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及翻译

2024-05-26

古诗及翻译(共12篇)

古诗及翻译 篇1

关于春天古诗及翻译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时间范围指立春至立夏期间,所包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季节。下面是关于春天古诗及翻译,请参考。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叫声。

回想昨夜阵阵风雨声,吹落多少芳香春花。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柳树长满翠绿新叶,轻柔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绿色丝带。

这细细嫩叶是谁巧手裁剪出来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春末。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翻译

莺歌燕语预报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胡天。

织锦回文诉说思念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古诗及翻译 篇2

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 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 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巴尔胡达罗夫曾把意译看成是“层次偏高的翻译”。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因此, 在采用意译的方法来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 应该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不为原文所包含特有的文化意象、文体、韵脚等因素的桎梏, 最大程度地降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用富含译语文化特色的词来表达原文的丰富内涵, 增加其可接受性和审美性。

以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为例, 诗歌中的名句“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在翻译上就遇到了困境。“织女星”和“牵牛星”虽在英语中有直接对应的词汇“Vega”和“Altair”, 但却无法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它们的独特的意象和联想, 相反在西方文化中“Vega”一词还另有寓意, 表示“夏日中的女王”。因此如若直译, 不仅会让西方读者引起误解, 而且使原作中韵味大打折扣。许渊冲则另辟蹊径, 采用意译的手法成功地化解了这一矛盾, 译文如下: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lies watching heart-broken stars shed tears in the skies.

译者巧妙地回避了牵牛织女星这一带有过强民族色彩的意象词汇, 转而使用“heart-broken”一词取而代之, 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宫女孤凄悲凉的命运, 他的译文也更易为西方读者领会。

所谓“异化”翻译, 亦指以源语文化为中心, 译文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域性 (foreignness) 色彩, 保留源语与译语的语言文化差异。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 让读者向他靠近”, 其作用是“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目的语之中, 把读者送到国外去”。

针对中国古典诗歌而言, 异化的翻译不仅可以保留原作品的原汁原味, 对译文读者而言, 还能从国外文学译作中读到新奇、陌生的东西或许更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乃至思想上的启迪。

金昌绪的《春怨》中的名句“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在翻译时就需多加斟酌。诗中“辽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 既指丈夫, 又指边疆, 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因此, 译者处理好这一意象是译好本诗的关键。Fletcher译为: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译文中, “辽西”被译成了“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该意译虽巧妙地绕过了“辽西”这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意向, 但却使全诗的中心意象已荡然无存, 读者无法看出唐代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痛苦。相反, 译文在意境上增添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 可谓“形”“神”两失。这是因为译者不谙中国地名文化, 没有进行形象思维, 不能再现原诗的意象, 未能体会原诗的意境。

许渊冲则对该诗句进行了意向对等处理, 译为: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这个版本中, “辽西”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文化意象由英语意象“the frontier”代替了。这样, 不仅原诗的意象和意境在译作中得到了再现, 而且降低了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辽西自古就是就是边境重镇, 此处翻译成“frontier”, 无疑是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后直译的表现。

在中国古诗歌的翻译中, 采用直译和意译, 主要不决定于个人爱好和主观愿望, 而决定于翻译活动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要求。如能兼用两种表达方式, 使之圆满调和, 就可以忠实地传译出原作的内容和风格, 而又不违反译文语言的全民规范。

参考文献

[1]蔡新乐, 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黄忠廉.变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古诗及翻译 篇3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古代诗词 断肠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2-02

1.概念整合理论

1985年,美国语言学Fauconnier提出了“心智空间”概念;20世纪90年代,在“心智空间”的理论基础上,Fauconnier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如果两个客体存在某种联系,那么大脑必然会激活两个客体之间的语言及非语言的联系,从而整合形成某种新的概念。概念整合理论对于人类的创新思维,以及语言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

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心里空间网络是由说话者的背景知识构建的。根据Fauconnier和Turner的理论,概念整合网络有四个空间组成,分别是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

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II的概念在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但是说话者心智空间中的概念网络会对两个空间内的概念进行组合,找出其中的联系,进一步进行整合扩展,最终合成新的概念。这一理论能通过说话者的心智空间生成新的概念网络;反之,新的概念也能从这一理论中得到解释。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具体来讲,概念整合理论为中国古代诗词的分析也提供了一条新路。本文将运用这一理论对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断肠”一词进行分析。

2.“断肠”的概念整合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人词人的用词技巧,诗词的意境,诗词的修辞,以及诗词中语言的创新都是值得后人学习与欣赏。

古诗词种类繁多,在诸多诗歌中,表示生离死别,悲痛怨忿的词也不少,其中“肠断”或者“断肠”便在其中。而且包含“断肠”的词句比比皆是。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上阕写夫妻二人一生一死,妻子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更是无人能听自己倾诉衷肠;下阕写到梦中回到故乡,见到妻子,却相对无言,唯有泪成行;那明月照耀、长满松树的小坟山便是妻子坟墓所在,也是词人痛欲断肠的地方。词中有实有虚,平铺直叙,表达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此外,“断肠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王昌龄《青楼怨》);“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元稹《江花落》);“断肠人去春将半。”(李宴《菩萨蛮》),等包含“断肠”的诗词不胜枚举。

提及“断肠”由来,可以追溯到东晋,有一个姓桓的大官,乘船来到三峡,手下人捕获一只小猿,母猿哀嚎数里未绝,后气绝而死,大官手下把母猿的腹部剖开,只见肠子已断裂成一寸一寸的。由于这一典故,所以后人就用“断肠”或“肝肠寸断”来形容极度悲痛。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肠子断裂”与“悲痛”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且这两个独立概念有内在的联系;在提及“肠子断裂”一词时,势必会触发大脑中对于这一体验的认知反应——“痛”,所以鉴于这种由于“心智空间”而形成的联系,我们可以运用Fauconnier 的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断肠”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应用。通过动态地分析这一词的产生过程,达到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目的。

以下将以纳兰性德《山花子》为例,展示“断肠”一词的概念整合。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怀念亡妻之作。上阕,柳絮飘落,藕丝相连,离别赠花以示纪念;下阕,人若多情,情必不深,而今悔悟眼泪飘零。生离本是人生痛苦的事情,而死别又使痛苦增加到极点。按照传统的理解,“断肠”当然是痛苦万分;但是如果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看,我们则能看出词人的心理变化,因而更能体会他失去妻子的悲恸。

正如1999年Lakoff和Johnson指出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肠子断裂必然会引起极大地痛苦,这是人类的体验;心情悲痛的时候也会引起人类的痛苦;所以在这一点上,肠子断裂与心情悲痛会产生相同的感受——痛苦。由此,基于人生体验的“断肠”一词便在合成空间得到生成。它不仅表现了人类的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心情的痛苦,所以这一词是人类大脑利用已有的知识框架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客体,最终在人类的心智空间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从认知角度“断肠”的形成进行分析,我们能更好的看出词人的心理变化;并且这种认知分析也能开辟一条研究传统诗词的新途径。

3. “断肠”的翻译策略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在20世纪60年代末给翻译下了一个定义:“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翻译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直译和意译。直译时尽量保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要求语言流畅易懂。比如:This issue is very important.(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词语、词序、句式等各方面均该相似。意译是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及表达习惯。比如: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大雨滂沱。)

王佐良说过,“因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的确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一种语言的理解最终要回归到对文化的理解,因为,每个文本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特性。产生不同译文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导致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差异,造成理解上的不对等。因此,翻译要充分考虑原文的文化背景,提高译文的信度。

本文围绕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断肠”一词的英译。对于“断肠”一词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也应该考虑文化因素,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我们找不到“断肠”的对应词。

以《天净沙 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著名翻译家翁显良先生的译文是: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ung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i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先生在翻译“断肠”一词时,并没有直接译出这一词的含义,也没有运用意译说明人的悲伤,反而是把人的感情转接到了西风和瘦马的身上,说“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内心的忧伤。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在中国古代诗词经常使用。

而许渊冲先生翻译为:Over old trees wreather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eside a cot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断肠”一词的时候运用的heart-broken;heart-broken翻译成汉语是“心碎的”。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讲,“心碎”和“断肠”都是来源于人类的体验,由于身体器官的破裂而产生了极大地痛苦,而这种体验与人类精神的痛苦体验有着相通之处,最终产生了“心碎”与“断肠”。虽然,两个词用的都是概念合成理论,但是就这首词的翻译来看,许先生依然用的是意译的方法。

“断肠”在英语里缺少对应的词汇。通过阅读以上几位翻译大家的译作,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时人们往往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或借用其他的景物等衬托这种“断肠”的心情,或用某个表示“悲伤”的形容词来形容。

4.结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新理论。它提出了“心智空间”理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己大脑中的认知框架把两个客体联系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新概念的产生,以及对于新概念的创新理解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运用这一理论对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断肠”一词进行分析,颠覆了对于诗词的传统解释,使“断肠”一词有了动态的解释。我们不仅知道“断肠”的“悲痛”的含义,同时还了解到“断肠”的形成过程,因此使我们对于这一词的理解更具体、更生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赠外孙》古诗翻译及赏析 篇4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赠外孙》

古诗注音:

nán shān xīn zhǎng fèng huáng chú ,

méi mù fèn míng huà bú rú 。

nián xiǎo cóng tā ài lí lì ,

zhǎng chéng xū dú wǔ chē shū 。

古诗翻译:

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

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

在他小时候时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年纪大些的时候必须读很多的书。

古诗字词解释:

(1)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

(2)从:放纵,放任。(通假字:通“纵”)。

(3)五车(chē):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成语“学富五车”即源于

此。

(4)年小:年纪大。

古诗赏析:

诗歌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外孙的.喜爱之情,揭示了培育后代,使之健康成长的方法,强调了博览群书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

个人资料:

古诗江雪原文及翻译 篇5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帽子。)

独:独自。

赏析

柳宗元笔下山水诗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主观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画面:在下着大雪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老渔翁,在大雪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是为了给下面两句“孤舟”和“独钓”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鸟飞,路上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事,也是最一般化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最一般化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寂静、绝对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清高孤傲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形象。

古诗咏史原文及翻译 篇6

yǒng shǐ

咏史

zuǒ sī

左思

yù yù jiàn dǐ sōng , lí lí shān shàng miáo 。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yǐ bǐ jìng cùn jīng , yīn cǐ bǎi chǐ tiáo 。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shì zhòu niè gāo wèi , yīng jùn chén xià liáo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ì shì shǐ zhī rán , yóu lái fēi yī zhāo 。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jīn zhāng jí jiù yè , qī yè ěr hàn diāo 。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féng gōng qǐ bù wěi , bái shǒu bù jiàn zhāo 。

古诗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创新性 篇7

翻译界对中国古诗翻译研究已经从简单的字面推断, 演变到对古诗深层次内涵的把握, 这种演变让古诗翻译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 很多翻译家都尝试对古诗的解读和翻译, 这种尝试, 让中国古诗翻译焕发了全新的活力。本文以李商隐的诗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诗作中的典故来发现译者在具体诗作翻译中的创新。中国古诗作为世界文学作品中特有的文体形式, 在翻译领域一直以来都受到翻译界的重视, 能够翻译优秀的诗作都是优秀的翻译家。

《锦瑟》被称作中国古典诗歌的斯芬克司之谜, 关于这首诗歌表现的主题及抒发的情感学界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 中国学界对这首诗都存在争议, 对译者来讲, 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在这首短短的八句诗中, 李商隐总共用了五个典故, 每个典故意味深长、让人回味, 由此, 后人根据对这些典故不同的理解, 对这首诗也作出了不同的阐释。对于这首诗歌还有其他多种解读, 译诗本来就难, 原诗的情致意蕴往往在译文中受到很大的损伤, 译这样的朦胧诗就更难了。如何译好这首诗, 把握诗中运用的典故是关键。

本文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诗歌的开头两句, 通过这两句来深刻体会中国诗歌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内涵, 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翻译的要义和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 因为对待同一句古诗, 存在不同的翻译, 这就说明翻译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正是古诗翻译的灵魂, 通过创新中国古诗以一种全新的内涵和活力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锦瑟》诗歌开头:“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首先, 古人的瑟是什么样的, 怎么解读这种乐器都存在问题, 因为现代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瑟的构造和历史发展脉络。据《史记·封禅书》记载, 古瑟为五十弦, 后世虽然一般为二十五弦, 但唐代仍有其制。诗人这里的瑟应该是采用古制的瑟, 他为什么要以古瑟起兴, 其中的深意就包涵在后一句中, 表达了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之情, 译者根据对瑟的解读从而引申出对往昔的怀念, 这种怀念是瑟的起兴, 也是全文表达的重心:

(1) The Richly painted zither somehow has fifty strings, Each of which recalls a vanished year. (tr By Zhang Tingchen&Bruce M.Wilson)

(2) Vain are the jeweled zither’s fifty strings:Each string, each stop, bears thought of vanished things. (tr By John A.Turner)

(3) The richly painted zither, for no reason, has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bridge, recalls a burgeoning year. (tr By James J.Y.Liu)

(4) 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tr.By X.Y.Z)

这四个译本中除了许渊冲把锦瑟译为sad zither外, 其余几位都着力把瑟的“华丽”这个特征给译出来了, 但是对“华丽”的特征依然存在不同, 这些不同是由于英语中单词的意义具有历史的渊源和现实的填充。这个区别是不同译者对瑟的不同把握, 也可以称之为不同的创新, 瑟到底是华丽, 还是苍凉, 还是历史凝固的愁思, 这些深层次的意味是译者需要自己体会和把握的。

“jeweled”来修饰瑟, 给人一种珠光宝气的感觉, 并且后面的华年也只是轻轻带过, 仅译为“vanished things”, 诗人为了美好年华的逝去而沉痛不已的苍凉基本上没有传达。李清照的诗词自古以来就有苍凉之美, 这种美感源于国家衰败, 亲人失散的心境, 不把这种苍凉之美展现出来, 不能算作掌握了李商隐的真正要义。

张廷琛、魏博思两人合译的与刘若愚的均把它译为“richly painted zither”, 突出了锦瑟艳丽的特征, 更加契合原诗“物依旧, 人已非”的凄凉感。张廷琛、魏博思合译凸显了对锦瑟深层次内涵的准备把握, 锦瑟虽然华丽, 但是锦瑟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却值得人思索。

以上四个例句, 四种译法各有所长, 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这些侧重点, 各自依据自己的审美判断,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通过自己对这周诗词的理解及对英语把握, 实现对这周诗词的重新解读。

参考文献

[1]许渊冲, 陆佩弦, 吴均陶.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2]东晋]张华.博物志[M].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7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颜色词翻译 篇8

【关键词】古诗翻译;颜色词;实义;修辞

中国古诗讲究声韵、意境,语言畅达、凝练,往往以为数不多的几十个字就能描绘出一幅幅或优美动人,或澎湃大气,或哀婉凄凉的画面,以诗传情、以画托意,琅琅读来,仿佛一卷卷工笔画山水画在眼前续续展开。在勾勒如此丰富的画卷时颜色必不可少,所谓“有声有色”能帮助诗歌更好的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几种基本的颜色红、黄、蓝、白、黑、青、紫,从现代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就有变化,比如现代汉语的“青一块紫一块”,到了英语成了“black and blue”;红茶,则是英国人口中的“black tea”。现代语言的中文英译尚且如此复杂,将中国的古代语言——古诗翻译成现代英语更是困难重重,但是难并不等于不可译,只要掌握好翻译原则,也能让以英语为母语的现代人感受到中国古诗的优美。

一、实义颜色词的翻译

确指颜色的实义颜色词可以直译,因为总体而言,颜色在中英文里是大致相当的。比如杜甫的《绝句》里描写早春美景的名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 green;

A row of white egrets fly into the blue sky.

My window frames the snow-crowned western mountain scene;

My door oft says to eastward-going ships “Goodbye!”(by Xu Yuanchong)

黄鹂的黄色、柳树的绿色、白鹭的白色以及天空的蓝色,四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勾画出了春天鲜艳明丽的美景,让人仿佛感受到暖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翻译时,golden、green、white和blue均为表达了实在的意义,是对眼前景色的直白描写,因而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虽然green与sky不是完全押韵,但不会影响读者欣赏这幅画面。从这幅画里也可以看到作者当时心情愉悦舒畅,完全不同于后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之痛、离别之悲。

再如,王维的五言绝句《红豆》是一首典型的借咏物寄托相思之情的诗,国人皆知红豆代表着思念,也可以是对爱人的思念也可以是对亲人朋友的思念。若是不能将这层寓意向译文读者传达,整首诗会失去原有的韵味。“红豆”该怎么翻译呢?来看两位译者的作品: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Red berries grow in southern land,

In spring they overload the trees,

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

They would revive fond memories. (by Xu Yuanchong)

Red Beans are grown in a southern clime,

A few branches burgeon in spring time,

On your lap, try to gather as many as you can,

The best reminder of love between woman and man. (by Xu Zhongjie)

在这里,红色对应red中英文基本没有异议,因此“红豆”可以直译为“红色的豆子red beans”或者“红色的浆果red berries”。当然,在直译时要注意有些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比如,在上文中提到过的“红茶”切不可直接翻译为“red tea”。但是,当语境需要时也可以按照中文的表达来直译。看下文的例子:

(前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后略)

Do you not see the mirrors bright in chambers high,

Grieve oer your snow-white hair though once it was silk-black? (by Xu Yuanchong)

比如中文的“白发”在现代英语中相应的颜色为“grey hair”,但是在李白的《将进酒》一诗中,许渊冲还是将其翻译成了“snow-white”,看似不合理,其实是为了与后面的“青丝”即“silk-black”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white与black的同时出现能提醒译文读者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黄种人而言,黑发变成白发是代表衰老的正常生理现象。

实义颜色词有时具有一词多义,比如“青”色。上文中出现的多次“青”其实代表不同的颜色。比如杜甫的《绝句》里“青天”的“青”其实是蓝色blue,李白的《将进酒》里“青丝”的“青”应该是黑色black。而青的本意是“象物生时色也”,当然也可以代表绿色。如《古诗十九首——其二》中: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牍。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细手。(下略)

Green, green, the riverside grass,

Fair, fair the embowered lass.

White, white, from the window she sees

Lush, lush, the gardens willow trees.

In rosy, rosy dress she stands;

She puts forth slender, slender hands. (by Xu Yuanchong)

從许渊冲的翻译中可以看到,绿色的青草地在河边绵延,园子里的柳树郁郁葱葱。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草应该是绿色的green。有意思的是,庞德对这首诗也有一个翻译版本,但是却将其变为blue:

Blue, blue is the grass about the river

And the willow have overfilled the closer garden.

And within, the mistress, in the midmost of her youth,

White, white of face, hesitates, passing the door,

Slender, she puts forth a slender hand. (by Ezra Poud)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两人对青色的理解也不同。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Green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White wat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Here is the place to say good-bye,

Youll drift out, lonely thistle down.

Like floating cloud youd float away;

With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We wave and you start on your way;

Your horse still neighs, “Adieu, adieu!”(by Xu Yuanchong)

“青山”、“白水”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画的手法,李白运用“青”与“白”两种颜色描绘出了送别这一情景的背景画面。同时,“青山”与“白水”也象征着朋友之间深厚而长久的友情。在这样的画面中,许渊冲将“青”翻译成了“green”,庞德的翻译版本仍是将“青”译成blue:

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 walls,

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

Here we must make separation

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

Mind like a floating wide cloud,

unset like the parting of old acquaintance。

Who bow over their clasped hands at a distance.

Our horses neigh to each other as we are departing.(by Ezra Poud)

笔者看来,恐怕还是用green来指代“青”更为恰当,因为所谓的“青山”就是指长满了绿色植物的山,要是译成blue,恐怕译文读者更加难以理解。其他译者也持类似看法,比如翟理斯也是译成green:

Green grows the grass upon the bank,

The willow-shoots are long and lank.

A lady in a glistening gown

Opens the casement and looks down.

The roses on her cheek blush bright

Her rounded arm is dazzling white; (by Herbert A. Giles)

二、修辞颜色词的翻译

古诗中有的表达颜色的词汇是做引申或代指之用。这类带修辞的颜色词在翻译的时候不能靠直译,更重要的是点出其所代表的文化意象,因而多采用意译。这些颜色词常常用在女性身上,来描述女性的美丽,因此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将其代表的意象呈现给译文读者。以描写女性容貌之美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长恨歌》为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下略)

The beauty-loving monarch longed year after year

To find 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peer.

A maiden of the Yangs to womanhood just grown,

In inner chambers bred, to the world was unknown.

Endowed with natural beauty too hard to hide,

One day she stood selected for the monarchs side.

Turning her head, she smiled so sweet and full of grace

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 (by Xu Yuanchong)

白居易用了一个词“颜色”,这是各种色彩的总称,但不指色彩,而代指女人的姿色,“无颜色”不能直白的翻译成colorless。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貌是由其他美女衬托出来的,因而这句话通过意译解释成,她比六座宫殿最漂亮的美人更加美丽。

再看一首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Rejuvenated, my fiery zeal I display:

Left hand leashing a yellow hound,

On the right wrist a falcon gray.

A thousand silk-capped and sable-coated horsemen sweep

Across the rising ground

And hillocks steep.

Townspeople come out of the city gate

To watch the tiger-hunting magistrate. (by Xu Yuanchong)

这首词中“黄”和“苍”显然不是指两种颜色,而是以颜色代指黄狗和苍鹰,这从词牌名“出猎”两个字能明白。所以在翻译成英文时,许渊冲将这两个颜色词所承载的含义用“a yellow hound”和“a falcon gray”解释给译文读者。

三、结论

中国古诗中有形形色色运用颜色的词汇,有的确实描述色彩,有的用来作修辞手法。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应该先将这两类颜色词区分开来,再分别以直译和意译的手法进行处理。在忠实表达原意的同时,尽量还原诗歌所描述的意象,是译者的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1.

[2]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3]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中国古诗词名言及翻译 篇9

【译】:办起事来有根据,说起话来有道理。

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译】: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可以明达事理,而偏听偏信就会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3.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译】:形容群英云集,人才济济的兴旺景象。

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译】:面对着深水羡慕鱼儿,不如回家织网捕鱼,与其徒劳无益地空想,还不如脚踏实地地去做点实事。

5.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一般的人都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没有过错?有了过错就改正,那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6.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曹操

【译】:发现和选拔因出身卑微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被任用。

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译】:开始很容易做到,但能坚持到底的却又很少,告诫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要有始有终,而不能半途而废。

8.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译】:千丈长的堤坝,会因有喽蛄蚂蚁的小洞穴而崩溃;百尺高的房屋,会因有烟囱缝隙里迸出的火星而烧毁。喻指忽视小的漏洞,就可能造成大祸。

9.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译】:坚持不懈地刻下去,就是金属石头也能雕穿刻空。喻指持之以恒,必能有所成就。

10. (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老子》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 篇10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

一个儿童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儿童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儿童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儿童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古诗及翻译 篇11

此句直译应是:因为(“以”)这样(“然”)的原因(“所”指代性副词)(是)什么(何)(呢)?水土不同(异)(啊)。

然而,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这句译文中的“因为这样”和“原因”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此句意译为: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或: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水土不同啊。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此句直译应是:叶子只相互类似(相像),他们的果实的口味(是)不相同的。然而前半句的译句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只有叶子相互类似(相像),他们的果实的口味(是)不相同的。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此句前半句中的“绝”意为“气息中止或死亡”。照前句字面意思讲,王子猷应该是早就死去多时了。可是为什么后半句又讲他一个多月后也去世了。难道说前面那个死了的王子猷又起死回生重新复活了?否则,岂不是前后矛盾?

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认定王子猷前回的死是昏死而非真死。于是此句可推译为: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教参原译: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笔者认为,此句翻译似乎不妥。因为此句主语“青树翠蔓”和谓语“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很难整体搭配。此句实际运用了并提的修辞格。所谓并提,又叫合叙,即文言文中出现的将两个词语或句子合并成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文言修辞现象。如郦道元《三峡》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就是由“自非亭午不见曦”和“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成的。此句真实含意为:

青树参差披拂,翠蔓蒙络摇缀。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原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如果将此句中的“见”解为“看见”,那么根据现代汉语语法,此句动宾搭配显然不当。因为“明”处“可见”,“灭”(隐藏)处怎能也是“可见”的呢?

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此句中的“见”解为“知道”。据此,此句可译为: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一样流动,这才知道这条河道的有些地方是隐藏着的,有些地方是显露着的。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此句至少有两个语病问题值得人们思考:一是“寂寥”和“悄”前后重复,“凄神寒骨”和“悄怆”基本上也算是近义词;二是“无人”与后文的“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自相矛盾。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的解释是这样的:“竹树环合”的环境特点使作者仿佛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中,这又使作者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当时被贬寡居的生活处境,于是悲从中来,感到这样的环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则强调了作者这种因为环境极端寂静而产生的悲伤之情的深重。“悄怆”,即作者由观看小石潭周围环境而产生的静极而悲的感情。

至于第二个问题,笔者想可能有两种解释:1.吴武陵、龚古等人虽与作者同游,但他们并没有随同作者一起“伐竹取道”并来到小石潭边。2.吴武陵、龚古等人虽在作者身边,但由于作者过于陶醉于小石潭优美动人的景致而完全忘记了他人的存在。

据此,本句不妨试译为:

我坐在小石潭的岸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这里既寂静又空旷,没有其他人,这样的环境不禁使我心神凄凉,骨节寒冷,如此静极而悲的感情真是深不可测啊!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126页对“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解释显然是不太准确的。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这里的错误有二:一是译文中“悄怆”被解成了“寂静”的意思,这和后面对“悄怆”一词的注解相矛盾。二是没有指明“幽深”指的是什么深。

(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重。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参把此句中的“隶”和“从”分别解释为:隶,随从;从,跟随。众所周知,“随从(名词)”和“跟随(动词)”是近义词。如此一来,“隶而从者”(直译:随从而跟随的人)岂不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病句?

笔者认为,这里的“隶”不妨解释为:“以奴仆(或随从)身份”。这样既解决了上面的难题,又突出了作者当时孤苦无依的处境。

(8)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无论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还是苏教版八语教参都把此句中的“胼胝”解释为“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据此,“亲劳胼胝”一语便可直译为:亲自辛劳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或可直译为:亲自辛劳使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劳苦。(“劳”字使动化。)

显然,以上两个译句都是病句。

笔者认为此句中的“胼胝”似乎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1.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手脚生茧子”。这样,“亲劳胼胝”一语便可意译为:亲自辛劳(乃至)手脚会产生茧子。

2.此为借代修辞格,即以“因劳动而在手脚上磨成的茧子”代指“因劳动而磨出茧子的手脚”。这样,“亲劳胼胝”一语便可意译为:亲自劳苦使生了茧子的手脚觉得劳累。

两相比较第一个解释更合理一些。

(9)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参将此句译为: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顶风冒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

苏教版八语教材对“布袍缓带”一语给出的解释是:

布袍缓带指轻便服装;缓带,宽束衣带。

把前面教参的译句紧缩一下,这个句子的主干就是:

海瑞轻装便服,顶风冒雨,来来往往。

这显然是一个病句。因为名词性短语“轻装便服”怎么能够和动词性短语“顶风冒雨”、“来来往往”同时作这个句子的谓语呢?

因此,从这个句子的实际情况看,原句中的“布袍”和“缓带”两词其实都是名词当作动词活用的。即:

布袍,穿着棉布长衣;缓带,系着宽松衣带。

这样原句就应翻译成: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棉布长衣,系着宽松衣带,顶风冒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

(10)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参对此句的翻译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据此,笔者可以断定,按此教参观点来看,句中的“荡”应为使动用法,意为“使……激荡”。“曾”则同“层”,层出不穷;决,裂开;眦,眼角,指眼睛。

此句是杜甫五律《望岳》中的颈联。按照律诗的写作要求,此联应对仗。既然“荡”是使动用法,那么为什么后半句中的“决”不是使动用法呢?再说,如果把“荡胸生曾云”译为“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即“曾云荡胸”,那么,原句中的“生”岂不是就没法解释了?后面的句子更不能按照对仗的要求翻译为“归鸟决眦”。另外,一般的主谓倒置的倒装句往往有强调谓语的作用。如果说前句倒置谓语是为了强调谓语“荡胸”,那么后句却无论如何也没必要强调谓语“决眦”。

所以,笔者认为,此联似乎可以这样来翻译:在我激荡的胸脯周围产生了一层又一层的云气,在我睁开的眼角周围飞来了一批又一批返回的鸟儿。

(1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即天涯。

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是词语的超常搭配,暗示诗人心中的离愁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深重。“浩荡离愁”是名词性短语,“白日斜”则是主谓短语。诗人将它们连用在一起也属词语的超常搭配。诗人如此造句自然是为了更充分地抒发自己心中浩荡的离愁。因此,翻译此句时就应该注意突出诗人的这一意旨。

据此,此句可试译为: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在斜挂夕阳的映衬下越倍增伤感, 离开京都,我把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像立即来到了天涯一般。

(1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句中“落红”借指落花,而这里的落花又比喻像自己一样已经辞官回家的爱国志士。

(13)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句中“南冠”本指古代楚国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í,拘禁)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被清兵逮捕。(详见教材231页注释3)

但此句中的“南冠”显然是一个动词。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的“南冠”实际上兼用了借代和词类活用两种修辞格,可理解为:本借指囚犯,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成为囚犯”。

(杨卫军 江苏盐城大丰市大桥第二初级中学 224131)

古诗词翻译中的背景分析与探讨 篇12

一、作者背景

作者背景主要指古诗词作者的年龄、经历、处境、心情等情况。岑参有一首《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给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初看之下,第二句中的“龙钟”为年老衰弱,因此,不少译者的译文都与“老”字搭界,如:“我老了,眼泪沾湿了袖子。”这对主人公老态龙钟的描写是错误的,其原因是由于译者对作者背景一无所知,天宝八载,岑参远赴西域,他告别长安的妻子,跨马登上漫漫征途,途中恰遇节度使,立马而谈,顿生托其捎家书之念,该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是年,作者仅三十几岁,正值血气方刚,踌躇满志———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这里,“龙钟”非平常用义———年老衰弱,而取罕见义———淋漓沾湿。此时,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既有思念故园、眷恋家人、想念亲友之柔情,又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的豪情。如译出衰老之意,则增强了消极状态,弱化了积极情绪,使作者描写的意境严重失真。我们必须参照他的背景,译出“沾湿”的含义。一、二句译文如下:I look east for my family far away and beyond;Tears trickling from my eyes and trenching my sleeves to the ground.

译文第二句的意思是,眼泪从我的眼睛里流下来,沾湿了袖子,掉到地上。

二、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是指诗词涉及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传说、神话、典故、历史等。《木兰诗》中有这么几句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以上诗句为间接回答。为了追求情景的“生动、活泼”,有些译者把间接回答改成直接回答。有些译者甚至走得更远,他们为了增添浪漫色彩,将“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译为“告诉我,你是否在想念你的情人?告诉我,你是否在思念你的心上人?”。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掉包易人,把含蓄、保守、深沉的东方少女换成了一个坦率、开放、表露的西方姑娘。东方少女对于婚姻问题最为敏感、最为羞怯。她们羞于启齿、羞于言表,她们唯父母之命是从。在我国,自由恋爱还不过几十年的历史。父母怎么可能毫无顾忌地追问女儿是否在想念情人呢?而木兰怎么可能毫无腼腆地回答父母她并不思念心上人呢?译文应如下:

译文的意思是:母亲问她在想什么,在想谁?她腼腆地说,她什么也不想,谁也不想。

三、地理背景

有些地理名词并非单纯地表示地理概念,它们还具有丰富的含义联想,一个地理名词常有多种译法,我们应揣摩作者的意图,作出相应的选择。那些不知地理背景的译者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奥妙曲折呢?他们除了把地理名词直译出来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作为呢?如“长安”这个地理名词,不谙地理背景的译者,千篇一律地将其作为专有名词译出。他们不知长安这词,诗人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请看李白《子夜吴歌》里的几句诗:“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在月明如昼的秋夜,长安沉浸在一片此起彼伏的捣衣声中———千家万户都在为远征边疆的亲人赶制棉衣。“长安”一词应译成the capital(首都),因为当时只有首都才有“万户”人家,译成“首都”强调了边疆的安危与国家与人民的休戚与共的关系。译文如下:

再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里的几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是诗人被排挤出首都长安,漫游金陵所写。诗人站在六朝宫廷的废墟之上,为腐败的唐皇朝忧伤。我们可将“长安”译为imperial court(朝廷)。译文如下:

四、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主要指诗词涉及的重大事件,如战争、动乱等。岳飞《满江红》里有这么几句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不谙该诗背景的外国译者不愿如实译出这两句的意思,他们认为这种说法不文明、太野蛮,而笼统地、泛泛地将其译成消灭匈奴人。他们不知当时的社会背景:金兵占领大半宋皇朝国土,他们杀百姓、烧房屋、奸妇女,“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是爱国志士的豪言壮语,表达了他们消灭敌人,收复失土的决心。这是一种夸张。夸张修辞格是可以展现出来的。译文如下:

在古诗词翻译实践中,应对背景问题有所认识,辩证地对待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解古诗词翻译中的背景,才能进入诗境,领略诗歌韵味,体会译文的魅力,才能尽最大努力做好古诗词的翻译工作,把我国的文化遗产———古诗词完美地奉献给世界。

摘要:在古诗词翻译中,背景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译者只有熟悉有关背景知识,才有可能展现出正确、生动、美丽的意境。反之,如果对有关的背景信息知之甚少,或因为一无所知,那么,他的译文就有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

关键词:古诗词,翻译,背景信息,意境

参考文献

[1]文姝.诗词英译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3]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湖南出版社,1992.

上一篇: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到底有多重要下一篇:《狗牙雨》读书笔记