱德部负责军官教育团驻地附近的警戒工作。

7月31日,朱德同志遵照前委部署,利用他的威望和社会关系,以请客、吃饭、打麻将为名,在大士院32号,牵制了敌人的二名团长和团副,有力地配合了起义的战斗。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起义部队二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指挥下,向敌人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全城内外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枪声。

战斗进行了四个多小时,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歼灭南昌守敌三千多人,缴获机枪八百多挺、步枪四千多支、子弹七十多万发。

战斗打的最激烈的是进攻敌军总指挥部。敌军的精锐部队驻扎在这里,并且早已得到叛徒告密,事先做好了准备。战斗打响后,起义军奋不顾身英勇作战,贺龙、刘伯承、周逸群等也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起义军很快占领了敌人的军政首脑机关。那个可耻的叛徒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攻打敌军总指挥部的同时,起义军分别攻占了贡院、松柏巷天主堂、匡庐中学、新营房等地,并且攻占了敌人在佑民寺的弹药库。

城外三个四合院式的营房,是当时南昌敌军的主要驻地有:江西省政府、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贡院、松柏巷天主堂等地,共有敌军六千左右。我军以打野外、移防等名义驻扎于敌军驻地附近,甚至与敌军只有一墙之隔。起义打响后,我军地以迅速占领敌军驻地,取得了起义战斗的胜利。

第四部分人民军队的诞生

起义胜利后,为了统一指挥,将部队进行了整编,仍然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番号,下设有三个军:11军、20军和第9军。[)第五部分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及其纲领

8月1日上午,在江西省政府的西华厅,召开了主要由国民党左派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所发表的宣言中,全面地阐述了起义的宗旨和纲领。

8月2日,南昌各界群众数万人举行集会,庆祝起义胜利和革命委员会成立。

第六部分南下转战与井冈山会师

8月3日至5日,起义部队按原定计划分批撤出南昌,南下广东。起义军由南昌出发,沿赣东、闽西,9月下旬到达潮汕地区。准备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集蓄力量,再次北伐。自古以来,劳师远征乃兵家之大忌。而且南进途中曾三次分兵,削弱了主力的力量,最终导致了起义军的失利。

8月底9月初,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的壬田和会昌与敌人发生激战,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

会昌战斗后,部队返回瑞金做了短暂休息。根据贺龙同志的多次申请,在瑞金的绵江中学贺龙、郭沫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9月上旬,部队进入福建长汀福音医院的代理院长傅连幛自动组织人员救治起义军的伤病员。

9月23日、24日,起义军分别占领了潮州和汕头。革委和总指挥部设在大埔会馆,在这里,南方局书记张太雷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

9月底10月初,起义部队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下,先后在揭阳汾水一线,潮汕地区和三河坝失利。于是,一部分起义军在董郎、颜昌颐带领下到达海陆丰,与当地农军会合,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另一部分起义军在朱德、陈毅、王尔琢的率领下在赣南一带开始了艰苦的转战。

在转战开始时,部队减员很大,思想混乱。为稳定军心,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在安远县天心与开发军人大会进行政治动员,使全体官兵重新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心。

朱德等同志还领导部队创造性的开展了赣南三整即整纪、整编、整训,使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有显著的提高。

1928年元月初,朱德率部队进入湘南宣章地区。1月12日,智取了宜章县城,发动了著名的“湘南暴动”。

1928年3月,朱德等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万余人,在耒阳击溃追之敌后,向井冈山进发。

4月28日,朱德率领转战千里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宁冈磐市胜利会师。

5月4日,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是红四军的建军光广场。

南昌起义的火种,迅速燃遍了全国,点燃了各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这些标有火炬的地方就是曾经发动过起义的地点。

记参观八一馆有感 篇9

五月份,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感慨很深。

八一起义纪念馆坐落在繁华的中山路西端洗马池,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19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到南昌,包租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

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行社成为领导起义指挥中心。

20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伟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它也将是我心中不灭的火种。

8月1日凌晨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领导和指挥下,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爆发了,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近万人,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月一日就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纪念日。

如今,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所在地。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已辟为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图表、照片、文物以及参加南昌起义的老同志题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还按原貌恢复曾经举行过领导会议的喜庆礼堂,周恩来工作过的25号房间,林伯渠的办公室兼卧室的20号房间,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地点9号房间,部分起义领导人住过的10号房间,以及在一楼天井两侧的警卫连和卫生处的部分住房。此外,三楼的展厅还陈列了一组周恩来生平的照片。

走出展厅,顿足,回首,“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16个金色大字仿佛展现眼前,铭刻在了我的心中,我领悟到“八一”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八一”精神。“八一”精神是一种方向意识、一种立场观念;“八一”精神是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敢于砸碎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革命创新精神;“八一”精神是一种忠诚使命、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八一”精神也是一种伟大的实践精神,一种所向无敌的胜利精神;“八一”精神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提供了核心的动力

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党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要学习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那种为达到目标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状态和思想品格。在今后的学校工作上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系里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然而那是用多少鲜血汇成的。我们不要真的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去珍惜,那是不明智的。现在的和谐社会,是我们老一辈拼出来的,我为我们是他们的后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参观完八一起义纪念馆之后,我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使命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出表率,做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我们现在之所以能享有这样安定,多姿多彩的生活,那都是我们的革命前辈们用他们自己的鲜血换回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要真的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去珍惜,那是不明智的。我们要勇于担当起自己作为历史接班人的责任,努力奋斗,刻苦学习,为祖国的强大繁荣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14电子信息工程

参观延安“八一”敬老院心得体会 篇10

下车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周围嵌着闪闪红星的栏杆,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我们要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八一”敬老院里边住着一百多位位解放军爷爷或者红军爷爷,他们曾经浴血奋战,为保卫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进入大厅,第一眼便震撼到了我,与想象的敬老院不同,我以为他们会是步履蹒跚的老人,这些军人爷爷穿着军装,坐的笔直,虽然至少八十岁,但他们走起路来丝毫不比年轻小伙差。这可能就是军人的风采吧!在和陈爷爷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他是一名通讯员,在抗日战场中,他主要负责传递情报。问到是否恐惧打仗时,他开玩笑着说,枪一响就不害怕了。在他们心里,保卫国家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陈爷爷就是我们国家伟大的战士中的一个,在敬老院的每一个爷爷,他们的愿望是保卫我国领土完整,抵制侵略,他们都经历过战争,听到过子弹擦着风声呼啸而过的声音。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保卫着我们的国家,为我国的和平统一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有了他们这些人,我们才可以如此幸福的生活。

从“八一”敬老院可以看出来,我国对于老军人也是极其照顾的。陪爷爷聊天的同时,我们也看出来爷爷们的屋子虽然整齐但又不失温馨,娱乐设施齐全,有棋牌室等等。这些让爷爷们在敬老院的生活也不那么枯燥乏味,到处都充斥着家的温馨。国家,既有国又有家,爷爷开心的给我们介绍他的儿子和孙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于他们来说,家人也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爷爷在言语间透露出来的开心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他们对国家关怀的认可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非常欣慰。谈话中爷爷还提到在敬老院之前,自己还落的一身病,来到敬老院之后,由于这里的医疗条件也很好,再加上国家的重视,他现在身体倍儿棒,浑身上下都是劲儿。

在他们那个年代,什么都是纯粹的,读书为中华之崛起,打仗为中华之统一,他们的每一个愿望每一个理想都和国家直接挂钩,就是这么纯粹的信念沸腾着他们的热血,为我国的和平统一浴血奋战。反观现在处于和平社会的我们,科技发达,更应该反思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怎么做,以及我们在这个社会的角色和作用。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们更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的敌人是病魔,我们的职责是保卫病人的身体机制不受病痛侵扰。

记八一起义纪念馆一行之心得体会 篇11

当我怀着对革命先辈们无比崇敬的心态走进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时候,仿佛又让我重温了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馆内厚重的文化气围,深深的触动了我的思绪,让我不由自主的回眸那个红色的年代,那段红色的记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呈现在在场所有人的面前,一件件革命烈士的遗物,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 历史告诉我们革命的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它是用无数烈士的鲜血为代价,而换来今天这样安定的生活。

虽然英雄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留下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在革命最艰苦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信仰,没有忘记纪律,也没有抛弃同志,始终以一个革命者的形象坚定着心中的理想矢志不渝的顽强拼搏。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才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以至于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他们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楷模,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教科书。

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让人们永远的铭记了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奉献一生的人,他们就是那些最可爱的人,因此我们是那样的熟悉他们的名字,熟悉他们的面孔和庄严的神态。在每个英雄的背后其实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传奇。因为拥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在革命的道路上有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的相互支持和勉励。从此,在心中确立了革命的方向,并为了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也许他们会遭受到残酷的压迫,也许会经历许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只有战胜了这些,才有可能真正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在争取自由平等的热潮中,无数的革命战士为了争取自由平等,为了心中崇高的信仰,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的行为高度的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大

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的革命决心。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危难时刻,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谢者,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只要一想到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郑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的学习,学好本领,长在后再继续工作——建设祖国,你们安歇吧!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敬爱的英雄们。我热爱革命英雄,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奉献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做到永垂不朽。我会继续的坚持和努力下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上一篇:习作小组活动很“好玩”作文下一篇:2024年高考总结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